选举制度的基本分类

2024-04-22

选举制度的基本分类(精选8篇)

篇1:选举制度的基本分类

演讲的基本分类一、从表达形式上划分,可分为三种类型。

1、命题演讲,即由别人拟定题目或演讲范围,并经过准备后所做的演讲。它包含两种形式:全命题演讲和半命题演讲。全命题演讲的题目一般是由演讲组织部门来确定的。某单位搞“让雷锋精神在岗位上闪光”主题演讲,为了让演讲员各有侧重,分别拟了《把爱送到每个顾客的心坎上》、《练好本领,为民服务》、《从一点一滴做起》三个题目,给了三个演讲者,要求以此组织材料,准备演讲。半命题演讲指演讲者根据演讲活动组织单位限定的范围,自己拟定题目进行的演讲。1986年,中央电视台和《演讲与口才》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十城市青少年演讲邀请赛”命题演讲即是以“四有教育”为范围,具体题目自拟。命题演讲的特点是: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内容稳定、结构完整。

2、即兴演讲,即演讲者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眼前场面、情境、事物、人物临时起兴发表的演讲。如婚礼祝辞、欢迎致辞、丧事悼念、聚会演讲等。它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时境感强、篇幅短小。它要求演讲者要紧扣主题,抓住由头,迅速组合,言简意赅。

3、论辩演讲,即指由两方或两方以上的人们因对某个问题产生不同意见而展开的面对面的语言交锋。其目的是坚持真理、批驳谬误、明辨是非。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法庭论辩、外交论辩、赛场论辩,以及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生活论辩等。它的特点是:针锋相对,短兵相接。论辩演讲较之命题演讲、即兴演讲更难些,要求演讲者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高尚的品质、严密的逻辑性、较强的应变性。

演讲的基本分类二、从功能上划分,可分为五种。

1、“使人知”演讲。这是一种以传达信息、阐明事理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它的目的在于使人知道、明白。如美学家朱光潜的演讲《谈作文》,讲了作文前的准备、文章体裁、构思、选材等,使听众明白了作文的基本知识。它的特点是知识性强,语言准确。

2、“使人信”演讲。这种演讲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赖、相信。它从“使人知”演讲发展而来。如恽代英的演讲《怎样才是好人》,不仅告知人们哪些人不是好人,也提出了三条衡量好人的标准,通过一系列的道理论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旧观念。它的特点是观点独到、正确,论据翔实、确凿,论证合理、严密。

3、“使人激”演讲。这种演讲意在使听众激动起来,在思想感情上与你产生共鸣,从而欢呼、雀跃。如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说》,用他的几个“梦想”激发广大的黑人听众的自尊感、自强感,激励他们为“生而平等”而奋斗。

4、“使人动”演讲。这比“使人激”演讲进了一步,它可使听众产生一种欲与演讲者一起行动的想法。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的演讲《告法国人民书》,号召法国人民行动起来,投身反法西斯的行列。它的特点是鼓动性强,多以号召、呼吁式的语言结尾。

5、“使人乐”演讲。这是一种以活跃气氛、调节情绪,使人快乐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多以幽默、笑话或调侃为材料,一般常出现在喜庆的场合。这种演讲的事例很多,人们大都能听到。它的特点是材料幽默,语言诙谐。

演讲的基本分类三、从内容上划分,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政治演讲。凡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出于某种政治动机,就某个政治问题以及与政治有关的问题而发表的演讲均属此类。它包括外交演讲、军事演讲、政府工作报告、政治宣传等。

2、生活演讲。指演讲者就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风俗、现象而作的演讲,它表达了演讲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见解和观点。这种演讲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如:亲情友谊、吊贺、迎送、答谢等均属此类。

3、学术演讲。指演讲者就某些系统、专门的知识和学问而发表的演讲。一般指学校和其他场合的专题讲座。一般指 学校和其他场合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术发言、学术评论。它必须具有内容的科学性、论证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三大要素。这是与其他类型演讲的一大区别。

4、法庭演讲。即指公诉人、辩护代理人在法庭上所作的演讲、律师的辩护演讲。法庭演讲有自己的突出特征:公正性和针对性。

5、宗教演讲。指的是一切与宗教仪式、宗教宣传有关的演讲。它主要包括布道演讲和一些宗教会议演讲。这种演讲在我国的影响不大,听演讲和作演讲的人都不多。

篇2:选举制度的基本分类

礼仪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要求。在家庭、学校和各类公共场所,礼仪无处不在。按应用范围一般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类。

1、商务礼仪:

在商务活动中,为了体现相互尊重,需要通过一些行为准则去约束人们在商务活动中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包括仪表礼仪,言谈举止,书信来往,电话沟通等技巧,从商务活动的场合又可以分为办公礼仪,宴会礼仪,迎宾礼仪等。

2、政务礼仪:

是指国家公务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在内部沟通交流及对外服务,与社会接触时的礼仪标准及原则。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服务型政府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政务礼仪的适用人群也拓展除国家机关外的多数窗口单位的技能。其本质是通过系统的交流原则与技巧,维护机关单位的形象,提高服务的质量与好评度,拉近双方的距离,使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3、服务礼仪:

是各服务行业人员必备的素质和基本条件。出于对客人的尊重与友好,在服务中要注重仪表、仪容、仪态和语言、操作的规范;热情服务则要求服务员发自内心的热忱地向客人提供主动、周到的服务,从而表现出服务员良好风度与素养。

4、社交礼仪:

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

5、涉外礼仪:

篇3:论表情分析中的基本口型分类方法

眼睛与嘴巴状态的检测算法在人脸表情分析中具有广泛的运用,而目前人们对眼睛的状态分析较多,但针对嘴巴状态的研究相对较少。尽管眼睛的状态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人的表情,但嘴巴所提供的信息也不容忽视,例如大笑、大哭、张大嘴、闭嘴等,都在人脸表情分析当中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

王湘平等[1]用Gabor小波的方法变换及变形模板方法抽取眼睛特征,张百振等[2]通过积分投影和可变形模板的方法检测嘴巴的位置,李英[3]等采用改进的活动轮廓模型方法提取嘴巴的轮廓。他们都只是将工作停留在嘴巴位置的检测以及轮廓的提取,并未进一步对嘴巴的不同状态进行分类。

基于现实应用,可将嘴巴大体上分为开与闭两种状态,而张嘴可分为为张大、O型(惊讶时),闭嘴可分为微笑和紧闭这几种不同类型。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工作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分类检测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小波变换与支持向量机(SVM)的分类方法,并且采用Mallet金字塔算法,降低了运算复杂度。

2. 小波变换预处理

2.1 Gabor小波变换

Gabor小波核函数具有与人类大脑皮层简单细胞的2维反射区相同的特性,能够捕捉对应的频率(尺度)、空间位置及方向选择性的局部结构信息;由于上述特点,在人脸表情识别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abor滤波器的构造是基于高斯函数的,而且它的积分为0。

二维Gabor小波核的定义为:

其中:u,v表示Gabor小波的方向和频率控制了高斯包络的宽度,σ是与小波频带宽相关的常数。

设人脸图象为I(x,y),通过图像矩阵与Gobor小波核进行卷积,实现图像的Gobor小波变换,变换后得到的图像为:

将得到Gabor小波特征的行向量连接成一个向量就得到了一幅人脸图像的特征矢量。考虑到算法的复杂性,在人脸图像的特征提取过程中,为了减少运算中花费的时间,在Gabor小波变换过程中采用Mallet金字塔算法。

2.2 Gabor嘴巴特征提取

在上述Gabor小波的变换中,得到的特征维数是原始图像的40倍。如果原始输入图像大小为100×100,那么Gabor特征维数将会是400000维,直接把这样一个高维的特征向量送入分类器进行识别,显然计算量非常大,因此有必要对通过Gabor小波变换得到的特征进行选取,选取的目的是为了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降维得到一个较小的子集。本文利用Ada Boost[5]算法挑选最优的特征。

Ada Boost算法如下:通过每一个特征建立一个弱分类器,在每轮迭代过程中,从所有可能的特征空间中搜索出加权分类误差最小的弱分类器,该分类误差随后用来更新权值,以使得错分类的样本值增加。弱分类器的定义如下:

其中x表示一个样本,pj表示从x中抽取一个特征,φj是阈值,pj为表示不等号方向的正负号。选择一个弱分类器就意味着对应选择了一个特征,这样选出的特征维数会大大降低。

3. 分类器设计

3.1 支持向量机实现多分类常用方法

支持向量机是Vapnik[6]提出基于统计学理论的学习方法,从最优分类问题提出了支持向量机,其基本思想为:通过构造最优分类超平面,使得对未知样本的分类具有推广能力。目前支持向量机用于多分类问题[7],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多类问题分解为一系列SVM可直接求解的两类问题,基于这一系列SVM求解结果得出最终判别结果;另一种是通过对前面所述支持向量机中的原始最优化问题进行适当改变,使得它能同时计算出所有多类分类决策函数,从而“一次性”地实现多类分类。

“一对多”是指将n类问题转化为n个两类问题,每个类和剩余类形成两类进行学习,假设线性可分样本集为xi,i=1,2,…,n,x∈Rd。则第i类和其它类相区分开的第i个判别函数为:

Di(x)=0意味着样本集xi能被某已超平面正确划分,形成最优分类超平面。sgn(·)是符号函数,属于第i类的支持向量满足Di(x)=1,而属于其它类的支持向量满足Di(x)=-1。对于向量x,若只满足其中一个i,则被划分为i类别。满足多个i或没有一个满足的时候,则x是不可分的。

为克服“一对多”分类中的不足,本文采用“一对一”模式。它是指任意抽取两类进行两两配对,可以将n类问题转化成个两类问题,构造个判别函数,从而可以覆盖所有类别对。

判别的过程如下:假设第i类对第j类的包含最大边缘的最优分类函数为

其中:bij为标量,wij是n维向量;并且Dij(x)=-Dji(x)

在测试阶段,每个SVM对类别进行投票,票数最多的那个类别就是最终的识别结果。

4. 实验结果与结论

本文利用日本ormon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训练和检测,分别选取如图1所示的图像中截取的四种不同类型嘴巴各40幅,尺度标准化后通过gabor变换得到特征图像做训练,然后对200个嘴巴状态进行分类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如果将张大嘴与O型嘴都归为张嘴一个大类,紧闭与微笑都归为闭嘴一个大类进行识别,可得结果如表2所示。

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实时性好、抗光照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该方法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脸的姿势变化太大。

(2)嘴巴张开但幅度不大。

(3)有胡子等遮掩物的影响。

(4)由于个体的差异,有时长大嘴和O型嘴会比较相似,紧闭与微笑也会比较相似,容易导致相互之间的错误识别。

对以上问题,还需加以研究和讨论。

摘要:本文研究了嘴巴状态识别的问题,提出了结合用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进行嘴巴状态检测的方案。首先用Gabor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从而得到嘴巴特征图像,然后在特征空间中,用SVM算法设计嘴巴状态分类器。在日本omron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Gabor小波变换,嘴巴状态

参考文献

[1]王湘平,张星明.基于gabor小波的眼睛和嘴巴检测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5,(22);169-171.

[2]张百振,阮秋琦.积分投影预定位的变形模板提取嘴巴轮廓[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35):178-180.

[3]李英,赖剑煌,阮邦志,黄琼燕.非均匀光照下的人脸表情多状态检测与分类[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17-21.

[4]尹方平,阮邦志.基于谷算子的人眼特征点检测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8):180-185.

[5]Freund Yoav,Schapire Robert E.A decision—theoretic generalization of on—line learning and an application to boosting[J].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s,1997,55(1):119-139

[6]Nello Cristianini,John Shawe-Taylor.An Introduction to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and Other Kernel-based Learning Methods[M].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篇4:数学“基本思想”的分类与应用

1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只要前提为真,符合逻辑规则,那么结论就可靠。它通常包括直接演绎(由一个前提直接推出结论)和间接演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前提推出结论)。

演绎推理具有“三段论”的形式,它是由大前提(一般的判断)、小前提(特殊的判断)、结论(最后的判断)这三个判断组成的。例如,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大前提);258各位上的数字和15是3的倍数(小前提);所以,258是3的倍数(结论)。

2 合情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通过研究一些具体、特殊的情况,达到认识一般规律的目的,它是人们认识未知的一种重要思想。归纳推理就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它是一种合情推理,是在观察分析问题的几个简单、特殊情况,从中总结规律,发现一般问题的解答的思想方法。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94页第3题,(1)多边形内角和与它的边数有什么关系?(2)一个九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通过学生思考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由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2),四边形内角和是180°×(4—2),五边形内角和是180°×(5—2),从中发现多边形内角和与它边数的关系,推出规律:内角和的度数=180°×(边数—2)。这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在研究某个事物或现象的某些特殊情况所得到的共同属性的基础上,对这一事物或现象作出一般结论的。不完全归纳推理所得到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例如,由4是偶数,4也是合数;6是偶数,6也是合数;8是偶数,8也是合数;推得一切偶数都是合数,这个结论就不正确。虽然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但是它能帮助人们迅速地去发现事物的规律,提供研究的线索和方向。

有时在解决问题中,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这两种思想方法需要结合使用。

例如,3586除以5的余数是多少?如果你一心一意想把586个3连乘,企图得到它们的积,再把积除以5求余数,尽管你的整数乘法基本功很好,也是难以求得答案的,因为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正确的思考方法是:1.先把问题一般化:问3n(n表示自然数)除以5的余数是什么?如果能够解答这个一般问题,那么当n=586时,便是本题的答案。2.使用归纳法,从n=1,2,3,……入手,探求一般问题的结论。当,n=1时,31=3,除以5的余数是3;当n=2时,32=9,除以5的余数是4;当n=3时,33=27,除以5的余数是2;当n=4时,34=81,除以5的余数是1;当n=5时,35=243,除以5的余数是3;当n=6时,36=729,除以5的余数是4……从上面可以看出,当,n从1开始按顺序取值时,3n除以5的余数依次以3、4、2、1周期反复出现。这就是上述一般问题的解答。3.使用演绎法,从一般规律求当n=586时本题的解答,因为586被4除余2,所以3586除以5的余数是4。

3 类比思想,从特殊到特殊的思想。人们研究鱼为什么在水中能自由浮沉,设计发明了潜水艇;从鸡蛋壳的结构,发明了薄壳建筑等,这些都是人类模仿生物特性创造发明的成果,使用的思想方法就是类比思想。

类比思想是小学数学常用到的思维方法。例如,由整数的运算定律迁移到小数、分数的运算定律,解决问题中数量关系相近的问题的类比等。小学数学中的类比推理除了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还能进一步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知识点形成知识链,并进一步形成知识面,完成知识的系统化。例如,整数四则运算与小数四则运算的类比,还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运算法则。

类比推理并不是论证,由类比推理所引出的结论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例如由“a×3=b×3,则a=b”;类比推出“a×0=b×0,则a=b”,后者就不一定正确,但是类比思想在科学假设中常常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从数学间的区别和转化的角度看

1 分类的思想。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思想是根据对象本质属性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属性对象按一定的秩序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它以比较为基础,能够揭示数学对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更准确完整地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如数的分类(整数、小数、分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1等)、图形的分类(角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等)。在研究数学问题中,常常需要通过分类讨论解决问题,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逐步体会为什么要分类,如何分类,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在教学中渗透分类思想时,应让学生了解分类标准是多样的,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例如,《三角形的分类》一课。制定教学目标时,一方面要求让学生牢固掌握三角形角的特征,另一方面还应重点让学生去感悟抽象或分类的数学思想。教学的具体实施,更要时刻围绕着这样的目标去展开。比如,当学生不能正确分类时,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角的特征,使分类得以进行:当学生出现将三角形按角分成直角三角形和没有直角的三角形(斜三角形)两类或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类时,则可以引导学生去对比其中的联系,使学生认识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都是在斜三角形基础上的细化分类,都完全符合概念分类的原则,都完整地展现了分类的结果。这样不仅直观体现了分类的思想,还能够有效地支撑学生进一步明确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学会分类,可以有助于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例如,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80°,它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就要将问题分两类未思考:①当顶角为80°时,另外两个角分别为50°,50°。(②当底角为80°时,另外两个角分别为80°,20°。

篇5:动词的分类及基本形式

动词是表示动作,状态或性质等的词。一 动词分类

根据其词义及在句中的作用可分为行为动词、系动词、助动词和情态动词四类,有些动词是兼类词。1 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能独立作谓语。

根据后面能否直接带宾语,行为动词又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vt.)后面能直接跟宾语,不及物动词(vi.)不能直接跟宾语。如:

They study hard.他们勤奋学习。(study后没有宾语,是不及物动词)I know them well.我很了解他们。(know后有宾语them,是及物动词)注:有的动词既可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如: She sings very well.她唱得很好。(sing是不及物动词)

She sang an English song just now.她刚才唱了一首英文歌。(sing是及物动词)连系动词

连系动词是表示不完全谓语关系的动词,就是说本身有词义,但不能在句子中单独作谓语,必须和其后的一起构成谓语。常见的连系动词有be(是),become(成为),get(变成),turn(变成),remain(还是),seem(似乎是),look(看上去),feel(感觉),taste(尝起来),smell(闻起来),stay(保持)等。连系动词后的表语通常是名词和形容词,有时也可以是代词、数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动名词、从句等:

His English is excellent.他的英语很棒。(跟形容词)He is a famous poet.他是著名诗人。(跟名词)Money isn’t everything.金钱不是一切。(跟代词)

She was the first to arrive.她是第一个到达的人。(跟数词)Who is upstairs? 谁在楼上?(跟副词)

He is with his friends.他和朋友在一起。(跟介词短语)He seems to be ill.他似乎病了。(跟不定式)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跟动名词)

This is what you need.这就是你需要的。(跟从句)助动词

本身没有词义,不能单独做谓语,只能和主要动词一起构成谓语动词,表示否定、疑问、时态、语态等语法形式,用来加强语气。常用的助动词有:be, do, have, shall, will等。eg: She is doing her homework now.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these days?

I will meet them at the station.Does anyone ever take them to school? 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就是表示说话的语气或情态的动词;表示说话人对某一动作或状态的态度,或表示主观设想。常见的情态动词有can, may, must, need, dare, shall, will, should, ought to, have to, used to, had better, would rather等。情态动词具有以下3个特点: 1)情态动词后面接动词原形并与动词原形一起构成谓语。

2)情态动词虽有时态的变化,但却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即情态动词不会因为主语的人称或单复数的不同而用不同的形式。3)变为疑问句或否定句时不需要助动词,而是将情态动词移至主语前变为疑问句,直接在情态动词后加not,构成否定句。

Eg.Ask Miss Fang.She may tell you why.Need we hand in our exercise books before class? You should not do that.二 动词的基本形式

绝大多数动词都有五种基本形式:动词原形、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过去式、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

A.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构成

一般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后要加s或es,其变化规则与名词变复数的方法大体相同:

1.一般情况下在动词词尾后加s,如work—works, write—writes。

2.以字母s, x, sh, ch或o结尾的动词,后加es,如guess—guesses, finish—finishes, catch—catches。

3.以辅音字母+ y结尾的动词,改y为ies,如study—studies。注:不规则变化的有have—has, be—is等。

B.现在分词的构成

1.一般情况下在动词后加ing,如study—studying, work—working。2.以不发音的字母e结尾的动词,先去掉e再加ing,如write—writing, move—moving。3.以重读闭音节结尾(即一个元音字母和一个辅音结尾)的动词,要双写末尾一个辅音字母,再加ing,如get—getting, begin—beginning。

4.以ie结尾的名词,一般将ie改为y,再加ing,如lie—lying, die—dying, tie—tying。注:(A)以l结尾的动词,尾音节重读时,双写l,如control—controlling;尾音节不重读时,双不双写都可以,如travel—traveling(美)/travelling(英)。(B)特例:picnic—picnicking。

C.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构成

1.一般情况在动词原形末尾加ed,如ask—asked, work—worked。2.以不发音的e结尾,只加d,如love—loved, dance—danced。

3.以辅音字母+ y结尾,把y变为ied,如try—tried, study—studied。

4.以以重读闭音节结尾(即一个元音字母和一个辅音结尾且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先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再加ed,如stop—stopped, permit—permitted。

篇6:服装面料的分类及基本特性

默认分类 2009-10-25 13:35 阅读80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布料的特性——每款布料均有其特性,这就是它本身的条件和性能。

而料的特性可以分为原纤维原料,织法,质感、重量、手感,整理穿着和清洗性能等方面。

简单说明布料的织法、质感、重量、穿着性能。

1、织法:布料包括梭织布和针织布,我们的服装绝大多数是用梭织布,最常见的梭织布有平纹、斜纹等,就是指纱线有条理地纵横交织的布身结构,关系着该布料的质感,重理和手感。

2、质感:每一种物料都有本身的组织结构,由于材质与织法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触感/视觉效果。如:平滑光泽的棉布,柔软轻盈的纱料等。一件原版的cosplay衣服非常注重质感,所以挑选布料的时候要小心

哦,最好是与裁缝讨论裁剪的方法与用料。

3、重量:布料的重量通常指G/M,(每米多少克)。这个不用多说了吧,想要飘逸一点的效果就要挑选轻一点的布料啦,反之亦然。比如外装的褛、裙、裤等多用较重身的布料,而衬衣则用较轻的布料,另外,布料与季节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秋冬基本上会用较重身的布料,春夏基本上会和较轻的布料。

4、穿着和清洗性能:穿着性能是衣物是否持久耐用,清洗性能是指衣物可否机洗变或需要手洗或干洗。这一点对于日常穿着的衣服来说很重要,但是就cosplay的衣服来说,大体上是可以忽略的。有时为了达到原作的BT效果需要使用很麻烦的布料,加上衣服并非经常穿着,便会牺牲穿着性与清洗的便利性能了。

II、布料的分类

布料其实有多个含义,按照布料的材质来说的话称作纺织纤维。

纺织纤维尽管品种繁多,但基本可分为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两大类:

★ 天然纤维是指自然界里有的,或从人工培养的动物中直接的获得的纺织纤维。

★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或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一定的方法制造出来的纺织纤维。

★ 人造纤维是指以天然高聚物(如木材、甘蔗渣或动物纤维等)为原料,经一定加工纺丝所面的纤维。

★ 合成纤维是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为原料,经合成的高聚物巨纺丝所成的纤维。

一、天然纤维性质

(一)、棉花

1、吸湿性强、穿着舒适,容易染色,较易缩水。

2、耐碱耐酸,丝光棉就是经过烧碱处理过的棉织物。

3、棉纤维比较耐热,但不宜于在100度以上长时间处理,如熨烫温度在190度左右,棉织物熨烫时最好

喷湿,利于烫平。

4、棉纤维柔软,弱性差,棉织物手感好,穿着舒适,耐洗,但易起皱,适宜作四季各类服装及床上用品

等。

(二)、麻

麻的品种很多,有苎麻、亚麻、黄麻、大麻等,当;前在面料中用秘较多的是前两种。麻与棉有些相同的性质。

1、吸湿性强,耐碱不耐酸。

2、耐热度也较好,熨烫温度可达190度——210度,容易燃烧。

3、强度高于棉,麻纤维较硬,弱性差,织物易起皱,比棉织物硬,挺、爽。所谓夏布,即是南方人爱穿的苎麻面料,出汗后不贴身。苎麻是麻纤维中品质最好的纤维,具有凉爽,吸湿,透气等特性,而且刚度较高、硬、挺、不贴身,适宜制作夏季衣料。苎麻与涤纶混纺加工制得“麻的确良”,具有挺爽的风格。

(三)、毛

纺织用毛类纤维用量最大的上羊毛,通常称为羊毛。

毛纤维比棉纤维粗长,有一定卷曲,其表面有一层鳞片覆盖。由于鳞片的存在,给羊毛带来一个特殊的性质,即缩绒性。缩绒性是指羊毛在温水与洗涤液中加以揉搓,互相咬合毡缩的性质。在生活中引起毛制品洗 后收缩,密度变大,缩绒是原因之一,如果将鳞片破坏,使其表现光滑平整后,毛制品就不发生缩绒。因此,市场上出售的机洗羊毛衫,就经过这种表面处理。

少用,略。

(四)、蚕丝

天然丝分为家蚕丝和野蚕丝,家蚕丝即桑蚕丝;野蚕丝中主要品种子柞蚕丝。蚕丝强度大,纤维细长,柔软平滑,弱性比纤维素纤维好,具独特的光泽。蚕丝面料即有累薄似纱者,又可使其丰满进取实如昵,是

高纫的服装材料,与羊毛一样属于蛋白质纤维。

除非是很舍得的cos,否则很少用到这么夸张昂贵的纤维吧。略。

二、化学纤维之性质

★ 作为服装材料的主要是七大纶,它们共同特性如下:

A 吸湿性普遍比天然纤维低,磨擦后易带静电,易吸尘土。

B 大多数强度高,弹性好,穿久易起毛球。

C 燃烧时一般先软化收缩,有的能熔融,产滴落拉丝,发出异味,熨烫温度低于天然纤维。

D 热定型性较好,由于它们吸湿性小,故洗后仍能保持原样。

(一)、涤纶(的确良)

是当前化纤中发展最快的一种纤维。俗称的确良。它做成的纺丝绸面料有柔姿纱、朱丽纱、佳丽丝,以及近提来夏季市场上受女士欢迎的所谓“麻纱料”等等。将涤纶与棉混纺称棉的确良(棉涤),与毛混纺为毛涤,与麻温纺为麻涤等,其特点: 有闷热、不透气感,染色不易,磨擦后带静电,易吸尘,但不易缩水,易洗,快干。

(二)、锦纶(尼龙、耐纶、卡普隆)

俗称尼龙、耐纶、卡普隆等,其特点:弹性好,强度高,耐磨性高,耐光性较差,在阳光下晒容易泛黄常

用于袜子、手套及针织运动衣等。

(三)、晴纶(奥纶,开司米纶,爱克斯纶)

具有蓬松、柔软、保暖等特性,如质轻,价贱,色泽鲜艳,台度高,不霉不蛀,洗后不用烫等。适宜做秋、冬季服装面料,如晴纶针织衫、纺裘皮大衣,以及毛毯等等。

(四)、维纶(维尼纶、纱纶,可乐纶)

将维纶与棉混纺后,就成了国内市场一度颇受欢迎的维棉纶布。维纶织物很像棉布,在合成纤维中性质最接近棉纤维,由于维纶在我国用于服装上较少,多用于床上用品,故此不多介绍。

(五)、粘胶

其原料是天然的物质,如木材、竹子、棉短绒、甘蔗渣等,纺出的纤维也叫人造丝,其面料有:美丽绸、富春纺、人造软缎、人造棉、人造毛等。其特性如下:

1、吸湿性大,易燃。

2、表面光滑、手感柔软。粘胶织物悬垂性比棉麻大,适宜做裙装及各种服装面料、里料。

(六)、醋(酯、酸)纤(维)

其大多以丝绸风格出现,除作服装面料外,还常用做里料等。

(七)、氨纶(马利当,莱卡)

具有像胶仅的高弹性,故又称弹性纤维。能取代橡筋使用,但目前价格较贵。

1、弹性高,具有其他纤维所不及的高弹性,耐磨性良好。

2、在寒冷风雪或日晒情况下脸不失其弹性。

III面料签别

一、棉:

优点:吸汗透气、柔软、防敏感、容易清洗、不易起毛球。

缺点:易皱、缩水、易变形。

二、羊毛:

优点:保暖、毛质柔软、弹性好、隔热性强。

缺点:易起毛球、缩水、毡化反应。

三、皮:

优点:有一定的呼吸性能、耐用程度高、耐温高。

色:真皮色泽暗亮柔和、仿皮则明亮。

四、尼龙:

优点:表面平滑、较轻、耐用、易洗易干、定弹性及伸缩性。

缺点:易产生静电。

五、聚脂纤维:

优点:弹性好、有丝般柔软、不易软、毛质柔软。

缺点:透气差、易起静电及毛球。

六、棉:

天然织物、穿着舒适、透气、保暖、但易皱、不易打理、耐用性差、易褪色。

麻:

七、天然织物、舒适、轻便、透气、但易皱、不挺括、弹性差、穿着时皮肤有刺痒感。

八、涤:

化纤面料、易打理、挺括、不用熨烫、但透气性差、易产生静电、不易染色。

九、丝:

光滑柔软、质感良好、色彩艳丽、但不易打理、易皱、缩水。

十、真丝:

光泽柔和、手感柔软、细腻。

人造丝:金属光泽、手感粗硬。

十一、蚕丝——织物富有光泽,柔和明亮,手感柔软,光滑,比较不易生皱,有一定拉伸性。

十二、真丝与人造丝

1、真丝:手感柔软,富有弹力,柔之月丝鸣声;

人造丝:手感稍硬挺,有湿冷感觉,身垂重。

2、真丝织物光泽较文静,亮而不刺眼,;人造丝织物有独特的类金属光泽,比真丝织物明亮而刺眼。

3、用手紧抓织物后放天,真丝织物皱纹少而不显,人造丝织物皱纹较多。

六、粘胶——光泽比棉布明亮,外观比棉布细洁匀静,手感柔软光滑,身骨柔较垂重,缺乏弹性,揉捏易

皱纹,折皱处易恢复。

此鉴别法可大致辞辨别织物,但有一定局限性,对于混纺织品,有时难做出准确鉴别,但感官鉴别法简便易行,并能在不损坏衣物的条件下进行,适合一般日常运用。

对于一些信誉好的商场或内衣品牌,可以直接通过识别标识牌就可以知道内衣的面料成分。这些标牌是只有通过纺织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才可以吊挂的,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一般这种标牌上标注的有两个内容,一是纤维名称,二是纤维的含量(一般用百分比表示)。有时你会发现标牌上的纤维名称是英文的,看起来很费劲,下面列出一些常见的纤维的中英文名称。

棉 Cotton 腈纶 Acrylic 麻 Linen 氨纶 Polyurethanes

羊毛 Wool 丙纶 Polypropylene

丝 Silk

氯纶 Polyvinyl Chloride 粘胶(人造棉)Rayon 铜氨纤维 Cuprammonuium(Cupro)涤纶 Polyester 醋酸纤维 Acetate

锦纶 Polyamide 尼龙)Nylon

弹性纤维 Polythane(Elastan)

维纶 Vinal

篇7:投资项目评估的概念及基本分类

投资项目评估的概念及基本分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投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同行性和合理性进行的评审和估价,①按评估活动的时间及所处阶段分(前中后)②按项目评估的角度分(企业,国民经济,社会评价)③按项目的评估范围分(单项和总)项目的要素:资金技术组织政策目标 投资的特征①效益型(经济社会生态)②投资具有风险性③长期性项目发展周期的定义及流程:一个发展过程是指项目从动工开始经过建设和生产直到报废为止的全过程,流程(项目设想 初选拟定和准备 评估和决策 实施与监督 投资与经营 评价和总结)项目评估的程序①准备和组织(确定评估人员成立评估小组审查和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综合评估人员意见)②分析和编写(数据的调查和分析 报告的编写)③论证与修(报告的分析和论证 报告的修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定义:在项目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进行技术市场财务经济和社会与方面的调研分析比较效益测算并据此提出该项目投资的可行性的评价和如何进行建设的一键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项目投资者的考察和评估:①投资者的经济技术实力(历史沿革经济实力分析技术实力分析经营状况分析)②投资者的管理水平(管理人员的素质机构设置及合理性经营管理方面的主要业绩已实施的投资项目的管理状况对未来发展的设想与安排)③投资者的资信程度(投资者的筹资能力和信用程度)项目宏观必要性评估: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经济平衡发展需要是否复合布局经济的需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微观必要性评估: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地区或部门的发展规划 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是否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否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项目生产规模的制约和决定因素:①国家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②市场需求③工业设备的限制④资金和基本投入物的限制⑤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配要的条件⑥其他建设因素⑦经济效益 影响项目建设和生产的主要因素:市场因素资源因素和技术因素 项目厂址的选择原则:①厂址选择应服从国家经济布局及城建规划②应遵循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③有利于节省投资④应有利于生产也有利于生活⑤应有利于专业化协作⑥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要求 建设场地的选择:建设需鉴定的影响和要求自然经济环境基础设施条件 厂址选择要考虑的因素:厂址的生态条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条件厂址所在地的基础设施战略问题土地费用资源条件评估的内容:矿产资源要有国家矿产贮备委员会批准的关于该资源储量品味开采价值以及运输条件的报告分析和平见项目所需资源的种类性质③所需资源的供应数量质量服务年限开采和供应方式成本高低及运输难易程度技术对资源优势利用的影响资源的前景和寻找代替途径农产品资源要分析其质量供应数量和来源同时要注意观察农村经济发展及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变化 原料供应条件评估:原料质量数量价格存储设施条件项目技术评估原则:先进性 适用性 经济性 安全性 项目设备选择评估的考虑因素:设备的生产能力配置是否合理 设备的配套性 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设备的维修性 设备的灵活性 设备的节能性 环保性 安全性 经济合理性 项目总投资的含义及构成:项目从前期准备工作开始到项目全部完成为止所发生的全部投资费用反映的是建设期末的投资总额。①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投资资产方向的调节税 无形资产投资 开办费 建设期借款利息)②流动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的构成:①工程费用(建设设备购置安装工程)②其他费用③预备费用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方法①扩大指标估算法②概算指标估算法③工程系数估算法 对定资产投资的鉴定与分析①鉴定投资估算的内容是否完整②分析各项支出估算的依据和方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③对投资水平和结构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评估④对涨价预备费的鉴定和分析 财务数据估算的概念及内容:资源技术条件评估基础上从项目的角度出发依据现行的经济法规和价格政策对一系列有关的财务数据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和测算并编制有关的财务数据估算表格的工作 内容 估算成本费用 估算收入税金销售及附加利润总额及分配估算.项目的几种不确定因素:①投入物价和产出物数量及价格的变动②生产能力利用率的变化③科技进步引起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的变化④投资费用的变化⑤项目寿命期的变化⑥经济形势的发展 国民经济评价的含义:按照资源的合理的配置

原则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用一套国家参数计算分析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以评价项目经济合理性的经济评价方法.影子价格确定:一般以口岸价格为基础确定投入物和产出物的影子价格.社会评价的含义:分析评价项目为实现国家和地方的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和影响以及项目与社会的互相适应性的一种系统调查研究分析 评价方法.社会价格的含义:在效率影子价格的基础上考虑收入分配影响所确定的价格即社会价格等于效率影子价格加收入分配价格.

篇8:化学基本理论试题分类精编

1.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1H与D互称同位素

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2.下列关于35Cl的说法正确的是( )

A.35Cl2与37Cl2互为同位素

C.35Cl与37Cl的得电子能力相同

D.35Cl-和与它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3.若氧元素只有16O、18O两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O、18O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不同的质子数

B.16O、18O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C.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16O与18O的相互转化

D.等质量的16O2和18O2,所含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不同

4.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14N16O和13C16O气体,下列对两容器中气体判断正确的是( )

A. 质量相同B. 分子数不同

C. 中子数相同D. 质子数相同

5.假如第117号元素符号暂时被IUPAC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定为Up,下列关于117293Up和117294U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17293Up和291117Up是两种元素

B.293117Up和294117Up互为同位素

C.293117Up和294117Up质子数不同 、 中子数相同

D.117293Up和117294Up质量数相同、电子数不同6.YBa2Cu8Ox(Y为元素钇)是磁悬浮列车中的重要超导材料,下列关于3989Y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9

D.3989Y和3990Y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 : 甲 < 乙

B. 非金属性 : 乙 < 丁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丙<丁

D.最外层电子数:丙>丁>戊

2.某同学设计如下元素周期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X、Y、Z元素分别为N、P、O

B.白格中都是主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

C.原子半径:Z>X>Y

D.X、Y、Z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X的氢化物

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Q>Z>X >Y

B.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与Q的单质可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X与Y可以形成5种以上的化合物

D.元素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W的强

4.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Y>Z>M

B.离子半径:M->Z2->Y-

C.ZM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四种元素中,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5.短周期元素X、Y、Z、W、U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W位于同一主族,Z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Z、W、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元素的单质在X的某种氧化物中可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W、U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U>W>X

B.Y、Z元素的单质作电极,在Na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Z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C.室温下,0.05mol·L-1U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

D.Y、Z、U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Y>Z>U

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X、Z的质子数之和是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W>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

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

D.X的氢化物与Y的氢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三、化学键

1.氯化氢和氯化钠是两种重要的含氯化合物。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二者都是共价化合物

B. 二者的电子式均可表示为

C.二者溶于水均破坏化学键

D.氯化氢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2.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中X原子的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Z为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与X、Y与Z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化合物,Y和W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与Z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B.化合物X2W比化合物X2Y稳定

C.Y、Z、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D.原子半径:r(Z)>r(W)>r(Y)>r(X)

3.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与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气态化合物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R)> r(X)>r(Y)

C.X、Z分别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

D.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最多只有2种

4.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B.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5.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89对应原子的半径依次减小

B.27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C.元素10为Fe元素,处于常见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ⅧB族

D.1可分别与3 4 5均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6.有关粒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F溶于水时,H—F键会断裂

B.H2O2分子中只有极性键

C.NH3是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分子

D.MgCl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四、化学能与热能

2. 已知 :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3.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kJ(Q>0),用100mL 5mol·L-1的KOH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恰好生成正盐 。 则此条件下反应的 ΔH 为 ( )

5.1,3-丁二烯(CH2=CH-CH=CH2) 和2-丁炔(CH3-CC-CH3)是有机合成工业中常用的不饱和烃原材料,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由此不能判断( )

A.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焓变 ΔH

B.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子的稳定性

C.1,3-丁二烯和2-丁炔的燃烧热热值的相对大小

D.2-丁炔中一个碳碳三键的键能与1,3-丁二烯中两个碳碳双键键能之和的大小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 ΔH,其中正确的是( )

五、化学能与电能

1.下列关于电化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滴加酚酞溶液时石墨附近溶液变红

B.图2装置可以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图3可以模拟钢铁的吸氧腐蚀,碳棒一极的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

D.图4可以比较Fe、Zn的活泼性强弱,铁棒一极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

2.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2KMnO4+10FeSO4+ 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烧杯中发生还原反应

B.甲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

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42-移向甲烧杯

D.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a到b

3.用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 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B.阳极区的pH增大

C.图中的b>a

D.该过程中的产品主要为H2SO4和H2

4. 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等优点。 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O2作为氧化剂,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极发生氧化反应

B.a极的反应式:N2H4+4OH--4e- N2↑+4H2O

C. 放电时 , 电流从a极经过负载流向b极

D. 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

5.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的A极为正极,电极材料为PbO2

B.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

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为2NO3-+6H2O +10e-=N2↑+12OH-

D.若电解过程中转移2mol电子,则交换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Δm左-Δm右) 为10.4g

6.用测量压强的仪器测定生铁在90% 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0~t1间可能发生了析氢腐蚀,压强增大

B.0~t1,可能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C.t2时压强小于起始压强,可能是发生了吸氧腐蚀

D.整个过程中铁粉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Fe3+

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SO2和2mol O2,发生如下反应:ΔH <0 。2min后 , 反应达到平衡 , 生成1.4mol SO3, 同时放出热量QkJ ,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6∶5.3

B.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 L,则有v(SO3)=0.35mol/(L·min)

C.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n(SO3)<1.4mol

D.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大于QkJ

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减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增大为原来的1.8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

C.恒温恒压时再充入物质A,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质量分数增加

D.a>b

3. 为了探索 外界条件 对反应的影响 , 以X和Y物质的量之比为a∶b开始反应 , 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 ,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4.密闭容器中充有10 mol CO与20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A、B、C三点均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时容器中,n(A)总<n(B)总

B.设A、B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A、 KB,则KA<KB

C.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tC

D.A、C两点H2的转化率不相等

5.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其平衡常数值为1 600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平衡常数增大

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6.T ℃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 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容器中发 生的反应 可表示为

B.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 =0.3mol/(L·min)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

七、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

1.25 ℃时将10 mL pH=11的氨水加水稀释至100m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稀释后溶液的pH=7

B.氨水的电离度增大,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D. pH = 11的氨水的浓度为0.001mol·L-1

2.常温下,将浓度均为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混合溶液1,该混合溶液的pH=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常温下,0.1 mol· L-1HA溶液的pH=1

D.0.1 mol· L-1HA溶液中:c(HA) >c(A-)

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

B.25 ℃时,向pH=1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 , 溶液中的值逐渐减小

C.在25 ℃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l固体,体系可从A点变化到C点

D.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可同时大量存在Na+、Fe3+、Cl-、SO42-

4.在不同温度下,水达到电离平衡时c(H+)与c(O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 ℃时,等体积pH=12的NaOH和pH=2的H2SO4溶液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等于7

B.25 ℃ 时,0.2 mol·L-1Ba(OH)2和0.2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7

C.25 ℃ 时,0.2 mol· L-1NaOH与0.2mol·L-1乙酸溶液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等于7

D.25 ℃ 时,pH=12的氨水和pH=2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大于7

5.常温时,0.01mol·L-1某一元弱酸HX的电离常数Ka=1.0×1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HX溶液的pH≈4

B.加入NaOH溶液后,弱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Ka值增大

C.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分子、离子浓度都减小

D.加入等体积0.01 mol·L-1NaOH溶液后,所得溶液的pH<7

6.对于常温下的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氨水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b,则有a<b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盐酸至恰好呈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C. 若1 mL pH =1的盐酸与100 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D.1.0×10-6mol·L-1盐酸的pH=6,则1.0×10-8mol·L-1盐酸的pH=8

八、盐类的水解

1.下列关于0.1mol·L-1NH4Cl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溶液中加滴加几滴浓盐酸 , c ( NH+4) 减少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c(NH4+)减少

C.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l-)> c(NH4+)>c(OH-)>c(H+)

D.向溶液中加适量氨水使混合液的pH= 7,混合液中c(NH4+)>c(Cl-)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值保持增大2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2CO3、NaHCO3混合溶液:2c(Na+)= 3[c(CO32-)+c(HCO3-)] 3在0.1mol·L-1氨水中滴加0.1mol·L-1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a,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10-amol·L-14向0.1 mol · L-1(NH4)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 c(Na+)、c(SO32-)均增大5在Na2S稀溶液中,c(H+)=c(OH-)+2 c(H2S)+c(HS-)

A.14 B.24 C.13 D.25

3.常温下,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4的CH3COOH溶液中:c(H+) =c(CH3COO-)=4.0mol·L-1

B.pH=5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

C.0.1 mol· L-1CH3COONa溶液中:

c(Na+)>c(OH-)>c(CH3COO-)>c(H+)

D.0.1 mol· L-1CH3COONa溶液中:

c(Na+)=c(CH3COO-)+c(OH-)

4.25 ℃ 时,浓度均为0.1 mol·L-1的溶液,其pH如下表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强弱:H2CO3>HF B.1和2中溶质均未水解C.离子的总浓度:1>3

D. 4中:c(HCO3-) + 2c(CO32-) + c(H2CO3)=0.1mol·L-1

5.室温时,向20 mL 0.1 mol· L-1NH4HSO4溶液中滴入0.1mol·L-1NaOH溶液至恰好反应完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反应过程中:c(H+)+c(Na+)+ c(NH4+)=c(OH-)+2c(SO42-)

B.当滴入30mL NaOH溶液时(pH>7): c(NH4+)>c(NH3·H2O)>c(H+)>c(OH-)

C.当滴入20 mL NaOH溶液时:

2c(SO42-)=c(NH3·H2O)+c(NH4+)

D.当溶液呈中性时:c(NH4+)>c(SO42-) >c(Na+)>c(H+)=c(OH-)

6.有关下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 c(OH-)= c(Na+) +c(H+)

B.常温下,0.1 mol·L-1CH3COONa溶液和0.1 mol· L-1NaHCO3溶液相比, NaHCO3溶液的pH大

C.0.1 mol·L-1的(NH4)2SO4溶液中:c(SO42-)>c(NH4+)>c(H+)>c(OH-)

D.将1mol KCl、1mol NaHS溶于水配成的混合溶液中:n(K+)=n(S2-)+n(HS-) +n(H2S)

九、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已知:25 ℃ 时,Mg(OH)2的Ksp为5.61×10-12,MgF2的Ksp为7.42×10-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5 ℃ 时,饱和Mg(OH)2溶液和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 ℃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 ℃ 时,Mg(OH)2固体在20mL 0.01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 0.01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 ℃ 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2.难溶化合物的溶解能力可以用溶度积Ksp来表示,当溶液中相应离子浓度幂之积大于该值时,会形成沉淀。 已知常温下AgCl的Ksp为1.8×10-10,AgI的Ksp为8.5×10-17。 若在常温下,向5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1的溶液中加入8mL 0.01mol·L-1AgNO3溶液,此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c(K+)>c(NO3-)>c(Cl-)>c(Ag+) >c(I-)

B.c(K+)>c(NO3-)>c(Ag+)>c(Cl-)> c(I-)

C.c(NO3-)>c(K+)>c(Ag+)>c(Cl-) >c(I-)

D.c(K+)>c(NO3-)>c(Ag+)=c(Cl-) +c(I-)

3.工业上常用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Cr2O72-和CrO42-),其流程如下:

已知:步骤3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B.若向K2Cr2O7溶液中加NaOH浓溶液, 溶液可由橙色变黄色

C.步骤2中,若要还原1 mol Cr2O72-离子,需要12mol(NH4)2Fe(SO4)2

D.步骤3中,当将溶液的pH调节至5时,可认为废水中的铬元素已基本除尽[当溶液中c(Cr3+)≤10-5mol·L-1时,可视作该离子沉淀完全]

4.25 ℃ 时 , 用Na2S沉淀Cu2+、 Mn 2+ 、Fe2+、Zn2+四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与lgc(M2+)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sp(CuS)约为l×10-20

B.向Cu2+浓度为10-5mol·L-1的废水中加入ZnS粉末,会有CuS沉淀析出

C.向100 mL浓度均为10-5mol·L-1Zn2+、Fe2+、Mn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mol·L-1Na2S溶液,Zn2+先沉淀

D.Na2S溶液中:c(S2-)+c(HS-)+ c(H2S)=c(Na+)

5.硫酸锶(Sr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温度一定时,Ksp(SrSO4)随c(SO42-)的增大而减小2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时Ksp(SrSO4)最大3283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4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A.12 B.13 C.34 D.23

6.实验:10.1 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2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3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滤液b中不含有Ag+

C.3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

D. 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元素、核素与同位素

1.C 【解析】A项,氘(D)是H元素形成的一种核素,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项,1H与D是H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核素,二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互为同位素;C项,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而H2O与D2O是两种化合物;D项, 1 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0。

2.C 【解析】A项,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35Cl2与37Cl2是Cl元素形成的单质;B项,二者是同一种有机物,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35Cl与37Cl互为同位素,二者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得电子能力相同;D项,35Cl-与K+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35Cl-具有还原性,K+具有氧化性,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

3.D 【解析】A项,16O、18O互为同位素, 二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B项,16O、18O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C项,16O与18O的相互转化是同位素之间的转化,不是化学反应;D项,16O2和18O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2g·mol-1、36g·mol-1,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其物质的量不同,所含质子数、中子数均不同。

4.C 【解析】14N16O和13C16O的比较如下表: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种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14N16O和13C16O的数目相同,则二者所含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由于14N16O和13C16O的摩尔质量不同,则其质量不同。

5.B 【解析】117293Up和117294Up是Up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核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二者互为同位素。

6.B 【解析】3989Y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39,中子数为50,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11。3989Y和3990Y是Y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核素, 二者互为同位素。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C 【解析】A项,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甲的原子半径大于乙;B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乙的非金属性强于丁;C项,丙的非金属性比丁弱,则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丁弱;D项,同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大。

2.A 【解析】A项,分析题给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可知,每一周期的前两种元素左右对称分布,其余元素按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先排满左侧表格,再排布右侧表格,由此可知, X、Y、Z元素分别为N、P、O;B项,白格中所含元素除主族元素外,还有2He、10Ne、18Ar等0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C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有N原子半径大于O,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有P的原子半径大于N,故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P>N>O;D项,一般来说,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O>N>P,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关系为H2O>NH3>PH3,故最稳定的是H2O。

3.A 【解析】据“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可知,X为N元素,Y为O元素。据“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可知,Z为Al元素,W为S或N元素,又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 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W为S元素,Q为Cl元素。A项,五种元素形成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S2->Cl->N3->O2->Al3+;B项, NH3具有还原性,Cl2具有强还原性,二者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N2和NH4Cl;C项,N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可与O元素形成N2O、NO、NO2、 N2O4、N2O3、N2O5等多种化合物;D项,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则HClO4的酸性强于H2SO4。

4.C 【解析】据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X、Y、Z、M依次为He、F、S、Cl元素。A项,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为F>Cl>S;B项,离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S2->Cl->F-;C项,SCl2的电子式为, 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项,四种元素中,F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但F元素没有最高价氧化物。

5.C 【解析】由题意可知,X、Y、Z、W、U分别为C、Mg、Al、Si、Cl元素。A项,C、Si、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Cl>C>Si,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顺序为HClO4> H2CO3> H2SiO3;B项,Mg、Al、 NaOH溶液形成原电池,Al失去电子被氧化, 作原电池的负极,Mg作正极;C项,HCl为强电解质,0.05mol·L-1HCl溶液中c(H+)=0.05mol·L-1,则室温下该溶液的pH>1;D项,三种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l-> Mg2+>Al3+。

6.B 【解析】由X、Y、Z、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X和Y位于第二周期,Z和W位于第三周期。设X的质子数为x,则Z的质子数为x+7,又知“X、Z的质子数之和是21”,那么x+x+7=21,解得x=7,从而可得X、Y、Z、W分别为N、F、Si、S元素。A项,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Si>S>F;B项,Si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弱,则H2SiO3的酸性比H2SO4弱;C项,N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i元素,则NH3的稳定性强于SiH4;D项,NH3和HF可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NH4F。

三、化学键

1.C 【解析】A项,HCl是共价化合物, NaCl则为离子化合物;B项,HCl、NaCl的电子式分别表示为子; C项,HCl溶于水电离出Cl-和H+,破坏共价键,NaCl溶于水电离出Na+和Cl-,破坏离子键;D项,HCl中H原子未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2.D 【解析】由题意可知,X、Y、Z、W分别为H、O、Na、S元素。A项,O和Na元素形成Na2O和Na2O2两种化合物,前者只含有离子键,后者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项,O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强,则H2O的稳定性强于H2S;C项,O、S、Na元素可形成Na2SO4、 Na2SO3,前者水溶液呈中性,后者水溶液由于SO32-发生水解而显碱性;D项,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关系为r(Na)>r(S)>r(O)>r(H)。

3.D 【解析】由题意知,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Na元素,R为Cl元素。A项,C和O元素能形成CO2和CO两种常见的气态化合物;B项,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Na)>r(Cl)>r(C)>r(O);C项,C和Cl元素形成CCl4,含有极性共价键,Na和Cl元素形成NaCl,含有离子键;D项,Cl元素有+1、 +3、+5、+7价等,与O、Na元素可形成NaClO、NaClO2、NaClO3、NaClO4等化合物。

4.B 【解析】由题意知,W为Li元素,X为C元素,Y为Al元素,Z为S元素。A项,C与H元素形成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C2H2(乙炔)、C6H6、C8H8(苯乙烯)等;B项, CCl4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LiCl中Li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项,Al与NaOH溶液、盐酸分别发生反应2Al+2NaOH +2H2O =2NaAlO2+3H2↑ 和2Al+6HCl= 2AlCl3+3H2↑,均有氢气生成;D项,C和S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CS2,结构式为S =C =S 。

5.C 【解析】A项,6 8 9对应元素分别为Mg、S、Cl,均处于第三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项,27对应元素分别为Na、A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Al(OH)3,二者能发生反应NaOH+Al(OH)3=NaAlO2+2H2O;C项, 元素10为Fe元素,处于常见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8列,为第Ⅷ族;D项,元素1345分别代表H、C、N、O元素,H与C、N、O元素分别可形成CH2=CH2、NH2-NH2、H2O2等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6.A 【解析】A项,HF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时,H—F键断裂电离产生H+和F-;B项,H2O2分子中含有极性键(H—O键)和非极性键(O—O键);C项,NH3分子中只存在极性键(N—H键),不含非极性键;D项,MgCl2由Mg2+和Cl-离子构成,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

四、化学能与热能

1.D 【 解析 】 A项 , 1mol H 2 ( g ) 完全燃烧生成H 2 O ( l ) 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 2 O ( g ) 多 , 则有的 ΔH <-241.8kJ·mol-1;B项,反应2中生成物H2O为气态,因此H2(g)的燃烧热 ΔH ≠ -241.8kJ·mol-1;C项,根据盖斯定律,由2-1可得H2(g)+CO2(g)=H2O(g)+ CO (g) ΔH = (-241.8kJ·mol-1)- (-283.0kJ·mol-1)= +41.2kJ·mol-1,则H2(g)转变成H2O(g)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放出能量;D项,根据盖斯定律,由1 - 2可得H2O(g)+CO(g)=H2(g)+CO2(g) ΔH =-41.2kJ·mol-1。

2.D 【解析】A项,反应1为放热反应, ΔH1<0,反应2为放热反应,ΔH2<0;B项,反应4为放热反应,ΔH4<0;C项,根据盖斯定律,由1 (4 + 5)可得H2(g)+Cl2(g)=2HCl ( g ), 则有; D 项 ,根据盖斯定律,由1-2×2可得4HCl(g)+ O2(g)=2Cl2(g)+2H2O(g),则有 ΔH3= ΔH1-2ΔH2。

3.D 【解析】100mL 5mol·L-1的KOH溶液中n(KOH)= 0.1L × 5mol·L-1= 0.5mol,与CO2反应恰好生成正盐(K2CO3), 据原子守恒可得,即生成0.25mol CO2放出的热量为QkJ,则消耗1mol C4H10(g)生成4mol CO2(g)放出的热量为16Q kJ,故反应的 ΔH为-16QkJ·mol-1。

4.B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1 (3 ×2 2-1-2 ) 可得

5.C 【解析】A项,根据盖斯定律,由1- 2可得;B项,1,3-丁二烯转变为2-丁炔是吸热反应,则1,3-丁二烯具有的能量低于2-丁炔具有的能量,说明1,3-丁二烯比2-丁炔稳定;C项,题中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表示1,3-丁二烯、2-丁炔与H2(g)的反应,据此无法比较二者燃烧热的大小;D项,根据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及1,3-丁二烯转变为2-丁炔的反应热,可比较2-丁炔中一个碳碳三键的键能与1,3-丁二烯中两个碳碳双键键能之和的大小。

6.A 【解析】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反应,即P4+5O2=P4O10,断裂P—P键和O =O键, 而形成P -O键和P=O键。分析图中P4和P4O10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中有6mol P-P键和5mol O=O键断裂,同时生成4mol P=O键和12mol P—O键,因此反应热 ΔH=(6a+5d-4c-12b)kJ·mol-1。

五、化学能与电能

1.C 【解析】A项,图1为电解NaCl溶液装置,石墨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铁棒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 2e-=2OH-+H2↑,两极均有气泡产生,滴加酚酞溶液时,铁棒一极(负极)溶液变红;B项,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为原电池装置,图2为电解NaCl溶液装置,其中Zn作阳极,Fe作阴极,可验证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C项,图3为原电池装置,碳棒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可以模拟钢铁的吸氧腐蚀;D项,图4为原电池装置,其中Zn的活泼性比Fe强,则Zn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Fe作正极,由于NaCl溶液呈中性,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不能产生黄绿色气体(Cl2)。

2.D 【解析】A项,由原电池总反应及原电池装置图可知,甲烧杯中KMnO4被还原为MnSO4,乙烧杯中FeSO4被氧化生成Fe2(SO4)3,故甲烧杯形成原电池的正极,乙烧杯形成原电池的负极;B项,甲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4-+16H++10e-=2Mn2++ 8H2O,反应过程中消耗H+,溶液的pH不断增大;C项,该电池工作时,甲烧杯中发生还原反应,乙烧杯中发生氧化反应,盐桥中的SO42-移向乙烧杯,K+移向甲烧杯,以保持甲、乙烧杯中溶液呈电中性;D项,外电路中,电流总是由原电池的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即电流:a→导线→b。

3.B 【解析】A项,由图可知,Pt(Ⅰ)电极上H+被还原生成H2,SO32-(HSO3-)在Pt(Ⅱ) 电极上被氧化生成SO42-,故Pt(Ⅰ)为阴极, Pt(Ⅱ)为阳极,从而可知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为正极;B项,由图可知,阳极区发生的反应为SO32-+ H2O -2e-=SO42-+2H+, HSO3-+H2O-2e-=SO42-+3H+,电解过程中产生H+,则阳极区溶液的pH不断减小; C项,电解过程中,由于阳极区不断产生SO42-和H+,因此从阳极区流出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增大,即b>a;D项,电解混合液发生的总反应为, 故该电解过程的产品是H 2 SO4和H2。

4.B 【解析】A项,由图可知,N2H4在a极被氧化生成N2,则a电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空气通入b电极,O2在b极发生还原反应,则b电极为正极;B项,N2H4在a极被氧化生成N2,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结合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写出电极反应式:N2H4+ 4OH--4e-N2↑+4H2O;C项,该电池放电时,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因此电流从正极(b极)经负载流向负极(a极);D项,b电极发生的反应为O2+2H2O+4e-4OH-,离子交换膜左侧反应中消耗OH-,右侧反应中产生OH-,显然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使OH-由交换膜右侧进入左侧。

5.D 【解析】A项,NO3-在Ag-Pt电极上被还原生成N2,则Ag-Pt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从而推知B为铅蓄电池的负极,电极材料为Pb,A为正极,电极材料为PbO2;B项,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Pb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PbSO4,电极反应式为Pb+SO42--2e-=PbSO4,电极质量增加;C项,电解过程中,NO3-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为N2,结合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电极反应式:2NO3-+6H2O+ 10e-=N2↑ +12OH-;D项,Pt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 + 4H+,因此交换膜左侧溶液中析出O2,右侧溶液中析出N2,若电解过程中转移2mol电子,阳极上析出16g O2,阴极上析出5.6g N2,同时有2mol H+透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则左侧溶液质量减少18g,右侧溶液质量减少3.6g, 故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Δm左-Δm右)为14.4g。

6.D 【解析】生铁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析氢腐蚀,正极反应为2H++2e-=H2↑,负极反应为Fe-2e-=Fe2+;生铁在极弱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为O2+ 2H2O+4e-=4OH-,负极反应为Fe-2e-=Fe2+,且铁与酸反应过程中还放出热量。 A项,由图可知,0~t1时间段内,气体压强增大,其可能原因是生铁发生了析氢腐蚀产生了H2,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增大;B项,0~t1,生铁被腐蚀时,反应放出热量,使体系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气体压强增大;C项,t1~t2时间段气体压强减小,且t2时压强小于起始压强, 其可能原因是生铁发生了吸氧腐蚀,消耗了O2,气体的压强减小;D项,生铁无论是发生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负极反应均为Fe-2e-= Fe2+,Fe被氧化生成Fe2+。

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C 【解析】A项,由于该反应是在恒温恒压下进行,因此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则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1∶1;B项,达到平衡时生成1.4mol SO3,则反应消耗1.4mol SO2和0.7mol O2,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是SO2为2.6mol,O2为1.3mol,SO3为1.4mol,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5.3mol, 而开始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为6mol,容器的容积为2L,则平衡时容器的容积为; C项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在恒压绝热条件下进行反应 , 反应气体的温度升高 ,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 , 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故达到平衡时生成SO3的物质的量必然小于1.4mol ; D项 ,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 随着反应的进行 , 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减小 ,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该反应 , 则反应后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 , 平衡逆向移动 , 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QkJ 。

2.C 【 解析 】 将容器体积减半 , 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 , 假设平衡不移动 , 则A的浓度应增大为原来的2倍 , 而实际A的浓度增大为原来的1.8倍 , 说明该过程平衡正向移动 , 而增大压强 , 平衡向气体总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 则有a>b , A的转化率增大 , 故A 、 B 、 D三项说法均正确 ; 恒温恒压时 , 再充入A物质 , 相当于保持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不变 , 增大压强 , 平衡正向移动 , A的质量分数减小 , 故C项说法错误 。

3.C 【 解析 】 由图可知 , 压强一定时 , 温度升高 , Z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 , 说明升高温度 , 平衡逆向移动 ,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则有 ΔH<0 , 可排除A 、 D选项 ; 温度一定时 , 增大压强 , Z的物质的 量分数增 大 , 说明增大 压强 , 平衡正向移动 ,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总数减少的 反应 , 则有a+b>c , 据此可排 除B项 。

4.C 【 解析 】 A项 ,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总分子数减小的反应 , 反应正向进行 ,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 , A 、 B两点反应物的起始量相等 , B点CO的转化率高于A点 , 则B点反应正向进行的程 度比A点大 , 因此有n ( A ) 总 > n ( B ) 总 ; B项 , 由图可知 , A 、 B两点的温度相同 , 而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 温度相同 , 则平衡常数相同 , 即K A =K B ; C项 , 由图可知 , C点的温度 、 压强均大于A点 , 而温度越高 , 压强越大 , 反应速率越快 , 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 , 因此有t A >t C ; D项 , 反应开始时CO 、 H 2的物质的量均相等 , 而A 、 C两点CO的转化率均为0.5 , 显然反应过程消耗CO的物质的量也相等 , 结合方程式可知 , A 、 C两点消耗H2的物质的量相等 , 故A 、 C点H2的转化率相等 。

5.C 【 解析 】 由表中数据可知 , 反应过程中X 、 Y的浓度减小 , Z的浓度增加 , 显然X 、 Y是反应物 , Z是生成物 。 达到平衡 时 , X 、 Y 、 Z的物质的 量浓度变 化值分别 为0.05mol · L-1、 0.15mol · L-1和0.1mol · L-1, 其比值为1∶3∶2 , 从而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 利用 “ 三段式 ” 法进行计算如下 :

则X的转化率为, 平衡常数, A 、 B两项说法都正确 ; 增大压强 , 平衡正向移动 , 但由于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变 , 则平衡常数不变 , C项说法错误 ; 改变温度 , 平衡将发生移动 , 若正向移动 , 则平衡常数增大 , 若逆向移动 , 则平衡常数减小 , D项说法正确 。

6.B 【 解析 】 A项 , 前3min内 , X 、 Y 、 Z的物质的量 变化值分 别为0.6mol 、 0.2mol和0.4mol , 其比值为3∶1∶2 , 则反应方程式为; B 项 , 前 3min 内 , 用X表示的反 应速率为); C项 , 由图2可知 , T2>T1, 温度越高 , Y的百分含量越低 , 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升高温度时 , 平衡正向移动 , 平衡常数K增大 ; D项 , 图3和图1相比较 , 只是缩短了达到平衡的时间 , 而其他没变化 , 说明是使用了催化剂 。

七、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

2.D 【解析】浓度均为0.1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混合溶液的pH=9, 说明A-发生水解反应,HA为弱酸。A项,溶液呈碱性,则有c(OH-)>c(H+),据电荷守恒有c(A-)+c(OH-)=c(H+)+c(Na+),从而可得c(A-)<c(Na+);B项,混合溶液1的体积是原HA溶液体积的2倍,据A原子守恒, 则有c(HA)+c(A-)=0.05mol·L-1;C项, HA为弱酸,部分发生电离,常温下, 0.1mol·L-1HA溶液的pH>1;D项,HA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较小,则HA溶液中: c(HA)>c(A-)。

3.B 【 解析 】 A项 , K w只与温度有关 , A 、 D两点处K w相等 ; B项 ,, 向pH =1的稀硫酸 中逐滴加 入pH=8的稀氨水 , 溶液中的c ( OH ) 增大 , 则的值逐渐减小 ; C项 , 在水中加入NH4Cl固体,NH4+发生水解反应,即NH4++H2ONH3·H2O+H+,溶液的酸性增强,溶液中c(H+)增大,由于温度保持25 ℃不变,则溶液中c(OH-)减小,不能实现从A点变化到C点;D项,由图可知,A点溶液中c(OH-)=c(H+),溶液呈中性,而Fe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不可能大量存在Fe3+。

4.D 【解析】A项,由图可知,100 ℃ 时Kw=10-6×10-6=1×10-12,pH =12的NaOH溶液中c(NaOH)=1mol·L-1,pH=2的H2SO4溶液中c(H2SO4) = 0.005mol·L-1,等体积的两种溶液混合后, NaOH溶液剩余;B项,Ba(OH)2为二元碱, HCl为一元酸,二者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后, Ba(OH)2有剩余,所得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 >7;C项,25℃时,等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乙酸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乙酸钠, 由于CH3COO-发生水解反应而使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D项,NH3·H2O是弱电解质,25 ℃ 时,pH =12的氨水和pH =2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氨水有剩余,所得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5.A 【 解析 】 A项 , HX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而, 则有c ( H + ) ≈1.0×则有c(H+)≈1.0× 10-4mol·L-1,该弱酸溶液的pH≈4;B项,加入NaOH溶液,OH-与H+结合生成H2O,弱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Ka只与温度有关, 温度不变,Ka的值不变;C项,加水稀释时, HX、X-、H+的浓度均减小,由于温度不变,Kw不变,则c(OH-)增大;D项,加入等体积0.01mol·L-1NaOH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X,由于X-发生水解反应而使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

6.C 【解析】A项,氨水稀释后,溶液的pH变小,则有a>b;B项,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盐酸至恰好呈无色,此时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7,酚酞试液在pH<8.2的溶液中即为无色;C项,pH =1的盐酸中c(H+)= 0.1mol·L-1,1mL pH=1的盐酸与100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有c(OH-)=10-2×c(H+)= 0.001mol·L-1, 则NaOH溶液的pH = 11;D项,1.0 × 10-6mol·L-1盐酸的pH=6,稀释100倍后, 溶液中c(HCl)= 1.0×10-8mol·L-1,但酸溶液稀释后仍呈酸性,其pH接近7。

八、盐类的水解

1.B 【解析】NH4Cl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为NH4++ H2O幑幐NH3·H2O+ H+。A项,滴加几滴浓盐酸,溶液中c(H+)增大,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NH4+)增大;B项,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与NH4+的水解反应相互促进,NH4+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NH4+)减少;C项,由于NH4+发生水解反应而使NH4Cl溶液显酸性,则有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Cl-) +c(OH-)=c(NH4+)+c(H+),则有c(Cl-)> c(NH4+);D项,加适量氨水使混合液的pH= 7,则有c(OH-)=c(H+),据电荷守恒有c(NH4+)=c(Cl-)。

3.B 【解析】A项,pH=4的CH3COOH溶液中,c(H+)=1×10-4mol·L-1;B项, pH=5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则有c(CH3COO-)>c(Na+);C项, CH3COONa溶液中CH3COO-发生水解反应而显碱性,但CH3COO-的水解程度较小,则有c(CH3COO-)>c(OH-);D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 + c(H+) = c(CH3COO-) +c(OH-)。

4.C 【解析】A项,相同浓度的NaF和NaHCO3溶液相比,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说明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F-,从而可知HF的酸性比H2CO3强;B项,NaCl为强酸强碱盐, 不发生水解反应,而CH3COONH4为弱酸弱碱盐,CH3COO-和NH4+的水解程度相当,其溶液呈中性;D项,据C原子守恒可得c(HCO3-) +c(CO32-) +c(H2CO3) =0.1mol·L-1。

5.A 【解析】A项,整个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都呈电中性,据电荷守恒可得2c(H+)+ c(Na+)+c(NH4+)=c(OH-)+2c(SO42-);B项,当V(NaOH)=30mL时,溶液的pH>7,此时溶液显碱性,溶液中c(H+)<c(OH-);C项,V(NaOH)=20mL时,二者反应生成等量的(NH4)2SO4和Na2SO4,据物料守恒可得2c(SO42-) = c(Na+) + c(NH3·H2O) + c(NH4+);D项,据电荷守恒可得c(H+)+ c(Na+)+c(NH4+)=c(OH-)+2c(SO42-),溶液呈中性时,则有c(H+)=c(OH-),从而可得c(Na+)+c(NH4+)=2c(SO42-),由C项分析可知,二者等体积混合时,由于NH4+的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若使溶液呈中性,应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综合上式可得c(Na+)>c(SO42-) >c(NH4+)。

6.C 【解析 】A项,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呈电中性,据电荷守恒可得c(CH3COO-)+c(OH-)=c(Na+)+ c(H+);B项,由于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因此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和NaHCO3溶液相比,后者的水解程度大于前者,故NaHCO3溶液的pH大;C项,(NH4)2SO4溶液由于其中少量的NH4+发生水解而显酸性,则有c(H+)> c(OH-),且c(NH4+)>c(SO42-);D项,KCl和NaHS混合溶液中,据物料守恒可得n(K+)= n(Cl-),n(Na+) = n(S2-) + n(HS-) + n(H2S),而n(K+)= n(Na+)=1mol,从而可得n(K+)=n(S2-)+n(HS-)+n(H2S)。

九、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B 【解析】A项,Mg(OH)2、MgF2的Ksp表达形式相似,因此其Ksp越大,溶解产生离子的浓度越大, 由于Ksp(MgF2) > Ksp[Mg(OH)2],故饱和MgF2溶液中c(Mg2+)大;B项,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 NH4+与OH-反应生成NH3·H2O,溶液中c(OH-)减小,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溶液中c(Mg2+)增大;C项,Ksp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D项, Mg(OH)2悬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当加入较浓的NaF溶液,若c2(F-)·c(Mg2+)> Ksp(MgF2),可生成MgF2沉淀,从而实现Mg(OH)2转化为MgF2。

2.A 【解析 】 由于Ksp(AgI) < Ksp(AgCl),因此向5mL含有KCl和KI各为0.01mol·L-1的溶液中加入8mL 0.01mol·L-1AgNO3溶液,先生成溶解度更小的AgI沉淀,I-沉淀完全后,部分Cl-再与Ag+反应生成AgCl沉淀,而K+、NO3-不发生离子反应,则有c(K+)>c(NO3-)>c(Cl-)。由于AgCl、AgI均存在溶解平衡,且都产生Ag+,则有c(Ag+)>c(I-)。

3.C 【解析 】A项,步骤1中,当v正(CrO42-)= 2v逆(Cr2O72-)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则反应2CrO42-+2H+幑幐Cr2O72-+H2O达到平衡状态;B项,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2CrO42-+2H+幑幐Cr2O72-+H2O,加入NaOH浓溶液,OH-与H+结合生成H2O, 溶液中c(H+)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由橙色变黄色;C项,步骤2中,Cr元素由+6价降低为+3价,而Fe元素由+2价升高为+3价,还原1mol Cr2O72-离子时,转移电子为6mol,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 需要6mol (NH4)2Fe(SO4)2;D项,Cr(OH)3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即当溶液的pH=5时,溶液中, 可认为废水中的铬元素已基本除尽 。

4.B 【解析】A项,由图可知,当lg c(S2-) = -25时,lgc(Cu2+)= -10,据此可得Ksp(CuS)= 1 × 10-35;B项,由图可得Ksp(ZnS)>Ksp(CuS),因此向Cu2+浓度为10-5mol·L-1废水中加入ZnS粉末,会有CuS沉淀析出;C项,由图知,CuS的Ksp最小,故CuS最难溶,则首先出现的沉淀是CuS;D项, Na2S溶液中,据物料守恒可得2c(S2-)+ 2c(HS-)+2c(H2S)=c(Na+)。

5.D 【解析】Ksp只与温度有关,与离子浓度大小无关,1错误;依据图像所示曲线知, 313K时,Ksp(SrSO4)最大,2正确;据Ksp= c(Sr2+)· c(SO42-),lgKsp= lgc(Sr2+)+ lgc(SO42-),lgKsp越大则Ksp越大,结合图像可知,313K时,Ksp(SrSO4)最大,283K时,a点对应溶液Qc<Ksp,是不饱和溶液,3正确; 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 K时, 因363K时的Ksp小于283K时的Ksp,故溶液变为过饱和溶液,4错误。

上一篇:烟草配送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与应对措施下一篇:庆六一乡党委政府领导讲话稿 Microsoft Word 文档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