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作风

2024-04-17

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精选6篇)

篇1: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作风

阳春三月,一年一度,又是两会召开时。迎着两会的春风,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总队组织我们赴百色革命老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红七军和百色各族人民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百色革命老区精神;深深感受到了百色人民正在用先辈的这种精神不断改变革命老区的精神面

貌。

革命先烈用生命培育的奋斗精神,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具有伟大的实践意义!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这种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百色起义胜利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当时的右江革命根据地是在极其艰难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它地处祖国边陲较偏僻的农村,境内多是大石山区和丘陵山区,交通闭塞,加上起义前连年兵灾匪祸和豪绅地主的残酷压榨,经济极其落后,更是由于当时敌人长年累月的“围剿”和经济封锁,百色右江根据地处在极度贫困状态,粮食、日用品、药品极为缺乏,军民生活极为艰苦。在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岁月里,红七军长期钻山林,睡岩洞,以辣椒当盐,野草充饥,围火过冬,过着难以想象的艰苦生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党率领广大军民不畏困难,团结一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

百色起义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能够取得革命胜利,展示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政治本色。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也是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古人的格言,我们今天读起来仍然使人深受教育。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发展进步的。百色起义能够取得革命的完全胜利,现在党率领百色人民把革命老区经济建设搞得蒸蒸日上,就是因为我们党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历尽艰险,饱受磨难而不坠革命之志。

诚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日益发展,贪图享受,未富先豪,讲阔气、讲排场、讲豪华的风气明显抬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一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淡忘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种风气发展下去,不仅会严重地影响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到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今天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大力倡导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保持和发扬我们党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只有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我们党的优势在于始终保持先进性,先进性来自于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和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永葆我们党先进性的源泉,一个做不到艰苦奋斗的党员干部是很难保持先进性的。艰苦奋斗体现了我们党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不息的坚定信念。只有始终保持艰苦奋斗这一政治本色,发扬这一政治优势,我们党在内部才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在外部才能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心态反映的是民心人气,在社会快速变化和转型时期,艰苦奋斗也要通过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加以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历史阶段上具有不同的形式内容和要求,新的社会实践必然给人们的认识和观念带来新的变化,新的时代也自然要赋予艰苦奋斗精神以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今天,我们提倡艰苦奋斗不是抑制人们正当的物质追求和生活消费,而是倡导一种严于律己的精神境界,倡导一种吃苦耐劳的生活态度,倡导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提倡艰苦奋斗,不是要去当苦行僧,吃糠咽菜啃树皮,而是要牢记“成由勤俭败由奢”,反对奢靡、挥霍之风,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能只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要付诸实际行动。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把蓝图变成现实,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肩负的任务还很重,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从国际国内发展经验来看,对于一个经济腾飞发展的国家,是既充满新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风险。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要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恢复百色革命老区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今天这个关键时期可能会发生各种新的矛盾,党员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各级领导以自身的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和影响全社会,公平廉洁,勤奋工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夙兴夜寐,勤奋工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真正做到任职一届,振兴一方。

今天,我们重新回顾党走过的伟大、艰苦、曲折的奋斗历程,汲取革命先烈保持自身先进性的历史经验,保持过去革命战争

年代的那么一股干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艰苦精神,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加以发扬光大,这对于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的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有着重大意义。

篇2: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作风

百色起义胜利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当时的右江革命根据地是在极其艰难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它地处祖国边陲较偏僻的农村,境内多是大石山区和丘陵山区,交通闭塞,加上起义前连年兵灾匪祸和豪绅地主的残酷压榨,经济极其落后,更是由于当时敌人长年累月的“围剿”和经济封锁,百色右江根据地处在极度贫困状态,粮食、日用品、药品极为缺乏,军民生活极为艰苦。在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岁月里,红七军长期钻山林,睡岩洞,以辣椒当盐,野草充饥,围火过冬,过着难以想象的艰苦生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党率领广大军民不畏困难,团结一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

百色起义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能够取得革命胜利,展示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政治本色。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也是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古人的格言,我们今天读起来仍然使人深受教育。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发展进步的。百色起义能够取得革命的完全胜利,现在党率领百色人民把革命老区经济建设搞得蒸蒸日上,就是因为我们党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历尽艰险,饱受磨难而不坠革命之志。

篇3: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作风

一、老区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老区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革命实践活动的总结与升华, 她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认真分析, 深刻领会不但可以给我们以强大的精神力量, 而且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这是老区精神的核心, 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我们知道,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后就是在同“左”和“右”的错误斗争中不断壮大成长起来的伟大的党。老区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也证明, 什么时候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什么时候党的事业就能兴旺发达, 反之, 必然会遭受巨大的挫折。现阶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有这样才能为老区的建设指明方向并提供政治上的保障。

2. 开拓创新的变革意识。

这是老区精神的灵魂, 有人认为老区精神就是“保守”、“愚昧”的代名词, 老区精神已经过时, 这是对老区及老区精神的一种极其错误的认识。试问, 如果没有这种开拓创新的变革意识, 庆阳老区能战胜困难, 战胜敌人, 而成为第二次革命战争中央工农红军长征后剩下的唯一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吗?没有这种开拓创新的变革意识, 陇东老区会成为全国的模范抗日根据地, 中国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试验田吗?会出现追求新生活的“刘巧儿”吗?会出现新秧歌运动的旗手刘志仁吗?回答是肯定的。既然有为什么会给人留下思想保守的印象呢?这是因为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一些人觉得大功告成, 脑海中的老区精神已荡然无存, 等、要、靠, 不想承担责任, 不想调查研究的官僚主义作风逐渐盛行的必然结果。这就是问题的症结。因此, 我们必须进一步弘扬老区精神, 特别是开拓创新的变革意识。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开拓创新, 求真务实, 加快老区经济的发展。

3. 艰苦创业。

这是老区精神的基础, 没有艰苦创业的精神, 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更不会有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 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没有“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 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也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也是靠这种精神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的。作为老区, 更要立足我们的实际, 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克服等、靠、要的思想,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区人民的聪明才智。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 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

4. 群众路线。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一, 又是老区精神的原动力。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 他们是我们战胜敌人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力量源泉。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 以刘志丹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因为自觉走群众路线, 才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使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更是依靠人民群众,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调动人民群众革命的积极性, 谱写了一曲曲党政军民鱼水情的时代凯歌。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战争的伟大力量存在于人民群众中。陈毅同志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时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一些人特别是我们的个别领导干部看不起群众, 对人民群众的事漠不关心, 高高在上, 损害群众利益, 造成党群关系恶化, 群体上访案件不断, 这是极其危险的。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革命老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如果放弃了群众路线这个“法宝”, 人民群众这个力量源泉将会枯竭。因此, 我们必须继承好发扬党的群众路线, 从老区精神中汲取营养, 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向人民群众学习, 甘当小学生;在政治上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养成善于倾听群众意见的习惯,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生活上关心群众, 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作风上谦虚谨慎, 厉行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这样, 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才能充分调动老区人民建设老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促进老区跨越式发展。

5. 奉献精神。

这是老区精神必备的品质, 革命和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献身精神的人。在战争年代没有献身精神就不会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没有献身精神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取得。老区人民正是用这种献身精神创造了老区的昨天。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这种老区精神还要不要?我想, 回答是肯定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实现共同富裕。就个人而言, 如果要用正当方式发家致富, 不艰苦创业, 不付出艰辛劳动, 不奉献社会恐怕自身也不会发展起来。因为整个社会就是一个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社会。就党的领导干部而言就更应该具备克己奉公, 不怕牺牲, 无私奉献, 乐于献身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带领老区人民走上经济腾飞的光明大道。

二、老区精神是教育青少年最现实的思想武器

青少年历来是各种力量争夺的对象, 可以说, 谁争得了青少年, 谁就争得了未来。早在战争年代, 在陇东老区敌我争夺边区青少年的斗争就非常激烈。1939年4月, 国民党在西峰镇创办了庆阳师范学校, 1940年春, 在边区政府决定创办陇东中学的同时, 国民党又在西峰镇创办了庆阳中学, 随后还在宁县早胜创办了早胜中学。为了瓦解边区革命政权, 敌人不断制造反革命舆论, 说陇东中学不是给学校招生, 而是给八路军招兵, 一上陇东中学就成了公家人, 就再也回不了家等。因此, 在孩子上陇东中学的问题上, 家长有的观望, 有的动摇, 有的反对, 有的逃避, 有的用残疾弱智孩子顶替, 陇东老区曾有100多名青少年跑到国统区上了中小学。斗争之激烈, 困难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但陇东老区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并没有退缩, 而是千方百计创办学校, 扩大教育对象, 为我们的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 为老区培养了一大批建设人才。

篇4: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作风

摘 要: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长征精神所蕴含的为崇高的革命信念而矢志不渝的理想主义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灵活机动的创新精神,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加强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相信和依靠群众、永远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精神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可靠的精神资源,对推动革命老区和谐社会建设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长征精神;革命老区;和谐社会;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20-02

长征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虽然产生于70多年前的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大背景下,但历久弥新,至今仍具有强大的鼓舞力和感召力。即使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和主题与长征时期所处的革命战争年代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和主题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伟大长征精神所蕴含的超越时空的带有永恒精神价值的实质性内容仍然并必然不会过时,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进程中,大力弘扬这种精神,尤其对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而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长征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首要原因就是要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不动摇,坚信追求人类解放和发展的崇高正义事业必然会取得成功。对革命老区构建和谐社会而言,必须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伟大旗帜,为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不已。

70余年后的今天,和长征时期的历史条件和任务有根本的不同,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困难之处是在革命老区而不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如何实现革命老区的和谐发展,为革命老区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今后我党能否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中之重。由于历史原因,革命老区大多是欠发达地区,老区和谐发展的不利因素还很多,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老区和谐发展所面临困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并且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使得老区和谐社会建设不能简单照搬照抄东部发达地区发展的现成经验,老区和谐社会发展还必须要根据老区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和安排。但不管老区和谐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有多大,跟当年红军长征当中面临的困难相比是不可同日可语的,当年的长征同样主要由老区人民构成的红军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本原因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个精神支柱,今天的老区人民仍然需要构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场深刻而伟大的历史变革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最需要就是要在具备坚定的信念基础上不断提高老区人民的精神境界,坚信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追求老区的和谐发展这一崇高的正义事业必将最终得以成功,老区的全体人民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把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铸造成老区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老区全体人民在当年红军长征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的历史氛围感召下,有着不畏险阻、艰苦奋斗、力争上游、团结进取的优良传统和宝贵品质。红军长征的成功是追求人类解放和发展的崇高正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今天老区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旧是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这样才能使老区人民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朝气蓬勃地促进老区和谐发展,从而更好地总结老区和谐社会建设的经验,探索老区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实现路径,最终真正把握老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发展规律。

长征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奉行开拓创新精神,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革命老区构建和谐社会而言,必须要在新的时代当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弘扬创新精神,努力开创老区和谐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长征在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当中没有先例,同样,今年创建革命老区和谐社会也没有先例,没有老区建设的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现成的老区建设的发展模式可以照搬。这和当年探索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样,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同样是全新的事业,因此要求老区人民必须跟当年探索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一样,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老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出发,勇于实践,敢为人先。只要看准了的发展道路和方向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尝试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没有走过的道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修正错误和偏差,最终探索出适合于老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道路来。比如老区大多交通不便,不具备沿海、沿江、沿边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因此就不能简单采用东部地区“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物流运输相关产业,而且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较东部地区有明显的差距,因此也不能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建设国际大都会等口号来凝聚力量和招商引资,因为东部地区在这方面也有明显优势。老区要多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来思考发展道路方向,开创老区和谐社会的构建的新局面。这里仅提出一点来说明老区的发展优势。老区大多山川秀美、风景名胜众多,具备发展现代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条件,而且有我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众多纪念地和标志物,具有丰富的革命历史内涵、先烈的业绩及精神内涵。比如位于江西、湖南两省交界处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自然风景优美,又保留了很多革命先烈的纪念物,体现出革命战争年代的精神内涵与现代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各革命老区因地制宜去深入挖掘这些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是革命老区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条可能的捷径。保护好、利用好这些中国革命的历史文化遗产,既为大力创建先进文化,为构建革命老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精神资源、营造适宜的心理基础及社会氛围,又能为革命老区带来可观的直接经济收入,并且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只要处理得当,是不会破坏老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真正实现老区物质、环境和精神的多丰收,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老区必须在新历史条件下去挖掘革命先烈的革命理想、革命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不要把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搞成简单的道德说教,这就要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来开展红色旅游活动,把老区的革命历史文化、现代文化、民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真正深入人心,起到其他爱国主义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从而把红色旅游打造成为众多革命老区的一块金字招牌,为老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贡献足够的力量,提供长久的支持。另外,很多老区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都是老区的宝贵财富,需要有序合理开发,不能一哄而上,走粗放式发展道路,这样除了产生短期效益外,只会与构建老区和谐社会这一大目标背道而驰。关于老区因地制宜地从实际出发来构建和谐社会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这里不一一列举。

长征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红军具备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高尚品德,始终坚持相信和依靠群众、永远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因而能在党中央制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和军事路线的指导下,把革命的理想信念和英雄主义精神转化为坚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了红军长征的最终胜利,对今天的老区来说,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显得尤为珍贵,是创建老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

红军战士绝大多数都是从革命老区中走出来的,应该说今天的老区人民也是红军战士的后代,那么老区人民必须继承这种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和品德,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老区人民的根本团结是老区和谐社会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建设老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尤其需要一个精诚团结的政治局面做保证。这里的团结主要是老区的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团结,老区要发展,离不开老区各级党和政府机关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老区人民的鼎力支持和参与。必须要依靠各级领导团结人民来开创这一宏伟事业,这样才能真正把老区和谐社会构建成功。而要团结人民就必然要求党和政府机关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始终与老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各级领导和干部在严守党纪和国法的基础上,还要顾全老区创建和谐社会这一大局,要绝不能在职务和待遇上向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看齐,而在工作和自身建设上又向西部地区发展情况看齐,老区党和政府机关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把构建老区和谐社会这一理想信念真正转变为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实现与老区人民的紧密团结和互相关爱,才能激发出老区人民改变自身落后面貌、创造幸福美好明天的活力和动力来,只有实现了老区从上到下紧密团结,才能心无旁骛地搞好老区的小康社会建设,也只有实现了紧密团结,才能实现老区社会的真正和谐和人民的互相关爱。

在实现了老区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和互相关爱的同时,老区党和政府机关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还必须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绝不能把创建老区和谐社会的希望仅仅寄托知识分子、社会名流、富贾豪绅等社会精英人士身上,绝对不能在创建老区和谐社会中忽视群众的基础性作用,必须把相信和依靠群众、永远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摆在第一位。当前,党群、干群关系与社会精英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一些革命老区显得比东部发达地区更为紧张,特别是有那么一批老区的党政机关的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搞特殊化;一些老区的社会精英利用自身的名望和财富所获得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而不把人民群众放在眼里,公然要和群众划清界限,搞精英化。这些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及精英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有鉴于此,老区的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各级人大、政协当中社会名流、富贾豪绅必须要永远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从严治已,切实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改进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和精英与大众的关系,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支持和拥护党和社会精英对大众的领导。

篇5: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作风

学习英雄先进事迹

多少次,看到那一篇篇红色革命故事,便让我热血沸腾;多少次,看到那迎风而舞动的五星红旗,都让我慷慨激昂;多少次,看到那飘荡在胸前的红领巾,要知道那是国旗的一角,心中是多么的骄傲自豪!

看!祖国的河山是多么的壮丽!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是多么的热血沸腾!这锦绣的山河,壮丽的美景,是靠我们的英雄,我们的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打拼出来的。董存瑞,王二小等无数革命英雄烈士用生命换来的,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有时我会想:为什么祖国的山这么绿?水这么清?天这么蓝?云为什么这么洁白?现在我明白了:是因为有了英雄烈士的牺牲啊!是他们一直在守护着我们的祖国。说实话,当我想到我这个题目时,我愣住了,因为这个题目对我这样一个只会享受生活的孩子来说是一个特别深刻,重大的题目,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根本不明白什么是革命,只是依稀记得革命是父母口中的一场巨大的战争,一场反侵略战争。更不明白什么是革命老区精神,直到我写到现在才明白了什么是革命老区精神,这种为了祖国不畏死亡,不怕牺牲的精神就是革命老区精神!革命老区精神是我们现在的孩子正需要学习的。祖国的土地放眼望去是多么辽阔,金色的麦田,麦子迎风飘荡,巍峨的高山,翠绿如同画卷,奔腾的江河,气势磅礴雄伟……那是烈士的笑容吧!英雄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敬佩。多少英雄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前仆后继的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英雄的血,换来了改天换地的新中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革命老区精神,值得我们弘扬,我们应该弘扬!我们这些出生在新中国的孩子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篇6:弘扬法院精神,保持法院作风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其执法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政法机关的执法形象。在执法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宗旨,不仅损害政法机关的形象,而且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从而也损害和影响国家政权的巩固。因此,作为人民法官更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扎扎实实地投入到这次思想作风整顿活动中。

我们要时刻认识到人民法官,不注意规范自已的言行举止,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就会造成违法乱纪,损害人民利益等严重的后果,对此我感触很深,也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发现,如果我们工作作风散漫,对待当事人冷、横、硬、推,使人民法官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遭受了严重损坏。通过巡视组反馈的意见及自查纵观反映了我们平时规范意识不强,思想素质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反映出我们法官队伍自律意识不强,严重的以至于个别人产生特权思想和官本位思想,使人民法官的形象在人民群众心目中产生污点,从而丧失了人民法官的公信度,严重影响了“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司法宗旨。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最主要的就是要强化规范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民事立法的逐步完善,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不断扩大,大量的民事纠纷案件将通过诉讼途径得到解决。民事案件大多都较琐碎,但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在任务繁重,审判人员少的情况下,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怀百姓。要对

每个当事人热情接待,耐心细致做好调解工作。对可能引发社会稳定的涉法信访案件,更要慎重积极,努力化解矛盾,树立“辩法析理、胜败皆服”的诉讼理念。只有通过案件的公正审理,切实维护当事人权益,滤布才能强化公民法律意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的传统道德,才能化干戈为玉帛,才能使当事人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才能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上一篇:毕业10年同学聚会下一篇:改革管理制度、加强绩效考核,增强团队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