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子的一物多玩大班体育教案

2024-04-10

绳子的一物多玩大班体育教案(共15篇)

篇1:绳子的一物多玩大班体育教案

大班体育游戏一物多玩 五彩圈

适合年级:大中小班皆可

制作方法:用长约65cm的松紧带缝牢两头成圈,圈上粘五彩绉纸做成。

单人玩法:

1、手上绕圈:幼儿将圈套在手指上,在胸前或头顶上绕。熟练后可边跑边绕,进行单脚跳着绕或原地绕。

2、拉弓射箭:右手食指勾住圈;左手拉直松紧带,向空中射出并接住。比

比谁射得高,谁接到的次数多。

3、打气筒:将“五彩圈”一边踩在脚下,双手用力拉另一边。嘴里可模仿

打气的声音。

双人玩法:

1、拉力器:把两个“五彩圈”摆成十字交叉,幼儿面对面站成弓射箭步,双手伸平,轮流将圈向两侧拉送。

2、踩小蛇:两个拴地一起。一幼儿弯腰拖圈学蛇游动,另一幼儿则追着踩蛇。踩到后交换进行。

集体玩法:

1、接边跑:全班幼儿分组,多组第一位幼儿将圈拴在距起点6米处的椅子

上,返回后第二位再将圈解开后把圈交给第三位,如此来回,比哪一组先结束。

2、钻山洞:两个圈拴在一起,两幼儿拉紧,手放腰部,搭成动词。全班幼

儿都搭成山洞后,排尾幼儿钻过山洞,站在排头又搭成山洞俯依次进行。

编花篮(单脚跳)

活动目标:

1、学习两人用脚编花篮,练习单角跳,发展平衡、协调能力。

2、探索与同伴用身体各部分编花篮的方法,交流、迁移自己的经验。

3、努力完成游戏圈过程,克服困难,坚持到最后,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愉悦。活动准备:

1、编制的花篮一个,红花、黄花、兰花若干。

2、音乐磁带或CD,CD机一台

活动过程:

1、队列练习。

引导幼儿练习开花走、左右分队走,在队列变化中听口令或哨声提示走、跑交替。

2、探索用身体编花篮的方法。

——出示花篮,启发幼儿与同伴结伴,鼓励幼儿用我们的小手或小脚编花篮。——请幼儿交流编花篮的不同的方法。

3、游戏:编花篮

——两名教师示范用脚编花篮,观察将两只脚钩在一起编成花篮的动作以及单脚跳的方法。

——幼儿尝试双人钩脚编花篮,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出示花篮念儿歌,最后将红色的花朵放在花篮里,变成一个红花篮。——两名教师边拍手念儿歌边表演单脚跳编花篮,然后带领幼儿一起玩编花篮,练习有节奏地单脚跳。

——两人一组编花篮比赛,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能坚持单脚跳玩游戏。——出示黄花,引导幼儿仿编儿歌,玩编花篮的游戏。

4、音乐舞蹈:

师生随着音乐表演快乐的圆圈舞。活动反思:

编花篮这个游戏,我小时侯也很喜欢玩,我想幼儿也一定会喜欢的。于是在教师的示范后,大家都很感兴趣,很想学这个游戏。我先请幼儿两人为一组,自由探文档仅供参考

索,但我发现,孩子们都没有掌握其中的“窍门”:可能是衣服穿的太多了,前一个小朋友脚放好后,后一个小朋友的脚根本不能再弯下来,游戏没有成功。我想起小时侯玩的时候,人比较多,脚就好搭一些。于是,我再次示范了玩法后,请幼儿六个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花篮游戏。本以为这样问题就能解决了,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幼儿没有按次序一个接一个把脚搁在前一个小朋友的脚上,最后一个小朋友也没有把脚放下来,大家都倒在地上了,游戏再次失败了。最后,我只好采取最原始的办法,一组一组教,终于大家都掌握了这个方法,但玩起来还有的小朋友单脚的平衡能力有限,还没等编好花篮就倒下来了。虽然如此,孩子们还是玩得很开心,下课后还是一直在玩,看来这个传统游戏还是很吸引孩子们的。

课后,我也及时做了反思:如果课前我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这些生理特点,更科学地安排活动,这种失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说,一线教师更需要理论知识的积累,怎样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篇2:绳子的一物多玩大班体育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2、能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方法玩绳,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长短、粗细不同的绳子若干。

2、布置小河、铁丝网、山崖等场景。

活动过程

1、今天我们来开飞机,请小朋友让你的螺旋桨转起来。飞高点,飞低点,轻轻降落。

2、幼儿成做操队形散开,跳绳操。上肢-----下蹲-----体侧-----体转-----腹背---跳跃。

3、我们刚才用绳子开飞机、做绳操、绳子还可以怎么玩?

幼儿自由探索玩绳的多种方法,教师积极鼓励幼儿探索。并仔细观察,发现有与众不同玩绳方法的幼儿。

4、“xx他们的玩法真新颖,与别人不一样,我们来看看。”

个别幼儿展示自己与别人合作的新玩法。

5、“我们也来试试他们的新方法,自己找好朋友试试,看看能不能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幼儿继续探索与别人合作玩绳的方法,教师仔细观察,发现玩绳方法有创新的幼儿。

6、“谁有更好的方法,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请幼儿合作玩绳方法中有创新的幼儿展示。

7、“今天,我们的好朋友蓝猫带来了一个消息。它说:”外星人就要来了,要来抢占我们的山坡。“"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我们应该怎么办?““对了,要把外星人打败。但是,外星人在通往山顶的路上设置了铁丝网等很多障碍,小朋友只有通过这些障碍,才能到达山顶。而且要注意过铁丝网的时候一定要匍匐前进,否则会发生危险。只要小朋友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就都能得到奖章。准备,开始。”

”xx小朋友爬过铁丝网的时候身体碰到了铁丝网,太危险了。谁来示范一下匍匐前进过铁丝网的动作?

幼儿示范匍匐前进的动作要领。

8、“外星人就要来了,我们要和他们比赛,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山顶,你们有信心啊!”“好,准备,开始。”

幼儿进行游戏。

幼儿到达山顶寻找奖章。

9、放松运动:手里拿绳子摆一摆,身体随着摆动,呼吸放松,就向没有骨头一样,腿向下放松,腰放松,肚子放松,胸放松,脖子放松,头放松(人和绳子一起倒在地上),由快到慢。

教学反思

孩子们的探索活动应用身边的事物开始。本活动的内容、材料来源于生活,有效的利用了绳子。结合活动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教师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准备,但活动时孩子们兴趣还是很高昂。活动在笑声和掌声中结束。

篇3: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一物多玩探究

关键词:幼儿,体育游戏,一物多玩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幼儿的关注程度在不断扩大。根据研究证明,幼儿园教育中,通过开发和实施体育游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智力和身体的发育,培养幼儿良好的价值观。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体育游戏能促进幼儿的正常发育和身体能力的发展,增强幼儿的体质,提高幼儿动作协调性和灵敏度。”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体育游戏中,将主动权还给幼儿,充分发挥自己与幼儿的智慧,共同创造出单一器械的多种玩法,将快乐的理念有效融合到体育游戏中,做到真正的一物多玩。

一、自由———将体育游戏主动权交给幼儿

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是幼儿园体育游戏一物多玩的基本要求。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要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一方面,要将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权交给幼儿。如在“小乌龟运粮食”的游戏中,我让幼儿自主设计游戏内容和玩法。这样一来,有的幼儿一人一个沙包进行运送,有的幼儿和其他幼儿进行竞赛,有的在背上背沙包,有的在手臂、腋下夹着沙包,这不仅实现了一个游戏多种玩法的教学目的,还激发了幼儿的挑战欲和竞争欲。另一方面,教师要将创编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如在“高跷”游戏中,一般情况下,幼儿基本只会总结出向前走、向后退等玩法,久而久之,幼儿就失去了对游戏的兴趣。对此,我在实际教学中,让幼儿亲身参与到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创设不同的玩法。如有人模仿螃蟹的走法,创设出横着走高跷的游戏法;有人模仿猴子的走法,创设出“8”字走的玩法;有人模仿蜗牛的走法,创设出绕圈走的玩法。此外,有的幼儿利用体育教学中障碍跑的基本原理,不仅绕障碍走,还穿梭在其他班级游戏队伍中,以寻求更高的挑战,获取更大的乐趣。幼儿在这样一种自由的游戏环境下,不断地变换游戏花样,创设出适合自己的游戏内容和玩法,实现了体育游戏的一物多玩。

二、智慧———让体育游戏器材“活”起来

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器材的选择应尽量就地取材,一物多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智慧,并引导和开发幼儿的智慧,创设多样化的游戏,让体育游戏的器材真正“活起来”。我在实际教学中,经常激发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让幼儿既喜欢玩,又乐于探索,以挖掘出材料更多的功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比如鼓励和组织幼儿对一些废旧材料进行创意DIY,将奶粉罐、易拉罐制成各种形状、高度不一的小桥、高跷、梅花桩;将一些布类材料制成流星拳、大袋鼠、长尾巴、小螃蟹;将PVC类材料制成足球门、举重器;将纸箱类材料制成飞盘、火车、汽车。通过不断丰富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性,促使每个幼儿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增强其对体育游戏的兴趣和乐趣。如“有趣的海绵条”,我利用旧海绵、旧布料、铁丝等材料做成类似彩条的游戏器材,然后在两端分别钉上子母扣,使其具有布球、尾巴、绳子等多种功用。同时,在教学中我经常借助家长的力量,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体育游戏器材DIY”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创意,动手创作多元化的体育器材和玩具。通过这种教学,幼儿用自己制作的器材进行游戏,更能实现简单器材的多样化玩法,让器材真正发挥其功能。

三、快乐———一物多玩让幼儿“乐”起来

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教师通过采用丰富生动的游戏形式,设计趣味性强的游戏情节,营造轻松快乐的游戏氛围,促使幼儿从模仿学习逐步进入到自主探索学习,从被动游戏走向主动游戏,让幼儿能在自己所感兴趣的游戏中实现一物多玩,感受体育游戏带来的快乐。如在投篮、“赶小猪”“月亮和地球”等游戏中,都可以用一个皮球作为游戏器材,我通过安排不同的游戏角色、设计不同的游戏情景,使一个简单的皮球有了多样化的玩法,而且每一种玩法都给幼儿带来了新奇。同时,我还注重引导幼儿自主创新游戏玩法,以促使幼儿在自己设计的游戏中更为深刻地体会游戏的乐趣,将快乐与体育游戏的一物多玩真正融合起来。如在钻箱子、滑滑梯等游戏中,我积极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能量,引导幼儿独立或合作设计各种活动情节,创造多种趣味性的玩法。有的幼儿将自己扮成小司机,钻进纸箱子向前爬,学开汽车;有的幼儿学小壁虎爬墙的样子,从滑梯上滑下,实现了体育游戏的一物多玩。在这样的教学中,不仅保障了幼儿在体育游戏中体验游戏的乐趣、感受游戏的快乐,还促使幼儿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教育中,由于幼儿活泼好动,教师采取中规中矩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压制幼儿的天性,也会让幼儿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需要,更能让幼儿在欢乐中促进其思维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幼儿各种潜能的早期开发。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不断采取新颖的游戏教学方式来吸引幼儿学习,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让幼儿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冯纯.自然——孩子的游戏乐园[J].科学大众,2013(36).

[2]沈俊.反思“一物多玩”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学前课程研究,2012(30).

篇4:一物多玩体育活动组织流程及策略

第一步、准备活动。一般是器械操、模仿操、韵律活动等,活动幼儿身体各个部位,为下面探索活动做好准备。

第二步,第一次尝试。鼓励幼儿自己或与同伴一起探索材料的不同玩法,教师以观察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介入活动,捕捉有价值的玩法。在观察、倾听的基础上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及时、恰当的引导,帮助不同层次的幼儿突破自我,实现自身潜能的充分展露。

第三步,交流志们分享。当幼儿探索兴趣逐渐趋弱时,及时组织、引导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发现的不同玩法,分享彼此的收获和感受。在交流分享过程中教师应选取有创意的玩法向幼儿作介绍。

第四步,再次尝试。教师根据幼儿交流情况,提出进一步的探索要求,激发幼儿投入新的探索。

第五步,预设游戏。在自由探索后适当安排一些预设游戏或专项练习,以弥补自由探索活动中活动量与强度的不足,针对性地增加某些运动能力的练习。同时游戏后半程还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障碍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更多的挑战。

第六步。放松活动。结合游戏材料特点组织开展一些放松活动,舒缓、放松身体。

二、活动的组织策略与注意点

1、材料要具有多变性、实用性和探究性。

一物多玩活动的前提就是所选的游戏材料要可变化、可重组,蕴含着多种多样的玩法,充盈着丰富的探索空间。活动中通过引导孩子大胆探索材料的各种玩法,有效地发展孩子的不同运动能力,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例如:“有趣的海绵条”是我园老师利用旧布料、旧海绵、铁丝等做成的类似彩条的活动材料,两端分别订上子母扣,能弯、能卷、能连接,同时具有纸棒、圈、布球、布飞盘、尾巴、绳子等玩具的功能,玩法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可探索件。

2、过程指导要具有针对性、适宜性和开放性

用心观察,适时介入。教师要通过观察捕捉到幼儿富有创意的、有推广价值的玩法和做法,以便集中介绍环节针对性地请相关幼儿进行展示。另外要通过观察对不同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及时对其有创意的玩法给予肯定,再以启发式、开放式的追问,如:还可以怎样玩呢?再试试看还有没有更好的玩法。激励幼儿探索出更多与众不同的玩法。对于能力弱、活动中不太主动的幼儿,教师可适时适度地提出一些启发性建议,必要时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玩,逐步帮助他们获取成功经验。

适时展示,共享经验。一轮玩法探索结束后(幼儿探索兴趣并始减弱时),教师应适时请幼儿把自己有创意的玩法介绍给大家,一方面,丰富其他孩子的活动经验,在玩法上给他们以启迪;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做介绍孩子的自信心,为后面的再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开放引导,激发探索。①变换探索活动的主体。引导幼儿深入探索。如《有趣的海绵条》活动初次探索中,教师发现多数孩子是一个人在玩,于是提出新的探索要求:两个人玩或更多的人一起玩又可以怎样玩呢?引发孩子学习与同伴合作游戏,从而探索出更多新的玩法:②改变探索材料的组合,生成更多探索活动:引导幼儿将材料和其它器材进行组合,从而生发出更多的玩法。如:纸球和曲棍球棒、尾巴、纸箱、纸篓等物品组合起来玩,可以生成更多的玩法。③改变器材的投放形式,引发更多探索活动。同种锻炼器材,可通过改变器材的投放形式,引发孩子进一步探索器材位置改变后有哪些更多的玩法与创意。如《好玩的竹梯》活动中,先让孩子们大胆探索放在地面的竹梯可以怎样玩,接着在梯子的两头垫上不同数量的旧轮胎,再让孩子们分别试一试在不同高度的梯子上还可以怎样玩。

适度预设。保证强度。作为正规体育活动还要关注运动量的适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前针对活动器材的特点,适当预设一些游戏或专项练习(预设内容亦可根据活动中孩子们探索出的有创意的玩法适当进行调整),在自由探索活动后有机地进行实施。以弥补自由探索活动中活动量与强度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增加某些运动能力的练习,体现活动的层次,保证运动的效果。

适当拓展,增加挑战。为了让能力不同的孩子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良好发展。一般可在后半部分预设练习中适当再增添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增添的挑战性内容中同样要关注到材料提供的层次性,要让不同的孩子在不同能力起点上超越自我。获取成功,体验到战胜自我后的成功与喜悦。

三、活动组织中规则制定与站位设置

组织过程中规则与信号的恰当运用,对有效调节活动组织能够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规则要师生共同商定,形成的规则又要让所有幼儿熟知。如:探索活动中只要听到教师“嘟-嘟-”的结束哨音时,所有幼儿要停止探索活动迅速站到规定的集中“站位标志线”上。“站位标志线”是我们近来在开放性体育活动中摸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形状一般有:半弧形、分开的两竖排、八字队等,活动前用彩色即时贴在场地上标出或画出。这种“站位标志线”的设立,能很好地改变以往展示介绍时幼儿围在一起乱挤乱讲、教师忙于组织、大多数孩子根本无法看到展示的问题。另外,活动材料的收放也要有规则:什么时候拿?什么时候放?放到什么地方?怎么放?都有讲究,处理不好同样会影响活动组织的效果。比如:展示介绍玩法时,如果其他孩子手里仍有器械,就无法控制他们安静倾听别人的讲述。因此,我们将材料如何收放也作为研究的一个方面,我们的做法是:活动前在“站位标志线”的附近设置(贴或画)材料放置区域标记或放置箱,并向所有参与活动的幼儿介绍清楚材料如何放置,要求幼儿听到活动终止哨音时迅速将器械材料放到指定标记处,然后迅速站到规定的“站位标志线”上等待下一环节的继续进行。

篇5:一物多玩大班教案

1、练习跑,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2、学会听指令行动。

材料:

绳(跳绳、纸绳、布绳两米左右)

玩法:

1、成人双手拿着绳子的两头,让孩子在绳子里边,并双手握住绳子,成人带着孩子往前跑。成人适时地说:“红灯亮了,停下!”“绿灯亮了,开起来!”

2、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孩子在前,成人在后。

注意:

1、选择路面较平的地方活动。

2、成人要随孩子跑的情况来决定跑的时间和速度。在开、停中注意动静结合。

3、鼓励孩子在游戏中用语言表达但不必强求。

二、名称:捞鱼

目标:练习钻的技能

材料:绳子(两米左右)

玩法:

两个成人分别拿着绳,成一个长方形状。成人说儿歌,孩子在长方形中间钻过来钻过去。当说到:“三网捞个小尾巴,尾巴,尾巴---鱼!”时把孩子用绳子套住。

附儿歌:一网不捞鱼,二网不老鱼,三网捞个小尾巴,尾巴,尾巴---鱼!

注意:

1、绳子的高度要随孩子的身高来定,要为孩子创造钻的机会,

2、儿歌的最后一句可延长,做故意捉不到,又好不容易捉到的样子,使孩子处于爱玩的状态。

3、在玩时,鼓励孩子自己说儿歌。

4、捞到鱼后用“亲一口”表示把鱼吃了。

三、名称:高抬腿

目标:练习高抬腿。

材料:绳子(两米左右)

玩法:

两个成人每人手拿绳子的一头,请孩子在绳子上迈来迈去,练习高抬腿。成人可随着孩子的兴趣调整绳子的高度。当孩子迈过绳子时,成人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名称:走平衡

目标:练习在绳子上走平衡

材料:绳子(两米左右)

玩法:

两个成人每人拿绳子的一头,并把绳子放在地上,孩子踩在绳子上从一个成人的位置走到另一个成人的位置。

注意:

1、当孩子走到头时,成人要表扬、鼓励或亲吻、搂抱。

2、当孩子能力较强时,绳子可以离地面有一点距离,加大走平衡的难度。

篇6:绳子的一物多玩大班体育教案

1.幼儿通过玩报纸,体验集体活动与创造的快乐情感。

2.引导幼儿探索旧报纸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3.使幼儿了解双脚起跳、轻巧落地的方法,发展跳跃能力,促进身体的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1.废旧报纸若干2.录音机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听《猴哥》的音乐,幼儿进入场地,四散站立,一起将报纸变成

金箍棒,做热身运动。

从中渗透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二、启发引导幼儿探索报纸有关跳的玩法,发展幼儿下肢的肌肉力量和动作的协调性。

(一)教师请幼儿将报纸打开,在场地自由坐下。

师:小孙悟空们,我们利用报纸练习跳的本领,怎样利用报纸跳呢?

(二)小朋友自由尝试各种玩法,教师表扬幼儿自己创造的玩法,鼓励幼儿相互学习。

1.练习夹报纸跳

跳的方法:双脚并拢,身体半蹲,两腿夹紧报纸,弹跳并轻轻的落地腿不要分开。将报纸变换幼儿喜欢的样子,夹在小腿处,练习夹报纸跳。

2.练习跳远

将大报纸对折后平铺在地上,幼儿立定跳远跳过,再把报纸拿到前面,接着跳到花果山。请一名幼儿示范,能力弱的幼儿可调节距离。3.隔距离远跳

游戏“勇过通天河”,教师先带一队作示范,将报纸四散摆开,幼儿练习隔距离远跳的能力。培养幼儿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结束活动

教师和幼儿将报纸作成一朵云、蝴蝶花、望远镜,随音乐一起整理放松,离开活动场地。

活动评析:

整个活动我自己认为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我预期的活动目的。回顾整个活动,我觉得有三个特点:

一、我充分相信幼儿的能力,充分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孩子自己探索出来的东西得到肯定,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我在引导幼儿探索报纸变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很开放的问题:你们是孙悟空,你会七十二变,你来把报纸变成什么?如此,当孩子们把报纸变成了许多东西,孩子们真正从集体活动中体验到创造的快乐的情感。让孩子自己探索和报纸玩跳的游戏,也是给予孩子最大的探索空间.有关热身活动,我并没有采取以往的整队,从头部到跳跃运动,而是让幼儿来耍金箍棒来达到热身的目的.二、活动目标定位恰当,就是发展孩子的跳跃的能力,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教材综合能力、忽视幼儿实际发展。我的报纸,我的游戏,我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让幼儿以各种方式来跳。活动亮点在于活动难度安排上,突出从简入难的特点,先让幼儿双脚原地跳到下蹲跳,再夹物体跳,再夹物体单脚跳,最后跳过障碍物,逐级加大运动强度.整个活动一小孙悟空为主线,”小孙悟空去花果山”为主题情节的玩了各种跳游戏,较好地发展了幼儿跳跃的技能,使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得到了发展。游戏“勇过通天河”幼儿懂得只有通过相互间的协作才能完成任务,从中培养了幼儿的团队精神。

三、活动中所用的器械是一张张废旧的报纸,材料虽简单但有新意。每个幼儿一张报纸,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让给幼儿活动,减少体育活动中不必要等待,不必要的整队,从而使活动具有一定的运动密度和强度。在活动中,我通过真诚的表扬、积极的鼓励、细心的保护,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孩子们时时体验到挑战自我和成功的快乐。

篇7:绳子的一物多玩大班体育教案

幼儿园混龄体育活动:舞动乒乓球 设计意图:

幼儿通过合作玩吹乒乓球的游戏,锻炼肺活量,同时在游戏中感知乒乓球滚动的原理,哥哥姐姐可以在游戏中初步形成责任感,尝试主动、友好、礼貌地与弟弟妹妹合作交流,学习解决交往中出现的简单问题:弟弟妹妹通过与哥哥姐姐的接触,了解他人的存在,学习并体会站在哥哥姐姐的立场感受情境,理解哥哥姐姐主动关心自己的情感,(一)看谁力气大 游戏材料:

乒乓球、桌子、积木。游戏玩法:

桌了两端设置网兜,积木在桌子两侧围边,桌子正中间画一横线,球放线上,幼儿两人一组(大带小)蹲在桌子两端,一方幼儿合作将球吹进对方网兜内,先进球者胜 游戏规则:

合作吹球过程中,手不可以帮忙;对方的球过了中线才可以将球再次吹回给对方: 延伸游戏:

1、变换轨道(桌面)的长度。

2、通过调整围边积小大小改变轨道(桌面)的宽窄度,越窄的轨道,游戏时难度相对越低

3、用积小搭建多种形式的“球门”,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篇8:体育游戏中报纸的“一物多玩”

一、利用报纸的特点创编体育游戏

1. 面积大且轻

报纸的面积较大但很轻, 使用安全且便于幼儿操作, 结合这个特性, 我们创编了报纸类的躲藏游戏、赛跑游戏、投掷游戏等。

如利用报纸面积较大的特点, 我们创编了体育游戏“红绿灯”。玩法是一名幼儿扮猫, 其他幼儿当老鼠, 猫行进在前, 老鼠手持一张报纸追随其后。猫在行进过程中随时高呼“绿灯停红灯亮”, 话音落后回头观察老鼠是否将身体缩小藏在报纸的后面, 没有藏好的老鼠退出游戏。如此循环, 直至老鼠到达终点。又如, 结合报纸轻的特点, 我们创编了体育游戏“抛降落伞”。玩法是A、B两人一组, A将一张报纸用力上抛, 让形似降落伞的报纸缓缓落下, B接住报纸后又向上抛, A接住。如此轮流抛、接, 没有接住报纸的一方为输者。

2. 柔软且可撕

这两个特性使得报纸具有多变性。可把报纸变成纸球、纸饼等形状运用到赛跑游戏和投掷游戏中, 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如游戏“顶纸球慢跑”, 玩法是幼儿将纸球放在头顶, 在没有双手扶住纸球的情况下, 在规定的竞赛路径中慢跑前进, 若纸球掉落需捡起放到头顶, 放开双手后再前进, 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者。

3. 易坏且不可复原

报纸易坏并且不可复原。我们利用这一特性也创编了许多体育游戏。如游戏“拔河”, 玩法是两人相对, 用双手手掌将报纸夹住向后拉, 先将报纸整张拉出对方手掌者为胜者。游戏时不能弄坏报纸, 弄坏的一方则出局。

利用报纸的这一特点, 我们还创编了系列性体育游戏, 具体步骤是:先利用完好的报纸玩游戏“摸报纸迎风跑”, 玩法是:幼儿伸出手掌, 五指张开, 控制报纸迎风向前跑, 使报纸不从手掌上滑落, 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者。游戏过程中不能用捏、抓、拿等动作控制报纸, 违规者则退出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损坏的报纸, 可将其撕成任意形状, 玩报纸跳、平衡类的游戏。如情景游戏“青蛙家族”, 幼儿将破损的报纸撕成任意块状, 摆放到场地中作荷叶, 再扮成小青蛙跳荷叶过河。规则是过河时遇到一块报纸, 就双脚并拢或者单脚跳到上面, 遇到两块报纸, 就双脚分开跳到上面, 直到终点。面对损坏严重的报纸, 则将其揉成纸球进行游戏。如投掷游戏“青蛙跳荷叶”, 玩法是:幼儿将小块报纸做荷叶, 远近不一散放在场地内, 把纸球当作小青蛙。幼儿站在投掷线上, 用肩上挥臂的方式向荷叶投掷纸球。再如游戏“小青蛙找妈妈”, 玩法是:教师或者一名幼儿扮演青蛙妈妈, 手持一大篮筐, 在圆形场地内移动。幼儿手持纸球 (小青蛙) , 站在圆形线上, 用投掷的方法将小青蛙投进青蛙妈妈的篮筐里。

二、对报纸体育游戏进行分类

几年来, 我们创编了许多报纸类“一物多玩”的体育游戏, 为了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使用报纸游戏, 取得最大的教育价值, 我们从游戏动作和人数两个角度对报纸游戏进行了分类。

1. 从动作分类

体育游戏的内容就是基本动作, 幼儿通过体育游戏来锻炼身体和发展基本动作。

(1) 赛跑游戏。报纸类赛跑游戏, 是指2~4 位 (组) 幼儿在规定距离的路径上, 进行各种方式的赛跑, 最先到达终点的个人或小组获胜。如上文提到的“摸报纸迎风跑”;又如“毛毛虫送报纸”, 玩法是幼儿模仿毛毛虫没有双手只有躯干的形象, 用胸腹部顶着报纸迎风跑 (途中幼儿不得使用双手按住报纸跑, 如报纸掉落, 站在原地捡起报纸放到胸腹部后继续前进) , 在规定的路径中分小组往返接力跑, 先完成的一组获胜;再如游戏“云彩面包”, 玩法是用报纸作云彩面包, 幼儿扮演快递员将云彩面包送到奶奶家, 规则是用双手将报纸捧在胸前跑, 不能用手抓、握、捏报纸, 先完成送面包任务的小组获胜。赛跑过程中为不让报纸飘落, 游戏者要适当控制速度, 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2) 投掷游戏。如纸球游戏“扔手榴弹”, 玩法是:布置不同远近的篮筐或者其他目标, 幼儿人手一篮手榴弹 (纸球) 站在投掷线上, 在一定时间内投掷手榴弹, 命中目标多的幼儿获胜。又如纸球游戏“打老鼠”, 玩法是一组幼儿散点站在圆形投掷线上, 在一定时间内向场地中心的篮筐中投掷规定数量的纸球, 一组完成换另一组游戏, 比赛结束后各组比较结果, 投进篮筐的纸球数量最多的一组获胜。再如纸球游戏“炸碉堡”, 玩法:在圆形路线上设置一个拿球点和一个投掷点, 拿球点与投掷点保持一定距离, 场地的中心设置碉堡 (篮筐) 。规则是幼儿分组在圆形线上向一个方向奔跑, 在拿球点拿起一个炸弹 (纸球) , 跑到投掷点时向碉堡投炸弹, 如此循环直到规定的时间结束。一组完成换另一组, 全部完成后各组比较结果, 命中目标的纸球最多的一组获胜。

(3) 跳跃游戏。跳跃游戏是指那些采用单脚跳、双脚跳、跨跳等动作进行的游戏, 有只用一种跳跃动作完成的游戏, 也有用不同的跳跃动作对应不同的游戏材料完成的游戏。如纸条游戏“跳数字”, 玩法是将损坏的报纸撕成纸条, 间距相等地平行摆放在地面上, 在两张纸条的空当中写上不同的数字。幼儿从起点出发双脚跳跃前进, 每跳到一个空当中就根据数字的提示, 原地单脚跳相应的数量, 然后继续前进, 直至终点完成任务。规则是游戏过程中踩到纸条的或单脚跳的数量与规定数字不符的幼儿退出游戏。此游戏还可以加入时间要求, 如比一比谁的用时最短, 这就要求幼儿在双脚向前跳时尽量跳远一点, 以减少路程, 节约时间, 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双脚跳的能力。

(4) 平衡游戏。我们还综合使用各种不同形状的报纸, 开展报纸类平衡游戏, 也常常将平衡动作的练习与其他动作练习相组合, 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做到快慢交替, 同时也增加了游戏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如纸条游戏“小红帽”, 玩法是创设小红帽穿越大森林送糕点给外婆的游戏情景, 将破损的报纸撕成纸条, 幼儿自主摆放纸条设置一条小红帽送糕点的路线。规则是游戏者从起点出发, 用脚跟抵脚尖的方式踩着纸条走, 遇到路线断裂的地方则双脚跳跃过去, 直至终点。游戏全程中幼儿的脚必须踩在纸条上, 否则为失败者退出游戏。

2. 从人数分类

(1) 单人探究游戏。单人探究游戏比较适用于报纸“一物多玩”的开始阶段, 主要用于引导幼儿探究报纸与身体动作的关系和激发幼儿对报纸游戏的兴趣。如游戏“夹报纸”, 玩法是幼儿四散在场地中, 每人一张报纸, 要求幼儿做“夹报纸“的动作。教师首先引导幼儿探究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夹住报纸, 如双手、双腿、腋下等部位可以夹住报纸。其次引导幼儿探究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可用什么动作夹住报纸。如手, 可以手心相对夹、手背相对夹、手指呈剪刀状夹等;又如双腿, 可以用膝盖夹、两只脚一前一后夹等。

(2) 两人游戏。两人报纸游戏从玩法和规则上来说属于竞争、对抗类游戏的较多。如纸球游戏“两人抢纸球”, 玩法是两人相对, 都用身体相同部位夹纸球, 规则是在规定时间内, 游戏者要抢夺对方的纸球, 同时要快速躲闪对方对自己纸球的抢夺。游戏规则是两人在游戏中都要做同样的夹报纸动作。并且, 游戏过程中不能移动脚, 中途纸球掉落或被对方抢夺去的一方输。又如纸条游戏“撕纸条”, 玩法是两人相对站好, 一人将从报纸上撕下的纸条拴在身体任一部位, 在规定时间内, 另一人用手去撕这张纸条。规则是游戏者不能移动脚步, 拴纸条的游戏者以改变身体动作方式进行躲闪, 游戏中移动脚步者为输者, 游戏结束时持有纸条的一方获胜。

篇9:一物多玩教案中班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好玩的布条》

活动班级:中班

执教老师: 活动目标:

1.通过变换不同的布条造型,学习曲线走、蹲走、步调一致地走,体验玩布条游戏的快乐。

2.增强坚持、团结协作的品质,提高动作的灵活性与协调性,促进下肢力量的发展。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长方型布5条(1.5* 6)、背景音乐、图片2张(布条变小船、变蜈蚣示意图),口哨一个。

场地布置:在场地起点和终点处,贴有4种颜色的点。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以一路纵队入场,进行走、跑、跳等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一)过小桥(曲线走)

1.游戏玩法:将4条布条折弯曲,当作小桥,幼儿保持身体平衡走过小桥,回到起点。

2.游戏规则:身体保持平稳,双脚走在小桥上,不能掉下桥。

(二)划小船(蹲着走)1.游戏玩法:幼儿分为四队进行游戏。根据示意图,将布条当成小船,幼儿两手抓住小船两边,从起点蹲着走到终点。

2.游戏规则:每队幼儿之间要互相团结协作,共同到达终点。3.教师指导:示范练习——分散练习——划小船过河

(三)蜈蚣岛(步伐一致地走)

1.游戏玩法:幼儿分为四队进行游戏。根据示意图,幼儿跨坐在布条上,两手抓住布条,变成“蜈蚣”,走出蜈蚣岛。

2.游戏规则:要听教师口令的变化(速度由慢到快)步调一致、团结协作的走。

3.教师指导:听口令原地练习——走出蜈蚣岛。

(四)鱼儿乐(四散躲闪跑)

1.游戏玩法:布条当作渔网,两位老师各拉布条的一端当捕鱼者,幼儿当小鱼,用钻、爬、跳等方法躲开渔网的追捕。

2.游戏规则:被渔网网住的“鱼儿”进大渔箱,停止游戏。3.教师指导:

(1)以较慢或较快的速度靠近幼儿,并灵活调节布的高度和宽度。(2)幼儿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小心碰撞。

三、结束环节:

篇10:中班游戏教案:一物多玩纸板游戏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跑、跳、投等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勤于思考,乐于参与游戏的习惯和愉悦的情感。

3、培养训练生活技能,学习穿线,系鞋带的方法,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4、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适宜的场地。

2、圆形纸板,纸板中心位子钻两个小洞。

3、每人一条塑料绳。

活动过程

一、活动身体,直接引入课题

1、纸板是怎么玩得?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

2、谁愿意来试一试。个别幼儿尝试。

3、你还能怎么玩纸板?加深问题难度,提供想象空间。

二、幼儿自由玩纸板,讨论纸板的玩法。给幼儿探索自己兴趣的空间。教师分组指导,幼儿自由尝试。

三、学习纸板的新玩法

1、请幼儿介绍自己玩纸板的方法,教师讲解:

1、把手指伸进纸板洞里,转动纸板变一个溜溜盘。

2、单手握住纸板向前抛纸板。(一人,两人或多人玩)

四、教师介绍几种玩纸板的方法,幼儿集体尝试。

1、将纸板摆成直线幼儿双脚跳过纸板。

2、将纸板摆成直线幼儿单脚跳过纸板。

3、将纸板摆成圆圈幼儿围着圆。

在角色游戏中(语言)中班阅读活动教案:伞可以做什么(附活动反思)

中班综合教案:神奇的号码 中班创意节奏教案:发条舞

设计思路:

一次,班里的小朋友拿了一个青蛙发条玩具来幼儿园玩,当时孩子们对这个玩具很感兴趣。并且还跟着小青蛙跳跃的节奏点头、拍手,直到发条松了小青蛙停下来为止。我从中得到了启发,想利用发条玩具不同的节奏,设计一个创意节奏活动。但是,这种发条玩具现在市场上已经很少了,为了顺利的进行这次活动,我通过各种办法,终于找到了各种发条玩具,并且他们运动的速度也有区别。有些是快速的运动然后马上停止;有些是先快然后渐渐地慢下来,最后停止。我根据发条玩具不同的运动速度,设计了相应的、形象地节奏谱,并且用薯片筒穿上橡皮筋来做发条,作为活动中游戏的道具。材料选择的创意性和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成为本次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

?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发条玩具,感知他们不同的节奏特点。

2、理解一些发条玩具从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并能在音乐声中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进行表现。

3、初步感知速度的概念,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

活动准备

1、幼儿曾玩过发条玩具。

2、发条龙虾一只。

3、发条青蛙、玩具发条人手一份。

4、录有拧发条声音的音乐,配班老师弹奏一段从快到渐慢的音乐。

?

活动过程

(一)、把玩青蛙发条玩具,感知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青蛙发条玩具。

(1)、你是怎样让小青蛙跳起来的?

(2)、小青蛙是怎么跳的?

(3)、小青蛙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小青蛙跳的时候一直都是按xxxx的节奏,然后就停住了。

2、出示青蛙发条玩具跳的节奏谱,请幼儿跟着节奏学青蛙跳。

(二)、出示龙虾发条玩具,让幼儿观察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龙虾发条玩具。

(1)、小龙虾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小龙虾爬的时候先是快的,再一点点、一点点的慢下来,最后停住了,如果你用手去碰碰他,他会再动一下的。

2、出示龙虾发条玩具爬的节奏谱,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反复练习。

(三)、我是发条玩具。

1、能根据先快后渐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进行表演。当我们给发条玩具上满发条时,他就会按照不同的节奏来跳舞,现在我们也来做发条玩具好不好!那么,你想做什么发条玩具?

篇11:绳子的一物多玩大班体育教案

莘县实验幼儿园

王会

指导思想

《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多样的体育器械是幼儿户外活动的有力保障,通过玩“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挖掘了幼儿的运动潜能,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教研活动时间:2015年12月9日 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活动室 教研活动主持人:王会

参加对象:商瑞华、梁俊霞、郭丽娟、王庆庆、刘海秀、王会、王娟、黄丽霞、姚亚菲

主持人: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反映出的的状况是不喜欢,不想玩,他们更愿意自己玩,这让老师倍感尴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我们进行了学习研讨和反思。通过反思,我们意识到,教师虽然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但教学活动基本上是以老师的意愿为主,以老师的预设为主线,没有关注到幼儿的兴趣,幼儿基本上是跟随教师被动的活动,这样,幼儿便失去了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应该让幼儿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小主人,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自主的学习,乐意学习。于是,我园就户外活动中的“一物多玩”进行了一次园本教研活动。教研活动首先组织教师进行了相互交流研讨的形式,我们确立了以研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教研形式。

1、活动实录:

商瑞华:我认为“一物多玩”能够利用有限的材料实现对幼儿多种动作的发展训练,根据幼儿的年龄增长、动作发展或者个人的运动水平进步,可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开展。

毕彩霞:组织幼儿一物多玩活动“玩”是关键。这里的玩是多种形式的,包括自由玩、小组玩、集体玩、亲子玩等。

姚亚菲:“一物多玩”活动是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途径之一。充分的探索,是实现“一物多玩”活动的保障,做到活动不受干扰,不受约束,不走过场。只要他们能够开心主动地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教师就要给予鼓励与肯定,因为“与众不同”是创造,做自己没有做过的,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的创造,同样也是创造。

王庆庆:教师在组织户外游戏一物多玩时,重点放在“物”和“玩”上,即“器材”和“组织”上。针对材料单

一、缺少有效的指导和玩法单一几个问题,应改进的指导策略。

刘海秀:通过“一物多玩”,原本单一的运动器械和材料发挥了更大的运动价值,幼儿在不断的尝试中体验着探索的快乐。我们也从中领悟到:“一物多玩”不仅是同中求异的过程,也是动思结合的过程。

王娟:个人认为幼儿在“一物多玩”中的运动能力、水平除了与幼儿个体差异、运动材料有关,更与我们教师的指导有关,我们老师要用心观察,适时介入,要通过观察捕捉到幼儿富有创意的、有推广价值的玩法和做法,另外对于能力弱、活动中不太主动的幼儿,教师必要时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玩,逐步帮助他们获取成功经验,黄丽霞:为了更好地开发“一物多玩”,首先,教师要激发幼儿对运动材料的兴趣,使幼儿既喜欢玩,又乐于探索。其次,为幼儿自主选择与积极探索创造了条件,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郭丽娟:在“一物多玩”的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细心观察并耐心等待。不能总是在一个幼儿身边转来转去,干扰幼儿;更不能问一些缺少建设性的问题,打断幼儿。

梁俊霞:一物多玩的体育游戏,是一种融身体锻炼、智慧教育为一体的体育活动。它对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幼儿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散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商瑞华:只有适合幼儿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调整思路,制定适合孩子的新游戏,以便让孩子最大限度地发展。

王会:活动中教师往往强调让幼儿“自己试一试”,而忽视同伴间的合作探究。独立性是创造性人格特征,而合作探究在创造活动中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王庆庆:教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活动的指挥棒,教师对“与众不同”的孩子以强烈的反馈,久而久之,幼儿的创造行为变得似乎更多的是为了迎合权威的愿望,从而获得权威的夸奖,探索缺乏内部动机。郭丽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常常忽视或放弃一些常见的物质资源,而花钱去给孩子添置各类益智玩具、运动器械。其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可以被轻易地改造成任意的形状,因而它成为幼儿运动的体育器械提供了可能。在这里我谈谈一些自己在实践“一物多玩“体育活动《报纸游戏》的反思。

2、教学活动实践:

在中班体育活动“报纸游戏”实践中,当幼儿发现新玩法时,老师这时注意到,有些玩法不安全,而及时制止了幼儿的做法,有些幼儿就失去了兴趣,干脆扔到一边不玩了。后来,教师充分放手让幼儿去探索报纸的多种玩法,幼儿思维活跃,创造出了许多不同的玩法。

独立玩:

将报纸顶在头上体验平衡,上下抛接锻炼协调,揉成纸团练习瞄准投掷,将报纸迎风赛跑等。

合作玩:

利用废旧报纸搞一场“时装秀”,幼儿自己设计、裁剪、粘贴,做成各式各样的服装来表演时装秀,两两结伴拉住报纸一角玩钻山洞,报纸间隔铺好练习跨跳,运纸球,、“揪尾巴”、“接力跑”等。

幼儿创造出如此多的玩法,真是了不起。幼儿各自为阵,不论是独立玩还是合作玩,都各自玩得不亦乐乎,每个幼儿都全身心地投入在活动中。

3、教学活动反思: 老师在探索报纸的组织中,没有过多地指导幼儿如何玩,而是放手让幼儿自己探索多种玩法,而且,教师在组织的环节上用独立玩和合作玩的方式进行了教学的深入和递进,让幼儿的创新思维不断扩展和延伸。由于教学活动内容来自于幼儿生活中的兴趣,所以幼儿在活动中是充分的、全身心的投入。其活动积极性非常高,不论是能力强的幼儿还是能力弱的幼儿在活动中都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实现了教学的分层指导原则。幼儿通过“一物多玩”这种活动形式,感受到了全新的让他们倍感成就的活动方式,每个幼儿都认为自己是最棒的,这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

4、活动后进行研讨:

很多老师都看到了活动中的优点,也看到了不足。我们进行再次研讨,有的老师也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感觉“一物多玩”体育活动与科学探究活动相似,因为都是进行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活动,有些混淆。大家对此也进行了研讨,最后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不论是体育活动还是科学探究活动,都要围绕各自的目标进行,而体育活动更应该注意幼儿在活动中有足够的运动量,这样才能达到幼儿锻炼和发展的大目标。

还有的教师说:“一物多玩”活动,由于要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要给予幼儿很多的自主,组织干涉过多了有违《纲要》精神,太放手让幼儿去玩,老师又不好掌控。这样的活动组织起来有难度,虽然可以设定一个重点突出的目标内容,但幼儿探索的一些创新玩法是教师无法预料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让老师都手足无措。而且,幼儿在各自投入地进行游戏时候,对教师的要求不太愿意听从,教师不好驾驭整个活动的过程。

5、再次进行研讨活动: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们再次进行研讨,大家都觉得“一物多玩”活动,因其灵活的活动形式,的确是对老师组织能力、驾驭能力、专业技能都是一个很大考验,但是,如果我们在常规要求上多下功夫,让幼儿在活动中能有较好的常规,比如说:活动中幼儿能够根据教师的常规语言指令、哨声指令或手势就知道该如何做以及做什么,那么教师组织起来就会容易些,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更多的却是要靠教师不怕困难,坚持开展“一物多玩”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探索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然后在今后的研讨活动中再交流和学习、再实践,大家共同来取长补短,共同来寻求解决之道,让所有老师在不断探索和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

6、教研活动总结:

篇12:绳子的一物多玩大班体育教案

一、开发多种游戏器械, 尊重幼儿个体发展

与成年人有所区别, 幼儿在思维上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他们对游戏器械具有更高的想象力。所以, 要想实现“一物多玩”, 首先应该从器械的种类上下功夫, 使游戏器械更加满足幼儿的需求, 从而广泛调动他们玩游戏的积极性。比如, 开发“多圈”游戏, 难度级级递增, 却又相互关联。先是相互转圈、钻圈, 然后再是跳圈、花样跳圈等, 使“圈”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做到一物多用。此外,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用品, 能够做到就地取材。丰富游戏器械的来源。比如, 可以利用生活中国常见的小板凳来玩跳跃游戏, 应用丢弃的饮料瓶做简单的压强游戏等, 丰富体育活动的形式, 并使幼儿们明白“游戏与生活密切相关”。此外,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在选择游戏器材时, 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个体发展, 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个性才能。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 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并且做到分层指导。比如, 在“抛接球”这一游戏中, 教师首先要对班级内的幼儿做到全面了解, 然后根据幼儿的自身发展情况指导他们参加相应的游戏项目。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 可以指导他们从简单的游戏做起, 如自己向墙面抛球, 然后再自己接球等。对于一些年龄较大、个子较高的幼儿, 可以指导他们做一人多抛游戏, 适当加大难度。这样, 就能做到因材施教, 使每位幼儿在游戏中都能增强自信, 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二、发展多种动作, 融入“快乐”理念

同一玩具, 却会存在多种玩法。在体育游戏中, 要充分挖掘各种新鲜玩法, 做到“一物多用”。比如对“球”的玩法, 就可以变着花样玩。可以单人踢球, 也可以多人一起;可以拍着玩, 也可以用头顶着玩。在玩游戏时, 会涉及到多种身体动作, 除了基本动作外, 还要适当指导幼儿发展其他动作。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对幼儿身体发展的训练, 还能有效提高幼儿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协调性和灵活度。此外, 要在体育游戏中充分融入“快乐”理念。首先, 要对游戏情境有一个较好的设定, 奠定良好的游戏氛围, 使幼儿能很快融入到游戏活动中来。其次, 要确保游戏的有趣生动, 使幼儿在玩中体会快乐。游戏器械是“死”的, 而只要融入情感, 就能使其也富有感情。比如, 在开展游戏活动时, 可以指导每个幼儿扮演不同的游戏角色, 让幼儿自主设计游戏情节,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教师在游戏中要做到适时“放手”, 不要做过多的干预, 以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 充分体现出幼儿在体育游戏当中的主体地位。同时, 教师要给予幼儿广阔的空间, 让幼儿进行自我创造, 扩散幼儿的思维能力, 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本领。

三、培养动手能力, 促进全面发展

玩游戏的过程是一个动思能力相互结合的过程。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要学习怎么去玩, 还要学会怎么去玩, 并做到自己也能独立完成。在游戏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幼儿进行思考, 对于游戏中碰到的一些难题, 要鼓励幼儿从多角度考虑去寻求解决方案, 不能生搬硬套, 要善于发现游戏中存在的规律和方法, 做到“巧玩游戏”。同时, 教师还要加大对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不断进行不同的尝试, 通过亲身体验和证明来发现游戏中存在的奥秘和隐藏的哲理, 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比如, 在玩平衡木的游戏中, 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多多发现平衡木中的规律, 让其明白平衡木与距离存在一定的关系, 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另外, 在体育游戏中, 要充分发挥团结的力量。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 只有加大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 才能实现“一物多用”。所以, 教师可以多多设计团体类体育游戏, 培养幼儿之间的默契度, 这不仅能够增强他们之间的感情, 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默契, 使其具备更高的团结精神。并且, 在体育游戏中, 通过同种游戏的不同玩法, 会使游戏内容更加丰富、游戏方式更加多样, 进而促进幼儿的互相交流和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 教师应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兴趣和需要, 充分调动每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幼儿在自主的探究中建构智慧。而“一物多玩”这种游戏活动, 是体育活动中经常组织的活动, 可以开拓幼儿的思路, 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发展幼儿的体质。

参考文献

[1]董乃凤, 韩晓燕.不同体育活动形式中幼儿运动兴趣的培养[J].山东教育, 2012 (15) .

篇13:绳子的一物多玩大班体育教案

活动目标

1、探索呼啦圈的各种玩法,体验玩圈的乐趣。

2、学会一物多玩,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每人一个呼啦圈。

2、音乐。

3、平整的活动场地(做好标记及场景设置)。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开汽车进场(音乐《汽车开来了》)

师: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一起去郊游!你们愿意吗?圈圈变成方向盘喽,让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

2、按标记停车

3、准备活动:圈操(音乐《铃儿响叮当》)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玩圈(背景音乐《我真得很不错》)

师:刚才我们把圈当作方向盘开汽车,圈还可以怎么玩?你可以自己玩,也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一起玩,找一个空一点的位置,动动小脑筋和别的小朋友玩得不一样。玩得好的小朋友,我们跟他来学一学。

2、学习跳“圈圈路”

①出示图示并讲解示范

师:今天郊游的路上很艰险,老师已经去探过路了,那边有一条很特殊的“圈圈小路”。(教师示范铺路及单、双脚交替跳圈的基本动作)

②请红队、蓝队自己将圈放成小路,尝试过小路,练习基本动作。

3、钻圈练习“钻山洞”

红队先把圈立起成一排作山洞,蓝队钻爬过后立即拿圈改作山洞,红队再依次钻过,反复进行,引导幼儿来到游戏“郊游”的出发点。

三、游戏“郊游”(背景音乐《郊游》)

1、引出游戏

师:郊游路上还有很多惊险的地方,你们看!前面出现了山洞和小河。“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你们先看老师是怎么过去的。

2、教师示范讲解郊游路径(跑过平坦的大路,走过窄窄的独木桥,钻过低矮的山洞,跳过湍急的河流,奔向飘扬的旗帜,拿到彩旗后原路返回)。进行第一遍游戏。

3、教师总结第一遍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再一次进行游戏。(往返游戏,以检测幼儿是否已全部参加活动)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的郊游好玩儿吗?真累呀,现在圈圈变成了按摩器,让我们来按摩一下吧!(手臂、肚子、大腿多按摩一下)圈套在腰上,前面顶顶,后顶顶,蹲一蹲。(放松活动)

师:让我们把圈变成车厢,和前面的车厢靠靠拢,小手握住两节车厢,开着小火车回家去喽!

教学反思

户外活动,是孩子们的最爱,此类活动中,他们总是热情高涨,总能发挥他们超乎寻常的创造力,来完成形式多样的活动任务。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活动经验基础,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设置难题来请幼儿解决,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通过他们自己的发现探究来推进活动的展开。在此过程中,我也融入到活动中成为他们的玩伴,在我的暗示下,他们探索出了塑料圈的各种玩法,在材料的摆放上由易至难,构建了一个连续推进的情境游戏。活动中,我注意对不同能力幼儿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使他们在尝试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最后的游戏环节,情境是由孩子们共同构想的,并在预先布置的场景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因而,他们是游戏的主体,在主动活动中很好地完成了游戏任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虽然是在我预先设计的框架下进行的,但这些都是在孩子们的建议下不断推进的,他们是活动的主体,他们积极性高,参与性强,从他们意犹未尽的神态和听课教师们的追逐中,我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活动体验,而成功的原因,我把它归结于“放手让孩子们参与,让他们成为活动真正的主体”!

篇14:巧花心思,一物多玩

dsm0922

今天的宝宝,如同生活在蜜罐里,随便到任意一家看看,都会发现有若干形形色色,大小不等的玩具。但孩子的快乐与拥有玩具的多少并不成正比。有的玩具到宝宝手里,新鲜不到三五分钟,就被弃置一边。我们的家长似乎也陷入了一种怪圈,你不是不喜欢玩这个玩具吗,那好,我明天再继续给你买新的。如此往复循环,家里的玩具堆积如山,宝宝往往不屑一顾,而且也不太爱惜玩具。我家的聪聪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后来,我就琢磨,能不能把每样玩具开发出多种玩法,来个一物多玩。没想到,经过实践看,效果还真的`不错。现举两个小例子。

(一)呼拉圈的几种玩法

1、转圈。受“非典”的影响,今年夏天,全国上下又刮起一股呼拉圈热。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几乎人手一圈。起初,妈妈转圈的时候,聪聪也凑热闹跟着转上几圈。但他毕竟是个两岁的孩子,转圈的技巧难以掌握,因此,玩了几天后,就与呼拉圈Byebye了。

2、套圈。受公园里套圈游戏的启发,我将家里的玩具拿出几样分摆在地面砖的方格内,与玩具隔出一段距离划条线,人站在线外,与宝宝用呼拉圈套圈,比谁套得玩具多。这种玩法,好处有三,一是锻炼了宝宝小手的灵活性,二是激发了宝宝争强好胜的斗志,三是宝宝在比中学会了数数。

3、当橡皮筋跳。把大小呼拉圈放在地中,播放宝宝喜欢的儿歌,边唱边围着呼拉圈跳舞。这种玩法,不仅增强了宝宝的节奏感,而且锻炼了宝宝的平衡能力。

4、作道具。一天,我给儿子讲<<小乌龟给爷爷送苹果>>的故事。聪聪恰巧把呼拉圈架在了背上。他忽然对我说:“妈妈,你看我象不象小乌龟?”。我一看,可不是,连说“象,象。”。聪聪让我扮演乌龟爷爷,他当小乌龟。我边讲故事,他边表演。这一天,他玩得相当开心。此后,我每次讲故事,聪聪都要借助道具与我即兴表演一番。通过这种玩法,我发现,宝宝不仅对故事的理解加深了,而且还调动起宝宝的表演欲。

(二)扑克牌的几种玩法

想让三岁以内的小儿按大人的游戏规则打扑克,恐怕不太可能。于是我发明了适于小儿的几种扑克牌玩法。

1、考考你。先是教会宝宝认识扑克牌中的数字,形状,颜色。等他认得差不多了,可以从中随便抽出一样问宝宝这是数字几,是什么颜色的,上面画的什么形状。宝宝答对后,给予适当的鼓励。答错了,可以即时纠正。

2、猜猜看。与宝宝人手一份扑克牌,从中抽出任意一张与宝宝对猜。比如你拿出一张红桃,你可以问他是红桃还是黑桃。如果猜对对方的牌,就赢一张。最后看谁手中的牌多,谁就赢。

3、比一比。 这种玩法,目的是让宝宝学会按一定顺序比数字的大小。与宝宝双方人手一份扑克牌。一方先从自己的一份中拿出一张,让另一方从他的牌中找出一张比这样牌大的或是小的。拿对了,就赢一张。

4、当货币。与宝宝玩过家家时,让他拿扑克牌当钱,买东西。通过来回找钱,使宝宝不知不觉学会了加减法。

篇15:浅谈幼儿园一物多玩的有效策略

摘要:“一物多玩”,顾名思义,即从一个物体出发,寻找各种不同的玩法。幼儿园“一物多玩”活动之所以存在低效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对“一物多玩”含义理解有失偏颇。一是“物”的投放,结构性强,可塑性差。在“一物多玩”活动中,教师投放的往往是购买的结构性很高的现成材料。这类材料大多不易拆分、组合,限制幼儿的创造空间,直接影响幼儿的重组再造活动。二是“多”的标准,注重与众不同,忽视自我超越,教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活动的指挥棒,教师对“与众不同”的孩子以强烈的反馈,久而久之,幼儿的创造行为变得似乎更多的是为了迎合权威的愿望,从而获得权威的夸奖,探索缺乏内部动机。三是“玩”的方式,自己玩多,合作玩少。活动中教师往往强调让幼儿“自己试一试”,而忽视同伴间的合作探究。在实施户外“一物多玩”活动的研究中,我们认为应将指导“一物多玩”的有效策略作为重点,同时通过“一物多玩”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实现我们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幼儿的分层指导,让一物多玩发挥真正的实效性。关键词:一物多玩 幼儿 有效策略

要提高幼儿园“一物多玩”活动的有效性,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创造性活动观,认识到“一物多玩”能够给幼儿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幼儿可以在教师有意识创造的引发创造的环境中进行自我操作,自我探索,表达自己独特感受;也可以在选择同伴共同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的过程,表达集体的“独特”感受。其次要重视“一物多玩”活动实施过程,以幼儿发展为本,认真落实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一物多玩”活动应有的作用,促进幼儿在活动中得以有效发展。

一、物多玩的重要意义

1、“一物多玩”激发幼儿探索之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每一种器械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与特点,特别是对于幼儿园的一些常见器械:如球、圈、绳、垫子、沙包、轮胎等,都是可以创造性的老器械新玩法。我们在熟悉各种活动器械的功能和掌握其技能后,开发挖掘其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一物多玩。我们可以怎样玩?引导孩子探索器械的多种玩法。不同的玩法发展了不同的动作和能力。在鼓励幼儿一物多玩的同时,用暗示启发或共同参与的引导方法,帮助幼儿创造出更多的玩法。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路人、点拨者,教师没有直接教给孩子一些玩的方法,只是抛出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但每个问题,都调动了幼儿继续主动参与活动的动力,充分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2、“一物多玩”开启幼儿的创造之门

创造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性是人的一种最保贵的高品位的素质。理想的创新教育应该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道德都得到提升。教育家陶行知曾明确指出:“只有创造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孩子自身不仅有创造的潜能,而且也有创造的需要。利用一个小小的东西,幼儿发挥想象,想出不同玩法。如一块普通的彩色垫子。我没有告诉他们这个玩具叫垫子,从而避免了因名字限制幼儿的想象,随后我也没有教孩子应该怎么玩,而且鼓励幼儿自己寻找玩法,并给了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对孩子的别出心裁给与肯定。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及时肯定幼儿的探索创新,并在肯定的基础上给予恰当好处地点拨引导。但是不能以此评判幼儿的游戏进行得“好”与“不好”。孩子拥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因而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不尽相同。对孩子来说,只要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之中,就应当判断他们在很好地游戏。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围绕幼儿的兴趣展开活动,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间的相互学习与大胆创造,发展幼儿的潜能。

3、“一物多玩”使幼儿保持持久兴趣

幼儿园的一物多玩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而且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不应将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视为最终目的,而要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让活动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而不要变成是教师教的过程。同时利用一切契机,发挥教育资源的综合效能,不断增加幼儿的活动密度,扩大活动广度,提高幼儿参与度。使幼儿在增强运动能力的同时,在丰富多样、积极愉快的体育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从而获得主体性的发展。游戏与幼儿的兴趣密切相关。兴趣受经验和好奇心的制约,幼儿的兴趣与好奇心的保持是短暂的,容易转移。所以幼儿对某一幼儿游戏从“热”到“冷”是正常的。教师应变换游戏方式,重新唤起幼儿原来的游戏兴趣,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二、指导一物多玩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合理投放户外活动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孩子是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材料的可变性是引发幼儿“一物多玩”的物质前提。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创造,是“一物多玩”活动首选材料。除此之外,废旧材料和半成品材料这些可变的材料也能扩大孩子们创造表现的空间。

1、根据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

兴趣是幼儿创造的源泉,只有产生了兴趣,幼儿才能由愿意学、玩,转变为主动学、玩。由此可见,兴趣能激发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不断地在活动中讨论、研究、创新。例如:圈圈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一件玩具,从小班到中班的晨间分散活动,每个孩子都想玩圈圈,而且每次都是希望老师第一个邀请自己去拿玩具,这样就能顺利地拿到圈圈。圈圈也是最容易引发幼儿争抢的一件玩具,眼看圈圈快没了,几个小朋友会同时跑上去,想先拿到圈圈,得到玩圈圈的机会。每次我们在材料中投放了圈圈,孩子们的兴趣明显增加,能看到孩子们活跃的身影。但是只要哪天我们没有投放圈圈,孩子们活动的兴趣明显降低,有些孩子借着累了休息的借口,坐在前面摆弄其他玩具,有些小朋友则随意地走走轮胎,孩子们活跃的性一下子降低了。

由此可见,投放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能让幼儿愉快地开展各项活动,同时也无形间增加了幼儿锻炼的机会。

2、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

不管在哪个班,同一年龄段的孩子智力、能力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能力较强,简单的材料可能对他们来说没有挑战性,有些孩子能力较弱,相同的材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刚刚好,或者对他们对说已经很有挑战性了。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户外活动中投放了不同的材料。

例如:我们班经常玩“夹包跳”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沙包是扁平的,双腿容易夹住,所以很多幼儿已经掌握了“夹包跳”的要领,再玩“夹包跳”的游戏,对他们来说一点都没有挑战性,从而也使他们失去了玩的兴趣,即使再玩,孩子们的能力也得不到太大的发展。但是有的幼儿夹着沙包还会经常掉,需要更多的游戏或练习,才能帮他们掌握要领,所以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夹包跳”这个游戏正和他们的口味。针对孩子们的这一差异,我们又制作了纸球,投入到活动中,让能力强的部分幼儿练习“夹球跳”。纸球跟沙包不一样,纸球是一个球体,且外面用透明胶包的严严实实,非常滑,如果两腿夹得太紧,容易把纸球从两腿中挤出去,如果夹得太松,则容易滑掉。“夹球跳”对于能力强的幼儿,也是具有挑战性的。

所以说,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让能力不同的幼儿挑战适合自己难度的游戏,这样既能保持幼儿的游戏兴趣,又能充分体现“跳一跳,摘葡萄”的道理。

3、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投放材料。

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具有的思维特点不一样,他们的动作发展能力也不一样。小班幼儿思维直观形象,动作技能简单;中班幼儿,很多动作技能都开始发展;而大班幼儿抽象的思维已经具备,想象力也丰富了,动作技能都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应该投放不同的材料。例如:小班的时候,我们在户外活动中经常投放大球和羊角球。因为大球的颜色非常鲜艳,上面还有五颜六色的色块,非常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同时大球锻炼的是孩子们双手交替推的技能,正符合小班幼儿动作的发展。还有羊角球,非常形象,就像小羊头上的角,孩子们坐在上面,抓着角,正好练习跳的技能,坐在羊角球上也不会太累,小朋友们完全是在游戏中练习技能。到了中班,孩子们手眼协调能力有所提高,手臂力量也有所发展。所以在中班的时候,我们经常投放皮球、沙包等玩具。因为中班的幼儿,能够逐渐练习拍皮球的技能,而且小朋友们掷沙包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幼儿的手臂能力。到了大班,我们就能投放绳子、平衡板等材料,让幼儿练习跳绳,并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二)充分的探索,是实现“一物多玩”活动的保障

马斯洛认为:在创造能力的激发阶段,创造者忘记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只生活在此时此刻,他完全沉浸、陶醉和专注于现在的时刻和眼前的情形,倾心于现在的问题。这种“专注于此刻”的能力是任何创造必不可少的前提。面对幼儿的自主探索行为,教师应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幼儿不受干扰地探索创造。在“一物多玩”的活动中,幼儿充分地探索是十分重要的。

不受干扰: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细心观察并耐心等待。不能总是在一个幼儿身边转来转去,干扰幼儿;更不能问一些缺少建设性的问题,打断幼儿。

不受约束: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幼儿新材料的新玩法,否则会限制幼儿的思维;不要急于纠正幼儿的错误或告诉幼儿避免错误的捷径,让幼儿在试误与自我纠错过程中得到发展。实践表明,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游戏和探索活动中,学习的积极性最高,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最活跃。

不走过场:任何探索性活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一物多玩”活动,更需要有时间作保证。不仅要注意每一次活动幼儿探索时间要充分,而且要做到每一类材料探索的周期要适当。如“好玩的纸盒”活动,我们就安排了一学期的时间让孩子充分探索。活动从小纸盒到大纸箱,从桌面活动到户外游戏,从单一的纸盒游戏到纸盒与瓶盖、纸盒与沙包等的组合游戏,活动主题不断深化,“一物多玩”活动不断升华。

没有充分的探索,就没有一物的“多玩”。只有善于等待、善于思考的教师,才能欣赏到那美丽动人的风景。

(三)有趣的情境,是实施“一物多玩”活动的途径

内部动机对幼儿的学习与探索的影响最有力、最持久。幼儿受到好奇、兴趣、满足感等内部动机驱动更容易全神贯注投入到问题之中。因此,在“一物多玩”活动中,应注重有趣情境的创设,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游戏情境:幼儿喜欢游戏,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能得到较好的发挥,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如“草垫”活动中,创设“小动物运粮”的情境,“小动物”先自己探索运粮方法,即草垫的各种玩法。孩子们有相互抛接的,有顶在头上的,有背着爬的,有用两腿夹着走的,有用盆端的„„到最后交流阶段,他们在共同设计的“运粮”路线中各显神通,用各自的“运粮”方法完成“运粮”任务。

学习情境:“一物多玩”不仅可以在自由活动中开展,还可以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进行,其关键在于学习环境是否生动有趣。如美术活动“葫芦玩具小制作”,孩子们活动前和教师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葫芦,观察了解它的特性。活动时,根据葫芦的外形特点,进行广泛联想,发散思维,大胆创造,制作出了可爱的葫芦娃、有趣的面具、好玩的打击乐器等许多有趣的玩具(此套玩具在全国自制玩教具评比中获二等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样生动有趣的游戏和学习情境中,孩子们身心愉悦地融入活动,“一物多玩”已经成为了他们的需要,而这种内部动机更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和提高,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独创意识和表现欲望。

(四)适当的指导,是推动“一物多玩”活动的催化剂

教师不仅是“一物多玩”活动的观察者,更是“一物多玩”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有效“旁观”,适时调整“物”的投放:活动中“物”的投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教师通过观察活动中幼儿与材料互动的具体情况后,适时作出调整。如要观察材料是否适宜?是否需要添加辅助材料?该“物”是否还能继续引起“多玩”的探索?是否应投入另一种新的材料,开始新的探索?„„有效“旁观”,准确判断,适时调整。有效“旁观”,适度传授“玩”的技能:“一物多玩”活动是幼儿主动探索的活动,但这种活动同样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有效“旁观”,平等参与“玩”的过程:活动过程中,特别是在发现活动处于僵局时,教师以游戏伙伴的平等身份参与其中,不仅不会打破幼儿“专注于此刻”的状态,反而会使活动出现“柳暗花明”的转机。如:“好玩的藤圈”活动中,孩子们将五个藤圈挂在绳子上,组成了“五环”。开始,孩子们只是从一面用沙包练习投掷,几天过后,便再无人问津。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在一起,教师也要有一定的想象力。教师主动邀请一名幼儿分别站在“五环”两侧,进行抛接,教师时缓时急,时高时矮、时左时右,孩子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也吸引了众多孩子。教师的适时参与,使“好玩的藤圈”活动再次掀起高潮。

(五)恰当的评价,是激发“一物多玩”活动的动力

创造性思维活跃与否,不单取决于个人的大脑思维功能,还受到外界社会条件的影响,与受鼓励、赏识还是受压抑、惩罚关系极大。恰当的激励性评价是幼儿创造的智慧和潜力。

保持中立: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和言行应该是中立的,对不同幼儿的不同表现,教师都应表现出很欣赏、很接纳的态度。切忌在活动过程中对个别幼儿的玩法当众给予积极反馈。教师可以用点头或微笑表示自己的认可,也可以用“还有别的想法吗?”“这种玩法很有意思”等激励的语言,给予关注、支持和鼓励。

纵向比较:在“一物多玩”的活动中,评价的标准不仅仅是是否“与众不同”。如果教师一味强调“与众不同”,鼓励“与众不同”,赞赏“与众不同”,就会造成幼儿的紧张,使他们只关注教师的态度,而不关注探究活动本身和客观现实。由于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不同,因而,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只要他们能够开心主动地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教师就要给予鼓励与肯定;只要他们在积极主动地在不断尝试新的玩法,即使并非“与众不同”也要给予关注、支持和鼓励!因为“与众不同”是创造,做自己没有做过的,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的创造,同样也是创造。在一物多玩游戏中的指导策略有很多,不是朝夕之间就能领悟的,只要我们注重创新求变的工作方式,启发欣赏的教学语言,相信孩子们会体会到一物多玩的真正快乐。

总之,一物多玩不仅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而且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不应将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视为最终目的,而要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在组织一物多玩活动时,应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让活动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而不要变成是教师教的过程。同时利用一切契机,发挥教育资源的综合效能,不断增加幼儿的活动密度,扩大活动广度,提高幼儿参与度。使幼儿在增强运动能力的同时,在丰富多样、积极愉快的体育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从而获得主体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林红《幼儿园体育特色教育研究与设计》宁波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3】、《幼儿园体育活动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以等你的我为题目的随笔下一篇:幼儿园家长问卷调查统计反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