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

2024-04-17

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精选6篇)

篇1: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

45分钟课堂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48分,材料题52分

1、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A.整顿吏治

B.实行府兵制

C.汉化政策

D.颁布均田令

2、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了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C.恢复和发展经济 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3、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 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4、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5、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的封建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6、北魏推行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A.贫苦农民 B.鲜卑贵族 C.汉族地主 D.封建国家

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起了促进鲜卑族封建化作用的措施有

①整顿史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④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④

8、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措施

C.颁布均田令 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10、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11、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12、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13、3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材料三

材料四 魏亡之祸,成于六镇;轻薄六镇,实自太和。夫变夷从夏,人孰不以为美?至一家门户紧切利害,乃忽弃不顾,可乎?然则自古公亶父陶复陶穴,至于岐有夷之行,彼累积而后成,非文胜其质也。„„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嗟夫!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及其昧先后,失名实,不安于本而眩其末,则好治与念乱同科,可不悲哉!

——《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分别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了梭伦、商鞅、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9分)(3)你认为材料一、四所揭示的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为此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8分)(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以上改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因素有哪些?(8分)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三次改革的异同,侧重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考查。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3)问要依据材料作答。第(4)问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性质:奴隶主阶级的改革;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6分)(2)内容:梭伦的“解负令”、商鞅废除井田制、孝文帝迁都和汉化政策。(9分)(3)共同原因: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态度:坚定不移的决心(政策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8分)(4)共同因素:顺应了历史潮流;

改革者敢于冲破阻力的坚强决心; 改革应当勇于同落后的旧势力斗争到底等; 采取正确的策略。(8分)14、21分阅读下列图片:

图二 魏晋砖画 烤肉图

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景象出现于北魏时期,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4分)

(3)你认为孝文帝是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同商鞅变法相比,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10分)

(1)生活方式上的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实行的移风易俗的改革。(4分)(2)没有。各民族在相互交流、融合中发展,并逐渐融为一体。(4分)(3)盖世英雄。(1分)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2分)相同点: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4分)不同点: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6分)

篇2: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

本学期,我们围绕“孝文帝改革”这一课题,通过查阅相关典籍展开了研究。并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孝文帝改革的负面影响这一方面。

一、孝文帝改革概述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第四,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二、孝文帝改革的正面作用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其正面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孝文帝改革的负面影响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全面,影响较大的一次改革。然而,经过改革国力达到鼎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分崩离析。对此,历来论者甚众,其说纷纭。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孝文帝在改革中迁都洛阳,移植门阀制度以及定姓族等措施所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与北魏政权的瓦解乃至灭亡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迁都洛阳的负面影响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在当时就已显现出其危害性,并在以后的年代中不断予以显现,最终导致了北魏国势的衰危。

1、迁都导致了统制集团的分裂

南迁洛阳是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前奏。孝文帝为了实现“华夏正统”的至尊地位,不顾鲜卑旧贵的强烈反对,借南征的名义想法设法完成了迁都洛阳的政治宏愿。但迁都洛阳对于世世代代居住于朔方的鲜卑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震动。这意味着拓跋氏必须放弃过去那种以游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而使经济生产农业化;同时,还意味着在生活方式上也要求改革。这样一个从行动到观念都要为之一变的迁都举动,所遇到的阻力是难免的。恰恰这种阻力来自拓跋内部,这就意味着其民族凝聚力的丧失。早在迁都之前,于烈就有“乐迁之与恋旧,惟中半耳”的估计。虽然仅仅是一种估计,但也反映了有相当多的反对者。“北人恋本,忽闻将移,不能不惊扰也”,就连孝文帝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因此,迁都只能以托名“南征”掩人耳目的方式进行。即使这样,当消息传到平城后,拓跋贵族仍“莫不惊骇”。太和十九年(495),“深忌河洛暑热,意每追了北方”的元恂,借孝文帝出游嵩山之机,召集牧马,轻骑奔代,意欲“跨距恒朔”,公开反对迁都。为绝后患,孝文帝将太子元恂废为庶人,旋即毒死。然而紧接着又爆发了以穆泰,陆睿为首的保守贵族的叛乱。正所谓“代乡旧族,同恶者多”。代乡旧族历来是北魏政府的领导核心,北魏前期之所以取得“文治武功”的成就,关键在于有一个“团结,积极进取”的代乡旧族。到迁都后二十年,反对者依然存在,迫使孝明帝元诩不得不做出让步:“北京根旧,帝业所基,南迁二纪,犹有留住,怀本乐故,不能自遣,若未迁者,悉可听其任停,安堵永业”。这样拓跋族明显的分裂为迁洛和留居两大集团。

再加之在迁都后,孝文帝随即推行汉化政策,给南迁鲜卑贵族种种特权,抬高他们的政治地位;而代北贵族则被排斥于门阀姓族之外,成为庶姓,受到贬抑。如史所载:“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从而引起了留居的代北集团的极大不满,导致南北两大集团隔阂加深,为北魏的统治埋下隐患。

2、忽视了迁都的巨大经济负担,造成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孝文帝迁都洛阳,对鲜卑各阶层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下层民众破坏尤烈,“资产罄于迁移,牛畜毙于撵运”,“富者犹损太半,贫者可以意知”,“事农者未积二年之储,筑室者才有数间之屋”。因此,代迁之民刚到洛阳之初,绝大多数民众,“居无一椽之室,家阙儋石之粮”,生活十分贫困。

而迁都洛阳后,随着拓拔鲜卑封建化的加深,进入北魏上层的汉族大姓和逐渐汉化的鲜卑贵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他们进一步加快聚敛财富的速度,生活日趋奢靡腐化。有史料记载,河间王元琛,“最为豪首,常与高阳争衡,造文柏堂,形如徽音殿。臵玉井金罐,以五色襘为绳。妓女三百人,尽皆国色。”足以可见当时元琛的生活极为奢华。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当上流社会“竞相矜夸,逐成侈俗。车服第宅,奢僭无限;丧葬婚娶,为费实多;富贵之家,童妾核服;工伤之族,玉食锦衣”之时,处于社会下层的广大民众,则是“农夫食糟糠,蚕妇乏短褐”。在北魏上流社会普遍纵欲的所谓“繁荣”的假象之下则是广大民众的极度贫困。

就洛阳时代北魏普通民众的生活而言,仅在宣武帝元恪太和二十三年、景明元年、三年、始平五年、永平三年、四年、延昌元年、二年、三年等就因水旱等自然灾害导致“百姓饥弊”,“民饥饿死者数万口”,“频年饥俭,百姓窘弊”。当到孝明帝元诩孝昌初年(公元525年)出现“北镇饥民二十余万”之时,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六镇饥乱”就会像暴风雨一样来临。此时,社会贫富差距已经拉大到再也无法调控的地步,北魏政权面临的只有**与分裂。

(二)、移植门阀制度,引发社会矛盾。

北魏前期的用人路线是“任人唯贤”,但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495)下诏确定了门阀序列后,孝文帝的用人便基本上变为“先尽门第”了。从此,北魏上至中央,下至郡县都严格按照门第高低作为选官标准。北魏官场,清浊分流。凡入鲜卑八姓(即穆、陆、贺、刘、楼、于、稽、尉),汉族四姓(即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者,只能做正员郎以上的清官,均不得授以低官和浊官。而寒门士人、鲜卑武人和代迁之人只能充任低官和浊官。官分清流,不得逾越。如史所载,显宗上言曰:“进贤求才,百王之所先也。前代取士,必先正名,故有贤良方正之称。今之州郡贡察,徒有秀、孝之名;而无秀、孝之实。而朝廷但检其门望,不复弹坐。”韩显宗的上言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前代取士”,把士的才能,德行放在首位;第二,今之取士,首先看重的是其门第,郡望。由此可见,孝文帝所实行的这种门阀制度实际上是以法律形式确认汉族士族地主和鲜卑贵族在北魏社会上的特殊地位,赋予他们种种特权,并使之制度化。此项改革是在“以贵承贵,以贱袭贱”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本没有触及胡汉贵族的政治特权,相反使汉人与代迁之人的社会地位受到贬抑和压制,从而激化统治矛盾。

1、门阀制引起了北魏寒人的不满 当时寒人的地位已经上升,而太和十九年孝文帝颁布门阀序列后,将寒人排除在门阀之外,势必引起寒人与门阀的矛盾。如“家世寒微,少孤贫”的李彪,以其才学与梗直深为孝文帝信重,但由于他出身寒门,而被士族出身的饿官吏所看轻。大中正宋牟“与高祖私议,优以寒地殊不欲微相优假”。在如士族出身的李冲,虽然曾将李彪“荐于魏主”,但当孝文帝“车驾南征”,命“彪兼度支尚书,与仆射李冲,任城王等参理留合事”时,李冲上表奏道:“及去年大驾南行以来,彪兼尚书,日夕共事,始乃知其言与行舛,是已非人,专恣无忌,尊身忽物,安己凌上……听其言同振古忠恕之行,校其行是天下佞暴之贼。”尽管孝文帝曾称赞李彪“吾之有李彪生,犹有之汉汲黯”,但出于维护统治,缓和双方矛盾的需要,孝文帝不得已将李彪革职归乡。

李彪曾为其子李志求官于吏部郭祚“祚仍以旧策处之”。这引起了李彪对门阀制的不满。“深用忿怨,形于言色”。李彪为御史中尉时,“性又刚直,遂多劾纠,远近畏之,豪右屏气”。“豪右屏气”既说明李彪为官刚直,又说明豪右痛恨李彪。这些屏气的豪右不一定都是违法乱纪者,其中必然隐含着门阀制与事实上寒人地位提高的矛盾。寒人地位提高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孝文帝定姓族前后曾有许多寒人提任大中正。王仲兴“起自细微,至殿中书……为雍洲大中正”寇猛“自以上谷寇氏,得补燕洲大中正。” “虽起细微”的茹皓为肆洲大中正,赵怡为荆洲大中正,“本出寒微”的侯刚为恒洲大中正。这些说明孝文帝定姓族前后,寒人的地位已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由于门阀制的推行,使当时社会地位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寒人受到贬抑与排斥,引起寒人的不满与积怨,激化了统治集团的矛盾。

2、门阀制造成了新鲜卑门阀与代北贵族及“代来之人”的矛盾 门阀制实行后北魏南部形成了一批新鲜卑门阀贵族,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大为提高。而代北鲜卑贵族则不同,在定姓族之后,他们成为门阀之外的庶姓,如史料所载: “正始二年(公元505年)秋……(于)忠与吏部尚书元晕,度之尚书元匡,河南尹元长等推定代方姓族。” “世宗世,代人犹以姓族辞讼,又使尚书于忠,尚书元匡,侍中穆绍,尚书元长等量定之。”从“犹以姓族辞讼”可看出孝文帝定姓族之始便引起了代人的“姓族辞讼”,而延续到世宗宣武帝乃至肃宗孝明帝世。那么“代来之人”的境况有如何内容?肃宗孝明帝时,“天下无事,进仕路难,代迁之人,多不沾预,及六镇,陇西二方起逆,领军元叉欲用代来寒人为传诏以为悦之,而牧守子孙投状者百余人。又欲杜之,因奏立勋附队,令各依资出身。”元叉欲用代来寒人传诏,来安抚“起逆”之人,却遭致“牧守子孙”强烈反对。这些门阀士族不允许代来之人挤进他们的行列,千方百计压制他们,可见双方矛盾斗争相当激烈。

3、门阀制度造成北镇军人与新鲜卑门阀的矛盾。

门阀制实行后,北镇军人的社会地位大为降低,这是孝文帝定姓族时始料不及的。如史料所言:“边竖沟逆,以成纷便,其所由来,非一朝也。昔皇始以移防为重,盛煎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不但不废仕宦,至乃偏得复除。当时人物,忻慕为之。乃太和在历,仆射李冲当官任事,凉州士人,悉免厮役,丰沛旧门,仍防边戍。自非得罪当也莫肯与之为伍。征镇驱使,但为虞侯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径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成投彼有北,以御魑魅,多复逃胡乡。乃峻边兵之格,镇入浮游之外,皆听流兵捉之。于是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独为匪人,言者流涕。”这里讲的“房分”并不是孝文帝迁洛后军队分为两部分,是指原本为一个姓的人,有的边镇为军人,有的在京城为官。由此可看出,北镇军人在孝文帝实行门阀制之前带有贵族性,地位很高,他们“不但不废仁宦”,还享受“复除”待遇。但是孝文帝实行门阀制以后,北镇军人被冷落,终于导致严重后果,士兵待遇低下,“士兵役苦,心部忘乱。”由于北镇军人不甘沦落,起而造反,引发了魏末六镇之乱,促使北魏发生分裂,走向衰亡。

(三)、定姓族,造成贵族的腐化。

孝文帝大定姓族,使得这些新士族分子从根本上并不能一时适应。让这些迅速汉化,士族化的,缺乏文化积淀的鲜卑贵族在这个全新的社会环境面前,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臵。他们并没有用一些积极的,健康的东西去充实自己,精神上的空虚使他们在极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和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面前迷失了自我。他们缺乏“居安思危”的政治修养,最高统治者也没有进行道德方面的训诫。于是,整个贵族阶层迅速堕落下去,附庸风雅,模仿汉族名士的生活作风,但由于缺乏辨别力,他们只能模仿那些外在的形式。所有这些,不仅消磨了他们的进取心,更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孝文帝在位时,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声势和威望,尚能控制整个局面。但到了他的继任者手里,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奢斗富,贪污腐化之风愈演愈烈。

1、生活上的腐化

到了北魏后期,迅速汉化,士族化的鲜卑权贵们飞速的腐化,王公贵族竞奢比富,极力聚敛。史载:“时魏宗室权幸之臣,竞为豪侈高阳王雍富贵冠一国,宫室园圃,侔于禁苑,童仆六千,伎女五百,出则仪卫塞道路,归则歌吹连日夜,一食值钱数万。”而河南王元琛曾语人云:“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稚头狐掖,画卵雕薪,况我大魏天王,不为华侈?”他总想跟元雍竞富,他的十余匹骏马,食槽用银子打造窗户上装饰着玉风铃,金龙旗。宴会用的酒器由水晶钟,玛瑙碗,赤玉卮,他向诸王展示自己的府库,金钱,绢布不可胜计。还跟章武王元融说:“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元融一向以富贵自负,见元琛珍宝多余自己,“见之惋叹,不觉生疾,还家臣人,三日不起,”对人说“常谓高阳一人宝货多于融,谁知河间,瞻之在前。”元融的心态很具有代表性。他们把生活的奢靡程度,拥有宝货的多少看作是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些鲜卑贵族已忘记一切社会责任与使命,惟一记挂的是毫无廉耻的积聚财富。胡太后把他们带到绢库“任意自取”,富贵之极的尚书令李崇和章武王元融竟因“负绢过重,颠仆于地,崇伤腰,融损足”。太后看着生气,夺下绢,让他们空手而出,成为时人的笑柄。

2、贪污成风,吏治腐败。为了满足骄奢淫逸的生活,北魏后期的各族官吏无不凭借手中的权利想方设法捞钱,大肆贪污。当然此前也有贪官,但北魏政权 尚能制裁,有时甚至十分严厉,特别是太和八年普给百官俸禄后,严惩贪官,这一年就处死40人。但此后皇权中衰,幸臣茹皓和外戚高肇等先后用事,宗室内难不已,吏治渐坏。失踪之后朝廷竟公开卖官,如元晖为吏部尚书:“纳货用官,皆有定价:大郡二千匹,此郡一千匹,下郡五百匹,其余受职各有差”。由于吏部以卖官为务,故被人称为“市曹”,像官吏市场做买卖一样。而卖官是政治腐败中后果最恶略的一项,那些花钱卖官的人,当官之后巧取豪夺,想法设法的聚敛财富,根本不会考虑如何治国安邦。卖官成风必然贪污成风,形成官场的普遍腐败。如郑云贿赂大宦官刘腾得为安州刺史时,立刻向前任封回打听行情。史载:“除书但出,暮往诣回,坐未定,谓回日:“我为安州,卿知之否?彼上治生,何事为便?””,所谓“治生”就是经营生财的产业。但是官吏贪污成风,如元琛为定州刺史“多所受纳,贪婪之极”。后又贿赂宦官刘腾,得为秦州刺史,“在州聚敛”,“求语无厌,百姓患害,有甚虎狼”。又如宗室元诞为齐州刺史,在州贪暴,大为人患,牛马骡驴,无不逼夺。有人议其贪污,他却说:“齐州七万户,吾至来,一家未得三十钱,何得言贪?”贪污竟有指标和理由,可见当时吏治腐败到何种程度!

3、道德沦丧,能力下降。

北魏的贵族官僚既用心聚敛,耽于享乐,普遍道德沦丧,鄙薄世务,他们从来不想什么经天纬地之业,安邦治国之举,逐渐丧失了治国领军的能力。北魏后期既无明主,有却贤臣当权的多是昏愦,贪吝之徒,世宗无恪“从容不断”,“政纲不张”,幸臣茹浩和外戚高肇先后用事。其后女主掌权,奸佞得势,“政治颇亏”。执政的宗室王也多贪残不法,软弱无能。如孝文帝的六弟咸阳王元禧“受遗辅政,为宰辅之首,从容推委,无所是非,而潜受贿赂,阳为威惠者,禧特甚 ”元雍“识怀短浅,有无学业,虽位居朝首,不为时情所推。既无尊亲,地当宰辅,自熙平以后,朝政褫落,不能守匡弼,唯唯而已”。元叉“才术空浅,终无远致”。执政后,“政事怠惰,纲纪不举,时镇守宰,多非其人,于是天下遂乱矣”。在极高的社会政治地位怂恿下,在优越的物质生活的腐蚀下,他们从精神状态到身体素质都衰退了,沉浸在奢侈纵欲的小天地里,丧失了建功立业的热情。加上迁都洛阳以后,鲜卑上层渐染中原风土,轻视武人尤其是孝文帝定姓族,移植门阀制度,板官命爵,这些只顾及南迁的那一部分,没有考虑到边镇人士,他们背着军籍,就不能当官,“处世无入朝之期,在生绝冠冕之望。”“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涂所隔。”留镇兵将以望生怨,由怨生愤。社会不公的问题不能解决,在公元523年激发起一场有许多镇将参加的六镇起兵,这把火丢在北魏末年普遍贪污致使百姓贫困,民怨沸腾的干柴上,骤然全国大乱,在为经济利益上一味向贪官倾斜的改革的失误,北魏付出了加速崩溃的代价。

篇3: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

一、北魏前期的都城变迁

早在北魏建国前的公元258年, 拓跋首领力微在盛乐 (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举行祭天大会, 此次大会确立了鲜卑拓跋氏在部落联盟中的世袭大酋长位置, 盛乐自然也就成鲜卑拓跋政权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公元338年, 拓跋什翼犍即位后的第二年, “朝诸大人于参合陂, 议欲定都漯源川, 连日不决”, [1]什翼犍母后王氏知道后, 表示反对, 故定都一事未能实现, 仍以盛乐为中心。

拓跋珪复代国后, 以盛乐为都。登国二年 (公元387年) , 拓跋势力进入平城一带, 以平城为南都。皇始元年 (公元396年) 九月进兵中原, 大败后燕后, 拓跋珪至邺城 (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20千米处) , “帝至邺, 巡登台榭, 遍览宮城, 将有定都之意”, [2]但因种种原因未实现。在拓跋珪返代后, 为了便于对新占领的山东地区的统治, 在今大同地区一方面进行封建化改革, 一方面大力建造当时的平城, 将都城从盛乐迁至平城。因此前平城早已是南都, 又拓跋珪从中山返回后并未回盛乐, 一直活动于平城地区, 此次迁都, 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非常自然, 没有因迁都而引起朝野非议和动乱。

明元帝拓跋嗣神瑞二年 (公元415年) , 平城一带发生霜旱。太史令王亮等劝明元帝迁都邺城。博士祭酒崔浩与特进周澹反对迁都, 对明元帝说:“今国家迁都于邺, 可救今年之饥, 非长久之策也。东州之人常谓国家居广漠之地, 民畜无算, 号称牛毛之众, 今留守旧都, 分家南徏, 恐不满诸州之地。参居郡县, 处榛林之间, 不便水土, 疾疫死伤, 情见事露, 则百姓意沮。四方闻之, 有轻侮之意, 屈丐、蠕蠕必提挈而来, 云中、平城则有危殆之虑, 阻隔恒代千里之险, 虽欲救援, 赴之甚难, 如此则声实俱损矣。今居北方, 假令山东有变, 轻骑南出, 耀威桑梓之中, 谁知多少?百性见之, 望塵震服, 此是国家威制诸夏之长策也。”[3]崔浩是太武帝统一北方的第一谋臣。就北魏来说, 以平城为都, “威制诸夏”, 的确是长久之策。所以明元帝非常赞称崔浩、周澹所言, 否定了迁都提议。我认为, 崔浩、周澹之言是非常正确的, 是治国安邦之长策。明元帝从善如流, 真乃一代明君也。

二、孝文帝迁都是通过非常手段实现的

北魏太和十八年 (公元494年) , 孝文帝决定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孝文帝的此次迁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此次迁都是事前有阻力, 事后遭反对, 可以说是众叛亲离, 使国家元气大伤。

(一) 秘密策划迁都。

孝文帝迁都前期的谋划与选址等工作是秘密进行的, 关于都城的选定是经过一番考虑的。当时选择的地方有两个, 即邺城与洛阳, 两地各具优势。孝文帝以“邺城非长久之地, 石虎倾于前, 慕容灭于后, 国富主奢, 暴成速败”[4]为由, 选择了洛阳。而这一切是孝文帝跟身边的几个汉儒士谋划的, 孝文帝在迁都后对这几个人都因赞助迁都有功而加官进爵。在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谋南迁出发前, 鲜卑统治集团的元老贵胄中除任城王澄外其他人均不知道孝文帝此行是要迁都。

(二) 借占卜谋迁都。

迁都是国之大事, 历朝迁都, 都是慎之又慎, 除逃亡政府外还要经过一定程序, 占卜就是其中必要步骤, 在孝文帝于太和十八年回平城时, 太尉拓跋丕就质问孝文帝, 迁都这么大的事你占卜否?孝文帝无语应答。事实上, 迁都前孝文帝也曾试图通过以南伐的名义占卜来定迁都。但所占不是迁都之卦象, 孝文帝想借题发挥引到迁都议题上, 但却未能成功。我们通过《魏书》卷19中《任城王传》记载中可窥知当时情况。孝文帝令太常卿王谌占卜, 易筮为《革卦》, 孝文帝便借题发挥说:“此是汤武革命, 顺天应人之卦。”但马上就遭到尚书令、任城王拓跋澄的反驳:革者, 更也。是应天顺人, 革君臣之命, 汤武得之为吉。陛下已有天下多年。按卦征, 只能说伐叛, 不能说革命。所以, 此卦不是全吉。孝文帝遭到反驳, 厉声质问:“象云‘大人虎变’, 何言不吉也!”拓跋澄说:“陛下龙兴既久, 岂可方同虎变!”孝文帝勃然大怒, 对拓跋澄说:“社稷我社稷, 任城而欲沮众也!”拓跋澄毫不让步:“社稷诚知陛下之社稷, 然臣是社稷之臣子, 豫参顾问, 敢尽愚衷。”孝文帝气得长久无话可说, 只好罢议回宫。就事论事, 孝文帝所说是强词夺理, 汉化程度很高的孝文帝不可能不理解卦意, 但他为了想实现通过占卜来达到迁都的意图, 只好无理狡辩。但大臣一点都不给他这个皇上留面子的情况却使孝文帝非常难堪。这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在冯太后去逝后, 当时的孝文帝虽然执政, 但其权威性面临极大的挑战。也可能有人会说, 这是鲜卑少数民族的遗风。其实不然, 此种情况就是在北魏刚建国之初也不曾有过,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就曾因大臣对他稍有不尊重的行为而, 更何况北魏建国至此已近百年之久, 汉化程度已到相当程度, 上下尊卑、君臣之礼是国之基本纲常。也正因为如此, 所以孝文帝才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处境而执意迁都。

(三) 以南伐逼迁都。

太和十七年 (公元439年) 八月, 孝文帝以南伐名义, 亲率百万步骑大军抵达洛阳, 时恰逢阴雨连绵。孝文帝深知众臣不想继续南行, 于是“戎服执鞭, 御马而出”, [5]命大军南进。群臣纷纷叩首马前, 请停南伐。大司马、安定王拓跋休, 兼左仆射、任城王拓跋澄, 汉人李冲等殷勤泣谏。孝文帝乘机提出, 不南伐也行, 那就迁都洛阳。现在就决定, 同意迁都的站到左边, 不同意迁都的站到右边, “欲迁者左, 不欲者右”[6]。大司马、安定王拓跋休第一个站到了右边, 表示反对迁都。在冯太后听政时因过被削爵免职的前南安王桢看到机会来了就带头站到了左边, “后高祖南伐, 桢从至洛阳, 及议迁都, 首从大计, 高祖甚悦”。[7]拓跋桢这次带头有功, 稍后孝文帝复封其为南安王。拓跋桢以后在平城发生动乱时事先知道消息而不向孝文帝报告, 事后孝文帝知道后对已故的拓跋桢的尸体进行了报复, 从这里可以看出, 桢并不是真正赞成迁都, 而是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投机钻营的行为。在孝文帝的威逼下, 那些虽不愿意迁都, 但更不愿意南伐的大臣相继站到了左边。“旧人怀土, 多所不愿, 内惮南征, 无敢言者, 于是定都洛阳”。[8]一个令孝文帝非常荆手的难题, 通过非常手段得以解决, 孝文帝的迁都意愿得以实现。

正式确定迁都后, 当时洛阳是一片废墟, 孝文帝命李冲等营建洛阳。李冲建议孝文帝先回平城, 待洛阳建成后再迁都, 孝文帝因害怕平城保守势力对自己不利, 不回平城, 要到邺城办公, 而指派任城王拓跋澄先回平城, 利用拓跋澄的威望去做说服工作。在拓跋澄到平城后, “众闻迁诏, 莫不驚骇”。[9]在拓跋澄的反复劝说下, 这些留在平城的群臣无可奈何, 当时只好勉强同意迁都。孝文帝闻后高兴地说:“若非任城, 朕事业不得就也。”[10]太和十八年二月, 孝文帝正式发布迁都令。

三、个人因素是孝文帝迁都的主要原因

对于迁都原因, 史学界众说纷云, 有说平城气候寒冷的;有说平城地处偏僻的;有说为了统一南方的;有说平城距柔然近有被柔然攻掠危险的。其实, 这些都是史学界的种种猜想妄说。那么, 孝文帝迁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通过相关史料我们可以分析出,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孝文帝表面上可以对人说:“国家兴自北土, 徙居平城, 虽富有四海, 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 移风易俗, 信为甚难。崤函帝宅, 河洛王里, 因茲大举, 光宅中原”。[11]平城为用武之地, 洛阳为帝王之宅, “移风易俗”, “光宅中原”。另一方面是孝文帝不好说也不能对人说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我们从史料可以得知, 孝文帝是在冯太后近乎虐待的管教下成长的, 对冯太后的感情除敬畏之外, 内心深处自然是别有一番情感。冯太后虽然去世, 但经过冯太后近20年的苦心经营, 北魏朝中基本上是冯太后的势力, 可谓母权阴魂未散, 无形中制约和左右着政局。从任城王拓跋澄和孝文帝的争论情景可窥孝文帝的处境。如何尽快摆脱这种环境和氛围, 树立皇权的绝对权威, 做一个能按照自己意志有所作为的皇帝, 是摆在孝文帝面前的头等大事。所以在冯太后去世后, 孝文帝秘密策划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事实上孝文帝在迁都后留了一批鲜卑元老在代北, 杀了一批反对迁都的功勋贵族, 提了一批汉儒的措施也确实改变了自己的处境。另外, 孝文帝也要改变死后从属陪葬地位。孝文帝在冯太后死后的第二年, 在平城方山太后陵侧后东北里余处为自已规建寿陵, “有终焉瞻望之志”。冯太后的永固陵墓冢座北朝南, 基底呈方形, 长、宽均逾百米, 高20余米。孝文帝的寿宫基底也为方形, 长、宽约为60米, 高10余米。两者相比, 一大一小, 一高一矮, 形成鲜明的对照, 充分反映了主人当时的尊卑、主从关系。其实, 孝文帝并非要“终焉瞻望”, 而是为了笼络人心。孝文帝刚迁都洛阳后就马上下诏, “迁洛之民, 死葬河南, 不得还北”, [12]然后在洛阳市西北孟津县麻屯镇官庄村界营建陵园, 其冢座北朝南, 高约35米, 径45米。有趣的是在长陵西北侧约百米左右处还建有一座坐北朝南, 高约23米, 径35米的小冢, 此冢是孝文昭皇后高氏。在平城被颠倒了的帝后关系终于被孝文帝在洛阳颠倒过来, 死后也可至高无上, 而不是从属陪葬。这种复杂的个中情感, 孝文帝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 也无法和大臣讨论。因此, 摆脱母权阴影, 改变施政环境, 真正伸张皇权, 生死唯我独尊可以说是孝文帝迁都的真正原因。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迁都这么大的事孝文帝不通过正常的程序和商量解决, 而是要通过欺骗协迫手段解决, 从而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 动摇国之根本。耳后, 相继发生了因迁都引起的太子拓跋恂欲私自返平城未遂被孝文帝用椒酒毒死, 一批鲜卑贵胄、皇亲国戚在平城发生兵变要另立朝廷而被杀被贬;六镇起义而引起的全国各地多处起义等事件。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 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 但大多限于风俗习惯方面, 在政治、经济等关系国计民生根本问题方面却没有什么改变。由于孝文帝的改革促使门阀势力台头, 门阀士族固有的腐朽、腐败现象迅速在北魏社会特别是统治集团中蔓延, 从此一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民族开始走向下坡。又由于孝文帝和其继承人宣武帝穷兵黩武连续向南用兵, 极大地加重了人民负担和社会矛盾, 人民反抗和起义不断, 致使北魏开始走向衰败与灭亡。这是孝文帝迁都时所始料未及和不愿看到的结果。

摘要:鲜卑拓跋政权曾先后在盛乐、平城、洛阳等地建都。孝文帝时, 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在迁都问题上, 孝文帝与鲜卑贵胄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孝文帝通过非常手段使迁都得以实现。但迁都后不久, 北魏就开始走向衰落。孝文帝宁可众叛亲离, 也要迁都。其原因只有探究孝文帝的所说所为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才能揭示。

关键词:北魏,孝文帝,都城变迁,迁都

参考文献

[1]魏书 (卷1) .序纪第一.

[2]魏书 (卷2) .太祖纪第二.

[3]魏书 (卷35) .崔浩传.

[4]太平环宇记 (卷55) .河北道.

[5][6][7]魏书 (卷41) .李冲传.

[8]魏书 (卷19下) 景穆十二王·南安王传.

[9][10][11]魏书 (卷19中) .景穆十二王·任城王澄传.

篇4:北魏孝文帝改革练习题

关键字:商鞅变法 ; 北魏孝弟改革 ; 王安石变法 ; 背景 ;内容 ; 特点等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三次重大改革,是新课标、考纲必考内容,也是高三备考复习阶段选修一《重大改革回眸》的重点内容。各大改革的背景复杂,容易混淆,若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角度分析其历史背景,对于改革内容等理解和记忆,对学生会有很大帮助。

从经济学角度看,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都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生产力得到提高,大量私田被开垦出来。井田制日益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出现,他们要求改革变法,确保土地私有,促进生产力发展。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农耕经济,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中原地区由于长期遭受战乱,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人烟”。政府控制着大量的荒地,为了恢复发展经济,改革势在必行。北宋初年,政府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很多自耕农沦为佃农,地主采用各种手段隐瞒田产,少交赋税,真正纳税的土地仅占耕地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财税收入锐减,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政府不断增加赋税、地租、高利贷。在官府赋税重重盘剥下,农民生活十分困苦,战事连连,频繁的自然灾害,更加重人民的苦难,社会矛盾尖锐,国家贫弱,改革迫不得已。

从政治角度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要求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以实行俸禄制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权制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所有这些做法意味着要对旧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北魏凭借武力统一北方,主要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维系政权,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欠缺和不够完善之处。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都护制,激化了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起义,沉重打击北魏统治,为了巩固统治,孝文帝进行改革。宋朝建立后,统治者吸取唐末藩镇割据导致国家灭亡的教训,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皇帝专制皇权。皇权空前强化,加强了统治,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削弱了军队战斗力,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冗官冗兵冗费自然增加,北宋财政日益入不敷出,逐渐形成“积贫”局面。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没有改变积贫局面,北宋统治岌岌可危,王安石变法势在必行。

从军事角度分析,战国时期以兼并战争为主,为了实现富国强兵,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纷纷改革变法,努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扩充实力,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兼并战争的历史潮流。北魏政权虽统一黄河流域,但整个中国尚未统一,北有柔然,南有东晋,内有各族人民起义,这必然要求北魏拥有更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巩固政权。北宋初年,集中军权,设立不同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实行更戍法,使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北宋始终面临这辽和西夏的威胁,辽、西夏和北宋之间战争不已。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积弱”局面,外有西夏和辽的威胁,内有连年不断地农民起义,改变“积弱”局面,力在变法强兵。

从思想文化及社会习俗方面看,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讲学之风兴起,民间办学兴盛,打破“学在官府”的格局,思想文化呈现繁荣景象。儒道墨法家学派陆续诞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热烈局面,其中,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北魏统治者建立政权后,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传统方式,仿汉族官僚,重儒家思想,兴办太学,越来越多的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冯太后执掌实权时期,积极推进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文化。在冯太后的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汉族传统文化,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钦佩和仰慕,这对孝文帝后来推行的社会改革有着深刻影响。北宋中期后,吏治不整,官僚制度腐败,尤其是宋朝实行思萌制度,使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社会习气腐败。王安石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以整顿吏治,抑制腐败。

改革变法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就是一部改革史,每次重大改革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商鞅变法处在战国时代的社會转型期,奴隶制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确立。北魏孝文帝改革逐步接受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是一次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是一次缓和阶级矛盾,以达到富国强兵,援救封建统治危机为目的的改革。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改革的社会背景,就能顺理成章的过渡到改革的内容、特点和影响了。

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篇5: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均田制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制:这是北魏基层的行政组织,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层政权,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改革了原来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2、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转;

3、迁都洛阳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同时,北魏自定都平城以来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粮食逐渐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使北魏政府很难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也逐渐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威胁。

为了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北魏政权。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

“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迁都洛阳原因:

洛阳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业之一。作为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这一举措体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今天仍值得我们去探究。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五,减小改革阻力。平城有强大的保守势力,是改革的巨大阻碍。迁都洛阳有利于减小改革阻力,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结果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孝文帝还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语: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 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篇6:高考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1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的矛盾及对应解决措施

1.国家与豪强地主间的矛盾→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在地方设立三长制等,限制了豪强地主的政治、经济特权,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中央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2.国家、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租调制,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3.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行汉制、易汉服、讲汉语、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二)认识北魏均田制

1.原因:为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2.前提: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

3.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土地不得买卖。

4.实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5.影响:进步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局限性,抑制了土地兼并,但土地分配不均依然存在;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突出。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

1.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2.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鲜卑族拓跋部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制度都较为落后,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这就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3.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颁布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

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皇兴五年(471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死,其子拓跋元宏继位,时年五岁,其母冯太后辅政。从太和九年(485年)开始,孝文帝曾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先后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风俗等方面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汉化改革,并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果。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等三个方面。

(1)经济方面。第一,推行均田制。太和九年(485年),遣使“均给天下之田”:即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良人。丁牛一头,受田30亩,限4牛。土地宽余之处露田可加倍或加两倍授与。受田者年老或身死,则要给国家交还露田。受露田的男子又给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妇人5亩,奴婢依良人。桑麻田皆为永业,可世代相传,并可买其不足,卖其所余。?地方官于任所授给公田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县令、郡丞各有差。罢官者还田,新任者继受,严禁买卖。由于均田制并未触动大土地私有制的封建性质,故拓跋贵族和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大肆兼并并未止息,农民受田不足相当普遍。但由于均田制的实行,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增加了北魏的财政收入,改变了拓跋族内农、牧业的经济结构,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其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变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北魏初年,为了拉拢和争取拥有大量荫庇户的豪强地主和世家大族,便把他们封为宗主,用以督护所属民众,是为宗主督护制。孝文帝于太和十年下令: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分别设立邻、里、党长。不但增加了财政收入,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三,变九品混通制为新的租调制度。九品混通制是北魏初年在宗主督护制推行时的一项赋税制度。即按每个宗主的财产多寡,分为九等,按等征税。实行三长制后,孝文帝即颁布了新的租调制度:即一夫一妇调帛一匹,纳粟二石,另外,十五岁以上未婚者4人,奴婢8口,耕牛20头,并纳一夫一妇租调。由于曾被荫庇的大量民户从宗主督护制下分离出来,纳税户比前大大增加,故国家的财政收入亦有增长。〖JP〗

(2)政治方面。第一,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由于北魏初年的首都平城,地处偏北,土地瘠薄,交通不便,又是拓跋贵族聚居之地,保守势力很大,对推行改革不利。于是,孝文帝遂于太和十七年(493)借口南征南齐,遂率军迁至洛阳,并下令定都于此,并先后平定了保守势力的多次叛乱,有利于改革的大力推行。

第二,改革官制。北魏初年的官名“皆拟远古云鸟之义”,不仅质朴,且带有图腾余味。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遂模仿两晋南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新的官僚机构。

第三,改革律令。孝文帝曾于太和十六年颁定新律。新律不但律文简省,而且删去了旧律中的一些残酷而又落后的刑法,在我国法制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3)社会风俗方面。第一,禁胡服胡语,倡导着汉服,说汉话,用以消除鲜卑族和汉族在服饰和语言方面的隔阂,为进一步推行汉化改革创造条件。?

第二,改革丧葬风俗。孝文帝迁洛后曾下令:“迁洛之人,死葬河南,不得北还。”,改变了鲜卑族原来身死要归葬祖茔的旧习。

第三,改姓氏。太和十二年(496年),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的复姓一律改为汉字单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达奚氏改为奚氏,丘穆陵氏改为穆氏等。

意义:

第一,使北魏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3

迁都洛阳和汉化政策

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接受汉族文化,消除鲜卑族和汉族间的隔阂,以便进一步拉拢汉族地主士大夫,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决心把都城从位置偏北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中原的洛阳。

洛阳是当时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迁都洛阳对北魏和拓跋族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孝文帝迁都前后,还颁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

1.改鲜卑姓为汉姓,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鼓励鲜卑人和汉人结婚。孝文帝把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达溪氏为奚氏,乙旃(zhan)氏为叔孙氏。把汉族的高门世族列为甲、乙、丙、丁四等,亲自制定条例,规定鲜卑族的八个大姓与汉人头等贵族崔、卢、李、郑四姓门第相当。他亲自娶汉族大姓女为后宫。又给他的弟弟们娶汉族大姓女为妻室,以示提倡。

2.禁士民胡服,一律改穿汉装。孝文帝亲自在光极堂给群臣颁赐汉族的“冠服”,让他们穿。他看见街上鲜卑妇女仍有穿“夹领小袖”衣服的,大为发怒,把群臣责备了一番。以后汉服便逐渐推广开来。

3.禁止说胡语,改说汉话。具体规定,三十岁以上的人“习性已久”,可以慢慢改;三十岁以下的人要立即改过来,在朝廷为官的,再说胡语,就要“降爵黜官”。

上一篇:西瓜叶枯病的重发原因与防控技术下一篇: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司简介汉英翻译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