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备课组).总结格式doc

2024-04-13

教研组(备课组).总结格式doc(共13篇)

篇1:教研组(备课组).总结格式doc

建宁二中教研组工作小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政史地教研组

说明:

1. 这是A4纸,双面打印

2.,上下左右边距均为:2.5厘米,3、行头标题为四号黑体

4、第二行为某某学年第几学期、第三行为某某教研组或某某备课组

5、从第二行开始均为小四号宋体

篇2:教研组(备课组).总结格式doc

小编精心推荐

工作总结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700字 | 800字 | 900字 | 1000字 | 1500字 | 20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备课组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学校备课组工作总结请关注备课组工作总结栏目。

学校备课组工作总结【一】

一年来,九年级科学组全体组员通过共同努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结合学校进行的“1+6”模式课堂变革,不断探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积极实践探究性教学,九年级,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特别的、又比较重要的一年,客观上给我们的初三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本学期来兢兢业业认真完成常规,深入研究教法,汲取宝贵的教学经验,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改进教学方法,创建学为中心的课堂

学为中心的课堂是强调以学为主、以生为本,倡导“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从而达成“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培养目标。学为中心的课堂能够发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为中心的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创新,促进学生自身素质能力的拓展。

1、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激发学生的个性特征或者创新意识,尊重不同的才能和学习方式,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来拓展自身素质。如通过六人小组合作性学习,学生自己或发挥兴趣特长,或体验不同角色,各成员自己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任务,通过对不同成员差异性评价,培养学生多元能力素质和特长。

2、突出评价学习过程:不仅是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注重对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过程的评价,突出学生能力要素发展、变化的过程,如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接触,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鼓励主动学习,迅速反馈,强调学习的实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掌握主动性并发掘自身潜能为标准。

3、重视评价多元要素:不仅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评价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及时评价学生亮点,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的方法,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个性特长,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合作性、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小组成员任务分工合作中,多元能力目标得到培养和促进。如设计学生课堂学习的综合评价单,来综合评价学生多种能力素质。

二、抓实集体备课,追求教研实效

我们学校根据教科研中心的要求,经常进行集体备课,研究重难点、研究双基能力、研究教学方法;统一目标、统一作业、统一测试内容、统一进度。将组内教师共同研讨通过的最科学、实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在学校推广普及。根据我校的学生情况,积极开发科学学科校本教研课程,集集体智慧,共同编撰了各年级评估题和期中期末试卷,共同参与学生竞赛辅导活动。

三、共享教学资源,推进课程改革

备课组活动每二周进行一次,活动时组里成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说课、课后反思、问题讨论等。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我们采取的“读—导—思---议—展—评—测”教学模式,在每个课堂环节中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要素的评价,来激励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培养多元能力素质。

总之,我们备课组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坚信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开拓适合自己备课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学校备课组工作总结【二】

2004学年,我校初三化学在佛山升中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具体是平均分:828分,合格率:933%,优秀率:733%,重点率:365%,实现了学期初所定的目标。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较大幅度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争取较高的重点率这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总结了几条成功经验:

一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掌握“双基”是学习化学的前提和基础。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狠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单元(课题)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 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今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三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今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比如化学素质教育系列材料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钻研化学课程标准。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在课堂上采用分组 讨论形式上课,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形式得以改变,促使全班同学的成绩同步提高。备课组收集一些新课标的资料印发给全体成员,让他们改变教育观念以适应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2004年3月20日谭证坤、肖建梅参加由省教研室召开的中考备考研讨会,使备课组成员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和备考有较清晰的理解。

五加强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怎么样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在上每 节新课之前都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同组成员进行补充,力争拿出最好的上课 方案。在新课的讲授过程同组成员集中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 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使每节新课都是集体的智慧。平时出的 练习或测试题打印后集体讨论后再定稿,力争使每份练习都能体现备课组集体的 智慧。

六加强实验教学,增加探究性和研究性实验。在初中,由于受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限制,通过简单现象来验证结果、对于过程和方法照方抓药的验证性实验过多,没有真正发挥验证性实验的作用,容易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改进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索、研究性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加热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按教材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不能检出氧气的存在。主要原因是:加热温度不够高时,反应速度不快;加热温度高时。水的蒸汽压又过大;两种情况均导致试管内氧气浓度过低且氧气又会随着水蒸汽不断逸散到试管外,使试管内蓄积的氧气不足以引燃带火星的木条,反会使火星熄灭。改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检验,可方便而有效地排除水蒸汽对实验的干扰,检出氧气的存在。还改进了浓硫酸的吸水性实验等等。在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因而这一部分相对得分较高。

七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教学,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要经常调整教学的进度和知识的难度。比如在上学期南海区期末考试后,发现学生的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不强和重点率偏低。在下学期初我们加大了基础知识的过关训练,在练习中加强考点的渗透,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从中考的成绩来看效果比较明显。面对中考的结果我们反思一年来的教育教学的得与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值得反思的问题有:

①对探究实验的考查怎样体现与新课标教材素材的有机的结合? ②如何培训初三化学教师,使备课组成员对新课标的理解达到一致? ③初三化学教师面对三个教学班140多个学生,化学教学与学生心理辅导如何协调同步进行? ④下学期复习备考期间如何提高有效性和针对性? 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如何具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通过大家共同努力,2004学年初三化学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今年我们将继 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并争取明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推荐阅读:

篇3:教研组(备课组).总结格式doc

“一课三轮上”:磨课组确定教学内容→集体备课→第一名教师实施教学→研讨反思、修订→第二名教师实施教学→再反思修订→第三名教师再实施 (选择教学水平相当的三名教师上课) 。“一课三轮上”是为了更新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打造生成性、互动性、探究性的课堂。研究时聚焦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着眼于这节课如何改进, 改进后效果怎样。研究的主题是:如何整体把握三维目标?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三个转变” (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传授向重探究转变) ?

“三人上一课”:确定同一教学内容→选派三名骨干教师 (年龄不同或教学风格不同) 分别组队研讨备课→三人同时教学展示→评价反思。“三人上一课”是为了激发教师钻研教材、创新设计的激情, 让教师展示不同的教学风格。这种磨课形式实际上是同课异构, 研究时聚焦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 着眼于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 参与者从中学到了什么。研究的主题是: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是什么?

“一人一课”:备课组集体搜集资料→主备人撰写教学设计→主备人试教→组内研讨反思→修订并提出个性化设计。这种磨课形式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实施的“资源化 + 个性化”备课改革, 为了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开展了“集体备课进课堂”的活动, 即“由主备人试教, 同组教师观察研讨”的“一人一课”。研究的主题是:集体备课如何做到有效?

“一课三上”:教师个体教学设计→实施教学→组内研讨反思修订→再实施教学→专家指导、教者反思修订→再实施教学。这种磨课形式着眼教师教学能力的打造与磨炼, 每次区级以上示范课、公开课、竞赛课都由学校组成磨课组对上课老师跟踪听课, 进行研讨。

二、磨课的价值

1.促进教师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

上课是教师的个体行为, 而磨课却是教师的群体行为, 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来解决教师身边的教学问题。而这些问题既是教学改革中的“拦路虎”, 也是教师发展的“生长点”, 教师在问题研究中领悟教学理念, 改变教学行为, 提升专业素养。实践证明, 磨课是促进教师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也促进学校整体改革

一次磨课最少需要一个星期, 然后通过再一次的教学实践来验证提出的改进是否正确有效。可见, 磨课着眼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磨课中我们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适合学生学习的发展, 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以切合学生实际为逻辑起点,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点。同时, 各磨课组在磨课活动中提出共性的问题:如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效性,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等, 都是新课改中的热点问题, 学校特邀校外专家参与学校磨课活动, 推动教学的整体改革。

三、磨课的策略

1.创设“对话”氛围

磨课的过程就是围绕课堂对话的过程。对话的目的在于探讨和揭示, 揭示参与者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想追求以及个人的教育动机;对话的基础是相互敞开, 彼此承认, 以防止“自我中心主义”, 克服过分的防御和抵制。首先, 尊重参与者相互平等的主体地位。磨课时必须明确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不是进行评价的“评判者”和被动等待评判的“接受者”的关系, 而是彼此平等、共同围绕课堂展开教学对话、商讨教学办法的伙伴关系, 防止做课者取悦观众, 失去自我, “观众”则吹毛求疵。其次, 对话意味着不同意见的参与。磨课时不同意见的存在往往有助于随时纠正团队思考的偏差和错误, 只有鼓励参与者发表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意见, 才能在对话过程中激发智慧、凝聚共识。因此, 磨课组织者 (特别是领导、专家) 在磨课过程中构成平等的关系, 对话的态度具有引导和决定作用。可以说, 组织者的态度和作风决定了磨课的整体氛围和取向。组织者必须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避免主观臆断, 明白组织者的责任不在于拿出一个权威的意见, 而是创设“对话”的氛围, 引导参与者发现和讨论更多的教学可能和实现条件。

2.围绕研究主题

对话总是围绕共同关心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没有共同关注焦点的交流只是一种信息沟通, 没有深入对话, 就难以有效研究。磨课的团队是一个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需要一个“伟大事物” (帕尔默语) 来凝聚, 磨课就是参与者围绕这个“伟大事物”互动和共舞, 在互动和共舞中获得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这个“伟大事物”就是磨课的主题。如果磨课时主题不集中, 讨论不深入, 参与者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对感兴趣的话题泛泛而谈, 那么, 对做课教师又有什么帮助呢?参与者到底可以收获多少呢?问题即主题, 困难即主题, 主题主要来源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难。磨课的主题可以预先确定, 也可以在磨课过程中生成其他有讨论价值的主题。

3.聚焦课堂事件和现象

在磨课活动中, 课是什么?它是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 是做课者和观课者共同对话交流的平台。磨课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 以发展性为取向, 而不是以“鉴定评判”为取向。这样, 磨课不是得出“好课”或“坏课”的结论, 而是围绕课堂上的事件和现象, 探讨原因, 展开教学想象力, 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磨课过程提倡参与者首先提供自己在课堂上观察到的课堂事件和现象, “在课堂上, 我发现……”“在课堂上, 我注意到……”然后再围绕这些事件和现象展开对话和讨论, 商量可能的教学出路和办法。这样, 磨课的重点应聚焦于课堂上的事件和现象, 从而引导参与者认识教育故事, 理解教育行为, 探寻教育假设, 探讨新的教学可能, 提出新的教学办法。

篇4:教研组(备课组).总结格式doc

2006年,我校因布局调整导致规模急剧扩张,年级组管理体制应势而生,替代了长期以来的教研组管理体制。于是,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组成的备课组正式成为校本教研新的基层组织。依托教研组与备课组,我校开展了较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不乏低效现象:教研组活动由于人数多明显流于形式,不够务实;许多学校工作直接通过备课组开展,却因管理、指导不到位而穷于应付,不够规范。为此,我们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展开了思考与实践。

教研组、备课组梯度建设的思考

在教研组与备课组并行模式的校本教研体制下,许多学校存在着“割裂教研组与备课组”,甚至“破教研组,立备课组”的局面。但我们认为,以“分工与协作”对校本教研的新老基层组织重新定位,以“梯度”为切入点开展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有利于发挥教研组统领学科的组织优势和备课组根植年级的时空优势,是改进校本教研机制的根本策略。

教研组、备课组的分工

1.教研组以提高学科整体水平、促进教师梯队建设为主要目标。教学研究侧重于学科中的共性问题,工作重点主要包括理论学习、教师培养、专业指导等。开展的形式主要有课题课例、论文案例、沙龙讲座、教学评比等,其主要抓手是课例研究。

2.备课组以加强本学科本年级的教学研讨、提高本学科本年级的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教学研究侧重于年级里的具体教学问题,工作重点主要包括教材分析、质量检测、经验推广等。开展的形式主要有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即时交流、资源整合等,其主要抓手是集体备课。同时负责本年级本学科的教学常规管理。

教研组、备课组的协作

1.实践载体:先进学科备课组评选活动——教研组协同,规范备课组活动

(1)讨论与自评阶段

校教科室初拟《学科备课组建设评价表(讨论稿)》,发动全校教师通过“备课组——教研组——校领导班子”逐级展开大讨论,由分散到集中并确定试行稿。备课组据此自查自评后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每教研组择优推荐一个备课组参加校级复评。

(2)学习与交流阶段

①备课组活动展示

在教研组长及三位备课组长的精心策划下,被推荐到校级复评的六个备课组进行活动展示。校教科室组织有关教研专家现场诊断、对症指导,同时要求本学科的教研组长及另两位备课组长到场交流学习。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整理出活动实录并及时进行教研活动反思。

②备课组活动现场研讨

由全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与的备课组活动现场研讨流程如下:一是初三科学“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集体备课;二是初三科学备课组长解读本次备课组活动;三是区科学教研员点评备课组活动;四是其他学科五个备课组进行“记我们的一次备课组活动”主题交流;五是就“如何开展有效的备课组活动”问题,组长与教研专家互动。

(3)考核与评价阶段

在前两轮的学习、讨论、交流、研讨的基础上,校评审小组经过综合评价,选出首批校级先进备课组一、二、三等奖各两个。

实践收获:

①一组精品备课组。采用教研组长与备课组捆绑考核促进教研组对备课组的规划、指导、管理。每个学科三个备课组集体打磨出一个精品备课组。学校鼓励各教研组以先进备课组为点,进一步学习与交流,从而以点带面,达到备课组、教研组共同成长。

②一支高素质的备课组长队伍。先进学科备课组的评比过程为年轻的备课组长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实践、思考的历练过程,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成为备课组活动规范化的领头羊。

③一系列备课组活动的范例。经过本学科打造的六个先进备课组的展示各具特色。如,问题会诊式:一个单元做一次,将自己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智慧共享式:将自己或他人备课中的一些独到想法展示出来,供大家分享。单元课例式:每个单元选择一篇典型课例作为集体备课的载体,充分展示大家的才能,突出单元特点。主题备课式:分主题进行集体备课,突出教师的特长和个性。活动范例为备课组活动由规范走向特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2.实践载体:教研组备课组滚动式教研研讨活动——备课组协力,丰实课例研究

(1)主题确定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特殊的复习课,它是以命题测试为途径、以试卷分析为手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客观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的一种更有针对性的复习教学形式,也是当前各学科的共性疑难问题。为此,我校以科学组“试卷教学”为载体展开了教研组备课组滚动式课例研究的现场研讨活动。

(2)研讨历程

教研组确定了“如何命题”“如何进行试卷分析”“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的三个子主题并形成了问题链,由三个备课组分别承担研究任务。(以下说明中,备课组以初三为例)

一度研究,初三备课组就“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由张银花老师执教“科学模拟卷一”试卷讲评研讨课,提出“有准备、有鼓励、有侧重、有互动、有拓展、有总结、有反思”七方面的策略。

二度研究,由徐福珍老师执教“八下科学第三章”试卷讲评研讨课,教研组组织三个备课组分别从“由试卷讲评课看命题的有效性”“从试卷讲评课看试卷分析的科学性”“试卷讲评课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三个视角进行课堂观察,通过点面结合的评议,形成“组内纠错——典型剖析——归类释疑——体系在现——自我反思”五步教学策略。

三度研究,初三备课组各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中实施五部教学策略。认为“组内纠错”与“自我反思”环节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很有必要。在初一年级可以课内进行,教师指导重在方法与习惯的养成,但在初二、初三建议在课前和课后由学习小组组织实施,课内重点突出另三个环节。

四度研究,教研组内开设试卷讲评展示课,备课组间主要围绕 “典型剖析”与“归类释疑”两个环节,就“命题中如何充分关注典型题目的设置”“试卷分析时如何剖析错解与错因”展开深度交流。专家教师结合本系列课例进行“试卷教学”专题讲座。

(3)研讨说明

全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与科学组“二度研究”活动现场,经科学教研组长介绍了本组滚动式教研的整个流程与设计意图后,组长们交流互动,并在市、区两级教研员的指导下拟定了教研组备课组滚动式教研的基本流程。

实践收获:

教研组、备课组滚动式课例研究促进了教研主题的规划与统筹,教研过程的分工与协作,教研成果的整合与共享,两组形成的教研合力对于教学疑难问题的攻克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是主题实,课例研究的主题来自教师的教学疑难问题,成果则是应对实际难题的策略,实用性强;二是挖掘深,教研组层面的一级主题又被分解成备课组层面的三个二级主题,研究切口小、入点深;三是科研面广,这种课例研究在备课组层面唤起,策略又在常态课中检验实施,能吸引每位教师真正参与。

教研组、备课组梯度建设的要点

1.职能定位——指向校本教研的互补性与实效性

为了达到功能互补的校本教研实效,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具体如下:

2.管理运作——追求校本教研的过程性与建设性

对于事务性的教学管理工作可以自上而下进行,自下而上反馈。针对教学疑难问题则采用教研组备课组滚动式教研,具体分四步运作:

流程一,由备课组发动教师思考教育教学现象,教研组征集教学问题并将相近背景问题汇总整理,形成具有同一主题的问题包。

流程二,教研组组织教师从真实性、重要性、可行性等要素对问题包进行论证,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分解成相关的三个子问题,兼顾年级的层级特点在备课组间形成问题链。

流程三,围绕“研究课题”,以课例为载体,备课组、教研组之间四度滚动实施。

流程四,各位教师回顾教研组、备课组滚动式教研实际,撰写活动心得或研究论文,形成研究成果。

3.考核评价——促进校本教研的指导性与发展性

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的评比隔年进行,考核细则导向明确且可操作性强。教研组的考核侧重于教研组内、备课组间活动开展得是否有序丰富、教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组内教师的层级培养成效等;备课组的考核侧重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资源的优化与积累、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教学实际效果等。

篇5: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总结

总结反思明方向教导处许主任围绕“1+2+N”教研思路、“定态+动态”教研形式,从“23331”教研活动开展、“61121”作业设计案例研讨、“7y”品质课堂教学实践、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推进及各类比赛展示活动的开展及取得成效对教学教研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明确了后期努力的方向。

交流破冰向未来各教研组、备课组组长立足一学期来本组教学教研工作开展情况,从工作举措、存在不足、原因剖析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反思,围绕“下一学年学校教学工作如何开展”进行热烈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星级评定重激励最后,学校宣布了本学期“包干领导”按照“23331”教研模式对各备课组考核结果,评出七组学期“星级备课组”。于琳波副校长激励大家继续做好教师互助团队建设;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加强反思学习,当好青年教师的引领者、学生的引路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区东城二小召开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总结暨表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

篇6:教研组(备课组).总结格式doc

高新区一中高一年级组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已经结束,遵照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本组实际,认真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狠抓工作落实,注重探索、实践,齐心协力,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现将本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研究教材,坚持集体备课:

本学期我们组的全体老师在开学初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集体研读新教材,并与老教材作对比,重点把握新增内容;每周二上午固定安排集体备课,统一思想,分工负责。在每次活动开展前,主讲老师和其他教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对该课题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的具体处理方案都做出了精心的安排,对过去的成功经验也做出相应介绍。在每章每节中,学生在哪些环节易犯错误,易犯哪些错误,有针对性的做出评估。做到统一例题、统一习题。按要求上好每一节课,有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备有教法,每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能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好每一个演示和分组实验。本着立足学生,各班共同进步的目标,备课组团结、协作,向40分钟要质量,工作有激情,教学成效显著,各班平均成绩接近。

二、加强教学教法研究,努力提升业务能力

本学期备课组按照学校要求加强研究,从教学进度的安排、研究课题的选择到任务的落实,稳扎稳打。教法上注意现代方法与传统方法的结合,抓“双基”与灵活运用创新相结合,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讲课时作到“四讲”:讲结构、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无论对整个备考过程还是对每节课,都要抓好三个环节:知识梳理环节;选题、训练环节;讲评、归纳环节。要加强五个训练:一是审题训练;二是基础训练;三是表达训练;四是计算训练;五是开拓训练。从高一开始,不留死角,是学生形成科学的理性思维。

三、从实际出发,降低教学难度。

由于这届高一学生基础差,为了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与兴趣,尽管本学期课程紧,任务重,我们本着让学生听懂学会的原则,适当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只要学生听不懂的,我们就讲,例如学生不会受力分析,我们就多训练;在降低课堂难度的同时,我们也降低了我们所选用的教辅资料的难度。

四、听课和作业的批改及试卷的评讲

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在物理组已经蔚然成风。

布置的作业我们都做到全批全改,注重讲解,对每次试卷都是精心的选择,注重知识点的突出及基础的理解,甚至用手抄然后复印发给学生,这样有目的的教学让学生学有所长,使整个年级的物理不在出现学生分数普遍偏低的情况。

草长鹰飞,春华秋实,转眼间半学期过去了,我们的备课组一定牢记自己的使命,服从学校的安排,服从大局的考虑。在未来的教学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2015-1-6

高一物理备课组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5.01.06

篇7:黄姜飞教研备课组总结

本学期,我们语文教研组组在小学部、教务处的领导、关心下,七位语文老师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一个学期以来,共完成备课活动12次,外出活动(学习)3次,较好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计划。在学期即将结束之际,我将对本组工作作一回顾、总结,从中汲取经验,找出不足,以便今后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团结合作的团队

教研组是学校的基本教科研活动组织,也是学校落实校本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载体。我们语文教研组共有7位语文老师,其中杨娟、张吉莲老师都是小学部语文学科的骨干老师,她们从事小学语文高、低段教学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与教研能力,在教研组活动中,她们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一个学期以来,凡是组内教师执教公开课,无论是组内的研讨课,还是校级、院级展示课,执教老师刘芳总是孜孜不倦地向组内老师虚心讨教,而在一次次试教的过程中,组内的张吉莲、黄姜飞老师都会悉心地听课,耐心地指导。平日里,我们语文组几位老师都非常注重自我反思,上完一节课,各自都把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成与败进行深思,找出问题,并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大家不仅乐于反思自我的课堂教学,还善于将自己的体会、反思积极与同组老师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我们组,为一堂课的设计与教学策略,大家经常在一起研讨,办公室、走廊、操场上……到处有我们一起讨论的身影,不管哪位老师上公开课,大家都群策群力,做好一切接待工作。

二、踏实务实的团队

我们语文组是学校新课改的排头兵,对于新教材,如何准确定位,如何有效落实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是我们所思考,所探索的问题。本学期,小学部新课程优质课展示,本组的黄姜飞、刘芳老师承担了代表语文教室参加展示的重任,这是书院教研室及小学部教学处对我们语文组工作的一个肯定。为了此次展示,两位老师利用休息的时间,仔细钻研本册教材,每一次课都详细地备课,写下了可行性的教学设计,并且提前在组内与老师互相交流、探讨,一方面组内的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另一方面让大家面对面地研究、熟悉本册教材,为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方面,大家狠抓教学质量。课前,按学校提出的备课要求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每个小周一下午第午、六节课,大家在一起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进行集体备课。这个学期,我们从每个单元选出一篇重点课文,先由备课中心发言人深入研究,备好课,再互相交流,寻求最佳教学设计与方法,并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力求把交流后的备课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

三、勇于创新的团队

一直以来,我们语文教研组的活动都是采取大家先“备”课,后根据大家共同讨论的方案去执教,至于效果怎样,没有后续的反馈,再研究。本学期,我们语文组试着尝试新的一种备课活动,即在原有的活动方式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先集体备课再多人同上一个课题的方式。大家共同备课后,先由一位老师去实施,大家听课并分别反思,提出优化方案,再由这位老师去另一个班实施,依次类推,直到本组教师都上完这一课。学期中旬,组内的四位老师就分别在各自的年级采取这种方式上了《白鹅》《陶罐和铁罐》这两篇课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国学教学方面,一方面组长黄姜飞老师根据学生情况自编了一本《国学汇编》,我们还加强了《弟子规》《论语》的背诵和表演。不但在平时让学生背诵还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应该说,这个学期备课组开展的各项活动还是非常有实效的。但缺少理论提升与学习,活动更多的是停留在某课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上,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还不够。今后应该更多地开展几次专题讲座,学期的活动都应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全面提升备课组活动的效益,如能请到专家知道那就再好不过了。

语文教研组

黄姜飞

篇8:教研组(备课组).总结格式doc

在日常调研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教研组、备课组因为部分教师由于进入发展瓶颈期导致职业倦怠而缺乏工作热情与活力,从而影响整个教研组、备课组的发展,更有甚者会使组内由此滋生一种维持现状、不思进取的消极氛围。

尽管在研训过程中,我们一直力图推广一些“分担分享,合作共赢”的优秀教研组的经验以资借鉴。然而,总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候反而会形成一种怪圈,愈是极力推荐优秀团队,愈是让其他团队感觉遥不可及,缺乏行动起来的激情。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便是一道难题:作为教研员,我们该给这些备课组、教研组以怎样的协助?我们应以怎样的方式介入这样的团队,才能够有所突破?

[情境再现]

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的语文成绩一出来,我便发现A校再次出现异常。之前在一模的小分值落后之后,A校高三语文备课组曾经以课内复习不足、复习效率低的原因来定性。面对第二次考试语文成绩的再次异常,我想一定能够引起他们的警醒,并且认真探究原因,积极寻找策略应对。

2015年5月6日,我来到A校,深入课堂观察教学现状,与教师进行交流了解教学应对情况。通过观察了解,我感受到整个备课组缺少统一协作,基本上更多的是各自为阵,依靠个人的经验在开展教学。在对此次考试进行具体分析时,一些教师依然更多地归因于学生基础太差等客观原因。对学生具体薄弱的环节语焉不详,更遑论提出针对的策略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临时决定主动介入备课组,向备课组组长表达了想给大家做一次校本质量分析的想法。因为触动了扭转落后的关键,所以我的建议获得了他极大的支持与理解。

由于有具体数据支撑,有横向、纵向比较的呈现,所以,我很清楚地把A校学生语文成绩的差距点展示了出来,那就是作文的差距。从纵向角度看,该校学生的作文发展基本处于停摆状态。从横向比较来看,总分与前一名学校相差1.68分,但是仅仅作文一项就相差了1.47分。这样的数据呈现,当时就引起了组内教师的震动,他们没有想到差距的原因在此,他们之前更多地认为是学生整体性阅读能力欠缺,对高考新题型的不适应等问题。

分析完成后,我把问题抛给大家,请大家谈谈学生作文的症结到底在哪里?这涉及每一个班级的具体情况,所以,教师们很快罗列了诸多问题,本以为这样的讨论能够让大家看清问题,树立信心。想不到,罗列很快转化为牢骚,不少教师显露出无可奈何的态度,更有一位教师断言距离高考时间这么短,问题这么多,没办法了。这样的情绪迅速蔓延,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沉默良久,我说:“真的没有办法了?我想今天我们谈论的重点不在于学生有哪些问题,而应该是讨论我们老师该做些什么?现在的情况是,我们退无可退,那么,不妨就此放手一搏。虽然问题很多,但是总有重点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出来,针对它们做一些我们可以做也应该做的努力。”听了我的一番话,大家渐渐冷静下来,不少教师频频点头。于是,由备课组组长记录,大家一起梳理出重点问题,然后经过权衡分析,形成了一个作文升格的“课例序列”。我提议大家分工研究开发,组内公开教学,研讨改进,让每一个班级享受集体的智慧。在我的倡议下,每个教师各自认领任务,并排出研讨课开设顺序。我极力推荐备课组组长打头阵,给大家一个模板以供借鉴,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就这样,我感受到针对共同的目标,一个团队齐心协力的积极面貌出现了。由于时间紧迫,当时就决定从下周一正式开展研讨活动。事后,有青年教师告诉我,当时他一下子感觉有了主心骨,明白了劲该往哪里使。

此后的两周里,我们集中地开展了三次观课评课研讨活动。备课组组长身先士卒的示范让活动的开端质量很高,研讨活动中有几位青年教师情不自禁地说:“组长真是太牛了!”言语中充满了钦佩。课堂教学结束之后的评课研讨活动是我关注的重点,因为这涉及其他教师的再利用问题。因此,我首先关注课例是否抓住了学生作文问题的重点,有没有对问题的解决提供可供操作的学习支架,能不能够让学生在短期内有所提升。其次,我提议各位教师,针对本班实际对课例进行重构,提出自己的设想。通过这样的头脑风暴,尽量多地呈现学生的实际问题,通过一个教师的分析,唤起其他教师的同类思考,从而拓宽思路,让教学更加精细化、针对化,进而实现有效化。

最终,在当年的高考中,A校的语文成绩终于回到了它应在的位置。尽管,我们无法把最终的成绩与这场教研活动的关系明晰地对应起来。但是,这一场由我主动闯入的教研活动依然留给我诸多反思的空间。

[分析与反思]

挪威人出海捕获沙丁鱼后,曾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沙丁鱼离开海面后存活率很低,而死鱼的价格将会大打折扣。后来,有一位船长在鱼槽内放了几条鲇鱼解决了问题。原来,当鲇鱼进入鱼槽后,沙丁鱼发现了这一“异类”,因紧张而加速游动,使得鱼槽内空气流动,沙丁鱼缺氧致死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这就是“鲇鱼效应”。由此,我们联想到教研组、备课组等团队,由于相对稳定的人员构成,容易让一些教师产生倦怠感,缺乏活力。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鲇鱼效应”,通过引进具有“鲇鱼”特质的人员,来激发它的活力。但是,引进师资、师资流动等实施起来非常困难,难以迅速改变现状。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教研员可以临时客串这一角色。在面对A校高三语文备课组的现状时,我适时地主动介入,无疑是扮演了一条“鲇鱼”的角色。

在这样一次主动介入的过程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鲇鱼”的角色定位。“鲇鱼”的存在价值是什么?是让一个团队看到自己面对的危机,是给团队带来冲击和触动,从而促进它的自我反思和行动。因此,作为“鲇鱼”的教研员必须对备课组存在的问题有准确的把脉,让他们认清危机存在的症结所在。在案例中,我首先通过质量分析给A校高三语文备课组找准问题症结,让他们看到所面临的危机实质。这样的定位分析,实际上起到了唤醒他们“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作用。帕尔默曾经给“共同体”这样定义:“真正的共同体是这样一个认知形象,既拥抱所有事物所依赖的生存巨网,深陷网中,又拥抱那些恰好对我们认知事物有益无害的事实。它是一种有能力担负认知、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使命的共同模式。”从这个定义来看,“高三学生作文的差距”正是A校高三语文备课组所深陷之网,面对这一困境,共同进退,积极寻找相关策略是当下必须面对的事实。所以,“鲇鱼”的闯入是让他们认清自己的问题症结,唤醒共同体意识,从而激发自我的活力与智慧,最终得以解决问题。

其次,我们必须关注到,“鲇鱼”的闯入并非制造麻烦,实际上,他所应该持有的理念是建构,而不是破坏。因此,在整个教研活动过程中,我始终关注对A学校高三备课组原有力量的激发。比如课例探讨活动,由备课组组长开始,实际上,便是首先盯着关键人物,首先激活他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义务,这样无疑便打开了原有的团队活力密码。我们必须认识到作为“鲇鱼”的教研员实际上只是临时成为了一个“领导者”。但是,我们还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这样一个“领导者”应该成为一个打开空间而不是占据空间的“领导者”,他需要拓展原有的团队空间,而不是替代占据。因此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研员必须不断弱化自己的存在意识,凸显原有团队的既有架构,在案例中我始终关注的组内成员之间的协作互助,关注备课组长的领导作用。只有这样,作为闯入者的“鲇鱼”才能够在充分激活原有团队之后全身而退。

篇9:教研组(备课组).总结格式doc

一、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

我校平时实行以备课组为单位,以平时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为校本教研的主题,以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

(一)有效校本教研主题的确定

确定主题是校本教研取得实效的前提。校本教研主题来自于课堂教学实践,备课组老师共同研讨在教学过程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惑,把典型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整合为主题,进行研究。

我组老师不断反思,将“高中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自主性学案的编写及操作方法的研究”、“以自主性学案为载体的化学课范式的研究”、“学生多元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研究”等确定为我组校本教研的主题。

(二)通过课例研究,落实和深化教研主题

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模式为:确定研究主题——第一次开课——评课研讨,自我反思——理论学习,提出解决策略——第二次开课——验证策略,深化主题。

(三)以课例为载体,集体研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究活动,贴近教师教学实际,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组员通过共同学习,集体研讨,资源共享,提升教学和教研能力的提升。近几年来,在市、区教研室的领导下,我组青年教师经常参加“优质课评比”、“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同题异构课”等各类活动。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我组经常以典型课例为载体,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2014年5月,区化学教研员要求我组一位青年教师开一节公开课,开课内容为化学必修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2)——苯”。我组教师以此课例为载体,集体研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1.全组教师共同学习课程标准和相关理论

根据“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2)——苯”这一教学内容,全组老师共同学习课程标准和相关理论,集体讨论,提出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单元重难点分析、单元课时分配;单元核心内容教学设计框架、教学策略等六个方面的总体设计思路。

2.开课教师自主进行教学设计

开课老师从教学基本信息、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材分析及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流程示意、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结合自身风格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和自主性学案的编写并进行试上。

3.听课评课、提出建议

组内老师听过开课老师的试上后,发表听课体会,认为此教学设计很好,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加强以下几点:(1)实验教学;(2)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学法指导等。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4.全面反思、修改设计

开课老师在听取组内老师意见和建议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寻找改进策略,修改教学设计,并再上一次试上课。

5.正式上公开课

开课教师在“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第一次试上——评课研讨,自我反思——理论学习,提出解决策略——第二次试上——评课研讨,自我反思——修改设计”的基础上,正式上公开课。

6.听取评课、进行教后反思

上完公开课,听课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开课老师进行教学反思。

二、以反思为抓手,促进备课组教师专业发展

1.学习理论,在备课组集体研讨中相互交流

学习是进行主题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在开展主题校本教研活动前,备课组长布置学习主题,全组教师根据主题自学相关资料,并及时做好笔记。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中,组内老师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为主题式教研做充分准备。

2.撰写反思,在自我感悟中获得发展

主题校本教研进行反思与研讨,是我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在进行主题校本教研活动时,我组每位老师主动参加,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开展主题校本教研后,我组每位老师积极撰写反思。

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培养老师科研意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帮助很大。主题校本教研是“沃土”,每位老师是“耕耘者”,其他老师的建议和意见是“营养品”,参与者是“种子”。通过一次次的主题校本教研活动,种子就能更好地发芽、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溧水高级中学)

篇10:教研组(备课组).总结格式doc

陈俏娜

一、分析2013广东英语高考试题。

首先,2013年广东英语高考与去年相比,开卷到阅读理解部分都较容易,试题结构与去年基本一致,应该能让考生轻松进入状态,但是到了作文部分难度骤然增大,或成为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专家认为,试题选材地道,贴近生活,贯彻了“新课标”提出的语法教学语境化的理念;命题突出考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这对2014年高考的备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完形填空考查的依然全部是实词,重点考查了词义复现和逻辑推理,其中词义复现题达到了6题,分别是第3、5、7、9、11、15题,全篇无超纲词,也无难题或有歧义的题。语法填空延续了前两年的体裁,是一篇记叙文,考点传统,没有像去年高考一样出现虚拟语气等难题,4题有提示词,6题无提示词,6题中居然没有考查代词,而代词往往是语法填空的难点,因此拉低了总体难度。连词考查了3题,其中一题是众考生很熟悉的neither„nor的搭配,一题为初中就学过的why not句型,还有一题是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who,难度都比较低。最后,今年阅读理解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仍旧覆盖了记叙文、议论文、夹叙夹议及说明文四类,与去年不同的是,去年阅读较多融合了西方文化元素,比如A篇讲述了“Have a nice day”在不同场合下表达的不同情感态度,颇具当地人文色彩。但是今年的题材没有特别的文化倾向(如下表所示)。卓越教育英语核心研究员周楠老师指出,D篇科普类说明文理解难度最大,体现在文章叙述逻辑不明显,难以定位答题区域,但选项设置的迷惑性小,要是沉着答题应该能顺利选出答案。

二、2013值得肯定和发扬的做法。

第一,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制定统一的高三备考复习计划。

第二、集体备课,统一步调,加强听说训练。团结就是力量,备课组个成员必须要积极认真参加备课组会的讨论,始终坚信备课组14个成员共同讨论出来的法案是最好的。第三、懂得分享,舍得分享。在统一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各班的学生英语水平不同,班级环境不同允许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的智慧结晶我们要上传到我们高三英语备课组的网盘。1

第四、经过近几年的高考印证,我们可以大胆的在篇章中讲授语法点,以题带点。第五、从一开始必须狠培养监督学生形成读英语,做篇章题的习惯,这个才是英语高考取得胜利的一个基本保证。

第六、还是比较赞成二轮复习按照每周的课型上课,每周都练到各个题型,而且强化写作,以写作为突破口。

第七、坚持听写到底,坚持抓学生的写作卷面,始终相信高考评卷的老师是会“以貌给分’的。

第八、在整个高考的备考中,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交流,在学校、级部和科组领导的指导下,我们竭尽全力地进行着高考复习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三、给2014备考的建议

第一、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基础是王道,无需花时间去猜题和押题。这样我们才能有

一个很好的备考心态。

第二、2014届的高三英语教师,除了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外,做好课后辅导外,同样重

要的是要花时间去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同样重要的是,要花时间做课改后的高考题,明白各个题型特点,考点分布,命题规律。说白了,高考就是一个游戏,我们投身游戏中的指挥官,必须要明白它的游戏规则。

第三、在高三英语复习中,在一轮复习中,我们不能只绑在任何一本本“一轮复习书”

上,我们更应该相信我们可以从近五年的高考题和模拟题中找到适合我们学生的题。为了让一轮复习更有效,我们其实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就可以提前进入二轮中的题型突破,最好是突破“阅读理解”。

第四、在高三英语备考中,始终抓住一个突破口:那就是写作。相对来说,写作是可以

篇11:教研组(备课组).总结格式doc

一、加强学习,提升备课组教学素养。

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图书资料和现代网络资源,学习优秀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养;结合学校“骨干展示课”教学研究实践活动,学习了骨干教师们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尝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提高了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积极参加区、署组织的教研活动,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认真按时完成了校内、校际听课、评课、教师论坛等活动;积极撰写教学随笔,结合教学改进目标,完成教学案例,反思课堂教学得失,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索;以校园论坛为阵地,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困惑,进行“每月一学”的主题论坛学习和交流活动,提升了自身内涵。另外,组内三位成员在这学期参加了新农村教师培训,在培训期间,她们不管教学任务有多忙,都能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与,圆满地完成了培训任务。

二、加强教学常规,落实教学五大基本环节。

在教学常规上,本备课组教师从不马虎,备课时,细读文本,备教材、备学生,体现出同课异构,并于课后及时写好教学反思;上课时,利用好教材这个教学范例,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利用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能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讲究课堂三十分钟的实效;对作业的设计合理科学,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并及时进行批改、订正,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教师们都能用课余时间,认真抓实、抓好提优补差工作,提高合格率和优良率。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做到每单元对学生进行一次考查,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改进以后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贯彻“十六字”方针,落实“新课标”对小学五年级的“双基”要求。

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基础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了五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增加阅读量;加强落实了教学中的读写整合,加强写作训练;作文批改做到以鼓励学生为主,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

四、围绕课改目标,改进自身不足。

备课组成员继续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和实施记载》为载体,结合学校、教员组,以及教师个人的薄弱点、困惑,制定了符合自身的改进目标,并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围绕目标,改进自身的不足,并积极撰写教学案例,积累教学经验,利用学校教研平台,切磋教学问题。

五、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备课组教学水平。

1、勇挑重担,无怨无悔

当贵州桐庐学校的老师来我校后,费老师和毛老师就忙开了,她们勇挑重担,为来校的老师们上了两堂精彩的课,课后,她俩还忙前忙后,为他们传经送宝,受到了他们的好评。

2、团结协作,顺利完成了督导任务

督导之前两个星期,我们备课组成员总是凑在一块儿,根据个人的教学特点挑选教学内容,然后一起研究每一课课文,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然后再一起设计教案,进行听课磨课,真正体现了备课组团结协作的精神,顺利地完成了督导的任务。

六、不足与改进之处

篇12:教研组(备课组).总结格式doc

高二数学备课组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方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备课组在学期初就制定了以下计划:首先, 安排好进度,以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提高工作的效率。其次,加强集体备课,继续组织全组成员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课程的理念,推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再次,加强“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鼓励备课组老师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同时,注重教学的研究,以公开课的形式来探讨可操作型课堂教学模式等。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和新型教学模式的形成。

开学以来,备课组的计划正有条不紊地实施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期初备课组就统一制定切实可行、内容齐全的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在进度的安排上,坚持做到教与学紧密结合,安排好课本教学节数、讲评练习的节数以及合理地安排考试加强巩固复习。做到“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统一”。现已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加强集体备课。备课组每周一下午是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每课或联系较紧密的几课定一中心发言人,负责教学的整体设计,制作一个粗略的课件(至少提出教学的设想),大家讨论补充,探究最佳方案。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注重研究教材,科学处理教材,构建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应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内容体系。此外,能够做到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

三、备课组成员积极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观摩活动,探讨可操作情境式教学,实施新课程理念。通过公开课锻炼了老师们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强信念。

四、积极组织听课评课。本组内部教师之间也加强了相互交流和相互探讨;抓牢并监督教学过程中诸环节的落实,促使本组教师在以前所取得成绩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抓课堂45分钟的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反对教师挤占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加强学法指导。

篇13:教研组(备课组).总结格式doc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备课组长 佘月娥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一个充满挑战又颇有收获的学期结束了。本学期,在全体语文教师密切配合下,我组以新《课程标准》和学校总体工作为指导,认真总结、反思,深入探索课堂学习的有效途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工作。回顾本学期我备课组所走过的足迹,不难看出,我们的步伐迈得踏实、稳健而有力,既有值得继续发扬光大的成绩,也有应该引以为戒的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学好理论、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1、备课组每位成员认真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通读了一、二本理论专著,围绕“减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热点问题,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2、备课组每位成员均至少阅订一份语文报刊。平时,语文教师要坚持通读二、三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及时了解语文教学的动态和语文教改趋向,开拓视野,拓宽语文改革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练好自身的语文教学“内功”,从而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3、备课组每位成员均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并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学习重点,讲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努力做到了:自觉学习理论,深入研究探索,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使理论学习落到实处,卓有成效。

4、继续加强学习,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不断的学习、讨论、交流,备课组全体成员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立足教育。一开学,我们每位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让老师能更好的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我们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论文和案例评比,以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平时正常开展备课组活动,师徒结对活动,每位积极参与教研组、备课组的4211课堂教学模式公开课、研讨课,积极听课、思考,努力做到跨学科听课,通过上课、评课、听课,努力提高了教学水平。

5、利用光盘,学习特级教师的报告。本学年,我们听取报告“新理念、新教材、新策略”,对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学生是主体”有了新的认识。听了报告,我们语文老师都深有同感,那就是教材是载体,作为语文老师,要通过这个载体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语文老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一篇带多篇,让学生扩大篇章的积累,教师要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教师要引领孩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一副好口才,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

6、学习特级教师课堂实录。开学之初,我们就组织学习了特级教师的作文课、阅读课的课堂实录。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评点,消化、吸收。从特

贰 级教师的课中,我们学到了语言表达的规范、精练,明白了语文课要出新,更要扎实,要把知识的传授与学生自主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

二、狠抓常规、改革教学、提高效率

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关键是落实常规,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本学期,在对照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认真学习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的经验,牢固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陈旧、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设计科学的学案,实践新颖、活泼、开放型的4211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教学追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创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研究和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努力促使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㈠ 制订教学计划

开学一周前我备课组认真制订好教学计划,各任科教师根据所带班级实际,制订个人教学工作计划,由教研组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㈡ 精心备课

(1)加强在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教师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重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备课形式。①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反思。②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研究”(研究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研究“双基”能力的训练、研究教法与学法、研究学

叁 情与对策)和“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学习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作业量、统一检测内容)。

(2)授课前认真编写具备个性风格的讲学案。

(3)做好课后小结和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反思失误及其原因,寻找对应策略。

(4)在本学期的教案检查中,我们组七位老师,有五位得优,一位优减。㈢ 认真上课

作为语文教学,课堂上我们力求做到:①教学目标明确。②教学容量和课时安排合理,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③教师做到善“启”善“导”,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教师的主导作用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充分运用4211课堂教学模式授课,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⑤阅读课上要留有让学生感知、朗读和背诵课文的充足时间,使学生在课堂既能“书声琅琅”,又能“议论纷纷”;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各类学生学有所得。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和教学应变能力;因为我校4211课堂教学模式最大化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应该有更高的驾驭课堂,调控学生的能力才能实现智慧的课堂。重视指导学生记好听课笔记,并对听课笔记作检查、评价。

㈣ 规范作业

(1)布置作业以学生的实际为依据,作业的难度、数量适中,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及分层布置。

(2)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8次,其它练笔不少于1万字。每次作文,训练目标力求单

一、具体。

肆(3)教师及时、认真批改学生作业,重视作业讲评,讲究批改实效。每次批改有成绩和日期,有订正。

㈤ 注重培优补差,搞好分层辅导

(1)辅导都能分层次。指导优生能深化知识内容,发挥特长。对中差生有辅导计划,分析原因中肯,措施较得力;辅导形式较多样化,大多数的问题集体辅导,个别问题个别指导,也有采用提供资料、小组共同学习、小组长分任务轮流讲解的方式,在周日下午返校时,充分利用时间辅导,同学帮助等办法进行。

(2)切实抓好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课外活动:本学期因时间较紧,我们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以下一些课外活动:硬笔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古诗文背诵比赛、写作比赛、语文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本学期教研所取得的成绩。

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我组教研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每个教师端正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教师教研水平也在稳步提高,本学期每位老师都撰写了一篇教学论文,而且每位教师变化很大。

第一、由教书匠转型为研究型教育者。

原来我们不知道预习案怎么设计,讲学案或导学课该写些什么?而现在通过备课组的共同探究,4211论坛讲座,4211推进课、过关课、研讨课的观摩,用心钻研,逐渐把学案和导学案规范起来,完善起来,学案由原来的预习案、探究案、巩固案两案合并或三案合并,科学编制而适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讲学案或导学案由原来不知道怎么把预习案和讲学案合二为一而完善成一个科学规范的一个教学流程,我们说,课堂转型研究要注重规范化,常态化和有效

伍 化,只要是我们备课组的活动还是教务处组织开会,所有的教师都能说出令人惊喜、共性的问题,能说上就证明教师们都在参与课改,在探讨,并在实践,由原来学案与导学案共用到课件、白板和学案合理共用,一步一步地推着教师不断地去琢磨研究,趋向完美化。

第二、改善了师生的关系,让教师走近了学生。

通过4211这种课堂模式的进一步实践,让我们感觉学生外在的座位是改变了,但是更深入的是座位变化导致了心态的转变,无论是马蹄型的6人一组座位还是条型的4人一组8人一组座位与监督作用让教师离开了讲台,更多的是走近学生,走近学生的学习世界,彼此的心理距离近了。如:我们组的张志芳教师批改作文时变得更加细心了,满脑子都是好句子,因为在课堂中,学生大胆参与,就彰显了个性,让张老师看到了学生的另一精彩之面,所以由原来不了解学生到欣赏学生。她还说我来到四中真的是成长了许多,原来是抄教案拿着教案去上课,别人的东西怎么会适合四中的孩子呢?所以课堂效果不理想时,就会责怪学生,而现在我上课是用自己的思想情感去上课,揣摩学生是怎么想的,需要听什么,学什么,我们什么时候讲,把学生好的一面拍下来,把学生写的好的句子勾出来,放到大屏上一展示,当学生一看到自己好的一面被显示在大屏上,心中向上的欲望被激发出来,就会更加喜欢这样发现自己闪光点的教师,从而喜欢她教的这一门课,跟这样的教师就有话可说了。张老师还说,四中的硬件设施太好了,它成就了也搭建了我们与学生更多近距离接触的平台。再如:我们办公室的刘翠珍老师任教20班的语文,学校季主任在常规检查中发现刘老师的作业批改很个性化,值得提倡,原来八20班的班主任马静老师在实施4211课堂教学模式时,摸索智慧的课堂、愉悦的课堂、生命的课堂、高效的课堂怎么样做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所有的学生在学习中感到

陆 快乐又体现了高效的作用。就把课堂中的组长带组员的作法延伸到下课,进一步完善高效的作用。学生交作业时由小组长收,收上来先验收,不合格的由组长或组内会做的组员给这个不合格学生讲懂,整改后签字再交给刘老师,刘老师再批改,这样的做法既巩固了学科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管理指导能力,同时也说明4211课堂教学模式是推动任课教师,班主任在不断地探讨生命个体参与愉悦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这点点滴滴让学困生变抄作业或不交作业现象而转变为用心去学习。从而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心距离缩短了。

第三、提高了师生多方面能力。

4211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老师会更累,应变能力,驾驭调控课堂能力都是教师最为棘手的能力,教师要随着学生的思维去点拔引导,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想见解,就会促使教师们更加努力去钻研业务,才能得心应手地去完成教学任务。同样,学生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主动参与,锻炼了听、说、读写和指导的能力。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如我班吕文睿、糟义芳同学在周五教师小结会上谈“4211教学模式改变了我”的感受时,让全校的老师震惊,震惊的是成绩的突飞猛进。又震惊的是这种模式下学生的成长。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本学期的我备课组教研活动也自然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这些不足极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1、我们组的教师是雷厉风行者,而是写的滞后者,因为4211课堂教学模式只在八年级全部推开刚刚一年,从实践中总结的理论

柒 知识和方法还没有完善好,具体研究的教师整理归纳的步子还是滞后了,有待改进。

2、课堂评价还不够完善,课堂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我们正在各班实施,每个班都在结合操行评定这一量化措施在实验,又要在课堂中适合所有的课运用,还要适合自己班级的各方面量化,那就要选出最合理的评价方式,然后,我们备课组再结合各班的评价方式整合出共性的评价方案在全校实施,可能步子慢了些,正在探究完善中。

3、学案也正在优化中,不同课型应该有不同的学案,学案要从学习目标的内容、语言让学生理解并接受、质量、数量的完成,学法的正确引导和体现,习题设计的目的性、学习内容的梯度上等进一步完善,而并不是习题的堆积,学案也可以不用纸质化的,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课件可以包含所学的内容等,这些我们八年级在4211论坛中已经交流过,只不过还感觉不够完美,还在找合理的个案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论证中。

4、学生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态度也是我们很头疼的一大难题,也在探究中。

对于问题和困难,我们能勇于面对,并会设法解决。而对于成绩,我们也决不会沾沾自喜而固步自封。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真正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进。使我组语文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再上一个新台阶。

2012-12-1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教研组(备课组).总结格式doc】相关文章:

八年级政史备课组教研工作总结04-20

备课组工作计划格式08-03

科学教研组备课组计划01-11

历史备课组备课组工作总结04-07

科学备课组活动总结04-09

七年级备课组总结04-10

上一篇:王东芳心得体会下一篇:学雷锋实施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