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辩论赛题目

2024-04-14

初中生辩论赛题目(共9篇)

篇1:初中生辩论赛题目

关于初中生辩论赛题目精选

合作高于竞争 竞争高于合作

在人生路上乘胜追击好 在人生路上见好就收好

积累知识更重要 塑造人格更重要

辩论赛新形式利大于弊 辩论赛新形式弊大于利

知足常乐 不知足常乐

中学生打工利大于弊 中学生打工弊大于利

中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 中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

干一行,爱一行 爱一行,干一行

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知识 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人格

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 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

法律无情 法律有情

机遇是成功的关键 机遇不是成功的关键

纪律会促进个性的发展 纪律会限制个性的发展

理想人才以“仁”为主 理想人才以“智”为主

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流动人口的增加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留学生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实行学分制利大于弊 实行学分制弊大于利

网恋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 网恋不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

网络影响人际关系 网络不影响人际关系

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文凭不能够代表知识水平

效率必然牺牲平等 效率不一定牺牲平等

哭比笑难 笑比哭难

选美活动利大于弊 选美活动弊大于利

一所学校的社会地位如何关键在领导 一所学校的社会地位如何关键在学生

应当鼓励“新新人类”作家 应当批判“新新人类”作家

时势造英雄 英雄造时势

愚公应该移山 愚公应该搬家

在人生的道路上,机遇更重要 在人生的道路上,奋斗更重要

治愚比治贫更重要 治贫比治愚更重要

小错会造成大错 小错不会造成大错

劳心者比劳力者对社会更有贡献 劳力者比劳心者对社会更有贡献

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重要 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重要

强权胜于公理 公理胜于强权

重奖学生利大于弊 重奖学生弊大于利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中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 中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

青年成才的关键是外部机遇

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 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

篇2:初中生辩论赛题目

大学生辩论赛题目大学生辩论赛题目

1、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2、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

3、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大---------------------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大

4、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大学生勤工俭利大于弊

5、经济发展就应以教育发展为前提---------------教育发展就应以经济发展

为前提

6、电子商务将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电子商务不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

7、人为自我活着快乐---------------------------人为别人活着快乐

8、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9、天灾比人祸更可怕---------------------------人祸比天灾更可怕

10、治愚比治贫更重要---------------------------治贫比治愚更重要

11、送子女进名校,利大于弊---------------------送子女进名校,弊大于利

12、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拘小节

13、法律无情----法律有情

14、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15、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

16、革新技术更重要-----------------------------革新思想更重要

17、乱世应用重典乱世不应用重典

18、理想人才以“仁”为主-----------------------理想人才以“智”为主

19、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20、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不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

21、当代社会,“求博“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当代社会,“求专”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22、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23、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

应当保密---------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

24、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就应是知识---------------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就应是人格

25、以暴制暴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以暴制暴不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

26、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社会安定主要靠道德维持

27、代沟的主要职责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职责在子女

28、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社会安定主要靠道德维持

29、强权胜于公理公理胜于强权

30、人类应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人类应限制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31、不破不立----不立不破

32、法治能消除腐败-----------------------------法治不能消除腐败

33、新闻自由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新闻自由不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

34、留学生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

35、大学私营化的利大于弊-----------------------大学私营化的弊大于利

36、用和平手段能够遏止恐怖主义-----------------用和平手段不能遏止恐怖主义

37、名人拍商业广告能够虚构---------------------名人拍商业广告不能够虚构

38、当今时代,应当提倡“干一行,爱一行”-------当今时代,应当提倡“爱一

行,干一行”

39、性教育应列为中学课程-----------------------性教育不应列为中学课程

40、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选取”利大于弊---------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造择”弊大于利

41、仁者无敌----仁者未必无敌

42、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

43、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需要向企业输血-----------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不需要向企业输血

44、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

45、大学生打工利大于弊-------------------------大学生打工弊大于利

46、保护弱者是社会的倒退-----------------------保护弱者不是社会的倒退

篇3:初中生辩论赛题目

一、把握教材中的辩点———有效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切入点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教学生任何科目, 绝不是对学生心灵灌输些固定知识, 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书橱, 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2]教材是实施辩论的载体, 基于教材的辩论既有助于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把静态的书本知识变为动态的语言实践, 使课堂成为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场所, 也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提升。依据教材挖掘辩点是开展辩论的前提。把握教材文本中的辩点, 就是要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批判性思维因素, 抓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辩点。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中, 可用的辩题资源有很多, 具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如八年级下册Unit 5中可以提炼“Is it good to be an athlete?”的辩题, Unit 8中可以提炼“Should people keep a pet in an apartment?”的辩题, 九年级Unit 3中可以提炼“Should teenagers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和“Should students wear uniforms in school”的辩题, Unit 13中可以提炼“Advertising:pros and cons”的辩题, Unit 15中可以提炼“Should we build a zoo?”的辩题等。这些话题具有现实意义, 能够激起学生的共鸣,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同时, 这些话题是对某个事件、某个观点、某种现象的评价, 具有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 能给学生提供足够辩论的空间, 具有较高的辩论价值。

二、抓住生成的辩证观点———有效辩论活动的结合点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 学生的跳跃性思维使课堂的生成往往超出教师的预设。”[3]那么, 对于课堂上俯首可拾的争议问题, 教师是局限于自身的答问还是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对于学生在课堂中所反馈出来的问题, 教师是熟视无睹还是积极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

九年级Unit 8拓展阅读“I’ll send you a photo of Lucky.”一文是以一只导盲犬为桥梁, 以受赠人给捐赠人的一封感谢信为题材, 贯穿了volunteering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带来的良好影响这一主线, 也渗透了情感教育, 鼓励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 从身边小事做起, 关心他人, 关注社会。但就在笔者教学这篇课文时, 有一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质疑:“既然作者是一个盲人, 并且也无法正常使用手臂, 正常的事情, 如接电话、开门、关门或携带东西, 对她而言都很难, 她又怎么可能完成书写这封感谢信呢?”对于这个问题, 笔者真的没有丝毫准备, 但当时并没有慌了手脚, 也没有急于去回答这一“棘手”问题。稍加停顿后, 笔者顺势反问道:“是呀, 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回答这一问题?”学生们陷入了深思, 接着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经过讨论和思考后, 一个个不同的答案都亮了出来。一个基础较差的学生用中文提出:“这篇文章可能是虚构的。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 目前使用最广的三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存在多篇内容失实的文章, 比如, 《爱迪生救妈妈》一文就纯属虚构。”这个学生掌握的信息还真不少。不过, 他刚一回答完, 就有学生提出了反对意见:“这篇课文可能是她自己口述, 而由别人帮助写的”, “这可能是Animal Helpers这一组织代作者写的”……

笔者对这些想法都加以了肯定, 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既然课文中说她是一个勇敢面对挑战的人, 她也可以用盲文慢慢地打字而完成这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突发事件”就这样圆满地解决了。在这一生成性的质疑活动中, 学生积极参与争论, 求知的热忱得以激发, 思维品质也得以提升。

其实, 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辩论的真正使命不是在两者之间一决胜负, 而是寻求对两种答案的理解, 让学生产生更贴近问题本质的新问题, 让学生的疑虑、困惑逐渐“柳暗花明”起来。因而, 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把握好辩论的契机, 让生成的课堂更加灵动。

三、注重三维目标的均衡达成———有效辩论活动的出发点

新课标提出, 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结果, 更要关注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 在关注知识产生的过程中, 凸现能力, 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一种课堂组织形式, 辩论同样也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比如, 在教学九年级Unit 15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时, 笔者在教学完两篇有关是否建立动物园的阅读文章后, 组织了一场辩论, 辩题是:Should animals be kept in the zoo or not?一开始, 笔者结合课文所体现的“Zoos are terrible places”和“Zoos are important places”两种辩证的观点, 通过设计相关表格, 引导学生进一步精读、细读课文, 使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脉络, 理解语言, 接受语言, 也为后一部分辩论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了语言运用上的铺垫。

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之后, 笔者自然地引出了紧扣课文的辩题:Should animals be kept in the zoo or not?同时, 笔者也逐渐引导学生掌握辩论的技巧, 如:Try to speak loudly and clearly.Try to make it convincing.也引导学生运用一些基础的英语辩论句式, 如:

1.I think that...

2.I believe that...

3.I feel that...

4.I agree/disagree with you.

5.Could you tell me...?

6.Why do you think...?

7.Do you think...?

在辩论的过程中, 学生积极思考, 迅速反应, 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 这样既巩固了课本知识, 又深化了教材, 促使知识直接转化为能力。

在自由辩论结束后, 笔者设计了一项拓展性的活动, 让学生阅读一封来自动物园里一只渴望自由的老虎的信“I have a dream!”, 并要求进行虚拟的“记者”与“老虎”间的采访活动。在这一活动中, 学生热情高涨, 想象力飞扬, 课堂教学气氛再次被推向高潮, 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也在活动中得以进一步提升。

辩论课后, 笔者再要求学生把所获得的信息一分为二地用英语进行书写落实, 使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四、规范课堂辩论过程———有效辩论活动组织的关键点

开展课堂辩论是一个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互动的好方法, 但对初中学生而言, 这也是个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活动。为使课堂辩论活动更有效地展开, 辩论活动的实施过程应是一个将辩前准备、辩论互动和活动总结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

1. 资料搜集处理

资料搜集处理是有效开展课堂辩论活动的前提保证。在每个辩论活动开展前, 教师应根据辩题将全班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个辩论小组, 引导各组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一些书籍, 查找相关的信息、资料等, 并努力将其作为一种能力进行培养。同时, 各组可在本小组内部预先进行辩论演练, 相互借鉴, 相互磨合, 在互动合作的基础上生成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与认识。

2. 参与辩论互动

在日常辩论活动中, 笔者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正反辩论双方在交互呈现自己的观点时, 根本不去关注对方的观点, 而只是将自己的观点简单罗列。有效的辩论应是一种tit for tat (针锋相对) 的语言对抗活动, 这对初中学生的语言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教师的角色任务而言, 在辩论的组织过程中, 教师的角色任务不仅应体现在课外资料搜集整理和思维方式的组织和指导上, 更应充分地体现在课堂辩论学习的过程之中。由于初中学生知识储备、阅历有限等问题, 教师不能完全放开对学生的控制, 要适时地介入辩论, 为加大辩论的深度给以学生必要的指导, 甚至也可适时加入相对“弱势”的一方。当然, 在辩论的过程中, 教师不要随便纠错, 以免打断学生的连续思维。

3. 总结评价

由于英语辩论对学生要求较高,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 通过多种鼓励性的评价方法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课堂上对于辩论的点评, 不应该把重点放在谁胜谁负、哪个同学是最佳辩手上, 而应评价学生的参与度、流畅性、准确性等方面, 注意使零星的、散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有条理的、系统的理性认识, 使学生在辩论中形成的积极的观点进行升华, 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 引导学生的后续行为。

英美课堂讨论模式强调在总结时让“反方”评价“正方”的发言, 再让学生作一个比较, 看评价和发言实际是否吻合。这样做, 一是评价“正方”是否已经充分、恰当地表达了他们的观点, 二是评价“反方”的注意力、理解力和判断力。这个评价比“反方”辩论更能显示思维的批判水平, 难度更大, 能够让学生锻炼更高水平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4]

五、引导全员参与辩论———提高辩论实效性的着力点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辩论不应是为“辩”而辩。很多课堂上的辩论赛也往往是选出几名选手辩论, 这样就变成了几个学生的表演赛, 而其他学生只能充当观众, 这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初中英语课堂辩论理应是一种讨论式教学模式, 属于自由辩论, 它不以取胜为目的, 而是鼓励学生用目标语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们一边辩论, 一边反思自己的观点和论据的不足。在辩论过程中, 教师应鼓励辩论双方既可以因找到更充足的论据而强化自己的立场, 也可允许正反双方在各抒己见后发生观点阵营的变化。

要提高学生活动的参与性, 教师就应做好引导与调控, 在辩论活动实施的各个阶段加强学生的参与性。

1. 资料的搜集整理阶段

教师要划分小组并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工,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帮忙搜集资料, 提高每个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 辩论阶段

每个学生都有权利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回答对方的问题。为避免口才好的学生发言多、性格内向的学生发言少的情况发生, 教师甚至可以让每个人都参与发言, “各自为战”, 而不让“反方”集体进行“围攻”。

3. 总结评价阶段

互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环。在活动的最后总结阶段, 教师要积极运用互评机制, 同一辩方组内可进行互评, 正反双方也可进行互评, 师生间也可进行互评, 进一步发挥评价教育的多种效能。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初中英语教学虽不是思想政治教学, 但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实施辩论教学不仅是可行的, 也是必须的。作为英语教师, 应努力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组织中注意对学生辩论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实践性, 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边互动, 充分发挥课堂辩论的最大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建丹.把辩论引入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5 (7) :25.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213.

[3]李小棠.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11 (6) :33.

篇4:让辩论赛走进初中语文课堂

一、加强思维训练,培养思辨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明确,语文教学的作用日益显现。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加入辩论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授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挖掘辩题,在小组间、男女生间开展小型的辩论,辩题也可以从初一开始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身边到社会辐射,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思考内容、思考方式,又能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并且在辩论中,学生必须多方面调动知识积累,深层次地挖掘辩论主题的内涵,不断地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辩论。在语文课堂中开展辩论赛无疑是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思辨力。

二、环节明化,培养能力

1.了解辩论,明确流程。正规的辩论赛有严格的辩论流程,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因时而动。如果是完整的比赛则有完整的流程:确立参赛辩手及正反方——确立辩题——备战(查阅资料)——开展辩论——主持人入题——正反方一辩陈述观点——攻辩——自由辩论——正反方四辩手总结陈词——评选优胜及最佳辩手——小结。

2.教授技巧,提高能力。辩论技巧如借力打力、移花接木、順水推舟、釜底抽薪等,这是教师在辩手上场之前必须教授给学生的。这些技巧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的小型辩驳中适时点拨,教会学生基本的辩论技能既能优化辩手的辩论语言,又能强化学生的辩论思维。

3.观看辩论赛,模拟学习。国际大专辩论赛在不长的时间里完整演绎了辩论赛的演进历程。辩手们的思路,你来我往,词锋凌厉;辩手的风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辩手的敏锐,沉着应战,唇枪舌剑。这些给观看的师生带来的视觉、听觉的冲击是很大的。观看辩论赛的同时,引领学生掌握辩论技巧,所以观看既是欣赏又是学习更是促进。

三、辩论落实,强化创新力

1.确立正、反方,确立辩题。正、反方成员的选拔尊重学生的选择,一般不做太多要求,目的就在于激发更多的孩子参与,让辩论成为习惯,人人敢辩,人人能辩,人人会辩。确立辩题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力、思辨力、表现力精心选择,一般要把握以下几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辩题,选择中性的辩题,选择难度适宜的辩题,选择学生关注的热点,选择学生辩得起来、辩得下去、辩得公平的辩题。例如班内的选拔赛用的是“家长接送孩子利弊”这个辩题,两个班级的决赛用的是“初中生使用智能手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辩题。这样的辩题切合生活,双方辩手不仅有可辩之处,而且可以辩得轰轰烈烈,精彩纷呈。

2.实战比拼,培养能力。开篇由主持人介绍本次比赛的辩题、比赛规则、参赛辩手、评委、点评嘉宾等等,参赛辩手展示自我风采。接着进入陈词阶段,顺序和时间依次为:正方一辩3分钟,反方一辩3分钟。在双方盘问阶段留有的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紧接着进入激烈的自由辩论阶段,自由辩论阶段一般设时8分钟,双方针锋相对轮流发言,期间可以插入嘉宾提问环节。最后进入总结陈词阶段,顺序和时间依次为:正方三辩3分,反方三辩3分钟。

3.揭晓胜负,嘉宾点评。每一场辩论都要有公平公正的评判,都要揭晓胜负,这既体现辩论活动的规范又强化了学生的认知。嘉宾的点评是辩论赛经验的小结,点评中有欣赏鼓励,点拨中有学习辩论的要点。

篇5:辩论赛题目

1. 老师教书与育人哪个重要 2. 先成家 还是先立业

3.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 4. 大学生恋爱利与弊

5. 当代大学生应该注重勤学还是修德 当代大学生应该注重明辨还是笃实

6. 大学生择业是服从现实还是坚持追求理想 7. 当今社会大学生兼职的利与弊 8. 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的利与弊 9. 现代大学生穿越回古代能否更好的生活 10. 大学生进学生会对学习有没有影响 11.

在社会就业中,文凭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12. 技校生与大学生相比哪个更容易选择就业

篇6:辩论赛题目

正方

反方

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 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 企业用人才为先 企业用人德为 人和自然可以和谐相处 人和自然不能和谐相处 高校产业化利大于弊 高校产业化弊大于利 网络经济是泡沫经济 网络经济不是泡沫经济 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 便利器具便利 发掘人才需要考试 民族技艺应该保密 理想人才以仁为主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 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 杜绝盗版,消费者扮演比政府更重要的角色 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利大于弊 留学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 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弊大于利 相处容易相爱难 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利大于弊 青年成才的关键是自身能力 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 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利大于弊 杜绝盗版,政府比消费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色

送子女进名校,利大于弊 避免人才外流,是政府的责任 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 合作比竞争,更能使文明进步 天灾比人祸更可怕 相爱容易相处难 远亲不如近邻 新闻自由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 全球化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 性教育应列为中学课程 性教育是科学教育 道义比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博彩事业的兴旺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

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 便利器具不便利 发掘人才不需要考 民族技艺不应该保密 理想人才以智为主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

杜绝盗版,政府扮演比消费者更重要的角色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弊大于利 留学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 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 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 相爱容易相处难

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弊大于利 青年成才的关键是外部机遇 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 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

成大事者也拘小节

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弊大于利 杜绝盗版,消费者比政府扮演更重要的角送子女进名校,弊大于利 避免人才外流,不是政府的责任 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 竞争比合作,更能使文明进步 人祸比天灾更可怕 相处容易相爱难近邻不如远亲

新闻自由不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 全球化不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 性教育不应列为中学课程 性教育是道德教育

利益比道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 博彩事业的兴旺不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

教育应注重人格培训多于知识培训 教育应注重知识培训多于人格培训 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利大于弊 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弊大于利 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劳心者比劳力者对社会更有贡献 劳力者比劳心者对社会更有贡献 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重要 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重要 强权胜于公理 公理胜于强权 大学私营化的利大于弊 大学私营化的弊大于利 文化建设应先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应先于文化建设

以暴制暴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 以暴制暴不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 重奖大学新生利大于弊 重奖大学新生弊大于利 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 社会安定主要靠道德维持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 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

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 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 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 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 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 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 电子商务将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 电子商务不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 仁者无敌 仁者未必无敌 乱世应用重典 乱世不应用重典

人的功利色彩增强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人的功利色彩增强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文才比口才更重要 口才比文才更重要

同性恋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同性恋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需要向企业输血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不需要向企业输血 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酒乡 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吆喝” 保护弱者是社会的倒退 保护弱者不是社会的倒退 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善心是真善 善行是真善

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天长地久的 真正的爱情不一定是天长地久的 用和平手段可以遏止恐怖主义 用和平手段不能遏止恐怖主义 情在理先 理在情先

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大 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大 钱是万恶之源 钱是万恶之源

大学生中学生辩论赛辩论题目大全2007-02-15 01:05人的功利色彩增强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文才比口才更重要 口才比文才更重要

同性恋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同性恋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需要向企业输血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不需要向企业输血 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酒乡 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吆喝” 保护弱者是社会的倒退 保护弱者不是社会的倒退 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善心是真善 善行是真善

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天长地久的 真正的爱情不一定是天长地久的 用和平手段可以遏止恐怖主义 用和平手段不能遏止恐怖主义 情在理先 理在情先

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大 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大 钱是万恶之源 钱不是万恶之源 美丽是福不是祸 美丽是祸不是福 功可以补过 功不可以补过

人类应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人类应限制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管理比收费重要 收费比管理重要

当今世界合作高于竞争 当今世界竞争高于合作 强将手下无弱兵 强将手下未必无弱兵

在人生路上乘胜追击好 在人生路上见好就收好

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男性的努力 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女性的努力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

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

“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利大于弊 “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弊大于利 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 辩论赛新形式利大于弊 辩论赛新形式弊大于利 不破不立 不立不破

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 不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 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 不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 知足常乐 不知足常乐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 挫折有利于成才 挫折不利于成才

大学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 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 大学生打工利大于弊 大学生打工弊大于利

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 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

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选择”利大于弊 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造择”弊大于利 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 大学生勤工俭利大于弊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当代社会,“求博“

中学生辩论赛辩论题目大全2007-02-15 01:05人的功利色彩增强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文才比口才更重要 口才比文才更重要

同性恋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同性恋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需要向企业输血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不需要向企业输血 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酒乡 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吆喝” 保护弱者是社会的倒退 保护弱者不是社会的倒退 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善心是真善 善行是真善

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天长地久的 真正的爱情不一定是天长地久的 用和平手段可以遏止恐怖主义 用和平手段不能遏止恐怖主义 情在理先 理在情先

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大 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大

钱是万恶之源 钱不是万恶之源

美丽是福不是祸 美丽是祸不是福 功可以补过 功不可以补过

人类应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人类应限制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管理比收费重要 收费比管理重要

当今世界合作高于竞争 当今世界竞争高于合作 强将手下无弱兵 强将手下未必无弱兵

在人生路上乘胜追击好 在人生路上见好就收好

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男性的努力 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女性的努力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

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

“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利大于弊 “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弊大于利 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 辩论赛新形式利大于弊 辩论赛新形式弊大于利 不破不立 不立不破

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 不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 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 不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 知足常乐 不知足常乐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 挫折有利于成才 挫折不利于成才

大学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 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 大学生打工利大于弊 大学生打工弊大于利

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 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

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选择”利大于弊 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造择”弊大于利 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 大学生勤工俭利大于弊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当代社会,“求博“

建议选择国际大专辩论赛的题目,都非常精彩,自己出的题目往往不够严谨。给你提供一下93年至今的国辩题目,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半决赛

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

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1995年二届国际大专辩论会

初赛一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 初赛二

治愚比治贫更重要

治贫比治愚更重要 初赛三

愚公应该移山

愚公应该搬家

初赛四

信息高速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

信息高速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半决赛一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一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

半决赛二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

决赛

知难行易

知易行难

1997年三届国际大专辩论会

初赛一

各国政府应该全面禁烟

各国政府不应该全面禁烟

初赛二

复制人类,利多于弊

复制人类,弊多于利 初赛三

IQ诚可贵,EQ价更高

EQ诚可贵,IQ价更高 初赛四

艺术商品化利大于弊

艺术商品化弊大于利

半决赛一

国际网络应该受管制

国际网络不应该受管制

半决赛二

先天遗传比后天环境重要

后天环境先天遗传比重要

决赛

真理越辩越明

真理不会越辩越明

1999年地四届国际大专辩论会

A组

初赛一:网络使人们更近

网络使人们更疏远

初赛二: 成功的作品应该拍续集

成功的作品不应该拍续集 初赛三: 电脑必将取代书本

电脑不会取代书本

初赛四: 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利大于弊

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弊大于利

半决赛一: 都市化有利于人类发展

都市化不利于人类发展

半决赛二:发展知识经济自然科学比社会科学更重要

发展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

总决赛: 美是客观存在美是主观感受 B组

初赛一: 青春偶像崇拜利大于弊

青春偶像崇拜弊大于利 初赛二: 应先成家后立业

应先立业后成家 决赛:

爱情是自私的 爱情是无私的2001年第五届国际大专辩论会

初赛一

人类将会毁于科技

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

初赛二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并行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能并行

初赛三

全球化利于发展中国家

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初赛四

信息传播发展会打击本土文化

信息传播发展不会打击本土文化

半决赛一

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以成败论英雄是不可取的半决赛二

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可以两全

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不可以两全

决赛

钱是万恶之源

钱不是万恶之源

2003年第六届国际大专辩论会

A组初赛第一场网络是(不是)虚幻的网络不是虚幻的

A组初赛第二场 家庭比事业更重要

事业比家庭更重要

A组初赛第三场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长辈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晚辈

A组初赛第四场广告有利于大众消费

广告有不利于大众消费 A组半决赛第一场 爱比被爱更幸福

被爱比爱更幸福 A组半决赛第二场 科技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技的发展会抑制人的全面发展

A组决赛

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B组

初赛一

存钱比花钱划算

花钱比存钱划算 初赛二

现代社会应该鼓励男主外,女主内

现代社会不应该鼓励男主外,女主内

决赛

现代社会女人更累

现代社会男人更累 表演赛

夫妻之间应该有隐私

篇7:辩论赛题目

2、情在理先 | 理在情先

3、先成家后立业还是应先立业后成家

4、大学生兼职利是否大于弊

5、技术引导观念 | 观念引导技术

6、狭路相逢智者胜 | 狭路相逢勇者胜

7、学历与本事那个更重要

8、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日,我们是注重经济效益还是环境效益

9、做事最重要是过程还是结果

10、大学生应先考研再工作,还是先工作再考研

11、自我肯定重要还是社会肯定重要

12、人的成功是基础重要 | 还是机遇重要

13、注重实物与精神哪个重要

14、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与塑造人格哪个重要

15、环境保护应当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

16、学校该不该对网络限制

17、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 |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18、时势造英雄 | 英雄造时势

19、机遇与奋斗哪个重要

20、大学生广泛社交是否利大于弊 | 弊大于利

21、此刻社会更需要通才还是专才

22、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那个更重要

23、天赋与勤奋那个重要

24、思想与行动对我们来说哪个重要

25、人生的美在于瞬间 | 永恒

26、高智商是否高品格

篇8:初中生辩论赛题目

新课程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通过预习学会质疑, 为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奠定坚实基础。教学实践证明, 课前有无预习, 与当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 更有必要进行课前预习。与其让学生留着一大串问题走出课堂, 还不如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而后者有利于学生真正把握其学习的主动权。

例如, 在讲《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时, 笔者就布置了下列预习题, 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1) 中国最早的青铜产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建议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查询) (2) 青铜的出现有怎样的历史价值、意义? (3) 你认为青铜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吗? (建议学生从文本中查阅) 学生在这样的预习问题的引导下, 一方面, 养成了阅读历史教材的良好习惯, 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 他们的理解感悟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促进了知识的生成。

当然, 这种课前预习的方法必须要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启发指导下完成。因为学生的学习具有盲目性, 一旦脱离了教师的指导, 就会产生两种可能性:一是不知所措, 全面预习而无重点, 头绪杂乱;二是走向极端, 以为自己可以无师自通, 不重视听课。所以, 教师要在学生预习之前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 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

二、合作探究:解决预习中的质疑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理应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以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合作探究的作用有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学习理解记忆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笔者以为, 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有针对性, 要避免滥提问。那些毫无提问价值、学生无需思考的问题频繁出现, 结果只会造成学生中枢神经的疲劳, 影响其思维深度。只要能消化、吸收教材内容, 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中心意思明确即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对学生的回答, 笔者经常给予赞赏和鼓励。例如, 在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内容时, 首先让学生观看《开国大典》的部分影像资料, 以帮助学生对新中国的成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 笔者布置了三道思考题让学生探讨: (1) 新中国成立前, 国家领导人又做了怎样的工作? (2)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所讲的话有什么意义?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 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 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解决。

教师对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所表现的积极态度与有意义的见解应予以肯定, 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的思维结果经常得到肯定, 他们学习历史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以后, 他们在课堂中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会上一个台阶。实践证明, 只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必将会使我们的课堂经常出现生动活泼的场面, 也会使我们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辩论活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将辩论活动引入初中历史课堂, 不能仅仅流于形式, 还要使活动课达到它应有的目的, 这是需要我们特别重视的。新课程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我们的活动课也一定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知识。另外, 教无定法, 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和教学手段, 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实践。而在历史教学中要成功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在课堂上适当开展辩论性的讨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般性的课堂讨论比较“文雅”, 比较“客气”, 思想碰撞少, 影响了认识的深入, 往往容易流于形式;而辩论性的讨论是在讨论中展开某些不同意见的正面交锋甚至是激烈的争论。这种交锋、争论, 不但问题相对集中, 也有一定的思想性, 既可以营造较为热烈的讨论氛围, 又可以使讨论层次得以深入, 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经过交锋、争论, 往往可以在具体问题的认识上获得某种共识, 或者拓宽视野。事实表明, 辩论活动能培养学生口头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 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课堂辩论的操作过程如下:

1. 选好辩题。

辩题要有可辩性、趣味性。如“秦始皇是个明君还是个昏君”“对于制止校园‘破坏公物’的行为, 是用儒家的方法好, 还是用法家的方法好”等等。

2. 指导学生课前做好准备。

可提前一课时, 甚至更长的时间做准备, 准备阶段不仅要指导学生多方收集材料, 进行整理归纳, 还要指导学生提一些有趣的、幽默的辩论话题, 以提高辩论的质量, 深化辩论的主题。

3. 辩论中要正确引导。

在辩论中, 引导学生紧扣主题, 语言要准确, 表达要清楚, 并且要注意语言、行为文明。如对辩论中的精彩表现给以掌声, 让对方把话说完。实践中我们还对辩论中的出色表现适当加分 (作为平时成绩) , 以增加辩论气氛。

4. 对辩论活动要及时总结。

辩论结束后, 要进行总结、点评, 可以是教师, 也可以是学生。

四、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 但为了教学、考试的需要, 编者在编排教材时, 不得不依据知识目标要求进行设计, 这使得教材缺少一定的生动性、活泼性。如何在历史课堂上讲得生动形象, 是每个历史教师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从内容上讲, 要把枯燥的内容讲得生动、形象并不难, 只要我们能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即可。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就如何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了一些探索, 即多用一些时间讲课外的历史趣事趣闻, 少讲一点书本内容, 学生有了兴趣, 自然会自觉花时间去学习。譬如, 在讲到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思想的闭塞、愚昧无知时, 很多学生只有模糊的印象, 并没有深入的认识与了解。于是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鸦片战争期间, 总兵杨芳慑于英兵火力威猛, 怀疑是巫术在作怪, 遂请来了巫婆、神汉, 收集女人马桶、黑狗血若干, 用以破敌。通过类似的例子, 就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从而达到化枯燥为生动的目的。这样的拓展延伸, 一方面丰富了文本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 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文本的情况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学习的方式, 丰富历史基础知识和提高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 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围绕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要求, 依据文本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 通过预习指引、合作探究、辩论活动、拓展延伸,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郝建彬.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 (4) .

[2].钱斌.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能力——浅谈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途径[J].成功 (教育) , 2007 (9) .

篇9:如何点评高中生的辩论赛

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度都会举行一次辩论赛。现把一些点评的方法分列如下:

一、按照评分内容的四大方面去评点

1.演讲内容:评价演讲内容能否紧扣主题,是否鲜明深刻,格调是否积极向上,这些是基本要求,很多辩论队都能做到,更重要的是要多加注意在内容的丰富性上。

2.语言表达:点评者对辩手在脱稿演讲、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速适当、表达流畅、反应敏捷、有针对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3.形象风度:展示辩论员们风度、气质、涵养的舞台就是辩论台。这就要求辩论员衣着得体,仪态大方,举止适宜,注意礼貌体现良好的精神风貌。辩论不是吵架,一定要注意情绪的控制,注意自己的风度问题,不要进行人身攻击。

4.综合印象:由评委评价辩手的综合素质,可就个体选手评价(此项内容详见第四种评价方法),也可就整个队在整体配合、辩驳能力、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点评时可以从按顺序从“1.演讲内容”评到“4.综合印象”,先评价正方的一辩,然后到反方的一辩,再到正方的二辩……依次类推。或是有侧重点地选择其中较为突出的某一点或两点详细评价,其他简略评价或不评价。有较典型的地方,还可以做对比性的评价。

二、从辩论赛的五个阶段去点评

1.开题立论阶段的评价。辩论的双方辩题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这是辩论的特点。我们辩论时,就要做到使己方的合理性膨胀,淡化己方不合理性。同时,须发现、放大对方的不合理性,压缩对方辩题的合理性,以此使对方观点站不住脚,使我方获得主动。内容要破题立论,确立突出自己的优势空间,拥有自己的套路,紧围绕辩题。

2.攻辩阶段的评价。(略)

3.自由辩论阶段的评价。(略)

4.总结陈词阶段的评价。(略)

5.总体评价。(略)

三、从辩论中的几组关系分析评价

指导过1993年大专辩论赛的复旦队教练俞吾金教授,总结出在指导辩论或评价辩论时应注意的十种关系:

1.人格形象与辩论员形象的关系。2.自我表现与听众接受的关系。3.知己和知彼的关系。4.知识积累与辩论技巧的关系。5.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6.预定陈述与临场应对的关系。7.正与奇的关系。8.规范与描述的关系。9.收敛与发散的关系。10.辩论运思与哲学运思的关系。还有①可能与现实。②偶然与必然。③主流与支流。

点评者可以从中选一些关系项出来评价。由于这些关系中相当一部分关系对于中学生来说稍显深奥,所以不作更多的解析。

四、从辩论员所表现出来的素养去评价

张蔼珠教授认为,辩论员的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道德修养与人格素养。2.理性、逻辑素养。3.幽默素养。4.知识素养。5.意志力素养。6.风度素养。7.语言素养。8.整体素养,即以上各项的素养的综合表现。

五、可以按照论点的确立,论据、论证的使用三方面去评价

1.评价论点的确立是否利于攻防。点评者评价某辩论队能否对辩题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个层面分析、理解,对难点是否有较好的处理。同时也可以谈自己对辩题的理解。

2.评价论据的使用恰切与否。(略)

3.评价论证的严密与否。(略)

六、可以单纯地从辩论技巧去评价

1.移花接木。把一方的论点和材料顺势接上另一方的材料上,是为移花接木。

2.顺水推舟。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要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3.釜底抽薪。对方提出选择性问题,它能置己方于二难境地,无论己方作哪种选择都于己不利。应对办法是,抽出对方的选择性提问中的一个预设选项进行强有力的反攻,这种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此外还有诸如连续发问、巧设陷阱、反客为主、声东击西、攻其要害、利用矛盾、引蛇出洞、李代桃僵、借力打力等技巧。

七、根据辩题的不同类型去点评

辩论的题目,只有适合中学生与否,无所谓对错,只需要辩论者用语言去说服评委,赢得观众。在辩论时,有些辩题一般而言要兼有两种情况才较合常理,但说话不能模棱两可,辩论者必选其一,而且由抽签决定,这样就要求参加者学会思辩,使你所论的观点能自圆其说。中学生的辩题一般都是和校园生活、成长经历有关,是学生中的敏感、热点话题。如“机遇是成材的关键因素/机遇不是成材的关键因素”“代沟的产生责任在于父母/在于子女”“高分是高能的表现/高分不是高能的表现”“中学生不应该追逐时尚/可以追逐时尚”等辩题,它们对于学生来说有话可以说,我们老师也可通过倾听辩论,让我们方便与学生沟通,增加教育的针对性。对辩题涉及的问题,点评者也可据此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施加影响。

辩题一般可分为价值命题、事实命题和政策命题三种。价值命题一般是讨论某件事是否较好,如“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类命题注重逻辑推理能力,对辩题的背景知识有无通盘、深入的了解。事实命题是讨论某件事是否真实,如“娱乐节目充斥荧屏是文化的进步/文化的退步”。这类命题注重举例实证,评价论辩者能否掌握大量材料。政策命题是讨论某事该不该做,如”发掘人才需要考试/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它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需逻辑推理,又应有大量材料佐证,最好和国家政策紧密联系,所以论辩比赛中政策命题较为常见。评价论辩员能否根据不同命题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思路、建立框架、组织材料,最终形成自己的立场。在确定思路时能否知己知彼。对一个辩题,围绕正、反方立场,可以有多种理解。评价他们找出自己论证辩题的各种思路,找出对方可能出现的各种思路,尽可能地把双方可能的思路都逐一考虑,并找出应付之策的能力。

八、综合侧重点评

实际上,大部分的点评都是多种方法的糅合使用,只是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在点评选手的逻辑,有的着重点评语言,不一而足,各有妙处。

上一篇:幼师本周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犯错后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