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蜗牛学艺》精选教案

2024-04-25

小学一年级语文《蜗牛学艺》精选教案(精选7篇)

篇1:小学一年级语文《蜗牛学艺》精选教案

教学目的:

1、 认识本课生字10 个。

2、 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蜗牛和小动物们对话的语气。

3、 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还有那些动物想教蜗牛学艺或者能新编一个蜗牛吸取教训,虚心学艺的故事。

4、 描写4 个字。

5、 懂得学习要一步一步地学,不能一味求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 出示拼音:wo niu

2、 蜗牛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本领,想找师傅学艺,让我们来卡看她是怎么学的?

3、 揭示课题。

4、 学习“艺”。 拼读 齐读 交流 孩子对蜗牛并不熟悉,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加深印象,并以朋友的身份介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1、 轻声读课文,思考:听说蜗牛要学艺,哪些小动物主动来找它,它有没有学到本领呢?

2、 再度课文,完成填空:因为兔子只会( )不会( ),蝴蝶只会( )不会( ),鸭子只会( )不会( ),不是全才师傅,所以蜗牛什么本领也没有学会。 兔子、蝴蝶、鸭子想教蜗牛本领。 自己读 整体感知课文

三、读课文,学生字

1、 出示课文1——4 节:轻声朗读,读准字音。

2、 小组学习生字“主、并、傅、睬”

3、 分角色朗读。

4、 蝴蝶、鸭子也来教蜗牛本领,蜗牛怎么说的?自学 5——12 节,找你得好朋友读读课文。

5、 交流生字“泳、浪、似”。

6、 读最后一节,学生字“越、岭”。 同桌读 交流 齐读 这一环节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

四、说话练习

1、 还有哪些小动物来教蜗牛本领?

2、 学了课文,你想对蜗牛说什么? 小组合作演 让学生演一演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表演、朗读中体验感悟,并通过说话练习,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五、课外拓展

1、 词语速读。

2、 读句子:兔子、蝴蝶、鸭子都主动教蜗牛本领,可是,蜗牛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并不理睬他们。蜗牛翻山越岭,一直没有找到全才师傅。 抢读 互读、指名读 齐读 《蜗牛学艺》

篇2:小学一年级语文《蜗牛学艺》精选教案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教、摇、理、爬、跟、 招、鼓、似、原”等9个生字。学习部首“足字旁”。描摹并正确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摇、跟、招”和独体字“原”。

2、积累词语7个。

运用:

1、能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蜗牛和小动物们对话的语气。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还有哪些动物想教蜗牛学艺或者能新编一个蜗牛吸取教训,虚心学艺的故事。

理解:懂得学习要一步一步地学,不能一味求全。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9个生字。学习部首“足字旁”。描摹并正确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摇、跟、招”和独体字“原”。

2、能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蜗牛和小动物们对话的语气。

教学难点:

1、懂得学习要一步一步地学,不能一味求全。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还有哪些动物想教蜗牛学艺或者能新编一个蜗牛吸取教训,虚心学艺的故事。

教学准备:

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说话引趣,揭示课题

1、出示蜗牛图片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这个头上长着两对触角、专吃植物叶子的小家伙就是蜗牛(板书:蜗牛)

2、它呀,爬得很慢很慢,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本领,准备从今天开始学艺 板书:学艺(yì)——跟教师板书(读准“艺”) 理解“学艺”:学本领

3、接着,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说话练习

(1)仔细听课文故事,听完以后还得告诉大家谁教蜗牛学本领?

(2)根据交流,出示:兔子,蝴蝶,鸭子

(3)这些小动物可真热情,他们不用蜗牛请,就自己来了,可以说是—— (出示:主动)教蜗牛学艺。

(4)尝试说课文主要内容(兔子,蝴蝶和鸭子主动教蜗牛学艺。)

(5)同桌练习

2、课文中又是怎么具体介绍的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上小节号。

3、小组中开火车读课文,注意互相检查,同学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

三、读悟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1——4小节

读了课文以后,我们知道了听说蜗牛要学艺,第一个找上门来的是(兔子), 这是课文的1——4小节告诉我们的 。

板书:1——4

出示1——4小节,指名读

分角色读蜗牛和兔子的对话

指导读兔子的话(读出热情的语气)

师生表演读

小结:看来蜗牛挺瞧不起兔子的,甚至连称呼都由“您”变成了“你”

生生表演读

学生字:教、摇、理、爬——读字组词 重点:教(注意多音字)

小结后板书: 通过学习1—4小节,我们知道了兔子主动教蜗牛学——(出示:跑,跳),5—8小节讲的是——(出示:飞),9—12小节讲的是——(出示:游泳)

2、学习5——12小节

小组学习5—12小节(在组内把课文读通,读好对话)

情境表演,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 蝴蝶 小朋友,快来看,花丛中飞来一只蝴蝶(贴蝴蝶),我来到了蜗牛身边:“蜗牛老弟,跟我学飞,怎么样?”蜗牛问——(摇摇头)“不会。”蜗牛说—— 说完又向前爬去

鸭子 快瞧!快瞧!河边游来了一群鸭子,谁来做鸭子?小鸭子们,快游到我这里来,我们快去和蜗牛打招呼,教它学艺。

理解“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学习生字:跟、招、鼓、似、原 重点:似(多音字) 学习:“足字旁”积累:跟,踢,跑,蹬„„

3、小结(出示填空) 因为兔子只会 ,不会 ;蝴蝶只会 ,不会 ;鸭子只会 ,不会 ,它们都不是全才师傅,所以蜗牛不愿向它们学本领。

4、学习第13节 引读——结果,爬过坡,越过岭(板画:岭),理解“翻山越岭”:一座座山连在一起就是“岭”。

5、课文内容仿说:蜗牛要找一个什么都会的全才师傅,它继续出发了。又会有谁想教蜗牛本领 呢?我们展开想像,学着课文的样子来续编故事。  多媒体演示:猫捉老鼠、青蛙捉虫 师:选一幅你喜欢的画面仿照课文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指名说、加动作说) 除了这两只动物想教蜗牛学本领外,请你想一想,还会有谁来教蜗牛学本领。 (学生准备、指名说、加动作说)

6、最后,蜗牛学到本领了吗?齐读第13节

7、小结: 看来,蜗牛一定要吸取教训,学本领要一样一样来,一步一步学,不能一味求全。相信他虚心学习后,一定能学到不少本领。

四、复习巩固,写字指导

1、游戏复习生字: 小朋友学习生字的方法真多,老师奖励你们,带你们做个小游戏。

2、复习词语: 多媒体出示词语:蜗牛、学艺、主动、全才、师傅、理睬、打招呼、游泳、 拨浪鼓、翻山越岭(认读)

3、写字指导: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的字

4、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蜗牛学艺》这一课,学会了9个生字,会朗 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还根据课文内容续编了故事,懂得了学习要一步一步地学,不能像蜗牛那样一味求全,否则将一事无成。

附总板书:

蜗牛学艺

兔子(图) 跑、跳 不会飞

蝴蝶(图) 飞 不会跑

篇3: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效率

一、新颖巧妙的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可以借助挂图、录音、多媒体等来设置某种情景, 营造某种氛围, 使学生进入角色, 他们听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那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有了可喜的开端。如教学yw时, 可以这样设计导入:“小朋友, 瞧!今天喜羊羊也来到了咱们的课堂, 想邀请我们一起出去玩, 你们愿意吗?可是, 喜羊羊有个条件, 前些天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那么多拼音朋友, 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喜羊羊说要小朋友教他几个读音才行。你们愿意吗?”然后引导学生复习声母、韵母卡片。“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 喜羊羊可高兴了, 现在咱们一起去跟他玩吧。瞧, 他带我们来到了这儿 (出示情境图) ,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如教学《识字3》时, 采用带学生参观公园的形式导入。“小朋友,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公园参观, 想去吗?那就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 我们乘上汽车一会儿就到, 滴滴——大家快看, 公园到了。” (出示公园图) 接着以逛公园的形式, 把课文的词串一一找出来, 进行课文的学习。再如学习新课之前, 关于大海方面的词串, 用录音播放海浪的声音, 把学生的思绪引到大海上, 在这样的情境中走进新课, 学生兴趣盎然, 注意力很快就集中起来了, 为全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生动亲切的教学语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 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一年级孩子不同于高年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 他们自制力差, 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做事凭兴趣。作为他们的老师, 每一句教学语言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 多用通俗易懂的词语、活泼简短的句式, 使用儿童化语言。这样, 既缩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比如称拼音、词语为拼音朋友、词语宝宝, 做连线题, 如果教师说让我们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 教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 教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 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 在课堂上还要多使用一些赞美的语言, 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我相信你一定行的”等等。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根据课文的特点, 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 才能更好地学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 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 教师要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 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 以及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设施开展情景教学。如在教学《东方明珠》一课时, 由于盐城离上海较远, 学生对“东方明珠”一无所知, 更谈不上体会东方明珠夜景的美丽了。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可以在课前上网查阅有关资料, 制作相关课件, 让学生一睹为快。这样不仅能融会贯通地掌握本课知识, 而且学生对东方明珠美丽的夜景有较为深刻的体会。

新课标要求, 语文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切合学生实际, 贴近学生生活, 让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读文品字, 掌握知识。一年级学生的模仿性强, 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教学《北风和小鱼》时, 在学生品评文本之后, 我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表演北风和小鱼的故事, 然后推选代表上台表演, 结果学生把北风缺乏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样子和小鱼不服气的样子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 学生不仅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大增, 而且对故事的寓意也有了深刻理解。所以说, 引入表演, 可以增添课堂情趣。

在教学中除了创设情景、引入表演之外、还可以运用编故事、儿歌、顺口溜、找朋友、送回家、摘苹果等教学形式, 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难易适度的课堂练习

课堂作业必须紧扣和服务于教学目的, 必须和教学内容有关, 必须难易适度, 量还要适中。小学一年级课后一般不留书面作业, 但我们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课外练习, 让学生在闲暇和玩耍中自主地学, 愉快地学。如在拼音教学阶段,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些练习: (1) 每天回家听读十分钟拼音磁带。拼音朗读磁带, 发音准确规范, 经常听, 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读准拼音, 培养语感。 (2) 自录拼音磁带。让学生用录音机把自己读的拼音录下来, 带到课堂放给同学听, 互相欣赏交流。 (3) 布置学生背诵或者自录儿歌、故事和课文, 参加全班比赛活动。这样, 学生既养成了在家自觉朗读的习惯, 又丰富了学习体验。

篇4: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

关于识字教学,在众多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方法论和策略,但是从当前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来看,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其中主要包括教学手段多元化不足等问题。

一、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现状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奠定学生基础语文知识的重要知识点。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念及方法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惯用手法或套路,没有从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及特征出发进行教学手段的更新和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内容发散不足

从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当前开展的情况来看,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问题就是内容发散不足。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停留在较初级的水平,因此,这里的“发散”并不意味着真的要让学生通过识字教学来掌握多少衍生的知识内容;而是指在教学中进行内容发散,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识字环境,让学生加快速度记牢字词,同时还能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有效培养和提升。但是从当前识字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在进行内容教学的时候很少能真正将范围扩大,而是仅局限于课本中,或是当前章节涉及的范围。

2.形式枯燥单一

除内容发散不足的问题外,当前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还面临着形式单一枯燥的问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本应是充满欢乐和轻松氛围的课堂,教师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手段,教会学生基础的拼音、写法,并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快速掌握具体字词的用法。但是从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法都是普遍统一的,并且由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对同一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程度也不同,直接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存在。

3.缺乏关联性

在多种记忆和学习法则中,关联性法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法。所谓关联性并不单一指通过某一汉字创造词组,而是可以通过感官刺激以及心理等多个层面建立目标内容与学习者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特定汉字印象的同时,帮助学生对汉字的多重释义或场景进行全面理解,最终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但是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目前情况来看,实际教学中对关联性法则的应用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阶段,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法则的价值和作用。

二、以“春”为例——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对当前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目前的情况已经有了大概的认知和了解。笔者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以“春”为例,围绕识字教学的有效开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1.科学选择,多元化形式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的多元化开展,与教师的审美选择有着密切联系。以“春”这一识字教学为例,要想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形式进行丰富,首先需要教师在方向上进行一轮选择,即究竟从哪个角度切入,从听觉还是触觉,抑或是心理感受层面。基于此,在进行方向选择的时候,教师可能会考虑一个问题,“春”给人的感受中,哪一部分是印象较深刻的: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孩子们脱掉厚厚的棉袄,开始与绿意盎然的大自然亲密接触,身心愉悦。因此,在进行这样一个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考虑收集或采纳一些春天圆舞曲作为课程的引入,让学生在音乐中领略春天的魅力。

2.合理发散,加深认知记忆

“春”是一个很宽泛的汉字,理解起来可能有些抽象,但是如果教师能衍生出“春风、春雨”等关联词,并且创造条件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特定事物带来的感受,势必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对目标对象的认知。在发散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做到发而不散,尽可能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词组和场景,做到目的明确。

3.构建联系,深化立体感知

顺利进行课程导入并且完成基础知识内容的教学之后,教师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持续跟进到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加深对具体字词的印象。立体感知是让学生融入教学的重要法门,针对这一内容,我们需要考虑:“春”这一题材应该从哪里入手去营造立体感知?在大家的普遍认知中,寒冬过去,春天意味着新希望;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希望还比较抽象,卸下冬装,步履轻快地和小伙伴嬉戏打闹应该是很幸福的事。因此,如果围绕“春”进行联系构建,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分享对春天的感受或是春天经历过的难忘的事,从而达到加深印象,深化立体感知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来说,一定要从当代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入手,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合理发散,营造立体感知及感受,加深、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发散、联想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5:小学一年级语文《蜗牛学艺》精选教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朗读生字词组成的词语,并会写“注 活”两个生字。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

立足文本,让学生体会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超级联想”怎么玩呢?先看一个例子:军长 扁担 同甘共苦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朱德)你怎么能猜到是朱德呢?

3、这个游戏有趣吗?让我们再来玩一个。

出示题目:

主席 “要好好写字”

(毛泽东)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京剧大师 (梅兰芳)

4、(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梅兰芳,让我们一起来喊出他的名字。(指导学生把名字读准)

5、梅兰芳是我们江苏人,是我们的老乡,让我们亲切的喊一喊他的名字。

6、梅兰芳是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留下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银幕形象(相机出示梅兰芳的洛神、白蛇、贵妃扮相,教师简单介绍),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不仅是我们江苏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祖国的骄傲。让我们再自豪地喊一喊他的名字。

7、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14课梅兰芳学艺,读。艺是才能、技艺、本领的意思,在这儿指的是什么呀?

8、这篇课文写得就是梅兰芳小时候学习京剧的故事。他是怎样学习京剧的呢?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评析:读是有层次的,第一遍读“梅兰芳”教师要求学生读准,第二遍读是要求学生亲切的喊一喊他的名字,第三遍则是通过教师简单的介绍激发学生的自豪敬佩之情,要求学生自豪地读一读梅兰芳大师的名字。在读中,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课文出生字词指导学生朗读。

2、利用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四字词语:拜师学艺 没有动摇 勤学苦练 京剧大师。指导学生读准。

(2)同学们,这四个词语在课文中哪一个句子里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在书上找一找,划一划。

(3)指导学生把找到的三句话读一读。

(4)这段话啊说的就是这篇课文的大致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评析:通过重点词语找到文中重点句子连起来就是课文大致的内容。这是一种简单的归纳课文内容的方法,这一设计既可以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培养概括能力,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有机渗透。)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梅兰芳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他天生就是唱戏的料子吗?让我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1)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

(2)“眼睛没有神儿”是什么意思呢?

(3)(出示小时候照片)看,这是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大家看他的眼睛,有神儿吗?

(4)对,京剧对演员的眼神要求很高,人物的高兴啊,伤心啊,生气啊都要能通过眼睛来表现。而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所以师傅说他——意思是说——(梅兰芳不适合唱戏。)

(5)师傅是怎么说梅兰芳的?

(6)假如你是师傅,梅兰芳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7)我们把它改一改

(课件出示)原文: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换成: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你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8)谁来当师傅对梅兰芳说说这句话。想想师傅会用什么语气?(语气肯定,有点遗憾,有点失望)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而梅兰芳呢?

(一)学习第一句

(1)(出示没有动摇一句)梅兰芳的什么决心没有动摇?(学唱京剧)

(2)此时,梅兰芳心中是怎么想的?(学情预设:1、会暗下决心……2、我要向师傅问问有什么办法让眼睛有神儿3、相信只要勤学苦练,一定能获得成功)

(3)对,梅兰芳相信只要他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定能唱好京剧。让我们来坚定地读一读。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的呢?我们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句

(1)(出示“他常常”一句)这句话中有两个表示看的词语,你能找到吗?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同学们,这两个词都是表示看的意思,老师把“紧盯注视”换成看行不行?紧盯、注视是什么样的看?(眼光要集中一点看,目不转睛看,眼睛一眨都不眨的看)

(2)说得真好,同学们,黑板上有一个红点,你能紧盯着他,注视着它吗?

(3)(小红点不断地移动)师:你们有什么感受?

(4)(看图)图上梅兰芳看的是什么?刚才同学们看小红点觉得眼睛很累,脖子很酸,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是看黑板上的小红点辛苦还是看空中飞翔的鸽子更辛苦?为什么?(学情预设:鸽子很多而且越飞越高,空中强光刺眼。)

(5)除了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他还怎么练?

(6)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累不累?为什么?(眼睛珠子要不停的转动)

(7)梅兰芳有时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有时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他要么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要么就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他或者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流动的鱼儿。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所以课文中说梅兰芳“勤学苦练”

(评析:或者的意思是“有时…有时…”“要么…要么…”但是把字典上的意思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反而难以理解。教师把灵活地采用“有时…有时…”“要么…要么…”的句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到“或者”的意思,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梅兰芳训练的刻苦。)

(8)脖子酸了累了,可梅兰芳继续紧盯着,注视着,他在(学生接:勤学苦练)

眼睛酸了胀了,可梅兰芳仍然紧盯着,注视着,他在(学生接:勤学苦练)

饿了冷了渴了,可梅兰芳仍然不肯歇一歇,他在(学生接:勤学苦练)

老师小结:梅兰芳练的真苦啊。

(9)梅兰芳练得不仅仅苦,他还练得非常勤。勤是什么意思呢?字典上有两个义项,你选哪个?

(10)请同学们仔细读第二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梅兰芳练得非常勤?

学情预设:A“常常”是指? 我们只紧盯、注视了这么一会,眼睛就受不了了,而梅兰芳是常常这样去做,他这样勤学苦练,为的是什么呢?

B“日子一长” (教师补充:梅兰芳学艺的资料。) 读着“日子一长”这个词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梅兰芳(

)

每个夜晚,星星挂在天边,梅兰芳(

)

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梅兰芳(

)

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梅兰芳(

)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说一说。

(11)师: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寒冬酷暑,梅兰芳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勤学苦练,经他这么一练啊,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他的眼睛会说话了。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对梅兰芳说的吗?

(12)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篇6:小学一年级语文《脚印》精选教案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脚、印、留、对、狗、齐、全”7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这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3、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3个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不同的脚印;知道在雪地上可以留下各种动物的脚印,并能感受小动物们快乐的心情。

4、能看图仿照课文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并学习部分生字。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随即学习生字“脚、印、留”。

(1)做“拍手印”游戏,初步了解“留”的意思。

(2)学习生字“脚、印”。

正音:jiaoyin

板书:脚印(关注“单耳旁”)

2、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明确哪些小动物留下了脚印。

1、同座合作读课文,思考:是谁在雪地上留下了脚印。

2、交流。

出示: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留下了脚印。

3、句式训练,换句式:

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你会吗?同桌两人说说看。

出示:雪地上,、和留下了脚印。

4、引读两句句子。

随机板书:小鸡小狗小鸭

学习生字“狗”(板书时落实字形)

三、通过读文,了解小动物的脚印是怎么来的。

1、小鸡、小狗和小鸭是怎么把脚印留在雪地上的呢?师生合作,根据老师提问引读句子:

谁在雪地里跑?结果怎样?

小鸡在哪里跑?结果怎样?

小鸡在雪地里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于是,小鸡高兴地对小狗说--------

2、看动画,引读第一小节

3、模仿刚才一问一答的方法,同桌学习小狗怎样把脚印留在雪地上的。

4、交流,随机理解“对”

5、那么小鸭的脚印是怎么留下的?自己读读3、4小节。

交流。出示句子。

6、句式训练:3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出示句子,引读:

小鸡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鸡的脚印。

小狗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狗的脚印。

小鸭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鸭的脚印。

2)同桌尝试三句话合成一句话。

3)交流,出示:

7、和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的脚印。

四、品读课文,知晓小动物们脚印的特点。

过渡:那它们的脚印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1、引导观察并理解小动物们3句语言在写法上的不同

1)引读1到3小节。

出示:小鸡对小狗说:“你看,你看,我会画竹叶。”

小狗对小鸡说:“你看,你看,我会画梅花。”

小鸭对小鸡和小狗说:“你们看,你们看,我画的是什么?”

2)A人称代词不同—你们(说话对象不同、你们是指小鸡和小狗)

B句式不同(指导朗读问句)

2、引读第4小节,理解词语“齐声、全”。

3、指导读句。

(指板书)“小鸡、小狗和小鸭都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让我们开心地读好这句话。

4、句式练习:

用“的脚印像”句式说话

交流,随机板书:像竹叶、梅花、枫叶

5、出示课后句子1,指导读句。

五、拓展延伸,试着仿照课文进行创编。

1、出示图,创编课文。

同桌合作,学着课文中的样子来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结果怎么样?它又对别人说了什么?

2、出示课后句子2。

看着它们留在雪地上的一串串小脚印,我们都想说----

板书:

小鸡 竹叶

小狗 45 脚印(像) 梅花

篇7: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教案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zài háizi wánquán biànhuí fāyá

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发芽

hǎojiǔ wōniú wánbɑ páyɑpá

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4.学习新部首“”。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

(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而且,课文没有拼音,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教师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安排同桌互相帮助,使学生能自主识字,并学会向他人请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卡片、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图画复述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接着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

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

(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由扶到放”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独立感受文本内容,并逐步学会自学,此时,教师已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之动力。

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

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

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评选出选手。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的分角色朗读会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分角色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心理活动。

四、仿照课文,练习对话

导语: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

小黑板提示: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春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夏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秋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冬天了!”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模仿课文对话练习自己眼中的四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对话。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全、回”两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7.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本节课的写字教学,由观察到动笔,重点强调了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选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

《小蜗牛》教学反思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

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已经被这个小故事吸引,被妈妈的爱吸引,被小蜗牛的韧劲吸引。尽管小蜗牛一次次空手而归,但学生能感受到小蜗牛的快乐,能感受到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教育,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本节课我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中把图画及角色朗读有效地融入到其中,使学生在美丽的图画和丰富的想象中学习知识,了解自然,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高了学习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课堂上我非常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语言的表达。抓住“碧绿碧绿”引导学生积累ABAB式的词语,抓住“旁边”“已经”训练学生表达。通过让学生模仿课文对话练习自己眼中的四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对话。

上一篇:摘樱桃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雨山区社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