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讨论学习的心得体会

2024-04-09

党员讨论学习的心得体会(共14篇)

篇1:党员讨论学习的心得体会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

近期,国际文化学院的新生党员教育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院党支部根据党委的统一安排,在广大党员学生中迅速掀起了学习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相关会议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的精神,进一步丰富了党员学生的学习的平台。

新生党员教育分三个阶段,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第一阶段学习任务是在国庆期间,通过自主上网学习,查找近期胡锦涛同志讲话并领会其讲话精神,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学习成果。作为当代研究生,我们选取了教育视角,深入讨论,要把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好、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要把学习活动与学院当前深入开展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找准学习与各项活动的切入点、结合点,以此来推动学院的各项工作整体向前发展。

我们主要学习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此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上总结交流教育工作经验,分析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动员全党全社会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高度凝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讲话从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到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两方面着眼,强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全面阐述了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精辟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日益广泛深入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教育交流合作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有益教育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竞争力。积极吸引更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计划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创新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提高对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作为国际文化学院的国内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推广汉语教育事业有着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感。就海外教学和来去自由等方针,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在对外教学中,要以爱国情怀为首要前提,把服务国家服务人类的社会责任感融入到教学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由于是跨文化国际教育,因此我们要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

其次,实施素质教育更涉及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用人制度等。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切实把实施素质教育这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那么文化传统的尊重是我们作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首要要求。把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国际密切配合。

最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开放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融合国际,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真正的国际要求。

通过组织学习,广大党员学生纷纷表示,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加强学院学风建设和思考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强大思想武器。党员学生通过讨论学习,倍受鼓舞,表示作为一名在校在读研究生,要把党的教育事业至上贯穿于学习生活和以后工作的全过程,牢记使命勇挑重担,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履行职责使命,大力弘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努力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创先争优,为党旗添彩。

小组成员:林琼敏 李曼娜 张杜鹃 聂宏玲

2011年10月10日

篇2:党员讨论学习的心得体会

根据学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我支部专题组织全体党员就“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进行了“三思、三观”学习和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大家对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一、对群众路线的核心内涵理解更加深刻

全体党员普遍接受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展开夯实了思想基础。大家一致以为,群众线路是伟人的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根本政治线路、组织线路和工作线路,坚持党的群众线路,是党在长时间革命和建设中致胜的宝贝。总书记在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开工作会议上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程和命运终究取决于人心向背。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党在新情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大家一致以为:“以三思正三观”就是在认真思考“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间隔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份量重不重”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群众观,一切以民众、民生为动身点;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建立正确的事业观,常怀亲民、爱民、为民之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

二、对如何摆正与群众关系,切实为人民服务有了正确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强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情势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员只有把自己摆到群众中,才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执政为民,才能真正做到时刻关心群众生活、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真正了解把握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题目,才把党的根本宗旨切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往,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上,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热放在心上,才能以本身实际行动推动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一,把自己的思想摆进去。只有深入熟悉,才能增强自觉。把思想摆进去,就是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正确熟悉权利和利益,正确看待群众和自己,真正从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内心有强烈的认同感。现在学院正处在改革发展的上升阶段,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惑、问题和困难。作为党员干部,应主动深入到教师群众中,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教师的心声,关心教师的疾苦,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教师能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顺利开展工作,这也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第二,把自己的作风摆进去。把作风摆进去,就是要勇于重视自己的问题、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勇于纠正自己的问题,特别是在作风建设方面的问题。习总书记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要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情势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这“四风”问题。因此,就必须要深入对比这“四风”问题,让自己“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作风建设来一次大排查、大检验、大扫除。把作风摆进去,一是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要对比“四风”,让自己苏醒下来,深进细致地往想想、去找一找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二是要全面地往分析存在的问题。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本身实际,针对查照出来的题目,进行深进细致的分析,找准题目的真正缘由。分析题目,关键是要找准题目的本源,而不能无关痛痒、简单应付,否则自己就不知道该如何往改正错误。三是要有勇气往解决本身存在的作风问题。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应当不断地往自省、自警、自励,通过不断解决本身存在的题目,让自己保持良好的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真正建立群众观点,保持同人民群众的朴实情感,使自己在这次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中,上好作风建设的“必修课”。

篇3:讨论当代党员素质修养的问题

一、影响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问题

1. 经济的飞跃,造就了新时代的“共产党人”。

历史证明我们改革开放是正确的,在改革发展的36年中,我们看到的是我们经济发展的36年,是我们经济综合国力强盛的36年,也是我们为之骄傲的36年,36年的发展足以让我们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必须正视的是每一个“经济人”在这里都是胜利的,我们党在这36年中是成功的,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也不是社会主义”。同时也要指出的是市场经济是个“双刃剑”在经济人获得最大利益化的同时精神文明出现两条腿不一致的现象,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它不仅给党员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给党员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带来一系列变化,从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看,它极力促进党员树立平等、民主意识,帮助党员消除特权思想、官僚主义作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等价交换原则逐渐消解党员的党性,特别是那些党员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公权力进行权力寻租,这些都给我们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造成严重打击,不利于党的工作的开展。

市场经济的伟大胜利不能满足对精神的需求,在新的一轮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同时,共产党员面对诟病开始“正衣冠,洗洗澡,看看病”,对日常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权力主义”、“公私不分”、“先己后公”、“行贿受贿、吃喝玩乐”等问题,对精神的要求开始有新的要求,部分党员道德失范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新的发展目标。

2. 政治研究的偏差造成的观点差异

在心灵与精神的绿洲中,价值观将成为一个伟大的旗帜,也会树立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共产党人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不断地在开拓进取着。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变化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创新将成为新时代的主题。

在社会信息化下,一种新的统治的模式正在产生,信息正在变成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媒介,指导着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政治信息成为我们获取政治给养的主要渠道,价值观的认识将成为影响广大党员的主要因素。信息的真假成为我们分辨的主要方面,事实是客观的,而忽略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就会造成视觉上的误差。政治素养的养成将造成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的信息选择。

3. 入党动机不纯造成了党员队伍新的问题

党员队伍的壮大在于新鲜血液的输入。在发展新党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入党队伍的纯洁性是当下发展新党员的首要问题。在入党的问题上,信念不坚定、功利性强造成党建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党的先进性。把入党看成是提高身价、显示能力、满足个人虚荣新的的捷径,入党成为某些投机分子评优评先、应聘工作、优先提拔的首要之选。入了党的门,不能成为党的人,就是当下我们党中功利性问题的首要表现。

二、新形势下要把党的承诺问题落到实处

1. 理论学习不可缺少,打牢思想根基是关键。

我们在发展党的事业的过程中对于理论性的学习一直非常重视,思想的贫困往往来源于对于理论性的学习不够贯彻,而理论的贫困往往是学习性不够。党员干部在学习党的理论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加强理论性学习是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过程。提高党员的判断能力和办事能力,维护改革开放的成果,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没有深厚的理论是不行的。理论上的清醒是一个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重要保证,政治上同国家保持一致,始终把社会主义事业放到首位,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市场的发展瞬息万变,如何把控在社会主义的调控,将成为新时代党员的标准。加强理论性学习有助于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在大是大非面前以清醒的头脑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净化心灵,升华理想信念,防止思想的僵化。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困难面前不气馁,时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反腐倡廉努力建造新的中国梦而奋斗。

2. 加强党性修养,做合格的共产党人。

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新要求,是班子建设的新需要,是党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关系到做到听党的话,做党的忠诚卫士的决心,关系到我们党保持高风亮节的恒心。在平时的工作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的核心就是党性。

在新的形势下,党员要始终坚持一方面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使我们永葆青春,另一方面不断地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提高对腐化思想的抵抗能力,让党时刻保持着战斗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随着社会民主的失衡,我们考核党员的标准越来越严格,社会民众对于党员要求的标准越来越苛刻。党员干部在处理日常工作的时候要慎之又慎,只有把群众的事情放心上,才能在帮助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老百姓才会热爱我们的党,拥护我们的党。在处理群众事物的时候,不能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而选择性地服务,眼高手低,最终会降低老百姓的支持率。只有多办一些让老百姓放心让老百姓满意的事。同时我们党要求党员在作风建设方面保持共产党员的崇高身份,时刻把党放心中,把百姓放心中,做到忠诚我们的党,忠诚我们党的事业,使我们党成为能为老百姓办事的党。树立时刻学习的信念,不断地以马克思的学说充实我们的大脑,让党的理论成为指挥我们大脑的“司令官”。

3. 党建仍是党的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党建是我们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怎么建设我们的党、建设什么样的党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党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成败,所以从严治党、坚持党要管党、坚持把我们建设成为伟大的党成为党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们党要求从我们的党的领导班子出手,把我们的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水平就要改进办事思想,提高领导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健全领导制度,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个贯彻党的理论和路子方针的坚强集体。

党建就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动党的各方面建设是我们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顺应时代的发展,使各级党组织不断地锻炼创新能力、战斗力。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发扬联系群众、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三、依托中华文明,共创新时代“中国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需要建立在对中华文明自信的基础上。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姜义华认为:“从文明的角度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为什么要走自己的道路,要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国情的制度。”作为中华儿女要自信我们的文明,认真地反思和研究它,今天我们谈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时候,正是我们对于文明的赞同。鸦片战争之后,不少中国人曾一度陷入迷茫,我们对于我们的文明又不得不重新审视,经过100多年的思考,我们已经慢慢摸索出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国家博物馆的时候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国家强大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民富是国家强大的彰显。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党员只有模范地身先士卒,才能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才能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托中华文明的丰厚底蕴最终在新时代实现数代人为之艰苦奋斗的“中国梦”。

摘要: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我们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进的动力,党员素质直接影响我们国家的发展前进方向,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党性修养,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严格要求自己。

关键词:党员修养,党员建设,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淑英.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吉林财税,1995,(12).

篇4:党员讨论学习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现将我学习“四个全面”时所做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分享如下:

本书的主体部分包含四个方面即四章,笔记也是以章节顺序展开的。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一字之变,但体现的寓意却有不同。一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上产力高度发展,科技实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大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给党和人民增添了信心和勇气去实现下一步的任务和建设目标。二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国际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体,总体上看,国际环境是稳定的。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力因素增加,科技革命正处于方兴未艾之势,中国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加快发展自己,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上对我们发展有利的因素来加快发展自己。三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内的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列的变化。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基础更加坚固;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这些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优势条件。当然我们面临的挑战也依然存在,诸如经济结构调整缓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创新能力不强等因素。

二、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鲜明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伟大斗争肩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确保用今后几年时间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无疑是中华民族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从改革的推荐方式看,只有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共振效果,才能放大改革的效应。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带来新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所谓全面提升,概括起来说,可以叫作练好“四大内功”或叫“基本功”。意识要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期决定性作用,从而显著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通过改革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完善生产力发展的区域布局。三是通过改革,推动社会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利于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四是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直接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从深远历史意义看,全面依法治国着眼于解决法治与认知的关系问题,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法治与人治的关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都必须经过法治国家建设这个坎。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法制建设经过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基础是推进全民守法,关键是加强法律的实施,重点是提高立法质量。加强调查研究室提高立法质量的前提,科学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关键,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途径,完善立法评估是提高立法质量的保障, 社会实践是法律的基础。

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着力强调的,他对今后党的建设从“严”的角度提出八个方面的要求,即: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 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生活,发挥好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如果对其经验和做法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严”。“严”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新常态,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

事实证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全面了,从严了,我们党就坚强有力。党坚强有力,人民群众就会团结聚集在党的周围,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篇5:党员思想教育学习讨论心得

在学习了《反自由主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这三篇文章之后,我发现它们涵盖了我在之前的党性分析报告中所提到的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在这三篇文章中找到相应的有效的解决办法。

特别是《反对自由主义》这篇文章,它给我的触动最大。它深刻的揭示了自由主义的成因和各种表现,而毛主席列出的这十一种表现在当代社会、当代大学生中,党组织的内部,甚至是我自己身上,都有着明显的痕迹。

当寝室的同学,身边的朋友有错误的想法,行为时,我明明知道他们不对,但碍于情面,为了求得一时的“和谐”“团结”,也不去同他们争辩,放任自流。秉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独善其身,而对同学们的事情漠不关心,这都是自由主义在作怪。

以前总以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只是思想意识层次不够,精神境界太低,只要多学习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修养就足以弥补这一缺点。但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明确指出“自由主义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自由主义者以抽象的教条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原则。”

那么什么是“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呢?1928年11月,周恩来起草的一份党内文件中,列举了小资产阶级思想对党的影响(1)在思想方法上,小资产阶级表现为观察问题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党内出现只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和只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2)在政治倾向上,小资产阶级表现为随着情况变化而产生的左右摇摆。当革命发展顺利时,易出现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当革命遭受挫折或与资产阶级合作时期,易表现为悲观失望,或表现追随于资产阶级之后的右倾情绪和观点。(3)在组织生活方面,小资产阶级表现为脱离群众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脱离组织的宗派主义等等。

反映在实际生活中就是个别党员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先从自身利益出发,首要考虑的就是是否对自己有利。比如有的党员在接受党的任务时,认为耽误了自己的时间,影响了自己别的事情,就不愿去做;或者认为任务归于困难,于己无利,而推脱他人。一旦遇到“好的”“有利可图”的事情就一哄而上,生怕被别人抢去,这就是小资产阶级自私自利性的典型表现。

同时,毛主席又指出:“自由主义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冲突的。” 机会主义,也称投机主义,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可以不择手段,突出的表现是不按规则办事,视规则为腐儒之论,其最高追求是实现自己的目标,以结果来衡量一切,而不重视过程,它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抵制自由主义、机会主义的影响。

而要克服自由主义,仅仅依靠加强理论修养是不够的。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一文中指出:“每个党员都是从中国社会中来的,并且今天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还经常和这个社会中一切不好的东西接触。不论是无产阶级或是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党员,不论是老党员或是新党员,他们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旧社会的思想意识和习惯。”我们大学生党员虽然接受了长期的高等教育,但也无法忽视我们生活在中国社会这一客观事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落后思想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在我们身上,不仅有着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甚至要有着封建主义的残留。它们都阻碍者我们思想意识的进步。

“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战胜集中的大资产阶级,要比‘战胜’千百万小业主容易千百倍;而这些小业主用他们日常的、琐碎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腐化活动制造着为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使资产阶级得以复辟的恶果。”“我们为了要获得胜利,就不但要和剥削阶级进行严重的斗争,而且要和剥削阶级在群众中长期造成的影响,要和群众中的落后意识、落后现象进行斗争,才能提高群众的觉悟,团结广大的群众去战胜剥削阶级。这就是我们在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过程中的困难之所在。”

那么要如何去抵制这种习惯势力,减少旧社会落后思想意识对我们的影响呢?刘少奇说“无产阶级政党的内部需要实行极严格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才能抵制这种恶劣影响,才能使无产阶级正确地、有效地、胜利地发挥自己的组织作用。”同时,邓小平也在《一靠理想二靠纪律》中指出只有依靠理想和纪律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把我们的党组织、同学们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学风浓厚,师生品德优良的学校。

篇6:党员讨论学习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十八大总书记讲话精神,总书记在多次考察、讲话、批示中,从增强党性、加强学习、遵纪守法等多个层面阐述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之际,让我们从总书记的这些观点中来探究,如何做一名“好党员”?

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体会到,应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这些目标要求,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相衔接,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全党全国要同心同德、埋头苦干,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共同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而奋斗。

第四,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对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正确指引。这些基本要求,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涉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还涉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的十八大对各项工作的谋划和部署都是遵循和体现这些基本要求的。抓住了这些基本要求,就能更好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第五,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全党要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深入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近年来我们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决不能手软。

而从自身出发,深刻思考如何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首先,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总书记反复强调,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他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到:“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本立而道生,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站位高、眼界宽、心胸阔,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在我们党9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无数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不惧刀锯鼎镬、赴汤蹈火,能够光明磊落、鞠躬尽瘁,靠的就是他们对理想信念、精神追求这个“本”和“道理”的执着追求和坚守。

反观有些党员之所以蜕化变质,就是因为理想信念这个“本”发生了动摇。总书记说:“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我们的党要坚强有力,就必须要求我们的党员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立根固本上下足功夫。

其次,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清晰明确的。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总书记专门要求写了这样一段话:“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要有坚定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但绝不能因为不是马上可以实现的,就动摇这个理想信念,就不做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共产党员,“如果丢失我们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同理想,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几个方面共同构成的,它們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有些人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最后,党员理想信念坚定与否是可以检验的。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就如何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能否”的标准,即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他还强调指出,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因此,一名合格的党员,就是平时能够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在关键时刻和重大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能靠得住、信得过;就是在各种诱惑面前能够立场坚定,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姓“马”姓“共”的本色,切实做到爱党、信党、护党、跟党走。同时,总书记强调指出,坚定理想信念不是空泛的,要针对可能面对的具体问题,对照具体表现来坚定理想信念。这样的检验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经历一两件事、听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要看长期表现,甚至看一辈子。

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有优良作风。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共产党人更要有优良的作风。

其一,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的核心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使每一名共产党员牢记并恪守我们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合格的党员,就是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像种子一样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就是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能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考量。

其二,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重要武器。总书记指出,一些党员缺乏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的勇气,这既害自己又耽误同志,最终伤害的是党的事业。“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一名合格的党员,应该对自己的缺点错误敢于正视、主动改正;对别人的缺点错误,敢于指出、帮助改进;对同志的提醒批评,闻过则喜、虚心接受。总书记指出,我们是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不要搞“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那一套。因此,每个党员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严肃地自我解剖,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自觉和责任,从而使这个武器不断发挥作用和效果。

其三,讲究道德品行,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句话,指出共产党员要注意细节小事、注重修身律己,要“吾日三省吾身”。他强调指出:“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合格的党员,就是能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带动群众、引领社会风向;能慎独慎微,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摒除“四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操守。

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延安时期,“良好的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习”。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总书记指出,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全体党员“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

其一,要主動学习。总书记指出,不懂马克思主义,不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信奉党的政治主张,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因此,一名合格的党员,首先是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作为党员,政治上的成熟和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成熟与清醒。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做合格党员,就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全面准确理解其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深刻领会把握其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其次是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备,也是重要的政治素养。最后是主动地学习各方面知识,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其二,要善于学习。首先是要把握学习的正确方向。作为共产党员,我们的学习必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学习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甚至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而陷入歧途。其次是要注意系统性和全面性。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的经验学习。

其三,要知行合一。总书记指出,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实践出真知,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从而失去生命力和活力。因此,必须把我们的学习同具体的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坚持知行合一,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推进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通过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推进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这种状态,在党内相当一个范围、相当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他指出,全党同志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因此,有干事创业的能力、有做好工作的本领,才称得上是合格的党员。

一方面,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增强自身本领。关于方法问题,毛泽东曾精辟地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做合格党员,就要掌握这些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从而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篇7:党员讨论学习的心得体会

会上,围绕学习“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心得体会,孙绍骋、盛茂林分别作重点发言。大家一致认为,“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是我们党对共产党员的重要要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道德修养,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把合格党员的要求体现到思想、工作、作风等各方面,努力为全省干部群众作出表率。要下力气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始终保持崇高的理想,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勇气,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把自己的奋斗奉献给党的事业,奉献给人民。

会议指出,党的以来,习多次就党员干部“锤炼品格、加强道德修养”作出重要论述,并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道德典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向党中央和习看齐,始终把立德、修德、践德作为人生必修课,崇德修身、固本培元。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始终保持健康生活情趣和高尚道德情操。要坚持德行如一、知行合一,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常怀为民之德,保持勤勉之德,永葆清廉之德,切实把道德的力量体现到具体工作中。

会议指出,讲奉献、有作为,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政治本色。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贯彻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思路和要求,迫切需要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职责和人民的事业,多向好的标杆看齐,朝着高标准严要求的方向努力迈进。各级党委要广泛接触干部,多与干部谈心谈话,特别是针对换届后干部思想实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为山西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篇8:党员讨论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有话想说

所谓有话想说就是指学生在围绕主题的讨论学习中有强烈的乐于交流的欲望。只有产生乐于交流的欲望, 才能促使学生主动交流, 使讨论学习落到实处。科学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是小组学习的关键。小组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激励性、层次性、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作出多种解释回答的可能性、发散性,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励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 推动学生进行集体思考或独立思考的实践活动,推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向纵深发展。层次性的问题是建立在学生过去的经验或知识上, 充分结合学生能接触到的生活实际。探究性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起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

为促使学生有话想说, 在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时还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选择具有针对性、争论性、两难性的论题,以激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归纳、整理出自己的观点。学生一旦有了自己的观点便会产生急于交流的欲望。其次,在确定论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后,选择那种有一定梯度的、学生自己不容易回答但经过讨论、思考、交流又能回答的问题。第三,运用“反论”确定论题,也是促使学生乐于交流的方法之一。所谓“反论”就是把否定的论点作为讨论题。在运用“ 反论”确定论题时要建立在学生对正确论点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 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反论论点的批驳,加深了对正确论点的理解和认识。

二、有话能说

以往常见的小组讨论往往是优等生抢先说, 后进生还没等说,正确论点便已形成,小组讨论也就结束了,后进生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这样一来,优等生有话能说,后进生有话无处说,使后进生在学习中成为旁观者,处于不利地位。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能说是使小组讨论学习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实践教学中,要从抓小组建立和加强小组管理来促使每个学生都有话能说。

小组讨论学习中,小组的人数可多可少,两三人乃至五六人均可。小组内设小组长, 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选择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汇报员要选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建好的小组内要相互关爱、坦诚相处、民主平等。在建立讨论小组时要使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水平等方面合理搭配,体现差异性和互补性,力求实现“人才”均衡,以便在讨论中形成互补学习,促进后进生转化。对组建好的兴趣小组要加强管理, 树立互帮互助思想。在讨论发言时,可以让后进生先发言,以便后进生聆听别人发言。优生对后进生错误论点的批驳理由, 才是帮助后进生树立正确论点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可以让优生先发言, 以使后进生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同时,结合别人的论点对自己即将发表的论点进行比较、分析,以形成自己的论点。为了体现讨论学习中互补学习的特点,在强调相同观点简单说的同时,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这不仅仅是对发言者的尊重,更是尊重自己的直接体现。

三、有话敢说

在讨论学习中,要使学生有话敢说。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三个观点: 一是树立发言要负责任的观点。也就是发言不能随便说,发言要有根据,只有有根据的发言才不会招致同组成员或教师的批评。二是要树立说错了没关系的观点。使学生知道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观点错误,也不是学习不上进的表现,相反,只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通过小组讨论或班集体交流,才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考查”,才能建立正确的观点,促使自己学习不断进步。三是树立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思想。通过树立这三个观念,许多同学在小组讨论中都做到了有话敢说。

四、 有话会说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有条理性, 能准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我发现……”“我看到……”“我是这样想( 或做) 的……”“我认为……是正确( 或错误) 的 ,因为……所以……”等句式回答或阐述观点,阐述观点时强调要抓住重点, 要有次序。在中高年级要教给学生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基本推理方法, 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加以运用。久而久之,学生发言的条理性就会越来越强了。

在实践教学中,我越来越感到,只有坚持让学生做到“四说”才能促使小组讨论学习更有成效, 才能真正发挥小组讨论学习的合作优势,才能真正使学习过程中的民主、平等、尊重、交流、合作的内涵得到充分体现。

摘要:在教学中要增强小组讨论学习的时效性,必须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学习中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

篇9:讨论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译

一、听(LISTENING)

对于听力而言,必须牢记的是“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基本规律。建议:(1)五遍泛听:找一份适合于自己水平的听力资料,利用零碎时间,至少听五遍,然后再换另一份听力资料,仍然是听上五遍。(2)间歇精听:偶尔要进行一部分精听,即一边听,一边记笔记。一句一句地边听边写。不会的单词要查一查字典。不得懒惰,不得烦躁,要踏实,要扎实,一步一个脚印。每次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3)语言环境:很多人抱怨在英语学习中没有语言环境。

二、说(SPEAKING)

莱曼英语认为要想练就熟练的口语,必须循序渐进,有简单到复杂。一些技巧也应注意:(1)自言自语:从每天的英语阅读开始,做到声音洪亮,口齿清晰,发音准确,语调优美,增加自信。(2)自我创作:将所读的句子通过更改其中一些单词,词组或句型,进行仿造句子,将其变成自己的句子,并大声朗读出来。(3)多抓句型:注意句型所衍生的不同含义,进行灵活的句子创作。(4)交流沟通:听到英语就应该模仿默念,增加自己的语素,无论懂与不懂,都应心里跟读。这是上英语课或和他人交流的基本步骤。

三、读(READING)

谈到阅读,精读和泛读要兼顾。所谓精读,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弄清每一个单词,词组,句型乃至习语的含义,从中锁定一些未学过的内容,通过一学,二记,三运用的过程进行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英语知识。至于“泛读”,是大部分中国学生所不顾及或没有时间顾及的。而英语学习恰恰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以增加课外信息,达到增加谈资,增加阅读理解知识面的目的。但凡英语好的学生,都是大量泛读对他们的考试和交流起到了支撑作用。

四、写(WRITING)

英语的写作已经作为各类级别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且未来的英语运用中,写作也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技能之一。因而,写作就需要学习和练习。正如我们的汉语写作一样,应该时不常地写一些英语的日记,周记或专题作文,充分利用已学过的语法点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明确的是,写作对于基础知识而言,可起到复习作用;对于口语而言,可起到思维培养的作用。

五、译(TRANSLATION)

至于英汉互译,基本上在课本和课堂上难觅其踪影。很少有老师讲解如何做汉英互译。而莱曼英语认为汉英互译无论是对于英语写作,还是英语口语都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我们认为汉英互译是学生必须练习的重要的语言能力之一。且莱曼英语教学理念中也已给出了系列的练习方法,用以指导学生的汉英互译。

篇10:党员讨论学习的心得体会

我在日常学习材料中看到以下一段关于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认为高度概括了对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要求,抄录如下:

一是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党员队伍好。党员素质优良,有较强的党员意识,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工作机制好。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顺畅有序。

四是工作业绩好。本单位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事迹突出。

五是群众反映好。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篇11:党员学习讨论记录

作为一名党员,面对这场世纪盛会更是心潮澎湃,深受鼓舞,只有在自己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不忘创先争优,努力争创一流,应该主动思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应该勤奋工作,热情服务,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完善本职工作,努力为推动社区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时刻保持努力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学习, 努力刻苦钻研、立足于岗位做奋发贡献。 吴大观同志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奋发有为。他知难而进,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科研机构和试验基地。在离开一线岗位后,他仍坚持勤奋工作,不断学习,不忘对航空工业人才的培养。他坚持终身学习,笔耕不辍。 作为一个青年,我一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以吴大观同志的精神为动力,立足岗位,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以报国为理想,以创新为锐气,以青春为热情, 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社区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同时,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从点滴做起,不好高骛远,一定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努力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世界在不断变化,知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最有效的方法,才能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出新的成绩。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刻苦工作的作风。饱满的热情可以激发工作的创作灵感,谦虚勤奋工作做法则是让人获取事业上成功的关键,不断保持一股强大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篇12:党员学习讨论发言稿

丰乐小学 卓小英

在支部生活会上,尹书记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具体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和组织讨论。与会的各位党员结合《标准》出台的意义、作用畅谈了认识和体会。通过学习,体现了党性与人性的统一,德与才、情与法的统一。我以后要以《标准》作为一面镜子,经常用来对照自己的所言所行,不但力求达到我校的优秀党员标准,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在今后工作中,把学习当成个人成长和提高素质的重要环节和阶梯,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中吸取政治营养,努力改造世界观,增强党性。彻底改变原则性不强,表率作用不够的毛病,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党员。2.提升素质,加强为人民服务本领。

从两个方面做起:积极参加各类理论业务培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强化自学,学习有关理论和业务知识,靠知识武装头脑;善于总结,努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真正做到《标准》中讲的“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掌握现代产业等知识,注重研究总结工作规律,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篇13: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

一、优秀课堂案例再现

这是一节校外公开课《故乡》中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的小组活动。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讨论完“少年闰土”的人物形象后, 接着来体会二十年后的“中年闰土”的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中年闰土话语中最短的一句话, “老爷!……”这个句子, 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你认为句中的省略号, 省略了些什么? 你认为两个阔别已久的好朋友见面了, 应该说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各组同学进行问题讨论, 最后教师指定小组中的优秀代表, 进行情景对话。

此环节中教师设计的小组讨论形式, 学生既明白了文中“省略号”的运用所隐含的语言, 也对封建等级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 从而对当时闰土内心微妙的复杂心理有了体悟。笔者认为此处的小组活动形式是有效的, 从“省略号”入手既让学生积极思考起来, 也加强了对文本的解读, 窥见到了人物的心理, 更对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有了深一步的理解。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后, 小组讨论模式就成为当前教学中语文教师青睐的一种形式, 但现实的语文课堂要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行之有效地开展, 绝非易事。小组讨论存在一定的问题, 还需要策略方面的改进:

(一) 问题设计的深度要适中

课堂提问的是否合理、有效, 小组讨论的组织才会有必要、有价值。因此, 小组讨论的问题应该不是学生稍加思考就能给出唯一答案的, 也不是脱离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无从下手的。过高或过低的问题设计都会使小组讨论陷入低效的泥潭, 讨论就成了一种形式、一种点缀、一种摆设。

改进策略:首先要根据教材和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 精心设计“适中”的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 既要研究教材, 又要研究学生。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找准问题的切入口。

(二) 问题设计要紧扣住文本

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明天不封阳台》一课, 课堂上老师布置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探讨研究保护环境的问题, 虽然学生说的都有道理, 但与本文的主旨却相背离。作者在文中借明天是否封阳台这件事, 主要是想让学生产生一种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所以听课的教师都觉得此处的小组探讨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

改进策略:教师在预设问题让学生展开探讨的时候要深入地去钻研教材, 研究文本, 把握文章的重难点, 把握住作者借助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文本且考虑到提问的切入点。

(三) 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由于教师忽视了讨论之前的准备, 学生没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问题一提出来, 就让学生进入讨论状态。结果使整个讨论冷冷清清, 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 讨论就难于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目标也就难以达成。要么学生的讨论只停留在表面, 最后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要么极少数学生成了讨论的主角, 课堂讨论依旧成为教师的讲堂或者是教师与少数精英学生的对话, 使讨论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改进策略:问题提出后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思考的时间, 小组讨论时的交流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更具价值。

(四) 关注某一组也要兼顾其他组

在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小组讨论, 教师只关注回答问题的那个小组, 甚至会因为对他们的欣赏就直接走近他们, 零距离的倾听他们的语言表述, 时而还会流露出满意的神态, 却全然忽略身旁的其他组成员, 使他们在课堂上长时间脱离教师的视线甚至是关注。由于教师的忽视, 这一过程也不排除个别学生开小差、走神, 思绪游离于问题之外。

改进策略:小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分工更明确些, 活动时让每组学生都有相应的任务。既要对回答问题的小组投去关注的眼神也不能冷落其他的小组, 这样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才会感受到参与的幸福感。

(五) 把握好介入火候, 发挥好引导作用

进行课堂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指导和介入也必不可少, 而相应介入的时机就显得相当重要。但有些课上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发挥得不够明显, 有些时候学生刚进入小组讨论的状态, 教师唯恐学生讨论的不在点子上或交流的不到位, 就边在行间不停地穿梭, 口中又在喋喋不休, 学生缺乏一个沉静的思考空间, 或者思绪总会受到教师的干扰, 因此讨论很茫然。

篇14: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

一、优秀课堂案例再现

这是一节校外公开课《故乡》中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的小组活动。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讨论完“少年闰土”的人物形象后,接着来体会二十年后的“中年闰土”的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中年闰土话语中最短的一句话,“老爷!……”这个句子,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你认为句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些什么? 你认为两个阔别已久的好朋友见面了,应该说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各组同学进行问题讨论,最后教师指定小组中的优秀代表,进行情景对话。

此环节中教师设计的小组讨论形式,学生既明白了文中“省略号”的运用所隐含的语言,也对封建等级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从而对当时闰土内心微妙的复杂心理有了体悟。笔者认为此处的小组活动形式是有效的,从“省略号”入手既让学生积极思考起来,也加强了对文本的解读,窥见到了人物的心理,更对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有了深一步的理解。

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后,小组讨论模式就成为当前教学中语文教师青睐的一种形式,但现实的语文课堂要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小组讨论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要策略方面的改进:

(一)问题设计的深度要适中

课堂提问的是否合理、有效,小组讨论的组织才会有必要、有价值。因此,小组讨论的问题应该不是学生稍加思考就能给出唯一答案的,也不是脱离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无从下手的。过高或过低的问题设计都会使小组讨论陷入低效的泥潭,讨论就成了一种形式、一种点缀、一种摆设。

改进策略:首先要根据教材和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精心设计“适中”的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既要研究教材,又要研究学生。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找准问题的切入口。

(二)问题设计要紧扣住文本

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明天不封阳台》一课,课堂上老师布置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探讨研究保护环境的问题,虽然学生说的都有道理,但与本文的主旨却相背离。作者在文中借明天是否封阳台这件事,主要是想让学生产生一种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所以听课的教师都觉得此处的小组探讨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

改进策略:教师在预设问题让学生展开探讨的时候要深入地去钻研教材,研究文本,把握文章的重难点,把握住作者借助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文本且考虑到提问的切入点。

(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由于教师忽视了讨论之前的准备,学生没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问题一提出来,就让学生进入讨论状态。结果使整个讨论冷冷清清,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讨论就难于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目标也就难以达成。要么学生的讨论只停留在表面,最后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要么极少数学生成了讨论的主角,课堂讨论依旧成为教师的讲堂或者是教师与少数精英学生的对话,使讨论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改进策略:问题提出后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思考的时间,小组讨论时的交流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更具价值。

(四)关注某一组也要兼顾其他组

在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小组讨论,教师只关注回答问题的那个小组,甚至会因为对他们的欣赏就直接走近他们,零距离的倾听他们的语言表述,时而还会流露出满意的神态,却全然忽略身旁的其他组成员,使他们在课堂上长时间脱离教师的视线甚至是关注。由于教师的忽视,这一过程也不排除个别学生开小差、走神,思绪游离于问题之外。

改进策略:小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分工更明确些,活动时让每组学生都有相应的任务。既要对回答问题的小组投去关注的眼神也不能冷落其他的小组,这样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才会感受到参与的幸福感。

(五)把握好介入火候,发挥好引导作用

进行课堂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和介入也必不可少,而相应介入的时机就显得相当重要。但有些课上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发挥得不够明显,有些时候学生刚进入小组讨论的状态,教师唯恐学生讨论的不在点子上或交流的不到位,就边在行间不停地穿梭,口中又在喋喋不休,学生缺乏一个沉静的思考空间,或者思绪总会受到教师的干扰,因此讨论很茫然。

改进策略:教师应当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介入,努力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和学生展开平等的交流和探讨,把握介入讨论的火候,形成师生情感交流上的碰撞,营造探讨交流热,形成课堂最美的瞬间。

上一篇:大学生眼镜市场调研报告下一篇:辣妈正传经典语录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