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悲壮到豪迈学习心得

2024-04-27

从悲壮到豪迈学习心得(通用3篇)

篇1:从悲壮到豪迈学习心得

《从悲壮到豪迈》学习心得

观看了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国防大学所作的《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形势报告专题录像片,刘书记的报告深刻总结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宝贵经验。“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四川走过了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历程,同时谱写了气壮山河、坚韧奋进的历史篇章。刘奇葆书记的报告,分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三个方面,以翔实的资料、客观的陈述、精辟的论断,对“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四川走过的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岁月,我党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的光辉历程进行了科学回顾,对抗震救灾和科学重建中谱写的气壮山河、坚韧奋进的历史篇章和创造人类抗灾救灾史上伟大奇迹的原因进行了深刻揭示,对四川运用科学发展观推动跨越发展的美好前景进行了科学描绘。特别是2008年“5﹒12”地震后四川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尤其在经历了地震的巨大创伤后,四川人民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并以此为契机推进了四川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本人观后静思,深深感动,不禁为我们党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创造了人类抗灾救灾史上伟大奇迹而自豪。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夺取四川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是因为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光明正确的道路,是因为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强大,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目的和群众工作方法。

作为在校的大学生,这一刻,我们必须明白,灾后的废墟是昨日的坟墓,也是明日的家园;灾难是过去的终点,但更是新生的起点;被撕裂的伤口,不是简单的让它愈合如初,而是要让康复后的躯体更加强健。因此,我们就更应该担负起对国家,对人民的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加快经济发展,更快地促进富农增收。只有这样,地方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富裕了,我们才能抽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持灾区人民,支持灾区的重建,也才能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为国家排忧解难。相信有了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有了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有了灾区群众的艰苦奋斗,再大的困难都能战胜,四川所以从悲壮走向了豪迈!

篇2:从悲壮到豪迈学习心得

今天,我观看了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国防大学作了《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形势报告。报告从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三方面,以翔实的资料再现了四川气壮山河、豪迈奋进的抗灾重建历程,描绘了四川在科学发展轨道上推动跨越发展的美好前景,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强大、共产党的伟大,听后倍感振奋、倍受鼓舞。

2008年,四川经历了冰雪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特大山洪泥石流、5.12特大地震灾害,在灾难面前,四川人民没有倒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超强的智慧做好了灾后自救;在灾难面前,祖国同胞没有忘记四川人民,各地的救援队和医疗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全力参与抢险救援和医疗救助。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团结、自信、坚强、奋起的民族精神。

在灾后重建的时刻,纪检监察人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努力践行“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要求,深入到灾后重建的第一线,将防治腐败寓于灾后重建的重要决策和措施之中,使整个灾后重建工程做到清楚、透明,为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明白帐、放心帐。当耳边再次响起“四川依然美丽”这首歌曲时,当看到四川灾区一座座巍然矗立的新村、新镇、新城,以及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时,我再次感到祖国的强大。

地震震不垮坚强的中国人,地震震不垮坚强的四川人,灾难只会

让我们变得更坚定、对未来更有信心!正如刘奇葆书记所说:四川没有跨,四川经济没有跨、四川精神没有跨,四川依然美丽!

刘奇葆书记的报告是一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精彩报告,是一堂丰富生动的形势政策教育课。我们应该抢抓历史机遇,攻坚克难,以抗震救灾精神投入到各项事业的建设当中去,力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而奋斗。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危急的时刻是抢险救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的生命,我们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救人最多和伤员死亡率最低的奇迹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艰难的考验是安置群众。急灾区群众所急,解灾区群众所难;家家有住处,户户有饭吃,人人有保障。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发社会动荡,我们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安置群众的奇迹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重大的任务是恢复重建。科学重建,规划为先;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我们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恢复重建的奇迹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根本的动力是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原地“起立”,发展“起跳”。以“再生性跨越”为根本取向的“四川模式”是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伟大创举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深刻的创新是对口援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东西联动,内外互动。对口援建的“中国模式”是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伟大创举

从悲壮走向豪迈,最振奋的目标是高地建设。爬坡上坎,蓄势突破;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四川发展,我们努力走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前列

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伟大时代,这是人类抗震救灾史上大爱无疆的不朽丰碑。

刘奇葆书记的报告很受感动、很受教育、很受鼓舞,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当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个中心工作,立足岗位,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开拓奋进,要切实把好的方法、好的经验运用到工作中,发扬抗震救灾精神,从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历程中汲取推动工作的不竭动力,切实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多干苦干实干,为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四川走过了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历程,同时谱写了气壮山河、坚韧奋进的历史篇章,这段历程概括起来就是从“悲壮走向豪迈”。刘书记的报告分 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三个方面,以翔实的资料、客观的陈述、精辟的论断,科学回顾了我党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的光辉历程,深刻揭示了创造人类抗震救灾史上伟大奇

迹的真正原因,科学描绘了四川在科学发展轨道上推动跨越发展的美好前景。

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青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时刻保持一颗“进取心”,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不轻言放弃的坚持,去克服自身发展的障碍。不断树立新目标,拓宽新思维,寻找新思路,开辟新境界,脚踏实地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各方面的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受住困难和风浪的考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新的辉煌奉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场报告会让我们看到了,四川是如何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国家的大力支持,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灾区群众的艰苦奋斗,使遭受重大创伤的灾区呈现出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村庄焕发出蓬勃生机,一个个灾区人民坚强的站立起来。这场报告会使我们更加领悟到了中华民族之间强大的凝聚力,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堡垒作用,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应该将民族的繁荣昌盛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

这场报告会,使我们更加领悟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让我们更加清楚的领悟到中国共产党的先锋堡垒作用,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应该将民族的繁荣昌盛作为我们大学生青年骨干首要奋斗目标,刘奇葆书记的讲话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取得胜利,必须要有艰苦奋

斗的精神,没有坚苦卓绝,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就不可能做好灾区的防疫工作和重建工作,维持灾区的稳定与团结。

篇3:从悲壮到豪迈学习心得

2011年是5·12汶川大地震三年灾后恢复重建取得成果的一年。为了充分展现四川教育的重建成果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四川教育电视台精心策划、周密部署, 组织策划了大型新闻行动—《从悲壮走向豪迈》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特别报道《从悲壮走向豪迈》以“校园巨变师生信心感恩奋进传承大爱”为主旨, 在四川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中设置特别版块, 连续一个月播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的系列报道, 展示三年重建中, 四川教育“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伟大历程, 展示四川地震灾区的“新校园”、“新家园”、“新生活”、“新面貌”以及“新梦想”。特别报道开辟了《探访新校园》、《我的这三年》、《数字看重建》等子版块。四川教育电视台的记者兵分多路重回灾区, 现场感受灾区学校脱胎换骨的新面貌, 亲身体验灾区师生的新生活, 感悟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弘扬与升华, 见证灾区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伟大奇迹。

笔者曾到四川灾区采访报道过, 对灾区的情况也有所了解, 感同身受。看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系列报道后有些想法, 特地和四川教育电视台同行进行了交流, 详细了解到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策划采访摄制全过程, 从而对大型新闻行动的前期策划与组织实施, 对大型主题新闻报道如何出彩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悟。

1 主题的故事化表达

凡是反映新面貌、新变化、新活力等成就型报道, 一般容易拘泥于数字使报道变得空洞。对此, 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要有时效性、最新鲜的新闻由头。这就需要从“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 切口要小, 主题要大”, 并且按照新闻规律去付诸实践, 才能接地气, 实现“三贴近”。在《从悲壮走向豪迈》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中, 第一期《探访新家园》他们报道了青川震后最大的重建项目—智慧岛教育园区的情况, 片名为《凝聚智慧, 荒芜河滩变身美丽岛》。记者在交代了智慧岛教育园区的硬件变化后, 又探访了一位教师的家, 讲述了青川一中苏瑛老师的故事。从她的家园的变化反映三年来学校家园的变化。片子其中一段是这么做的。配音:这个凝聚了四川与浙江共同智慧的教育园区, 三面环水, 一面靠山, 占地352.5亩, 建设面积13万平方米, 总投资5.9亿元, 是青川教育重建的一颗璀璨明珠。苏瑛是青川一中的英语老师, 来到智慧岛工作之前在沙洲镇初中, 去年暑假, 她被调入新建成的青川一中, 担任高一的英语教师。采访:青川一中教师苏瑛:看到这么漂亮的房子, 心里当然非常高兴, 确实感谢政府, 感谢八方好心人对我们的援助。记者现场出镜:离青川一中不远就是教师的安置小区, 苏老师就住在我身后这栋楼的4楼, 我们一起到他新家里去看一看吧。配音:苏老师的新家比以前的家大了许多, 能住上这样漂亮的安居房, 是苏瑛震前想都不敢想的。“重生”的是“家”, 更是“希望”。苏瑛和其他很多老师一样, 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三年来, 四川地震灾区在社会各界倾力帮助下, 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必须是具体的、可感的、微观的、生动的、有细节的。记者借助讲述故事的形式, 从苏瑛老师个体的变化折射出校园的变化, 家园的变化, 从而折射出灾区人民生活的状态。

2 做好典型人物

典型报道, 特别是典型的人物报道, 历来是宣传报道工作的一个重要形式, 深入采访, 真正走入主人公的心灵, 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去挖掘别人挖掘不到的故事和情节。这样, 才能从源头增强报道的可看性。在这次特别报道中, 四川的同行经常都会涉及回访5·12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 比如感恩娃娃徐广 (我们湖州电视台也报道过) 。对于已经接受过无数次媒体采访的感恩娃娃徐广, 差不多跟踪了他三年, 在整个过程中, 经历了“有感觉—有感受—有感动”三个阶段, 最后记者综合了三年的素材, 播出了《感恩娃娃和他的伙伴们》, 最终获得了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的一等奖。电视记者要在采访中树立一个观念, 人的活动是报道的主题, 人是电视新闻中最活跃、最生动、最有力的表现因素。重大题材的报道需要人物与情感, 寻找感动和细节, 要使主题报道情感化, 除了要带着感情走近采访对象, 通过捕捉典型表情、典型细节, 使重大题材报道更丰满更生动。

3 选好切入口

马克思说过“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 都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光辉。”以小见大的做法是新闻写作的常用写法, 大的主题力求“小切口切入”, 好角度要做到“滴水见太阳”。选好角度思想才能有载体, 用观众的眼光要求自己, 用讲故事的方式激活报道。好角度要体现人情味, 到现场并感动自己。立意要高, 着眼可低, 以求逻辑的力量, 又有生活的真实。在这些特别报道中, 青川县马鹿小学是四川同行们特别选定的一个学校 (青川县马鹿小学是湖州市援建的一所学校, 获得四川省建筑质量最高奖“天府杯”金奖) , 三年来他们用镜头一直记录了该校脱胎换骨的变化过程, 不管是学校硬件、师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都一一记录。但如何在三周年之际找到一个好的切入口, 不重复以前的主题, 而又能反映学校师生良好的面貌?恰好记者来到马鹿小学遇到了学校正在举办震后首届运动会, 灵机一动, 从震后首次参加运动会的一个同学的故事说起。解说:对于震后首次大型的运动会, 同学们可是都做足了准备。六二班的黄钰尧就一口气报了跳远、短跑、打保龄球三个项目。采访:青川县马鹿小学学生黄钰尧:以前学校里没有这么大的操场新的学校搞这种运动会, 非常高兴, 我们这次要为班集体争光, 为马鹿小学争光, 我也想为我们班得到第一名。

解说:在黄钰尧的记忆里, 过去那个刮风扬尘、下雨成泥的“风雨操场”, 已经被新校园200米环形塑胶跑道所取代, 漂亮的新校园里, 处处洋溢着孩子们花朵般灿烂的笑脸。青山脚下, 青竹江边, 新马鹿小学已经成为马鹿乡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由浙江省湖州市援建新马鹿小学于2009年8月31日正式启用。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和食堂分别以怀志、怀远、怀仁、怀德、怀湖、怀辛命名, 处处凝聚着援建者的浓情厚望。学校也是“地震灾区首个青少年感恩奋进教育基地”。在学校的感恩陈列室里, 记录了三年来学校变化的点点滴滴。作为马鹿小学的大队辅导员, 既是教师又是感恩基地的解说员双重身份的王红霞对此感受尤为深刻。采访:青川县马鹿小学教师王红霞:新的美好的一切, 正在开始作为我这样一个岗位, 也给学生讲述了陈列室的一些故事, 学生通过这么一系列的感受, 也知道了感恩, 我也把这种感恩传递给大家。配音:如今, 感恩, 已经成为马鹿乡中心小学教育的灵魂。自学校建成启用以来, 马鹿小学的老师们陆续被派往浙江、成都、等地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学习, 想方设法提升软实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用实际行动报答全国人民的厚爱。一部成功的主题报道要求电视记者既要有内在的、严密的逻辑“骨架”贯穿其中。在采访和确定主题的过程中, 电视记者要有“蒙太奇”思维, 一方面要广泛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研究材料, 挖掘事实, 另一方面, 在主题思想逐渐明确的同时, 头脑中对画面的构思也要开始。怎样开头, 过渡, 结尾。经过了反复的蒙太奇思维, 电视节目的结构, 画面的构想也就会逐步清晰, 为下一步拍摄做好准备。在这个小片子里, 记者将三年来校园变化、师生面貌、知恩感恩情怀等要素都一一串联起来。最后, 使《马鹿小学:我们继续感恩前行》这个片子一气呵成, 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 记者出镜与记者现场参与

“现场感是新闻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在大型新闻主题报道中, 更要求记者是新闻事实的目击者, 见证人, 甚至是一种“参与者”。在《从悲壮走向豪迈》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中, 四川教育电视台的同行在“探访”这个环节中均亲身参与整个过程, 体现“在现场”的感觉。记者边观察边报道, 真真切切地把观众带入现场, 观众更能强烈地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从而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可视性。例如在《凝聚智慧, 荒芜河滩变身美丽岛》中, 记者就三次出镜, 带领观众去探访新家园。记者现场出镜:现在我们就来到了智慧岛, 我身后就是青川一中。很难想象, 一年多以前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 还是一片荒芜的河滩, 现在, 这里已经是一千多名师生共有的家园……记者现场出镜:离青川一中不远就是教师的安置小区, 苏老师就住在我身后这栋楼的4楼, 我们一起到他新家里去看一看吧……记者现场出镜:“有手有脚有条命, 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三年前这个口号鼓舞着青川人民战胜困难, 抗震救灾, 也正是这条标语, 见证了青川的重生经历。现在不论是走在乡村还是城镇, 青川处处美丽, 处处洋溢着生机和希望。现场出镜大大增加了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现场感”。有人说, 记者的眼睛是“最锐利的武器”。对于电视记者来说, 要在现场做出镜采访报道, 敏锐的观察力对电视记者来说显得格外重要。在报道现场, 电视出镜记者既是观察者、更是复述者、分析者。因此, 要做好现场出镜, 不但要求记者要有深厚的新闻采写功底、敏锐的观察力, 还要有熟练的编辑技巧、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 记者到达现场后, 通过了解, 便可以迅速把各种信息串联起来, 在镜头前与观众作面对面的交流。

上一篇:电梯安装项目经理年终总结下一篇:某单位帮扶某村实施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