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万岁》观后感

2024-05-05

《青春万岁》观后感(精选6篇)

篇1:《青春万岁》观后感

据说当年黄蜀芹拿着刚拍好的《青春万岁》回北京电影学院放,遭到了台下观众的一阵起哄。那时候所谓的“第五代”已经起来探索电影的无限可能性了,忽然冒出这么一部企图倒退回“兵马俑”时代的怪物,大家焦虑的心情我想也可以理解。

我自己是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上二炮礼堂看的。我记得当时我们也满场都笑了,但可以肯定那绝对不是嘲笑,是儿童天真的笑。

多年以后,这个电影还经常成为我饭桌上的谈资。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结尾,碰到也记得的人还能一唱一和的搭配起来:按常理说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动作,在去香山的公路上骑着自行车追大卡车,要骑也不老老实实骑,边蹬腿还边和站在卡车翻斗里的人招手互相嚷嚷:“什么时候再见面?”“在大学生联欢会上──(拖长音)”“不,在国庆十周年的庆典上──”“不,二十周年──”“不,三十周年──”每看到这个时候我都不由自主的替骑车的人捏把汗,脑子里闪出来的都是在接受交通法规教育的时候看的照片,马路上歪在一边的卡车,地上的一滩血和轧扁了的自行车轮胎。

篇2:《青春万岁》观后感

她当即劈头问我:“为什么说到小吃店吃早点是体验生活?”

我花了几分钟在脑子里理这个逻辑,大概我能给出的解释就是,1952年相对于以前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我们有充分的信心确信可以用崭新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替代以前一切旧的东西。这个未来不久就会到来。我们正站在这个时代的入口处呢。也因此,以前的一切,包括那个龙嘴大茶壶,灌肠爆肚之类的,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当然杨蔷云的态度还是相当宽容的,做为一个团员,她没有上来就把小吃店砸了,而是心平气和的坐下──我们要做的是把这店里的人一块带上,一块带到新时代里去,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得先来看看你们是什么样儿的,你们是怎么和这些旧时代的产物一块儿颓废的,心里有了底才知道带着你们该怎么走。在小吃店里“体验生活”这个说法大概由此而来。

让我对这个电影印象深刻的也是这一点,片子里的人物都对那个即将到来的,新的,愉悦无比的,幸福到了顶点的未来如此确之凿凿的坚信不疑(相同的情感我只在另一位王朔王老师的作品中瞥见过),以至于把谁落下了都是对集体对个人的极端不负责任。必须向前走,这是无庸置疑的。

要说原作者王蒙还是很厉害的,他在这本不算长的小说里,把所有旧时代新时代的代表人物都放了进去,最后下了一个无法辩驳的定论: 所有人都是可以甩开包袱重新上路的,未来就在触手可及的前方,你们就等着享受幸福吧。

这个正在等待幸福的无限美好状态,我想也正是《青春万岁》最吸引人的地方。

黄蜀芹做为一个那时候还很年轻的导演,她可能不能像陈凯歌之类的人物能生拔出那么高的境界。但她能在对社会主义制度毫无保留赞扬的外衣下,抓住了人本身在现实中最热切希望所达到的那个纯粹的精神状态,这个状态很难说它本身是不是现实,却永远是每个人精神生活的一个美好幻想部分。“理想主义”这个词儿,是不是就是这么来的?

篇3:青春万岁——我的班主任之路

繁重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会悄悄改变每个女人的容颜。我也不能例外。告别青春是每一个生命都必须接受的命题。

但是, 我发现, 也就是在这两年, “红颜易老, 芳华易逝”等喟叹再也激不起我的伤感了, 甚至越来越体会出“中年”、“老年”这类词语的雅韵深致。上天总是那么公平啊, 他把青春美貌赐予了妙龄少女, 而把智慧通达赐予了中年女子。

很幸运, 在我逐渐靠近“不惑”之岁的最后几年, 对年龄, 对岁月, 我终于有了一种从容和恬淡。

这种从容和恬淡, 是学生们赠予我的, 这馈赠仪式已经整整持续了17年, 历经了长长岁月的认证。

我发觉生活对我的严酷考验从来都充满了浪漫和诗意。我是1992年綦江县教育系统新政策“专科生必须下乡”的第一批“挨刀者”。初到乡镇的日子是惶恐和孤单的。川黔交界处高山横亘, 处处都是天堑。大山深处的生活让偶然回到县城的我们会有恍然隔世之感。但是, 迷失是短暂的。很快, 我就听到了远山的呼唤。直到今天, 我依旧把那一段日子定义为我生命中最灿烂的年华。在那些教学任务繁重不堪、物质生活几乎为零的岁月里, 我邂逅了我教育生命中的第一批天使。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那些农村孩子有多么单纯丰富, 有多么能干独立, 没有亲密接触你根本不相信。他们可以自力更生把破败不堪漏风漏雨鼠患横行的寝室用最古老的方式很快变得犹如新房般干净温暖, 他们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在一所村小的操场上搭灶生火做出美味的八菜一汤, 他们尊敬师长彬彬有礼好像来自尧舜禹的时代……这些学习智慧和生活智慧都绝不平庸的山区孩子, 启蒙了我对教育的最初的信念。在那段岁月中, 对孩子们, 我产生了一种初恋般的热烈情怀:一旦学校放归宿假孩子们回家了, 那个周末我就肯定怅然若失如坐针毡。

莽莽苍苍的川黔高山下, 东溪古镇摇摇欲坠的古老吊桥边, 那些年轻的生命把对教育的信仰像流水一样悄悄地引入了我的心怀。于我自己的生命而言, 那段经历是开天辟地的开凿和疏浚。幸运的我, 在20岁的时候, 就已经找到了事业的源头活水。

但,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美好。我的教育智慧很多时候更是那些在特定时间内不太美好的孩子们赋予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我更珍视这些不美好。

有一个孩子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教育个体的复杂。

他是我的开门弟子。当时我在农村第一次做班主任。

这个只比我小两三岁的高一年级的农村大男孩儿身高1米8以上, 魁伟英武, 仪表堂堂, 无论怎么看都应该是个正直青年。但就是他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非常成功的苦肉计。一次归宿假回校之后, 这个孩子痛哭流涕不肯回教室, 我再三追问他才嗫嚅着道出原委:原来他一学期的生活费在车上全部被小偷洗劫一空。这对当时的农村学生, 不亚于碰到了灭顶之灾啊!他的出色表演激发了我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我在焦急之中毅然掏出了100元钱———那几乎是我当年做农村中学教师时一个月全部的工资!我还怀着圣徒一般的情怀在班上演讲, 号召那些本就贫困的农村孩子为他募捐。在我的教育生涯中, 这是第一件让我自己都感动的壮举啊。

但半年之后, 骗局终于被戳穿。孩子淳朴的农民父亲背着半背篼的鸡蛋来为他造孽的儿子请罪。我的震惊你无法想象, 当时的心路历程也一言难尽。但最后我选择了沉默。这个故事成为了我和那个家庭的一个永远的秘密。

现在, 那个农村班的大部分孩子都消散在了生活中, 和我失去了联系。只有一个孩子每个节日都必会发来短信祝贺。他就是那个撒了弥天大谎的孩子。

他现在的职业跟我一样, 也是教师。

后来,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我都无法定义这个孩子给我上的这一课是喜剧性质的还是悲剧性质的。我常会想起这个故事, 有时是在豪情满怀的时候, 有时是在黯然伤神的时候。那个孩子让我意识到我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多么复杂, 我需要诊断的教育现象有多么叵测迷离。如果说我曾经是一个彻底的教育浪漫主义者的话, 这个孩子, 让我懵懵懂懂地意识到我必须变为教育的现实主义者。教育确实是诗歌, 但是, 却未必是对仗工整平仄合韵的好诗。当诗脚凌乱意象朦胧的时刻, 教育才往往会露出真实的面目。

有一个孩子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社会。

有人说教师是到老都不可能成熟的一群人。校园这个象牙塔, 不仅封闭了学生, 也封闭了老师。我觉得这话有道理。一个纯粹的教师也往往因为和社会有纯粹的隔离而表现出生存智慧的缺乏。对此我有椎心泣血的教训。

从农村到了县城之后, 我的心中蓬勃着要赶快建功立业的激情。当年我年纪虽轻个子虽小但却信奉管理的“铁血政策”, 是学校著名的“几大恶人”之一。对此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很快, 我的强硬单一的管理措施便遭遇了来自学生的更为强硬的抵触。我措手不及。在乡村的时候, 孩子们非常厚道, 他们全盘接受我的强硬, 他们的懂事宽容也让我的强硬从来没有真正碰到过石头上。但是, 这一回, 在一个身份为县城公安局长公子的孩子的怂恿组织下, 班级的各种“黑势力”迅速扭结起来“揭竿而起”, 我的“政权”岌岌可危。那是一段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的日子:班级的各种公物莫名其妙地频遭破坏, 孩子们的不屑眼神睥睨一切, 班委的各种组织日益分崩离析……我终于无法再支撑了。从来都心高气傲绝不服输的我服输了:在一个晚上我泪眼汪汪地向年级主任提出了辞呈。

当然没有被通过。

之后便是痛定思痛的反思和颠覆自我的调整以及刻骨铭心的坚持。我迫不得已开始研究县城的教育环境, 思考县城学生的精神状态, 分析应对干部家庭子女的措施, 全方位地改革自己的管理方法……这场和学生的拉锯战几乎让我心力交瘁, 但最后, 那帮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还是被我收服了。班级管理进入正轨。我终于艰难地挺过了班主任生涯中最黑暗的时期。

后来, 我对这场“战争”的评价是:那是一次精神涅。孩子们的“起义”, 宣告了我的乡村教育管理思维的流产和乡村管理模式的终结。从农村初到城市, 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得到了珍贵的教训。我开始琢磨出一个道理:在做教师之前, 我必须要求自己成为一个社会人。保持心灵的纯净固然高贵, 但只能延续心灵的单纯却是灾难。这世界上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因材施教”乃是“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因人施教”, 唯有遵循这个最最古老的原则, 教育才会走向圆融和通达。

有一个孩子教会了我等待。

进入了市级直属重点中学之后, 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心怀理想但莽莽撞撞幼稚天真的小老师了, 我初步具有了一些教育艺术。我已经比较善于和各种淘气孩子打交道, 和各个学生小集团中的不同的问题孩子都成为好朋友。

但是, 我还是遭遇了许多的无能为力。

超的故事最让人扼腕。

在2003年的中考就要开始之前, 他终于参与了一次暴力群殴事件, 最终“坚定”地把自己送进了派出所。

我之所以说“终于”和“坚定”乃是因为他在出事之前, 学校和父母都已经察觉到了他可能走出这一步, 我们做了自认为最完全的防备措施。

记得那天最后一节晚自习是我的。在下课后他离开教室之前, 我还语重心长地和他进行了最后一次对话。超很叛逆, 但3年来我们一直是最好的朋友。我扶着他的肩, 握住他的手, 殷殷叮嘱:“超, 现在是中考非常时刻, 千万控制住自己啊, 再大的问题也要等到中考后……”我一直目送着这个高傲的男孩儿走出教室, 走出我的视线。

但就是在那天晚上, 他走出了我的视线后, “义无反顾”地走向了群殴地点。

深夜, 他进派出所的消息传了过来, 我浑身麻木, 万念俱灰。

那个晚上, 我在操场上一圈一圈地徘徊, 我突然对教育, 对自我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也就是从那天晚上开始, 我告诉自己:放低自己的位置, 放低教育的位置。教育的功能实在有限, 教师的力量更是有限。不要把自己当作什么救世主。学生的成长自有他不能回避的线路。不要太痛苦。正视教育的不完美就是正视我们这个职业的不完美。

我们的作用仅仅是帮助和矫正, 绝不是控制和决定。

一定有教不好的孩子。或者说, 一定有在某个阶段教不好的孩子。我们不需要太为难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 请安心地等待。

超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今年暑假, 他终于通过网络找到了我。超告诉我当年出事后, 他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跪在父母面前。他说他当年根本就是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回顾当初的经历, 他说那是他命中必经的一劫, 没有人能够挡住他去打那一架的。谁都挡不住!

超提出了一个让我感动的要求。他说他要回母校, 跟着我, 重新走一遍当初犯错误的那条路。时光回不去了, 但是, 在内心深处, 他渴望重新来一次。

我感慨万端,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 孩子自我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是万能的。也许对于个体生命的发展而言, 有一些痛, 必定要承受;有一些代价, 肯定要付出。这不会因为我们有着良好高尚的教育愿望就可以避免。最好的药物是时间,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最好的教育是经历啊!这不是教育的消极主义倾向, 而是理性地审视自己的职业, 定位这个职业的社会效应的客观态度。

对这次教育事故的温习和反思前后延续了近6年的时间, 我的所得之一乃是不再追求教育的完美, 不再苛求教育的神速。我获得了一种从容:从容地坚信向上向美是生命的必然, 从容地创造各种契机帮助孩子自我成长, 从容地坚守各种原则选择最恰当的策略培养孩子自我净化的能力……所得之二是类似的诸多教育“事故”, 让我看到了整合教育资源的必要性。我们要做教师, 更要做专业的教育者。“教师”和“教育者”两字之差却相隔万里。要做教育者, 就绝不能只执着于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教”如果只注力于校园, 只关心在当下, 只重视学生成长的眼前世界而忽略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其他世界, 不倾力建构家庭、社会、学校的最佳三维空间, 不全力开发诸多“隐形”的教育力量, 那么, 我们的教育视野必定狭隘, 教育思维必定僵化, 我们的教育必定处处遭遇尴尬, 教育理想必定早早失去光彩。

虽然教育现场光怪陆离波谲云诡, 但是, 教育长河里激起的浪花, 大部分依旧是晶莹剔透妖娆动人的, 用任何美丽的词语去形容都不为过。

我曾经收到过很多孩子和家长的礼物, 都绝不昂贵, 但一定珍贵。

在我怀孕三四个月的时候。一天下午, 一个家长给我电话, 兴高采烈地告诉说为了祝贺我将要做母亲给我挑选了一件很好很好的礼物。我当时就笑了, 也好奇。这是个男孩儿的爸爸, 50来岁了 (我班上的孩子是他第二个儿子) , 身份是西南政法大学的教授, 他能够给我什么样的礼物呢?我猜想一定是比较经典的育儿书籍之类的。除此之外, 还能有什么呢?

晚上, 这个家长来了, 满头大汗, 喘着粗气, 提着一个神秘的大竹筐。教授西装革履仪表堂堂, 身材略微有点儿发胖, 那大竹筐和他的身份气质完全不相符, 显得非常的滑稽。

秘密揭晓。他送我的是什么?居然是30来只活蹦乱跳的小鸡娃。

教授说:“王老师啊, 我可是把我们学校后边歌乐山上的所有养鸡场全部都研究了个遍才最后定下一家。这些鸡娃, 都是那家养鸡场里的最好的鸡娃, 是绝对的优质土鸡。我知道你家在綦江, 你把这些鸡娃送回老家全部养起来, 等你生孩子的时候恰好长大, 再把他们杀了来坐月子, 那可是最好的滋补品哟……”

我大惊, 哑然失笑。

教授滔滔不绝像个谙熟养鸡技艺的农民, 迫不及待地向我一条条传授着养土鸡的各种秘诀。我听得如堕五里雾中, 但是, 却感动得不得了。

后来, 小鸡娃们真的就被送回了老家被甚爱养殖的婆婆养大了, 我生了小孩儿后鸡娃们又被如期送回了重庆。鸡们确实是良种, 个个长得毛色鲜亮姿态雄壮还全是乌骨鸡, 炖成汤后鲜美无比。我每天一只吃得煞是欢快, 母子也都如教授所愿长得肥头大耳。

多少年过去了, 儿子甜美的笑容经常让我想起那穿着西服提着大大竹筐满脸汗浸浸的教授, 我年复一年地感慨不已:王君何德何能?怎么承受得起如此厚重的家长情意啊!

在我的写字台上, 站立着一个美丽的芭比娃娃。这个娃娃的来历也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有一次, 也是一个电话让我好奇不已。电话是小姑娘雪打来的, 神秘地告诉我她要送我一个礼物。雪是个能歌善舞的小姑娘, 艺术天分很高, 又漂亮又爱美, 跟我很投缘。我猜想, 她说不定会送我一个发卡一根发带什么的, 昭君爱臭美, 全班孩子都知道, 总之按常规她可能会送我女孩子用以打扮的物件。

过了好几个小时后雪才和她妈妈急匆匆地赶到了我家, 一老一小两个漂亮女子都满脸红扑扑的全身热气腾腾, 上气不接下气像是参加了一场长跑比赛。

雪兴冲冲地打开提包翻出一个很精致的盒子, 拿出一个绿色的芭比娃娃放在茶几上。然后神秘地说:“王老师, 你看这个娃娃, 看出什么?”

芭比娃娃当然都是娇俏美丽的。但这个娃娃显然确实有些奇特。我左看右看, 非常熟悉但似乎又无法表达。

雪在一旁脸憋得通红, 她终于忍不住了, 跳着叫起来:“王老师, 你看不出来吗?这娃娃多像你啊!”

啊!啊!我头脑里电光火闪一般, 是是是, 这个娃娃真的像我, 像我极了。圆圆的脸, 大大的眼睛, 披肩的卷发, 不仅形似, 关键是神似。这份神似就是那让我感觉似曾相识却又无法表达的原因啊!

雪说:“王老师, 为了寻找这个跟你很像的芭比娃娃, 我和妈妈把重庆的大商场都跑遍了啊!”雪的妈妈也在一旁微笑着点头, 很得意地看着我笑。

任何精妙的文字都无法描述出当时我的感动。还有什么礼物, 能够比这个娃娃更新颖神奇呢?一直以来, 因为我的“比圆规还圆的娃娃脸”的缘故, 许多孩子都叫我“洋娃娃老师”“芭比娃娃老师”。这是让我幸福的绰号, 而这绰号居然成为了雪送我礼物的创意。孩子, 真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啊!

这个身材眉眼跟我极为神似的绿色芭比娃娃, 从此就站在了我的书桌上, 每一分每一秒都陪伴着我。以后不管我走到天涯海角, 我都一定会带上她。因为看到这个娃娃, 我就似乎看到了雪, 看到了我自己。这个娃娃成为了我生命的一种图腾:青春、童心、纯洁、笑靥、未来、憧憬……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 不可以寄寓在这个美丽的娃娃身上呢?

孩子们就这样改变着我, 塑造着我。或者轰轰烈烈, 或者悄声无息。我身上所有比较美好的品性, 比如善良、执着、坚韧、奔放、乐观、持恒等等的后面, 都必然站立着一个甚而一群微笑着或哭泣着、奋斗着或颓废着的孩子。他们, 是我艰难地走向成熟的全部注释:他们有的聪明绝顶让我欣赏到上帝造人的神奇, 有的纯真善良让我沐浴到人格至美的光辉, 有的果敢上进让我敬畏人类追求卓越的梦想, 有的错而终改让我对人性充满了信心……17年来, 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个性不同发展趋势的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架构了我的生命坐标, 让我的教育体验华彩绚烂。站立在这个坐标的原点上, 我获取了审视青春检验生命的一个俯仰自如的平台。每一个坐标点的位移, 都昭示着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又走进了我的视野, 沉淀在了我的人生中。

3年前, 我在整理第一本班主任手记《教育与幸福生活》的时候, 曾在自序中这样问自己:

我在想, 到底是什么, 让我饶有兴趣地不知疲倦地记录着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 到底是什么让我一直处于教育的高峰体验之中对平凡的教育细节乐此不疲。教育, 是以什么样的姿态改变我们又被我们改变, 塑造着我们同时又被我们塑造。对教育, 我们应该和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个性化的诠释。

3年之后, 当属于初三12班的上百万的文字又一次汇聚起来, 像雄壮的大海在毕业前夕涌起温柔的波涛把我淹没的时候, 我重新面对当年的疑问, 心中多了清澈的笃定。

借用艾青的诗来表达: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那些日日陪伴我的青春的生命爱得深沉。

这些生命曾经这样向中考宣战:

初三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余子

何不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哪怕敌军周围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考场上

万马战犹酣

拔剑长啸, 怒发冲冠

正是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王当箫马奔腾

与初三一决高下

(选自初三12班学生周子杰作文)

这些生命曾在中考压力如黑云压城的时候这样宣誓:

当月考的成绩一分一毫地比较, 当期末的脚步日益临近, 当雪白的试卷淹没初三, 诗歌便理所当然地死寂于心。但我坚信, 它会醒来, 它会复苏!

石门村的雨檐下, 席慕蓉封笔, 她说诗死了。诚然, 诗歌像李贺, 像济慈———英年早逝, 芳华已衰。但诗歌更可以是杜工部, 可以是苏东坡———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诗歌, 是生命的载体, 生命的本源, 没有诗的生命便没有幸福和真纯可言。我相信,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摘自初三12班学生冉雪立日记《美酒封坛》)

这些生命曾这样呼唤未来:

我并不责怪中国的应试教育。我并不是学习的机器, 我明白怎样学得快乐活得开心。我遵从我内心真正的意愿和想法, 我学习不苦不累。因为我觉得, 多记一个单词, 多记一个化学式, 多算一道题, 我离我的愿望会越来越靠近。尽管这些琐事微不足道, 但积少成多后就会成功。

我同样对自己充满信心, 我知道即使我读个一般大学, 走上社会后我依旧会闪闪发光。因为我相信我的交际能力, 我相信我的语言魅力和创造力。我乐观、热情、率性、勇敢。

我会依旧吹着口哨快乐地生活, 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充满幻想, 我从来不对自己失望。我会把自己磨练得更加坚定、勇敢。我坚定不移地选择生活在中国。

我微笑着说, 我相信我会闪闪发光。

我相信我的未来非同凡响。

(摘自初三12班学生游莞夏日记)

这些蒸腾着生命质感的文字凝聚着我对教育全部的理解和自豪。我曾在教育手记《培养有温度的人》中这样说:

我的教育理想是培养有温度和高度的人!

于我而言,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作为一名身处教育最底层的班主任, 我知道自己没有任何权力, 但是我又拥有无穷大的权力。因为, 我有60多个孩子, 我有一间独立的教室, 我有整整3年的时光啊!3年, 如果我们愿意雕刻一件什么东西, 即使困难太大无法将之雕刻成为精品, 但是也应该初具雏形了吧。

我愿意成为这样的君王———教室, 我的王国;3年, 我的任期。我的王国不大, 但我可以在这里成为自己的尧舜禹。我的时间不长, 可我有1000多个自由的日子。在这个时空中, 理想中的人性我说了算!

我不敢说我完全成功了!但我确实看到从我的教室里走出了这样的一群又一群孩子:他们热爱生命, 胸怀走向卓越的远大理想。他们能够直面惨淡的人生, 但又始终洋溢着乐观主义的豪情。他们渴望成为社会的精英, 但却保持着更为高贵的平民情怀……

这些孩子就是我痴迷教育的全部谜底。

我一直努力着把理想中的教育变为现实来影响这些生命, 而这些生命的成长变化又反过来不断地敦促我持续反思我的教育行为。当理想和现实在某一个层面上实现了完美对接, 我便从中获取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幸福感乃是我继续探索和追求的不竭动力, 它推动着新的教育梦想在我的心底如玫瑰层层绽放。

这3年较之于前3年, 我有许多观念不仅没有变, 反而更加明晰坚定。比如:

教育的领域是自由的领域。在这个自由的领域中, 我们应该把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自己生命的发展权、创造权还给他自己。教育就是对人性的充盈与放飞。一言以蔽之, 教育即自由。

教育, 只有让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同时幸福地向人性的完美进军时, 它才会呈现出它应该有的面目。

———选自拙著《教育与幸福生活》

又比如我更加能够理解弗洛姆的话:

上帝许诺的土地 (土地象征着母亲) 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牛奶象征着上面所说的爱的第一个方面, 蜂蜜象征着生活的甜美、对生活的爱及生活的幸福。多数母亲只能给予牛奶, 但少数母亲才能给予蜂蜜。为了提供蜂蜜, 她不仅应该成为一个好母亲, 还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人———很少有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完全可以在孩子身上, 甚至是在成人身上看到哪些人只得到了“牛奶”, 哪些人同时得到了“牛奶”和“蜂蜜”。

我希望我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师, 不仅能够给予学生牛奶, 也能够给予学生蜂蜜。

———选自拙著《教育与幸福生活》

其实这些似乎仅仅应该是常识。但在现行的教育背景下, 我们失落得最多的也往往是常识。我很庆幸自己成为了坚守者。什么是教育?当你忘掉学校的所有课程, 留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于是, 3年来, 每一天我都在反省自己:当孩子们不需要分数的时候, 他们还有什么?于是, 除了关注孩子们的分数和排名, 我更为关注的是在分数和排名之外, 孩子们还有什么和还没有什么。我引以为自豪的是, 不管在任何高压下, 我都没有低头更没有沉沦, 我坚定地相信教育是发现、创造、享受幸福生活的一种艺术, 我始终把建设学生丰富多彩的青春生活放在第一位, 并把教育孕育幸福的理念在日常管理中得到了较为完美的贯彻。

我实现了我的承诺:素质教育是颗不幸的种子, 一脱手便被撒在应试的冰冷土地上。应试教育非搞不可, 素质教育也必须实行。这意味着, 我们只能也必须在应试的夹缝中开展素质教育。教师的人格力量许多时候表现为:我们就是要利用应试的实用性、功利性、残酷性来进行素质教育, 教会学生面对生存、适应生存和超越生存的从容、镇定、优游的心态。我们要带领学生以艺术化的、诗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去化解单纯残酷的生存竞争带来的焦灼空虚, 去遏制物质主义带给我们的人性滑落。这就是我们这一代教师的宿命。

于是有了12班的传奇和这样的一本书。

现在, 我已经投身于另一个教育之梦。我回应着来自心底的呼唤, 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并且加盟了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的创业团队, 我将在这里继续挥洒热血追逐理想。在对未来学校的规划中, 我曾这样对孩子们说:

西山

将会给你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

将会给你刻骨铭心的成长经历和青春体验

将会让你对自然界的多样和谐产生深深的敬畏

将会让你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由衷的赞叹

将会让你感受人性光辉的沐浴

将会让你走进真正丰富而多彩的世界

这是我们理想中的教育

这是我们梦想中的校园

亲爱的孩子我们的花儿

这文气馥郁的求学净土欢迎你

这教育理想光芒照耀之地欢迎你

让我们一起

用脚踏实地的奋斗

去奔放浪漫主义的情怀

让我们在艰辛的共同成长中去探索最好的教育

让我们在谱写绝唱的坚定里去开启校史播种明天

感谢生活, 感谢所有成就了我的教育梦想的那些纯美的灵魂。因为你们, 我才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把直面教育的过程全部定义为面向未来的过程。我17年来的最大收获乃是收获了对教育的坚定和执着。虽然在现阶段教育依旧迷雾深锁步履维艰, 教育者承受着各种难以言传的压力甚至危险。但我总鼓励自己:无论如何, 我有幸生活在建国以来教育发展最好的10年。人生本就是奇迹。父母给予我们生命, 盛世中国给予我们舞台。这是我们这一代教师的光荣和担当。我们应当相信, 虽然历经千回百折, 但教育的发展进步必如滚滚长江入海不可阻挡。在《教育与幸福生活》中我曾这样表达:

把教育看成是发现、创造、享受生活的一种艺术, 乃是一种理想的教育观, 教育本身也即是一种对人性和社会理想的追求。但是, 现实无情, 理想与现实常常不能牵手。即便如此, 总要有人在过分功利的教育红尘中执著追寻在水一方的教育诗意;总要有人在现实的教育困境中为灵魂深处的教育理想辗转反侧;总要有人肩扛着闸门, 让我们的子孙后辈, 去发现, 去创造, 去享受最人性最幸福的生活;总要有精神的跋涉者即使在人性的荒原上也依旧翩翩起舞……

3年过后的今天, 我庆幸自己变得更加乐观和喜欢思考。我说:我认定教育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未来教育探索的教育者, 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 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迷醉于教育的景色。这种人文的魅力, 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教育的田园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罗素的话更是早已深入我的内心:

所有伟大的艺术和伟大的科学都是源于起初那种虚无飘渺的幻想———那种向人们召唤, 诱使人们舍弃安全与舒适去忍受悲壮痛苦的奇美。凡怀有这种情感的人绝不会受名缰利锁的束缚, 因为人之变得伟大, 全归功于这种热情。

因为有了这种热情, 我越来越幸福地感觉到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没有中年。哪怕腰背渐弯, 哪怕华发已生, 但是, 捍卫青春和建设青春的岁月会让我们永远年轻。

篇4:“老王”何以青春万岁

近日。“老王系列”新书发布会引起了文坛的瞩目,青年先锋文学作家郭敬明的出席招致许多热议,外界有人猜测属“隔代捧哏”,有人评价“老少和谐并无摩擦”。其实这次座谈形式的巧思妙想,缘起很简单。首先,王蒙老师觉得这四本书“很好玩”,其次是他觉得和小郭一起聊聊“很有趣”。这也恰反应出王蒙老师直爽、幽默的北方人性格,特别愿意交流、愿意聆听、愿意和年轻人在一起。此次座谈,所涉尖锐问题,比如畅销与文学价值的关系,王蒙与时下畅销作家的比较,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冲击等等,他皆畅聊自如,绝不过滤或罢谈。对年轻作家更是再三鼓励,充满提携之情。其实,略往深处想,就会发现这份平和与气度皆缘于他的经历、学识、修养,无畏圈里圈外的低谷高潮,无谓潮流偏向,不迎合、不炒作、不卑不亢,真诚地欢迎文学创作的不同流派、各家人物、多方争议。因此,推出“老王系列”,与王蒙老师的结缘、合作也成为我们整个编辑团队非常难得非常愉快的一次学习经历。

“老王系列”的缘起

早在一年多前,我们就开始与王蒙老师商量策划“老王系列”,初衷是将其多年来持续创作的诙谐小品文收集起来,加以分类,并配以插图分册出版。王蒙创作的以老王为人物的小品文数量很多,散见于全国各类报刊,后又被各大网站转载。要想搜集是很困难的。所幸,王蒙老師保留整理了绝大部分的文章,清点后共计420多篇。

这么多小品文如何编辑成册?鉴于该系列小品文行文挥洒自如、相互间联系较为松散的特征,我们在与王蒙老师多次见面协商、邮件讨论之后,遂决定将“老王系列”彻底打造成一个开放的选题,决定先将现有的文集分册出版,之后再每年出版一册。因为关于老王的故事,老王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因为,王蒙老师还会一直持续不断地创作,“老王系列”也会越来越充实。

“幽、有、友、幼”的名与实

如何取名?与大多数图书取名不同,“老王系列”的取名过程更像是从虚到实,先定名再分类。王蒙老师建议从一个音节生发出去,选出四个有意思的字作为分册名,他说自己很喜欢汉语拼音“you”这个读音,且这个读音的好字妙字也恰巧较多,比如第一声的“幽、优、悠”,第二声的“游、由”,第三声的“有、友”,第四声的“又、诱、幼”等。最后,选定“幽、有、友、幼”作为第一批四个分册的书名。 小品文的分类也大致地遵循着这四个字的涵义,比如“幽”字,象征着沉思,象征着梦境,象征着务虚又驰骋的精神世界,因此《幽》分册便收录了《灵验》、《应验》、《遗忘》、《死亡》等篇章。比如《友》册,“友”字象征着友谊,象征着友情,象征着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这一册收录了《老友》、《见面》、《合作》、《约会》等篇章。纵览“老王系列”,包括《幼》册的童真、《有》册的现实存在感在内,我们可以发现老王的故事非常普通,涉及到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的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老王系列”着眼于现实生活的冷暖、百态,从花花草草写起,既有感悟新时代数码科技发展之迅猛的,有震惊于现代传媒产业炒作风潮的,有对老友多年交往龃龉的回忆,有和孙子共度的美好时光,也有晚年的小病小灾,还有对错字的深恶痛绝,以及对时下流行的一点感触。

因此,每当我们几个编辑在分类过程中遇到莫衷一是难以定夺的篇目时,通常会采用轮番阅读服从多数人意见的方式来确定。经过大家的努力,这一稿件处理方式获得了王蒙老师的认可,他十分赞同我们对首批出版400个故事及各分册100个故事的编排方式,以及我们所确定的对篇章分类的基本原则,同时还表示如果实在不能均匀地分册,那么,也就不必强求虚实对应,册名不过是个符号。

我读“老王系列”

从谋篇布局来说,“老王系列”的400个故事既似摹写又似在解构。王蒙老师一面描摹生活中的点滴、习惯、传统,一面解构某些顺其自然或者说莫名其妙的常识、观点、做法,在描摹和解构中探讨了个人思想是否能完全地保证独立性、自主性、正确性的命题。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何以在老王的故事中会常常流露出困惑、迷茫、哭笑不得的情绪: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然,有时还非要反其然,或在思想上叛逆企图剑走偏锋跳脱个性却终未能践行,或在行动中因铤而走险赢则得意输则懊恼之类,等等。

其实,“他人”的交流、劝慰、见解、批驳往往可以成为现实选择的一种对照,相比于自己硬生生地趟出一条路来的艰辛,人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老王不随遇而安、随波逐流、跟随主流呢?为随心所欲、为求个明白、为解决提出的问题,因为老王执拗地想要在智力上、思辨上、行动上一探究竟,而这样事情发展的结果又往往在意料之外。像此次新书发布会上,郭敬明在谈到《有》册创作风格时就提到,这本书里的故事都在常人预想之外,可以让读者从昏睡边缘迅速提起神儿来。确实,思考角度的陌生化正是“老王系列”比较突出的特点。我以为,王蒙老师或许是想换一种方式来记录伴随他多年的整个社会,包括不可理解的变迁、不可理喻的审美、不可细观的影视、不可言说的人际、不可较真的商品……罢了,老王或许也会在一段挣扎后选择偃旗息鼓。

此外,从语言创作的角度来看,“老王系列”与《庄子的享受》或者说王蒙老师以前创作的文本有着鲜明的差异。在与同事合编王蒙老师《庄子的享受》一书时,我感到编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酣畅淋漓的享受。此书全篇语言汪洋恣肆,气势磅礴,用典用排比的句式极多,因此,相较于一般的大众学术类读物,“享受”一书稍显艰深。当然,这皆缘于王蒙老师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极高的文字天分,他用词多大胆、新鲜、充满创意,形容词按照梯度被排列整齐,动词按照轻重缓急被拿捏得精准到位,浪漫的精神世界被编织得恢弘大气且通透彻底。而在“老王系列”的《幽》、《有》、《友》、《幼》中,王蒙老师却显示出用字上的计较、挥洒、挑剔、精致,使用的全都是朴实无华的语言,而且力求这些文字能通俗到连六岁的孩子也能阅读并进而评头论足——这种文字风格的设计与老王这个邻家人物性格息息相关,也与老王的气质、个性相契合。可见,无论是恢宏、典雅、大气还是朴实、精致、幽默,王蒙老师对语言文字风格和运用的把握,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自成一格或繁复或单纯的挥洒自如的风格,可谓炉火纯青。

“老王”何以“不老”

“老王系列”封底的文字是在策划这套书过程中我的一些感悟总结。“老王是谁?谁是老王?天真又圆滑,憨

实又滑头,时而世俗,时而性情,一边自卑自谦,一边洋洋自得,偶尔故作深沉,原来装聋卖傻……”这老王是不是王蒙?咋看之下,读者也许会有对“老王和王蒙”认知上的迷思或误解。老王,似乎代指如今步入老年时期的王蒙,老王也当过官,从事文学创作,与老伴恩爱,与儿女孙子齐聚一堂,各方面来看都似指王蒙。但是,这样—个天真、圆滑、憨实、滑头、普通邻家老爷子又并非完全对号入座的王蒙本人——王蒙老师历来都反对将自己与文学创作中的角色混为—谈。

我与王蒙老师因为工作关系结缘,初次拜访时,心里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景仰之情。庆幸的是,王蒙老师为人十分随和,这也是他给我最初也最深刻的印象。犹记得当他谈论起新疆的生活时,每到高兴处便情不自禁地用维吾尔语朗诵起诗歌来,谈到在新疆16年的生活经历,更是滔滔不绝。我发现,王蒙老师的记忆力惊人地好,他能在任何时候完整地背诵出某个文学片段,各种文体皆可,甚至是外语原文。几番接触后,我们发现这位19岁名扬文坛、几十年来在开拓文学创作潮流上孜孜以求的大作家,其实是一位非常可亲可近的长辈。与他交流,能长见识,因为他具有渊博的文、史、哲、地理、民俗等知识,席间若任意谈起某时某国某位名家,他就能立刻说出这位名家的代表作、文学风格、最新动向。与他交流,能捧腹不禁,因为他骨子里的幽默,因为他不拘谨、不端架子、能消解正襟危坐、能消解盲目崇拜,具有北京文化生態中自由、大气、快意的精神气质。看他生活,能切实体味与时俱进的学习观,王蒙老师学英语的时候已经46岁,接触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时已近古稀之年,而现在他不仅可以用英语无障碍地交流,还可以迅速地收发手机短信、用E-md沟通工作事宜。新书发布会那天,他还与我们饶有兴趣地讨论网络用语对现代汉语遣词造句的影响。可以说,“老王”不“老”,王蒙老师的心态非常开明和年轻,称其新锐也并不为过,许多时候,我们发现他吸收新鲜资讯的能力与速度甚至使我们这些比他年轻许多的晚辈也自愧弗如。

篇5:《青春万岁》读后感

“青春万岁”当我会上《青春万岁》这本书时,心里由衷的发现这样的感受,尽管主人公与我吗现代的2个人但是对组国的热情和对青春的眷恋之情,却把我们紧紧连在了一起。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青春万岁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青春万岁读后感1

青春是呼唤友谊的先锋。最珍贵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优秀的老师会视自己的学生如儿女,真诚的益友是你学习生活中的姐妹弟兄,他们是你前进旅途中的铺路石,奋力冲刺的催化剂。与他们一道共同创造一个轻松而高效的学习环境,塑造一个热情而沉稳的友谊氛围,于你是一种互补、一种冶炼、一种酝酿、一种升华。像书中所描绘的一般,团结、善良、纯真的友谊和无私的精神,就像一首动听的旋律令人沁透心脾。感谢青春让我们萍水相逢,感谢友谊让我们共同进步。

在书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

“明天给我们的到底有多少阳光和花朵,多少责任和期待,这,我们不太清楚,但是我们都确定的知道了未来的生活道路,这道路就是为了祖国,为了社会主义献出一切!”

是的,如今的我们与她们一样,为了自己充满神气魅力的大学梦,为了自己未来的日子潇洒芬芳,为了昨日的期待与明日的憧憬,我们不甘寂寞,我们不知疲倦,用超人的代价,有泪水与汗水,用理性的思索,用澎湃的热情去凝固和铸就。绚烂的岁月,火红的青春,它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气质,一种不服输不自傲的清高,最后更是一种学会审视自我灵魂的成熟。如梦的青春,贵在青春!就让我们一同高喊“青春万岁”,共同放飞青春!

青春万岁读后感2

《青春万岁》描写了1952年北京女七中一群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赞美了她们不断探索的精神、昂扬向上的斗志,如诗似歌的青春热情。同时也探讨了当时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和她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和很高的思想觉悟。

王蒙的《青春万岁》所描写的虽然与现在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但却是拥有相同的青春的人。

在事故中,最让我难忘的是郑波。郑波是一个自强、奋进的女孩,她是班里的团支书,思想上进、关心他人。最让我感动的是她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她为了解一道数学题,整整花了九个小时,牺牲了自己的娱乐时间去解出那道数学题。

郑波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喜欢她的自强、喜欢她的奋进、喜欢她的坚持不懈……而同龄的我们,正需要郑波这种精神,以她为我们的榜样,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动力。从郑波解题中也告诉我们,想要知道正确答案,就要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和一定的付出,只有这样才会有收获。

而李春她本是一个自私刻薄的人,只顾自己学习,不关心集体和他人。但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她勇敢承认错误,改正了缺点。这一切生动地表现出集体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有些人总是独来独往,不交朋友,也不和同学相处。我觉得一个人除了亲人外,最重要的就是有朋友,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顺顺利利,总会有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除了亲人能帮助我们之外,就是朋友了所以我们应该多交积极向上的朋友,学会关心集体和他人。

杨蔷云也是我所钟爱的人物。她正直、勇敢,正因如此,她容易正确、也容易出错,但她一有错就一定能改过自新。她的热情、大方,体现的是一种青春风采。

读了,《青春万岁》这本书,我从主人公的闪光点中汲取了营养。想要成功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一定的付出;要做一个团结互助、关心他人、正直勇敢、知错能改、有上进思想的好青年。

青春万岁读后感3

在一次又一次的“揪出反动派”“打倒x”的红色疯狂的席卷背后,互相揭发,就连曾在八年抗战,四年解放战争中建立起来的信任都荡然无存。于是,王蒙那一代人,在自己最青春最纯洁的时光中,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满怀憧憬地向往着共产主义的大热潮中,庆幸着自己能够生于这个伟大的年代,庆幸自己能够不受旧社会的罪,成长于毛主席的怀抱下,于是,他们加入学生自治会,参加集体游行,爱国爱党爱人民,喊着口号,像今天我们追星一样崇敬着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地下党员,抗美援朝志愿者……

写这本书的时候,作者才二十出头,好一个青春年少,于是,他也像书中所有主人公一样,虽然对所谓的“革命”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但理解却是肤浅的。《青春万岁》出版的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面对同样的一部作品,它对王蒙的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青春时代的文学理想。他说,这是为了纪念,纪念被x,被“四人帮”,被红色革命所革掉的纯真的记忆。如果说王蒙好几部中篇和短篇小说是用呐喊的方式来诉说那个十年对人性的压抑,对人格的扭曲,那么,《青春万岁》则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诉说其中的痛苦。整部作品就好像一部青春回忆史,虽然琐碎,但却真实,展现了那一群群五十年代的高三学生的组织、学习、家庭和生活。解放伊始,“三

反”“五反”运动的余热还未完全退去,而除去了一切国民党统治过后的北京,连小学生都懂得了要做“毛主席的好孩子”。那一群女校的准大学生,尽管学业紧张,尽管也面临着复杂的现实,尽管也曾发出了“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事,我还不了解。生活里,有许多残酷”,尽管不得不面对新旧社会交替在思想关上的困惑,但这,仅仅被她们轻轻理解成了“党和国家的敌人”“被毒害太深的同志,需要我们好好去改造她。”,于是,她们逐渐地,逐渐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温暖的力量,不论是贫下中农,工人,还是地主的小姐,天主教的小教徒,都被这股团结的力量吸引了,融合了。“当我看着睡下了的帐篷,还有这清明的天空和满池的荷叶,我想起我们的暑假,想起你的已经过去了的,和我的正在进行其中的中学时代,幸福就好像从四面八方飞来,而我禁不住流泪……”生活是美好,学习是美好,同学还有同志是可爱的,于是不分你我,推心置腹,虽然一声声的“同志”,一句一句的“我们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就像保尔柯察金那样”,一遍一遍的对伟大壮丽事业的想象,虽然引起了别人对她们“沉重的负担,无谓的忙碌和虚妄的热情”的可怜和她们“小小年纪就这么严肃”的反对,但依旧挡不住她们的青春热情。这就是“五零”后的青春吧。

那一群活泼可爱的女中学生,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祖国献身的热情,带着善良纯真的心灵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在青春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段华彩乐章。

我无数次吟颂,无数次咏叹,只因青春无价,岁月无言。

如今已不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我们所拥有的今天是一个改革开放、科技发展、国力壮大的新时代。我们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我们挑灯夜战,勤奋苦读。我们游岳坟,了解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我们观韶山,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我们游三峡,欣赏祖国的壮丽山川;我们泛舟于西湖,领略西湖的美好光景。同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我们让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我们让集体活动别出心裁,我们把玩与学劳逸结合,我们用心与爱互帮互助。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一份独到的快乐,而青春本来就是一种无言的获得。

青春万岁读后感4

文中的郑波无疑是一个接近完美的人物。在斗争时期,年纪尚小的她就勇敢地参加了战斗,毫不退却,成为了团的分支书记。在结束了斗争,国家号召和提倡学习的时候,她又开始努力学习,那种拼命学习的劲头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郑波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她乐于助人,勇于拼搏。书中郑波的形象是近似于伟大的,无论何时都可以努力走在大家的前面,做大家的领路人,郑波是大家学习的优秀榜样。

相较而言,杨蔷云便显得活泼可爱,且热情似火,也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她有各种各样的朋友,可爱的张世群,忧郁的苏宁,沉稳的郑波。她敢爱敢恨的性格坦诚直率,因而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郑波曾对杨蔷云说我羡慕你,羡慕你的热情的火,你的不顾死活的勇气。你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你到处留下痕迹,到处都是主人。”这一段评价足见蔷云的可爱特别。

李春是一个带有些反面色彩的人物。她对人大方,但内心自私;她博学多才,却不愿帮助别人;她才华横溢,却自以为是。这样的性格使她在每每接近成功时注定失败,她却将失败归结于运气不好。李春在失败的打击,同学的批评,老师的指引下,终于一步一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也开始帮助别人,参与各种活动,为班级赢得荣誉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一份真诚,一份快乐。

青春万岁读后感5

红色,是最迷人的颜色。

万山红遍,红色彰显充实;血染黄沙,红色氤氲豪迈。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朱红褪,山河碎。这一抹褪去的红,也随一江春水向东流,流走了多少欢愉,沉淀了多少忧愁。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词人难免感时伤春。樱桃之红,固然增添几分妖娆春色,却实在掩盖不了她忍受风吹雨打的辛酸。这一抹红,于樱桃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沧桑

自古以来,红色就被无数中华儿女赋予了众多含义。在这些数不尽的红当中,有一抹红最耀眼,最神圣,拥有“任尔东南西北风”的精神,拥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这一抹红,凝聚着共产党人的鲜血,凝聚着爱国为民的信仰。这份信仰,支持着无数爱国志士奋勇向前,支持着无数热血青年挥洒自己平凡而耀眼的汗水。这一抹红,这一份信仰,贯穿《青春万岁》全书,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奏响属于那个红色时代的最强音。

王蒙先生写这本书时,只有十九岁,正是一个胸怀抱负的热血青年。而《青春万岁》就是他的心声的真实写照。当时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刚刚起步,全国人民都翘首以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年轻的王蒙更是踌躇满志,渴望为他心中的理想献上一份力。《青春万岁》就是描写了一群和王蒙有着相近年龄和相同心境的女生,她们因为怀有信仰而追逐梦想,因为怀有信仰而坚韧不拔。在王蒙的笔下,她们脸上泛起的健康的红晕是那么的可爱,又是那么的神圣。

她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于是她们在学习时犹如飞夺泸定桥,冒着弹雨勇往直前。书中有不少关于其的描写,其中写杨蔷云苦练制图,对着一副小小的图纸较上了几天的劲,最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杨蔷云的这种行为不仅基于她不服输的性格,更是由于在她心中长存的信仰。可以猜想,当她看着自己的制图水平愈来愈高,她心里不在想别的,而是在想自己离建筑工程师又近了一步,也就是朝着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理想又前进了一步。

不仅学习如此,她们做什么事都是一丝不苟、干劲十足,而且充满了善良的关怀。打扫卫生时的热情与细致、批评与自我批评时的诚恳与坚决、国庆节联欢游行时的活力与激情、帮助天主教孤儿呼玛丽重建信仰时的友善与耐心,无不体现出她们身上那颗纯洁、赤诚、火热的心灵。

这颗心灵由那个红色时代铸造,充满了红色的信仰。拥有信仰的心灵是强大的,拥有信仰的人是坚不可摧的。

信仰使人追逐理想。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于是朝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马不停蹄地前进。

信仰使人坚韧不拔,顽强不屈。陆放翁一心梦想着大宋江山的收复,却至死未能圆梦。纵使“国仇未报壮士老”,但“匣中宝剑夜有声”;纵使“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却“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目睹了南宋的颓败和金国的强盛,经历了几十年光阴的流逝,他临死也没有放弃梦想。“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何等的辛酸与悲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又是何等的坚韧与执着!

其实,高尚的信仰一直存在于中国人的心中。古代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近代有“救亡图存”,建国以后,也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到了今天,这些信仰,有的被印在教科书上,有的被写在横幅上成了口号。横幅随风而动,那些口号也渐渐虚弱苍白。

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裕,可信仰却越来越脆弱,曾经的红色信仰逐渐被拜金和利己所替代。于是有人悲叹,红色的时代结束了。的确,我们远离了当年政治斗争的狂热,但我们并没有真正远离那一份红色的信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样的思想深埋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永远不会消失。而那一抹红,为这样的思想披上了一件坚韧的铠甲。

篇6:青春万岁读后感

长到十五岁,呼玛丽差点被修女们嫁人,是李若瑟神甫救了她,神甫告诉玛丽共产党是魔鬼,她的同学是魔鬼,她就听信了,所以她的同学无法接近她。直到李若瑟因为是反动派而被捕,呼玛丽才听了对她最好的郑波的话,顺从了这些“魔鬼”,回到了祖国的身边。

在关于呼玛丽的描写中,让我恨透了这简直就是在吸人血的仁慈堂,她让本来是热情的,敢于面对的玛丽孤独了十九年,十九年被圣教压迫。我真的觉得她十分可怜。她寄托了也许她依靠在圣教那里是因为她寂寞,她无依无靠,但是现在,她终于脱离了真正的魔鬼,仁慈堂,苦修会,加入了党。我相信她一定会生活得更好。

我如果是呼玛丽,一定要感谢一直在帮助她的郑波。郑波一直在努力接近玛丽,也和她成为了好朋友,和她一起温习功课,而呼玛丽也在郑波的母亲去世后,偷偷拿走了全班同学的笔记,帮助郑波补习,其实呼玛丽也有一颗火热的心啊!

我真的要感谢新时代,感谢党!没有它我们就不能解放,不能像现在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书中的人物呼玛丽也不能离开真正的魔鬼。为了生活得更加好,我也要努力啊。

------------------

在一次又一次的“揪出反动派”“打倒反革命”的红色疯狂的席卷背后,互相揭发,就连曾在八年抗战,四年解放战争中建立起来的信任都荡然无存。于是,王蒙那一代人,在自己最青春最纯洁的时光中,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满怀憧憬地向往着共产主义的大热潮中,庆幸着自己能够生于这个伟大的年代,庆幸自己能够不受旧社会的罪,成长于毛主席的怀抱下,于是,他们加入学生自治会,参加集体游行,爱国爱党爱人民,喊着口号,像今天我们追星一样崇敬着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地下党员,抗美援朝志愿者……

写这本书的时候,作者才二十出头,好一个青春年少,于是,他也像书中所有主人公一样,虽然对所谓的“革命”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但理解却是肤浅的。《青春万岁》出版的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面对同样的一部作品,它对王蒙的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青春时代的文学理想,读后感《青春万岁读后感》。他说,这是为了纪念,纪念被文革,被“四人帮”,被红色革命所革掉的纯真的记忆。如果说王蒙好几部中篇和短篇小说是用呐喊的方式来诉说那个十年对人性的压抑,对人格的扭曲,那么,《青春万岁》则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诉说其中的痛苦。整部作品就好像一部青春回忆史,虽然琐碎,但却真实,展现了那一群群五十年代的高三学生的组织、学习、家庭和生活。解放伊始,“三

反”“五反”运动的余热还未完全退去,而除去了一切国民党统治过后的北京,连小学生都懂得了要做“毛主席的好孩子”。那一群女校的准大学生,尽管学业紧张,尽管也面临着复杂的现实,尽管也曾发出了“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事,我还不了解。生活里,有许多残酷”,尽管不得不面对新旧社会交替在思想关上的困惑,但这,仅仅被她们轻轻理解成了“党和国家的敌人”“被毒害太深的同志,需要我们好好去改造她。”,于是,她们逐渐地,逐渐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温暖的力量,不论是贫下中农,工人,还是地主的小姐,天主教的小教徒,都被这股团结的力量吸引了,融合了。“当我看着睡下了的帐篷,还有这清明的天空和满池的荷叶,我想起我们的暑假,想起你的已经过去了的,和我的正在进行其中的中学时代,幸福就好像从四面八方飞来,而我禁不住流泪……”生活是美好,学习是美好,同学还有同志是可爱的,于是不分你我,推心置腹,虽然一声声的“同志”,一句一句的“我们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就像保尔柯察金那样”,一遍一遍的对伟大壮丽事业的想象,虽然引起了别人对她们“沉重的负担,无谓的忙碌和虚妄的热情”的可怜和她们“小小年纪就这么严肃”的反对,但依旧挡不住她们的青春热情。这就是“五零”后的青春吧。

序诗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钱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有那路上的歌声,月下校园的欢舞,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了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

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我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

上一篇: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下一篇:通风科2014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