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

2024-05-13

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

篇1: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

春暖花开的日子,在“创新争优”的学习热潮中,我们将迎来党的建党__周年,我再次学习了党史,再次感受了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在日常生活、教书育人中,应该时时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做到:

一、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

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在各方面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政治信念和理论水平上能保持领先地位。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和崇高远大的理想抱负,时时处处用言传身教来影响周围的同志一起进步。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肯钻研,肯下功夫,肯花力气,努力做到业务精、专业强,在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争做教师、学生的表率,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成为教育创新和改革的示范者。

二、注重自己的政治、品德和文化修养。

结合所任教学科的特点,积极承担传播、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用先进的文化感染、熏陶、教育、引导学生,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优良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学生的榜样、导师,也为其他教师作出表率;在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终生学习意识和能力为重要目标,具有强烈的依法执教和依法治校意识。

三、做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

我要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家庭服务,为社会服务。踏踏实实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主动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努力提高办学效益的有心人;热情为集体出谋划策,发挥民主办好学校的主人翁作用。发扬奉献精神,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富有牺牲精神。真正做到以优质的工作水平满足学生、家长及社会的需要,让学生高兴,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四、党性观念和组织意识强,积极参加党的活动。

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严格执行党的决定,坚决完成党的任务。服从组织分配,认真履行职责,带头遵纪守法,特别是要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模范执行者。对党忠诚老实,严守纪律,坚决不做有违党纪国法的事情。团结同志,乐于助人,是群众的贴心人。能用自己的和谐、协作精神来凝聚周围同志,以模范行为自觉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不但要发扬自己的优点,还要客观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逐渐改掉缺点,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断在工作中学习、进取、完善。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品质锻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志,遇事多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认认真真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在实践中磨炼自己,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篇2: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诞生,它是不容易的,历程更是艰辛万苦的。它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历史的考验,其凝聚著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不管在是千疮百孔落魄不堪还是还是太平盛世国家昌盛,指引中国前进的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的艰难考验,土地革命、“三反五反”的稳步发展、“文化—”的危急时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逐步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又作出了开展持续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决定。这充分证明我们的党与时俱进。建国初期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这天,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和谐发展的中国;应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未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和中华民族。尊重历史、立足眼前、放眼未来,只有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习党史就是要我们始终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牢记党的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学习党史使我明白当前我们的任务是拥党、立志、向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过上了快乐的生活,我们应当拥护党,发奋学习、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与一切反党反人民的行为做斗争。在高度礼貌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在迅速发展,我们青年人务必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用心发奋。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应当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过硬的本领,同时要有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思想认识。我们平时不仅仅要发奋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使自己成为一个文武兼备之才。同时,我们就应用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也务必坚持,认真学习,善于运用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纪国法,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另外,我们还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的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端正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目

标。最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我们的社会建设成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就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名利、权力和地位,勤奋、发奋的学习,发奋地培养自己创新精神,要甘于奉献,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持续共产党员本色。

透过学习党史、学习前段时刻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的演讲,都是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就应时时刻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时时刻刻把“创先争优”结合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中来。做到:一、学习刻苦一点: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发展自己,突出自己的个性,把自己培养成适合当今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二、奉献多一点:不计报酬、不在乎地位金钱和荣誉,发自内心的为自己身边的老师同学多做一些事,以群众利益出发,多奉献。只有这样才能正在做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工作兢业,作为共产党员自然要比其他同学更有义务和职责为老师、为同学排忧解难,工作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多与老师同学交流,不断鞭策自己,以到达更好的工作效率,要坚信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自己。(卫生巾广告)

篇3: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风雨如晦、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它一诞生就肩负起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在这两大历史任务中,前一个历史任务是实现后一个历史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后一个历史任务是前一个历史任务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

对辛亥革命怎么看?对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怎么看?在一个时期里,有人鼓吹所谓“告别革命”论,他们反对一切革命,认为革命在历史上只起破坏作用,阻碍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他们所谓的论据是,中国近代以来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而搞现代化就不应该搞革命,革命要流血牺牲,就会影响发展和建设,就会耽误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偏离“以英美为师”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轨迹。

这里,实际上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怎样看待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在中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搞改良,改良的道路能不能走得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什么作用?历史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历史不可以假设,也不能任意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之所以渐次出现和发生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历史发展规律使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失败,告诉我们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那么,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它是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呢?历史的回答是否定的。列宁指出:“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毫无疑问,没有革命形势,就不可能发生革命,而且并不是任何革命形势都会引起革命。”“没有这些不仅不以各个集团和政党的意志、而且也不以各个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变化,革命通常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革命的发生要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不是随意发生的。辛亥革命的发生、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都有其客观的形势和历史的必然性。改良失败了,人们就选择了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了,人们就选择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这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孙中山投身革命前,想尝试推动清政府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上书李鸿章,希望破灭后才组织了兴中会。毛泽东早年曾呼吁用温和的方法进行社会变革,后来他改变了想法,提出“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不可否认,革命往往以暴力的形式,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打破原有的社会秩序,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对人们和社会的冲击和震动比较大。但是,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只有进行革命才能扫除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实现现代化开辟前进的道路,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前提和条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所不懈追求的梦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获得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中经历的曲折和失误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5年的光辉历程。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又造就了新的历史辉煌。95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不可逆转地开启了当代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在95年的历史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成就与进步伟大辉煌,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也世所罕见。我们党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历过多次曲折,也出现过多次失误。如何认识和看待党的历史上的这些曲折和失误?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先后是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的统治下,我们党比较弱小,党在失败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次大的曲折和失误争议问题不大也不多。而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次大的曲折和失误,由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党在全国执政的条件下发生的,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和看法。有的人借口这个时期党在探索中所出现的曲折和失误,把新中国成立后的这一段历史说得一团漆黑、一无是处,这是不对的,因为这不符合历史事实。但另一方面,对曲折和失误也要敢于面对,如果不正视这些错误,不认真地研究这些错误,不从错误中得到经验教训,也是完全错误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应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到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去评价,实事求是,既不拔高,也不苛求。要历史地看,全面地看,发展地看,辩证地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马克思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曾这样说:“没有一个党是不犯错误的,重要的问题是能否从错误中学习,取得教训。既要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也要从别人所犯的错误中学习。自己所犯的错误往往是更好的教科书。犯大错误当然是很坏的事情,但是由于在大错误中反映的问题往往特别深刻,这个教科书也就特别值得认真学习。错误能够成为正确的先导,但不是无条件地成为正确的先导。关键在于要善于总结经验。”他的论述是十分精辟和有见地的。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顺利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之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党全面深刻地总结和汲取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是从这段历史中得出了重要的历史结论: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经济、社会政策不行,从而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从党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党犯过错误,但它绝不忽略和掩盖错误,而是敢于正视和纠正错误,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95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2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29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至今已有38年。党的三个时期的历史,虽然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主流和本质是一致的,主题和主线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历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一个时期以来,在社会上出现了两种做法,流行着两种倾向性的观点,它们把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与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各执一端,或者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来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或者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来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这种做法和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深刻阐述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来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就为我们正确认识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把握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史的关系提供了正确指导和基本遵循。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以为要把握好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相互联系”的,这里所说的联系并不只是时间上的延续和顺延,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基本制度、根本任务、奋斗目标基础上的联系,不能将这两个历史时期对立起来、割裂开来。二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有“重大区别”的,它们的重大区别在改革开放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上、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也包括在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内外条件和实践基础上。前一个历史时期没有进行改革开放,后一个历史时期进行了改革开放;前一个历史时期为后一个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后一个历史时期是对前一个历史时期实践探索的坚持、完善和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历史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和实际工作有很大差别。三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相互不能“否定”,对在前一个历史时期中发生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要彻底否定,但是,要把“文化大革命”运动与“文化大革命”历史时期区分开来,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一个范畴指的是一场政治运动,后一个范畴指的是一段内涵更丰富、范围更广大的历史。

篇4: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意义;方法

收稿日期:2011-03-21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本土化人才培养与民族地区高等旅游院校特色办学研究》(课题批准号:FFB108160)。作者简介:王熙兰(1954-),女,广西桂林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任编辑,研究方向:革命历史与旅游文化教育。

中国共产党是经历革命、建设、改革长期考验,在异常复杂环境中团结带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的党。建党90年来,我们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付出最大牺牲,作出最大贡献。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对于当代青少年,尤其是高校学生进行中共党史教育,更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在高校中大力推进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和契机

目前,我国的中共党史工作和党史教育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对党史工作和党史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民众共知。

2010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史工作的意见》,这个文件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中共中央的文件形式第一次发出的关于党史工作的文件,这个文件全面总结了党史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什么是党史,党史的主要内容,党史的主题和主线,怎样加强党史研究,怎样加强党史学习,怎样加强党史宣传,怎样加强党史教育,怎样加强党史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怎样重视党史工作,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受到全国党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的热烈欢迎。

2010年7月中旬,中央召开了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亲切会见全体代表,给全体代表以极大的鼓舞,对全国党史系统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在这次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史工作,进一步改进党史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史工作的水平,进一步对党史工作加强科学化、系统化,进一步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发展党史工作都提出了重要的任务和要求。

众所周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从今年年初开始,从各种报刊到电视荧屏、从广播到网络,均已出现了一些与党史教育相关的栏目,而且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1月1日起在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以及主要商业门户网站同步推出的“党史上的今天”栏目,仅两个月时间总浏览量就超过2亿。由此说明广大民众对中共党史的高度重視。

今年2月21日,经中央同意,中组部、中宣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发出《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2011年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的学习教育。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作为培养国家重要人力资源的高等学校,理应把党史教育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实践考察教学活动,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调查、实地参观等活动结合起来。按照习近平副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六部委通知要求,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力开展党史教育,力求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在高校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来,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

我们在高等学校中抓好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党史教育,就可以使大学生能系统了解党的历史、党的历史知识、党的光辉实践、党的光辉历程、党的丰功伟绩、党的历史教训、党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使他们更好地站在党的历史的坚实基础上,总结过去、开辟未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好地推向前进。

在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学习和运用党的历史经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牢固树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争做国家有用的优秀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在高校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央六部门《通知》中,界定今年开展中共党史的学习教育的受众既包括了各级领导干部、普通党员,也包括了各地群众和青少年群体,而在高等学校中,主要受众是青年大学生。近年来,高校马哲、思想品德等相关课程的开设基本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部分,但其中党史教育的内容却很少。许多大学生并不太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并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伟大胜利的历史。

忘记历史则意味着背叛。我们要在高校学生中有计划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要时要制订教学计划安排一定课时的教学课程。在具体的学习中,要认真学习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中共党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的重要论述。文史类专业可以考虑组织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和第二卷;一般院校的其他专业可组织选读《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等党史著作,并选择其中某一种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基本学习教材;高职高专院校可选用《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丛书》等作为在校学生的基本读物。

学习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并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伟大胜利的历史。

2.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的历史。

3.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应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

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要求,不能生搬硬套。对于在校大学生,要注重以生动传奇的党史故事和富有感染力的人物传记培养他们学习党史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对党的光辉历史、光荣传统和方针政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高等院校中,学校的各种学术讲座不断,学生的社团活动也相对活跃,高校完全有条件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地开展党史教育活动。六部门《通知》中提出了纪念征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会、报告会、座谈会、红色旅游、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这些都是党史教育的传统形式,事实证明效果良好,但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创新,如大学生在革命纪念地或红军长征经过路线的高山河流中开展户外拓展、野外生存等受欢迎的体验性活动。

党史教育活动的形式至关重要,关键是让受教育者喜闻乐见,衡量一场党史教育活动的效果,要看它的参与率,更要听参与者的评价。一场好的党史教育活动应该是丰富的、生动的、感人的。

高校要按照六部门的《通知》要求,在大学生中切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把党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要根据学校所在地拥有党史纪念资源的情况,组织学生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学习革命英烈的事迹等。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依托各种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党史教育。

现代网络是开展各种学习活动的有效平台,借助国际互联网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已经被广泛利用,中国教育网系统及其所属的各校专门网站,既方便网内网外不同范围的互动学习交流,也可以跟中央直属的人民网、新华网实现党史学习教育资源的共享。但值得提醒的是,网上有的交流互动平台由于管理不严,也有鱼目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出现。网上流传的某些关于党史中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的贴文中有些内容猎奇求怪耸人听闻,高校青年学生一定要明眼辨别,不可盲目轻信。高校老师尤其是思政和文史方面的专业教师要引导学生访问正规的权威网站,组织大学生在线观看中央新闻网站中党史专家学者的专题辅导讲座,或请有一定经验的教授在各院系中作党史学习教育巡回讲座,以面对面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党史教育课程感染青年学生,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央组织部等六部门.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 [N].人民网,2011-02-21.

[2]徐京跃.把党史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必修课[N].解放日报,2010-07-22.

[3]佚名.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N].天津日报,2011-02-21.

[4]罗智刚.党史教育贵在持之以恒[N].人民网-七一社区,2011-02-22.

篇5:中共党史的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一段时间读有关党的历史学习,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壮志雄心,报效祖国。我体会到幸福的生活来自不易,感受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我学会了如何去活着,如何去做事、如何去做人、去做好人。读完而意义深刻的党历史,然而党的思想和具体的实践却永远学不完,做不完,接下来就是要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党服务。经过党史学习,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党,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党史的学习使我明白当前我们的任务是,拥护党的纲领,坚信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拥护党,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与一切反党、反人民的行为做斗争。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在迅速发展。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努力。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当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过硬的本领,同时要有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思想认识。我们平时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而且更重要加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立足本岗多做贡献。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xx“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另外,我们还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的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端正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目标。

最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我们的社会建设成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名利、权力和地位,勤奋、努力的学习,努力地培养自己创新精神,要敢于吃苦,要甘于奉献。

篇6:学习党史心得体会

敬爱的党组织:

5月26日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在二报听了新闻传播学系的张军教授主讲的“党史专场报告会”,主讲的题目是《从共产党员百折不回的意志看信念的力量》,张军教授通过ppt播放和讲解的形式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段德昌、林育英、王树声、秦忠和何伟功五位老革命的英雄事迹。

信念是人的精神生活中最复杂现象之一,一个人的全部生活都建立在各种各样的信念上,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信念对其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是我们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这五位老革命中,段德昌和林育英给我了很深刻的印象。

段德昌:被错杀之前请求为革命节省一颗子弹

1933年湘鄂西苏区群众含泪埋葬了段德昌的遗体,并在坟前栽下了29颗青松。29颗青松,其实是代表他的年龄——只活了29岁。而当段德昌知道自己将被处死时,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如今红3军子弹极缺,杀我时不要用子弹,子弹留给敌人,对我,刀砍、火烧都可以。”这个要求也深深地震撼着我。

段德昌是怀着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而走完自己短暂一生的。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怀着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而走完的一生,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民政部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在序号为“壹”的那一张上,毛泽东主席神情凝重地签下了“段德昌”3个字。从此,段德昌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号烈士,受到党和人民的深情褒奖。

今天,我们重温段德昌点滴历史,就是要学习先烈坚贞不渝的理想信念,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牺牲奉献的高贵品质。

林育英:骑着骆驼,穿过蒙古大沙漠,找到党中央

林育英是毛泽东一生中惟一为之执绋抬棺的人。那么,林育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引起了我的好奇。

“林育英是一位好同志。他的去世,是我们党的一大损失,我心里非常难过。我想,同志们的心情也是如此„„我提议,他的灵柩由我们几个主要领导人亲自抬。”这是在林育英的公祭前,毛泽东对朱德、任弼时等人说的话。

在林育英(张浩)的革命生涯中,他曾三次受伤,两次被捕,因此身体也受到了严重伤害。1942年林育英病逝时,毛主席为他题写了“忠心为国,虽死犹荣”的挽词。毛主席、朱德、任弼时、杨尚昆等中央领导人为林育英守灵、执绋,并抬着棺材,一步一步地攀上了桃花岭墓地长眠在这里的林育英,终于实现了遥望杨家岭,心向党中央的遗愿。下葬后,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让张浩同志天天监督我们”。毛泽东的一生中,仅有一个人享受过他执绋抬棺的高规格礼遇,此人便是林育英。

而且林育英生前还在不断地传播马列主义,向工人介绍俄国十月革命,讲述苏维埃政权。林育英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体系,俄国的十月革命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的前途应当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救国救民,改造中国最好的思想武器。他告诉工人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组织,是领导穷人谋求翻身解放的政党,是黑暗社会里破晓而出的曙光。他说:“工”“人”加起来就是“天”,工人能顶天立地。资本家散布“工字不能出头,出头便入土”的谬论是毒害工人思想,麻痹工人斗志的迷魂药。他告诫工人们:不靠神仙皇帝,全靠自己救自己,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一定能够砸碎套在自身上的铁锁链,一定能够消灭那些吃人的毒蛇猛兽,鲜红的太阳会普照全球。工人们通过学习和讨论,受到了教育和启发,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觉悟,解开了思想上的疑团,看到了希望,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篇7:党史学习心得体会

学校:四川电大 城铁分院

姓名:王倩

学号:2***0

通过看直播课了解党的历史,我知道了党的建设来之不易,党的艰苦建设过程是为了抵抗外族入侵、解放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共产党建国后,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独立自主、坚持奋斗,在国家穷苦、缺乏科技的年代维护了祖国的独立与安全。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发展历程保证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根据中国国情全面、平稳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生活是无数先辈们血肉换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为人民服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理念,坚持奋斗、踏实努力获得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健体魄维护我们祖国的和平。在面对危害国家安全、分裂祖国的利益诱惑时,要有坚定的信仰,不动摇、不屈服,以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为自己的行事原则。

篇8:略论胡乔木深厚的党史学修养

史学家刘大年说:“胡乔木同志长期主管思想理论工作, 对于如何加强祖国历史的研究, 他倾注的心血是不少的。”党史专家胡绳这样评论胡乔木:“他在填写有关自己经历的表格时, 把他自己称为党史学者, 这是因为他在科学工作上的成就特别表现于党史学上的原故。”史学家沙键孙也认为, 胡乔木是“中共党史研究的权威学者, 他通晓党史工作的规律”。可见胡乔木的史学修养是深厚的, 其党史学的造诣则更高。

秘书为何要具备深厚的史学修养?在胡乔木看来, 这自然是现实工作的客观需要。早在抗日战争初期, 1938年10月14日,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扩大会议上作政治报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其中谈到全党的学习问题时就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 如果没有革命理论, 没有历史知识, 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 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此时, 已到延安一年零三个月, 正在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工作, 又曾在清华大学历史系读过书的胡乔木, 对于领袖号召学习历史知识, 以促进民族革命的胜利, 必然会有深刻的理解。两年半之后, 1941年5月19日, 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整风”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他在报告中批评一些共产党人“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 或懂得甚少, 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特别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 真正懂得的很少。近百年的经济史, 近百年的政治史, 近百年的军事史, 近百年的文化史, 简直还没有人认真动手去研究”。这时, 已经做了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秘书三个月的胡乔木, 对于领袖的批评, 更不可能无动于衷了。因此, 胡乔木说:“为了认识和处理当前的现实问题, 不能不研究历史”, 因为“历史问题本身, 就经常作为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 出现在我们面前”。他认为“党史工作是研究党的历史的, 但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并不是面向过去。而是面向现在, 面向将来。我们是为现在而研究过去的, 我们是为将来而研究过去的”。诚如毛泽东所言, 在研究和处理当前的工作时,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就是说, 历史研究, 包括其中的党史研究, 乃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秘书具有深厚的史学修养, 是做好本职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条件。

(二)

胡乔木深厚的党史学修养, 植根于他丰富的党史研究实践。大致说来有三种情形, 一是与党的当前中心任务密切相关的党史研究, 这种实践往往成了他的本职工作;二是他在业余时间所作的党史研究, 这种研究虽不属于本职工作, 但与本职工作却相辅相成;三是他以中共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名义, 组织、指导的党史研究活动。

20世纪40年代前期, 胡乔木作为秘书, 先是协助毛泽东编选《六大以前》、《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和《两条路线》等党史文献集, 继之参与起草和修改中共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时间长达三年之久。这些实践使他掌握了丰富的史料, 把握了历史发展的逻辑, 对中共早期历史有了非同寻常的理解。六年之后, 他结合亲身体验, 对中共在全国执政前的历史再作研究, 撰写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 (以下简称《三十年》) 。后来他对这段历史、特别是波澜壮阔的20世纪40年代史继续进行研究, 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为写作《回忆毛泽东》一书而发表的二十多次谈话, 以及有关20世纪40年代史的15个题目;他对中共及其领袖重大历史活动所作的更系统、更深入、更条理的分析, 都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这是更高层次上的党史研究。

胡乔木对中共作为全国执政党历史的研究, 先是20世纪40年代初期, 他受中共中央委托负责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以下简称《历史决议》) , 这项工作历时20个月, 他对起草小组发表的谈话、讲话多达三十余次, 包含了《历史决议》的指导思想、基本内涵、表述方式等等, 许多重要内容他都亲自起草或反复修改, 可谓呕心沥血。《历史决议》成为中共党史研究新的里程碑。八年之后, 胡乔木个人又针对建国以后30年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联系新时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十年的实践, 对《历史决议》未能充分展开的内容, 进行了深入、系统且颇具个人风格的开掘与研究, 撰写了著名的“党史三论”, 将中共70年间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历史经验加以贯通与升华, 把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做出高屋建瓴地概括, 再次把党史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胡乔木曾三次撰文阐释毛泽东思想的内涵, 恰好是他分别写作《三十年》、起草《历史决议》和撰写《回忆毛泽东》等党史论著之时, 这说明中央领导同志的思想研究与党史研究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而在编辑出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年谱、传记、回忆录等, 以推动他们的思想研究方面, 胡乔木也是花了心血的。毛著的编辑出版, 在胡乔木主政中央文献工作时, 就已订出规划, 而今除《毛泽东选集》之外,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等多卷本“专题集”系列、十三卷本《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文献集”系列, 以及八卷本《毛泽东文集》“重要文稿”系列已大致出版齐全, 形成相当规模, 为研究毛泽东思想及中共党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献材料。胡乔木说:“毛主席的著作首先是中国人民的财富, 其次也是历史, 历史是不能抹煞的。研究中国这段历史, 不研究毛主席怎么行呢?不这样做, 对历史、对科学、对人民都没法交待。”他以同样的心态, 为编辑出版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文选、年谱、传记等付出了心血与汗水。晚年他还以中共党史领导小组成员的身份, 组织、指导或促成了多部党史著作的编辑出版。总之, 胡乔木党史研究的实践活动丰富而多彩, 贯穿了他的整个秘书生涯。

(三)

胡乔木党史研究的丰富实践, 孕育了他精深的党史学思想, 至晚年已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体系。他为《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所写的《题记》说:“大致可以判断这本书写得比较可读、可信、可取, 因为它既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本然, 又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所以然, 夹叙夹议, 有质有文, 陈言大去, 新意迭见, 很少沉闷之感。读者读了会觉得是在读一部明白晓畅而又严谨切实的历史, 从中可以吸取营养, 引发思考, 而不是读的某种‘宣传品’。”这是他为党史论著提出的总体标准, 体现了他党史学的基本思想。具体说来还有相当丰富的内涵。譬如, 党史著作要具有科学性;其内涵要富有理论的力量;表达形式要有文采, 能给人以美感;文献的编、校、注, 要精益求精;注重编研队伍建设, 提高编研水平等等。

仅以党史著作要具有科学性为例。胡乔木说:“党史工作的战斗性所以有力量, 是因为我们依靠的是科学, 依靠的是真理。”因此, “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论证来阐明党的各种根本问题”。为此, 他提出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科学性与党性的关系。胡乔木说:“马列主义是讲阶级斗争的, 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讲阶级斗争的, 当然有阶级性, 有党性。可是, 它是科学的, 它一定要有客观性。如果离开了客观性, 就不成为科学。”因此, 党性要建立在客观性的基础之上, 党史论著要做到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二是科学性与政治性的关系。胡乔木一再强调“写党史要有政治上的观察和把握”、“先讲清政治形势, 才能讲清党的政策”, “对于政治形势, 政治转变, 就要有政治的观察”, “对历史人物的评述, 也要根据政治形势来看”。但是他又强调:“如果借口有政治需要, 就要求历史科学违背历史真实, 篡改客观事实, 那样将不仅破坏历史科学, 也将破坏社会主义的政治。因为依靠虚假的事实, 不能构成历史科学, 同样也不能构成社会主义的政治。”因此, 优秀的党史著作, 其科学性与政治性是高度统一的。

三是科学性与情感的关系。胡乔木认为:“历史是非常复杂的, 如果不在研究的时候保持客观态度, 就不能正确地解释历史。这要与我们的感情发生矛盾。但是, 愤怒出诗人, 愤怒不出历史学家。”所以, 研究党史与撰写党史著作, 不能感情用事, 要取客观、公正的态度。

四是党与“四面八方”的关系。胡乔木指出:“党史跟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是不能分开的, 否则, 党的历史就得不到科学的解释。”因此, 他提出党史要表现党是在人民中间奋斗的, 是代表人民群众要求、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取得的胜利;党是依靠与党密切合作的人共同奋斗的, 这些人在党史上应有其地位;党史既要写党的中央及其领导人的活动, 也要写地方组织及其党员干部、党员群众的活动;党史要阐明党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因此还要有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 与苏联、东欧国家党的比较研究。处理好这些关系, 党史著述的科学性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四)

胡乔木党史学的深厚修养, 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他撰写了诸多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党史著作。他党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除了其职务著述即参与和主持起草中共两个《历史决议》之外, 作为独立完成的个人专著, 第一部是新中国诞生不久问世的《三十年》。该书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 首次系统、完整、简明地叙述了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 被公认为中共党史的奠基之作, 影响和教育了整整一代人。胡绳说:“仔细读这本书, 仍可以看出作者的苦心经营, 看出他善于驾驭史料和能够以概括的语言抓住历史脉络的本领。”后来出版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对中共20世纪40年代历史所作的精湛研究, 则弥补了《三十年》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难以摆脱的一些局限, 使其关于中共在全国执政前的党史论著依然熠熠生辉。

20世纪80年代后期, 胡乔木发表的“党史三论”, 更具有个人学术著作的特点。他的《中国在五十年代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一文, 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全局着眼, 具体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经济迅速恢复的四个基本因素, 论证了中国要确保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发展国民经济, 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唯一的出路。论文从经济角度立论, 这在当时的党史研究领域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中国为什么犯二十年的“左”倾错误》一文, 具体剖析了1958~1978年间中共所犯“左”倾错误导致全国经济动荡和停滞的原因, 同时又以对新中国40年历史的战略审视, 提出了在1957年社会主义的主题需要从革命斗争转向和平建设时, 党内存在着“两种趋势”的观点。论文通过对“两种趋势”此消彼长的分析, 论证了中国所选择的社会主义, 并非与“左”倾错误相联系, 而是跟经济进步、文化进步、社会进步、政治进步相联系;代表这种根本趋势的是1949~1956年的中国, 特别是1979~1989年的中国。进而明确指出, 尽管“左”的倾向仍然需要警惕, 但总起来说, 改革开放不可逆转, 就如同一个成熟的人不可能返回到少年时期的荒唐一样。这是中共执政的共和国积40年经验得出的正确结论。胡乔木1989年三四月间访问美国, 曾以上述“两论”作学术讲演, 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上一篇:股票学习下一篇:好好说再见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