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的《辞职报告》

2024-05-17

HR的《辞职报告》(精选8篇)

篇1:HR的《辞职报告》

尊敬的公司领导:

你们好!自X月X日入职以来已经一月有余,非常感谢公司的信任何培养,感谢刘经理和老总对我的关心和教诲。虽然时间不长,却学到了很多知识,还结交了一批有志向、有理想的青年,非常感谢!

很遗憾在公司创业初期提出辞呈,在此说一声对不起,敬请谅解!让我决定离开公司的原因很多,我想还是谈谈自己这一个多月的感受吧。

一、公司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人力资源的需求

企业初创期,理所当然更关注的是经营和服务,这是生存之本,立身之命。我也欣喜地看到了各位同事在这方面的努力。至于人力资源的需求,稳定的、有激情、创新的人才是优选之才。而对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需求似乎并不是很重要,或许一个人事文员就足够了,干干传统的行政人事的事务性工作,无须那些自命专业出身有丰厚理论和法律基础的家伙来充数,这是企业发展现状的基本规律。

显然,公司的整体现状也体现了这点,不到50人的规模,任何动态,总经理一眼就可以收入囊中,又何须什么制度,什么约束呢?而恰恰相反的是,你们录用了一个自我定位为来做人力资源的家伙,我想你们已经感觉到了他那种建立明晰制度,形成办事规范的迫切心态;你们应该也看到了无论在执行工作上和思维方式上他已经无法接受这种现状。于是他沉默了,他那种渴望将自己的工作看成干事业的激情被打压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折磨很多年轻人的心态,或许当自己处理好这份落差后会更成熟,更能在社会上折腾,可是同时,他也将丧失一份为工作而敢于牺牲自我利益的品质。

年轻人渴望成功,渴望被人重视,渴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光芒。不知道您是否记得那个离职的财务女孩。当您听说她只干了三个星期就要离职时,您的表情是一丝丝失望,还夹带着丁点不易察觉的怒火。那女孩是那么的有个性,坚持要做财务,当你们将她放在客户运营里的时候,她主动找你们谈话表明自己的心迹。后来,公司还是让她做财务,可是那份不确定,那份说要不断考察等着公司安排的不稳定性扼杀了她的希冀。来不及开口,女孩就走了。回到这里,虽然很欣慰的让领导一来就确定了这个岗位由他来负责,可是他看到了很多不规范的东西,他抬着幼稚的眼睛说出了自己的疑虑,得到的答复是,这里不像沿海城市的劳资部门查的紧,查的严,员工的维权意识也不会那么强,不必惊慌。或许,这就是办事方式要促使他改变自己的想法,他也知道这是实话,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做得更好些,更规范些,不去触动那些不必要的小麻烦呢?

二、企业归属感的缺失无法契合员工基本的生理与安全需要

马斯洛五大需求理论中说,作为一个社会人是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层需求。几乎所有员工都在我面前提到过何时回宁乡?何时有自己的地盘?何时才能摆脱这种如苍蝇一般的寄人篱下的工作处境?还有很多同事问我,这个岗位的工资给多少?我只能摇头苦笑。连公司中高层也无法明确具体时间,具体薪酬待遇,甚至在此种情形下,公司的战略目标如大跃进式地翻了三倍,我想知道在一个连什么时间营业生产都无法明知的情况下,任何基础工作都在筹备建设的情形下,又如何能让员工去立马创造价值,如何让员工找到工作的安全感和组织的归属感呢?或许,在以后的工作中,公司领导应该在员工心理上多些关注,在回答员工的提问时多些确定性和稳定感。让员工在企业发展上共进退,共谋发展,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动力,看到的是一份明确的时间进度表,而非模棱两可的回答。

三、岗位工作与价值的模糊处理降低了员工的心理预期

一份职业岗位的选择最后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当人们去干那些与自己兴趣爱好、专业经验、个性特征都不匹配的工作时,他会毫无乐趣,最后会在毫无成就的情形下灰溜溜地退出,可是他的青春会在这里流逝,会害怕彻底的转型带来的痛楚而无法去选择自己喜欢东西。从HR的职业道德来说,我们应该让员工了解与自己岗位相关的信息,可是在那种看似民主沟通的岗位强制分配下,员工几经周折后终于确定了的岗位,却无法知道岗位工作的内容,工资待遇、上下级关系等情况。我想说,这是一个企业HR的失败。当那个员工说,我现在岗位的业务暂时不会有,我这几个月干什么啊?这份迷茫不仅仅是年轻人自我定位的缺失,更是企业引导的失误。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的岗位价值,这个岗位所有的相关知识,模糊处理是不想因为企业的承诺无法兑现而失言,可是谁又知道企业可以给员工承诺什么呢?画个圆饼让员工夜夜梦想着吧!只要心还没跌倒低谷。

四、人力资源应该先行的工作

1.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该签订劳动合同。

2.员工入职时应告知工作岗位、内容、作息时间、工资待遇、职业危害、工作纪律等。

3.试用期工资不低于岗位工资的80%或者该岗位的最低档工资,同时不能少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4.行政人事制度在程序和内容上要合乎法律规定,并且建立时间是宜早不宜迟。

只是将企业没有做到的地方做了个提醒,有不对或者不敬之处敬请谅解。先特提出离职申请,希望自辞职报告提交后三天内可以做完工作交接,谢谢!

辞职人:XXX

XXXX年X月X日

[HR的《辞职报告》分享]

篇2:HR的《辞职报告》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

2011年9月,由于您对我的信任,使我得以加入公司。来到公司近两年时间,有幸得到公司里很多人的帮助,我衷心感谢您以及各位同事对我的照顾和错爱。

两年的时间,见证了公司的成长,也为公司的成长付出了我作为HR应该做出的星点努力。回首过往,每一幕都清晰的显现在眼前,仿佛一切就如昨日一般。欢笑或是气愤,此时都凝聚成一种回忆,记录着我在NSK工作的点滴。

写这封辞职信的时候,我满含遗憾。遗憾的是我不再能与各位同事并肩作战为**工厂奋斗,不再能分享大家的甘苦,不再能聆听各位领导的教诲,不再能倾听广大同事的工作趣事或是烦心事,也遗憾我在职期间没能学好日语用于工作。

我非常的抱歉您给予的期望。曾经我也尝试过改变,试图通过进步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可能真的是自身的原因,我发现于我而言语言的劣势真的让人很难再“更上一层楼”。所以我需要改变我现有的环境,去重拾自己丢失的技能。

离开这里,离开那些同甘共苦的同事很舍不得,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或许离开真的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吧!

最后,衷心祝福**工厂健康成长,事业蒸蒸日上!祝愿各位领导与同事:健康快乐,平安幸福!

篇3:HR的《辞职报告》

你们好!

感谢你们这么多年来在工作和生活上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更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和信任。在公司工作了12年, 我把所有的青春都留在了这里, 现在要离开她, 说心理话十分不情愿, 但是我却不得不对她说“再见”, 这是为了我的身体、我的家人, 也是为了公司的明天更美好!

12年前我有幸成为公司的一员。我先后从事过开票、收款、出纳、会计工作, 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我都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完成领导交给我的任务, 即使在我女儿出生的前一天也是如此。在没有电脑以前, 为了第二天白天为客户结算折扣, 我每天晚上都必须加班汇总当天的销售报表和销售收入明细账, 没几年我的眼睛近视度数就上升了四百多度;现在用上电脑了, 虽然比手工记账方便、快捷, 但是企业的核算也更精细, 长期的电脑操作除了使我的视力几乎降到了零, 必须配带近千度的高

《一封财务人员的辞职报告》在互联网上产生了剧烈的反响, 财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有人为财务人员生存状况鸣不平, 也有人对报告内容表示怀疑。财务人员的真实生存状况到底怎样?本刊编辑部设计了财务人员生存现状调查问卷, 了解财务人员的真实生存现状, 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财务人员。

参与方法:请复印此问卷, 填好后邮寄或传真至《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社编辑部, 传真:010-63381780;或登陆中国总会计师网 (http://www.ccfo.com.cn) 参与在线调查。

调查问题:

1.您对目前的工作总体满意吗?

a.非常满意b.满意c.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2.您目前的工作强度如何?

a.需要经常加班b.偶尔加班c.不需要加班d.很轻松

7.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您的工作是否有影响?a.有正面影响b.没影响c.有负面影响

8.您觉得目前哪地方最需要改善?

a.工作环境b.工作强度c.工资福利d.地位e.其他 (请注明)

3.您觉得目前的工资待遇如何?

a.很满意b.合理c.有点低d.勉强度日

4.您所在单位的领导如何看待财务管理?a.非常重视b.重视c.不重视d.无视

1.学历:a.中专及以下b.大专c.本科d.硕士及以上

5.您对单位的学习培训体系是否满意?a.满意b.有待提高c.根本没有d.不关心

3.年龄:a.25及以下b.26-35岁c.36-45 d.d.46岁以上

6.您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前景?a.乐观b.一般c.悲观d.没想过5.所任职务:

6.所在单位的类型:a.国有企业b.行政事业单位c.事务所d.其他

度镜片外, 颈椎和双肩也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经常痛得睡不着觉, 并引起经常性头昏、失眠。因此, 我觉得我已经不适宜做这项工作了, 我必须和我从事了11年的工作说“再见”了。

长期加班, 我亏欠了家人太多。我的父亲在瘫痪了10年后于3年前去世了, 作为子女我没有尽到自己的孝心。在父亲去世后, 照顾瘫痪了10年父亲的母亲, 本应该安享晚年, 可是由于我经常加班, 星期天也很少休息, 年近七十的母亲成了我们家的保姆, 每天买菜、煮饭、洗衣服、收拾屋子, 还要照顾我年幼的女儿。

对母亲, 我万分的内疚!可是作为母亲的我却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 女儿生活基本上都是外婆照顾, 我也很少陪她上公园、参加课外活动等, 以至于女儿现在胆子很小, 思维不活跃。每次儿童节、国庆节甚至春节, 别的孩子可以在妈妈的带领下去逛公园、外出旅游, 而我因为加班只能把女儿孤伶伶地关在家里陪外婆看一些无聊的电视, 女儿问

受访者个人资料:

2.性别:a.男b.女

4.所在企业:我:“妈妈, 班上的同学都有爸爸妈妈带他们去逛公园, 你就是不带我去, 总是加班、加班、加班!”作为一个母亲, 我该怎么向孩子解释呢?

我丈夫也是公司职员, 作为妻子的我, 本应该支持丈夫的工作, 并照顾好他的身体, 可是我什么也没有做到, 而他却成了家庭妇男, 工作和家庭都要操心, 以至于疾病缠身, 经常晚上睡不着觉。

虽然我在公司工作了12年, 所有的财会业务也都很熟悉, 但是我只是一只“井底之蛙”, 只懂得做账和会计核算, 对于公司的管理、市场等一系列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我都没有。

各位领导, 你们可以找到很多很多比我优秀的财务人员, 但是我的妈妈只有我一个女儿, 我的女儿只有我一个妈妈, 我的丈夫只有我一个妻子。为他们, 也为了我自己, 同时更为了公司的发展进步, 特第四次向公司申请辞职, 希望领导批准!

致礼!

篇4:吴奇凌辞职报告

市委组织部:

经慎重考虑,本人决定辞去凤冈县委常委、凤冈县常务副县长职务,并辞去公职,特向组织提出辞职申请。主要原因有二:

再启程,再充电。作为一名组织培养多年的青年干部,本人带着“精忠报国”的理想和“鹰击长空”的梦想先后在武汉大学、国家教育部、新蒲新区、凤冈县工作。每到一处,本人均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发愤图强、努力学习。然随着经历的增加,阅历的增长,愈感本领恐慌。特别是在国家经济转型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新老经济形态交锋交融、市场需求倒逼经济结构性调整的时代,本人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不足。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我希望在更加前沿的战线上挑战自我、充实能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个更加全面的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报跪乳之恩,行反哺之义。父母亲过去支边新疆,长年在野外工作以致落下病根。现双亲定居武汉且年迈多病,父亲于去年做完甲状腺瘤手术;母亲于今年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出院后生命又多次出现危急,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本人遥在遵义且工作繁忙,既未能亲临手术现场,也未能守孝病榻,每每深夜想起无不愧疚涕零。考虑再三,我打算在距父母较近的区域工作,“忠”“孝”可以兼顾。

遵义的这段工作经历十分宝贵,非常庆幸我将自己的青年时期最寶贵的五年时间献给了这片热土。这里的干部发扬“5+2”“白+黑”“雨+晴”的工作作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担当,特别能攻坚,特别能突破,特别有智慧,这里的群众特别朴实、特别勤劳、特别勇敢、特别真诚。在这里我深入了解了国情、社情、民情,积累了经济、行政、群众工作经验,深受教育,与干部和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诚挚感谢遵义的各位领导、同事和朋友给予本人的关怀、帮助和宽容。位卑不敢忘忧国,无论何时何地身居何位,我都将奋发有为,多做贡献!

【素材分析】在这篇辞职信中,吴奇凌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有着清晰的认识:再充电是源于对自身的不满足。有人说已经是博士了还用得着充电吗?但是吴奇凌觉得随着社会的变化更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回报父母更是让人觉得孝心可嘉,基层公务员工作繁重,对父母的照顾少了让自己心中难安。吴奇凌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勇敢决定值得大家尊重。

篇5:资深HR给职场人提供的辞职理由

一、以家庭原因辞职的理由

1、父母生病了,需要回家照顾。

2、家里孩子太小,离不开。

3、家里准备盖房子。

4、家里庄稼要开始收割。

5、家里发生了邻里纠纷,要回去处理。

6、兄弟或姐妹要结婚,辞职回家。

二、以个人原因辞职理由

1、身体吃不消。

2、回去要结婚。

3、回去读书继续深造。

4、水土不服。

5、非常想家。

6、自己太笨,学不好技术。

7、不适应眼前的岗位。

8、个人在这里没有发展。

9、与这里人相处不来。

10、承受不了这样的工作压力。

三、以公司原因辞职理由

1、工资太低。

2、时间太长。

3、适应不了环境。

4、上班太累。

5、翻班不能好好休息。

6、车间环境差。

7、管理太严。

8、分配的岗位不适合。

9、生活及住宿条件不好。

10、车间的工作繁重。

四、以其他原因辞职的理由

1、想换个环境。

2、亲戚开厂叫我到他那里去。

3、有亲戚开店叫我过去帮忙。

4、最近得上班厌倦症。

5、这里孤单一人没有老乡,不合群。

6、我老公(老婆)不要我干了。

7、在这里体现不出我的人身价值。

篇6:HR如何说服违纪员工引咎辞职?

①如果他和单位打官司,将来他应聘的单位做背景调查时,单位肯定会说明他是因违纪而被解除的;

②在其档案是由公司委托人才存档的情况下,如果他和单位打官司,将来单位会在其《档案调出表》上做一些对其不利的评价;

③如果他和单位打官司,无论谁输谁赢,单位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裁决书或判决书;

④如果他辞职且认错态度好,单位可以酌情考虑是否对其进行通报批评。

篇7:HR的《辞职报告》

HR们好,我想问,我做了八个月编辑,才发现编辑的经历对于我想做的文案没有很大助力,现在想走人,再找,这样算不算频繁跳槽?我是12年毕业的。

[八个月就辞职再找算不算频繁跳槽?HR请进]

篇8:HR的《辞职报告》

你们好!

感谢你们这么多年来在工作和生活上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更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和信任。在公司工作了12年, 我把所有的青春都留在了这里, 现在要离开她, 说心里话十分不情愿, 但是我却不得不对她说“再见”, 这是为了我的身体、我的家人, 也是为了公司的明天更美好!

12年前我有幸成为公司的一员。我先后从事过开票、收款、出纳、会计工作, 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我都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完成领导交给我的任务, 即使在我女儿出生的前一天也是如此。在有电脑以前, 为了第二天白天为客户结算折扣, 我每天晚上都必须加班汇总当天的销售报表和销售收入明细账, 没几年我的眼睛近视度数就上升了四百多度;现在用上电脑了, 虽然比手工记账方便、快捷, 但是企业的核算也更精细, 长期的电脑操作除了使我的视力几乎降到了零, 必须配戴近千度的高度镜片外, 颈椎和双肩也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经常痛得睡不着觉, 并引起经常性头昏、失眠。因此, 我觉得我已经不适宜做这项工作了, 我必须和我从事了11年的工作说“再见”了。

长期加班, 我亏欠了家人太多。我的父亲在瘫痪了10年后于3年前去世了, 作为子女我没有尽到自己的孝心。在父亲去世后, 照顾瘫痪了10年父亲的母亲, 本应该安享晚年, 可是由于我经常加班, 星期天也很少休息, 年近七十的母亲成了我们家的保姆, 每天买菜、煮饭、洗衣服、收拾屋子, 还要照顾我年幼的女儿。

对母亲, 我万分的内疚!可是作为母亲的我却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 女儿生活基本上都是外婆照顾, 我也很少陪她上公园、参加课外活动等, 以至于女儿现在胆子很小, 思维不活跃。每次儿童节、国庆节甚至春节, 别的孩子可以在妈妈的带领下去逛公园、外出旅游, 而我因为加班只能把女儿孤伶伶地关在家里陪外婆看一些无聊的电视, 女儿问我:“妈妈, 班上的同学都有爸爸妈妈带他们去逛公园, 你就是不带我去, 总是加班、加班、加班!”作为一个母亲, 我该怎么向孩子解释呢?

我丈夫也是公司职员, 作为妻子的我, 本应该支持丈夫的工作, 并照顾好他的身体, 可是我什么也没有做到, 而他却成了家庭妇男, 工作和家庭都要操心, 以至于疾病缠身, 经常晚上睡不着觉。

虽然我在公司工作了12年, 所有的财会业务也都很熟悉, 但是我只是一只“井底之蛙”, 只懂得做账和会计核算, 对于公司的管理、市场等一系列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我都没有。

各位领导, 你们可以找到很多很多比我优秀的财务人员, 但是我的妈妈只有我一个女儿, 我的女儿只有我一个妈妈, 我的丈夫只有我一个妻子。为了他们, 也为了我自己, 同时更为了公司的发展进步, 特第四次向公司申请辞职, 希望领导批准!

致礼!

申请人:×××

本刊上期刊登了《一封财务人员的辞职报告》, 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 很多读者来电来信回应, 现摘选其中的一篇与广大读者共飨。欢迎读者继续来信来电, 就“报告”发表自己的感想, 也可以在中国总会计师网 (www.ccfo.com.cn) 论坛里发帖讨论。来信请寄: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大厦中座709室《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社编辑部收, 邮编:100055;电话及传真:010-63381780。

读者来信选登:

《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编辑部:

你们好, 我是《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的忠实读者。当我读到杂志上刊登的《一封财务人员的辞职报告》时, 感触良多, 报告里写的内容, 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庆幸的是, 我现在已经走出了职业的困惑, 我想把我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一下, 希望还在困境中的同行能够得到启发。

我从事财会工作15年, 期间也遇到了辞职报告中所写的情况。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渺茫的前途, 我当时也曾动摇过, 但后来的一件事改变了我对这份工作的看法, 也改变了我们整个财务部门的地位。

三年前, 从总公司调来了一位总会计师。新来的总会计师工作情绪高昂, 鼓励我们多学习, 积极提高改变现状, 还为我们订阅了《中国总会计师》杂志, 从杂志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新的工作方法和先进的理念, 总会计师还通过你们杂志社请来了财务管理的专家对我们进行培训, 我们积极参加杂志社举办的评选、论坛等活动, 与国内很多财务人员有了沟通、交流的机会。我们在《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社举办的评选中获得的奖项得到了管理层的认可和重视, 财务部门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工作也有了盼头。

对于很多像辞职报告作者这样的同行, 希望我的经历可以给你们带来借鉴。哀叹、抱怨带不来什么, 只有主动努力改变, 多学习, 多动脑, 才能改变命运。

忠实的读者:李善举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家长发言稿下一篇:清明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