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雪读后感

2024-05-05

阳关雪读后感(精选10篇)

篇1:阳关雪读后感

阳关雪读后感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阳关雪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阳关雪读后感1

寂静的夜里,万物都睡去了,告别了白日的喧闹与繁华,心归于平静,手里是一本余秋雨文集,读着《阳关雪》,我被深深打动。

我不曾到过阳关,只是在十五岁那年,离家出走,携着少年的忧伤和孤独,奔赴敦煌,在漫天飞舞的风沙里,感受了几许流浪的疲惫与悲凉,我不曾体会它背后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小时候,从课本上读这首诗只觉得“阳关”很远,脑海里出现的是肆虐的风沙,和将要远去的朋友,牵着马离去的孤独的背影,离别的不忍,只好劝朋友再喝一杯酒,阳关迢迢再无故人。

今夜,读余秋雨先生的《阳关雪》,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行者”在漫天飞雪的茫茫大漠里艰难行进奔赴阳关,在他身上背负的是一个中华儿女厚重的历史文化情感。放眼望去,层叠的树影,树下流水不断,不远的山峰上呈现荒落的土墩一座,必定是阳关了!

自古屯扎兵马之处,必是具备此条件的,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走进,视野里坍塌的烽火台分明就是先前的土墩而已!在千年之后的寒风里佝偻着身子,悲壮地见证着当年历史古战场的惨烈。余秋雨先生所观看的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神圣的废墟,蕴藏着千年的历史文化。

是一个怀着悲哀无言的阳关,一个响亮着战争号叫和将士呐喊的历史呼声的阳关。这儿是军事圣地,这儿是浴血沙场,这儿是挥别一个个流落官,一个个文人的流放地。这儿有着无数个坟堆,这儿有着无数不屈的灵魂,却在凄冷的风中孤独地哀吟,历史留给了他们的是什么?是淡漠,是无情,是遗忘!那么多人,就这样被一页页地翻过?

那么深奥的文化,就这么被深深地掩埋?余秋雨先生不禁慨叹大诗人王维的唐人风范,在这凄惨之地,竟缠绵淡雅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境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历史“吹拂”下,终成废墟,终成荒原,无人与他做伴,惟独那几个土墩。也许,再过几多岁月,就连那土墩,那废墟也将化作尘灰荡尽!阳关,不正是我们中华历史文化的缩影吗?

曾经壮美,曾经辉煌,却被淹没在了历史长河的大雪之中。拨开浓重的历史面纱,清扫沉压在这历史文化废墟身上厚厚的积雪,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久远的,悲壮的故事告诉世人,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历史的.一页不应被掩埋,我们有责任让那历史的废墟上重新开出艳丽花朵,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神,决不能被“大雪”掩埋,阳关迢迢,征途漫漫,我们需早日动身!

文化的阳关寂寞着。肆虐的北风在耳边吼叫,漫天飞扬的风沙狂笑着,枯涩的芦苇柔弱地叹着气,还有那几个土堆孤寂地哀吟。余秋雨先生漫步长叹,继续着苦旅文化的悲程。阳关大雪又呼啸而立,文化的哭泣开始萦耳。这是谁在哭泣?也许是文化废墟,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的人,更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后,又来悲怜文化的人……

阳关雪读后感2

天气乍暖初寒,这西北小城的风瑟瑟地吹着,到了耳边总觉得有人在念着什么。起初模模糊糊,后来愈加清晰,约摸着是“雪”字了。可这西北小城的冬雪又着实没什么看头,路人的匆匆脚印瓷实了雪地,脏了那份江南水乡向往已久的洁白。我摇摇头,试图抹去杂乱无章的雪,可那念头却挥之不去。

后来,在慵懒的午后,随手翻开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尘的书,竟不由地笑出了声,评读钱塘苏小小,竟有人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与这种暗淡无光相对照,野泼泼的,另一种人格结构也调皮地挤在西湖岸边凑热闹。首屈一指者,当然是名妓苏小小。”(《西湖梦》)一瞧作者,竟是余秋雨先生,先生果真是极有趣的人。

更加急不可耐地往下读,却再也笑不出声。原来那耳边日日萦绕的雪竟是这般,这般萧瑟。这才是雪,是阳关的雪,西北的雪,是大漠孤烟才有的浩荡,是江南两岸领略不到的风光。一道阳关,两丘雪,三声胡笳,四面沙。先生说:“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我在暖暖的阳光下竟再也找不到那种散漫,莫名地感到一种寒,亦或是由寒而得,更深刻地澎湃,这才是我大漠的雪,这才是我西北的雪。

再读《阳关雪》,更是不敢笑了,唯恐得罪了自己心里的那种荡气回肠的澎湃。秋雨先生是奔着王维的《渭城曲》,去寻阳关,我却是奔着他的《阳关雪》,在心里搭建起了那些土墩,那些石城,那些令人魂牵梦绕的雪,还有那大漠沉默,西风声起的肃杀。双手合实书页,竟征了一下,耳边传来扬扬洒洒的雪花,而比朔方更朔方的大漠上,胡笳和羌笛哀哀怨怨地慢慢飘来,似有似无,夺人心魂,先生说:“既然一个名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可是先生啊,当年的那个民族游走于荒原,而慰以寂寞的,怕也只有这悲怆的乐声。渐渐掩盖在大雪中的,只是这个民族日益强盛后对大漠的笑靥如花的心,这是一个民族的错误。

我听见天空的叹息,飞鸟的轨迹,垂下的眼睑遮住所有阳关雪的悲壮。先生啊,令人惊骇的地上的凸凹是远年的坟堆,你说,被大雪笼罩的黑色的古战场上,会不会有一个兵败将军早已料到千年后的一个坟头会埋葬着一个民族一部分坍塌的精神的疆域。许多许多年后,会不会有一个少年坐在阳光下感到一种寒意,发出一阵惋惜,原来阳关也曾孕育着华夏的文明,一声驼铃响起丝绸之路的行者奢侈的梦,一位美人眺望西汉王朝的方向轻柔的纱,一个牧羊人痴念去国还乡的愁绪滚烫的泪。华夏仍在,春天依旧,可如今只有一个文人,一场雪还惦记着那个“劝君更进一杯酒”的阳关。

如多把阳关比作漂泊的诗人,日后的我们是不是只能在他的开始写下零星的几个数字,而卒年上只能画一个大大的问号,构成阳关一生的坎坷。

阳关雪读后感3

我从没有去过阳关,对此也了解很少。读完《阳关雪》后,便找来几组图浏览一下,不禁生出几分感伤。“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

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面对如此的景致,谁都要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西汉时,阳关曾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镇,严加把守。可阳关如今早已不如往日,仅仅是在一座红色的堆满沙石的山峰上,残留有被称为“阳关耳目”的烽墩。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在友人临别时所作的这首《渭城曲》,用余秋雨的话说,是“缠绵淡雅”的。丝毫感觉不到阳关如今的凄冷之景,只是别时应有的微微的忧伤。

阳关不反复它过去的金色的绚烂,只剩下凄凄的一片荒原。想起楼兰古城的悲哀,曾经繁华的美在不经意间却毁于一旦,也许正应了一位作家的那句话: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昔日的景象已不能再见,只由人们去想象,勾勒心中的图画。

历史是深邃而苍凉的,面对窗外阳光映照的花园中嬉笑的人们,我想,现在珍贵的事物,千百年后,也会随岁月的轮回而被渐渐淡忘吧。

篇2:阳关雪读后感

我听见天空的叹息,飞鸟的轨迹,垂下的眼睑遮住所有阳关雪的悲壮。先生啊,令人惊骇的地上的凸凹是远年的坟堆,你说,被大雪笼罩的黑色的古战场上,会不会有一个兵败将军早已料到千年后的一个坟头会埋葬着一个民族一部分坍塌的精神的疆域。许多许多年后,会不会有一个少年坐在阳光下感到一种寒意,发出一阵惋惜,原来阳关也曾孕育着华夏的文明,一声驼铃响起丝绸之路的行者奢侈的梦,一位美人眺望西汉王朝的方向轻柔的纱,一个牧羊人痴念去国还乡的愁绪滚烫的泪。华夏仍在,春天依旧,可如今只有一个文人,一场雪还惦记着那个“劝君更进一杯酒”的阳关。

如多把阳关比作漂泊的诗人,日后的我们是不是只能在他的开始写下零星的几个数字,而卒年上只能画一个大大的问号,构成阳关一生的坎坷。

我要去阳关,看时代赋予它的悲怆,命运笑望他的衰亡;()

我要去阳关,去先生笔下的阳关,去听胡笳,羌笛的飘渺,去找寻朔方真真正正的一场雪;

我要去阳关,握一把沧桑的雪,做一个文人的梦;

篇3:余秋雨《阳关雪》读后感

我不曾到过阳关,只是在十五岁那年,离家出走,携着少年的忧伤和孤独,奔赴敦煌,在漫天飞舞的风沙里,感受了几许流浪的疲惫与悲凉,我不曾体会它背后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小时候,从课本上读这首诗只觉得“阳关”很远,脑海里出现的是肆虐的风沙,和将要远去的朋友,牵着马离去的孤独的背影,离别的不忍,只好劝朋友再喝一杯酒,阳关迢迢再无故人。

今夜,读余秋雨先生的《阳关雪》,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行者”在漫天飞雪的茫茫大漠里艰难行进奔赴阳关,在他身上背负的是一个中华儿女厚重的历史文化情感。放眼望去,层叠的树影,树下流水不断,不远的山峰上呈现荒落的土墩一座,必定是阳关了!

自古屯扎兵马之处,必是具备此条件的,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走进,视野里坍塌的烽火台分明就是先前的土墩而已!在千年之后的寒风里佝偻着身子,悲壮地见证着当年历史古战场的惨烈。余秋雨先生所观看的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神圣的废墟,蕴藏着千年的历史文化。

是一个怀着悲哀无言的阳关,一个响亮着战争号叫和将士呐喊的历史呼声的阳关。这儿是军事圣地,这儿是浴血沙场,这儿是挥别一个个流落官,一个个文人的流放地。这儿有着无数个坟堆,这儿有着无数不屈的灵魂,却在凄冷的风中孤独地哀吟,历史留给了他们的是什么?是淡漠,是无情,是遗忘!那么多人,就这样被一页页地翻过?

那么深奥的文化,就这么被深深地掩埋?余秋雨先生不禁慨叹大诗人王维的唐人风范,在这凄惨之地,竟缠绵淡雅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境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历史“吹拂”下,终成废墟,终成荒原,无人与他做伴,惟独那几个土墩。也许,再过几多岁月,就连那土墩,那废墟也将化作尘灰荡尽!阳关,不正是我们中华历史文化的缩影吗?

曾经壮美,曾经辉煌,却被淹没在了历史长河的大雪之中。拨开浓重的历史面纱,清扫沉压在这历史文化废墟身上厚厚的积雪,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久远的,悲壮的故事告诉世人,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历史的一页不应被掩埋,我们有责任让那历史的废墟上重新开出艳丽花朵,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神,决不能被“大雪”掩埋,阳关迢迢,征途漫漫,我们需早日动身!

文化的阳关寂寞着。肆虐的北风在耳边吼叫,漫天飞扬的风沙狂笑着,枯涩的芦苇柔弱地叹着气,还有那几个土堆孤寂地哀吟。余秋雨先生漫步长叹,继续着苦旅文化的悲程。阳关大雪又呼啸而立,文化的哭泣开始萦耳。这是谁在哭泣?也许是文化废墟,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的人,更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后,又来悲怜文化的人……

余秋雨《阳关雪》读后感2

天气乍暖初寒,这西北小城的风瑟瑟地吹着,到了耳边总觉得有人在念着什么。起初模模糊糊,后来愈加清晰,约摸着是“雪”字了。可这西北小城的冬雪又着实没什么看头,路人的匆匆脚印瓷实了雪地,脏了那份江南水乡向往已久的洁白。我摇摇头,试图抹去杂乱无章的雪,可那念头却挥之不去。

后来,在慵懒的午后,随手翻开蒙了一层薄薄的灰尘的书,竟不由地笑出了声,评读钱塘苏小小,竟有人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与这种暗淡无光相对照,野泼泼的,另一种人格结构也调皮地挤在西湖岸边凑热闹。首屈一指者,当然是名妓苏小小。”(《西湖梦》)一瞧作者,竟是余秋雨先生,先生果真是极有趣的人。

更加急不可耐地往下读,却再也笑不出声。原来那耳边日日萦绕的雪竟是这般,这般萧瑟。这才是雪,是阳关的雪,西北的雪,是大漠孤烟才有的浩荡,是江南两岸领略不到的风光。一道阳关,两丘雪,三声胡笳,四面沙。先生说:“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我在暖暖的阳光下竟再也找不到那种散漫,莫名地感到一种寒,亦或是由寒而得,更深刻地澎湃,这才是我大漠的雪,这才是我西北的雪。

再读《阳关雪》,更是不敢笑了,唯恐得罪了自己心里的那种荡气回肠的澎湃。秋雨先生是奔着王维的《渭城曲》,去寻阳关,我却是奔着他的《阳关雪》,在心里搭建起了那些土墩,那些石城,那些令人魂牵梦绕的雪,还有那大漠沉默,西风声起的肃杀。双手合实书页,竟征了一下,耳边传来扬扬洒洒的雪花,而比朔方更朔方的大漠上,胡笳和羌笛哀哀怨怨地慢慢飘来,似有似无,夺人心魂,先生说:“既然一个名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可是先生啊,当年的那个民族游走于荒原,而慰以寂寞的,怕也只有这悲怆的乐声。渐渐掩盖在大雪中的,只是这个民族日益强盛后对大漠的笑靥如花的心,这是一个民族的错误。

我听见天空的叹息,飞鸟的轨迹,垂下的眼睑遮住所有阳关雪的悲壮。先生啊,令人惊骇的地上的凸凹是远年的坟堆,你说,被大雪笼罩的黑色的古战场上,会不会有一个兵败将军早已料到千年后的一个坟头会埋葬着一个民族一部分坍塌的精神的疆域。许多许多年后,会不会有一个少年坐在阳光下感到一种寒意,发出一阵惋惜,原来阳关也曾孕育着华夏的文明,一声驼铃响起丝绸之路的行者奢侈的梦,一位美人眺望西汉王朝的方向轻柔的纱,一个牧羊人痴念去国还乡的愁绪滚烫的泪。华夏仍在,春天依旧,可如今只有一个文人,一场雪还惦记着那个“劝君更进一杯酒”的阳关。

如多把阳关比作漂泊的诗人,日后的我们是不是只能在他的开始写下零星的几个数字,而卒年上只能画一个大大的问号,构成阳关一生的坎坷。

我要去阳关,看时代赋予它的悲怆,命运笑望他的衰亡;

我要去阳关,去先生笔下的阳关,去听胡笳,羌笛的飘渺,去找寻朔方真真正正的一场雪;

我要去阳关,握一把沧桑的雪,做一个文人的梦;

我要去阳关,去阳关……

余秋雨《阳关雪》读后感3

带着几分思考,随着余先生匆匆的步伐,奔赴阳关。

余先生说,他是冲着王维的《渭城曲》而去寻阳关的。正如文中老者所说,阳关没什么好看的。那里沙丘纵横,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沙滩。虽然不解但我能了解这份执着,就像我欢喜《傲慢与偏见》而去看遍简奥斯汀的著作和所有续集。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姑娘,对水乡自是情有独钟,说实在的对西北荒漠真真是没什么兴趣。余先生的执着也让我对阳关提起了一丝兴趣,今日且随着他去一瞧。

之前随余先生的见识了莫高窟的圣洁和玄秘,但是同处西北的阳关给我的只有沧桑和悲壮。茫茫一片的雪白,什么也没有,除了空旷还是空旷。这里的雪没有中原内地的柔美,显得凄迷和厚重。历史的车轮在这里碾过,赋予了它特有的沧桑与悲壮,就连胡笳和羌笛,也悲凉,成了士兵们的心头哀音。那地上凹凸的沙堆铺陈的有点令人惊骇,这都是古战场留下来的坟堆啊!余先生在文中问道:“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自然是没有,厚厚的二十五史只是沉埋了这土堆。这土堆下的人啊,都是艰苦守卫边疆、抗御外侮的英雄啊,在腥风血雨中,在战士来不及回望一眼故乡而化作沙坟一座,没有人立碑,没有人祭拜,甚至没有人记住他们。

站在这样一个西北风呼啸着迎面扑来的荒原上,看着这铺天盖地的沙堆,余先生有点踉跄,冷的牙齿打颤,鼻子通红,更别提我一个见惯了山清水秀、温润的江南的女子了。其实寒得是身也更是心。但就是这样一个阳关,王维却能望着客舍外的青柳,温厚地举着酒杯而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到阳关的文人墨客大多是遭贬谪至此的,王维也不例外。但是他们大多自信豁达,沉着安详的,带着唐人的那份风范。

他们才华横溢却不受当权者的重用,像王维这种诗画皆称一绝的文人,也只能在长安的宫殿中制造点娱乐供王公贵族消遣,并不会得到重用,更甚者最后惨遭贬谪。唐朝可以说是中国最鼎盛的时候,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像李白、杜甫这种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详的伟大人物在唐朝都没有的得到重用,郁郁不得志,惨惨淡淡度过余生。当唐朝在赵氏王朝的兴起之时轰然倒地的时候,阳关见证了历史的一切。纵然才情万丈的文人比比皆是,中国的文化,在保守腐朽的封建王朝是得不到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再看,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闹腾的时候,不知是在唐朝的多少年之后了,但是今天的欧洲文化发展的是何其灿烂,光一幅《蒙娜丽莎的微笑》就震慑了海内外多少人。而中国呢,本应该为中国文化的灿烂添砖加瓦的文人骚客却流落至凄迷的阳关。阳关依旧是阳关,但终因那么多的哀怨而在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倒塌。这里有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但终究被人们隐在心底。

篇4:阳关雪读书笔记

阳关在古人笔墨下无限温柔宁静、深入人心,却从未发现是暗藏如此波涛汹涌,当作者余秋雨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灵去探索历史深深埋藏的那一页,不会想到恬润的阳光雪竟如此的寒风凛冽,古战场上毫无一点绿色的印迹,不见一丝生命的划痕,冬雪裹着黄沙,劲风埋藏了生灵,那些苍白的尸骸遗骨惊骇地露在永远阴沉的天地之中,随烟尘翻滚在荒漠,人们似乎早已遗忘了这里,好似凭空出现的土墩、沙地镌刻了它的过往,石碑上的“阳关古址”是它唯一的身份。

的确,中世纪有这么一族人,他们早已恬然随和,他们没有深极人心的叹息,没有无奈尖锐的愤恨,他们有的只是宁静、无懈可击的微笑,他们的心底,自信的力量感染他们豁达,塑就宽容的心胸,那样的微笑,值得21世纪的我们细细体会,不再埋怨,不作痴想,学会坚强。

篇5:阳关雪读书笔记600字

这位“漂泊者”,是那么深爱着中华文化的废墟。大雪飘然,大漠茫茫中艰难地行进奔赴阳关,就为了看那几个土墩?不,绝不是。他所观看的是一个伟大神圣的废墟,蕴藏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怀着悲哀无言的关卡,默默地告诉人们中华还有一个篱落的阳关,文化的阳关,永远存在着的只是多了些清淡的阳关。这儿是军事圣地,这儿是浴血沙场,这儿是挥别一个个流落官,一个个文人的冷血地。这儿有着无数个坟堆,在冷风中孤独地哀吟,却被历史长河冲得一干二净。那么多人,就这样被一页页地翻过?那么深奥的文化,就这么被深深地掩埋?

余秋雨先生不禁慨叹大诗人王维的唐人风范,在这凄惨之地,竟缠绵淡雅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境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历史“吹拂”下,终成废墟,终成荒原,无人与他做伴,惟独那几个土墩。“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余秋雨先生无奈地叹息。阳关不再是阳关,大雪不再是大雪,那是中华之文化及已被淡忘的掩埋。中华文化,中华废墟,正如阳关。曾经壮美,曾经辉煌,却又倒在历史长河的大雪中。

阿房宫被毁了;圆明园被一把火烧了;莫高窟里的“东西”被运走了一车又一车……换来的,是恶魔铁蹄,是战火,是绝望。还好,中国从一断断苦难岁月中走了出来,但是谁记得我们曾有多少画,比蒙娜莉莎早不知多少年的绚烂;我们曾有多少书,流传千古却又毁于苦难的哲思;我们曾有多少楼,留下亘古墨客鸿篇巨制的史诗;我们曾有多少人,鞠躬尽瘁又挥墨洒血的美丽;我们曾有多少事;震撼天地感动乾坤的华夏!谁知道中华文化废墟还长眠着,它在等待我们把大雪抹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时,“劝”的不再是“君”,是淡忘中华文化的人。

篇6:余秋雨《阳关雪》赏析

读过《文化苦旅》之后,发现自己喜欢的文章有很多,《阳关雪》就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文章写的十分的洒脱,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抒发了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景仰和慨叹之情。王维的《渭城曲》描写的就是阳关的情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是这首诗激起了余秋雨去寻找阳关遗址的热情。

他在出发之前,向住在阳关附近的老人仔细询问过。但老人给他的答复只是那个地方没什么好看的、也很难找,平时是很少有人去的,只是一些文人会辛辛苦苦的到那里去缅怀一下古迹。而且现在又在下雪,去那里是很受苦的。可余秋雨还是义无反顾地钻进雪里,冲着阳关的方向走去。老人是不可能体会到余先生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对圣地的崇拜之情的,所以老人的劝阻也不能单纯的说成今人对古人的漠然,只是他与余先生所处的精神境界不同罢了。当然,余先生去那里不单单是寻找一下王维当年送别友人的足迹,他还要把自己的感情用笔墨的形式记录下来,创造出一种与古人不同的意境。

来到阳关旧址,他完全被那种壮阔、雄浑的景象所触动,写下了“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这样的描写给人无限的遐想,也唤起人们对阳关的向往。阳关的天气也是变化无常,不一会儿雪就停了,天阳也出来了,更广阔的画面呈现在余先生的眼前,经过一番察看,他认定阳关这里曾经是个古战场。不知有多少士兵在这里奋力厮杀,倒在血泊中,他们没有在历史上哪怕留下一个名字,但他们的坟冢将会作为历史的驻脚永远不会磨灭。

他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前行,脑中不知不觉的就浮现出了外国作家艾略特的《荒原》,这片现在荒芜的土地,曾经就是几个国家的边疆要塞,重要关隘,兵家必争之地,这里记录了很多感人至深的事情,“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但却都随着一阵阵烟尘渐渐远去。余先生以一个20世纪文人的情怀在缅怀这片土地。他继续走着,终于看到了刻有“阳关古址”的石碑,今日的阳关已是面目全非了,只剩下一个破旧的烽火台,和几座坍塌的城墙,他登上这片土地的制高点,感受着西北风的浩荡与凛冽。此时他又想起了王维,开始了他的深刻思考。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并不受到当权者的重视,就连王维那样诗画一绝的人,也只是在宫廷里被当作“玩物”来消遣,并不会得到重用。中国的文化在唐朝时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但这种高潮并没有延续下去,而是渐渐地衰落,像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人物也是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度过余生的。中国的帝王并不懂的保护文化,让它长久的传承并发扬光大,而是在不断的压抑那些才情万丈的文人墨客,使他们成为了边缘人物,可有可无,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反观欧洲的文艺复兴不知要比唐朝晚了多少年,但他们的文化得到了重视,得到了发扬光大,以至于比中国落后几千年的欧洲文明现在发展的光辉灿烂,艺术之都、文化之都,这些原本属于中国的荣耀,早已被欧洲夺去。

余先生在这里抒发的是一种对民族精神的失望之情,中国的艺术家们要比外国的艺术家们悲惨很多,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被重视过。即使是盛唐时期的艺术家们,境遇也没有很大的改观。难道当权者不知道文化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吗?余秋雨在这里只能是流露出一种叹然的心情,“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的确,阳关的坍弛,不仅是城墙堡垒的坍弛,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垮坍。

恐怕以后再也不会有王维那么温厚的语句来描写阳关了,有的只是一些文人笔下对它唏嘘感慨的描写。阳关的雪逐渐迷离了人们的视线,雪虽然会停,可是恐怕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阳关了。余先生最后以这句“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结尾,已是流露出了一种无奈的心情。

篇7:【读书札记】余秋雨《阳关雪》

【读书札记】余秋雨《阳关雪》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显露出艾略特的《荒漠》。这里正是中华汗青的荒漠: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叫嚣,如注的热血。华夏慈母的鹤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家园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跟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信托,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信托,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甚来,给认识的土地投注一个眼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山西太原清徐县清徐县南营留小学五年级:陈小川

篇8:《阳关雪》余秋雨阅读答案

15.反衬(对比)作用①突出“唐人风范”比“蒙娜丽莎的微笑”更沉着、更安详、更早。②突出作者因西方“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而唐代没有“把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导致的遗憾、失落之情。

16. ①语言风格凝练(深沉、细腻);②句式整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③应用排比手法,增强气势(比喻手法,生动形象);④用词准确,如“扭曲”准确描述了战士临亡时的悲壮和矛盾心情。(少一个角度扣一分)

17. ①首先描写了阳关古迹自然环境的恶劣及其荒芜、衰败的现状。②接着借王维的诗引出并揭示“唐人风范”的历史内涵,并抒发这种历史内涵没能延续久远的遗憾之情。③最后揭示不能延续久远的原因在于封建统治者对文人的迫害和对文化的压制。

篇9:余秋雨《阳关雪》阅读及答案

【小题2】作者此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展开丰富的联想,用三组排比再现了沙场征战和亲人们的思念,内涵丰富,苍凉悲壮,富有感染力。(联想和排比,2分;概括内容,1分;效果1分)

【小题3】唐代没有把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艺术只是为了制造娱乐(1分);西出阳关的文人大多是谪官逐臣,抒发的只是叹息(1分)。

篇10:阳关雪读后感

1、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2、把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法和特色

3、把握本文的主题和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法和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文化散文的特点

教法学法

情境导入法

归纳法

讨论交流法

赏析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本《文化苦旅》,一个世界名人,世人惊羡。——余秋雨的文化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是的,人们在欣赏象闲适智慧的梁实秋,幽默风趣的林语堂,平和闲淡的周作人,随意自在的张爱玲等大家的作品的同时,企盼出现新的散文大家,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横空出世,夺去了众人的眼光。

有人说他的散文刷新了一个彻底平庸和彻底苍白的时代;有人说《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在星光灿烂的中国散文的天空里,其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有人称余秋雨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

今天,让我们走进余秋雨,跟着他去探寻历史和文化,听他的解读。

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当代著名文化史学者,艺术理论家,散文家。浙江省余姚人,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196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当时最难考的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68年毕业,当时正值浩劫,余秋雨的父亲被同事诬陷错划为“右派”,叔父因热爱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遭到红卫兵及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而含冤自尽。1969—1971年,余秋雨为全家生活所迫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学校复课后参加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发起、组织的大学教材编写。1975—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直到文革结束。1983年之后,陆续出版了《艺术创造论》 《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 《戏剧思想史》 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5年在从未担任过一天副教授的情况下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并以39岁的年龄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称号。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辞职后更以亲身历险考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生主业,所写《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寻觅中华》等开启一代文风,长期位居全球华文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为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山居笔记》(1995)写作始于1992年,成于1994年。为了此书,曾辞去学院行政职务。本书主要记叙了作者以直接感悟的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历程。其中纷繁社会中的一丝丝回忆,历史的回忆,回忆的碎片,这一切总会让我们陷入深思,有种很温馨的感觉。全书没有诗歌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从平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这深邃的文字犹如永远灵魂的脚步,虽然有些沉重,但很黄埔,虽然漫漫,却永远光明。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霜冷长河》(1999)书中收录了关于友情、名誉、谣言、嫉妒、善良、年龄等诸多经典之作。这些作品风格平实自然,行文简洁流畅,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社会现实和真实人性的深入思考。创作上的一次转变。

1999年,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对凡是在人类历史上有过重大的古代文明遗址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参观考察,因而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学科巨匠,也是美911事件之前,最早向文明世界报告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善的学者。旅行日记后被命名为《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日记体散文集,在本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讨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对比中又逐渐找到了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

先生在自序中说:“不仅仅是荒原。荒原深处有断壁废堡、幢幢黑影、闪闪目光。硬说自己没有恐惧,是不真实的,但我的恐惧有一大半被震惊所掩盖,震惊人类文明的巨构崩坍得如此凄凉。它们究竟是如何崩坍的?历史书提供过一些猜测性的答案,多数山是大而化之、语焉不详。其实,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因此那些答案也是值得怀疑的。不必怀疑的是结果,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个从古到今的灾难。我们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它们的伤痕。这种抚摸经常会引发苦思: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这种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哪些代价是正面的,哪些代价是负面的?过去的避免能否担保今后?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上生龙活虎的年轻文明,过多少时间,会不会重复多数古代文明的兴亡宿命?整部日记,都贯穿着这种疑问。” 从表面形式上看,本书是一部真实的考察日记,更是一个文化反思的过程,不轵是一般意义上的旅行文学。作者在亲临古文明旧址,目睹其后裔现状时,所引发的历史沧桑感和现实感受,以及与之俱来的感叹和悲叹影响着每一位读者,作者感怀文明曾有的辉煌与高度,使历史与现实的相对展现,以观察对照的评述重点,构成切入主题的观察模式,反省古文明的兴衰起伏,这样的情怀襟抱,也使其格局更显伟岸宏大。

2000年秋,再次跟随香港凤凰卫视对辉煌的欧洲文明进行了历时3个多月的详细考察,回国后,《行者无疆》问世。

《行者无疆》(01年)记录作者作为凤凰卫视欧洲之旅的嘉宾主持,走过了26个国家96个城市,这一不同凡响旅程的全部感受,这次壮丽而浪漫的文化苦旅的全部行程是千禧之旅的3倍。本书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他感叹,“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此书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笔触比《文化苦旅》更优娴、比《山居笔记》更开阔、比《千年一叹》更从容。透过文化的眼光,对欧洲文明作出了史诗般的深度解读,本书获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

《借我一生》,余秋雨回忆录,创立“记忆文学”的新体裁,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年度“全亚十大最重要的华语书籍”之一。共5卷25章。娓娓道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包含父亲遭难,文革时期与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亲自走访世界古老文明遗迹等经历。作者叙述自己的人生历程时,表现了一种蔑视灾难、不断突破、立足大地、叩问世界的转型期精神选择。本书可以说是余的生命之旅,是他的精神历程,是以散文笔调贯通成的一部家族史诗。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年度“全世界十大最重要的书籍”之一。

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精英”和被环宇电脑评级系统测评为“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相继被联合国选为研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和参加“2005年世界文明大会”唯一的中国学者。近年来,他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总标题下,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纽约亨特学院和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场场爆满,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2005年春季在台湾各大城市的巡回演讲,每场都拥挤满了数十万名听众,被自称为“难以想象的余秋雨旋风”。07年被澳门科技大学聘为荣誉教授。08年,被全国网民投票评为“07年全国十大学术精英”第一名,又被亚太测评系统评为“影响世界一百年的百名华人”,08年9月,由上海市教委在上海戏剧学院内的“余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

三、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1992)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余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了这本书。作者依仗丰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运其妙笔,以漂亮干净的散文,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背后的深层含义,加以组合,使他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既表现了历史的深邃荒凉,又展现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既展现了中国文人的艰难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态人情。

作品主题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不但揭示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从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不仅有着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同时也具备非凡的艺术表现力。

一、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之“苦”;

二、中国文人的艰辛之“苦”;

三、作者本人进行文化探索的艰苦历程。“历史纵然沉重,脚下纵然崎岖,但我的步履应该轻快。因为只有轻快,才有广阔;只有广阔,才有浩叹。”正如余秋雨所述“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他在《文化苦旅》的序中所说:“„„我发现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存,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所以,这位文化苦行僧任重而道远,自觉地肩负起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应有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尘封的历史遗迹和人文山水中抉发能够给人们带来启迪的精神内蕴,因此,其书也不可摆脱地充满着一种历史沧桑感,从始到终都贯穿着对“苦”字的感悟,同样,带着对“苦”字的思索,我们也能够深刻领悟到中国文人及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

《文化苦旅》,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将秀丽的自然山水和沉重的文化反思艺术地融合在一起,让你不仅能欣赏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更多的则是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历史沧桑感,一种莫可名状的愁苦。

四、作品赏析

没有人像余秋雨那样致力于这种历史文化的探寻,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展示了极为开阔的时空视野,表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浑厚大气,给人一种深邃苍凉而又厚重沉甸的沧桑之感。余秋雨踏访阳关古址后写了《阳关雪》。

(一)题目“阳关雪”哪个是主体?

一般的作者就这个题作文,很可能会把构思的焦点放在“雪”上,大写阳关所见的雪景。余秋雨却没有把“雪”作为描写的主体,雪在这里只是作为一种时令的象征,画面的点缀,情调的暗示,主体是阳关,王维的阳关。

(二)作品思路

从古代文人生前的际遇和身后的影响写起——谈论今人的历史文化情结——踏访阳关,(打听阳关———走近阳关———阳关怀古)——徒步沙漠的感觉——古战场(面对坟堆的思索)——阳关(荒落的土墩:荒落、坍了大半,泥沙层层,苇草层层,寒风狂劲,积雪未化)——王维惜别劝酒场景——唐人风范(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步履放达)

(三)语句分析

1、划出描写沙漠、古战场、阳关的语句,思考这些景具有怎样的特点。明确:沙漠:茫茫无际;古战场:枯瘦萧条;阳关:居高临下,了无踪迹。

2、茫茫无际的沙漠,枯瘦萧条的古战场,了无踪迹的阳关,确实也没什么好看的,而作者却不辞辛苦地冒雪赶了这么远的路前去,不仅为寻景,更为寻诗,寻历史,寻文化。请勾画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作者在踏访阳关途中面对这些景分别有哪些感受或联想?

明确:(1)在沙漠:对天地的赞美,对行人的赞美;(2)在古战场:联想到古代战斗的场面及战斗给人民带来的苦难;(3)在阳关:联想到《渭城曲》,唐人风范,王维诗画,文化命运。

3、这些历史与文化命运如何?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切都像阳关一样坍弛了;因为“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文化遭到了政治的漠视与扼杀。

(四)文本理解

踏访阳关而先不写阳关,而从古代文人生前的际遇和身后的影响写起。“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不足观”,鲁迅说过此话,但余秋雨的“不足观”与鲁迅话中的含意有别,它不含贬义而带有同情,乃至于几分不平。(一代文人的“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可是,当他们卸掉了乌纱,随意涂划的诗文便可以千古留芳。这看似不经意的起笔,实际上,正是本文所要表达的题旨,也为后面的论述埋下的伏笔。)这样写是为了反衬他们诗文的不朽。“峨冠博带”是官的象征符号,“零落成泥”之后有何人记起?而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下面扣住“镌刻山河、雕镂人心”八个字,由己及人,谈论今人的历史文化情结:从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写起,对那些吟咏山河的古诗烂熟于心,“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有时“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正因为如此,世界上那些富于文化底蕴的“生僻角落”,都留下了人们“匆匆抚摩”的脚步。

作者进一步阐述历代文人“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的魔力。接下来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王维那首著名的《渭城曲》,话题也就转到了正题上。这种开头的写法在余氏散文中随处可见,就像电影镜头,从很远处慢慢拉近。

在写踏访阳关之前,这几段文字作了一个充分的蓄势,作者何以雪天去访阳关,这里道出了心理、情感依据,文章也因了这个开头显得厚重大气、不同凡响。

文章接下来写踏访阳关,采用游记笔法以行踪为序:打听阳关———走近阳关———阳关怀古。作者是“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的,尽管一位老者用三条理由(路远,没啥好看,下雪)劝他别去,他还是去了,足见古代文人“魔力”之大,足见作者访古热情之高。在前往阳关的途中,有沙漠,有坟堆,作者写了徒步沙漠的感觉和面对坟堆的思索。关于沙漠广远苍茫的描写,可视为《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现代表达,不过“四野”换成了“雪野”。而后面“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这种感觉奇特而真实,不是亲履其地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天晴后,沙漠中的雪很快地融化,一片坟堆便暴露出来,作者的表述很有特色:“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余秋雨惯常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使描述带有一种很浓的书卷意味。根据坟堆离城很远、坍塌枯瘦、众多密集三点,作者判断这里是古战场,并联想起艾略特诗歌中荒凉、贫瘠的“荒原”意象,脑中迭现出一幅幅与古代战争相关的画面。三组排比连贯而下,意象纷呈,第一组句子写征人驰骋疆场,第二组句子写家人刻骨思念,第三组句子写从军、誓师和出征,简洁而有层次。作者还对阵亡士兵的心理(既爱国又思家)和情态(“扭曲地倒下”)作了富于诗意的悬想,表达了对那些热血男儿的敬慕和同情。随后的一段议论,从地理位置的独特(“西北边陲”),说明这一片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何以能存在至今(“站立得较为自在”),从历史命题的单纯(“保卫华夏疆域”),说明堆积如山的史册何以未能漏掉这块土地(“算是比较光彩的”),不管古代史官们是否给沙堆中的忠魂留下过“半行墨迹”,毕竟这些至今尚存的坟堆都可算是袒露出的“一帙风干的青史”。这段议论还顺势提及中原的征战和屈死的怨魂,以之作为比衬,文学化的表述固然扩大了文字的表现力,但又使语意的明晰性略有损伤。

“远处已有树影”一句,将笔锋拉回到写实上来。阳关在离树不远的山峰上,的确如那位老人所说“没什么好看的”,只有一座“荒落的土墩”———古时的烽火台,它实在是够“荒落”的,“坍了大半”,泥沙层层,苇草萧萧。这里寒风狂劲,积雪未化,作者立在这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上,直觉得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所见“全是冰海冻浪”。这就是王维的朋友要去的阳关吗?作者很花了些笔墨再现《渭城曲》中所写的惜别劝酒场景,不禁慨叹王维的“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出之以“缠绵淡雅”的诗句。王维的诗,惜别之情中有壮气,“西出阳关”在当时毕竟是壮举,所以惜别环境和方式都带有一种富于希望、缠绵温雅的情调。作者从中看出了一种“唐人风范”,那就是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步履放达,这的确是有见地的。在谈论“唐人风范”时,精通文化史的余秋雨游刃有余,他说李白、高适、岑参意气豪迈的边塞诗,形体健美、目光平静、神采自信的唐人造像,无一不显示出“唐人风范”。文章还通过中西美术的比较,说明这种“唐人风范”来自于艺术家对人生前景的自信。这一段议论,实质上回答了文章第一部分的问题:“文人的魔力”何以如此之大?同时,对诗中“西出阳关”者情怀的描述,也呼应并补充了前面对征人抛家赴敌情景的想像,暗写了那些战死沙场的亡灵的精神风貌。作者感叹,唐代没有把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想着想着,心境凄迷,故眼底“阳关的雪”,也“越见凄迷”了。艺术家的自信是如何湮灭的呢?他想到王维的命运,这个人“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人关于诗与画的界线对他是不存在的,可以“随脚出入”,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这样一个艺术天才又怎么样呢?一生只能充当帝王的“卑怯侍从”,死不能进入帝王将相的“正史”,这一段极富动态画面感的描述,正回应了文章开头“文人不足观”之语。正因为文人的命运普遍如此,艺术自信遂难以延续,诗画中的“唐人风范”便不复存在了。“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这“叹息”的对象既是文人命运,又是“唐人风范”,所以后面接着写道:“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阳关不是坍弛于千年风雪,而是坍弛于千年叹息,不是坍弛于地理界面,而是坍弛于精神疆域,这样一种实而虚、虚而实的表述,使阳关超出了地域学意义,它和“废墟”、“荒原”都成了一种象征。作者在这里婉转地写出了战争、写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轻视对自信的风采的黯然,对本该傲立于世的中国文化的摧残。“阳关的风雪,竟愈见凄迷”,凄迷的何止是阳关的风雪,更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曾经壮美,曾经辉煌,却倒在了历史长河的大雪中。想想阿房宫,圆明园,莫高窟„„战火、轻视带来了什么?读到这儿我们无疑会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这不禁促使我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

“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这组偶句对实景做了总结性描绘,而后面的“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又分别关合了为国捐躯的征人和慷慨送别的诗人,阳关怀古的两个主要对象至此收结。

最后两段是个尾声。凭吊古迹,感受着这一片荒旷和死寂,作者心底未免生出几许悲凉。他很自然地想到了古代边塞诗中经常出现“胡笳”和“羌笛”,并用这虚拟的“极美”的声音来强化环境的死寂,又暗暗化用王之涣《凉州词》诗意,衍生出一段文字,以表达对历史的无尽哀惋。作者带着这种情怀离开阳关,语调淡淡,情调低徊,“怕还要下雪”,照应题目的“雪”字,也以暗示此时的情绪。

(五)主题

作者通过对阳关雪这一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探寻表现中国古代文人不朽的地位,并追寻古人曾经经历的生命体现来表现他们悲剧性的命运,揭露出封建政治对优秀文化的漠视和扼杀。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

作品通过艺术的构思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俯仰天地古今的浑厚大气,给人一种深邃苍凉而又厚重沉甸的沧桑之感。

(六)艺术特色

1、中华历史是其文化散文的主题。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

2、形散神聚,杂而不乱,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

3、情与理的融合统一。理中有情,情中有理。

4、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立记高远,旁征博引,结构匀称。

五、小结

余秋雨带领我们探寻古迹,追寻历史、文化,把人、自然、历史溶为一体,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人文山水画卷,引起我们深思,中国文化到底怎么了?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

六、作业

大语练习册

阅读《文化苦旅》《山水笔记》等作品

七、板书 阳关雪

补充 情感表达

一、缘事写情。这是依附于事的抒情方法。作者即事生情,但不直接倾吐,而是融情于事,通过叙事来抒发感情。文章开头并没有扣题描写阳关雪,而是写对过去的回忆:“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洌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这是“一笔沉重的宿债”,是一种“焦渴”,这段叙述,一方面交代游阳关雪的缘由,另一方面,可见寻访历史的古址,是作者感情依托,“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失散的亲人的查访。”作者对我国古代文化、诗文的崇尚,对祖国山河的依恋之情充溢其中。作者经常游览中外名胜古迹,可以说这些是他感情归属,也成就了他许多优秀作品。作者把过去之事和现在之事联系在一起,基点在诗文。作者曾游历古址“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等等,现在又准备游阳关,之所以引发作者寻访,正是因为那些“雕镂人心”,“永不漫灭”的诗文。诸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崔颢的《黄鹤楼》、张继的《枫桥夜泊》、王维的《渭城曲》中的诗句等,这样一来作者的思绪、读者的思绪与诗人一起起伏,一同跳动,产生共鸣,对诗歌的热爱就象对故乡、亲人的热爱,时时缠绕,经久不衰,生生不息!这段叙事深深地表达出对历史、文化的追崇和热爱之情。

二、借景抒情。这是一种依附于景的抒情方法,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它的特点是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只是写景,并不直接抒情。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文章中写实景“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折也找不到。”“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没有被吞食”,又写道“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作者通过对沙漠雪景的描写,不仅写出了阳关雪的纯净、广阔,天地一色的特征,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爱。接着又通过对孤寂的山脊、落寞的坟堆、萧条的古战场、冰海冻浪的阳关古址等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情感深沉滞重。另外想象之景就更为精彩,情感表达更加深厚,意境更为深邃。作者来到古战场,“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作者写《荒原》,一方面可借用艾略特打破时空的写法,把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历史与现实相互叠合、共同并置。另一方面,《荒原》中感情基调与本文相似,能够更好牵引读者想象、理解、思考。“这正是中国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此情此景,让人浮想联翩,历史上众多的边塞诗人、诗篇一一掠过。高适的《燕歌行》、《别董大》,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来》,“七绝圣手”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出塞》等等,他们抒写了多少边关绝唱。在边塞严酷的环境中,不知倒下了多少精忠报国,出生入死的战士,他们与亲人的生离死别,毫不犹豫地驰骋疆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何等的悲壮的情怀,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战士壮美人生,弘广情怀的歌颂和赞美,同时,字里行间也有对帝王将相的讽刺和揭露,也流露出对战士、诗人的深深的敬佩和悲叹。“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无数不知为何而死怨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地底。”给予读者无限的想象和深沉的思考。

三、寓情于理。这是依附于理的抒情方法,即通过议论来抒情。它的特点是,融情于理,情中含理,理中有情,情与理紧密结合。文章开头就写道“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灭”,这段议论通过历史上为官为文这一社会现象的阐述,不仅揭示了社会人生的哲理,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赞叹和追崇之情。再看文章描写雪景后写道:“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侏儒。”这段议论表达作者对宇宙自然的爱,同时显示出理性的思考,展示了天地一色,自然浑成,纯洁同一的社会人生意义。既有对社会人类发展变化的认识和人性的思考,也有宇宙无限,人生苦短的感慨。文章还写道:“文人的魔力,竞能把若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这段议论,既是对文人朴素的人格和惊世文采的高度评价,也流露出作者深深的赞叹之情。文章中间写历史“岁月的迷宫”,“风干的青史”,“历史的魂魄”,“长安宫殿狭小的边门”用比喻把抽象的议论变得形象可感,道出历史的沧桑,悲叹浸于其中。文章结尾处写道“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字里行间浸满对文化艺术的悲叹,是对文人命运的悲叹。由于“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作者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升华到对民族精神的思考,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忧患意识。

四、情景对比。通过对比,作者情感表达更为鲜明。写“阳关古址”扣住“冰海冻浪”特点,并与王维诗中阳关比较:“王维实在是温厚到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随后引出“唐人风范”的阐釋,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等唐人身上焕发出来,即是“放达”“豪迈”、“平静”、“自信”的风范。“唐人风范”实际上是作者的理想和信念,这是一种超越历史的放达、自信、乐观,“唐人造像”就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步履是放达的”,“越加豪迈”。除此之外,安祥、沉着,自信的“微笑”,练就一身“健美”的形体,以“平静”鄙视功名利禄,这正是古代许多英雄、文人的风范,飽含作者的理念和追求,也是作者崇尚的文化、艺术的具体体现,更应是我们民族的特质。作者出于对“唐人风范”的推崇,对历史的思考,又把“唐人造像中的微笑”与“欧洲蒙娜丽莎”的微笑进行对比;把王维诗画与西方哲人莱辛等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对比,从文化艺术方面进一步写了历史文人的弘广情怀。当然对比之中也流露出声声叹息,对当时社会文化艺术政治氛围的缺失进行了揭露和批判。“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温厚与冰冻,自信与凄迷,豪迈与失落,喜与悲,兴与衰,对比中透视着历史的变迁,也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艺术推崇和赞叹之情。情感对比鲜明,启人思索。《阳关雪》情感表达丰富,在内在情感流露过程中,夹杂着作者对历史、文化、民族及社会人生的思考,对宇宙、人生的原理的探求,丰厚的生活、知识阅历,深刻的思想给予读者深深的启迪。让我们能够在情感的共鸣激荡中,体验到作者智慧的光芒,思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激发我们对民族精神的探求。比较一般游记散文与余秋雨游记散文在内容上的异同。明确:

上一篇:校车司机培训会议记录下一篇:中队总结-在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中培养队员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