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2024-05-03

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精选8篇)

篇1: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党章第二条规定了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一规定要求党员要比一般工人群众具有更高的共产主义觉悟。这个觉悟有三层含义:(1)共产主义理论的觉悟。它要求每个党员树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工人阶级历史使命,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2)共产主义思想意识的觉悟。它要求每个党员具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先人后己,克己奉公。(3)共产主义的实干精神。它要求每个党员以共产主义理想指导自己的行为,把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化为实干精神,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一规定深刻揭示了共产党员的宗旨和任务,它要求每个党员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自觉地使个人的一切追求服从和适合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人民利益甘愿作出自我牺牲的精神,做到光明磊落,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真正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第三,“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一规定要求每个党员永远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同劳动人民平等相处,同甘共苦,真心实意地为劳动人民谋利益,绝不容许脱离劳动人民去搞特权,谋私利,更不允许站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篇2: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我们第一次小组讨论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应该是怎样的人”。讨论中大家都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在脑中思索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和先进事迹,觉得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具备以下的资格条件:

1、中国共产党员须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2、永远是劳动人们的普通一员,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置身于劳动人民之中,同劳动人民同甘共苦,平等相处,打成一片,决不允许脱离劳动人民;

3、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请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在我眼中,共产党员是一个神圣的身份,觉得他们那样遥不可及。我们总会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光辉照四方等等,并不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也会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那光辉组织中的一份子。在讨论中,组长又问我们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说实话,我是看周围同学都入了党,在这个趋势下才申请入党的。上次动员大会上,周书记也说现在的大学生都认为党员身份是求职时的一块金砖,所以大家才积极入党的。大家都知道这些想法不正确,可是大家就是这么想的。我想大家还未认识到“党员”—这一身份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吧,大家当然包括我自己。

接着,我们有讨论了“如果你是一个共产党员,你会怎样做”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党员必须首先得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时刻心系人民群众,听取群众心声,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同时,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清责任与义务,恪守原则,能抵制不良诱惑,反对腐败。这样才能实现党员的自身价值。

通过这次小组讨论,我们对“党员”有了一个更深刻地认识。我觉得自己的入党动机不纯,对党员不够了解。我们就该先端正入党动机。只有深刻认识到你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了什么,才能在这个思想信念的指引下做些该做的事。同时,我认识到,党员并不是比别人享有更多的权利,相反,你要时刻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得失。所以党员心胸要比别人开阔。自己在这方面有待提高。

也有人说现在腐败的都是党员,人们对党的信心不足。可是,大家只看到党员腐败不好的一面,他们没想过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还是党员。党员其实为人民群众和国家付出了很多。新闻上播报的那些事迹,都是党员为国为民死而无憾的先进事迹。“腐败”只是那些人没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没能抵制不良诱惑,好处不胜寒罢了。但那毕竟只是党员中的小部分,大多数党员还是高尚的。我们要相信中国共产党。

我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共产党员为荣。希望经过这次党校培训,能加强对党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

篇3: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诚信是对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 党在十六大中阐述,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这是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刚要》的新要求, 加强公民道德与诚信建设已成为衡量干部品行的准绳。建立良好的诚信品质,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准则。

二、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美德

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诗人李白说;‘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 诗人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 说的是“诚信”分量比大山还重。宋朝王安石有句名言:“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真诚换真心, 诚信变真金”。我国古代儒家文化有一个最基本理念:诚信是天地之道与为人之本, 只有用自己真诚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这种微观上的个体间相互信任的累积便形成宏观上的社会信任。民间有:“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说明中华民族从古至今, 从上层建筑到民间百姓, 都渴望真诚与善良, 童叟无欺、坦诚面对。

三、诚信是时代发展的共同需要

随着社会进步,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 而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 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信誉, 而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 诚信是高尚的人格魅力;就企业而言, 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 就社会而言, 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 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诚信是道德范畴和制度范畴的统一, 诚信建设是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有机结合, 是精神文明程度的集中表现。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诚信建设需求在日益增长,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法制经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银行信用卡、各种证件、合同等都离不开信用。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 迫切需要营造诚信社会的大环境, 不断完善诚信制度建设, 法制建设。

四、社会诚信缺失现象之分析

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历史时期, 物质的飞速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出现断层, 非诚信行为普遍存在, 极大地影响了社会进步的同时, 隔膜了人间真情。以至于诚信成为现实生活中最稀缺的资源和沉重话题, 建设“诚信社会”成为摆在政府和公众面前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

我们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打击制假售假, 走私盗版等社会丑恶现象。而百姓关注地沟油、假牛肉, 舒丹红、化学鸡蛋、合同欺诈、商标侵权、枪手替考, 简历注水等等。人们的思维定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我们不知道该吃什么, 该相信什么?!

产生诚信危机原因分析:

历史因素: (1)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急剧变化, 带来了社会主流道德体系的相对滞后和规范失衡, 是产生社会诚信危机的时差原因。 (2)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引进西方经营理念同时, 人们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理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众多国人坚定的信念轻易输于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 金钱至上的“真理”成为很多人追求的理想。

2.教育原因: (1) 教育的主体偏离了客观实际, 主观的说教与活生生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缺乏科学与现实的可操作性。 (2) 以自我为中心, 唯我独尊的个性培养集中体现在独生一代, 很多临时毁约、不信守承诺的做法, 是他们常常不以为然错误。这也是导致学生诚信观不强的一个主要因素。 (3) 教育的畸形发展, 一是教育只管“知”, 不管“行”;二是只重知识教育, 缺乏德行培养。个别教师极端的拜金思想, 言传身教给下一代, 玷污了神圣的思想殿堂。

3.现实原因: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整个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信用危机。公共媒体的虚假广告, 不负责任的随意报道, 这一危机已经涉及到了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萝卜招聘, 足球黑哨等等, 诚信在不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下和充满诱惑的价值观下自然不可避免地产生危机。

五、对诚信建设的思考

1.建立健全社会的评价机制.没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机制, 诚信问题就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目前“金钱至上”的思想, 已经渐渐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人社会存在价值的唯一标准, 扭曲了一些人的灵魂, 诚信的人品不能在生活中展示正能量, 我们的社会评价机制和体系急需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础上多元化发展, 健全社会评价体系和行为导向。

2.完善教育制度. (1) 诚信问题实际上是道德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的诚信问题, 必须从学龄前开始培养, 形成“诚信为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逐步完善全民族德行教育。 (2)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人们的诚信行为需要制度约束、法治的规范管理, 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诚信教育不仅仅是学校问题, 而是整个社会问题, 很多人把孩子的教育完全寄托给学校, 而忽视了言传身教和社会的教育, 孩子耳濡目染的是诚信与奸猾的双重人格教育, 在没有规则的跑道中前行难免迷失方向。

3、要提到讲政治高度谈诚信。党中央已经把诚信建设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看待。在新时期, 我们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急需构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 塑造诚信的经济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需要充分发挥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大法律制裁和舆论谴责力度, 加大失信行为的法律成本和道德成本。让人们真正感觉到诚信是生存发展的基础。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变化, 在物质快速发展的同时, 诚信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诚信问题普遍存在, 已经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给人们从情感到现实造成极大的伤害, 人们渴望诚信回归, 建设“诚信社会”成为摆在政府和公众面前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

篇4: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 道德意识能力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随着绩效工资的兑现和灾后重建工作的落实,我们该如何做才会避免“有楼无师,有师无名,有师无爱”的尴尬局面呢?为此,教师要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如下基本素质:

一、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首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坚持为人师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去赢得学生的尊敬,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身教胜于言教”,这是在教育实践中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学生在教师行为举止中获得实实在在的认识,获得平时“言教”的印证,就会使学生对教育产生亲近感,从而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的形成,并促使这种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再者,年龄越小的学生,模仿性越强,越是把教师的言行视为准则。如果教师做不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那就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就会使教学活动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更要求教师自己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做到“勤反思,重合作,展魅力”,即:经常反思自己工作的成功与失败;加强与同事、学生的团结合作;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等全面的良好道德素质。实践证明:教师的精神境界愈高,道德品质愈好,对工作的责任感愈强,就愈能在道德品质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就愈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情关怀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愈能使教师自身素质更上一层境界。

二、教师必须具备四种意识

1、法制意识 知法、懂法是每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意识。我们必须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教师不但要遵纪守法,还要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向学生宣传国家的法律,使学生明确法律。

2交流意识 如今,只要在互联网上漫游一下,您就会明白现在信息共享已经到了何种程度。在这种形势下,还要摆出一副“学问只在本人肚子里”的架式,岂不太可笑?学生知道的东西,老师不知道,这在20年前还比较少见,在今天可就司空见惯了。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从知识的单向传递向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向转化,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3、学习意识谁都知道“要想当先生,先要当学生”的道理。可惜,许多人都把这话看成是一种谦虚的姿态。教师站在学生面前,如果只记得自己是教育者而忘记了自己也是个学习者,他就永远当不好老师。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当一个教师养成了一种对信息的开放态度,总是以好奇的、学习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时候,他就会发现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都是新鲜的,教育的学问是奇妙无穷的;他也就没有“重复自己”的厌倦感,也就没“占山为王”的孤傲感。

4、长远意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在本质上与短线操盘势不两立。可现实并非如此,教师希望在短期内赶快提高学生及格率和优生率,家长们则睁大眼睛盯着孩子的分数、名次……立竿见影的心态比比皆是,考试分数已经成了工厂生产指标一类的东西。名副其实的教师,固然关注学生的眼前成绩。但他更关注学生的“后劲”,因为那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石,当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也许会失去若干眼前利益,但是他真正实现了当老师的价值。

三、教师必须具备四种能力

1.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当今社会,知识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单一的专业知识几乎难以应付现在复杂的问题。所以,及时有效地收集信息,拓宽自己的视野,是我们每位教师基本的能力。同时还要善于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其为教学所用。这是教师更新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永立教学前沿所必备的素质。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具有动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如果用传统的观念去衡量、评价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导致问题的复杂化。这就需要我们用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头脑去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实质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过程。学会分析问题并能有效地将问题加以解决,是教师成功的必由之路。

3.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尤其离不开语言。教师要在用好普通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在书写过程中,既要保证字体规范,词语通顺,又要让学生明白你所要表达的思想,更要使文字具有说服力、震撼力,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

4.理论研究的能力 提高理论水平、加强理论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理论上没有突破,即使做得很好,也决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所谓“匠”与“师”的本质区别,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用理论深化、指导教学,在教学中实践、丰富理论,使教学有所创新,独树一帜。

篇5: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视为具有基层工作经历

报考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八项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72年1月1日以后出生);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具有良好的品行;5.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和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6.社会人员需具有天津市常住户口,非津生源应届毕业生需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7.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8.具备拟报考职位所需要的其他资格条件。其中:招考职位明确要求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在区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非公有制单位及农村工作的经历。自谋职业、个体经营人员,视为具有基层工作经历。涉密等特殊职位的招考条件,按有关规定执行。

有五种情形之一

不能报考公务员

篇6:共产党党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共产党员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这句话中的“工人阶级”说明了我们党的阶级属性,说明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一员;“有共产主义觉悟”说明共产党员应当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先锋战士”说明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他们应当站在时代的前列,站在人民群众的前列,团结带领群众为实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根据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党的基本理论,党员的先进性是始终如一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党员先进性的侧重点、表现形式就会有所变化,体现出相应的时代特点。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是来自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它集中地表现为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它们构成共产党员党性的核心,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支柱。

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成事之基、制胜之路、立党之本。因此,共产主义觉悟永远是共产党人党性的精髓。这种共产主义觉悟,就是坚信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要实现,并把实现这一目标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终其一生。

无论何时,只要作为真正的共产党人,这一觉悟的基本内容都不会改变。战争年代对党员的共产主义觉悟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无数共产党员经受住了这一考验,李大钊、夏明翰等人就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而另有一些人则在革命的严峻关头落了伍,成为革命的陌路人,有的甚至背叛党和人民的事业,成为历史的罪人。现在和平建设时期对于党员的共产主义觉悟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是因为: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若干新情况,发达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和发展的阶段,甚至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繁荣;第二,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过程中出现了挫折和失误,尤其是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和损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转入低潮;第三,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在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还远远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渺茫论”、“两种社会制度趋同论”都冒了出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优谁劣,是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演变为社会主义,这些似乎都成了问题。只有真正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共产党人,才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把握社会基本矛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充分的认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必然性变成现实性,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变革,这种历史更迭比历史上任何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更艰巨复杂,其间不可避免地会有迂回和曲折。所以,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共产党人既反对社会主义失败论,也不赞成社会主义速胜论,而是坚持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发展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持久战观点。持久战观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在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中逐步取得胜利的。因此,我们就不会因为一个终将灭亡的社会还处在相对稳定时期,就被发展的渐近性所迷惑;也不会因为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在发展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就被发展的曲折性所困扰,而是透过发展的曲折性,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因此,在今天,共产党员也要把远大利益与完成现阶段的斗争任务统一起来,把对共产主义理想的热情和忠诚,体现在实现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上,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很明显,完成党的现阶段的任务,建设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在下个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意味着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我们不能把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同远大理想割裂开来,更不能把贯彻现阶段的政策同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对立起来。只有坚持革命发展阶段论与不断革命论相统一,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目标的区别和联系,才能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为实现远大理想而脚踏实地地奋斗。

二、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和惟一宗旨,是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说,在于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任何时候都强调和坚持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党在领导革命运动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始终坚持运动的共产主义方向,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作为一个共产党员,首先应当是一个共产主义者,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个人的一切应无条件地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共产党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人民利益甘愿作出自我牺牲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防止共产党员腐化变质,已经成为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于执政党和它的党员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必须经常对全党进行宗旨教育,以保持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保持党的共产主义的纯洁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第一,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集中反映了工人阶级的阶级特征和优秀品质。“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取得自身的最后解放。因此,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必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

第二,是由党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决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者本身的历史,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历史;人民群众的斗争推动新旧社会的更替,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党既然以这样的世界观为指导,必然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现阶段,为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第三,是党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我党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诞生70多年来,就是为着实践自己申明的政治目的,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为全国人民不断地创造着美好的未来。在大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工农群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为人民的翻身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许多人落入魔掌,英勇就义。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邓中夏、彭湃、张太雷等革命先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冒着枪林弹雨,前仆后继,转战南北,为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据统计,全国有名可查和受到优抚待遇的烈士有370万人,仅在战场上牺牲的就达76万人,其中有32万名是共产党员。方志敏、刘志丹、杨靖宇、赵一曼、董存瑞等同志就是这样壮烈牺牲的光辉典范。建国以来,广大共产党员为了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利益,为了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在各条战线上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谱写出一曲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凯歌。焦裕禄、雷锋、赵春娥、蒋筑英等同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共产党员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作出了显著成绩。70多年来,我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终能够战胜千难万险,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人民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取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人民群众中吸取了无穷无尽的力量。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所指出的:“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这个历史性的经验总结和概括说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离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党将一事无成。

查阅更多相关文章请点击

篇7:英国留学必须具备的条件

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比较中国而言,英国无论是学费水平还是消费水平都要高出很多。因此,赴英留学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都需要一大笔资金。家庭现有及未来几年的经济收入是否足以支付孩子留学所需的基本费用,包括英国的学费及英国的生活费等,这应成为家长决定是否送孩子去英国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

较强的个人能力

独在异国留学,如果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是肯定不行的。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尤其是语言能力方面也是不错的,如果英语好,那么能够熟练地与人沟通,能够更快的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生活,这是保证学生留学国外达到预期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

熟练的语言能力

想要出国留学,需要掌握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可以与人沟通,上课没有压力。目前英国边境管理局认可的英语语言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IELTS(雅思)最低要求为听说读写各单项不低于4.0分;托福最低要求为听13分,读8分,写17 分,说19分;PTE Academic(普特学术)最低要求为听说读写各单项不低于43分。雅思考试不同于以往的英语考试,它考察的是考生的英语使用能力。

丰富的专业知识

篇8: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时政新闻概述

时政新闻, 主要是指对于一个国家所发生的政治事件进行及时的报道, 一般情况下时政新闻可以分为政治新闻和时事新闻。时政新闻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系列的国际政策、国际关系、政治活动等。时政新闻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政治性, 当然作为新闻的一种, 时政新闻还有较强的时效性。时政新闻涉及的内容较广, 如国内外的新闻政治活动等, 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二、目前时政新闻的主要问题

(一) 陈旧落后的报道方式

通常情况下, 时政新闻主要是针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 其中包含新闻事件的地点、人物等几大要素, 这种新闻报道方式往往会造成时政新闻过于格式化, 进而造成时政新闻的报道机械化且缺乏一定的实质内容。这种陈旧落后的报道方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对观众缺乏吸引力。

(二) 内容过于单一

新闻记者在收集和报道时政新闻的过程中, 存在新闻报道的内容过于单一的问题。大多记者关于时政新闻的报道主要是围绕领导的活动展开的, 并没有挖掘此条新闻存在的深层价值, 这就导致新闻观众在观看新闻时, 只是单纯地对领导的讲话、记者的提问有个初步的了解, 记者的报道并没有涉及受众群体, 没有同受众群体建立起实质的联系。这种新闻内容的单一化, 导致时政新闻的受众群体较少。

(三) 主题不够明确

时政新闻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就是报道新闻事件和新闻政策往往只是简单地摘录文件, 缺乏对内容的提炼。这就会导致时政新闻缺乏一个明确的主题, 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往往都隐藏在冗杂的会议材料中, 由于在进行时政新闻编辑时, 没有对新闻内容进行提炼, 导致新闻内容单调, 主题不够突出。

三、编辑时政新闻的注意事项

(一) 给予时政新闻一个明确的主题

明确的主题是时政新闻的灵魂, 只有赋予时政新闻一个明确的主题, 才能确保时政新闻具有明确的实质内容。时政新闻主要涉及国际政治关系、党政活动、军事报道等方面的内容, 时政新闻的政治性是其最为主要的特征。编辑人员在编辑时政新闻时往往没有确立一个明确的主题, 在编排新闻节目的过程中, 编辑往往只是简单地陈述新闻内容, 缺乏对新闻内容的深入挖掘, 只有发掘出新闻的主题, 才能体现出时政新闻真正的价值。

(二) 从新闻受众的群体角度出发

在编辑时政新闻的过程中, 同其他的新闻一样, 编辑工作者在编辑新闻时应该从受众群体的角度出发。因为时政新闻是政府和群众交流沟通的桥梁, 所以时政新闻必须站在群众的视角, 多去发掘那些跟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新闻消息。例如, “三农”问题就是人民群众广泛关心的内容, 时政新闻涉及“三农”问题, 就能吸引很多受众群体的注意力。因此, 编辑只有站在群众的角度, 才能更好地挖掘时政新闻的价值。

(三) 注重提升时政新闻编辑的能力

由于时政新闻是政府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 所以时政新闻编辑必须做好时政新闻工作, 这就要求时政新闻编辑要具备很好的文字处理能力, 并不断提升自己编辑新闻的能力。一般情况下, 时政新闻编辑要在大量的新闻素材中进行适当的取舍, 挖掘那些具有一定价值的新闻内容, 通过文字编辑和后期制作后, 最终才能将时政新闻呈现给大家。因此, 只有不断提升时政新闻编辑的编辑素养, 才能确保时政新闻的播放质量, 才能对时政新闻进行合理的编排, 使时政新闻获得更多的受众群体。

(四) 合理利用同期声搭配技术

虽然时政新闻不像专题片、纪录片等对画面和声音有十分专业的要求, 但是也应该突出时政新闻的特点, 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具有一定的剪辑和编排技术。在编辑时政新闻的过程中, 编辑可以利用一些编辑技术, 如搭配同期声, 在播报时政新闻时, 通过添加一系列与新闻内容相关的图片、影像资料、声音等, 使时政新闻不仅具有优质的画面还具有同步播放的声音, 令时政新闻更具观赏性, 可以更好地赢得受众群体的青睐。在搭配同期声时, 要合理考虑新闻的播放时长, 根据新闻的时长来控制新闻文字播报的时间, 确保播报的同期声可以反映新闻内容最为核心的部分, 凸显新闻播报的主题, 让观众更容易理解新闻内容。

(五) 合理播放新闻现场的声音

和其他新闻一样, 时政新闻也需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在编辑时政新闻的过程中, 编辑人员可以通过适当地插入一些新闻采访的现场或者会议现场的画面来使时政新闻更真实可信, 更具说服力。为了达到良好的播出效果, 可以添加一些背景音乐或者补充字幕, 还可以插入一些与指标相关的图片。例如, 在报道国家GDP时, 插入GDP的相关数据图片, 这样可以更为直观地凸显报道主题, 也丰富了时政新闻的展现形式, 更好地适应了新时代人们对于获取信息的需求, 而年轻群体也更容易接受此种播报方式。

四、结语

人们既可以通过时政新闻了解国外的政治形势, 也可以通过时政新闻了解国内的政策走向, 时政新闻成为人们获取政治信息的重要手段, 也更好地实现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新时期, 随着各种网络传播途径的增加, 时政新闻可以更好地依托网络进行传播, 如视频形式或者“图片+文字”的形式, 时政新闻的展现形式变得多样化, 这就要求新闻编辑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上一篇:孝子老爸三年级作文下一篇:教师个人自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