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

2024-05-01

上枢密韩太尉(精选8篇)

篇1:上枢密韩太尉

教学目标:

1、读:学生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一、二节。

2、说:学生能结合课文下注释和教师指导翻译课文。

3、议:师生共同讨论,理解此封书信是怎样打动韩太尉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假如让你写一封自荐信给一位有名望的人士,你打算从何人手,打算采用什么办法打动对方,让他接纳你?当年,年仅19岁的新科进士苏辙,竟以一篇《上枢密韩太尉书》的信,让当时身居要职的枢密使韩琦为之击节称诵,从而对他刮目相看。苏辙在信中都说了些什么?怎样说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书信(板书课题、作者)。

说起书信,我想问大家一下,一封书信应由哪几部分组成?(称呼、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大家迅速扫描一下课文,此封书信都有这几部分吗?

解题:此文系苏辙19岁时写给韩琦的信。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任枢密使(掌管军事大权)。“太尉”,秦、汉时官名,掌兵权。枢密使相当于太尉,所以称韩琦为太尉。

二、导学:

(一)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的音,不能通读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自读情况:

生字读音:辙生好(hao4)为文动向乎其言而见(xian4)乎其文嵩、华(hua4)之高

难读通的句子:根据学生提出的不能通读的地方,或请学生帮助读,或教师作范读指导。

3、教师范读课文。进一步帮学生为生字正音,排除不能通读的地方。

4、学生自读:要求 :结合课文下的注释,读熟课文。

5、指名朗读课文。

6、学生对照注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翻译课文:

1、质疑:学生问疑不能翻译的句子,然后由学生或教师为问疑学生解疑。

2、指名分节翻译课文。

3、指导学生注意下列词语:

一词多义:

生:生性、平生。辙生好为文

出生。辙生十有九年矣

见:拜见。而辙也未之见焉

同“现”。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故决然舍去

连词,但是。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虽:虽然虽无所不读

即使虽多而何为

顾:看、望北顾黄河之奔流

回头看顾野有麦场

拜访三顾茅庐

古今词义:

党:古义:五百家为党。邻里乡党人今义:政党、集团。

向:古义:以前,先前。向之来今义:方向。

游:古义:交往。其居家所与游者今义:游览,游泳。

三、学生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语:

苏辙在1057年科举考试中以《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进士,但他写给韩琦的《上枢密韩太尉书》这封求见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他那篇应试文章所无法相比的。

苏辙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

苏辙当时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他是怎样向韩太尉表达希望得到他的接见这个意思的呢?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品读课文。

二、品读:

(一)再次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能背诵课文第一、二节,然后小组讨论,苏辙是怎样向韩太尉表达希望得到他接见这个意思的呢?

(二)交流讨论结果:只要学生能大致讲出理由即可,不要求准确、全面。(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分析问题的机会,只要能说出以下内容就说明学生已初步读懂了课文:苏辙在文章开篇即提出了“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然后谈自己养气的方法,从而很自然的把拜见韩太尉纳入谈论的话题,从而表达出了自己希望得到太尉接见的意思。)

(三)深入理解课文:

1、提问:苏辙在文章开篇即提出了“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说的明白些就是:文章要有“文气”,写文章的方法不是学会的,写文章的人要善于“养气”。“文气”是就作品而言,指充盈于作品中的充沛的精神力量;“养气”是就作者而言,指文章作者培养自己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修养。苏辙的观点说的再明白一些就是:文章要有充沛的精神力量,写文章的方法不是学会的,写文章的人要善于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和提高艺术修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这个问题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主要观点:文章的语言、技巧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学会,但文章中所体现出作者的思想、精神、气质则必须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不是学会的。)

2、提问: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作者提出观点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

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内在修养→养气

司马迁:行天下→丰富外在阅历→养气

二人养气的途径不同,但都使他们的文章达到了文气充沛的效果。(学生读相关内容)作者在第一节末总结孟子、司马迁二人的文章,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因为养气的结果。(学生读相关内容。)

3、提问:作者在第二段中为什么说“决然舍去”呢?首先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讨论并归纳:1)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2)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

3)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教师小结:因为在苏辙看来,外在阅历不足以增长见识,内在修养不足以激发志气,总之对他来说不足以养气。所以苏辙“决然舍去”。

4、提问:作者马上道明了“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呢?

讨论并归纳:“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厂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5、提问: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1)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2)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3)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4)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从这里看到苏辙认为养气的途径(养气的途径有加强内在修养和丰富外在阅历两条)哪个更重要?(丰富外在阅历)这样作者就很自然的将结识韩琦纳入丰富个人外在阅历的话题之中。

6、提问:第二段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仰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教师补充:苏辙的赞颂是否言过其实。“太尉以才略冠天下”数句,并非对韩琦的溢美之辞。《宋史·韩琦传》载:“琦与范仲淹在兵间久,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当时民间还流传“军中有一韩(琦),西贼闻之心胆寒”的谚语。可见苏辙的赞颂是实事求是的。)

至此,苏辙非常曲折而委婉地将自己希望得到韩太尉接见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7、后两节中作者进一步将希望得到韩琦接见之意明确表达了出来。请说说是哪些地方?

8、小结:作者在给韩太尉的信中发表了自己对作文章的看法,以及离开家乡壮游天下的所见,并希望见到韩太尉,得到他的指教。这封信写得汪洋恣肆,才情横溢,不亢不卑,不媚不谗,不愧为大家手笔。

(四)韩琦对这封信为什么会击节称诵,归纳写作上的特点:

1、作者的切入点好,从自己独到的见解问题写起(还可以从名人感兴趣的话题谈起);

2、对太尉的称赞是发自内心的,没有过分的吹捧之嫌;

3、作者非常尊重太尉,委婉地提出见面请求。

教学反思:教学本文,我注意让学生与作者对话,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远大的志向以及精妙的语言,从而真正读懂全文。进而树立远大的抱负。

篇2:上枢密韩太尉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干谒文章。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写文章的独到见解,很有启迪作用。既要注意字词的学习,积累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又要注意多朗读,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特别注意作者所表达的写作观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从下面这首朱庆余的干谒诗说起:

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一篇有名的干谒诗,但是也没有明显干谒的痕迹,很有些独到之处。由此,引出本文的教学。

二、作者介绍、释题

1.介绍作者: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课文注释①,然后教师补充:

苏辙:宋仁宗嘉枯时进士,累官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王安石变法初期,曾被任命为制置三司条例司的“检详文字”官,参与草拟新法。因与吕惠卿不合,对“均输法”也有意见,被免官。他的作品很多,文集名《栾城集》。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不及其父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也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释题。

这篇文章是一篇干谒文字,写在嘉v(1057),作者考中了进士以后,时年19岁。这篇文章当中虽然也有些浮夸和阿谀的习气,但作者把“百氏之书”看作是“古人之陈迹”,不甘“汩没”,而“求天下奇闻壮观”,则表现出了一些少年锐气。论文以为“气之所形”,而气则得之于游览名山大川和交游豪俊之士,也有一定的道理。

三、教师范读课文,或者听朗读带

教师范读后,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枢密汩没慨然恣观仓廪苑囿宫阙恃以无忧

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然后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时,注意把字音和节奏读准。

五、学习第1段

1.听朗读带,初步感知第一段的内容。

2.教师讲解其中的重点字词。

执事:供使令的人。不直接称呼对方,而指对方左右管事的人,表示恭敬。

浩气:博大刚正之气。

太史公:指司马迁。

燕赵间豪俊:根据近人高步瀛注说,当指田仁、董仲舒、徐乐等人。

疏荡:指文章的风格疏畅而又跌宕有势。

其气充乎……而不自知:这是因为他们的浩气充满在他们的胸中而流露在他们的形貌之外,体现在他们的言语间而表现在他们的文章中,而他们自己却并没有意识到。

3.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明确:提出了“养气为文”的观点,认为文章是气的自然表现;只有通过“养气”,内在充实,发为文辞,才可以达到文章的最高境界。

4.思考:文章引用了孟子的话,并举了太史公的事例,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后明确:以孟子和司马迁作为养气为文的典范,指出怎样“养气”的两个方面,即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

5.学生自行朗读第1段,要求读得流畅。

六、布置作业。

预习第2、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学习第2段

1.男生齐读第2段。

2.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第2段。

3.采用师生互问的方法,解决疑难字词。

要求注意以下重点字词:

十有九年:即十九岁,“有”通“又”。

乡党:泛指乡里。相传周朝的制度以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自广,指开阔自己的胸襟;全句意为:没有高山旷野可供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胸襟。

恐遂汩没:恐怕因此埋没了自己。

过秦汉之故都:经过了秦、汉的故都。

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尽情观赏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

北顾黄河之奔流:北望黄河的奔腾巨流。

四夷:指四方各少数民族。

而辙也未之见焉: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然而我苏辙至今还未曾见到您。

4.思考:这一段主要叙述了自己的生平经历,请简要复述作者的这一段经历。

5.思考:作者叙述这一段经历,目的是要说明什么?

明确:这是承第1段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之间,作者更重视外在阅历的作用,强调了山川形胜、奇闻壮观的激发和人物交游的影响对作文的意义。这为后文写自己想求见韩琦打下基础。

6.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3、4段

1.男生齐声朗读第3、4自然段。

2.采用同学互相发问、师生相互提问的方式,引导注意以下重点字词: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且夫,句首发语词,可以理解为“况且”;志,有志于。

虽:即使。

光耀:指人的风采。

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这样就可以说是饱览了天下的`壮观。

向之来:指先前来京城应试。向,以前。

斗升之禄:指很微薄的俸禄。

待选:等待朝廷选拔。作者当时已经进士及第,取得做官的资格,还须参加吏部考试,

考中后才能授官。

优游:悠闲。

治:研究。

辱教:屈尊指教。辱,谦词,承蒙的意思。

幸:幸运。

3.思考:请概括这两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这两段点明了自己求见韩琦的目的。

4.思考:这本是一篇干谒的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解释自己求见韩琦的目的的?

明确:在这里,作者点明自己求见的目的,与他出仕一样,是想丰富自己的阅历,“益治为文,且学为政”。这样说,就巧妙地说明了自己干谒的目的,又不致于落人俗套。

5.学生熟读第3、4自然段。

三、整体把握,深入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2.思考:在文中,作者提出的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对这个观点你有过什么体会吗?

明确:提出了“养气为文”的观点,并通篇围绕这个观点行文,既列举了孟子和司马迁这两个例子,又有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证,使文章观点得到了充分的支持。

3.思考:这篇干谒的文章,脱离了一般的习俗之气,请仔细体会,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明确:作者很巧妙地从自己作文下笔,在论文中表现出自己的识见,以赢得对方的称赏。全文从论文开始,又在论文中结束,一以贯之,纡徐曲折。在提出了“养气为文”的观点后,作者顺势而下,点明“养气”的方法,这样,后文的求见自然也成为了“养气”的一个目的所在了,避免了直接求官的尴尬。

四、体会文章语言

1.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朗读,读中感受: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2.指名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师提示:这篇文章语言铺张扬厉,笔势纵横,体现了苏辙青年时代的朝气和锐气。

注意苏辙写此文时年仅19岁,却已显示出过人的文学才华。

3.学生自由朗读背诵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

篇3:第六册:上枢密韩太尉书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意。

2.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能力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环顾左右而言他”的手法。

2.学会抓重点词句分析文章写作的用意。

情感目标:

1.体会我国古代文人的气质,进而陶冶情操。

2.品味苏辙写作清新秀丽的风格。

扩展资料:

一、苏辙简介

苏辙(1039-11),字子由.号颖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著有《栾城集》。苏辙知识渊博,勤奋好学,著述丰硕。其文受父兄影响颇深,他的散文内容丰富,“汪洋澹泊,深醇温粹”。议论文议古论今,议论纵横指归于时事,不为空言。他的记叙文写得纡徐曲折,绕有情致。更突出的是他发展了韩愈“气盛言宜”的观点,提出了独到的“文气说”,强调生活体验对创作的重要性。其散文以其独特的风貌卓然自成一家。世称“苏文定公”。

二、韩太尉简介

韩太尉,即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封检校太傅,充枢密使。神宗时作宰相,封魏国公。勋望极高,与范仲淹齐名,并称“韩范”。枢密,枢密使,官名。太尉,秦朝设的官,掌武事,汉沿袭之。宋朝的枢密执兵政,和汉朝的太尉相似,所以称韩琦为太尉。

三、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苏辙写给韩琦的一封信。嘉佑二年(1057年),苏辙19岁,应礼部会试中进士。不久就给枢密使韩琦写信,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和提携。当时韩琦身为宰相,敢言敢为,时称贤相,威望极高,权重一时,为朝廷柱石。苏辙写信求见,并没有把信写成一般的干谒(求见大官)文字,并没有降心辱志,卑辞厚谀,而是独辟蹊径,别具格调,以论文述志的姿态出现,显得高雅脱俗。

四、《上枢密韩太尉书》参考译文

太尉身边侍从:苏辙我生性喜好写作,对此思考很深。我以为文章是作者气质、性格的显现,然而文章不是学了就能写好的,气质却可以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正气。”现在看来,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和他的气的大小相称。太史公走遍天下,博览四海名山川,与燕、赵之间的豪土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流畅跌宕,颇有奇伟的气概。这两位夫子,难道是常常拿着笔写作这样的文章就成功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浩气充满在他们的胸中,流露到他们的形貌之外,发而为之言语,表现为文章,但自己并不曾觉察到。

苏辙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中时,所交游的不过是乡间邻里的人,所见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事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供攀登观览以开阔自己的`胸襟。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的陈迹,不能激发我的志气。我担心因此而埋没了自己,所以毅然离开了故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了解天地的广大。我路过了秦、汉的故都,尽情观赏了终南山、华山、嵩山的高峻,北望黄河的奔腾流泻,深有感触地想起了古代的豪士俊杰。到了京城,瞻仰了天子宫殿的雄伟,以及国家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和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宏伟和壮丽。我见到了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的宏大而雄辩的议论,看见了他秀美而俊伟的容貌,同他的门生贤士大夫交往,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聚集在这里。太尉的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天下士民依仗您而平安无忧,四方各族惧怕您而不敢发难,您在朝廷之内如同周公、召公辅佐君王,您在边城就如同方叔、召虎那样御侮安边,然而辙还未曾见到您啊。

况且,一个人从事学习,如果不在远大的方面立志,即使学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辙的这一次到来,关于山,看见了终南、嵩山、华山的崇高;关于水,看见了黄河的深广;关于人,看见了欧阳公;但是,仍然因为没有拜见大尉而感到遗憾。所以希望能够亲睹贤人的风采,即使只听到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志气壮大,这样就可算是尽览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我苏辙还年轻,尚未通晓当官的事务。先前来京都应试,不是为了谋取区区的俸禄,偶然得到,也不是我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回家,等待朝廷的选用,使我能悠闲几年,将进一步钻研作文之道,并且学习从政的业务。太尉如果认为我还可以指教,而屈尊给我以教诲的话,就更使我感到荣幸了。

五、本文的局限性

1.“养气说”,有值得借鉴处。作者在论述“气可以养而致”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客观阅历的重要,这实际上是强调了生活体验对一个作家的重要作用。今天看来,这个观点也是正确的。但文中所说“文不可以学而能”的观点,是有片面性的。同“气可以养而致”也相矛盾。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对这句话也有微词。他说:“……子由上不能如子瞻之入化境,而下又不敢有作文之意,不欲求工于言语句读以为奇,此所以谓‘文不可以学而能’。”

2.即使从写法上看,也不能说没有作态的意味。信中流露出的当时社会所流行的浮夸阿谀的风气,更是不能效法。

六、武昌九曲亭记(苏辙)

篇4:上枢密韩太尉书阅读答案

2.D

3.B

4.B

5.(1)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

(2)这两个人,难道单靠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就能到此地步的吗?

(3)况且一个人的学习,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1.D

2.D

3.B

4.B

1.《英雄》阅读答案

2.溪水阅读答案

3.《目送》阅读答案

4.蝈蝈阅读答案

5.目送阅读答案

6.伤仲永阅读答案

7.病人阅读答案

8.信任阅读答案

9.提亲的阅读答案

篇5:《上枢密韩太尉书》读后感

晨读苏子由《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颇有感。“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时年,苏辙仅十九岁,就知道读“百氏之书”固然重要,但身体力行,广交义士,登览“高山大野”则更为必要。此外,竟上书“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身据要律,名满天下,诗文兼擅的宰辅大臣韩琦,可谓大气之至,深谙公共关系学之重要。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此言极是。君子,贵于气。“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则可以养而致。”信哉此言也!“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豪俊交游……”思来无不钦佩而生敬慕。吾辈若能望其项背,为文不也可能“疏荡”而“颇有其气”乎!苏辙十九岁就读了那么多圣贤之书,我们只有掉口水的份了。而“决然舍去”,他能为,而我们很多人却不能为。为蝇头小利而失性灵、而失气节的比比皆是。这让我想起另一位古代圣贤,陶渊明。——还是别提他的好,免得我们彼此都脸红。我自然是更为不齿了,虽然亦知“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却还在这里大放厥词;却还整日背躬膝曲,古佛青灯。时年,辙十九岁,“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园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我们想想,这在当时是何等的不易啊。即使今天,吾辈中又有几人象苏辙这样一次大范围的游历过,又有几人会象苏辙那样可以参观国家的粮仓、国库,可以在“皇家园林”里徜徉。走很多很多的路,结交了很多很多的俊杰,又去了常人难以进入的很多地方,你说苏辙他能不有大见识吗?怕是想不有都不能吧!此外,辙再去礼部“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啧啧,欧阳文忠公啊,文风汪洋纯正,容貌秀伟朗润。此乃君子风范,人中极品。这样的人,也让你见上一面,叙上几句,你会是什么感觉啊!我想,别说写文章,怕是吃饭走路都有了“六一宗风”吧。是年,辙十九岁,已中进士,然其却说“偶然得之,非其所乐”,听听,这八字里又透射出多少个,人生的大境界啊!弟且如此,况兄东坡先生乎。时年辙十九。是为所感。

篇6:上枢密韩太尉书 教案教学设计

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中时,所交游的不过是乡间邻里的人,所见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事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供攀登观览以开阔自己的胸襟。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的陈迹,不能激发我的志气。我担心因此而埋没了自己,所以毅然离开了故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了解天地的广大。我路过了秦、汉的故都,尽情观赏了终南山、华山、嵩山的高峻,北望黄河的奔腾流泻,深有感触地想起了古代的豪士俊杰。到了京都汴京,瞻仰了天子宫殿的雄伟,以及国家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和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宏伟和壮丽。我见到了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的宏大而雄辩的议论,看见了他秀美而俊伟的容貌。同他的门生贤士大夫交往,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聚集在这里。太尉的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天下士民依仗您而平安无忧,四方各族惧怕您而不敢发难。您在朝廷之内如同周公、召公辅佐君王,您在边域就如同方叔、召虎那样御侮安边。然而辙还未曾见到您啊。

况且,一个人从事学习,如果不立志在远大的方面,即使学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辙的这一次到来,关于山,看见了终南、嵩山、华山的崇高;关于水,看见了黄河的深广;关于人,看见了欧阳公;但是,仍然因为没有拜见太尉而感到遗憾。所以希望能够亲睹贤人的丰采,即使只听到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志气壮大。这样就可算是尽览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篇7:《上枢密韩太尉书》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和养气为文的做法。

2、学习本文新奇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

3、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气”、“势”。

[教学重点]

1、理解养气与为文的关系。

2、领略本文“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精妙。

3、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疏荡的文气和跌宕的文势,背诵课文第1、2段。

[教学时数]1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都非常熟悉大文学家苏轼,他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出了中秋之夜对胞弟苏辙的思念,也唱出了天下所有人美好的心愿。苏轼、苏辙,还有他们的父亲苏洵,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堪称文坛佳话。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辙19岁时写下的一篇佳作——《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解题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映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嘉佑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汴京,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苏辙踏上仕途后,在对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牵累和忤逆了元丰诸臣等而屡遭贬谪,晚年在贬官处许州(今河南许昌)筑室定居,自号颍滨遗老。“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宋史·苏辙传》)有《栾城集》传世。

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掌管全国军事,相当于秦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职,故称之。当年,苏辙考中进士之后,未得见身居要职、诗文并擅的韩琦,就写了这封才气横溢的自荐信求见。写这封请谒书时,苏辙年方十九,涉世未深、名节未显,怎样才能说动名满天下的韩琦呢?聪敏的苏辙没有屈心抑志、奉承阿谀,而是独从作文之道人手,“更不作喁喁细语,一落笔便纯是一片奇气”(金圣叹),一路跌宕蓄势,高蹈奇崛,巧妙地把干谒求进之事纳入文学活动的范围,显得高雅拔俗,这不能不让韩琦对这位初出茅庐的后生刮目相看。文中,苏辙提出的“文气说”,强调后天实践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关于“文气”的文学理论,九百多年来,这篇佳作一直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请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等障碍。

汩没恣观宫阙仓廪苑囿翰林恃惮嵩(山)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1段主要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作者提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明确“气”对于为文的重要性,并以孟子和司马迁为例来佐证。

第2段写实践自己文学主张的情况。说自己去乡远游,饱览了名山大川、秦汉故都、天子宫阙,顿时眼界大开,尤其提到见到欧阳修后的感慨,自然引出想见韩琦的愿望。

第3段进一步申述想见韩琦的迫切愿望。第4段回应开头,重申“生好为文”的志气,并以求教之语作结,含蓄得体。

(解说:课文的立意、构思均以奇巧见长,理清文章脉络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2、具体研习。

(1)结合课文和自己的实际,简单谈谈对“气”的理解。明确:文中的“气”当是指胸襟气度,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文”不过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气”因作者修养的提高、阅历的丰富而形成,正所谓“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因“善养吾浩然之气”而写出“宽厚宏博”的文章,司马迁因“行天下,周览四海”而“其文疏荡,颇有奇气”。因此,我们在乎时的写作实践中,应该大量涉猎好的作品,广泛接触社会、自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感悟,从“养气”人手,方是根本之道。

(解说:“文气说”是第1段的论点,也是全文立意的至高点,理解它有助于解读全篇。)

(2)作者的目的是求见韩琦,可为什么要从为文治学落笔?

明确:为的是给求谒涂上高雅的文学色彩,让韩琦在赏识苏辙深刻见地、出众才华的同时,享受被仰慕、被盛赞的欣悦之感,并让韩琦知道,他是成全苏辙养气为文、“且学为政”的关键人物,如此,求谒之事就顺理成章。作者始终把最后的目的建立在谈气论文的基础之上,把自己和韩琦的关系严格限定在文学活动范围之内,这样非但没有丝毫的庸俗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其请求是那样的堂堂正正、合情合理,那样难以拒绝。

(解说:这是课文的重难点,教师可在学生的自主讨论中相机点拨,由求见韩琦这一目的,

逆向推导其途径,便可打开一片天地,领略文章“注意在此,而立言在彼”的妙处。)

(3)声情并茂地诵读全篇,体会文章“疏荡”“有奇气”的风格,并背诵第1、2段。

(解说:在诵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落实文言字词。)

3、欣赏品味。

(1)诵读第2段。

明确:第2段写作者游历的经过,“决然”一词写出他去乡远游时的果断洒脱、英气勃勃;“恣观终南、嵩、华之高”一句,只一“恣”字,便传神地写出作者徜徉于名山大川的沉醉之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中的“慨然”则生动地传达了作者追怀往古、苍凉慷慨的情怀。文中如此精妙恰当的用词比比皆是。

(解说:在诵读中涵泳品味,学生可将用得好的词挑出来品析,教师可用替换替换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体会。)

(2)诵读第3段。第3段怎样表达想见韩琦的强烈愿望?

明确:先顿挫一笔,仍说为学之道,说“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表面上不提求谒,实际上暗示韩琦就意味着“博大”。接着用“于山”、“于水”、“于人”之“已见”衬托“犹以为未见太尉”,至此,在前文充分蓄势的基础之上,把太尉摆在了名山大川、文坛盟主之上,真是把敬仰之情说到极致,把诚恳之态写到极致了。话说到这份上,韩琦又怎能不为之心折?

另外,“于山”、“于水”、“于人”这一组排比句,写得意气饱满,然至“犹以为未见太尉也”,趁势把想见韩琦的原委和目的和盘托出,“总是笔势疏宕之极”。(金圣叹)

(解说:通过诵读体会文章风格,学生找出相关词句品析玩味后再读,读时注意恰当运用语气、语调。)

4、课堂练习。

(1)苏辙用什么方法打动了韩琦的心?这对同学们今后踏人社会追求上进有什么指导意义?

(2)背诵第1、2段。

四、课堂小结。

本文凭借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流畅精练的语言、疏朗跌宕的风格而为历代文选家所钟爱。如今我们读这篇文章,在享受它不朽的美学价值的同时,结合我们的学习实践,还应该有更丰富的体验。

五、布置作业

1、查阅资料,结合苏氏父子三人的生平和作品,谈谈三人在创作上的异同。可用好的小论文出一期板报。

篇8:上枢密韩太尉

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意。

能力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环顾左右而言他”的手法。

2.学会抓重点词句分析文章写作的用意。

情感目标:

1.体会我国古代文人的气质,进而陶冶情操。

2.品味苏辙写作清新秀丽的风格。

扩展资料:

一、苏辙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号颖滨遗老,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著有《栾城集》。苏辙知识渊博,勤奋好学,著述丰硕。其文受父兄影响颇深,他的散文内容丰富,“汪洋澹泊,深醇温粹”。议论文议古论今,议论纵横指归于时事,不为空言。他的记叙文写得纡徐曲折,绕有情致。更突出的是他发展了韩愈“气盛言宜”的观点,提出了独到的“文气说”,强调生活体验对创作的重要性。其散文以其独特的风貌卓然自成一家。世称“苏文定公”。

二、韩太尉简介

韩太尉,即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封检校太傅,充枢密使。神宗时作宰相,封魏国公。勋望极高,与范仲淹齐名,并称“韩范”。枢密,枢密使,官名。太尉,秦朝设的官,掌武事,汉沿袭之。宋朝的枢密执兵政,和汉朝的太尉相似,所以称韩琦为太尉。

三、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苏辙写给韩琦的一封信。嘉佑二年(1057年),苏辙19岁,应礼部会试中进士。不久就给枢密使韩琦写信,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和提携。当时韩琦身为宰相,敢言敢为,时称贤相,威望极高,权重一时,为朝廷柱石。苏辙写信求见,并没有把信写成一般的干谒(求见大官)文字,并没有降心辱志,卑辞厚谀,而是独辟蹊径,别具格调,以论文述志的姿态出现,显得高雅脱俗。

四、《上枢密韩太尉书》参考译文

苏辙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中时,所交游的不过是乡间邻里的人,所见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事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供攀登观览以开阔自己的胸襟。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的陈迹,不能激发我的志气。我担心因此而埋没了自己,所以毅然离开了故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了解天地的广大。我路过了秦、汉的故都,尽情观赏了终南山、华山、嵩山的高峻,北望黄河的奔腾流泻,深有感触地想起了古代的豪士俊杰。到了京城,瞻仰了天子宫殿的雄伟,以及国家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和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宏伟和壮丽。我见到了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的宏大而雄辩的议论,看见了他秀美而俊伟的容貌,同他的门生贤士大夫交往,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聚集在这里。太尉的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天下士民依仗您而平安无忧,四方各族惧怕您而不敢发难,您在朝廷之内如同周公、召公辅佐君王,您在边城就如同方叔、召虎那样御侮安边,然而辙还未曾见到您啊。

况且,一个人从事学习,如果不在远大的方面立志,即使学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辙的这一次到来,关于山,看见了终南、嵩山、华山的崇高;关于水,看见了黄河的深广;关于人,看见了欧阳公;但是,仍然因为没有拜见大尉而感到遗憾。所以希望能够亲睹贤人的风采,即使只听到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志气壮大,这样就可算是尽览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我苏辙还年轻,尚未通晓当官的事务。先前来京都应试,不是为了谋取区区的俸禄,偶然得到,也不是我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回家,等待朝廷的选用,使我能悠闲几年,将进一步钻研作文之道,并且学习从政的业务。太尉如果认为我还可以指教,而屈尊给我以教诲的话,就更使我感到荣幸了。

五、本文的局限性

2.即使从写法上看,也不能说没有作态的意味。信中流露出的当时社会所流行的浮夸阿谀的风气,更是不能效法。

六、武昌九曲亭记(苏辙)

上一篇:序言稿下一篇:排上中学扶贫助学工作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