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代理合同规档

2024-05-10

招标代理合同规档(精选7篇)

篇1:招标投标合同无效研究

关键词:招标投标,合同无效

合同无效是与合同有效相对应的概念, 因《合同法》对于合同采取的是有因理论, 即合同的成立生效受其基础原因的影响。招标投标合同是经过一系列的法律行为而形成的合同, 其不仅受到合同法等基础法律的评价, 也受到招标投标法的评价, 也就造成招标投标合同评价的多样性, 出现招标投标合同无效与立法目的违背的问题。

一、以合同法为基础原因的招标投标合同无效的分析

我国《合同法》纠正《民法通则》合同无效过于宽泛的问题, 缩小了合同无效的范围, 而增加了可撤销合同的范围, 将私人自治领域能够解决的问题交给了私人自治方面来解决。我国合同法确立的合同无效与《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的绝对无效制度相差无几。扩大有效范围, 促进交易和经济效益是《合同法》追求的目标之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 》 (法释[1999]19号) 则在“尽量减少合同无效的情况方面, 向前走了一步”, 规定了一些情况下合同应当有效。

对于《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 如果从合同的“原因”来分析, 规定合同无效的理由几乎为“外在的原因”———侧重合同的合法性原因。正是对于合同“合法性”的弹性援引, 使得招标投标合同在合同的效力上既要遵守其成立行为中的原因行为的规范 (招标投标规范) , 又要遵守合同目的与效果上的原因行为的规范, 其结果导致招标投标合同无效的风险太高, 再加上违约的风险, 使得通过此项制度的交易的成本过高。合同的目的在于促进交易、提高交易效率和交易安全。而对于招标投标合同因招标程序本身就已经增加交易成本, 但是就招标本身而言, 对于促进和提高经济效益是确定的。但问题是当经过严格的程序和严格的审查最终达成的招标投标合同这一结果除了得受《合同法》评价外, 基于其成立的行为基础, 还得受《招标投标法》的规制, 如果招标投标任何违法行为将导致所签订的招标投标合同无效, 此外还有可能在目的和效果上受《建筑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等评价。

(一) 基于招标投标法的合同无效

鉴于合同与其基础性原因的关系, 合同成立过程的法律行为均影响着合同的效力, 而招标投标合同是由“一组一系列行为过程”来最终完成的, 因而依照现行的法律体系, 《招标投标法》对于其合同成立的行为的规制必然最终影响合同的效力。具体有:

1. 关于主体资格可能导致的无效

《招标投标法》第8条和第25条规定:招标投标人必须是非自然人, 自然人投标即使签订合同也应当是无效的。其次特定项目的招标必须有相应的资质, 超越其资质签订的合同是无效合同。

2. 招标过程违法而导致招标投标合同无效

招标投标法为保证公正性及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对招标过程进行了严密的监控。具体可能影响招标投标合同的行为有:招标公告发布违法;招标文件违法的;招标人违反公平竞争的违法行为;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投标人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评标人评标行为不公正或违法。

3. 其他违法行为而导致的合同无效

如招标人在评标委员会依法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以外确定中标人的, 再如评委会的人员组成不合法等。

(二) 基于其他法律规范的合同无效

招标投标合同除受我国民事法的评价外, 在一些情况下, 如设备采购、建筑工程等还受到其他法律的评价, 主要有环境保护法、建筑法、不正当竞争法等。

二、招标投标合同的法定形式的要求与招标投标合同的无效

(一) 招标投标合同的书面形式与招标投标合同的无效

我国《招标投标法》第46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 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该法要求招标投标合同必须采用书面的形式。在合同中, 通常认为如果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不遵守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 就导致合同无效。从比较法来看, 有些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也是将欠缺法定形式的的效果规定为合同无效。但是《合同法》第36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 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 对方接受的, 该合同成立。第37条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 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 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 对方接受的, 该合同成立。此种欠缺法定形式但却取得合同效果的情形有学者称为合同因“履行而治愈”。但是, 一个无效的合同法律又是怎么会“因履行而治愈”, 正如李永军教授而言, 从我国《合同法》第36条规定来看:合同形式的立法目的仅仅是保护一方当事人免受因操之过急而带来的损害, 在该方当事人已经履行其应当承当的义务后, 那么, 未遵守法定形式的瑕疵就可以通过履行义务行为的行为得到补正。

《招标投标法》第46条规定:必须在30日内签订书面合同, 一方面对于合同的形式做出规定, 另一方面其强调中标通知书的法律效力, 其产生的约束力即30日内双方必须签订合同。从规范而言, 招标投标合同是否具有“书面形式”则是合同的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对于在招标投标中, 因履行而补正书面形式欠缺的问题法律没有规定, 但是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法释[2004]14号) 第2条规定:可以推出对于没有签订书面合同的招标投标合同还是可能能够发生合同的法律效果的。因而, 招标投标合同书面形式要求并非必然导致合同无效。

(二) 招标投标合同的行政审批程序与合同无效

我国《合同法》第44条第2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 依照其规定。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 》 (法释[1999]19号) 第9条解释为, 依照合同法第44条第2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 或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 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 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 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有学者认为, “未生效”是指合同的效力与合同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并列的一种形态。如果是这样的法, 将产生合同效力形态的混乱, 未生效应当指向的是效力待定的合同, 合同的效力待定就是指合同因欠缺要件而不生效的情形。在需要登记和审批的场合, 合同的效力是因必须等待审批或登记机关的行为, 而有条件的不予评价, 因而其应当是效力待定, 如果审批机关不予批准, 则合同无效。

三、基于招标投标法的立法目的, 招投标过程合同无效的原因应当相对分离

对于合同规制的目的, 美国著名法学家A.L.科宾认为在于“实现由允诺产生的合理预期”。从《合同法》的任务来看其表述为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同法的任务在于维护整个司法秩序, 对于具体合同的法律规制, 其目的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鉴于合同是由当事人的合意, 因而其目的也就在于促进合法合意的实现。而从招标投标法的立法目的来看, 招标法认为其立法的任务是规范招标投标活动, 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提高经济效益, 保证项目质量。合同无效的原因过多将导致成本的增加而致效果不达, 招标投标旨在通过招标这一竞争方式实现招标人的经济效益, 从竞争性招标中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价格, 投标人则依据其自身的管理和技术的优势获得合同。但是, 合同是一个“要因”的行为, 这里“要因”强调的是对于已经成立的招标投标合同在效力上的判断必须与基础原因在一定程度上相脱离。

招标的复杂过程可能因为一个细微环节的违法导致整个招标受到法律的否定性评价, 从而影响招标投标合同的效力。如在《湖南建工集团总公司诉九江市林科所等招标投标纠纷案》 ( (2004) 九中民一初字第09号) 一案中, 招标过程就出现招标时评标委员会错误 (不公正) 的废标行为导致招标的违法, 而使得被他人所取得的招标投标合同无效的问题。所幸该案中的法官认为“其虽然评标委员会的废标决定没有法律和行政法规的依据, 但鉴于该工程已确定了中标人, 中标人的施工亦接近尾声, 投标人的投标资格是否有效没有现实意义, 且对原告要求赔偿损失的支持足已包含对评标委员会废标决定的否定性评价。因此, 采取用损害赔偿的方式来补偿原告的损失”。

基于公平和效率的视角, 对于招标投标合同一旦成立, 不能轻易的因其基础原因而认为投标合同无效。本文认为, 对于原因行为与招标投标合同无效应当引入实质性判断标准, 即原因行为的违法将导致对于危害到招标制度的公信或导致招标投标在合理预期所不达时合同无效, 前者诸如招标投标的串通投标的行为, 后者诸如招标投标合同所确定的内容已经无法履行或履行已经没有意义了。除此之外, 如果是招标投标过程中有轻微的违法, 比如评委会不公正、组成人员不合法等均应确认合同有效继续履行。因为在涉及轻微违法的情况下, 没有必要否定合同的效力, 其完全用可以其他民事责任的救济或行政责任的承担来实现救济与行为矫正。因此, 在一般情况下, 招标投标合同的效力应当得到法律的确认, 如果必须否定招标投标合同则要考虑该无效原因对于招标投标合同是否构成实质性影响的判断。这一点《招标投标法》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已经采取了实质判断作为标准, 如该法第52条规定的依法进行招标项目的招标人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或者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 影响中标结果的, 中标无效。但是应当进一步扩大范围, 减少招标投标合同无效情形。

本文认为, 对于招标投标合同应采取实质性判断, 并以如下因素作为实质性认定合同无效的标准:

第一, 该违法行为的影响程度, 是否对招标投标制度的公信构成影响。

第二, 该违法行为是否具有其他替代救济方式, 是否必须确定招标投标合同无效是其唯一途径。

第三, 从经济上衡量该违法行为的补救价值与招标投标制度施行成本及合同履行成本进行比较。

第四, 是否导致在招标和投标行为开始时间点为当事人的合理预期所不达。

第五, 从法律上影响当事人行为其他因素及主观的可责难性。

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 如果一个原因或多个原因对合同的效力构成了实质性影响那么就可以判定合同无效, 反之, 应当确认合同有效。如果合同有效, 当事人的损害可以通过违约救济或损害赔偿来救济, 从而提高招标投标的效力并无害于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崔建远.合同法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李永军.合同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3].韩世远.合同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 2008.

篇2:海运代理合同条款不该模糊

货运纠纷源于角色模糊

在海上货运代理合同中,产生纠纷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没有明确定位各自的角色,尤其是货运代理公司的角色。货主与货运代理公司的相互关系通常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通常意义上的代理;第二是作为无船承运人的代理;第三是居间。

作为通常意义上的代理,货代公司只是货主的一个代理人,代表货主行为,即直接代理。此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通常也就是货主,代理人不直接对船方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就是所谓的合同相对性,即代理公司签订的货物运输合同只约束船公司和货主。

当货代公司作为无船承运人出现的时候,他和货主签订的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而不再是货代合同。这时,事实上它代替了船运公司的角色。作为货运合同的一方,在货物发生缺损,货物未按约定时间到达目的港,以及货主收不到货款时,货主都可以直接找到货运代理公司,追究其相关违约责任。

在居间的情况下,货代公司只是作为一个中间人。这时,货代公司事实上已经不是在扮演其本身特有的角色,他在为双方(货主与船运公司)提供了交易合作平台,收取一定佣金之后就会全身而退。之后,货主与船运公司发生的任何纠纷均与它无关。事实上,在国际海运中货代公司以这种身份出现的情况比较少。

实践中,货代公司在海运合同中经常模糊彼此关系,导致权利义务不清,容易发生纠纷。究其原因,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的姚洪军律师告诉记者,一方面原因是利益的驱使,按照国务院出台的《海运代理条例》规定,货代公司需要缴纳80万元的保证金才可以具有无船承运人资格,有些货代公司出于利益的考虑,在没有缴纳押金的情况下往往也冒称自己是无船承运人,从而享受无船承运人的相关权益;另一方面是出于侥幸心理,国家目前对海运代理方面的管制不是很严格,货代公司基于这种情况,认为游走于一般代理人与无船承运人之间更有利于他们应对相关当事人;还有就是有些货代公司的管理不是很规范,因而在操作中出现误差。

这种角色的模糊事实上会给货代公司在后续事务中带来很多麻烦。在一般代理与无船承运人两者之间游走,很可能会使货运代理合同的效力产生质疑,因为它一边接受货主货物交给船方,另一方面又代表船方来接受货物,向双方收取佣金,按照国家《合同法》的规定,这种双方代理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一旦被认定为双方代理,合同就无效,货代公司将会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另外,货代公司的这种角色模糊会表现在相关货运单据上。比如,用自己格式文本做的提单或托运单,标注自己是代理人等,如果发生纠纷到了法院,法院的认定就会出现分歧。因为货代公司如果出具自己格式文本的货运单据,从一般的角度来说可以认定他为承运人,但他又在单据上标注自己是代理人,这会让货代公司在庭审中举证证明自身身份时陷入困境。这种角色的模糊,导致货代公司在诉讼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可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货代公司对角色定位须明确

事实上,在海运代理合同中,明确各方的角色定位是很重要的,同时它也是合同各方防范潜在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不管是货主还是买主,在国际贸易当中都有很多风险。在发生这种风险时,因为货主距离国内的货运代理公司比较近,容易接触,所以,一旦发生纠纷,货主很容易想到货代公司。因此货运代理公司在和货主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不能在两个身份之间摇摆不定。即使在明确规定的角色内,货代公司也应该尽量让自身的权利义务更加明晰,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在采访中,姚律师举了一个例子。

某货代公司接受货主委托,为其代理四票货物自上海至埃及塞得港的出口运输业务,约定由货主向货代支付运费。货代公司办理托运后,船方签发了4 份海运提单,交给货代公司,但货主未向货代公司明示索取单据。之后,货主在货物贸易合同方面遇到障碍,双方协商未果,货物滞留在目的港,与此同时,货代公司向货主催讨运费。但货主认为,货代公司收取运费表明它是无船承运人,同时,货代公司没有主动交付单据,导致收货人无法提货,自己则无法收到货款,因此要求赔偿,诉诸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虽然约定货主公司向货代公司支付运费,但是并不因此改变代理合同的性质。货代公司作为一个合格的货运代理人,在拿到有关货物的出运单证后,应根据诚信、善意履行合同的原则,主动向货主交付有关货运单证,或通知托运人前来领取上述单证。货代公司明知货运单证滞留在自己手中会导致收货人无法提货,并将由此造成一系列损害后果,仍将货运单证控制在自己手中,从而在客观上促成了货主损失的产生。因此,货代公司应对货主的损失承担不当占有引起的赔偿责任。

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出现纠纷的关键就是货代公司对自己身份以及权利义务没有一个清楚的定位,在货代公司一旦被货主告上了法庭后,导致其对案件的预期也是不确定的。所以作为一个货代公司,首先应该跟货主明确其是一般代理人,还是无船承运人;其次,更应该确定自己在这一身份下应该履行什么义务以及享有哪些权利,只有明白了自己的权利义务,才能够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规避相应的风险。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最佳途径

总之,在签订海运合同中,双方应该本着诚信的原则。因为从一个长远的角度来说,发展应该是共赢的,不可能靠暂时欺诈获得利益。目前,我国加入WTO已经6年了,国外的代理公司也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国外的代理公司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的时间比较长,对市场的诚信度比较看重,且资金雄厚,对风险的控制更加完善,在市场中形象较好。在这种环境下,更要求国内的代理公司以诚信为本,切莫投机取巧。实际上,投机取巧的成本是很大的。

姚律师告诉记者,货代公司应该根据目前的两种货代形式,分别作出操作的指引,包括合同的签订,单证的处理,资金的流程等等,来规避自身的风险。而就货主来说,选择货代公司应该根据其诚信度、实力,以及以前的货代案例,来了解相关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双方应尽量细化货代合同,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即使在发生纠纷时也可做到有据可依。

篇3:招标代理合同规档

河南省某工程学院就其2014年物业管理项目委托招标代理机构河南招标公司进行公开招标, 河南招标公司为此制作招标文件【招标编号HNZB (2014) N200号】。招标文件记载工程学院2014年物业管理项目分7个标段, 分别为:标段1西校区校园物业, 标段2东校区校园物业, 标段3南校区校园物业, 标段4桐柏路校区校园物业, 标段5校本部 (西区) 宿舍物业, 标段6桐柏校区宿舍物业, 标段7南校区宿舍物业;投标保证金为投标报价的2%, 开标前交到招标代理机构;履约担保金额10万元。郑州仁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投标人参与本次招投标工作, 并中了7个标段中的4个标段。随后该工程学院后勤产业发展总公司向仁和公司发出通知, 要求仁和公司尽快进驻并签订合同, 请仁和公司于8月29日上午10时前按要求向工程学院后勤产业发展总公司缴纳标段1、3、4、7履约保证金共计40万元。因保证金数额及签约主体事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仁和公司作为原告起诉被告某工程学院要求返还保证金10万元并赔偿损失。

【法院裁判】

一审、二审法院均一致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 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 中标人应当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 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 中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不得超过中标合同金额的10%。据此支持了仁和公司要求返还保证金的诉讼请求。

【案件评析】

篇4:招标代理合同规档

江阴丽尔雅针织制衣有限公司(下称丽尔雅公司)为履行其与韩国然宇公司的信用证结算的FOB合同,于2007年1月24日以传真形式向上海风航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下称风航公司)发出订舱通知。该通知单载明:出运货物为棉制针织女式运动套装;托运人为丽尔雅公司;收货人凭韩国工业银行指示;通知人为韩国然宇公司;目的港韩国釜山;运费到付。1月27日,货物装箱后,风航公司安排车辆将三票集装箱服装接运至上港十四区堆场。1月29日,风航公司代丽尔雅公司进行报关,报关单载明货物价值259084.80美元。

1月30日,风航公司给丽尔雅公司签发了抬头为H.O.S.T CO.,LTD 的三票货物提单,均载明托运人为丽尔雅公司;收货人凭韩国工业银行指示;通知人为韩国然宇公司;承运船舶为“天顺”轮;装货港中国上海;目的港韩国釜山;运费到付;WOOIN公司为承运人以及货物唛头等内容。同日,风航公司以自己为托运人将涉案货物交由“天顺”轮运输,并取得了上海振华国际船务代理有限公司代东进运输有限公司签发的三票货物正本提单。三票货物提单载明托运人为风航公司;收货人为WOOIN公司;承运船舶为“天顺”轮;装货港中国上海;目的港韩国釜山;付费到付以及货物唛头等内容。

1月31日,风航公司向丽尔雅收取了订舱费、装船费(THC)、码头操作费、报关费、运输费等共计8495元,并出具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专用发票。2月5日,丽尔雅公司将上述费用电汇给迈得公司。

因信用证结算失败,三票货物提单被银行退回丽尔雅公司。4月23日,丽尔雅公司向风航公司发函查询货物去向,要求风航公司保全货物,将货物返运。后确认货物被风航公司韩国代理即WOOIN公司电放至美国,风航公司未履行保全货物的承诺,丽尔雅公司没有取得风航公司返运的涉案货物,也未收到然宇公司支付的贸易货款。

丽尔雅公司涉案货物的信用证第47A条中运输条款记载,货物运输由韩国WOOIN公司负责。事后查证,WOOIN公司在我国交通部门没有办理无船承运人登记和提单登记,没有缴纳保证金,属非法经营。为此,丽尔雅公司向武汉海事法院提出诉讼,要求风航公司赔偿货款损失259084.80美元,退税损失28787.20美元,折合人民币2250288元(按起诉时汇率折算),并承担诉讼费用。武汉海事法院审判认定:没有证据证明WOOIN公司系风航公司所选定,风航公司在提单流转过程中也没有存在失误,但风航公司与丽尔雅公司毕竟存在有偿代理法律关系,风航公司未尽善意管理人之义务就有关重要事项对丽尔雅公司进行必要提醒和报告,存在一定过错。因此酌情判令风航公司承担40万元赔偿责任,案件受理费24800元,诉前财产保全费5000元,共计29800元,由丽尔雅公司负担24503元,风航公司负担5297元。

二、原因分析

此案中,WOOIN公司卷走了货物,然宇公司也有合谋的嫌疑。丽尔雅公司收款未成、货物失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其接受FOB合同、带有“软条款”的信用证及“影子”承运人的无船承运人提单所造成的风险结果。

1.丽尔雅公司对FOB合同风险认识不够。在FOB术语下,买方办理租船或订舱手续,并支付有关运费或租金。在杂货班轮运输中,在装运港办理此类手续,卖方比买方更为方便。因此,在买方的请求下,卖方可以协助办理此类事项。但即使是卖方协办订舱手续,通常承运人还是买方指定的,因为买方支付运费。承运人对货主而言非常重要,因为他在货物装船后就对货物有直接占有权,即使货主手中握有物权凭证——海运提单,但毕竟货在船上,已经离开了货主的直接控制,货主在拥有货物所有权的同时,却对货物只能拥有间接占有权。因此,当买方指定信誉不好,没实力的承运人,如果出现该承运人自己卷走货物或与买方串通无单放货,则货主就会遭受损失。这种情况下打跨国官司结果往往执行难,对方可能本就是没实力的皮包公司或即使有些财产也早就财产转移甚至申请破产保护了。本案中丽尔雅公司对买方指定的承运人WOOIN公司既不了解也没有调查核实,轻易接受FOB合同,导致货物失控。

2.丽尔雅公司忽视了“软条款”的审查。丽尔雅公司在没有对WOOIN公司作为承运人提出异议的前提下,如果能严格审证,发现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并要求对方改证的话,即使对方拒绝改证,至少货物还在手中。可惜的是,丽尔雅公司没有做到,“软条款”的设置让信用证的银行信用化为乌有,导致了收款落空。

3.丽尔雅公司没有对运输代理行提单的风险足够重视。此案中WOOIN公司作为承运人向丽尔雅公司签发了提单,但由于WOOIN公司并不拥有或掌握运输工具,它只能通过与拥有运输工具的承运人订立运输合同,由他人实际完成运输。因此,WOOIN公司这个承运人只是个契约承运人,或称无船承运人。它以承运人的身份向货主(丽尔雅公司)揽货,接受货主的委托,签发运输代理行提单,简称货代单(House B/L,简称H B/L),实务中称为分单;另一方面,WOOIN公司委托它在装运港的代理——上海分航公司在分单的基础上,以托运人名义向实际承运人(东进运输有限公司)订舱,得到的船东提单(M B/L)在实务中也叫主单。按货代单的操作流程,本案的主单应由装运港货代(风航公司)寄给它在目的港的代理(WOOIN公司),分单则由货主(丽尔雅公司)背书后流转给买方(然宇公司)。正常情况下,然宇公司在支付对价取得分单后,凭分单向WOOIN公司换取主单,然后凭主单在实际承运人(东进运输有限公司)或其代理处换取提货单(D/O)报关提货。由此可见,实际承运人不向货代单的持有人交货,而向持有主单(M B/L)的货代公司交货,所以无船承运人的信誉对货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像信誉差的实际承运人一样,自己卷走货物或和买方串通无单放货。情况更糟的是,如果真的出现这种货物运输欺诈,追究签发货代单的货运公司责任的时候,它显然不像实力雄厚的船东那样有能力负责。为了保障接受货代单的货主的权益,我国规定只有取得无船承运人资格,在交通部进行注册和提单登记并缴纳80万保证金后,货代才能在我国合法开展无船承运人业务,签发H B/L。本案中WOOIN公司在我国属非法经营,提单无效,托运人丽尔雅公司的权益自然得不到法律保障。

三、教训与预防措施

1.争取由我方指定承运人并办理订舱手续。这在C组术语合同中没有问题,CFR、CIF、CPT、CIP合同就应由卖方负责订立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2.如果出于各种因素考虑选择FOB、FCA价格条件,可采取以下措施自我保护。先要尽量据理力争承运人由我方指定,F组术语买方的义务之一是自付费用订立运输合同,但没有规定运输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承运人必须由买方指定。如果争取不到,承运人还是买方指定了,则必须调查核实承运人的信誉和实力情况,不能因为所谓的运费便宜而答应买方选择自己不了解的承运人。调查的渠道有:

(1)对世界知名的船公司应作为常识知晓。如MSK马斯基海陆、MSC地中海、EMC常荣、CMA达飞、APL美国总统、HANJIN韩国韩进、NYK日本邮船、OOCL东方海外、KLN川崎汽船、ZIM以星、MOL商船三井、HLD赫伯罗特、CSAV北欧亚、YML阳明、HAMBURG SUD汉堡南方、HMM现代商船这些船公司实力雄厚可以放心。(2)中国国际海运网 锦程物流网、班轮公会这些专业网站上有关于海运公司的评价,可供调查用。(3)如果是无船承运人,则必须向交通部核实其是否注册登记。如果无船承运人是菲亚塔(FIATA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成员,则表明它实力雄厚,与国外的代理也有很多合作,可以放心。至于如何辨别承运人是实际承运人还是无船承运人,首先可以向买方询问,要求其提供该承运人的资料或网站。如果该承运人的业务包括兼办货物报关、货物交接、短程拖运,货物转运和分拨、订舱及各种不同运输方式代理,则它就是无船承运人。其次,看提单右上角抬头。船公司提单多是船公司(***shipping line),而货代提单是货代名(**logistic corp, ***forwarder ),如果是菲亚塔成员,则多数会在提单上标注。最后,货代单上往往有for delivery ,pls contact的字样,以便买方联系目的港货代换单。

篇5:招标代理合同规档

1 现行发包人在合同编制和管理过程中的不合理

现阶段, 我国大部分工程项目都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承包单位。因此, 发包方在发出招标文件的同时, 常在招标文件内附上条件十分苛刻的合同条款, 要求投标方考虑大量的市场及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的风险。尽管不太合理, 但大部分承包商在当前建筑市场压力严峻的形势下, 也不惜在投标时许以低价并同意签订苛刻的施工承包合同, 以确保中标。

作为发包方, 在投标时将所有风险都转嫁给承包单位是否就是最好的做法呢?其实不然。在现行的招投标情况下, 国有和政府投资项目都要求采用经评审的合理低价中标 (在此情况下由于不太好判断是否低于成本, 往往是最低价中标) 方式。承包单位为取得中标, 在承诺签署风险很大的合同条款的前提下, 还不惜竞相提出优惠条件、压低报价, 以提高自身的投标竞争力。在这样的条件下, 承包商在合同签订时大都不能全面、充分地考虑并研究合同中存在的风险情况, 或者无法对发包方提出的风险考虑范围进行量化估计。因此, 在合同签订后, 常常会因合同部分条款过于苛刻, 合同内容并不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导致合同难以继续实施, 造成工程停工、延误或承包单位无法正常履约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发包方需要的工程承包合同是一个能适应现阶段多变的市场风险变化, 满足工程实施的实际需要且同时兼顾发承包双方利益的一个可执行的合同。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或同一项目不同时期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 其内容应该是有所区别的。现在的大部分发包方在招标阶段合同讨论、编制的过程中往往片面地认为, 如果能在项目前期将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划入承包方考虑的范围, 并要求承包单位在投标报价时, 将发包方考虑到的所有风险都充分考虑并填报入投标报价中, 就可以避免承包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出工程变更、索赔。然而, 一个项目的顺利实施还需要综合考虑项目参与的各方多方面配合因素, 以及项目内、外部关系之间因素的相互影响。由于工程项目的多面性和不确定性, 如果发承包双方签订的是一个单方面难以顺利履行的合同, 在合同签订后也将带来大量难以处理的问题。

2 从发承包双方角度分析工程合同的风险划分

发包方在上述合同编制过程中, 对于风险因素的考虑只是单纯地站在自身的角度上做出的, 在前期合同签订时看似为发包方节约了资金, 杜绝了后期因风险发生给发包方可能造成的费用增加或索赔事件的发生。但一个完整的工程参与者除了发包方, 还有众多的项目承建商, 如果在项目实施前期一味地站在发包方的角度, 要求承包方在合同签订时, 考虑一些没有办法预测到的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或承担一些无法承担的市场材料、设备价格变动风险, 是不合理的。从承包商的角度看, 由于整个投标及合同签订过程的时间较短, 许多合同中约定的风险因素还来不及逐一进行详尽的分析或做出量化处理, 并且发包方要求承包单位考虑大量风险:如在项目周期较长的情况下, 承担主要材料设备因原材料价格波动造成材料设备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在项目后期实施过程中, 因现场地质情况发生较大变化, 导致施工工艺或施工方案改变的情况下, 要求承包单位签订固定总价合同等风险。这些风险首先是承包单位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建商无法预料的, 而且一旦发生都是承包单位无法承担的;因为上述风险一旦发生, 承包单位也无力承担,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违约的方式, 根据合同条款选择暂停或终止合同。这样的结果轻则使合同条款如同一纸空文, 无法得到顺利实施并影响到整个工程进度, 重则还将导致整个工程项目全面停工, 直接影响到项目具体目标的实现。

3 招标阶段发包方合同风险控制办法

业主方在发出招标文件前, 应对整个项目的风险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组织项目实施及管理人员对整个项目的风险进行预测, 并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发承包双方风险分担方案。一份优秀的工程承包合同, 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发包方得到更优惠的价格以及更完善的服务, 同时也能让承包商在获取合理利润的情况下, 保质保量地完成合同范围内的工作。

要签订一份对发承包双方都合理可行的合同十分不容易, 在这个阶段, 发承包双方所承担的风险都比较大, 一旦风险范围预测不够准确或风险的分配不合理, 都可能造成后期管理过程中, 合同条款难以实施或给发包方整个投资控制带来巨大困难。因此, 发包方必须重视招标阶段的合同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工作, 主要应做到:

(1) 根据不同项目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各种风险因素, 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综合项目管理实施各方意见, 确定发承包双方各自应承担的风险范围。

(2) 项目招标过程中, 要求各投标方充分考虑合同风险内容, 针对不合理的部分, 要求其在答疑过程中提出并以补遗等方式进行调整。

(3) 在中标后的合同谈判过程中, 综合考虑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相关内容, 选派熟悉合同并具有合同管理、合同谈判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人员作为合同谈判人员, 针对承包方提出的合理的合同修改建议, 酌情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正, 尽量杜绝苛刻的、单方面的无法实施的合同条款。

摘要:基于我国现行的工程招投标制度, 对招标阶段的发包方合同内容及风险的划分进行分析, 提出现行发包人在合同编制和管理过程中不合理的部分, 并从发承包双方的角度, 对工程的合同风险划分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招标阶段,合同,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慧, 李小林, 等.招标采购专业实务[M].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

篇6:招标代理合同规档

关键词:核电企业;设备采购;合同索赔管理

随着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电企业在设备采购招标合同的管理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合同不完善、技术变更、供货范围变更等,引起设备采购招标合同索赔。所以,为强化核电企业合同管理,应切实编制好合同文件、抓好变更管理、认真对待,及时有效的应对合同索赔事件,尽可能的将损失减低至最小。

一、引起核电企业设备采购招标合同索赔的因素分析

经笔者对引起索赔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核电企业设备采购招标合同索赔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

1.合同文件不完善,存在遗漏等问题。合同文件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一旦买卖双方签署,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对于核电企业而言,设备采购合同文件具有条款关系复杂、内容多等特点。所以,在合同谈判签署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因素,导致合同文件存在遗漏缺陷。例如,在合同文件中,技术部分与商务部分的描述不一致,以至于设备在供货中存在细节上的差异。因此,由于合同文件不完善的因素,引起核电企业设备采购招标合同索赔。

2.相关技术条件出现变更,辅助设备技术条件不明确。核电企业在大型设备的采购招标中,设备的主要技术已确定,而对于辅助设备尤其是由中标人的分包商提供的设备,标书中对此部分的技术描述相对简单,其技术要求并不清晰明确。这样一来,在相关辅助设备的供货时,就可能出现与主设备的不一致。此外,由于设备安装工程条件的改变等因素,要求设备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进而引发索赔。

3.供货范围变更,买卖双方的供需发生变化。核电企业在设备的采购过程中,从签署到供货,通常在五年以上,合同执行周期太长。这一特点决定了核电一般采用边设计、边建设的模式,所以,在较长时间的跨度下,买方由于设计不断深入,更改设计文件;导致原来供应商已经确定或采购的设备部件发生改变。这样一来,就引发了合同索赔。

4.供货期变更,延误企业工期。核电企业的采购设备多是大型设备。一方面,由于设备安装进度或现场仓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核电企业可能会要求卖方延期设备的交付。这样一来,卖方就需要承担额外的设备管理费用;另一方面由于卖方设备出现质量而出现返工,或厂商赶工不及时,而导致设备的交付期延长,影响核电企业工期。所以,在这两方面的因素下,引发合同索赔问题。

5.合同款支付周期较长,对卖方资金计划造成影响。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由于核电企业通常要求较长的质保期,且核安全决定了对设备验收的处理流程相对偏长,付款条件相对苛刻,导致供应方合同收款滞后,对其资金计划造成影响。所以,部分供应方基于自身利益,会向核电企业提出财务费用索赔。

二、核电企业设备采购招标合同索赔管理

核电企业在采购合用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积极有效的应对设备采购招标合同索赔事件。基于有效的措施减少双方的经济损失。对此,可以从下几个方面着手,落实采购招标合同索赔管理。

1.編制好合同文件,确保合同的完善性。合同文件的编制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应确保合同的完善性,尤其是对于供货服务范围、相关技术等,进行全面而清楚的反映,避免因含糊不清而造成合同履行中存在纠纷,尤其是技术描述部分,参数必须准确。同时,为强化合同的风险管理,可以对相关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全面的预测,并在合同文件中进行约定。这样,可以对一些索赔因素进行有效地规避。

2.做到流程优化,在满足合同支付条件时,确保及时付款。为确保买方履行合同,企业应对流程进行优化,减少或缩短中间审批环节按时付款,这也是作为买方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我们知道,买方付款及时,易造成买方资金周转困难,尤其是小型供应商可能会陷入合同执行停滞的尴尬境地。当然,确保按时付款一定程度上可为供应商更好的履行合同创造条件。

3.抓好合同变更管理,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在合同索赔事件中,合同变更是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企业在合同索赔管理中,应抓好合同变更管理,建立完善的合同变更审批制度,规范审批程序。在合同变更的具体管理中,相关的管理程序可这样:

提出变更→审核→技术经济分析→卖方报盘→双方谈判→报批。

这样,不仅强化了合同变更管理,而且强化了买卖双方的沟通交流,降低合同索赔事件发生的概率。

4.认真对待合同索赔,积极开展反索赔谈判。一旦合同索赔事件发生,作为买方的核电企业,应及时有效的处理索赔问题。同时,必须对供应方进行反索赔,以对冲供应方提出的索赔。这就要求在合同执行中注意对供应方违约行为的证据收集,包括文件、邮件、信函往来等。此外,在索赔谈判的过程中,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平等而有效的协商。并且,索赔谈判必须以合同条款为依据,以合同中约定的文件为基础,对相关问题事项进行谈判,如延长交货时间导致的费用、设备文件延误的文件记录,调整价格等,以减少双方经济的损失。

三、结束语

近年来,核电企业发展迅速,随之的设备采购量也日益增加,所以,强化核电企业设备采购招标合同的索赔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郑小燕:对电力项目设备采购合同的风险管理探讨[J].电力出版社,2011(03).

[2]吴小芳:电力项目设备采购合同的风险管理及改进对策[J].劳务合同,2011(11).

篇7:刍议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

1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

1.1 招标投标

建筑工程的招标, 是指工程建设单位根据拟建工程, 向相关施工企业发布通告, 以法定的形式, 吸引承包单位参与竞争, 利用法定程序, 从竞标单位中选择合适的承建方, 完成工程的施工任务, 属于一种法律行为。建筑工程的投标, 是指相关承包单位通过相应的审查程序, 获得投标资格, 针对招标项目的相关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 向招标单位填报投标书, 从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争取中标的法律行为。招标与投标是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利用招投标的方式, 一方面工程建设单位可以从大量的承包单位中选择合适的对象, 在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基础上, 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承包商可以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 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 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可以实现双赢的目的。

1.2 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要是指合同双方在合同实施过程中, 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合同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对各自的权利进行维护, 对各自的义务进行履行, 充分发扬协作精神, 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主要包括:首先, 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使用合同来对市场进行引导和监督管理, 顺应了政府转变职能, 运用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经济手段, 对市场进行调节和管理的客观趋势;其次, 顺应工程项目的管理需求。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企业才可能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状态进行管理和控制, 从而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然后, 对建设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加强合同管理, 可以对建设主体各方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可以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节和处理, 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1.3 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关系

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与合同管理工作是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的,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 招标投标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合同谈判和订立的过程。在招标投标过程中, 招标方和投标方会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 提出各自的意见和要求, 并通过相互协商, 达成双方共同认可的协议, 这个协议实际上就是合同的雏形。其次, 从市场交易行为来看,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过程, 是双方当事人进行交易的过程, 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建立法律交易关系, 在定标后, 双方签订施工合同, 才能从法律方面对交易行为进行确定,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才会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然后, 通过对合同条款履约情况的跟踪管理, 可以对招标投标工作是否取得成功进行评价。根据实际内容进行分析, 工程合同和招标文件互为主要内容, 属于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 提升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2.1 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相互脱离的弊端

如果建筑工程的行政主管部门没有认识到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 将招标投标工作与合同管理工作从职能上分析, 形成多头管理, 就会导致招标投标工作存在不合理现象, 应该工作质量和定标结果, 同时也会使得合同条款出现不合理、不全面的情况, 招投标部门只负责对于招标文件、标底的审查以及对开标的监督, 合同管理部门只负责审查合同的签订、履行, 两者互不联系, 很容易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影响建筑工程的顺利展开, 影响其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2.2 有效的解决措施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相互分离的现象, 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对其进行处理和解决, 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

(1) 合同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工程的招投标工作。首先, 应该积极参与到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审查过程中去, 将合同的签订阶段与招标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 对于招标文件中存在的, 可能影响合同管理和合同执行的因素, 提出合理化建议, 对招标文件的内容进行完善, 并且对于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文本, 要认真对待。其次, 要参与工程招标活动的整个过程, 例如, 在工程项目的开标会议上, 合同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 及时准确地掌握工程招投标的发展情况, 了解最新的信息, 对于每一个投标商的实际情况, 要进行深入细致地了解。同时, 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勘测工作, 对相关信息进行熟悉和掌握, 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投标单位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准确解答, 从而保证施工合同中涉及现场施工条件的条款可以更加真实, 更加准确。然后, 要参与招标投标项目的后期管理。要做好招投标项目的回访工作, 对合同条款的履约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 切实保证招投标工作的成果。在回访过程中, 如果发现合同执行中存在问题, 要结合相应的数据资料, 如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等, 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加强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 强化合同双方的质量意识和合同意识, 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

(2) 招标人员需要强化对于合同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招标过程与合同管理过程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招标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不仅需要其熟悉整个招标和投标的过程, 还需要加强对于合同管理、项目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强化自身的工程实践管理经验, 确保招标工作的质量, 与合同管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3) 要确保招标过程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在合同签订阶段, 要严格按照招投标过程中承诺的合同实质性条款, 签订严谨的工程合同, 不能对合同条款进行随意更改, 使得招投标工作可以切实发挥自身的作用, 为后期合同的顺利执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总而言之,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 建筑工程在对承包单位进行选择时, 一般都会采用招标的方法, 可以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基础上, 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合同管理与招投标工作是相互影响, 密不可分的, 只有实现两者的相互统一, 密切配合, 才能确保保证合同的顺利执行, 保证招投标的最终成果, 推动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 相关管理人员要处理好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的关系, 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的现状, 提出了提升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和合同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合同管理

参考文献

[1]宋韶.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3, (4) :98-99.

[2]李海晓.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关系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17) :224-225.

上一篇:供销社年度社会经济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移风易俗过春节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