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平凡的发现作文

2024-04-19

初二平凡的发现作文(精选15篇)

篇1:初二平凡的发现作文

午后的阳光穿过树缝,落下斑驳的影子,捧一本书,不经意抬头看,朵朵白云肆意散落在空中,没有一丝风。天,依旧是那么蓝。

坐在石凳上,回想起这一个多月的时光。既不像坐过山车时给我的刺激与兴奋,也不像坐旋转木马是给我的枯燥与乏味。而是如一股清泉流淌山间时的宁静,心,平静下来。我告诉自己:这个月我学会了些什么?我和以前的自己有什么不同?难道这就是初中?

记得开学前的那个晚上,我翻来覆去,怎么也不肯入睡。既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明天!我就是一名初中生了。不再是父母眼中的小女孩,我长大了!我以为这种新鲜的感觉会跟随我很久,现在才发现它仅如五颜六色的烟花绽放时一瞬的美丽。我来不及仔细回味,它却消失的无影无踪。就好像我正沉迷于地球的奥秘之中,一阵铃响,老师走出教室。以前我总盼望着铃声赶快响起。而现在……有一丝失落,时间好快。幻想中的课间十分欢乐,同学们一起嬉戏,一起追赶。但课间时,教室充满了一种书香气息,没有一个人大声说话,也没有人在教室里追赶。也许我们都长大了。

一开始,我仅以为是小学到初中这两个字的改变。现在,不单是这两个字,我也变了,开始渴望上课的时间长一些,老师教给我的东西能多一些,时间能走得慢一些……马上要月考了,我发现自己一点儿准备也没有,时间也在一点一滴中静静流失。我拼命地想抓住些什么,想多记一些知识在我的脑海中,却发现都是徒劳。我,好像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后悔。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既看见也摸不到,但它一直在流逝,在不经意间已过去了一大半,怎么找也找不回来。经历了这么多,我明白了只有紧紧抓住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自己才不会后悔,时间也没有从你手里溜走。

篇2:初二平凡的发现作文

就在近日3月30日18时,四川省凉州市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地区发生森林火灾,3月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突变影响山火爆燃,在内的30名扑火英雄牺牲,年龄最小的18岁,仅仅比我大六岁,就牺牲了,在这30名英雄中包括杨达瓦,邹平,捌斤,还有我们甘肃的四个人。

如果可以没有明星,也可以么网红,但不可以没有你们,你们守护着我们的安宁,我们会永远记着你们的。

没有比这更令人心痛的消息,30条生命葬身火海,30个家庭的悲伤,消防员是和平时代最危险的工作之一,那儿总有人矢志坚守,总有人向火而行,总有人用生命守护人间安宁,记住这30个名字,哀悼英雄。

没有人知道你叫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你来自哪里,也没有人知道你是谁的儿子,谁的的丈夫,谁的父亲,但是木里人民会记住你们做了什么,你们用生命叙述了何为使命,,何为担当,何为责任,多希望这是你们给所有盼望等待你们归来的家人开的一个愚人节玩笑。

只可惜,苦了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苦了贤妻痛失永爱,苦了孩子从此身后没有那个高大的身影,愿逝者安息,生者节哀,人民不会忘记你们,祖国也不会忘记你们。

篇3: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东西

“面向秋野”,据译者张铁夫先生讲,其本意是“和秋天面对面”。这个书名来自书中的一篇同名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帕乌斯托夫斯基通过一次“和秋天面对面”的经历,寻思出这样的道理:作家要想写出好作品,不仅要和“秋天”面对面,更要和所有的“自然”面对面,因为杰作不仅存在于艺术中,还存在于自然界。

聪颖的读者此时或许已经明白,《面向秋野》并不是一部写景散文集,而是一部“揭秘”作家创作奥秘的书。虽然表面类似的著作并不少见,不过,多是“外行”的文艺理论家们撰写的,总有隔靴搔痒、顾左右而言他之嫌,其干巴巴的文字更是挑战着读者的神经和耐心。偶尔也见到作家们发表的创作谈,又觉得欠缺那么一点点味道、睿智和真诚。直指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的内核和本质,又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让读者茅塞顿开的同时,又让他们感到秋风拂面、温馨惬意,这种诗性和哲性相统一的素质让《面向秋野》的魅力指数直达五颗星。

不过,对很多青年读者来说,《面向秋野》就像他的作者一样,显得有些面生。其实,这本书的中译本早在1983年就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重版,2008年又推出增补版),并在读书界拥有很高的“美誉度”,有一位作家发自内心地赞美它,说乌氏的这本小册子,既有散文笔触中的细腻,又有随笔那种听之任之的散淡,而且总能用哲人的深邃眼光,在很多人熟视无睹的地方发掘出金光烂烂的宝物。

篇4:平凡的发现作文

每一座城市中,都有一群细小的蚂蚁,没有人会注意到。在路边,有一颗米粒在缓缓移动。走进了再看,原来是一群小蚂蚁正在努力地搬运这小小的米粒。面对这比自身大几倍的东西,它们毫不畏惧。它们只明白,前方就是胜利;只明白,前方还有成千上万的蚂蚁需要养育。它们很平凡,甚至在一个小小的蚁巢,都不能脱颖而出,它们用自己辛苦搬来和用生命换来的食物来养活所有的蚂蚁,它们虽然很平凡,但是它们勇于承担责任。

在荒漠的沙漠中,没有什么人会知道在这戈壁上,有一排排的白杨树正随风在舞动。它们面对风沙,毫不害怕,反而与之抗衡,它们在维护着祖国的安全,它们是在守护我们人类。他们不一定高大,但它们用自己的身躯来守护祖国的未来。

在一个偏远的山区中,人迹罕至。在半山腰中,一所小学中传来阵阵读书声,这里也许只有几位老师,几十个学生,可孩子们多么渴望出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呀!在祖国的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的这样的这样的学校。

老师们都是从城市中来的,他们放弃了城市,放弃了高额的职业。只为了来到山村,教孩子们。老师们付出了汗水,将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走出村庄,走向城市。

篇5:平凡的发现作文

是否发现了平凡中的伟大?

小时候的我在经常和爷爷一起去放羊。起初,我很好奇。只是好奇看。直到后来看惯了这场景。才发现这羊的每个动作竟如此优雅。

羊并不只是在简单的吃草,而是在享受嚼食的这个过程,鲜嫩的草如同翠绿的翡翠,进入羊的口中留出绿色的汁液。只想我也如同这羊一样享受这过程。

它虽然平凡,但它也有不平凡的美丽。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丑石》丑石太丑了,而且也不仅丑也毫无用处。放在那里只是点地方。村里人都对它毫不关心。直到村里来了几位天文学家说这是个陨石,已有两三百年了。极为珍贵。天文学家说:“它已丑为美”。平凡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卞和献玉》中卞和的宝玉得不到别人的认可相继被两个帝王砍去双腿直到楚文王继位,才发现是块宝玉平凡的世界里有着并不平凡的美,只是缺少发现美。

在寂静的荒漠,人烟稀少,没有人会知道在戈壁上,有一排排白杨树正在随风摇曳。那正是默默无闻的守卫在祖国边疆的白杨树。它们面对大漠的风沙,毫不畏惧,反而迎着风沙,去与之抗衡,它们在维护着祖国的安全,它们是守卫在祖国边疆的一线的斗士!它们的枝叶向上挺立,展现了它们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它们不一定高大,但它们每长高一寸,都是经过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它们用自己的身躯为祖国守卫边疆,用自己的精神向世人展现中华精神!它们虽然平凡,可是它们有坚强不屈的美丽。

篇6:平凡的发现作文

天阴了,下雨了。窗外‘硝烟’弥漫。大自然冲了个冷水澡,但还没来得及擦干身子,因为它还得享受阳光的沐浴。

雨冲掉了大自然的昨天,带给了大自然今天。没唤醒它的活泼,却唤醒了它的淑女气质,让它学会矜持。

我对这株玫瑰却情有独钟。它的下颚还挂着一株晶莹剔透的水珠,透过这株水,我好似能看见它最纯净的心灵。

蜘蛛网也焕然一新,那经细雨洗礼后的细网蛛丝,犹如在棋盘上布满了白旗,不,是透明的白旗。风吹过来了,蜘蛛网一起一伏,好似一个个跳动着的音阶,此刻,正在演绎一首昂扬的乐章。

蜘蛛也变的愈加优雅了,‘爱美之心不可无’,为了‘闭月羞花’,它闭关修炼。我玩心大起,用纸条不停地拨弄它,他一直躲,我穷追不舍。它火冒三丈:这人也真够不要脸的,只知道欺负弱小,都不知道尊老爱幼呢!

越来越冷了。哈一口气,热气顿时‘灰飞烟灭’,它也会像我追逐梦想一样,永不停歇。如果真的有一个尽头,那就是心脏不再跳动。

此时此刻,静谧的大自然,略显哀怨。

雨停了,天晴了。

鸟儿们不停地啼叫着,好似欢呼,又好似激动。婉转动听的歌声,令人不禁思绪万千,而又心旷神怡。它们在树林里英勇献‘声’,它们生活在这里幸福并快乐着。当它们振翅翱翔时,尤是在‘利剑出鞘’的那一刻,就宛若一个个脱颖而出的天使,漾起了幸福的涟漪。

温柔和煦的阳光唤醒了大自然那颗俏皮可爱的心灵。走在雨后的林荫小道上,呼吸的是那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的新鲜空气,放眼望去看见的是那花花草草随风起舞。它们就是天生的舞者,婀娜多姿的舞蹈令人由衷敬佩。抬头,那一缕缕阳光,是如此耀眼,如金子般在发光。走到小道尽头我猛地发现,我的头发被大自然给染成了金黄色,那发光的颜色,那纤细的身影,必然是最美的姿态。

天渐渐朗润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大自然也像个孩子似的俏皮起来了。

大自然有神奇的魔力,它能指导你的有喜怒哀乐。天晴时,每每看到形态各异白云,衬托着包容万象的蓝天时,总会赏心悦目。下雨时,整个人就会变得深沉了。

不错的,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篇7:发现平凡事物的另一面

这本书让我联想到了一部电影《纳尼亚传奇》,那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讲的是在二次世界大战时,兄弟姐妹四个人为了躲避战火,被父母送到了远离战火的乡下。在那个像城堡一样的新家里,就有一个衣柜,由于顽皮与好奇,他们进入了这个衣柜——也因此,他们开始了一次穿越,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国度——纳尼亚。我喜欢这部电影没有在纳尼亚的魔幻世界里创造一派和谐,尤其是在这四个孩子身上,既有勇敢也有怯懦,既有信任也有猜忌,人性的光与暗,在魔幻世界里得到了演绎。

我们小时候总是有一种探索“里面有什么”的欲望,比起浩瀚的星空,我们触手可及的寻常事物,比如床下,比如衣柜,比如一个封口的陶罐,我们总想要去看一看究竟。在进入之前,就已经怀揣了各自的想象。与其说是看到了什么令人惊奇,不如说我们的想象力本身,更让我们激动。对于孩子们来说,好的故事总是具有这样的特征:通过一个普通的事物,就能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这倒不是说孩子因为悲伤沮丧而厌倦现实,总想着逃离,而是因为孩子们有一颗活跃的心,不甘于事物就只是那一种样子,而没有另外的可能性。或许因此之故,被成人视为瓦砾的平凡之物,才在孩子世界中具有别样的光彩。

后来我才知道,《纳尼亚传奇》不仅是一部电影,还有同名原著。作者名叫路易斯,一个生于1898年的英国人。他在一生中完成了三类很不相同的事业,既是牛津剑桥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神学家和演说家,还是创造《纳尼亚传奇》的儿童文学作家。他既博学人类的知识,又不以知识自傲而对未知怀着谦谨,还——尤其是还能与人类的童年对话,我的意思是,能让孩子懂得并喜欢,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事情之一。

路易斯还有一本小书,名叫《给孩子们的信》。在一封给“琼”的信中,他和琼探讨了良善、有趣和责任的话题。有些成年人可能不会认为这种话题应该和孩子谈,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不可能搞懂,但或许也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不明白。路易斯说,做良善的人不一定永远有趣:当被敌人逼供而仍不愿意透露朋友的下落,他是在做良善的事,但那些事情并不有趣。你做一件事,不必只是因为责任感,而可以是因为爱。责任是爱的替补品,就像拐棍是双腿的替补品一样。“如果你只用自己的双腿就可以走路,却偏用拐棍来完成我们的旅程,那就比较傻了。”

篇8:平凡的发现作文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我却经历了一次不平凡的事,发现了一个不平凡的人和一滴不平凡的汗水。一个背影,让我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生悚然汗下,一句话,让我……那是我读初一时发生的事情,刚到城市的我对许多事都还不是特别了解,足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陌生。一个陌生的城市,一条陌生的马路,一个陌生的人。难得一次学校放两天的假,放学过后,我急急忙忙的背上背包,提起口袋往朋友的班级飞奔过去,难以掩饰喜悦的我在朋友的班级外蹦蹦跳跳过了近半个小时,考试结束了,我凑上去问了一位同学:“你好,请问她在吗?”“她呀,早就走了,怎么,她没给你说吗?”好像他还说了些什么但我什么也没听进去,脑子一片空白。一刹那,一阵阵无助向我袭来。我飞快地提起口袋朝校门跑去,在马路边使劲的挥着手,一辆车从我身旁无情飘过。终于,一辆车停在了我的面前,“同学,去哪儿?”我说出目的地等待师傅的回答。“行,上车!”我快速上了车,一会儿车便穿梭在拥挤的马路上,“师傅,我要怎样才能到达这个地方?”师傅一瞥说“我帮你问一下!”过了一会儿,“同学,还有二十分钟!但现在还有一段距离,承受不住的我留下了泪水......

突然间,师傅笑道:“哎,别哭了,我最不喜欢孩子哭了,我帮你好吗!”到了目的地师傅拿起我的包,另一只手拿着我去买票,但是车马上便要出发了,我就在出车口等着我朝车挥了挥手,但司机师傅就想什么都没看到似的,继续往前开着,我拼尽全力追赶着他,但他的身影却离我越来越远。这次,我是真的没办法了,呆呆地站在了原地,一片茫然。“嘀——嘀”我往前看是那个大叔,“快!上车。”我和他一起坐在车上,我问他怎么来的。他说:“还不是我担心你,所以跟了上来,坐稳了!”大叔开足马力,朝大巴车飞驰过去。终于,大巴车停了下来,临走前,我问了他一句:“大叔,你叫什么名字?”“哎,记我名字干嘛,快上车,以后不哭了,知道吗?”我上了车,望见他额头上的汗珠笑着留下了眼泪。

篇9:平凡的发现作文

听说这只狗是邻居家亲戚移居国外,不忍它流落街头,便给邻居抚养。

说实在的,我真不能说是喜欢它。它的身形虽然不大却也不小,既算不上可爱,也算不上威猛:毛色不黄不白,看上去也不特别柔顺;也许只有那双小小的眯缝眼睛还没什么缺漏可找。

这天晚自习结束,我背着书包踏上楼梯,一天的学习将我的精力耗得干净,昏昏沉沉之际正抬起手准备开楼梯间的灯,邻居家未关的门中突窜出只黑影,叫了几声。我被惊骇得魂飞魄散,什么思想都没了,手下意识地摸见了灯。柔和明亮的灯光瞬间倾泻下来,我才有功夫去看那黑影是什么东西——呵!这可不是邻居家那只狗么!它四肢紧绷着,目光恶狠狠的,像是随时准备扑上来咬人一口。我几乎感觉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慌里慌张间摸出钥匙,就戳向自家门锁,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进来的。直到坐在沙发上,才稍稍安下了心。

真是只可恶的狗!我更加讨厌它了。

每日回家至此成了一件害怕的事,总觉得那只狗随时可能冲出来咬我一口。

又是一日,我一鼓作气冲上楼梯,可能是太慌张了,竟被最后一个台阶绊倒,手臂也蹭破了皮流了血。我跌得没缓过来神,正要起来时,却看见对门家那只惹人讨厌的狗钻了出来,我一声惊叫堵在喉咙里不敢出来,就怕惊扰了它要扑上来咬我。可天不遂人愿,它刚钻出家门就一个饿虎扑食似的张着血盆大口扑来,我脑子一片空白,只把手抵在额前便不知道如何动作了,心想这下完蛋了。

可我并没等来撕心裂肺的疼痛,只有一点点湿润的暖意传来。我愣了一会儿睁开眼睛,放下手臂,只看见它张着湿漉漉的眼睛,伸着舌头看着我,还想去舔我手上的伤。我也不敢有任何动作,就让它的小脑袋一点一点靠近我,手上的暖意一次次袭来,我的心放松了下来。我试探着去摸它的头,它似有感觉地抬起了头。我又不敢动了,它却把头凑了过来蹭了蹭我的掌心。

篇10:平凡的发现初一作文

以往,在每年的各种节日中都会送一些礼物给母亲,但我又只肯在晚上把礼物轻轻放在母亲枕边,所以我竟不曾得知母亲收到礼物是何种心情。

自上初中以后,我便渐渐的忘却了,待我再回想起来,却不好意思再送出去。见母亲不曾提起,我也只当她同我一样记不起日子,就再也没送了。

那日,我去母亲的柜子中找针线,眼角不经意间瞥到一角熟悉的稚嫩字迹,我抽出来一看,原来是我以前送出的礼物。

我又往下翻找,这是我亲手画的全家福,这是我编的中国结,这是我做的贺卡……我坐在地板上,一样样地看着这些礼物,那些纸张已经起了毛边,我做的小玩意也有些破损,却没有一点灰尘。我的眼前渐渐水汽弥漫,蒙眬一片了,眼泪在眼眶中打着转,眨眼间就喷涌而出。我坐在礼物中,泣不成声。

我透过迷蒙的双眼,仿佛看见母亲在每次拿到礼物时,嘴角咧开,欣喜的.抚摸着,像抚摸珍宝一样;我仿佛看见了当她拖着一身疲惫,却想到今天或许有女儿的礼物时,那满心的喜悦,却又在推开房门后,只剩下满心的失落。她只能从这一件件礼物中,追忆女儿对母亲的爱。

我心中又是苦涩又是愧疚,我又何尝不是从这礼物中感受到那温暖的爱意呢?只怪我看不见,爱是没有早晚之分的。

时光如梭,如今已不是那童真的孩子。步入社会,日复一日纠缠于工作应酬,即使偶尔的闲暇可能也来不及安排。但纵使万千忙碌心总是要回归原点,每当我回家看望母亲,总会带给她我精心挑选的爱礼网专属定制礼品,虽然每次妈妈唠叨不要带,但我知道,那是爱最好的寄托。

篇11:陶明:在平凡中发现精彩

翻看这本画册,我就像看到电影的一幕幕情节。透过照片,和这照片讲述的故事,一个风尘仆仆不断前行的摄影者的身影,清晰地出现在我眼前。

陶明,新华社陕西分社摄影记者,1962年出生在安徽省的一个小山村。12岁那年,他第一次跟随哥哥进县城,在县城里的新华书店,他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图书,很着迷。哥哥鼓励他:“等你长大了,希望能在书店里买到你写的书。”

毛遂自荐进新华社

新华社每个时期都会从地方媒体、社会上吸收一些有才气的年轻人。陶明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班出身,没有高深的专业新闻理论,他是靠勤奋和努力在新华社开辟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陶明1982年7月从安徽六安师专中文专业毕业,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教书,又因学校语文老师过剩而改教政治,又因政治课没有作业,他便有了很多业余时间。当时的学校团委买了一台120型友谊牌相机,引发了陶明对摄影的热爱。第一次投稿,就被《安徽青年报》刊登,陶明从此走上了摄影路。

1991年,陶明进入中国新闻学院新闻摄影班学习。毕业当年的7月,安徽大水,肥西县三河古镇一片汪洋。陶明在一线拍摄了大量抗洪救灾照片,被中央和省市媒体广泛采用,因此获得“全国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称号,还受到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瑞环的接见。

在新闻学院学习期间,他毛遂自荐写信给当时的新华社摄影部主任徐佑珠,提出想到新华社当摄影记者。陶明没想到徐佑珠亲自给他回了信,让与安徽分社联系。当时虽因其他原因没能进入安徽分社,却被新闻学院同学、新华社陕西分社记者偶正涛,热心向陕西分社推荐。当时陶明已在《安徽青年报》担任临时摄影记者,他带着一箱子刊登作品的报样和获奖证书到了陕西,当时的陕西分社社长周国华决定调他入社。1992年10月陶明进入新华社陕西分社。那年他30岁。

陶明是安徽人,在陕西工作已经近20年,跑遍了三秦大地。全省一百多个县,山山水水都有他的足迹,都在他的镜头中留影。但是,他去得最多的是陕南、陕北。陶明说:陕南是全国最大的贫困区秦巴山区,陕北是革命老区,有地域特点,新闻资源丰富,找什么典型都能找到。在他的新闻报道中,陕南、陕北的题材占80%以上,正面歌颂的、负面揭露的,突发事件、日常小事都成为他镜头中的精彩定格。

陶明是新华社最早开始尝试当日发新闻图片稿后,以见报最多著称的记者。

90年代初,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新华社摄影部业务迅猛发展,技术手段、各种设备的功能都有很大提升。原来传统发稿方式,是记者拍好的照片要放大成6寸照片,贴在稿纸上,照片下面手写好图片说明,再通过邮局寄到编辑部,经过编辑签发后,再邮寄给国内外媒体。除了少量重大新闻通过西单电报大楼微波传真给用户,当日新闻的概念很淡薄。开始以传真方式发当日新闻照片(彩色、黑白都发),可以说是新华社图片发稿的里程碑式的进步。当时媒体刊登新华社照片均署“新华社传真照片”,对记者要求发稿照片必须是当日新闻,这样的快节奏使一些老记者不太适应,要克服观念上、习惯上的不适,那时国内分社有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记者,编辑部就想从这批年轻人入手,尽快培养出一批思想敏锐、眼快、手快、腿快的记者。

我的任务就是不断寻找适合培训的地方和培训方式,使编辑部的理念尽快使记者接受,以达到工作节奏的同步。陶明爱张罗事,就主动配合我找地方,促成第一次传真照片研讨会在陕西汉中召开。分社的摄影记者聚到一块研讨照片,闲暇时陶明又带大家四处采风。其实搞这样的活动最费神费力,有时还要搭上朋友情意,可是陶明还是乐此不疲。以后还连续在延安等地搞了几次活动。这件事在国内分社摄影记者圈里颇有口碑。现在回头看,正是那些年的培养,使像陶明、陈燮、王颂等一批年轻人成了现在的优秀摄影记者。

在平凡中发现精彩

陶明善于在平凡中发现、挖掘题材,他的照片有不少是从街上“拣来”的,他的摄影视角有着广阔的平民性。

1992年11月,陕西眉县一个小镇的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挤满了赶集的农民。当时,陶明就在这个集市上寻找拍摄对象。他发现有一处地方人围得比较多,走近一看,一位老汉拿着一个喷雾器样的东西向周围的人做示范。听人说,老汉叫张树棣,是远近闻名的发明家。陶明觉得是个好题材,想着要赶快拍。他利用现场的自然光拍下了老人向人展示发明的画面,又了解到眉县是全国农民发明专利较多的县,许多农民把自己的小发明拿到集市上出售。得到这些信息后,陶明将照片以《老农集市卖专利》为题发出,第二天不少大报都大幅刊登这张拍自普通集市的新闻照片。

陶明习惯“扫街”,没事在街上溜达,希望能发现新鲜事情和人物,或拍点街头小景。一次在西安,他约报社记者袁景智顺着雁塔路溜达。在一个小饭馆前,几个打兵乓球的人吸引了他的目光。此时小饭馆没有顾客,闲来无事的伙计摆开店里的圆餐桌,用一次性筷子作球网,与过往的小学生有模有样地打起了乒乓球。陶明觉得好玩,就拿起相机拍,越拍越感觉有意思,而打球的人竟然如醉如痴,丝毫没有被干扰。在回分社的路上,陶明回味着拍到的情景,联想到乒乓球在老百姓中的普及,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正是中国乒乓球在世界上屡屡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他就用《国球》这个题目发稿。

陶明说,记者须要有社交能力,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广交朋友,特别是摄影记者,才能获得大量的采访信息。陶明善交际,多年来结识了一群朋友。其中有采访中结交的,上至省、市领导,下至学生、工人、农民。他还爱张罗事,因他在地方比较熟,走到哪里总有不少朋友应酬,闲暇时也会和“狐朋狗友”打牌一通宵不睡觉。这个朋友的孩子上学、那个朋友调工作都会找他帮忙,有人戏称他是“民间人事部长”。

他拍摄《职工齐呼吁 要回好厂长》,是一位工人提供的消息;《倾城送英雄》是一位市里领导出差到西安,晚上陶明与其休闲喝茶,得知一县森林失火、9名扑火群众干部牺牲,他当即奔赴现场采访拍摄的;《汉中花海》是通过朋友的关系,搭上航测专机航拍的。该组照片为新华社独家发布,为当地的旅游宣传做出很大的贡献,“中国最美油菜花海”之称也因此花落汉中。而《心有余悸》,则是西安市长安区一位农民朋友提供的,报道所反映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陶明深知,摄影记者的信息特别重要,有些瞬间是不可重复的,更不可摆布、导演。

陶明说,摄影记者的痛苦莫过于眼前出现精彩瞬间,或发生了突发事件,你没带相机。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年来,他拍下来了一些别人看来只是他“运气特好”的新闻照片。

有人在特殊时间、特殊地点,偶然拍摄到了别人没有拍到的瞬间,出了一两张精彩照片,这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一名职业新闻摄影工作者,能拍到引发社会热点话题的新闻照片,决非一日之功。这里没有捷径,只有勤奋,还有对新闻敏感和对摄影的热爱。遇到大事、突发事,只能日以继夜地工作在第一线。

陶明拍过《追与逃》那样的照片,正是因为平时机不离身,随时随地保持对身边各类现象的关注,从而拍摄下一些别人认为是“运气好”碰上的精彩照片。 一次,他去汉中出差,因飞机机器故障,被迫下机。刚走出机场在候机厅,就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两个人在厮打,一个人紧紧抱着另一人的腿不放。陶明的第一反应就是拿起相机拍下这个场景。原来,这是一场追债与逃债的故事,正在上演的便是债主的无奈和欠债者的耍赖。欠债者衣冠楚楚,讨债者衣着寒酸,正是社会上流传的“黄世仁怕杨白劳”的真实写照。原本不易用照片表现的社会现象,陶明却借“追与逃”的瞬间,把它巧妙而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此稿被评为新华社当年“最佳照片”,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摘得多个奖项。

说到对新闻的敏感,陶明善于从一个村子、一所学校、一个人物、一个县城中发现新闻。他说:“熟悉是最重要的,我喜欢拍自己最熟悉的题材。”也许是当过教师的缘故,他采访过很多学校,《山窝里的窑洞小学》、《山村小学的一节体育课》、《山区学童的午餐》等,有单幅照片也有图片故事。这些照片发出后引起社会的关注,促使有关政府部门改进工作,改善农村中小学生的生活及校舍条件。拍摄这些题材很辛苦,陶明说:“我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想通过我的努力,让孩子们的吃住学习条件能够改善。”

陶明走路很快,说话也很快,浓重的乡音多年不改,但是在他内心却装着侠骨柔情。1993年,9岁女孩李欢与疾病抗争的故事进入了陶明的镜头,从此他就一直惦记着这个孩子。十几年过去了,李欢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研究生,他都跟踪报道这个不向困难低头、创造生命奇迹的女孩,并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李欢,鼓励她战胜病魔。从对李欢的跟踪报道,让我知道了陶明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关爱。

但是,陶明却是个不认识陈奕迅的新闻记者。

2004年,鉴于陶明长年在基层工作的努力和成绩,在他英文水平不是很过硬的情况下,破例被派到位于香港的新华社亚太总分社任摄影记者,其中良苦用心是希望他能开阔视野,在新闻职业化、专业化上更进一步。没有料到的是,香港分社的工作一向最抢手,这位老兄仅干了半年就坚决要求回来,原因是他认为香港没什么大事,每天发稿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以我多年对他的了解,我意识到他从地方突然到了香港这样国际化的都市,反差太大,对香港的生活及工作环境不习惯。长年在陕西,他走到哪干起活来得心应手,多少有点“地头蛇”的感觉,而在香港当记者就像成了“狗仔队”,没多少人把你当回事。我一语道破他的真实想法,不过那时,他也正为独生儿子的青春期教育而焦虑。

最终,陶明还是坚持下来了,期间他奔波于亚太地区多个国家,拍摄了印度洋海啸、澳门回归、世贸大会等重要新闻事件的照片,其中不乏佳作。

陶明刚去香港时,一次去香港文化中心拍摄歌手陈奕迅的活动。他在门口等了很长时间,等主办方和到场的记者都走了陶明还在发愣,工作人员见状劝他:“活动结束了,回府吧!陈奕迅都走了!”听得陶明一头雾水。原来他一直以为陈奕迅是个女歌手,刚才对男演员都没看一眼,还一个劲等“美女”歌手呢。这件事成为同事的谈资,有人说,尽管陶明去过很多地方,还是那个永远时髦不起来的、乡村教师似的同事。

力争出现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有人说,陶明就像猎鹰总在不断盘旋。他的照片带着千钧一发的警示,就是靠不断深入“虎穴”,才抓来“虎仔”。

对突发事件的敏感度考验着每一位记者,也考验着陶明。遇到大事,他一定会拿起相机,冲上去。

1993年6月,陶明刚进新华社没多久,一次乘火车去延安采访。途中行至延安秦家川隧道附近,发现车速慢了下来,一打听,得知一节油罐车在隧道内爆炸。陶明当即跳下车,出示新华社记者证,要求到现场。他被安排在一辆敞篷火车上,与消防人员一起赶到事故现场。在颠簸的车上陶明就拍摄了消防队员准备救援的照片。

车在距离现场一公里的隧道口停下,记者只能步行前往出事点,眼前是1700多米长的隧道,里面不停地喷出滚滚浓烟。当时有17节运输原油的油罐车在隧道内,近千吨的原油随时有再爆炸的可能!隧道内爆炸原因是油罐车与脚手架相撞而引起的。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迅速冲进隧道,试图救出洞内施工的民工,但因原油燃烧导致洞内严重缺氧,救出的民工已因窒息而死亡。陶明迅速将现场这些情景拍摄下来。突然一名铁路人员上前阻止,不允许他继续拍照。陶明说:“我是新华社记者。”那人一听是记者,不仅阻拦的态度更坚决,还要没收相机。就在混乱之中,陶明悄悄把胶卷取出,只交出了相机。陶明发现情况对自己不利,迈开双腿,顺着来时的方向“逃跑”,不多时,听见后面一群人在呼喊追赶他……

当时现场没有传真设备,照片无法发出,陶明给当时的新华社摄影部主任徐佑珠打了一个电话报告情况,徐正在值班,她交代记者,要注意安全,想办法把胶卷带到西安,最好通过民航将胶卷送到北京。就这样,陶明好不容易拦下一辆去延安的汽车,夜里一点多赶到延安,第二天将稿件发回编辑部。

然而事情并没有算完,出事故的一方事后找到北京,找到徐佑珠办公室,告记者的状。徐主任对告状者说:记者尽了他自己的应尽责任,他没有做错。这个稿子该不该发出责任在我,如果发稿出了错,责任也在我,记者没错!多年后徐佑珠说起这件事,还说:“陶明是个能干的记者!”多年来,陶明拍摄的所谓“负面”批评性报道不少,引起的告状事件也不止一两起,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力争出现在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

512大地震发生后,陶明和同事迅速连夜开车9小时赶往灾区,成为第一批到达重灾区青川县的摄影记者。他拍摄了200多幅照片,其中不少成为记录那次灾难的经典瞬间。

陕北子洲山坡滑坡时,他正在北京出差。得知消息,他辗转6小时到达现场,坚守三天三夜。在所有的媒体离开现场时,他为新华社获得了独家新闻:一个人奇迹般地存活,该稿次日被国内20多家平面媒体头版整版刊登。

舟曲泥石流发生后的第四天,陶明开车前往甘肃支援报道。由于道路中断,他几经周折,夜里3点到达舟曲县城,随即开始采访,4点发出第一组照片。在舟曲特别艰难的三天里,他发稿100多幅,其中《女儿,爸爸再为你编一次辫子》引起媒体的共鸣,感动了无数读者。9月1日,在教育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10年全国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大型活动中,照片中的“爸爸”被邀请到现场,讲述女儿的故事,全国中小学生和观众为被毁的舟曲中小学校热情捐款。

我曾经问陶明:“很多时候新闻发生的地方你并不熟悉,比如汶川、舟曲等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都不便利,你怎么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排除干扰,最快时间赶到现场?”陶明露出了他智慧和狡猾的笑容,原来他自有“秘笈”,在十多年的采访经历中,“软硬兼施”地冲往新闻现场,这一招他用得是得心应手。陶明拍照片动作快,表现手法直接朴实,不刻意强调精致、不善于玩弄技巧,他认为新闻照片最大的功能是记录现实。

陶明性格直率,甚至有点执拗。一旦认准的东西不会轻易放弃,有时会因为一张照片,一段文字说明和编辑理论到底。

捕捉美的同时也不放过丑

一个人新闻从业几十年,会碰上这样或那样的大事件,更多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极其平凡的小事。新华社有一句行话:年夜饭好做,一日三餐难做。集中力量搞一个大报道不成问题,而要365天的日常报道出彩,绝不容易。而陶明就仰仗他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孜孜以求的勤奋、执着,从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中挖掘新闻。

1996年12月,西安市青年路小学6年级学生袁军在随母亲回家的路上,掉进路边没有盖的地下井里,经过几天搜救,找到的已是袁军的尸体。当时国内多个城市发生下水道井盖被盗事件,类似事件西安已不是第一次发生。那几天陶明都在琢磨,袁军已经逝去,悲剧现场不可再现,如何用摄影报道报道这个悲剧,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陶明去袁军的家,说服家人找到袁军生前和妈妈合影的照片,又走访袁军就读的学校。袁军的同学们情绪激动地拿出袁军的照片,照片背后写有怀念袁军的话语……拍摄了这些感人的细节,如何选择报道角度也是一个难题。陶明说:在采访中接触了很多群众,都对因市政设施不完善造成惨痛后果深恶痛绝,而采访市政部门得到的情况是:80%的缺失井盖是被盗窃当废铁卖了。这组图片报道最终以《盗井盖者 噬人》为题发出,众多媒体刊登,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公安部紧急发文,要求各地严厉打击盗井盖者。

陕西汉中市的一个广场年年翻新,百姓对此议论纷纷。而这座被誉为秦巴山中明珠的小城,街道上居然有20余个十字路口“无钱”安装红绿灯。陶明对汉中很熟,针对老百姓议论,他拍摄了一组《陕西汉中:有钱折腾俩广场 无钱安装红绿灯》的图片报道,给当地政府敲了警钟。很快问题被解决了:广场没有被折腾,所有该安装红绿灯的路口均“红灯停,绿灯行”了。

在新华社的摄影记者中,陶明所发的问题性报道是比较多的。《山区学童何其苦 上学须过钢丝桥》、《延安部分希望小学竟成“豆腐渣”》、《政府建豪楼 农民居陋室》、《小造纸厂何时真正关闭》等等,社会反响强烈。大家说,他是捕捉“美”的同时从不放过“丑”。

陶明朴实而又敏捷,丰富的生活阅历使他善于思考又充满活力,心直口快而嫉恶如仇,他对事情的看法黑白分明,经纬清晰。

据我所知,前些年曾有一位省里的领导看中了陶明,要调他去一个市做宣传部长。他开始也答应了,可仔细想想,又不干了。也许他割舍不下新华社这个广阔舞台——他是一个以新闻为生命,以照片为伴的人。

新华社就像一个硕大的人才宝矿,拥有太多这样或那样的奇石和宝贝。要把这些奇石变成一颗颗精美的珍珠、宝玉,需要不断地打磨,这要靠内力的努力,也需要外力的推动。

摄影师简介

篇12:平凡的发现作文670字

我是个爱花之人。那些鲜艳的花朵总是给人以美妙的视觉享受。来到花店,人们往往一眼看中的是色彩斑斓,有着先天富贵气质的花儿。可是这次,我带回了一株平凡普通的米兰。

我将平凡不起眼的米兰细心翼翼的捧回家。几天后米兰开花了。那浓郁的香味,很快就弥漫了整个客厅。仿佛客厅里的陈设也氤氲在那流动的香气里。我闭上眼睛,享受这怡人的香气,仿佛置身于百花园中,令人心旷神怡。

睁开眼,我坐下来,轻轻拨弄这小小的米黄色的花朵。黄色的小花挤在一齐,密密麻麻,没有一丁点的杂色,纯净极了,一串串的花盘在叶子上,生机勃勃。她们不像玫瑰花开的那么娇嫩,不像牡丹开得那么富贵,不像芍药开的那么多彩,也不像菊花开得那么孤单。它们看上去那么简单,那么瘦小,小小的身躯里却蕴含了如此迷人的香气。

米兰花,看起来简单朴素,可是却有着别具一格的香气,有着与众不一样的美。

他们拥有着最迷人的香气。因为他们在从心灵深处努力的散发自我最真诚的绽放。默默地,默默地不留一点剩余。正因为如此,朴素的外表,却给人亲切的感觉。

我们身边又何尝没有像米兰一样的人呢?我发现了他们的简约朴素,品质高雅,努力散发着芳香。她们总是默默地为身边的人奉献着,像农民、教师、医生……他们虽然职业平凡,却一向在无私地散发着自我的温暖,直到她的香气耗尽,颜色暗淡。正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自我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几十年终获重大发明的屠呦呦,伏案写作几十年如一日最终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他们哪一个不是平凡的米兰呢?

篇13:平凡的发现作文670字

即使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天,老师依旧目光如火,面部紧锁,给人以炽热的感觉,老师手里攥着卷子,另一只手插在腰上,滔滔不绝之教诲传响了三尺讲台,也正是有了这些,才造就了今天的我们。

不知你是否发现?在看似平凡的学习生活当中,老师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老师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已经烙下了岁月也无法抹去地格外清晰的印记。是他们,把幼稚无知的我们变成了满腹经论的现在的自己;是他们,把莽撞任性的我们变成了温文尔雅的现在的自己;他们就好像一位举世闻名的魔术师,能使人有焕然一新的转变。当我们寸步就要陷入万丈深渊,徘徊在歧途边缘时,也是他们,奋力地把我们从黑暗边缘拉向了光明,并振作精神、勇往直前,乐观且成功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也正是他们,在我们颓唐气馁的时候,给予我们慰藉,让我们重获前进的动力;在我们成功之际,也是他们,在提醒我们“胜不骄,败不馁”;在我们飘飘然的时候,狠狠地给我们一“刀”,这一“刀”是善良的,并非是恶意的,而且这一“刀”里还泛滥着许许多多的爱,虽说这爱是平凡的,但令人惊叹的是它也是亘古不变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们所有这些点滴的平凡,也最终让我们领悟到什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什么是“桃李满天下”了。

篇14:平凡中的发现作文

早饭后我走在马路上,滚滚的灰尘扑面而来。我赶紧用手捂住鼻子,对那位陌生的清洁工冷嘲热讽道:扫地也不用这么用力吧。都是灰尘,也不知道撒点水。我赶紧捂着鼻子从马路上跑到商店门口。突然我想起了陈大妈,蓦然感觉自己的话有些过分。

只见那天的灰尘中有个模糊的身影在移动这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她低着头,蓬乱的头发上顶着一个草帽,戴着洁白的口罩,一双干瘦的手紧紧握着扫把,他就是这样默默地扫着还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咳嗽声,他听了我的话,突然不扫了,那张沾满灰尘的脸朝我这边看,他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虽然有着灰尘的弥漫,但她的眼光好似一把利剑直接穿透灰尘指向我内心深处。

她每天就这样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她总是默默地为这个城市奉献着,他又不又何尝不是另一个陈大妈。可我始终没有勇气跟她说声对不起。

平凡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像那位清洁工一般的人物。也许,没人去注意她和她们,可她们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群体。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为了我们他们早出晚归,为了我们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小家,为了我们……

篇15:平凡中的发现作文

认识她,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一个雨天,匆匆的从学校赶到下面去买面包,不凑巧,刚刚好关门了。当我失望至极时,一瞥,发现了这家并不起眼的奶茶店。当时还没什么名气,虽不情愿,但也是没什么办法了,总比饿死强,而且奶茶店里的东西,也应该不会太难吃。

抱着这种侥幸心理,轻轻的推开门,随风迎来的便是一句轻快而又活泼的“欢迎光临”,淡淡的回了一个微笑,打量起这个老板娘来。齐耳短发,眉目清秀,戴着一副圆形眼镜,身穿围裙,头顶一个米白色的鸭舌帽,大概二十几岁的样子。不经有点纳闷,像她这个年纪,不应该去读大学吗,怎么会落魄在这买奶茶?满肚子的疑惑,出于礼貌,却也没有说出口。

她给我递来了一个菜单,上面的各种甜点奶茶使我眼花缭乱。犹犹豫豫,不知喝什么才好。她见情形,不仅没有不耐烦的问我要喝什么,而是一个个的向我推荐。好半天,终于定下来了。她便赶紧动起手来,在橱柜中翻翻找找,手上没空,嘴里也没歇。亲切地邀请我坐下,问我要不要看点杂志。摇头示意,她也专心致志的继续她的工作。过了一会,终于完成了布丁奶茶。满意的将奶茶宝贝似的交给我,又带着那富有亲和力的笑容,点头道别。

不知为何,心里有一种暖暖的,安心的感觉。这个美丽的契机,让我第一次如此的愉悦。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渐渐的,与她熟络起来了。也不似刚开始那么拘束,彼此交心。她像一抹阳光,随时随地吹散心中的阴霾,洒遍心底的每一个角落。

不知不觉中,惊奇的发现,她居然有一个将近一岁的儿子!这也是我着实的吓了一跳。提到他的儿子时,脸上满满都是母亲那神圣的光辉,却也隐隐发现,她眼角中那不去的哀伤。可能提及了她的旧事,也不便多问。

又是一次风雨交加的夜晚,我百般无聊地在店里玩弄着她的电脑。随便游览着,不自觉间,被一个名为“论文”的文件夹吸引过去。点开来看,却是一些看不懂的专业术语。我问她这是什么,她说﹕“这是我的大学论文,怎么了,有什么不对的吗?”

也难怪她会这么问我,我至今能想起当时那震撼的心情,也能猜到我当时的表情。望着她,瘦小的身躯,却使我萌生出无穷的敬意。我也不知那天是怎么离开的,只觉着整个人轻飘飘的,恍若梦境。

深夜,眺望远方的寥寥星辰,觉得就像她的眼睛,明亮璀璨。

一个人,若是在逆境中都有向上攀登的勇气,那还有怎样的困难,会将她打倒呢?

上一篇:高中政教工作总结下一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_10__灰雀__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