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历史试卷

2024-05-07

高三月考历史试卷(精选6篇)

篇1:高三月考历史试卷

官渡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分析

一、试题评价

1、总体评价

本次试卷的风格采用全国卷的基本形式和全国卷的命制风格(重技能的考查),全卷共12道选择题,共48分;3道材料题,40题3问共25分,41题2问共12分,选做一个15分。全卷共100分。本次试卷改变了以往历史考试过于重视基础的情况,基本超越了教材知识,体现新情境、新材料的命制风格,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将有利于指导今后的复习工作因注重的问题,有利于复习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试卷特点评价

本次试卷主要目的是对考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明确学生目前的学习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便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本次试卷的风格可以看出这是重庆卷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全国卷重技能和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的转变,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1)试题立意:凸显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由重知识转向重能力。相比重庆卷重知识的情况,本次试卷尤其强调学科能力的考查,本次试卷中单纯考查依靠史实的题型已不多,就算考查史实也是要根据史实并结合材料分析才能得出答案。如选择题中1(孔子政治思想)、2(秦汉思想基础)、5(汉唐政治)、8(史论结合)、10(资本主义萌芽)、12(古代文学的发展)等题。材料题突出历史技能的考查,如13(1)、14(2)问考查概括、分析,13(2)问考查提取信息、说明,13(3)考查评述,14(1)考查解读表格。

(2)情境创设:运用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本试卷中的6(社会生活)、7(理学、心学对比)、11(对外关系),都是通过创设情境,根据对情境中所反映的现象进行解读,找出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通过学生作答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这类题型目前学生难度较大,很多同学不能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概括能力薄弱。

(3)考查形式灵活多样

本次试卷运用文本资料、地图资料、表格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注重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即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文字对文字、文字对地图、文字对表格的转码。如对选择题中情境型选择题(6、7、11)、图表型题型(4、8、13(1、2)、14(1)、)的分析概括能力。

(4)价值导向:历史教学应转向专业化、人文化方向发展。

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历经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向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前者适应了文革以来基础知识非常匮乏的时代,后者促进了历史学科向人文化方向发展,但是目前三维目标也有不足,其中最大的是忽视了历史学科的学科能力,下一轮改革从2017年起,将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企图将历史的专业化和人文化相结合,凸显历史学科独特的价值。

3、统计数据分析(1)选择题

选择题共12道,48分,平均分22.37,难度0.46。属于中等偏南。具体数据如下表格:

类型 客观题 客观题 大题号 1 2

平均分 2.25 0.76

标准差 1.98 1.57

难度 0.56 0.19

区分度 0.319 0.17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1 2.27 1.94 0.88 1.77 2.11 3.17 2.42 1.91 1.7

1.84 1.98 2.0 1.66 1.99 2.0 1.62 1.96 2.0 1.98

0.3 0.57 0.48 0.22 0.44 0.53 0.79 0.6 0.48 0.42

0.181 0.5 0.319 0.16 0.34 0.383 0.287 0.606 0.117 0.489 选择题呈现的主要特点:

考生得分率较低,题型及难度分布为:是2(0.19)、6(0.22)属于极难的题型,难度题占5个,分别是3(0.3)、5(0.48)、7(0.44)、11(0.48)、12(0.42);中等题占4个,分别是1(0.56)、4(0.5)、8(0.53)、10(0.6)简单题占1个,为9(0.79)。选择题12个中,理想的难度控制在0.6—0.65之间,既能有效甄别考生,又能平衡考生的情绪,兼顾成绩一般的考生。

考查内容侧重于中国古代史,西方古代史比例较少。

考点主要分布在先秦1个(孔子的思想),秦汉2个(政治、经济),隋唐3个(经济南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宋元2个(理学、行省制度),明清2个(资本主义萌芽、对外关系),综合2个(推论、文学发展)。试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史学方法等,运用文体、地图、表格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所选的材料兼顾了主干知识,突出时代性和生活性。

突出对四大能力的考查

历史学科的四大能力,即获取解读信息:4(0.57)、6(0.22)、7(0.44)、11(0.48),共4题,平均难度0.42;调动运用知识:1(0.56)、2、(0.19)、3、(0.3)、5、(0.48)、12(0.42)共5题,平均难度0.39;描述和阐释能力:10(0.6),论证和探讨能力:8(0.53)、9(0.79)。从中可以看出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得分率最低。

(2)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包括3道大题,7个小问。共计52分,没有选做题。全校考生平均分22.02分,难度为0.40,难度偏难。具体数据详见下表: 类型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小题号 40.1 40.2 41 45.1 45.2

满分 15.0 10.0 12.0 9.0 6.0

平均分 10.81 4.43 5.83 2.77 3.17

最高分 14.0 10.0 9.0 8.0 10.0

难度 0.68 0.44 0.38 0.28 0.26

区分度 0.293 0.36 0.377 0.351 0.393 材料题的主要特点:

主观题突出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基本上把近几年全国卷的能力要求都反映出来了,具体如,13题中1问(0.68)考查对表格信息的概括,并分析表格现象所反映的影响;2问(0.44)主要考查对地图信息的对比分析不同之处,并进行因果说明;3问(0.38)考查对文本材料反映的现象进行评述能力。14题中1问(0.28)主要考查对表格信息的概括和评价相结合的解读表格信息能力,2问(0.26)考查对文本材料反映的现象进行归纳概括和归因的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高层次概括能力明显欠缺,学生对新情境、新角度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薄弱。

二、学生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考生时间分配极不合理,平时加强文综在50分钟之内完成单科试卷测试的训练。

通过考生的数据显示,学生的基础层次概括能力(从文本信息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一般都会掌握,比如13题的1问(0.68),但是同样考查概括能力的14题2问(0.26)明显难于第一次考查,通过与学生交流,相当大的一部分同学没有有效分配时间,导致没有时间完成(极个别甚至只用十几分钟完成某科试卷,有些科目用时超过一个小时)。主要解决方法是加强学生的时间分配指导,平均分配时间。争取掌握较高的总分,而不是单科用时过长。同时平时加强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2、考生卷面差,答题格式不规范,字迹混乱,书写潦草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电脑阅卷的实践操作和实际翻阅学生答卷,发现学生答案长篇大论、专业语言使用不足、字迹潦草、格式混乱等现象造成失分的问题尤为突出,在评讲试卷中选择典型的答案进行分析,让其清晰明白自己出现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做到答案“段落化、条理化、要点化”,答案来源要“点多、面广、话短”。

3、重视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强化基础。

通过本试卷的测试,尤其是调动和运用知识(选择题共5道,平均难度0.39)的考查,发现学生对主干知识掌握及其缺乏,很多知识点前后混淆,记忆模糊等问题。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测试和严格要求,同时传授一些帮助记忆知识的方法,比如如何更好的记住知识,我是怎样记住知识的等,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4、学生的历史技能的培养要高度重视

通过本次试卷分析以及近几年全国卷的分析,发现尤其注重对历史技能的考查。人的认知过程有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六大类。记忆是基础,理解是关键。平时除了加强对学生记忆知识外,尤其要加强理解能力的培养,理解最关键就是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对文本所反映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建构。通过测试数据反映学生的高层概括能力(即对材料的有效转码表述能力)薄弱。平时因加强运用新情境和新材料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能力。

总之,这次月考对我们后期复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平时的复习通过课时作业、单元检测、周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历史技能进行考查,通过试题反复训练和及时总结,让学生在这两大难点上都有所突破。

陈宗胜

2015年12月25日

篇2:高三月考历史试卷

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闫振宇审核人:钱丽雪

4.“被民族主义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而动员起来的新老社会利益集团,在高度一体化的政治体制中缺乏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合法性渠道,也难以找到可靠固定的集团代言人,于是就发生了间歇性的‘参与爆炸’。”按照这种观点,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具有“参与爆炸”意义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5.1877年清驻英大使郭嵩焘给李鸿章的信中说:“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乡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以下解读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瓦解B.郭嵩焘主张社会全盘西化 C.江浙人的民族意识淡薄D.中国人亟需更新价值观念

6.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这样描绘旗袍的演变,是从“严冷方正”、“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向“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的转变。影响旗袍演变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近代思想解放的洗礼B.吸收欧美服饰的特点 C.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D.摆脱了宗教观念束缚

7.中共三大上,陈独秀和马林认为:全体共产党员、产业工人都应参加国民党,全力进行国民革命;凡是国民革命的工作,都应参加国民党组织进行,即所谓“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国民革命的力量。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能够深刻地认识中国国情B.接受共产国际的统一领导 C.高估了无产阶级的作用D.致力于开展民族民主革命

8.为发展农业,中共中央于1978年决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和1993年,又两次做出延长土地承包期限的决定。下表包含了经济学家对此的研究成果,你可以从中确定的是

第Ⅰ卷

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实际上反映了春秋时期

A.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B.认识到统一军事指挥权的重要性 C.国家要掌握全国的财政大权D.意识到建立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性

2.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D.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

3.日野开兰郎在《唐宋时期商人组合“行”的再探讨二》中写道:“以坊市对立为特征,而官僚与市籍市人聚居的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郡县城市,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称为‘城郭户’雕居民聚居的、附有城厢工商区的新型封建城市。”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古代城与市尚未完全结合B.城市的政治职能逐步增强 C.市民身份、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D.城市的商业职能逐步增强

A.应鼓励开垦荒地以增加土地供给B.延长承包期限的收效在逐步递减 C.新科技革命有利于农业机械投入D.劳动力投入对农业生产影响重大

【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 1页(共4页)】

9.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10.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是作战失败。芬利坦言:“如果这样的事情能发生在伯利克里身上,其他人还有谁能幸免呢?”这意味着

A.讨论战争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重要议题B.审判政治家的做法违背了雅典民主原则 C.民主政治有效运转需要高素质的参政者D.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鼎盛 11.主持制订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他主要想说明

A.两党制是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力保证B.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C.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12.帕尔墨和科尔顿在《近现代世界史》中说:“对英国劳动人民来说,工业革命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经历。但是„„劳动人民在城市和工厂里集中起来,这就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作者的主旨是

A.强调工业革命是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 B.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劳动人民团结起来革命是改善处境的主要方法 D.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劳动人民改善处境

13.列宁说:“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这要取决于国内是大资本主义关系占优势,还是小农经济占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可能的。没有这种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列宁这一认识

A.否认俄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社会B.为斯大林体制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C.推动俄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D.针对现实思考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14.20世纪前期,一位美国总统说:“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林肯为了反对落后的奴隶制度,与南方分裂势力进行战争 B.杜鲁门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援助欧洲各国 C.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应对经济危机,实行政府干预经济

D.富兰克林•罗斯福反对法西斯国家,美国加入同盟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15.图9为我国漫画家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一幅时政漫画作品。该漫画主要 A.强调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悲苦无奈 B.说明西欧各国国际影响力江河日下 C.揭露美国援助西欧实质和真实目的 D.讽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貌合神离

16.下图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变化示意图。它反映出

1997年2006年

A.美国产业结构畸形发展B.高新技术发展推动美国产业结构调整 C.美国经济以外向经济为主D.美国丧失了世界制造业的优势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7~18题为必考题,考生必须做答。第19~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对于英国外交,基辛格博士曾深有感触,认为其“具有适应环境变化而调整自己的不寻常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8年10月9日,在保守党的年会上丘吉尔正式抛出其“三环外交”的方针。他说:“当我展望我国未来时,我认为,在自由民主国家中存在着三个大环。……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是并存的,如果它们连结在一起,就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联合的力量足以推翻他们,或者甚至向它们挑战。……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这个岛位于许多空中航线的正中心,我们有机会把他们全部连结在一起”。

——汉里德,奥顿《西德、法国和英国的外交政策》

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时,都没有忘记战后竭力鼓吹欧洲联合的英国,它们邀请英国参加进来,……但却被英国拒绝了。……丘吉尔曾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他说:“我们有我们的梦想,有我们的任务。我们与欧洲大陆相联,但并不包容在里面。我们是和欧洲在一起,而不是属于它。我们同它利益与共,但并不被它吸纳。”

——《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降到第五位,增长率直线下降。……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英国于1960年1月为了抵制六国经济共同体而组织的非欧共体国家的七国自由贸易区)也远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英国从七国贸易中得到的好处根本比不上它不参加欧共体所带来的损失。欧共体六国之间由于互减关税,实行了人员、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其经济迅

猛发展,远非英国所能比。美国对欧洲的投资的重点也转向欧共体。……法国打算把欧共体变成一个经济政治共同体的想法更让英国寝食难安。此时英联邦对英国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随着欧共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英国的均势政策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英国决定向欧共体寻找出路。1961年9月正式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提出“三环外交”方针的背景及其主要目的。(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欧共体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主线,在五四之后其刚萌生为一个学科时就有不同观点。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学者注重从近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就是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这是整体的社会运动和社会飞跃,革命以及政权鼎革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发展主线研究》

评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19、20、21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9.(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夫民之从事死制也,以上之设荣名,置赏罚之明也。不用辩说私门而功立矣.故民之喜农而乐战也。见上之尊农战之士,而下辩说技艺之民,而贱游学之人也,故民壹务:其家必富,而身显于国。……治国能抟(tuán,集聚)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商君书〃壹言第八》

材料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

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1)概括材料中商鞅的观点。(5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商鞅的观点。(10分)

20.(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

第十八条: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

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百官。第二十三条:大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中华民国约法》

(1)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这具有什么进步意义?(8分)(2)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认识。(7分)

21.(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65年,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在英、俄支持下入侵新疆,并建立政权悍然称王。残酷压迫各族人民,掠夺财富。……1876年左宗棠抬棺西征以示决心,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根据实际制订了“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战略战术,并指示各军:“回部为安酋驱迫,厌乱久矣。大军所至,勿淫掠,勿残杀。王者之师如时雨,此其时也。”清军所到之处,当地人民“望风授命”,“……携酒酪,献牛羊,络绎道左”……1878年1月清军收回除伊犁外新疆领土。

——摘编自《中华百年祭〃军事卷》

材料二

针对“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飚举,无足当之”的严重被动局面,1864年,左宗堂在闽浙总督任上,积极筹备自造轮船。1866年,设立马尾船政局,以便“师其长以制之。”正式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大型的新式造船厂。但因分辨不清兵船和商船的区别,以为轮船平时可供运漕,战时则可供战阵,所以船政局所遣轮船系半兵半商式样,企图兼顾兵商“两用”,结果是“运货不逮商船之多,战阵不若兵船之劲,是欲求两便而适以两误也。”出任陕甘总督后,对洋务运动仍然抓得很紧。1871年,在兰州建立甘肃制造局,制造枪炮等新式武器。1880年,他又创设兰州机器织呢局,他还鉴于西北地区旱灾频仍水利不修的严重情况,多次托人在上海购置西

洋开河、凿井等新式机器,运到甘肃,以发展甘肃的农田水利事业。

——摘编自《左宗棠与洋务运动》

篇3: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的几个着力点

一、精, 即精心、精细。

有的老师觉得讲评课最轻松, 不用备课, 拿起试卷就讲;多数学生拿到试卷后瞄一眼分数, 就等着老师讲评, 这样讲评的效果可想而知。其实, 在正式讲评试卷之前, 师生双方都要做好精心、精细的准备工作。老师要做的工作是:统计学生答题的得分率和答题情况, 以便于在讲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记录学生的典型错误概念、不当表述、容易遗漏的答题角度、知识点;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客观地分析其出错原因。学生要根据老师的要求, 做好以下几个工作:试卷中反思审题和答题中失分的原因, 对于一些基础知识错误自己提前进行纠正, 个别同学准备好在讲评课中的发言, 等等。正式讲评之前的师生双方的准备工作做得越精心、越精细, 试卷讲评的效果就越好。

二、活, 即灵活、活用。

试卷讲评,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传统的讲评课是教师主导的一场独角戏, 要提高讲评的效率, 可以尝试以下几种讲评模式。

1.“生教生式讲评”。

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学生答题情况, 把部分试题指定给一些学生来讲解。这种方法, 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贴近学生实际, 更易于被接受。运用这一方法, 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 试题难度要适中。第二, 老师要适时加以引导。

2. 演板式讲评。

让学生在黑板前进行演板, 然后由全班同学共同批改、共同纠正、老师再讲评。通过这种方式, 能更全面地暴露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用这种方式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因此老师在事前要对试题和演板的同学进行严格的挑选, 二者都必须有典型的代表性。

案例1:材料提供了《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及《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表》。设问: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当时产业结构的特点 (或趋势) ,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学在板演时回答如下:特点:着重发展工业, 特别是重工业, 农业所占比重大, 工业所占比重小。原因:“大跃进”的影响和发展国防力量的需要;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重点发展重工业。我请上另一位同学进行讲评, 他指出, 答案中存在几个问题。第一, 在归纳特点时不完整, 只注意到了产业结构的比例, 没有归纳总产值的变化。第二, 对应阶段的错误。图中所给的时间是1957—1960年, 不属于“一五”期间, 所以原因中“一五”计划实施是不对的。我充分肯定了第二位同学的观察力, 同时进一步指出, 在第一小问中板演同学的回答不符合用学科语言回答的要求, 正确的回答应当是“农业与工业发展不平衡”。

3. 运用多媒体辅助讲评。

在新课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不足为奇, 其实, 在讲评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同样能出奇制胜。在讲评课之前, 老师可以把不同程度学生的答题情况和标准答案进行扫描, 制作成幻灯片, 在讲评课时进行播放。这样一方面可节省演板耗费的大量时间, 另一方面, 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能很直观地看到不同程度同学答题的差异、自己答题与标准答案之间的差距。另外, 应用多媒体讲评, 还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趁热打铁的效果。老师可以在事先准备一些同类型的例题, 边讲边练, 以练固效。这可以说是现代教学手段对增强教学效果的又一大贡献。

三、严, 即严格、严实。

常有学生拿着试卷问我, 为什么答案的要点似乎都答到了, 却仍然得不到高分?仔细分析, 原因就在于答题不规范, 没有用学科语言说话。

做题, 讲究规范多得分。学生要做到字迹清楚工整、答案层次分明、用历史的语言说话、从分值判断要点。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传授给学生答题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即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 , 并把这一要求落实到平时的练习中;二是注重日常教学中自身语言的应用, 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三是在评卷过程中从严把关, 在讲评试卷过程中让学生对照参考答案进一步明确规范化答题要求, 找出自身答案与参考答案的差距。

案例2:材料提供一张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时间和地域分布图, 要求学生回答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学生回答: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但东部多, 西部少;在19世纪70年代起步,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步发展, 1912—1919年迅速发展。参考答案是: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地区发展不平衡;起步晚, 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强, 阶段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学生的答案也把握住了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 但没有用到“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一学科语言;而从时间这个角度看, 他的回答只局限于描述民族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 而不属于现象的总结和概括, 严格来说是不能得分的。这一点, 恰恰是学生答题过程中的通病。

四、析与展。析, 即分析、解析;展, 即扩展、拓展。

析是试卷讲评课最常用的方法。老师分析试题考查的知识点, 错因生成、解题思路;但讲评课不能就题论题, 应该把题目的知识点向深度和广度上加以拓展延伸, 使学生在今后能将学到的相关原理和知识运用到新问题解决中去。为此, 教师可以精心准备另一些试题组织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和拓展训练。这样训练, 能提高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达到解一题、学一法、会一片的目的。

案例3:清人有诗曰:“国初海禁严, 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 此事实大错。”对此诗提到的“国初”政策的理解, 不正确的是 (C) 。

A.作者对这一政策持批评态度%%%%

B.该政策的实施是为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斗争

C.该政策的实施断绝了中外贸易的往来%%%%

D.该政策的实施与统治者的心态有关

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讲评的过程中, 除了引导学生回顾这一概念外, 还可延伸复习这一政策的原因、后果, 而后进行变式训练。

(变式题) 清人有诗曰:“国初海禁严, 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 此事实大错。”诗中提到的“大错”主要指的是 (D) 。

A.打击出口商品生产, 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镇压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阻碍了国家统一

C.禁止官民出海贸易, 动摇了中国社会稳定性

D.失去对外贸易主动权, 使中国落后于时代潮流

这道变式题同样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却变换成考查这一政策的后果了。

五、思, 即思考、反思。

一张试卷讲评完, 老师和学生需要共同思考与反思。学生反思的是:错在哪儿?为什么错?今后复习应当注意哪些环节?学生通过反思,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才能做到复习的针对性。教师反思的是:学生为什么会在一些问题中错误频出?教学过程中是否有不足之处?今后教学应如何改进?老师的反思有利于对整个教学流程的监控和合理调整教学布局, 同时也会不断提高老师自身的素质。

篇4:浅析高三历史试卷的评讲方法

关键词:讲评;互动;有效;方式与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90-01

考试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作为教师,除了要掌握命制试卷的能力,更要能够上好试卷讲评课。上好试卷讲评课意义重大:对学生而言,可以帮助他们查漏补缺,纠正错误、规范解题、开阔思路,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訓,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为下一阶段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对我们老师而言,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历史试卷讲评的效率?

一、有效的试卷讲评的意义

试卷的评析、利用作为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活动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高中学生知识优化的手段之一,有着重要的价值。

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高三学生学习的功利性非常明确,是直指高考,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任何时候都要容易激发。考试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紧迫感,有效的试卷讲评课可以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在讲授技巧与方法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忆,但不是对历史题目进行死记硬背。让学生理解怎么样的题型用什么样的方法技巧或理解什么技巧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题型,多给学生一些情景体会才能将学生引向学习过程的心理体验,在过程中收获,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情意的发展,养成正确的态度。一次考试不是能绝对说明问题,绝对体现成绩。通过一次次的考试,我们还应当引导学生去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成绩让学生明白以后的学习中要从哪些方面去改善,让学生能够调整情绪,摆正心态,去迎接下次的考试,直至高考。而且,“活到老,学到老”,学习的脚步不会停止,有了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态度,就会有自动自觉的学习,从而受益终身。

二、有效的试卷讲评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试卷讲评的目标就是巩固基本知识、熟练解题技能和实验技能、突出重点热点、突破难点错点。因此,我们要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规定的知识能力要求,针对学生的主要错误、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和考试热点进行评讲。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或平铺直叙式的逐题讲解。一堂课时间有限,师生精力有限,要突出重难点知识、热点题型的解题思维与方法,更要突破学生的错点知识或解题技能。针对难点错点补充必要的跟踪训练,直到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解答为止。这一原则是我们提升有效评析试卷的前提和基础。

(二)自主性与提领性原则

主体性教学理论的核心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把课堂获得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系统。

试卷讲评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既要将学生自行讨论分析、自行探究纠错、自行归纳总结、自行解决问题这条主线贯穿在讲评课的始终;也应该突显教师的提领作用,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提出适合的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最大限度地完善与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对于本次考试做简单概述,主要是对试题考查目标、难度的评价,学生的得分情况公布(有重点)、值得肯定的试卷和答卷中存在的问题等作一些简单介绍,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本次考试的概况和自己所处的位置。

(三)时效性原则

测试是学生独立思考性最强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有很多解题的念头和想法,即使是试卷上做错了甚至没有做的题,他们都曾闪现过思维的火花,若不及时交流,这些火花就会熄灭。如果测试之后都过了好几天,甚至在学生把试题内容都快忘了的时候教师才讲评,这样不但会降低学生寻求正确答案及失分原因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对错误的纠正及知识的查漏补缺。学生刚考试时,他们在头脑中对试题解答情形的记忆表象还是十分明晰的,此时学生的思维和心理都处于一个非常兴奋的状态,对考试成绩和未知解答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渴望。他们渴求老师的评价,特别是肯定他们的进步,指点面临的迷津。教师要抓住这些心理特点,及时进行讲评,就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

(四)延展性原则

试卷讲评是一个重新梳理学生知识结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借题发挥,类比延伸,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理清相关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首先,要对共性问题、重点问题进行拓展性训练。即针对试卷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知识、方法缺陷,布置有针对性、拓展性的练习。可以先对于出现问题的原因,对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补偿练习,再进行变式训练,最后进行拓展性训练。第二是矫正个别错误、进行一般性训练。学生矫正改错,相互讨论、交流,解决个别问题。第三是针对共性问题,设置较有深度的训练题,提高层次,变换角度,进行拓宽性训练。

篇5:高三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的周襄王说‚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馀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周襄王认为周朝()A.王室力量雄厚 B.四方诸侯雄起 C.实现天下一统 D.王权依托神权

2.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若以此为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A.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B.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

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晚清重臣曾国藩和大学士倭仁虽然在对待西学的态度方面方面针锋相对,但是他们都具有浓厚的理学色彩,在他们影响下‚学人轻蔑宋学的观念一变。‛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社会危机的影响 B.经济变迁的推动 C.理学功能的更新

D.中央集权的削弱

5.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安提戈涅的故事:她的哥哥死于内战中,她想要安葬自己的哥哥,但国王下令谁埋葬了叛徒,就将被处以死刑。安提戈涅愤怒地斥责国王说:‚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索福克勒斯借安提戈涅之口表达出了()A习惯法地位高于成文法 B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女性在城邦中地位提高 D.朴素的‛法律至上‛思想

6.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7.历史学家马克〃汤普森指出,除了决定王位继承人,《权利法案》‚只是陈述了已经存在的法律条款,仅仅维护了英国人民已经合法取得的权利‛。材料表明该法案()A.是英国首部成文宪法 B.未解决王权的限制问题 C.具有浓厚的保守色彩 D.阻碍英国的民主化进程

8.1789年,杰斐逊向华盛顿抱怨采用了两院制,华盛顿于是问他为何要把咖啡倒在小碟子中,杰斐逊说为了让咖啡凉下来,华盛顿于是告诉他,两院制也是为了让立法凉下来。两院制可以避免人民受到煽动而陷入狂热,让共和国获得一个安全的锚。据此对美国采用两院制分析正确的是()

A.延续了英国议会至上的政治模式 B.提高了国会立法的科学性高效性 C.参议院的权力高于众议院的权力 D.两院制有利于立法权的相互制衡

9.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两个规定反映了()A.法德意识形态的对立 C.法德代议制形式不同

B.两国宪法都彰显出共和主义思想 D.两国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

11.1847年初,经历流放重回政坛、时任陕西巡抚的林则徐,在给友人文海的书信中提到:‚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内地果有一种芙蓉胜于洋贩,则孰不愿买贱而食?……(若白银在)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贯注,何碍之有?……但恐此等食烟之人未必回心向内耳。‛该材料说明此时的林则徐()

A.主张开展对外合法贸易

B.彻底反省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C.仍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D.考虑问题的主要出发点依然没变

12.‚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B.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势 C.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

D.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A.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B.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

D.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A.肯定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15.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

A.开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B.表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反映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D.说明中共开辟敌后战场的艰辛 16.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1947年艾奇逊在白宫秘密会议上惊呼:‚在法国,(共产党)有四五名部长,其中一名是国防部长。共产党控制了最大的工会,并在政府各部、工厂、军队中安排大量人员,法国选民将近1/3投共产党的票‛。‚俄国人随时都可能下手‛。这一言论()

A.肯定法国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B.说明冷战政策对法国政局的影响

C.意在推动政府对欧洲经济援胁

D.表明共产国际对欧洲影响力增强

18.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条例》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全国的户口登记制度,规定了控制人口迁徙的两项基本制度——户口迁移的事先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目的是‚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这在一定程度上()

A.形成了相对合理的经济结构

B.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暴露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19.《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就需要有备用贷款以购买原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社会金融的需求。‛这表明()

A.大企业和垄断组织普遍产生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资本主义社会化趋势加强

D.金融资本推动了扩大再生产 20.《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B.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C.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D.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21.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按文明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下列史实最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A.16世纪开始兴起的三角贸易

B.清朝厉行海禁政策并维护朝贡体系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D.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22.《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23.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A.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C.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

24.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 B.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 C.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 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

25.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世人呼之为百间屋‛。这反映了()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B.传统观念阻碍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 D.土地集中阻碍了经济发展

26.1900年后,美国许多大公司纷纷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其中通用公司、杜邦公司的实验室成为现代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典范。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A.当时美国科研开发力量最为雄厚 B.国力强弱取决于现代科技的发展 C.公司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D.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紧密联系.18世纪一位英国学者针对圈地运动前后的变化指出:‚过去小土地所有者和小租地农民,靠自己耕种土地的产品和公有土地上放养的羊、家禽、猪等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几乎不必向市场购买,如今土地落到少数租地农场主手中,他们就必须为别人劳动才能维持生活,而且不得不到市场上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上述材料说明圈地运动()A.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是英国社会**的根源

B.使非农产业被高效的农业种植业取代,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原材料 C.使资本主义经济渗入农村,为工业革命打下基础 D.使农村劳动力移向城市,迅速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的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的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 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 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曾有一首童谣:‚三大万岁是‘乱睡’,人民公社只一岁。‛(‚三大万岁‛是:‚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童谣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群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存在不满情绪 D.‚三大万岁‛是‚左‛倾错误的根源.‚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国家将以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粮棉集中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还决定拿出一批粮食,按原统购价销售给农村养殖户、国营养殖场、饲料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等单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1985年1月1日)以下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党中央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 B.党中央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C.党中央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 D.党中央决定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4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中,要求议会干预东印度公司的事务的呼声又起,不过发出这种呼声的已不是商人阶级,而是厂主阶级。正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大声疾呼,由东印度输入棉织品和丝织品会使不幸的不列颠厂主们倾家荡产。约翰〃波累克斯芬在他的著作《英印工业生产不相容》(1697年伦敦版)中表示了这个意见,这本专著的书名过了150年以后果然得到了可惊的应验,不过,这种应验却同原来的涵义正好相反。那时,议会就进行了干涉。

——马克思著《东印度公司,它的历史与结果》 材料二 东印度公司征服印度后,以贷款的方式强迫印度农民种罂粟,扩大鸦片生产,然后运往中国。英国商人在对华贩卖鸦片中赚了大钱,尝到了甜头。东印度公司为了垄断鸦片贸易,排斥葡萄牙、荷兰、法国、美国等西方竞争者,于1773年确立了鸦片专卖权。……攫取鸦片专卖权是东印度公司推行鸦片贸易的第一步。‛

——《中国近代史通鉴〃鸦片战争》

材料三 1664年,茶叶输入英国只有二磅二盎司(约一公斤),是当作药材用天平称售的。一个世纪后,英伦三岛上已经是无人不知荼,无人不饮茶。1770一1774年,平均每年从中国输入茶叶4.2065万担(合560.8527万磅)。1800—1804年,平均每年增到22.1027万担(合2946.953万磅)。茶叶在英国已经成为非常流行的全国性饮料,以至国会的法令限定东印度公司必须经常保持一年供应量的存货。茶叶贸易不仅关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生存,而且茶税还是英国相当一个时期中财政收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茶叶和鸦片在早期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1)据材料一,分析‚厂主阶级‛要求议会干涉东印度公司事务的原因。怎样理解‚过了150年以后……这种应验却同原来的涵义正好相反‛。(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东印度公司向中国输入的鸦片产自印度的原因;从全球史的角度,分析东印度公司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国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茶叶贸易对英国产生的重要性。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按照马克思的描述,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有计划地进行社会生产,没有商品和货币;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到高级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及综合资料

材料二: 理论创新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解答,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作新的理性升华。简单地说,就是对原有理论体系或框架的新突破,对原有理论和方法的新修正新发展,以及对理论禁区和未知领域的新探索。

——严清华 尹恒《试论经济理论创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材料一中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提出两条修改建议,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10分)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认识。(2分)

33.把握历史发展的整体特征,总结历史发展规律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学者杉原薰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结尾简短的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海有相当少量的人口,似乎享有甚至更快的人均增长率(尽管或许不是太快)。‛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点是‚沉沦‛,近代中国的后期,其基本特点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三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这样写到:‚(本书)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截然不同。‛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发展角度简要说明你支持或反对‚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观点的主要理由。(6分)

(2)从‚沉沦‛的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涉及到1840~1911年中国历史的哪些重大事件?从‚上升‛的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1911~1919年,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

篇6:高三政治月考质检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国汇率的变动会影响该国的对外贸易、投资和消费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关于我国人民币对A国货币汇率变动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由于瓦楞纸箱价格暴涨,2018年“双11”期间,共计20万个共亨快递盒在全国13个城市投入使用,共享快递盒每个能用1000次,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与传统的瓦愣纸箱相比,成本是其几十甚至上百分之一。由此可见

①共享快递盒的需求量与瓦愣纸箱的价格反向变②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③共享快递盒与瓦楞纸箱互为替代品④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近年来,随着分期购物电商平台的普及,分期消费(免息)开始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不少90后的新款手机、电脑、高端耳机等,大多是分期购买分期购物

①在本质上是租赁消费的新模式②顺应了居民消费升级的新需求

③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④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消费者的消费预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J市居民消费水平呈右图所示的变化,不考虑其他因索,下列能引起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①综合施策,粮准脱贫取得显著成效②减税降费,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③振兴乡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④深化改革,商品流通环节不断减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2018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在交通能源、生牵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集中向民间资本推介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期工作具备一定基础、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明确支持措施,做好跟踪调度和后续服务,鼓励民间资本重点投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项目。实施这些举措旨在

①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地位②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

③为民营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④优化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对于我国股市来说,上述举措被许多证券分析师解读为属于重大利好消息。这是因为,上述举措能

①稳定市场预期,提振投资信心②降低投资风险,引导资本流向

③弥补股市缺陷,维护金融秩序④提高投资收益,促进资金融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8年11月1日起,降低1585个税目的进口关税税率,这些税目约占我国税目总数的19%。此次降税涵盖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所需的众多工业品等商品,平均税率由10.5%降至7.8%,平均降幅为26%。不考虑其他因素,降低进口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路径正确的是

①降低进口企业成本②倒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③降低进口商品价格④丰富国内居民消费选择⑤满足居民消费升级耑求⑥加快培育国内消费市场

A.①-②-⑥B.①-③-⑤C.④-②-⑥D.③-⑥-⑤

8.2018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发展跨境电商、全球维修等业态。探索建立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淸单管理制度。此举的积极效应在于

①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②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③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④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顾炎武指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曾疾呼,“目光短浅、自私浅薄的国民无法成就一个伟大的国家”。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公民应树立对国家责任的担当意识②国家发展离不开公民素养的提升

③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公民权利意识④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提高公民法治意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某地推行定向村民议亊代表制度,组建了村民议事代表会议作为定向代表议事的机构,议事代表通过定向收集意见,定向参与村组的议事,定向给自己所代表的群众反馈议事结果和宣传政策,探索出“支部领导、定向代表、议行合一、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之路。定向村民议事代表制度的建立

①明确了村民参与基层民主管埋的义务②能引导和培育群众自我管理的意识

③提高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行政效率④丰富和扩展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M县为切实简化流程及环节,启用了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专用章,替代原来的26枚行政审批专用章,真正做到了“进一个门、盖一个章、办所有事”,实现了企业办事一趟清。这彰显了政府

①坚持审慎用权,提髙政府工作透明度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加快转变自身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服务水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意见》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派驻机构既依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又依照宪法和监察法敉行监督调査处置的职责,根据授权行使相应纪检监察权限。这有利于

①进一步完善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②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④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1996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福建和宁夏签订协议,结对帮扶,这就是的“闽宁协作”。22年来,福建省对口帮扶市县(区)及其社会各界投人帮扶资金13.43亿元,改变了宁夏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闽宁协作”启示我们

①民族团结和戾族凝聚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②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2018年11月:《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今天的世界已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如果奉行你输我臝、贏者通吃的老一套逻辑,结果必然是封上了别人的门,也堵上了自己的路,俊蚀的是自己发展的根基,损害的是全人类的未来。这从一个方面说明

①我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和建设者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③构建国际新秩序是解决世界发展问题的有效举措

④只有坚持包容普惠才能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中国诗词大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古风音乐、汉服元素逐渐普及,“为你读诗”APP流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找到了文化归属感。这说明

①顺应时代潮流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④推动创新才能使传统文化对人产生深刻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年7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时指出,人类文明是多元并存的,我们要秉持“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传统理念,主张各国文化相互尊重,交流互鉴。下列选项符合上述主张的有

①以隐蔽巧妙的方式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②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

③“以洋为饵”“以洋为美”“唯洋是从”

④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有学者指出,一些地方的爱国主义教宵过多地突出历的屈辱而较少地关注当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多地宣传党和国家亊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人民更多地看到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与时俱进实现转换,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和道路自信

②民族精神的发展是一个海纳百川的过程,爱国主义教育应吸取优秀文明成果

③我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粮神,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夯实传统文化根基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宣传国家伟大成就有利于增强民族复兴的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8.王继才同志生前是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1986年,王继才奉命守卫黄海前哨开山岛。32年来,他始终抱定“守岛就是卫国,国安才能家宁”的信念,以海岛为家,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海防事业,用生命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爱国奉献的忠诚答卷。王继才同志的先进事迹

①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能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③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④丰富了粘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自媒体时代为青年提供了建构自己独有的亚文化的载体,形成了只有同代人之间才能理解的话语表达体系,长辈往往无法真正理解他们的语言。如微笑的笑脸符号在青年一代看来,是谜一般微笑的意思,他们称之为“迷之微笑”,以一种不置可否的微笑来表达一种无奈、无语的态度,但是长辈可能会认为是欣慰或满意的微笑……这体现了

①意识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意识反映的内容有时受人的反映方式的影响

④意识反映的不同内容是由各自的实践决定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在2018年9月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上,我国科学家称掌握了一种新型密码技术——超晶格密码技术。因这一技术是基于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产生的,故理论上超晶格密码是不可破解的,但该技术要实现推广应用,还谣要在半导体超晶格材料和器件的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继续加以完善。这表明

①认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身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③只有驾驭规律才能真正地尊重规律④认识与实践始终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深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据此完成第21?22题。

21.2018年9月5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首期成果报告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976年以来,藏东南冰川平均退缩幅度为40米/年,相当于以前200年的退缩幅度。这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而冰川退缩将增大藏东南冰湖溃决的危险。对此,我们要

①限制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防患于未然

③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征服自然④将量变控制在限度内,防止不利质变发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2018年10月,《自然一植物》杂志刊文指出,气候变化导致严重干旱和极端髙温现象变得越来越频繁,研究预计大麦产将大幅下降,以大麦为主要原材料的啤酒将因此变得稀缺和昂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②人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但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改造自然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④人们既要看到直接联系,更要重视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行为经济学中的“稀缺心理”,指只看到蝇头小利而压缩必要消费开支,反而因小失大的行为。例如,为了省钱选择低劣食品导致疾病,反而损失更多的医疗费用。“稀缺心理”错在

①没有看到解决次要矛盾有助于解决主要矛盾

②没有看到解决矛盾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没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想问题办事情没有放眼长远和树立全局观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体验群众疾苦中萌生人民情怀,在地方治理实践中增进人民情怀,在革命家风传承中升华人民情怀,在担当崇高使命中彰显人民情怀。人民情怀,只有植根人民的沃土才是真诚而醇厚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①为民担当是检验人民情怀的试金石

②要始终心系人民,践行群众路线

③只有人民群众才能真正评判我们的工作

④人民情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计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我国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性,进而打破产业边界。深化数字技术的制造业应用,可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强化数字终端产品的制

造能力;推进数字技术深度化、广度化“嵌入”制造业,可以加快重点制造领域装备数字彳jb、智能化;加强实体经济领域大数据基础能力建母,可以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产品价值链、企业供应链的创新融合应用。

我国数字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环境的成熟度仍然不高,以技术壁垒与用户规模为核心形成的垄断屡见不鲜,数字侵权行为层出不穷,阻得了數字内容产业的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数字技术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所起的作用。(8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6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第五次大督查的通知。7月10日至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开展“我为大督查提建议”活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

2018年11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本次督查復盖全国各地区和国务院主要部门,创新方式,明察暗访结合,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程参与,对发现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协调、制度不健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加强曝光,严厉问责,取得了明显成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释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在吸引全球目光的同时,也让世界共享中国倡议的智慧成果。五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清?地认识到,“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角戏”,而是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的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合作;不是中国争夺区域或全球范围内地缘优势的措施,而是开放包容、面向全球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世界经济早日走出低增长格局提供了现实的方案,得到了全球范围的积板响应。

为推进“一带—路”贸易畅通,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文创活动、短视频展示、VR(虚拟现实)体验、AR(增强现实)体验等新视角、新技术把最美的中国展示给世界。上海剪纸、木版水印、嘉定竹刻、上海灯彩这些上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遺产项目,为进博会增添了一抹文化亮彩。欢快的民族表演,半富的特色美食,鲜明的国家文化标识,走进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令人目不暇接的国家展馆,全方位演绎当地风土人情……千姿百态的各国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在充满文化底蘊和现代魅力的上海碰撞交融。

(1)中国倡议,世界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是在不断用事实驳斥西方国家的歪曲和消除部分国家的不解中逐步发展的。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进博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10分)

上一篇:有关妈妈生日祝福语下一篇:基层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