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神秘岛》读后感600字

2024-04-08

凡尔纳《神秘岛》读后感600字(精选13篇)

篇1:凡尔纳《神秘岛》读后感600字

“我们是在上升吗?”这是赛勒斯·史密斯开场的第一句话,也是《神秘岛》这本名著的第一句话。《神秘岛》,这本由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所写的著作,教会了我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乐观,都要坚持与困难搏斗。

在故事的一开始,赛勒斯·史密斯、杰丁·斯皮莱、纳布乔多诺索尔(通常被叫做纳布)、彭克洛夫、哈伯特·布朗和一条叫托普的狗被困在南军,他们利用热气球逃脱了。但是他们却落到了太平洋的一个岛上,他们齐心协力,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岛上丰富的资源,制造出了砖块、陶器、铁器、玻璃、风磨、电报机……并种上了庄稼和蔬菜,饲养了家禽和家畜,使自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还改变了荒岛的面貌。他们住在花岗岩岩洞里,他们把自己的住所称为“花岗岩宫”,他们的岛屿被称为为“林肯岛”,更有“感恩河”、“富兰克林峰”、“安全岛”等等。虽然身处困境,他们却仍然保持乐观、幽默的心态。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故事以火山爆发、荒岛的沉没和这个小群体的幸运获救与回国而告终。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小挫折、小困难,许多人是唉声叹气,抱怨自己是多么倒霉,还没开始克服困难,就在精神上败给了困难。反之,乐观向上的人会想:“困难只是生活给我的一个小问题,克服它就好,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的自信给予了他们力量去战胜困难。“态度决定高度”在各类比赛中,你的自信会让对手感到恐惧,你的紧张让对手感到轻松。所以,无论面对任何事情,我们都要乐观面对。

这本《神秘岛》为我揭开了尼摩船长的身份——他是印度的达卡王子。因战乱失去了亲人,所以他决定与世隔绝,居住在深海中的鹦鹉螺号里。

篇2:凡尔纳《神秘岛》读后感600字

《神秘岛》中所讲述的故事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在南军城中有五个被围困的俘虏,趁着一个偶然的机会,用了一只气球逃跑了。然而,他们却在逃跑的时候遇到了风暴,被吹落到了太平洋中的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但是他们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团结互助。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建立起了他们的幸福生活。他们从一开始的一无所有逐渐到了制造出陶器,玻璃,风磨,电报机……

与此同时,他们还救了一名在孤岛上独自居住了20年,已经丧失理智的罪犯——艾尔通。在他们的帮助与关心下。艾尔通重新恢复了人性,并成为了他们当中的一员,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忘记要返回祖国的初衷。并因此而努力着。

在小岛上的遇难者。不断遇到一些神奇的事情。每当他们遇到危险时,似乎总有一个神秘人暗中帮助。原来这个人就是《海底两万里》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最后他们终于乘坐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特指挥的“邓肯号”,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篇3:导读:儒勒·凡尔纳《神秘岛》

《神秘岛》节选(第十三章部分)

的确,居民们不得不从“第一步”做起。他们连制造工具的基本工具都没有,又不像自然界那样,“有的是时间,可以节省一些气力”。他们没有时间,因为他们必须为自己制造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缺少的必需品,虽然他们有许多前辈的经验,用不着自己摸索创造,但还是什么都需要自己动手去做:他们的钢和铁还在矿石状态中,陶器在陶土状态中,布匹和衣服在纺织原料的状态中。

但是有一点必须说明,这些居民是“人”,而且是不折不扣的万物之灵。工程师史密斯再也找不到比这些伙伴们更聪明更热情的助手了。他了解他们,他知道谁有多大本领。

吉丁·史佩莱是一个精明强干的通讯记者,为了对什么人都能谈一套,他什么都学。开拓这个孤岛,他的头脑和双手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他在任何工作面前都不退缩。他是酷爱打猎的猎手,但是现在他要把一向当作消遣的事情变成自己的职业了。

赫伯特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他已经具备了相当丰富的自然科学常识,他可以给此时的“共同事业”带来很大的好处。

纳布是热诚的化身。他聪明、机智、刚强、健壮,有着钢铁一般的体格,而且还懂得一些打铁的常识,在小队里一定有很大用处。

至于潘克洛夫,他在各个海洋中航行过,在布罗克林的造船所里当过木匠,在这个州的船上当过助理裁缝,假期中还当过园丁、栽培匠等等。同时他也和所有的水手一样,什么都能干,而且样样都拿得起来。

这五个人都很能和命运做斗争,而且很有把握取得胜利,能把这五个人凑在一起,的确是难得的。

赛勒斯·史密斯已经说过了,要“从头做起”。工程师所说的这个“头”,就是要制造一种器具,用它来改变天然的物质。大家都知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能。燃料(木柴或是煤炭)随时都有,现在必须做一只炉子。

“做炉子干什么?”潘克洛夫问道。

“用来烧我们所需要的陶器。”史密斯回答说。

“用什么来做炉子呢?”

“用砖头。”

“砖头从哪儿来?”

“用陶土做。我们开始吧,朋友们。为了省事起见,我们就把原料产地辟为工场,纳布管送吃的东西,那里有的是火,可以烹调。”

“不,”通讯记者说,“没有打猎的武器,吃的东西就没有,那怎么办呢?”

“啊,能有一把刀就好了!”水手大声说。

“怎么?”赛勒斯·史密斯问道。

“是啊!有了刀我马上就可以做一副弓箭。这样,伙食房里就可以有大量的野味了!”

“是的,一把刀,一把快刀……”工程师自言自语地说。

这时候史密斯看见托普正在岸边跑来跑去,突然他的脸上显得奕奕有神。

“托普,过来!”他说。

托普听见主人喊就跑过来了,史密斯用两肘夹着它的头,把它脖子上的套环解了下来,他把它折成两段,说:

“这是两把刀,潘克洛夫!”

水手高兴得欢呼了两声,代替回答。托普的套环是用薄薄的回火钢片做成的,只要在沙石上把它开了口,然后在较细的石头上磨快就行了。海滩上沙石很多,只用了两个钟头,他们就磨好了刀,装上了结实的刀柄,于是小队里就有两把快刀作为工具了。

制成第一批工具以后,他们胜利地欢呼起来。这的确是他们宝贵的劳动成果,而且完成得非常及时。他们出发了。赛勒斯·史密斯建议还是到格兰特湖的西岸去,前一天他曾注意到那里的陶土地,还捡了一点儿作为标本带回来。于是他们沿着慈悲河,穿过眺望岗,走了五英里多,到达了一块林间空地,这里离格兰特湖还有二百英尺。

赫伯特在路上发现了一种树木,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就是用它的树枝做弓的。这就是棕榈科的克里井巴树,这种树的果实不能吃。他们砍了一些又长又直的树枝,捋去树叶,把两头削细,使中段比较粗壮,这样就只等找一种适合的枝条做弓弦了。结果他们找到一棵木槿,它的纤维非常结实,可以和动物身上的筋腱相比。于是潘克洛夫就做成一张相当有力的弓,现在只差箭了。箭杆是很容易做的,他找了一些既硬又直、没有节的树枝就做成了。然而还缺箭头,铁的代用品却不容易找到。潘克洛夫说他已经尽了自己的力量,剩下来的只好碰机会了。

居民们来到了前一天发现的地方。这里遍地都是陶土,对于制造砖瓦非常有用。这项工作并不困难,只要用沙子滤净陶土中的杂质,然后把陶土做成砖头的形状,再用柴火烧一下就行了。

砖坯一般都是用模子压出来的,可是工程师只好用手来做。这件工作做了整整两天,工人们把陶土浸在水里,手脚并用,把陶土调和好。然后把它们分成一样大小的块儿。一个熟练的工人不用机器,十二个钟头可以做一万块左右,可是林肯岛上的这五个制砖工人,两天所做的还不到三千块。他们把制成的砖坯一块挨一块地排在一起,等过三四天完全烧干,就可以用来砌炉子了。

在炉子做好以前的两天,居民们搜集了大量的燃料。他们把林间空地附近的树枝全砍了下来,还捡回了所有掉在树底下的枯枝。潘克洛夫现在有了几打带尖头的箭,打猎也比较顺利了。这些箭头是通过托普而得来的。它猎回一只豪猪来,这只豪猪肉虽然不好吃,然而它身上竖满的硬刺却非常宝贵。把这些硬刺装在箭头上,再加上一些美冠鹦鹉的羽毛,射起来就十分准确有效了。通讯记者和赫伯特很快就成为技术娴熟的神箭手。从此“石窟”里有了各种各样的大量野味,例如:水豚、鸽子、刺鼠、松鸡等等。

4月6日,天刚破晓的时候,工程师和他的伙伴们就在林间空地上集合,打算在这里烧砖。这种工作通常不是在窑里而是在露天的地方进行的,凝结的砖坯砌成一个大窑,然后再用这个窑来烧砖坯本身。他们把捆好的木柴放在地上,把已经干了的砖坯成排地围在燃料外面,很快就围成一个立方形,在立方形的最外一层,又开了几个通气孔。这项工作整整进行了一天,直到傍晚,他们才开始在柴捆上点火。当天晚上大家都没有睡觉,全体都小心地照顾柴火,不使它熄灭。

烧砖工作持续了四十八小时,结果完全成功。接着还需要等热气腾腾的半成品冷却下来,在这期间,纳布和潘克洛夫由赛勒斯·史密斯带领着到湖的北边去,把那里的石灰石和普通的石头用一个树枝编成的筐子装了一大批回来。经过加热,它们就分解成一种浓度很高的生石灰,经过沸化,生石灰的体积大大膨胀了。它们的质地非常纯粹,至少和白垩或碳酸钙烧成的一样。把石灰和细沙搅拌在一起,就成了上等的灰泥。

分别做了这些准备工作,到4月9日那天,工程师就有了不少熟石灰和几千块砖头可以使用了。

他们抓紧时间,立刻开始砌窑,预备焙烧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陶器。他们没有遇到多大困难就成功了,五天以后,窑里就烧起了煤——这是工程师在红河河口一带露天的地方发现的。第一缕炊烟从二十英尺高的烟囱里升了起来。林间空地变成了一个作坊,潘克洛夫甚至认为这个土窑里可以做出各种现代化的工业品来,这种想法倒也并不过分。

在这期间,居民们首先制造出一只烹调用的陶土罐。主要原料是陶土,史密斯在里面加了一些石灰和石英混合起来就成了正式的“管土”。他们拿适当形状的石头做模子,用陶土做成饭碗、茶杯,另外又做了一些盛水的大壶等等。这些陶器看起来很笨重,而且很不美观,可是经过高温焙烧以后就不同了,“石窟”的厨房里添了不少器皿,居民们把它们看得和最精致的上釉瓷器一样宝贵。

此后的时间里,这五位“天才”居民继续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头脑制造出了更多物品:玻璃、风磨、电报机……他们甚至建立起了富足的生活。然而,在这座神秘岛上,绝不止有他们五个人,他们又遇到了谁呢?

此外,每当这几个人遇到危急情况的时候,似乎总有一个神秘人在暗处施以援手,如果读过《海底两万里》,这个人一定不会让你觉得陌生,他又是谁呢?

想知道答案的话,快去读一读这本经典的《神秘岛》吧!

篇4:凡尔纳《神秘岛》读后感600字

《神秘岛》主要讲了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五个被围困在南军城中的北方人——工程师赛史密斯、战地记者史佩莱、水手潘克洛夫、少年赫伯特、黑人纳布乘上一只大气球想逃离,却被飓风刮到了荒岛上。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很多危险和困难,但是却没有放弃希望,他们在小岛上探索、开荒,建设了一个自救的家园,四年后,凭借智慧、勇气和团结的力量,他们为自己争取到了回到现代文明的“船票”。

神秘岛中最能打动我的,是一种人定胜天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神秘岛五人组”没有自怨自艾,在没有火种时,史密斯想到了用手表制作简易放大镜聚集光线取火;为了捕获野味,大家用鲸鱼冻骨做捕兽器;为了测出岛的位置,他们用一根标杆作为仪器;要爬到高处去,就用爬藤和红杉编出软梯……他们从一开始就遇到层出不穷的困难和问题,但是总会靠着集体的智慧和双手去解决,即使再焦虑再迷茫,也不会轻易放弃,唯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在最终等到获救的机会。

第一次读这本书,我就觉得很亲切,细细一想,这些在凡尔纳笔下带着科幻理想主义色彩的故事情节,在距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不是已经“上演”过“真实版本”了吗?主角就是大陈岛上的垦荒队员们。

1956年,为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5批来自台州、温州等地的400多名青年,登上这个满目疮痍的小岛,每个人只有一张床板、一把锄头、一张草席、一对粪桶,一个寝室只有一盏煤油灯。他们开荒种地、建房修路、办厂造船……垦荒队员们在这里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短短几十年,把大陈岛建设成了“东海明珠”。某年8月习近平爷爷曾经登岛视察,看望老垦荒队员,5月30日他又在给大陈岛垦荒队员的后代、台州市椒江区12名少先队员的回信中盛赞了大陈岛的垦荒精神,还鼓励孩子们向爷爷奶奶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很有道理,不论是神秘岛的开荒自救,还是大陈岛的垦荒开发,都面临极为艰难的困境,没有破除万难,不畏失败的决心和勇气是无法开创出新局面的。成功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一个一个脚印在无数次摸索中踩出来的,摔倒不可怕,头破血流不可怕,只要能站起来,继续坚持走下去,才会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面对神秘岛、大陈岛这样的困境,除了勇气和决心之外,创造、改变世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希望孩子们“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的意义所在。

“神秘岛五人组”都有自己的特长,史密斯是工程师,史佩莱懂得医术,潘克洛夫擅长各种手工技术,赫伯特喜欢博物学……他们团结一致,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改造身边不利的自然环境。大陈岛上的开荒先驱们,有的是知识分子,他们在岛上教书育人,有的是农村青年,他们在岛上种地养殖,有的是技术工人,他们在岛上修路造船,还有很多解放军叔叔,最苦最累的地方总能看见他们的身影,所有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开发建设自己的家园。

反观生活在优渥条件中的我们,遇到一点困难、挫折就总想着“打退堂鼓”,嘴巴上喊着口号,心里想着要勇敢面对,却总是顾虑重重,消极应对。这固然是缺乏斗志和勇气的表现,更深层次的原因,我觉得,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更源于学习动力、决心和毅力的不足,长此以往,将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成为阻碍我们成长的绊脚石。

篇5:法国作家凡尔纳神秘岛读书笔记

这小岛虽然不大但处处暗藏危机。面临重重困难时,他们都坦然面对。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在这孤岛上,屡次受到了尼摩船长的保护,最终搭上了格兰特船长之子的船――邓肯号,回到了他们日夜思念的祖国。

凡尔纳写作总是有一个中心人物,这本书他的中心人物就是那位工程师赛勒斯史密斯,他是勇敢的化身,是正义的化身,是勇敢的化身。凡尔纳用大量的笔墨描绘出一个传奇般的人物。

凡尔纳在书中写的一切,在现代已变为现实。潜水艇、太空飞行都曾是凡尔纳提出的。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说过,凡尔纳的书是他们的启蒙老师。

篇6:《神秘岛》读后感600字

这本书的主人公们十分聪明、机智,他们临危不惧,面对困难不退缩,造出了一件件物品供他们使用,并造出小船,到海上探险、捕鱼。

在他们在荒岛上居住的第二年,突然他们在照相时发现在海平面上有一个黑点擦不掉,用放大镜一看原来是一艘船,海盗船。居民们给予还击,但是就在居民们打得火热时海盗船却炸了。在这几个遇难者度过的岁月里,每当他们遇到险情时,似乎总有一个神秘人在援助他们。当赫伯特被盗上残存的海盗打中时,由于没有退烧用的药品,赫伯特即将死亡时,又突然在窗台上出现了退烧药使他恢复健康。

最后荒道由于火山爆发而即将毁灭时,邓肯号出现了并救了他们的命,带他们回到了祖国。

六年级:冯卓

这本书主要讲了:6个美国移殖民被抛到了一个岛上,通过自力更生,在岛上开始生活,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在岛上开辟了新天地。

造出车子,去森林里采集蔬菜、水果、面包果,资源应有尽有。一个工程师精通机械、化学,利用瀑布力量来驱动一个打羊毛的机器,并使用硝化甘油炸开了一处泄流口,找到了一座新房子,并将其命名“花岗石宫”,从而有了一个新的居所。

原来这个神秘人就是尼摩船长,他驾驶者潜水艇几次救过他们的命。

篇7:《神秘岛》读后感600字

他们是一批战俘。他们的无畏和勇敢使得他们用这种非凡的方式逃跑。他们并非是一家人,并不是彼此要好的朋友,他们互相扶持,互相鼓励,战胜了种种困难。

工程师希留斯。哈丁上尉、北军战地记者吉登。史皮莱特、哈丁的仆人奈伯。查德那索、乔纳森。福斯特以及水手潘克洛夫特。就是他们。证明的美国人那坚定的意志,证明了团结就是力量。

当哈丁上尉失踪时,他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当“烟囱”被毁于一旦时,他们团结一心;当海盗来时,他们肩并肩作战;当一切归于平静时,回头看去,是那四年的光辉……

初来乍到,他们找到了靠海岸的“烟囱”。用自己的智慧,作出了陶器。用生平的本事,弄到了食物。用一粒米,播撒了希望,来年的收获却是无尽的。

四年里,这些从里士满逃出来的俘虏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心中的祖国!

在这四年里,他们结识了荒岛上的爱尔顿。彼此互相视为自己的亲人。在洞中,他们见到了“鹦鹉号”的驾驶者:尼摩船长。

一切归于平静时,他们曾经在“林肯岛”上创造了他们最好的财富。后来,他们在一块土地上创造了他们在“林肯岛”上所想象的美好事业,也就是说,财富和幸福。

篇8:《神秘岛》读后感600字

《神秘岛》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被困在南方军队中的五个北方人的故事。他们伺机乘气球逃脱,途中,他们被狂风吹到了南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但他们并没有绝望,而是靠团结和互助,凭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片繁荣的土地。每当危急时刻,尼莫船长都会对他们伸出援手。最后小岛上火山爆发,也是尼莫船长叫了一艘船把他们带回了美国。

这些在自然界中的勇士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呢?首先,他们很勇敢。比如他们在故事结尾时收到了一封信,叫他们去地下赴约,他们没有一个人胆小畏缩,而是勇敢大胆地去面对。第二,他们是一个很有行动力的团队。他们说干就干,从不犹豫,第三,他们是一个很有情趣的团队。他们一直在追求把小岛上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想吃面包就自己种小麦,想住更好的房子,就用自己研究出的炸药炸出一个花岗岩山洞。

他们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在一次夏令营的“勇敢者之路”比赛中,我被分配到的任务是高空走钢丝,望着脚下的细细的钢丝,我下意识地缩回了脚,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可是如果我退缩的话,就会拖团队的后腿,自己也会蒙受周围人的嘲笑。这时,我脑海中浮现出了《神秘岛》那五位主人公英勇面对困难的画面,跟他们的困难比起来,走个钢丝算什么?于是,我瞬间满血复活,迈出了勇敢者的第一步,为团队争了光。

篇9:《神秘岛》读后感600字

最让我感觉新奇的一段是这样的:引爆炸药,要用到雷汞。可是没有雷汞。用什么方法来引爆呢?史密斯想出一个妙计:把几斤重的铁块用一根绳子吊起来,悬挂在炸药坑的正上方,另外又用一根绳子涂上硫磺系在第一根绳子的正中间,将涂上硫磺的绳子用火点着以后,很快就会烧到与第一根绳子的接头处,把第一根绳子烧断,铁块便会垂直砸在甘油上。这样就能成功引爆炸药了。这告诉我们做事要随机应变,不能死钻牛角尖。但我们生活时却不一定能转过弯来。还有,尼摩船长晚年时,便和他的潜艇在几位主人公的小岛旁边的一个岛上,最开始尼摩只是想尽量避开他们,但后来被他们的善良,勇敢,和智慧所感动,开始帮助他们。这不正是善有善报吗?可惜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少了,一个人很坏,伤害了其他人,其他人也跟着变坏,导致父母教育孩子时,看到外面的恶,不教他善有善报,反而教弱肉强食。

什么时候这种现象才能好转呢?我认为唯有用把书里的事物真正用到现实中才可以,教会别人要帮助人,让恶人进行彻彻底底的忏悔,等等才会有所好转。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在近代殖民时期,他代表了正义的,善良的人道主义战士,由此尼摩他的身世是潜水艇艇长,印度王子,他通过挖掘海底宝藏,支持陆地上的人进行正义的战斗,这种精神值得敬佩。那我们在现实中不也应该是这样吗?遇到恶的事情,就要想尽办法把他们解决,这才能实现美好的未来啊。我们应该去做而不是去说,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篇10:神秘岛读后感600字精选

著名的作家凡尔纳所写的《神秘岛》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工程师赛勒斯史密斯、记者吉丁史佩莱、黑人仆从纳布、水手潘克洛夫、少年赫伯特和史密斯的小狗托普乘着热气球逃难到了一座火山岛上,他们在工程师的带领下,将绝望和恐惧抛向脑后,充满着信心和希望,将这座荒岛建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快乐家园,并把它取名:“林肯岛”。不过,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总少不了一位神秘人的帮助,最后,当火山即将喷发时,神秘人――尼莫终于船长现身,给予他们逃走的方向。最终,他们在“林肯岛”沉没时,坐着一艘救援船离开了,并返回了祖国。

读完故事后,我深有感触,尽管少不了尼莫船长的帮助,但是他们能向一座荒无人烟的将小岛建成一个大农场,也见证了他们乐观向上,团结一心的精神。在书中,他们运用现有的资源,做出一批精制的工具;他们造出了硝化甘油,炸出了一个温馨的小屋;他们种植一粒珍贵的麦子,造出了面包;他们驯养大猩猩杰普,使它成为忠实的仆人……最令我佩服不已的是这一个情节:水手和工程师造了一艘“乘风破浪”号大船,并在试航时发现了一张纸条:“遇难人…达抱岛:西经153度,南纬37度11分”善良的水手立刻前去救援,将已经丧失人性的罪犯――艾尔通带回了林肯岛。在大家的感化下,艾尔通恢复了人性,并将自己的罪行赎清。从这段文字,我明白了感化的力量,只要人们一心向善,感化别人,那么再凶残的罪犯也会悬崖勒马。

篇11:六年级《神秘岛》读后感600字

在这本书中,有五名北军俘虏乘坐热气球,从南军大本营里出逃,途中遭遇⻛暴,被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但是这些落难者并没有灰心,他们制作出了陶器、炸药与电报机等,并绘制出了小岛的地图,还把它命名为“林肯岛”。他们在小岛上生活了将近四年,依靠自己的智慧与过人的毅力,勇敢地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此期间,他们有过危机,也有过几乎抵挡不住的灾难,甚至多次面临死亡,但总有一个神秘人物在暗中帮助他们,而最终被邓肯号救援。整部小说跌宕起伏,惊心动魄。

读了这本书,我体会到这些落难者的坚强,不管他们遇到了何种困难,总是用乐观的心态去解决而不是唉声叹气的抱怨。他们遇到了海盗的袭击,不仅不退缩,还想尽办法来与海盗对抗,最终打败了海盗。我还体会到他们有一颗宽容进取的心,那些攻打他们的海盗,还有几名存活在岛上,他们试图与那些海盗相合作一起想办法离开这个岛,最后因为海盗的本性难改,被神秘人给杀死了。

《神秘岛》暗示我们三个道理——坚持、勇敢和宽容。在往日的成⻓中,我并没有全部做到,我甚至常常安慰自己,谁能做的如此的完美呢。但自从看了这本书后,我从中找到了让我学习的榜样:、勇敢坚毅的工程师,冷静对待危险的记者,正直的水手,勤奋好学的少年,乐于助人的纳布还有改邪归正的罪犯。

篇12:凡尔纳《神秘岛》读后感600字

《神秘岛》是儒勒凡尔纳的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的最后一部这本书讲述了:在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五个被南方军队抓住的北方人,趁着偶然的机会,乘坐气球逃走了。但途中遭遇风暴,落在一个在太平洋中的一个荒岛上。他们不但没灰心丧气,而且团结了起来,克服了重重的困难,丰衣足食。他们还解救了囚禁在塔波岛的艾尔通,并让他成为了他们的伙伴。在荒岛上他得到船长尼摩(《海底两万里》)的暗中保护最后回到了他们日思夜想的祖国。

这五位各有各的性格:赛勒斯·史密斯先生,他被遇难者们视为中心和骨干,他心灵手巧、不畏艰险、乐观豁达。斯皮莱稳重、坚持。纳布机智、忠诚、温和。水手勇敢、身轻体建。哈伯见多识广,乐观、坚强。

我有时会想象自己也是一个遇难者,落在“林肯岛”上与他们生活。我是否可以种菜?是否可以打猎?是否可以建房子?……

有时我在想他们曾经是难民,现在却应有尽有。齐心合力打海盗;临危不惧斗猛兽;万众一心造营地。如果我与他们会一样吗?

篇13:神秘岛有感600字初中

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有:史密斯、史佩莱、赫伯特、潘克洛夫和纳布。史密斯是一个冷静、沉稳、聪明的工程师。史佩莱是一个有医学学问的的通讯记者,有一次赫伯特被海盗打了一枪,是史佩莱和史密斯救活的,(他们两个把赫伯特抬到花岗石宫里,然后就用布把伤口堵住,最后,用它们仅有的一些草药喂赫伯特喝了下去。终于把赫伯特救醒了)。潘克洛夫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像一个小孩子似的,总是爱说笑话。他还很喜欢抽烟。赫伯特是一个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聪慧少年。纳布是一个不爱说话、勤劳、勇敢、默默付出的人。他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走出了这个荒岛。

《神秘岛》里面讲的有两个地方我觉得最可怕,第一个是:有一次他们工作完毕之后,忘了把吊桥拉下来,结果当天晚上大约有3000或者5000多只狐狸开始攻击他们。第二个是:林肯岛上有一座从来没有爆发过的火山,突然爆发了。岩浆流的哪里都是,唯独有一个最高的石头,没有被岩浆淹没。所以他们就爬到了那块高高的石头上。

上一篇:隧洞开挖作业指导书下一篇:茶优秀高三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