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中考满分作文:渐至佳境

2024-05-22

扬州中考满分作文:渐至佳境(通用11篇)

篇1:扬州中考满分作文:渐至佳境

2013年扬州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渐至佳境 范文一:

夜深了,柔和的月光像白银般洒了一地。母亲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望着熟睡中的母亲,我的思绪也随之飘散开来。

我记忆中的母亲生活简单,穿着随意,每天蹬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带着杂七杂八的东西早出晚归,唯一不变的重心便是她的女儿——我。生活中,母亲事无巨细地为我一一准备,从头到脚,从不遗漏。

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我与母亲的关系也渐行渐远,沉默,争执,沉默,争执,直到有一天终于爆发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与母亲争执之后,我负气甩门而去。

外面寒风凛冽,树影稀疏,我孤独地在路上徘徊,路灯光将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忽然,寒风中响起一个温柔而又急切的声音:

“悦悦,我们回家吧。”我抬头一看,竟然是母亲!在路灯光的映照下,母亲凌乱的头发,焦急的眼神,让我刹那间惊住了。泪水逐渐充斥了我的眼眶,在瑟瑟的北风中,我就这样看着母亲很久很久。那一晚之后,我和母亲之间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生活中,她会征求我的意见;学习上,她仍旧督促,但多了一些鼓励、交流和理解。而我,偶尔也会和母亲一起说说家中琐事,谈谈学校趣闻,家里时常飘荡着我们的欢笑声。

夜依旧深沉,朦胧的月光下,我清楚地看见了母亲的脸:黝黑的面庞,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此时,我终于明白了她为我所做的一切。伴随着母亲均匀的鼾声,仰望星空,我知道,我和她之间所有的一切都已渐至佳境,我们会越来越好。2013年扬州中考满分作文满分点剖析:

本文记叙了青春期的孩子对母亲的爱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从生活中选材,真实可感,事例微小,但是人物情感真挚,描写细腻,道出了“我和她之间所有的一切都已渐至佳境,我们会越来越好”这一主题。结构上,文章开篇引出对母亲的回想,主体部分“我”和母亲的矛盾,结尾写矛盾解除,情节完整。

写法上,文章采用景物烘托法,开头和中间环境描写相互相应,关于月光、寒雨、灯影的描写既烘托了心情,又自然推动情节。又如,人物描写,开头写母亲酣睡的神态,结尾又细致描写母亲的外貌,而且与开头照应。范文二:

搬进新居,每次放学回到家中,总能听到隔壁传来叮叮咚咚的琴声。每当这时,妈妈总要重复那句叹息:“哎!你看人家琴弹得多好啊,你什么时候也去学琴啊!”重复次数多了,我便真的坐进了琴房。哦,黑白的琴键令我好奇。

在高高的琴凳上坐上一小时,对我来说就像在老虎凳上坐了半天。每次练琴,手指极不情愿地机械地听从着我的命令,抬起、落下、按琴键、再抬起、再落下。五线谱上的小蝌蚪常常躲在水草丛里,即使我把眼睛睁得再大,也老是逮不着。唉,母命难违啊!

琴凳坐久了,练习的曲目也渐渐多了。尽管练琴的路依然泥泞,但我总能连续走上一小段,不至于接连跌倒。这时,老妈总会在拖地或炒菜的间隙送来声音:“儿子,你弹得真不错!”是吗,我弹得不错吗?我也发现我的手指能在键盘上行走,;甚至跳跃了,五线谱上的蝌蚪们能听从我的指挥,整齐地排着队游来游去。嗯,弹琴的滋味也不错。

渐渐地,随着我手指的舞蹈,我能看见两只蝴蝶在我面前翻飞,它们每一次挥翅,都能荡起曼妙的涟漪。我发现,我按下的不再是琴键,而是在触摸艺术的灵魂,探寻真挚的情感,交流深邃的思想。莫扎特的小步舞曲跳的是对生活的热爱,斯特劳斯的踱步是深夜的沉思。彩云追月是那么的宁静和谐,让我把更多的憧憬献给爱丽丝吧,她是那么迷人。啊,音乐的世界让我陶醉。琴声,让我沉静;琴声,让我广博;琴声,让我渐至佳境。是的,任何事情开始时都很枯燥,但随着你的坚持,都会渐至佳境。2013年扬州中考满分作文解析:

此文记叙了一个学琴的孩子对弹琴的感情变化历程,情节曲折多姿。文章最主要的特点是写出了渐至音乐佳境的过程,作者由一开始的好奇到厌烦再到喜欢、陶醉,心灵逐步接受音乐的洗礼,练习中慢慢感受到音乐的美好,从而渐渐融入音乐的佳境,中心明确。本文用词值得称赞。如“哦,黑白的琴键令我好奇”,一声“哦”道出了“我”的惊奇之情,“唉,母命难违啊”,一个“唉”写出了自己不情愿的心理,每部分结尾都以一个叹词准确地表达自己情感的体会,读来令人深思。范文三

如果我说我喜欢长跑,估计没有人会相信。也难怪,一个跑八百米都要用四分多钟的女孩子,竟然会喜欢而不是痛恨长跑,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可是,我就是喜欢长跑。

这种喜欢应该是从高中开始的吧。

高中三年,我曾环绕西湖跑过几次,因为这是我们学校的传统项目。每年12月,我所在的中学便会组织一次环湖跑,全校同学人人都得参加。这是大家一年中最痛苦的一天,我们总是盼望着能出点什么意外,比如天突然下雨了,又比如自己忽然生病了,以便可以逃避,但能如愿的却很少。

对于在跑步,尤其是长跑方面不太行的我来说,尤其痛苦。至今。

我还清晰地记得每次跑前的状态:两腿发软,心跳加速。开始跑时,我总是夹在中间,跟着大家一起向前冲去,起初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可是,渐渐地,气粗了,脚步也放慢了,似乎有些跑不动了。看着一个个同学从我身边经过并跑到了我的前面,心里十分地着急,却又力不从心、无可奈何。很想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休息,最好还能喝口水。但我知道,只要一停下来,就会立刻成为最后一个,因此只能咬紧牙关继续坚持。腿隐隐约约地痛起来了,气越来越粗,脸涨得通红,汗水不停地流下来,可是还是只能坚持。

然后,可能是过了极限的缘故吧,整个人轻松了起来。一边保持着匀速前进,一边有空打量四周。西湖里泛着的轻舟,岸边有着古老年月的遗迹和建筑,还有远处青翠的宝石山和亭亭玉立的保椒塔,才发现,原来每天习以为常的景致竟是如此的美好。也正是在此时,忽然发现,终点就在眼前,于是深深吸了口气一鼓作气地跑到了终点。一阵累之后,竟然发现自己似乎很轻松,心情也特别地舒畅。

从前在《世说新语》中看过有关着名画家顾恺之的一个小故事:顾长康吠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我想,用“渐至佳境”来形容我对于长跑的感受,是最贴切不过的了,这也许便是长跑的魅力所在吧。

我喜欢长跑,虽然我跑得很慢。我喜欢长跑,我享受那种战胜自我的过程和酣畅淋漓的快感。

我试图将我的这些感受描述给我现在的朋友听,她们似乎有那么一点明白了:“原来你就是这样喜欢长跑的啊。”然后又补上一句:“幸好我们学校没有这样的活动。”是啊,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遗憾呢。

很多事情,也许是你最讨厌最厌恶最痛恨的,但是,不去试试,又怎么知道你不会喜欢呢?人生的遗憾,大抵如此。

篇2:扬州中考满分作文:渐至佳境

“父亲节”版

@刘柘泠:初二下学期开始,儿子青春期叛逆心理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显示他有性格有想法,有时候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常理,也要理直气壮地去干。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调侃式地顺从他,然后再交流说理,慢慢地他学会了倾听礼让。今天早上起床第一句话就是:“老爸,你辛苦了,节日快乐!”我欣慰我们关系渐至佳境。

散文版

@子恪:你是良师,“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你的谆谆教诲;你是益友,你告诉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时而如粗犷豪迈的男儿,时而为哀婉诉怨的深闺女。你无形,却有韵,你无声,却从众人口中代代相传……成长路上,与你同行,在无声无息中渐至佳境。

出乎意料版

@愚牛舞:我俩是发小,但家境有着天壤之别。我在普通小学,他在中心小学。我在普通中学,他在省重点中学。我高考落榜,他进入名牌大学。我没有选择,只能回家种三亩粮田。他大学毕业后又出国深造。学成归国,他选择了回到农村。我们又有了交集。他有理论,我有实践,最终实现了我们的共同愿望。

“减负”版

@云英居士:那一刻,她双眉紧锁;那一刻,她怅然无助,因为如山的试卷许久都没弹琴了。她坐到琴旁,敲击着令她神往的琴键。随乐声响起,慢慢地,眉头舒展开来,神情也柔和了;慢慢地,脸上有了一丝笑意,身体也随跳动的.音符而灵动起来。许久都没这么放松了,何时才能给这些疲惫的孩子减负,让他们真正渐至佳境呢?

读书版

@史婧_要使劲儿:书,本就是需细细品读之物,反复咀嚼,方知其中韵味。幼时爱看《格林童话》,其中一篇《海的女儿》让我印象颇为深刻。初读时,还不懂爱情,只觉得那小小的美人鱼最后变成泡沫是何等令人惋惜;但待长大后再细品,那种悲哀之情反而淡了许多,觉得它更像是表达了一种对爱情执著追求的态度,那是一种绝美的壮烈。

感悟版

@史婧_要使劲儿:“你说人生艳丽我没有异议,你说人生忧郁我不言语。”人生本就是变化无常的,我们无法预料人生未来路上的坎坷何时出现,也不能保证佳境何时来临,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常怀一颗乐观心。钢琴正是由黑白键组成的,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人生亦如此,苦难与幸福交杂出现,但只要心怀信念,苦难之后,必将渐至佳境。

“盗墓”版(加长版)

@天天甜甜tiantian:某年某天在某深山老林,胖子和吴邪到了一个墓穴。据说墓里埋的是汪藏海的一个门客。

“哎,我说吴邪同志,咱接下来怎么办?我可事先声明,爷对你们南派的什么寻龙点穴可是一窍不通啊!要不咱打个电话,把你三叔喊来?”胖子嬉皮笑脸地说道。

“要能找得到他,我还用去找你?”吴邪瞪了胖子一眼。

“那咱就蒙吧!大不了小爷我把这块地全都挖了,我就不信挖不到这墓!”胖子道。

“等你挖完了,咱们估计也得交代在这儿了!”吴邪无奈地说道。

“那天真同志,你说怎么……”胖子硬生生把话憋了回去,因为他看见吴邪拿着洛阳铲上下翻飞的情景,顿时目瞪口呆。“你……怎么会?看来天真同志,爷可是小看了你啊,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胖子调侃道。

吴邪面上并没有什么表情,淡漠地说道:“自从小哥进入青铜门之后,我就开始进行技巧与法术的训练,同时也和三叔的人学寻龙点穴之法。我不能永远让你们保护我,我也想堂堂正正地站在你们身边,不求帮助,但求不拖累!于是我就前前后后参加了多次倒斗。开始的时候,失去你们保护的我依旧天真幼稚,有一次甚至差点搭上我的小命。但后来就渐至佳境。”

篇3:2014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3分)

“ 采菊东篱 下 , 悠然见南 山”,这是陶渊明的“闲”;“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是刘禹锡的“闲”;“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这是夜游承天寺的苏轼的 “闲”……闲中有愉悦,有闲适, 有悠然,有豁达,有淡泊……

日月星辰,山林湖泊,花鸟虫鱼 …… 琴茗书画,吟咏歌舞 , 静思遐想……田野村庄,万家灯火……皆为“风光”,生活体悟, 万千种种。

请以“闲对风光独自游”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 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解题】

可运用正向思维,肯定“闲对风光独自游”的做法。第一,从 “是什么”的角度谈。“闲”,不仅仅是“空闲”“闲暇”等外在层面的“闲”,更是“闲适”“悠闲” 等精神层面的“闲”。“风光”不仅仅有表层义,指“风景”“名胜”等;它更有引申义、比喻义, 指“琴棋书画”“静思遐想”“乡村风俗”“城市风貌”“生活场景”等。第二,从“为什么”的角度谈。考生可从“探寻精神家园” “满足精神需求”“追求逍遥人生” “尽享诗意生命”“远离喧嚣生活” 等角度谈为何要“闲对风光独自游”。第三,从“怎么样”的角度谈。考生可从“懂得生活哲学” “保持独立人格”“关注心灵需求” 等角度谈如何才能做到“闲对风光独自游”。

可运用反向思维,质疑“闲对风光独自游”的做法。比如,可谈 “何必要闲对远方的风光独自游赏呢?身边真切可感的父爱、母爱难道不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美丽风光吗?”等。

【范文】

闲对风光独自游

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赶来助兴,拍打着我向前游览的脚步。 戴着耳机,似被多瑙河蓝色的忧伤所笼罩。“沙沙沙,啦啦啦。” 感受着雨中的朦胧诗意,我要让青春肆意飞扬。触目所及皆让我心旷神怡,可是再美的风景任我欣赏,也会有这么个人前来扫兴。

“你在干吗?”迎面对上母亲的脸,“感冒刚好就出来淋雨。” 真是倒霉,大街上也能碰到她。 “快回家,身体是本钱,别胡闹。” 望着母亲决绝的眼神,我只得愤愤地接过她手中递来的雨伞,抱怨着,跺着脚往家走去。唉,我的青春生活一去不复返喽。

小雨 ,小雨 ,你何时再 来 ? 让我飞至你的怀抱,倾听你对自然轻柔的呢喃;让我拭去你晶莹的泪珠,感受你的多情与欢愉 ; 让我与你共舞,飞至云间,俯视晨曦下的世间万物。可是现实总是不近人意,不一会儿太阳就也来了。明晃晃的阳光晒得我有些发愣。算了,等不来雨了,我也要让阳光为我的青春生活增添光彩。

搬出家里的老式自行车,看到它黑亮亮的躯壳在阳光下泛着油光,我乐得想要大喊。蹭蹭跃上我的“宝马”,在窄窄的院中开始旅程,高高称霸于车座之上, 不时用手掌轻抚那在墙上攀登的爬山虎,想到今日不再有老妈的束缚,我骑得更欢了。但是得意时往往没有好下场,果不其然 , 来不及刹车的我立刻与花坛里的仙人掌来了个亲密接触。

老天,望着膝盖上密密麻麻的黑色硬刺,哭笑不得的我立刻徒手去拔,可这黏人的刺又趁机钻入了我的手指头,疼得我呲牙咧嘴,顿时感觉我的青春生活是那样不靠谱。正在这时,母亲回来了。顾不了掩藏战绩,只是一个劲儿冲她傻笑,顺便发射求救信号。母亲见了,霎时什么都明白了。她飞奔至我身边,便絮絮叨叨地埋怨我不让她省心,接着她也用手拔刺,我见她不时蹙起眉头。显然,她的手指头也遭了秧。

我凝视着母亲的脸,突觉心疼不已。其实,我又何必苦苦寻觅美丽的风景,母亲难道不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美丽风光吗?

篇4:扬州中考满分作文:渐至佳境

“吃”可能是我们接触最多、关注最多的字眼之一。吃、穿、住、行里,“吃”为先。爷爷爱吃咸,爸爸爱吃甜;江苏人爱吃米,山西人爱吃面;“吃”,能折射出社会生活,说不定还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

请在“吃”后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吃_________

示例:吃西瓜、吃的趣事、吃食堂的日子、吃的变化、吃在扬州、吃瘪、吃香、吃亏是福。(不必受示例的限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它文字。)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思路点拨】

国以民为本,民以吃为先。“吃”是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话题,一日三餐,因为吃的内容、情景、过程各不相同,演绎出多少有趣、动人的故事;因为吃的地域、时代、人群各不相同,体现出多么丰富的文化景观。

本题包括导语、题目、示例、要求四个部分。导语对“吃”的意义作了解说,帮助考生正确理解题目;题目规定了本题是半命题作文,“吃”后面的部分需要考生自己去补充;示例由实到虚,帮助考生打开思路;要求方面,对文体作了限制,同时强调了诚信原则。

半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是补题,补题决定了文章的文体、选材乃至结构、立意。为了帮助考生补题,题目给出了8个示例。聪明的考生一看这些示例就应该明白,写作成败的关键是能否从示例中巧妙突围。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尽量不用示例。如果不动脑筋,从示例里挑一个来写,很容易和别人的文章撞车。从对阅卷结果的统计来看,考生写得最多的是第一个示例“吃西瓜”,几乎占到15%;其次是“吃的趣事”。以这两个示例为题写作的,最高分也不过56分(满分60分)。以所提供的示例为题写作的,无一获满分的。

二、巧妙借鉴示例。即从各个角度借鉴示例的补题方法。示例囊括了词和短语,短语包含了动宾、动补、偏正等诸多类型,这为我们恰当拟题提供了思路方法。比如,第一个示例是“吃西瓜”,这是夏天里最惬意的一件事。据此我们可联想到春天、秋天、冬天各个季节里让人感到最惬意的“吃”,拟题为“吃桃”“吃梨”“吃烤山芋”等。再如,第八个示例是“吃亏是福”,如果你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吃亏未必是福,一味忍让只会让坏人坏事更加猖獗,那么你可以拟题为“吃亏未必是福”。

三、抛开示例,以我为例。直接从自己的生活里搜寻适宜的体验和感悟,提炼出精彩的题目,绝大多数满分作文都属此列。如《吃咸肉的两个月》《吃,要有真性情》《吃相》《吃意盎然》《吃尽离愁苦》《吃不了,兜着走》《吃奶》等。

以下是两篇精选的满分作文,供大家借鉴赏析。

【佳作展评】

吃咸肉的两个月

老家的人都爱吃咸肉,简直成了一大“嗜好”。男人们从地里劳作回来,往长条椅上一坐,高声喝道:“弄碗咸肉来!”不一会儿,女人们便端出早就准备好的饭菜,红黑色的咸肉和青绿色的蒜苗儿一起躺在大瓷盆里,红绿相映,让人顿时食欲大开。(细致地描绘,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情趣。)大姑父有一次竟一口气吞下了半碗肉,着实让人大吃了一惊。

我却是个例外。在吃这方面,我像我妈,对咸肉,没有太大的兴致。也正因为如此,每当家家户户都忙着买肉腌制准备过年的时候,我家依旧是一派悠闲的景象。

搬到城里后,老家的亲戚们都争着往我家送咸肉,家里两根两米长的木棍,正好派上了用场。每到腌咸肉的季节,这两根木棍上便挂满了腌制好的猪的各个部位,有小姑送来的“后座子”、大姨送来的“蹄膀”……(多么熟悉的情景,多么温馨的画面。)

送得最多的就是小姨了。她家并不富裕,公公中风在床,又要翻盖新房,小姨和姨父整天忙里忙外的。外婆见到妈妈,总是说:“你和生荣 (我舅)要多帮帮小丫头呢!”(“小丫头”的称呼里,包含着焦虑、怜惜、关爱之情,也可见作者体察之细微。)

因为爸爸在外地工作,我和妈妈就是天天吃咸肉也要两个月才能吃完,何况我吵吵嚷嚷着不愿吃,就更不知什么时侯才能消灭掉了。青菜炒咸肉,我只用筷子挑几下(动作中见情绪,用语传神。)青菜,然后将筷子一放,就回房去了。面对我的消极反抗,妈妈只能连声叹气。

三月桐,花似雪。(明为写景,暗为叙述的推进。)在梦幻般的枝头,开满了白色和粉红色的桐花。漫步桐林中,感到春天又到了,紧随而来的又将是那怎么也吃不完的咸肉了。不过,这时的我长大了些,也明白一些事理了。看着这一排排的咸肉,我就会想,它们身上凝聚着亲人的几多关爱哟!

姨父重新找了份工作,小姨也开了家小卖部,生活终于滋润起来了。我心甘情愿地吃了两个月的咸肉,也一次次地从中咀嚼出了亲情的味道。(点题。)

原来,咸肉竟也是如此的美味可口啊!(“原来”,表达恍然之悟,和前面对咸肉的态度、情感形成对比。在对比中升华主题,收束全篇。)

【阅卷者说】

第一眼看到这篇满分作文,感觉作者的书写并不漂亮。但一读到“往长条椅上一坐”,我的眼睛就亮了起来,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厉害”的考生。本文有两点很“厉害”:

一是文字中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芬芳的泥土味道,让人陶醉。文字背后隐藏着作者对生活敏感而细微的体察,传达出对生活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热爱之情。

二是在叙述技巧方面,无论是转折、过渡,还是推进、呼应,都比较从容自然,不生硬,不做作。

吃奶

(标题很有新意,吸引人看正文。)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段对话:两位老人互问对方最爱吃什么,两人竟不约而同地说出了“吃奶”。没什么可害羞的,这话一点也不可笑。(文章一开头就很严肃。两位老人相同的答案,耐人寻味。)

吃着妈妈的奶长大的孩子是幸福的,给孩子喂奶的妈妈也是幸福的。几乎每个妈妈在少女时代都曾发过誓,以后绝不会干那事,而当那一刻真的来临时,又都不会有丝毫的犹豫……(平常的语言里,有着深刻的内涵。)

一次在街边,看见一个小宝宝正在妈妈怀里吃奶,那样的安恬。我想她此刻一定很幸福吧!她一边吃一边不时地动动小脚,那是一种怎样的惬意啊!回到家,我问妈妈,我是不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妈妈先是一惊,接着骂我没良心。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憨憨地笑了。(两处细节描写。街边母亲喂奶,自然流露出真情;孩子动动小脚,场面美好温馨。“我”与妈妈的对话,朴实真切;“我”挠头憨笑,惹人喜爱。)

事后,便在心里埋怨自己怎么竟忘了母乳的味道。可事实上又有多少人记得呢?(推己及人,问得好!)

尚在吃奶的孩子自然是不知道感谢喂奶的妈妈的,可已经长大的我们怎么竟也渐渐淡忘了妈妈的哺育呢?妈妈为我们精心准备饭菜,我们不屑一顾;妈妈生病了,我们只会耍一下嘴巴功夫;而对妈妈充满关心的唠叨,我们竟感到厌烦。(由吃奶到对母爱的感受,角度转化巧妙、自然。)

是的,很多时候,人们只有在亲身经历过后才知道世事的艰难,很多人只有在做了父母后才知道母爱的伟大。可是我们等不起!很多事情,逝去的永远逝去了,忘记了的就很难再想起。如同母亲的奶水,这可是我们得以生存的动力呀,可我们竟渐渐淡忘了。(在畅快淋漓地表述时,不忘扣题。)

记得在游玩双乳峰时,导游问我们那山峰像什么,有人说像包子,有人说像馒头,然而竟没有一个人能联想到母亲的乳房。(看似闲笔,实则将论说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突出这种情况的普遍性。)

每一位母亲在给自己的孩子喂奶时,都是腼腆的,但不是犹豫的,因为她的心里埋藏着博大的爱!(“都是腼腆的,但不是犹豫的”,多么简洁而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每一位母亲”,由个体扩大到群体。)

你吃过妈妈的奶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不要忘了奶水的甘甜,也请不要忘记拥抱给了你生命并滋养你生命的那个人!(结尾既照应开头,又深化了主题,富有力度又充满温情。)

【阅卷者说】

笔者在阅卷时发现,考场作文写“吃”什么的都有——吃肉、吃鱼、吃苦头、吃亏、吃闭门羹……可选材最奇特的,当数这篇文章了。“吃奶”,多么独特的标题,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的视线。越往下读,感受越深。

文章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题记,没用小标题,没有“日记体”“剧本式”“药方式”等形式上的创新,而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用看似平淡的叙述,表现出深情而动人的主题——母爱。

篇5:江苏扬州中考满分作文

终于,我来到了一个地方。这里是这样的宁静。这里有青葱的树木,嫩油油的小草,蓝得如蓝水晶般的天空,还有那碧波荡漾的湖。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升学考试的失败,没有那令人恐惧的困难。我大口大口地的呼吸着这没有任何杂质的空气。

我躺在一棵挺拔的松树下,与温暖的泥土亲密接触,好舒服呀。在这一刻,我仿佛忘记了一切痛苦与忧愁。可这平静的气氛并没有持续多久。我又猛然想起了那次失败。它不停地纠缠着我,不停地在我脑海里打转。打破了我原本已平和的心境。我不知到该怎么办。

此刻的蓝天白云,都已不能使我平静。我想起了荆棘鸟。它的一生就是为了寻找荆棘丛,让那尖尖的棘,刺破自己的心脏,用血唱出生命的第一首歌也是最后一首歌。

我又想起了霍金,他十七岁的花季遭遇了病魔的狂风骤雨,把他原本美好而又充满希冀的生活打得支离破碎。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在等待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用信心和希望写下了果壳里的宇宙-<<时间简史>>。无论是荆棘鸟还是霍金,他们都选择了在挫折与困难面前,昂起了头,迎向风雨。勇敢地接受人生的考验。而我又有什么理由去逃避这一切呢?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篇6:扬州中考满分作文:渐至佳境

------------------画一个圆,然后再在周围画上许多射线,这就是太阳,旭旭是学画的。

旭旭每个周末都要到离家很远的老师家去学画。两年来,每周都是如此,爸爸骑一辆自行车把旭旭放在后座上,旭旭的脸就靠在爸爸的后背上,他觉得很温暖。他最幸福的时光往往就是在爸爸每个周末载他到老师家去的那条小路上,记得有一次冬天,天气冷得厉害,爸爸依旧把旭旭放在车后载着旭旭到老师家去。一路上,旭旭冷得发抖,拼命地叫着嚷着喊冷,可爸爸从头到尾没有说一句话。旭旭很奇怪爸爸为什么没有责怪他没有用,也没有安慰他,而是一句话也不说。

旭旭一直都想问爸爸关于这个问题,可是已经没有机会了。因为旭旭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明天爸爸就要带着小保姆也就是现在的未婚妻离开这个家了。旭旭很难过,一个劲地在画纸上画着太阳,绿太阳,因为妈妈说太阳是绿色的,虽然小云阿姨也就是他的“后妈”说太阳是红色的,但是旭旭讨厌小云阿姨。他认为妈妈说的才是对的。画着画着,抬头看看日历,发现今天是礼拜六,也就是旭旭学画的日子,看来今天是去不了了,旭旭闷闷的想。

不知不觉爸爸走到旭旭身边,对他说:“旭,今天是你学画的日子吧,爸爸送你去吧?”旭旭心里想,哼,难道他想对我做最后一次的感情施舍吗,我才不稀罕呢!但是旭旭又是多么渴望和爸爸再走一次那条小路啊。“施舍就施舍吧,我接受了。”旭旭心里想着也就随爸爸出了门。

路上,月光照着两个人,投射出两个长长的影子,仿佛四个不认识的灵魂。爸爸开口问道:“你恨爸爸吗?”

“……”一阵沉默。

“我知道你恨我,但是……你还记得吗,去年冬天我送你去学画的路上,你冷,闹得厉害,可我一句话也没说。你知道为什么吗?”爸爸问,旭旭猛地一抬头,他当然想知道。

“我当时什么也没有说,我知道你冷,但爸爸也冷,我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我不开心的时候向谁说呢?你妈妈,她不会听,她只关心她的麻将,她的穿着……而我,和她根本无法沟通……我现在已经找到了能够和我分担一切的人了,我知道爸爸怎么对不起你,可是……”

第二天早上起来,爸爸已经走了,旭旭看着窗外刚刚升起的太阳,仿佛明白了什么。他走到桌前,把红笔拿了出来,慢慢的把绿太阳改成了红太阳,红太阳,真好看,就象旭旭脸上的笑容。

满分理由发展等级:“绿太阳”“红太阳”具象征意义,太阳的颜色是父母的婚姻变故在幼小的儿子心灵上的投影。旭旭画画对太阳颜色的改变,反映出他对父亲的理解和对小保姆转换角色而成的后妈的内心的接纳。文章以故事的形式出现,形象地诠释了“感情亲疏”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旭旭很奇怪爸爸为什么没有责怪他没有用,也没有安慰他,而是一句话也不说”一句,为后文父亲道出原委埋下伏笔,全文因此而既有悬念感而又文气贯通。

考生个性特点:情感丰富而细腻。

文化背景分析:有家庭生活方面素材的积累,也不排除有第一手材料。

篇7:扬州市中考优秀满分作文

曾经因为生活的压抑,我的思想几乎医学专用,但因为有它,几乎医学专用的思想被唤醒,于是便拥有了我这一生的最爱——文学。

也许维特斯根是对的,语文永远无法到达思想和情感的中心,只有在思想和情感的边缘游离。是的,我根本无法用语言来解答它的精彩,但它至少把我从黑暗的边缘拉到了光明的世界,托起了我重生的起点。它带着我看尽了世界的精彩:有时在瀑布飞泻的花果山上嬉戏;有时在环境恶劣的保尔筑路队里生活;有时在好汉林立的梁山泊中游荡;有时在情感纠葛的大观园里徘徊;有时在阴暗潮湿的巴黎圣母院里思索……

看尽了精彩,思想也成熟了许多,我接受了现实的无奈和失败。这才知道,这叫精彩。生活在这片天空下,好像有点鲜活的色彩。我不在贪婪夜的黑,不再惊羡旭日的绚烂,不再期待樱花的浪漫。我学会用文字承载我的思想用语言排遗遣我的寂寞。

我曾写出这样一段话:冷漠是我唯一的表情,孤独是我今生的宿命,我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然而我却被这片天空下的冬阳给融化,我已溶解到文学里。我也曾在无数个深夜向内心深处发问:“我必须这样精彩下去吗?”答案是不需任何条件的肯定。

篇8:2013年扬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渐至佳境:比喻兴趣逐渐浓厚或情况逐渐好转。

知识越学越有趣,乐曲越弹越流畅,风光越赏越美妙,作品越读越精彩,与人相处越来越和谐,对镜微笑越来越自信……

成长中,谁都有过姿态不断调整、认识不断深化、领悟逐步加深、境界逐步提升的经历。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分3分,请认真书写。

【命题透视】

扬州市中考语文作文题前几年一直延续着“生活化”“情感化”的特点,从“呵护”“在乎”到“忍不住 ______”“不能没有你”,都是如此。2013年的作文题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渐至佳境”是一道充满了文化味的命题。“渐至佳境”是一则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说画家顾恺之吃甘蔗,从上端吃到下端,别人问其原因,他说,“渐至佳境”,也就是越吃越甜的意思。当然,考生不一定要知道这则故事,然而熟读《世说新语》的考生必定会会心一笑。

这道作文题文化气息浓郁,面貌清新美好,既贴近考生生活,又不落俗套,让人眼前一亮。此题关注考生成长,引导考生自我调整、发现美好、积极传递正能量。提示语显得很贴心,降低了审题难度,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一是简析题意。二是提示选材,引领考生与外部世界对话,与内心对话,与生命对话,省略号给了考生更为广阔的空间。三是引导立意,题目中的“渐至”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有效地防止了宿构和套作;而“佳境”又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智慧和才情的舞台。

这道作文题还有一个注意点,即多了3分书写分。虽然往年书写情况也一直是作文评阅的重要元素,但专门拿出3分书写分,并安排专人评判,这在扬州中考作文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也是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的呼应。

这道命题作文,虽然只有4个字,却有3个写作关键点:

一是要描绘“佳境”的美好。这则命题,可写的题材很广,举凡风光美景、自我成长、社会生活、情感体会、文化探访等,都可以入题。但无论写哪一点,都要在主体内容的后半部分,用适当的篇幅描绘进入佳境状态后,那种或有趣,或流畅,或精彩,或和谐的境界。

二是要勾勒“渐”的变化过程。“渐”是“逐渐、慢慢”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看,本题所写的变化,可以是一种转折关系的变,如以前和父亲关系不和谐,后来因为某件事,和谐了,于是渐至佳境;也可以是一种递进关系的变,以前还可以,现在越来越好,渐至佳境。无论是转变还是递变,都要注意勾勒“变”。

三是要展露“至”的欣慰、愉悦乃至自得之情。“至”是“到了、进入”的意思。进入美好的境界后,必然会酝酿出一种正面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必特别挑明,但字里行间一定要有所流露。读者读到此处,自会悠然会心,粲然一笑。

【评卷扫描】

据阅卷现场统计,这道作文题,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得分徘徊在42分左右,他们的文章,要么扣题不紧,要么选材不新,要么主体单薄。

第一,扣题不紧。

这道作文题,有严格的切题要求。考生如果不注意题目要求,自顾自地随便乱写,或者拿事先准备好的文章“生搬硬套”,必然会滑向跑题、离题的深渊。阅卷中我们发现,有不少考生将“渐至”写成了“突至”,文章中缺少渐变的过程,显得很生硬,没有层进感。例如有一篇文章,通篇极力展现家乡浓郁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对故土这一“佳境”的欣赏、喜爱之情,文笔很好;但由于没有切合题目中的“渐至”两字,没有体现出对家乡的认知过程,因而最终只被判为三类卷。还有一篇文章,主体部分采用了并列式结构,选取了三部名著写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了置身书海这一“佳境”的沉醉之情,但并没能体现出逐渐深入的品读过程,因而只被评为二类卷。

第二,选材不新。

不少考生的选材局限于提示语,结果导致撞车现象严重。例如:一开始不理解父母,后来通过一件事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和父母的关系渐至佳境;学习某学科,由讨厌到渐感兴趣再到享受成功;心情低落时,受一只蜗牛或蜘蛛或毛毛虫的启发,情感有所变化,精神继而振奋;学习某种技能,如骑自行车或游泳,从生疏到熟练;参加活动,由自卑到自信,战胜自我,感受成功;通过写初一的幼稚,初二的叛逆,到初三的拼搏,表现对初中生活的认识,展现一个成长懂事的过程……这些选材都显得俗套有余,新意不足。遍览2013年一类卷作文,选材上往往别具一格。其中的差别,特别值得备考2014年中考的考生深思。

第三,主体单薄。

各地中考语文作文评分细则中,大多有内容丰富、饱满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主体厚实,内容自然丰富;主体干瘪,内容自然单薄。这次作文,有些考生写读书,明显还残留着小学生作文的痕迹,主体部分的每个段落都只是泛泛而谈自己如何读书,既没有生动的阅读细节,也没有真切的阅读感悟,结果居然大言不惭地说自己的阅读已经“渐至佳境”。这样的白开水作文,不是个例,而是占相当大的比例。这样的文章,其实反映了我们很多考生在平时写作中,浮于面上,缺少细致的观察,缺少深入的思考,更缺少精微的描写。同样写阅读体验,如果善于处理详略,主体部分能腾出笔墨描写一下“佳境”的美好,展现一下“至”的欣悦,效果自然很不一样。

【迷津指点】

综合看来,考生要想在作文上获得高分,既离不开平时的读书和积累,要在阅读中丰富思想,提升素养,习得方法,培养语感;也离不开认真观察,要勤于思考,从生活中撷取素材,老实、真诚地去写作,将生活写真、写实、写细,写出生活的气息,写出点滴的真情,写出自己的思考。

第一,要写出“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的层次。

就“渐至佳境”这道作文题来说,只有抓住“渐”字,才能走进“佳境”,所以,应该有一个从“渐近”到“渐进”的过程。细读提示语,不难发现,不论是其中的两个“不断”,两个“逐渐”,两个“逐步”,还是6个“越……越 ……”,无一不在强调必须写出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例如有考生写自己“识琴”,就先后写了识外形、听音色、辨断纹,从而写出了从只知看事物的外表到识其本质的认知过程。还有一位考生选择了写阅读《昆虫记》,写出了自己多次品读后,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小时候读,觉得它是一部百科全书,有点乏味;长大一点后重读,觉得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语言风趣;后来再读,读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和大自然的美好,读出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这样写,不仅切合了题意,层次也非常分明。

第二,要创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以“渐至佳境”这道作文题为例,题目中的“佳境”二字,应该是作者浓墨重彩表现的重头戏。展开怎样的“佳境”画卷,才能给读者带来“路转溪桥忽见”的惊喜呢?

选材独特易进“佳境”。

优秀的作文总是各有特色的。有的考生凭借自己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想别人所未想,以新鲜独特的选材引人入胜。例如有一位考生写自己对家乡扬州的螺丝结顶巷的认识过程:一开始,他在网上了解到此巷有闹鬼的传闻,于是带着好奇之心来到古巷,在入口处了解到古巷名字的由来,对古巷的认识加深了一层;接着,详写自己游览古巷的见闻感受,写出了古巷宁静幽深的意境,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这样一来,就很好地契合了“渐至佳境”的题意。还有一位考生写对“香”这个字的领悟渐至佳境的过程,选材新颖,胜人一筹,将读者带入了“佳境”。

构思巧妙更显“佳境”。

例如,同样是写对初中生活的回顾,如果用日记体,就显得更加别致;同样写学艺术特长,如果以老师的口吻给学生写一封信,写出老师眼中的学生一步步渐至佳境的过程,转换角度,就比中规中矩的写法更见创意;同样写参加朗诵表演,写朗诵《凤凰涅槃》,语意双关,内涵就显得更加丰富,构思也显得更为精巧。

第三,要体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

拿“渐至佳境”这道作文题来看,要想深入“佳境”,必须要有丰富的思想、深刻的立意。立意高远的作文,往往令人回味悠长。例如,有考生写看老人钓鱼,领悟到垂钓不应只注重结果,而更应享受垂钓的过程,由此联想到人生可以从容流连于旅途的风景,而不必功利地追求结果。此文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颇有深度。再如,有考生写车站偶遇一对老人携手相伴,写出了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佳境;有的考生写回乡下过年,逐渐悟出了温暖亲情的守候是回乡最甜蜜的牵引;有的考生借观察打年糕,悟出了“好的东西,都是反复打出来的”的道理……文章有了深刻的内涵和意蕴,方能把读者带入高远的天空、佳妙的境界。

【例文点评】

一类文:

渐至佳境

麦收季节, 机器的轰鸣声震颤着我的鼓膜, 空气中充斥着的闷热压迫着我的神经。考试失利,我有些颓唐地坐在小院里。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细碎麦秸迷了我的眼,生疼。阳光炙烤着大地,似乎蒸干了每一滴水分,也蒸干了我对生活的热情。 (“蒸干”勾连虚实两句,巧妙!)

“帮我倒杯水。”略带沙哑的喊声从院外传来。奶奶回来了,她看起来心情不错。

奶奶走近了,身后留下一串汗滴印。

“回来歇会儿? ”我拿了块毛巾递给奶奶。“回来拿根扁担,马上就回田里去。”奶奶抓过毛巾,使劲在脸上抹了几下。 (“抓”“抹”两个动词,契合农忙情境。)

我仔细打量了奶奶一下。她原本金黄的草帽被汗水浸得发暗,即使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也显得毫无光泽;衬衫看上去似乎能拧出水,上面沾满了又细又碎的麦秸。她裸露在外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汗水“冲刷”过每一寸皮肤,混杂着尘土,留积在脚踝处的沟沟壑壑里。脚下的布鞋也蒙上了一层土,显得灰扑扑的。 (观察细致!没有乡村生活经验,很难写得出来。)我凝视着奶奶,她整个人上上下下都散发着劳动者的气息,她的那种单纯的热情也一点点照亮了我昏昧的心。 (点扣题目中的“渐”字,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笔。)

“还是休息会儿吧。”我递过搪瓷杯。“哪里等得了? ”奶奶猛灌了一口水,一时间显得挺执拗,“农时最等不得了! ”“老王,下田喽! ”门外传来村上几个邻居的呼唤声。“哎! 这就来! ”奶奶抄起草帽,忙不迭地向门外走去,连院中也留下一串汗滴印。 (与前文的“汗滴印”相呼应。)

我走到门口,望向奶奶远去的背影———有些衰老的形迹,却一步一个脚印,依然坚定地向土地走去, 带着她对土地的热爱, 带着中国的农民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以小见大,升华主题。)

我捧起搪瓷杯,也尝了一口,顿感沁人心脾的凉爽。水中夹着汗水与泥土混杂的淡淡涩味,却又格外甘甜。心中似乎有股泉水喷涌而出,我知道,那是我对未来重新涌起的希望。

猛然想起奶奶忘了拿扁担,我一把抄起它,冲出门外。

乡间的风夹杂着丝丝麦香扑面而来,我抬起头,望见的是奶奶远去的背影。我忽然明白了:麦收,正渐至佳境;而奶奶对生活朴素的热情,正有力地推动着我向前,让我对生活的领悟也渐至佳境。 (点出“佳境”的两层内涵,绾结全文。)

【总评】本文选材较为独特,写出了奶奶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感染“我”,引领“我”渐至佳境的过程。文章的一大亮点是细节刻画非常传神,对奶奶的外貌描写很见功力,比如“金黄的草帽被汗水浸得发暗”“衬衫看上去似乎能拧出水,上面沾满了又细又碎的麦秸”,语言富有乡土气息,若非细致观察或亲身体验,是写不出来的。文章的第二大亮点是将少年的消极颓唐和老人奋进的热情形成对比,将“我”经历失败后的颓然和受奶奶启发后的奋然形成对比,情感转变的过程具体、自然。结尾画龙点睛,点题水到渠成。全文情景交融,摇曳多姿,以浓郁热烈的乡村气息感染人,以朴素热情的生活态度激励人。

二类文:

渐至佳境

《兰亭集序》的诞生或许是个偶然。 (此断语破空而来,让人好奇。)

深厚的功底之外,应该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境界。

我不知道王羲之是渐入还是顿入,总之,他入了。于是,有了《兰亭集序》。

佳境,来之不易啊。 (这感慨,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从前学素描时,画到青菜、土豆之类,我总觉得像在画木乃伊,毫无情感可言。我画得懒洋洋的,蔬菜们也懒洋洋地躺在纸上。 (“懒洋洋”勾连上下两句,妙!)老师巡视时,看见了我的作品,大惊失色:“停! 停! 你不带感情画吗? 假设你现在很饿,这是一棵绿油油、香嫩可口的青菜,试着画出来。”

我强打精神,握着笔,“刷刷”画了两条不深不浅的直线。看着这两条毫无生气的直线,我无奈地说了一句:“感情,貌似要慢慢培养。”

我尽力想象着,却毫无成效。就在我绞尽脑汁,大脑将要卡壳死机之时,突然,脑中闪过一个名词:土豆泥! 香喷喷、松软软的土豆泥,与牛排一起食用的土豆泥,该有多鲜美啊!

眼前那个丑陋的土豆似乎一下子变得形象光辉起来,满身的小孔似乎也在阳光的抚摸下看起来平整多了。我甚至几乎可以听见它霸气的叫声:“我是土豆泥,我骄傲! ”(此处描写生动、鲜活。)

好! 就画你! 我拿起笔,飞快地涂抹起来。我想象着我画的不是土豆,而是做土豆泥的原料。

不一会儿,我长吁了一口气,满心欢喜地扔下了笔,看着那个“生猛”的黑白土豆,真想上去咬一口。自然,刚才我入了佳境。

佳境,还真是渐至的。佳境,还真是来之不易的。

我看着这幅画,不由得浮想联翩:是不是凡事只要有个标杆,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成功呢? 那我是不是应该将哈佛毕业生的工资表挂在床头呢? (此处的说理,有些“无厘头”,为什么不沉淀一下,写一点能引发读者深思的道理呢?)

正傻笑着,老师打断了我的幻想:“不错嘛! 好好努力! ”(呼应前文,结构严谨。)

【总评】这道作文题,很多考生都写了自己的学习经历。本文也是,但所写的内容不是一般的学科学习,而是学画画的一段往事,这就比一般的题材来得新鲜。并且,小作者先写自己“总觉得像在画木乃伊”,再写渐入佳境的过程中感悟到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充满激情,这感悟不人云亦云,也来得新鲜。文章语言灵动活泼,充满跳跃性,有一股淡淡的幽默气息,也使阅读本文成了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

不足之处是,小作者运用对比式结构写了自己学画画时的感悟,这其中展现的不是“渐至”,而是“顿至”。如果前文能铺垫一笔,写写自己如何绞尽脑汁,似开窍而未开窍,然后有所感悟,进而“渐至佳境”,就显得更加切题。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______,请相信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二:请以“痕迹”或“不露痕迹”为题,写一篇文章。

篇9:2015年扬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请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感悟,以“苦趣”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从2012年开始,扬州市的中考作文题一直采用全命题形式,引导考生以自我为中心体验生活,感悟成长。为了进一步降低审题难度,命题者往往会提供一些材料,只要考生认真审读,把握其中的关键信息,获取高分应该不成问题。这道“苦趣”依旧如此。

“苦趣”,用当下最时髦的话讲就是接地气,原因很简单:谁没有苦中含乐、苦中带趣的亲身经历呢?“苦”既可以是物质条件的艰苦,也可以是学习过程中的压力,还可以是精神上的磨砺。“趣”则是指能使人感到心动、愉悦的趣味。此外,“生活中的趣味,有些是从苦中得来的”又揭示了“苦”与“趣”的密切关系,即苦是趣的前提,趣是苦的升华。考生在写作时,应务必让阅卷教师在“苦”的过程中渐渐体味到自己或他人的“趣”,而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生很苦很累,若现在不苦不累,将来会更苦更累。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这一点考生应该明白,应该落实到字里行间。

选材上,“苦趣”具有较大的空间,既可以是童年艰苦的生活带来的“趣”的回忆,也可以是游历艰苦带来的对自然风光的“趣”的认识,还可以是读书艰苦带来的对人生感悟的“趣”的理解。行文时,考生必须带着切身体验,问问自己究竟苦在哪里,如果泛泛而谈,就难以写出深度。如果单纯地写刻苦学习,恐怕只能在及格线徘徊,因为,“撞车”的可能性极大。

考生不妨从三个层面多角度界定:其一,生活层面,比如旅游时遍访名山,游戏时争强好胜等,苦中有乐,乐中显趣;其二,学习层面,包括文化学习、器乐学习、舞蹈学习等,学习成绩的提高、兴趣爱好的养成无不是先苦后甜、苦尽甘来的;其三,精神层面,诸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一种志存高远的乐趣,“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一种忧国忧民的乐趣等。

综观考生的文章,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扣题不够准确,表达不够多样。

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符合题意,开头、结尾最好能点题,特别是中间记叙部分要具体。而要使内容具体,除了丰富性外,还应适当地穿插描写、抒情、议论。必要的描写能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能为下文埋下伏笔;必要的议论、抒情能抒发情感、升华主旨,能让文章提升档次。遗憾的是,不少考生在文章中要么只写“苦”,要么只写“趣”,忽略了“苦”与“趣”的辩证统一,而且表达上也做得不够,因而影响了得分。

2. 选材不够精当,描摹不够细腻。

写作时,要谨防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即使选择大众化的题材,也要注意彰显特色、闪出亮点。这道题,如果考虑不充分,在选材时就极易“撞车”,因为考生大多生活在“蜜罐”里,苦的事情多半集中在学习上,因此,要想赢得阅卷教师的青睐,就要尽可能地选择新颖的题材,或者通过合理安排、有序组织,借助景物描写、倒叙手法、细节描摹等,使平常的内容增添新意。

3. 层次不够起伏,语言不够有味。

“文似看山不喜平”,行文时要有层次,最好能一波三折。同时,语言也是重要的得分点,写作时要努力使语言或幽默风趣,或清新亮丽,或真切朴实……绝不能平淡无奇,寡然无味。

如何才能写好这篇全命题作文?

1. 彰显个性。

生活层面,同学们不妨以材料中的“艰苦的历险将汤姆·索亚带进了神秘新世界”为火柴,擦亮自己生活中的“苦中带趣”的经历,想想自己曾经经历过哪些冒险或游戏,最终收获了“趣”。同学们也可以写写和家人一同出游时的经历。比如,雨中登泰山,尽管爬得很辛苦,然而登上泰山之巅后,四周美景尽收眼底,征服之趣溢于言表。此外,做家务、干农活等也不轻松,也需要下一番苦功,倘使能够从中发现一点点趣味,亦是独具个性的素材。

学习层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同学们可以写自己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讲解不停地眼看、耳听、手写、心记,全神贯注,毫不懈怠;课后依然在思考着难点、疑点,忧心忡忡,寝食难安。尽管学习之苦一言难尽,但其中的趣味亦不容忽视。当自己经过艰难的思索,最终得出了正确答案,定会乐不可支、喜形于色;当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定会乐在其中、喜不自禁。苦与趣是对立统一的,只有正确对待学习中的苦,不被暂时的困难所打倒,才能享受到成功的趣味。

至于精神层面,建议同学们认真思考,多多揣摩名言警句,相信你们也会从中读出不一样的趣味。

2. 彰显睿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与人之间,即便是双胞胎,亦不可能呈现出相同的特质。鲁迅曾说,第一个把女子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子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依旧用鲜花比喻女子的只能是蠢材。精神领域的磨砺,往往映射出荡气回肠、震撼人心的生命气息。当众人纷纷将目光聚焦在苦读、苦练上时,你不妨从道德养成、能力提升、精神砥砺等方面诠释人生、品味人生:要么像宋濂那样,用主观上的勤奋、精神上的追求战胜一切物质上的匮乏;要么像汤姆·索亚那样,在洞中历险时,表现出临危不惧、关爱他人的高尚情趣等。这需要智慧,需要功力,需要独特的人生感悟。

3. 彰显创意。

彰显创意,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比如,行文时或采用倒叙、插叙等方法,使文章结构与众不同;或采用题记、后记、小标题的方法,使文章结构更加完美,层次更加清晰;或用改换人称、变换对象的方法,使文章角度新颖,内容独特;等等。再比如,大家都从正面肯定,你不妨从反面或侧面否定;大家都着眼于整体,你不妨着眼于局部;大家都从大处落笔,你不妨以小见大;当大家都用第三人称叙述时,你不妨采用第一人称独白或第二人称对话的形式。此外,通常情况下,选用日记体、书信体、童话体进行写作的人不会多,你也不妨在这方面下点功夫。

同学们都知道,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苦读”,记述了幼时抄书之苦、借书之难和成年后求师叩问之难、行路之艰、生活之苦五件事。作者在与那些被绮绣、沃甘肥的同舍生对比之后,点出“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里的“足乐”就是进德修业,就是人生的最高志趣。因此,同学们也可以从求学经历的苦趣中撷取几个特写镜头,或叙或议,叙议结合,从而创设出全新的主旨和丰富的意蕴。

一类文:

苦 趣

奶奶爱吃苦瓜,家中的餐桌上几乎每天都能看见一小碟绿色的、被切成小块的苦瓜。我向来不喜欢吃苦的东西,因而从未把筷子伸向那片区域。全家也只有奶奶一个人吃得津津有味。(题目是“苦趣”,开篇却写吃苦瓜,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匠心独运)

那一次,我看奶奶在吃,也不禁动了尝一尝的念头,便小心翼翼地从碟子里挑了一块最小的,放入口中,一股浓烈的苦味随即在舌尖上爆裂开来。“呸呸呸!奶奶,这么苦,你怎么吃下去的啊?”我不禁埋怨着。奶奶却不说话,只是笑着看着我。(这么苦的东西,奶奶怎么吃得如此香?尽管奶奶没给出答案,但读者的胃口早已被吊了起来。苦瓜很苦,苦到什么程度?看看小作者所写的“苦味随即在舌尖上爆裂开来”便能略知一二。这依旧是伏笔,为下文国画学习之苦奠定基础)

苦瓜是苦的,初二的学习生活也是苦的,而我还要在繁忙的课业之余抽出时间练习国画,有时心里会有些许莫名的烦躁。每个星期日接近一整天的课程令我麻木,不能灵活地使用毛笔画出生动的动物、植物令我急躁,妈妈时不时地催促、埋怨令我感到压力,这样的感觉就像吃了苦瓜——苦涩!我想要结束这枯燥无味的国画课程,却又舍不得放弃那已经陪伴了我六年的画笔。

国画老师教给我们一种新的画种——工笔画。翻开那本《宋人小品》,我仿佛走进了幽深的大自然,眼前有娇艳欲滴的花朵、翩翩起舞的蝴蝶,耳旁似乎回响着啾啾的鸟鸣声和不知疲倦的蝉鸣。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不敢相信这些小精灵竟出于画家之笔。惊讶之余,我迅速地选择了一幅,画好脚本,紧接着不停地修改,而后蒙上有胶矾的宣纸。我又从笔筒里取出一支狼毫笔,细细勾勒。少时完毕,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不久,大功告成。我有些惊讶地看着自己的画作,那栩栩如生的小鸟似乎被涂上颜色后就会扑棱棱地展翅飞走。同学们都有些羡慕地看着我,我的心头不禁漫开了一阵喜悦。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画画的乐趣,我庆幸当初没有放弃。(国画之美,跃然纸上;国画之趣,妙不可言。小作者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放弃)

国画课结束后回到家,餐桌上依然有一小碟苦瓜。我拿起筷子将一块苦瓜放入口中,还是一样浓郁的苦味,我将它用力咽下去,在渐渐消去的苦味中,竟然有丝丝沁人心脾的甜味在我心头弥漫开来。我似乎理解了奶奶为什么那么喜欢吃苦瓜,她喜欢的也许并不是苦味,而是苦中的甜、苦中的趣。

其实,苦和趣本是一家,可是,大多数人只看到了“苦”,却忽略了“趣”;而真正能感受到“趣”的人,也就不觉得苦了。(既照应开头,又升华主旨。苦瓜虽苦,但细细咀嚼,竟有沁人心脾的甜味。苦和趣原本就是一家,吃得苦,方显趣)

总评:这是一篇令阅卷教师赞叹不已的佳作。其一,双线交汇,构思精巧。苦瓜很苦,但苦后竟有“丝丝沁人心脾的甜味”;学国画很苦,但看到自己画的小鸟栩栩如生,“似乎被涂上颜色后就会扑棱棱地展翅飞走”,其间的兴味自是难以言说。其二,语言优美,善于描写。小作者品读《宋人小品》时,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其三,卒章显志,别具匠心。苦中含乐,苦中显趣,“苦和趣本是一家”,小作者能领悟到这一点,文章的立意自是与众不同。

二类文:

苦 趣

凉爽的风掠过耳畔,落下一地斑驳的碎叶。金色的阳光洒在地上,晕出温暖的光影。我屹立于巍峨之上,扬起嘴角:“原来苦中也有乐趣。”(开篇点题,不同凡响)

攀登长城的经历还时常浮现于眼前。七月的北京像一座添了柴的熔炉,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车窗外的树叶蔫得打了卷,说不出名儿的鸟儿的聒噪使得空气中更添了一丝烦闷。我盯着氤氲在车窗上的水汽出了神,心里被不快与烦躁充斥着。(有视觉,有听觉,读罢如临其境。尤其是生动形象的比喻,让人感同身受)

车在蜿蜒的公路上缓缓向前,“嗞”,刺耳的刹车声使我猛地回过神来,下车脱离了空调后的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冰火两重天”的滋味。沿着青石小路缓缓向前,只一会儿工夫,细细密密的汗珠便沁了出来,“滴答滴答”,从我的额头顺流而下直至鼻尖,又落在了青石小路上。这是我留在长城的第一个印迹吧?

环顾四周,正前方是古色古香的牌楼,左右两边都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城墙屹立于群山之上,依稀可见。沿着一边的石阶,我与同伴拾级而上。石阶的跨度很大,每迈上一级都感觉有些吃力,我逐渐感到力不从心。

“看,这台阶的缺口好精致啊。”同伴拍拍我的肩,示意我朝脚下看。真的,从脚下的这级台阶一直朝上望去,石阶上都有大小不一的缺口。但缺口并不像田间小路那样坑坑洼洼,而是光滑得像是被匠人们精心打磨过。这或许是几千年的暴雨侵蚀而成的,又或许是因为它们承载了数不胜数的游客的足迹。我不由得暗暗赞叹这石阶的顽强。面对滴水穿石,它们没有退缩;面对游客的踩踏,它们迎难而上。而我呢?刚刚走了一段路就快被困难打倒了,难道不应该感到惭愧吗?

我咬咬牙,坚定了信念,继续向上。虽然累,但步伐足够坚定;虽然慢,但我一直努力向前,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我到达了第三个烽火台。

从上方俯瞰大地,人如细蚁。林涛涌动,一阵清凉的风拂面而来。原来在这巍峨之上,竟然有如此美妙的风景,竟然有如此的乐趣!(有苦,有趣,但苦味不浓、趣味不深。反倒是对顽强的石阶予以了浓墨重彩,实则没有必要)

长城之行中,我懂得了“滴水穿石、迎难而上”的道理,领略到了“一览众山小”的风景。虽然闷热的天气给这次旅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我在这份苦中收获了乐趣。清爽的风掠过耳畔,拨开云雾,像是对我坚持的鼓励。烦躁的心渐渐归于平静,我扬起嘴角:“这原来就是苦趣。”

总评:写文章就犹如建造一座精美的大厦,谋篇布局恰似搭建大厦的框架结构,而语言则是不可或缺的装潢。要想装潢出彩,就必须提升语言的魅力。这篇文章选材上不是很出众,但小作者的语言功力不可小视,无论景物描写,还是写登长城时的艰难历程,都显示出不一般的水准。如,“七月的北京像一座添了柴的熔炉,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车窗外的树叶蔫得打了卷,说不出名儿的鸟儿的聒噪使得空气中更添了一丝烦闷”,就多少有点老舍的语言味道。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痛苦的经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总能体察到异样的趣味;也唯有深入其中,我们才能真正长大。如果小作者能在选材以及内容的详略安排上再细细斟酌,文章就能更上一个台阶。

题一:请以“走起”为题,完成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篇10:扬州中考满分作文:渐至佳境

我,是林逋园中的一枝梅。

寒冬渐至,百花凋散,世界的一切失了颜色,我独立枝头,傲然,水流得迟缓了些,却道凝不住许多愁。黄昏罢,天色欲晚,倏忽有“无人与我共黄昏”之愁思,又见得水中悄然映得淡影,细细的波纹载着我的花影,浮动。林逋先生恰恰踱入了园,定在我的面前,凝眉不语,又倏然开闹起来,笑道:“此花独立于枝头,乃幽独超逸,香传万里者也!”转又俯身,掬一捧清泉,撩动我水中疏影。我顿觉慰然:“如今独立于园中,却仍有知我者,仍能不畏寒风,枝头留香,纵不能香传万里,也足矣,何怨之?”顿豁然,愈加挺立些,眺望得林逋挥毫写道:“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虽知终有一天会凋落,仍望当下留香满园。

我,亦是王冕画中的一枝梅。

一树梅花,比邻砚池而栖。王冕日日习书作画,频洗笔砚,池水已黝黑。而池旁的梅树仿佛是池水灌溉生长的,满树梅花透着墨色墨香,我便于其中绽放。墨色点染,墨香清淡——便是花中的我。我未曾见过是否有一个我正真切地开放在枝头,散发出溢满乾坤的清香。倒也无妨,笔墨之气充斥着我的胸膛,不必苦于凋敝于尘俗,我便如此在纸上永存,且让清气长留于世。

王冕题下一首诗与我比肩:“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笔下留香,亦世代留香。

篇11:扬州中考满分作文:渐至佳境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扬州中考满分作文-时代赋予我的天空1,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书香的天空下,我领略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展云舒”的那份超然;

我感受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那份大气;

我想像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那份凄凉;

我还能品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那份美丽;

我更能体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份自信!

在书香的天空下,我知道了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我也开始渐渐懂得我们这个世界是真善美与假丑恶不断抗争的空间,但我也更加坚信,人性闪烁的美丽是宇宙中永不褪色的光辉。

初叩“书香”的大门,是妈妈指引的。妈妈教我背唐诗,呤宋词,还给我讲故事。童年最美的画面就是妈妈牵着我的手漫步于瘦西湖畔,跟我一起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最难忘的一句话,就是妈妈在讲人鱼公主的故事时,最后人鱼公主变成泡沫消失在茫茫大海上,妈妈看着我流泪的眼睛说:“人鱼公主一直想变为人,但她并不知道,在她为别人的快乐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时,她已是最美好的人了。”

进入“书香”的大门,已是几年以前的事了。我放弃了不少玩耍的时间,选择了读书。我一直恋恋不舍的是黛玉的.葬花词,“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我难以忘却苔丝的温柔与三毛的细腻;我也对《家》《春》《秋》的结局难以释怀……当我与母亲去秦淮河时,我仿佛看见了朱自清笔下那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积淀六朝历史的沉沉的绿,是六朝金粉所凝的吗?我常想,那剑桥大学的康河柔波的映衬下,是否还有一位诗人吟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撒哈拉大沙漠中,是否还有一个坚强女人在竭力地描绘着她的“梦中小屋”……

上一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组工作制度下一篇:新年新计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