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品牌分析

2024-04-08

阿迪达斯品牌分析(共6篇)

篇1:阿迪达斯品牌分析

30---阿迪达斯与耐克创建品牌的故事

你失去了金牌,就不要去赢取银牌,你的前面没有终点。

——耐克广告

每位选手,每个高度,每场比赛,都要获胜。

——阿迪达斯广告

阿迪达斯和耐克的品牌创建发人深思。阿迪达斯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欧洲,经过50年代到70年代的几次革新,一个主导市场的品牌诞生了。80年代,阿迪达斯重要的欧洲市 场遭到了耐克的猛烈进攻,它的发展也因此有些磕磕碰碰。但90年代阿迪达斯发生的革命性突破使它又重新崛起。耐克独具特色的成功史主要是在美国上演,它开始于70年代,成长于80年代,90年代耐克在锐步的打击下重新振作,飞速发展。这两家企业创建品牌的战略和活动足以令人大开眼界。

本书并不想在此为这两个品牌写传记,我们希望的是能在一个历史背景下讨论这两个品牌创建工作中给人的一些启发。通过研究它们所做的工作,探讨它们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我们希望为其他品牌提供有益的借鉴。

这是本书探讨品牌创建计划所面临的问题的4个章节中的第一章。第七章将讨论如何运用赞助活动来创建品牌;第八章讨论网络的作用。赞助活动和网络不同于传统的广告与促销,许多企业由于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两种新的工具,还在进退两难之间。此外,在这些新的具体背景下讨论品牌创建的问题和规律也能运用在其他的背景中。最后,第九章的案例分析将说明其他一些成功的经验,并探讨品牌创建的最高层次问题:深化与忠诚消费者的联系,在他们当中培养核心顾客。

每个章节结束后,我们还把各章主要的观点、启发和原则进行总结。主题就是建立品牌不是只意味着做广告,所以品牌的管理工作不能只由广告代理商来承担。相反,在品牌识别和品牌定位的指导下,企业应对传播活动和相关媒体进行整合和分配,让它们共同发挥作用,产生影响。这项任务在目前的理论水平和企业现状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阿迪达斯——成长的年代

1945年德国人阿迪·达斯勒创建了阿迪达斯。达斯勒是个制鞋匠,还是位痴迷的业余田径运动员。他从1926年开始从商,当时他家里开了家制造专用轻质跑鞋和足球鞋的工厂。1948年由于家庭纠纷,达斯勒公司一分为二,其中一家叫“彪马”(Puma)的公司归阿迪·达斯勒的兄弟,另一家就是阿迪达斯。

阿迪·达斯勒对于阿迪达斯的意义正如菲尔·耐特对于耐克一般,他的影响甚至超过后者。他不但是位田径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也是位推崇工艺、品质和热中于创新的企业家和发明家。他倾听运动员的意见,亲自参加田径比赛,坐在板凳上和选手们分析他们对运动鞋的需求。“功能第一”是公司的主旋律,“给运动员们最好的”成为公司的口号。

从一开始,阿迪达斯就以产品创新为发展的动力。阿迪·达斯勒是许多技术突破的始作俑者,共获得超过700项的专利。在阿迪达斯,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双冰鞋,第一双多钉扣鞋,一种特殊的轻质跑鞋,胶铸足球钉鞋。阿迪达斯的旋入型鞋钉是个非常革命性的概念,人们甚至认为它为德国足球队1954年获得世界杯立下了汗马功劳。

阿迪达斯的管理在很多方面看起来像一个家族公司,阿迪·达斯勒的妻子帮助管理公司事务,5个孩子都在公司工作。长子霍斯特·达斯勒具有营销的禀赋,他率先将品牌在视觉上与运动员、运动队、大型比赛以及相关体育活动联系起来。在他的倡导下,阿迪达斯成为第一个向优秀运动员免费赠送运动鞋的公司,第一家与运动队签定长期提供球鞋、球袜合同的公司,使人们在许多世界级的比赛中看到优秀运动员们脚上穿着阿迪达斯的产品。然而其中最重要的营销活动莫过于积极赞助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如奥林匹克运动会。

阿迪达斯与奥运会的联系历史悠久。最早在1928年的奥运会上就出现过阿迪达斯的运动鞋,1932年第一次穿阿迪达斯鞋的运动员获得奥运会金牌。1936年在德国举行的奥运会上,杰西·欧文斯破记录地一人获得4枚金牌,令观众席上的阿道夫·希特勒大为光火。拍摄了欧文斯穿着阿迪达斯跑鞋的照片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奥运会成为阿迪达斯最理想的赞助对象,它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它为最优秀的运动员提供了大舞台,也为各种项目所使用的运动鞋展现不同功能创造了最好的机会。与可口可乐、Visa卡等其他赞助商不同,阿迪达斯运动鞋为竞赛锦上添花。阿迪达斯与奥运选手和比赛的长期合作使阿迪达斯得以与奥林匹克运动建立了坚实的联系,而其他间歇地赞助奥运会的品牌要发展这种关系是十分困难的。

霍斯特·达斯勒的一个创意是在特殊体育盛会召开之际推出新产品。这个传统始于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当时阿迪达斯导入附属品牌——“墨尔本”,推出了改进型的多钉扣运动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方法来引进一个新的附属品牌了。在那年,穿阿迪达斯运动鞋的选手打破了33项纪录,获得72枚金牌。

阿迪达斯在达斯勒革新精神的推动下,采取金字塔型的品牌创建模式,在3个层次产生影响。首先,该品牌吸引了许多想出成绩的运动员,这不仅是出于他们的需要,更在于阿迪达斯的不断革新,为选手们发挥高水平带来了技术支持。其次,阿迪达斯品牌在那些登上重大比赛领奖台的运动员身上频频出现,激发了更多潜在消费者——周末探险者和业余运动员们——的需要。在这个层次上,真正能满足需求的产品和口碑传播起了关键的作用。第三,上述运动员的品牌偏好逐渐渗透到一般消费群中。

阿迪达斯赞助专业运动员、俱乐部和重要比赛等活动都是面向这3个层次的,但重心还是专业运动员。在大型体育盛会的电视转播里频频暴光逐渐转化成创建品牌,影响第三层次顾客的视觉资产。

阿迪达斯在60年代和70年代可谓一枝独秀,这套金字塔型模式也因此特别奏效。市场规模的差异使阿迪达斯比那些小竞争者更能有效地、充满进攻性地实施这套战略。

到1980年,阿迪达斯的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主要产品类别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0%。公司生产150种不同样式的运动鞋,17个国家的24个工厂日产量达到20万双。阿迪达斯的产品(包括服装、运动器材和装置)在150个国家销售。

进入80年代后,阿迪达斯的品牌模式开始失效。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运动产品市场,金字塔底的那部分消费者中参加跑步活动的人数激增,耐克抓住时机,大获成功。很难想象阿迪达斯怎么会错失良机,一项70年代末的调查还分明显示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曾穿过阿迪达斯的运动鞋。穿阿迪达斯参加纽约马拉松比赛的选手从1970的150人增加到1979年的5000人。

尽管阿迪达斯在跑步项目运动员中颇受青睐,但事业的顺利使它忽视了慢跑热潮的兴起和耐克的崛起。这是成功者常见的想法在作祟:为什么要在陌生的领域投资呢?慢跑不是群体性或竞技性体育项目,它和公司熟悉的市场不一样,慢跑者也不在阿迪达斯金字塔型模式的3个层次中。阿迪达斯也无法与什么队伍、俱乐部或组织(也没有国家或全球联盟)建立联系。

这其中也有些自大的成分。阿迪达斯的设计师对设计慢跑者穿的鞋来说是个外行,他们觉得降低跑鞋的要求似乎就是降低了专业水准。事实上,他们最终设计出了一款新跑鞋,他们觉得这双鞋会让任何穿上它的人瘸了脚,于是就给它起了个外号叫“瘸子”。阿迪达斯的态度和德国汽车公司对日本凌志出现时的反应很相似:好的车是为严肃的司机准备的,他们不需要软座和茶杯托子。

耐克传奇

菲尔·耐特于1964年创建了蓝飘带运动用品公司,他的本意是从日本向美国进口价格低廉的Onizuka运动鞋。与耐特一起投资的是比尔·鲍尔曼,他是俄勒冈大学的田径教练,对跑鞋略有研究,喜欢改进跑鞋的设计。除了创业,他们的目标是为参赛的田径选手改进跑鞋。当时的品牌外观看起来像阿迪达斯和彪马的混合体,名称改了好几回,从Onizuka虎到虎牌到阿西克司,质量、运输和经营上也问题不断。

1972年蓝飘带公司开始在韩国生产自己的产品,把品牌名称定为耐克,还确定了它的勾状商标(当时的设计费是35美金)。70年代,耐克的销售量以年递增2倍到3倍的数额增长,从1976年的1 400万美元到1978年的7 100万美元,到1980年时达到27亿美元,1983年时超过9亿美元。1979年,耐克占美国跑鞋销售量接近一半,一年后它超过了长期主导美国运动鞋市场的阿迪达斯。在耐克销量飞跃的背后是人们对兴起于70年代,席卷整个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跑步健身运动的狂热。耐克借助这股浪潮,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菲尔·耐特,这位前田径选手和跑步的热中者敏锐地看到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需求。

菲尔·耐特希望耐克成为像阿迪达斯那样的权威运动鞋品牌。耐克的哲学是更好的技术带来更好的表现。公司不断改进产品和功能,从而赢得了跑步团体的尊敬。耐克在70年代的发明有“铁模鞋底”(Waffle Sole)和“Astrograbbers”,这两种产品立即使运动员的表现大为不同。

早期耐克品牌创建工作沿袭了阿迪达斯的模式,主要是增强运动员们对产品的偏好。头几年耐克资金不足,无法吸引一流选手,所以大多关注运动场上的新星和奥运会的小项目。随着销量的增长,吸引的选手也在增多。当时的做法是让耐克的商标标识出现在获胜者的圈子里和电视屏幕上,不但提高运动鞋的声望,还创造情感性和自我表达型利益。深入挖掘体育运动所蕴涵的情感从一开始就是耐克奇迹的秘诀之一。

耐克寻找的运动员的类型有别于阿迪达斯,他们特立独行、个性强烈、脾气暴躁、富于进攻性。耐克最早的品牌代言人史蒂夫·普里方丹(Steve Prefontaine)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长跑明星,他集中体现了耐克明星的特征。1975年他在一次车祸中不幸遇难,他的塑像矗立在耐克总部,供后人缅怀。网球明星伊里尔·纳斯泰斯(Ilie Nastase)也是这类典型,他因此被人们叫做“Nasty”(名字的谐音,意为“放荡”)。耐克1972年从阿迪达斯手中转签了纳斯泰斯,但这段合作并未维持太久。约翰·麦肯罗是另一位出色的网球手,在赛场上以脾气火暴闻名,他与耐克于1978年签约。耐克的麦肯罗广告画面是一双鞋,广告上写着:“NIKE,麦肯罗最喜欢的四字单词”。这个双关语巧妙地表现了耐克的品牌实质。

耐克早期的广告传达了它的品牌个性。1977年耐克在《跑步者世界》等杂志上发布了第一批杂志广告,照片上的妇女越过一座交通堵塞的桥,标题是“人与机器的对抗”。另一幅照片上一位孤独的长跑者在浓荫密布的道路上前进,标题是“前方没有终点”。画面把读者从喧闹的都市带到空气清新的郊外和运动员正在经历的意志考验。画面表现的故事让那些忠实的跑步者感到振奋。它唤起了人们的共鸣,很快成为张贴在宿舍、卧室里的热门海报。这些广告和海报令人感到耐克的“酷”,与高高在上的阿迪达斯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70年代中期,耐克规模尚小。由于请一流选手当代言人的费用十分昂贵,耐克的广告攻势还显得比较温和。为了让小额预算能财尽其用,耐克建立了自己的顾问班底。耐克向顾问团里的大学教练所率领的队伍免费赠送运动鞋,为他们组织的夏令营提供赞助,给他们一些酬劳和安排每年一次到耐克总部所在地旅行。这些教练简直不敢相信他们免费得到运动鞋后还有报酬!在活动的第一年有10名教练加入,后来人数增加到50名,而耐克的商标也因此得以出现在黄金时间播映的美国大学男子篮球联赛的半决赛和决赛场上。

另一个高回报的项目是“西部运动员之家”,这是设在俄勒冈州犹他市的训练中心,专供那些没有训练场所和设施的奥运选手在比赛淡季使用。当时这里收留了许多东欧运动员,这些人对耐克的资助十分感激。1977年开设的“西部运动员之家”起到了显著的宣传效果,也向一流选手们表明:耐克是站在他们一边的。

爱钦斯(Ekins,从耐克的英文单词倒拼而来)是耐克又一次重要的活动,它凝聚了耐克的技术声望和促销人员的心血,在基层消费者中建立起品牌的声望。耐克雇佣参加爱钦斯项目的人,接受过有关生产运动鞋的技术培训,熟谙耐克的经营哲学。爱钦斯小组成员随即被派往各个市场,充当运动品商店的销售顾问,从复杂的技术角度向骨科医生说明耐克运动鞋是如何能够防止受伤,组织促销门诊和街头咨询,在周末竞赛会上与运动员交流(公路赛跑、田径比赛等)。他们得到的信息都及时反馈到耐克总部,指导下一阶段的研究。

爱钦斯项目在当时非常独特,甚至是革命性的。其他运动鞋公司都没有这些具有竞争性的高技术,也没有熟悉和热爱体育运动的专家充当营销顾问。这种面对面的品牌创建活动对建立耐克和顾客的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活动可以追溯到耐克创业的早期,当时它的经理们就经常在田径场边逗留,与运动员打成一片。

耐克受挫

耐克在1983年陷入了危机,库存品大量积压,销售和利润下降,重要人物离职,耐特退出了公司的日常管理,公司开始走下坡路。个中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耐克冒险扩张到时装业,却受制于没有精良的设计和高级的设备。品牌开始模糊起来,出现了不明智的延伸,如妇女休闲服饰。为了进入欧洲市场,公司消耗了重要的管理和财政资源。新的生产机器并没有生产出竞争中的赢家。但公司受挫最明显的原因还是耐克未加防备地遭到锐步的阻击。

锐步1982年的年销售量是3 500万美元,1985年激增到3亿美元,它的绝招是产品迎合了当时的妇女尤其是美国妇女对舒适、合身和轻便服装的追求。锐步发明了舒适柔软的皮质、颜色亮丽时髦的运动鞋,一下子吸引了许多时尚人士、特别是妇女。女演员西比尔·谢波德穿着橘红色锐步鞋配上夜礼服参加了艾美奖的颁奖礼,为锐步发布了一次时尚宣言。锐步成功地抓住运动鞋业的空隙,有力地打击了耐克和阿迪达斯。

耐克在发现和回应这种势头所犯的失误与阿迪达斯10年前在跑步热兴起时所犯的错误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耐克觉得当时发展得还不错,所以它对涉及新市场的潮流(如女性健美操)以及运动员代言人和大学教练顾问团发挥不了作用的领域不感兴趣,这里耐克也犯了自大的毛病,它也觉得锐步的鞋太花俏、劣等,不适合那些严肃的跑步者和运动员。

耐克东山再起

就在耐克准备东山再起的时候,菲尔·耐特重新接管了公司,开始重新定义耐克的品牌识别。他认为耐克意味着体育运动、竞技水平和合体称身的运动服,这个想法帮助公司重新判断耐克究竟“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见表6-1)。休闲装、休闲鞋不是耐克,篮球鞋才是。另一个结论是耐克与消费者存在着情感联系,这暗示着耐克品牌应该超越产品,落实到运动员们穿着产品时的感觉和体验。

耐克改变了品牌游戏的规则。将近20年时间,耐克都依靠大量的品牌代言人。到1983年,大约有2 000名田径选手、半数NBA球队和其他运动员与耐克签约。赞助费用每年都在上升,花掉了大部分耐克的传播预算。相反,广告量很少,局限在专业杂志。这种传播方式必须改变。代言人策略将更重视效果而不是数量,只有少数非常有影响力的运动员才能入选。同时,耐克将增加广告投入,将品牌推到公众面前。迈克尔·乔丹既是这个新政策的工具,也是耐克新的符号标识。

3年困难期后,耐克的销量开始增长。1986年,耐克终于成为10亿美元的公司,开始新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销售和利润增长。1990年,销售额上升到22亿美元,1994年38亿,1998年96亿。这个阶段的胜利归功于3个品牌决策和攻势。我们将逐一介绍,它们是:以策略为核心的广告代言人(从乔丹开始),利用全国性广告占据主导地位以及“耐克城”连锁店的发展。

迈克尔·乔丹——以品牌策略为核心的广告代言人

1984年,耐克与乔丹签定了一份5年合同,给乔丹的条件还包括赠予耐克的股票,以及以前所未有的礼遇在耐克运动鞋上使用乔丹的名字。乔丹的总价值合计高达每年100万美元。这个价目是阿迪达斯或匡威开出的价钱的5倍。这两家企业都认为乔丹不过又是个产品代言人而已,却没想到他会成为一个市场战略和整个运动鞋、运动服生产线的核心。

《财富》杂志曾刊登过一篇醒目报道,认为就耐克当时的财务状况,签定这么个合同实在是个大错。结果却证明,这个合同是个“完胜”的交易,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乔丹,他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想。

在许多人看来,乔丹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篮球运动员。他是凭借自己高超的球技,并非完全靠个头和体力控制赛场,而是征服了世界。他以出众的速度和惊人的弹跳在空中完成了一个个精彩的动作,观众被他出神入化的表演所吸引,他成了全世界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此外,乔丹还是一位朴实敬业、不断进取的人,他平易近人的个性赢得了更多的尊重。总之,乔丹是位非常难得的影响力超过国界和体育项目的运动员。耐克处心积虑地把乔丹的魅力化为企业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乔丹的素质和才能说明耐克的努力没有白费。

乔丹对耐克的影响是巨大的。乔丹身上凝聚了活力、声望、高超的竞技水平和令人振奋的体育精神,他的分量超过任何耐克理想中的标志。耐克借助乔丹创造了新品牌“飞腾乔丹”(Air Jordon),生产五颜六色的篮球鞋和配套的服装。“飞腾乔丹”既是成功的广告战役,也是品牌战的胜利,在第一年销售量就高达1亿美元。乔丹第一次穿上这种运动鞋就遭到了NBA官员的禁止,他们认为这违反了联盟的着装条例。耐克敏锐地感到这是一次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的大好时机,于是发起一场广告声援,宣称“飞腾乔丹”被禁是由于它“革命性的设计”。结果耐克和“飞腾乔丹”登上了无数报刊的封面头条,NBA遭到围攻。这件事最后以有利于耐克的结局告终。

“飞腾乔丹”不但增加了乔丹的魔力,也为耐克公司创造了展示其新技术的途径。耐克在1974年就掌握了在鞋底里加上一个气囊这项技术。(一位NASA工程师在投奔耐克之前曾向阿迪达斯提供过这项技术,阿迪达斯把它放跑了。)

运动鞋销量提高,耐克的销售额也随之加大。耐克认为公众还不了解这种“空气技术”,便接着开发出“可视”型气囊鞋(Visible Air,在鞋底边有个能看到里面的小窗口)和“强力气囊”(Air Max)系列。新系列在1987年推出,广告预算为2 000万美元,耐克第一次用上了电视广告。空气技术的功能性利益随即被竞争者效仿,但由于乔丹的关系和耐克对“空气”品牌的专有权,人们仍然认同耐克的技术优势。

乔丹使耐克得以跨出跑鞋的圈子,在美国刚刚开始盛行的篮球运动上大做文章。几乎一夜之间,即使不从销量上看,耐克也成了高档篮球鞋的主导产品。

乔丹作为耐克代言人的成功证明了明星代言制度的有效性。乔丹签约几年之内,布·杰克逊(当时惟一一位职业橄榄球和篮球双料选手)也签约成为耐克在1987年开发的一个新的运动鞋系列的代言人。“布是橄榄球的内行”和“布是篮球的内行”两套该产品的广告和海报立即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杰克逊臀部受伤后,耐克马上用另一位双料职业明星迪恩·桑德斯把他换下场。1995年,泰格·伍兹也和耐克签约,他的任务与代表篮球的乔丹一样,为耐克的高尔夫球系列运动设备和服饰摇旗助威,充当代言人。

广告——创造媒体中的主导形象

许多品牌会有这些疑问:如果我们发起一次进攻性的广告战役并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会出现什么后果?建立的品牌资产有多少?事情会有什么不同?这会使我们在业界占据主导地位吗?收益是否大于支出?耐克的个案是对这些问题最好的回答。公司做出保证,要把广告投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执行时要事半功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坚持执行的标准。过去,企业的品牌决策往往依靠模式,这些模式是由于成功的专业运动员所影响的市场日益扩大而逐步建立起来的。耐克在实质上改变了它创建品牌的模式,通过直接面向庞大的消费者来决定市场的导向。

耐克第一次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广告活动是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当时花费了2 000万美元。也就在那一年,耐克在美国的销量减少了12%,利润下降了30%。1985年到1987年,耐克的处境越发艰难,它在美国生产的份额从272%下降到16%,而锐步则从零增长到32%以上。走投无路的耐克开始大量增加广告投入,年广告额从1989年的4 500万美元上升到1992年的15亿美元。

城市广告战役

在80年代中期一次转折性的广告战役中,耐克迅速在许多追逐时尚的美国城市的媒体上树立了主导地位。表现耐克和某个城市生活的广告不断播放,耐克的运动员们出现在成千上万的招贴、海报和建筑物外墙上,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卡尔·刘易斯的长腿远远超出了布告栏的一般框架,十分引人注目。这些视觉冲击的目的在于把广告效力转化为销售力。

这次活动的中心城市是举办1984年奥运会的洛杉矶。活动包括一个名为“我爱洛杉矶”的电视广告,广告上出现了耐克赞助的著名运动员的画面——如卡尔·刘易斯跃过天空,落在威尼斯的沙滩上;约翰·麦肯罗和一位交通警察争吵等。这些场景还出现在海报、招贴上。通过视觉表现和冲击,耐克成为奥运会媒体关注的热点。耐克与奥运会在公众心中的关联度竟比奥运会的官方赞助商匡威高出几倍。匡威花钱赞助大会,阿迪达斯的钞票大把地投向各参赛队,而吸引消费者视线的却是耐克!

媒体广告

通过全国性的媒体广告,耐克走出了原先在消费者心目中固守的位置。耐克既重视媒体投放的密度,也重视高质量的执行工作。例如,早期一段广告表现了迈克尔·乔丹投篮时在空中的飞行动作,广告口号是:“谁说男人不意味着飞翔?”这个画面成了乔丹的标志,也成了前所未有的抢手海报。当时还不太出名的先锋派艺术家斯柏克·李设计的一个系列广告则表现了乔丹人格的一面。

耐克在1988年发动的“Just do it”广告(图6-2)更是家喻户晓。它被广告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佳广告的第四位,排在它前面的是五六十年代著名的大众汽车广告“想想小的好”,可口可乐20年代广告“停一停,轻松一下”和经久不衰的万宝路广告,超过了麦当劳(“今天你该歇一天”)、戴比尔斯(钻石恒久远)、米乐啤酒(好口味,别贪杯)以及ABSOLUT伏特加。

第一个“Just do it”广告的主人公是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克莱格·布朗修,广告口号是出现在黑色背景下的反白字。广告语没有念出声,但它却唤起了一代人的共鸣。正如耐克的广告导演斯科特·贝德伯里所说的:“我们不能把它挂在笔头,它已经远远超过了一条广告口号。它是一种思想,一种心态。”它让人想起一个过于肥胖的人推迟了他的减肥计划,忙碌的职员们被其他事情打乱了健身活动以及所有梦想参加体育活动却被种种事务打断的人。这仿佛是耐克在敦促人们去锻炼身体,马上去行动,去实现梦想。

“Just do it”的口号使用了很长时间,1997年曾一度被以“I Can”代替。“I Can”鼓励运动员们挑战极限,说明事业的成就应归功于个人。这次更改的目的是影响消费者的观念,使耐克更好地顺应90年代“关怀”与“分享”的社会主流。但由于创意执行时没有什么突破,它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反响。这个不错的创意有点生不逢时。“I Can”活动的失败强化了一个观点:一个广告战役要想成功必须具备许多条件。

耐克城——旗舰商店

1992年耐克在芝加哥城的北密歇根街区开设了第一家“耐克城”商店。这是从未在创建品牌中出现的方式。这家零售店销售空间有3层楼,将近7万平方英尺,18个独立的销售场展示所有的耐克产品。更重要的是,通过表现耐克品牌的活力、“Just do it”的哲学和直截了当的态度,商店传达了耐克的核心精神。空气里弥漫着MTV风格的音乐,大屏幕上重放着许多经典比赛,店里悬挂着麦克尔·乔丹在空中飞跃的巨幅海报,还有一个乔丹专柜。商店的建筑风格、布局、摆设、工作人员和整个氛围都在叙说着耐克自己的故事。

1996年,耐克城商店超过艺术馆,成为芝加哥最热门的旅游点,年客流量超过100万人,销售额2 500万美元。芝加哥耐克城开张6年之内,包括在纽约的更多的耐克城出现了。这些商店给消费者带来的是不受任何竞争者和零售商限制的无拘无束的“耐克体验”。与此相比,大多数接近消费者的方式是分散的、零星的,大多数销售耐克的零售商也不会为创建耐克品牌腾出这么大的空间。因此,耐克城商店在品牌创建中发挥了关键的核心作用,它们是聚合其他品牌活动的号令官。

耐克在欧洲

1981年起耐克开始在欧洲设店,在与阿迪达斯竞争的驱动下,商店发展得很快。

耐克在欧洲的成功帮助缓解了在国内的竞争压力。1984年,尽管耐克在美国的销量下降超过了10%,销售总额却上升了。

耐克在欧洲最大的挑战是定位问题。它在欧洲的品牌策略基本还是传统路线:针对专业运动员,强调高水平的赛场发挥和技术优势。这些核心识别的概念在美国非常奏效,但在欧洲,阿迪达斯拥有同样的品牌联想。因此,耐克需要让自己与众不同,通过宣传耐克的个性和美国化的传统背景,它的确做到了。

耐克的美国背景为品牌增加了深度和可信度。许多欧洲人认为慢跑和健身运动是从美国涌来的潮流,所以在这些人群当中,耐克容易找到定位。欧洲人,尤其是年轻人,十分热中美国货,可口可乐、哈里-戴维森、麦当劳、万宝路和李维斯等品牌都从中获益,耐克也不例外。

耐克在欧洲的广告上所采用的代言人和在美国的一样,虽然极力宣扬的是美国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耐克在欧洲市场是以挑战者面貌出现的,加上它那种直率、桀骜的姿态,耐克很快吸引了年轻群体。他们认为耐克很“酷”,因为耐克让他们感到叛逆狂放是可以接受,甚至是值得赞美的。相比之下,阿迪达斯太主流化、太普通、太小心翼翼了——它是爷爷奶奶们穿的鞋。理所当然地,耐克成为第一批在欧洲MTV频道出现的广告之一,广告开支超过任何知名运动品牌的总和。

早晨好,阿迪达斯

阿迪达斯错过了80年代运动产业的盛会,它沉睡不醒。1978年阿迪·达斯勒去世后,阿迪达斯失去了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1985年霍斯特·达斯勒的离世使阿迪达斯又失去了一位具有品牌远见的管理者,阿迪达斯品牌开始动摇、模糊起来。1989年,公司卖给一位备受争议的法国人——伯纳德·塔皮尔。塔皮尔的政治抱负超过他的商业兴趣,3年后,当他发现自己身陷财务困境时,他把阿迪达斯的控制权出让给了法国的一家银行财团。

这是阿迪达斯历史上最惨淡的一幕。1988到1992年间,阿迪达斯的年销售额从20亿降到17亿美元,同期耐克的销售额从12亿猛增到34亿美元。70年代末阿迪达斯还是美国市场的领袖,而1992年的市场占有率只有3%。1991到1992年间,在德国,阿迪达斯最重要的欧洲市场,市场份额从40%降到34%,而耐克从14%增加到18%。同时,耐克在欧洲的销量上升了38%,阿迪达斯则下降了差不多20%,公司损失1亿美元。

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阿迪达斯很晚注意到跑步健身的热潮和后来的健身操运动。当它姗姗来迟推出新产品后,产品的诉求点又不明确,背离了品牌的核心价值。(当阿迪达斯不再代表什么时,它就什么都不是了。)此外,阿迪达斯的营销计划仍沿用70年代的模式,而耐克已经创造和革新了许多使用的方法。阿迪达斯出现了品牌问题是毫不奇怪的,尤其是年轻人认为阿迪达斯非常保守,虽然好用,但不时髦。

阿迪达斯扭转局势

1993年春天,财务状况不佳的法国银行把阿迪达斯卖给了一家投资公司。该公司由罗伯特·路易斯-特雷福斯领导,他刚刚完成对萨奇广告公司的改造。路易斯-特雷福斯到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之前,阿迪达斯已经雇佣了曾在耐克任职的罗伯·斯特拉瑟和富有经验的创意天才——彼得·摩尔。这个新的管理阵容为阿迪达斯的复苏带来了信心。

他们的第一步是重新制定阿迪达斯的发展方向,压缩膨胀的产品线。接着他们仔细地制定了阿迪达斯的品牌识别,谨慎地开始了实施。这些措施是推出一个新的附属品牌、新的品牌管理框架、焕然一新的广告、重新调整赞助活动、计划以及品牌普及活动。

阿迪达斯的品牌识别

新的执行团队意识到,曾经中心突出、实力强大的阿迪达斯品牌已经动摇了。他们希望从根源上纠正品牌识别,找到过去所代表的那些东西,同时为品牌注入更多的情感和现代感。于是,一幅更清晰的阿迪达斯图景出现了,它指引着品牌创建工作。这个识别的关键部分是:积极参与、卓越表现和情感投入(表6-2)。下面将逐一说明。

卓越表现 阿迪达斯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生产优质产品、不断创新的企业和品牌。创新是它的传统,曾帮助过许多优秀选手发挥出高水平。阿迪达斯的原创性源自它理解运动员和他们的体育项目,是帮助选手实现自我的伴侣。

积极参与 耐克把卓越的表现等同于获胜和一流选手,阿迪达斯则重在参与。对阿迪达斯而言,卓越表现意味着战胜极限,克服障碍,这既可以在运动员们竞赛的过程中,也可以在他们与环境抗争的经历中表现出来。阿迪达斯对运动员们一视同仁,无论水平、项目、性别还是年龄。不仅仅是一流选手,每个人都能,而且,都必须参与。比起明星和个人,阿迪达斯更推崇团队、团队工作和团队精神。

振奋人心 无论是胜利的激动、超越时的狂喜、围绕着一个团队的情感还是面临体力挑战的紧张感,总之,每项体育运动的核心都是要让人感到刺激和振奋。和耐克相联系的情感是具有进攻性,甚至有点愤怒的。阿迪达斯的情感是积极的,重在参与竞争而不是获胜。对阿迪达斯而言,挑战自我是让人兴奋的,胜利是对出色表现的一种犒赏,而不是动力。

这个品牌识别第一次为阿迪达斯确定了塑造个性的目标。它将成为一个诚实、自然、严肃而有实力的品牌。这种个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真正的运动员的精神:一位公正地遵守比赛规则的人,一位敬业的参赛者和一名团队成员。

1993年,新的阿迪达斯品牌识别发布了品牌宣言,为品牌找到了焦点并且说明了与耐克的区别。它保持了阿迪达斯传统的生产技术、创新精神和卓越的表现,同时,又将品牌向积极的方向进行了延展。

寻找阿迪达斯品牌工作的焦点

新附属品牌——Equipment

阿迪达斯和其他运动服饰公司都会遇上典型的品牌垂直延伸的问题。它必须广泛吸引顾客,从专业选手、一流运动员到一般的爱好者,然而除了专业运动员外,更多的顾客并不需要性能卓越的产品。因此阿迪达斯和耐克、锐步一样,在大多数的产品类别里,产品的样式和价格是相当宽泛、灵活的。问题是阿迪达斯品牌已经冠在很多并非最好的产品上,所以品牌给人的感觉不是最出色的,消费者对最上层的产品失去了信心和好感。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品牌能否支持如此宽泛的产品线。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阿迪达斯在1990年为公司第一流的运动服饰导入一个新附属品牌。(其实这个主意在斯特拉瑟和摩尔加盟阿迪达斯之前就想到了。)这个名叫Equipment的附属品牌用来代表最棒的阿迪达斯产品,无论它是篮球鞋、足球鞋还是保温外套。传播活动的焦点也集中在Equipment产品上。它们体现着振奋人心的消息,代表了以技术为保障的卓越表现——这正是阿迪达斯的品牌精华。Equipment成了阿迪达斯的“银色子弹”。

当消费者意识到Equipment品牌保持了阿迪达斯特有的一流产品时,阿迪达斯品牌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它仍然意味着积极参与、投入情感和卓越表现,但“卓越表现”是在新的背景下定义的。从品牌角度看,次级产品的牌号不是Equipment,所以次级产品和Equipment看起来没有联系。公司把传统工艺运用到一般运动产品,使Equipment品牌的高水准得以保持。而一流的运动产品(如采用the Feet You Wear技术的产品)只能在Equipment品牌线当中才找得到。

1998年,耐克也最终不得不服了阿迪达斯的“附属品牌”创意,他们模仿这个策略,在服饰、运动鞋和运动装备领域导入一条平行的阿尔法品牌线。除了传统的勾形外,阿尔法有自己的符号:五个点构成的省略号。这个名称非常占尽先机,阿尔法是表示最好的通用符号。Equipment从词义上看没有任何“高人一筹”的暗示(它只能让人想到购买、拥有、使用各种Equipment)。一个能引发美好联想的名称方便了品牌的传播。

另一个附属品牌:“原创”

在体育运动史上,阿迪达斯的运动鞋在许多值得纪念的场合被穿过,如何在产品中体现这些传统呢?这个问题最终导致另一条产品线的投产和新的附属品牌——“原创”的诞生。“原创”的概念来源于阿迪达斯光荣的过去和悠久的运动鞋生产历史,目的是从中汲取精粹,重新设计和推广,以图重现辉煌。如过去的“阿迪达斯罗马”运动鞋就是为纪念奥运会和意大利古城,这次也以“原创”的牌号重新推出。

“原创”非常成功,今天它的运动鞋销量已经占到阿迪达斯的15%。更重要的是,每双“原创”运动鞋的销售都增强了人们对阿迪达斯这个历史悠久的制鞋企业的好感。耐克再次回击,尽管又慢了半拍,这次它重新推出的是“科逖兹”跑鞋,一个蓝飘带运动品公司和Onizuka合伙人时期的产物。

阿迪达斯管理品牌的新方式

1991和1992年间,阿迪达斯的组织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公司仍按3种主要的经营领域进行组织:服饰、鞋袜和运动员使用的硬件设备(比如各种球和球拍等)。新的组织结构则按经营单位和运动品类别划分。例如足球部门全部由熟悉和热爱这项运动的人组成。公司根据市场专家的分布安排经营单位的责任,如德国人负责管理足球部门,美国的分部管理篮球。

经营单位的重新调整是有效实施品牌战略的关键。它以具体的体育项目为核心,有助于阿迪达斯人员时刻把握该体育项目的发展动态,使人们重新认识到阿迪达斯是最卓越的运动品牌。

广告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和欧洲,阿迪达斯的声音和形象完全被耐克淹没了。阿迪达斯复苏的第一步就是重返广告竞技场,它的广告开支增加一倍,与耐克取得广告-销售比例的平衡。阿迪达斯把广告业务交给一家广告代理商来整合所有的广告活动,结果收效显著。像耐克一样,阿迪达斯不单只是增加广告费,出色的执行更受重视。

试着设想一下阿迪达斯以电视广告“墙”为龙头的广告战役。这部广告片模仿耐克的超现实手法,表现一个跑步的人从“痛苦之墙”中穿越而过。影片由电影人大卫·林克制作,英语旁白,广告口号是“战胜它(Earn it)”。这次广告活动的主题是有关阿迪达斯的卓越表现。广告信息本身是内在导向的:最大的竞争者是你自己。“战胜它”是对运动员的激励,意味着“没有什么东西能拦在你自己和胜利之间,要超越自己的理想和极限。”

另一个广告活动传播了阿迪达斯的历史。阿迪达斯在1995年的这次活动中首次将品牌代言人运用得恰到好处。一部广告片表现的是捷克人埃米尔·扎泼特克作为田径运动员和军人的双重生活,另一个片子的主角是穆罕默德·阿里。整个广告运动的主题是“过去我们认识他们——现在我们也认识他们”,这个信息传达出阿迪达斯的原创精神、悠久的传统和领导者的气质。广告表现了阿迪达斯的真挚诚恳和不图虚名的品牌个性。

通过宣传公司独创的FEET YOUR WEAR系统,阿迪达斯又进行了一次以提高公司的技术声望为焦点的广告活动。这项技术被认为是为运动员设计的穿着最自然的鞋子,一个能为阿迪达斯带来巨大反响的信息。任何时候,公司都不惜财力支持这项活动,希望在运动品厂家纷纷推广各自的新技术(如耐克的空气变焦系统和锐步的DMX系统)之时能突出重围、脱颖而出。

赞助活动——运动队和体育盛会

尽管阿迪达斯旗下拥有一批著名运动员作为代言人,如洛杉矶湖人队的科比·布莱恩、网球明星安娜·库尼科娃、田径运动员埃米尔·扎泼特克和足球明星齐达内,而公司赞助活动的中心仍是大型的全球体育比赛、体育组织和团队。耐克则与运动员个人关系密切,焦点放在他们的成功上。就像耐克广告上说的“你失去了金牌,就不要去赢取银牌”,显然是让人们认为胜利极其重要。

于是,阿迪达斯一直热中于赞助重要的比赛,如奥运会、欧洲足球锦标赛和世界杯足球赛。这一策略使阿迪达斯将自己与最激动人心的体育盛会联系起来。除了世界大赛外,阿迪达斯还赞助世界各地的国家队和地区队。它赞助的队伍有德国、西班牙和法国足球队,拜仁慕尼黑队、AC米兰队和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队,纽约扬基棒球队和旧金山49人橄榄球队。球队是它的追随者们生活的中心和意义所在,也因此为球队的赞助商与顾客建立联系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阿迪达斯街头挑战赛

1992年夏天,在柏林的马克思—恩格斯广场,阿迪达斯开始了一项独创的赞助活动的尝试——在城市里的露天场所进行一种3人篮球联赛。活动非常成功。1993年,62支参加联赛的篮球队云集德国的大城市,比赛被冠以阿迪达斯街头篮球挑战赛。在某天或某个周末,欧洲主要城市都会在市中心的开阔地带举行篮球赛、投篮或灌篮比赛、街舞表演、街头雕刻活动和其他特别的运动项目表演,乐队现场演奏舞曲和Rap等流行音乐。

阿迪达斯街头挑战赛逐渐成为阿迪达斯的品牌庆典,为消费者塑造了一个很有感染力的使用公司产品的情境(图6-4)。比赛现场没有裁判,参赛的队伍戴着五颜六色的阿迪达斯的帽子,穿着阿迪达斯的运动短裤、夹克,一副阿迪达斯的举止做派。精心设计的街头装饰营造出欢快而又紧张的氛围。一个球鞋上有三条条纹、正在打篮球的卡通人物成为街头挑战赛的吉祥物和品牌符号。

重在参与是阿迪达斯街头挑战赛的特色之一。比赛欢迎人们观战,但每项工作都旨在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的一些活动。那些想参加但缺乏竞争力的人有自己的场所,年轻人有锻炼技术的特殊场地,阿迪达斯的球星们随时表演他们的绝活,给人们签名,与大家聊天。

如果阿迪达斯不与其他赞助商联合,举办这项活动的费用也许会增加,但效果可能也会降低。他们的参与不但让场面更热闹,减轻了阿迪达斯的财务压力,还有助于扩大比赛的影响。这些赞助商有索尼、可口可乐(雪碧)、汉莎航空、西门子、MTV、Sat 1 jumpran电视台和Sport Bild杂志。索尼和媒体赞助商尤其重要,索尼和MTV联合发行街头挑战赛的CD,MTV、Sport Bild杂志和Sat 1 jumpran电视台保证了比赛盛况能传遍整个德国。

阿迪达斯街头挑战赛推广到欧洲其他国家。每个国家的队伍最后再竞争国家冠军,获胜队伍进入欧洲总决赛。参与地区的经销商特别受益,阿迪达斯为他们的参与准备了多种途径。例如,零售商可以选择“租借”某次联赛,在正式比赛前组织一些小规模的竞赛。

从第一次尝试开始,5年间,50几万人参加了阿迪达斯的街头挑战赛。在柏林的德国总决赛吸引了3 200名选手和4万名观众。30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参加在米兰举办的世界总决赛,最远的来自巴西和台湾。德国最大的篮球杂志给予了大量报道。

阿迪达斯在许多方面延伸了街头挑战赛的品牌。阿迪达斯足球争霸赛与德国的13万个足球俱乐部联合组织,专门面向6到18岁的年轻人。这项赛事后改名为DFB-阿迪达斯杯,吸引了6 500多支队伍,到场观赛的人超过了30万。比赛的联合赞助商有梅赛得斯—奔驰、可口可乐、Kicker足球杂志和面向年轻读者的Bravo and Tween杂志。接下来的阿迪达斯探险挑战赛则主要集中在攀岩、长跑、筏艇等户外运动。

通过这一系列的挑战赛,阿迪达斯战略性地让人们感受到阿迪达斯的品牌精神、外观标识和阿迪达斯的特色。世界上会有其他的高尔夫巡回赛和足球锦标赛,但只有一个街头挑战赛,这是阿迪达斯所专有的。所有相关的联想和体验都会涉及阿迪达斯,因为阿迪达斯是比赛名称的一部分。而且,阿迪达斯可以把比赛办下去,不需要奥林匹克委员会来决定是否要增加经费才能保住冠名权。

回报

媒体广告、附属品牌的赞助活动和对群众体育竞赛的冠名赞助(以及其他品牌战略决策)等几种方式多管齐下,阿迪达斯终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战。销售额从1992年的17亿上升到1998年创记录的48亿。在1993年最后一个亏损后,利润平稳上升,到1998年达到425亿万美元。

阿迪达斯品牌策略的成功在两个国家体现的犹为明显。一个是它在当地处于领先地位的德国市场,另一个是美国,在那里比起耐克它还是个小对手。阿迪达斯90年代初在德国的生产份额曾减少了百分之三十几,到1998年运动服饰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8%以上,重新排在第一位。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也从低于3%增加了4倍,达到1998年的12%以上。

阿迪达斯的销售业绩反映出品牌形象的改观。一项品牌形象的消费者研究说明所有的品牌联想都发生了积极的改进。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认为最突出的3个联想概念是:时尚、现代和够酷,这与几年前相比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另一个调查显示超过50%的运动员认为阿迪达斯在过去的两年里变得更时尚、更有现代感、更平民化和更年轻了。他们还注意到阿迪达斯的广告和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也有改进。

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品牌传奇给人们许多启发值得在此做一总结。

1创建品牌并不单纯是做广告。在80年代耐克的崛起和90年代阿迪达斯的卷土重来中,广告的确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但它们的品牌创建工作还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赞助活动、代言人制度、附属品牌产品、旗舰商店和群众性的活动等。典型的如阿迪达斯的街头挑战赛、DFB-阿迪达斯杯和阿迪达斯探险挑战赛。

2创建品牌必须创新。当企业创造出突破性的品牌活动(如耐克城和阿迪达斯的街头挑战赛)时,这些活动往往代表着企业和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这需要凝聚整个企业的力量来对活动进行评估、预测和吸收新的想法。如果企业观念太偏执,任何超越常规的事情都不能做,那么要突破就很难了。耐克和阿迪达斯的人都有突破常规的勇气。

3出色的执行创造高回报。几份研究说明广告的质量比广告费支出的重要性高4到5倍,也就是说,出色的广告会让1 000万美元变成5 000万美元。从早期阿迪达斯的赞助活动到耐克的“Just do it”广告,再到阿迪达斯的街头挑战赛,耐克和阿迪达斯每项成功的广告活动都执行得非常出色。

4产品是品牌的关键。品牌需要物质支持。阿迪达斯和耐克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创新产品的传统。他们创造令人心动的产品,提供实在的功能性利益,这些都不是水中月、镜中花。从“铁模鞋底”到“飞腾乔丹”到“Feet You Wear”,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值得两个知名品牌的大力宣传。

5品牌大于产品。有实力的品牌要有品牌个性、组织联想、情感共鸣和自我表现的内容。耐克桀骜不驯、主动进取、直截了当的品牌个性不仅让它亲近消费者,还使自己保持了感性、自我的独特定位。阿迪达斯早期强调功能性利益,但随着市场的成熟,这个策略失效了。90年代,阿迪达斯为品牌注入了个性和情感因素,品牌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注目。

6了解品牌识别的内容。清晰的品牌识别随时指引着广告活动的发展和执行(90年代阿迪达斯的品牌识别非常稳定)。耐克和阿迪达斯都是从建立品牌识别开始重整旗鼓的。每一次,企业都通过重新调整中心任务和创新活动使品牌走上新的发展方向。

7品牌团队操作品牌工作。在耐克和阿迪达斯公司,品牌策略是由经营单位和产品类别的管理者实施的,他们密切关注着品牌创建活动的革新和发展。品牌的领导工作不能由企业外围的合作者来承担。事实上,耐克品牌团队对创意和媒体决策的严格控制使广告代理商们在某些方面颇为失望。一次他们创作了一幅整版广告,还附了一封信给耐克,上面写着“停火吧!”

8与消费者进行情感交流。这两个除了给消费者功能性利益外,都有自己与消费者沟通的办法。耐克广告、耐克城和阿迪达斯的街头挑战赛都通过情感交流打动了消费者。

9采用附属品牌表现品牌的历史、控制品牌的印象。耐克和阿迪达斯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显示了附属品牌的能量。一流产品品牌的引进使产品与大众化商品区别开来。此外,一批发挥“银弹”作用的附属品牌(如“飞腾乔丹”)和注册为品牌名称的技术(如耐克的“AIR”和阿迪达斯的“Feet You Wear”)使耐克和阿迪达斯得以直接向人们展现它们的传奇。

篇2:阿迪达斯品牌分析

这几年一直做运动品牌专卖,从导购,店长,主管到陈列专员咱都转悠过,在加上咱有几位也在做运动服装代理,咱对运动服装行业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说起运动服装行业,就国内来说从品牌知名度上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的:金字塔尖上的第一层毋庸置疑是耐克和阿迪达斯,第二层耐克和阿迪达斯,彪马,安踏和李宁,第三层匡威,361度,匹克,金莱克,乔丹,特步,鸿星尔克,康威等,第四层法国公鸡,美津浓,茵宝,百事,锐步还有国内的德尔惠,康踏等像野力,阿迪王什么的就不一一说明了。

买衣服,咱平民百姓第一个看的肯定是价格,咱就先爆点价格的料。像耐克,阿迪达斯,卡帕,彪马,法国公鸡等,经销商拿货价格都很高的,一般二级经销商都是六折左右。所以如果你看到路边或者网上有大批量的卖这些六折以下的衣服,那肯定决定万分肯定的是假的。淘宝上这些衣服如果卖100元以下,95%是假的,不是B货,C货或者尾仓,那是百分之一千的假货。鞋子也是,耐克,阿迪达斯,卡帕的鞋子卖250以下的,建议不用去看,不用管他图拍的多么真,卖的多么好。

有人就要问了,既然经销商拿货六折,那就有40%的毛利了,在现在的情况下不就是暴力了么?其实不然。现不说人员开支和货损,光房屋租金就要占去大头了,像耐克,阿迪达斯,卡帕这些专卖店都是开在城市最繁华最核心的地段,房屋租金高的离谱。就我了解的情况看,耐克,阿迪达斯,卡帕,彪马等国际一线品牌的代理行业者今年来慢慢从高利润行业变成的微利行业,很多都陷入了亏损中,一些二级经销商仅靠一级经销商的返点苟延残喘,徘徊在破产边缘。

当换季来临时,新款衣服肯定是按吊牌价销售,当季节过去,那些当季未售完的服装就成了积压,到下一年这个季节时就变成了过季款,服装经销商们是要苦心积虑的要把这些积压过季款卖出去的,这就成了常人眼中的折扣款。耐克,阿迪达斯,卡帕这些一线品牌折扣价都有个度的,一般不会低于六折,如果实体店铺有低于六折你喜欢又有码的那就赶快掏钱吧,那是实实在在难得的便宜。在实体店铺中一般的资深导购和店长都有一定的折扣权,一般在九折左右,我做店长遇到大单,跟销售经理沟通还能拿到八折的团购价。当然人多时,或者你买的少,只一两件导购不一定给你,你要等没什么顾客时慢慢磨一下,肯定能拿的到。

每一季节的衣服都是经销商在前两个季度前定好的,除非有很难得的加单机会。现在经销商管控都很严,所以在正规的专卖店根本没有买到假货的机会,如果你买的衣服与质量问题,那就是质量问题,跟假冒伪劣没关系。但是网上就不同,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你如果想上网购物的话,建议一定要看她是否有实体店铺,物品是否三包。

其实如果是买实体衣物,真假一眼就可以看出。耐克,阿迪达斯,卡帕这些大牌,拉链绝大部分是有的“YKK”和"SBS”等,你只要一翻拉链的吊扣就知道。在就是这些品牌的商标绣,这些品牌的衣服商标大部分是用各种丝线绣出来的。你拿到真的就会看到这些品牌标识绣出来轮廓分明,转角圆润,没有丁点残余线头。最好辨认的是KAPPA,两个人的标识车绣量大,轮廓多,转角细小,看过标识,一眼就可以看出真假。肺里的话咱不多说了,上图王道。

假KAPPA的车绣商标,线条毛躁,车缝补紧密。

真KAPPA的车绣商标,车线密实,线条平滑,整体感觉高档大气。

继续说价格,国内品牌如安踏,361度拿货价都在5折以下,很多还有套装价格,都在三折左右。而且非常多的专卖店都是这些公司自己开的,所以很多国内的品牌经常做些买一送一,五折价。比起安踏销售公司还做耐克,阿迪达斯的专卖店,耐克,阿迪达斯,卡帕的代工厂做自己代工品牌的专卖店就不足为奇了。

说起代工厂,就关系到这件产品的质量。国内品牌除了李宁基本都是从代工做起来的。所以国内的品牌绝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生产基地,而国际大公司都信奉轻资产战略,绝大部分产品的生产都外包出去了。虽然生产外包,但是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创新绝大部分还是自己的。所以有自己生产基地品牌的质量不一定高,没自己生产基地品牌的质量不一定低,关键在这个公司产品的设计和质量管控。最具可比性的就是卡帕和彪马,彪马这几年名声渐浓,但销售却不见起色,很到原因在其衣物质量。按道理来说,虽然彪马和阿迪达斯分家但也有近百年历史,而且应该继承德国企业的精密传统才对,但是彪马产品质量相对耐克,阿迪达斯,卡帕甚至一些国内三线品牌还不如,其F1系列鞋子鞋头磨损超快,很多低端系列服装布料差,印染粗糙。在运动服装专卖这行,很少有人去买彪马的衣服穿,可见其质量。恰恰怪异的是,在国内卖的彪马很大部分是从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进口的,真是不服不行了。而卡帕其实是个国内品牌,现在的卡帕在国际上其实有点像品牌联盟,大家都用这个牌子,但又没多少从属关系。卡帕真正开始发展也就04年左右,才这几年时间把一个没落品牌做成这样只能用惊艳来形容。卡帕的价位比较偏高,但其质量确实不错,不管是布料,绣花,车线还是油墨射印都很精细。一个国内企业能把质量管控成这样真的很难得,除了鞋子,其服装的质量不低于耐克,阿迪达斯。

在衣物这个层面上,耐克,阿迪达斯,卡帕,公鸡等都是处于一个水平线上的,关健是这件衣服的价格。你拿一件耐克高尔夫系列的和361度比质量那肯定是没可比性的。这就是我最开始说国内运动品牌分各个层次的原因。如果以客服次数来划分的话,耐克的投诉率要高于阿迪达斯。以我这几年的观察,阿迪达斯低端鞋子质量要好于耐克,而阿迪达斯衣服用涤纶面料也要高过耐克,涤纶面料衣服是最容易保养也是最吧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所以其实耐克,阿迪达斯质量相差不大。

在第二层面上,卡帕虽是运动品牌但其衣服绝大部分用的是纯棉面料,纯棉面料衣服是最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但其投诉率并不比安踏和李宁高,倒是彪马投诉率是这几个品牌中最高的。第二层面中卡帕领先,安踏,李宁其次,彪马最后。

第三层面上不算外资品牌,361度的质量可以说是最好的,投诉率非常低,款型也越来好。鸿星尔克,金莱克,匹克其次。乔丹,康威,特步,百事最后。

专卖店有卖假货,这是肯定的,但这是绝少数,或者说非常少,因为现在公司化管理越来越规范,如果一个专卖店有卖假货被发现的话会面临非常高的罚金。如果你在专卖店买到假货,恭喜你中奖了!拿去他们总公司可以得到一大笔奖金!

前几天,我以前员工出去后卖匹克,有天正好路过她们店就进去坐了下。发现他们一个红色的套装颜色不正,我就随便问了下,她就告诉我这是她老板从亲戚家的厂拿的假货。专卖店卖的假货有两个特点,一:本品牌的低档款,低档款最容易仿,有时看到外面卖的假耐克,阿迪达斯,卡帕像我如果不认真看的话真的认不出了。二:专卖店要倒闭了。

质量必须要考虑价格因素的,一件300块的耐克和一件120块的安踏用的料和做工是根本不一样的。如果不考虑价格从整体上来评判的话,耐克和阿迪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这其中阿迪的鞋子要稍微好于耐克。卡帕,大公鸡,匡威,李宁,361度其次。安踏,美津浓,茵宝,锐步,鸿星尔克居三,乔丹,百事,彪马等就更次之了。这几年李宁有越做越差的趋势,难道是李宁开始做低端品牌的缘故?还有一个是安踏的鞋子,普遍反映捂脚,其实国产品牌的低端都是这样,并不只安踏一家。就连阿迪,耐克一些低端的鞋子也有捂脚的毛病,但安踏只不过相比表现的更明显。建议大家即使少出去玩几次也要买双几好的鞋子,人一生中用的最多的是脚,穿一双舒服的鞋子会令你舒爽一整天。顺便也祝回本贴的朋友每天都快乐!衣服除了质量还有款型,款型跟衣服的裁剪,面料,做工有极大的关系。不管是氨纶,涤纶,还是其他高科技面料,做出的衣服款型都没棉料的衣服款型好。但功能性面料又非常经穿,一件棉料的T恤洗个80次左右就不能穿了,一件功能性面料有的可以洗800次。怎么选择功能性面料和棉料的衣服就要靠大家自己的实际需要了。

款型来比,卡帕,法国公鸡,阿迪,耐克都非常不错的。361度,茵宝,李宁,美津浓,匡威,彪马其次,康威,金莱克,锐步等更次之。挑衣服要根据自己的身形,品味,年纪,整体穿着,发型,肤色等来综合考虑。到底你喜欢什么样的衣服,有时候其实自己是最明白的了。去年五月份,我们公司在广东某经济强市新开分店,我攒店店长。新店,新人,新顾客,全部是新的。五月末的一天下午,正是这边百年难得一见的洪水冲跑内裤,大街可以游泳的梅雨辰光。雨水从早上一直下到下午,我见雨下的大,店里有一个老员工带三个新员工,又没什么顾客,就拿上上一天的营业款去存钱。等我存完钱回来,就见那个老员工恓惶的站在店门口左右的望街上张望。我见她不好好上班,面色发紧。她见我回来慌张的对我说:“店长,不好了,外面店里的衣服刚才被人偷了。” 我听到了心中发紧,忙问:“偷衣服的人呢?偷了多少?”

她面带哭腔的对我说:“人跑了,我们正在盘点!”

按照我们公司规定,店铺货物耗损是由当班店员按货物吊牌价七折赔偿的,说不定,这一偷要偷去我们几个月的工资。等员工盘点出来共丢了7件衣服,一双鞋子。算到每人头上要赔400块。我心里暗暗诅咒小偷,调出刚才的录像来看。

在录像上面我看到就我刚出门不到一分钟,30秒内陆续逛进来8个人,3男4女,7个年轻男女,一个中年妇女。这些人在30秒内有时1个,有时3个一群的进店,还有一个女的站在门前半天没进来,居然是在放风!这些人穿着时尚,几个女孩子的相貌也不差,其中四个人都拿着大大的购物袋。

她们一进店就四散开来,叫来导购,试这试那。我那老员工见情况不对连忙喊暗号,并站到门口头档。一个年轻女的见他机警就跑过去故意搭茬,见她不怎么理就骂骂咧咧起来,一个角落里的两个女的见没人注意自己迅速站成三角,顺手一抓抓了5件衣服一卷往另外一个女的包里一丢,时间两秒不到。另一个角落的男的也抓了两件衣服一双鞋子放进包中,过程机是干净利索,一点都不拖泥带水。他们同伙见得手,等拿了衣服的同党出店后,也装作没看见喜欢的慢慢踱出店外。

我见衣服被盗,也别无他法,只得将小偷图像调出,上传公司,告诉各店防范,其他的也只得自认倒霉。

时间慢慢过去,这件事也慢慢在遗忘。八月的一天,一个离职的员工打电话我,说在某大型商厦看见几人,好像是偷衣服的小偷。我听到后忙叫她暗暗跟住他们我马上去找她。等我见了她们只有男女5人,我见他们时正好有2女一男在偷某专柜衣服,两个女的跑到楼下麦当劳女厕所中处理衣架,整理偷来名牌衣物。分工明确,流水线式操作。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我拿出手机拨了110。等警察到了,抓住两个女的,从包里当场搜出20多件名牌衣服。

我说这些只是想告诉大家,大部分国际名牌,别相信什么B货,C货。基本骗人的。就是小偷偷出来或者内鬼弄出来的量也非常稀少,我工作的公司,一年丢的衣服不超过几十件。就是流出来也是独码独件,想买这样的衣服不中彩票还难,况且现在彩票多是连好彩,提前彩,那里还有我们小草民的份?

现在大家都朝国际化公司发展,代工厂是严禁有尾货或者次品流出,何况在高度电子,精密化得今天,那有多少尾货次品?淘宝上绝大部分卖的是假货,很多在虎门也就十几块钱的批发价,买了穿一点都不值。

篇3:阿迪达斯品牌分析

1 阿迪达斯产品城市定位

每一个熟悉阿迪达斯产品的消费者都知道, 在同类产品当中, 性价比是很多消费者追捧该产品的重要因素, 在城市消费者定位方面, 我们发现, 并非所有的城市在消费者定位上都是完全一致的, 很多当地的经销商和厂家, 在产品销售方面, 也会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人员结构等方面的因素选择最优的销售组合策略。举例来讲, 对于经济相对较发达、人口相对密集、人员结构以高科技知识技术为主的地区, 消费者在市场定位方面主要是看重高品质、时尚、前沿的服装特点, 往往一线品质会首先进入这些地区。而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人员结构相对复杂、消费能力相对较弱的二线城市而言, 在考虑产品品质的过程中, 往往经销商更多的还需要定量价格优势或者说较高的性价比, 因为在这类地区, 由于消费需求的欲望相对较弱, 人们的消费观念相对比较陈旧, 再加上理性消费人群居多, 对于产品的定位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三线城市而言, 相对于一二线城市, 在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稍次要的位置, 但是, 随着最近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地区也成为阿迪达斯产品开拓市场的主要对象, 所以在很多三线城市, 阿迪达斯也成为很多时尚的年轻人和社会白领外出休闲旅游度假喜欢购买的体育产品服装之一。初步调查显示, 在这些地区和城市, 消费者在购买体育服装产品中, 首选阿迪达斯产品的大约占了1/3, 最终购买的大约占1/4左右, 这说明产品在这些城市的定位是很准确的, 无论在价格和消费者的群体上。

2 阿迪达斯产品城市营销现状

从阿迪达斯的产品市场营销状况来看, 本文认为从不同层次的城市水平来划分更趋于合理, 所以针对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营销状况进行阐述。在一线城市, 由于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商业竞争相对激烈, 所以各个品牌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赢得消费者, 所以最流行、最能代表一个品牌的精品都会云集在这里, 希望分得一定的市场。从目前的销售状况来看, 在一线城市, 从品牌影响力和销售状况来看, 耐克和阿迪达斯基本上不相上下, 这一方面来源于产品在推广中所采取的广告、商业活动、购买人群的年龄、职业、性别等方面的特征, 使得该产品成为明显的一类或者几类人群的代名词, 这对于产品的销售而言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一线城市, 阿迪达斯产品的市场反应良好, 销售业绩也是逐年上升。二线城市属于我们国家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地带, 所以很多商家和企业都在这些地区争夺自己未来几年甚至十年的消费群体, 所以面对众多的品牌竞争, 只有性价比最高才能取得最好的销售业绩。所以在宣传选择上, 阿迪达斯在这个中间地带更多地投入的都是自己的主流产品, 在与其他品牌在竞争中依靠产品质量和产品款式、价格进行不同划分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客户的需要, 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

从阿迪达斯目前在我国城市推广的策略来看, 在经历了多年的产品定位修正和市场宣传之后, 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赛事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 在经济发展中, 消费和购买能力逐步得到重视, 如今, 在任何一个地区, 阿迪达斯品牌已经成为人们最熟悉的品牌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企业文化的进一步渗透, 加上其他品牌的竞争, 相信阿迪达斯在市场推广方面的力度会越来越大。

3 存在的问题

在产品推广中, 虽说阿迪达斯取得的成绩是令其他品牌企业望尘莫及的, 但是本文认为, 在目前阿迪达斯营销当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 产品的价格升级与大众消费群体的购买力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阿迪达斯最近几年推出的产品和价格上涨的幅度来看, 价格与消费者消费能力存在严重的矛盾。很多消费者坦言在购买选择方面, 他们会首先选择阿迪达斯, 但是在性价比对比之后, 往往在这部分消费群体中, 大约只有1/2左右最后会购买。 (2) 学生消费是我国城市消费的一大特点,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毕业和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成为城市消费群体当中很有特质的一个群体, 这部分人在学校期间对于一类服装的青睐和认可往往在进入社会之后会延续很多年, 而对于一些学校众多的地区和城市而言, 在校和毕业不足三年的学生的消费就不得不重视, 随着物价的上涨, 阿迪达斯在推广的产品中也遵循着时尚和高消费的理念, 这对于学生而言, 无形中会减少客户量。从对学生的调查中, 我们大体上了解到, 被调查的在校学生在一年之内购买一次阿迪达斯产品的比例还不到被调查学生的10%, 学生在毕业的前三年, 选择和购买阿迪达斯的价格承受度只有不到5%。这部分学生坦言, 自己刚上班, 在经济收入有限、花销名目较多的情况下, 只能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品牌, 说明在面对阿迪达斯高昂的价格时, 城市中的学生很难成为消费的主体。 (3) 面对市场发展也很成熟的李宁、安踏、361°等众多体育品牌的竞争, 加上大量的廉价的、仿制体育服装进入市场, 在经济水平相对还很低的二三线城市, 很多消费者在面对家庭收入和家庭支出两方面的困难时, 也往往选择了后者, 所以阿迪达斯所设计的走上层产品路线的经营理念在一线城市能取得较好的发展空间, 但是在二三线城市却很难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至少在目前的销售和产品推广中确实举步维艰。

4 建议和意见

在阿迪达斯的产品推广方面, 应该分层次根据消费群体进行产品的合理划分, 这样一方面能捕捉到更多的消费群体, 另外一方面也能对一些潜在的消费群体进行潜意识的宣传, 这样在价格、产品品质等方面都会兼顾大多数消费客户。另外, 增加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的多元化也是促进消费者更多了解和方便购物的重要策略。

综上所述, 在阿迪达斯产品的城市推广方面, 阿迪达斯应该不断地根据不同城市和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消费观念的转变来制定对公司产品发展有利的营销策略和销售手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体育品牌销售中, 阿迪达斯产品要想在国内外市场发展中取得压倒性优势, 就必须积极地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来扩充具有自己特点的类型, 并细化产品层次, 在市场竞争大潮中, 牢牢占据消费者心理, 提升自己产品的性价比, 赢得更多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李飞, 王高.中国零售类型研究:划分标准和定义[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4) .

[2]孙璐.美国零售业态发展浅析[J].商业研究, 2006, (08) .

[3]赵淑琴.运用电子商务做好企业物资采购[J].才智, 2008, (19) .

[4]夏月.供应链中的需求预测[J].才智, 2009, (06) .

[5]陈晓海.动态推广活力之源——浅析珠宝品牌与促销[J].中国宝玉石, 2007, (06) .

[6]倪跃峰, 杨楠楠.家乐福渠道运行中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管理[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09, (03) .

[7]秦广宏.电子图书的运营模式及其选择[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

[8]王微.全球采购策略与中国经济发展[A].首届中国企业采购国际论坛专集[C].2002.

篇4:阿迪达斯 深耕运动品牌基因

不为了内容而创造内容,而是通过相关的内容引起我们目标受众的共鸣。

Colin Currie(高嘉礼)

阿迪达斯集团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现任阿迪达斯集团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领军阿迪达斯集团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在此之前,担任阿迪达斯大中华区市场及销售的高级副总裁,主要负责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的整体品牌战略以及销售表现。在其领导下,阿迪达斯成功地壮大了商业版图,并成为体育用品市场领先地位的强劲挑战者。2007年7月,他同时开始负责锐步(Reebok)品牌管理,使来自太古的锐步成功地转化并整合入阿迪达斯集团香港区域。

按汇率不变的情况计算,2014年前三季度,阿迪达斯集团大中华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通过运动表现系列产品源源不断的创新和广受欢迎的运动时尚系列产品,以及众多能够激发消费者共鸣的一流市场活动,我们为阿迪达斯在中国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推动力。现在,我们将迈入“通往2015之路”大中华区战略规划的最后阶段,相信阿迪达斯完全有能力实现我们所有的战略目标。

对阿迪达斯品牌来说,这一年同样是营销收获颇丰的一年,尤其突出的是我们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推出的营销活动。场上,自1990年以来第一次由两支阿迪达斯赞助的球队会师巴西世界杯决赛;场下,阿迪达斯成为中国各大社交媒体渠道中被讨论和提及最多的品牌。在阿迪达斯推出的“成皇或败寇(all in or nothing)”营销活动中,中国市场有一支实时工作的团队,为其微博提供内容更新、与消费者互动。以阿迪达斯微博为例,在世界杯开始后的五周之内,创造了100条实时原创内容,引发了4万多次转发和4000万的浏览量,粉丝数增长22500。同时,阿迪达斯在微信平台开通了一个世界杯官方账号,吸引了50000多名关注者订阅。

2015年,我们将持续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2月,我们启动了为期三年的营销活动“TAKE IT(只争当下)”,向消费者展示我们品牌的运动核心。这项营销推广将奠定阿迪达斯在2015年的其他营销活动,包括足球和篮球。例如,年初的最新足球球鞋广告“THERE WILL BE HATERS: 被嫉妒,你够格吗?”中,阿迪达斯营造着一种尊贵、高傲、不羁等元素混合而成的视觉体验,那句“被嫉妒,你够格吗?”的主题,展现出品牌的态度。广告上线48小时内,产生了1300次在線互动。

同时,阿迪达斯针对女子市场的市场活动进入第三年,将进一步展示女性消费者和她们的“姐妹们”如何通过运动获得更多。

在运动时尚系列中,Originals以及NEO两个品牌将会持续推出新的营销互动,以展示阿迪达斯品牌的广度和深度。

2015营销关键词

内容营销

数字与社交媒体在当今的营销世界中持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平台的崛起,内容也在变得日趋重要。众多的媒体渠道在产生内容,企业也在尝试创造内容,如何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不可避免的挑战。对阿迪达斯品牌来说,我们坚持的原则是:不为了内容而创造内容,而是通过相关的内容引起我们目标受众的共鸣。

内容营销为企业创造了一个平台,让品牌故事能够有效的传达。更为重要的是,这创造了一个机会让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并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关键角色。随着消费者更加成熟,内容营销让品牌能够以另一种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

2014营销感悟

每天,我们督促自己不断进步,这在中国尤其重要。现在,你有可能是市场第一,但如果不力争跟上趋势,你有可能会被快速地落下。在消费电子行业,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

篇5:阿迪达斯品牌分析

未来十年中国运动品牌谁能与耐克、阿迪抗衡?

未来本土综合性运动品牌约有三家能与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同场竞技,其他品牌只能在各细分市场中寻觅生存机会,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下一个德尔惠。

未来本土综合性运动品牌约有三家能与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同场竞技,其他品牌只能在各细分市场中寻觅生存机会,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下一个德尔惠。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大体可以分为“晋江系”和“非晋江系”,前者包括安踏、特步、361度、乔丹、鸿星尔克、匹克等众多品牌,后者单指李宁。2018年1月12日后,法院开始处置晋江德尔惠股份有限公司此前抵押的厂房、土地、仓库等资产,以清偿债权人。这个周杰伦代言十年、名噪一时的运动品牌以6.36亿元负债,黯然离场。此前,鞋都晋江的另一家知名企业喜得龙(中国)有限公司已宣告破产。这份离场名单中还有金莱克、美克等。同为晋江系企业,它们与如今千亿市值的本土第一运动品牌安踏曾站在同一起跑线。兴衰都在十年间2008年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发生了库存危机,这场危机倒逼行业由批发模式向零售模式转型。安踏(02020.HK)由于转型成功,竞争优势迅速累积,成为中国市场仅次于耐克(NYSE:NKE)、阿迪达斯的第三大运动品牌。其他企业如特步、361度仍在转型中途,近两年营收已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还有一些企业正在生死线上挣扎。随着国家对体育产业的倡导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一直经历高速发展,2017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121.48亿元。与此同时,行业集中度也在逐步提升。2008年,耐克、阿迪达斯、安踏、李宁(02331.HK)四家公司的中国市场份额之和是44.0%,2016年这一数字已达到54.7%。多位行业人士表示,未来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仍将“强者愈强”,国内综合性运动品牌约有三家能与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同场竞技,其他品牌只能在各细分市场中寻觅生存机会,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下一个德尔惠。开店就赚钱的年代虽然双星、康威等运动品牌也曾名噪一时,但从发展规模看,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大体可以分为“晋江系”和“非晋江系”,前者包括安踏、特步、361度、乔丹、鸿星尔克、匹克等众多品牌,后者单指李宁。20世纪90年代,晋江乌边港周围有着数千家制鞋厂,河的南面是安踏和361度的发源地,河的北面则是特步、乔丹、德尔惠、美克的起始站。因为地缘关系,这些运动品牌的创始人有着共同姓氏“丁”。如今,安踏创始人丁世忠、特步创始人丁水波和361度创始人丁伍号依然关系不错,只是“彼此几乎不谈工作”。从制鞋厂到运动品牌商,晋江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李宁的影响。体操冠军李宁创办的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于1992年、1996年、2000年先后赞助中国奥运代表团,在全国声名鹊起。一位2001年-2006年曾在李宁工作的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2002年李宁的营收就达近10亿元,遥遥领先中国市场的其他品牌,包括耐克、阿迪达斯。安踏的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2000年。当时,安踏的年销售收入只有一个多亿,利润也就几百万元,却于悉尼奥运会期间在央视投了近千万元的广告。不知是前瞻还是巧合,其品牌代言人孔令辉恰好在那届奥运会上实现了大满贯。丁世忠后来回忆说:“那对安踏是一个相当大的改变,全国人民一下子就知道这个品牌了。”“要请就请最火的”是当时晋江运动品牌的营销原则。特步(01368.HK)CEO李冠儀对《财经》记者表示,2001年丁水波拿着数百万元去找谢霆锋做代言人,结果这让烽火鞋一炮而红,为特步打开了局面,“这些晋江企业家身上都有一股拼劲”。后来,德尔惠请了周杰伦,喜得龙找了郭富城,金莱克选了王楠、张怡宁……找代言人的初衷还是促进销售。由于各个运动品牌的产品差异不大,所以品牌商希望通过提升知名度来增加出货量。提起2012年之前的那段时期,多位行业人士都感叹“那时候赚钱太轻松了,开店就赚钱”。孙佩东曾在安踏工作十年,主要负责北区的零售业务。他记得2005年北京通惠河附近有一家专卖店,商品一半是从安踏进的货、一半是贴牌货,“这样一个假店的生意都非常好,每年收入上百万”。与时尚休闲行业相比,体育用品行业的销售模式更原始,企业的日子也相对更舒服。2012年之前,晋江系运动品牌的定位是“品牌批发公司”,也就是说除了塑造品牌之外,它们通过订货会向经销商展示商品,再根据订单生产商品,最后将商品交到经销商手里,就算销售完成。至于货卖得多还是少、如何卖,它们都不需理会。这个阶段,体育用品企业比拼的是品牌知名度以及发展经销商、铺渠道的速度。2004年李宁上市后,安踏、特步、361度(01361.HK)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上市。虽然鸿星尔克、匹克、喜得龙也赶上了上市潮,但上市后因业绩不佳等问题而接连退市,德尔惠、金莱克等其他品牌则因自身原因无缘资本市场。根据欧睿国际统计,2008年中国体育用品的行业规模已经达到1039亿元。此时,除了李宁的市场份额达到9.0%明显领先外,国内其他运动品牌差距不大,安踏、特步、361度的市场份额分别是5.8%、4%和3.7%。2008北京奥运会让每个人都对市场无比乐观,谁也不曾想到正是这份信心为危机埋下了隐患。李宁衰落与安踏崛起李冠儀在担任特步CEO前,曾在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工作过十年,离开前的职位是大中华区副总裁。在她看来,中国市场的所有运动品牌都遭遇了北京奥运会后的库存危机,只是当时国际品牌更关注终端,每周甚至每天都会拿到代理商的销售数据,所以2008年底就意识到市场变了(预期订货量和终端实际销量不符),于是迅速反应、做出调整,两年后走出增长低谷。而2008年-2011年国内企业还处于渠道扩张期,再加上对零售终端缺乏关注,因此直到2012年才意识到库存问题的严重性。这场危机源于一个预期——奥运会影响下,体育用品的销量一定大增。至于销量究竟会达到多少,几乎所有企业都给出了过高的期望,有些企业的库销比(库存数量和销售数量的比率)一度达到10以上,而3-5才是正常范围。“那段时间货在仓库里是不动的,没有老货与新货的流转,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情况。”孙佩东说。本土公司受冲击最大的是领军者李宁。2009年,李宁的营收超过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的收入,达到84亿元。然而从2011年开始,李宁的业绩一路下滑,直至2015年才开始扭亏为盈。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安踏超越李宁,成为中国第一运动品牌。目前,安踏的营收是李宁的一倍左右,市值是七倍左右。对于李宁,行业共识是公司内部出现了问题,“自己的左脚绊了右脚”,库存危机只是导火索。2010年-2011年的品牌换标、商品提价、渠道变革以及2012年、2015年的管理团队更替,让曾经的中国第一运动品牌显露颓势。一位李宁前员工感叹说:“这就是李宁,要换作是其他企业,估计早死了。”2011年,安踏实现营收89.10亿元。孙佩东记得当年年底在昆明开年会时,公司为下一年设定的目标是“冲击百亿”。根据以往业绩,这是一个可以轻松完成的目标,但直至2015年这个目标才实现。2012年安踏的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2013年下滑延续,2014年业绩好转,重拾增势。这期间,安踏率先完成了由品牌批发商到品牌零售商的转型。李冠儀告诉记者:“安踏跟了一个好教练,提前领悟到‘要赚可持续性的钱’的道理,所以走在了其他本土企业前面。”2007年-2009年,安踏在为阿迪达斯做代理商的过程中,切实地理解了国际品牌科学管理品牌、渠道的方法。此外,丁世忠还曾向百丽、达芙妮等企业讨教零售变革的经验。他感叹说:“一种是货卖到经销商就算销售,一种是货卖到消费者才算销售,两者差别太大了。”对于安踏零售转型的成功,丁世忠总结了以下四点:一是信息化,通过ERP系统、SAP软件,实现全国大部分安踏专卖店的信息统一;二是由过去的加盟商订货改为单店订货;三是把零售标准覆盖到全国每一家店;四是回归创业的企业文化,带着高管走遍中国所有的地级市,去做零售落地的推广,了解终端的各种问题。对于第四点,孙佩东深有体会:“跟安踏高管巡店是种折磨,他们每天可以走三四万步。”经过2012年、2013年的转型调整,安踏走通了零售转型这条路,2014年实现净利润17.00亿元,同比增长29.32%。同年特步、361度的净利润分别只有4.78亿元和3.98亿元,李宁则亏损7.81亿元,差距就此拉开。2008年安踏的营收是李宁的69%,2016年是李宁的1.66倍;2008年安踏与特步的营收之差是17亿元,2016年这一数字已扩大至79亿元。当被问到其他企业为什么不效仿安踏的转型路径时,一位曾先后在阿迪达斯、李宁、安踏工作过的行业人士对记者说:“这就像一个班里有人考上了哈佛,其他同学知道了这个人的学习方法也不一定能考上哈佛。”为何只有安踏转型成功2013年2月25日,丁世忠发微博表示:“闭着眼睛都挣钱的时代结束了,深耕时代来临了,笑到最后拼的是实力、拼的是团队、拼的是观念、拼的是管理。”可惜这句话没有及时警醒其他晋江企业,位列其后的特步也是到了2015年才开始转型。零售转型就好像一道通关卡,拿到后可以起跑,拿不到即使加速也只能行走。零售转型到底有多难?为了降低库存以及控制打折幅度,安踏曾一方面主动降低订单数量,一方面将部分订货制改为配货制,也就是根据前端经销商、零售商的销量来安排生产,这要求供应链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另外,精细化管理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晋江企业之前并不关注货卖给消费者的过程,现在则要管理组货、店铺陈列、坪效(每坪店面实现的营业额,1坪是3.3平方米)等一系列问题。李冠儀对此深有体会。加入特步三年,她的工作内容是主导零售转型、品牌重塑和体系化管理。她说:“转型和跑步一样,前三公里是最难的。要通过抓主要矛盾来解决一个个问题,然后再不断验证、调整,时间长了就会演变成企业之间能力、实力的差距。”一些企业不仅没有着手零售变革,反而犯了战略性错误。鸿星尔克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2012年那段时期,鸿星尔克、贵人鸟等企业提出向生活休闲服饰转型,该品类的业务比例一度达到50%以上,然而快时尚行业的竞争更加残酷,从而加剧了企业的库存、现金流危机。晋江运动品牌企业中的家族化现象至今普遍,安踏最先开始职业化,这是它与其他企业拉开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2003年加入安踏前,吴永华曾先后在福州鞋城华盛鞋行、福州永大贸易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丁世忠看重了他的销售、营销管理能力,邀请他加入安踏。在安踏十几年,吴永华的职位从销售管理中心总监、总裁助理一路晋升到如今的执行董事兼销售总裁。2008年加入安踏前,郑捷在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工作过八年,最高职位是总经理,曾是李冠儀的上司。如今,他是安踏的执行董事兼品牌总裁,主要负责品牌及产品管理。一位在安踏工作过多年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吴永华对安踏的贡献是在销售管理上,郑捷则让安踏视野更广、更有修养。”成功零售转型的安踏,已经开启了多品牌战略。目前除了安踏主品牌外,它旗下还有斐乐(FILA)、迪桑特(DESCENTE)等多个品牌。多位行业高管对记者表示,买品牌不难,品牌运营、整合是真正的挑战,安踏也是在摸索几年后才把斐乐做出业绩。现在,国内其他体育用品企业在这方面还没有明显动作。体育用品行业的马太效应同样延伸到了线上。根据欧睿国际统计,2016年互联网在运动装品类的渗透率为22.5%。李冠儀表示,线上线下考验的都是企业综合实力,目前运动品牌线上、线下的业绩排名基本一致。优胜劣汰的另一面是,德尔惠、喜得龙、金莱克、美克等相继倒闭。能否撼动耐克阿迪欧睿国际预计,2021年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696亿元,比2017年的规模增长近三成。行业规模的扩大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想象力,然而每家企业都有看得见的天花板。对于安踏与李宁,行业内评价李宁的品牌价值依然大于安踏,李宁的短板在于自身执行力。但即使在中国市场,安踏与李宁都不是真正的主角。最近十几年来,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一直稳步增加,2008年两者的份额之和是29.2%,2016年已经达到38.8%。所有受访人士都表示产品研发和创新是头部企业竞争的关键,而这点甚至可追溯到国家之间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差距。耐克、阿迪达斯的研发实验室有数十年的历史,早已积累了海量运动数据,而且研发投入在持续增加。相比之下,即使安踏、李宁这样的领军中国企业也是近几年才重视研发。在人体工程学、仿生学、材料科学等方面,中国企业与欧美企业存在明显差距,光是找到合适的研发人才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安德玛(UnerArmour)、亚瑟士(Asics)等国际细分品牌的兴起,让第二梯队的国产运动品牌看到了新机会。这两个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不长,2016年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分别是5.4%和0.9%。安德玛是从健身房走出来的品牌,创始人是美国的一位橄榄球运动员,主打紧身衣等运动装备。亚瑟士是日本人鬼冢八喜郎创立的运动品牌,拥有多项跑鞋专利,是众多马拉松跑者的选择。对于体育用品,消费者有着天然的品牌意识。只要价格可以接受,就会选择高端的国际品牌。李冠儀认为,国际品牌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要比国产品牌上升到一二线城市容易得多,毕竟“消费者的心智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逆”。未来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国产运动品牌需要在品牌定位、核心竞争力上下更多功夫。目前,国产运动品牌在三线以下城市短兵相接,乔丹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个。虽然这些年饱受商标争议、官司不断,销售模式也还以品牌批发为主,但其年销售收入依然有约40亿元——规模在特步、361度之后,其他品牌之前。乔丹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公司业绩还不错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足够大。现在,中国县级城市的销售场景依然是一条步行街上开四五个运动品牌的专卖店,消费者逛街时甚至都不会看门楣,看哪家的产品好、价格合适、打折还多,基本就买了。目前,西北地区是乔丹的主要市场。至于商标问题,他表示这是历史包袱,现在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谈到行业未来,他感叹说:“几十亿的企业一下子没了很正常,这些尾部企业的问题不是把谁斗下去,而是如何让自己活下来。”

篇6:哈根达斯市场消费者心理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前进和发展,生活的稳定,人们也逐渐变得富裕起来,在达到了温饱的基本需求后人们开始更注重精神层面上的享受,这时时尚消费品、溢价消费品也就逐渐有了市场的基础。

1996年哈根达斯冰激凌在中国的成功上市更是成为了中国部分“小资男女”的新宠,一句“爱我,就请我吃阿根达斯”的广告语让吃哈根达斯就像送玫瑰一样,让许多情侣们衍生出甜蜜美好的遐想。

哈根达斯在我国如此受欢迎不仅因为它毋庸置疑的品质根式取决于中国市场庞大的消费群体,在这些消费者中我们不难找到这样一群人: 一:推崇权威

众所周知,哈根达斯是世界知名品牌,是冰激凌行业里的一面旗帜,一根标杆,优质的选材、奢华的包装以及独具匠心的造型无一不体现出这将是一款造价不菲的“艺术品”而真正吸引人们的并不是他华丽外表,甚至不是它独特的口感,而是它响亮的名字—哈根达斯。因为“哈根达斯”已然成为了时尚、奢华、小资的的代名词。

二:情侣的消费首选品

作为中国冷饮领域的贵族品牌“哈根达斯” 肯定有符合中国消费者消费习惯和产品质量认同的契合点,一句“爱我,就请我吃阿根达斯”的广告语更是成功俘获了无数热恋男女的心。看电影、逛商场、一起私语的时候,一份哈根达斯更是彼此之间充满浓情蜜意。

三:炫耀心理

上一篇:大班上学期卫生保健计划下一篇:城市规划区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