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成语解释

2024-05-01

入木三分成语解释(精选12篇)

篇1:入木三分成语解释

【成语原文】:三分天下有其二

【标准发音】: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

【繁体写法】:三分天下有其二

【三分天下有其二是什么意思】:泛指势力强大

【三分天下有其二成语接龙】:事不过三 → 三分天下有其二 → 二三其德

【用法分析】: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读音预警】:注意多音字:分 ① fēn 区分 分数;② fèn 身分 分子(一员)。

【出处说明】: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篇2:入木三分成语解释

【简拼】:rmsf

【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示例】: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受。秦牧《手莫伸》

【近义词】: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反义词】:略见一斑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深刻

【顺接】:分一杯羹 分三别两 分丝析缕 分久必合 分兵把守 分内之事 分别部居 分别门户

【顺接】:安安分分 安常守分 白黑不分 百口难分 备多力分 本本分分 冰解壤分 不依本分

【逆接】:昂然直入 昂然而入 病从口入 病由口入 步步深入 层层深入 长驱径入 长驱深入

篇3:入木三分成语

《书断》。

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他取众家之长,创造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书法流派,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羲之自幼就很有书法天赋,七岁时已崭露头角,写得一手好字。王羲之十二岁那年,在父亲的书房里发现了一本讲解书法的好书,就偷偷拿出来阅读。从此他手不释卷地日夜攻读,一丝不苟地按书中讲的方法运笔练字,书法水平飞速进步。羲之每天练完了字,就到后花园的池塘边清洗笔砚,天长日久,整池水都被墨汁染黑了,可见羲之练字是何等的勤奋刻苦啊!

一日早上,羲之独自一人在山下散步。忽然,他看见一位年老体迈的老妇人拿着十几把纸扇,要到集市上去卖。每把纸扇只能卖二十钱,羲之见老妇人贫苦可怜,就借来笔墨,在每把扇子上题了字,老妇人哪里认识王羲之呀,见他在白白净净的.纸扇上写了字,心中叫苦不迭。

王羲之见状笑道:“您只要说这是王右军写的字,保你每把卖一百钱!”老妇人接过纸扇,半信半疑地来到市场上,照着他的话叫卖了一番。人们听了,马上争先恐后地掏钱购买,不一会儿工夫,十几把扇子都被抢购一空,老妇人这才高兴地笑了。相传王羲之曾给朝廷写过祭祀天地神明、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祝版”。晋成帝即位后,就命祝版工人更换祝版上的题词。谁知工人们在那块木板上削了好半天,也没能把王羲之原来的字迹刮掉。工人们拿起祝版仔细一看,都大吃一惊,连声赞叹。原来,王羲之写的每个字都入木三分,好像刀刻一般,怎能轻易刮除得掉呢?

释义

篇4:入木三分成语

拼音:[rù mù sān fēn]

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1厘米) 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故事介绍: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可以知,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工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篇5:入木三分成语经典造句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二、入木三分成语近义词

一语道破 [ yī yǔ dào pò ]

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力透纸背 [ lì tòu zhǐ bèi ]

1.形容书法遒劲有力。 2.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鞭辟入里 [ biān pì rù lǐ ]

本作鞭辟近里,宋代理学家常用来形容做学问切实。今多形容说明问题透彻,切中要害。辟(pì):透彻。

铁画银钩 [ tiě huà yín gōu ]

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一语破的 [ yī yǔ pò dì ]

一句话就说中(zhòng)要害。的(dì):箭靶的中心。

刻画入微 [ kè huà rù wēi ]

微:细小。精心细致地描摹,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形容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三、入木三分成语造句

1、鲁迅的文章骂人时往往入木三分。

2、那位作家把笔下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入木三分。

3、李老师的论述鞭长莫及,入木三分。

4、每个人的照片都是一部小说,入木三分的用气场撰述了整个生活状态。

5、你的评语虽只寥寥数语,却是入木三分。

6、这篇社论对问题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

7、这尊锺魁像雕得入木三分,怒眼赤髯,[入木三分造句]看了令人不寒而栗!

8、你的书法作品看上去就有一种入木三分的感觉。

9、这幅书法作品笔力入木三分,十分精采。

10、写的是入木三分。非常悲哀的事实。

11、这幅画像对模特儿神情的掌握可说是入木三分。

12、这部小说最精采处就是作者将主角的狠毒个性写得入木三分。

13、你看这件雕塑作品,入木三分,力道十足。

14、你把这些人物都刻画得入木三分的我很羡慕啊。

15、一语道破,一针见血,言必有中,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16、这角色演得太好了,让人有入木三分的感觉。

17、鲁迅的一些杂文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18、你对这本书的评论真是入木三分,见解独到。

19、这个演员把老谋深算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让观众们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20、练书法没下几年苦功,笔力那能入木三分?

21、我相信你只要坚持努力了你就可以交出让人入木三分的作品。

22、这尊钟魁像雕得入木三分,怒眼赤髯,看了令人不寒而慄!

23、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必有中,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24、她把剧中苦媳妇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难怪得奖。

25、我们在思考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入木三分的态度。

26、北爱看完了,石小猛的演员演得太好了,可怜可恨可悲都被他演得入木三分。

27、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实在令人信服。

28、他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

29、看他挥毫力透纸背,真可谓入木三分。

篇6:入木三分成语谜语及造句

八十八 …… 打一成语

二、入木三分成语解析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三、入木三分成语造句

1.鲁迅的文章骂人时往往入木三分。

2.鲁迅的一些杂文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3.李老师的论述鞭长莫及,入木三分。

4.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实在令人信服。

5.他分析问题鞭辟近里,入木三分,实在令人信服。

6.你的书法作品看上去就有一种入木三分的感觉。

7.你把这些人物都刻画得入木三分的我很羡慕啊。

8.这个演员把老谋深算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让观众们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9.我相信你只要坚持努力了你就可以交出让人入木三分的作品。

10.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必有中,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11.我们在思考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入木三分的态度。

12.他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

13.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入木三分的听老师给我们讲新知识。

14.这么大的太阳还能入木三分的认真听讲座靠的就是心态问题。

15.这本小说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刻画的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的。

16.本书对地方电视新闻的剖析入木三分,令人坐不安席。

17.平实的感情诠释,却也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18.这个真实的故事把两个年轻人的冷酷残忍刻画得入木三分。

19.他的许多话都是这样犀利有力、冷嘲热讽,既入木三分,又看似愚钝.

20.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处理之后,又对计算机技术做了非常高水平的概述.

21.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创演的曹操的形象入木三分。

22.他的描述入木三分的描述了有关情况.

23.画面看不到一个人,却把喜庆的气氛烘托得入木三分,将一幅民俗风情的画卷展示在人们的眼前,这正是作者的出手不凡之处。

24.这篇文章的视角独特,秉笔直抒,入木三分,一气呵成.

25.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好一个凌厉恣意的书法,独独可惜了这凤翥之势,过于咄咄逼人,稍欠变化,不过,若是多加变化,似乎又失了气势,不妥,还是不妥,唉……

26.他笑小姨妹惠山泥娃娃似的天真烂漫,他笑鲁迅的刻薄入木三分!难怪五十几岁就短命的!志鲲心里强自解释:“革新”。

27.诸人见他将敌我势态分析的鞭辟近里,入木三分,都巴望他将上策一言其详,九乙抢着道:叶先生,我门当如何以退为进,可大败星剑派。

28.小丁批评老王,说他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刁、狠、滑,这真可说是入木三分。

29.小丁批评老王,说他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刁、狠、滑,这真可谓是入木三分。

30.实际上,要想知道那些没有对加拿大宪法基本特征理解的入木三分的记者何以能胜任政治佚事的报道工作。

31.前者于片中扮演与儿子相依为命的年轻寡妇,后者则饰演为报妻仇而杀人的逃犯。这是二人继幸福黄手绢后又一次入木三分的演出,细腻动人。

32.他没有一个句子能象拉布吕耶尔的许多句子那样余音回荡,入木三分。

33.除了偶尔若有所失的时候,他的眼睛总是非常犀利,看人入木三分。

34.谢君豪是香港男演员中,少数能单以眼晴就能演戏之辈其他例子有梁朝伟黄秋生等,在片中多场感情戏,只靠沉郁的眼神就成功把角色的悲情演绎得入木三分,令人佩服。

35.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

36.列位看官,锣鼓听声,说话听音,张内线这一席话鞭辟近里入木三分。

篇7:入木三分的成语故事

他写的字既秀丽,又很苍劲,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想想看,一般秀丽的字会显得柔软,而苍劲的字则显得粗硬,但是他竟能脱尘出俗,二者兼善,可见得他书法的功力之深,这恐怕不是天生具备,而是靠后天勤学苦练而得来的.

有一天,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个人先用刀削木板,却发现笔迹竟然透进木板里有三分深度,这件事情可是轰动了整个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了。用毛笔写字在木板上,而笔迹还能透进三分的深度,除了身怀绝技的人还有谁会有这种能力呢?但是,我们也可以想见这位“书圣”所写的字,笔力非常雄厚,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于是,后来的人便根据这段故事的情节,直接把“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人们写文章,或者是说话的内容非常深刻。

以后只要说故事的人,把故事的情节说得生动逼真,我们也可以夸赞他说故事说得“入木三分”。

篇8:关于入木三分的成语故事

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近义词】

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入木三分成语故事】

晋朝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曾经在池塘边练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无论休息还是走路,他心里总是想着字的结构,揣摹着字的架子和气势,不停地用手指在衣襟上划着,时间久了,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王羲之二十岁时,太尉郗鉴派人到他们家族中去选女婿。王家的子弟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能中选。只有王羲之,躺在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继续在衣服上划着。郗太尉很欣赏王羲之的镇定,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有一次,皇帝要到北郊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木匠拿去雕刻。木匠在雕刻时发现王羲之写的字竟然已经深入木头达三分,赞叹道:“右军(王羲之)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啊!”

篇9:包含三分的成语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sān fēn xiàng rén,qī fēn xiàng guǐ

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sān fēn xiàng rén,qī fēn sì guǐ

骂人的话。骂人长相难看。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sān fēn sì rén,qī fēn sì guǐ

詈词。骂人长相难看。

[三分鼎足] sān fēn dǐng zú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三分鼎立] sān fēn dǐng lì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入木三分] rù mù sān fēn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鼎足三分] dǐng zú sān fēn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分三别两] fēn sān bié liǎng

详细分说;清楚,明白。同“分星擘两”。

[鼎分三足] dǐng fēn sān zú

篇10:成语解释和成语造句

2.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不松懈。他努力工作,坚持不懈,深受老板器重

3.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事隔二年,他的坏习惯不但没有改,反而 变本加厉。

4.饱读诗书→读了很多诗书。

王老师饱读诗书,知识渊博,同学们都很尊重他。

5.反败为胜→从失败转为胜利。

下午的篮球赛,有了亮亮的上场,才反败为胜。

6.响彻云霄→声响透过云层,形容声音非常响亮。我们的歌声响彻云霄。

7.汗流浃背→形容出汗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哥哥打完篮球,回家时总是汗流浃背的。8.锦上添花→比喻美上加美,好上加好。

家里已经有了电视机,现在又买了电脑,真是锦上添花。

9.气喘如牛→比喻气喘得很厉害。

他刚跑完400米,就气喘如牛的问:「我是第一名吧?」

10.能跑善钻→形容动作灵活。

小强的动作很敏捷,能跑善钻,这次比赛应该是稳操胜券。

11.狂吠不已→狗不停地叫。狗见到陌生人时,往往会狂吠不已。

12.提高警觉→要有敏锐的感觉。

在陌生的地方,夜间外出要提高警觉,尽量结伴而行。以策安全,13.呼朋引伴→招呼朋友,吸引伙伴。

鸟儿们在和煦的春风中呼朋引伴,唱出宛转的曲子。

14.大打出手→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他们原本是好朋友,想不到竟为了一件小事而大打出手。

15.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

天上的云,会随着气候的改变而千变万化,人们看云往往可以识天气。

16.五花八门: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这次趣味运动会的项目五花八门,妙趣横生,太棒了。17.风吹草动→比喻轻微的动荡或变动。

敌人吃了败仗后,成了惊弓之鸟,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惶逃窜。18.生生不息→不停地繁衍生息。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就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19.欣欣向荣→草木生机旺盛的样子,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我们的祖国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新气象。20.寸草不生→连小草也不能生长的地方,比喻 荒凉贫瘠之地。我们要把寸草不生的大沙漠改造成造福人民的绿洲

首尾乖互:相互违背,前后自相矛盾。

你这人说话这样首尾乖互,叫我怎么信任你。

引颈受戮: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犯人知道自己罪责难逃,只有引颈受戮了。

衣不曳地:曳,拖动。衣服不沾地,比喻非常忙碌。

这几天工作太多了,他都已经衣不曳地了。

水洁冰清:像冰水一样洁白清净。形容人品高洁或文笔雅致。

她是这样一个水洁冰清的人,怎么会和那些坏人在一起。

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理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我知道真象,但又不能说出来,真是如鲠在喉呀。

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爸爸每天起早摊黑,仰事俯畜,非常辛苦。

为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这个人为恶不悛,终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无补于时: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现在不努力学习,等将来后悔了也无补于时了。

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他勤学善思、知识广博,真是个有脚书厨呀

一字一珠:一个字就像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这样的文章真是一字一珠,看上几遍,还是回味无穷。

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聚精会神:聚、会:聚集。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

《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精兵简政:简:使简化。

《有些单位必须精兵简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一到夜晚,五光十色的灯把厦门装扮得更加美丽。》 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

《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1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

《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千方百计:方:方法。讲:办法。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津津有味:

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漫画书。争先恐后:

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在跑道上飞奔起来。

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兴高采烈: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然后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沁人心脾: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花儿开了,飘来了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味。》 赞叹不已:已:止,完。连声赞赏不止。看到他写了漂亮的毛笔字,大家赞叹不已。波澜壮阔:

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他十分激动。

闻鸡起舞:听见鸡鸣就起身,比喻人发奋学习,励精图治。

老爷爷在乡下修养,每天闻鸡起舞,打太极拳健身。

白手起家:一切靠自己艰苦奋斗,创立了一番事业。

王董事长白手起家,如今是王氏集团的总裁。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卷起的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图恢复。

这次比赛虽然表现不佳,但我决定明天卷土重来。

晨钟暮鼓:古代佛寺中晨敲钟,暮击鼓以报时,用以使人惊悟的言论。

每当我想坏事时,就会想起妈妈对我的晨钟暮鼓的叮咛。

力争上游:努力争取上进

求学做人都要力争上游,不要自满於现状

破釜沉舟 :比喻行事果决,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头的决心。

既然来了,就要有破釜沈舟的决心,不得冠军绝不回去。

投笔从戎: 一个人抛弃文职而加入卫国的行列。

大伯父高中毕业后投笔从戎,进入军校就读,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前车之鉴:比喻前人的失败,可以作为后人的借镜。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下次出门一定会带雨具。

金石为开:至诚可感动任何事物。

表哥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高,他的成意一定可以感动王小姐的。

勤能补拙:指勤勉努力能弥补天资上的不足。

勤能补拙,只要你多付出心力,一定有成功的机会。

藏龙卧虎:指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不同寻常的人。上海是一个~的地方。

调虎离山:比喻用计使敌方离开有利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我使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

虎背熊腰:形容人身材魁梧健壮。小伙子年虽十七,却是~,身体很魁梧。

虎口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我在准备对付对手的办法,我要~!

虎头虎脑: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小男孩长得~,非常结实。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每个人都~地吃了几大碗,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龙腾虎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

坚信只要克服这个困难,一切都会好转,任自己~。

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他做什么事都~的。

降龙伏虎:比喻有极大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我老孙,颇有~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

虎视耽耽:如老虎般贪狠的注视,比喻心怀不轨,伺机掠夺。

窗檐上的花猫,~地盯著餐桌上那盘香喷喷的糖醋鱼。

成语:草木皆兵

发音:cǎomùjiēbīng

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造句: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成语:赤膊上阵

发音:chìbóshàngzhèn

释义: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篇11:形容很多的成语及成语解释

1.不计其数----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2.不可胜数----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3.不知凡几----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4.数不胜数----数:计算。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5.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6.屡见不鲜----屡:多次;鲜:新鲜,新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7.多如牛毛----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8.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处处,到处;皆:全部。形容到处都是,很多

9.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为数众多,很容易得到

10.恒河沙数----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11.斗量车载----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12.车载船装----形容数量很多。

13.车击舟连----车相撞,船相连。极言车船之多。

14.连车平斗----形容冗员很多

15.难更仆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16.形形色色----指各式各样,种类繁多。

17.足足有余----形容充足、宽裕,支用不完。

18.多多益善----益:更加。越多越好。

19.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20.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21.纷纷攘攘----纷纷:众多;攘攘:杂乱的样子。众多且杂乱。形容人群杂乱。

22.千汇万状----种类纷繁,形态多样。

23无千无万----谓不计其数;极多。

24.成千论万----犹言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25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26.逾千越万----指数字超过千或万。极言其多。

27.千千万万----形容数量极多。

28.千条万缕----形容条缕繁多。

29.各色各样----犹言各式各样。

30.色色俱全----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很齐全。

以下是一些形容少的成语,以及和数量有关的成语:

1.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2.寥寥无几----寥:稀少,很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3.寥寥可数----寥:稀少;数:计数。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4.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5.历历可数----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6.不足齿数----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7.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8.铢两分寸----指极少的数量。

9.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10.杯水粒粟----一杯水,一粒粟。指极少量的饮食。

11.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12.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13.多许少与----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14.擘两分星----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

15.分毫析厘----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分析一毫一厘。形容分析细微。

16.分寸之末----比喻微少、细小。

17.积少成多----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小变多

18.聚少成多----聚:集合,会合。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19.聚沙成塔----把细沙堆积成宝塔。比喻积少成多

20.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1.积微成着----微:细微;着:显着。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

22.滴水成河----比喻积少成多。

23.有增无损----损:损害,减少。仍在增加,不见减少。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

24.有增无已----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

25.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26.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27.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28.板板六十四----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

29.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30.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31.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32.二者必取其一----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33.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34.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35.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篇12:带德字的成语和成语解释

[gē gōng sòng dé]

用语言、诗歌或文字来颂扬功劳和德行(现多含贬义)。

以德报怨

[yǐ dé bào yuàn]

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

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

品德高尚,又有很高的声望。

感恩戴德

[gǎn ēn dài dé]

感激别人的恩德(现多含讽刺意)。

离心离德

[lí xīn lí dé]

不一条心,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尚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与“同心同德”相对。

功德无量

[gōng dé wú liàng]

称颂人功劳卓著,对人恩德极大。《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亡(无)量矣。”

以怨报德

[yǐ yuàn bào dé]

用怨恨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恩惠。

德才兼备

[dé cái jiān bèi]

也说才德兼备。既有德,又有才;品德和才能都好。

三从四德

[sān cóng sì dé]

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以德服人

[yǐ dé fú rén]

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大恩大德

[dà ēn dà dé]

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仁义道德

[rén yì dào dé]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带德字的成语接龙

德高望重

重温旧梦

梦断魂劳

劳筋苦骨

骨瘦如豺

豺狼当涂

涂不拾遗

遗臊撒粪

粪土不如

如解倒悬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入木三分成语解释】相关文章:

入木三分成语04-09

入木三分的成语故事的作文500字05-02

句句都入木三分的经典说说摘抄04-26

成语解释生肖成语06-25

三分教学04-16

三分法06-08

三分承揽合同05-13

成语解释和成语造句08-05

一亩三分地05-23

三分三因教学05-26

上一篇:论涉外公证翻译下一篇:吃汤圆初一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