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同志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

2024-05-13

xxx同志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通用9篇)

篇1:xxx同志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

xxx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科技局的安排,我有幸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到xxxx村开展工作。在2011年中,我严格按照科技特派员的要求,在适当兼顾自己原有工作的情况下,全力履行科技特派员的职责,强化科技服务意识。同时,针对自身专业特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引进实用新技术,认真负责地开展各项科技扶贫工作。

一、积极创建科技示范基地

争取项目,创建油菜科技示范基地,把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示范基地落实在xx村。经常到示范基地蹲点指导,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栽培技术措施,统一病虫草综合防治。根据双低油菜生育特性,结合近些年的实践经验,在新品种及早熟油菜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直播、冬发栽培、配方施肥、病虫草综合防治等技术,全面普及增施硼肥等高产高效技术。

在xx村开展优质早熟油菜131直播试验示范,核心区面积50亩,于10月底至11月初用小旋耕机翻耕,一次性对田块进行浅旋耕整地(2010年晚稻熟期比往年推迟一周,故直播时间推迟)。11月5日开始直播,11月11日结束。11月5日播种,亩产为103.4kg,11月9日播种的亩产98kg。高产的100多kg/亩,低产60多kg/亩。该品种出油率比其它品种高,每50kg菜籽出油19kg,其它品种出油率每50kg菜籽出油16.5kg。该品种早熟,既不影响早稻适时栽插,又能达到粮油丰产丰收。稻田直播油菜技术因省工节本高产高效深受农民欢迎。

二、积极创建优质油菜生产基地

2011年,在xx镇xx村安排15000多亩优质油菜生产,连片种植,统一种植优质两系杂交油菜品种赣两优二号、赣两优3号,统一栽培技术措施,统一病虫草综合防治。经常在田间地头观察,及时掌握油菜长势长相,指导农民的生产管理、用药。xx村核心示范1000余亩,品种为优质高产品种赣两优二号、赣两优3号。2011年4月29日,xx区农业局组织专家对核心示范片进行了测产验收,核心示范片理论产量平均亩产210.1kg。由于示范区的农户均能按照技术规程实施,油菜长势良好,增产增收。据xx区农业局测产,示范区平均亩产量141.3kg,比当地普通种植的油菜增产30.2 kg/亩,增产21.4%,增收菜籽30.2万kg,为核心区农户增收160余万元。优质油菜生产成本降低,收益增加,深受当地群众好评。

三、积极搞好农业技术培训,进行现场指导

年初,利用冬季农闲有利时机,在xx市xx区xx镇xx村开展冬季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培训对象主要为基层农技人员、核心示范户,人员200多人。发放品种介绍、高产栽培技术等技术资料2000多份。确保基层农技人员、核心示范户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全面掌握油菜生产管理技术,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提高油菜种植水平。培训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及效果,受到示范区农技人员及农户的一致好评。

篇2:xxx同志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

XXX同志于2014年8月正式到XXXXXXXXXXXX公司。主要负责办公室工作。工作期间,他的突出表现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

XXX近两年来,工作主动,踏实,肯干,和同事关系处理的很好,耐心学习不断的努力工作,以提高技术的自身,受到大家好评,望今后继续再接再厉,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XXX积极主动,态度端正。担任特派员期间,她主动要求到各部门了解学习,努力从多方面开拓自己的眼界。她先后去了财务部、生产技术部、办公室、生产车间等主要业务部门。通过学习书面材料和与各部人员的交流,她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公司各部的重点工作,还协助完成了甘肃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项目《XXXXXXXXXXXXXXXXXX项目》1项,并协助完成了项目的验收工作;参与申报了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XXXXXXXXXXXXXXXXXXXX项目》1项,并协助完成了项目的验收工作;参与了完成了向甘肃省科技投资公司专利抵押的科技贷款600万元。即将要协助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的复审工作及甘肃省排污许可证的复审工作。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各部门人员的一致好评。

XXX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XXX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担任公司特派员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公司同事和睦相处,交流融洽,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注重团队合作。

总之,XXX同志综合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政治表现良好,法纪观念充实,服从安排听指挥,与同事友好相处,工作期间,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相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绩。

为了使企业较快的向前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多做贡献,甘肃大鑫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希望能够继续留任XXX同志为我单位的科技特派员。

篇3:xxx同志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制度,助推,新农村建设

科技特派员制度于1999年由福建省南平市首创, 它是以满足“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增效”的科技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引导为辅, 以科技人员利益、个人价值实现为导向, 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建立利益共同体, 使科技特派员与农民供求有机结合而形成自下而上的创新型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制度。

重庆市于2004年实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 开展了“十、百、千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 即组织10名科技领域首席专家、10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000名区县科技特派员, 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性服务。该项工作实施三年以来, 通过将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先进的生产要素导入农村, 激活了农村科技要素, 促进了农村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等, 在探索城乡统筹、推进政府公共资源应用于农村及培育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发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 大大推动了重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创新措施, 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

(一) 实行“双向选择”, 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重庆市科技特派员选拔坚持“双向选择、组织推荐、择优选派”的原则, 采取个人报名或单位推荐、双向选择、组织考察、层层把关的方法, 主要围绕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畜禽养殖业、林业、优质果品、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的研究开发进行择优选拔。同时, 注意校地结合, 实施高位嫁接, 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农民需要什么就选派什么样的人, 科技特派员有什么本事, 就在什么地方发挥作用, 因材施用, 这给科技特派员搭建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二) 通过典型示范引路, 着力培养先进生产力

过去科技下乡服务重在扶贫扶弱, 科技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科技特派员选择与吸收科技能力较强的农村专业大户、强村、重镇、龙头企业, 采取“贴身”式服务, 把实施项目运作和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培育结合起来抓, 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 也培育了农村的先进生产力代表。

(三) 实现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

科技特派员带着技术、资金、信息、项目到农村去,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在有条件的地方, 与农民建立起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技术协会等利益共同体;有的直接投资办起了企业, 鼓励农民以自己的劳动参股, 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格局。这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风险, 激发了其参与利益共同体的积极性。

(四) 实施资源整合, 开放运行

试点区县都极力通过引进区外科技特派员、借助外力注入来激活内在活力, 拉动本区域内的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工作。通过市、区县两级科技特派员的示范、拉动, 一方面体现了重心下移, 在基层构筑一个素质相对较高的人才群体;另一方面起到了在创新服务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服务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服务事业中凝聚人才的目的。

(五) 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方式

在实施科技特派员下农村服务过程中, 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1、科技普及。

科技特派员采取远程答疑、现场咨询、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 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2、实地指导。

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实用型种植、养殖技术, 培养乡土技术能人。

3、基地示范。

依托各类高新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化基地、科技示范村的建设, 示范、引导广大农民走出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项目带动。

结合在建、续建的科技项目, 带动有实力的企业介入农业产业化开发和骨干项目建设, 集成各方资源为地方的经济建设作贡献。

5、订单推动。

根据驻点乡、村的实际情况,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配合乡、村干部开展“外引内联”活动, 以“订单农业”为突破口和着力点, 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6、龙头牵引。

依托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 带动农业生产基地,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民增收。

7、成果转化。

把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示范推广新成果、新技术, 有效地推动以科技为先导的农村经济增长。

8、股份合作。

以技术作股, 实施“高位嫁接”, 与乡镇企业、产业化基地、专业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达到共同致富的双赢目标。

9、决策咨询。

对区县科技项目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找出影响、制约项目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关键技术及因素, 为区县科技项目发展与开发提供思路与政策建议。

二、成效显著, 助推新农村建设

三年来, 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创新创业、艰苦奋斗, 推动了重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一) 转变了农民的陈旧观念, 提高了综合素质

科技特派员在下农村实施创业服务行动中, 通过言传身教, 将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的农民。他们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示范, 不仅教给了农民群众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知识, 还向他们传授了其他科学文化知识, 转变了其陈旧的思想观念, 提高了综合素质。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支农活动, 在农民思想中建立起了科学的理念, 摆脱了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例如, 梁平县种植柚树历史已逾百年, 目前全县种植柚树540万株, 面积约10万亩。但因品系繁杂良莠不齐, 一直没有规模效益。但当地农民却坚守自己的那几种柚树品种, 不想去引进新的柚树品种。自从市级科技特派员、重庆市果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文泽富来到该县后, 在县科委牵头下, 他会同县有关果树技术人员一道研制出劣杂梁平柚的改换思路和工作计划, 即在现阶段逐步改换虎蜜柚的前提下, 通过梁平柚擂台比赛等形式发掘梁平柚的优良单株, 并逐步扶持培育而形成梁平柚新系, 以此提高梁平柚经济价值, 发挥梁平柚的规模种植效益。为此, 他常常利用在专家大院的工作时间, 深入梁平柚产业带广为宣传, 增强果农种植信心和主动性, 动员果农种植新的柚树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不懈的努力, 终于调动起当地果农的积极性。果农也在文泽富的带领下, 转变了观念, 提高了认识, 增强了发展果树产业的信心。

(二) 加强了农村适用技术的培训

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的重要任务之一, 就是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和农村适用技术的培训, 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2007年, 科技特派员下农村共举办各类培训班、现场会3259次, 发送各类适用技术资料近145.9万份, 接受群众咨询37.5万人次。培育了一批乡土农民技术员, 并逐渐成为一支“科教兴农”的生力军。科技特派员开展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科普宣传活动, 受到了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 使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日渐浓厚, 从而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

(三) 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建立, 使广大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加快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科技特派员下农村示范活动, 帮助农民学科技、用科技, 在科技与农村、农民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使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村得到推广应用。如巴南区引进推广了种养业新品种26个, 引进推广新技术13项。“中优177”优质稻、“渝豆一号”优质大豆、“巴县9号”无性茶苗、“渝太I系”猪、“表波”、“鲈鱼”、“醉香含笑”、“银叶女贞”等新品种都得到了推广应用, 并用“蒸青绿茶自动生产线”工艺自主开发了重庆特有的“清心乌龙”品牌茶。

(四) 探索了科技服务的创新机制, 创造了多种科技创业模式

通过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的实施, 密切了科技特派员与业主、农户的有机结合, 促进了以“业主+农户+专业协会”为载体, 以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为支撑的特色产业创新机制的逐步形成。在下农村行动中, 各区县的科技特派员根据当地农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以创新的思维创造多种创业模式。在形式上, 有科技特派员租用农民承包地建设科技示范园的形式;有科技特派员以技术入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形式;有在村镇统一规划建设的科技园区里, 采用资金入股, 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形式;也有科技特派员组建公司、中心, 以企业运作方式为农村服务的形式。如梁平县科协副主席、高级农艺师黎万刚同志利用所学知识, 帮助企业解决了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如扦插育苗技术、甜茶快繁技术、无公害茶园的规划、开辟有机肥源等, 并也以自己的技术贡献与蟠龙茶业公司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这些模式和典型都抓住了创新创业和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个关键, 成为以建立新型产业化思维模式, 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雏形企业。

(五) 促进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培育了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 直接将科技触角延伸到村到户, 将科技送到农民手中, 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缩短了科技与农村、农民的“空间距离”, 使科技与生产要素直接结合, 改变了生产方式, 农民获得了实惠。如在万州区天城分水镇实施的“5000亩晚熟李子丰产示范片”项目, 通过组建科技服务站, 帮助当地建立李子合作社并实行由科技特派员直接指导, 合作社统一实施, 向社员提供产供销全方位服务的方式, 促进了当地李子的增产增收, 李子产业社员户平获纯收入5824元。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还紧密围绕区域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试点区县农村经济发展。重庆四面山花椒公司已完成50万亩花椒基地的建设任务, 正在建设300—5000亩的花椒示范基地和120亩的花椒品种资源库, 并通过生物技术完成对江津花椒二代品种的选育, 正在进行小批量育苗试验。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 引导广大的农业科技人员到农业战线, 将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带到农村, 送给农民,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增长。

科技特派员制度源于群众的需要、基层的探索和实践的创新, 是自发形成并在政府的推动下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科技人员与农民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相信在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助推下, 重庆的新农村建设定会早日取得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张雨, 高峰.中国科技成果[J].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2007 (3)

[2]王琪萍.福建农业[J].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破解”三农”问题, 2008 (2)

篇4:xxx同志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

关键词: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5-0025-04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实施“科教兴农”是保障粮食供给、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和必然选择。引导科技人才深入到农村基层,将现代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完成农业技术的“最后一公里”,将会对解决“三农”问题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辽宁省充分认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为切实解决辽宁省农村农业科技人才缺失,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滞后等现实问题,积极开展了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农业科技特派行动在辽宁省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在实际实施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将结合案例从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概况、成效两个方面介绍其发展现状,结合实际分析目前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完善特派行动的对策建议。

一、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现状

辽宁省在开站特派行动初期借鉴福建省南平市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农村“缺人才,缺技术”的实际情况,开创性的采用了具有辽宁特色的“四位一体”农村科技特派模式。其中“四位一体”是指科技特派团、特派组、特派员和农民技术员培养四种措施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特派模式。自2002年开展农村科技特派行动以来,不论是特派行动的辐射范围还是科技特派人员数量每年都在迅速增加,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增收、为现代农业企业提供农业科技与人才、助力培养职业农民、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

自2002年辽宁省建设农村科技特派活动以来,行动辐射范围从沈阳、本溪、大连等14个试点县(市、区)扩展到2012年的全省所有的涉农县(市、区)。据辽宁省科技厅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至2014年,省共派出科技特派团38个、科技特派组206个、已累计培养农民技术员1.4万人以上。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成员主要由高等院校、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院所组成。辽宁省首次开展科技特派行动时,挑选12个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县(市),有针对性的选择了12个科研单位和院校,组成以农业(经济作物)为主的12个特派团与其对接。截止到2012年,特派团派出批次为4次,派出数量显著提高,达到243个;类型涵盖范围较广,除农业(经济作物)以外,还包括畜牧业、渔业。目前多数已验收并且已建基地,还有些特派团已配合2011年富民强县项目同步一次性安排。

(二)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的主要成效

辽宁省采取“四位一体”的科技特派模式,经过多年不断的完善与努力,农村科技特派队伍不断壮大,科技特派作用逐渐增强,农村科技水平迅速增长,初步实现了农民满意、农民增收、农业进步目标。

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代农业奠定基础

科技特派行动以技术为支撑,根据区域优势,形成具有当地优势的特色产业,将农业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为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例如,辽宁省根据12个县(市)的特色产业优势,有针对性的派出12个科技特派团与其对接。同时各市还组织了86个市级特派团派驻到86个乡镇,开展“一乡一品”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科技特派行动将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组织多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的同时,形成了以区域发展为特点的特色现代农业。

2.提供农业技术、人才,助力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现代农业企业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与产量,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其集约化的经营方式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辽宁省特派行动不仅进驻到农村为农民服务,也为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技术人才,使得新型农产品研发、科学种植方式和加工技术成为可能。农业企业与特派组织的紧密合作关系,推动现代农业企业发展,使得农业企业达到质的飞跃。以朱蓓薇教授为领头人的大连工业大学农业科技特派组,在与獐子岛渔业集团合作后为该企业提供包括水发海参新型工艺、海参自溶酶技术、鲍鱼深加工体系等技术支持,为獐子岛渔业集团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高了该集团的综合竞争力。

3.促进农民增收,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将农业技术引用到农业实际生产中,将农业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帮助,有效的解决了“三农”问题,至此科技特派行动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与欢迎。凌源市花卉种植带头人高峰在沈阳农业大学学习花卉种植技术后,将花卉的种植技术引入到郁金香和东方百合的栽培中,花卉的栽培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不仅如此,高峰通过对花卉市场信息的了解与把握,将种花、收花和卖花有机协调和结合,其年经济收入从1万元增加到14万元,并且带动了本市100多户花农实现了增收。

4.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农村科技特派行动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助推动力,农业的长足发展从根本上还取决于农民自身的素质与思想觉悟。特派行动不仅引入农业技术还通过技术培训等方式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有效的解决“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根据《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已有三所高等院校组织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活动,鼓励学员成为技术推广,科技示范的带头人,培训方案已实施两期,共培养出1056名学员。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过程中,丹东市宽甸县的刘长晶受益匪浅,在自家的食用菌栽培种中将过去盘式栽培方法改进为袋式栽培方法,食用菌栽培袋数从2000袋增加到6000袋,收入实现了翻两番。

5.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产业新格局

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将政府、科技、企业、农民四者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农业科技栏目、技术推广网站和技术热线咨询等多样的科学技术服务形式,逐步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了“政府资金引导、技术服务支撑、企业龙头带动、合作社专业生产”的产业化新格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科技特派行动中,为清原县农民专门设立服务热线电话、开播农业科技专题宣传片、开辟农林科技推广网站等方式,为清原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二、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特派行动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例如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存在经费不足、管理不到位、利益机制不健全、宣传工作不到位等问题。故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仍应顺应现实的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完善。

(一)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经费短缺,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目前,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在项目启动、项目实施、技术推广等阶段经常会出现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经费短缺的现象,导致特派行动的很多惠农项目因缺乏资金支持而无法继续实施或被迫停留在计划阶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特派行动项目应有的作用和成效。经费的不到位也不能满足科技特派人员的补助和日常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科技特派人员工作积极性,对其工作效率将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管理体制不完善,职责不明确

“无规矩,不成方圆”,农村科技特派行动是以特派团、特派人员作为行为主体,其作为一个团体组织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进行内部、外部协调,才能发挥特派行动的最大成效。由于特派行动开展时间较短,特派行动仍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其管理体制在实践中暴露出体制不完善,职责不明确等问题。一方面,特派行动组织多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兼职组成,构成较为松散,并不能保证特派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特派组织往往要深入到农村,受乡镇府的管理,一些特派组织出现多层领导共同分管的现象,导致其管理混乱,不利于特派行动的有效开展。

(三)利益共同体形成机制不健全,人才流失现象较多

利益共同体形成机制简单来说就是科技特派组织成员与农民、农业企业利益保持共进退,特派组织成员切实从农民与自己利益出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但是很多特派组织成员只是单纯通过提供农业技术从农民手中获得有偿汇报,并没有形成农民与自身形成利益共同体的科学观念。此问题进一步导致成员融入感较差,有些则离开农村,不再继续科技特派行动,发生科技人才流失现象。

(四)宣传工作不到位,关注度较低

充分的宣传工作,提高特派行动关注度,一方面可为科技特派行动组织成员形成较强的精神动力和使命感,另一方面,成果、典型案例的报道也可让各方及时的发现、研究、总结、推广其他特派行动的成功经验,有利于特派行动的共同进步,长效发展。然而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组织作为新成立的组织,还不为大众尤其是农民所认知。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并不能及时将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工作成果、经验报道出来,这对于成员积极性,经验交流存在负面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

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启动,是农村科技得到良好运用的最佳体现,在破解“三农问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将农村科技特派团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需要各方不断努力,以下是本文根据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存在的现有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措施。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供有力经济支撑

充足的项目财政支持是保障农村科技特派行动项目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目前,辽宁省特派行动经费依然短缺,不论是示范推广经费、风险补偿经费还是创业基金的资金数量都不能满足现有特派行动的经费需求。政府应为特派行动项目提供专项基金支持,包括科技特派组织成员的日常工作经费、生活补助、奖金奖励等。于此同时,应该协助科技特派组织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利用市场化的融资途径,为特派行动项目研发,技术实施,推广等环节的顺利完成提供资金保障。此外,资金财政方面应做到专款专用,不允许相关人员以任何形式占用和挪用;为保证资金利用效率,还应定期考核项目资金绩效,敦促项目资金的合理利用。

(二)完善科技特派组织的管理体制,明确工作职责

考虑科技特派组织性质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省、市、县、乡的多级分层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的工作职责。若条件允许,可在相关县、市基层,建立特派行动组织的工作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行动的组织管理工作。对于项目的研发,实施,推广等阶段进行明确管理,杜绝多层领导共同管理的现象发生。关注特派团成员的日常管理,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增加工作积极性。

(三)健全利益共同体形成机制,防止人才流失

健全利益共同体形成机制,有利于改变特派行动组织成员只提供有偿技术服务的传统观念;支持特派行动组织成员以资金,技术,租赁经营等入股方式,与农民,农业企业型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风险,共享利益,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增加特派行动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及积极性,提高人才流动的稳定性。为防止科技特派人员的人才流失,还应注重特派人员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在评聘、入党、提干等政治方面,基于优先考虑的优惠;另一方面,对于工作优异的特派人员要及时给予表彰奖励。

(四)加大宣传工作,提高关注度

社会对于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了解和支持是特派行动顺利开展的良好保障。做好科技特派行动的宣传工作,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多种形式的媒介举办科技讲座、科技培训,经验交流会、特派行动专栏等活动及时、充分的报道科技特派行动的科研成果,典型案例,增加科技特派行动的关注度,提高大众对于科技特派行动的认知。对与工作突出的科技特派人员,可对其进行宣传表彰,树立典型,为特技特派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明仁.湖南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2]绳欢.科技特派员制度长效运行机制研究[D].南昌:江西

农业大学,2012.

[3]刘冬梅.关于推广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思考[J].农业技

术经济,2008(6):105-108.

[4]张静,张旭.科技特派员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

农业科学,2013(10):4666-4667.

[5]杨金鑫.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探索破解三农问题[J].

农业经济问题,2002(9):54-56.

[6]张国平.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一个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

析[J].农业经济,2010(6):50-53.

[7]杨明.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高端人才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

和完善措施[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9):74-76.

篇5:科技特派员吕登安同志典型材料

吕登安,男,现年27岁,高中学历,2008年担任科技特派员以来,认真履行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职责,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在县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日光温室产业思路的指引下,本人利用自身专业特长,积极为群众提供日光温室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服务,为我镇日光温室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他利用农闲时间,努力学习了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市县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了解了县、镇发展产业出台的优惠政策,为在群众中开展工作,宣传政策法规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时刻牢记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职责,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他还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一年来他通过理论学习指导实践,在实际指导过程中探索,使专业知识更加精通,为做好一名合格的科技特派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踏实工作,努力实践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技术。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在本村他首先带领党员群众狠抓结构调整和优化,他积极带头发展日光温室产业,在三二村荒漠区建造有机质无土栽培日光温室一座,在他的带动下三二村2008年三二村在荒漠区建造日光温室52座。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他一直认真履行职责,在大力推广日光温室无土有机质栽培技术,对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解决技术难题,传授温室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在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方面,给农户解疑答难,自己不懂的就请教专家,出现共性的问题,她就及时联系镇农林站积极向日光温室种植农户举办技术指导培训班,增强了农户的科技意识。凡是农户在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他都尽心尽力,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不怕苦,不怕累,不耻下问,全方位为示范户做好服务。一年来,在技术指导方面,他言传身教,得到了群众点的认可和好评。

篇6:xxx同志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

XX县畜牧水产局

自今年3月份我局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我们立足XX、XX两个乡镇的实际,确立了以“放活科技人员,激活畜牧水产站,带活基层群众”为突破口,以科技人员创办畜牧水产养殖业基地为载体的科技创新工作思路,围绕全县的基础产业,激活科技运行机制,根据个人能力和特长,按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积极创办基地。组建服务小团队,采取“依项目选人员,以项目带人员”的方式,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新方法。首先建立能进能出,流动有序的科技特派员选派任用机制。在特派员选派工作上,实行双向选择、利益驱动、高质下派的原则,不搞行政命令的“拉郎配”,乡村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要求县科特办派出适用的科技人才,并根据科技人员的专长,尽可能的派到能发挥自自己专业特长的地方去,同时考虑到有些科技人员目前正在从事的研究、示范、推广项目和实施所在地,在哪里实施就派到那里,保证科技项目研究的持续性,使科技人员资源得到了有效合理的配置,并由以前“要我下”转变为现在“我要下”。其次是强化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精心安排部署。制定和完善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措施,加大了对科技特派员项目、服务质量、履行职责方面的监管的力度,深入基层对科技特派员申报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督查指导,了解问题。明确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工作步骤和时间以及科技特派员的职责,就科技特派员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考核优秀的特派员在立项等方面给优先。

在确定和发展产业方面积极调整思路。一是深入开展调研,慎重确定项目,采取原有产业带动新型产业的发展思路。首先按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倡导的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的要求,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征求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研究确立各乡镇的重点实施项目。同时将项目管理理念引入科技特派员管理领域,要求科技人员根据生产一线需求先选好项目再办理下派手续,对没有项目或项目不切合实际的科技人员我们不予下派。建立了项目管理库,常年向科技人员征集项目,并定期检查项目执行情况,以便进行项目的筛选和管理工作。

科技特派员紧紧围绕原有基础产业和经济发展目标,不断引新项目、搞示范、抓培训,将科技直接导入农村,通过科技特派员亲自搞示范点,做出来给农民看。如:科技特派员XXX、XXX在XX村XX畜禽水产有限公司,通过GAP规范管理,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200多个农户和50多个养殖规模大户发展生猪生产。

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方式从单纯的技术服务型向技术投入型、独资服务型等多种形式转变。在鼓励科技特派员为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同时,积极引导科技特派员以技术为资本,通过投资、报酬、入股、提成等方式,让特派员的劳动和收益挂起钩来,将项目的效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即调动特派员工作积极性和创业性,也为项目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技术保障。科技特派员XX、XX在XX县XX特种水产繁殖场进行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以及黄古鱼、翘嘴鲌等鱼的亲鱼培育和产卵孵化,为全县各乡镇及XX、XX、XX等XX市周边县市区提供优质种苗及夏花。通过技术投入,提高了成活率,XX县XX渔场特种水产繁殖场也获得了一定的技术收益。

篇7:xxx同志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

在新的发展阶段中,我们要紧密结合温州“三农”工作实践,顺应“两个趋向”,按照省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务必”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客观规律,精心谋划新阶段的“三农”发展大事,努力开拓“三农”工作新局面。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一定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农业是安天下的、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民是发展和稳定的基本力量;农村稳定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矗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无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到什么程度,“三农”的基础地位都不会变。过去,我们主要依靠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农村支持城市发展,农民在整个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导致了农村发展的严重滞后。现在,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我市去年人均GDp已达到了2200多美元,工业化、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这既是一个有利于“三农”问题根本解决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容易忽视“三农”利益、导致社会矛盾大量凸现的社会敏感期。当前,我市“三农”发展态势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三农”发展还面临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还没有根本破除,农村产业“低、孝散”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区域差别、城乡差别、贫富差别仍在继续拉大,农民增收的渠道还不多,农村不稳定因素仍然不少,农村改革发展仍然处在攻坚阶段。能否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持续繁荣,也是对各级党委、政府驾驭工作全局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的、发展的、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一定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

第二,一定要把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发展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温州“三农”发展能有今天良好的局面,首先靠的是发展;今后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还是要靠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注重把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与我市实际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有温州特点的农业农村发展路子。可以讲,温州发展快是因为农村发展快,温州经济活是因为农村经济活,温州人民富是因为农民率先富。本世纪头20年,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黄金机遇期。现在,“三农”工作的外部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三农”发展的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各地要用新思路和新办法,去解决“三农”发展中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切实掌握“三农”发展的新规律和新特点,进一步明确“三农”的发展策略、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加快“三农”发展。

第三,一定要把统筹作为总揽“三农”工作的基本方略。回顾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我们走的是一条一二三产业联动、城乡联动、区域联动、多种所有制经济联动的发展路子。说到底,这是一条“统筹”之路。但是,这种“统筹”还是不全面的、低水平的和很不平衡的。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加快建设的形势下,我市城乡发展不统筹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业仍是弱质产业,农村仍是落后社区,农民仍是弱势群体。统筹城乡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最棘手的一大难题,也是关系“三农”发展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后一个“趋向”的重大意义,确立以统筹城乡发展方略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更加自觉、更加全面、更大力度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要实行以工哺农、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繁荣进步放到整个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的总格局中统筹安排,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筹安排协调,更加有效整合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并举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发展格局。

第四,一定要把改革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强大动力。改革是推进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大胆推进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率先推行农村联产承包制改革,率先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市场化,率先推进乡镇企业股份化和市场化,率先推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率先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宏观体制改革滞后于微观体制改革,城乡改革不配套等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越来越成为影响“三农”发展的障碍。可以讲,农村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攻坚阶段。如果农村改革不突破,农村发展就缺乏内在动力。我们一定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政治

bsp;第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之所以较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走出了一条以县域为平台、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动力、民营经济为支撑的发展路子。我们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着力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水平,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对“三农”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一要提升县域的集聚和带动能力。县域是“三农”问题的发生地,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战潮。县域经济是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主渠道,是推进农村繁荣进步的主要支撑。县级要切实承担起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责任,进一步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着力增强县城、中心镇对产业、人口的集聚能力和对农村发展的带动能力。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把工业园区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与发展壮大特色块状经济结合起来,把扩大招商引资与鼓励农民投资创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城乡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开拓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新渠道。

二要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温州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温州发展的最大特色、最大亮点、最大品牌。要充分发挥我市市场机制比较灵活、块状经济和民营经济起步早的先发优势,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要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境外资本、民间资本进入民营经济,壮大我市民营经济实力,带动产业升级。同时,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吸纳劳动力多的优势,鼓励能人创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带动更多的农民转移就业,增加非农收入。

三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农民进城的环境。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破除农民进城的各种障碍,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制、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就业政策,解决农民工在子女就学、住房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形成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城市转移。

第三,大力加强农村现代文明建设。城乡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更大的是社会发展领域方面的差距。加快农村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我们要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村庄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抓手,整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不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一要深入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要与生态市建设结合起来,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规划先行、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深入搞好以“小五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大力推进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今年全市要完成20个示范村建设和415个整治村的整治。要按照“示范整治的点定到哪里,相关部门的服务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的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同时,在搞好建设规划的前提下,通过拆迁新建、合并组建、移民迁建、保护修建、整理改建和环境治理等多种形式,加快城中村、城郊村和园中村的改造,切实做好拆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迁移高山村、保护文化村等工作。

二要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合理调整农村校网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稳定农村师资队伍,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以实施“康庄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交通事业,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以提高县、乡镇卫生院(所)以及村卫生室的医疗水平为重点,鼓励发展民营卫生机构,加快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场馆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条件。

三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要搞好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同时参照被征地农民保障办法,积极探索失涂失海渔民养老保险问题。按照《浙江省职工养老保险条例》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农村低保事业,加快推行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办法,争取把符合条件的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孤寡老人集中供养比重达到80%以上,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总结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经验,努力降低起保线、扩大收益面,提高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四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片区综合价制度,允许村庄、集镇、建制镇中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依法流转。积极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创新村社产权制度,在总结城区村级集体资产社区股份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有序、稳步推进”的原则,扩大试点,逐步在面上推开。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明确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承担支持“三农”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积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逐步形成以商业保险机构为主体、政府适当补助的农业保险机制。探索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合理设置乡镇机构,加强乡镇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和“少养人、买服务”的思路,切实搞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第四,大力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是我市发展中的最大难题。我们一定要以破难题的决心和信心,坚定不移地打好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攻坚战。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奔小康为目标,以富民为核心,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按照“发挥优势、转移农民、完善机制、加快建设”的要求,深入实施“人口迁移、产业培育、环境优化、山海协作”四大工程,进一步加快欠发达地区奔小康步伐。

一要突出抓好产业扶贫。重点要将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发展路子。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结合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区位和产品特色,重点发展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按照“举生态旗、打山

区牌、走开放路、唱旅游戏、聚绿色财”的思路,整合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加快发展“农家乐”、“渔家乐”、“森林旅游”等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发展“红色”旅游,进一步打响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妥善处理好工业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以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水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开发和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重点,加快发展一批生态型、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企业。大力推进“山海协作”工程,重点搞好温州灵江山海协作示范区建设,更好地为山区发展提供平台。

二要突出抓好项目扶贫。欠发达地区要发展,项目带动是关键。各地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启动建设一批影响欠发达地区发展全局的重点项目,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把下山脱贫作为重点项目来抓,以高山、深山、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农民为重点,坚持“整村搬迁”和“插花移民”并举,加快下山移民搬迁步伐,力争今年下山移民2万人。同时,精心搞好欠发达地区发展项目库建设,按照“非禁即入、有需则让”的原则,积极鼓励外资、民资参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要突出抓好就业扶贫。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减少农民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要深入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积极搞好劳务输出信息服务,为欠发达地区农民转移就业牵线搭桥。采取财政补贴、税收调节等办法,鼓励城市企业招收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吸纳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就业较多的地区,要抓紧建设一批“民工公寓”,切实解决民工的后顾之忧。

四要突出抓好挂钩扶贫。结对帮扶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有效机制。要进一步落实挂钩帮扶责任制,不断完善帮扶方式方法。要着力改变帮扶只注重“输血”的做法,更多地注入“造血”功能,不断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改变帮扶主要依赖政府部门的做法,发动广大企业,引进一些经济实体,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着力改变欠发达地区要素单向流动的状况,引导和促进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互动发展。

四、切实加强领导,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三农”工作

顺应“两个趋向”,统筹城乡发展,是城乡关系的重大调整,是“三农”工作思路的重大创新。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努力把“三农”问题解决好。

第一,进一步形成重农兴农合力。做好“三农”工作,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成效作为检验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好“显绩”和“潜绩”的关系,在实践中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在决策部署上充分考虑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筹划、来部署。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好“三农”工作。其他党政领导不管分管什么工作,都要关心和支持“三农”工作。涉农各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抓好“三农”各项工作的落实。要不断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体系,充实工作力量,强化工作职能,进一步发挥各级农办作为党委、政府“三农”工作综合部门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切实转变职能,认真履行职责,找准切入点,自觉服务于“三农”。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支农活动。

第二,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切实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全局中统筹安排,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主动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切实加强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管理和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对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投入,加大对“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万劳动力素质培训”、“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康庄”等重点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同时,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第三,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矗要把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作为增强农村执政基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按照中央和盛市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县、乡(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农村“三级联创”活动,认真解决基层党组织特别是领导班子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开展村级班子建设年活动,注意把握好关键环节,切实搞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扎实推进村级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积极探索乡镇干部到村任职的机制和办法,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协调和指导。按照建设“平安温州”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以“四民主、两公开”为核心的村民自治。积极推广新时期“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依靠农民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减少纠纷的新途径,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第四,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贯穿于“三农”工作的各个方面,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不断增进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带着感情去做好“三农”工作。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强对“三农”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特别要深入到问题多、矛盾多、难题多的乡村和欠发达地区进行调研,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不断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切实

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督查考核,今年要探索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把农业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增收、农村是否进步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春节将至,各地要组织干部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切实安排好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特别是对灾民,要逐户访问,保证其基本生活,让他们过一个祥和、温暖的春节。

第五,进一步关心基层干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长期以来,他们为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我们既要讲一级对一级负责,更要讲一级支持一级,一级关心一级;既要注重管理和监督,更要加以信任和理解,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今年,市委、市政府要出台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广泛开展以“关爱群众、关爱党员、关爱基层”为主要内容的“落实三真、关爱基层”行动,加大优秀基层干部的宣传力度,评选表彰一批基层优秀干部,对基层干部要切实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努力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同志们,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任务相当艰巨。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市“三农”工作新局面,为我市建设富裕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8:xxx同志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

创业大赛的补充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自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以来,在各地科技主管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报名工作进展顺利。为进一步发挥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协调作用,调动科技特派员参赛积极性,保障大赛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根据大赛进展情况,经研究,决定对赛事有关工作做出调整,现将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一、报名时间

大赛报名截止日期由6月30日延至7月31日。

二、参赛项目组织

各省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充分调动科技特派员个人、团队、科技特派员参与创办的企业及法人科技特派员参赛积极性,组织省内初选,关注参赛创业项目发展现状及所达到的经济或社会效益,重点发掘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强的项目参赛。

三、报名方式

只参加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项目,由各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委派专人统一对参赛项目进行网上报名(集中申报帐号另行下发),不再以个体形式使用前期下发帐号进行网上报名;既参加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又参加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项目,报名方式不变。报名结束后,主办单位将参赛项目相关信息反馈给相关省级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初选。各省级科技主管部门于8月15日前将初选后纸质和电子版项目汇总表报送至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四、奖项设臵

调整奖项设臵和奖励方式(详见http://castic.most.cn)。调整后,初创项目组和企业成长组合计设一等奖30名、二等奖60名,由大赛主办单位对获奖者给予奖金奖励;设三等奖150名,由获奖者所在省(市、区)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对获奖者给予奖金奖励,主办单位将为所有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大赛将增设优秀组织奖,对省级优秀组织单位予以表彰。

各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开展赛事宣传推介活动,切实做好动员和培训辅导,认真做好报名组织工作,选拔推荐一批示范效应好、带动能力强的优秀科技特派员、团队、企业及其创业项目参赛。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

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

(代章)

篇9:xxx同志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

甬党办[2009]36号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推进科技人员服务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发挥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根据国家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国科发农〔2009〕24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义

科技特派员制度源于基层探索、群众需要、实践创新,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我市从2003年开始,向全市各乡镇连续选派了六批共570人次科技特派员,帮助所驻乡镇制订发展规划、实施科技开发项目、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建设科技示范基地,为入驻地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成效。

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是我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的深化,是顺应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农民创业积极性,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基层创业的重要举措;是培育发展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实现科技、知识、资本、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推进我市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全民创业、全面创新”行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提高科技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力,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生产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要求,紧密结合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技的需求,按照“以人为本、尊重首创,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创业、强化服务,市场驱动、政府引导”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培育发展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与科技服务组织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政策引导支持为保障,全面推进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开展创业创新服务,最大程度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推广和应用,促进科技、知识、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在我市农村的有效聚集,为农村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目标

科技特派员队伍不断壮大,基本形成以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和广大科技人才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创业服务逐步从农业生产延伸至农村经济、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等各个领域;科技特派员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健全,创业服务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到2015年,实现“四个百千”的目标:即选派100个团队和法人科技特派员,使科技特派员队伍规模达到1000人次;突破100项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转化和示范推广1000项农村科技成果;培育创建100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和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结对服务1000家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和科技服务组织;争创100个科技示范村、乡镇,示范辐射1000个村。

四、主要任务

(一)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着力开展“粮食丰产科技支撑行动”。

依托现有涉农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优势,面向我市80万亩粮食功能区的技术需求,以创新团队建设为载体,围绕品种选育、高产栽培等关键环节,着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根据粮食功能区配套农技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组织市县农技农机推广机构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以团队或法人科技特派员的方式与粮食功能区实现供需对接,选派首席专家进入粮食功能区建设工作班子,以技术承包的方式,或与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联合组建粮食生产技术服务组织,开展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和中心高产示范方建设,制定推广标准化技术规程,开展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机配套服务。力争到2015年,培育8-10个水稻新品种,突破15-20项优质超高产栽培技术,建成30个中心高产示范方,培育发展20家粮食生产科技服务组织,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年粮食亩产达到1000公斤,亩效益达到1000元。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农机局、市水利局)

(二)以做大做强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发展高科技农业产业集群为目标,着力实施“农业产业基地科技提升行动”

面向全市100家农业产业基地和20家农业科技园区,组织市内外科研院校和技术推广机构,筹建一批科技特派员团队或科技创新团队。通过与产业基地的结对帮扶,会同业主单位联合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项目,突破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带动农业产业基地实现生物种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工程农业等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优势。以科技特派员团队建设为载体,选派优秀科技人员进入农业产业基地管理队伍,担任基地首席专家,帮助制订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与业主单位合作创办科技企业、科技示范基地或科技服务组织。力争到2015年,全市所有农业产业基地和园区建立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机制,50%以上的农业产业基地达到“建成1个星火示范基地、1家科技服务机构、1家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三个一”目标,农业产业基地单位土地产出率实现年均增长10%以上。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林业局、市海洋渔业局、市农机局、市水利局、市教育局)

(三)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壮大农村工业、培育发展农村产业集群为目标,着力开展“农村企业科技服务行动”

根据企业需求和科技特派员专业特长,从市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选派科技人员或成立团队科技特派员,担任农村企业技术负责人或顾问,帮助企业进行研发规划,建立研发中心,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产品升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协助企业与科研院校、科技中介等单位合作成立产学研创新联盟;围绕产业链建设和集群升级的需要,实施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解决农村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鼓励科技特派员与企业签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或技术入股协议,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争创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企业。力争用5年时间,对接服务500家以上农村企业,研究开发500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培育发展100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或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帮助建立200家企业研发机构。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局、市经委、市林业局、市海洋渔业局、市教育局、市科协)

(四)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开展“农村新型业态培育行动”

选择部分条件相对成熟的乡镇,选派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科技特派员担任乡镇长助理,帮助所驻乡镇依托资源优势,制订切合实际的新型业态发展规划,组建一批面向农村服务业发展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等科技服务平台。鼓励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服务或投资入股等方式,建立农家店商品配送中心,发展农村连锁经营,帮助农民拓展销售渠道,加快发展现代农村生产经营和流通体系,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链接。支持科技特派员以乡村特色人文资源、生态资源为依托,着力开展旅游景观设计、特色手工艺品开发和生态建设技术的示范与服务,加快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产业。力争通过5年时间,培育发展30个农村新型产业特色示范村。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贸易局;配合单位:市旅游局、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海洋渔业局、市扶贫办、市教育局、市科协)

(五)以提升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为目标,组织开展“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服务行动”

推动市内外科研院校和市县两级重点医疗卫生机构以法人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按区域与乡镇卫生院以“一对多”的方式开展结对帮扶。法人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要选派优秀医务科技人员,担任乡镇卫生院副院长、科室主任或首席技术顾问(团)。科技特派员依托派出单位的科技资源优势,协助乡镇卫生院培育重点专科和特色门诊,推广应用先进诊疗技术,临床带教、培训医疗卫生人员,组织实施科技示范项目,提高乡镇卫生院对常见多发疾病的诊治水平。力争通过5年建设,使全市乡镇卫生院实现“院院都有科技特派员”的目标,并通过科技特派员的示范服务,培育建成30家在常见多发病诊疗、远程诊断、传染病防控、急救护理、农民健康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星级卫生院。

(牵头单位:市卫生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

(六)以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为目标,组织实施“农村社区建设科技服务行动”

建立法人或团队科技特派员与服务乡镇之间“一对多”科技服务模式,鼓励市内外涉及建筑、设计、环保、节能、网络、信息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以法人或团队科技特派员形式,向结对乡镇选派科技人员担任乡镇长助理或技术顾问。依托法人单位(或团队)科技资源优势开展服务,帮助或合作创建以便民、惠民为宗旨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开展科普宣传,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农民培训,提高社区农民综合素质。开发实施适合农村推广的科技项目,围绕农村社区生态化建设、绿色节能住宅设计、农村信息化管理、生活垃圾与污水无害化处理等,开展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力争通过5年的结对服务,培育发展50个农村科技服务示范社区,50个农村社区科技示范管理服务站。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委农办;配合单位:市建委、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民政局、市扶贫办、市科协)

五、政策措施

(一)拓宽科技特派员来源渠道

在现有科技特派员选派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全市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中介机构、政府机关以及与我市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的省内外科研院校的科技人员、大学生村官等成为专职科技特派员。鼓励大学生、市外科技人员、企业科技人员、离退休科技人员等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成为兼职科技特派员。鼓励市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中介机构等组建团队科技特派员或成为法人科技特派员。

(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人事局、市教育局)

(二)创新科技特派员选派方式

科技特派员选派实行组织选派、组织选派与双向选择相结合两种方式。组织选派方式是指由组织部门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科技人员,面向基础相对薄弱的乡镇,担任乡镇长助理的形式开展科技结对帮扶工作;组织选派与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是指各县(市)区、乡镇根据本地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由所辖区域内的各类农村生产经营主体、服务组织或农村社区等单位提出科技需求,按双向选择的原则,自行与科技特派员实现供需对接,签署产学研合作或科技服务协议,报经市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后,统一发文选派。服务关系一经确认,原则上期限不少于3年。鼓励科技特派员连选连任,延长服务期限。

(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委农办)

(三)创新特派员创业服务利益机制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原则,根据“六大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通过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创新特派员农村基层创业的利益机制。鼓励科技特派员以技术承包、项目承包等有偿服务形式获得合法收益,或以个人独资、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方式与服务单位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人事局、市委农办)

(四)加强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

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长效机制,加强对科技特派员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每年举办若干期科技特派员创业管理培训班。发挥科技信息网的功能,建立科技特派员网上创业信息交流及创业技能共享平台,拓宽科技特派员信息交流与学习渠道。组织创业成功人士、政策专家、资深顾问等成立科技特派员创业辅导团,为科技特派员创业提供咨询辅导或结对服务,帮助科技特派员提高基层创业技能。发挥优秀科技特派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科技特派员之间互帮、互传、互带的良性机制。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协)

(五)搭建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平台

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基地和科技创业中心,面向科技特派员,建设一批体现农业农村科技发展特色的科技创业孵化器,帮助改善科技创业条件,提供相应的创业服务。以创业孵化器建设为载体,加快建立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的要素优先保障机制,实现要素配置收益的最大化。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局、市发改委、市人事局)

(六)完善科技特派员创业人事保障政策

科技特派员派出期间,其在原单位的编制、职务(行政职务或专业技术职务)、待遇(工资、福利、奖金等)不变,不影响正常的调资和职称晋升。科技特派员派驻期间,各派出单位可根据其工作表现,结合本单位实际,在年终考核评优中优先考虑,并享受相应的考核奖。其中,被评为市、省或国家级优秀特派员的,考核奖可酌情增加。对列入市科技计划的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项目,派出单位要在年终业绩考评、核算等方面视同为由本单位牵头承担的市级科技项目对待。对在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中成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条件的,优先推荐。

(牵头单位:市人事局、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科技局)

(七)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创业的财政支持

加大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资金投入,在每年的科技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支持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中实施的各类科技项目;每年安排200万元科技特派员工作专项资金,用于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服务的工作经费;科技特派员创办的生产经营主体或科技服务组织,符合条件的列为市各类重点创新载体,享受相关财政政策支持;科技特派员创办的企业,符合《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甬财政办〔2009〕9号)相关认定条件,享受宁波市科技型企业相关优惠政策,对企业利润形成地方财力的50%部分由同级财政予以奖励。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国税局、市农业局、市发改委)

(八)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创业的金融支持

探索建立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担保机制,帮助科技特派员创业获得资金支持。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信用评级机制,建立按“信用等级”授信的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信贷“绿色通道”。对科技特派员创办生产经营主体或科技服务机构的,涉农政策性或商业金融机构及涉农政策性担保机构应在相关信贷融资或贷款担保业务上予以倾斜支持。

(牵头单位:宁波银监局、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委农办、市农业局)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组织、农办、财政、科技等部门组成的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市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组织领导。

(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委农办)

(二)完善绩效考核

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科学制定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办法。考核采取日常考核和年终目标考核两种方式,根据科技特派员工作表现和绩效,确定考核等次。考核结果作为科技特派员今后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绩效评价制度,试行创业业绩评价结果与派出单位科技计划立项相挂钩的项目委托机制。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

(三)建立表彰激励机制

建立科技特派员表彰奖励制度,市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表彰奖励一批优秀科技特派员和工作先进单位。对表现突出的科技特派员,优先推荐省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和省特殊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优先推荐评模、评优,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优先推荐省、市科技进步奖。对表现突出的县(市)区、乡镇和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在市相关评先选优工作中予以优先推荐。

(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人事局)

(四)加强舆论宣传

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舆论宣传,通过新闻媒体、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渠道,宣传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的显著成效、典型经验、典型事迹和奉献精神,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上一篇:设计文件审核意见单下一篇:唐诗之《佳人》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