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的读后感

2024-05-15

窦娥冤的读后感(精选7篇)

篇1:窦娥冤的读后感

窦娥家境贫寒,母亲又去世得早,所以窦娥对自己的父亲更是关心,不久父亲为了进京赶考,只好把窦娥给别人做了童养媳。长大后她遭受奸人陷害,被处死刑。窦娥咬着牙,眼含泪水痛咒道:“我死后血溅一丈二尺白布,三尺大雪盖我尸体,楚州大旱三年!“果然这一切在窦娥死后都得到了验证。这真是千古奇冤啊!其实做人就要象窦娥一样敢怒敢言,光明磊落。

如今我们的时代改变了,当官的处处为老百姓作想,对老百姓们更关心、更体贴了,同时,在新社会、新国家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民办实事的官也越来越多,我相信像窦娥那样的悲剧不会重演。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清官,为国家出一份力,多造福于人民。读了《窦娥冤》之后更让我懂得了清官的重要性。以后我的理想如果实现了,我一定像林则徐、宋庆龄、孔繁森……看齐。

透过窗户我仿佛看见窦娥在向我微笑,勉励我前进,将来造福于民。

篇2:窦娥冤的读后感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2.了解全剧剧情,了解课文节选部分在全剧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训练点

1.分析剧作主人公窦娥的艺术形象。

2.以《滚绣球》《耍孩儿》等曲子的曲词为重点,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

3.鉴赏剧中“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了解超越现实的夸张和想象对于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体现剧作浪漫主义特色的重要作用。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元代的社会现实,认识剧作抨击社会不好的反封建主题。

(四)美育渗透点

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欣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二、学法引导

1.抓住戏剧冲突,理清情节结构,总体上把握剧本内容。

2.反复诵读[滚绣球],了解窦娥指斥的对象和她表达的感情,从中可以分析出,这一曲对当时的黑暗社会做了相当深刻的概括,是窦娥以生命换来的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的控诉、抗议,是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也是她的反抗精神的集中表现。诵读第二部分中的[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几曲,了解窦娥性格的另一面——善良。诵读第三部分的[耍孩儿]、[二煞]、[一煞],进一步了解窦娥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反抗。

3.诵读典型片断,鉴赏语言特色,如婆媳诀别时的对话,凝练而又不失准确。又如[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诵读三个场面的主要曲词,比较分析随着人物感情的变化,语言色彩和节奏的不同:第一场,指天斥地,语言高亢激越、紧张急促;第二场,与婆婆诀别,哀婉凄惨、徐缓低回;第三场,发下三桩誓愿,感情如火、慷慨激昂。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并进而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是教学的重点;后两方面,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解决办法

加强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了解全剧剧情,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主人公的形象。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曲词,借助课堂讨论,使学生认识剧中安排“三桩誓愿”超现实情节的作用,落实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要求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阅读读本《元曲和明清传奇》一文的相关部分,了解杂剧的基本常识。以曲词为主,诵读课文;借助课文题解,了解全剧剧情。有条件的,可进而引导学生阅读剧本全文及关于关汉卿的戏剧评论。

2.第一课时,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以便更好地投入情境,体味作品。而后,要求学生独立分析课文节选部分的基本情节,列出简要提纲。

3.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反复吟诵关键曲词,体会剧作语言和艺术构思的特色,进而通过课堂讨论,归纳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剧中超现实情节的作用。

4.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关汉卿》和《窦娥冤》。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本课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借助分角色朗读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节选部分的剧情发展脉络,并初步把握主人公窦娥的基本性格。

(二)整体感知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重要的剧作之一。现代戏剧家田汉创作话剧《关汉卿》(《语文读本》第四册选有该剧片断)时,也是以关汉卿创作《窦娥冤》作为剧作核心情节的。《窦娥冤》历来被列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课文节选部分,是《窦娥冤》的第三折,也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剧作借弱小无助的窦娥的不幸命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元代黑暗现实的触目惊心的图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剧作赋予主人公窦娥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个自幼被卖作童养媳,备受凌*,最后又被无辜推上断头台的弱女子,不仅敢于指斥天地鬼神,还大声控诉“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剧作还为窦娥设计了临刑前的三桩誓愿,借助超现实的夸张与想象,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增强了剧作的感染力,使整个作品达到“寓褒贬,别善恶,分是非,明爱憎”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新课

关汉卿(约1210—约1300)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元代都城,故址在今北京城区北部及其附近)人;元代著名的戏剧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曾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经把自己比做“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烂,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表明了他敢于斗争,不畏权贵的性格。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人民的疾苦,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经常出入于歌楼、戏场之中,不仅写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他熟悉人民的语言和民间的艺术形式,音乐和戏曲方面的造诣很深,成了元代最多产的杂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60多部剧本,现存的有18部,其中《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蝴蝶梦》《单刀会》等都是十分著名的。

《窦娥冤》的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2.指名提问,要求学生简要说明元杂剧的主要体式特点(参看《语文读本》)。

3.指名提问,要求学生复述《窦娥冤》全剧剧情(参看课文题解)。

4.分配角色,由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只读曲词与念白,科介从略)。

5.问题讨论:

(1)试分析剧情的发展过程,将课文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归纳各层大意。

第一层:开头至[滚绣球]曲末“……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诉说冤屈,指斥天地的不公。

第二层:“(刽子云)快行动些”至[鲍老儿]曲末“……不明不暗,负屈衔冤”。窦娥请求绕道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被押赴法场而伤心;与婆婆见面后,诉说冤屈,嘱托后事。

第三层:“(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至文末。窦娥临刑发出三桩誓愿,她的冤屈和抗争感天动地。

(2)从课文的三个层次中,可以大致看到她怎样的性格特点?(第一、三层主要表现她的反抗精神,第二层表现她的善良心地。)

6.学生自读课文,梳理课文词语。

下一课时,重点任务是鉴赏曲词,容量较大,难点较多。因此,在熟悉剧情后可引导学生分层梳理词语,减少下一课时的学习困难。以下所列词语,仅供参考。

第一层:实词:生(深) 糊突(混淆) 勘(核查、查验) 虚词:合(应当)

第二层:实词:纽(拘束) 哥哥行(那边) 落的(落得) 葫芦提(糊里糊涂)

第三层:实词:罚(同“发”) 委实(确实) 湛湛(清明)青天 苌弘化碧(周朝的贤臣) 望帝啼鹃(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 暑气暄(暖,文中指炎热) 古陌荒阡(“阡陌”,指田野) 官吏每(同“们”)

(四)总结、扩展

学习《窦娥冤》,重点在欣赏其曲词和艺术手法,这是下一课时的任务。但了解背景、把握剧情、梳理层次、通解文字,是进行鉴赏前必须完成的工作,也可以说是进行鉴赏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大家要充分认识本课时知识积累的作用,有些内容,如作家作品、杂剧曲词语汇等,是可以融入我们的`语文素养的,更不可忽视。

(五)课后作业

1.诵读全文,重点诵读[滚绣球]、[耍孩儿]、[二煞I、[一煞]等几支曲子。

2.初步思考设计“三桩誓愿”的戏剧情节对于刻画人物、凸现剧作主题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剧情发展 窦娥性格

一、押赴刑场指天斥地 刚强、坚贞宁折不弯

二、婆媳诀别诉说冤屈 善良、纯朴开始觉醒

三、感天动地三桩誓愿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本课时的学习任务,是在前一课时初步通解文字、了解剧情和初步把握主人公形象的基础上,以曲词为主来鉴赏课文的语言,鉴赏剧作借助想象、夸张来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和深刻批判的艺术手法,并更深入地把握主人公形象。

(二)整体感知

杂剧的戏剧语言由曲词、念白、科介三部分组成,其中曲词和念白是剧中的人物语言。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主要就是品味曲词和念白。《窦娥冤》第三折中,由[端正好]、[滚绣球]、[耍孩儿]、[二煞]、[一煞]、[煞尾]等十支曲子构成的一套剧曲,十分生动地展示了窦娥这个无辜的弱女子的内心世界,抒发了她满怀冤屈的极端悲愤的感情,推动了剧情向高潮的发展。“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表现了窦娥的冤屈之深重,反抗之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教学过程

1.简析[端正好]一曲:怎样理解曲词中的“没来由犯正法,不提防遭刑宪”这两句话?这支曲子在全剧中起什么作用?

([端正好]一曲,可看作[滚绣球1和以下各支曲子的引子。“叫声屈动地惊天”,正与剧名“感天动地窦娥冤”相合。“没来由”、“不提防”说明窦娥身陷冤狱的无辜。她不仅屡受酷刑,而且即刻便要惨遭杀戮,“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冤深似海,怨气冲天,她不能不爆发出悲怆惨痛的呼号。)

2.重点赏析[滚绣球]

(1)指名学生口译这支曲子。

(2)这支曲子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这支曲子集中反映了窦娥的反抗精神,你认为曲词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哪两句?

(这支曲子写窦娥蒙冤赴刑时对天地鬼神的怨恨,运用了呼告、对比以及对偶、感叹、反问、反复等修辞方法,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人物的情感。

曲词中,最能体现反抗精神的是“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两句。在这支曲子里,窦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日月鬼神由信奉到怀疑、质问的心理变化过程。最后则借指天斥地,对当时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最猛烈、最尖锐的抨击,对包括最高统治者在内的封建王权作了大胆指责与否定,因而反抗精神最强烈。)

3.对比赏析[耍孩儿]至[煞尾]等四支曲子,鉴赏曲词,领悟剧作采用超越现实的手法进行构思的艺术魅力。

(1)指名学生朗读并口译曲词。

(2)试各用4个字为“三桩誓愿”拟一个名目。

(3)历史上关于一些冤狱的传说,多半是“一人一事”,为什么剧中要连写三桩誓愿?

(三桩誓愿的名目分别为:血溅白练、六月下雪、亢旱三年。课文中连写三桩誓愿,是使用递进手法,使戏剧冲突步步激化。三桩誓愿,也可以说是一桩比一桩更大,由此凸现窦娥所蒙受的千古奇冤,控诉“恶人横行,好人受害,官吏昏聩,法制黑暗”的社会现实,实现了对那个产生“时代的悲剧”的“悲剧的时代”的批判。

作家借三桩誓愿,也进一步突出了刚强的窦娥决不妥协的性格。作家描画了她那股惊天地、泣鬼神的如虹怨气,使这个身份卑贱的童养媳,化作一颗光芒四射的彗星,划破那笼罩苍穹的无边黑暗。一个苦度青春的少妇被吞噬、毁灭了,但是,一个传诵千古的艺术形象却屹立起来了。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品格催人泪下,令人钦敬。

连写“三桩誓愿”,是借助想象、夸张手法完成的杰出艺术构思。这样的处理,在作品现实主义的躯干上洒上了一层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它“于事理不合”,却“为人情所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理想和要求。它启示人们:“善”虽一时无力战胜“恶”,但正义的力量不会泯灭。这样的构思,拓展了剧情发展的空间,符合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给人以鼓舞和感召。)

(四)总结

关于主人公形象和浪漫主义手法运用的小结,见前面的分析。

关于关汉卿剧作的语言特色:

王国维先生曾盛赞关汉卿“一倚空傍,自铸伟词”,称赞其剧作语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当为元人第一”。“本色”二字,准确概括了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即语言通俗而自然,朴实而生动。如课文中,指天斥地的场面高亢激越、紧张急促。[端正好]和[滚绣球],几乎句句押韵;而诀别婆婆的场面则曲白相间,如泣如诉,哀婉低回;三桩誓愿的场面,则激情如火,慷慨激昂。关汉卿剧作的语言,集中体现了元曲具有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五)课后作业

1.抄写二至三则最喜欢的曲词,反复吟诵。

篇3:窦娥冤的读后感

作为元杂剧的一朵奇葩, 关汉卿的《窦娥冤》自问世以来, 就以其极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而广受好评, 且被后世剧作家争相改编。如明代的《金锁记》、京剧《六月雪》等, 其它“花部”剧种也各写其词。1958年, 为纪念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周年, 各地再次掀起对杂剧《窦娥冤》的改编热潮, 周奇之“根据原著并参考越剧整理”[1]的豫剧《窦娥冤》也位列其中。对关汉卿《窦娥冤》的改编本, 已有王卫民、诸葛元元等人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 但对豫剧改编本与原著之间的关系, 则尚无人关注。本文即拟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方面探讨豫剧《窦娥冤》改编本与关汉卿《窦娥冤》的差异。

二、豫剧《窦娥冤》改编本的思想色彩

我国历来重视“古为今用”, 对传统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尤为多见。在这些再创作的作品中, “作者以个人的审美品位赋予原作以新的时代特色和思想蕴含, 使之更适应新的时代、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2]。而周奇之对关汉卿的《窦娥冤》进行改编时正值“中国文学强调从中国民间和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政治标准第一, 艺术标准第二”[3]这样一个“反右”的特殊时代。因此, 我们会看到他通过对剧中部分人物身份的重新设定, 以及个中情节的删减改动等赋予了豫剧《窦娥冤》一些属于1958年的不一样的思想色彩。

(一) 人物形象的改编。戏曲艺术的代言体性质使得剧中角色往往具有双重性, 与剧中人物交流的同时还要与观众交流, “此时站在角色背后真正的叙述者是剧作家”[4]。因此, 作为故事的载体和传达剧作者思想的媒介, 人物角色的设定尤为重要。受时代的影响, 周奇之在改编豫剧《窦娥冤》时以“阶级对立”为核心, 以剧中人物的身份为着眼点, 较之关作对蔡婆、张氏父子的身份有较大的改动。

(1) 蔡婆。关汉卿笔下的蔡婆是一个既可怜又可恨的形象。她是一个小额高利贷发放者, 一个富有压迫意味的阶层, 但作为寡妇, 蔡婆不仅对赛卢医的谋害毫无反击之力, 而且面对张氏父子的逼迫, 竟默许张驴儿父亲, 并且欲劝说窦娥嫁给张驴儿。就此而言, 软弱、愚昧报恩的蔡婆又为一名受害者。我们知道, 元代社会尖锐的民族矛盾致使民不聊生, 而在当时黑暗混乱的社会中, 蔡婆这样一个能够生存且略有家产的女性也实属不易。故而对于蔡婆这样一个长期单身的女性来说, 追求安稳、能忍则忍的心理也在情理之中, 这也正呼应了关汉卿在剧本一开始为蔡婆做的的定场诗:“不须长富贵, 安乐是神仙。”[5]

但在豫剧中, 周奇之为“令人同情蔡氏婆媳, 而使窦娥对恶人斗争的坚强性格有阶级基础”[1], 将蔡婆家改为靠纺织劳动为生的小康之家。同时, 为了缓和原著中蔡婆力劝窦娥与张驴儿结婚, 而窦娥仍然孝敬婆婆、愿替婆婆一死这一刚烈性格上的矛盾, 周奇之在剧本中并不赞同蔡婆与张驴儿父亲同居, 并多次写到蔡婆对张氏父子提婚的反感。如面对张驴儿父亲的“求婚”, 蔡婆呵斥其“亏你年纪这么大, 竟说出这样糊涂话”、“这是何道理, 光天化日这样无理, 叫人恼恨”。他认为这样可以“强调蔡婆小有产者的软弱性及感恩思想, 不敢反抗张氏父子, 因而造成大错, 但对窦娥则仍是疼爱的, 这样才能突出婆媳对坏人的斗争性”[1]。在1958年这样特定的年代里, 周先生以改变人物阶级来突出矛盾这也无可厚非, 但在现在看来未免过于“政治教条化”。

(2) 张驴儿父子。关作中对张驴儿父子仅作泼皮无赖描写, 二人尤其是张驴儿是造成这桩冤剧的源头。而周奇之为“更引起观众对张氏父子的疾恨”, “将张驴儿父子明确为因吃喝嫖赌而倾家荡产的破落地主”[1]。关汉卿描述了封建强权政治下小人物阶层的互相迫害, 周奇之将矛头指向了地主剥削阶级, 直指造成窦娥“冤”的罪魁祸首实为封建统治。

此外, 在元杂剧《窦娥冤》中, 关汉卿对张驴儿父亲着墨不多, 此人性格色彩也并不突出, 一方面他伙同儿子强迫蔡氏婆媳, 另一方面他关心病中的蔡婆, 好坏难辨。而在周奇之的豫剧本中, 张驴儿父亲是一个颇有心机的奸诈好色之徒, 如他不顾蔡婆是否答应他的婚姻提议, 便称其“娘子”;来到蔡家后, 劝儿子“暂且住下, 再慢慢地设法便了”;为张驴儿得到窦娥出谋划策“假意温存面带笑, 哪有这鱼儿不把钓饵吞”[1], 并有心让儿子去勒索赛卢医十两银子分给他几两。

张氏父子一个是巧言令色的笑面虎, 一个是胆大妄为的泼皮户, 两副丑恶的嘴脸更反衬出窦娥婆媳二人的无助, 也更有助于达到作者为使观众“同情”婆媳二人的目的。

(二) 故事情节的变化。关汉卿所著《窦娥冤》取材自“东海孝妇”这一民间故事, 以窦娥的悲惨经历为主线, 共一楔子四折。周奇之改编后的豫剧《窦娥冤》共八场, 分别是讨债、逼婚、下毒、错断、探监、出斩、托梦、昭雪, 故事大纲基本忠于原著, 但在情节上有较大改动。

(1) 直接以蔡婆向赛卢医“讨债”开场, 删掉了原著楔子中窦天章送别女儿的情节, 窦娥的身世以及与蔡婆的婆媳渊源仅在后面窦娥的唱词中作简要描述。

(2) 数次描写张驴儿父子的轻浮、阴险狡诈。如在“下毒”一场中, 增加了张驴儿买羊肚回来交予窦娥时趁机调戏窦娥的情节:

(驴) :这死老婆子! (向娥递篮子) 给, 拿去! (娥不接, 疑问的看着) 是你那婆婆生病要喝羊肚汤, 这是刚买来的羊肚。给, 拿去! (娥) :放在桌上。 (驴) :你接过去。 (娥) :放在桌上。 (驴) : (无奈的将篮子放在桌上) 煮熟了就来拿, 给你婆婆开胃的。…… (见娥下) 这贱婆娘真把人恨死了![1]

上述文字中, 张驴儿的泼皮无赖, 窦娥的洁身自爱和对张驴儿的厌恶之情均跃然纸上。

(3) 在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仅写到县官糊涂官判糊涂案, 用棍棒迫使窦娥屈招, 而在周奇之的《窦娥冤》“错断”一场中则言明了张驴儿因向太守桃杌行贿, 二人串通一气方才使窦娥屈打成招:“ (众衙役吆喝, 张驴儿先到堂上, 即向太守行贿。) (驴) :大人, 这是些小意思, 只要让我官司打赢, 自应多多奉上。”[1]

(4) 增加“探监”情节。“探监”这一场故事最早见于明朝袁于令根据关剧改编的传奇《金锁记》, 在京剧《六月雪》、张世虎改编的豫剧《窦娥冤》里皆有此出。“探监”戏的关键在于增加的角色“禁婆”, 一个同样处于社会底层却甘为统治阶层服务、以弱欺弱的形象, 同时作者也借禁婆之口揭示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残酷现实:“说什么公门之中好修行, 你怎知公门之中难事情。上面要月月银钱去孝敬, 下面要时时礼帖去奉承。常言道:‘靠山水来吃山水, 禁婆靠的是犯人。’”[1]

(5) “托梦”和“昭雪”两场中弱化鬼戏, 换以窦天章合理合法的公堂程序。在原著中窦娥鬼魂与世人无异, 夜间向父亲诉说冤屈之后还可以上公堂与张驴儿对峙, 可谓活灵活现。而周奇之将其改为窦娥向父“托梦”的方式诉说冤情, 窦娥的鬼魂也未出现在公堂上, 而是窦天章在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为窦娥翻案。

(三) 主题思想的异动。关汉卿借窦娥之口鞭挞了元朝“官吏每无心正法, 教百姓有口难言”[5]的黑暗现实, 同时又大力歌颂了窦娥勇于反抗、敢于质疑天地的光辉形象。但是, 文本中的矛盾斗争却多限于蔡氏婆媳与张驴儿父子、赛卢医这样一些小人物阶层中。在元代的文化专制下, “关汉卿不可能用明显的言辞揭露统治阶级的黑暗与腐朽, 对县官也仅仅以插科打诨的方法予以嘲弄”[6]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略作为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关汉卿眼界的局限性。他将窦娥鸣冤寄托于窦天章这个“亲蒙圣主差”的封建统治维护者, 窦娥的冤屈也是由鬼魂控诉的。这不仅是对统治阶级的肯定, 也是在向观众散布封建迷信的愚昧毒素, 所以就造成了该剧一边批判一边维护的矛盾态度。

文学创作者似乎总也脱离不了时代局限。周奇之改编的豫剧《窦娥冤》为一出应景戏, 写于1958年那个文学艺术政治化、一元化的年代, 因此不仅处处以阶级对立来凸显矛盾, 并且加重笔墨揭露封建官僚的腐败, 所有的剑锋都指向封建旧社会。故而, 周先生的豫剧改编本《窦娥冤》其主题思想相对简单而粗暴——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三、总结

作为“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时代思潮的产物, 周奇之的豫剧改编本《窦娥冤》着重强调“阶级”, 主题是反对封建统治, 故此编者不仅将蔡婆和张氏父子设定为对立的劳动阶级和地主阶级, 而且在文本中通过禁婆向窦娥索贿、县官桃杌受贿、刽子手一脚踢倒蔡婆等细节描写多次表达出对封建社会的不满。批判封建社会并无不对, 但这种教条化、简单化的“批判”对于主题思想则没有多大提高, 并且消减了原著的艺术感染力。在同时代具有“政治意义”的《窦娥冤》改编本中, 程砚秋、罗惇融改编的京剧《窦娥冤》将窦娥冤屈改由邻里诉与窦天章则更具进步意义。同样的“阶级对立”, 京剧则借“群众力量”拔高了深度, 歌颂了人民进而抨击封建专制制度。而“为减轻鬼魂的气氛”, 周先生将窦娥鬼魂向父亲诉冤改为“托梦”, 形式虽有差异, 但二者的实质并没有太大区别。窦娥的冤屈借由这种理想化的情节化解, 对比之下, 无疑京剧更胜一筹。

尽管周奇之的改编本《窦娥冤》有一些不足之处, 但我们必须看到该文本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较之原著更丰富立体, 对配角也不吝笔墨, 对原著情节的删繁就简更加突出了故事主线, 曲词宾白具有豫剧审美特色等特点。这个剧本不仅对丰富豫剧舞台形象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延长关汉卿《窦娥冤》这一伟大著作的生命力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奇之.豫剧《窦娥冤》[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58.

[2]诸葛元元.关汉卿《窦娥冤》改编本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 2014.

[3]李军.1958年的《人民文学》——中国主流文学象征年代个案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 2000.

[4]黄欢.从叙事学角度解读《窦娥冤》[J].九江学院学报, 2010 (4) .

[5]臧晋叔.元曲选 (上) [M].上海:中华书局, 1958.1499.

篇4:窦娥冤的悲剧价值赏析

关键词:窦娥冤;悲剧价值;赏析

《窦娥冤》的故事家喻户晓,《窦娥冤》讲述了一个悲剧故事,窦娥年幼的时候没了母亲,父亲因上京赶考没路费,就将她抵押给债主家当童养媳,成年后又失去了丈夫,与婆婆相依为命,遇上了张驴儿和他父亲这般的泼皮无赖,被诬陷有杀人之罪,最后含冤而死,死前发下毒誓诅咒的故事。窦娥作为当时的一个弱女子,张驴儿的一通诬告便将她的生命划上了终点,这样的故事着实令人悲愤,而隐藏在这个悲剧里的价值,则需要我们细细领悟了。

一、《窦娥冤》的悲剧特征

一般来说,作家在创作剧作的时候,剧作特征能体现出作家的创作风格,而且《窦娥冤》是一部特征鲜明的悲剧杰作。王国维说:“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这位在创作上有大作为的大师能对窦娥冤有如此高的评价,由此可知窦娥冤的悲剧性有多深。每当我们谈起悲剧的时候,我们几乎会条件反射般想到,鲁迅先生的名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再来仔细分析《窦娥冤》中的价值,纵观窦娥的整个人生,她不过是想像大多数女孩平凡地结婚生子,享受家庭带来的温暖,然而她年幼时就未能享受到孩童应有的快乐无忧,可悲地一直被动地生活,最后含恨而终。这样单纯年轻的生命,因为一些坏人的不轨图谋,就这样消散在那个时代。这是窦娥的悲剧,恐怕也是当时的朝廷的悲剧,更是那黑暗社会的大悲剧。

二、竇娥冤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窦娥冤》是一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写实剧。窦娥仅凭张驴儿的一通说辞就被处死,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官吏是多么的昏聩无能。而当时黑暗的政治、腐朽的官吏们是被记载在历史中的。其中记录有:仅在京师就发现有三百官吏贪赃;而后的几年里罢免赃污的官吏不计其数,有冤情的案件更是数不胜数,如果再想想那些没有被发现的冤情,或者一些已经被发现了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处理的冤情,这恐怕会组成一个令人生畏的数字,在这样黑暗腐败的社会背景下,《窦娥冤》可能只是其中小小的一件案件,和窦娥一样含冤而死的人可能在当时已经不可计数了,我们如今细细想来,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可以如此草芥人命,在我们悲愤难过的同时,至少庆幸,那个封建黑暗的时代有关汉卿这样勇于正视现实和披露丑恶的剧作家,窦娥冤结合了六月飞霜和东海孝妇故事情节,从这样的细节中,我们看到关汉卿能用心从社会生活中捕捉题材并且勇敢地将它书写下来,留给后世,可能在当时没办法解决问题,可是于一些明白事理的人,他们读到了这样的剧作,会正视自己生活的环境,也会思考是非,一旦有这样的苗头,我们也许可以抱着希望揣测那样的时代也会在这些正义使者的推动下前进,也许不明不白冤死的人会少很多吧。

三、《窦娥冤》中的个人价值观

窦娥作为主人公,她的人生历经了苦难。生活一次一次地向她施以重压,给了她一个又一个的打击,给她原本就没又有多么幸运命运,增加了无数的坎坷,在张驴儿出现以前,纵使她经历了再多的不公平,她没有轻易地放弃生命,为了婆婆,她主动挑起了家庭的生活重担,和婆婆过着虽不算宽裕却也安宁的日子,这时她的生活愿望是:守节尽孝。这是窦娥的选择,虽然这种选择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是一种无奈,因为窦娥作为一个被剥夺了谋生能力的弱女子,被重重封建道德的束缚,她已然没有了为自己谋取幸福和自由的能力了。我们现在会觉得每一个人都应当有选择自己的生活的自由。窦娥的选择就是她的个人价值观,我想她自己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是“有价值的”。然而窦娥没有实现她的愿望,也无从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观,这一切都是由于张驴儿的出现,张驴儿逼迫窦娥与他成亲的计划失败,还意外药死了自己的父亲,最后诬陷窦娥杀人,窦娥选择报官,她以为官府可以给她证实她的清白,她并不知道,当时的官府多么腐败黑暗,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人们一直渴望依赖官府所能给的安全保障,然而现实却彻底将窦娥击垮了,最后她走上断头台的一瞬间,她发下的毒誓,没有抱怨命运不公,也没有害怕,有的只是看清现实的无奈与悲哀,她妄图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坚韧顽强这大概就是窦娥的个人价值观吧。

三、结束语

窦娥冤作为高中课本的一篇课文,能够作为教科书里面的文章,其中的文学价值不言而喻,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的悲剧,它毁灭它一个人平平淡淡的生活,也将那个年纪轻轻心地善良的柔弱女子逼入绝境,反观窦娥,在这样的乱世,她没有想要过得荣华富贵,没有祈求锦绣人生,她只是很确切地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能够生存下去这样最起码的要求。她的这样的基本要求,也是代表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社会底层人民的心声。不幸的是,即使这么简单的愿望,在元代,乃至在整个封建社会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窦娥之死具有美学悲剧价值,她用她的死引领我们看清了一个时代,也证明了她自己的清白,纵观如今的社会,这样的事情又何尝不存在呢。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尽自己的能力,尽量减少像窦娥这样的人,尽量帮助他们度过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吧。

参考文献:

[1]石尚彬. 人间的力量 非人间的形式——也谈《窦娥冤》的“三桩誓愿”及“鬼魂告状”[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3(03)

[2]刘洋. 强权制度下礼教的解体与重构——《窦娥冤》悲剧主题探讨[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3]石尚彬. 人间的力量 非人间的形式——也谈《窦娥冤》的“三桩誓愿”及“鬼魂告状”[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3(03)

篇5:窦娥冤的剧情原型解读【语文报】

——窦娥冤的剧情原型解读

刘佳杰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邮编528454

【原文】

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咎党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孰。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

——《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

【译文】

东海郡有个孝妇,年轻守寡,又无子女,很恭谨地奉养着婆婆,婆婆想让她改嫁,她始终不答应。她的婆婆对邻居说:“我这孝顺媳妇事奉我很勤劳辛苦,我怜悯她年轻守寡又没有子嗣。我年纪大了,却这样长时间地拖累年轻人,这可如何是好啊!”后来老太太为了不再拖累媳妇竟自杀身亡。老太太的女儿却上告县官说:“媳妇杀死了我母亲。”县吏逮捕了孝妇,孝妇辩解说不是自己杀害了婆婆。但在县吏的严刑逼供下,孝妇最后竟屈打成招。此案上报到郡曹府,于公认为这个妇人奉养婆母十多年,以孝顺闻名乡里,一定不会是她杀害了其婆母。太守不同意于公的分析,于公竭力争辩,最终也未能说服太守,于是他抱着判决书在郡曹府上大哭,并藉着有病离开了郡曹府。太守最终还是以谋杀婆母之罪将孝妇处以死刑。孝妇冤死以后,郡中大旱了三年。后来新太守上任,占卜大旱的原因,于公说:“那位孝妇不该死,前任太守一意孤行强行决断,灾祸恐怕是由此而生吧。”于是太守杀了一头牛,亲自前往孝妇的坟前祭奠,并为她立了墓碑,以表彰她的孝行,天上果然立即降下大雨,当年该郡五谷丰收。郡中人由此更加敬重于公。

【赏析】

篇6:《窦娥冤》读后感

《窦娥冤》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被我国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誉为标举全元乃至整个中国戏曲史上的悲剧典范。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窦娥冤》读后感精选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窦娥冤》读后感1

在数以万计的文学作品中,我唯一钟爱的是《窦娥冤》中的女主人公窦娥。

窦娥的一生可以说是不幸的。窦娥因高利贷的盘剥而沦为蔡婆婆家的童养媳,十三年后又成了寡妇。但她却向命运屈服了,她是一个善良的弱女子,但她同样也是一个以生命控诉封建社会的壮烈女性,她具有弱者的抗争精神。

窦娥被诬告毒死张驴儿的父亲,她本来是对官府十分信任,如实陈述事情的过程,希望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写出了她安于命运,新人妇道的性格特点。

然而她得到的却是贪官“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的吼叫。窦娥为了让自己的婆婆免受皮肉之苦,只好招认是自己药死了公公,这无疑表现了窦娥作为孝妇的善良性格,但更重要的是表明窦娥已看清了官府的黑暗。

她终于深刻地认识到“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黑暗社会的本质这是一个不讲天理,不辨清浊,不分好歹,错勘贤愚的世界。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窦娥对“天”“地”发出了控诉和斥责的这一番话说得痛快淋漓,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不公平的现象“为善的,受贫苦,更命短,为恶的,享宝贵,又寿延。

这个作品控诉了元代社会的黑暗与残暴,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窦娥临刑前又曾发下三桩誓愿,表现了至死不屈的抗争精神。而三桩誓愿的兑现(一腔热血飞上自练,伏天降下三尽瑞雪,楚州大旱三年),则不仅表现了这善良女子的冲天冤气,而且更表明人民群众坚信,宇宙间还有正气存焉,这是对人民群众进行反抗斗争的极大鼓舞。

我爱的窦娥并不总是怯弱的,至少她敢于反抗,这在古代又有多少人真真正正的与封建势力进行过反抗呢窦娥之死,虽然是必然的,但却给我留下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不可磨灭的印象。

窦娥,是一位与黑暗势力抗争的弱者,但她这种敢于抗争的精神仍然值得读到这篇文章的各位学习。

《窦娥冤》读后感2

昨晚去戏曲研究院看秦腔,刚开始很激动,很兴奋,也很期待,我卯足了劲去欣赏。因为她是,惊天地,泣鬼神,一部很经典的传统剧目,被称之为中国十大悲剧。

或许是我对于的期望值有些偏高,昨晚有些小失望,我的情绪一直没被调动起来,剧情每到x时,她就是上不去,卡在半中腰,让我实在难受,失望

或许是那位年轻的演员的表演不到位,全剧的最x应该属于斩窦娥那一场,可是让人感觉有些平淡,窦娥内心的东西表现的不足,没能抓住身为观众的我。这与马友仙老师扮演的窦娥还是差的太远,不过还是要鼓励这位年轻的演员,希望她能继续努力,向前辈多学习。

又或许是她的舞美有些缺陷,从而影响了我对全剧的看法,在窦娥发下三桩誓愿被砍头之后,血飞白练,六月-飞雪,在这一块应该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可是,昨晚让我很失望,窦娥被砍头之后,整个舞台暗了下来,我心里那个急呀,怎么能全场暗下来呢,并且暗场时间持续半分钟,我的情绪一下被隔的拔凉拔凉的,就在这时,灯光突然亮起,只见舞台半空出现带有斑斑点点的血迹的白练,舞台中央飘起了鹅毛大雪,窦娥身上盖着一块白布,哎呀,这一举动大大影响了我的情绪。

在我的想象中,应该是连贯的,当窦娥被杀的那一刻,舞台应该使用淡淡的冷光,然后用一束红光打向那条悬在半空中的白练,天空霎时大雪纷飞,将窦娥的尸体掩盖。此刻再加上特殊的音乐烘托,那将会达到很棒的效果,那才能显示出窦娥的冤屈,惊天地,泣鬼神

全剧中,按理说x是最能打动观众的,可是x没有打动我,却在全局即将结束的时候,却打动了我,当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做官回来后,蔡婆婆悲痛的喊了一句:你怎么才回来就这一句,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想了很多很多

我想再说一下关于这个故事,身为贞洁烈妇的窦娥,心地善良,怎么会发下楚州三年大旱的誓愿呢难道她只是为了以东海孝妇的传说来验证自己的冤屈吗她有没有想过,大旱三年,楚州因此会饿死多少无辜的黎民百姓为了证实自己的冤屈,难道就要拉上这么多无辜的生命为自己陪葬吗这两者相比较之下,孰轻孰重

《窦娥冤》读后感3

这两天语文课上学了《窦娥冤》,感觉自己的感触还是蛮深的。像窦娥的那种悲剧我们好像从未见过,我们也无法想象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发生这种事情,我们会怎样做。

我曾经看过一本小说,名字叫做《儒道至圣》,书里的世界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只要胸有正气,便可借助那种力量昭雪一切冤情。

我多么希望那种力量可以真正存在!

若那力量当真存,那泼皮无赖岂能无视是非颠倒黑白!若那力量当真存在,那小小县官岂能一手遮天!若那力量当真存在,那窦娥岂会受冤惨死!

其实虽然我们没有那种强制性力量,可我们却也有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东西--那便是法律!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规定了人们行为的底线,那必然是一条正义、平等、理性、拥有强制性力量的红线,任何人都不可逾越!

那古代有法吗有!那为何还有窦娥这等冤案只是因为法律这种代表正义的天平已经倾斜,倾斜向那些有权有势者。他们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已沦为他们通知人民的工具!

当太阳已被黑暗掩盖,我们应当到何处去寻找到光明当奸者当道,我们要如何铲除路上之不平当世间还有冤死之人,我们应当向谁要回那朗朗乾坤!

窦娥只是平民百姓,无法拥有小说中主角那等改天换地的威能,也不可能超出世外、远离红尘,想要在这等污浊的尘世间生存,只有畏畏缩缩、任打任骂,甚至无法操控自己的命运。《悟空传》里有句话“你以为你有很多路可以选,其实你周围有很多看不见的墙,你能走的路其实只有一条!”窦娥其实是有抗争的想法,可当时的社会给了她太多的墙,她可以走的路只有这一条!这真的是很可悲的,这不仅是她个人遭遇的可悲,这更是当时真个社会的可悲!

可能窦娥在屈打成招时已经明白了这些,可她无法改变,因为这是“君权神授”理念下必然的结果,非一己之力可以改变。所以窦娥只有在临死之前立下几个誓愿,来发泄自己的怨念。是否真的有“血溅白练”“六月飞霜”“亢旱三年”我们不得而知,可能是艺术渲染,可能是真有其事,可是我们依旧可以从中看出那时人们的无奈冤者只有在借助“六月飞霜”之类这种千年难得一见的奇特自然现象,才能证明自己是冤枉的。对于这种荒诞至极的事,我无言以对。

和我们现代社会相比,我们真算的上是青天红日、朗朗乾坤了,但天空不可能永远的晴朗,有时乌云也会从我们头上飘过。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这似乎是无法根除的现象,大概是因为我们是人,并没有那完全代表正义的圣人之力吧!

《窦娥冤》读后感4

在之前与古代文学打交道的过程以及从小受到的教育中中,我们更多接触的是唐诗宋词这一类的文学作品。唐诗大多是格律诗,语言整齐而精炼,字字珠玑,具有极大的音韵美。而宋词虽然少了一些形式上的约束,也讲究炼字,短短几十字,以简练的文字来表达深远的意蕴。而本学期所学的元杂剧却与之截然不同,是融合歌舞的表演艺术,我们现今读到的元杂剧语言通俗易懂,情感明晰,是更直白生动更有艺术感染力的一种文学作品。

在粗粗了解元杂剧的体制后,我阅读了关汉卿所著的窦娥冤,它是传统的杂剧,沿用了四折加楔子的方式来叙述,楔子讲述窦端云如何来到蔡婆婆家,第一折作为开端写流氓张驴儿胁迫窦娥婆媳嫁给他父子为妻,第二折写窦娥因孝顺之心被太守严刑逼供,蒙受不白之冤,这是情节的发展,第三折是本剧的高潮,写窦娥受刑,血染三尺白绫,六月飞雪,第四折是全剧的结尾,窦娥之父为其洗冤,制裁恶人。

其中,第三折窦娥临死前,爆发出的怒火成为了传唱至今的经典。她说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一段气势汹汹的唱词对天地的指责大胆而惊人,唱出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一反之前窦娥善良温顺的摸样,给予鲜明的对比效果,更突出了窦娥对于封建统治的控诉,是反抗意识的觉醒。窦娥指天发出三个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这些看似不可能的誓愿一一实现,以种种不可思议的迹象向全世界证明了她多么无辜。

最终,窦娥的冤屈被平反,但以鬼魂的形态去倾诉而非人,这本身对封建社会不公平制度的一种讽刺,在官僚制度的层层阻碍下,不以鬼魂之身是不无法接触当权者的。以鬼魂诉冤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发生的。让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窦天章不曾一举及第,不曾官拜参知政事,终其一生只是个庸碌无为的落魄书生,也许对窦娥的冤案就会投诉无门,反遭迫害,窦娥永远蒙受冤屈。平反冤屈最终还是基于掌权者的意愿,而非真正的公平正义,这是作为封建社会底层人民共同的无奈。

窦娥冤被称为我国古典悲剧的典范性作品,由窦娥悲苦的命运揭开了黑暗社会的面貌。窦娥的悲剧绝不仅仅只是她一人的悲苦命运造成的,更是整个封建社会加诸在她身上的。年仅七岁便被穷苦潦倒的书生父亲卖给蔡婆婆,年纪轻轻守寡与婆婆相依为命,窦娥恪守妇道,谨遵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三从四德,是典型的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女性形象,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受到最多迫害,成为代社会底层善良、孝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充分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的毒害以及作家对现实的反思,这样一部作品,兼有极强的抒情性和深刻的涵义,值得我们去品味欣赏。

《窦娥冤》读后感5

一个善解人意,舍己救人的好人---窦娥,就那样不明不白地离开了这个人世间。这难道不是太不公平了吗是的,这确实是很不公平。

善良的窦娥因贫困而被张驴儿桃杌所冤枉,还被可恶的桃杌叛死刑。如果我是窦娥,那么我会在心里不停地念叨“天理何在啊难道这世界上就没有王法了吗明明为善的却因贫困而短命,反而为恶的却因富裕而长命。我们必须扫除这些不公平的事,如果它们生存在我们身边,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走向光明。

篇7:窦娥冤读后感

网 中 网

http://

《窦娥冤》读后感

关汉卿的剧作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是元代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一面镜子。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写一个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被诬为“药死公公”,斩首示众。窦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义,作家以“人命关天关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封建社会里“官吏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强烈地控诉了封建制度与民为敌、残民以逞的罪恶。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错看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第三折这〔滚绣球〕一曲,通过窦娥血泪的控诉,引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现实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把窦娥悲剧的意义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窦娥冤》阅读赏析

第一部分:

开折,通过监斩官和其他人的行为,描写了一副阴森肃杀的刑场气氛。窦娥便在这种气氛下以犯人的身份上场了。一上场,窦娥便唱了两只曲子:[端正好]、[滚绣球]窦娥首先把自己的冤枉呈现出来,说明自己无辜被判死刑,冤屈惊天动地,临死之前,把控诉的对象指向了天和地。窦娥控诉天地一场戏,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好文章,千古流传。我们来看一看这段唱词:“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一句是说现实世界有它固有的统治秩序,人们的命运掌握在天地的秩序之中。下一句,一个“天地也!”一声感叹,蕴涵着窦娥无限的感情。有愤激,有委屈,有埋怨,有抗争,有指责,有期待。下一句“只合”“可怎生”两个表强烈反问语气的词,表达了窦娥对天地强烈的质问。作为主宰万物、维持现实世界秩序的最高统治者——天地,本应该使社会清明,公正无私,却是非不分,曲直不明。“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福贵又寿延。”用非常肯定的语气直接指明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坏人得志,好人受欺。这种现实世界的不公平和天地间应该存在的公理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禁使人对主宰万物的天地产生怀疑。“天地也!作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这一句是对前几句的总括性结论,指明了天地并不象人们期望或相信的那样维持现实的公平合理,相反,却和社会上的邪恶残暴的坏人一样,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残害善良弱小的平民百姓。这句指责,推翻了天地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对人们现实和精神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天地——作了深刻的批判。紧接下来,悲愤之气达到极点,便是对天地的直接而强有力的指责和痛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不仅是要推翻天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更进一步要推翻天地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这种对天地的大胆的指责批判在古代以天为上的社会里是不多见的,中国古代人民因为以农业为生,特别重视“天”。现实世界的最高统治者皇帝被认为是承接天的命令,代替天来行使统治权。因此被称为“天子”。窦娥的这一段唱词,把自己受冤屈的原因直接归结到了天的身上,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所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既是对整个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否定,也是对传统的封建专制思想的否定。具有很强的民主主义精神。这种思想也是关汉卿借窦娥之口抒一己之愤。最后一句“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是愤怒的控诉达到极点之后的转折,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悲愤而又无奈的叹息。

这段话之所以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它用精辟而非常概括的语言表达了长期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http:// 欢 迎 光 临

网 中 网

http://

以来人们对社会不平等的强烈愤慨。表达了普通老百姓要求维持社会公平,惩恶扬善的愿望。在句式上,几乎全用口语,既贴近老百姓的语言,又自然流畅,气势充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千百年来盛传不衰。

在去刑场的途中,窦娥向刽子手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要求从后街走,原因是怕婆婆看见伤心难过,这个小小的细节显示了窦娥的善良细心。在蔡婆婆将张驴儿父子领回家中,劝说窦娥答应张驴儿父子招亲的要求时,窦娥宁死不从,而且批评了蔡婆婆的软弱和苟且行径。窦娥被张驴儿陷害,又被贪官桃杌不分青红皂白问成死罪,经受残酷拷打,拒不承认,当贪官要拷打蔡婆婆时,窦娥顾念到婆婆年迈,经不起酷刑,就含冤承认了贪官要她承认的药死公公的罪行(这在重视纲常伦理的封建社会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在将要赴刑场处斩的路上,窦娥还牵挂着婆婆,怕她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难过,经不起打击。这个细节虽小,却充分反映了窦娥的善良、孝顺。也是对造成冤案的贪官桃杌的强烈讽刺,象这样一个在临死都记挂着婆婆的孝顺媳妇,怎么可能犯下药死公公的大罪呢?而贪官桃杌却是非不明,连这样一个简单的案子都审不明白,糊里糊涂就用酷刑把善良的百姓判成死罪,如此草菅人命的狗官在后文中竟然得到升迁,可见社会是多么黑暗无道。

第二部分:

刑场哭别一场戏,是表现窦娥的性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也是本剧悲剧因素组成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刑场上,窦娥再次重申了事实真相和自己的冤情。最后,窦娥向蔡婆婆提出了请求,希望婆婆能在自己死后看在婆媳情分上祭奠一下自己的坟墓。这段哭诉,哀哀怨怨,与前面的愤怒控诉形成鲜明的对比,是窦娥性格的另一方面的体现。也是窦娥在现实中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性格的写照。它说明窦娥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一个勤劳善良,命运孤苦,没有过多要求的普通劳动妇女。她忍受了命运最艰难困苦的打击,从小失去母亲,七岁时又与相依为命的父亲分离,作了蔡婆婆家的童养媳。结婚两年后丈夫又去世。在这种种的命运打击面前,窦娥都忍受了,她只希望能够和婆婆相依为命,过安安稳稳的日子。但现实是如此黑暗,即使这样对生活最起码的要求也难以得到满足,最后落得个无辜受刑的结局。窦娥的请求,体现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也增强了人们对窦娥的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愤怒。最后,窦娥劝解婆婆,说自己是“没时没运”才落得“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这只是窦娥安慰婆婆的话,并不是说窦娥自己没有怨恨了。因为她的冤屈完全是人为造成的,是因为社会的黑暗,官吏的腐败,邪恶势力的横行。窦娥也从自己身上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临刑时提出了三桩誓愿。

第三部分:

关汉卿从“东海孝妇”的传说中得到启示,由之生发开来,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概括丰富的现实社会内容,大胆而精巧地构思出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递升,创造出浓厚的悲剧气氛。

窦娥是无辜的,是冤大屈深的,她不甘心屈从于现实的压迫,她坚信自己的死定会“感天动地”,在人间以奇迹的方式显示出来。第一桩,“血飞白练”,通过这种方式,窦娥向世人显示她的清白无辜。在唱词中,窦娥提到两个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表明她死得和苌弘一样冤屈,和望帝一样凄惨。第二桩,“六月飞雪”,如果说第一桩是通过她自身的奇迹来表明她的冤屈,第二桩则是通过违反常规的自然现象来证明社会的不公平,社会上人为制造的黑暗。“飞霜六月因邹衍”的冤狱故事,更表明了窦娥所遭受的是人间冤狱。第三桩,亢旱三年。引用“东海孝妇”的故事,矛头更直接地对准昏聩的官府,“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窦娥希望通过第三桩誓愿,直接惩诫残暴昏聩的官府,也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冤屈能够象“东海孝妇”一样,得到昭雪。三桩誓愿,从时间的延续上,一桩比一桩更久长;从空间范围上,一桩比一桩更扩大。三桩誓愿依次递进的过程,也是窦娥反抗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http:// 欢 迎 光 临

网 中 网

http://

精神依次上升的过程,是她斗争的矛头更加明确的过程。行刑尚未开始,第二桩誓愿就已显示出预兆,更说明了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社会的黑暗已引起上天的震怒。三桩誓愿的实现是窦娥反抗的最终结果,也是悲剧高潮的结束。窦娥死去了,但给人间留下了一个勤劳善良、坚强不屈、富于反抗精神的感人形象。也给人间留下了一曲对黑暗社会以死抗争的回肠荡气的悲壮歌曲。

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上一篇:(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教导青少年刻苦上进的勤学故事_眼光要长远下一篇:九寨沟县到九寨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