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瓦尔登湖》小感

2024-04-23

读《瓦尔登湖》小感(精选6篇)

篇1:读《瓦尔登湖》小感

读“我与地坛”小感

高一2班 孙何凝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读书需要反复阅读,我读了“我与地坛”从小读中获得了些小感。

我觉得一个人只有真正体会了那种痛苦,那种生存困境才会真正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当然,史铁生写得很好,让我几乎要接触到了那种感受,譬如第一部分时他第一次进入园子的那幅场景还有后面的种种场景,但我说句个人主观的话就是谁都无法真正体会到了解到“我与地坛”文字的真正内涵,也无法体验史铁生所经历过的画面,我想我只能从文字中无限接近他,接近那幅画面,去感知去体验,毕竟我们都不是他,不可能真正地在他的角度他的思想来看与地坛的关系和情感。我们只是旁观者。从文章分析,文章的仔细琢磨,可能切合了史铁生所想说的,也可能他想说的根本不是我们所分析的,所想的。就像张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文字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是从心底淌出来的”史铁生就是这样流露,有些意义根本不用刻意雕琢,有些感情也不用刻意表达,就写着写着,写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话。读文章,我觉得读过去,忽地,觉得什么东西砸中了你,有意,便回过头去仔细瞧瞧。无意,颤抖一下,摇晃着继续前进着看下去也可。

我读这文章便感到砸中我的地方太多了,虽然语言很平淡,但更是平淡中显出了不凡。他让我自己进入到了那幅场景中,我把自己想象坐在轮椅上,砸东西,耍脾气,面对着担忧的母亲像着了魔一样,到园子去,看虫看草看蓝天,我体会不到史铁生的痛苦,但我想到他所看到的风景一定深刻地映到了他的心中。我再想着,母亲送我走的姿势仍保持着呆滞的样子,我便眼眶充满了泪水了。我把他母亲的摸样幻化成自己母亲的摸样,她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及最低的祈求!我又推着轮椅走出去,母亲在家会怎么样,我也不曾想过,还有她无数次来找我时的身影,我倔强或是害羞。这些我在读这文章前从未想过,可能情景不同,可能是我上学或者跟她吵架跑出去了诸如之类,我想着想着便真想哭啊!或许史铁生的文字真的是太„„怎么了呢,就是能让我能够进入情景并自我想像吧!这篇文章给予我人生启迪的地方实在太多,关于生与死的问题,关于怎么活的问题,还有我们应该懂得珍惜,等真正失去了才真正感到那种不可言说的荒凉。我想还是多多琢磨,毕竟太多东西不是这些时日便能懂的!

篇2:读《瓦尔登湖》小感

最喜欢他的一段话,“清晨,阳光照进世界的每一座庙宇。有个问题,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弄清楚:一个人如果有信仰,为什么还会去信宗教呢?如果是因为没有信仰而去信了宗教,宗教岂不成了信仰的替补品?但我知道我自己是有信仰的,我也愿意吸收任何宗教信条中有价值的东西。我不相信上帝,我会想念他;我不信佛陀,我仍会想念他。而我的信仰,在心底,在笔端,从每日清晨写下第一字的时候开始。我用文字祷告,我用文字诵经。我愿意将我的生命托付给这一切。”

这里,熊先生虽然是问的形式,却明确的给了自己的答案:信仰自己,和自己的笔。是的,从他的文中,感觉一个自信的,态度平和,观点犀利的真实的人,对社会充满关注和感情的评论者。

这话,于我有益。我甚至想,信仰是什么?难道一定要某某崇高的啥吗?我个人觉得,好像人人都需要信仰的,只是这个信仰对象不一样。假如,自信的人信仰的是自己,或者是自己的思想,那么对一些不自信的人,他可能需要非“自己”的东西替代:如各种神啊,上帝什么的,有的人又不喜欢神,那么喜欢追求物质的人可能可以信仰金钱教,物也可以作为信仰,再单调点的,可能信仰某些人或者某个人,或者某些感情或爱情。理想主义者应该是信仰理想。而一些不谈信仰的人,如果他还关心家人,那么凑合把“家”硬塞给他作为信仰。

这是读书之得。这里主要谈与他不同的意见,反正熊先生也喜欢平等探讨,这可能也是他的信仰的一部分。

一是“死刑是个笑话”。为什么要有死刑呢?熊先生这里没有探究太深,比较起他有一些文章用功很深来说,这篇文章很随笔,结论也很随意。——仅仅因为有人或者有国家反对死刑,而且根据熊先生的判断,有可能这种趋势会继续加大,而就推出“死刑是笑话”?

熊先生说 “杀人不偿命并非国家不珍视人的生命,相反是过于珍视。甚至在美国,死刑废除论者发现死刑犯大多数都是穷人,在法庭上都只是勉强得到了一位指定的辩护律师的辩护。就像有的人所说,死刑不仅扭曲了整个刑事司法制度,还贬低了国家。布兰代斯大法官同样以为,国家必然是一名教员,当它杀害犯人,它就是在教给大家复仇和憎恨。杀人犯不会被人热爱,但是也不至于被人弃之不管。如果允许杀人犯活下去,国家则是在提醒所有公民,没有一个人会永远而且仅仅是一名杀人犯。”第1句,“并非国家不珍视人的生命,相反是过于珍视。”——中国的古话说的是过尤不及,凡事的火候,总得恰当,简单的拿珍视生命来当遮羞布,这片布太轻薄。第2句,美国如何如何,这种现象是说明“穷人更容易被判处死刑”还是说明其法律的严重缺陷?他们的法律是“人人平等”还是“有钱平等”?是死刑这种手段出了问题,还是使用死刑的这些规则和人除了问题?第3句,某大法官如何如何,他说“国家必然是一名教员”,但我们知道,国家不是教员,应该理解为“国家好像一名教员“,这是一种比喻。我要提醒,这种比喻,很不恰当。国家有教育民众的一面,这种比喻类似母性的耐心教导。国家不仅有母性耐心的一面,还有父亲严厉的惩戒一面。再俗套一点,国家比喻为要当妈也要当爹可能合适点。假如国家为爹妈,国民皆为子女,那么当其中一子杀了另外一人,爹妈是该宽恕还是该惩戒?批评两句就够了吗?当妈的也说不够啊,有句古老的谚语:“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那么咱们就用剥夺他最宝贵的自由来惩罚他!是这样的逻辑吗?够了吗?你觉得够,我觉得不够啊!口水由此连绵不绝。试问:生命该如何偿还?说的好听,生而平等——死者的生命已逝,却不用拿命偿还,这是对生命权的平等的严重亵渎吧?假如我是死者,我想说“我要凶手下地狱。”如果我不信地狱,那么我就要他死。如果,如果你是死者呢?如果你喜欢宽恕死者,我不介意你对死者的宽宥,这是你的自由;但,不要拿这种自由来忽悠人。因为很丑,这是西方文化的虚伪。

至于后面的论据,说国家功利主义,还拿凌迟说事,这样类比太粗糙。有的国家毫不忌讳的谈利益谈盟友,国家这个东西,为什么不讲功利?人的自由源头是什么,是自私和利己。国家是社会,社会基础是民众,国家要脱离人的自私和利己?国家有死刑当然有社会的好处,有好处的事情就是不该做的事?那还是人吗?国家死刑对社会对国家有一定好处,这不是最重要的,更关键的是死刑是否体现死者的意志。死者的意志,他是当事人,他应该有最大的话语权。所以为什么要提醒“假如你是死者”“假如我是死者”,咱们别把死者不当人好吗?死人没办法为自己说话,他们的利益该谁维护?目前来说,国家维护当然比个人维护更有效率。而杀人者死,体现生之贵。废除死刑说的是尊重生命,做的却是把生命贱价处理。死刑是一把利刃,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如何使用好。而废除死刑,怕“教人仇恨”而自废武功,这是哪种逻辑呢?换个角度,人类是有感情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要教育人去掉仇恨这种情感?这在逻辑上又是假命题,因为有爱才有恨,恨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想消灭恨,必然连爱也一起消灭了。

熊先生喜欢旁征博引,大量举证。我发现一个毛病,不提不爽:其言必西方,例必名人。举点亲切点的,离国人生活近点的例子好吗?推崇下李宗吾先生,他推崇的老子,眼界都是超世纪流的。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李宗吾先生把话说透彻到底,加了两句“礼失而后刑,刑失而后兵”。这些东西连贯的,一级一级往下走的,失去道的统摄而去谈德,不求德的真性而去讲究仁义礼制,其实是失去基础而求高楼的空谈。忽略道和德的作用来谈治理天下(仁义礼等方式),是混乱的开始。所以老子得出论点:“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而礼制如果继续失效,则只好用更强有力的法治。法治如果还出麻烦,那么最后是用兵。把这些比喻成河流的话,我们的刑和兵这些看起来暴力的手段来源于高尚的道德,这样看是不矛盾的。反过来,军队的最高荣誉是没有战争的话(这是东方思维和军事思想推,西方的军事指导思想更侧重弱肉强食),那么刑法的最高层面是无人需要动刑。对应的,死刑的问题不是该被废除,而是不被触犯。如何不容易触犯?一个是立法方面,需要严谨和慎重,另一方面,民众也应该要有适当的不触犯死刑的理性。熊先生这里的辩护很粗暴,什么激情杀人还有预谋抓不到——这样的理由简直混蛋:仅仅因为老鼠难捉,就不让猫抓老鼠,让猫下岗?如某人杀了人,被抓,然后“尊重生命人权不该有死刑存在”——凶手杀人的时候对人权尊重了吗?至于激情杀人,这个理由就是个BUG,在西方,逃避法律常用套路就辩护他有神经病,法律成为了禁锢道义的索套,不该改改?!西方思维的自我意识的贯穿是非常强的,自我主义太强,过分强调了个体“我”的意义,就容易忽视“人”的伦理关系还有他人,还有集体,还有国家和社会。那些支持废除死刑的人,考虑问题的角度是从“自己”出发,丝毫不考虑他人,或者说“自我”这一形态过于庞大,结果很容易遮蔽了他人,最后导致偏激和另一路的狭隘。因为人的属性,一方面是个体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是社会大众性。考虑他人,考虑死者,考虑社会,不用过多考虑,就放在天平的砝码上,就很自然选择该如何做。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个半伪命题。写着写着,很自然就不得不把这句曾经流行曲炮轰一下。国内早有鱼和熊掌的论文,生和义的争议。古时的作者选择了推崇义。其实当然可以选择鱼,也可以选择熊掌。对于信仰是义的人,自然选择了义,对于信仰是生的人,自然该选择生。把自由作为信仰,那选择自由好了——自由真的就比生命和爱情更高吗?应该允许见仁见智。对于真正自由的人来说,很容易倾向选择自己,或者说很容易做出为了自由放弃某些东西的事情。对于热衷爱情至上的人来说,他很难放弃爱情吧。自己掌握自己的思想和世界,不受简单的单一的纯粹的某种过于简单的东西约束。这是我读熊先生的感觉,他已经思想很自由了,所以——帕得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这里其实熊先生并没有总是把自由放那么高,“仍可活”我读成熊先生对“生”的注重,至少并不总是自由第一。也就是说”若为自由故——无需抛爱情和生命。舍义取生是生者的自然选择,舍生取义是义者的信仰和价值体现,“两者皆可抛”则是义者的号召宣言,仅此而已。熊先生喜欢大量引证,我是不懂,不过我喜欢读他的一些引证,如他说胡适晚年认为宽松高过自由。OY,我认为老人的话,大部分是比年轻的时候说得更精深,我也觉得如果社会真的自由,体现出来的面貌应该是宽容,而不是成天喊着要自由,而不是“皆可抛”。熊先生说的“仍可活”,我觉得他其实也很懂,快接近真正的自由了,可是奇怪他为什么会喊出“自由在高出”呢?

看到自由在高处,哦,大谈电影评论。老实说,还挺喜欢看他评论电影的,不少影评觉得说的特好。但是,仅仅是电影的几个镜头,手朝上,站高处,19年后逃出监狱,这就得出结论:自由在高处?这样简单的结论太粗枝大叶了,或者说仅仅是停留在影评上的观点就拿来推广了,我对此表示怀疑。自由是什么?通篇也没说明白。或者说我没看明白。因为自由,看起来被推崇,却不一定是褒义词。甚至,它寄托了人类社会某个时期的情感,肩负过“皆可抛”的历史使命。这是特定历史荣誉。我个人觉得,有点过时了。熊先生老提自由,但是提自由又略显空洞,可能是我觉得有点空吧——我们现在社会不自由吗?其实我甚至武断的觉得书中,熊先生其实写:比起过去,进步很大,提高很多,希望大大,什么旧的铜墙铁壁,让子弹再飞一会,就打烂了。写的是社会进步,我却以为社会进步会带来受的约束肯定减少,自然就是更自由。而且,至少我认为,熊先生是相当自由的思想者,没受什么迫害吧。但是人总是会受到限制的,他也不可能是超人。问题来了,自由的度究竟有多大?人们喜欢比喻鸟自由的飞,鸟总有要回到地面的限制;鱼儿在水中自由,却又离不开水。这些自由的想象,其实是人类看到这些东西时,把这些鱼这些鸟幻化想象成自己,寄托了自己融入到鱼水中去,在思想上自由的飞了游了,唯心上达到现实中无法实现的自己。依我看,说自由的实质是说自己,大概理解是发现和重视自己。人在婴儿时,内心世界只有自己,逐渐长大,认知世界,发现世界和想象世界有所不同,慢慢感受到各种约束,约束即非自由,再大,有能力打破一些约束,想象世界逐渐和现实世界糅合成新世界,有可能朝自己的新世界方向前进。人类的社会性,注定无法打破所有约束,而只能打破其中一部分,打破这部分约束,即可谓自由。

这个自由不太会说,举个例子,人小时候在家,受家庭的呵护,长大后可能有的人觉得呵护成了禁锢,产生了不自由的东西。然后选择突破禁锢,离开家,独立,走自己的路。这是个打破一些约束的过程,恩,自由了吧?但是大家应该不会为了追求这种“自由”而把和原来的家庭关系给断绝了吧?还有,例如戴着锁链的奴隶,他的“生”受到严重的约束,这个时候帮他把该死的链子拿走,他就感觉自由了——难道非要给他知道“你有选举权,有被选举权,有示威权”才算自由?从奴隶当成农民,自由前进了一大步,奴隶自由了。走到封建社会,主要关系是受土地的约束,农民离不开土地,这时候可能有人告诉他“你知道吗,你很不自由,你被土地捆绑了——是那些封建地主”,于是农民觉悟了自由,反抗了封建主。是的,这个时候农民又自由了。这时候农民可以选择当工人,不再受土地的约束了,而那些告诉他的人,有一些可能是好人,有一些肯定是资本家啦!奴隶的脚铐打破后,农民和封建主站起来了,农民和封建主建立了新的劳动关系;农民不满意和封建主的关系后,他们的链条打破了,自由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旗帜作用,然后产生无产者和资本家建立了新的链条关系。

回过头去看看,每次都打破了链条,都得到了自由了吧,可与此同时,打破旧链条,仅仅是换了种新的链条而已——让大家觉得还舒适的链条。可链条本身,从没完全消失。说到这,提醒一下,自由从来都是有限度的。人类之所以形成社会,之所以成为“人”,正是由于个人,他人,集体等各种不同的链条联系在一起。与人类隔绝的狼孩,没有这种链条,有的仅仅是人面兽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离开家,独立成长,而并非与父母断绝关系。自由的限度,仅仅以链条的舒适性,以及与这种链条是否制约了人类前进发展的步伐有关系。我们要打破的程度,仅仅限于少数拖慢我们前进和舒适的那些链条。而这个,是自由主义者很少解释的地方。自由曾经的巨大作用,用在资本主义向封建主义开炮的时刻,用以武装平民的思想。他们成功了,这种思想或主义会得以延续,资本受益于这种思想体系,而且自由这东西太具有煽动性了。恩,忽然想到一个东西——自由这种东西,背鼓吹得那么美妙,简直就是新时代的圣经!

对于资本的代言人来说,利用自由推翻了封建先生,然后用自己取代封建先生的位置,建立与大众的新链条关系。这个时候,他的身份和以前不同了,他的利益由“推翻禁锢的世界“转为“维系我们的世界”。他不能否认自己送给大家一根新链条,但是他对此可以很低调。我们不用想,就知道他不可能会鼓励民众“自由”的推翻自己。甚至,他从始至终都模糊着自由的脸,仅仅鼓吹自由的美丽的一面。我们看鱼,很容易看到鱼自由的游泳这一面,却往往忽视鱼离开水就死。对于鱼来说,自由脱离了水,后果很严重。是自由重要还是水重要?是人类彼此间的关系重要,还是一味鼓吹自由重要?

对于奴隶,自由很遥远;对囚徒来说,自由在高处;对于站起来的人来说,自由就很近了;对于自尊自信的人,已经享受自由。自由的位置没那么高,自由的大面貌是宽容,而不是为所欲为。我个人认为,自由不是一个很高的起点,自由的终极目标,可能发展最后会通往共产主义,当然,伴随的是人类普遍的高素质、高道德和丰富的生产,和社会主义殊途同归。当然,如果社会发展水平不够,民智不够的话,自由的国度也可能成为希特勒那样独裁者的温室。

篇3:读《瓦尔登湖》小感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以描写自然为主题,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主要内容,展现出一道自然与心灵对话的风景,使人在感悟自然、体会人生的过程中油然生出对自然的敬意。这是一本宁静、恬淡、隽永的书。全书充满闲云野鹤般的诗情画意,充满深沉而敏感的抒情,也充满清澈透明、耐人寻味的智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风景描写,像湖水的纯净剔透,山林的苍翠欲滴,不得不使人赞叹作者观察之细微,感受之独特,挚爱之深切,描绘之细腻。梭罗在木屋静思,在湖边徜徉,在林中漫步,观察大自然的生生息息。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里,在湖光山色、鸟鸣蛙唱、晨曦雾霭、草木葱茏和败草枯枝的四季流转中,他体验种豆、采集、狩猎、捕鱼、做零工的全生态生活。他在这里观察、倾听、感受、沉思,并且梦想。实际上,作者正是想通过“寄情于大自然”,让读者和他一起,面对一片晶莹剔透的湖水,一个鸟语花香的春天,一个白雪皑皑的冬季,一个晨曦初露的黎明,一抹万紫千红的晚霞,触景生情,从而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

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梭罗认为自然具有健康、朴素的天性,产生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瓦尔登湖》中,人与自然就达成了这种和谐关系。人不仅徜徉在山水之中,观察自然,而且与自然融为一体,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梭罗眼中,自然是自己的恋人,里面有一种孩童般、牧歌式的愉悦,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药,一种外在简朴、内心丰富的生活方式。

梭罗在日记中说,他想在文明的边缘过一种较原始的生活,他并不想完全从社会撤退,也不是冒险或做苦行僧。他只是想直面生活,想尝试“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去探索可以从中得到什么教益,从而不致在临终时发现自己未曾真正生活过”,追求的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丰富与自由。他还说:“我到瓦尔登湖去的目的,并不是去节俭地生活,也不是去挥霍,而是去经营一些私事,为的是在那儿尽量少些麻烦”,“按自己的天性毫无拘束地生活。”在瓦尔登湖的小木屋里,在湖滨的山林里,他并不是逃避生活,而是在探寻生活的本质,探讨人生、批判人生、阐述人生的更高规律。这一点,只有对生活怀有强烈感情的人才能做到。

梭罗一生平淡又馥郁,孤独而芬芳。然而他之所以要孤独,是因为他要思想。与思想为伴的梭罗永不寂寞,在没有人打扰的宁静环境中,他喜欢凝神沉思。也许他参悟了人生真谛?也许他捕获了人生信念?也许他只是在享受上天赐给人生的那份单一的美好?因为,“每一个早晨都是大自然愉快的邀请”!他就在瓦尔登湖畔这样淡泊地生活着,倾听大地的呢喃,坐拥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享受人生这种简单而真切的快乐。梭罗之所以要离群索居,就是要证明人类完全可以通过最为简朴的生活方式来生存,唯有如此,才能感悟生活的真谛,才能为精神找到安歇的家园。在梭罗那里,精神世界是最重要的,他反复强调:一个人如果失去精神家园,就算得到整个世界又有何用!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真正感受到美,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必须投身到大自然。作品中的瓦尔登湖已不再是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普通湖泊,而是他头脑中一个理想的乐园。梭罗喜爱湖,因为湖是“景色中最美丽、最富于表达力的部分,是大地的眼睛。一个人的目光投人湖中,就能测出他自己本身的深度。”而在湖泊中,他对瓦尔登湖又情有独钟,因为“上帝使这个湖深邃而纯净,以此作为一个象征”。这是纯洁与和谐的象征,是他心中美的象征。所以,梭罗,他的小木屋,以及瓦尔登湖,如今已经成为某种象征:对文明的挑战,对城市的拒绝,对社会的疏离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放弃。

在众人对金钱趋之若鹜之时,梭罗何以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倡简朴生活呢?在这点上梭罗显然受到了古人的影响。“中国、印度、波斯和希腊的古哲学家都是一个类型的人物,外表生活再穷没有,而内心生活再富不过。”梭罗极端蔑视物质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唯“物”论,他努力向自己证明,也向世人证明,一个人无须物质上富有,即可过富足的生活。他崇尚简朴,用他的话说:“一个诚实正派的人几乎用十个手指计数就已足够……简朴,简朴,简朴!”物质的匮乏,丝毫没有使他感到难以忍受,反而生活得安贫乐道、怡然自得。

梭罗推崇简朴生活,积极倡导的这种生活观念,并非号召人们返璞归真、摈弃现代文明,而是希望人们脱离流俗,从物质追求的羁绊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可以说,梭罗的简朴生活为我们提供了脱离流俗的生活方式的范本,将我们导向一种精神境界,导向对我们周围世界以及对自身更深刻的认识。

梭罗认为,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文化,一旦与自然脱离,就会变得微弱而愚钝。于是,在“文明的沙漠中保留一小片荒野的绿洲”,变成了梭罗最执著的追求。在我看来,他对康科德及瓦尔登湖倾注了几乎一生的激情,在瓦尔登湖畔的停留,实际上是在广袤的宇宙中选择了一小块属于自己心灵的圣地,紧紧地守住脚下的这一方净土,赋予它以魂魄,去发现一种“诗意而神圣的生活”,同时在生活过程中学会用审美的态度对待一切。所以,我们需要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这样才能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世界中,

阅读梭罗,使人明白了何谓心灵的放松,那是对过度的物欲的躲避和摈弃,只有这样才能聆听自己灵魂中的声音,知晓自己真实的需要。阅读梭罗,让人明白了何谓人生的高迈,那就是不论现代社会如何浮华,你都会始终守着自己的信念坚定地走下去,这是对自己生命真正的自觉和负责。而在这种自觉中,你会获得做人的真正满足感,获得精神的沉醉,心灵的舒卷。

梭罗曾经说过,《瓦尔登湖》对于清寒的学生特别适宜。作为一个清寒的学生,我在品味过程中,有感动,更有震撼。我几乎无法想象这是19世纪的作品,它似乎是针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而写的。生动鲜活的论述,丰富多彩的想象,能够减少多少急躁与浮华。在当今这个以信息为基础,以消费为目的,以广告为媒介的社会里,在这个人人都追求成功和物质财富的时代,人们似乎真的需要为瓦尔登湖的宁静与深远所震撼、所感动,并为此也多一些宁静、感动和清净的追求,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块净土

摘要:《瓦尔登湖》是美国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的代表作,该书以描写自然为主题,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内容,展现出一道自然与心灵对话的风景,也渗透着人与自己心灵对话的深层含义。在大自然中,梭罗寻求的是一种孩童般的、牧歌式的浪漫和愉悦;寻求一种外在简朴、内心富有的生活方式,给日益疲惫的现代人展现了一种诗意的生活状态。

关键词:梭罗,瓦尔登湖,自然观,诗意栖居

参考文献

[1]亨利·戴维·梭罗,徐迟译.瓦尔登湖[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吴迪.解读梭罗的简朴生活[J].文教资料,2007.10

[3]卢凌.崇尚自然:梭罗《瓦尔登湖》的审美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3.2

篇4:读博利瓦尔评传两种

两本评传都不是单纯的历史过程的纪录,也都不是对解放者功绩的一味颂扬,而是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解放者本人的言论著述以及大量历史文献,进行分析评论的学术著作。而且这两本评传也都能够根据当前拉丁美洲国家的现状,阐明其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两本评传各有特点,读后并不给人以重复雷

同之感。

巴斯塔多的评传只以较少的笔墨阐述独立革命的历史背景、博利瓦尔性格的形成以及他领导独立革命的经历。它的重点在于评价博利瓦尔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纲领,书中分别论述了博利瓦尔政治思想的几个方面。作者认为:博利瓦尔不仅是一个独立革命的领导者,更重要的是一个独立革命的思想家。他的革命纲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由于反动势力保守势力的重重阻碍,没有能够实现,而且直到现在仍然是拉丁美洲国家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是本书的中心思想。本书的第五章《逆境》,着重地评述了博利瓦尔壮志未酬去世之后,他所亲手缔造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国家,都出现了政治倒退。地方首领各据一方,争权夺利,内战不已,独裁统治者层出不穷,无耻地把国家资源出卖给帝国主义。“这种昏暗的、使人泄气的情景一直延续到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很久……人们深恶痛绝的暴政统治,造成了美洲各国的严重落后。在人们飞速走向二○○○年的今天,美洲各国人民依然给人以远远没有到达二十世纪的印象。”在本书的最后一章里,作者反复强调:

“当前,对西蒙·博利瓦尔的历史作用以及对他的理想必须重新恰如其分地加以认识。”并对美国的泛美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它与博利瓦尔的美洲一体化的思想毫无共同之处。

米哈雷斯所著的《解放者》,是委内瑞拉前任驻华大使雷古洛·布雷利·里瓦斯先生热诚地推荐给中国读者的。这本书材料丰富,文字清新流利,叙事娓娓动人,有时候给人以仿佛在读小说的愉快感觉,然而同时又处处事事加以分析评论,并且大量引用各种原始材料,作为佐证。

作者在本书里展现了拉丁美洲独立革命道路的曲折艰难。反革命的不断反攻和革命者内部的纠纷使解放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年代。西班牙派来了增援的军队,加拉加斯再度落入王军的手中。第二十章“知难而进的人”中,描写了博利瓦尔三次进军加拉加斯,三次失败的景象。战斗场面的描写,尤其是写派斯将军的一些段落,写得栩栩如生。博利瓦尔尽管身处逆境,依然坚持这样的信条:“一件事情要做好,必须做两遍……第一次教会第二次。”

博利瓦尔作为一个独立革命的领袖,有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他虽然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屡次遭遇到失败,但是依然坚韧不拔地战斗。作者对他的革命精神和坚强意志作了这样的描写:“博利瓦尔一生中几起几落,有时满载荣誉,有时又陷入几乎使人感到屈辱的境地。……他不得不跟自己和各种各样的逆境作长期的斗争。他的伟大是痛苦地、逐步地建立起来的,我们几乎好象能目睹他如何吃力地沿着一条铺满荆棘的路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博利瓦尔指挥的卡拉博博之战,胡宁之战,给西班牙王军以沉重的打击。但是他壮志未酬,一八三○年在内部纷争的矛盾中辞去总统职务,同年十二月十七日去世。“然而”——作者最后评论说——“他的最实质性的丰功伟绩还是保存下来了。这一功绩就是美洲的解放……他虽然雄心勃勃地把社会改革当作是争取独立的目的与理由,但是实现社会改革,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而必须依靠子孙后代的努力。他从少年时代……开始考虑社会改革之时起,就相信成功之路在于不断改进。这种使他坚忍不拔和意志刚强的思想,也应该用于各国人民的生活。”

如果说,前一本评传是把博利瓦尔作为一个先进的思想家来写的,那么后一本评传则是着重把博利瓦尔作为一个坚强的革命者来写的。从这两本评传中,我们看到了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争取解放的坚决精神。

篇5:读《矛盾论》小感

毛泽东说:“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这段话对于学生或者说在奋斗中的个人来说,其借鉴意义在于警醒我们,成功靠我们自身。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矛盾的普遍性在于差异的普遍性,在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于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家庭背景的差异是前辈们的积累,是既存的。我们能做的是利用自身渴望向上的心与生活处境的矛盾推动自己努力奋斗。这就是“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的一个简单的例证。

但是个体为什么认识到自身生活处境的不如意呢?我们可以想像是因为有了外在的比较——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的鲜明对比(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矛盾论》中阐述的“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的观点似乎并不恰当。固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是事物发展的前因。

这里我想说的是矛盾的认识是靠外在事物建立的。在一个相对的“内部”内,每个个体及该“内部”本身都是与外界联系的。这些联系造成了相对的“内部”内的矛盾。若是没有这些与外界的联系,我们所称的相对的“内部”内应该是同质的,便不会有矛盾。所以我觉得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一种高于我们界定的范围的存在,而不应该放在影响事物发展的原因的第二位的位置。

最后,我想谈谈对哲学的一些小感受。

我是一个喜欢静静思考的人,总会一个人细细地把一些读过的书、听过的话、经历过的事想一遍。然后得出一些结果。发现却是一些已经看到过的名言。我想这就是哲学吧。当我们经历一些人、一些事,受过一些伤、一些痛,了悟了的那些为人处世之道,社会自然事物发展规律。所以哲学是一种很远又很近的事物。远在,如若你非有心,你永远不会去想那些事;近在,当你偶然经历了什么事,哲学会浮现在你脑海,引领你前进。

篇6:读三国后小感

魏、蜀、吴三国鼎立。蜀刘备,汉中王靖王之后,打着复兴大汉的幌子,收拢人心,建立自己的政权;吴孙权,靠着父兄辛苦打出的富足江山,只守不攻,独步江东尽享乐;魏曹操,从最基层做起,早在东汉末,曹操就参与镇压黄巾起义立下战功。虽说曾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多年的征战,终于统一北方,称雄一方。

曹操曾在一首名为《对酒》的乐符诗中描绘他理想中的太平世界。

对酒歌,太平诗,吏不呼门,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载。

我认为,人可以没有渊博的知识,但不可能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理想就没有目标,就没有奋斗的方向。在这方面曹操也给我们做了表率。

再说曹操的文学造诣。他是西汉的著名文学家,他所作散文简朴,诗歌慷慨激昂,是文学上的代表作。著有《曹操集》。此外,曹操还组织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书。所以说,曹操是当之无愧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三国志》作者陈寿如此评价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曹操,一袋枭熊。拥有远大抱负,有坚强意志,扎实稳步,从最低一步一步做起,善于用知识武装自己,博览群书,关心百姓,在社会危亡之际勇于站出来主持大局。面对有雄厚实力的敌人从不畏惧,英勇聪慧。有天才的领导之风,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真正的王者。

上一篇:测量放线工协议书下一篇:共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