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富有激情的教师

2024-04-10

做富有激情的教师(共6篇)

篇1:做富有激情的教师

做一个富有激情的老师

赞科夫

有激情的老师是什么样的?赞科夫说:“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教师的全神贯注是很重要的,教师身上产生的那种高涨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当教师站在课堂上的时候,应该是满怀激情的,用教师的感情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点燃学生心中的学习欲望。

赞科夫新的激情教学法,就是老师声情并茂读课文,学生静听感受,之后,提出问题,大家一起来讨论。

读赞科夫的《和教师谈话》

“我相信,一年级学生能够弄懂一些简单的因果依赖性。可是,为什么在一年级就要研究这类复杂的问题呢?等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并且在掌握读、写、算的技巧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以后,再教给这些不是更好吗?到那时候,也正好腾出时间来研究自然界。,大家知道,为了训练技巧,常常损害了儿童对自然界的认识。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对掌握技巧抱着轻视的态度。正好相反,使儿童广泛地认识认识自然界,而且不仅是自然界,还包括一般地认识周围世界,归根结底将有益于掌握技巧。

因为学生对周围世界有了多方面深刻的认识,能过形成他们的鲜明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如果把对周围世界的人是压缩成学生吃不饱的‘口粮学生’,那么这正是学生对学习、对学校丧失兴趣的原因之一。这一点并不是学生的过错。学生年龄虽小,可是他们是多么渴望对近旁的、自己周围的,还有远处的事物多知道些啊!而我们迫使他们几乎天天跟词句和数字打交道。这种片面性和令人厌恶的单调性,自然会打消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二儿童的内在的求知欲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对你们各位当教师的人,是用不着加以论证的恶”

可以看出,赞科夫认为教学的激发和推动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教学的激情,以及对教学的整体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和一般发展水平。因此,赞科夫及其关注教师的问题,并在实验过程中展开了一场关于新教学体系的讨论,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形成了独特的教师观。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需要激情

赞科夫认为,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既体现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运用上,也体现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他们理解理论标准以及集体主义的性格特征。所有这些方面,学生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每一个学生身上又有不少特殊性。即便是作为某一个体的学生,他的行为、举止、内心感受,又会随着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些情况可能比教师预先估计的复杂的多,不仅在一节课上,甚至在一节课的某一段上都会发生各种变化。这些决定了教会劳动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复杂性的特点要求教师投入十足的激情,要善于觉察教学过程中环境发生的独特而细微的变化,并灵活地采取与之相应的行动。

教师对学生的激情投入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赞科夫认为“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只一点更重要的事了。”

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只有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才会对学生抱着一种完全正确看法,看到学生的外部不良表现下隐藏

着的良好品质,在教学中才能有区别的加以对待,促进每个学生的一般发展。

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注意、思维的特点及其他心理特点,而且教师要下功夫发展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给他的爱好找到出路,并予以正确指导。同时,教师还应该利用班级集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科学、各个领域艺术的兴趣。集体的生活应该是跟儿童的精神需要,愿望和志趣有机地联系起来的。在集体的基础上来实施个别对待,才能真正获得巨大的力量。

教师要热爱学生。教育书刊和一般书刊里经常讲到,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在赞科夫看来,爱这个词意味着一种自我牺牲的依恋的情感,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热情。这种热情正是教学的动力之源。

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人所共有的对儿童的爱,而且具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有一句俗语:“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教师对儿童的了解和尊重上。赞科夫尤其强调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有关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该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效果。其次应该用严格的规范来要求学生。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此外,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会增强对学生的爱。当教师意识到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的接班人,而教师肩负着培养年轻一代、培养未来的共产主义建设者的重任时,这样的一些正确认识可以增强教师对学生的爱。

深刻启示

激情是一种强烈情感,它能让人兴奋,充满活力,如果发挥了它的积极性,便能够使人产生超长的力量,出色地表现自我。拥有激情,会让人更自信,能力更强,它是成功的催化剂。由于激情在各行各业中的重要性,使它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和企业文化。教师作为一种综合角色,需要演员丰富细腻的表演天赋,政治家的机智雄辩,主持人的敏捷和口才,艺术家的独具匠心,更要这种能激发灵感才艺的职业技巧和品质——激情。

一、教师激情的培养

激情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状态,激情的短暂性和工作的反复持久性是矛盾的,要始终在需要的时候保持一种良好的最佳状态,必须学会处理好激情的培养、创造和维持三步骤的关系,就像皮肤的保养一样,需要精心科学的护理方法,注意适度,不要过度频繁的使用,要做到细水长流,否则无节制的消耗,总有一天激情会变得麻木甚至枯燥。作为教师,肯定深有体会,感触颇多,思考和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对教师和教学都是关系重大的。

首先,激情的培养。激情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根源于兴趣,深沉真挚的爱,强烈的责任感和好胜心,这是激情永不枯竭的源泉。人的第一兴趣是天生的,第二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人非草木,接触学生久了,工作时间长了,也会产生感情。有自尊的人,在强大的竞争和舆论压力面前,责任心和好胜心总会被激起。所以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走上不是理想的工作岗位,无论出于怎样恶劣的环境中,面对怎样不讨人喜欢的学生,要传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工作时,一定要有责任心,爱学生,爱这份职业,不能输给别人,要有争强好胜之心。

其次,激情的创造。如果说激情是火花,激情的培养就是物质上可燃物的积累和准备,感情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通过不同的方式把能量释放出来。火药有了,还需点燃导火线,激情的火花要像划火柴般的摩擦。创造激情要学会不断出点子,感受快乐,通过快乐的刺激酝酿激情,表现激情,当你带上需要的面具时,内心的激情就会被激发,就能变成你要成的角色。其实,我们身边并不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发现和感受。

最后,激情的维持。激情就像瞬间的亮点,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冷却,像火山进入休眠期,等待下一次才爆发。但火山爆发后,有些变成死火山,激情熄灭后,能否再次点燃呢?问题就看怎样维持土壤中的生命了,要不断施肥,锄草,杀虫,补充阳光、水分等。设置障碍,寻求刺激,制造新鲜感是激情得以维持的好配方。上课如吃东西,同样的东西吃多了容易发腻,味同嚼蜡,每次上课都能保持同样的激情是很难的,由于教师不断地在不同的班,不同的时间,轻车熟路,按部就班地重复相同的内容,甚至一天重复好几遍,许多教师对此感到厌倦,甚至恐惧无奈地发现没有任何激情,因为成功已经没有什么快乐,探索研究试验阶段的激情已荡然无存。

因此,要设法保持对上课的新鲜感,不能墨守成规,老调重弹,而是不断给自己充电,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使自己处在一种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永不满足于现状,要做到更好,每天都是新的尝试,新的感受。如,不同的班级,选择不同的材料和上课方式。

其实,学无止境,完美没有终点,教学领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总会有新的事物取代旧的事物,新的成功的真理和经验同样面临僵化、错误、过时和失败的考验,不能浅尝辄止,要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寻求新的突破。这要求教师平时多积累,多接受新知识。同时,在与学生交往中,注意适当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和神秘感,而这种不熟悉不太真实的状态使人保持一种好奇心,就像在熟人面前,可以肆无忌惮,毫无保留,不加掩饰,但在陌生人面前,你却会在乎他们的看法,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希望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形象,激情就是对陌生的心理反应,是征服欲望的产物。

只有如此,教学激情才不是一种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也不是做作的虚情假意。正如赞科夫说,教学激情是教师个人知、情、意三方面整体的体现。唯有真知、真理方能震撼学生心灵,唯有真情、真意才能让学生动心、入神。有了教师的教学激情,才会有学生的接受热情,才会有课堂上师生双方如初如醉、物我两忘的教学气氛。

二、激情教学的实施

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那么,如何才能把教师的激情转化到教学课堂,从而使学生也带着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呢?

1.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意识到情感智力是现代教师的必备素质

传统教育最大的缺陷在于“见物不见人”,把学生仅仅看做是“物”——装载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有思想有感情,活生生的“人”。虽然传统教育观也承认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但对于这种“特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没有实质性的阐释。其实,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人的“情感”上。教师仅仅具有思想、智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是不能完全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难以完成教育目标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师应有情感方面的素质,情感智力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1)教师缺乏情感智力,缺乏人文关怀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极端行为。

在偏重认知的教育观指导下,认知与情感失去平衡,造成了学生的“情感饥渴”并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许多学生陷于沮丧、烦恼、孤单、内疚、抑郁、自怜的困境之中,甚至受绝望等不良情绪的折磨而不能自拔,给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创伤和损害。学生之所以出现大量的情感问题受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学校教育,某些教师对情感教育的淡漠,使得一些学生在情感方面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也是某些学生出现情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2)没有情感的参与,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药师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客观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必须有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和相互作用。学生对教师所采用的情感态度是左右他对该教师所教学科兴趣的重要因素。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可以感觉到;学生往往因为与某个教师的情感接近而认同并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

(3)教师应努力培养乐观、自制、宽容和诚意等良好的情感特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愉悦地接受自己,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但自己要有乐观的情感态度,而且还要以自己的信心,克服困难的乐观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去启发、感染学生,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使其摆脱由挫折,困难所造成的消极的情绪的影响。自制指的是教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强度,用理智的力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用适当的方法装一盒调整自己的情绪,宽容学生的错误、误解、切忌以牙还牙,利用职权对学生进行报复打击,能真诚地剖析自己,以信任,友善的泰德对待他人。

(4)教师应具有与学生进行情感交往的能力与技巧。

平等地对待学生,以正确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弟感受到自己的爱心;善于倾听学生的情感流露,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正常的宣泄;掌握一定的识别、判断情感的技巧,洞察学生的情感状态,对学生的情感反应做出恰当的回答。

2.以自身条件为载体,发挥教师强势心理场效应

著名心理学家勒温把物理学概念“力场”引进了心理学。根据他的理论,凡有心理现象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心理场,由他的理论引申:凡有课堂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教师心理场。围绕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活动,课堂教学诸因素在心理层面上构成一个“心理场”。这种心理场包括许多要素。例如,教师发出的知识,教师使用的教学法,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热情,自身的激情等)。从心理暗示角度讲,教师的心理场形成向心力,直接在心里层面促进学生的提高。如,教师的课堂情绪对学生课堂情绪的影响等。教学实践证明,置身于强势心理场的学生出现消极心理状态的可能性极小。如果教师给学生的是弱势心理场,那就难怪出现消极心理状态。积极地心理场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对学生的注意力,情感始终都有较强的控制力。形成最佳课堂心理场是教师在教学中体现激情、教出激情的一个重要任务。

(1)借助来传情达意

学生最爱听饱含情感的教学语言,教师抑扬顿挫,缓急有效地讲课声,既能传情达意感染学生,又能帮助理解,引发兴趣,从感官角度上看,还会由于变化的刺激提高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减少听课的疲劳。

(2)借助表情(面部表情、体态表情)构建积极“心理场”

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表扬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被融入积极地的“心理场”,思维就被有效激活,注意处于敢赌觉醒状态,就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将极大地发挥出来。

(3)激情是心理场效用实现的灵魂

课堂教学是以师生间心理上的微妙碰撞为主要的情感交流。课堂中,信息的流动在情感的氛围中进行,并不断激发和维持着情感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发生发展,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流动的成效。激情对于教师心理场和学生积极心理状态时万万不可少的。学生最尊重有教学激情的老师,只有教师兴致勃勃,学生也才能兴致勃勃的。这种“激情效应”是一个教师所必须把握的,是一个成功课堂所必须具备的。

3.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有效地开发情感资源

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是教师从情感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在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外语教学为例。

(1)教师以情感为手段,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师以情感为目标,有效地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引发学生的积极地学习动机和热情

4对教学活动进行情感加工

对教学活动进行情感加工是指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加大生生互动的力度,充分利

用小组等加强学生的合作,使课堂教学节奏松弛有度,快慢有变,动静交替,活动多样,使课堂学校气氛浓厚,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1)使学生学习有安全感,乐于表达

传统教学中,发言机会属于一些善于表现的学生,害羞的或不善言谈的学生不敢举手发言;即使被点名发言,在众目睽睽之下,往往会产生紧张心理而发挥不好,造成羞于开口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保持沉默,失去了很多言语实践的机会。在小组活动中,面对自己的同伴和朝夕相处的同学,他们有安全感,不担心出错被其他同学嘲笑,敢于无拘无束地进行言语实践,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渐找回失去的学习自信心。

(2)进行合作学习,增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了解,交流见解,碰撞思维,共享知识,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在亲密的人际交往中,团队精神和共事能力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学生表现更出色,学的东西更多,并有能力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3)机会均等,实现人人参与,体现教育的公平

小组合作教学体现了教育的新理念“做中学”,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有时间进行交流,进行实践,人人参与,没有“被遗忘的角落”。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

(4)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小组合作中,教学内容往往生活化,社会化,如,询问家庭成员,兴趣爱好,解决学习困难,表达各自观点等。这些活动内容生动有趣,十分符合学生的感情需求,自然会产生求知欲进入学会、会学、乐学的境界。

诚然,成为一个有激情的优秀教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需要在意识方面有全方位的改变,咋方法策略方面有大的进步。社会需要激情,教学需要激情,创造激情课堂,点燃教师激情,把激情的火花燃烧学生的心灵,培养富有激情的人才。只要有一份执着与爱,就会拥有一份持久永恒的激情。

篇2:做富有激情的教师

石河子二中王继敏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有86%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轻微的工作倦怠,58.5%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中度工作倦怠,29%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班主任职业倦怠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是“双效”的,它不仅影响教育者本人,还通过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使之产生学习厌倦症。

——社会现象摘引

激情是克服职业倦怠的一剂猛药

什么是激情?

《辞海》解释为:“迅猛暴发、激动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暴怒、恐惧、狂喜、绝望等。通常由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矛盾愿望的冲突,过度的压抑或兴奋所引起。往往伴随着某些内部器官的激烈活动和明显的、爆发性的外部表现。”

美国学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个教师》中说:“想要成为好教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赋,这是无法传播的。然而,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激情的教师。”

作为一个从教十几年,十年间,我做过七个班的班主任,说实话,在大量而且繁杂的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消磨之下,我也有过疲倦,有过困惑,有过抑郁,甚至有过放下的念头。然而,每到通知我再接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我总是毫不犹豫地说:“行!”,甚至在大病一场之后也没有放弃班主任的工作,没有“下火线”,其实,这里面的秘密只有一个,那就是——努力让自己充满激情。

对教育而言,激情表现在感情上是对学生的大爱,表现在行为上是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表现在工作态度上是热情洋溢奋发进取,表现在理想信念上是满怀豪情„„

激情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强烈的激情,如果不对邪恶、虚伪、侮辱人格、不讲原则等现象怀着毫不妥协和不可容忍的感情,那么要想在青少年的心灵中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的体系是不可能的。”

激情对班主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激情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要有理想,还必须有激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激情,是教师专业的生命,是班主任专业化的必须。富有激情的班主任会坚定不移地追求理想,会相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教育的每一天都是一首隽永美丽动人心魄的诗;教育的每一天都有梦,让人憧憬的梦,引人不懈拼搏的梦,富有激情的班主任相信孩子的心灵是蔚蓝的浩瀚的,孩子们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每一天都在成长„„这样的班主任会激情地投入工作,激情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这样的班主任具有强烈的冲动、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还要说,从事教育是要满怀激情的,没有激情,这份爱就不会燃烧,就不会持久。如果缺乏激情,工作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波澜不惊,浑浑噩噩,麻木不仁;就会缺少美

丽的梦、隽永的诗,味同嚼蜡,班主任工作也就失去了灵性,失去了生机,失去了意义。

第二,激情是不断进取勇于攀登的动力。

卡耐基说:“燃烧的热忱,凭着切实有用的知识与坚忍不拔,是造就成功的最常见的特性。”激情是人生积极的力量。激情让人不甘于平庸,激情促使人从一个高峰攀登另一座高峰,激情可以使人产生力挫群雄的千钧之力。教育的车轮要激情来推动,教育的画卷要激情来描绘。拥有激情的班主任永远昂扬着,永远潇洒着,永远意气风发、英姿勃勃。

班主任工作是科学是艺术,是永无止境,是没有至高点的,是值得殚精竭虑潜心研究的。而激情是班主任不断进取勇于攀登的巨大动力。

第三,激情是保持青春活力的保障。

教育是永远年轻的事业。班主任陪伴着“初升的太阳”一起成长。不能老态龙钟、未老先衰、忧心忡忡、牢骚满腹地从事这个事业,而激情是保持青春活力的保障。当心中盈溢着对教育的激情,就会舍弃尘世的喧嚣,心灵便回归到孩童般的纯净,头脑中会充满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每天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教育生活会走出枯燥功利而逐渐丰满滋润起来。我们为学生而烦恼,而欢欣,而辗转,而痛苦着!正是这样的激情推动着精神的升华,激发青春的活力。

怎样才能唤醒激情并保持激情:

我带过的班级中,有四个是毕业班,每到最后这一年,经过一段勤苦而艰难的学习,学生总会有懈怠的时候,于是,我会以《为了我们的希望》为主题,进行了月考前的动员。主题班会开始,抛出一个个问题:“我们曾经信誓旦旦,我们曾经摩拳擦掌,我们曾经表示要创造奇迹„„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们是否信心依旧?我们是否依然慷慨激昂?扪心自问:面对今天,我们是否分秒必争?展望明天,我们是否依然信心百倍?”

紧接着,退一步,告诉学生近来的几次考试,成绩也许不尽如人意,这是正常的。然后,语重心长地引学生放远目光,器重读书机会。在铺垫之后,慷慨激昂地说:“同学们,当一个伟大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千万要忘记自己的渺小。为了自己的目标,我们应该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我们应该出身汗,瘦身肉,为我们自己的梦想,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高三(!)班的奇迹,加油啊!”这种激荡心灵的演讲往往能激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把学生的眼光又拉到眼前,表扬班内勤奋刻苦学习飞跃的某些同学,煽情:“同学们,当处于期盼考试的状态的时候,大概离成功就不会太远了。同学们,太阳既然天天从东方升起,还怕我们不会成功吗?”

然后,像一个为壮士举杯践行的大将,走下讲台,激情万丈,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和同学们一一握手。同学们被感染了,一张张脸上都是充满信心和激情的神色。最后,再一次高呼:“为了我们的希望,让我们一起加油!”

这样的场面在我的班级中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上演。有人会问,怎样才能获得激情,我想,作为一个有终生学习任务的教师来说,这并不难,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行:

第一,读书。因为只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宽广敏锐的心灵,让我们拥有促使教育生命不断绽开花蕾的“源头活水”;

第二,增强事业心,这样就会在心灵树立起远大的航标,坚定不移地乘风破浪,激情满怀地高歌猛进;

第三,投入教育科研,提升理论水平,更热切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第四,高扬创新的旗帜,创新展开一个崭新的世界,吸引我们激情百倍地前行。

激情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成功。德育需要激情,因为德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记载,是以心激心以情激情的活动。激情,使德育富有感召力、震撼力,使教育增添了光彩。

德育工作者富有激情,才能“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语)青少年,才能使青少年产生激情,产生认知的渴望,产生参与的欲望,才会有智慧的灵动,才会使青少年获得深刻的感悟。

激情能震撼师生的灵魂,拨动生命的琴弦,点燃理想的圣火。让我们唤起对职业、对生活的激情!

篇3:如何成为一个富有激情的英语教师

一、转变教学观念, 充分意识到情感智力是现代教师的必备素质

传统教育最大的缺陷在于“见物不见人”, 把学生仅仅看作是“物”——装载知识的容器, 而不是有思想有感情、活生生的“人”。虽然传统教育观叶承认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 但对于这种“特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没有实质性的阐释。其实, 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人的“情感”上。教师仅仅具有思想、智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是不能完全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难以完成教育目标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师应有情感方面的素质, 情感智力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要使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客观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必须有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和相互作用。学生对教师所采取的情感态度是左右他对该教师所教学科兴趣的重要因素。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可以感觉到:学生往往因为与某个教师的情感接近而认同并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相反, 也会因为与某个教师在情感上排斥、对立而讨厌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

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但自己要有乐观的情感态度, 而且还要以自己的信心, 克服困难的乐观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去启发、感染学生,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 使其摆脱由挫折、困难所造成的消极情绪的影响。平等地对待学生, 以正确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爱心;善于倾听学生的情感流露, 使学生情感得到正常的宣泄;掌握一定的识别, 判断情感的技巧, 洞察学生的情感状态, 对学生的情感反应作出恰当的回答。

二、以自身条件为载体, 发挥教师强势心里场效应

著名心理学家勒温把物理学概念“力场”了心理学。根据他的理论, 凡有心理现象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心理场, 由他的理论引申:凡是有课堂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教师心理场。围绕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活动, 课堂教学诸因素在心理层面上构成一个“心理场”。这种心理场包含许多要素。例如, 教师发出的知识, 教师使用的教学法, 教师的情绪 (对学生的热情, 自身的激情等) 。从心理暗示角度讲, 教师的心理场形成向心力, 直接在心理层面促进学生的提高。教学实践表明, 置身于强势心理场的学生出现消极心理状态的可能性极小。如果教师给学生的是弱势心理场, 那就难怪出现消极心理状态。积极的心理场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对学生的注意力, 情感始终都有较强的控制力。形成最佳课堂心理场是教师在教学中体现激情、教出激情的一个重要任务。

学生最爱听饱含情感的教学语言, 教师抑扬顿挫, 缓急有效的讲课声, 既能传情达意感染学生, 又能帮助理解, 引发兴趣, 从感官角度上看, 还会由于变化的刺激提高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 减少听课的疲劳。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句不经意的表扬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一旦被融入积极的“心理场”, 思维就被有效激活, 注意处于高度醒觉状态, 就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将极大地发挥出来。

课堂教学是以师生间心理上的微妙碰撞为主要的情感交流。课堂中, 信息的流动在情感的氛围中进行, 并不断激发和维持着情感的交流, 情感的交流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发生发展, 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流动的成效。激情对于教师心理场和学生积极心理状态是万万不可少的。学生最尊重有教学激情的教师, 只有教师兴致勃勃, 学生也才能兴致勃勃。这种“激情效应”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所必须把握的, 是一个成功课堂所必须具备的。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 有效地开发情感资源

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是指教师从情感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 在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外语教学为例。

1、教师以情感为手段, 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比如, 在英语教学中“Planning for a trip”时, 为了自然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即将到来的中秋假期作为话题, “What’s your plan for the coming Mid-Autumn Holidays?”学生的回答会多种多样, 如“I want to go to the beach to have a holiday./I may stay at school with my friends./I should went to the countryside to see my grandfather….”进而教师可以巧妙地进入主题:How to plan your trip?About the tour routes, tour fees and so on!引导学生了解整个旅程的安排。如何谈自己的计划, 如何询问旅游的路线, 行程安排以及酒店机票等的确定。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英语句型, 组成对话, 练习对话。这样有助于学生和教材产生共鸣, 将所学语言用于实践, 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2、教师以情感为目标, 有效地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 引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和热情

比如, 在教学Tourist Attraction时, 联系发生即将到来的广州亚运会,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下问题:

When is the Guangzhou Asian Sports Meeting?

What is the interesting and historial place in Guangzhou?

If you were a tour guide of a foreigner in Guangzhou, How will you arrange your schedule?

这些问题能激活学生关于广州人土风情的思考, 并从他们作为导游专业学生出发, 组织、安排游客的行程, 进行整个模拟涉外导游接人全过程。接着可以从全国著名的各个城市旅游出发, 让学生们自行模拟带团, 从而启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动机。

诚然, 成为一个有激情的优秀教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的事, 需要在意识方面有全方位的改变, 在方法策略方面有大的改进。社会需要激情, 教学需要激情, 创造激情课堂, 点燃教师激情, 把激情的火花燃烧学生的心灵, 培养富有激情的人才。只要有一份执着与爱, 就会拥有一份持久永恒的激情。

摘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列·符·赞科夫曾经说过:“我认为, 一个优秀的教师, 是应该充满激情的。教师本身先要具备这种品质,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情感的教学, 教师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 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教师作为一种综合角色, 需要演员丰富细腻的表演天赋, 政治家的机智雄辩, 主持人的敏捷和口才, 艺术家的独具匠心, 更要具备这种能激发灵感才艺的职业技巧和品质——激情。

关键词:激情,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学生

参考文献

【1】施良方等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戈登·德莱顿等著:《学习的革命》, 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8年版。

篇4:做一名富有激情的教师

一、激情来自爱心激荡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教师爱心的最好解释。因为有爱,教师才会耐心地对待学生;因为有爱,教师才会关心学生;因为有爱,教师才会和学生心贴心。学生沐浴在教师爱的阳光下幸福地成长,是教师最幸福的感受。所以,我怎能不把自己慈母严父般的爱心奉献给学生?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半夜找不到学生而心急如焚,曾为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伤感,我犹豫过,也消沉过。但当我看到学生们体会到我的苦心而奋起直追,成绩取得进步时;当我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当我听到学生争论起“我们老大……”时;当我看到经过自己和学生的努力使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会得到爱的回报。师爱是一种无私无悔的爱,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那是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执着,那是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自觉,教师爱心荡漾,便会激情无限。有了这种爱,就会极大地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催生出无穷的动力,使教师在工作中不知疲倦。

二、激情来自坚定的信念

当一名教师深深爱上了自己的三尺讲台,当一名教师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就会自然而然地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蓬勃朝气、一种自信、一种永远向上的力量,说起话来底气十足,做起事来干劲十足,自己的心中就会燃起一团熊熊的火,就能够在任何时候都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激情四射。所以说,信念是动力的源泉,是心灵的阳光,是闪耀在前方的星辰。人一旦树立了信念,行动就有了方向,它能指引一个人不断前进,力争上游。作为教师,只要心中有信念,心中就会升腾起激情的火焰,燃烧自己,点亮学生心中的希望之花。

三、激情来自坚忍的意志

人生道路上布满了荆棘,有着各种各样的挫折。走在这条崎岖的道路上,如果一个人没有坚强的意志,那么他将不会得到真正的人生,只能平庸地过完这一生;如果一个人有着坚强的意志,即使遇到挫折和失败,也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就这样,他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走向成功的彼岸。正是如此,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坚强地去面对、去拼搏。

古人曰:“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古往今来,一切成就大业的人,都要经历磨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方可有所作为。现在的教师要面对学生的叛逆、同事间的竞争、同龄人的攀比以及社会舆论的评价。可以说,教师除了自身的工作辛苦之外,还要承受来自其他方面的很多压力。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谈何容易,我们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有不得意、遭受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具有坚强意志的人不会被一时的困境击倒,而是沉下心来,用各种方式劈开荆棘,扭转困局,走出失败。所以说,站在三尺讲台之上的教师在面对种种压力时,必须要用坚忍的意志去迎接一切困难的挑战。

我想,如果我的学生是鲜花,我甘愿成为他们脚下的泥土。我相信,只要我全身心地献出自己的激情,必定能收获一路的鲜花和美景,为学生撑起一片蓝蓝的天空,任雏鹰们自由、快乐地翱翔!

篇5:做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遵义县团溪镇中学周全刚

教师的人格魅力,通常是指教师在思想感情和个人性格方面所具有的非凡的品质和魅力。它是教师作为职业主体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感悟和不断完善所达到的一种至高境界,是基于其出类拔萃的人格构成而升华起来的,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鼓舞力、亲和力、向心力与号召力的总和。

教师人格的影响具有导向、凝聚、使学生亲师等多种功能,教师的良好人格品质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同,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由认同到模仿乃至内化;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如同一种粘合剂,能将每个学生紧紧地凝聚在他的周围;富有魅力的教师能以独特的教育风格,使学生迷恋而爱听他的教诲。

一、影响教师人格魅力的因素

1.师德因素

黑格尔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美的偶像。”教师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师为人师表,用自己美好的师德形象影响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在物欲充斥的社会中,师德质量下降,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教师流失严重,师资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急需用人的现状导致了重学识轻品行的倾向;二是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现代化教育手段日益丰富,也使一些人产生了错误认识,认为现代化教学中教师的品行修养已无足轻重;三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文化思想呈多元化趋势,一些教师只片面追求个性的解放和发展,忽视了品行方面的修养,忽略了肩负的历史重任;四是学校中的一些教师逐渐走向市场,过重的功利导向,渐渐淡化了教师的天职。自觉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袭,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不为势利而动,不为权势而屈,正直为人,教书育人。

2.师能因素

渊博的学识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人们对现代教师的师能期望值很高,学生更是带着挑剔的眼光衡量着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师高超的学术水平可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因此,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具备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学和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更要瞄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知识、最新成果,建立起合理的、与学生各种知识相适应的知识框架。不仅要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具备运用传统的和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还要以真情实感、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去征服学生,创造出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逢甘露,生动活泼地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二、教师人格魅力的构成1.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

魅力鄙视浅薄与庸俗,需要渊博的学识、灵动的智慧,知识是水,魅力是舟,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和创造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使自己在教学和科学活动中更具主动和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所以,身为人师应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学习领域,不仅要“精深”自己所学专业,相邻学科也要“广博”,向“博、大、精、深”迈进,真正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能的人。

2.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的,因此在担当培养人的任务之前,教师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魅力崇尚高尚的操守,她需要一身正气和傲然不俗的风骨,需要站得直、走得正。所以,身为教师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朗如日月,清如水静”,积善成德。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从事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清贫职业,保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

3.诚挚博大的爱心

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前提。“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交织在人们的思维中成为一种刺激,往往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一个要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一个教师是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主要是看他是否真正地去关心爱护学生。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是教师具有人格魅力的前提。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有一种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才会产生强大的震撼与感染,显出十足的人格魅力。

4.较高的人文修养

一方面,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一个教师的人文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能否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品格,影响他能否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另一方面,人文修养的高低还决定着教师学识水平的高低。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学习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熟练掌握。较高的人文修养有利于教师把握社会发展趋势,使他们勇于接受新事物;有利于教师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他们拥有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拥有较高的人文修养的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某种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规律性知识,而且还可以给学生以人文方面的启迪和美的享受,教师的影响就能更多地渗透到学生生活的一切领域。

三、教师人格魅力的表现

1、教师人格魅力思想为先。

教师的思想方法对学生思想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所在。每个学生无不处在教师人格的潜移默化中熏陶了思想,学生思想上无不打上了教师人格的烙印,这种影响既广泛、又深远。

2、教师人格魅力行为第二。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相互接触”的活动中,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自身的人格对青少年的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有人曾经比喻说,学生好比洁白无暇的银幕,教师好比清晰的拷贝,拷贝上的各种形象总是要无可掩饰地投映到洁白无暇的银幕上去。的确如此,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深远而又十分重要的教育影响。而这种教育影响,正如乌申斯基指出的那样,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信、任何惩罚制度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3、教师人格魅力言为第三。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摄入学生眼里,印在学生心中,都会对学生人格的产生影响,有人把学生的眼睛喻为“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计算机”收集的信息,经过储存处理,就可以判断他们的行为。要点燃别人,首先要有火种,“教师最大的力量就在于他们自身树立的榜样”,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格形成能够起到培育、引导、感染和促进作用的,如同植物具有“向阳性”和“向水性”一样,学生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日常言行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着、啄磨着和模仿着。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教师有无宽阔的胸襟和人格的魅力。

教师的行为作风,处世之法,乃至气质、性格、习惯都通过学生的眼睛在心灵上留下印象,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熏陶或感染,甚至感召的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高尚人格像丝丝春雨,悄悄地影响着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比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长篇大套的演说要好得多,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而且这种人格品质的影响逐渐成为学生人格品质的“基因”。如:教师勤奋好学的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乐观向上的态度、豁达大度的风格都是直接影响学生的。蔡元培先生曾认为,一个人首先自立,才能立人,首先正己,才能正人,由此类推,教师的人格魅力确是作用非小。

四、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

人格赋予了教师个体生命以鲜明的本我色彩,对于有很强可塑性的中学生来说,将有效地感染和影响其个性的形成。由于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基于拔萃的人格构成而升华起来的,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不容低估。具体地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激励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教师丰富的知识、高昂的理想、虔诚的敬业态度以及为达到教育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强烈求知欲,本身就是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开拓的无声召唤。激励的力量来自适宜的目标,教师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一种动力,它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当学生仅仅为了通过升学考试而

学习,其动力来自个体生命的外部,是一种游离与于心灵需求的外部动力。而教师崇高理想和敬业精神作用于客体学生,通过内化吸收,可以转变为一种洋溢在胸中的内驱激情,就能常保求学创业所必备的内部动力,从而形成心灵渴求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在这种学习类型的转化中,教师的人格魅力起到了激发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这种因师生日常相处而对学生的心灵所显示出来的无形的“感动”和“震撼”作用,比课堂上人生观教育所运用的语言更富有魅力。教师的人格好比一部好书或一部好的电影,其潜在的人格力量可以影响一个集体或某个人的一生。

2、对学生情感优化的陶冶作用

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榜样,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阳光。”品德养成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对教师的人格魅力而引发的感染力有一种不自主的屈从作用。尤其是教师超越狭隘功利的无私关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一种澄澈明净的美好心境。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是继父母之后的第二影响源,那么他们会自然地将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情感期待和爱的要求转移到教师身上。伴随着师生交往的增多,教师的人格通过特定情境的展现,可以引发学生的心灵感应,进而引起心理感动,从而达到心与心的交融。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是在向学生传达关爱的信息,无声的行动中充满着对学生的期待。学生是有血有肉的情感个体,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久之,使他们对师长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深厚的归属感,迁移为热爱学习、探求真理的优美情愫。而且,更进一步将教师的这种情感立场上升为自己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从而确立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不是用强制的命令,而是通过形象直观的影响,如春雨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3、对学生道德升华的示范作用

青少年学生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这时期,他们需要确立自己的生活坐标,由于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形象具体,其人格魅力能为学生提供行为规范的物化模式,最容易成为学生效法的典范。教师那种磊落的襟怀、突破功利羁绊的道德人格,无疑对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其道德行为和渗透其中的道德观念对学生构成了生动的道德主导因素,使学生能够自觉意识到要按照教师所显现的具休可感的道德规范来校正自己的道德观念,进而对自己重新设计。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人格是学生行为的具体参照物,这个参照物要求学生对照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从而把教师的人格力量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空洞的道德说教能从外部制约学生的道德作为,但不能促使学生对灵魂的自我审视。更不会用活生生的道德标准衡量自己的德行,作出自我调节,恰恰相反,难免会出现时下并不罕见的德育中的逆反心理。《颜氏家训·慕贤》中说:“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汲取了教师的人格力量,学生就会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追随着教师的思想行为轨迹,学生身上或多或

少地能找到教师作用的印记。

4、对学生意志强化的促进作用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然而还有比成功更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追求成功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学生在认知世界的同时,也在认知教师,教师在诱发学生潜能、倾心将其培养成材的教育过程中昂扬的精神面貌、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为达到目的的坚忍意志力,必然会拨动教育对象的心灵之弦,激荡其血肉之躯中的浩浩阳刚之气。生活并不都是鲜花和掌声,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当学生渐渐浮出混浊的岁月,探出头颅睁开清醒的眼睛,更深切地感受到托举生命者的坚强与刚毅,并把对这种意志力的体验化为谋求自立和自觉发展不可摧折的意志,从而在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进程中表现为达到既定的奋斗目标永不气馁、锲而不舍的意志穿透力。一旦教师的意志力成为学生生命中根深蒂固的品质,形成人格的主导力量,不断战胜自己思想中不足和限制,最终超越自己,做到宠辱不惊,成败安然。尼采说过:“要提高别人,自己必须是崇高的。”作为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要靠人格来培养,道德要靠道德来影响,在教育形势不断发展的今天,广大教师要不断审视自己,凸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因为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折射出来的优秀品质,是任何教科书、任何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

篇6:做富有激情的教师

第一次在西山当教师,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备好第一堂课,组织好第一次教学,批改第一次作业,抓好第一次成绩„„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蕴含着大学问。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核心;爱是一切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用心去感悟孩子们的每一丝变化,用童心去感受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使他们在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做一个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教师,是我的理想。但在实际教学中,有过困惑,也有启迪,交织着酸甜苦辣,下面就我的切身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先说关爱,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尤其对于远离家庭的西山孩子来说,他们比公立学校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和教练的关爱、帮助和理解。在刚接手三年五班的时候,我给他们讲课堂纪律,有一个学生居然对我说:“老师,我是新生哦。你要对我好点哦。”这句话让我有些震叹: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这样来保护自己,真让人刮目相看。所以在以后的课上,我对他的一些不规矩行为视而不见,但也放纵了他,居然欺负同桌,真让我忍无可忍,就让他和另一个多动症的孩子一起站在位子上。可是我转一身,他们就开始做一些滑稽的动作,惹得全班发笑。我越看越生气,越不知道怎么办,只好忍了。放学后我留了他们俩,也对他们教育了一翻,可一到上课,他们的老毛病又犯了,真让人生气。曾经在无数的夜里,我不断地追问自己,五班真的没办法改变吗?后来在与教练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这个班的特殊情况,所以在以后的课上我尽量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尽量在课堂上做一些新颖的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通过小组竞赛活动,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慢慢地,我发现这个班的学生还是挺乖的。我也经常去宿舍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真心地帮助他们学习上生活上存在的困难,用我的热情去温暖他们,用的爱心去感化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去宿舍看他们,他们老早见了我,就会叫:“饶老师来了。”我要走的时候,他们还会说:“老师,早点回去休息,明天好上我们班的课。”一丝丝的感动,油然而生,多少次,我由衷地感叹:学生真的好可爱!其次我要讲的是呵护自尊,做一个富有人情味的教师。记得七班有一个学生,年龄很小,在家里二年级都没上完,到西山直接上三年级,在认识程度上肯定会比其他的孩子要晚点。一开始,每天晚上我都叫他到我办公室来补课,他都会来。可是在一次课堂上,他不听讲,我就叫他站起来,全班同学都叫他“傻子”,我一愣,他真的是傻子吗?后来,我就问他的班主任,她说,这个学生作文一个字也不会写。哦,原来这样。在以后的课堂上,我只是拍拍他的桌子,提醒一下他,也不叫他的名字,免得大家又叫他“傻子”。下课了,他也会问我:“老师,我帮你拿书吧。”看着他那流着鼻涕的脸,那副渴望的眼神,我点了点头。对于一些上课不听话的学生,我也尽量在课堂上不用过激的语言去贬低他们,以免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教育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我们给予孩子的不仅是一个智慧的头脑,更应为孩子塑造一个美丽的心灵。

最后我讲一下,善待后进生,促进后生的转化。是的,后进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他们,帮助他们。记得七班有一个叫黄星临的学生,性格内向,很少出来活动。但英文字母写得很漂亮,平时上课总是不开口,低头玩自己的东西,等你一走到他身边,你就拿起书来看,一走开,又犯老毛病。没办法,只好把他叫到办公室来,单独辅导,教育他上课听讲很重要,慢慢地,他也有所改变,成绩也提高了些。所以在对待后进生的时候,我总是时时提醒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多一点耐心,多给孩子们一点成长时间,总有一天,他们会长大的。

是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育方法不可能千篇一律,因此,因材施教,非常重要。但无论如何,始终保持一颗爱学生的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更多的理解与帮助,我相信,每一颗童心都可以闪闪发亮。谢谢大家。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说说一句话,写写八个字,要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简单。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足以让每个教育工作者警醒,无论他是一方美玉还是一块树根,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尽心尽力去雕琢,相信他们会成为弥足珍贵艺术珍品。

我们的事业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我们只是托起巨人的基石。我们不需要崇高而华丽的赞美,我们只需在平凡的生活中问心无愧的过好每一天,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快乐着他们的快乐,痛苦着他们的痛苦,在痛并快乐着的生活中学会人生,这就够了。让我们用无私的爱铸就一个个美丽的神话,把心血化作春雨,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双手托起我们明天的太阳,从而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追求吧!

教师就是一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感觉这是很好的一句话,简明的概括出了教师这一行业的本质。我一定也要这么做,来完成我的夙愿。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教师的一生,与花相伴。与花相伴的一生,富有诗意而美好。

因为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是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生的道路。“捧着一颗心来,不拿半根草去。”他们宽容的纠正学生的错误,却不肯原谅自己的过失。他们能以满腔的热情去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在学生的心目中,他们永远年轻。他们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学生,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立志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从他们身上,学生不仅学到了渊博的学识,更获得了终身受益的做人道理,熔铸了道德的丰碑。他无欲而刚,不怒而威,举止有道。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孩子就是我心中丝丝屡屡的牵挂,我愿用爱点亮一盏心灯,指引孩子生命的航程。

一句很简单的话语,真的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它包含着浓浓的师爱。马尔克姆·戴尔凯夫是一位职业作家。小时候是个很胆小害羞的孩子,没有信心,没有朋友。但是,老师布劳斯太太的一句评语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在一次作文中,老师给他的评语他永远都忘不了——“写得很好!”这句话极大地鼓舞了他的自信,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从此,他开始了自己成功而又充实的一生,并且也热情的鼓舞自己身边的同事、朋友。“在我读到这四个字之前,我一直不知道我自己是谁,也不知道将来我能做什么,”戴尔凯夫说,“直到读了布劳斯太太的评语,我才找到了信心。那天回到家后,我又写了一则小故事,这是我一直梦想着去做却不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之后,在读书的业余时间,他又写了许多小故事,每一次他都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交给布劳斯太太。而布劳斯老师对这些稚嫩的作品则给予了鼓舞人心的、严肃而又真诚的评价。“她所做的一切恰恰是当时的我所需要的。”戴尔凯夫说。

上一篇:池塘改造可行性报告下一篇:湖南省城市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