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警察的作文

2024-04-12

关于警察的作文(精选8篇)

篇1:关于警察的作文

我时常托腮“胡思乱想”,想得最多的是假如我是一名警察该多好啊!

第当看见电视里出现警察的画面时,我心中的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看见警察叔叔把犯罪份子抓住,一种想法从我的脑中快速闪现,我要立志当一名人民警察!记得今年十月一日那天,我在电视里看到胡锦涛同志检阅人民军队的情景,声音是那么的铿锵有力,我就想着:我要是其中的一员,该多好啊!

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一个抢劫犯劫持一名人质,武警官兵立刻全力营救,最后劫持持犯要挟说:“听着,赶快给我准备160万,否则我就把他杀了。”正在这时,一位警察叔叔从天而降把他按在地上......顺利解救人质同,得到了在场围观群众的热烈掌声。那时我就想着,那英雄是我该多好啊!警察为人民服务,无怨无悔,光荣啊!

“为人民服务,为大家服务。”假如我是一名警察——这是我的远大志向。

篇2:关于警察的作文

孤寂的晚餐

我的第十四个秋天,在满地的落叶里已经默默忍耐了许久。偶尔一阵秋风,更会不合时宜地把落叶吹的漫天都是。这个城市的十月,总是那么让人感到透不过气的压抑。

推开熟悉的家门,放下沉重的书包,换好拖鞋,对着玄关的镜子伸了个懒腰,又昂然地提着书包向房里走去。妈妈闷闷不乐地在厨房忙前忙后,淡然地对我说:“你爸爸今天又不回家吃饭了。”果然,这熟悉的气氛只能让我想到这种可能。

“哦,没关系。妈,我们俩自己吃吧。”

其实心里都明白,只是不愿意去打破它。父亲,可能又去执行任务了。

回想起年幼时问起父亲:为何总是不回家吃饭?父亲总是和蔼地回答:“就是因为我是警察,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终身为之奉献。”

静静的,吃着这缺少父亲的晚餐,心里深深地祝福父亲早日完成任务、、、、、、缺角的约定

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时间轮轮回到那一天———父亲的休息日。

“雯雯,不如今天我们去越秀公园玩吧!你不是盼了很久了吗?”

尽管我的确盼了很久,但从小就习惯父亲经常忙于案件的我,听后,愣住了。无法相信我所听到的一切。但不久,我回过神来,高兴地问:“真的吗?”父亲毅然地回答;“真的。”天真的我对父亲说:“那,我们打勾勾哦!”“好啊!”于是,父亲的大手指和我的小手指交织在一起:“一百年,不许变。”那一刻,我真的好幸福。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父亲的手机骤然响起。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喂?、、、、、我知道了,我马上赶过去。”合上手机,父亲定格地望着我。

尽管我心理明白,但仍然投着一线的希望问:“爸,是不是出案子了?”年幼的我希望得到父亲否定的回答,可最后的一点幻想也被父亲坚毅的“是”给打破了。冰冷的泪水从脸庞滑过。最终,父亲还是无情的离去了。

从此,我和父亲的约定就缺了个角。或许,这就是人民警察的无奈吧!

长大后,渐渐懂事了。有时候,想一想,完美并不耀眼,但遗憾却一有份属于它自己独特的韵律吧!

无言的父爱

父亲给了我一种深沉的爱,那种爱平平淡淡,却又真真实实,没有过多的言语,也不需要言语、、、、、、很小很小的时候,父亲总是默默无语。因为他的沉默寡语,一直以来,我认为父亲是个不太关心我的父亲。

父亲除了尽力满足我的要求外,不太过问我的事。我们之间也很少交流,我对父亲有点怕的感觉,有什么事我只会跟母亲说,跟父亲说的事少之又少。虽然我知道父亲是爱我的,但总觉得他的爱没有母亲深。

可是,一切想法从那一刻开始改变、、、、、、、那一个晚上,夜幕笼罩着大地,一伦弯月从鱼鳞般的云隙中闪出来,大地上弥漫起朦胧的月光,像是升腾起来的一片淡淡的云雾。街道的灯光和月光交织着,就如镶嵌了一串美丽的珍珠,披上了漂亮的彩衣。可是我无心欣赏这迷人的夜景,急急忙忙的往家里赶。因为,时间对于我来说已经太晚了。

回到了家,心惊胆战地推开了家门。果然,一切就如我所料到的一样。母亲在担忧的向父亲诉说。而父亲坐在一旁,闷闷地抽着烟。一轮一轮的白气从他的口中徐徐溢出,缓缓上升,散发着苍白的色彩。父亲的脸上充满了担忧与怒气,在烟雾中显得可怕。

我哆哆嗦嗦地站在父亲面前,低着头,不时地用眼角的余光瞟向父亲,担心他的一举一动。一切都是寂寞而沉默,一切都静的吓人。

父亲忽然站了起来,屋子里凝固的空气有了一丝抖动。我的心头不禁一颤!

“为什么那么晚才回来?”父亲的声音比我想象中平静了许多,而回答他的只有我胆怯的脸。

“下一次不要那么晚回来了。”父亲微笑着从我身旁走过———尽管我觉察出他的笑是如此的勉强与生硬。

后来,母亲对我说,那一天,父亲见我那么晚还没有回来,非常的担心,在屋子里来回的跺步,甚至想冲出去找我。

我终于明白,父亲其实是很爱我的。他对我的爱深藏在心底。一直以来,因为我的任性,我的不懂事。无法看到,体会到那无言的父爱。

篇3:关于警察的作文

一、警察教育法学的学科特点

从警察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看出, 警察教育法学作为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 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

(一) 警察教育法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 当社会产生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时, 便产生了国家。为了国家的统治以及统治阶级的利益, 便产生了警察。由此可见, 警察是阶级的产物, 与国家的同起同源, 与国家发展的相生相随, 是阶级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警察教育法学的阶级性与警察工作的阶级性是一致的, 也就必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 警察教育法学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警察是一种特定的政治现象, 伴随着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作为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 警察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 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 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而设立的具有武装性质的刑事司法与治安行政力量, 其职能行为体现和代表统治阶级及其政党的利益和意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警察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是国家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机关, 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重要职责。因此, 警察教育法学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三) 警察教育法学具有学科的综合性

警察教育法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是在其他学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多个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综合。其他学科的发展为警察教育法学学科的发展拓宽了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新的方法手段等, 警察教育法学就须综合地应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并随其他学科的发展而发展。因此, 警察教育法学具有综合性的学科特征。

(四) 警察教育法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警察教育法学源于警察教育法制实践, 并随着警察教育法制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其理论研究必须围绕警察教育中一个又一个实际法律问题而展开, 为解决警察教育法律问题服务。由此可见, 为警察教育实践中实际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是警察教育法学的学科功能之一。因此, 警察教育法学作为关于警察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的知识体系, 也就必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二、警察教育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从对其学科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 许多学科的研究也都不同程度地涉及警察教育法学相关方面, 这使得警察教育法学与其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警察教育法学也正是在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一) 警察教育法学与警察学

警察学作为研究有关警察的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是一个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我国警察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指导, 以警察工作的规律、我国警察工作和世界警察的历史与现状为研究的重要内容。警察教育则作为警务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 与国家其他警务工作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警务工作系统。警察教育法学与警察学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 警察教育法学与教育学

教育学是警察教育法学的来源之一, 某种意义上说, 教育学是教育法学的基础和科学依据。二者的手段不同, 但目的是一致的。从研究教育学, 目的是更好地指导教育, 使教育更充分地为社会服务;研究警察教育法学, 目的是利用法律来规范警察教育事业, 教育法学和教育学的区别体现在学科性质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理论基础以及学科体系都不相同。

(三) 警察教育法学与警察法学

警察教育法学与警察法学关系密切。警察教育法学的创建和发展以警察法学为基础, 警察法学对警察教育法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同时为其提供素材和思路。警察教育法学同警察法学的区别也是明显的。两者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以及学科性质均不同, 警察法学的发展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等发展规律, 而警察教育法学除此之外, 还要受检查教育规律的直接影响。

(四) 警察教育法学与教育法学

警察教育法学作为研究警察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既要研究警察教育领域中的法律现象, 也要从法律角度来研究教育教育问题。警察教育法的内容是不能与教育法的基本原则相违背。警察教育的职能、地位和任务决定了警察教育有其自身特有的客观规律性, 与一般的教育规律是有明显区别的。警察教育法学与教育法学的研究侧重点不同, 警察教育法学侧重研究警察教育领域的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而教育法学侧重研究一般教育关系中的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总之, 在警察教育法学学科研究的过程中, 必须吸收与它有关的学科, 如法学、军事法学、政治学等的研究成果, 并把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作为其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警察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

警察教育法学学科的存在与发展不仅表现为有学科自身的理论框架, 而且更需要具有适合学科自身的研究方法体系。

(一) 调查研究法

警察教育法学的调查研究法是在科学方法论指导下, 针对某一确定的警察教育法律现象,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 以取得第一手材料, 用以说明或解释这一现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并根据调查分析提出一定处理意见的研究方法。

(二) 历史研究法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 从初级走向高级的过程。任何一种警察教育法律现象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 而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研究法是运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 分析研究从各种文献、档案、报刊及其官文字的或非文字的史料中所反映出来的警察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演变过程, 从中寻找出规律性。

(三) 比较研究法

我国的警察教育法学研究的起步较晚, 这促使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以及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实施的警察教育法律、法规存在的异同进行分析, 找出警察教育法律、法规的发展规律和发挥作用的规律, 这不仅将有利于我国的警察教育法学学科的发展, 而且将推进我国的警察教育法制进程。

(四) 案例研究法

在我国警察教育法治的逐步推进过程中, 一些法律纠纷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看到这些纠纷所给我们带来的两面性, 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警察教育法律、法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揭示问题, 最终走上完善警察教育法治的轨道。

值得指出的是, 警察教育法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 且不可能只采用一种研究方法就可以完成, 常常是各种研究方法互相渗透, 相互交织在一起, 为研究工作服务。

四、警察教育法学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的建构, 不仅标志着学科之确立, 也是学科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是警察教育法学学科建立的重要标志。

(一) 警察教育法学本体论

本体论是解决警察教育法学学科能不能成其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最重要的基础。警察教育法学主体论研究主要包括警察教育法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研究任务与研究范围、学科特点与学科性质、产生和发展、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学科体系与学科地位, 以及警察教育法学的历史发展与比较研究等方面的内容。警察教育法学要巩固其独立的学科地位, 必须加强自身的本体论研究。

(二) 警察教育法学本质论

警察教育法学的本质论主要是探讨警察教育法学的基本原理。警察教育法的基本原理则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法学、警察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以警察教育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警察教育法的本质特征与地位作用、警察教育法的基本原则、警察教育法的渊源以及警察教育法的体系等为内容的基本知识体系。

(三) 警察教育法学主体论

警察教育法学主体论主要研究的是警察教育法的基本主体, 即警察教育法律关系的参与者。警察教育法学主体论主要研究的是:警察教育行政机关的主体地位、职权、责任及与警察院校的关系;警察院校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及其内部管理体制;警察院校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资格与任用、培养与考核、法律责任;警察院校学生等警察教育法律主体的地位、权利与义务等。

(四) 警察教育法学实践论

由于警察教育法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揭示警察教育法学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目的在于用理论指导警察教育法律实践。实践论部分主要讨论的问题包括:警察教育法的运行研究, 包括警察教育法的制定, 即警察教育立法的主体、立法的体制、立法的原则、立法的体系、立法的权限、立法的程序与立法的技术等;警察教育法的实施, 即警察教育法的遵守、警察教育法的执行、警察教育法的适用等;警察教育法的监督, 即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的教育法律监督与中国共产党、社会组织、社会舆论、人民群众等社会力量的教育法律监督等;警察教育法的救济, 即警察教育行政申诉、警察教育行政复议与警察教育行政诉讼等。

总而言之, 警察教育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构和发展势必要经历一个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对警察教育法学学科特点的探讨与学科体系的建设予以关注, 不仅是推动警察教育法学的学科发展的问题, 更是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警察教育理论而做出的探索和努力。

摘要:本文在分析警察教育法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 研究了警察教育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重点探讨了其研究方法, 并由此提出了警察教育法学的学科体系。

关键词:警察教育法学,学科特点,学科体系,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崴.教育法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柳卫民.中国警察教育立法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3]惠生武.警察法论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篇4:关于警察使用枪支的法律思考

关键词:警察;使用枪支;法律思考

警察本身作为一种具有极高风险的职业,常常伴随着生命危险,使用枪支不仅能够有效保护自身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还能够有效制止违法犯罪,特别是从国内外发生的恐怖暴力袭击事件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警察使用枪支不仅能够有效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感,同时也是在使用法律赋予其的合法权力。但警察开枪致人伤亡的事件也为警察使用枪支的行为敲响了警钟,为真正落实法律赋予其的权力,履行警察保护公民安全的职责,本文将针对警察使用枪支提出几点法律思考。

一、限制警察使用枪支的条件

1.必须用于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在我国《人民警察法》当中明确规定,警察使用枪支的前提必须也只能是用于维护公民的生命权与健康权,虽然警察也具有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民人身自由以及财产权的职责,但是在使用致命性武器如枪支时只能够用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譬如说在昆明火车站恐怖袭击案件当中,恐怖分子劫持了大量人质,严重危害公民的生命权与健康权,此时警察可以使用枪支解救公民,但是在普通的治安纠纷案件当中警察不允许使用枪支,而一旦案件性质发生转化,如犯罪人员绑架他人等则可以使用枪支[1]。

2.考虑其他可能产生侵害行为主体

在现阶段我国对于枪支规范的《警械武器条例》当中,明确罗列出十五种警察可以使用枪支的情形,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情况往往复杂多变,而显然法律不可能将全部情形一一罗列出来,因此在立法是需要充分结合列举性与概括性的原则,将限制警察使用枪支的条件清晰、明确的规定出来。同时在现实生活当中,威胁和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主体除了人之外,还有动物以及其他无生命物例如各种自然灾害等,在此种情况下同样需要对警察使用枪支的情况进行规定。

3.判断公民生命健康权是否被侵害

目前在我国的《警械武器条例》当中只写明在紧急情形且警告无效的情况之下,允许警察使用枪支。但是对于紧急情形尚未给出明确的限定,所谓的紧急情形不一定会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造成侵害,而警察使用枪支的“紧急情形”则必须为对公民生命健康权进行侵害,这对于警察判断是否开枪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需对使用枪支的必要性进行判断

在警察使用枪支时需要坚持最小损害原则,也就是尽量以牺牲最小的利益损害保障公民的生命权与健康权,因此在不必要情况下因尽量不使用枪支[2]。但也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环境对是否使用枪支进行判断,比如说在某起人质解救案件当中,警察通过与犯罪分子谈判,攻破其心理防线,并通过强行进入绑架大楼与绑匪进行近身搏击,最后在连续鸣枪示警仍然无果的情况下最终击毙绑匪。在此案件当中,警方正是立足于对深刻分析现场状况,采用最小的损害方式保护公民的生命权与健康权。

二、规定警察使用枪支的程序

1.判明现场情况

警察需要到案发地点之后在短时间内迅速对现场情况进行判断,譬如公民的生命权与健康权是否被侵害或将要被侵害,在不使用枪支的情况下能否保障公民的生命权与健康权等等,若公民生命健康权正在或已经被侵害,且不使用枪支很难解除危害的情况下,警察应做好使用枪支的准备。

2.表明警察身份

在判明现场情况之后,警察需要及时亮明自己的身份,用于避免贸然出枪伤及无辜,同时表明警察身份也能够及时得到他人的配合,方便执法办案。在亮明警察身份后将有效避免因身份不明导致警察与犯罪分子之间的矛盾被激化,不仅容易激怒犯罪分子导致形势恶化,而且不利于维护警察形象。但这一点并没有在《警察武器条例》当中进行明确。

3.要求旁人躲避

在确定使用枪支之后,警察需要对现场无关人员进行疏散,若无法及时疏散则需要要求无辜人员进行躲避,避免殃及无辜。同时为了有效控制犯罪分子的违法行为,警方需要要求其立刻停止犯罪行为,若无实际效果则需要进行鸣枪示警,对犯罪分子造成震慑,帮助其认识到自身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而及时停止实施侵害。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现场有高架桥或高层建筑,则禁止使用鸣枪示警,以防止造成误伤。另外为防止子弹坠落造成误伤,警察需要保持枪口垂直向上的方向鸣枪[3]。

4.判断射击部位

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警察可以使用枪支,但由于情况较为紧急,很可能在实际射击过程中无法完全标准命中部位,因此需要在瞄准时坚持最小损害原则,即以停止犯罪分子的侵害行为为最终目的,对是否需要射击其致命部位进行判断,将损害程度减小至最低。而当犯罪分子明显已经终止侵害行为,或是在警方射击之后无法继续侵害行为时,警察必须立刻停止射击,但为防止其再次进行侵害活动,警察需要保持持枪戒备状态。

5.规范事后程序

在枪支使用完毕之后,需要由专门的机构检查枪支,并且要求警察将枪支使用情况,现场伤亡人数等以书面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提交,在最新公安部制定的《操作规程》当中对警察使用枪支的事后程序進行明确规范,有效保障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警察使用枪支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公民生命权与健康权不受侵害,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对使用情况以及使用方法等进行判断和规定,本文通过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对警察使用枪支提出了几点法律思考,以期能够为规范警察枪支使用提供必要帮助。

参考文献:

[1]高文英,韩思琪,张建一. 警察使用枪支的若干法律思考[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36-44.

[2]沙万忠,方姚. 关于警察使用枪支的法律思考[J]. 宁夏社会科学,2015,05:35-43.

篇5:关于警察的慰问信

你好,你此时一定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我也要对您说:“谢谢你们”。如果没有你来管理国家的治安,国家将会多么乱啊!电视上也常常出现你们的身影,你们总是在自然界的大灾难中奋不顾身地挺身而出救助灾民。

有你们在,我们所有老百姓都不用怕;有你们在,强盗和小偷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为所欲为;是你们给予我们人民和平、安宁!

我要谢谢你们,也要放也我的心声:“警察叔叔,你们的辛苦啦!”

xxx

篇6:关于警察一专多能的思考

行政诉讼高洁2011211057

一专多能也常被说成是一专多长。一专多长的人才也就是现在时髦的词语“复合型人才”。就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要能出类拔萃的人,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调整心态,变革自己的思维,成为一名“光明思维者”。

一,警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创新能力 实战技能 沟通能力 自我调控能力交际能力 岗位能力 业务素质能力

这些能力如何体现和培养

三,这些能力有什么作用

四,有何意义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群体性事件突发频率增加,拆迁事件中惨案频发,仇富心理带来社会不稳定,打架滋事案件多发,故意伤害杀人案件居高不下。公安工作的任务加重的同时对警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警察队伍面临着新的挑战。面临如此众多的社会问题,对警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共和国预备警官,我们在校期间就应该着重于培养自己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警务工作。警察也应做到一专多能,注重培养综合素质。

一,新形势下警察应具备的能力

首先,作为警察应该具备过硬的实战能力。人民警察实战技能是指警察在执行警务行动过程中应具备的体能、技术、心理素质以及合理运用技战术制止犯罪、捕歼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的能力。由于警察实战技能直接运用于执法实践,因此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从狭义上讲,人民警察实战技能是指警察在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或在执行职务中遇到不法侵害行为时,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或在不准、不能以及来不及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情况下,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尺度内,运用徒手制服擒获抗拒的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的一项专门技战术,是人民警察为保证顺利执行职务而必须掌握和具备的一项重要警务技能。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徒手对徒手;徒手对凶器;警械对徒手;警械对凶器;使用武器。其中徒手格斗实战技术是警察实战技能的基础。

要培养过硬的实战技能,在警察培训时期就要注重对体能的训练,坚持跑操。开设警体课,搏击课,散打课等相关课程。聘请专业的人员对学警进行培训。对于工作岗位的警察也要定期进行体能考核,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

第二,警察应具备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随着警务工作任务的加重,警察的压力也随之加重。警察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事件,在处理各类案件的同时,警察的心理也承受着巨大的考验。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警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能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包括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情绪,行为方式等。在危机时刻要能临危不乱,冷静处理突发事件,果断进行

正确处理。要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正确的认识,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要培养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应做到对警察职业的全面认识,热爱本职业,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心理疏导,多参加积极有益的活动,培养阳光向上的性格。对于警察来说,工作与生活应有明确的界限,不要将工作中遇到的负面事件影响带入生活中。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深刻的理解,掌握所在社会占优势地位的思想观念,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第三,警察应具备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警察是一个与人有频繁接触的职业,在平时的警务工作中,警察要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与人民群众的交流和沟通获取信息,从而得到线索,破获案件。在接待人民群众的报警报案时也要善于沟通交流,及时获取信息。另一方面,警察内部也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交流信息和资源。这就要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容忍他人犯的错误。宽于待人,严于律己。新时期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决定了警察职业不仅具有急、难、险、重的特点,而且具有与人打交道多、受环境干扰大、要求主动自觉性程度高的特点。这些职业特点决定了对民警能力素质的要求,既不同于企业、事业单位员工,也有别于其他国家公务员,决定了民警的深层个性特质比其表层知识和技能对公安工作绩效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民警的潜在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对工作绩效有决定性的影响。

交流沟通能力对警察来说至关重要,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

日就能培养好的,需要长久的注重,对自己性格进行规划,改掉不良的习惯,培养积极的生活习惯。促进警民和谐,共同发展。

第四,警察的创新能力在现代社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社会治安的现实,要求培养警察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不断提高警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创新工作方法,寻求侦查破案的新方法。

加强警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善于从日常工作中创新、加强心理训练、培养广泛的兴趣。

最后,警察业务专业素质的培养。警察作为执法人员,必须懂法守法,起到表率作用。在执法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当事人的权利,不管是被害者还是犯罪嫌疑人都要保护。杜绝刑讯逼供,通过合法手段获取证据,确保实体和程序都合法。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号法律知识,对警察的培训审核要将法律素质纳入其中,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不能做一个执法却不懂法的警察,在警务工作中要以理服人,向人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而不是仅仅以强制手段去执行任务。在招警中,要注意招警人员的素质,不能招一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员,警察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对警察的岗前培训中一定要严格审核,进行法律知识的考核。

二,警察能力培养的意义所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人才强警之路才是长久之道。上述多种能力的培养就是为了提高警察素质,建立警察能力培养模式。这即为警察自身识别才干,发挥优势,岗位位成才和组织发现、培养、评价、使用人才提供了双向选择的科学依据,又为民警价值与组织效能实现双赢创建了良好的平台,既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民警的潜能和创造力;又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强队伍活力和战斗力。

首先,过硬的实战能力是作为警察必备的能力,过硬的实战能力能使警察在危机时刻做出正确的行动,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制服犯罪分子,也能够很好的保护自身安全。人民警察作为共和国的卫士,理因加强自身的实战能力,为保卫祖国人民做出贡献。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每年人民警察负伤和牺牲的事件,很多人民群众甚至不理解警察的行为,发生袭警的事件。人民警察客观方面,警察处警或执勤很少佩带警械,而袭警者大都携带武器。在袭警者面前,警察没有还击的能力,甚至没有防御的能力。2006年10月北京袭警案,追捕罪犯的警察就是在没有携带武器的情况下,被犯罪分子用钝器击打致死的。主观方面,警察即使有防御能力和还击能力,也不会实施积极防御或主动还击,他们只能进行有限的消极防御,将伤害尽可能减至最低。因为警察的还击或防御很可能被判定为“过度使用警械”,他和他的单位将因此受到严厉的处罚。当前我国对警察开枪的处分,很像古代监狱对入狱者的惩治。新入狱者要吃“一百杀威棒法”,开枪的警察有错没错都得准备检讨书。既然携带警械而不能使用,一旦被劫夺,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警察已经习惯于不佩带警械,以致人民警察在执行警务时几乎完全不设防。不设防的警察不具有威慑力。因此加强实战能力不仅要靠警察自身,也应该靠强有力的客观后盾。

第二,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是从事人民警察这一行业所必备的。警察每年的自杀人数也不在少数,说明这一行业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接触犯罪现场的血腥场面,对警察来说也是一种心理的考验,在和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接触中,警察自身也经历着人性的考验。因此要做好这一职业必须有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反应。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第三,交流和沟通能力是关系警察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公安承诺公民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拨打110求助,但这并不能代表警察只能的泛化,警察应和公民做好沟通,说明警力的有限,应用于最需要的地方,而不是老百姓一个没带钥匙就要警察去翻墙进屋。这样会使警力紧张的状况更加严重。

篇7:关于维护警察心理健康的思考

目录

题目 内容提要 关键词

一、论序

二、本论

1、当今社会警察的心理状况

2、警察心理健康对警察队伍的重要性

3、警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诱因的深度剖析 3.1、社会因素 3.2、心理因素

4、警察心理健康危机的发现来源 4.1、个人提出心理出现障碍 4.2、领导谈话了解警察心理状态 4.3、工作方式、行为举止反常

4.4、定期对警察队伍进行体检的心理测试

5、改善警察心理健康的方法

5.1、个人心理辅导,减轻警察心理压力。

5.2、建立健全完并善警察队伍的应有保障、提高薪资待遇。5.3、加强警队个人素质,清除心理极度扭曲的个人 5.4、严查质变“黑警察”,防止其腐化、影响其他警员。5.5、建立内部权威心理咨询机构

三、结论

1、警察心理健康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关系

2、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趋势

3、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反思摘要

在许多人心目中,警察长年累月与形形色色的罪犯打交道,个个都是响当当的铁血汉子。其实,警察也是普通人,只不过职业特殊。情感困扰、人际关系迷茫等问题警察也会遇到;当今社会,矛盾凸显,警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警察要面对一般人想象不到的紧张和焦虑。警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警察队伍建设的一个焦点。关注和维护警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当今警队建设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警察心理健康的维护已成为培养出一支优秀的警察队伍的关键环节,本文就当今社会形势,结合心理压力、心理危机等问题深入剖析探讨警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警察;心理学;心理健康;病态心理 一 当今社会警察的心理状态

当今社会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走出了文化大革命的困境。随着不断地加强各方面的发展,今已颇有成效,动荡时局的结束,标志着我国已逐渐国富民强。民生、治安问题必须放在首要位置,民富则国富、民安则国安,因此警察这个职业与军队并称我国的安保双峰。在普通人眼中警察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铁血汉子,有困难找警察已经成为人们潜移默化当中的一个口头禅,警察给了人民百姓以安全可靠的信念。但由于警察常年从事着高危职业,与形形色色的罪犯打交道,像刑警、武警、缉毒警察等等都冲锋在第一线的作战部队,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长期的高压、高强度工作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各种各样的压力,再没有合适的开导,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病态甚至变态的心理,这对个人、对警队、对社会安全都是一个严重的不可忽视的问题。某市公安分局曾对所管辖的某派出所的25名民警做过一次心理测评。测评结果发现,90%的民警抑郁和强迫症状明显,比如“感到精力下降”、“感到难于完成任务”、“感到烦躁苦闷”等。80%的民警还有不同程度的敌意和躯体化症状,比如“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有想打人或者伤害他人的冲动”等,还有的民警经常感到“头痛”、“胃口不好”。更有极端个例,以虐待犯人、严刑逼供来获得快感与满足。据《特殊职业心理学》描述,警察的病态、变态心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焦虑症

由于警察工作的特殊性,作战在一线的基层警员所接触的是这个社会最阴暗的一面,长期置身于这种工作环境当中,很容易患上焦虑症。症状特点集中于焦虑、忧愁、易怒、失眠、暴躁。有些警员急于完成上级所交代的任务,面对顽固、抵触、耍赖的犯罪分子,易出现情绪暴躁,严刑逼供,殴打犯人等违法行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渐渐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二)孤独症

有些警员每天面对着看守监狱、深入原始森林等等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长期不与外界、家人接触,在内又无人谈心,伴随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孤独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闭症。症状特点表现于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同事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言行木讷、易怒,常伴随着自残、自虐等行为。长此以往就会由病态心理转为变态心理,成为威胁国家、个人的危险分子。

(三)自卑症

警察长期工作在维护国家安全,人民和谐稳定的最前线,比起其他行业来说,相对危险,由于当前财政关系,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有些警员勤劳肯干,辛辛苦苦几十年想熬个一官半职,但到头来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警员,对比其他同学、朋友或许已成某局长、某处长、某大款,自己无论在社会地位还是财政收入上都相形见绌,便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具体症状表现于不喜参与各种聚会、应酬;工作没有干劲;抱怨自己收入微薄;强烈抗议自己与某某作比较。长期如此,便会转变成仇视社会、怨世道不公,进而做出及其过激的行为来为自己的心里不平衡发泄,成为危险的犯罪分子或“黑警察”。

二 警察心理健康对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公安民警承担着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应激的特殊工作,其心理压力指数在所有职业中无可争议地高居首位。有研究表明,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的还要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警察成为与各种阴暗面打交道最多的群体。警察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警察对维护社会稳定负有重要责任,如果警察的心理有缺陷,对公民、对国家都意味着潜在的危机。如果一个警察个体长期处于阴暗、高压的工作环境却不能有效的疏导,他们会借助一些自我毁灭的应对策略,比如酗酒、吸毒、赌博,不但身体每况愈下,而且负债累累,进而作出违法犯罪活动或自杀等等一系列过激行为。这样的个体一旦走上犯罪道路,其反侦察能力较强,其危害远远大于普通的犯罪分子。由于警察工作的特殊性,这个群体的社会影响力要比普通人大得多,这个群体一旦失控,我们的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会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警察的心理健康对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关系。如何调整警察队伍的心理健康 已经成为当前警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根源入手,这样才可以彻底根除一系列的隐患。

三 警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诱因的深度剖析

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根源入手,这样才可以彻底根除一系列的隐患。下面我们来深入分析警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诱因,这样可以更好地从根源来找出解决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1 职业特征

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来源,首先就是警察的职业特征,这个群体长期从事着高强度、高压力、高危险的工作。特别是战斗在队伍第一线的刑警、民警,他们所接触的经常是凶杀现场、死伤群体现场、打架斗殴现场、寻衅闹事现场等等一系列社会最阴暗最丑恶的一面。并且随时都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威胁。长期在这种高度紧张、高度戒备的精神状态下生存,其心理所承受的压力可以想象,若不堪重负,整个人的心理全线就会崩溃。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表明,一个人想象中的危险比他实际面临的危险更可怕。对个体的身心伤害更大,当他们回忆往事所产生的“后怕”心理,随时准备着应付突发状况的高度戒备状态也对他们的身心有极大的损害。2 家庭压力

警察的工作性特殊,不但随时伴随着危险并且没有固定的节假日。特别是刑警、特警等高危警种,2011年某社会媒体对某省会刑警支队、特警支队的40名警员家属进行采访,有38户对其亲属从事此工作感到排斥,占总数的95%。记者走访发现这些家庭都觉得自己的亲属从事刑警、特警工作太过危险,工资又不高又没有固定的节假日。陪伴父母、妻子、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2012年某社会媒体对另一省会的五个区公安分局及其下属各派出所的100名普通民警家属进行采访。其中75%的家属认为自己亲人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太累而且没有固定的休息日,不如从事其他行业。更有甚者因警察工作的弹性时间而影响夫妻感情、家庭和谐导致离婚的警察家庭比比皆是。既得不到家庭的支持,又因为职业性质而无法解决一系列的家庭矛盾对警察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3 社会舆论

首先警察做了大量的辛苦、枯燥的工作,然而群众对警察的满意度却不高,社会上对警察的评价也不高。甚至许多普通人认为警察不过是一群拿着工资吃闲饭混日子的人。而警 队当中还有一些害群之马做一些违法犯罪的勾当,更加给警察队伍抹黑,在一些好事的媒体无限放大下,使群众对警察的评价越来越低,更加的不信任。其次在群众的眼里,警察的职责就是抓坏人,维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当社会出现违法犯罪的人之后,群众总觉得警察应该第一时间破案,第一时间抓到犯人,若是没有抓到就是警察无能,拿着纳税人的钱不出力,不办事。却不了解很多刑事案件案情错综复杂又没有确凿的证据,再加上犯罪分子很狡猾,形成了难以破获或不能破获的疑难案件。一旦没能破获某些大案、要案,警察就成为社会各个群体纷纷指责和发泄不满的对象。当群众的期望值越高或对警察进行语言侮辱乃至人身攻击时,警察心理上就会受到极大的冲击,自身的压力就越大。(二)心理因素

警察这个职业不但警种繁多,而且人数也很多,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抗压能力都各不相同。从事压力同样大的工作,有的人可以承受住压力,而有些人就会被这些无形的压力压垮。某心理学家曾问分析过过:“一个人的心理抗压能力与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对自身职业所要调整的角色、行为、职务、能力的认知;自身的人格品质有极大的关联。”对于警察这种每天从事着枯燥、复杂、危险的工作,那些自身抗压能力弱,不能很好对自己职业深刻的认知,不能处理家里对自身工作的抵触情绪,不能很好地调整自身心态的人,慢慢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疾病。

四 警察心理健康危机的发现来源

(一)个人提出心理出现障碍

有些警察自身抗压能力不强,但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与危机感,当自身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压力时,能意识到自身存在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能及时对领导或他人提出自身存在问题。(二)领导谈话了解警察心理状态

这类警察的抗压能力比上一种稍强,但没有自控能力与危机感,并不知晓自身心理存在问题,但与领导之间的谈话之中却在不经意之间说出一些不正常或偏激的语言。

(三)工作方式、行为举止反常

有些警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与同事领导之间沟通不多,其心理问题不容易被发现,但可以通过观察其工作方式是否与平时有所不同,行为举止是否和平时相比有些反常来发现。比如一个平时工作态度积极向上,对自身要求认真严谨的人,突然态度转变,对工作不上心,对自身要求不严格或者经常莫名其妙的发脾气。

(四)定期对警察队伍进行体检的心理测试 警察队伍每年或每半年会对警察进行一次全方位系统的身体、心理的体检。通过权威的心理测试或提问来判断警察个体的心理状态,看其心理是否出现问题或心理疾病。

五 改善警察心理健康的方法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警察内心存在心理问题的方法,既然发现就要解决,接下来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改善并解决其心理健康状态。

(一)个人心理辅导,减轻警察心理压力。

对于那些心理出现问题的警察个体,要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使其清楚的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意识到这些问题会对其工作、生活带来的困扰与危害。为其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生活、对工作的美好憧憬,来减轻其自身的心理压力。

(二)建立健全完并善警察队伍的应有保障、提高薪资待遇。

首先警察每天都从事着大量辛苦、枯燥的工作,但收入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偏低,切对其生活的保障力度不强。其次领导又过于刻板,对于某些工作抓得太严认死理。其三,警察经常从事着一些与自身职务无关的非警务工作。比如某省会城市,常年让民警、刑警去从事交警的工作,一个警员身兼数职,又要负责本职工作,还要指挥交通,这会严重的影响其工作的质量。在这种大环境下工作的警队人员久而久之就会厌烦其工作。因此我们要完善警察队伍应有的保障,主要有以下几点: 领导作风要改变,要做到从优待警,公正严明,在警队的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2 尽量减少警员的非本职工作,努力提高警察的各种待遇。3 要提高警队会议的质量,尽量言简意赅的表达会议的目的。4 做好警察家属的工作,使其可以免去后顾之忧。尽量不要占用警察的非工作时间,使其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跟家人相处、沟通。

(三)加强警队个人素质,清除心理极度扭曲的个人

警察的个人素质不强不但影响其个体更会影响警队这个团体。对于老警员要不断加强其个人素质,在招录新警员时要进行心理选拔,让真正心理素质高的成员进入警队。对于那些极个别的心理极度扭曲的警员必须清出警队,防止其影响其他警员。

(四)严查质变“黑警察”,防止其腐化、影响其他警员。

“黑警察”这个词语对于警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因为自身的某种原因,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一系列的违法犯罪活动,或贪污腐败、或成为黑势力的保护伞,这类“黑警察”不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害,更是群众对警察队伍不满的首要因素。有些警员心智不坚或本身就存在着心理隐患,很容易就被其腐化或影响。对于这类披着警察外衣的恶魔要严查、狠查,重拳出击,发现一个严惩一个。

(五)建立内部权威心理咨询机构

警局应建立警队内部的权威心理咨询机构,对于警队建设来说有以下好处: 随时随地了解所属警员的心理状态,对于心理健康有问题的警员,让他们有人倾诉与沟通。对于心理负担及压力过重的警员可以尽早的为其减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3 不定期对所属警员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隐患检查。4 定期对所属警员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心理健康培训。

结论

一 警察心理健康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关系

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公安民警工作失误、自杀、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情况屡见不鲜并逐年增多,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警察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削弱了警察队伍的战斗力。警察不是铁人,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经常面对各种社会阴暗面,以及社会的高期望值都极易使公安民警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正视警察队伍的心理健康问题,探寻解决之道,对增强公安民警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公安民警个体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及其重要意义。只有警察队伍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彻底根除警队内部一系列问题,才能在捍卫国家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 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趋势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作为警察,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他们本应具备比常人更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抗压能力。但是警察因为长期接触社会阴暗面,缺少与同事、亲人之间的沟通等等一系列问题,其心理素质与抗压性与常人相比并不突出,而青年警员的心理素质与老警员相比更低,与常人相比也不高。如任由此趋势发展下去,则整个警队的心理健康问题堪忧。

通过上述表达,我们可以看出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确实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什么会呈现在这种状态,值得我们去反思。社会经济增长过快,人均收入两极分化等等一些列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社会的各个群体,包括我们的人民警察。我们不能改变社会的发 展趋势,也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改善警察的心理健康。

三 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反思

对于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对警察队伍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艰难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根治,我们只能从一点一滴做起,争取早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我们每一名同志都成为全方面优秀的警察个体,在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做出重大贡献,成为领导放心,群众爱戴的人民警察。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政治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训练[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振声,警察心理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3]朱起清,警察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4]杨晓华,公安民警MMPI测查结果[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期03版 [5]赵忠诚,当前基层民警心理健康分析[J],广角视野,2009 [6]李江梅,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期08版 [7]郑友军,警察心理健康维护[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8]王淑波,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维护[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版

[9]舒莹著,试论心理学在社会转型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公安研究,2002年04版

篇8:关于警察的作文

我党将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形象概括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在党领导我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 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任何时期都必须坚持重视对党员、对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 勤于做思想政治工作, 是我党的一大特色, 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 在警察队伍中更应该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 在各个领域努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水平,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用一定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

我们党的特有优势和优良传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警察队伍建设的根本, 警察队伍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警察队伍的发展方向, 是人民警察日常工作的生命线。我国警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称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 是指将人民警察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结合, 在人民警察工作中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得到贯彻和执行,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 提高广大警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觉、顺利完成日常工作中的各项任务。人民警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党对人民警察队伍领导的重要途径, 是党的政治工作在人民警察工作中的实践, 是顺利完成各项警察工作的根本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 警察队伍对于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作用巨大。因此, 只有提高广大警察的思想政治觉悟, 才能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二、我国警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方法

警察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教育指导功能。马克思主义为人民警察提供了理论基础, 加强了思想认识上的统一, 从整体上提高人民警察队伍的素质。警察保持我国在实行市场经济下的国家政治性质, 必须紧紧地围绕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增强法制观念, 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而实现以上这些必须依靠政治思想对人民警察的教化作用。

警察担负着保卫社会主义伟大成果, 维护社会的有序运行的重任通过组织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可以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党的任务, 变成警察的行动的动力, 通过宣扬人民警察任务的意义, 把社会责任感与牺牲精神灌输到警察的具体行动中去, 调动警察的积极性, 引导警察树立特殊阶段的斗争观点。警察的行为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 警察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警察的个体道德与职业道德作为组织宣传功能来抓。通过组织宣传功能, 使人民警察把国家、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 并提高人民警察的道德水平。

通过启发激励的功能激励警察的积极性和忘我的牺牲精神,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建立在民主与平等的基础上, 解决警察的实际困难, 在政治上给予信任, 在精神上给予激励, 在工作上给予支持。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我超越。应充分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个体的选择。

警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包括榜样示范法、理论教育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指通过英雄人物的典型事例或是通过领导者的言传身教来感染人们引导、教化人们的方法;理论教育法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它通过理论教育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塑造人们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方法, 提高人的认识水平。警察是使国家意志具体化的工具, 是保卫国家、人民利益的团体。通过理论教育法可以使警察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提高警察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实践锻炼法指在实践的过程中, 提升自己认识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提升自身境界的方法。警察的工作直接与他人产生相互作用, 对于警察来说, 实践的问题就是工作如何展开, 警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锻炼自己, 才能使自己得到成长, 这是人民警察的意义得到真正地体现的方法;自我教育法指某人对自己的反省, 依靠心灵法庭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审视、反思、判断的方法。警察的工作性质是直接与违法犯罪行为打交道, 对案件的判断直接影响别人的利益和名誉, 也会给自身带来危险, 这就意味着警察要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通过自我教育, 保持冷静与谦虚的作风, 认识自身主观的局限性与对客观事实的把握的有限性, 消除自身的私欲, 成为一名合格的正直的人民警察。

三、新时期加强我国警察思想政治教育

警察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惩治罪犯、保护人民和服务群众的重要任务, 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力量。警察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领域, 它对提高广大警察思想政治水平以及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 牢固树立群众服务意识。警察是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 所以在对警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 必须高度强调警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使为民服务的意识融入到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中。

坚持以人为本, 贯穿人性化思想教育。以人为本是开展警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要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一些人情味, 发扬民主精神, 把个性化的教育理念贯穿到具体工作中。

坚持警察文化建设, 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警察文化是警察思想、警察职业道德和警察价值观的总和, 而做好人民警察文化建设必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把警察队伍建设成文化水平高、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勇于奉献、严格执法的人民卫士。

坚持政治建警原则, 提高警察队伍政治修养, 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 强化政工队伍主体地位, 继承、创新和丰富警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好新时期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幼儿园庆元旦活动的总结下一篇:给裁判的加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