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广告词

2024-05-02

成语广告词(共14篇)

篇1:成语广告词

成语广告词:

1、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

2、补品广告:“鳖”来无恙

3、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4、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

5、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

6、网吧广告:一“网”情深

7、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

8、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

8、空调广告:终生无“汗”

10、服装店广告:“衣帽”取人

11、某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

12、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

13、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

14、胃药广告:一“不”到“胃”

15、赛马广告:乐在“骑”中

16、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

17、快餐店广告:“烧”胜一筹

18、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

19、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 20、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21、打印机广告:百闻不如一“键”

22、涂料广告:好色之涂

23、冰箱广告:制冷鲜锋

24、治痔疮药广告:有痔无恐

25、花园公寓广告:随寓而安

26、跳舞机广告:闻“机”起舞

27、海鲜广告:领“鲜”一步

28、口腔门诊广告:“快治”人口

29、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

篇2:成语广告词

1、牙口无炎(某牙膏广告语)

2、生活中时时嗑嗑,香山瓜子――香山瓜子广告

3、得“芯”应手――INTEL奔腾处理器,给电脑八颗奔腾的“芯”――英特尔公司INTEL奔腾处理器广告

4、衣名惊人(某服装广告语)

5、食全食美(某酒店广告语)

6、“烧”胜一筹――河南讯达炉具广告

7、在外面望眼欲穿,到里面望眼欲“穿”――南京穿着商品评销会广告

8、金狮牌自行车乐在“骑”中――常州金狮牌自行车工贸公司广告

9、一步到胃(位)--胃药广告

10、随心所浴(欲)--热水器广告

11、小不饮则乱大谋――北京新大地生命源口服液广告

12、当之无愧――某当铺广告

13、有口皆杯(碑)--酒类广告

14、营养液广告词――口蜜腹健(口蜜腹剑)

15、智者见质(古桥空调广告语)

16、中国电信 千里音缘一线牵(长途电话广告语)

17、古有精卫填海,今有宜工移山――宜春宜工装载机广告

18、百闻不如一试 喝过方知福乐好(福乐奶粉广告语)

19、引人入店(某高级饭店横额)

20、衣衣(依依)不舍--服装广告

21、“闲”妻良母――台湾洗衣机广告

22、运动,每时美克――美克运动鞋广告

23、无所不包――某饺子馆广告

24、开心一嗑,傅氏瓜子――傅氏瓜子广告

25、“骑”乐无穷 ――某摩托车广告

26、六神有主 一家无忧(六神特效花露水广告语)

27、骑无穷(某摩托车广告语)

28、软硬兼施,外柔内“钢 ”――河南蓝梦床垫广告

29、不“命”则已,一“名”惊人――上海易德礼命名有限公司开业广告

30、百衣百顺(某名牌服装广告语)

31、百“文”不如一“键”――某打字机广告

32、口香糖 一箭如故 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广告语)

33、有痔不在年高(某治痔疮药广告语)

34、胃病患治在四方(四方胃片广告语)

35、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随心所欲)

36、投之以桃,报之以“利”――春兰空调广告

37、百衣(依)百顺--电熨斗广告

38、消炎药广告词:快治人口――(脍炙人口)

39、达克眼罩,一“明”惊人――达克眼罩广告

40、一鸣“警”人――南通II型手表式近电报警器广告

41、消炎止血,镇痛脱敏,清新一天,从“齿”开始――杭州黄岑牙膏广告

42、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刻不容缓)

43、触幕惊新(亚细亚电脑三维动画系统广告语)

44、以为荣(某饮品广告语)

45、佳丽--洗尽您一路征尘(某洗衣粉广告语)

46、无胃不至(某治胃药广告语)

47、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

48、天尝地酒(某酒类广告语)

49、自讨苦吃――某中药铺广告

50、“咳”不容缓――某止咳药广告

51、大石化小 小石化了(胆舒胶囊广告语)

52、白手起家――某石灰厂广告

53、默默无蚊(某杀蚊剂广告语)

54、洁净全能,百“衣”百顺――桂林奥森万事洁洗衣粉广告

篇3:海南禁止广告篡改成语

今后, “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一戴添娇”———某女帽广告;“咳不容缓”———某咳药广告……这些富有创意的广告, 在海南将被禁止使用。据《工人日报》报道, 《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经海南省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办法规定, 广告用字不得使用错别字、繁体字和已经废止的异体字、简化字, 不得用谐音篡改成语。相关专家认为,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也是中华文化最直接的载体。仓颉造字, 字字有其意, 词词有其义, 因此规范汉字使用的意义非比寻常。以立法的形式来规范汉字的使用, 可以说是维护本土文化不失真的积极举措。近年来, 国内一些商家为追求广告效应, 吸引“眼球”, 玩起了文字游戏, 给一些成语改头换面, 如某服饰的广告语“衣衣不舍”, 某美容丰乳产品的广告语“挺挺玉立”, 以及其他一些商家发布的“一戴添娇”、“大智若娱”、“默默无蚊”、“首屈一纸”、“酒负胜名”、“有痔无恐”、“咳不容缓”等。这些所谓的广告创意, 表面上看仅仅是改变了成语的本意, 实质上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亵渎。进一步看, 滥用汉字的情况, 在相当程度上已产生了社会危害, 不利于人们正确认识民族文化, 混淆视听, 对青少年产生了误导。文字规范化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决一些广告用词、用语混乱的问题, 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汉字文化源远流长, 注定了它极其丰富的内涵, 我们应当将其发扬光大, 而不应以谬误人。

篇4:当成语遭遇广告

其实,将成语改造成广告语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屡见不鲜,它们的滥用,已经对人们的生活、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一场关于广告中是否应该使用成语的讨论也由此展开,争论者各执己见,莫衷一是。

成语广告现象

要正确看待成语广告这一现象,首先要辨明成语广告的定义、化用的方式以及产生的原因。

何为成语广告?成语广告就是以成语为载体写成的广告词,如“一诺千金”(银行信用卡广告语)、“台州信息,一网打尽”(台州雷达信息网广告语)、“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语)、“‘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语)、“默默无‘蚊’”(蚊香廣告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观察这些例子,我们发现,成语广告创作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用成语做广告语,如“一诺千金”;二是谐音体成语广告,如“随心所‘浴’”“‘咳’不容缓”“默默无‘蚊’”等。直接用成语做广告语,又有两种不同的用法,一种是直接使用成语的原意,像“一诺千金”,其原意是许下的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而某银行正是用了“一诺千金”的原意,表明了银行的信用,很好地宣传了自己的信用卡;另一种则是用一语双关的方法,创作成语广告,如“台州信息,一网打尽”中的“网”字就有两种意思,一是成语原意中虚化的“网”,二是广告语中实化的“网络平台”,“一网打尽”本有搜罗殆尽的意思,台州雷达信息网就利用了该成语一语双关的作用,巧妙地将自身的全、宽、广等特点介绍给了受众,达到了不错的宣传效果。

而在成语广告中,最为普遍的,还是谐音体成语广告。所谓谐音体成语广告,是通过谐音的办法更换成语中某个语素而造出的与原成语形似意不同的广告语。如蚊香广告语“默默无‘蚊’”,就是将“默默无闻”的“闻”谐音后替换成“蚊”。这个广告中,“默默”说明蚊香的气味轻,“无‘蚊’”则表明杀蚊效果好。我们平时使用蚊香,最厌烦的是蚊香的气味浓且杀蚊效果不理想。这个广告语表意明确,新鲜活泼,很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当然,在众多的成语广告中,也有许多粗制滥造的。如某中药铺广告语“自讨苦吃”就是如此。“自讨苦吃”的原意是自己给自己找苦头吃,含有贬义。运用这样的成语做广告,似乎是要告诉受众如果吃我的药就是“自讨苦吃”,这可能招致受众的反感。

成语广告现象这么普遍,那么成语与广告语之间又有怎样的结合点呢?

众所周知,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让受众看过、听过之后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因此,这就要求广告语必须具有言简意赅、新颖生动、引人注意等特点。而“成语经历岁月的磨砺,形成了格式固定、文字简练、含义精辟、寓意深长、韵律和谐等特点”(商务印书馆《中华成语大词典》),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汉语中的精华。这些特征恰好与广告语的创作要求不谋而合,这就是成语广告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成语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能为商业宣传服务,也体现了成语在现代语言使用中的活力。不过,这种创新需要把握度的问题,不能滥用,要避免因误用、错用而产生误导。

关于成语广告的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广告语的应用成了商家抢占地盘的重要手段,成语广告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可以说它已经渗透到了广告宣传的各个方面,因此其对现实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加上关于成语广告的负面报道屡见报端,因此就有了一场对其使用利弊的广泛争论,甚至影响了国家立法。

争论的阵营有三个:赞成使用成语广告的、反对使用成语广告的和中立的。赞成者认为,成语广告是语言创新的一种表现,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创新与活力,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形式。现任陕西省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早在1995年就发表过《活用借代的成语广告颇风趣》一文,对成语广告表示赞赏,指出“这种独具特色的广告语创作方法,是中国文化的特产,值得研究,应该发扬光大”。

而反对者则认为,成语广告是对中国数千年优秀文化的亵渎,是不尊重传统文化的表现。它混乱了已有的言语规范,污染了语言环境,导致人们对成语产生误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其中反映最强烈的是教育工作者。“商家乱用和篡改成语给小学生产生了严重误导,往往使他们误以为广告词使用的成语就是正确的成语,给学生认知汉字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某小学教师的看法颇具代表性。他们普遍认为,全面规范和管理广告乱用成语、篡改成语等现象,是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负责。

中间派则显得较为理性,他们认为,成语广告可以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应该规范化,不能盲目、泛滥地使用。

在这场论战中,反对者似乎占据了上风,因为他们的言论,使得关于禁止使用成语广告的相关文件纷纷出台。1998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明文规定:“广告中成语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引起误导,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2007年,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中也明确指出:“在广告中不得使用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汉字和篡改成语的谐音字。”2007年4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表示,凡使用编造的谐音成语等不规范用语、用字作为企业名称或广告语,今后将一律不予登记或备案。

然而,这些文件、法规的出台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时至今日,成语广告依然“大行其道”,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那么,该如何去引导和规范成语广告的使用呢?

nlc202309040517

首先,各地政府要正视广告中使用成语的现象,作出必要的引导和规范。《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并没有明确提出不得在广告中使用成语,只是说“广告中成语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指向较为模糊,所以各地相关部门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哪些成语可以用,哪些成语不可用。比如,上文所说的蚊香广告语“默默无‘蚊’”是可用的,因为它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在具体的语境中也不会引起误解。而“以‘帽’取人”(帽子公司广告语)则不可用,因为其原型是“以貌取人”,带有贬义色彩,广告化用后的意思是“根据‘帽子’来‘取人’”,似乎是在告诉受众可以“以帽取人”,这样的广告容易造成误导。

其次,商家在使用成語广告时除了要根据商品本身的特性改造成语外,还应注意成语广告书写的格式,要用引号或者醒目的字体、颜色把成语广告中改换后的词素标注出来,提醒受众不要将其与原字混淆。这种方法能较好地消除成语广告可能造成的误导。如“灵机一动,码到成功”(某打字机广告语)、“胖胖减肥,心宽体不胖”(某电脑减肥治疗仪),若能分别写成“‘码’到成功”和“心宽体‘不’胖”,这样既可避免成语广告的误导,又能突出重点,展示产品的特点,可谓一举两得。

在成语教学中的问题处理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正视成语广告的问题。不少教师认为,正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对于入眼入耳的新事物很敏感,这些事物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成语广告也是新事物,如果让其流传,无疑会给学生的认知造成混乱,给他们的语言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不少人反对在语文教学中混入这些“不规范”的语言。然而,成语广告这个“毛病”已然存在,它不会因为一些人的反对而从此消失。所以,语文教学不应该避而不谈成语广告的问题。

不可否认,中小学生主要应学习规范的语言,但所有的学科学习都不应该回避现实生活,如果把学习与生活割裂开来,那么学生最终获得的只能是机械的知识。语文学习也要联系生活,生活中出现了某种现象,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将其引进课堂,进行实例分析。因此,面对成语广告,语文教师应该重在引导学生对之进行辨析,使学生对成语有个正确的认知。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强调广告成语与书面成语的区别,让学生对广告成语和书面成语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所区分;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辩论,讨论成语广告的利弊;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群众对成语广告的看法,进而培养他们学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成语广告的例子,列成表格,与书面成语进行对照,并用字典、辞书查找书面成语的正确意义,让学生在对比学习中,更深刻地理解、记忆书面成语。当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成语广告中语言创新的技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成语广告也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鲜活素材。

正如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郭龙生所说,语文教育要重视这个(成语广告)情况,必须在语文教学阶段把好关,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活生生的语言使用例子作为教学素材,分析作者的原意和达到的效果,教会学生如何创新地使用语言。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成语,还可以掌握现实生活中语言应用的技巧,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存,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

成语广告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巧妙,可以增强语言的活力,推动语言向适应时代需求的方向发展;如果只是盲目跟风,不加节制地粗制滥造,就很容易造成语言环境的混乱,为害甚大。因此,我们应该发挥成语广告的正面作用,做好引导和规范,不断丰富和发展汉语的内涵。

(责编 欧金昌)

篇5:成语广告词

1、水产品:鱉来无恙

2、饭店:食全食美,笨鸟鲜肥

3、磁化杯广告:有杯无患

4、某洗液:一洗了之

5、沙发:软硬兼施,外柔内钢

6、书店:书式生活

7、方便面:我想泡你

8、浴器广告:随心所浴

9、房地产广告:随寓而安

10、石灰店:白手起家

11、瓜子:开心一嗑

12、鞋帽:无鞋可及,足下生辉,一戴添骄,以帽取人

13、网吧:一网情深

14、水杯:有杯无患,有口皆杯

15、蚊香:默默无蚊

16、锁具:别无锁求

17、医药:无胃不治,咳不容缓,有痔之士,有痔无恐,快治人口,牙口无炎,肠治久安,一步到胃,无屑可击,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18、衣服广告:百衣百顺

19、牙膏:牙口无炎,清新一天、从齿开始

20、电脑:百文不如一键

21、服装:望眼欲穿,开门见衫,衣衣不舍,衣名惊人

22、电冰箱广告:心心箱印

23、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

24、蚊香广告:默默无蚊

25、电话:千里音缘一线牵

26、牙膏广告:牙口无炎

27、浴池:随心所浴

28、蜂蜜:口蜜腹健

29、酒水:饮以为荣,天尝地酒,喝酒必汾、汾酒必喝

30、传呼机:百呼百应

31、炖鸡店:鸡不可失

32、饺子店:无所不包

33、警报器:一鸣警人

34、味精:领鲜一步,鲜为人知

35、芯片:得芯应手

36、蛋糕:步步糕升

37、音响:一呼四应,声东击西

篇6:有关成语的广告词

2.随心所欲——随心所浴(热水器、浴霸)

3.一代天骄——一戴添娇(文胸)

4.自始至终——痔始至终(痔疮药)

5.有恃无恐——有痔无恐(痔疮药)

6.其乐无穷——骑(棋)乐无穷(摩托车、文化用品)

7.一统天下——一桶天下(酒、方便面)

8.无所畏惧——无所胃惧(胃药)

9.无微不至——无胃不治(胃药)

10.无毒不丈夫——无读不丈夫(书店)

11.无与伦比——无与轮比(轮胎)

12.稍胜一筹——烧胜一筹(快餐馆)

13.心服口服——口服心服(矿泉水)

14.亭亭玉立——挺挺玉立(丰乳产品)

15.一见钟情——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

16.百依百顺——百衣百顺(服装、电熨斗)

篇7:有创意的成语广告词

有创意的成语广告词

1步步为赢(步步为营)

酒负胜名(久负盛名)

天尝地酒(天长地久)

有杯无患(有备无患)

鳖来无恙(别来无恙)

一明惊人(一鸣惊人)

九酒归地(九九归一)

钙世无双(盖世无双)

默默无蚊(默默无闻)

有创意的成语广告词

21、终身无憾——终身无汗(空调)

2、见异思迁——见伊思迁(房地产)

3、誉满全球——浴满全球(热水器、浴池)

4、实事求是——食事求是(饭庄)

5、脍炙人口——快治人口(消炎药)

6、难言之隐——男言之隐(男科病)

7、别无所求——鳖无所求(口服液)

8、引以为荣——饮以为荣(饮料)

9、依依不舍——衣衣不舍(服装、洗衣)

10、以貌取人——衣帽取人(服装)

11、默默无闻——默默无蚊(驱蚊器)

12、有备无患——有杯无患(磁化杯)

13、有口皆碑——有口皆杯(水杯)

14、随遇而安——随寓而安(宾馆)

15、刻不容缓——咳不容缓(咳嗽药)

16、面面俱全——面面聚全(面馆)

17、一气呵成——一气喝成(可乐)

18、随心所欲——随心所浴(热水器、浴霸)

19、一代天骄——一戴添娇(文胸)

20、自始至终——痔始至终(痔疮药)

21、有恃无恐——有痔无恐(痔疮药)

22、其乐无穷——骑(棋)乐无穷(摩托车、文化用品)

23、一统天下——一桶天下(酒、方便面)

24、无所畏惧——无所胃惧(胃药)

25、无微不至——无胃不治(胃药)

26、无毒不丈夫——无读不丈夫(书店)

27、无与伦比——无与轮比(轮胎)

28、稍胜一筹——烧胜一筹(快餐馆)

29、心服口服——口服心服(矿泉水)

30、亭亭玉立——挺挺玉立(丰乳产品)

31、一见钟情——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

32、百依百顺——百衣百顺(服装、电熨斗)

33、十全十美——食全食美(饭店)

34、无可替代——无可替带(透明胶带)

35、一鸣惊人——一明惊人(眼镜)

36、一往无前——一网无前(网络)

37、一往情深——一网情深(网吧)

38、百闻不如一见——百闻不如一键(打印机)

39、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石化小,小石化了(治结石病)

40、贤妻良母—— 闲妻良母(洗衣机)

41、乐在其中——乐在骑中(赛马)

42、步步高升——步步糕升(蛋糕)

43、万事俱备——万室俱备(房产公司)

篇8:江西拟立法禁止广告篡改成语

国家机关发挥带头作用, 公务员除执行公务时确需外,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语用字;广告不得滥用同音字、谐音字篡改成语、词语, 拒不改正的, 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10月7日, 记者获悉, 江西省拟立法对广告篡改成语的现象进行严惩。《办法》规定广告应当以普通话、规范汉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不得使用繁体字和已经废止的异体字、简化字;不得滥用同音字、谐音字篡改成语、词语。广告用语用字违反规定的, 均要受到严厉处罚。除了规范广告用语以外, 《办法》还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标牌、地名、公共场所、企业和商品名称等用语用字进行规范, 明确应当使用规范汉字。此外, 对于需要使用外国文字或者外国企业字号的, 规定应当与规范汉字同时使用或者译成规范汉字。

篇9:保护传统文化,广告词禁改成语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3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推行规范汉字,既是学习母语、尊重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遵纪守法的要求。

7月31日上午,《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简称为《办法》)经海南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今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办法》规定,广告用字不得使用错别字、繁体字和已经废止的异体字、简化字,不得用谐音篡改成语。对违反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拆除,并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近日,江西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对《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草案)》进行了一审,随后将该草案及其说明对外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快”“治”人口的药品广告、“闲”妻良母的洗衣机广告等等这些改动成语、词语的广告词今后有可能被叫停,乱改成语拟最高罚万元。

随着各省《办法》的相继出台,群众立场逐步两极分化,针锋相对。

媒体声音

有媒体称:广告追求的就是创意,追求视觉冲击。“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一戴添娇”——某女帽广告;“咳不容缓”——某咳药广告……这些富有创意的广告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被我们深深地记住。从广告的效应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消息一出,便有网友跟帖,认为上述观点过于片面。十分简单的或者可以说根本没有理解在广告行业内“创意”一词的意义。更进一步地说,只能想出恶搞语言文字这类有损法律尊严与道德规范的无聊创意的广告公司,是不被业内需要的。诚然,广告行业隶属于商业圈内,其第一职能肯定是宣传推广,赚取利润。但若因此摒弃文化理念,弃社会道德与公共安全底线于不顾,即便另类广告吸引了再多的眼球,商家也会给人留下恶俗印象。

业内建议

上海汉唐国际广告公司群创意总监黄伟表示:“其实两省推出的《办法》早在很多年前国家就已经出台,但是这些年广告词‘篡改’成语的现象依然存在说明这块的市场需求还在,所以这种现象是禁止不掉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并且很多学者担心我们的传统文化会遭到冲击或者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我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几千年沉淀的文化不可能因为广告词‘篡改’成语这种事而改变。《办法》越来越严格,这已经不是对广告创意的限制,而是对人类创造力的打击。文字跟符号本身就是一直在改变中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如果非要限制文字的变化,那本身也是文字、文化的可悲。”

海南师范大学郭敏老师对于政府出台措施禁止广告语篡改成语表示支持:“广告作为媒体服务于大众,对于一些变异的、有歧义的字眼应尽量避免使用,随意改变成语将误导青少年。我支持海南省实施《办法》,广告中用字不得使用错别字、繁体字和已经废止的异体字、简化字,不得用谐音篡改成语。随意改变成语字眼的做法是不行的,广告用语不是单一的问题,广告也是一种媒体,承载着信息传递的义务,对于一些变异的、有歧义的字眼应尽量避免使用。如果真的这样下去,就会导致语言向一个很不好的方向发展,造成汉语言的不规范化,同时也让消费者从心理上产生厌烦,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并且,目前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规范用语、用词有助于提升国际旅游岛品牌形象。”

篇10:乱改成语的那些广告词

2. “鳖”来无恙(补品广告)

3. 一“明”惊人(眼镜广告)

4. 默默无“蚊”(驱蚊器广告)

5. 无可替“带”(透明胶带广告)

6. 一“网”情深(网吧广告)

7. “琴”有独钟、一见钟“琴”(钢琴广告)

8. 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

9. 终生无“汗”(空调广告)

10. “衣帽”取人(服装店广告)

11. “衣衣”不舍(某洗衣店广告)

12. 万“室”俱备(某房产公司广告)

13. 步步“糕”升(某蛋糕广告)

14. 一“不”到“胃”(胃药广告)

15. 乐在“骑”中(赛马广告)

16. 百“衣”百顺(电熨斗广告)

17. “烧”胜一筹(快餐店广告)

18. “闲”妻良母(洗衣机广告)

19. 以“帽”取人(帽子公司广告)

20. 大“石”化小、小“石”化了(治结石病广告)

21. 百闻不如一“键”(打印机广告)

22. 好色之涂(涂料广告)

23. 有痔无恐(治痔疮药广告)

24. 随寓而安(花园公寓广告)

25. 闻“机”起舞(跳舞机广告)

26. 领“鲜”一步(海鲜广告)

27. “快治”人口(口腔门诊广告)

28. “礼”所当然(礼品店广告)

29. 步步为赢(游戏广告)

30. 酒负胜名(酒品广告 )

31. 天尝地酒(酒品广告 )

32. 有杯无患(杯子广告)

33. 九酒归地(酒品广告 )

34. 钙世无双(钙片广告 )

35. 喝喝有名(饮料广告)

36. 鸡不可失(烧鸡广告)

37. 投笔从融(钢笔广告)

38. 盒情盒理(包装盒广告)

39. 别具一革(皮革广告)

40. 穿流不息(衣服广告)

41. 股往金来(股市广告)

42. 首屈一纸(纸品广告)

43. 无胃不治(胃药广告)

44. 饮以为荣(饮料广告)

45. 别无锁求(锁头广告)

46. 食全食美(美食城广告)

47. 精益求金(金饰品广告)

48. 洗出望外(洗衣粉广告)

篇11: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 广告词

【成语】顾曲周郎

【解释】: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成语】锦囊妙计

【解释】: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成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解释】: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成语】赔了夫人又折兵

【解释】: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成语】坚壁清野

【解释】:坚壁:坚固壁垒;清野:清除郊野。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出处】:《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成语】:舌战群儒

【解释】: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成语】空城计 【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故事: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大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成语】割须弃袍 【解释】: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示例】:曹操“割须弃袍”的事迹广为流传。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解释】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

一个重要条件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 【解释】: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出处】:《三国演义》第二五回

【成语】单刀赴会

【解释】: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出处】:《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 【示例】: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看鲁肃如何近我。◎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

【成语】刮骨去毒

【解释】: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成语】七擒七纵

【解释】: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成语】纵虎归山

【解释】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示例】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

【成语】七步之才 【解释】: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成语】七步成诗 【解释】:称人才思敏捷。【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成语】一身是胆

【解释】: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成语】过五关,斩六将

【解释】:过了五个关口,斩了六员大将。比喻英勇无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关云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成语】把薪助火 【解释】: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此外,还有:

望梅止渴、如鱼得水、妄自菲薄、吴下阿蒙、乐不思蜀、三顾茅庐、计日而待、不毛之地等。

歇后语:

一、关于刘备的歇后语: 1.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刘备卖草鞋——本行 4.刘备的江山——哭来的

二、关于张飞的歇后语: 1.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2.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3.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4.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5.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6.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三、关于关羽的歇后语: 1.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2.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3.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4.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5.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四、关于曹操的歇后语:

1.曹操吃鸡肋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3.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五、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1.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2.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4.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5.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6.诸葛亮草船借箭 ——有借无还

7.草船借箭 ——满载而归(巧用天时)8.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9.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六、其他歇后语: 1.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相情愿)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2.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4.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5.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6.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7.阿斗的江山——白送

宣传漳州特产的广告词:

1.漳州片仔癀是您居家旅行的必备良药。2.漳州水仙,香飘四海,人皆知。3.品平和蜜柚,享甜美人生。4.青梅一小颗,酸甜润心房。

篇12:浅谈广告成语

汉语言文学08级2班

0801410226 黄樱

广告是某种特定的需要,自从有了商品生产和交换,广告也随之出现,广告是存在于世界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作为商品促销手段,广告的关键就是要吸引人,能引起大众的关注就是它的关键任务了,而为了这一目的,商品推销者无所不用其极,在广告上下足了功夫,对成语的活用、化用就是广告商推广产品常用的手段之一,我们称这种广告中的成语叫广告成语。

广告成语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广告成语指的是在具体的广告文案中出现的成语或成语形式,而广义成语因为很少人将其列入广告成语的研究范围,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对广义广告成语进行阐述。狭义的广告成语又有直接成语和间接成语两种。直接广告成语是指:不改动原成语的文字,通常也不解构原成语的意义单位。例如:

一夫当关——双鱼牌挂锁广告。该广告显示了该锁的特点:坚固、安全,使人联想到其良好的防盗功能。

一毛不拔——三十年代在上海滩,一则梁新记牙刷的广告,让人联想到了牙刷的质量上乘,不掉毛。

衣带渐宽终不悔——常忆宁红减肥茶,这一广告,为常忆宁红减肥茶打出了“有效”这一重要功能标语。

这些广告中的“一夫当关”“一毛不拔”“衣带渐宽终不悔”都是原成语的直接运用,是一种用典的修辞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得广告变得含蓄而典雅。活用成语不但使得该广告更易记,同时增加了该广告的文学性。

间接广告成语,是指:经过对原成语做出某种适应广告对象的改造后,形成的只适用于特殊广告对象专门使用的“成语形式”。也就是广告中成语新编的形式。在实际运用中,这种间接广告成语往往以谐音文字形式,来篡改原有的传统成语。进而产生一些新的、具有借助意义的、可以指向具体商品或特殊对象的成语形式的意义组合。例如:

首屈一“纸”(首屈一指)——纸张广告;“骑”乐无穷(其乐无穷)——摩托车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治疗结石的胆舒胶囊广告;“咳”不容缓(刻不容缓)——止咳药广告;默默无“蚊”(默默无闻)——蚊香广告,等等。

这些成语都是在广告中得到了新编、化用。与上面说到的成语引用不同,对成语的重新改造、新编、化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有的广告成语新编,不但新奇有趣,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同时大大增加了广告的艺术魅力,是属于成语新编的优秀类型,但极佳的成语新编广告只是少数,广告新编成语的滥用也占现代市场的很大一部分,真是令人堪忧。例如,有一种妇女服用的“美媛春养血口服液”,它的广告语叫“新血来潮”,显然是由成语“心血来潮”改编来的,其目的大概是想宣传“美媛春”有助于妇女月经期间的新陈代谢,有益于生血养颜。然而“来潮”是指如潮水般涌出,那么“新血如潮水般涌出”会使人联想到什么呢?而且妇女月经期排出的血并不是新血,如果是新血,那就糟了。这种广告不但违背了事理逻辑,违背了语言运用的规律,而且该新编成语也让人感觉很不典雅。“鸡不可失(机不可失)”“口蜜腹剑(口蜜腹健)”等都是很不合适的广告新编篡改成语例子。

篇13:成语广告词

《光明日报》文章指出, 一段时间来, 一些商家为追求广告效应, 吸引“眼球”, 玩起了文字游戏, 给一些成语改头换面, 如“默默无蚊”“快治人口”“咳不容缓”“有痔无恐”“口蜜腹健”“随心所浴”等。这些叫人记不住、理不清、咬不准的汉语成语经人“宰割”, 拼凑得“面目全非”。这些所谓的广告创意, 不仅改变了成语的本意, 给人以一种胡乱搬用、牵强附会的感觉, 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亵渎。随意改变成语字眼造成了语言使用的混乱, 已经对国语的使用和青少年的国语教育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广告承载着信息传递的功能, 广告篡改汉语成语, 直接造成广大受众的认识模糊, 心中无数, 甚至曲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尤其是青少年正处于求知的旺盛时期, 当他们生活的环境四处都是用谐音篡改的成语时, 孩子们的视线和判断能力会被误导, 他们会误以为成语原本就是这样。现实中不少学生在成语、词语使用时经常写一些同音、谐音的错别字, 可见其危害之深重。倘若任由此现象蔓延, 篡改过的成语将泛滥成灾, 成语将失去最初丰富的含义, 那真是对民族文化的糟蹋。规范使用汉字就是尊重我们的民族文化, 每个中国人, 都应认识到汉字的使用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人人都要增强爱护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的自觉性。当前整治广告“篡改成语”, 就是基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而作出的有力回应。文字规范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文化源远流长, 造就了它极其丰富的内涵, 我们应当将其发扬光大, 而不应以谬误人。解决一些广告用语混乱的问题, 可以说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篇14:汉语仿拟成语广告的认知分析

突显原则

人类具有确定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认知能力,这是形成突显原则的认知基础。Ungerer&Schmid认为,当今的认知语言学主要由三种方法表征,即经验观、突显观和注意观。突显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突出程度决定的。突显原则主要包括图形-背景理论和语音隐喻。

图形-背景分离(figure/ground segregation)的观点是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于1915年首先提出来的。他用“脸/花瓶幻觉图”(face/vase illusion)对图形和背景进行区分,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可互换性,后来由完形心理学家或曰格式塔心理学家借鉴用来对知觉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知觉场始终被分成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这部分知觉场,是看上去有高度结构并被知觉者所注意的那一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细节模糊、未分化的部分。人们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关系借助于完形心理学,是Talmy首先将其引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他(2000:315)同时还指出,图形与背景在语言中具有的本质特征分别是“具有未知的、需要确定的时空特征”以及“作为参照实体,具有可以标明图形之未知性的已知特征”。

语音隐喻(phonetic metaphor)这一术语是国外学者Fónagy于1999年提出的,但他对这一现象的论述实际上是关于语音(包括发音方式)与其所指对象或所表意义之间相似性关系的问题。李弘(2005)主张按照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的定义从语音层面来论述“跨域喻指”的隐喻现象。李弘认为语音隐喻是用一个象征单位(一种音义关系)来喻说或激活另一个象征单位。实际上,语音隐喻是通过语音相似性而进行的跨域映射,即跨域映射发生在两个意义上往往互不相关但在发音上却相同、或较为相似的域之间。

构式压制理论

构式语法主张将一切语言单位视为“构式”,且聚焦于它在讲话人心智中的表征规律,强调将句法、语义、语用等因素结合起来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构式压制理论包括构式压制、构式传承和参照点。

构式语法认为,当动词的参与者角色结构不能与构造的题元角色结构完全对应匹配时,构式就可能“赋予”或“强加于”动词以额外的角色,这就叫构式压制,或压制规则。Goldberg(1995)主要是从“构式”可对“动词”产生压制作用的角度提出该规则的,她指出:“构式可强制词汇项产生出系统性相关的意义。”Michaelis(2005)将这一机制称为“压抑原则”(Override Principle),并将其定义为:“如果一个词汇项在语义上与其句法环境不兼容,词汇项的意义就当遵守其所嵌入运用的结构的意义。”Taylor(2002)认为,压制既可以发生在语义层面,也可以在语音层面。

Goldberg将构式与构式之间的关系定位于“传承性关系”,并以此来描述构式的结构性网络。她指出:“构式形成一个网络,它们由传承关系连接起来,传承关系为许多特定构造的属性提供了理据”,“当且仅当构式B从构式A传承其特征,那么A就为B提供了理据。”很显然,她主张用传承性关系来解释构式之间的关系,或用其来为构式之间的理据性关系作一个统一的解释。

Langacker于1991年提出了认知参照点模型(reference-point model),并于1993发展为参照点构造。该构造包括概念者C(conceptualizer)或者称为认知者、认知域D(dominion)、讲话者的出发点R(refererence)、参照点RP(refererence point)、认知者说话的目标点T(target)以及心智路径(mental path)。

“有‘杯’无患”的PC认知分析

仿拟成语“有‘杯’无患”(本体成语:有备无患)曾被哈磁杯制造商作为广告,现根据上文提出的PC模式进行分析,同时按照构造语法的常规思路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语音四个层面对仿拟成语广告“有‘杯’无患”的认知机制作出全面解释。

句法特征一:句法突显

根据PC中的突显原则,首先,人们很自然地将“有‘杯’无患”视为图形F,本体成语“有备无患”则当作背景G。其次,在图形F中,其变异部分“杯”字又成为最突显的成分,即图形F’,而在本体成语中的“备”字则是F’的背景G’(参看图1)。因此,人们认识图形F’通常经历两次认知的过程。

仿拟成语“有‘杯’无患”中最突显的成分是“杯”(图形F’),词性为名词,在仿拟成语中的第二个位置,“杯”字在广告中用引号加以凸显,轻易达到一种“突显”效果,为广告注意价值的实现从本质上给予了很好的解释。

句法特征二:句法压制

如图1所示,首先本体成语构式“有备无患”(G)向其下位构式仿拟成语“有‘杯’无患”(F)进行压制,使其在字数、句法上与本体成语协调;其次,“备”(G’)压制“杯”(F’),使其在词性上与G’协调。压制的结果:G与F的字数相等,句法一致,均是主谓式结构;G’与F’的词性一致,都是名词。因此,“有‘杯’无患”取得了良好的压制效果,即传承了本体成语的结构和词性,获得较高的认可度,为语义上从其本体成语的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语义特征一:語义突显

nlc202309040056

原来四个字的整体成语,换用一个“杯”字且置于引号之中,正是这种突显手段达到了广告效应,引起人们关注“杯”字所指代的语义。当人们借助语境获悉“杯”指代“哈磁杯”时,“杯”字语义得到进一步突显,“哈磁杯”品牌也自然得到突显,人们进而关注整个仿拟成语所传达的意义。

语义特征二:语义压制

语义压制是指F’受到G’的压制,使其在句法和语义上与本体成语相互协调的过程。由于“备”与“杯”在词性上都是名词,前者意为“准备”,可泛指“准备任何东西”,后者指“哈磁杯”,故两者在语义上协调。因此,F’的语义与本体成语“有备无患”的构式义取得一致,仿拟成语“有‘杯’无患”取得良好的压制效果。其良好的压制效果既保证了仿拟成语F能从本体成语G承继最大限度的信息,也提高了F的接受程度。

语用特征一:语用突显

仿拟成语广告通常利用图形传达商品的显著信息,例如,商品的品牌、种类、特征或功能。原来四个字的整体成语“有备无患”,换用一个“杯”字且置于引号之中,即“有‘杯’无患”,正是这种突显手段达到了广告效应,“杯”字突显了哈慈杯的品牌和种类。

语用特征二:语用压制

F和G,F’与G’,它们既是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同时也是目标点(T)与参照点(RP)的关系。因此,F和F’的建构和解构皆受其相应的参照点G与G’所压制。“哈慈杯”广告商为了让其产品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选择了成语这种家喻户晓、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作为宣传其产品的文字媒介,但不是所有的成语都适合。因此,根据产品的品牌、类型等特点,选择恰当的成语便成了重中之重。因为本体成语的意义制约着广告所要传达的意义,因此两者的关系显然就是参照点(RP)与目标點(T)的关系。同理,本体成语中的“备”与仿拟成语中的“杯”的关系也如此。

在构式压制、传承过程中,本体成语的相关信息或得以成功传承,或受到修改,仿拟成语的不同寻常的语用意义也因此而产生。其简练归诸于仿拟成语能从本体成语中成功继承本体成语的相关信息;仿拟成语的F’受到本体成语构式压制而产出了特别含意,导致仿拟成语与本体成语的意思同中有异,其不同寻常的幽默意义则因此产生。

语音特征分析一:语音突显

“有‘杯’无患”属于谐音类仿拟成语,由于“杯”与“备”语音相谐,人们易于通过“杯”字联想到本体成语“有备无患”中的“备”字,究其原因,乃是语音隐喻机制在起作用。语音隐喻是用一个象征单位(一种音义关系),即仿拟成语中的“杯”来喻说或激活另一个象征单位,即本体成语中的“备”。因此,“杯”字的突显得以进一步加强,让人过目难忘,进而吸引人关注整个仿拟成语所传达的特别意义。

语音特征分析二:语音压制

鉴于语音相谐是谐音式仿拟成语的基本要求,因此,F’的选择必须以G’的读音为参照点,即F’的选用受到G’在语音上的压制。压制的结果是“杯”与“备”声母和韵母一致,只是音调上不同,语音压制效果良好。

运用PC从句法、语义、语用和语音四个层面分析“有‘杯’无患”,我们可以发现,在仿拟成语中,图形和背景的视觉感知体现为F与G,F’与G’,而参照点和目标点的心智接触则体现为G与F,G’与F’。因此,视觉和心智感知的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仿拟成语构式。该独特构式的认知机制是突显和压制,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和语音四个层面上体现出来。“有‘杯’无患”个案研究具有普遍性,其他成语的仿拟遵循同样的认知机制,PC模式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Goldberg,A. E. 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2]Michaelis,L. A. Entity and event coercion in a symbolic theory of syntax[M]. In J. ?魻stman & M. Fried (Eds.),Construction grammars: Cognitive grounding and theoretical extension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5: 51-56.

[3]Talmy,L.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 Concept structure systems.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2000.

[4]李弘.语音隐喻初探.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3).70-74.

|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编校:武 琼

上一篇:浦口二中201下一篇:文具争论会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