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青年医师事迹材料

2023-05-06

第一篇:优秀青年医师事迹材料

优秀医师事迹材料

优秀医师事迹材料一

张大宏,男,1967年1月出生,1990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萧山人民医院从事泌尿外科临床专业工作。参加工作后以科室为家,视病人为亲人,勤奋好学,很快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并且取得泌尿外科主治医师资格。1994年5月调入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并相继升为副主任,主任医师。XX年11月调入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担任泌尿微创中心主任。

刚参加工作时,张大宏同志还是一名住院医生。为了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他曾在科室24小时值班长达一周之久。住院医生的几年里他接待了大量的病人,上了所有能上的手术,也给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其后的工作中始终保持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保持谦虚谨慎,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不管是酷暑严寒还是白天黑夜,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生病不适,只要病人需要或同行召唤他大都能随叫随到,保持着极高的工作热情,做着一名用心的外科医生。

从医以来,他始终不忘记坚持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XX年初,当泌尿微创在国内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的时候,他便以敏锐的目光认识到这将是泌尿外科今后发展的主流方向,并全心身的投入到这一全新的领域之中。XX年初,他就连续在泌尿外科权威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上发表8篇关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文章,其学术及临床指导价值很高,非常值得同行借鉴与学习。XX年张大宏同志调入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创立泌尿外科微创中心,并担任首任中心主任。之后,他一方面努力培养科室年轻一代医生,另一方面开拓微创思路,扩大腹腔镜的适应症。很多二次或多次手术或复杂性手术,在他看来应该努力成为腹腔镜手术的新适应症,以减少患者手术痛苦。调入后第一年,他就联合泌尿外科肖家全主任成功进行了省内首例腹腔镜活体供肾取肾移植手术,很好的填补了省内空白。至XX年已成功进行5例腹腔镜活体取肾手术,至今全部供受者生活状态良好。这在省内外赢得了非常好的声誉。自从XX年张大宏同志调入浙江省人民医院并且成功创办泌尿微创中心以来,泌尿外科病人数量激增,增长率高居各全院各科室前列,他每天同科室人员一起超负荷工作,并成功创立早晚双查房制度,为保证科室的医疗安全,服务质量以及业务发展作出了自己的全部的努力和贡献。平时他总是这样教导年轻一代医生,要作一名用心的外科医生。作临床医生首先要细心,面对患者要耐心,作科研要有恒心。这样用心的外科医生才能成为一名技术高操、品德优良的外科医生。他正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XX年的10月2日,正当大家为祖国的生日而欢庆之时。医院急诊室收到一名外伤患者,经诊断考虑外伤性肾破裂,而且患者出现血压不稳,休克的症状,生命极其危险。唯一的急救措施就是急诊手术。这时泌尿外科值班医生是一名年轻医生,如此难度且变数众多的手术肯定难以胜任。这时他一方面作了手术准备,另一方面考虑手术难度直接联系张大宏医生。这时张大宏正在家里陪自己的女儿与爱人,因为平时匆忙的他难得能抽个时间陪陪妻女。当接到电话,他二话没说,简单的一句“有急诊,我走了”便赶向医院。经过3个多小时的急诊手术,患者脱离了危险。他平时经常会聊起,自己可能是个好医生,但绝不是个好丈夫,更不是个好父亲,自己欠妻女的真的很多。XX年一名外地患者远道慕名来求张医生看病,不巧途中遭遇小偷钱包被盗。不但看不成病,而且回家与吃饭都成了问题。张医生热情地接待了这名患者,并且非常同情他的不幸遭遇,结果张医生自己掏钱帮这名患者作了化验、配药,而且临走时还给了那名患者200元钱的路费。由于张大宏医生手术技术高操,求医者络绎不绝,自然有不少人会送红包给他。每当这时他总会婉言拒绝,实在当时拒绝不了的,在手术以后他就会通过不同方式交还给患者,有时通过下级医生转交,有时悄悄把钱存入患者的住院费中,有时出院时直接交还给患者。

从医以来,张大宏同志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40余篇,在省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60余篇,先后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4项,其中纳米膀胱的研制为今后膀胱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最近他又投身于可吸收泌尿外科支架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又将给广大患者带来新的福音。XX年张大宏同志荣升为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在他看来这既是荣誉,又意味着新的使命。先后几年里他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0名,这几名优秀的学生现已在全省各大医院崭露头角。这意味着他即将迈向另一个高点。XX年他的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手术获得医院创新奖第一名,XX、XX年他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以及腹腔镜活体供肾取肾移植术又连续获得医院创新奖第一名。XX年他创立的泌尿微创中心又获得卫生部腔镜示范培训基地。XX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又主动积极组织全科同志向灾区捐款,向灾区奉献爱心。

细心,耐心,恒心,还有爱心,是张大宏同志对用心最好的诠释。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他始终怀着这样一颗为患者服务的心奋斗在医疗战线上。

优秀医师事迹材料二

王良,男,1963年生,汉族,海南省海口市人,无党派。1984年毕业于海南医学院。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世界卒中组织(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WSO)会员,海南省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海南省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王良医生爱岗敬业,对医术精益求精。他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对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疑难急危重症病例有较丰富的经验。近5年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余篇,课题《脑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USPIO-MRI研究》获海南省自然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和海南省卫生厅立项,另外还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王良医师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党的改革开放的系统方针政策,学习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爱院爱科室如家,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爱岗、敬业、积极进取、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解除病人的疾患及痛苦,多次拒收红包、受到病人的好评。

王良医师为省、市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学专家,曾参与海南省毒鼠强中毒事件患者的抢救工作、海口市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特别是在毒鼠强中毒患者抢救工作中,因表现良好,作用突出,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王良医师心系“”四川汶川大地震,积极要求到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参与救治工作,虽未成行,但积极捐款捐物,并多次携妻女以家庭为单位为灾区人民捐款,总金额上千余元。

王良医师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是世界卒中组织(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WSO)会员,中华医学会会员,海南省医师协会会员,海南省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海南省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近五年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一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副主编学术专著1部。目前主持科研项目一项《脑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USPIO-MRI研究》获得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立项和海南省卫生厅立项。所参加的科研课题有3项。《头部亚低温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及磁共振波谱研究》和《GST∏在皮质发育障碍大鼠癫痫耐药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获得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亚低温联合高压氧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获得XX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他带领神经内科在医院率先开展临床路径的工作,亲自培训医院和科室医护人员,编写临床路径的各种表格,指导检查其实施情况,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新大楼的建设中,他积极设计神经内科病房和卒中单元,经常跑工地,流畅的工作流程获得了医院领导的好评。

王良医生工作二十多年来,勤勤恳恳,除为了照顾父母亲手术外,从未休过公休假。XX年神经内科建科之初,人员缺乏,仅有五位医师,而二线医师只有二人,他既要管病房、上二线,又要出专科门诊,工作极其辛苦。王良医生XX、XX、XX、XX考核均优秀。 XX年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建科伊始,神经内科每天在床住院病人不到30人,月收入不足40万元。王良医师任神经内科副主任,他紧密地把全科医护人员团结在一起,使神经内科的面貌焕然一新,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原来37张病床住不满,现在80张病床不够住;原来月收入不足40万元,而今月收入均在150万元以上;原来医疗投诉多,现今感谢、表扬医护人员的多。他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引进博士、硕士多名,而且派出多名医护人员到湘雅医学院学习深造、攻读硕士学位。他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年来开展的多普勒脑动脉微栓子监测、经颅超声辅助溶栓治疗、脑局部亚低温治疗新技术新项目已应用于临床。今天,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团队,以鲲鹏展翅之势,再创辉煌,向着更高的目标飞翔! 优秀医师事迹材料三

王小雄,男,汉族,1962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同年至琼海市人民医院工作,现任中共琼海市人民医院总支书记、兼中共琼海市卫生局党组成员;海南医学院内科教授;海南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海南医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南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海南医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南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社常务理事。

1983年,王小雄从海南医学院毕业分配到琼海市人民医院工作。从业20多年来,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从一名精通医术的心血管内科医生成长为一名院长。他以永不休止的攀登精神和创新精神,潜心于心血管内科的研究,有力推动了医院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他用炽热的情怀,走出闪光的足迹。

在2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王小雄院长始终秉承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体现了一名卫生工作者的优秀品质,是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

作为一名医生,王小雄技术精湛、医德高尚、业德斐然。他真正做到把病人当亲人、把工作当乐趣、把医术当艺术、把青春献给党。他是人民心目中的好医生。

王小雄视病人如亲人。他经常说:“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天职,病人找到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绝不能让病人感到失望。”

在琼海市人民医院,乃至整个万泉河畔,人们大都知道,只要是为病人的事情找到王小雄,他从来没有推诿过,也从来没让人失望过。他经常叮嘱值班医生说:“只要是为病人的事,诊断治病有困难的事,不管什么时间,即使是深夜,也一定要打电话叫我,千万不要有顾虑”。

他对病人总是一视同仁,对有困难的患者更是倍加关心。作为心血管内科医生,所面对的大多是中、老年患者,作为急诊科主任,所面对的大多是意外受伤的普通劳动者或者老人、小孩。王小雄深知这类患者在一个家庭中的作用和地位,深知患者内心的痛苦,深知患者带给普通家庭的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他总是千方百计为患者设计最好、最适合、最省钱的治疗方案,尽量及时地为他们治疗。对于一些经济特别困难的病人,王小雄不但为他们治病,还自己掏腰包,帮助他们安排住宿,甚至替他们买必要的生活用品以及回程的路费。

王小雄廉洁行医是有名的,他从不收“红包”。在医院有时看到他在前边跑,有人在后面追的场面,那是他在躲病人的“红包”。每当人们看到这样的场景,都会向王小雄投去敬佩的目光。

在琼海市人民医院,王小雄是获得病人表扬最多的一位医生。表扬信来自全市各地及省内外。据办公室的同志讲,有好几次出现过两拨病人和家属同时来医院表扬王小雄的情景。

王小雄作为琼海乃至省内较知名的心血管内科专家,经常还要外出为一些不方便去医院的疑难重症患者治病。他每次外出都十分节俭,总是风尘仆仆,来去匆匆,从不给对方添任何麻烦,而自己却是竭尽全力的投入工作。一个寒冷的冬夜,琼海市会山镇一个偏远村庄的一位姓盘的中年男人突发心脏病,接到求援后,王小雄立即出发。由于当时急诊科的两部救护车已全部出去接诊,为了赢得时间,他带着二名护士坐上一辆出租车,昼夜冒着寒风赶到会山,连杯水都没顾上喝就为患者治病。

还有一次,琼海市中原镇的一位退休干部由于长期患有心脏病而导致突然心肌梗塞,生命垂危。在治疗不见好转的情况下,当地医生开始失去信心,家人也准备为其准备后事。但这位退休干部的女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与王小雄取得了联系。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王小雄亲自来到中原,经过认真诊断,重新制订新的治疗方案,全力以赴为这位患者进行治疗,最终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类事情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王小雄对病人的满腔热忱和无比关爱,还体现在给予他们极大的心理安慰,激发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新生活。王小雄的这招“心理治疗法”在实践过程中还发挥出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王小雄把工作当乐趣。他说:“我不仅把工作当作责任,更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不管我熬了几天几夜多么的疲惫,不管家里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一旦上岗,一切烟消云散。我面前只有病人,每一个病人都有一段故事,让我同情,让我尊敬。”

王小雄在心血管内科辛勤耕耘的21年。特别是担任急诊科主任期间,累计参加4500余例患者的抢救工作。如果把这个数目字分析一下,那么平均每周要抢救10余例患者,每天起码也要抢救1例。所以,这个数字是高强度劳动的凝结。没有乐于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很难做到的。王小雄在抢救重症患者时,有时要一直持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连吃饭都顾不上。遇上重大抢救,那还得一个接着一个。他经常疲惫的在急诊科躺椅上一倒就睡着了。

他的一位亲人说:“你曾是那么爱玩会玩,又多才多艺的人,但你在严酷的生存竞赛中,只保留了与你的专业有助益的爱好作娱乐。你为生活引入了娱乐的精神,也把工作和生存本身当作一种娱乐。这里面的智慧、悟性、责任心与意志力是一种令人敬佩的人格魅力。”王小雄就是这样,他始终为工作忙碌着。他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即使在最苦最累的情况下,也总是积极乐观地对待工作和生活,尤其是在他的病人面前,他留给人的永远是一张亲切的笑脸。

王小雄把医术当艺术。坚实的理论基础、刻苦的钻研精神、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多年的临床实践,练就了王小雄娴熟精湛的医疗技术。

业精于勤,技高于练。参加工作20多年来,王小雄始终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可以这么说,他完全把医疗工作当做一种艺术在不懈追求。他除了认真阅读《实用内科学》、《临床心血管学》、《急救医学》等大量专业书籍和医学文献外,还参加安徽医科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班学习。在工作中,他把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贯穿于临床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

王小雄当院长后还兼任急救中心主任。在科室,一方面他注重加强对青年同事的传、帮、带,提高大家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操作水平,以推动科室整体诊疗水平跨上新台阶,另一方面他与同事们联系,强化医疗技术攻关,并年开展了“急性心肌梗塞的静脉溶栓”、“有创呼吸机治疗哮喘持续状态”等多项新技术。从XX年至现在,他还撰写了《呼吸机反比模式治疗急性肺心肿》等共10篇医学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国急救医学杂志》、《中华临床医学杂志》、《广东医学》等核心期刊,在医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全市最早主持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和肺梗塞的静脉溶栓治疗、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并在基层推广应用,成功抢救可不计其数的重症患者,得到广大患者的普遍赞誉,在海南省岛东地区确立了医院急救医学的领先地位。其中主持开展的《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获琼海市XX年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双联管道装置腹膜透析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获琼海市XX年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复方骨肽联合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琼海市XX年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

“把医术当艺术”,并让此理念渗透于科室之中,使急诊科的工作有了大步的跨越式发展。科室连续五年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等多项殊荣。王小雄本人也被授于琼海市委、市政府授予“十大杰出青年”、“先进共产党员”、“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优秀管理者”、“干部保健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聘任为海南省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海南省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要职,还当上了第三届、第四届省人大代表。他所带过的青年医生中,有1人被提拨为医院副院长,5人被任命为各科室的正、副主任, 6人担任各镇卫生院院长,急诊科被称为医院培养青年医护人员的摇蓝。

王小雄把青春献给党。他常说:“我是一名中共党员,党员就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青春把一切献给党,忠实履行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

XX年,王小雄患上消化道出血,但他仍坚持一边打针吃药,一边正常上班。有一天,万宁市龙滚镇的一位农民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被送往琼海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得知这一情况后,王小雄不顾众人劝说,带病亲临第一线参加抢救工作,经过近3个小时的奋力抢救,患者终于脱险,而王小雄却因为疲劳过度晕倒在科室里。在病房里,探望他的人们望着面容憔悴的王小雄不禁潸然泪下,有的竟失声痛哭。倒是王小雄笑着安慰他们,“你们不要为我难过,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做了我喜欢做的事,尽了我应尽的责任,我很满足、很充实”。

XX年10月份以来,我市遭受40年以来最严重的强暴雨袭击,受灾情况非常严重。根据市委市政府紧急部署,琼海市人民医院在以王小雄院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指挥下,克服各种困难,全力开展抗洪医疗义诊工作,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护航。在接到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等多方紧急通知后,王小雄院长高度重视抗洪救灾义诊工作,立即于10月5日晚11:00。紧急召开了医院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会议,研究制定我院抗洪救灾医疗救治应急预案,对抗洪救灾医疗救治工作进行了具体工作部署,会议一直开到凌晨1:30才结束。会议结束后,王小雄院长顾不上休息,又带上120司机分别到嘉积地区各街道、各乡镇探查交通情况,以保证120出诊畅通。第二天早上7:00王小雄院长就来到急救中心,亲自指挥抗洪救灾医疗救治工作,迅速组建好了5支抗洪救灾医疗救护队,分赴我市五个重灾区驻守,开展抗洪救灾医疗救护工作。

在10月6日至15日的抗洪医疗救治工作中,王小雄院长每天都亲自带领医疗队奔赴灾区。一到灾区,王小雄院长就立即为前来就医的群众诊疗,不怕辛苦、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有时候,前来就诊的百姓多了,王小雄院长连午饭也顾不上吃,一直忙到下午5点多,没有病人以后才得以休息,他一个人平均每天就接诊群众100多人。但他总是对身边的同志说,我们辛苦一点,灾区老百姓的痛苦就减轻一点,他的话鼓舞着医疗队的同志,他的行为感染了身边很多的医务人员,使大家有了更大的干劲。他以实际的行动,践行着医务人员的人道主义精神,他怀着一颗仁爱的心,坚守在重灾区,服务灾区群众,用自己的医术,解除灾区群众的疾苦,他以不辞困苦、忘我奉献的精神鼓舞着身边的同志,用高尚的精神指挥着我院医疗队的救治工作,广大老百姓赞誉他是“咱们的好医生”,琼海市委、市政府授予他“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廉洁行医是王小雄当医生的准则,他对利用职务收受“红包”深恶痛绝。几十年来,他救治的病人无数,有的病人为了感谢王小雄,千方百计送给他“红包”,他总是坚决拒收;有时,他实在拒绝不了,怕影响病人手术情绪,他就先收下,治疗后,他告诉病人,我已经为你交了医药费。有的病人,见他不要“红包”,就带来土特产送给他,他也是婉言谢绝。王小雄就是这样看似无情,却饱含着对病人深深的爱。他常常对我们说,病人生病已经负担很重,我们怎么能忍心收他们的“红包”呢?在王小雄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医院廉洁行医已经蔚然成风。

王小雄心系病人、廉洁行医的精神,赢得了病人和同行的称赞。他用几十年如一日的行动,塑造了一位深受患者爱戴的好医生的形象。

第二篇:优秀青年志愿者事迹材料-优秀青年志愿者事迹材料

优秀青年志愿者事迹材料-优秀青年

志愿者事迹材料

自XX年参与创立红城志愿者联盟以来,一向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志愿活动,是志愿者公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和骨干参与者,策划组织并亲自参与了大小几十余次志愿者公益活动,受到各级组织和社会的好评,也赢得了广大志愿者的普遍赞誉。在她的组织及用心参与下红城志愿者联盟走出了一条极具兴安盟地区特色的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道路。红城志愿者联盟从最初只有几个人参与到十几人的参与再到此刻的几十人参与,已经发展到百余人的志愿者队伍。两年来

红城志愿者的多次大型活动也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

XX年同一片蓝天关心弱势群体大型公益演出活动中,由xx同志领颂的配乐诗朗诵《我们年轻这一代》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在为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中,xx同志组织4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大家期望用自我的小小举动,汇川成海,表达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在为红城增添一抹绿色植树活动中,xx同志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和同伴们一齐植树近百棵。

从残疾儿童到孤寡老人,从留守儿童到灾区群众,xx同志把爱心洒满了兴安大地。在救助残疾孩子小高娃公益活动中,xx同志亲自给小高娃送去了十几本课外读物,而后又给她买了生日蛋糕为她庆祝生日,同时组织大家为她捐款,她的爱温暧着小高娃幼小、坚韧的心。在“一瓶爱心水,真情润西南”青年志愿者募捐活动。xx同志与其他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倡议全

盟各界爱心人士用心向西南旱灾地区伸出援手,慷慨解囊,此次活动共募集到1718。6元钱。在爱心传递情暖人间草原儿女心系玉树爱心募捐个性行动中,xx同志向灾区捐了100元钱,并与同伴们再次走上街头为玉树灾区募捐到一万多元钱。在了解到乌市爱国街红领巾活动室的孩子需要课外活动教育时,xx同志带着水彩笔、笔记本、铅笔等文具看望了那里的19名小朋友,并陪同他们做游戏。

在去xx市福利院慰问演出活动中,为了给老人们奉献一台精彩的演出,xx同志利用每一天晚上和双休日的时间组织大家进行节目的排练。安排节目、组织演出人员、协调车辆、借服装、找设备等等都由xx同志亲力亲为。在那一周的时间里,xx同志从未在11点之前回过家,每吨饭就是一个面包对付了,她自我还要排练节目。很多事情大家都是看在眼里,还有人会劝她,不用那么拼命。但是她觉得:要做就做最好,必须

要给老人们表演一场精彩的演出,让老人们也高兴高兴。

在牵手夕阳,奉献爱心,探望孤寡老人活动中,xx同志带头捐款,集资为三位孤寡老人购买了米、油、鸡蛋和生活用品等,还帮忙老人们更换了新被单、给窗户钉塑料。在此后的日子里,她只要有时间就会去看望孤寡老人们。老人冬天的衣服不够暖,她就会给老人们送上一件棉衣,一条棉裤;老人的牙口不好,她就会给老人们买点鸡蛋、买点柔软的蛋糕送去;老人的床单坏了、她也会给老人买上新的床单、被单……她的行动也感染着更多的人来关心老人们。

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xx同志与就读于xx二小三年级的狄方诺成功结对。在此次的日子里,她带孩子去体验生活,带孩子去游玩,给孩子买文具、买玩具、买衣服。双休日的时候会把孩子带回家给孩子做好吃的,寒假的时候带孩子去书店买练习册,给孩子补习功课。平时的时候还会去家里看望孩子,

过年的时候也会给狄方诺家里办些年货。她自我每个月仅有近千元的工资,很多时候,她大都把钱用在了公益事业当中。

透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志愿者公益活动,xx同志思想上更加成熟,活动潜力更加增强,公益业绩也更加显著。由于经常参与社会活动,该同志视野开阔,知识面更加宽泛,工作成绩更加显著,对单位和社会都带来了良好影响,成为了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

优秀青年志愿者事迹材料

第三篇:优秀医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先进事迹

“试玉要烧三年满,辨才须等七年期。”三年来,医院门诊人次上升45%,住院人次增加21%,业务收入增长40%,11年预计将达到700万元,列全市同级之首,职工平均工资列全县乡镇卫生院最前列,农村卫生服务管理工作居全县首位,被省卫生厅树为卫生战线的一面旗帜。医院整体工作得到了患者和社会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杨院长代表河南省乡镇卫生院参加卫生部在重庆组织卫ⅷ项目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讨会,并做了典型发言,推出的“创新服务,强化评估,改进质量,优化分配”的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管理新举措,荣获全国第3名。XX年8月份,原省委常委、人大副主任王明义到该院视察工作时给予高度评价。目前,该院已成为省、市颇具影响力的山区乡镇卫生院。医院先后取得了“全国百佳优质服务示范医院”、“河南省重点乡镇卫生院”、“河南省免疫规划先进单位”、“洛阳市十佳乡镇卫生院”等荣誉称号,连续4年市县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等。本人也先后多次荣获全国优秀农村医师、县行风建设先进个人、镇优秀站所长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杨学立同志恪守职业道德,严格律已;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爱岗敬业,视“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目标再次显现在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医病患者面前,他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时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政治本色。经嵩县第三人民医院研究,决定推荐杨学立同志为“洛阳市优秀医师”。

三、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医疗服务条件为了进一步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后勤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借助国债项目,投资50万元新购地皮3亩,新建一栋三层砖混结构630平方米公共卫生和后勤服务综合大楼,建起了高标准预防接种中心。投资40万元对病房和门诊楼进行重装修。病区安装呼叫系统,全院开通内部程控电话。投资20万元新建锅炉房,对原暖气设施进行维护、改造,确

保冬季正常供暖。筹资百万元新购美国ge彩超、德国产电子胃镜、心电监护仪、血凝仪等。引资20万元,购碎石机一台,开展碎石新业务,投资15万元新购耳鼻喉科综合治疗仪,新建五官科病区,投资30万元新购500max光机一台,投资2万余元成立档案室,硬件建设得到巩固,服务条件得到改善。

四、狠抓内涵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打造专科品牌

继续开展医疗管理年为主题,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注重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不断创新人才和专科建设,近年来共送派35名人员参加医学继续教育,24名护理人员进行了全员轮训,给予报销部分学费,鼓励在职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学历。目前,已毕业本、专科10余名,21名人员正在攻读本专科学历,22名中青年骨干到省级著名医院研修,16人次参加国家级学术研讨会,近年来,职工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46篇,34名职工通过执业和资格晋升考试,医院已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利用洛阳正骨医院网络关系、河科大一附院、三附院对口扶贫关系,与专家“联姻”,全力攻关,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强骨伤科、外科、妇科、脑病、五官、口腔等专科的建设,使全院业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投资10万余元购置颈腰电动牵引床、中药熏蒸床等,组建康复理疗中心,采用中药熏蒸、电针、针炙、小针刀、钩活术、牵引、按摩、手法复位等技术,主治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偏瘫后遗症等,治疗科学,疗效显著。同时,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在全国首批40个农村乡镇卫生院中探索创新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管理长效机制,监督检查做到了经常化,病历甲级率、处方合格率均有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激素、抗生素、注射剂使用日趋合理。

五、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开创“五结合”农村卫生工作新局面

明确卫生院的功能定位,贯彻执行农村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在全镇范围内开创预防保健、妇幼保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民健康保障制度“五结合”的农村卫生工作新局面。一是在全镇范围内加大预防为主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预防保健意识,加强计划免疫接种,有效控制传染病,并在传染病防治方面、预防性健康检查、健康教育、食品卫生、消毒监测等预防保健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启动“母婴安全工程”,推出婚、孕、育一条龙特色人性化服务,确保住院分娩率巩固在98%以上,降低了母婴死亡率。以卫生院为中心,将全镇74个村级卫生机构规范为32个,实行“二制四有八统一”的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制度。完善了具备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大服务功能的孙店、车西、车北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来,在全镇共8.7万人次的农民得到近400万元的医疗补偿,11年新农合筹资比例达99.2%,取得了群众、政府、医疗机构“三满意”的良好效果,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卫生部、卫生厅卫ⅷ项目两次流动现场会到该院参观、指导,受到项目领导、专家及各项目省的高度评价,为全国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费用界定提供参考依据。该做法受到了嵩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试玉要烧三年满,辨才须等七年期。”三年来,医院门诊人次上升45%,住院人次增加21%,业务收入增长40%,11年预计将达到700万元,列全市同级之首,职工平均工资列全县乡镇卫生院最前列,农村卫生服务管理工作居全县首位,被省卫生厅树为卫生战线的一面旗帜。医院整体工作得到了患者和社会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杨院长代表河南省乡镇卫生院参加卫生部在重庆组织卫ⅷ项目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讨会,并做了典型发言,推出的“创新服务,强化评估,改进质量,优化分配”的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管理新举措,荣获全国第3名。XX年8月份,原省委常委、人大副主任王明义到该院视察工作时给予高度评价。目前,该院已成为省、市颇具影响力的山区乡镇卫生院。医院先后取得了“全国百佳优质服务示范医院”、“河南省重点乡镇卫生院”、“河南省免疫规划先进单位”、“洛阳市十佳乡镇卫生院”等荣誉称号,连续4年市县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等。本人也先后多次荣获全国优秀农村医师、县行风建设先进个人、镇优秀站所长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杨学立同志恪守职业道德,严格律已;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爱岗敬业,视“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目标再次显现在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医病患者面前,他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时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政治本色。经嵩县第三人民医院研究,决定推荐杨学立同志为“洛阳市优秀医师”。

第四篇: 优秀青年医生事迹材料

xx,男,28岁,永年县第一医院外三科副主任, 主治医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本院外科临床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一手过硬的神经外科手术技巧,超前的手术理念。工作认真负责,技术精益求精,并能把国内先进的医疗技术、治疗理念结合本院实际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引进的重型颅骨损伤大骨瓣减压术方法填补了永年县空白。于xx—xx年度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期间,有幸获得时任神经外科主任刘吉祥副院长亲自指导,带教一年间,参与完成神经外科手术400余例,并且还得到前来会诊手术的北京天坛医院、天津环湖医院的知名专家亲自指导,为自己的专业水平知识、手术操作技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参与著作的《脑外伤后无动性缄默症临床研究40例》已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国综合临床》上发表,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合作的《颈前路微创治疗颈椎病》已取得xx年度的邯郸市科技局的立项。因工作突出,多次被医院评为“十佳医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现在职攻读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

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神经外科病人多、急诊多,众所周知,大脑是人的生命中枢,容不得丝毫闪失,特别是对危重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xx年冬天的一个深夜,接到急诊科的会诊电话,患者是一个39岁的男性因突发昏迷入院,经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当时急诊为患者行脑出血血肿钻孔引流术,手术非常顺利,但是仅仅术后2个小时患者病情再度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并发脑疝,紧急复查头ct发现患者二次出血,出血量较上次明显增多,果断为患者再次手术,结合病情采取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由于出血位于重要的神经功能区,位置较深,周围遍布血管神经,稍有不慎,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精心操作,终于完成了手术,这时才发现已近第二日中午,连续十多个小时的工作,中间更是滴水未进,手术中已将自己与患者的安危融为了一体,凭着这种坚韧的毅力坚持做完了手术。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习以为常。术后患者持续昏迷不醒,接着又出现了高热血凝、肺部感染等脑损伤后严重并发症,为了能随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每天都是最先来最后一个离开,期间查阅大量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中西药联合应用,患者在一周后脱离了危险,逐渐清醒。由于出血部位位于重要功能区,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是在所难免的,患者情绪一度非常低落,针对患者这种心理,多次鼓励患者坚持康复锻炼,为其树立康复的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患者顺利出院。出院后其父再三感谢,道出真情,他们家是祖传中医,发病后经过他的多年行医经验,其子的生命是九死一生,并且是二次出血,抢救过来的希望非常渺茫,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咱们县级医院能够救治成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业务上精益求精。神经外科在我国属于新兴的前沿学科,无论从手术方式还是治疗理念上来讲总是更新最快、最多的学科,为了使我县病人得到更好的、更前沿的治疗,总是不断的从各种途径汲取新知识、新观点,与科室内同事团结协作,不断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大胆创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最新的、最成熟的治疗理念、手术技术服务于患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存质量,取得了可惜的业绩。在去年除夕夜的鞭炮声中,采用新的术式,成功的为一名32岁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应用更加完善的治疗理念,从药物的剂量、应用时间、方法等微小细节做起,配合中医针灸、康复治疗,使患者在术后第八周能够站立行走。看到家属满意的笑脸,自己的心中除了成就感外,油然而生的更是一种责任感,更加明白自己的社会使命,要坚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把握最新的学术动态,积极的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认为每个人的进步都得益于我们祖国的强大、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我们医院近年来跨越式的发展,为我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感谢县领导对我们医院的支持,感谢我们院领导高瞻远瞩的管理决策。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大医精诚论》中提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 同样,作为现代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我们更要以先辈榜样,时刻牢记职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恪守医德,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为造福我县百姓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优秀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事迹材料

悬壶济众生 热血铸医魂

—记荥阳市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郑全理

可用之臣,江山相托;可信之人,家产相托,此皆不为重托,唯可信之医,方以命相托。

——题记

他是一名让病人可信、以命相托的医生,他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他爱岗敬业、医德高尚、把救死扶伤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解除病人疾苦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他处处为病人着想、精心诊疗每一位病人、尽力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他从不接受病人的红包和好处……,他就是郑州市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荥阳市首届道德模范、荥阳市人民医院普通内科主任、内科副主任医师郑全理。

第一章 无怨无悔的从医路

今年48岁的郑全理,自1982年走上工作岗位至今的29年里,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年四季,没有休息日。

1999年,郑全理担任普通内科主任。上任之初,普通内科医生青黄不接,老医生退休了,年轻医生刚工作不久,没有工作经验。作为科室主任,他把建立一支团结拼搏、努力进取、业务一流的团队作为努力方向。他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带领大家克服困难,奋发向上。他自己以身作则,每天总是第一个到病房,最后一个回家,只要病人需要,不管白天黑夜,随时到病人的床边。他对年轻医生严格要求,针对每一位年轻医生的特点,给他们布置了不同的任务,通过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读书笔记、三级查房等形式加速对年轻医生的培养。在他的带领下,普通内科的业务水平、工作质量日益提高,虽然心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先后从普内科分出去各自独立发展,但普通内科并未因此影响自身的成长壮大,仍以超前的速度在发展。

医生这一职业是特殊职业,医生面对的服务对象是病人、面对的是病人的身体和生命,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比其他行业人员职业道德要求得更高。医生不仅要为病人解除身体上的痛苦,还要帮助病人解除心理上的负担。

郑全理坚持每天至少查房两次,除了了解病人病情、为病人做治疗外,还热情亲切地与病人交谈,病人看到他和蔼可亲的样子,都愿意把自己心中的苦恼说给他听,他总是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及时帮助病人化解心中的苦恼,使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郑全理不但对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关怀备至,而且在住院病人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对一些特殊病人亲自上门回访,了解病人的康复情况,对他们作康复指导,赢得了病人及其家属的信任,很多病人都愿意找他看病,有的外地病人出院后,身体不舒服时就打电话向他求助,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他们的问题,尽力为他们解除疾苦提供帮助。

凭着20年多年的行医经验,郑全理在为人民群众治疗疾病的同时,坚持向人民群众宣传疾病预防知识,他每月都要抽出时间参加健康知识讲座活动,在病区、在社区、在企事业单位、在电视台……都留下他的身影、都有他的听众,尽管从备课到讲课付出很多心血、从医院到讲堂走过很多路程,终日劳累、很辛苦,但他无怨无悔。

第二章 乐于奉献的好医生

郑全理热爱本职工作,把做好本职工作视为最大的政治。他坚持每天早上班、晚下班、节假日很少休息,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真可谓是“工作时间争着干,下班时间多奉献。”

作为科室主任、高年资医师,为了既不影响门诊工作,又能指导病区医师对住院病人的诊治,他经常是提前半个小时甚至是1小时到病区查看新入院病人、疑难复杂病人和危重病人,中午或下午在门诊下班后再去查看危重、疑难病人,指导年轻医师进行各项诊疗工作,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2008年夏的一个下午下班后,郑全理按惯例到病区巡查病人,据当班医师讲,住在16床的62岁男性病人,因当天在农田劳动时出现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全身大汗等症状,以“中暑”住院治疗,虽经补液、吸氧、平喘等治疗近两小时,病情不见好转并且逐渐出现意识障碍,病人家属万分焦急。

郑全理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得知,病人当天在农田喷洒农药时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况且病人呈浅昏迷状态,全身大汗淋漓、瞳孔缩小、两肺布满湿性罗音,监护仪显示其血氧饱和度下降,他凭经验判定:病人可能是吸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他立即下达医嘱“静脉注射阿托品、抽血查胆碱酯酶活力”并亲自守护在病人身边,严密观察着病人的病情变化。20分钟后,医院检验科报告该病人“胆碱酯酶活力为0”,验证了他作出的该病人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判断。后经调整阿托品用量并加用氯磷定、醒脑剂……一个小时后,病人全身大汗消退、呼吸困难症状缓解、肺部罗音消失、意识逐渐恢复,他才离开病区。

郑全理日均接诊门诊病人50余人次。他对每一位就诊病人都热情接待,对每一位病人的提问都耐心给予解答;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等慢性病病人总是给予必要的康复指导并定期随访、指导治疗。对病情较重、行动不便的病人,他都会主动联系有关医技人员到门诊室为病人做检查、或亲自陪送病人到相关科室做检查,切实保障病人安全。

2010年夏天一个闷热的中午,下班时间已过去了十几分钟,郑全理洗完手,正准备离开诊室的时候,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大爷弓着腰、双手捧腹来到他诊室门口,只见硕大的汗珠从老大爷痛苦的脸庞上一滴滴滚落下来,多年的职业经验让郑全理意识到老大爷的病情不轻,他急忙把老大爷搀扶到诊室内的检查床上,详细询问病史后得知老人头天晚上与儿子生气后大量饮酒,从半夜开始腹痛,而且疼痛越来越重,这才来医院就诊。

经过认真的体格检查,郑全理判断老大爷可能是患了“急性胰腺炎”!他当机立断,让老大爷检查血常规、淀粉酶、腹部CT,可是老大爷没人陪伴,身上只有一沓皱巴巴的零钱票子,一毛的、五毛的、一块的……数来数去只有十几块钱。郑全理二话没说,他让老人把钱收好,自己在老大爷的几张检查单上一一签名担保。这时侯,老人已经痛得走都走不成了,门诊护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已经下班,郑全理搀扶着老人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挪向化验室,再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挪到CT室……

午后一点钟,老人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检查结果支持郑全理作出的“急性胰腺炎”诊断。郑全理立即联系病房,安排老人住院治疗并为老人再次签字担保。为了减少老人的担心,他一方面告诉老人“病情没什么,住院治疗一两天就会好”,另一方面,急急忙忙地找人联系老人的家属,并告知老人病情的严重性……下午两点半钟,老人的腹痛减轻,闻讯赶到医院的老人之子拉着郑全理的手,哭着对郑全理说:“谢谢您,郑大夫,谢谢您!今天要不是遇上你这么负责任的医生,我父亲的命恐怕就没有了,你真是我们家的恩人啊!”

针对接诊的病人中农村病人多、早晨空腹来院接受检查的病人多、希望当日做完检查回家的病人多的特点,不论早上或下午,郑全理在门诊室上班的时间总是提前15到20分钟,为的是让他接诊的病人早一点得到检查、早一点吃上饭;在门诊室下班的时间总是推迟10-30分钟,为的是让他接诊的每一位病人得到规范诊治、系统医嘱、当日能回家、节约一点饭钱、省一点住宿费。为方便病人咨询、方便慢性病病人接受他的康复指导,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他接诊的患者,使病人随时能与他联系,能根据病情变化在调整用药等方面及时得到他的指导。他还针对糖尿病、慢性肾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特意制订健康教育处方,每月两次在病区、到农村、到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为提高居民健康保护意识和预防疾病能力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有个举世闻名的誓言:“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的精神终生行医,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要诊治的病人是谁,对他们我将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唯一的目的”。郑全理对这个誓言熟稔、信奉。

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严寒酷暑,一个个急促的电话,让他一次次披星戴月赶往医院的病房;一个个会诊通知,让他一次次奔走在危重病人会诊的途中。多少个仲秋节、多少个除夕夜,千家万户团圆时,他在为解除病人疾苦而忙碌;多少次父母的守望、多少次孩子的期盼,都被他遗弃在抢救患者的紧张中。

参加工作近30年,他没度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假。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除夕夜,一个对郑全理来说是难得的休息好机会、难得的全家团圆好时候,因为那个除夕夜下大雪,不论是闹市区还是乡村里,都比往年的除夕夜多了些寂静。可就是在这个除夕夜的10点多钟,郑全理所在科室值班人员给他打电话说,崔庙南部山区一位42岁的女性胃癌病人,因肿瘤全身转移,对生活失去信心,20分钟前服农药自杀未遂,现生命垂危,需要他立即赶到现场急救那位病人。他放下电话,立即向大门口奔去……因为路上的积雪太深,到病人家去的路又窄、坡又陡,救护车很难到达病人家门口,只有停靠在距离病人家约一公里的公路边上,他和急诊科的两位同志抬着担架和急救设施、药品,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病人家中走去,跌倒了,爬起来继续走……到达病人家时,病人已经没有了意识,每分钟心率只有40多次,呼吸微弱,血压测不到,他们给病人面罩吸氧并做了其他院前急救之后,抬着病人向救护车停靠的地方赶去,尽管只有一公里路程,可郑全理他们在没膝深的积雪中,一边救护病人,一边抬着担架快速地往前走,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走到救护车跟前的,后来听病人家属说“他们好像在雪上飞一样,家属们怎么追都追不上他们……”。就这样,他们一个个累得全身大汗,把奄奄一息的病人送上救护车,又把病人护送到医院病房,立即用上监护仪、进行洗胃、输液救治……大年初一天亮的时候,病人睁开了双眼,看到一直守在她身边、双眼布满血丝的郑全理医师,她哭了,她是被郑全理医师在万家团圆的除夕夜、不顾雪大路远、和他同事们一夜没有合眼、为挽救自己的生命、给自己生活勇气和信心的行为感动哭了人!她的哭声让她的家属朋友、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为之动容……

无论是2003年的“SARS”还是2009年的“甲流”、2010年的“手足口病”防治,作为荥阳市卫生局和荥阳市人民医院专家组成员,郑全理在搞好日常医疗、科室管理工作的同时,做到随时听到召唤,随时应诊、会诊、出诊,从不退缩。

2003年夏天,由于荥阳市“SARS”防治工作需要,郑全理所在科室两名医师被抽出专职从事“SARS”防治,当时病区收治从乡(镇)卫生院转来的发热病人又特别多,郑全理既要和科室其他医师一样排值夜班,又要日夜穿梭于各个病房诊查每个发热病人,以避免疑似“SARS”病人在普内病区收住。有一次,在病区忙了一天的郑全理,拖着疲惫的身躯准备回家休息,当他正要步入家门时,他接到医院让他赶快到贾峪卫生院会诊一例“SARS”疑似病人的通知,他二话没说就返回医院,穿上防护服,立即乘车向贾峪卫生院奔去……

郑全理到贾峪卫生院后得知,他要回诊的病人是从北京疫区返乡的大学生,发热已经两天、胸片显示两肺纹理增粗、白细胞正常,经过认真检查、专家组讨论、确定其为“SARS”疑似病人,决定把该病人接回市人民医院隔离治疗。该病人的母亲听说要把她女儿隔离治疗,坚决不同意。郑全理他们耐心向该病人的母亲讲:让病人隔离治疗是为了防止传染他人,如果把病人安排在普通病房,是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一遍一遍地说,一遍一遍地讲,足足说讲了两个小时,才说服了该病人的母亲。炎炎盛夏,一身疲惫的郑全理饿着肚子、穿着厚厚的隔离防护服,热得他全身大汗淋漓但又无法喝水,他几次感到心慌、头晕、恶心……类似这样的出诊、会诊在“SARS”防治的非常时期每周都有,他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被荥阳市卫生局党委评为非典防治工作优秀共产党员。

第三章 德技双馨的带头人

郑全理坚持认真钻研业务,及时了解他所从事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努力把适宜先进技术应用到临床工作中。近十年来,他和他所带领的科室在我市率先开展或推广新技术50余项,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期脑梗塞、心包穿刺抽液并局部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低分子肝素在心脑血管病中应用、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等技术的开展与推广,推动了我市医疗技术的进步,使无数重危患者转危为安。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慢性肝炎、肠易激综合征、消化性溃疡等诊疗指南的推广与普及,使我市多数内科医师和广大患者从中受益。他根据市人民医院农村病人多、中毒病人多的特点,探索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反复洗胃加血液灌流的新方法,大幅度提高了重度有机磷中毒、百草枯中毒治愈率。

经他亲自抢救或指导救治,数不清的大面积肺栓塞、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重型肝炎、席汉氏综合征并腺垂体危象、顽固性心衰患者获得了成功治愈;他使无数个辗转多家医院不能明确诊断的疑难病人得到确诊:长期误诊为慢性结肠炎的马××被他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长期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的刘××被他确诊为席汉氏综合征、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孙××被他确诊为高颈段脊髓炎……这些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长期误诊患者的确诊、疑难病人诊治思路的理清,无不印证着郑全理同志对病人的负责、对工作的严谨、细致、认真,无不印证着他医疗技术的精湛。他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近十年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和安全性》、《醋氨已酸锌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等6篇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他参加编写的《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等专著两部。2001年12月,他荣获荥阳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2006年以来,他担任中华医学会郑州市消化内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内科等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为这些学科专业学术在荥阳市的推广做出了贡献。

有人说,一个人把简单的事情干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工作做好了就是不平凡。

郑全理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诠释他入党时的誓言,以满腔的热情、坚韧的精神、勤奋的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医学事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慕名而来的老大爷、老奶奶拉着他的手连声感谢,当一个个病人康复出院,当一位位咨询者满意而去……他感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工作价值,他感到了自己所有的汗水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真诚对待病人,爱心奉献社会,在成为荥阳市首届道德模范之后,郑全理仍在继续努力!

上一篇:银行客户经理心得体会下一篇:银行客户经理服务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