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察民情

2024-05-02

体察民情(精选十篇)

体察民情 篇1

一、关注“民生”、“足民”的民本观念

清朝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 君主专制体制较前更加严密, 皇权发展达到极致, 乾纲独揽, 构成“盛世政治”一大特色。但“君本”强化并不意味“民本”弱化, 更不意味“民本”湮灭, “立君为民”、“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说法在清初诸帝的著作和言论中随处可见。

顺治帝临终发布罪己诏, 其中包括“国治未臻, 民生未遂”, “厚己薄人, 益上损下”, “不自省察, 罔体民艰”[1]卷五等。在顺治帝看来, 民生问题是执政大事, 但遗憾的是对此没有很好处理。康熙帝也认为, 立国之本在于处理好庶民、社稷、君主三者的关系, 而人民的福祉是治理江山社稷的最终目的。他指出, “君为民神之主, 贵矣”, 而“国之所贵, 未有如民者”,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社稷的目的“无非为民以祈报也”[2]卷二十六。因此, 作为统治者, 首先应教给老百姓生财之道, 使百姓富足, “为政首在足民, 足民有道, 在因民之力, 而教以生财之方”[3]卷一。雍正也接受了君民一体、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认为民生是治国之大事。他在两江总督查弼纳于雍正二年 (1724) 三月四日奏报江南普降大雨的奏折上写道:“朕之福, 即为尔等之福;尔等之福, 即为万民之福。其间, 实无丝毫悬隔区别。”可见, 君主、官员、百姓利益是一致的。雍正六年三月三日发布上谕:“君民上下之间, 休戚相同, 本属一体, 《论语》曰‘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 是民间之生计及国计也。”[4]36乾隆也认为“民足以为教化之本”, 还曾吟诵“立我烝民知谷重, 藐予小子识君轻”和“祈农念民重, 自昔识君轻”[5]365的诗句。

二、重视民生的施政举措

1. 施惠于民:

推广垦荒、实行“更名田”、蠲免钱粮。清初统治者都把招民开荒看成治国安邦的大事。从顺治时起就一再下令招民开荒, 但成效不大。康熙亲政后, 制订有效措施, 大力推广垦荒:放宽垦荒起科的年限, 把起科年限放宽到十年;由官府出资招徕贫民开垦;把垦荒与地方官的考核联系起来, 规定“现任文武官员, 招徕流民三百民以上, 安插得所, 垦荒成熟者, 不论俸满, 即升”[6]卷八一。由于康雍乾几代帝王重视和推动, 垦荒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耕地面积逐年增加。据萧一山《清代通史》记载, 清初的田亩数1645年为4.034亿亩, 1661年为5.494亿亩, 1686年为6.078亿亩, 1754年为7.081亿亩, 1812年为7.889亿亩。

耕地面积的扩大, 为清初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资料, 社会经济开始全面复兴。而国库充盈, 即施惠于民, 大规模蠲免钱粮, 百姓生活明显改善。康熙年间, 凡遇到水旱灾害之年, 按例蠲免钱粮, 还常常“一年蠲及数省”, 或“一省连蠲数年”[7]卷244。从康熙五十年 (1711) 开始, 还实行“轮蠲”, 将全国之省分为三批, 每三年轮流蠲免一次。此后, 雍正、乾隆两朝仍继续大规模蠲免钱粮。到雍正五年, 库银已增至5000万两, 食储充实, “积贮可供二十余年之用”。乾隆初年, 财政收入继续上升, 至中期“国家全盛, 内外度支, 有盈无细, 府库所贮, 月羡发增”, 乾隆曾四次普免全国各省钱粮, 三次免征江浙七省漕粮, 此举超过乃祖康熙[8], “仅乾隆一朝便蠲免全国的丁粮钱和漕粮总数达白银二亿多两”[9], 堪称中国历代蠲免之最。

2. 关心民瘼:

治理河患、兴修水利。康熙帝亲政后, 就把三藩、河务、漕运作为三大要事。对于河务, 康熙非常重视, 他认为“今天下无事, 惟治河最要”[7]卷203。康熙十六年, 任命靳辅、陈湟治河, 并治理永定河、修筑海塘。康熙四十二年, 淮黄告成, 淮水驯服, 黄河安澜, 运道无阻。康熙四十四年, “河事已大治”[7]卷219, 治黄取得空前成功。

雍正帝也十分重视水利兴修。雍正元年 (1723) , 他便指出康熙年间修建的浙江海塘, 由于当时官员没有尽心尽力, 导致这一工程对当地的农田水利造成了妨害。雍正二年, 他便派遣吏部尚书朱轼前往考察, 并会同当地督抚商议修治办法。朱轼提出了动用帑银15万两筑浙江海塘、19万两筑松江海塘的奏议, 雍正均予以批准[10]201。

乾隆秉承乃祖乃父的做法, 几次动用国库抢修重大工程。在雍正时期由朱轼主持的江浙海塘工程, 仅修筑了坍塌部分, 且之后多次被冲决。乾隆即位后, 改派大学士嵇曾筠总理江南总河浙江海塘工程。乾隆三年, 海塘工程宣告成功。此外, 乾隆还对黄河、永定河进行治理。黄、淮河水患治理, 兼治疏通运河及水利工程兴修, 取得巨大成效, 不仅“四海尊安, 民生富庶”, 直接改善百姓生活, 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 促进社会稳定、繁荣以及统一局面的巩固。

3. 改善民生:

实行赋税改革、摊丁入亩。清初的赋役制度沿袭明制, 田赋分夏秋两季征收, 丁银有的按地征收, 有的按丁征收, 而以按丁征收为主。康熙时, 丁银仍极为苛重, 农民为逃丁银而流亡的现象时有发生, 从而造成“丁额无定, 丁税难征”的局面。为了稳定税收数额, 确知人丁数量, 防止农民流亡, 康熙五十一年, 康熙帝宣布:“盛世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1]卷一百二十一, 全国人丁额数以康熙五十年总数为常额, 其后所生人丁, 不征钱粮;三年之内, 全国各省分期分批全部酌免地丁钱粮, 同时将旧欠钱粮一概免征。丁银额的固定给地丁合一造成了有利条件。康熙五十五年, 广东率先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 四川相继试行。雍正元年七月, 宣布将“摊丁入亩”之制推行全国。直到乾隆四十二年 (1777) 贵州省最后完成为止, 前后经过了半个世纪, 除盛京外, 全部实现了这一赋税制度的改革[11]第二册637-638。

从两税法到一条鞭法, 实行的仍是人口、土地并征的二元税制。而摊丁入亩将固定的丁银全数摊入田亩, 使历来实行的二元税制变成了单一的土地税制。这一变化对社会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摊丁入亩不仅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而且也使国家基本上放弃了对农民、特别是无地农民的直接控制, 使他们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 从而使人口的流动大大增加, 而这又促进了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开发。此外, 摊丁入亩也使人口统计摆脱了同赋役制度的联系, 人民不再有添丁加税之虑, 也不必为躲避丁税而逃匿, 这既利于人口统计的精确, 也利于人口的增加。

4. 视察民情:

亲巡天下、观民设教。康熙、乾隆执政期间, 曾多次出巡, 他们的出巡对观民风、察民情、求民瘼大有裨益。康熙二十五年, 康熙北巡塞上, 同蒙古王公共猎, 希望以此密切他们同清中央政府的关系, 稳定中央对塞北的控制。今天的永定河, 清初名为无定河, 经常泛滥, 康熙为治理它, 于康熙三十三年从京城出发, 沿北运河至天津, 西行至霸州, 以便了解无定河下游的状况。三十七年, 无定河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了表达不再改道的愿望, 赐名“永定”。此后, 康熙曾多次到永定河视察。此外, 为了治理黄河、淮河、里运河, 联络江南士大夫, 康熙曾多次南巡, 视察河工、了解民情。

康熙执政期间, 雍正多次跟随康熙四处巡幸, 有时也奉命出京办事, 其足迹踏遍半个中国, 东北至满洲发祥地的辽吉, 东南至富甲天下的苏杭, 西去山五台山, 北达内蒙草原。在巡游中, 了解各地经济物产、山川河流、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及地方行政吏治等, 对他日后参加皇位的争夺和继位后的统治都有重要意义[10]8-13。

乾隆在位期间, 通过多次出巡对民间百姓的疾苦多有了解。在《石门驿》一诗中, 描写了他在乾隆七年去遵化东陵路上遇到了一个沉重赋役重压下的愁苦老农:“路旁一农父, 依仗愁默默。……租吏下乡来, 款按完赋额。吏去业主来, 逋欠坐求责。吾农三时劳, 曾无一日适。我闻凄然悲, 执政无良划。罔民焉可为, 恒产究安则。翁其善保躯, 展转增叹息”[12]。字里行间表达了其对四时勤苦劳作, 却不免被租赋所逼的窘境深表同情, 进而反思自己的执政方略。

许多学者往往从阶级论角度出发, 认为专制政治根本不可能“以民为本”, 专制君主根本不可能为民着想, 强调君民二元对立的绝对化, 在君民关系上存在简单化认识倾向。其实, 立君为民、民为国本、政在养民不仅是古代思想家普遍的理想政治追求, 而且更是统治者的政治价值共识。在政治实践中,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君主常常不能对民情体察入微, 决策多有疏漏, 不能真正贯彻利民政策, 儒家民本思想常常不能落到实处, 但不能据此就简单地斥其为统治者一种“手段”、“策略”、“幌子”、“招牌”。关注民生、以民为本是维护政治稳定所必需的, 是由具有普遍意义的执政规律所决定的。清初几代帝王对土地、人口、水利、赋税、民情等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 为康乾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石。

摘要:是否关注民生、注重民生问题的解决是盛世出现的非常重要前提之一。清初康雍乾三帝对土地、人口、水利、赋税、民情等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和较好解决, 为康乾盛世的出现奠定了重要基石。

体察民情才能让政策“接地气” 篇2

近年来,许多省市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纷纷走出机关、转换角色,以百姓视角开展“接地气、谙民情”民生体验活动,换位感受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查找自身“四风”问题,提出改进管理服务举措,收到了明显成效。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明清时期挂在河南内乡县县衙门前的一幅楹联。在封建社会,一些正直的官吏们都在叮嘱“自己也是百姓”。而近年来,民众对一些干部脱离群众、公信力渐失等苛责不断。一些机关的文件制定得似乎很全面,下级执行也认真尽责,然而真正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却远不如想象中那般完美。究其根源,主要是领导干部在出台政策时缺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考,缺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缺乏“躬行自明,身体力行”的务实。

因此,新一届中央领导大力推行了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政策。在中央要求下,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渐多,可谓水到渠成。民众热切希望不妨以此为契机,尽快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的政府执政、施政方式从理念转向实际:各级干部在制定政策前,要用平民视角来换位体验,把自己也视作普通群众的一分子,视作政策受众,将切身感受作为考量政策合理性的一个“参考系”。

倾听手语 体察健康 篇3

庄子曰“言无言”,正是手语的真谛。古人将“医、卜、星、相”这四门学科并列,其中的“手相术”就有国外学者主张改为“手语术”。确实,由于遗传基因、生活地域、工作环境等等的不同,每个人都有各自特有的肤色,而根据展露于外的手掌颜色发生的变化,亦能提示人们日常的性格特征和身体的健康状况。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多年的行医经验告诉我,健康者的手掌颜色基本相似,而异样的掌色常常透露出气血的旺衰畅滞、身体的虚实寒热及性格的刚柔缓躁……通过“五色观掌法”这一生理密码,便可帮助大家作出自我判断:

一、健康的浅红色美玉无瑕,健康者的手掌总是光泽滋润,溢现出柔和的浅红色,此类手掌的人往往性格豁达开朗、心理平和宽容,通常乐观而健壮,令人羡慕。若由于气候寒冷所至的冻红或接触了过敏性物质、化学物品等外因引起的掌色短时异红并无大碍,且容易褪去,只是需要及时地护理保养。

二、深红或鲜红色谬误与真理往往只一步之遥,不能将手掌的异红等同于血色好。如果掌色过度深红,又时常红光满面,中医学认为这属于阴虚阳亢的体质,为多血质类型的人,很有可能是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工作狂。易因精力过度充沛、性情刚烈暴躁而内火太旺伤肝,应该注意适时调节,修身养心,防止疾病随性袭来。另外,痛风、中风、糖尿病患者的手掌颜色也大都呈异常深红色。

手掌极其鲜红,拇指、中指等指甲上的甲半月(俗称小太阳)大于指甲的1/3,则为肝阳上亢,易患高血压症。若手掌小指下方的小鱼际处出现特别红的不规则点状,中医医学上称为“肝掌”,要谨防肝功能失调,尤其是肝硬化。

三、苍白色苍白无血色的手掌多见于柔弱娇女和白面书生,孤芳自傲、一枝独秀为其特征,常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工作中缺乏活力与热情,待人接物不易激发出火花。他们要么在业界颇有建树而高处不胜寒,要么是离群索居的隐士,焦虑、失眠是他们难以摒弃的伴侣,被中医诊断为畏寒与阳虚一族,气血循环不良、缺铁性贫血、低血压是该类人群的通病。因此,舒畅心扉,拥抱自然,多做户外活动非常有利。

四、青色或青灰色手掌呈现青色或青灰色,使人联想到鲜嫩的青皮白萝卜,这被中医学称为气滞血淤型。由于体内经络不通所引发,导致这类体质的人爱挑剔、易计较,貌似吃亏受挫的总是自己;也常常会给人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动作笨拙的感觉。要提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缠身,中医推拿、针灸等方法能有效地舒通经脉、活血祛淤。

五、黄色手掌变黄的起因常见于肝炎、胆囊炎、恶性贫血症、体内胆固醇含量过高等疾患,其心理特征是悲观主义者,怨恨妒忌,观点偏激,属肝气郁结型。另外,偏爱食用蔬果汁的年轻人,会因狂饮富含β-胡萝卜素的胡萝卜汁以及番茄、葡萄、橙柚等色彩浓郁的蔬果汁而使掌色染黄,无利健康。建议不要一次过量饮用。

“五色观掌法”折射出人们的性格与健康,平日自己可参考一些中医小常识多加观察。若要改变不理想的手掌颜色也不难,只需黎明即起时搓摩双手,先手心后手背,寸寸肌肤都要呵护备至,直搓摩到双手绯红温暖,身体渐有热感;并不拘泥于三五分钟和形式,以搓至双手肌肤滑利如同抹了滑石粉为佳。如此持之以恒,一双红润光泽的健康之手便会展现在眼前。

体验·体贴·体察 篇4

“体验”是语文学习的基石。“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 即为“体验”, 指的是自我体认万事万物。对事物, 对情景, 对生活, 有了个人真切的体验, 即能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感受、认知和情意。有了这些感受、认知和情意, 识字、阅读就有了经验的基础、对话的平台, 就能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来;说话、作文就“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说出或写出的话就不会像一张纸那样单薄, 也不会像风干了的核桃壳那样“僵硬”。举例说, 正是因为老舍有养猫的体验, 所以才写出《猫》这样的作品, 其中有一个看似平淡的句子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它要是高兴, 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 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这个句子中的“蹭”字巧妙地表达了“猫爱人, 人爱猫”的意趣, 如果我们没有与猫亲密接触的体验, 是很难理解的。

“体贴”是语文学习的内核。与“体验”不同, “体贴”是换位思考, 是从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感受, 去体认。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认为, “体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巨大的、最伟大的精气神, 灵魂之灵魂”。正是因为有了“体贴”, 我们才可以去感受一株草发芽的喜悦, 一朵花凋零的痛苦, 一片云飘游的浪漫;才能写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愁, 读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情, 表达“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思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人世间如果没有了“体贴”, 将会麻木不仁、冷漠失色, 没有了共情、移情、温情, 也就无话可说、无书可读、无文可写, 真的会步入“地老天荒”的恐怖境地。让孩子学会体贴, 拥有仁爱之心, 不仅仅是一份德育责任, 更是语文学科性质决定了的“教学内核”。比如, 阅读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让孩子设想自己就是“一棵小草”, 想象“野火烧”的煎熬, “春风吹”的喜悦, 感受诗歌中的哲理意蕴, 并将诗歌改写成童话故事、哲理散文。像这样的听说读写就是极富“体贴”的语文学习, 这样的学习更有情有义, 也更丰润饱满。

“体察”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这里的“体察”, 指的是超越自我和他人具体体验的视角, 站在整体主旨的高度审视人、事、物, 情、意、理, 比“体验”“体贴”更理性, 更具全局视野。譬如, 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 不仅要调动自身的体验储备, 也要“体贴”参与事件的其他人的所作所为, 更要“跳出”这些具体的所感所悟, 考察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 以及给人的整体启示。阅读同样如此, 比如读《地震中的父与子》, 既要根据自己对地震的了解, 设身处地去体验父与子在地震中的心理活动, 也要超越这些具体的人去考察人性的坚强和美好。由此可见, “体察”是语文学习的“天眼”, 主要任务是使情感和理性得以超越, 得以升华!

民情日记---田间地头访民情 篇5

永兴县司法局陈永发

2012年9月15日星期六晴

早上7点,我和局机关17名同志,从县城出发,前往高亭乡开展“万名干部大下访”活动。7点50分到达乡政府,经过和乡干部简单的对接后,我和局里4名同事一起前往联系点大城村,此行目的,主要是了解农民兄弟的所思、所忧、所盼。

8点35分,我们抵达了大城村。在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上,刘爱群支书介绍了大城村目前的基本情况。听了他们的情况介绍,我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格外高兴。我对村支两委班子同志说,这次县委在全县开展的“万名干部大下访”活动意义重大,通过“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在村委会听完情况介绍后,我们各自分头去走访农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也送去党和政府以及全局干部职工的温暖和关怀。

我首先到了黄溪村民小组农户雷国平家。雷国平家房屋等家居设施简陋。雷国平不在家,我问他的妻子目前家里情况怎么样,她告诉我,家里主要靠丈夫在外打工补贴家用,家里大儿媳有精神病,需长期吃药治疗,家境困难。但她还是满怀激情地说,现 1

在党的政策好了,国家有救济的时候,对我家都很关照。我跟她讲,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村养老保险也启动了,到时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钱都不用交就可以直接领取养老补贴了,在一问一答的了解后,她表示一定及时参保。从雷国平家出来,我又先后来到刘志道、雷家善、雷平光等6户群众家中进行走访,快到1点了村干部叫我到他家吃了中饭。

吃完中饭我接着走访,下午第一家是黄溪8组困难户雷取得家,来到他家时,家门开着,里面空无一人。听住在旁边的老三媳妇说,雷取得到菜园忙活去了。陪同的村干部连忙叫人去喊,说是县司法局的干部对他进行走访来了。不一会儿,扛着锄头的雷取得出现在我们面前。老人头发和胡子花白,灰布土褂,解放鞋上沾满了泥巴。见到我们,热情地打过招呼后,快步进屋倒茶给我们喝。当我们把慰问油和大米送到他的手中时,老人非常激动,动情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感谢!”我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接着,我们坐下来,和他“拉家常”。从雷取得口中得知,他今年已有70岁,虽有2个儿子,但因家境贫穷两人至今均没有讨到老婆。我问他,目前村里粮种补贴、新农合等惠农政策是不是全部得到了落实等情况时,雷取得伸起大拇指:“没得说,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村干部对我们都很好!”从雷取得家走出来,我又走访了7家农户直到

下午6点才从村里赶往乡政府集合乘车回家。

日本公使回应中国民情 篇6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最新中日舆论调查的部分数据,调查报告全文即将在2004年第6期《日本学刊》上刊载。

这也是该所第二次进行此类调查。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曾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结论是:中国民众对日本很少有亲近感。当时,该调查结果引起了中日相关各界的关注。

就此次调查的发表和传播,《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专访了日本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公使井出敬二。

《瞭望东方周刊》:调查说,两年来,中国民众对日本感到“非常亲近”和“亲近”者,仅由5.9%微升至6.3%,而感到“很不亲近”和“不亲近”者,却由43.3%猛增至53.6%,已有超过半数的中国民众对日本抱有不亲近感。

井出敬二:这次的全部结果还没有公布。关于舆论调查结果,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等,都需要谨慎地加以讨论。等到此次全部调查结果公布之后,我将会谨慎对待。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相关人员进行的其他舆论调查显示,还有一种见解,即中国对日本的好感,特别是在中国的年轻人当中,这种好感在上升。我期待着肩负日中友好关系重任的年轻人通过真正的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这个调查数字能够说明什么?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不满情绪是由什么造成的?

井出敬二:自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日中两国国民正式开始相互理解。现在交流正恰如其分地展开,但才过了25年左右的时问。日中两国在文化、社会、体制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加强相互理解的余地。作为日本大使馆,将会为发展交流更加努力。

《瞭望东方周刊》: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努力使民间情绪好转起来?这些努力的前景如何?

井出敬二:进一步加强交流。不能光通过因特网来理解对方,而是应该通过真正的面对面的交流进行沟通,这是很必要的。

《瞭望东方周刊》:据我了解,这样的调查,在日本也在进行,日本民众对中国人亲近感似乎也在下降?如果有,在你看来,原因是什么?

井出敬二:在日本类似的调查结果中显示,与上个世纪70、80年代相比,对中国“有亲近感”的比例下降。但是现在“对中国有亲近感”、“没有亲近感”的比例大致持平,超过了40%。

日本每年大约有300万人出访中国。中国人到日本的人数每年大约有40万人,这与中国13亿人口相比,比例少之甚少。我期待中国赴日人数进一步增多,并且能够更好地看到日本、了解日本。

中国民众通过和日本人一起学习和工作、到日本去旅游,会了解到很多,“日本人比过去想像的要好”、“战后的日本和战前、战争过程当中的日本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大部分中国人还没有接触过日本人。

杨绛《老王》的“善性”情感体察 篇7

文章中, “我”与老王的“善性”情感流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起初, 作者与老王只是一般的顾客与车夫的关系。老王一辈子很苦, 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他打了一辈子光棍, 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 小屋破破烂烂的, 眼睛又不好, 他的一生凄凉艰难。由于老王职业卑微, 社会地位低下, 再加上生理缺陷, 时常成为别人鄙视和嘲笑的对象。但作者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歧视老王。别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 怕他看不清, 撞了什么”, 而“我”为了照顾他的生意, 却“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 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不仅是车夫与乘客的一般闲聊, 那是善良者的心理交流, 使老王孤独的心灵得到了慰藉。别人取笑老王眼睛瞎了一只, 是因为“年轻时‘不老实’, 害了什么恶病”, 才导致眼瞎, 而“我”却认为“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 也许是得了恶病, 反正同是不幸, 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我”的女儿还给老王送大瓶的鱼肝油吃。这一阶段, 文章的“善性”情感主要表现为“我”及家人对老王同情和关心。

随着“我”与老王交往的加深, “我”对老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他的善良品行使我逐步感动。首先表现为“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 车费减半。“每天清晨, 老王抱着冰上三楼, 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 冰价相等。”可见, 穷苦卑微的老王却有着一颗热心诚恳、淳朴善良的心。在“文革”时期, 所谓的“反动学术权威”是要被打翻在地, 踩在脚下的。但是, 这些对老王都不会有丝毫影响。作者丈夫默存 (即著名作家、学者钱钟书) “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老王帮“我”送他去医院看病, 并坚决不肯收车钱, 在“我”的坚持下, 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担心看病的钱不够用。“我”亲眼目睹了老王的这些善举, 对老王的感觉已不仅仅是一般的同情和关心了, 而是有一些刮目相看了, 心灵中的某根琴弦被触动。最令人感动的是老王受了人家的好处, 总也不忘, 总觉得欠下了人情, 去世的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

他面色死灰, 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 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是生命垂危者的写照。在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时候, 还惦记着知恩图报, 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和香油送给关心照顾过自己的人, 怎能不令人感动万分呢?虽然只有一二十个鸡蛋, 但在“我”的记忆里却是“多得数不完”。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夸张手法, 它表达了作者心灵深处的无限感激。这一阶段, 文章的“善性”情感表现为老王的一系列善举和作者的敬重与感动。

文章“善性”情感发展的第三阶段, 就是当作者得知老王去世后所表现的反思与愧怍。“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 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这是“善性”心灵的交融。同是善良者, 他们的“善性”情感是相通的。这种情感已经打破社会地位的束缚, 是伟大的, 是值得赞美的。“但不知为什么, 每想起老王, 总觉得心上不安。”作者此时心里不安的是什么呢?是因为吃了老王的香油和鸡蛋吗?是没有及时领受老王的谢意吗?都不是, 真正的原因“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啊,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 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 关注他们的命运, 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这些年来, 相对于老王的善行来说, 她感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远远的不够, 这使她每每想起老王就会觉得愧疚和难过。这是善良者虔诚的反思, 这是作为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含蓄的呼唤。文章通过作者与车夫老王的交往, 反映了老王艰苦的生活及其善良厚道的品格, 也体现了作者平等的观念和关爱、同情弱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 学习这篇文章更有现实意义。

摘要:《老王》是杨绛的一篇纪实散文。这篇文章现收编于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是一篇教读课文, 体察“善性”情感是文章的学习重点之一, 文后的“研讨与练习”的第一题就是要求我们“以善良去体察善良”。下面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对作品中“善性”情感所作的体察, 但愿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体察作者背景最近解读文本 篇8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应该让学生体验到自我解读真正的快乐,培养学生对生活美好情感的感悟能力,从而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一、解读文本的现状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走进文本,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情感或碰撞思想,并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这样的个性化阅读并没有成为教学常态。

随着初中文本内涵的深化,能力不同的学生仅凭对文本的素读,常常出现浅读、曲读、误读现象。而教师在课堂也多有越俎代庖,直接向学生呈现自己的解读,导致了学生解读能力并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在对文本解读技巧能力的提升中,师生往往忽视了体察作者背景这一有力抓手。

( 一 ) 学生无视作者背景

1. 应试心理。对于作者和背景,学生习惯为了应试,把文学常识当作强记硬背内容,只关心“( )国( )人写下了( )文”。没有考虑到这一个个人名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在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下,才写下了一篇篇带着时代烙印、饱含个人情思的篇章。

2. 依赖心理。学生无视作者背景,自己素读又多有挫败,而教师解读往往显得“周到备至”,学生渐渐对教师解读产生了依赖,慢慢失去了自己个性解读文本的兴趣和能力。一旦离开了教师的“扶持”,解读便多失去了方向。阅读语段题历年都是学生的“失分重灾区”,文意稍稍含蓄些,答案就五花八门,常常“驴唇不对马嘴”。

(二)教师忽视作者背景

1. 应试主义。对于作者背景,教师也往往仅为了文学常识考试才把其视作教学内容,甚至到了考试前才会分重点、分类别突击整理,即使平时上课有所提及,也浮光掠影,不注重和文本的内在联系,忽视了其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指导意义。

2. 个人主义。教师未深入体察作者背景,基于个人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解读文本,往往缺少了准度和深度;一部分教师借助参考书和网络的现成解读,有时为了创新而“创新”,这样往往曲解了文本,误导了学生。

二、体察作者背景的价值

教师的专业素养高低不一,学生的感悟能力参差不齐,但我们的文本是同文同源的。“同文”自不必说,“同源”指的是作者,一切的文本都是带着作者主观情感的创作。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了文本的源头,要用心体察作者及具体的写作背景,这样就能以最近的距离准确地走进作者内心,走近文本,解读文本。

(一)减少文本的解读困扰

体察作者背景,我们就容易感悟到作者的创作初衷,教师和学生解读文本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不易产生曲解文本现象。对于一些内涵较深文本,教师备课就不会苦思不得其解,苦解不得正解。

(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堂时间宝贵,如果师生一直在文本解读中兜圈绕远,必然会耗费大量时间,对落实其余教学环节十分不利。体察作者及背景,是切入文本主旨的一把利刃,能迅速找准文本的核心,不仅节约了时间,也有助于课堂学习目标的高效达成。

(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了解作者解读文本,结合文本读懂作者,无形中就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常识,有利于学生个体文学常识体系的构建,不仅能从容应对文学常识题型,还为课外阅读和终生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丰厚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一位位作者的“引领”下,师生一次次体验着不同的生活,穿越了古今中外,见多了人生百态,就间接丰厚了情感阅历。如此“见多识广”,对课外材料的解读就容易入境入味,这就真正提高了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尤其面对那些凝聚了作者丰厚阅历的课外语段,仅有十几年浅薄阅历学生也会能有自己真切的解读。

三、体察作者背景运用的策略与方法

(一)课前体察要扎实

课前体察作者及背景,是师生必须共同养成的习惯。通过对作者及背景的初步了解,尝试自己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形成对文本的初次理解。

1.学生课前主动体察。一个了解鲁迅生平的人读出来的《故乡》和一个不知道鲁迅是谁的人读出来的《故乡》,肯定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操纵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整理加工信息,主动构建知识体系,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课前认识作者,结合背景个性解读文本,有利于培养他们整理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利于他们构建文学知识体系,有利于他们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学生课前体察作者背景也容易落到实处。在学生还没有养成主动查询习惯之前,教师要逐渐培养这种意识。七年级可以通过在导学案上印发作者简介、背景链接,并布置相应的填空练习。八年级教师不再印发现成资料,让学生自己借助网络、工具书,完成预习本上相应练习。九年级不仅要完成查询和填空,还要以作者的口吻写几句创作目的感言。当然方法和进度完全可以灵活机动,相信在查阅、填空、创写过程中,学生会更早更多了解到作者背景,课前自主个性解读文本,从而自信地走进课堂。

2. 教师课前深入体察。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影响力是巨大的。曾经在同一天连听了三节《散步》的同课异构公开课,发现每位教师确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都不同。

课1:培养爱幼更应尊老的思想感情及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课2:感知文中蕴涵的家人之间深沉朴实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朴实而深沉的亲情之爱。

课3:领会文章主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这篇580字的散文,是新增换的课文,不少教师还没有接触过。这三位教师解读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区别,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教学理念不同,二是教师生活经历不同。四十岁左右的乡村男教师,三十五岁左右的城镇女教师,三十不到的城镇小伙,解读《散步》必然带上了自己的生活印记。诚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三堂课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成为三类“哈姆雷特”。在当堂巩固环节,不难发现这些学生对《散步》的解读确实已经深深打上了教师解读的烙印。

后来自己上到《散步》,查阅到了作者这样一段原话:

《散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生命的感慨”。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

——莫怀戚20年后说《散步》

原来作者的创作初衷是“写生命”,这比“尊老爱幼”“亲情家庭”要深刻得多。假如时光逆转,那三位执教者看到这段话,不知是不是会更准确地解读文本。

现代文如此,文言文亦是。如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有教师执教时有这样一个解读环节:

齐读课文,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思考1:在湖心亭奇遇之前,“独头”(教师称张岱为“独头”)说自己“独往……”,而后面却写“舟中人两三粒”,“舟子喃喃曰”,这是否有矛盾,为什么?

思考2:张岱偶遇之时、离别之时、离别之后,他心理是怎样的?原文找字词。

全班交流:

思考1:说明张岱是一个孤傲之人。把不能赏雪的人视作凡夫俗子。

思考2:偶遇之时:喜(同是天涯沦落人,情趣、志趣相投)

离别之时:悲——两个情趣相投、境遇相似的独头,短暂相遇就要分离,能否再次相遇,不得而知,不禁悲从中来。

离别之后:(课堂冷场,学生没有举手,再读课文,还是无人举手)

笔者当时记下了这样一段听课思考:“独头”这个称呼,既刺耳不雅,更表明教师未懂得张岱内心的痛苦。教师对张岱不当的称呼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赏析。如果教师在课前了解张岱生平,知道张岱在明亡后,宁为无籍之民,拒做清朝顺民,因名士遗风、亡国之痛、黍离之悲,文中的“独”就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情趣高雅得到真正的理解,雪景之美得以彻底的感受。走进作者的心,才可以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正所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心中必须得有“一条河”。要成为这样的“一条河”,不仅需要日积月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要在课前有针对地查阅、考证,比学生更深透地体察作者背景,方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心,把握文本核心,才能从容自信地走进课堂。

(二)课堂体察要巧妙

有了课前对作者背景的体察,师生带着各自的解读进入课堂,往往会发现彼此的解读会存在一定的分歧,这很正常,正如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生活角色的转换,对生活自然会有“常新”的感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一则浅显生动的童话故事解读尚且如此层出不穷,更何况师生、生生之间对那些不同年代、不同文体、不同国籍的初中课文呢。

这就要求教师的引领一定要有方法,一味地“强拉硬拽”绝对不行,也没有必要,不妨让作者亲自出场,指引课堂。教师要做的只是巧妙地安排这位“嘉宾”出场的时间和方式。

1. 开门见山法。开门见山地导入作者及写作背景,快速切入对文本的理解。

如《我爱这土地》,让生活在和平年代、养尊处优环境中的学生做到读诗悟情,把握诗人那火热复杂的情感并非易事,所以这样导入课文:

作者及背景简介填空:

(1938)年抗战初期,(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出生东北流浪异乡的我(端木蕻良)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诗歌(《我爱这土地》)。

这样的导入营造了爱国氛围,有利于学生快速以诗人的身份,进入角色,进入文本,感知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

又如《我的信念》,这是居里夫人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信念的抒写。从自己的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业余爱好及科学趣味中可以读出崇高,可以领悟伟大的成就、杰出的贡献是从何处而来。在解读文本之前,对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不妨采用问题——“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导入课文。

开门见山法,适宜大部分文本教学,无论是文意浅显的还是文意含蓄的,但容易模式化,一成不变地使用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单调感,所以尽量和别的方法穿插使用。

2. 中间穿插法。对于篇幅短小语言精美的文本,师生可以先进行“素读”,“素读”的提法是日本最早提出的。日本人把我们古代私塾的授课方式定义为“素读”。“‘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当“素读”读出疑惑时,适时引入作者及具体的写作背景,这样的体察往往能使疑惑迎刃而解。

如《武陵春》的教学环节:

(一)激情导入

(二)读词入情

1. 学生自由朗读《武陵春》,对照注释理解词的字面意思 , 找出词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反复诵读。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武陵春》,并用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情感。

(三)品词析情

1. 学生通过词人的行为细节体会她的丧夫之痛并朗读。

2. 学生通过赏析修辞句来体会词人的愁之重并朗读。

3. 学生结合作者经历和时代背景来体会她的愁之多并朗读全词。

4. 学生总结破解之道。

教师在学生个性解读多遍的情况下,补充呈现了作者经历及时代背景,于是学生有了这么入味的解读:李清照这首《武陵春》借春花凋落表达了自己因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病死、文物丧失等不幸遭遇后,内心万念俱灭的无限忧愁和悲伤之情。

学生解读水到渠成,且悟情至深。相信李清照泉下有知,也会颔首称道,叹为知音。

3. 柳暗花明法。有时候,让“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在最后出场,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效。

如读完《智子疑邻》,同学们不难站在主人的角度解读出这样的寓意:听别人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当了解本文选自《韩非子·说(shuì)难(nán)》这一章节知识后(说难,即游说的困难。指出为了游说的成功,一要懂得人主对于宣传游说的种种逆反心理,二要注意考虑人主的爱憎厚薄,三是断不可触人主的“逆鳞”。)就自然会站在老人的角度,悟出这样的寓意:当你说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话对与不对,还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

4. 类比迁移法。有些优秀作家有多篇作品入选课本,如鲁迅、老舍、郭沫若、冰心、叶圣陶,这些文本也是特别值得我们细细咀嚼的,联系前面的文本解读对深透解读后面的文本提供了便捷。一次次从同一位大师的角度看事察世写文,我们的解读会更准确更深刻 , 同时也摈弃那些错误的、肤浅的“自以为是”。

作者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类型的作品解读还是会有一些差异的,最好借助最近的作品来解读。就鲁迅的文章而言,大家都知道:

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选自小说集《呐喊》的有 :《社戏》《故乡》;

选自散文诗集《野草》的有 :《风筝》《雪》。

所以最好这么迁移,在读《阿长与〈山海经〉》时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故乡》时联系《社戏》,读《雪》时联系《风筝》,这样应该最能读出作者的本意。

同时代、同题材作品的类比,也尽可能遵从这样的就近原则,但也不排除求同存异。如拿《咏雪》和《湖心亭看雪》类比,更能体现因赏雪者的阅历、心境不同,笔下的雪各具的神韵。

(四)课后整理要坚持

文本只是用来教学的范例,课堂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课后对这些作者背景的整理可以充实学生一生的学习宝库。

虽然可以用电子稿的方式整理,但学生最好选用纸质文摘卡,方便记录、携带、展示。

1. 建立作家档案库。每一篇课文都有一张读书文摘卡片,上面清楚记录:题目、作者简介生平、创作背景,自己对作品的初次解读,二次解读……解读不需多但要注明时间,每每有了就及时添上。

2.整理作家档案库。将文摘卡照作者国籍、生活时代、生卒年限、作品创作时间分门别类,日积月累,这将是人生阅读的宝库。

教师要适时、及时指导学生,展示范本,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也可以分工合作,共享成果。

四、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学生的自主阅读,离不开教师方法技巧的指导点拨,就体察作者背景而言,重要的是养成合理联系习惯,培养内在的解读能力,对数量和深度不宜急于求成。

(一)量的适度

一些浅显易懂的文本,如童话、寓言故事、短篇小说,尽管没有作者背景介绍,学生也能有自己的个性解读。此时过多的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未必有助于学生的解读。体察作者背景,无疑有助于深透解读文本,但“深透”的标准是什么?是和作者的写作初衷高度接近、持平还是超越?

(二)质的适度

有些教师为了更深层地解读文本,课堂不仅引入了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还引入名家对此文的解读。这看似对文本解读有了推进加深,其实有时也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代替解读。大胆地摈弃一些精彩的名人旁批,即使要引也尽量使用作者本人的。可能教师的引导还不够精巧,学生的感悟还未到火候,这条摸索的路不断。初中三年的文本,相关部门能否提供按时间顺序依次整理出文学常识体系,为师生的文本解读提供更好的参考?

摘要: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针对初中生解读文本能力低下、解读困难的现象,本文提出了从体察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出发,引导学生最近解读文本核心的策略。通过课前、课堂、课后的环环相扣,了解作者创作初衷,体悟作者当时当事的真切情感,获取语文最原初的人文滋养。倡导多从作者背景角度出发,真正尊重文本,尊重学生解读文本,也同时提出了对教师解读文本的高要求。

浅谈“诗圣”杜甫的爱国忧民情怀 篇9

一、杜甫爱国忧民情怀的形成

在杜甫的诗歌中, 尤其是其晚年时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呈现出真挚而深厚的爱国情怀, 充斥着人道主义精神的忧民情怀。这一切都源于诗人坎坷的际遇。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以后, 社会更加动荡, 国势由盛转衰。杜甫的生活也被打破, 漂泊于江湖。此时, 杜甫接触下层贫苦民众的机会更多了, 他也有“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等对社会不公和黑暗的批判, 但是更多的是对国势的担忧, 是对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杜甫和很多传统士大夫一样深受孔孟“仁爱”思想的影响和熏陶, 受到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 杜甫的爱国、忧国情怀得以形成。杜甫的生活经历是其爱国忧民情怀形成的最为主要的因素。杜甫的一生可以划分为成长及南北漫游时期、长安觅官时期、离乱为官时期、蜀相漂泊时期等共四个时期。我们将更加关注其安史之乱之后的蜀相漂泊时期, 这一时期是杜甫的晚年时期, 也是其诗歌创作的顶峰时期。在这段时期内, 杜甫不停地逃亡和漂泊, 居无定所。这样使得其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忍, 目睹了国势的衰败, 目睹了百姓的离乱之苦。虽然, 在这一时期杜甫也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正是这样险恶而丰富的人生经历为杜甫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逃亡途中, 杜甫途经石壕村、新安道等地。他亲眼看到的是国家的破败和满目的疮痍, 他也目睹了官府抓丁的场面, 聆听了新婚少妇送丈夫出征时的哀挽哭诉。因而, 其诗情澎湃, 就创作了“三吏”、“三别”等代表作品。诗人“长安十载乞食”, 以及大半生的流离颠沛等使得他对“儒家”忠君济事思想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体味, 其爱国情怀和忧民意识在诗歌中有了更沉郁、深刻的体现。

二、杜甫爱国情怀的内涵

杜甫的诗歌中, 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也呈现出出仕与报国的抱负。而这也正是诗人爱国情怀的体现, 是其具体内涵的再现。杜甫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人生愿望也是出仕报国, 大济苍生, 实现国泰民安的理想生活状况。他也幻想自己能兼济天下, 实现“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

青年时期的杜甫信心满怀并不懈努力。但是, 考场不利, 未能如愿。杜甫在这样的打击下并未沉沦, 而是选择留在长安来寻找被赏识和重用的机会, 多方请求举荐, “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是其这段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知道, 最终他通过向皇帝和贵人的献赋、投赠, 得到了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的小官, 其政治抱负初步实现, 且努力工作争取实现自我价值, 报效国家。

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 杜甫潜逃到凤翔, 出任左拾遗。虽然其年华易逝, 然而其寻找报国之坦途的雄心未泯, 其大济苍生的理想以及报国之志荡漾于胸。虽然当时残酷的战争、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黑暗的朝政等使其一生壮志未酬,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健儿宁可死, 壮士耻为生”等诗句也都体现了其壮志难酬的情感。但是, 杜甫虽壮志未酬然情绪高昂, 其爱国情怀普照人间。

此外, 他通过其作品也表达出对统治阶级的无情揭露和不满, 如“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等诗句, 但更为主要的还是体现其对民众生活的关注、关怀和同情, 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爱国情怀的抒发。尤其是在其组诗代表作“三吏”、“三别”中有着更为清晰的体现, 而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杜甫的爱国忧民情怀的内涵。

三、杜甫爱国情怀在“三吏”、“三别”中的体现

杜甫晚期组诗代表作有《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以及《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尤其是“三吏”、“三别”集中体现了安史之乱后国势的衰败和百姓的悲苦生活, 诗歌中充斥着诗人对国势的担忧, 对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和怜悯, 集中体现出诗人的爱国、忧民情怀。如《新安吏》中所写:“我军取相州, 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 归军星散营”。以及“况乃王师顺, 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 仆射如父兄”。而在《石壕吏》中,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得知“一男”暂且生还, 而“二男”却刚刚战死, 该喜抑或该悲啊?正如仇兆鳌在《杜诗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 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杜甫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极度痛苦生活充满着怜悯和同情。而在《潼关吏》中, 诗人先是整体上介绍并概括了唐军加紧修筑潼关的景象, 之后在与潼关吏问答中, 指出了“修关”, “还备胡”, 暗示了三年前的潼关失守一事, 写出了诗人对战势的不可预料的担忧。但潼关吏“胡来但自守”的决心以及“艰难奋长戟”的英雄气概, 呈现了潼关将士的报国情怀。诗人并没有忘记“前车之覆”, 希望潼关吏能汲取教训, 表现了诗人的沉痛抑或是悲愤之感。而这些情节和诗人情绪、情感的变化都能向我们呈现诗人对战势的关心, 对国势的担忧, 呈现了其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

另外, 杜甫在《新婚别》中赞扬了新婚之妇的深明大义, 写到新娘鼓励爱人参军, 她说:“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戌行。”这里就真切地呈现了诗人的一种认识, 新婚固然可喜、可贵, 然而在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 还是应该“舍小家”, 而保“大家”, 不只是顾念“小家”的欢乐, 更应该认识到“有国才有家”。而这也正是杜甫的伟大爱国情怀的真实再现。正如研究者所说, “热爱祖国使得杜甫虽同情人民的兵役之苦, 但是仍含着眼泪去劝勉人民摒弃这些痛苦, 去承担兵役、效命疆场。”再如《垂老别》中, 老战士子孙阵亡殆尽, 而老妻又缺衣少食。老战士并没有因此而选择退却或是逃避, 而是愤然投军。这一个老翁是多么的正直豁达, 又是多么的大度、爱国啊。杜甫借助这一形象来呈现其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 “保家卫国, 人人有责”。正如王嗣!在评论“三吏”、“三别”组诗时:“非亲见不能作, 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以事至东都, 目击成诗, 若有神使之, 遂下千秋之泪”。杜甫在这组诗中更为主要的是表达了对民众生活的同情, 同时也洋溢着爱国情怀。如《垂老别》中的“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诗人对战争造成的国家的破败是多么的痛心疾首, 这种情怀是多么的难以自抑。再如《无家别》中,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这战后的乡村的荒凉和凄惨和战前这里的其乐融融和富有生机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呈现出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对国势的担忧等, 而这一切都是其爱国情怀的呈现。

四、结论

总之, 杜甫的诗歌, 尤其是其“三吏”、“三别”呈现出诗人对国势的担忧和对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 更为主要的是呈现给我们以愿“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可贵的爱国情怀和忧民情怀。正如闻一多先生对杜甫的评价:“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摘要:在唐代诗坛上, 杜甫和李白双峰并峙, 人们称杜甫为“诗圣”。杜甫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透过他的诗作, 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其真挚的爱国忧民情怀。他的诗歌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还原。在其跌宕起伏的人生中, 尤其是在其晚年时期, 深陷困境, 但是他不会为自己的际遇而伤感, 他时刻关注的是国势的安危, 是百姓的疾苦。杜甫的诗歌创作却如同“沙中之金, 愈经磨洗愈能发出灿烂的光辉”, 其不朽诗作中充斥着真挚的爱国忧民情怀。杜甫的诗歌海洋中, 始终荡漾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条大船载着诗人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最高峰。尤其是在其晚期代表诗作“三吏”、“三别”中, 最能体现出诗人的爱国忧民情怀。本文将在简要叙述杜甫爱国忧民情怀形成的基础上, 分析其爱国忧民情怀的具体内涵。之后, 将主要分析其代表作品中的爱国忧民情怀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唐代诗坛,杜甫,爱国忧民,“三吏”,“三别”

参考文献

[1]章培恒,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第113页.

[2]赵海菱.论杜诗的史学底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3]程诗惠.对“三吏三别”的诗史含义的重新解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9.

虚心涵咏且切己体察 篇10

切己体察, 是指读书穷理, 要用切身的体会去读所有的书。读书不能纸上谈兵, 要躬行践履。这是儒家传统的为学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是陆游提出的主张之一。躬行践履, 意即亲自实行、亲自去做, 体现了重视实践、深入实践的精神。这对应着课程理念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 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体验、参与、实践、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 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而课程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摒弃接受学习盲从探究学习的现象, 从而产生一些不良现象

现象一:农村学校硬件软件尚不够完善, 教学资源不足, 普遍都是大班教学。虽然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 但由于班级大, 成员综合水平不一, 很多学生参与不进来, 教师不能有效参与点拨。在任务合作活动中并没有成功的体验, 反而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问题没有有效解决。

现象二:农村高中学生之前接受英语训练较少, 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现象。对于课堂表演讨论等教学环节学生虽然很感兴趣, 表现积极, 气氛非常活跃, 但是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 他们在用英语表演时错误百出, 更多的同学是在看热闹, 不能清楚理解和参与, 因此收效甚微。

现象三: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 再加上教学工作繁重教师的教学观、教学方法并没有应教材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出现了“换汤不换药”的局面, 即很多教师仍使用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而讨论演示以及合作仅仅表于形式。

二、接受性学习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必要性

朱子曰:“凡读书且要熟读, 不可只管思。读得通贯后而义理自出。从这段话, 可见熟读之重要。熟不熟, 又往往与精思有密切关系。所谓精思, 就是要把书读通。《论语·学而》中有“学而时习之”, 《论语·为政》中又有“温故而知新”之说, 意思为读书要反复地读, 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含义。传统的课堂教学受上述思想的影响, 一直以来都是让学生进行着“模仿、记忆”式的接受性学习, 这种“模仿、记忆”对于英语学习, 特别是农村高中学生有其特殊的意义。

1. 有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

英语是一门语言, 其特点在于知识面广, 多, 杂。探究性学习需要以接受性学习为基础, 不具备足够的英语知识基础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 其效率必然是低的, 必将是形而上学式的探究。农村高中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 不具备单一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并且如果大量的知识都靠探究性来积累的话, 那么不知学生何时才能积累起雄厚的知识基础以进行高水平的探究性学习。相比而言接受性学习中的模仿、记忆更易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2. 有利于学生较快、较准确地理解英语语法, 理解有关知识。

在以这种学习方式为主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精心的讲解, 扫除了学生认知上的障碍, 使学生少走弯路;再则, 学生在听讲时, 听觉、视觉系统同时发生作用, 这比学生独立看书更有利于形成知识表象。

三、且虚心涵咏且切己体察, 两种学习方式合理运用、有机结合

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获得, 或者由他们重新发现, 至少由他们重建, 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们。”学习的进行在一定的程度上需要具体的经验做支柱, 而探究性学习是获得具体经验的途径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讲, 它是接受性学习的基础。其次, 在探究性学习中要运用过去所获得的知识包括接受式学习中获得的知识, 通过运用这些原有知识使新学知识得到理解与巩固。英语教学中应将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效融合, 正确处理好“模仿、记忆”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关系, 虚心涵咏且切己体察, 在“模仿、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自主、合作、探究”, 两者取长补短, 相辅相成。

1. 探究性学习激发学习欲望为接受性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以视频、图片等设计某种情景, 然后提出来问题。让学生根据这种情景与学习内容的结合中产生联想和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 使原有的知识经验与观察到的现象、呈现的情景发生碰撞, 产生联想, 形成对比, 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 从而避免了教师干巴巴的纯理论讲授, 使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注意的是:创设的情境要有利于问题的产生, 质疑意识的形成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使创设的问题情境成为所探究的问题与所学知识的桥梁。

2. 灵活交替运用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 使其相得益彰

英语教学中,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实际教学条件的不同, 可采取灵活运用讲授方式、探究方式进行教学。需要用讲授的内容用讲授法, 使学生高效率地获得知识, 构建知识体系;适宜用探究的内容用探究法, 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教师应将两种方法有机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发挥两种学习方式各自最大的优势。

3. 监控与引导两手抓发挥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

教师要真正成为探究性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必须要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开阔自己的视野, 除了专业知识外, 平时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诸多领域, 从而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 具有比学生更丰富、更详尽的资料。而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 不少教师角色单一, 知识面少, 知识构成单一, 这样就很难满足当前学习方式的需求。而学生在这种主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 也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和阅历, 才能够自主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其次要避免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随意游离和放任自流, 教师应通过适当的手段适时引导、适度监控, 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曾国藩提倡读书需“挈长补短”, 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各有其优点, 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探究需要接受性学习为基础, 帮助其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渗透探究的思想, 躬行践履,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在接受学习中引入探究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融进接受学习, 从而使传统的讲练结合、模仿记忆等常用的“接受性”教学方法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 形成优势互补, 取长补短, 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摘要:在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中, 不少教育家对如何读书多有论述, 虽不免带有时代的烙印, 但深思而慎取, 其中不免精华。虚心涵咏, 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 反复咀嚼。切己体察, 是指读书穷理, 要用切身的体会去读所有的书。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即亲自实行、亲自去做, 体现了重视实践、深入实践的精神。两者各有自己的优越性, 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学中, 应重视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并举, 取长补短, 有效结合, 相得益彰

上一篇:知识协同模型下一篇:把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