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数教师工作总结

2024-04-20

四数教师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四数教师工作总结

2012-2013年第一学期

数学工作总结

李素云

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师们请教,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现对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认真钻研教材。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新《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业务知识,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为了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质量,首先在备课过程中,我不仅注重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还关注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为依据,制定好教学的方案,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其次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握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促使学生通过教师及时、有效的评价,思维更加积极、活跃,更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我还结合实际教学认真做好课后教学总结,把课堂上积累的经验、教学感受记录下来,认真反思、总结,为今后的教学做好铺垫。在工作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方法,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把教学工作搞好。因此我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潜心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使自己的视野得以拓宽,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上课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生动化。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师生交流,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尽量多,同时照顾各个层次的学习能力,让各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它教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积极征求其它教师的建议,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们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4、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常常收集资料,并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批改作业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进行透彻析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对后进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它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求之欲和上进心,从而自觉把身心投入到其中去。

6、狠抓学风

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多学生,学习上有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怕分数低而抄别人的,这样就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

今后,我将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学习和探讨,与同事、家长们保持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为祖国建设培养好下一代。

篇2:四数教师工作总结

匆匆忙忙又一学年过去,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着实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本学年的教学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加强业务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一个教育工作者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会直接体现在一切教育工作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体现鲜明的时代气息,它的应运而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此,我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本人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阅读书籍报刊杂志,不断地学习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虚心向同事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参加听课议课和课例研修并积极发言,积极努力与同事合作。通过努力学习,观摩 吸取别人之长,不断充实自己,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实践参与式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路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备课时力求深入 1

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学活动方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

(1)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四、教学反思

1、注重将知识积累与动手操作,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与实践性;

2、注重知识的全方位整合与综合运用分析;

3、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4、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5、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能力的培养及习惯的养成;

6、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点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五、成绩与不足:

个别同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改进与提高;整体知识整合不够,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培养提高;须加强全面培养与个别辅导,学生的计算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还须在 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强。纵观一学年的学生统测学习成绩: 四年级二班数学学年全市统测成绩为:86.61的平均分,及格率94.44%,达标

率为81.48%,四年级三班学年统测成绩为:82.94的平均分,及格率96.3%,达标率为68.52%,仍然未能使我满意。

篇3:四数教师工作总结

当前, 教师与其他工作者一样, 在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压力, 这除了与学校工作的性质有关外, 还与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有关。这种挑战和压力必然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角色冲突。因此, 研究教师的工作压力, 进而提出组织支持对策, 以维护教师身心健康, 提高工作绩效, 为完善学校激励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和谐校园提供科学的依据,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教师工作压力和教师组织承诺的内涵

教师工作压力是教师因为工作上所赋予的职责、要求、期望等超出自己的负荷, 并感受到对个人自尊和安全的威胁而产生的消极情感体验, 如愤怒、焦虑、沮丧等。教师工作压力是一种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 个体感受到这种刺激并引起身心的某种反应, 当这种刺激被个体评价为威胁到其身心安宁状态时, 工作压力就会产生。工作压力如果持续不断, 个体不能有效应对时, 就会产生不适感, 出现各种生理、心理问题。组织承诺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承诺。目前, 对组织承诺的认识, 有两种流行的观点:行为说和态度说。行为说主要关心个人是怎样认同某种特定的行为, 是哪些情境因素使行为难以改变。态度说主要关心个人是怎样培养对组织价值观的坚定信念, 又是怎样产生为组织利益而努力的意愿, 以及如何培养个人形成愿意留在组织而不是离开的意愿等。教师组织承诺是指教师对所任教学校有强烈的组织认同感, 愿意持续地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为学校的发展作贡献甚至不计报酬的多少, 并愿意一直留任该校的一种态度或心理倾向。它包括三点内容:教师认同目前任教学校的发展目标与价值, 对学校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忠诚心;愿意为学校努力奉献, 主动积极参与活动, 甚至不计报酬;希望继续留任该校的一种心理倾向。

二、教师工作压力对教师组织承诺的不良影响

1. 带来不良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长期持续的压力会使身体产生一种非特定的适应性生理反应, 这种反应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警觉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过度压力的状况, 会造成身体上的疾病。压力的生理性反应是可预测的、自动的固定性反应, 在一般情况下, 它无法以意识加以控制, 而心理性反应则与个体对外界环境的知觉及个体处理压力的能力有关。压力若长久不被释放, 则会随着时间的累积成为较严重的压力, 并引起不良的行为反应, 如注意力减退、耐心降低、容易烦躁等。在情绪方面, 压力的情绪反应是多样化的, 从较正面的情绪、精神振奋到普遍的负面情绪, 如愤怒、暴躁、忧郁、焦虑、沮丧等, 其中大部分压力所带来的情绪反应为负面的。

2. 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也称职业枯竭, 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提出的。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和耗竭状态。弗里德曼认为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不是突发的, 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近的过程。从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来说, 其走上工作岗位之前, 多数教师对未来的职业总抱有较高的期望, 进而产生倦怠感。弗里德曼把参加工作后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跌落期、耗竭期、调整期。教师工作压力后果的行为症状包括:生产效率的变化、缺勤、流动、饮食习惯改变、嗜烟、言语速度加快、烦躁、睡眠失调、高事故率、较差的组织气氛等。压力感低于中等水平时, 它有助于刺激肌体, 增强肌体的反应能力, 压力过大时, 会使工作者的工作绩效降低。由此可见, 工作压力过大不可避免地带来职业倦怠。

3. 对教师个人和组织绩效产生不良后果。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 对组织的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激励理论把压力看成对工作有积极的影响, 认为压力是激励个人良好工作绩效的催化剂和动力, 适度的压力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 提高耐受力, 增强肌体活力, 减少错误发生。冲突理论认为压力对工作绩效有阻碍和消极的作用。员工如果承受工作压力, 对自己的工作缺乏满意感受, 往往会使组织旷工率高、事故增多和较高的离职率发生。互动理论则认为适度的低水平压力可以促进好的绩效, 而高于最佳水平的压力则会使工作绩效恶化, 从而使个体和组织利益受损。因此, 长期存在超过最佳水平的压力, 且不加以缓解, 必然会导致教师绩效水平的降低, 从而使学校教学质量下降。

三、提升教师组织承诺水平的策略

1. 加强领导管理水平。

领导支持是影响学校教师组织承诺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 提高领导支持是改善教师组织支持感, 进而提高其组织承诺的重要途径。学校管理者在工作中要面对不同的教师, 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与不同的教师建立起不同类型的交换关系。领导与教师中的少部分人建立了特殊关系, 这少部分教师会受到更多信任, 得到更多关照, 也更享有特权, 如工作更有自主性、灵活性和更多的机会与报酬等。而其他教师, 获得的奖励机会也较少, 他们与领导的关系只局限于正式的权力系统范围内。由于存在不同的关系, 领导与教师之间的交换关系也就出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低质量的关系, 它完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影响力, 是一种以等级关系为基础的契约关系;另一种是高质量的关系, 是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吸引、相互影响的交互式关系。要形成更多高质量的关系, 学校管理者应该提供更多的领导支持策略, 如作出重大决策时对教师个人利益的考虑、给教师提供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关心教师的职业发展等。如果教师感觉到领导对自己的支持, 他们会认为这既是领导对自己工作的肯定, 同时也会使自己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给予科研教学工作更多的资源和权力, 使得工作进展更加方便顺畅。因此, 领导支持会提高教师对组织的承诺水平。

2. 努力提升自己, 促进职业发展, 缓解工作压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给教师带来新的发展与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改革前, 学校就像一座安稳的象牙塔, 教师职业是所谓的“铁饭碗”, 一旦拥有, 终身受益, 而改革后破除了“职务职称终身制”, 评聘结合, 聘任上岗, 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教师不要一味地抱怨, 而要积极地寻求对策, 不断学习本专业前沿知识, 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 提高自己的知识理论水平, 努力跟上时代步伐。如此, 才会有效地缓解挑战带来的心理冲击, 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 同时降低由工作本身带来的压力。

3. 优化组织功能, 健全组织结构及监督体系。

作为工作压力的首要因素, 组织功能压力对工作压力具有相当大的“贡献”。不同的组织功能, 意味着人们在组织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 责任和权利的分配和拥有方式不同, 信息反馈与受到的奖惩不同, 而这些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压力。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优化学校组织功能, 建立健全组织结构和民主有效的监督体系。另外组织领导还要增加感情投入, 以人为本, 关心教师身心健康, 倾听教师的心声, 满足教师的要求, 奖惩分明, 建立民主、透明的监督体系。而作为教师, 也要忠实于教育事业, 顾全大局, 不能斤斤计较, 要正视现实中的种种不公平, 要以平稳的心态来接受并适应现实, 保持良好的情绪。既要积极协助建立健全监督奖惩体系, 又要在工作中踏踏实实, 以学生为本, 以教育为本。

4. 完善自我, 完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体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有效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作为学校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的改革, 教育科研是教师工作的主要部分, 但是也不要将自己关起来埋头苦干, 要花时间和同事、朋友交往, 在交往中完善自己对人生、工作和生活的认识, 在交往中缓解由工作带来的压力, 在交往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个人能力是有限的, 这也需要教师多和同事、朋友交流, 获得有力的信息支持与情感支持。

5.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

社会支持体系主要来自于家庭与朋友的支持。教师作为一个个体, 不是孤立地存在的, 他需要与周围人建立不同的关系, 而家庭、朋友作为教师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对象, 对其工作压力有着一定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能使教师在课余时有效地放松自己的心情, 进而以更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而不良的家庭环境使教师的课余情绪也处于紧张状态, 不能有效地得到放松, 长期的精神紧张, 必然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 进而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教师, 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以宽容、平和、理解的心态与朋友、家人沟通。

参考文献

[1]王重鸣.管理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孙非.组织行为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3][美]罗伯特.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 (第7版) .窦卫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李剑萍.校长领导与学校效能的实证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篇4:四数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教案

1、标题:方正小标宋简体3号

2、正文:仿宋4号

一级标题:黑体不加粗

二级标题:楷体

3、正方行距24磅

4、单元小结附后。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一、单元教材分析:

“角的认识”这一内容是分三个阶段编排的。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在二年级下册,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 1.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2.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3.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4.画指定度数的角。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因此本单元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2表示符号。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另外,本单元教材在编排时,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本单元还安排了一个“你知道吗?”介绍了如何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过程与方法:

1、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2、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四、学法指导:

教师渗透指导、讲授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并加深对角的认识和理解。

五、课时安排:5课时

1、直线、射线和角 1课时

2、角的度量 1课时

3、角的分类 1课时

4、角的画法和角的巩固练习1课时

5、本单元测试 1课时

第一课时(总16)

教学内容:直线、射线和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2、难点:掌握射线和角的概念及性质。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活动角、直尺、三角板、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情景引入

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学习了线段的特点,谁能站起来给老师和大家说说线段都有什么特点呢?(有两个端点,中间是直线)

二、展示目标,知识导航:

1、今天我们再来认识直线、射线和角(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

1、出示一条线段:

问:a.这是什么?(板书:线段)b.为什么说它是线段?即线段的特点?)c.你能画一条3cm长的线段吗?

2、画一画:你能画出一条与线段不同的线吗?自由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启发)

3、反馈汇报。(根据学生的反馈选择直线或射线的教学)(1)小黑板展示“直线”。

问:你画的这条线和线段有什么不同?(即直线的特点)我们把这种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的线叫直线。(板书:直线)(2)小黑板展示“射线”。

这条线与线段有什么不同之处?说明“射线”的概念。(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你会画“射线”吗?(自由画,一生板演)

反馈:讲评画法。先定点然后引出一条线。(再画一条巩固)(3)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线吗?(自由说一说)(4)小结:大家说的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射线。(5)演示一些射线,如手电筒光等。

4、线段、射线与直线的比较:比较一下,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异同点?

5、练习四

(1)第一题(判断各图是线段、射线还是直线)(2)过一点画射线。

如果给你一点,你能画出多少条射线?

(二)、角的认识:

1、观察有公共端点的许多条射线,你发现了什么图形? 自由说(如果学生回答不出,逐步减少射线的条数。)板书:角 学生概括得出角的概念(板书角的概念)

2、分别演示三个角的形成过程

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小不同,板书:角的大小)

3、得出角的概念,并自学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课本划一划,读一读。

4、继续自学角的符号介绍,书写并与小于号比较。

5、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说说为什么?(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去判断)

6、画角: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定点,引出两条射线)小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反馈拓展,练习实践

1、基础练习判断

a.线段有两个端点,能量出它的长度。…………………()b.一条射线长3厘米。……………………………………()c.小明画了一条5厘米长的直线。………………………()d.小冬用一个能放大10倍的放大镜去看一个角,结果这个角的大小放大了10倍。…()

2、提高拓展练习

(1)分别画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并说说它们的特点。(2)画角,说说你对角的认识。

五、小结,作业布置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板书设计:直线、射线和角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总17)

教学内容: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2、难点:怎样使用量角器来量、读度数。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活动角、直尺、三角板、小黑板、量角器 授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情景引入

1、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小黑板出示)

2、直接比较角的大小。

在黑板上画两个大小不同的角,第一个角稍大一些。再用红色木条做一个角,使它与画的第二个角相等。

用木条做的角与第一个角比较。用木条做的角与第二个角比较。问:提问: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你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都是多大的角吗?(不能)

3、引入课题。我们已经能直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不能说出它们具体有多大。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能用一种单位去量一量,知道一个角的大小,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了。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怎样去量角呢?

二、展示目标,知识导航:

1、这些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出示量角器)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出示量角器)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

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拉出10度的角,并板书:10°。)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拉出60度的角,并板书:60°。)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拉出90度的角,并板书:90)(2)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指中心)叫做量角器的中心。(板书:中心)再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

指出: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从0-180°。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3)现在来观察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起看到0°刻度线了吗?(在线一端打结,与中心重合。用线拉0)拉出10°、30°、90°、120°、180°,分别让学生说出是多少度。

提问:谁能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请你拉这根线来表示。(指名演示)3.教学角的量法

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数。怎样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度数呢?请大家看课本。看完后告诉老师,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指出: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长。所以,角的大小和画出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追问: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用木条角再演示,说明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四、反馈拓展,练习实践

1.练习。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方法,量一量“做一做”中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写在角的下面。量的时候,把量角器按照图上表示的量角器的位置放。(老师巡视指导)提问:量出每个角各是多少度? 2.提问:请你看一看,第38页例1下面有两个角,它们的大小一样吗?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它们大小是不是一样?

3、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具体地知道一个角有多大了,也能知道角的大小具体相差多少了。现在谁来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用量角器要怎样量角?

4、比较上课开始时出现的两个角的大小。

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角的度量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总18)

教学内容:角的分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比较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2、难点:周角的概念。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练习题,折扇一把,圆形纸。授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那我来考考你们,“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打一生活用品。(扇子)

二、展示目标,知识导航: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让学生来说一说已经认识了几种角?

2、让学生从扇子中找出不同的角。

3、演示周角:边说边演示,一条边围绕着顶点绕一周后和另一条边重合,提问,这下形成的叫什么角?

4、量一量刚才我们认识了平角和周角,那么他们究竟各有多少度呢?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找到平角和周角,分组研究一下它们的度数。你们是用什么量的呢?谁能说一说它们的边又有什么特点吗?(平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周角的两条边重合在一起)

那直线是不是平角呢?(不是)为什么?(因为直线没有顶点)

5、分一分

(1)小组合作,研究角的分类。(2)学生汇报分类结果,集体订正。

四、反馈拓展,练习实践 1.基础练习

P41右下角图,你能只量一个角的度数就知道其它三个角的度数吗?师报度数,判断是哪种角:40度,35度,120度,179度,360度,180度。把直角、锐角、钝角、周角、平角按度数大小排排队。

2.提高练习: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后展开,看看能找到哪些度数的角。

3.拓展练习:利用三角尺拼出不同的角。

五、课堂小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角的分类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总19)

教学内容:角的画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使许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2、难点:正确的画角技术。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情景引入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角呢?

二、展示目标,知识导航:

1、角的画法(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角的画法

问:量角的工具是什么?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出示例题:画一个65°的角

(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2(2)试一试: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说一说: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解说明。

2、做一做(P42、2):分别画出75°、105°的角

让一名较好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注意画的步骤。

四、反馈拓展,练习实践

1、基础练习:P43、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10° 45° 60° 90° 105° 120°

2、提高练习:P44、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15°、75°、150° 165°的角。

3、拓展练习:P44第七题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角的画法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角的度量》单元练习

(总20)

一、想一想,填一填。

1、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有()个端点。

2、()、()都可以无限延长,其中()没有端点,()只有一个端点。

3、通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4、从一点引出()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5、一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6、度量角的大小可以使用()。

7、下午6时,时针和分针形成了()角。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对的打“√”,错的打“×”)

1、小明量一条射线的长度是5厘米。()

2、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

()

3、角的边越长,角度越大。

()

4、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

5、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

三、用心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比直角大而比平角。A、锐角

B、钝角

C、周角

2、角的大小与两边的()有关。A、张开的大小

B、长短

四、按要求画一画。

1、画一条射线。

2、用量角器画一个130°的角。用三角板画一个75°的角。

五、先报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再量一量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的度数。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小结

这一单元,我们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角的度量。主要使学生掌握了以下知识:1.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2.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3.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4.画指定度数的角。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因此本单元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2表示符号。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教学中我注重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亮点和问题:

1、学生在活动中画60°的角有两种方法。我通过与学生共同讨论、论证,认为都是正确的,我及时表扬了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恰好说明了学习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篇5:四数教师工作总结

醴泉街道尧头小学 褚翠 2014.12.12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第1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速度”的含义,并学会用统一符号来表示速度。(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3)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些数量关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理解,列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单位时间”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在网上买过东西?(有)

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商品是怎样送到爸爸妈妈手里的吗?(快递送来的)同学们,其实快递也叫物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物流中心。板书(出示大屏幕:情境图)

瞧:摩托车、大货车、小货车正赶着往物流中心送东西呢。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摩托车平均每分钟行驶900米。

大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5千米。

小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5千米。

同学们你们发现的信息可真不少,你能发现这些信息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理解速度的概念。)

每分钟行驶的米数、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可以表示为速度,请同学们再举几个速度的例子。预设:每秒行驶的米数 每天行驶的千米数 每月行驶的千米数 每年行驶的……

像每秒、每分、每时、每天、每月、每年……我们称为单位时间。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有时间,例如每时、每秒、每分,有路程,例如65千米、20千米、900米。

摩托车每分钟行驶900米这个速度写作:900米/分,读作900米每分。请同学们写一写大货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这个速度,写作65千米/时。可多举几个速度的例子让学生书写。课件出示有关“速度”的材料。

(1)、直升机最快时速达到463千米/小时。

(2)、从地面起飞的火箭,达到9.5千米/秒以上的速度。(3)、快艇最快时速:航行速度可达到60节,约110公里/小时。

(4)、速度最快的鸟是:尖尾雨燕平时飞行的速度为170千米/小时,最快时可达352.5千米/小时,堪称飞得最快的鸟。

(5)、游泳速度最快的: 旗鱼可算是动物中的游泳冠军了,平均时速90千米,短距离的时速约110千米。

同学们你们发现的信息可真不少,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摩托车从车站出发经过8分钟到达物流中心。

●两辆货车分别从东、西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在物流中心相遇。

预设:(1)车站到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

(2)西城到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

(3)东城到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

(4)东、西两城相距多少米?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你能一一解决吗?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探讨问题

(一)摩托车平均每分钟行驶900米,从车站出发经过8分钟到达物流中心,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

(1)指生读一读这个问题,教师做好及时的评价。(2)小组合作探讨:①问题的解决方法。

②思考题目中900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7200表示什么?

③线段图 学生探讨时教师巡视,做好指导。(3)列式:900×8 = 7200(米)

并让学生分析得出:900表示每分钟行驶的米数,8表示行驶时间,7200表示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

得到关系式: 每分钟行驶的米数×行驶时间=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900 × 8 = 7200(米)

1、探讨问题

(二)大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5千米,从西城到物流中心需要4小时,西城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千米?

教师指导语:你能用解决第一题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吗?解决完后,也要写出一个关系式。

小组合作探讨后得到:

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行驶时间=西城与物流中心的距离 65 × 4 = 260(千米)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理解速度×时间=路程。

一起观察这两个关系式:你能用更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它们吗? 每分钟行驶的米数×行驶时间=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 900 × 8 = 7200(米)

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行驶时间=西城与物流中心的距离 65 × 4 = 260(千米)

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西城与物流中心的距离可以表示为:路程 讲解路程与距离的区别:“距离”是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而“路程”可以是两点间曲线的长度,也可以是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行驶时间可以表示为:时间

每分钟行驶的米数、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可以表示为:速度 上两个关系式可以简单地表示为:①速度×时间=路程(板书)

四、拓展提升

教师指导语:老师这里还有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解决呢?课件显示: 大货车和小货车同时从东、西两城出发(如图),经过4小时在物流中心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一)初步理解题意,重点是“同时”和“相遇”。仔细读题、审题,寻找信息。讨论交流。

师用线段图的方式板书整理题里的条件。

师:怎样理解“同时”和“相遇”?

师组织两名学生在教室内做“同时”和“相遇”的表演。

同桌之间用橡皮等在桌面的表演。师在旁边指导。动作要规范。进一步理解“同时”和“相遇”的含义。

师总结:同学们表演的都很好。他们同一时刻也就是同时出发,走向物流中心,经过4分钟在物流中心碰面,也就是相遇了。

(二)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生独立解答或小组合作完成。

1. 组织交流 方法一:

生:“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大货车走的路,另一部分是小货车走的路。把他们走的路程合起来就是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所以:先求出大货车和小货车各走了多少千米?再求他们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分步算式:65×4=260(千米)75×4=300(千米)260+300=560(千米)

综合算式:65×4+75×4 =260+300 =560(千米)

再指另一名学生复述想法。方法二:

生:先求出大货车小货车一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再求出他们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算式为:(65+75)×4 =140×4 =560(千米)为了让大家理解的更透彻,师生共同在黑板上演示1分钟共同走的路。并板书“速度和”。多次演示,强化学生对“速度和”的理解。

教师小结: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先求大货车、小货车每分钟一共走了多少千米?再求大货车小货车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2.比较、质疑。

师: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点?组织学生结合线段图和算式说一说。师小结:

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的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板书: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五、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对于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如果知道速度和时间求路程,就用关系式时间×速度=路程。你能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吗?(能)

六、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一辆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共行驶了4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先让学生说说60、4、240分别表示什么,再说利用的是哪个关系式?

2、王明步行的速度是50米/分,8分钟到达学校,王明家与学校相距多少米?

3、一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90千米,从高密到济南用了3个小时,高密与济南相距多少千米?

这一题重点训练学生对三个关系式的区分和理解。

4、小方每分钟走70米,小丽每分钟走60米。小方和小丽同时从家出发,经过6分钟两人在少年宫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同学们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用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总会发现我们生活中的数学。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

每分钟行驶900米 写作:900米/分

读作:900米每分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教学反思

醴泉街道尧头小学 褚翠

2014.12.12 注重创设情境导入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现实生活出发,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时提问学生网购的商品是怎样送到我们手中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教学情境图中顺利的发现信息,提出问题,也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恰当引入关系式

篇6:四数教师工作总结

一、以德树人,依法治园

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幼儿园教师女性居多,感情细腻,责任心强,上进心强,自信自尊是她们共同的特点。我们要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真心实意地去尊重每一位教师,关心和帮助她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获得教师的真心尊重,达到“以德服人、以德树人”的效果。我们经常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趣味运动会”“游戏大赛”“踏青”等等,让教师走向大自然,畅谈家庭的琐事、生活的点滴,帮助教师释放压力,让正能量互相影响,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管理离不开制度,它必须突出“科学、合理、易行”这三点。制度的制定直接关系到人心所向的大问题,我们让教师以主人翁的精神为主导,以班级为单位,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一日生活保教活动常规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指导下,请班主任组织本班教师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对应的班级制度, 再提到全园教职工会议上讨论通过,最终形成符合幼儿园教师的《教师带班制度》,通过研讨,不仅让教师细读、理解、强化了《细则》中的条例要求,细化了措施,而且让教师体验到制度的执行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是大家应该共同遵守的。

二、深入了解教师,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

1.多渠道了解教师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教师

入户家访是促进沟通的一个最宽松有效的方式。通过到教师家家访,能了解教师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拉近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听取教师对管理者管理过程中细节的反馈,同时, 让管理者有机会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达到相互理解、增进感情的目的。我们还通过微信朋友圈、QQ等现代化的形式,从空间中感受教师的心态,从微信的各种链接、发表的心情中捕捉教师的心理变化,有些不方便面对面交谈的话题通过信息进行交流,做到真正地了解、理解教师,真正地做到“心中有教师”。

2.分析教师的个人素质,帮助教师量身订制成长计划,促进教 师个性化发展

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其中。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她们个性迥异,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我们要让教师自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个人计划,再通过教研活动,请其他教师一起帮助她们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利用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丰富、完善计划。这样不仅能增强教师的自信心,促进教师间的沟通了解,增进教师间的友谊,真正做到挖掘潜力、扬长避短,还能有效促进教师个性化的成长。

三、加强培训,提升专业水平

快速发展的幼儿教育需要对在职幼儿教师不断地进行培训, 以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需要。

1.拟订发展规划,让教师“有迹可循”

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教师个人素质的基础上,制订出相应有效的发展规划,就教师的特长、能力有针对性地制订其发展规划,并以此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定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并成为教师努力的方向。

2.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

(1)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让教师接受网络平台提供的远程培训是一种节约成本的有效方式。(2)利用现有资源,聘请一些有专长的教师来园为教师培训相关的知识,现场指导,具有真实感,而且有效互动,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3)多派教师外出参加培训,让教师走出去,开阔视野,转换心情,更新观念,再把内化过的知识传递给其他教师,促进共同发展。(4)鼓励教师间的互相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学你所长补我之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通过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

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幼儿教师通过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使得教师的成长与专业发展相结合,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成为其内在真实的追求时,她们不再机械地重复和被动地接受,而是树立更加强烈的主体意识,表现出专业意识的自觉,成为其人生的幸福之路,幼儿园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

上一篇:《邯郸学步》读后感100字左右下一篇:2024第二季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