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凄美爱情古诗词

2024-04-07

最凄美爱情古诗词(通用8篇)

篇1:最凄美爱情古诗词

最凄美爱情的古诗词精选100句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6、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7、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8、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9、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13、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1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15、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1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18、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19、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2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1、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22、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2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2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2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26、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27、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28、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29、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30、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31、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32、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33、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34、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35、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36、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37、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3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39、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40、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41、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42、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43、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44、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

45、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46、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47、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48、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49、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50、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51、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晏殊《玉楼春春恨》

52、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 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

53、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 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5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5、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 李白《夜坐吟》

56、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 —— 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57、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 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58、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 张籍《征妇怨》

59、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 曹植《明月上高楼》

60、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 王昌龄《西宫秋怨》

61、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 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62、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6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 王昌龄《闺怨》

64、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 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65、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66、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67、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 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68、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69、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70、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 李白《怨情》

71、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 柳永《定**自春来》

72、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 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73、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 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74、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 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75、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76、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7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78、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79、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8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81、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

82、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

8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4、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

85、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86、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8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88、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89、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90、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91、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9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93、落花已作风前舞,流水依旧只东去。

94、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9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96、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

9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98、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泪还惜别,为君垂泪到天明。

99、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00、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篇2:最凄美爱情古诗词

第一种:生死相随

《摸鱼儿·雁丘辞》/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第二种:白头之约

《诗经 击鼓》节选 /佚名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白头吟》 /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第三种:情深缘浅

《赠去婢》/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四种:相思成疾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画堂春》 /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第五种:情深不寿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第六种:恨不相逢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佚名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第七种:棒打鸳鸯

《钗头凤·红酥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世情薄》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第八种:离愁别恨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卜算子·答施》 /乐婉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拓展延伸】

读古代爱情诗,感悟现代爱情

读莎翁著名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看我国的传说《梁祝》人们都会为其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所感动、流泪。但中西方诗歌中都不乏薄情寡意的“负心郎”和红杏出墙的“不贞妇”。我们还能像徐志摩一样将爱视为生命和一切,渴求那样狂热的爱恋吗?让我们一起通过诗歌,回顾历史,寻找答案:“爱能走多远!”

柏拉图对话录里阿里斯托芬对爱情所作出的绝妙譬喻:人原先是一个整体,由于强行分劈,才有两性。两性的情爱,正是对生命内在本初结构恢复完整的焦渴(柏拉图,《酒宴篇》)。这譬喻的深刻处,就在于凸显出了两性关系的本质:爱情是生命对生命的肯定。歌德说:“人生之中有爱情,就恰如自然界有春天,大地上有鲜花。”爱情是永远不变的主题,在各国历代文学中都占重要地位。“夫妇,人伦之始也”,所以爱情是“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命脉,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在两千年前的《诗经》中,爱情的多声部乐曲就已经开始鸣奏,从开篇的《关睢》里我们就能感受到强烈的人类之爱。

在中外文学的浩荡长河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是永远也不会凋谢的、动心的波浪。从古至今,有人为爱痴,为爱狂,为爱泣,为爱痛,为爱生也为爱死。多少痴男怨女让我们同情,更是被铭刻在心底不能忘记。当今之世,观念日新而世风日下,物欲横流人欲泛滥,不论权势不计功利的爱情,真正海枯石烂的恋情,大约只能从诗经从汉魏乐府从梁祝之类的民间传说中去找寻了。在滚滚红尘之中,为俗物尘情所累所困的现代人,如果能捧读古代那些优美的爱情诗,像沙漠中的旅人捧起一泓清泉,像闹市的居人捧读一山翠色,他们蒙尘的疲累的心,也许会受到清纯的古典的洗礼,得到休憩和净化。让我们一起为爱感动。

一、爱的求索

中国文化对于爱情,向来有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隐避情结,中国文人更愿意将爱情化在亲情中咏叹,这种含蓄像一枚坚果的壳,把最能表现性灵和柔情的部分包起。在层层礼教和儒家仪式的捆扎之下,什么样的锤能够敲开这层坚硬的外壳?儒家的家庭观念重视秩序,并持两性不平等的主张,甚或可以说:“夫为妻纲,夫唱妇随。”婚姻不自由,受家庭和社会舆论干涉。婚姻有时成为年轻人为家庭尽义务的一种形式。但无论如何阻挡不了人对真爱的求索,即使在千年前就已如此的炽热和率真大胆,只因为是在追求着生命性灵的完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诗经》留给后人的第一句爱情宣言。

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的第一篇《关雎》就是描写爱情的。第一首咏叹爱情的诗歌,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无疑是深远的。诗篇中固然在“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中表现着“君子”对“淑女”的情真意切,但这须从“君子好逑”之“好”的意义上来理解。诗是以第三者的视角来写的,它不是说的哪个“君子”的“寤寐”、“辗转”,而是借这种一般情态来倡扬“君子”对“淑女”的应有情分。“寤寐”云云,“辗转”云云,不可谓之不失态,不可谓之不“发乎情”,但只有在正当的婚姻关系前提下这才是值得称道的,才是“止乎礼”的。质言之,《关雎》所立意歌唱的是今之所谓“恩情”,而不是爱情,伦理的意义大于生命的意义,是对伦理意义上的夫妻恩情的强调。

在今天,或许仍有人追求刻骨铭心、生死相许的爱情;或许有更多的人仅凭习惯和道义维持着婚姻,他们朝夕相处,同床异梦,白头偕老。无论怎样,我们仍旧会渴望有情人终成眷属,成眷属便要常相守,在相守的过程中执著专一,不离不弃。外遇问题为中国社会所难容忍,《易恒卦》谓:“从一而终。”为人夫者也应在情感的托付上,对妻子忠贞不渝。外遇是对配偶精神上的不贞,情感上的背叛。在夫妻之间长期的相互冷漠与疏离下,声气不通、情性不感、貌和神离的夫妻,失血的空壳家庭日渐增加。我们一味追求个性的张扬,个体本位为中心的文化渗透无疑是有影响的。我们不论其好坏,只是觉得偏离了我中华家族本位的文化传统。爱与不爱,相守与相离的愉悦和痛苦是一样的深刻和难以言表,几千年前的古诗中有着我们现代人的悲欢离合,爱的深刻和被弃的痛苦也是不变的,那发自内心的哭诉和悲愤是一样的。

二、爱的单纯与炽热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单纯女子的爱的至纯至真,爱人就是阴雨表。那份单纯、简单的满足让我们怀念和感动。现代的我们丧失了古人的那份单纯与天真,丧失了原始的浪漫与激情,塑造、打磨出了世故的灵魂。

我们一起重读一下这首古诗,体会别样的冲动和感触。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元管夫人致赵孟)

这首元曲围绕单一的“泥塑”意象,表达男女两心相依的思想。这种心心相印,彼此之间装着爱人的理想,在今天似乎受到无以伦比的超越。恋人间、夫妻间的忠诚受到挑战。对爱人对家人的有责任感的少数被我们大加赞扬,因为日见其消减。金钱的诱惑让一些人丧失、忘记彼此的许诺和忠诚,可以不畏人言,堂而皇之地做“情人”却冠之以“真爱”或情不自禁;可以告诉爱人“我爱你,但我真的无法和你在一起”或“我爱你胜过爱自己,但我怕你承受压力太大,所以我不能离婚”,“我想你但我不得不和她(他)在一起,我要生活”……太多的理由让人们不得不原谅爱人的背叛、欺骗或背弃,彼此感觉不到对方的痛楚,因为彼此的心不相连,未相通,彼此的心没有融合成一体,爱人彼此之间的忠诚和唯一被践踏。我们忘了徐志摩对他的“眉”说:

我是否能给你一些世上再没有第二个人能给你的东西,是否在我的爱你的爱里你得到了你一生最圆满、最无遗憾的满足?这问题是最重要不过的,因为恋爱之所以为恋爱就在她那绝对不可替代的一点;罗密欧爱朱丽叶,愿为她死,世上再没有第二个女子能打动他的心;朱丽叶爱罗密欧,愿为他死,世上再没有第二个男子能占有她的一点子的情,他们的恋爱之所以不朽,又高尚,又美,就在这里。他们俩死的时候彼此都是无遗憾的,因为死成全他们的爱到最圆满的程度,所以这“Die upon a kiss”是真钟情人理想的结局,再不要别的。“定情”the spiritual engagement,the great mutual giving up――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两个灵魂在上帝的眼前自愿的结合,人间再没有更美好的时刻――恋爱的神圣就在这绝对性,这完全性,这不变性。(徐志摩,193)

在徐志摩看来恋爱是生命的中心与精华;恋爱的成功是生命的成功,恋爱的失败是生命的失败,这是不容质疑的。一些青年不知是忘却了,还是不屑徐氏这样的感情奴隶和“玩物丧志”之人。我们或许会耻笑如此的“痴狂”或至少有人会不理解此等愚蠢举动:“为爱放弃生命”。爱人间如此的相容、相依,让我们怀疑其真实性,毕竟文学创作是高于生活的。当我们在现实中看到一些大学生为彼此的爱,忘记亲人的含辛茹苦,忘记其所肩负的社会和家庭责任,遗弃众多爱他们、关心他们的人,“决然”选择死亡。我们为其惋惜,惋惜年轻生命的白白葬送,我们不会被感动,不会称赞其崇高,甚至会鄙视这对“鸳鸯”的懦弱和肤浅。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痴情男女很少而且愈来愈少。更多的情况是我们忘了爱,忘了爱人,感觉不到心痛,甚至会过得更好、更愉快。只因彼此的心相隔太远,何谈融为一体,你的心就是我的心,你的痛就是我的痛。你的悲痛我无法理解更无法为你消解。或许在逐渐变得理智和聪慧,在此不敢妄作评论,只是出于困惑,将其呈现出来以供思考。

三、爱的背弃与伤痛

有爱就有爱的背弃,有背弃就少不了痴男怨女的痛苦和悲哀。

妾薄命

明袁宏道

落花去故条,尚有根可依。

妇人去夫心,含情欲告谁?

灯光不到明,宠极心还变。

只此双蛾眉,供得几回盼。

看多自成故,未必真衰老。

辟彼数开花,不若初生草。

织发为君衣,君看不如纸。

割腹为君餐,君咽不如水。

旧人百宛顺,不若新人骂。

死若可回君,待君以长夜。

现代译文:

落花离开原来生长的枝条,还有树根可以依靠。

妇女失去了丈夫的欢心,那难言的痛苦向谁诉告?

晚上点燃的灯光不到天明,宠爱至极还会变心。

只有这一双长长的蛾眉,能供得几次回头顾盼怜爱深深。

看得多了就旧而生厌,我的容颜未必真正已经衰老。

譬如那开了数次的花树,不如那刚刚长出来的鲜草。

用头发为你编织衣裳,你心目中还比上薄纸一张。

割下身上的肉为你准备饭食,你吞咽时还不如清水一汪。

原来的妻子百般婉曲顺从,还不如听取那新人咒骂一场。

如果一死可以使你转意回心,我等待你在死亡的地上。

“妾薄命”本为乐府旧题,多写弃妇之情。此诗也是如此,共分五层,四句一转,自悲自叹,如怨如诉。“待君以长夜”是旧时代弃妇没有出路的出路之一,真是可怜亦可悲。即使现代,那些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仍在上演如此的悲剧,她们企求丈夫的“回心转意”;等待爱人的怜悯和施舍;她们能接受形同虚设的婚姻和屈辱……这里看到的是弱女子的哀叹,是被弃后的自卑,“进退无颜仪”的复杂心理。由于女性的地位下降和从一而终观念的影响,弃妇的命运便日益悲惨了。素洁美好温淳的女性面对被弃的命运,已经不苛求男子对爱情忠贞,只求能够不被赶出家庭。我们为其感到心痛却无奈。或许爱使人丧失了自尊和独立感,因为我们生活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男女为了爱而放弃生命:“我的生命不能没有你,没有你,我的生命没有意义。我能容忍你爱别人但你要在我身边,你只能是我的……”这样的故事仍然在发生。为爱痴迷不悟,为爱忍辱偷生,为爱彻夜难眠,为爱肝肠寸断,生不如死,为爱不惜以死要挟……多少人为爱快乐,更为爱哭泣,爱不能少,但当爱逝去时,该如何释怀,如何面对自我的生活?这让我们叹,让我们忧。时至今日,具有感情和经济独立性的女性能洒脱地说声“拜拜”而各奔前程吗?可能会有人说:“满大街都是男人……绝不会再在一棵树上吊死。”但大部分人是不能如此洒脱的。爱让人生美好,爱让人幸福,爱让人有智慧,所以当爱不再时要放手还彼此以自由也是一种爱。我们总说西方人对爱特别潇洒,其实作为人,其情感是一样的,爱的执着更是不变的,承受的伤害同样沉重,只不过由于其历史和经济条件造就了女性的不同地位。在我国这首诗――《妾薄命》中女主角只是一味埋怨命运,对爱人无厌恶和埋怨谩骂的语言,对其爱人仍流露渴望和幻想。

《诗经》里也有弃妇的感叹,但那不是后现代意义上的弃妇。“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与,其后也悔”(《召南江有汜》)。纵然情人背弃了她们,他也会为忽视她的价值而后悔,终究会回来的,这是何等的自信。而在《褰裳》这首活泼的诗篇里我们读到的是:“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这种大胆的邀请让我们欣赏和羡慕,那种洒脱更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涤荡。在这里“思我”之“思”表现出爱情的决定意义,如果“我”是“子”思的对象,则“我”可以将一切困难俱抛脑后,“我”对“子”可以不再是“思”的独立存在,而无所保留地归属于“子”;如果相反,则“子”对“我”就不再有任何的意义。“思”是“我”与“子”一切关系的实质和基础。在这诙谐而又决绝的诗篇中,“岂无他人”一句是值得注意的,它突出爱情至上,爱作为强大的生命力是自发的,因此需要男女在社会关系上的绝对自主。

上面的诗歌都表现“弃妇”的埋怨,以及其不同的态度和反应,今天依旧在一幕一幕地上演,内容相差无几,促使人们感叹我国道德伦理的早熟和文化的理性。但那已是历史,在今天,女性有了独立的思想和经济基础,她们在变化,追求物质和情感完美,不再被传统的婚姻观和女性的所谓“三从四德”美德所限制和约束。在现代,我们会听到对“见异思迁,朝秦暮楚,见钱眼开”或傍大款的女性的埋怨,这就打破了几乎全是“闺怨”诗的传统。女人不再埋怨更不需要埋怨,因为我们在成长。

“软弱”不再是女人的代名词,她们不是缠绕在男人身上的藤,而是独立生长的高树,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独特内容。她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把失败看作最后的结果,也不把爱的遗失当作整个世界的陷落。无论是艳阳或阴雨下,她们在微笑着。

四、一样的真谛,不一样的诠释

对爱人的渴望和追求在任何民族都是永远不变的主题甚或生存意义。在我国没有谁比徐志摩在爱情至上和爱情神圣上走得更远。徐志摩相信,即便到了世界的末日,上帝的最后审判之时,“在一切标准推翻的那一天,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那时间”,唯有爱的真理颠扑不灭,“在主的跟前,爱是唯一的荣光”。“我没有别的办法,我就有爱;我没有别的天才,就是爱;没有别的能耐,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只是爱”。“恋爱是生命的中心和精华;恋爱的成功是生命的成功,恋爱的失败是生命的失败,这是不容疑义的”(李欧梵,199)。徐志摩把爱视作一项人生准则来追求。他的诗总与爱、死亡联系在一起,死成了爱的最高形式。这与他受西方教育和文化熏陶有很大关系。西方的传统宗教使人们相信,人生并不终止于死亡,即使在死亡以后,也还有另一个美好的世界等着他们。如果在人世爱情难以实现,那么可以到天国去实现夙愿;如果在人世爱情被迫中断,那么可以到天国去重续前缘。死亡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去实现梦想,借此也读出徐志摩对爱的痴狂。在今天我们的爱被世俗化得几乎感不到心跳和兴奋的感觉时,重新审视和思考如此惊心动魄的爱。爱是一切,为爱而死,已经不再被我们现代青年视为崇高和伟大,相反我们会耻笑其为懦夫。爱不能走得太远,逾越伦理道德的爱注定是痛。我们不断追求爱,但生活不只有情爱,有太多的关爱、慈爱及责任需要去承担。我们不能走得太远,更不能怀疑纯洁、真挚的爱。

篇3:唐诗背后的凄美爱情

走迂回路线的情诗, 读起来貌似与爱情风马牛不相及, 实则内藏玄机, 一旦解读其中的爱情内幕, 百感交集之余, 定会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我们先看《全唐诗》崔郊的一首《赠婢》:“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单看诗面, 与爱情没有丁点关系, 但是解读完“绿珠”和“萧郎”后, 便感觉与爱情略略搭界。绿珠本是西晋富豪石崇宠爱的一个歌姬, 萧郎指梁武帝萧衍, 此公年少时风流多才, 深得女子爱慕, 唐诗中用萧郎借喻风流才子。诗作者崔郊本是唐代元和年间的秀才, 除诗情才华外一贫如洗, 父母无力供他读书, 只好依附远在襄阳的姑母。姑母有个非常漂亮的婢女, 爱慕崔郊才华, 先是眉目传情, 接触时间日久, 干脆以身相许。有段时间崔郊回乡省亲, 半年后返回, 得知姑母已将此婢卖给当时的大司空襄阳公于頔, 于頔是襄阳最高军政升官, 素闻此婢艳名, 以高价将其买走。崔郊对美婢思念不已, 却又无可奈何, 只好整日长吁短吧。第二年寒食节, 美婢回家祭拜, 崔郊骑马等在柳树下, 一见美婢, “马上连泣, 誓若山河”, 发誓今生今世要与她生死与共。分手时, 崔郊作《赠婢》诗一首。这里的绿珠、萧郎实指婢女和崔郊自己。美婢拿着写上诗文的手帕回到府邸, 每每展读, 珠泪暗垂。后来, 这方手帕被一个嫉恨崔郊的人得到, 拿到于頔面前告密, 要于頔惩治崔郊。于頔派人把崔郊唤到公府, 握着他的手说:“‘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原来是你写的啊, 为什么不及时告诉我?”当即把美婢送还崔郊, 得知崔郊家贫, 另送一批妆奁让二人成婚。

唐代是一个文学异常兴盛的朝代, 不仅男人多具诗才, 女子也不甘后尘, 在对爱情的追求上, 出自闺阁女子的情诗丝豪不比男人逊色, 比如唐人孟启《本事诗》中记录的二首《章台柳》, 背后就隐藏着盛唐诗人韩翊与柳氏悲欢离合的爱情经历。和崔郊一样, 号称“天宝才子”的韩翊也是一贫如洗, 不得不到好友李生府里混饭。李生有个姓柳的歌姬, 不仅相貌出众, 而且颇富文采, 每次都主动要求演唱韩翊的填词, 二人渐生好感。李生看出韩柳二人的情愫, 便做主将柳氏嫁给韩翊。巧的是, 成婚那天, 恰值“安史之乱”爆发, 韩翊接到通知, 节度使侯希逸招他从军, 当天下午即随开拔, 一去就是三年。战乱期间, 音讯断绝, 等不到韩翊的任何消息, 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贞, 柳氏不得已削发为尼。韩翊回到长安, 思念甚苦, 作《章台柳》一首差人送到寺庙试探柳氏。诗曰:“章台氏, 章台氏, 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 也应攀折他人手。”诗中提到的“章台”, 即当年长安乐游原上的章台街, 因大街两旁遍植垂柳, 西出长安的人在此折柳赠别, “章台柳”代称“离别之情”, 诗中暗合柳氏的姓氏, 与后面“也应攀折他人手”连在一起, 是试探柳氏三年离别, 有没有移情别恋。柳氏接诗, 不胜感慨, 当即回诗首, 让送信人带给韩翊, 诗曰:“杨柳枝, 芳菲节, 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 纵使君来岂堪折。”意思是说, 杨条柳枝最恨春天与心上人别离, 秋天已经来了, 你不来迎娶我, 谁来攀折我这枝柳呢?天论意境、情感, 都强于韩翊那首。后人被这段经逢离乱始终不渝的爱情感动, 更被柳氏的才情感染, 遂将《章台柳》定为词牌名, 也将他的爱情故事定格在古典诗词里, 以此祝愿有情人无论经受多少挫折, 永远都能成为眷属。

类如柳氏这样才情四溢的唐代女子, 数目一定非常惊人, 只是因为古人尊女卑的礼数甚严, 史书不载罢了。至于主动追求爱情的女人, 更属于冒犯男权统治的社会, 不仅她们的名字要被打入地狱, 她们优美的情诗也被彻底抹杀, 传下来的可谓凤毛麟角。明代彭大翼著述的《山堂肆考》记载了一首唐代“红叶情诗”——唐僖宗时期, 参加完秋闱的诗人于祐住在皇宫附近, 等待放榜。一天傍晚, 他散步到御沟边, 正是“西风吹渭水, 落叶满长安”的深秋, 于祐看见从皇宫流出来的废水上竟然浮着一片红叶, 捞上来一看, 上面用眉笔写着一首小诗:“流水何太急, 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 好去到人间。”于祐一时兴起, 也找来一片红叶, 写了“深宫叶上题红怨, 付与清流欲寄谁?”跑到御沟上流入口放进去。两年后, 宫里外放宫女三千, 悉数拨给王公大臣做家姬, 而此时的于祐已经成为丞相韩泳的谋士。有一次为了奖赏于祐办事得力, 韩泳将一名叫韩翠苹的外放宫女送给他做妻子。完婚之夜, 韩翠帮于祐整理箧笥, 发现夹在书里的红叶, 大吃一惊, 二人拿出各自珍藏的红叶, 真是造化弄人——题诗人原来就是新郎新娘!

篇4:诀别爱情的那段凄美传说

韩松落

在可可·香奈儿发掘出黑色美之前,黑色衣服是工人和仆佣的制服,是葬礼的丧服。香奈儿偏偏将黑色引入女装,使之成为时尚之色,这和一个叫阿瑟·卡佩尔的男人有关。

可可·香奈儿生于1883年,她10岁以前的生活,至今仍是谜。她一直在修饰自己的身世,并干扰人们的探究,可以想见,那段生活并不愉快。她的传记片《时尚先锋香奈儿》告诉我们,她的母亲早逝,她自小和妹妹被身为杂货贩的父亲送进修道院并在那里长大。18岁离开修道院后,她去了穆朗城,在裁缝店打工时结识了有爵位的军官艾提安·巴勒松,成为他的恋人,搬进了他的家。她承认这段感情里的功利成分:“他能给我一切”。然而,艾提安因为门第差异不能娶她,让她深感痛苦。就在她随艾提安出席上流社会的聚会时,她认识了艾提安的朋友,人称“博伊”的阿瑟·卡佩尔。一瞬间,她意识到自己找到了真爱,随即追随对方而去。

卡佩尔的出身也很卑微,他是父亲与情妇的私生子,在英格兰长大,凭自我奋斗成为富商名流。正是这种经历,他与香奈儿惺惺相惜。在她表露了创业的愿望之后,他出资为她开了一家女帽店。起初,女帽店生意清淡,香奈儿发现自己实质上还是依靠卡佩尔养活,几乎抓狂。幸亏卡佩尔请著名的女歌剧演员在演出时戴上了香奈儿设计的帽子,为她打开了局面,开店一年后开始盈利。

他们的故事传扬开来,成为一时美谈。巴黎著名漫画家画了一张漫画,刊登在报纸上——漫画的主人公是卡佩尔,他笑容可掬地抱着3样东西:马球棍、香奈儿帽盒和香奈儿。

卡佩尔对自己的出身耿耿于怀,迫于家庭压力,他没有和出身贫寒的香奈儿结婚,而是娶了一位爵士的女儿,并以情人、知己等身份继续出现在香奈儿的生活里。1918年12月23日,卡佩尔在圣诞前夕遭遇车祸身亡,据说他当时正要赶去香奈儿身边,与她共度圣诞,他还带着为香奈儿买的珍珠项链。香奈儿赶到车祸现场,哭了好几个钟头,但卡佩尔的葬礼她是不能出席的,能为他公开哭泣的只有他的妻子。

葬礼后,香奈儿发誓“要让全世界的女人都有随心随意穿黑色的自由”。于是,香奈儿式的黑色长裙搭配长串珍珠项链的时尚诞生了。1926年10月1目,美国《时尚》杂志宣称,香奈儿的黑色小洋装与第一辆福特汽车出厂具有同等的革命性质。

爱情逝去,香奈儿寄情于工作。她说:“博伊是我的伙伴、我的朋友、我的父亲、我的兄弟、我的爱人。他死后,我惟有沉浸在工作中才能忘记他。”与此同时,她的时尚帝国逐渐成形。此后,她的情史非常丰富,从画家毕加索、诗人瑞佛蒂到政界名流与王公贵族……但她说:“卡佩尔让我明白,我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照自己的意思经营事业,照自己的欲求选择爱人——这是他给予我的最好的礼物。”

她终身没有结婚。

也许,对于那些注定要改变世界的女人来说,孤独是最好的伴侣——让她们心无旁骛,让她们熠熠生辉。

林语堂:没和最爱的女人过日子

作家林语堂有着60年的美满婚姻。妻子廖翠凤,却不是他的最爱。

林语堂最爱的女子,名叫陈锦端。那年他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陈锦端是他同学的妹妹。她美丽、优雅,画得一手好画。林语堂一表人才,他的不凡谈吐也吸引着陈锦端。二人情意相合。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换得的却是将要别离的痛楚。陈锦端出身名、门,父亲陈天恩看不起林语堂,觉得他的家境太过清苦。林语堂被阻隔在相思门外,痛苦得寝食难安。

陈天恩有些过意不去,便将相邻的女子廖翠凤介绍给他。廖翠凤慕名林语堂已久,很痴情。奇怪的是,林语堂接受了陈天恩的安排,真不晓得那段日子他是如何度过,隔壁就是自己的心上人,他却要同另一个女子在一起。

订婚后直到大学毕业,林语堂一直拖延与廖翠凤结婚。期间,陈锦端情场失意,郁郁寡欢,拒绝了父亲安排的金龟婿以及远赴异国求学。

林语堂和廖翠凤结婚后,还算恩爱。女儿长大了,也知道父亲的心事。因为每逢锦端姨来做客,父亲都会非常紧张。平时父亲画画时,总是将画中的女子画成陈锦端的样子。

廖翠凤当然知道林语堂的心思,但她并不吃醋和嫉妒,有时还会开玩笑地告诉孩子:林语堂是喜欢过陈锦端。他们夫妻之间,一直彼此信赖,廖翠风相信丈夫娶了她就会好好待她。他们一起度过了60年。

林语堂没有和人生较劲,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他安于急流勇退,不让自己的人生血光四溅。他不是不懂得爱,但也明白,不是所有的爱都能拥有,好好珍惜已拥有的,也算上天给予自己的一份厚礼了。

篇5:中国古代最凄美的爱情古诗词

唐·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韦丛嫁给元稹时,元稹家境困难,可韦丛安然处之,见元稹没有衣服,就在自己衣箱里面翻找,没有钱打酒喝,就拔下金钗当掉买酒来喝。

这世间最动人的爱,是我懂你。一个善解人意的爱人是人一生的幸运。

我懂你的境遇,我知你的才华,我愿与你同甘共苦,共度人生年华。

《点绛唇》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相遇是爱情的萌芽,有时,就在那一瞬间,四目相对之下,是心动的感觉,由此结下了一生的尘缘。

当两人携手之时,再回想起那天的相遇,才会发现,那天的太阳,原来那么温暖,那天的心情,格外明亮。

《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倚天屠龙记》中,纪晓芙为女儿取名杨不悔,表示自己不后悔与杨逍的一段感情。

爱情是互相守候,爱是承诺,是坚定,是在风雨过后,依然坚定的守候。唯有相互守护,才能白头到老,恩爱有加。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阵阵,

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爱情比之于其他感情,最突出的就是爱情是热烈的。

我想和你在一起,一生一世永不分离,除非群山消逝不见,江水枯竭,炎暑下雪,天地聚合。

诗中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情,充满了磐石般坚定的.信念和火焰般炽热的激情。

《诗经·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赠我以木瓜,我拿琼琚作为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而是表示我们情意永相好。

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两人互相品尝爱情的蜜果。

篇6:凄美爱情的古诗词

1、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2、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4、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6、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7、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9、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10、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1、谁秋千,笑里轻轻语?

12、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1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4、桃杏依稀香暗度。

15、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6、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8、十年光阴过,恍惚如梦醒。噬魂天琊见,心却在悲鸣。

19、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2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

2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5、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26、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27、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8、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青杏儿》

29、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30、谁知千夜里,各对一灯红。——蒋士铨《水调歌头》

31、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

32、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33、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刘基《眼儿媚》

34、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篇7:古代凄美爱情诗词

2) 对西风,谁与招魂(白朴《夺锦标》)

3)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

5)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栏桡(柳永《少年游》)

6)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

7)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柳永《蝶恋花》)

8) 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9)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

篇8:《长生殿》:男权下的凄美爱情

其一是“红颜祸水”的强权判决使杨玉环成为男权文化中“厌女症”的外在符号, 这种思想下的“女色祸国”扭曲了李杨的爱情故事, 如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明吴世美《惊鸿记》, “传统文学是一个由一个个文学经典汇成的男性文学历史, 这些经典将男性文本和男性经验作为中心, 处处显露对女性的歧视, 甚至憎恨。”这些作品都将李杨情事视为安史之乱的直接根源, 在处理二人关系的时候往往泼污水, 甚至在描写中怀着阴暗心理极力夸饰其宫廷淫乱。如《惊鸿记》以梅妃江采萍为正旦, 着力展示的是梅妃的被贬、红颜薄命, 杨玉环则被描写成与安禄山私通的淫妇, 被刻画成与梅妃争宠时不择手段的悍妇。显然这些作品着眼的是对传统史家“女色祸国”论的阐发, 但对主人公秽事过度的夸示, 不仅遗失了史家论人横事的公正理性, 也是从心底对女性的贬低, 是古代社会男权文化强加于女性的一种错误定位。

其二是把历史人物进行净化, 着重写生死不渝的“钗盒情缘”, 曾亲身经历金元战乱之痛的白朴, 借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富蕴失意萧瑟之悲的意象“秋雨梧桐”, 接撰出一部浓缩自身生命之痛的“纯粹悲剧”《梧桐雨》。其具有进步的世界观, 把自己那种富有民主成份的爱情理性寄予李杨身上, 不仅原谅了作为封建帝王妃子的李杨所犯的罪恶, 还对他们自己一手造成的悲剧遭遇深表同情, 运用浪漫主义手法, 让象征汉民族的唐明皇形象生活于神话般的美丽传说之中, 把他作为作品的正面人物, 故意回避其祸国殃民的一面, 尽量净化和美化他的思想性格, 借以引起人们对于民族统治黑暗现实的正视。但是这本身有严重的阶级局限性, 不是圆满无缺的, 从另一角度说, 在男权社会中, 男性永远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 女性只能被抛置边缘, 无法实现自我。

洪升在《长生殿自序》中说“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 不能擅场”, 他就在对待史实传闻上有取有舍。洪升在创作中摘掉了传统说唱文学、戏曲小说、野史笔记加在杨贵妃头上的倾国祸水、乱阶尤物的帽子, 而将其塑造成虽骄纵悍妒, 但总体温柔软弱、令人同情的佳人形象。她和安禄山没有私情, 但由于杨氏一门受宠, 尤其是杨国忠为政飞扬跋扈树敌太多, 以致累及她在马嵬之变中成为牺牲品。洪升在她身上曲折反应了封建时代被损害的妇女的不幸, 以及她们对于平等专一的爱情生活的强烈向往和执着追求。洪升把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形象进行了净化处理, 述说他们之间的真挚爱情, 正是为了以初步民主主义的“情至”对抗封建主义的“性理”, 鼓吹“真心到底”的儿女情缘, 提倡男女之间的平等关系, 他主张把妻子看做自己的知己, 提倡《四婵娟》中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之间的平等互爱、充满欢笑的家庭生活, 他的思想具有进步性, 使剧作成为了爱情主题, 不过契合洪升生活的时代背景, 从李、杨的故事中还是渗透着作家身世的感伤以及家国兴亡之感, 也可以说是作者使李、杨情事以悲惨结局的主要原因, 但是笔者认为, 在感怀国家兴衰的背后, 是那个男权统治时代女性毫无话语权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即使在《长生殿》中《密誓》中有对星盟誓, 杨贵妃死后在梦幻中感情交流, 经过“冥追”、“觅魂”、“补恨”、“寄情”后终于在玉帝的恩准下进入月宫, 实现了“长生殿盟言”, 但这只能是精神的“长生”来消解现实的“长恨”。

西方学者将男权社会两性关系二元对立模式归纳为:在男性统治的社会里, 男人是基本原则, 女人则是这一原则所排斥的对立面;只要这特征固定不变, 整个体系就可有效的发挥功能……女人是对立面, 是人的“另一种”, 她是非男人, 有缺陷的人, 在男性第一的原则中主要具有反面价值。

男权下的男人, 主要是在同女人的对立中确定自己的意义, 确定了一系列对女人的审美标准, 女性是男性的物质和精神的附庸。杨玉环“性德温和, 姿容艳丽”, 符合了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形成的女人以容貌取悦男人的审美尺度, 男权话语下, 杨玉环形成了自我的空洞化, 成为没有自我意愿、自我决策权力、自我行为体现的物化附庸, 成为家族的工具以交换权力, 她以清纯淑女的形象被充选宫掖, 成为皇帝的合法妻子, 她在摆脱了父系的压迫后, 开始了对爱情的追求, 这一追求是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的, 开始了自己孤注一掷的爱情。可是她忘记了, 在那个男性话语的社会里, 帝王是可以拥有三妻四妾的, 她不可能从皇帝那获得平等的真情, 逐渐的自我迷失, 无法成为自己, 在消解了女性社会主体地位的男权社会里, 女性唯一的出路就是婚姻, 她们的期望往往很高, 但女性在婚姻上被置于不能自主的地位。男人的主战场是被放在家族之外的社会, 婚姻之于他们只是人生历程的附属品, 更不消说是统治天下的帝王, 帝王建功立业是容不得半点的失误的, 在这种专制的理念里, 女性只能守家, 成为男人的后盾, 同时也被置于男性社会的边缘, 女性不能自主的去实现自己生活理想, 杨玉环以绝美的姿态赢得了唐明皇的宠爱, 可是并不代表她可以拥有自己幻想的平等爱情, 可是她还是继续的痴迷, 为爱而牺牲, 为爱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她为自己生前的种种错行做出深深的忏悔, 人们也顺其自然的习惯性谴责本无多少责任的杨玉环, 说她是“祸水”, 可是唐明皇才是整个社会事件的执行者, 到头来却是女性去顶罪。女性只能生活在男人制定的法典下, 杨玉环注重真情, 情痴而妒, 是不符合传统的妇女观的, 也必然受到质疑。

可以说唐明皇李隆基代表了男权社会的整个话语, 他是帝王, 是臣子的领导, 是后宫众多嫔妃的丈夫, 不管怎么说, 他是权力的象征和话语的传说者, 他控制着话语权, 他的价值观是举足轻重的, 在他的价值观念下, 使杨玉环成为怨女、悍妇, 使她屈服于封建男权统治, 杨玉环在经历了爱情的背叛后再回到他的身边, “回来”继续与男权女性价值观念相同, 但是值得欣慰的是, 杨玉环死后得以化仙重生, 与他相会, 更甚的是重色的唐明皇在老年后不再贪念女色, 一心只想念死去的佳人, 可以说是人性的觉醒, 是与男权社会相冲突的爱恋形式。洪升的《长生殿》, 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故事情节, 在安史之乱中被自己处死的杨玉环在唐明皇的心中始终散不去, 这不只是帝王对一个后妃那么单纯的美色迷恋了, 《闻乐》、《制谱》、《盘舞》中把杨玉环塑造成一个有艺术气质和才能的痴情女子, 与擅长音乐戏剧的李隆基相匹配, 这种爱情不是简单的建立在父母之命, 帝王对美色的贪恋上的, 两个人之间有真心的交流, 可以说这也是杨玉环能永远得到唐明皇宠爱的原因, 这是一种心心相印的爱情模式, 与封建男权统治下的帝王对美色的征服和占有是不同的, 这是一种自由爱情的萌芽和觉醒, 虽然爱情的一切主宰还是唐明皇, 但是至少在男权的最高统治层, 我们还可以看见一份稍微真挚的感情, 还能在浪漫的幻想中看见两人的彼此相守。

现在很多人都说爱情是平等的, 爱情中的人没有富贵贫贱之分, 可是在封建的男权中, 女性永远处于被统治的地位, 即使唐明皇李隆基能有心想与杨玉环同生共死, 现实也是不允许的, 历史中的祸国殃民的罪名永远也很容易让女人来背负, 没有自我话语的女性处于被社会唾弃的地位, 杨玉环的命运是注定要受到世人的唾弃的, 但是一个女性的死亡就真的能拯救整个时局吗?这就是男权对女性的压迫, 也注定了两个人的爱情最后的生离死别。

参考文献

[1]洪升.长生殿孙安邦评注[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5年.

[2]王永健.洪升和长生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3]郑尚宪, 黄云.激越的浪漫和凄美的感伤[J]《东南大学学报》2007.9.

[4]刘慧英.走出男权的樊篱[M]北京:三联书店, 1995年.

上一篇:大森林里要举行动物选美大赛了下一篇:光荣之路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