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家庭教育剧的观后感及观众剧评

2024-04-21

《小欢喜》家庭教育剧的观后感及观众剧评(共5篇)

篇1:《小欢喜》家庭教育剧的观后感及观众剧评

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吗?

父母凭什么决定孩子的未来?

父母和孩子的距离就该“亲密无间”吗?

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使这个八月都躁动起来,不安起来。

明明是一部贴着「轻喜剧」标签的家庭剧,却让多少人流了泪,让多少人面上无光,又让多少青葱的少年时刻在记忆里卷土重来——

《小欢喜》

01

《小欢喜》是《小别离》的姊妹篇,当初《小别离》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全网热议,而姊妹篇《小欢喜》更是首播拿下8.2的成绩,在一众国产剧里,遥遥领先。

而《小欢喜》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最大的优点,就是刻骨描髓的“真实感”。

这一次,《小欢喜》的镜头依然对准了三个家庭,截取了高三这一年的时光,讲述三个家庭在备战高考时各自的鸡飞狗跳。

当观众率先沉浸于方一凡家庭的趣味,以及季杨杨家庭的隔阂时,我却迅速被「乔英子」的故事吸引。

在这个只有两个人的家庭里,我看见了可怕的三个字:

控制欲

乔英子(李庚希 饰)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妈妈宋倩(小陶虹 饰)一起生活。

宋倩是前春风中学的特级教师,作风干练,性格强势。她的选择,决定了孩子能得到什么,或者失去什么。

对前夫乔卫东(沙溢 饰)怀有敌意,宋倩的态度从来都是厌烦、嫌弃,于是英子也很难看到爸爸。

明明是三个人的合照,英子看到的时候却只剩母女两个,乔卫东早就被宋倩截掉了:

宋倩还专门制定了日程表,严密安排了英子的日常,而日常=无止境的学习。

宋倩与英子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不认同,却从来不沟通。一个施与,一个被动接受。

就像每次煮汤,宋倩都会做成药膳,至于英子喜不喜欢,并不重要;

为了让孩子专注学习,她在家里专辟出一个隔音间,英子要做的就是:走进去,关上门。

英子接受了。尽管,那扇门后,从此藏了许多她之前不曾说出口的抱怨。

英子反抗吗?

几乎没有。

同学送英子的乐高被宋倩看到了,于是简单粗暴地没收,之后再不痛不痒地问一句:「行吗?」,英子只是含着泪点头同意。

偶尔想脱离控制,乔英子的做法是:欺骗。

同学约着看电影,英子想去又不敢去,于是谎称在学校做听力,骗过了宋倩。

这真是个可怕的征兆——倘若父母不给孩子空间,每次都否定孩子的决定,孩子就不会再说实话,“我只要撒谎骗过你就好了。”

一次欺骗,尝到甜头,就是无止境的欺瞒。

这种教育方式的巨大弊端,乔卫东早就发现了。他在一次谈话里曾反对宋倩的教育理念:“一个女孩子,必须上清华、北大吗?”

宋倩回答得迅速、果断、毫不犹豫:“对,必须。”

她的决心让人心惊。

同时,这份决心被她强行嫁接到了英子身上,这意味着英子要承受的压力,远超其他同龄人。

誓师大会上,有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气球上写愿望放飞,乔英子写下CNSA(中国国家航天局)。

宋倩立刻泼冷水,逼着孩子在气球上写分数:别写这玩意儿了,写上700分。

乔英子不愿意,你来我往的推搡间,气球被不小心挤破了。

——这一刻,无论是梦想,独立人格,自我的个性选择,“啪”,全部被摧毁。

乔英子终于崩溃,哭着离开:

「那是您的心愿,不是我的心愿!」

等到放飞倒计时,镜头再切到英子的愿望,我心里陡然升起一股惧怕:如果这次写的是700分,世界上是不是再无乔英子,只有宋倩的女儿了?

宋倩永远都在控制着孩子的一切。

这里的「一切」,是真正意义上的泛指,包括学习,生活,思想,她都替英子安排完了。

这种控制是对孩子的独立人格的剥夺,每一次反抗失败都是对英子个性的镇压。

更可悲的是——

宋倩在控制中,也同时失去了自我。

和童文洁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时,她「教导」对方:你这想法怎么还没有端正过来呀——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

瞧瞧,家长与孩子已经捆绑在了一起,再无法分清是谁制造问题,又该是谁去解决问题。

而在这种「畸形的控制关系」里,想讨好对方,也变得很难。

她们去看电影时,宋倩发现英子早就看过一次,愤然离场。

“让你高兴不是意义吗?”

“……我是要你高兴。”

“那我也是为了你高兴啊!”

最后宋倩吼出来的那句“我不用!”,把两个人之间的伤口撕到血淋淋。

我给的不是你想要的。

碰巧,你也是。

如果说乔英子的家庭算「极端」,那方一凡的家庭看起来是「最温和」的,他们展现的是绝大部分家庭的常态。

有一幕是童文洁对方一凡说:高考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场战役,打不赢终生遗憾。

普通得就像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家庭。

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想想,作为母亲的童文洁,同样是在「强行控制孩子的未来,试图慢慢磨掉孩子的选择权」,只不过,她的方式没有那么极端而已。

正如童文洁总对一凡说:我们做的这些是为了什么,我们不是为了自己,我们就是为了你。

以及:你先考上大学,给妈妈吃个定心丸——算妈妈求你了。

反复灌输。反复强调。

多少人和方一凡一样,在高考前听着这些话,茫然地被牵着鼻子走,恐慌到相信一场考试足以支配整个人生,然后为这不知道是谁的心愿而辛苦努力?

软硬兼施,亲情绑架。面对父母的哀求,有几个人能做到不妥协?

这两家的反面教材,是季杨杨的父母。刘静和季胜利在外多年,几乎不曾陪伴在孩子身边,被戏称为「空降父母」。

但是当季杨杨讲出“所以说,想要成功,也不一定非要上大学”的时候,有多少家长能像刘静这样,心平气和地说:“也不是不可以的。”

刘静的愿望是「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这其中纵然有愧疚,有不得已而为之,但,还是太难得了。这是中国式育子的模式下,几乎难以听到的回答。

这意味着,他们亲手把自由送到了孩子手上。

而在“失控”的状态下,季杨杨几乎是天然的、自由放任的。乔英子太软弱,方子凡尚蒙昧,只有他向来叛逆,会对不喜欢的事情大胆反击。

02

《小欢喜》中对亲子关系的探讨,让大众再一次思考起这个问题: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吗?

父母总是说:“你的一切都是我给的。”

他们还喜欢把这句也挂在嘴边:“我是为你好。”

父母口中的「为你好」,是真正在关心孩子的诉求,抑或只是披着冠冕堂皇的外衣在满足私欲?

家庭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力,父母又是否意识到、并且认真思量过呢?

《钢琴教师》里,Erika在家庭的强压下逐渐扭曲了自我,她没有朋友,没有爱,没有自由,逐渐从受害者变成了加害人,最终崩溃自杀。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单元剧《妈妈的遥控器里》里,孩子的人生被妈妈用遥控器不断地倒带重来,连死亡都成了无法解脱的循环。

而又是从什么时候起,「我爱你」成了一切伤害的挡箭牌?

有多少父母,还在把孩子当作所有物,在物质上肆意插手,在精神上严格禁锢。

他们又曾有多少次直接越过孩子,代替行使了他们生活中的所有决定?

你喜欢喝的咖啡,被换成白开水多少回;

你总是朝左放的牙刷头,有没有被纠正到右边;

你没上锁的日记,是不是被偷翻了好几遍;

你藏在抽屉里的外国文学,又被撕光了几本;

你新交的好朋友,有没有被问“这人成绩怎么样”;

你染了漂亮的发色,有没有被骂“不正经”;

你出去玩的时候,背后是不是总也有一双眼睛;

——即使成年后,你也有门禁吗?

如蛆附骨的控制欲,无所不在的高压监视,天罗地网一样扑来。

这种控制的可怕之处在于,很多父母其实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问题,或者是,即使意识到了对孩子的过多干预,他们也仍觉得理所当然,“我给了你生命,我为什么不能决定你的人生?”

到底什么时候,这些拥有强烈控制欲的父母才能明白,孩子根本不是附属品,他们从来都拥有完整独立的人格,拥有高度自由的选择权。

从来没有谁有资格一手安排、甚至决定别人的未来。

父母是这样,其他任何人都是这样。

请不要再以亲情的名义,按照自己心意践踏孩子的人生了。

他们的未来,请让他们自己安排。

篇2:《小欢喜》家庭教育剧的观后感及观众剧评

《小欢喜》正是把目光投向了“高三家庭”这个特殊群体,来讲讲他们的喜怒哀乐。

黄磊和海清继《小别离》之后再次扮演夫妻,这次要面临的难题是学习很差又异常调皮的儿子。陶虹和沙溢则扮演一对离婚夫妇,他们的孩子是个品学兼优的尖子生。还有一对是王砚辉和咏梅扮演的“空降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长期不在孩子身边,这回终于全家团聚但是却发现自己的儿子变成了“问题儿童”。

精心选角的“老戏骨”们演的真实自然,诠释出了三个家庭的不同喜乐。

一号家庭(黄磊+海清)夫妻感情和谐,唯一儿子方一凡的学习问题令人头痛。偏偏家里还来了也是今年高考的外甥林磊儿,更偏偏他是个超级学霸,更加衬托的儿子事事无成。

最重要的是,全家上下好像就只有妈妈特别操心这个事。儿子就不用提了,心根本不在学习上面,搞摄影、弄直播、追女孩倒是样样在行。而自己的老公呢,总陪着孩子一起瞎玩,出主意给班主任送什么乌龟当礼物,最大的兴趣是去逛花鸟市场。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这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中国家庭的常态。母亲通常是那个对于孩子更上心、也付出更多的角色。在我念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不少同学的妈妈全职在学校附近租房陪学陪考,却鲜少见到父亲的身影。

二号家庭里妈妈的存在感则更强。这位母亲是个严母,由于离婚而造成的单亲家庭,再加上前教师的身份,令她对于孩子有着极强的掌控欲。

在女儿卧室正对客厅的那面墙,被挖出了一块玻璃幕,妈妈不管是在看电视还是做饭,都能第一时间观察到女儿的学习状态。而在高三开学前的誓师大会上,本已经在心愿气球上写好了自己目标的女儿,却被妈妈强迫必须要写上“高考700分”的字样。

这样的一位母亲,同样是我们在生活中熟悉的。家庭中父亲的缺位,会令母亲把大部分甚至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孩子身上,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心愿替代了孩子自己的。她的女儿本来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了,但是在她那里,得到更多的不是肯定和鼓励,反而是一次次的否定。

三号家庭则有些特殊,尤其是在城市中比较少见。他们的孩子季杨杨是个“留守儿童”,在爸爸因为工作而不停更换着城市的时候,他独自留在北京,由姥姥、姥爷和舅舅共同抚养长大。

这样的孩子无疑内心是孤独的,带着强烈的不安全感,因此也无法迅速跟父母再次产生羁绊。杨杨也对学习不感半点兴趣,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车场。而他的偶像是韩寒,因为韩寒不仅是个很棒的赛车手,更重要的是,韩寒并没有念过大学。

身为杨杨父亲的季胜利,则是一个刚上任的区长。在仕途上的春风得意,却无法消解家庭间的矛盾冲突,在跟儿子一次次的争吵后,他忍不住问妻子:“杨杨小时候是个多好多乖的孩子啊,怎么现在就变成这么浑不吝了呢?”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究竟什么样的是对的,什么样的是错的?也许没有标准答案,千百个家庭,都有千百种模样,高三家庭只不过是这些模样中的一个切片。

而这剧在我看来最好的一点是足够真实且接地气,剧中人物就像身边的同事、朋友或是家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酸甜苦辣也同样发生在我们身边。

篇3:《小欢喜》家庭教育剧的观后感及观众剧评

追了将近一个月的《小欢喜》终于在昨天完结。

在剧中的几个家庭都等到圆满的大结局的时候,也想聊聊我们对这部剧的看法。

《小欢喜》播出的这段时间里,关于剧集的各种话题不仅隔三岔五地上热搜,剧集的豆瓣评分也保持在8分以上。

毫无疑问,《小欢喜》就是《都挺好》之后,本年度最有话题性的国产家庭剧。

在《如懿传》之后回归家庭剧的导演汪俊,用《小欢喜》证明了自己在现代家庭剧这一块,可以说是拿捏得死死的。

即便如此,开播之初《小欢喜》得到的评价,也不能简单地用“形势一片大好”概括。

选择讲述中国家庭高考故事的《小欢喜》将故事背景安排在北京。

剧集以白领工薪家庭、离异家庭、公务员家庭三种家庭模式作为参照,去呈现高考之于父母和孩子的影响。

对每个经历过高考和即将面临高考的人来说,高考的意义和它背后承载的压力都不言而喻。

《小欢喜》的选题,无疑戳中了许多人(不夸张的说,可能是几代人)的痛点。

但在《小欢喜》刚刚开播时,基于地域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家庭收入差距等现实因素,也有很多人开始质疑:

相比于收入更低或者面对更激烈竞争的高考家庭,剧中三个北京中产家庭的焦虑真的有必要那么夸张吗?

剧中,单亲妈妈宋倩(陶虹 饰)虽然是一个人带着女儿乔英子(李庚希 饰)生活。但她名下坐拥四套房产,英子还是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学霸。

来自另一个家庭的季杨杨(郭子凡 饰)学习垫底,但他还有做区长的父亲季胜利(王砚辉 饰)和温柔体贴的妈妈刘静(咏梅 饰)。

三个家庭里,“硬件条件”最差的可能就是方一凡家。

方一凡(周奇 饰)不仅成绩吊车尾,他的爸爸方圆(黄磊 饰)和妈妈童文洁(海清 饰)还在他高三这一年先后丢了工作。

但即便如此,方一凡家还是有一套市价上千万的房子垫底。

只从经济收入、父母教育背景等硬性标准来看,《小欢喜》中的三个家庭在当下的语境中显然不是底层。

但这也给了《小欢喜》更好的前提去探讨家庭教育的话题。

对这类家庭的父母来说,他们每天已经不再为如何揾钱发愁,但也没有达到所谓的“财务自由”状态。

这些中产家庭的父母有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投资,可他们也没办法让下一代真的随心所欲。

特别是再考虑到,剧中的父母都是通过高考,真的改变了人生的70后一代。高考在这些父母心中的意义也就更加突出。

父母们连孩子要不要穿秋裤都要管,更不要说高考这件大事了

在他们看来,高考是真正可以改变人生的一次考试,是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必经之路。

尽管性格、职业各不相同,几位父母都不断地在子女面前强调高考的重要性。

他们会跟孩子们分享自己的高考经历,希望他们可以复制自己的成功。季胜利甚至还拿出了自己二十多年前留下的复读秘籍跟儿子分享。

剧情推进的过程中,这几个家庭的对于高考这件事情的重视是核心动力。

这也是为什么《小欢喜》播出了一段时间之后,对于剧集的讨论还是回到了教育问题上。

虽然现实中各个家庭的状况千差万别,但许多家庭对于高考这件事的关注度的是一样的。

源于高考压力的共情最终超越了家庭之间的差异性,让大家找到了共鸣。

也可以认为,剧中家庭面对高考时所展现出来的焦虑不只是中产家庭的焦虑,更是许多中国家庭在面对高考时所有焦虑的集合。

除了高考这个大背景,《小欢喜》最终能够超越差异性,让更多人产生共鸣的另个一个重要原因则是,

它将故事的重心安排在家庭中。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大部分情况下,家庭教育的影响力是学校教育难以匹敌的。

如果说,学校教育教人掌握了一些方法论的话,那么家庭则决定了一个人会用这些方法论成为怎样的人。

《小欢喜》中,高考的压力所造成的矛盾,主要爆发在家庭内部,而这也绝对不只是因为剧中的学生念的是走读学校。

剧中,几位父母对于高考的重视已经毋庸置疑,但最终要参加高考的则是他们的孩子。

这中间,就涉及一个他们的孩子如何看待高考这件事以及父母如何跟子女沟通高考这件事的问题。

绕来绕去,我们还是说回两代人的差异以及两代人应该如何沟通的话题。

《小欢喜》这个故事里最基础的,其实还是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问题。

季杨杨和方一凡最初都属于学习成绩垫底的学生,但他俩各自垫底的原因却大不一样。

因为父母一直在外地工作,从小在外婆家生活的季杨杨显得敏感又沉默。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里,他时常表现出来一种置身事外的疏离感。

他的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他学不会,而是因为他不知道成绩好的意义何在。

当季杨杨跟家人建立起情感联系,找到了归属感之后,他很快也就找到了方向。

方一凡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他跟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父母和他之间保持着还算良性的沟通,这样的亲子关系让他有足够的自信去表达自己。

某种程度上,他还遗传了父亲方圆对于文艺的热爱。最终,性格活泼的他也走上了艺考这条路。

不过,相比于“疏离式”跟“和谐式”的亲子关系,《小欢喜》中引发讨论最多的还是宋倩和女儿乔英子之间的“控制式”母女关系。

扮演宋倩的陶虹说她看完就觉得,“宋倩作为单亲妈妈和女儿是一种恋爱关系。”

而恋爱关系的特质,就是唯一性和排他性。

与前夫乔卫东(沙溢 饰)离婚后,宋倩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养育女儿身上,为此还辞掉了公办学校老师的工作。

乔英子的衣食住行、学习、玩乐,全都由宋倩一手安排。她甚至在女儿卧室的墙上开了一扇窗户,方便观察女儿的一举一动。

付出全部关注的同时,宋倩也需要女儿将所有的爱都给她。

她需要女儿对她言听计从,也不能接受女儿对别人的爱可能超出对她的爱——无论那个“第三者”是乔卫东还是其他人。

当乔英子排斥或者反抗这种控制时,宋倩就会说,“我这是为你好。”如果宋倩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她就会在女儿面前,怨怼“第三者”。

宋倩的这些“为你好”和她对于乔卫东的怨恨,投射到英子身上,却让英子潜意识中认为所有的错都在她自己——她没能理解妈妈的用心,她没能拒绝父亲对她的爱。

在这种控制的过程中,英子从最初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到最后变成了沉默地压抑,最后还得了抑郁症,差点跳了海。

虽然,宋倩和乔英子的母女关系也有不少戏剧化的设定,但类似这样控制式亲子关系,在中国家庭却是普遍存在。

再直接一点说,除了被忽略和被尊重,更多的中国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是“被压迫”。

而这样的压迫,一部分因为于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另一部分大概就是传统家长式的权威在作祟了。

可怕的就在于,这种掺杂了的爱的控制和压迫,往往是孩子无法分辨也无从反抗的。

《小欢喜》通过宋倩和英子这对母女关系,把这种压迫式的爱和给予对于两代人造成的困扰,毫无掩饰地呈现了出来。

单是这一点,已经难能可贵。

当然,《小欢喜》最后还是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剧中的父母们和儿女们各自都在成长,都找到了除了彼此之外的人生方向。

在主演、总编剧黄磊看来,父母才是亲子关系中更大的获得者,因为“孩子把他更美好的一部分给了你。”

所以,黄磊觉得《小欢喜》讲得其实是父母们的成长。或者就像汪俊所说的那样,是一种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可能。

无论如何,这种共同成长的前提都是尊重、理解和爱。

最明显的一点是,《小欢喜》中的几位父母,都会在做错的时候主动向孩子道歉。

可是在现实中,许多家长并不会对孩子说对不起。在他们的概念中,大概“吃饭了”就约等于是对不起。

《小欢喜》对于高考的关注,对于亲子关系的探讨包括从父母辈到孩子辈的演员们表演,都是它无限接近现实生活,引起大家共情的原因。

但很多时候,也就是父母们会不会道歉这样的细节,让我一下子清醒过来:它讲的其实是应然,而不是实然。

或者说,《小欢喜》还是选择了一个更加温和、理想化的方式,把中国式家庭的幸运和不幸讲了出来。

现实只会比剧中所呈现的更沉重、更复杂。

就像汪俊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家长对于孩子的那种诚惶诚恐的情绪是《小欢喜》缓解不了的,或者说,根本就是无解的。”

他对于《小欢喜》的期待是,它能成为“一滴有效的润滑剂就足够了”。

对观众来说,《小欢喜》或许可以成为一面镜子,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考:关于应该成为怎样的父母,做怎样的儿女以及如何成为自己。

而这样的剧,我们可能真的还需要更多。

2019《小欢喜》观看剧评

每隔一段时间,荧屏上就会出现一部关注现实题材的剧集,因为剧情贴近生活,引发无数话题,成为现象级作品。今年年初的《都挺好》就因为赡养老人、重男轻女等话题,在网上刷屏无数。到了暑假,又出现了这部《小欢喜》,因为聚焦高三生活,塑造了三个家庭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频繁登上热搜,口碑和收视也是一路走高。

不仅在中国,这部剧同步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小欢喜》的原著作者、杭州作家鲁引弓,这段时间正好在美国、加拿大度假,有时候待在旧金山姐姐家里,有时候去加拿大陪陪正在读大学的女儿。他发现,整个旧金山湾区的华人全在追,几乎周围碰到的人都在谈论《小欢喜》,甚至比国内还要热闹。

为什么《小欢喜》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度,引发全民话题?就像一位网友说的,这部剧不仅切中高考痛点,而且,教育焦虑、亲子冲突这样的剧情“太过真实”。

快报通过微信采访了还在美国休假的鲁引弓。从他的话里,我们了解到这个剧为什么那么真实——鲁引弓是个采访型作家,他写的《小欢喜》原著本身就是根据真实案例改写的。虽然电视剧《小欢喜》把城市背景安在了北京,但实际上,鲁引弓实地调查和采访的学校,几乎全在浙江。

90%的故事和人物都有原型

绝大部分来自杭州的真实案例

鲁引弓是杭州作家,本名鲁强,曾在媒体从业多年,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教授。几年前聚焦低龄留**的现象级大剧《小别离》,就是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有爆款《小别离》在先,黄磊和出品方柠萌影业就琢磨着再出一部更贴近大部分中国家庭的高考题材剧。身为编剧的黄磊在创作口述中透露:“有了题目和大纲后,柠萌建议增加一些采访,我们就找到了《小别离》的原著作者鲁引弓老师,鲁引弓花了很多时间去做实地调查和采访,专注地写了部纪实小说。我们从这部小说中提取真实案例,重新组合来丰富剧本。比如剧中季杨杨他们家,那个官员家庭,就取材自鲁引弓笔下的真实故事。”

“《小欢喜》里,90%的剧情和人物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鲁引弓说,“除了和学生、老师交流,还有家长,粗略算算,加起来走访的人物已超过300人。”记者出身的鲁引弓,身上没有传统作家的疏离感,作品的特点就是“贴着地皮写作”。虽然电视剧的故事发生在北京,但鲁引弓实地调查和采访的学校,几乎全在浙江。光杭州就占了十几所高中,另外还有他的母校宁波镇海中学,也是一所盛产高考学霸的传奇高中。

也就是说,《小欢喜》里的故事和人物原型,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杭州。不夸张地讲,这部剧就是“浙江高考众生相”。比如,电视剧开头,高三学生季杨杨把红色法拉利跑车开进学校,网友一度评价这个剧情太过夸张。其实这个情节不是虚构的,就来自于杭州一所学校的真实事件,鲁引弓把它写在了原著引子里。

高考已经不是学生自己的事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

“如果没有调查和采访,光凭想象,说实话,我根本写不出《小欢喜》这样的小说。”鲁引弓承认,“今天的高中校园,和我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已离开高中校园30多年的鲁强,加上女儿当年没有参加高考,而是选择去了海外留学,他自己其实并没有亲身经历过今天残酷的高考战役。

之前做媒体时,鲁引弓在科教线口跑了多年,接触了无数校长、老师,让他对当下教育的改革和风吹草动,都极为敏感。写作调查中,鲁引弓不仅走访杭州省城内的多所学校,浙江县城、农村的学校,他都有去调查。

“给我触动最大的是,今天的高考,已经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事。一个家庭的文化积累和视野,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太大了。”鲁引弓感慨,“都说‘寒门难出贵子’,这里存在一个‘信息寒门’。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了,家长经验不够用了,同样是高考,又分很多路子,什么三位一体、自主招生等,这些信息,家长不掌握,就会错失很多机会。”

剧中最催泪的人物要数方一凡的学霸表弟林磊儿。母亲去世后,他不得不只身一人投奔海清饰演的小姨童文洁一家。母亲留下的遗愿就是希望他能考上清华。但磊儿知道小姨家经济出现困难,主动放弃了清华的冬令营,去给学生补课赚钱,他懂事地说出:“虽然那个清华冬令营很重要,但是您和这个家更重要。”让无数网友飙泪心疼,一度“磊儿上清华”还上了热搜。

如果重写一次

我一定让磊儿考上清华

原著里,小说的大结局,磊儿没有考上清华,而是去了江南大学读学费全免的农科系,为同时有两个高考生的小姨家减轻负担。这个情节不是杜撰的。鲁强透露,这是来自宁波一个外甥寄居在小姨家的真实故事。

冬令营也是从杭州一所学校采访得来的真实案例。“参加冬令营,结束后通过考试,高考会有加分。当时北大冬令营来杭州招生,一所学校把名额给了一位优秀学生,但这位学生父母因为家中经济条件以及对冬令营认识不足,纠结飞去北京还要机票、住宿一大笔费用,就放弃了。学校把名额给了成绩排后一点的另一位学生,这个家庭立马全家出动,毫不犹豫地送孩子飞去北京参加。最后,第二位孩子因为冬令营的加分,成功考上了北大。”鲁引弓说,“所以,家长的认知和视野,真的非常重要。”他至今还记得老师描述的那个画面,那个因父母放弃没有去冬令营的孩子,得知别人考上后,把自己关在机房,喃喃自语:那个名额本来是我的。

读过原著的人都发现,小说比电视剧来得更虐心更残酷。这些天,很多00后都涌到鲁引弓的微博下面,求让“磊儿考上清华”。鲁引弓苦笑:“如果让我重写一次,我一定让磊儿去读清华。我发现,这个世界,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太需要放糖了。现实世界可能会有各种不如意,但大家都希望能在影视作品或小说里得到安慰。每个人都需要一点‘小欢喜’,来为生活解压。回望高三一年,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恰好是他走出家门前的一个关键节点。无论考试再苦再累,一家人在一个屋檐下依偎生活的最后时光,却是温暖珍贵的。”

鲁引弓说,这就是《小欢喜》想传达的,抛开分数重新看待高考,两代人之间彼此学会倾听,好好珍惜家人相处最宝贵的时光,你会发现“玻璃碴子里也能找出钻石”。

《小欢喜》之后还有《小舍得》聚焦“幼升小”和“小升初”

继《小别离》《小欢喜》后,鲁引弓又一口气写了《小舍得》和《小痛爱》。去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推出“中国教育四重奏”丛书。

《小别离》关注低龄留学,《小欢喜》讲的是高考,《小舍得》聚焦的则是当下最热门的幼升小、小升初话题。鲁引弓透露,为了写作《小舍得》,鲁引弓也走访了杭州不少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还跑去培训机构卧底。

2019《小欢喜》观看心得

早些年,豆瓣上有个小组叫 “ 父母皆祸害 ”,这两年又有一句阿德勒的金句大火,他说 “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

无论是 “ 父母皆祸害 ” 还是 “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其实都在阐述一个老话题:原生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

昨晚宣告大结局的《小欢喜》,就是在探讨原生家庭的异同得失。故事情境放在高三前夕,以黄磊 & 海清、陶虹 & 沙溢、咏梅 & 王砚辉这三对当今社会家庭为缩影,呈现一幕中国式家庭的成功与渺小、失败与伟大。

风风火火女强人与佛系父亲

方圆和童文洁的家庭代表着一种理想,家境中产收入稳定,为了孩子上学近,一个月多花一万块钱租房也不眨眼。

方圆是慈父,自己活得随性,对孩子也随性,比起成绩,更看中人格的培养。当孩子萌生艺考的想法时,他也会背着老婆在背后默默给与支持和帮助。

童文洁是严母,工作上风风火火独当一面,回家一心奔着儿子的分数,但严厉之下也有柔情一面。如果说严厉的一面给了儿子方一凡,那么柔情便分给了丧母的侄子林磊儿。

这种父母大概是每个孩子都想要的父母,能和孩子平等对话,能合理安排孩子劳逸结合,还有本事,能赚钱。

他们的儿子方一凡虽然不是多数家长理想型的孩子:成绩太差、调皮贪玩,但幽默随和,知道关心人,在得知父亲失业后也会担起作为男人的责任。

理想终归是理想,这样的家庭不多见。在意识到自己有不足时,主动给孩子道歉,这样拎得清的家长确实属于奢侈品。

“ 空降父母 ” 与都市里的 “ 留守儿童 ”

季杨杨则像极了留守儿童,只不过他生活在都市里,不愁吃穿。父母早年为了仕途全国各地奔波,他从小随舅舅长大。

高三这一年,父母归来,试图补救破裂的家庭,却忽略了他早已不是牙牙学语的婴儿,已经过了一哄就能好的阶段。

家庭冲突、高考、母亲患癌 ...... 可谓是一地鸡毛。

想给子更好的生活,不能给他陪伴,等生活确实变好了,互相之间却开始陌生了。

这也是当代很多家庭面对的难题。

离异家庭里的虎妈猫爸和学霸女儿

英子的家庭关系让网友纷纷感慨:太真实了!

父母离异后英子跟着母亲宋倩生活,一周见一次的父亲乔卫东像个嬉皮士,天塌下来都无所谓。觉得对英子有歉疚,疯狂讨好,甚至给英子布置了一个 “ 避难所 ”,里面摆满了各种型号的乐高。

身为物理老师的母亲十分严格,对英子的成绩和生活步步紧逼:早上起来喝燕窝生吃海参、没收乐高和玩具以及干涉大学志愿,就连英子的书桌前,也是一个大大的玻璃窗,刚好方便随时监督学习。

为了放松一下,宋倩带英子去看电影,结果英子无意间透露出看过这部电影的信息,宋倩当场就火了,认为英子纯粹是浪费时间,拉着英子就走出了影院。

女儿一顿委屈,她这样做只是为了陪陪妈妈,想让妈妈高兴啊。

可妈妈丝毫不领情,看过一遍的电影再来看一遍就是浪费时间,闲的吗?

英子从小爱好天文,梦想是考取南大的天文学专业。宋倩却不希望女儿离自己太远,希望英子可以报考北京的大学,甚至阻止英子参加南大的冬令营。

每一个看似是把英子留在身边的手段,实则把二人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

英子被逼到跳河,大声喊出心声: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小欢喜》是现实的缩影。

俗话说:“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这就是生活,既简单又复杂,既幸福又烦心。

一部剧,三种家庭,四个孩子,最多的评价是感同身受,因为这部剧你看着看着就要冒出一句:这不就是我吗?

父母不理解孩子,孩子不理解父母,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彼此都觉得 “ 为什么你就是不理解我?” 这就是每个家庭的常态啊。

此前,北大生物学博士王猛给父母写了一封长达一万五千字的决裂书,与父母断绝关系。

行文间言辞激烈,满是父母的 “ 肆意操控 ”、“ 冲突 ” 和 “ 炫耀 ”,父母的过度关爱以及缺乏亲情,让他没能树立足够的信心。

据报道, 年前后,一封长长的决裂信发出,接着,王猛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 “ 家 ” 彻底告别。他不再主动联系家人,也几乎不回复任何信息。

全国未成年犯的一项调查显示,42.3% 的未成年犯表示 “ 恨过自己的父母 ”。

其主要原因是父母对孩子不理解、不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分析认为,这一结果折射出父母对孩子权利和独立人格的漠视。

△不够关心我的心理感受 “ 占比很高 / 《漠视儿童权利是亲子冲突之源——从孩子 ” 恨父母 “ 说起》

父母和孩子的相处的确是一门学问,电视剧《请回答 》中有一句话戳中很多人的泪点:”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所以,我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教育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不单单是父母的单方面付出,而是父母与儿女之间共同的沟通与理解。

生活中不会都充满了欢喜,但同样也不会全都是苦难。而这一点一滴珍贵的小欢喜,构成了生活最本真的一面。苦恼有时,欢笑有时,但最终他们都跟生活达成了和解。

正因为有了太多无奈琐事,才显得「欢喜」是那么的重要。

” 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 ,只有一点小欢喜。“

2019《小欢喜》观看体会

《小欢喜》大结局了,一切都很圆满,孩子们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父母之间以及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都有了缓解。一路看下来,方圆失业,刘静患癌,童文洁怀二胎,宋倩崩溃,这部剧聚集了很多家庭的矛盾,让人深受感触。

哭过,笑过,闹过,也崩溃过,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这就是生活!

电视剧《小欢喜》刚一开始,我就特别不喜欢海清饰演的童文洁这样的妈妈,这种母亲嗓门大、脾气爆,火一点就着,一惊一乍得特别不沉稳。

但越往后面,我却越觉得童文洁的好。虽然她看起来凶巴巴的,对孩子的教育也特别“直接”,但是她有话就说的个性,还真把方一凡教得挺好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她从不把成绩作为评判一个孩子好坏的标准,虽然她其实也希望方一凡能够跟乔英子一样成为学霸,但比起成绩,她觉得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才是最关键的。

相比较恬淡如菊、知书达理的温柔型母亲刘静,童文洁情绪的“不可控”反而显得更加真实。说实话,最开始,我也像很多人一样,被剧中的刘静吸引,同时也非常羡慕有这样的母亲。

可能对于年少的我们而言,好脾气的母亲确实会让我们更容易亲近和交心,在这样的妈妈面前,我们不忍叛逆或顶撞。另外,刘静是理想型的母亲,她的身份很特别,既是母亲,也是良师更是益友。

可刘静真的没脾气,没有委屈吗?不,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我觉得她是有的。只不过因为她的个性使然,以至于很多不好的情绪她都学着自己消化,看起来这样的母亲很伟大,但是隐瞒自己的喜怒哀乐何尝不是与人保持一种距离感?

我认为母亲善于隐藏自己的脾气其实挺不好的,因为长期的坏情绪积压后,人会抑郁,也更容易引发疾病。别看童文洁整天笑呵呵的,虽然和方圆经常斗嘴,和儿子方一凡也常嚷嚷,但这种脾气的人不容易生病,四十几岁还能怀二胎,说明身体机能还是挺不错的。

再看看刘静,无论发生什么事永远看不见她脸上的波澜,儿子读书成绩不好,她表面不急,其实心里想的很多,丈夫和儿子的关系不好,她嘴上说分开这么久了这样也正常,可实际上为了缓和他们的父子关系,她做了很多。

刘静为这个家牺牲了很多,她觉得自己不重要,家人对她来说才重要。虽然她有疼爱的丈夫,体贴她的儿子,但她并不快乐,或者说其实她可以更快乐,但她放弃了,因为她没有真正做到和家人之间完全敞开。

妈妈的情绪稳定,对孩子来说是一颗定心丸,但相比较而言,如果母亲拥有真性情,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反而更好一点。因为对于成年人而言,除了克制之外,学会表达也很重要。

表达自己的需求,表达我们的情绪,甚至表达内心的期望,因为你的勇于表达,才能让身边人知道你的想法,知道该怎么去迎合你的需求,该怎么努力成为彼此理想的人。

剧中童文洁在面对方一凡想艺考的事,起初她直接表示:不行,不能,不可以。那时候的她,是出于对孩子前程的考虑,怕他因为艺考而错过大学,从而遗憾一生。但当她得知自己儿子真有这个天赋,并且也不是一时兴起时,她的态度就变了,不但积极配合方圆给儿子找老师,还不计前嫌和小梦和解,其实她的骨子里是个能屈能伸还懂得变通的女人。

这件事如果换成刘静会怎么处理呢?我相信依照她的性格,一定会尊重孩子的任何决定,她从一开始就会给予肯定,告诉孩子:妈妈支持你,我觉得这样很好,你自己喜欢最重要。

鼓励式教育虽然很好,但也得看孩子的个性,像方一凡这种孩子,虽然在唱歌跳舞上是有天赋,但他自己也没想过或者说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往这条路上走,即使他的才华被得到认可后,他也是抱着艺考文化课分数更低,更容易考的思路去选择的。

如果不是童文洁的打压,不是让他在受阻碍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可能他会与艺术擦肩而过也说不定。所以童文洁的反对,反而让他看清了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为什么刘静这样的母亲这么圈粉?仔细想想,可能是因为,对于中国的孩子而言,刘静这样温柔的母亲太难得了,无论是童文洁还是宋倩,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总是想掌控,她们其实代表了大部分的中国式母亲:为孩子付出很多,牺牲很多,可因为沟通不当,理解不同,以至于孩子并不能够体会到母亲对他们的好。

尤其是学业、就业甚至情感上,母亲的参与过度后,更让我们期望能有刘静这么一个能够理解自己的母亲。就拿我自己说吧,我妈就是那种嗓门很大,脾气很爆的中年妇女,很小的时候,我就特别羡慕别人家的妈妈,说话总是轻声细语,不仅很少打骂孩子,还会经常给他们鼓励。

而我姑却是和我妈性格截然相反的人,她讲话特别温柔,我姑父说什么她都笑眯眯的,对我表姐和表哥说话从来都是轻声细语,小时候我最喜欢去姑妈家,因为每次姑妈会拿我爱吃的食物,我说任何事她从不批评我,她的与世无争让我觉得生活好像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充满了美好与真实。

但是长大后,我反而庆幸有一个“强势”的母亲,因为越长大我越明白,其实生活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多了,工作上的勾心斗角,感情中的算计,都是我们应该学会的一种能力,强势的母亲教会你以牙还牙,温柔的母亲告诉你要忍让,到底哪一种更好呢,其实不好说,但前者肯定更爽。

有时候,你的不好欺负,反而会让别人觉得是一种“能力”,相反,你越温和,受到的排挤却越多,因为人都这样,欺软怕硬。

对于孩子来说,刘静这样的妈妈固然很好,但童文洁这样的母亲也不差。一个人教会他学会尊重和感恩,而另一个人则告诉我们人生要努力和去争取。就能力来说,努力和争取才是一个人最不应该放弃的东西,而尊重和感恩,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如果你心善,自然会拥有。

而对于夫妻关系来说,主张“夫唱妇随”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一味的迁就和忍让,会失去自我,让另一半忽略你的需求和渴望,有时候,敞开心,和你的家人,孩子,聊聊彼此心里的话,才能真正促进一段关系更加亲密与和谐。

另外,那些“我不重要”“我没事”背后,所代表的也许并不是一个人最真实的状态,在生活面前,把自己放到第一位,敢于说“不”的人,才能活得更潇洒。

2019《小欢喜》观看有感

电视剧《小欢喜》是一部都市情感家庭剧,讲述了季家、乔家、方家在孩子高三这一年发生的故事。这部剧从开播到现在,口碑和收视率都很好,而这部剧也在昨晚迎来了大结局。不过一直备受好评的《小欢喜》在大结局却意外地受到了很多吐槽,甚至有人吐槽《小欢喜》结局崩了,跟《都挺好》一样毁在了大结局,甚至还认为国产剧都逃不过烂尾的道路。那么,这部剧的大结局中观众不满的点在哪里呢?

不满一,童文洁怀二胎。当时方家经济状况并不算好,夫妻没有工作,没有房子,两个孩子还都要高考,生活算是比较不稳定的。很多观众都觉得没有必要非要二胎,还有观众认为是为了响应国家的二胎政策。

不满二,乔卫东和宋倩复婚。乔卫东和宋倩离婚多年,宋倩又是控制欲很强的性格,很多人认为乔卫东和宋倩复婚是为了强行圆满大结局。

不满三,林磊儿没考上清华物理系。林磊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次次稳拿第一,即使一模心态很差也能考735,结果最后高考却是刚刚过了清华分数线,这也让很多观众表示不满,认为这个结局有问题。

不满四,季家人设崩了。季家父母是属于那种“父母才是真爱,孩子就是意外”类型的,季杨杨是排在父母的爱情和理想事业之后的,而剧中的表现让很多人表示季家人设崩了。

那么,这部剧的大结局真的崩了吗?其实也不尽然。

首先,童文洁为啥要二胎?来看看童文洁怀孕要二胎,童文洁怀孕这件事完全是意外,并非是他们专门要二胎的,而且作为母亲,如果要把孩子打掉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更何况童文洁这样性格温和的人,更不容易。而且剧中方圆对于响应二胎之类的话可能就是当时逗乐缓和气氛的话。至于经济问题,虽然相比之下,方家的经济状况算是比较差的,但其实也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且他们房款也到手了,父母也可以帮忙带孩子,磊儿和方一凡上了大学也可以自己兼职,方圆和童文洁也可以出去赚钱,虽然生活质量会下降,但是生活也还是过得下去的。更何况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方圆和童文洁更看重家庭和爱,所以哪怕没钱没房子也要生二胎,这也无可指摘。

其次,乔卫东和宋倩为啥要复婚?其实,乔卫东和宋倩复婚是很早就有铺垫的,乔卫东当时也是因为被设计了,并非主动出轨,他对宋倩还是有感情的,只是因为宋倩控制欲太强了,有些无法忍受。而宋倩对乔卫东也是有爱的,她对乔卫东的恨大多来自于乔卫东的背叛和离开的干脆。而乔英子就成为了中间的那个纽带,乔英子的抑郁症让全家人都得到了反思,宋倩也有在克制她的控制欲,此时的乔家把乔英子摆到了第一位,宋倩第二位,乔卫东第三位,家里达到了共识,所以能得到家庭的和谐,这也是乔家的小欢喜。

再次,林磊儿没考上清华物理系。其实,高考看的不仅仅是实力,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以前林磊儿心中有压力,但这个压力是来自学业上的压力。而此时的林磊儿不仅仅有高考带给他的压力,还有家庭中的压力,当时方家的家庭状况林磊儿也是能感受到的,更何况他还是个心思细腻的男孩子,难免会多想,这也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发挥失常也是很有可能的。再加上,虽然没考上清华物理系,但是对于林磊儿这样的学霸,要想转专业还是很简单的,这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最后,季家人设真的崩了吗?其实季家人设并没有崩,季家父母虽然看起来温柔开明,是完美的父母形象,但其实在他们二人心里,他们的爱情和理想要比对季杨杨的爱重要得多。高考这一年父母能够在身边陪伴其实就是他们为了季杨杨所做出的让步了。对于他们来说,理想和爱情比儿子重要,所以他们去追逐在自己心里更重要的东西了,在他们家,并非一家三口待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相反,他们总会为了更重要的东西分开,没法做到事事圆满,所以追逐更重要的,这也是他们家的小欢喜。

篇4:《小欢喜》观后感剧评感想

熟悉海清是从《蜗居》里的海萍开始的,直爽泼辣的性格是我喜欢的类型。桃红出名较早,代表作不少,可惜我都没看过。只是在杂志上,看过她演的《动什么别动感情》里的贺佳期,于是我喜欢起桃红来。刘静的扮演者咏梅,我是头一次听说这个名字,面相倒是有点熟悉,但没有什么角色能记住的。这次一下被她温婉的气质、温柔的性格吸引住了。我最喜欢的就是这种类型女人。

我不喜欢强势、霸道,野心大类型的女人。但这些往往是成功女人的性格标配。可能是我缺乏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所以有怕这种性格的人吧。例如当下最红最火的马伊琍,姚晨两位大咖,感觉性格都太强势,故我都不太喜欢。

不是说人家演技不好,只是不合乎我的审美和喜好而已。所以她们演的电视剧,无论怎么火,我也追不到头。尤其是《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咋咋呼呼,又作又闹的,心里就堵得慌。最后怎么逆袭成功的,等不到了,就弃剧了。

还有《都挺好》里的苏明玉,也是开始暴躁、强硬的性格,让我看不下去,弃剧了好几次,最后勉强看完,即使后来转变了,还是不喜欢这个人物。比较喜欢《潜伏》里姚晨扮演的傻大姐翠平的。

生活中我喜欢温婉,贤淑的女人。事业成不成功,不是我喜欢不喜欢的标准。其次我喜欢表面上,虽口无遮拦,直来直去,但心地非常善良,做事有原则和有底线的那种女人。不喜欢城府深,心机重的女人,不管她是啥地位,啥身份,看着就“害怕”,怕被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咱智商可不是人家的对手,甘拜下风,惹不起,咱躲着点。

喜欢桃红的温婉,也喜欢海清的直爽。即使桃红该剧中扮演的宋倩,有些偏执,矫情,不那么可爱,但很真实,现实中,那样的妈妈很多。尤其单身且要强的妈妈,一般把所有的心血都花在孩子身上,她们带出来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都很优秀。海清扮演的董文杰针扎火燎的,也不太温柔,但她快言快语,不藏着不掖着,做事风风火火,也是我喜欢的类型。不管表面怎么吵闹,她的家里,各种关系是和谐的,氛围是温馨的,没有谁是被压抑的。还有她的善良表现在丈夫方圆失业了,她很包容,不数落丈夫,而是安慰丈夫。自己被心机下属顶替降职,也没大吵大闹,而是忍了下来。她儿子考试班级倒数第一,她也没气馁,依然爱护孩子,不断鼓励孩子。她儿子方一凡,虽是学渣,但有情有义,性格阳光,内心强大。妈妈说深说浅都没关系,还特别关照弟弟。除了学习有问题(老师、家长眼里),其他都杠杠地没问题。区长季胜利俩口子,夫唱妇随,恩爱有加,是模范夫妻。只是为了工作,孩子从小没有父母的陪伴,所以孩子大了有些叛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人这一辈子,都是有舍才有得。记得看过这样的分析文章说,领导干部的孩子为什么没有他父辈那么出色(比例,不是全部)?原因之一是女人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丈夫身上,做丈夫的贤内助。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对孩子多多少少有些忽略成分。

这就解释了单身妈妈孩子优秀的多,这一现象了。因为单身妈妈没有丈夫让她们分心,一心一意培养孩子。所以孩子成绩更容易优秀。区长夫人刘静就更不用说了。是我最喜欢,最崇拜,最愿意效仿的女人的类型。

这三个女人,这三个家庭,我都比较喜欢。沙溢演的乔卫东是“渣爹”,但沙溢演,我也挺喜欢的。乔卫东虽然和宋倩离婚了,但他还是那么滴爱女儿。因为我也喜欢女儿。现实生活中,多数男人一旦离婚,就不咋管也不太爱前妻的孩子。只管后妻的孩子,别说和后妻生的孩子,就是后妻带来的孩子,也比自己亲孩子对人家好的。不是有人说:亲妈在,后爹都是亲爹;后妈在,亲爹都是后爹。有人说,男人一般是先爱女人,再爱女人生的孩子。如果不爱这个女人了,连同她生的孩子也一块“嫌弃”。这方面,英达,张丰毅是最典型“渣爹”的代表。这一点从皇帝继承皇位就可见一斑。皇帝把皇位传给谁?如果皇后没儿子,就是看哪个皇妃更得宠。妈妈不被爸爸待见,儿子再优秀也继承不了皇位。没有妈妈的斡旋,爸爸根本就不给儿子机会的。所以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在任何朝代,都是很微妙的关系。尤其母亲对儿子的感情,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藕断丝连。小时候是疼爱,长大后是依赖。这两个女人从心里上,都依赖这个男人。在很多老女人心里,丈夫远没有儿子分量重。丈夫一旦有她认为不对的地方,她直言不讳说出,甚至大吵大闹,不太考虑丈夫的感受和能否接受。但对于成年儿子,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有问题,出闪失,母亲都会义无反顾的向着儿子说话。她不问对错,只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奋不顾身去保护。前段时间看篇文章,说文章母亲出面替文章辩解。有人就说,你儿子出轨在前,你没教育好儿子,还有脸出来说三到四。这就是年轻女人的看法。老女人就能理解文章妈妈,谁的儿子谁不心疼啊,即使全世界都抛弃他,骂他“渣男”,妈妈依然爱他没商量。

有这样一句话说的非常好:这个世界把心掏出来爱你的,只有你的妈妈“。我有个朋友就和我说过,她喜欢和她儿子在一起的感觉。即使不说话,心里也高兴,舒服。

《小欢喜》观看体会

《小欢喜》正在热播,黄磊搭档海清演出了一部孩子正在高三的家庭欢喜剧。第一集刚开始,简单交代主角一家三口的状况后,海清饰演的母亲就被儿子方一凡的班主任叫到学校。

关键原因不是方一凡和季杨杨两个人打架,而是他俩不光成绩不好,心思不在学习上,还经常惹事,也就是老师和其他家长口中的“影响同学学习!”于是班主任建议两人蹲班,也就是留级!

这可吓坏了两位妈妈,两人给出的理由是孩子因为一些原因原本就此同一级的同学大,再留级就会比同学大两岁,孩子会有心理阴影。

小编认为这只是一个借口,即便孩子和同学同岁,家长也不太可能接受孩子被留级的情况。留级代表的大概就是被放弃了,被学校被老师放弃了。

于是海清指出“还有一年”的情况。作为家长必定是对自己孩子抱有期望的。

一年的时间不长,到底能不能有所改变呢?

小编想起了上映的一部电影——《垫底辣妹》。十分烂片的名字却是一部良心佳作。关键是,它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一个通过一年时间逆袭名校的学渣。

女主染发、抽烟、玩各种时尚,对读书完全不在意,甚至认为自己的人生也只能这样了,自我放弃了。这种孩子一定是最让家长头疼的。

在中国,只要孩子愿意,不管是上补习班,请多贵的家教,买学区房,租房陪读…只要能提升孩子成绩的事都愿意做。

剧中女主的妈妈也是这样,对孩子抱有希望。在女主因为抽烟被发现后被学校停学,只要回去参加考试就行。这里要提一下女主的学校是配有大学部的,她们只要安分守己就能读本校的大学。所以老师对她们这种不思上进的学渣也很不耻,甚至称她们为社会垃圾。

妈妈不愿女儿就此颓废下去,因此给女儿报了一个专门的补习机构。在那里,女主遇到了改变她一身的老师。

老师十分特别,面对摸底考试得0分的女主,还鼓励她把试卷填满了态度十分好,并且答案还很创新。而在定目标大学的时候,顺着女主的话,两人一起定下考上帅哥最多的名校,日本庆应大学。就是这么随便!

庆应大学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大学,有亚洲第一私立学府的称号。

定下这个目标的女主自然被大家嘲笑无知、不自量力。回到学校后被学校老师鄙视。两人甚至定下了如果女主考上了老师裸奔,反之女主裸奔的赌约。大家是不是想起了自己读书时有老师信誓旦旦说到类似如果某某某考上大学手心煎鱼给他吃的豪言壮语呢?但是又有多少人真的“打脸”老师呢?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女主开始了她的学习。

有人说过学习是会上瘾的。女主在经历了无所谓,积极努力,被打击,放弃,重新燃气斗志。

在母亲的支持和补习班老师的帮助下,她终于成功了,她最后考上了庆应大学,所以请看下图。

看到这里了,请不要忘记,这是真实故事改编的。所以,还有一年时间,我们到底能做什么。成绩到底能不能有所提高,又能提高到哪里呢?

小编认识一个邻居小哥哥,整个高中都在网吧度过,高考时考上一个二专学校,家里高兴坏了。因为他这样的网吧青年居然还能考上,二专好歹也是个学校呀。可是这个小哥哥居然想复读,老师家长同学都劝他别想了,这次能考上都是运气好,下次还不知道能怎样,一年的时间又能改变什么。可是小哥哥还是去复读了。一年的努力后,小哥哥考上了一个二本学校。然后小哥哥还要复读,再一年的时间,小哥哥考上了一所985高校。从二专到二本,再到985高校,小哥哥用了两年。

篇5:《小欢喜》家庭教育剧的观后感及观众剧评

正在东方卫视热播的《小欢喜》围绕教育焦虑、亲子关系、升学压力等等触发每个家庭的“痛点”话题,迅速引发众多关注。该剧口碑持续发酵与全程在线的演技分不开,特别是戏份颇重的四个中学生——林磊儿、方一凡、季杨杨和英子。四人的扮演者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春风四子”。导演汪俊坦言,小演员们都演得很好, 很有灵气。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分别对林磊儿和方一凡的扮演者刘家祎、周奇进行专访,了解《小欢喜》戏里戏外的故事。

刘家祎

“团宠”演技超乎年龄

从醉酒模仿童文洁“教训”方一凡,到听见母亲生前的微信语音泪流满面,新人演员刘家祎将林磊儿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对这个孩子心疼不已。

其实,出生的刘家祎已经是获得主流电视圈认可的“小戏骨”了。在《虎啸龙吟》中出演司马伦一角正式出道,之后还参演了《古剑奇谭2》《破冰行动》等热播剧。在《小欢喜》的“春风四子”中,“林磊儿”是最难把握却最能出彩的,侧面印证了刘家祎超乎年龄的演艺经验。

林磊儿开始是个书呆子人设,随着剧情展开,感情世界又是极其饱满丰富的,对于这种变化,刘家祎设计了一些“不自然”的动作。比如说刚到北京的那一场戏,一出机场,磊儿就在塞衣服、手心出汗、捏衣角;再比如小姨叫方一凡去补课,那个发火的语调把正吃饭的磊儿吓得打了个嗝儿。刘家祎表示,“我会通过这些小细节去增强人物的立体感。”

和海清拍畅言会的那一场戏,让刘家祎印象很深刻。“因为那场戏涉及到手机里妈妈的语音,这个语音其实是海清老师自己录的。海清老师录的语音就很有生活气息。比如说穿秋裤,买杂志,这些都很有代入感,听到这个语音就让我瞬间入戏。”

另外,剧中“春风四子”深厚的友谊令人十分羡慕,刘家祎爆料称,自己是四个人中的“团宠”。“不管戏里还是戏外,我们都玩得特别好。”说起与角色相似的地方,刘家祎表示,“我和磊儿都是高中生,但我不是学霸。”

周奇

有一个音乐剧的梦

新剧情中,方一凡在畅言会上向父母再次坦承了想要学艺术的愿望,并唱了一首“小小少年”感动了父母方圆和童文洁。其实,跟方一凡结缘对于扮演者周奇来说几乎是命中注定——不仅长相像极海清亲生,本身也是学习声乐舞蹈出身,眼下正参加《声入人心2》,“我跟方一凡一样,都有一个音乐剧的梦”。

剧中的方一凡是个典型的“熊孩子”,生活中的周奇基本上也算是一个熊孩子,“我有时候安静,有时候比较猴。和磊儿相比的话,在戏外他更猴一点。”

参加艺考的情节,周奇特别有共鸣。但是,与方一凡不同的是,周奇的父母支持他的梦想。演戏与音乐剧对周奇而言都是心中艺术的代表,无论是表演还是音乐,都是他最热爱的东西。

据周奇透露,方一凡这一角色是通过一轮一轮面试接到的。虽然演戏对周奇来说并非专业,但却幸运地得到了戏中父母辈演员毫无保留的传帮带,比如黄磊就告诉周奇,要用耳朵演戏,“就是说多去听。不要着急说台词,听完别人说话之后积极地去感受,积极地去做出真实的反应。不要急于说台词或者做表情。”

对于网友调侃他是《小欢喜》里的“挨打”担当,周奇表示非常荣幸,“这已经成为大家印象中的一个常态,所以我接受挨打担当的这个事实。但是如果他有一天不挨打了,那可能说明方一凡真的成长了,真的长大了。”

2019《小欢喜》观看剧评

近日,一部聚焦高考和中国式亲子关系的《小欢喜》,引来了不少讨论。今晚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笑中带泪的剧。

显然,剧集引来热议,离不开高考这个切入口。孩子们有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习题、上不完的补习班、吃不完的营养品、睡不醒的觉,父母们忙着搬入学区房、报名补习班,还要严防早恋……剧中对三个高三家庭细致入微的展现,不仅让每个经历过高考的人印象深刻,也让“陪考”的家长们倍感亲切。而更为重要之处在于,剧中全景式呈现的几种典型的中国式亲子关系戳中了无数人。全方位控制孩子的母亲宋倩和想要挣脱的女儿、“相爱相杀”的童家母子,都让不少网友直呼“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妈”“导演监视了我的生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亲子关系普遍性的困境。

其实,剧中的三个家庭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初心都是毋需置疑的,但父母和子女间的张力也是时时存在的。这既是剧中人的困境,可能也是观剧者的困境。剧情能够长时间引发热议也在于,它不断地启发我们思考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什么是健康的亲子关系?对于这一点,电视剧在通过制造冲突、矛盾给我们以启迪的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开明父母的正面示范,比如善解人意、担当丈夫和儿子调解人的母亲刘静,又比如风趣幽默、在妻子和儿子间斡旋的父亲方圆,为观众呈现了家庭关系的更多可能性。从中我们会发现,不睦的亲子关系大多是相似的,幸福和睦的亲子关系也大抵是相似的。

一方面,和睦的亲子关系中边界感很重要。搭建这种边界感最为关键的,是要将孩子视为独立个体而非私有物品。剧中乔英子家客厅和卧室间的一块透明玻璃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一扇只可以从外面遮上的玻璃窗,像是一只手无限地侵入了女儿的生活,打破了个体间应有的边界,摧毁的则是两人间的信任。这样“越界”的亲情在去年一档亲子真人秀中也真实地上演过。年逾古稀的母亲仍事无巨细地照顾儿子起居,干涉儿子感情生活。与母亲的乐在其中相反,儿子时常为此陷入焦虑和孤独。或许,学会纾解家庭中难以避免的“越界”,也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另一方面,和睦的亲子关系建立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你好”式的绑架教育。剧中的英子妈妈习惯性用“妈妈怎么可能害你呢”“我起早贪黑的给你买菜做饭,我容易吗”一类的话语为自己的合理性、正确性辩护,哭诉自我牺牲,剥夺孩子反抗的理由和勇气。更可怕地是,这种“绑架”可以预见的不会随着高考的结束而终结,小到以后的一日三餐,大到人生规划、职业选择等都不可避免地会被母亲干预。也正是这样的压力,使得英子更为叛逆,一心想要挣脱。而在别的场景中,我们看到当父母放下姿态和顾忌,坦诚地告知孩子失业、患癌的事实,反而激发了孩子的担当和责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难难在互相隔阂和互不理解,但化解起来其实也不难。剧集即将落下帷幕,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每个家庭都在寻求更好的相处之道,迈出这一步的关键在于坦诚以待、用真诚沟通代替说教。诚如导演所言,一部电视剧并不见得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实中的焦虑依然在,矛盾冲突隔阂依然在。但当更多人意识到并开始讨论,改变或者也正悄悄进行。

这正是:父母之爱子,需有界有度,平等再沟通,小欢喜常有。

2019《小欢喜》观看有感

喜报!在20高考中,来自《小欢喜》的方一凡通过艺考成功录取南京艺术学院、林磊儿黄芷陶两位学霸双双考入清华大学、乔英子也如愿走进了南京大学、季杨杨选择了出国读慕尼黑大学。

在电视剧《小欢喜》的收官之际,观众终于迎来了一丝“小欢喜”,在为剧情哭过笑过虐过之后,剧中的每一个角色的迎来了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

但是,现实生活和电视剧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偏差,就像电视剧刘静患癌能够康复,而现实原型人物却早已因病离世,这种偏差折射到教育问题上更是耐人思索。

一方面,《小欢喜》里的教育成本已经突破了一个正常收入家庭的能力承受范围,另一方面,时代迅速变迁后的新型教育理念却迟迟难以跟上,透过这部电视剧,我们该如何理性地去面对这两座“大山”?

教育成本:再富都为富孩子,为孩子支出占收入比例最高

在看完电视剧《小欢喜》之后,不少网友都对剧中的金钱价值观印象深刻,尤其是在为孩子教育上的支出,每一个家庭都是不遗余力。

面对越来越高的教育成本,我们便从《小欢喜》中看到了第一座大山:在大城市培养一个孩子究竟需要多少钱?

调查剧中的取景地发现,方一凡、林磊儿、乔英子、季杨杨等人就读的“春风中学”,取景来源自北京顺义的新英才国际学校,根据该校的收费标准来看,每位高中学生一学年的学费约为15万人民币,可能会超过许多人从小到大的学费之和。

另外,剧中几家居住的高考小区“书香雅苑”,是取景自望京大西洋新城,据相关房产购买平台显示,该小区的房价平均在8万元一平上下浮动,最小的两居室也起码需要五百多万,而剧中的宋倩和乔卫东二人在这样的小区共同拥有五套房子,实力不容小觑。

在电视剧里,方圆和童文洁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着想,放弃了家中的房子,选择搬进“书香雅苑”,宋倩妈妈给出的是整租一个月一万五起步,而看在两家朋友的份子上,最终以一万二的月租搬了进去,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真的是想都不敢想。

除此以外,剧中出现的几位高中生主角,基本上都有过一段“烧钱”的戏码。

比如说,在方圆家里,为了让方一凡更好的艺考,夫妻俩为孩子报了一个培训班,而艺术类的培训非同寻常,一个小时的培训竟然高达一千二百元,一次上课两小时,一个月上十节课,算下来一个月就是两万四千元。同时,林磊儿的清华冬令营无论是学费还是生活费用,都是又一笔巨大的支出。

再比如说,在另外两家里,为了孩子们的爱好,家里都是无条件的支持。乔英子喜欢乐高,爸爸乔卫东投其所好,就买了很多,剧中出现的千年隼号和歼星舰号都是八千元朝上;季杨杨喜欢赛车,开学就开着法拉利,平时赛车也是十分“耗钱”的爱好。

以往我们常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现在的状况其实是“再富都为富孩子”。

此前有不少网友指责《小欢喜》的剧情因为这些高额的收支显得有些脱离群众生活,不过片方给出的解释是,电视剧是基于当代中产阶级的现实而创作的,所以不难看出的是,即便剧中的三个家庭收入不菲,但其实每个家庭都是把最大的收入支出花在孩子身上。

教育观念:一考并不定终身,学出好成绩不如养成好心态

纵观《小欢喜》中塑造的几位中学生形象,他们都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个人学习观和家庭教育观,而当观众以“旁观者”的视角进行评判时,于是便可以好坏自知。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教育观念,我们应该从《小欢喜》中看见另一座大山:我们的孩子应该长成一个什么样的大人?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在讲述三个家庭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向观众传递一种更为多元的教育观,而且这种教育观更是包含了时代变迁之下,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向新时代教育观的转变。

其一在于成绩观,由海清饰演的童文洁,在面对儿子考出倒数第一的成绩时,大打出手,几度想要改变自家孩子,但是伴随着剧情的推进,她越来越意识到,比起身体健康等生命话题,成绩什么的都不是重要的。

与之相对应的是她的好闺蜜宋倩,作为原来学校的老师,她在剧中刚开始所奉承的教育理念就是“唯成绩论”,但是后来她也意识到自己与孩子之间相处存在的问题,于是逐渐也开始学会了放手,对成绩淡然。

其二在于性教育观念,值得一提的是,《小欢喜》中出现了一段国内家庭教育剧中鲜有的性教育桥段,这对于“谈性色变”的中国人而言,无疑是一大进步。电视剧里,作为父母的方圆和童文洁,教育儿子正确的性教育观,并且指导儿子如何保护女孩的做法,在国产剧中还是初次出现,为不少人所称赞。

其三在于孩子心理问题的引导,电视剧中由于戏剧化需要,剧中孩子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性格缺陷,方一凡的不成熟、林磊儿的略显自闭、乔英子的抑郁、季杨杨的缺乏关爱等。

尤其是以乔英子患抑郁症的桥段最为经典。当英子因为被父母逼迫,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南京大学时,她心灰意冷,常常失眠,最后更是离家出走,在深圳上演了一段跳海的大戏。

当这一段落出现时,其实电视剧的弹幕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说英子太可怜了,被这样的妈妈一直逼迫着;另一种是说英子太作了,家里人对她这么好,她却没有查知。这两种声音出现的背后,其实是站在父母与子女不同角度的思考,而从电视剧到现实生活,往往真的就会有如此巨大的分歧。当这样的话题被公开探讨时,其实也不是为了争一个对错,而是想让更多的人为这一话题进行思考。

所谓教育成本问题,其实新时代教育对物质层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所谓教育理念问题,当然也就是新时代教育对精神层面提出的更高标准。

无论是教育成本和教育理念,我们都可以看得出当前现阶段的教育题材作品真切地把目光聚焦在时下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上,当然也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来。

2019《小欢喜》观看心得

目前,电视剧《小欢喜》在东方卫视的播出正渐入佳境,剧中三对父母和子女的相处方式也让观众产生了共鸣,与黄磊和海清,王砚辉和咏梅这两对常规夫妻相比,沙溢和陶虹饰演的离异夫妇如何与孩子相处更能让引起观众的兴趣。8月26日,沙溢和陶虹接受了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的专访,对于这次饰演的角色,他们表示收到了很多观众的反响,对于一名专业演员来讲,如何诠释角色是最重要的,因此会忽略“这个角色是不是很不讨好”?同时,在如何和孩子相处方面,这两位在生活中也为人父母的演员表示,如何学习和孩子快乐相处是当父母最关键的。

陶虹:“妈妈”不一定比孩子有相处经验

如果我有宋倩这样一个妈,可能真的会崩溃……”这是不少观众看过《小欢喜》后,对陶虹饰演的角色宋倩的评价,剧中的宋倩被观众评价是最典型的“中国式妈妈”。跟丈夫离异后,宋倩一心都扑在女儿英子身上,日常对话就是:“你是妈妈人生的全部,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妈妈最爱的就是你……”为了女儿的高考,身为金牌教师的她毅然决然选择辞职,在家全方位照顾孩子。

《小欢喜》是陶虹时隔多年后接拍的一部电视剧,连她自己也感叹“年轻观众从宋倩这个角色认识我,这是一件有趣的事。”在陶虹看来,现在的观众已经完全换了一波,主流观众已经不再是当年看她演戏的那群人,对他们来讲,陶虹是陌生的,完全像个新人。多年不拍影视剧,陶虹笑言,自己确实没演戏,但待在家里也不是无所事事,“能整理好一个家,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虽然我还真做得不怎么得心应手,但毕竟也在家里面养孩子养了十年,所以回头一看发现当年那个笨手笨脚的我,如今干得也算是非常麻利了,这个活还是干熟练了”。

在陶虹看来,首先还是《小欢喜》这部剧触痛到了真实的社会痛点。其次,宋倩这个角色虽然是很不讨好的,但很难得编剧把这个人物写得非常立体,“一个好人形象的角色做到立体通常很难,因为没有特别大的浮动。宋倩这样的人物,其实会更真实一些。”虽然宋倩的教育方式遭到了很多质疑,但陶虹认为,作为妈妈,宋倩固然有偏执焦虑的问题,但从母亲和家长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很容易理解她的。

剧中的宋倩是位偏执、严苛的母亲,在现实中,陶虹坦言自己并没有坚定的的教育观,而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在不停变化,充分尊重孩子,和她一起进步,“你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指导或者是多大的帮助?这确实是每个妈妈每一天都要纠结的事情。今天你还可以按照她的要求去帮她做一些事,明天她就会对你说‘这个我要自己来’,这不就是成长吗。妈妈是从生下孩子那一天起开始做妈妈的,她做妈妈的年龄和孩子生下来的年龄是一模一样的,从这个角度讲,‘妈妈’并不比孩子大,也不一定会更有经验。”。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陶虹会选择尽量让孩子尝试不同的东西,“我本身就对教育这件事很感兴趣,我自己愿意做的公益也是偏教育方向的。因为我觉得在成长过程中,给予孩子一些机会,会对他人生道路有一些方向性的影响。如果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根本没有遇见艺术,没有遇见戏剧,没有遇见这些真正可以滋养生命的东西,而是只有知识,那么这个生命其实是狭窄的。”

沙溢:“慈父”形象有利于孩子成长

对于沙溢饰演的角色乔卫东,很多观众都说有点渣,但沙溢把他演得很可爱,谈到这个角色形象,沙溢表示自己并没有给乔卫东定义为渣男,“这个人物一开始就是离婚后的生活状态了,我特别理解他对孩子的愧疚,因为家庭破裂,再加上女儿那么优秀,他心里对孩子一定是有愧的,”沙溢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而且宋茜的生活状态是高压,所以乔卫东更希望倾其所有去给予孩子他的全部。”

沙溢是如何与乔卫东这个角色结缘的?沙溢透露是黄磊选择的自己,刚开始黄磊角色这个角色需要年龄大一些的演员,虽然自己才40岁出头,还算是年轻演员,但黄磊觉得他可以胜任这个角色,沙溢还透露自己算是黄磊的学生,“当时黄磊老师带的是北京电影学院97级本科班,我也是97级军艺本科班,所以我应该是他的学生,后来导演汪俊也表示我适合这个角色,于是就这么成了。”沙溢说。

在现实生活中,沙溢是两个儿子的爸爸,并没有女儿,不过他从戏中也体会到了与孩子的情感,沙溢透露,有一场戏是乔卫东请英子吃火锅,从火锅店出来后,英子抱住父亲,说她可以自己回家。沙溢介绍,拍这场戏的时候,英子就往前走,慢慢消失了,他当时想,孩子大了终究会离开家长,开始自己的人生,“我就想到我儿子慢慢长大了,以后也有这么一天,我也感受颇多的,所以那一下子就会有很多的情感慢慢涌上心头。”沙溢说。

沙溢透露自己与两个儿子的相处就像哥们儿,他认为男孩子的父亲太严厉了不太好,“因为本身父子间就天然的一种同性的抵触,我觉得爸爸慈祥一点,有时是有利于孩子发展的,他会觉得他获得的爱会更多。”不过沙溢笑言与剧组的几位演员父母相比,自己是最没有育儿经验的,海清、陶虹都是把孩子一点点亲手带大的母亲,黄磊更是外号“黄小厨”,照顾家人、做饭都不在话下,所以自己只能吸取他们的经验,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亲。

有很多观众对《武林外传》主演何时再聚首很期待,作为核心人物“白展堂”,沙溢也期待这一天尽快到来,他透露自己执导了一部电影,并且邀请姚晨加盟,“我想我们可能先分别地重聚,然后最终等到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再会全聚在一起。我也期待那一天。”沙溢说。

2019《小欢喜》观看体会

由鲁引弓原著,黄磊任总编剧,汪俊执导,徐晓鸥任总制片人,黄磊、海清、陶虹、王砚辉、咏梅领衔主演,周奇、李庚希、郭子凡、刘家祎、徐梵溪、王栎鑫主演,沙溢、任重特别出演的现实主义题材大剧《小欢喜》正在热播。该剧围绕教育焦虑、亲子关系、升学压力等社会话题,自开播以来,收视口碑居高不下。首播收视双台即破1,收视率持续登顶,网络播放量夺冠,豆瓣评分高达8.3。

《小欢喜》展现了多子女家庭、单亲家庭、官员家庭三个不同高考家庭的生活现状,凭借温暖现实主义的风格,引发观众与剧中人物的情感共振。谈及强势母亲宋倩的教育方式,陶虹表示:“希望观众可以像照镜子一样,引起对自我的审视和反思。”随着“小欢喜结局后天播”“小欢喜预告”持续位居微博话题热搜榜,网友们对大结局充满期待的同时,纷纷表示:“这部剧融合了太多中国式家庭的酸甜苦楚,希望每个孩子都会去懂得父母,每对父母都会去理解孩子。”当前,该剧位居东方卫视、浙江卫视2019年平均收视率第一,口碑和热度双炸裂。

陶虹还原中国式父母爱与控制 希望“宋倩”引发观众自我审视和反思

《小欢喜》围绕三个身份迥异的中国式家庭,展现了当下高考家庭的真实备考现状。剧中,强势霸道,又极度没有安全感的单亲母亲宋倩,对高三女儿乔英子展开“监控式”教育模式,甚至几次三番反对女儿的南大梦想,令不堪重压的英子失眠抑郁。宋倩“以爱之名”的强控制欲和“恋人式母女关系”愈演愈烈,引发观众不断争议。谈及接演宋倩一角的缘由,陶虹用“难得立体”来形容:“一个好人形象的角色做到立体通常很难,而宋倩这样的人物,其实会更真实一些。”谈及对剧中宋倩教育方式的理解,陶虹坦言:“她培养了一个善良的,能够感受到爱的孩子,从这点上来说,宋倩的教育并不失败。”“但人的一生其实都在成长中,妈妈也是从生下孩子那一天起开始做妈妈。从这个角度讲,‘妈妈’其实并不比孩子大,也不一定会更有经验。我更希望观众可以像照镜子一样,通过宋倩这个角色,引起对自我的审视和反思。”

随着英子抑郁跳海、刘静患癌、“童方CP”双双失业等虐心剧情的播出,《小欢喜》被网友评为“三大标题党电视剧”之一,纷纷感慨“直戳泪点”。对此,陶虹笑言:“我觉得‘小欢喜’的意义就是,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只要怀着一颗单纯,美好和充满着爱的心,很多事情便总有办法解决,不至于真的走到不堪的那一天。”

现实主义题材力作收官在即 三个高考家庭结局令人期待

上一篇:罩棚解释及造句下一篇:《考试我不怕》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