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学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情况的报告

2024-05-24

关于开展学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情况的报告(精选10篇)

篇1:关于开展学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情况的报告

关于开展学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情况的报告

**政法委:

*月*日,在收到**政法委关于转发《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在全国政法系统开展向吴群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采用多种方式,在全院干警中开展学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迅速部署

为宣传好吴群同志的先进事迹,*月*日下午,我院召开了党组会议,院领导带头学习了吴群同志的先进事迹,并对全院如何开展学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活动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研究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明确了学习任务、内容及要求。

二、灵活形式、创新载体

为了将宣传活动更好的展开,我院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一是突出重点,吴群同志作为一名检察官,其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位检察干警学习,在学习中我们重点突出吴群同志的检察职业操守,使广大干警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二是创新载体,在活动中,我们不仅将吴群同志的先进事迹以文本的形式发放到各科室阅读,更将吴群同志的先进事迹上传至我院网站和官方微博上,加大了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形成互动,专题召开全院干警大会,会上部分同志做了学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的发言,会后全体干警撰写了心得体会,增强了学习效果。

三、务求实效、不走过场

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我院把对吴群同志的学习活动作为我院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体系的一部分,以本次学习活动为契机,将学习吴群同志的先进事迹同创先争优、治庸问责活动联系起来,同检察日常工作联系起来,不断深化“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对学习效果进行巩固,务求学习活动成效,使楷模的力量成为鞭策我们检务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

专此报告

**人民检察院

二0一一年**月**日

篇2:关于开展学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情况的报告

(皖创先组发„2011‟23号)

各市、县(市、区)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国资委党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织部、宣传部: 吴群,男,1963年3月出生,安徽无为人,1982年10月入伍,198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8月转业到蚌埠市人民检察院工作,2007年任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检察员。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于2011年7月13日凌晨病逝。吴群同志自从事检察工作以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秉公执法,廉洁从检,情系群众,执法为民,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他是新时期政法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共产党员的时代楷模,是创先争优的先进典型。2011年5月,他入选“中国好人榜”,当选为敬业奉献的中国好人;2011年6月,被评为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2011年8月,被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党组追记一等功。吴群同志病逝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和省委书记张宝顺等分别作出批示,要求总结宣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广泛开展向吴群同志学习活动。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批示精神,进一步学习先进典型,弘扬新风正气,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加速崛起、兴皖富民进程中立足本职岗位,奋力创先争优,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决定,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吴群同志学习活动。

一、要学习他情系百姓、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吴群同志在蚌埠市人民检察院工作12年。他始终把“多办案、办好案”、“不能给当事人一个满意,也要给当事人一个明白”作为自己的工作原则,秉公廉洁执法,情系群众,执法为民,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向吴群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在自觉践行宗旨、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矛盾纠纷上争当优秀。

二、要学习他事业至上、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吴群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刻苦自学法律知识,在全市检察系统第一个以转业干部身份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他坚持边办案,边学习,边总结,以办案促学习,提出了“五段论”审查法,加快了办案进度,提升了办案质量。向吴群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在爱岗敬业、自我提高、踏实工作上争当优秀。

三、要学习他甘于清贫、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吴群同志一贯生活简朴,廉洁奉公,从不以权谋私,从不接受吃请和礼物,模范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从来不占公家便宜。向吴群同志学习,就要像 他那样,在讲党性原则、持勤俭作风、树廉洁形象上争当优秀。

四、要学习他坚毅顽强、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吴群同志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时,没有倒下,而是坚强挺立,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用生命谱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真正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向吴群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在不畏困难、积极进取、顽强拼搏上争当优秀。

各地各部门要把开展向吴群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紧密联系实际,通过专题学习会、组织生活会、座谈交流等方式,迅速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掀起向吴群同志学习的热潮,用吴群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引领基层党组织创先进、广大党员争优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开展向吴群同志学习活动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和实际行动,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为推动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省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附件:《平凡的岗位 闪光的人生——追记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蚌埠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吴群》

中共安徽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2011年8月26日 附件:

平凡的岗位 闪光的人生

——追记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蚌埠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吴群

他是平凡的,一位从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普通检察官;他是执着的,在身患癌症,坚持化疗的同时,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更是优秀的,连续三年获得考核“优秀”等次,三次受到蚌埠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嘉奖,2010年获得全市首届“十佳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特别奖”,2011年6月,荣获“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作为全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员,受到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民检察院的联合表彰。

他就是蚌埠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检察员吴群。

点滴小案,践行为民宗旨

1999年8月,吴群同志转业到蚌埠市人民检察院,从检十多年,他所经办的多是点滴、琐碎的民事小案,正是通过大量的点滴小案,吴群同志十余年如一日地以敬业、热情、正直、谦和的作风践行着执法为民的宗旨。

怀远县居民朱君祥夫妇原在街头蹬三轮车谋生,2006年,他们用多年的积蓄,以预付部分房款的形式购买了县供销社的两间门面房。不料两年后,因当地房产价格猛涨,卖方提出收回房屋再高价转卖他人。当地法院以没有签订买卖合同,且未实际履行合同为由判决他让出房屋,这让朱君祥怎么也想不通:“明明已经付了预付款,并且已经居住两年,怎么说收回就收回呢?”很多人劝他认了,“你一个人怎能斗得过一个单位……” 四处求告无门,朱君祥激愤之下“就想去把房子炸了”。眼看民事纠纷要变成刑事案件,有人指点朱君祥去市检察院找吴群。吴群劝他不要冲动,要相信法律,这让朱君祥生出一丝希望。朱君祥不会写申诉材料,也没钱请律师,吴群帮他联系法律援助。这时,案件的另一方当事人找到吴群的战友,劝他“不要插手。”吴群不为所动:“私人关系不能代替工作关系,我不能违背法律和良心。”经多方查阅,他找到了适用于该案的司法解释,依法提起抗诉,最终经过调解,朱君祥与第三方各分得一间门面房。如今朱君祥用门面房开了个小餐馆,全家生活状况明显改善。2008年8月,吴群同志领办了胡某等数十人申诉某公司劳动争议系列纠纷案,涉案人数多,且多为特困人群。面对这群无助的当事人,吴群同志带领部门同事加班加点,审查所有卷宗材料,使该案在最短的时间内经过抗诉进入再审程序。从法律上讲,该案的检查监督环节至此告一段落,结果也较为圆满。但吴群同志的工作却没有停顿,他坚持认为法律程 序虽然已经暂时走完,但为群众合法权益提供服务的“为民”程序仍要继续。随后,他多次与区检察院相关部门协调,积极与被申诉人联系,宣解法律,疏导情绪,依法、依情、依理劝说企业负责人切实履行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最终促使该企业下文解决了100多名改制下岗劳动者的解除合同补偿金等问题,使这个一波三折的案件收到了法律、社会等多重效果。

吴群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对检察官来讲,办理案件是日常工作,但对群众而言,他们一辈子可能也就只打这一次官司,这是比天还大的大事呀!”吴群同志在多年的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经历中结下了深厚的百姓情结,他总是希望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帮助更多的人,能让群众感受到检察机关的温暖和责任。2009年,他承办了一起五河县检察院提抗的历时八年之久的劳动争议案件,申诉人李某因工伤被鉴定为二级伤残的,单位的补贴赔偿迟迟不能到位。案经诉讼后,法院依据通常赔偿标准下判,但判决数额无法解除巨额的医疗、生活等费用给受害人带来的重压。用工方判决在手不愿超额履行,受害人生活艰难期盼雪中送炭。为尽可能帮助申诉人渡过难关,吴群同志大胆地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办案思路,先是专程前往市统计局查找到确切的数据资料,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搜集整理了大量政策依据,并多方搜集同类案件的处理结果,准备充分之后再次转入对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的深挖细读,最终详细列出了数条据以 抗诉的法律、政策依据。再审中,检察机关的抗诉理由得到认可,再审法院依据统计资料提高对申诉人的赔偿数额近2万元,使伤残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和维护。2006年以来,吴群同志的办案数始终保持在处室领先的地位。共办理民行抗诉案件300余件,其中抗诉案件109件,提请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36件,经再审,改判、调解和撤销原判发回重审82件,接待申诉案件申诉人600余起,其中,150余件案件,经过说服疏导申诉人主动息诉罢访。当别人问吴群有什么办案诀窍时,他说:“只要用真情对待,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平凡岗位,彰显大局意识

对于涉及社会稳定的疑难复杂案件,吴群同志总是主动请缨,要求领办,在尽可能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维护公平正义、消弭社会纷争、促进社会和谐的职能作用。

2009年的一天,一对来自固镇县农村的年近半百的夫妇找到吴群,说是遇上难事了,慕名来找他帮帮忙。看到这对夫妻着急的样子,吴群顾不得已快到下班时间,当即接手该案,详细询问来访缘由。纠纷是较常见的相邻关系,已经过二审判决,但申诉方不服,被申诉方是一名年逾古稀的老人。早在2008年3月,当事双方就因此发生过暴力冲突,老人的孙子已被判处刑罚,双方积怨已深。吴群在听取了有关情 况后敏锐的意识到,虽然案件取得结果很简单,但如何化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才是本案的关键点。如果草率处理,案结事不了,就会留下矛盾隐患。通过查阅案件卷宗,吴群同志全面掌握了案情,随即带领部门同事深入当事人家里实地查看,寻找突破口。从维稳大局出发,积极与相关部门协商,先后会同当地乡政府、法庭和县检察院等相关人员三次前往该地,耐心细致地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并引用“六尺巷”的典故劝说调解,有效化解了双方的怨气。该案由蚌埠市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后,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完全采纳了抗诉意见,并向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对不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吴群同志严格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细心进行疏导,认真做好申诉人的服判息诉工作,努力达到情、理、法的和谐统一。对情绪激动,反映问题抓不住要点,或者存在认识上偏差的当事人,吴群同志也总能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暖心,一颗诚心办事,一句再见送客”。和气的笑容,耐心的倾听,如拉家常般的话语,在抚平当事人的过激情绪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合法理性地表达诉求,并从中寻找矛盾根源,厘清判决问题,应当解决的尽快给予答复,解决不了的详细说明原因。多年来,吴群同志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办案一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二要经得住内行的考验。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承载着“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千斤重担。十余年来,他始终坚持边办案、边学习,以办案促学习,通 过办理一个个案件,扎实掌握了多部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并将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再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

清贫生活,只为廉洁奉公

一户只有40.5平米的破旧房屋静静地坐落在市近郊沈圩村的山坡上,屋里的摆设陈旧简朴,连个卫生间也没有,一个书架和一辆破旧自行车就挤满了4平米的客厅,卧室里摆放着一台老式电视机和23年前结婚时买的电风扇。床头,成摞地堆放着各种法律书籍。就是这样一套看起来寒酸的住房,还是吴群妻子的单位——蚌埠市园林管理处几十年前搭建的。吴群夫妇目前只是租住,每月还需缴纳房租,因为没有产权,因此即将到来的拆迁也不会有任何补偿。

多年来,吴群同志从未因个人原因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其实,作为一名曾在部队负责物资供应的转业干部和市检察院业务部门的副职,吴群同志也并不是没有门路可走,不少战友、朋友曾经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方式劝说吴群参与他们的经商,并且给出了较为优厚的许诺。对于这样的邀请,吴群同志一律以自己是一名检察官,依纪依规不应从商搞经营为由婉言谢绝了。

吴群同志严以律己,自觉遵守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和检察部门工作纪律,在办案过程中,从不以案谋私,所有吃请、礼物一概拒绝。曾经有一个案件当事人感激吴群同志热心办案,多次送来礼物被拒,就说请他去路边大排档吃 两个炒菜总行吧,但仍被婉拒。一次,当事人陈某慕名找到吴群,要其帮助办理一件申诉案件,并递给吴群一张2000元的现金卡,吴群劝慰当事人,案件我会公平公正办理,但礼金绝对不收,坚决把卡退给了他。吴群同志曾说过:“履行职责要有信念,承办案件要讲良心。作为一名检察官,忠于法律是我的信念,执法为民是我的良心。如果拿了当事人的东西,那不光是违纪,更是背离了理想信念,玷污了检察精神,会让我的良心感到不安。”

身患重症,仍然一如既往

长期、繁重的学习和工作压力,使吴群同志积劳成疾。2010年3月16日,全市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上,正在介绍办案经验的吴群同志突然面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不断滴落……经医院确诊,他身患肝癌、且胃癌并发,消息传来,同事们都大为震惊,此前从未听吴群说过有任何身体上的不适。大家哪里知道,早前,吴群同志带队赴马鞍山参加一次业务工作会议时,就已经出现胃痛难忍和便血的症状,但他硬是咬牙又挺了几个月,除妻子外,他从未向任何人说起过这事。

确诊后,吴群同志被转到上海治疗。期间,有同事打算去探望他,他捎话回来叫大家千万不要去,说路途遥远,不能耽误工作。为节省治疗费用,在上海进行初步治疗后,吴群同志便极力要求回蚌埠进行治疗。回蚌埠后,每每有同事 前去看望,他的话题总离不开工作,心里一直惦记着没办完的案件和等待答复的申诉人。第一阶段治疗结束后,他的身体状况稍稍好转,便不顾家人和同事的劝阻,硬是坚持回到工作岗位,并要求承担办案任务。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院领导不同意给他安排工作,但是拗不过他的再三坚持,最后只好把本部门的申诉人来信来访的接待工作交给了他。

2011年7月13日,在与癌症顽强抗争了一年零四个月后,吴群同志的生命定格为永恒,年仅49岁。他走了,带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检察事业,离开了他无限牵挂和无限牵挂着他的亲人、同事和“当事人”。

篇3:关于开展学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情况的报告

張桂梅,女,满族,1957年6月生,1998年4月入党,1975年12月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现年50岁。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中共十七大代表,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2002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2003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人物”、2006年获得首届云南“兴滇人才”奖。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校园妈妈”、“张妈妈”。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为大力弘扬张桂梅同志的崇高精神,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

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大中小学教师,要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而努力奋斗!

篇4:关于开展学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情况的报告

情况汇报

县远教办:

根据通知要求,我镇认真组织开展学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并于10月19日上午召开全镇干部职工大会,收看“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镇党委书记蒙德云同志主持学习,镇全体干部职工、各村常务干部参加学习。

会议强调,学习李林森同志,要把学习他“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与“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四要十不准”规定,认真检查个人在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忠诚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学习他“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与“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结合起来,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真情关爱群众、真心服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干事创业、服务基层、改进作风、提高效率,进一步促使干部多下基层、多到村组、多交农民朋友、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通过这次活动,把先进的科学理念,实用可行的富民技能、惠民利民的方针政策、环境治理的工作要求宣传给群众、动员起群众、指导好群众,让干部在这次活动中真正得到锤炼,让群众在这次活动中真正得到实惠;把学习他“勇于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的进取精神”与“四帮四促”活动,切实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一心扑在工作上,锐意进取、求真务实,认真服务“三农”,用一流的业绩为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默默奉献。

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每一个人,全体干部职工展开热烈讨论,掀起向李林森同志学习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牢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保此三镜,以防己过”的古训,以李林森同志为镜子,对照检查,寻找差距,结合实际,加强落实。

一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保持正确的方向,树立良好的大局观,紧紧围绕“两加一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团结奋斗、克难攻坚、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册亨精神,围绕“强工业、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战略,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秧坝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执政能力;进一步壮大支柱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加强学习,通过会议、资料、报纸、书刊、电视、网络等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力求素质、能力和工作热情得到全面提升;

三是结合实际,不空喊口号,狠抓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查找差距;

四是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加强自律,淡泊名利。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时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攻坚破难,成为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推进广汉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共册亨县秧坝镇委员会

篇5:关于开展学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情况的报告

xx组织部:

中共xx组织部《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学习郑培民同志活动的通知》(x组联〔2003〕x号)下发后,我局党组及时组织学习传达,按照《通知》提出的四点要求,对学习活动进行了安排,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7月4日下午,xx地方税务局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开

展“两个务必”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两个务必”和郑培民先进事迹。全体干部职工聚集一齐,围绕着共同的话题,展开学习讨论。大家纷纷发言畅谈学习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的体会。

与会同志在发言中一致认为,郑培民同志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诚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的先进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思想风范和精神风貌,是继焦裕禄、孔繁森之后又一位领导干部的楷模。在他的身上,有两个平凡而又厚重的字——“诚”、“实”。如何做到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如何保证“做官”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在这个创业的年代,地税干部要时刻以肩负的使命自警,时刻以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自励。

大家表示,一定要以郑培民同志为榜样,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两个务必”,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xx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

局党组要求,地局机关要把开展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的活动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安排部署,切实抓紧抓好。要把学习郑培民同志活动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精神结合起来,与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树立高标准,实现更大的突破,把地税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机关各科室要通过深入开展学习郑培民同志的活动,找差距,订措施,抓落实,进一步把注意力集中到坚持地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上来,把学习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实现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目标上来,促进临沧地税工作持续向前发展。

xx局长强调,在地税系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必须紧密联系地税工作实际,认真落实好《中共xx地委关于在全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实施方案》。我区地税系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握以下几个重点:一是与正在进行的“两个务必”学习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月”活动相结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与组织收入工作相结合,按照省政府、省地税局提出的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的要求,克服种种困难,千方百计完成地委、行署下达的收入任务;二是要切实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扶持蔗糖业发展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强化纳税服务;三是要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推动地税各项改革工作的向前发展。当前,在抓好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重点是积极参与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从有利于政策执行,有利于征管的原则出发,主动进行研究,提出可行方案。四是要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促进地税系统工作作风的转变,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八条禁令”、省地税局“十个严禁”,健全工作落实督促检查机制,保证省、地工作决策的落实到位。

篇6:关于开展学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情况的报告

关于呈报开展向文建明同志学习活动总结的报告

盟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关于开展向文建明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阿组通字„2011‟3号)要求,开发区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安排部署学习文建明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弘扬文建明崇高精神,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活动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开发区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办公室紧密联系实际,采取措施,把开展文建明同志学习活动列入了重要日程,抓好组织发动,迅速掀起了向文建明同志学习的热潮。在活动中做到了有学习记录,有学习活动总结,着力营造了学典型、创先进、争优秀、比实际的浓厚氛围。

二、专题学习,深刻领会活动的精神实质

活动开展以来,开发区把文建明同志的先进经验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公开承诺和领导点评的重要事项,并且将学习文建明先进事迹纳入到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内容,要求中心组学习成员对照文建明同志扎根基层、奋发有为、视奉献为快乐的奋斗精神,心系群众、真情为民、视百姓为父母的公仆情怀等方面的先进事迹,通过组织提、领导点等方式,深入查找自身与文建明同志的差距,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找准学习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同时,把文建明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生动教材,不断丰富学习载体,通过各种形式,号召开发区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借鉴文建明同志的先进理念,努力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三、组织学习,深入开展文建明先进事迹活动 开发区各党组织积极开展“向文建明同志学习”的活动,学习文建明同志的精神,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广泛深入地宣传学习文建明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一)机关党组织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不断丰富完善学习载体,通过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迅速掀起学习先进、争创先进的热潮。把向文建明同志学习活动与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活动结合起来,每周组织一次专题学习活动,在各项工作中创先进、争优秀。

(二)嘎查、社区党组织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了学习文建明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同时把开展向文建明同志学习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居民群众履职尽责、示范引领。

(三)企业党组织开展了“以事迹为鉴,以榜样为师”的主题学习活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通过集中学习的形式,学习文建明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体会文建明同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崇高品质,从而转化为立足岗位创新创效的不竭动力。

四、学以致用,不断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 一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以先进为榜样,对照自己找 差距,在各自的岗位上创先争优,把学习文建民同志先进事迹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展。二是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以文建明同志的精神激励自己,务实创新,推进工作,将精力放在干事创业和抓落实上,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更加坚定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通过学习文建明同志先进事迹,开发区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文建明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干部的信任和群众的认可。文建明就像一面镜子,我们要对照先进找差距,从自身做起,从具体工作做起,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立足本职、创先争优,把心思用在实际工作上,努力推动开发区各项事业的发展。特此报告

中共阿拉善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2月28日

篇7:关于开展学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情况的报告

县委新农办:

根据元组通[2011]35号文件精神,攀枝花乡党委结合本乡实际,深入学习了张晓东同志先进事迹,现将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张晓东同志是驻怒江州马吉米村指导员,多年来一直在新农村指导员工作岗位恪尽职守,取得了突出的工作实绩,被省委作为优秀指导员代表进行全省学习。我乡在开展向张晓东同志学习活动中,把张晓东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全乡党员干部职工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学习的生动教材,采取四项措施把学习活动推向深入。

一是多种形式实在学。一是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认真学习张晓东同志先进事迹,对照自身找差距、完善思路谋发展、真心实意办实事。二是营造氛围大家学。及时制作宣传标语、召开会议等,使张晓东同志的先进

事迹进耳入心,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主动自觉交流学。各工作队充分利用工作队汇报会、交流会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畅谈感想和学习心得。

二是创先争优真正学。在学习活动中,攀枝花乡把学习张晓东事迹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创先争优的成果体现在学习张晓东事迹活动中。一是开展讨论助学。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张晓东做了什么、学习张晓东同志什么、我们该怎么做”等座谈会,进一步深入了解张晓东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发全体指导员坚定服务农村的信念。二是结合实际促学。各工作队把学习张晓东同志先进事迹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立足各自工作岗位,以工作实际成绩检验学习活动成效。进一步强化了指导员的服务意识。

三是找准载体努力学。在学习张晓东同志先进事迹中,我县通过找准活动载体,抓住重要节点开展活动。一是扎实开展好“一员联三户”活

动,各驻村指导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一名致富带头户、一名中间户、一名贫穷户作为联系对象,积极帮助联系农户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发展规划,选好致富方向,找准致富路子,并根据农户情况,对联系农户承诺办理2件以上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事。二是积极开展指导员入户进农家“听民声、知民情、了民意”活动,明确要求每名指导员每月入农户不少于10户,并记好民情日记。

四是仔细对照自觉学。攀枝花乡全体指导员通过学习张晓东先进事迹后,仔细将自己与张晓东同志进行对比,广泛开展五查五看活动。一是查找理想信念真不真,看是否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查找心态静不静,看是否积极向上,甘于清贫,始终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三是查找品德高不高,看是否清正廉洁、严于律己、顾全大局。四是查找责任心强不强,工作实不实,看是否爱岗敬业、尽心履职。五是查找作风实不实,看是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篇8:关于开展学习吴群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情况的报告

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省委授予文建明同志“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暨文建明先进事迹报告会召开后,长宁县严格按照省、市的要求,立即下发了《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文建明同志学习的通知》(长创争办„2010‟17号),安排部署学习文建明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在全县掀起学习文建明先进事迹、弘扬文建明崇高精神的热潮。根据我县实际,现将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专题学习,深刻领会学习活动的精神实质。

活动开展以来,我县把学习文建明同志的先进经验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公开承诺和领导点评的重要事项,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做好群众工作中创先进,在转变作风中争优秀。近期,我县分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集中专题学习文建明同志先进事迹和认真研读《半月谈》杂志2010年第15期纪实通讯《“不能唯书、唯上、一定要唯民啊”—文建明乡镇工作纪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对照文建明同志扎根基层、奋发有为、视奉献为快乐的奋斗精神,心系群众、真情为民、视百姓为父母的公仆情怀等方面的先进事迹,通过组织提、领导点等方式,深入查找自身与文建明同志的差距,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找准学习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同时,把文建明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生动教材,不断丰富学习载体,通过中心组学习、支部组织生活会、领导带学、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认真学习借鉴文建明同志的先进理念和工作“高招”,努力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截止目前,开展专题学习活动260余次,组织观看文建明先进事迹影像资料100余次,撰写心得体会1260余份。

二、加大宣传,深入讨论,广泛掀起向文建明同志学习的新热潮。

我县通过在长宁新闻网、党政网、电视台、《竹海长宁》等开辟专栏以及制展板、出墙报、张贴标语、印发简报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报道文建明同志的先进事迹,广泛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向文建明同志学习。另外,充分利用全县269个村的远程教育站点,号召农村党员干部学习他信念坚定、践行宗旨、忠于职守,彰显了基层干部的人格魅力;学习他扎根基层、引领发展、为民造福,刻画了真情为民的公仆形象;学习他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奋勇争先,体现了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各乡镇各单位也纷纷围绕“做好群众工作、当好基层干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科学发展”主题,深入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和“学习文建明,我该怎么办”演讲会,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实际,畅谈自身感受,升华思想境界,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把学习成效体现在党性增强、作风改进和促进发展上。活动开展以来,共悬挂宣传标语200多条,办宣传墙报、专栏15期,举办讨论交流活动200余次,开展演讲活动54场,共组织远程教育宣传学习会议265场,参与党员达5000余人。

三、搞好结合、学以致用,不断推动长宁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是紧密结合县委“项目工作提升年”主题,特别是按照“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化”的要求,把全县上下的力量凝聚到项目建设上,以项目的大推进大突破,推动大投入大调整大提升大发展。二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以先进为榜样,对照自己找差距,在各自的岗位上创先争优,把学习文建明同志先进事迹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展。三是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以文建明同志的精神激励自己,务实创新,推进工作,将精力放在干事创业和抓落实上,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更加坚定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篇9:关于开展学习张克山同志先进事迹

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效果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

根据教体局主要领导指示精神,结合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向张克山同志学习的决定》的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关于开展学习张克山先进事迹、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成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学习张克山同志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成效,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党员教师思想道德水平,以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能力、转变工作作风、争创一流业绩为主要内容,学先进,找差距,切实解决教职员工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作风和精神面貌的新转变,营造干事业、谋发展、思进取、争一流的良好氛围,为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活动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政治思想方面。重点解决不注意政治理论学习,放松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个人政治修养差;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强烈的荣辱观念,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散布消极言论;不能坚持德育为首、四育并举(德智体美)的教书育人方针,注重教书,忽视育人;缺乏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干工作讲价钱、讲条件,拈轻怕重,挑肥拣瘦等。

(二)教育教学方面。重点解决备课不认真,上课敷衍应付,批改作业粗糙,对学生缺乏爱心,考试弄虚作假,不注意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改意识差,教学成绩不理想,家长、学生不满意。

(三)作风纪律方面。重点解决自由散漫,作风漂浮,出工不出力,对工作敷衍应付;无视上班纪律,违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无病呻吟、小病大养或无故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服从工作安排,造成教育教学工作损失;擅自缺课、调课或离开教育教学岗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秩序。

(四)廉洁从教方面。重点解决以教谋私,通过诱导和强制等手段,乱办班、乱补课、乱发教辅读物;利用安排座位、课堂提问等职务之便为学生提供特殊照顾,接受家长请客馈赠;故意刁难学生及家长,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钱物,或利用本班学生家长为自己办各种私事。

(五)以法执教方面。重点解决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歧视、侮辱、驱赶差生;无视学生合法权益,损害学生人身安全和健康,失职、渎职造成学生人身安全事故;违反社会公德,举止言行不文明、不能敬老爱幼等损害教师形象。

三、方法步骤 活动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教育阶段(8月25日至9月10日)。

1、制定方案,动员部署。结合本校实际,召开教职工大会,进行动员部署,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具体要求。

2、结合教育实际,认真组织学习。一是学习《中共淅川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向张克山同志学习的决定》,引导党员干部认真领会张克山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质。二是组织教师继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十不准》、《河南省规范中小学收费十条禁令》等教育政策法律法规。要求摘抄学习笔记字数不少于5000字,撰写心得体会每月不少于1篇。

3、广泛开展讨论交流。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张克山同志的先进事迹,组织开展一次集中讨论交流活动,充分认识学习张克山同志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

第二阶段:对照查摆阶段(9月11日至9月30日)。

1、主动查找不足。对照张克山同志的的先进事迹,采取各人自查、召开座谈会、组织学生家长评议等多种形式,围绕以下六个方面查找不足:一是法律意识是否淡薄;二是教育信念是否坚定;三是是否严谨治学、爱岗敬业;四是是否关爱学生、认真负责;五是能否廉洁从教;六是能否为人师表。

2、形成剖析报告。要求每个教师在认真查找自身不足和问题的基础上,撰写一篇剖析材料,字数不少于2000字。

第三阶段:整改提高阶段(10月1日至10月20日)。

1、制定整改方案。每位教师都要根据查找出的不足,认真分析原因,形成书面整改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改,通过整改,达到强师德、正师风的目的。

2、开展“四项活动”。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好“四项活动”:一是开展党员教师承诺活动。结合各自工作性质和职责,结合张克山精神进行具体承诺。二是开展爱心帮扶活动。每位教师要重点帮扶2-3名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双差”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和生活困难学生,给予他们更多关爱。三是组织开展一次以“学习张克山先进事迹,争当人民满意教师”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四是组织开展一次“学先进、创佳绩,我为教育添光彩”主题演讲活动。

(四)总结深化阶段(10月21日-10月31日)

1、认真总结,完善制度。对这次学习活动进行认真总结,根据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修订完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师管理水平。

2、树立典型,深化活动。学校将积极选树先进典型,经学校调查审核评议后,特别突出的教师典型事迹将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学习,并推荐到中心学校进行全镇推广学习。

四、具体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董国周;副组长:胡显柱、简伯宗;成员:王军熙、李占盈、寇建奎、白杨。班子成员要率先垂范,带头参加学习讨论,认真做好学习教育活动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工作,把开展向张克山学习活动作为当前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师德师风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安排部署,切实抓紧抓好,迅速在全校教师队伍中掀起学习张克山先进事迹的热潮。

2、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开展学习张克山同志先进事迹活动要紧密联系我校实际,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全县“两争一迎”即争创卫生城市、争当文明市民、迎接全国农运会相结合,与弘扬淅川精神相结合,重点解决我校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将活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用新颖的活动吸引教师,提高广大教师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思想有触动,素养有提升,从而为更好的教书育人提供动力支撑和政治保障。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通过黑板报、展板、开辟专栏和组织教师大讨论、演讲比赛等形式,深入宣传开展向张克山同志学习活动的重大意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4、强化监督,务求实效。学校将加强对活动全过程的督查,对参加活动不积极,责令其整改而没有及时整改的教师进行通报批评和相应处理。

马蹬镇初级中学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日

关于开展学习张克山同志先进事迹 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效果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

马蹬镇初级中学

二0一一年八月

学习张可山同志的心得体会

徐 梅

我们认真学习了张可山同志的事迹,对张可山同志一生坎坷经历以及感人事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总结,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学习先进,学习张克山同志的拼搏精神,心系工作,心系学生,一心扑在工作上,认真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学习:

一、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

几十年来,张可山同志始终坚持创业发展,把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自己一生追求。“只要巴沟的群众需要我,就是把命搭上,我也愿意。”学习张可山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始终保持忘我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既是对教师这种崇高职业地赞美,更是对教师这个群体的责任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我们只有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有思想、有才智的优秀学生,优秀人才,才能为国家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更好、更多地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是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追求的目标。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要勤勤恳恳、顽强拚搏、不计得失、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努力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愿意学习,更应当不断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最新理论、摸索和研究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根据教材内容和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应注重学法指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也能得到提高,情感也有所体验,道德品质也得到提升。新的课程标准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为了更好更快地吃透新课标精神,掌握新课标的精髓,我们应当许多有关新课标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和研究。

二、心系工作,关爱学生。

“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张可山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当好群众的贴心人,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更要心系工作,关爱学生,扎实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尚在发展形成中,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从不过问,认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这个优生变得高傲自大,目无师长,无视学校纪律,学习虽好道德品质恶劣,也逐渐让老师反感,因此热爱不等于溺爱、骄惯、姑息、放任。当然,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

三、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向张可山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生活俭朴,艰苦奋斗,以实际行动树立党的基层干部清正廉洁的形象。

“一身正气立身从教,两袖清风以德育人。”教师,作为一种育人的职业,廉洁从教、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素养。当“教师走穴”、“有偿家教”、“家长馈赠”等阴霾笼罩校园的时候,应当以圣洁的心,教神圣的书,廉洁从教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爱生如子,无私奉献,廉洁自律,自觉抵制社会上一切不正之风。讲学习、讲正气、讲奉献,坚决拒绝家长的宴请,拒收家长的钱物,不委托家长办私事。用我们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风雨,我们应当用自己的清贫、廉洁、信念谱写教育新篇。

篇10:关于开展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

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的通知

最近,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和省委书记白恩培同志对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学习宣传作了重要批示。中共云南省委发出了《中共云南省委关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云委〔2011〕211号),中共云南省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发出了《关于开展“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的通知》(云创组〔2011〕35号)。为深入学习宣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他的崇高精神,决定在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开展“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迅速掀起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热潮,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了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以感人的事迹,集中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时代风貌,是共产党员和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和学习楷模。

在杨善洲同志身上,集中体现的是共产党人为人民利益奋斗终身、无怨无悔的崇高精神。杨善洲同志是优秀领导干部的代表,我们要把学习杨善洲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作为增强国土系统改革动力的重要举措,大力弘扬杨善洲同志“三个一辈子”的精神,热爱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无私奉献,为推动国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全系统要把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当前创先争优的一项重要主题活动来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学习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二、学习内容

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要重点从以下四个突出方面把握:

(一)学习杨善洲同志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二)学习杨善洲同志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三)学习杨善洲同志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

(四)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三、活动安排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从2011年1月开始,到2011年3月暂告一段落,重点开展四项活动:

(一)进行一次集中学习动员。局党组将召开“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动员会,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省委的有关决定,深刻认识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统一思想,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2011年1月底前完成)

(二)组织一次专题学习讨论。以各党支部为单位,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认真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先进影响,围绕“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专题学习讨论,交流学习体会,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强化宗旨意识(2011年2月20前完成)

(三)开展一次为民服务主题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引导党员干部把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转化为实际行动,体现到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几件好事实事。(2011年2月底前完成)

(四)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各党支部要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主题,召开一次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干部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实际,以杨善洲同志为镜鉴,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组织负责人要按照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党员“五带头”的要求,对党员干部学习活动情况进行点评,提出整改要求,明确努力方向,切实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2011年3月15前完成)

四、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结合实际切实开展学习活动

深入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对于加强国土资源系统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增强国土资源系统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党支部要把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作为争先创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切实抓紧抓好。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带头实践,一级带一级,确保学习活动层层落实,取得实效。

要利用这一真实、生动的教材,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职工,同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和本职工作相结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出新的更大贡献。

五、组织领导

为确保“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取得实效,决定成立建水县国土资源局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魏宏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王晏伟,负责国土资源系统“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日常工作。

各支部学习活动情况总结、照片(含电子文档)请于3月20日前交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四日

杨善洲同志事迹材料

一、杨善洲同志生平介绍

杨善洲,男,1927年1月出生,云南省施旬县姚关镇陡坡行政村大柳水自然村人。1934年至1949年,在家务农:1950年,参加乡农会和武装队,任小队长;1951年,在施甸区摆马乡政府工作;1952年8月,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土改小组长,同年10月调保山县董官乡、打渔乡搞“复查”工作,任副队长,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1月至7月,在施甸区委搞“复查”工作,任队长;1953年8月至1955年,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区委副书记;1955年至1957年,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区委书记:1957年至1958年,在中央第七期党校学习;1958年至1963年,在保山县委工作,任县委副书记;1963年至1965年,在施甸县委工作,任县委书记;1965年至1966年,在大理、保山搞“四清”工作,任党委书记、团长;1966年3月至1977年,在保山地委会工作,任地委副书记;1977年至1988年,在保山地委会工作,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6月至2008年n月,退休后回家乡施甸县大亮山义务造林,创建林场;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享年84岁。

二、“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1988年4月,杨善洲即将退休,与家人商量想回家乡为群众再做些实事。家人劝他说“你都退休了,还能做什么?”杨善洲坚定地说:“虽然我的职务退休,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要接着帮群众办”。时任省委书记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谈话,让他退休后搬到昆明居住,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杨善洲婉言谢绝了:“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正是凭着这种坚定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怀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群众的热爱,杨善洲在退休后的第三天就说服家人,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家乡施甸县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多年。

大亮山位于保山市施甸县城东南约50公里,海拔在1800~2619米。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地农民缺衣少粮,就开始大规模的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山光水枯,荒凉空旷,山石裸露,山间溪流逐年减少乃至枯竭,当地农民饮水大多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人挑马驮,周边十几个村也陷入了“一人种三亩,三亩吃不饱”的贫困境地。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村民只有进一步开荒扩大耕种面积,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杨善洲选择了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家乡人民。他说:“我是在兑现许给家乡老百姓的承诺,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家乡人找过我多次,叫我帮他们办点事我都没有答应,但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诺言就要兑现。至于具体做什么,经过考察我认为还是为后代人造林绿化荒山比较实在,这既对全县有利,也对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利。”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恺木树都不长。”然而,杨善洲创办林场的设想和决心没有被动摇。他请地、县林业部门的领导和科技人员到大亮山上作多次调查研究。他们带着帐蓬,风餐露宿,徒步24天,对姚关、旧城、酒房等地进行了调查。经过调研,更坚定了杨善洲改变大亮山面貌、“种树扶贫”的决心,并将场址选在施甸县的旧城、酒房、姚关3个乡结合部的大亮山。当时大亮山周围的山林都已经承包到户了,怎么办林场呢?杨善洲在深思熟虑之后,创造性地提出“国社合作”建场的方案。在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后,县政府召开了有关乡村干部和部分农户代表参加的会议,把绿化造林与发展农业生产的辩证关系,以及林场的性质、范围、政策、办法、利益分配讲清楚,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赞同,然后才开始了筹备建场的有关事项。退休后第三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大家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14公里远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深夜,狂风四起,棚子被掀翻,倾盆大雨不期而至,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就这样,杨善洲带着镇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

林场成立大亮山造林指挥部,杨善洲亲自担任指挥长。成立当晚,他们在用树枝围起的简易帐篷里,围着火塘召开了第一次造林会议,把林场职工分宣传动员、整墒、育苗三个小组,要求抢在5、6月份雨季来临前育下能种万亩以上的树苗。

到达大亮山的第二天,杨善洲把大亮山社的社长找来,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把他们到大亮山的目的意义都讲明白了,希望得到大亮山社的支持。大亮山社的社长李宗清见到老书记身先士卒,早感动得不得了。他连声说:“老书记你这么大年纪的人,不住城里到山里,为的是给咱老百姓造福,咱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办什么事,就老书记一句话,说什么我们都支持!”杨善洲一方面抓育苗和挖塘工作,另一方面又带着人在大亮山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调查,进一步摸清了大亮山的底,盘算种什么树种、怎样种。他在山上转了12天,把能造林的地方都走遍了。回来后,他确定了当年要种1万亩松树林,育20亩苗圃,以后平均每年种一万亩以上松树林。种树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杨善洲纹尽脑汁。他每天和职工们带上工具,到处寻找树苗。他把原来摆放在家里的几十盆雪松、白梅、银杏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每年的端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杨善洲就发动全场职工一起到街上去捡果核。

1990年林场修公路,为了省钱,杨善洲找来仪器,找了几个小工,自己测量自己干,硬是修通了一条长14公里的山路,每公里路花费不到1万元。

林场没有资金扩大种植面积,无法发放林场工人工资,他不顾年老体弱,多次到省、市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共为林场争取到300多万元资金支持。

1999年11月,杨善洲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不幸踩着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住院期间,全家人说服他在家安度晚年,他仍然没有同意,半年后,他又拄着拐杖执意爬上了大亮山。在余下的10年间,他常常手拄着拐杖与林场的职工们一起植树、一起护苗、一起巡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许下的诺言。

开始办林场那几年困难很大,但是杨善洲艰苦奋斗,尽量少花钱多办事。没有钱盖房子就花7000多元钱盖油毛毡房40多格,一住就是8年,有三个职工住了9年半才出去。没有钱购买农具,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办公桌、板凳、床铺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晚上照明没电,每人买一盏马灯„„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退休又钻山沟沟„„”这是在云南省施甸县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

三、“我就喜欢‘草帽书记,的称呼”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曾说:“我1952年入党,其实当时自己没想到入党,觉得自己条件不够,是组织上看我表现不错,把我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随着思想觉悟的提高,越来越觉得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远大目标是使整个中华民族富裕起来,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入党后,我很快找到了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他还说:“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吗?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忘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杨善洲30岁担任县级领导,39岁担任地委副书记,50岁担任地委书记,他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的钧多年间,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带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访民情,俨然就像一个农村放牧的老馆,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他听了坦然笑笑说:“我就喜欢‘草帽书记’的称呼”。有一次,杨善洲下乡,到乡政府打听乡领导在不在。乡秘书看他的模样,以为是农民,便打发说领导不在,杨善洲不急不恼,自己进村转悠了解情况,最后才叫来乡干部,安排具体工作。在当地委书记期间,他走遍了全市的村社。龙陵县木城乡地处中缅边境,不通公路,他绕道璐西,花四天时间到达木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他在报场镇种了半亩粳稻实验田,用“三岔九垄”式插秧,亩产量提高三四百斤,广泛推广后,现在当地群众还采用“三岔九垄”式插秧。他还实施了“坡地改梯田”、“条田”改造,还种了茶叶、包谷等实验田,效果很好,被群众称为“粮书记”。1980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保山考察,因提前抵达,地委的同志迅速到板桥公社通知他,到了公社才发现,他正在田里头和农民一起劳动。听到工作人员的喊声,他才回过神来,赶紧拔腿往回跑。耀邦同志听说后,感叹说像杨善洲这么朴实的地委书记还真不多见。

杨善洲下乡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包谷就种包谷,他的足迹遍布保山的村村寨寨,为改变保山地区的面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队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一次,听说保山县大官市大队成立了一个茶叶专业组,没有生产基金,到处借钱,马上给送去了8叨元。有些人感到吃惊:“杨善洲这样埋头苦干和无私奉献图个啥?”他说:“我们共产党员就要像鲁迅说的那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输出的早血!“

四、“我觉得自己生活得挺好”

杨善洲始终保持着一颗淡泊的心,从不计较金钱名利和身份地位。他经常资助困难群众,为他们买粮食、种子和衣被等生产生活必需品。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主要创办人,但他从不从林场领取报酬。林场场长自洪学曾跟杨善洲谈过很多次,自学洪说:“老书记,多的钱咱们林场拿不出来,一月补助你50元林场还是有的”,但杨善洲一句话就把自洪学顶了回去:“我上山来是种树的,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1964年,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提出把他爱人转为城镇户口,他谢绝了。1978年,组织部门有文件规定他家除大女儿外,都符合进城的条件。当组织部门写报告上去时,被他要求撤销了。他说:“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1975年夏天,家里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便到处漏雨,全家老小实在无法居住,妻子张玉珍专程跑去找杨善洲拿点钱给家里修房子,杨善洲掏出身上仅有的30元钱交给妻子,说:“你先拿这30元钱回去,买几干瓦盆接一下漏,暂时艰苦一下。“张玉珍接过30元钱,含着泪水回到了老家„„。1995年,杨善洲退休回到大亮山种树。出于对杨善洲进城给林场办事住宿方便考虑,全家想方设法借了5万多元钱在施甸县城的附近买了一块地盖起了一间房子,妻子张玉珍找杨善洲凑钱还账,杨善洲东拼西凑拿出了9600元。“你一辈子就攒了这么点钱?”老伴问。杨善洲摆了摆手:“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我真的没钱!”张玉珍只好又一次含着泪水回去,把刚盖起来还没住的房子卖了。

1986年,姚关乡的一位副乡长在杨善洲家看到老书记的老伴和女儿们正在吃包谷饭,得知老书记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只好用包谷掺在饭里时,这位副乡长流泪了,当即让乡民政给老书记家里拉去了两袋救济粮。杨善洲知道后,批评了他:“好多人家连包谷饭都吃不上呢,接济要接济比我们更困难的家庭。”他叫家里人将送来的粮食退了回去。

他的老伴坐过4次林场的吉普车,他为此交了370元的汽油钱。他说:“办林场后,领导考虑到我老了,出外办事不方便,就专门为我配了车。但车子是办公用的,不是接送家属子女的。虽然不在岗位了,但原则还是要坚持。还有我当领导有小车用,那些买不起车、买不起摩托车的人怎么办呢?想想这些,我觉得当个领导已经够‘特殊,的了,还想多占点其他的便宜,就太不应该了。”

杨善洲无论下乡还是出差,都是自掏腰包,从来不拿林场的半分半厘,也不占公家的便宜。23年来从未在林场报过一张发票和单子,也没有报过一分钱出差费。林场职工感慨地说:“人们都说叫花子还有三担,而我们的老书记连一担也没有。”开始有人认为:这老家伙就是想退休以后捞一把,几万亩森林成材后,他一年可以分红几万元。杨善洲说:“在林场捞油水的机会还是有的,办林场这么多年,引进资金300多万元,按当时规定,引进资金可以提成5%~10%,能得30万,买幢房子不成问题。但我没有要。来造林是了却我的一桩心事,是我应尽的义务,我分文不取。我既不是林场场长,也不是支书,就是义务植树人。

为了保证树苗茁壮成长,他像照顾孩子一样照看着种下去的树苗。有一次发生山火,大家好不容易把他从火场劝回。到凌晨3时,大家回到住地后,他还坐在值班室里。

大亮山林场挂牌后,杨善洲不是场长,却没少操心。平时,他和林场职工一样,起早贪黑,上山挖塘种树,吃的是一个锅子里的饭,住的是一样的油毛毡窝棚。有的同志看不过去,说他年纪大了,给一点特殊照顾,给他开个小灶,他坚决不肯,执意要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了御寒,大亮山四季烧火塘,晚上,大家就围在杨善洲住的火塘边商量工作。杨善洲乐在其中。说:“白天造林、晚上烤火,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嘛!” 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全部家当是一张床、一张学生用的书桌、两个小坐凳、一个火盆,火盆上架着锅针,锅针上是一把熏满火烟的烧水壶,旁边是用来煮药的两个小罗锅,四个小碗摆放在桌上,火塘边的墙疙嗒摆放着雨伞、蓑衣、马灯、手锤、砍刀、板锄、镐、钉耙、油纸帽,床头挂着水准仪、黄布帽、草帽、手套、袖套、围腰,床脚下一双黄胶鞋、一双翻皮皮鞋、一双拖鞋,墙壁上两张用旧的洗脸毛巾。

他总是说,与很多群众相比,“我觉得自己生活得挺好。”

五、“我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

杨善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时刻惦记着乡亲,惦记着群众。

1988年,当时驻板桥汉庄的地委工作组接到板桥镇宗家山村杨春兰老人的申诉。老人去卖猪,半路上被人截住,一口咬定是老人偷了他的猪,并扯着老人来到了地委工作组要求主持公道。工作组负责处理此事的人听信了对方的话,责令杨春兰老人立即将猪还给对方,并罚款80元。老人含冤叫屈告到了工作组。杨善洲得知此事后,马上责成工作组与地委信访办公室的干部进行调查核实,他说:“我们处理的任何小事都可能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马虎行事,不能伤了群众的心。”后经调查核实,原来杨春兰所卖的猪是别人偷了转卖给他的,他自己毫不知情,工作组还了他一个清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杨善洲同志想到大亮山林场要发展壮大,必须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改变传统单一的经营方式,进行多种经营。建场之初,杨善洲主要以种植华山松为主,在党的十四大以后,他感到仅仅种植华山松不能在近期内产生效益,林场要以林养林,要提高经济效益。于是,他们从广东、福建等地引种龙眼树苗,开辟了龙眼水果基地。施甸县的立体气候十分突出,高海拔地区常年云遮雾罩,是种植茶叶的好地方。酒房乡供销社茶厂生产的袋装黑山银峰茶,1994年曾荣获省农业厅优质产品称号,供不应求。他们从中得到启示,也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还专门投资建了一个粗制茶叶加工厂;另一方面,杨善洲号召林场职工开拓新的生产经营领域,他和林场的同志一起踏勘选址建立了一座红砖厂。在杨善洲和林场职工的努力下,大亮山林场没有几年时间,就红火起来了,家业扩大、经济效益也逐步显现出来。

为了搞好多种经营,他们办起了茶叶基地,又建起茶叶精制厂,茶树也长得有半人高了,但正在这时,发生了一场鼠患,一只只肥大的老鼠几夜之间就把三分之二的茶树啃死了,人们辛勤多年的茶园毁于一夜。面对这挫折,有的人畏缩了,但杨善洲却没有被困难压垮。他鼓励大家,茶园毁了可以重新种植,人的精神垮了,事业就真正完了。他要职工振奋精神,重新与大自然搏斗。初建林场的3年,他们好不容易种活了将近3万亩华山松,有近4的亩松树被一种叫紫荆泽兰的毒草侵扰死了,杨善洲又鼓励职工不要泄气,振奋精神重新再干。在他的鼓舞下,林场职工始终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

在创办大亮山林场23年来,他带领林场职工人工造林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左右,修建林区公路26公里,架设高压线路15公里,修建7幢砖木结构职工住房,发展花园700多亩、水果基地3的多亩,创办了茶叶初制所、红砖厂等,为林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逐步改善林场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他依托林场每年无偿为周边村民提供林柴,为6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为8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为4个行政村1万多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村民人均产粮由原来的1叨公斤提高到450公斤,临近周边4个贫困村100多户贫困户开始脱贫致富,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大亮山的茂密丛林涵养了水源。目前,有水源保护点316处,解决了周边3个乡镇n个村2.5万人的饮水问题,并为两个糖厂的蔗区灌溉提供水源.今年的特大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居民饮水困难而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流淌着清甜的泉水,群众们都说:“多亏老书记植树造林。”大亮山的生态修复,还使不少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护,茂密的山林中,活跃着灰叶猴、白鹏、野猪、野鸡、狗熊等多种野生动物。

杨善洲虽然是山林场的义务承包人,但他并没有从林场拿钱。最初的几年里,林场只给他辛l坝占70元伙食费,后来调到了100元。不仅不要钱,杨善洲还经常要给林场贴钱。林场在山下办了一个水果基地,招了一些临时工,碰上林场经济困难的时候,杨善洲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用于发工资。

上一篇:会务接待手册范本下一篇: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读后感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