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的遥相牵现代优秀诗歌

2024-04-24

一别的遥相牵现代优秀诗歌(精选2篇)

篇1:一别的遥相牵现代优秀诗歌

一别的遥相牵现代优秀诗歌

烟雨斜阳,一翅

紫燕,飞越天南海北

在把我遥遥无期的相思

寄给,天涯的你

也让昨夜梦中的纷呈

五彩缤纷新的向往

垂挂成,缕缕泪涟

时光的马车,匆匆而过

面对你的一帧旧照

候鸟遗失的岁月

心伤一段历史

你是我生命的一首歌

日夜谱着一段伤心的曲

我能给予的,也就如此

请你,快快回到我的`身旁

倘若你还清醒花开的记忆

那就燃起,一把希望之火

为心的一片燎原

注足爱的动力!

篇2:一别的遥相牵现代优秀诗歌

一、合理制订每次朗读的要求

朗读和我们理解课文一样, 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教师一开始就要求学生面带表情作有感情的朗诵, 这是不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的。这样造成的结果大多是:有的学生无视教师提出的朗读要求, 毫无感情地匆匆读完, 草草完成任务;有的则尽力去调动自己的感情, 却不能和所学内容相吻合, 让人觉得矫揉造作, 引起听众的窃笑。所以, 教师应根据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不同程度, 提出相应的合理要求。

1. 刚接触到诗歌时

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发音正确、清晰, 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重读、不换读、不口吃、不唱读, 目的是从整体上把握诗歌, 留下初步印象。在语音上要能体现正确清晰的特点。如在刚学习《七子之歌》时, 学生能读准襁褓 (qiángbǎo) 、掳 (lǔ) 、梦寐 (mèngmèi) 、阕 (què) 、啖 (dàn) 、狞恶 (nìng’è) 、氤氲 (yīnyūn) 、骸 (hái) 、硇 (náo) 、髁 (kē) 这几个字的音, 口齿清楚, 就应视为好的朗读。这一环节, 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 可安排在课内或者课外。学生的水平较高、自觉性较好的话, 可要求他们在课前预习时就要做到。如果学生基础较差, 自觉性不够, 不妨就安排在课内, 这样既可以使接下来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又可以让那些自我感觉朗读能力不足的学生有机会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肯定, 以增强自信。

2. 对诗歌有了感性认识时

要求学生能够比较流畅地用语音再现文本所传递的思想感情, 运用语流中的变读、轻声、儿化等语音技巧来再现诗歌内容。因为此时学生已经对诗歌中传达的内容有了感性的认识, 所以要适当提高要求, 在语音上要能体现出平实流畅的特点。

3. 充分理解了诗歌之后

要求学生在朗读时, 能够运用逻辑重音、逻辑停顿、语气、语调、语速等语音技巧, 准确地传达诗歌的思想感情。此时, 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 已经能较为透彻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情和精彩之处, 被唤起的情感共鸣能够使朗读时的感情真切自然。在语音上要能体现出抑扬顿挫的特点。如教学《天上的街市》, 此时学生已理解了诗歌表现的是身处乱世的作者对光明的追求, 恬淡平和, 意境优美, 自然明白感情基调应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 声音不宜大, 语速不宜快, 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二、让朗读和理解互为促进

从上文中我们发现, 提出的要求要和学生当时对诗歌的理解水平相结合,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是否只能先理解, 才朗读呢?不, 应该让二者相互促进。

1. 朗读促进理解

学习现代诗歌, 当你大声朗读诗句时, 会发现似乎读出来的字句比默读能帮助你更了解这首诗。因为如果你朗读出来, 不容易忽略那些不了解的字句, 你的耳朵会抗议你的眼睛所忽略的地方。诗中的节奏或是押韵的地方, 能帮助你把该强调的地方凸显出来, 增加你对这首诗的了解。最后, 你就会对这首诗打开心扉, 让它对你的心灵发生作用, 产生情感的共鸣。此外, 诗中常常出现的修辞方法, 也会在阅读中引起你的高度重视。

如学习《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 学生在朗读中发现多次出现了“定然”一词, 自然引起思考。“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此处的两个“定然”, 表达一种绝对肯定的语气, 坚定地相信那样一个理想的世界是一定存在的。这就暗含了一种反衬, 含蓄地表达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不满情绪。“你看, /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 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仍用两个“定然”加上一个“定能”, 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生活的坚信不疑的态度, 表现他对理想生活的无比执著。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 学生自然对诗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 理解促进朗读

充分理解诗歌, 能够使我们的朗读产生更好的效果。诗中的感情能够确定朗读时的感情基调, 进而决定语气语速;理解充分, 能够使读破句子的现象基本杜绝;一些引发我们思考品味的词语, 则自然地被重读出来。此时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作为学生再现诗歌情感的方式, 被贴切使用, 朗读才会有感动人的力量, 现代诗歌的魅力也才能真正展现。如前面所举的《天上的街市》的例子, 当学生明白了“定然”一词中, 蕴含了诗人如此深厚的感情, 对它的重读就变成了必然的事, 不再需要教师的刻意提示。

三、恰当安排示范朗读的时机

不少教师在教授现代诗歌时, 喜欢使用示范朗读这一方式。朗读水平高的教师亲自上阵, 觉得能力不足的利用各种途径去找名家大师的朗读录音。的确, 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和迅速提高被示范诗歌的朗读水平效果显著, 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安排范读的时机, 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在学生刚接触诗歌, 或只读过一两遍, 尚未能真正理解诗歌内容的时候, 教师进行范读, 能使学生较为准确地模仿范读的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如此, 学生无论是否理解了诗歌, 都能较好地朗读, 但试问这样的朗读又有何意义呢?《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针对“朗读的评价”有如下表述:“评价学生的朗读, 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 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可见, 朗读水平应该和对文本的理解紧密联系在一起, 单纯地追求朗读效果就会走进急功近利的怪圈, 并与不仅注重结果, 更注重过程的新课程理念相违背。

在学生没有完全理解诗歌内容时就进行范读还有一个弊端, 那就是范读给全诗定下感情基调, 学生会有意无意地接受这样的情感暗示, 对诗歌主题的理解会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 限制学生的思维。

那何时才是进行示范朗读的好时机呢?我认为, 不妨安排在一堂课快结束的时候。学生通过近一节课的学习, 自由朗读后进行自主感悟;在小组讨论中和同学分享感受, 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教师的启发下, 深化了对诗歌的理解……总的来说, 此时学生对诗歌已有了属于自己的见解。此时再接触比较高水平的朗读, 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朗读与之比较, 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 提升他们的欣赏品位, 切实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综上所述, 朗读对于现代诗歌教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有人甚至说, 学习现代诗歌, 除了朗读没有第二种方法。但是, 我们要善于使用这一法宝:合理制订每次朗读的要求, 让朗读和理解互为促进, 恰当安排示范朗读的时机, 以发挥出它的效力, 提高学生阅读现代诗歌的能力。

摘要:朗读是我们突破现代诗歌教学难点的法宝,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要善于使用这一法宝:合理制订每次朗读的要求, 让朗读和理解互为促进, 恰当安排示范朗读的时机, 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效力, 提高学生阅读现代诗歌的能力。

关键词:现代诗歌,朗读,理解

参考文献

[1]段开平.现代诗歌朗读教学三部曲.甘肃教育, 2007, (08) .

[2]王育林.始于朗读终于朗读—关于现代诗歌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探讨.考试 (教研版) , 2007, (04) .

[3]殷国超.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几个误区.中学语文, 2008, (03) .

上一篇:写梦想的高二700字作文下一篇:中共合肥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汪德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