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工初级理论试题

2024-05-01

铆工初级理论试题(共3篇)

篇1:铆工初级理论试题

一、填空题

1工厂常用的机械制图有(零件图)(工序图)(装配图)

2我国机械制图采用正投影方法,三视图上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齐);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3铆工工作的内容包括(放样)(号料)(下料)(煨曲)(装配)

4手锤和大锤头多选用(碳素工具钢)材料制成,并经过(淬火)处理以提高其硬度

5手提式砂轮机有(手动)和(风动)两种

6在铆工常用设备中,各种剪床和压力机属于(冲压设备)设备;型钢矫直机和钢板矫平机属于(矫正设备)设备;卷板机属于(卷板设备)设备

7对称式三辊卷板机的三根轴辊呈(等腰三角形)排列

8含碳量在(0.25%)以下的钢称为低碳钢

9含碳量在(0.25~0。6%)以下的钢称为中碳钢

10、含碳量大于(0.6%)的钢称为高碳钢

11、钢的主要成份是(铁)和(碳),次要成份有(硅)(硫)(磷)(锰)等

12、脱氧(完全)的钢称镇静钢;脱氧(不完全)的钢称沸腾钢

13、钢板在压弯变形过程中可分为(自由)弯曲,(接触)弯曲,(矫正)弯曲三个阶段

14、手锯由(锯弓)(锯条)(元宝螺母)和(手柄)组成15、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引起(尺寸)和(形状)的改变,称为变形

16、钢板经过弯曲后,其中总有一层材料的长度不发生变化,这层叫(中性层)

17、钢材可以矫成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塑性)

18、矫正分为(手工)(机械)(火焰)三种方法

19、钢材经乙炔切割,焊接后发生变形,是由于(受热不均)的缘故

20、冷作矫正是利用了金属具有(塑性)这一特点,以(外力)或(内应力)迫使变形钢材产生在变形,达到矫正目的21、全加热的目的是(提高材料的可塑性)

22、冷作矫正的基本方法有(机械矫正)和(手工矫)两大类

23、常见的矫正钢材变形的专用设备有设备(钢板矫平机)、(型钢矫正机)

24、手工矫正的主要工具有(手锤)、(型锤)、(大锤)等主要设备是(平台)

25、铆工用平台可进行(划线放样)(矫正)(装配)等工作

26、火焰矫正加热方式,一般采用(点火加热)(线状加热)(三角形加热)三种

27、局部加热矫正利用了金属材料(热胀冷缩)物理特性

28、加热矫正分(整体加热)和(局部加热)两种

29、(高碳钢)(高合金钢)(铸铁)等脆性材料不适宜进行冷作矫正

30、点状加热的特点是,点的(周围)向(中心)收缩,多采用矫正(薄钢板)的变形

31、线状加热主要用于矫正厚板所产生的(角变形和圆弧弯变形),加热时可使用(直线)、(环形)、(曲线)、三种方法

32、线状加热的特点是(线宽度方向)的收缩比(长度方向)的收缩量大

33、三角形加热区呈(等腰三角形),底边在工件的(边缘)

34、三角形加热区特点是,收缩量由(三角形顶尖)向下(逐渐增大)

35、局部加热矫正薄板可以浇水,目的是()速度,增加()

36、局部加热矫正厚板不可以浇水,原因是(表面冷却快),容易(表里温差大产生裂纹)

37、需要重复进行局部加热时,加热位置应避免与(前次)加热位置(重合)

38、手工矫正薄板变形,应锤击钢板的(紧缩区),使之扩展

39、扁钢变形有(平面弯曲)、(立面弯曲)、(扭曲)三种情况

40、扁钢三种变形同时出现时,正确的矫正顺序是先(扭曲),后(平弯),(立弯)41、角钢的变形有(扭曲)(弯曲)(角形变)三种

42、角钢变形的矫正顺序是,先矫正(扭曲),后矫正(弯曲),最后矫正(角形变)

43、角钢变形的手工矫正有(锤击凸处)、(扩展凹处)和(三角形加热)等方法

44、槽钢的变形有(弯曲)、(扭曲)和(翼板局部变形)等。

45、工字钢的变形形式主要是(弯曲),由其断面形状决定了其抵抗变形能力(较强)。

46、为了合理使用和节约原材料,常用的号料有(集中)号料法,(套料)法,(统一计算)法,(余料统一)号料法。

47、在一般情况下,常以金属材料的(硬度)来决定其强度。

48、钢板的剪切与冲裁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将上、下冲模的刀口做成了(直线)形,即剪刀的(刀刃)。

49、当剪切尺寸相同而数量又较多的钢板时,可利用(挡板)定位,这样可以免去(划线)工序,提高(剪切效率)。

50、凡利用挡板进行剪切时,必须先进行(试剪),并检验被剪下来的零件(尺寸)是否正确,然后才能(成批)剪切。

51、冷弯是指坯料在(常温)进行的弯曲。

52、热弯是指坯料(加热到一定温度)进行的弯曲。

53、压弯的过程可分为(自由)弯曲,(接触)弯曲和矫正弯曲三个阶段。

54、弯曲时,在塑性变形的同时,还存在着(弹性)变形。

55、弯曲带孔的工件时,孔的位置不宜安排在(弯曲)区,以免孔变形,不可避免时,可先(弯曲变形)后(钻孔)。

56、在压弯时,若模具较短,工件较长,可采用(分段)压弯,(多次)成形的方法

57、在压弯过程中,凹模上支撑坯料的两支点的距离是一个(变)数,两支点间的距离与所需的弯曲力成(反)比。

58、为了保证压弯件的质量,压弯件的直边长度,一般不得小于板材厚度的(两)倍,弯曲件的宽度一般不得小于板材厚度的(三倍)。

59、对于弯曲不足的压弯件,要在弯曲(曲率小)的地方重压或锤击,使之合呼要求的。

60、型钢弯曲时,由于其(重心线)与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型钢除受弯曲力矩外,还受(扭矩)的作用,使型钢断面产生(畸保茕)。

61、角钢外弯时夹角(增大),角钢内弯时夹角(缩小)。

62、型钢弯曲时,材料的(外层)受拉应力,(内层)受压应力。

63、型钢弯曲时的变形程度,决定于应力的大小,而应力的大小又决定于(弯曲半径)。

64、除小型角钢用冷弯外,多数采用热弯,加热温度随(材料的成份)而定。

65、型钢在热弯时,碳钢材料的加热温度不应超过(1000度)。要防止加热温度过高而(烧坏坯料)。

66、工厂常用滚圆机按上、下滚轴的排列分为(对称三轴式)(不对称三轴式)和(四轴式)等

67、使用三轴式对称式卷板机,消除直线段的方法有(压头预弯)(留工艺余量)(加垫板预弯)。

68、咬缝零件的板料,首先要留出(咬缝)余量,否则制成的工件尺寸小造成废品。

69、一般等于或小于1mm的薄板,咬缝余量为(3~4)mm.70、卧缝和站缝单扣在一块板料上,需留出等于(咬缝)宽度的余量,另一块板料上需留出咬缝宽度的(二倍)。

71、卧缝双扣在两块板料上应同时留出咬缝宽度的(二倍)。

72、铆钉是铆接结构的(紧固)件。

73、常用的铆钉由(铆钉头)和(铆钉杆)两部分组成。

74、铆钉根据材质可分为(钢质)、铜质和(铝质)等种类。应用较多的是(钢质)铆钉。

75、铆接的基本形式有(搭)接,(对)接和角接三种

76、铆接时,铆钉直径的大小和铆钉中心距离,都是根据结构件(受力)情况和需要的(强度)确定的。

77、钉距是指一排铆钉中,相邻两个铆钉(中心)的距离。

78、在冷铆时,铆钉要有良好的(塑)性,因此,钢铆钉在冷铆时,首先要进行(消除硬化)、提高(塑性)的退火处理。

79、用铆钉枪铆接时,铆钉枪需要加热到(1000~1100)度。用铆接机铆接时,加热温度为(650~670)度。

80、铆钉枪冷铆时,铆钉直径一般不超过(13)mm.81、铆工下料除采用剪切、冲裁、锯切外,还采用(氧气)切割法。

82、铆工在装配工作中常用的工具有(钢)卷尺,(角划线)尺、(线)圆规,坠、(水平)尺、锤、(千斤)顶、经纬仪,水准仪等。

83、铆工装配的工艺基准有(原始基准)、(定位基准)、(划线基准)、(辅助基准)等。

84、滚圆时可能出现的缺陷有:(歪扭)、(曲率不一)、(滚压过多)、(鼓肚)。

85、滚弯时圆筒制件的曲率半径大小取决于(上下轴辊中心距)的大小;板料剩余直边(两段直线段)长度约等于(下轴辊中心距一半)。

篇2:浅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依据

(1) 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根据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思想的深化。

(2) 历史依据。主要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同志指出:“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 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 就是对外封闭, 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 忽视发展生产力, 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3) 现实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同志提出, 现在搞建设, 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并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以此为根据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基本路线, 提出了经济建设发展的战略、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任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1980年4月由邓小平首先提出而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最初萌芽于1980年4月21日邓小平与阿尔及利亚代表团的谈话中, 他说:“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 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在这里, 邓小平虽然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 但已具有“初级阶段”内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十二届六中全会初步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关系和道德水平方面的状况, 十三大报告中,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并完整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四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加以概括, 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 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 不能脱离国情, 超越阶段。十五大报告全面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强调指出, 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进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历史地位、历史进程和基本纲领等方面加以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达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极其丰富, 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基本特征、主要矛盾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特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只有全面的把握这两层含义, 才能同“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划清界限。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 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 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 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 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 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 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 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自强不息, 锐意进取, 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 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以后,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正反方面经验的基础上, 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 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 之所以在实践中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气势磅礴推动作用,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事实。

总之, 我们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来理解初级阶段, 在承认初级阶段的现实基础上来建设社会主义, 才既能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 又能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 全面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摘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党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纲领的前提和基础, 它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制度

参考文献

[1]吴树青.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版社.

篇3:铆工初级理论试题

关键词:初级综合日语;试题库;建设;必要性;问题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99-01

当前,许多高校都已经按课程建立了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初级综合日语”这门日语系的主干课程早在2005年就已经成为吉林省优秀课;2007年6月通过专家组评审,正式成为吉林省精品课。2013年日语专业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目前,无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环节我们都已经走在了同专业的前面。“初级综合日语”试题库建设是为了进一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整合教学资源而设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项目。试题库的成功建成,势必会对“初级综合日语”的课程建设起到更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下一步申请国家级精品课打下良好基础。

一、建设初级综合日语课程试题库的必要性

(一)可实现考试公平、客观和科学性。本试题库的覆盖面较宽,包含了初级综合日语课程的所有章节;同时考虑到了各章节的不同特点,覆盖密度基本合理;命题范围和深度以教学大纲和所用教材内容为依据,难易适中,经过校对没有偏题、怪题和无意义的题目。

(二)可减轻任课教师的负担。本课程一直是中外教师共同备课、共同讲授、共同出题。出题形式则由于作为教学组长的外教的更换而不同,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出题教师的困扰。再加之出题时需要大量查阅资料、反复校对、出题时间又紧,就使得教师们在期末期间苦不堪言。本试题库的建设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统一、科学的出题形式、内容详尽的各类题目,还大大提高了期末期间的工作效率。可以为教师们节省下大量宝贵的时间,不仅可以把时间用在教学上,还可以专心地做一些科研项目。

(三)可提高教学质量。以往传统、单一的任课教师出题、编写答案和制定评分标准,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往往是出题教师的班级成绩较高,不一定是教师漏题,很可能是出题的时候教师会偏重于本班经常出错的题目进行编题。这样情况下进行的考试所考出的成绩也体现不出真正的公平、合理,以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程度也是不准确的。试题库的建设能解决以上诸多问题。由于试题随机抽出、合成,无形中便促使教师们必须更加全面地理解学校全套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进而更加精心地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可与现代化教学相匹配。目前,我院大部分课程已经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网络教学,还有一些课程尝试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告别传统的手动出题模式。試题库的建设和应用是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重要体现,因为优点良多,势必会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对其有一定的反推动作用。

二、初级综合日语课程试题库应具备的特点

(一)内容科学、合理,有一定的区分度

(二)题型合理、题量适中

(三)定时更新、专人保密

三、初级综合日语课程试题库的具体内容

(一)文字部分。此部分与国际能力测试等权威测试不同,着重考核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情况,分为汉字写假名和假名写汉字两个题。其中,假名写汉字的题是中国学生特别容易丢分的题,因为中日两国汉字看起来相似,但实际上是有细微不同的。为此,我们有多年初级综合日语授课经验的几位教师共同编写了一本《日中常用汉字对照集》,所有汉字均以此书上的写法为准,这样可以避免换外教就换评价基准的弊端。同时,也使汉字部分的出题和评分更科学化和规范化了。

(二)语法部分。此部分是初级综合日语的难点和重点,要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就必须大力加强语法部分的练习。日语的语法与汉语、英语都不同,有一些词性是独有的,学生无法与母语和英语对照,因此掌握情况不尽人意。基于以上的原因,本试题库采用按词性分类的原则,将助词、副词、助数词、接续词、接续助词、疑问词、数词等分类收集,做成客观的选择题;活用、相似表达、句子合成、完成问答等题分类整理,做成填空、完成句子等主观题。

(三)阅读部分。由于初级综合日语课程里均为对话形式的课文,所以阅读部分也由会话和读解两部分组成。有单选、多选、判断对错、回答问题等多种题型。

因为本专业全程日语授课,强化听说,所以暂时不涉及到翻译方面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也没有着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四、初级综合日语课程试题库存在的问题及设想

(一)主要问题。1.初级综合日语课程的单词、语法现象是有限的,因此是否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专业的试题库软件上是困扰教师们的一个问题。2.每学期的教学进度是有差别的,而试题库的内容是按词性区分、整理的,可能会在成卷校对的时候给教师们造成一些困扰。3.目前试题库的内容一部分是外教制作的,中国教师制作的部分也经过了反复校对,但是教师整体偏年轻,职称不高,要建设高水平的试题库可能还需要加强对教师进行现代化考试理论和方法的培训,从而进一步学习命题方式、提高命题技巧。

(二)今后设想。

1.建设与本试题库配套的语音试题库。

2.加入相关的国际能力测试内容,提高学生的过级率。

3.因为学业测试的特点是可以让优秀的学生打满分,所以建议在题量足够之后出版一本与教材匹配的习题集。

4.测试学是一门很值得研究的学科,我们要不满足于结项,今后继续研究下去,使试题库越来越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王达飞.津沽学院试题库建设的理论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4。

[2]陈建萍. 对高校试题库建设的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4(11)。

[3]孔珊.高职英语应用能力网络试题库的建设与应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4]唐秀娟.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建设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1(5):34。

[5]李兆增.外语测试题库理论及试题编制策略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95-9。

上一篇:让水沸腾着结冰的美文摘抄下一篇:让兴趣引导学生学好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