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我的外公

2024-04-15

我喜欢我的外公(精选14篇)

篇1:我喜欢我的外公

我喜欢我的外公,他已经六十岁了,可头发还是黑黑的,他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总是一眨一眨的,可爱极了。眉毛弯弯的,好象小月牙在唱歌。外公还喜欢穿黑色的衣服,样子挺神气的。

让我最喜欢的是外公很喜欢讲故事,你瞧,他一讲起故事,就合不拢嘴,他会讲笑话,《格林童话》里的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红帽、还会讲《西游记》里的三打白骨精等等,讲起来有滋有味的,把每个人都迷住,讲笑话时,他一边脸上带着微笑,一边手里还做着动作,可把人笑晕了。

我的外公最喜欢钓鱼,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只要一有空,他就骑着摩托车到河边钓鱼。夏天他的皮肤晒得黑黝黝的,冬天他的手上裂开了口子,我们都劝他不要钓鱼了。可外公总是笑呵呵地说:“钓鱼真是其乐无穷呀!”

外公就是一个执着、可爱、聪明的人,我喜欢我的外公!

篇2:我喜欢我的外公

到了外公家,我高兴地对外公说了一声:“外公,下午好!”可外公没理我!我觉得非常奇怪,就去问外婆:“外婆,外公到底在干嘛?”“他呀,整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是读,就是写!我看啊,应该叫他书呆子!”外婆说。我听了,就说:“哦?是真的吗?我去看看!”

我来到外公的书房,看见他正在一丝不苟地看起码有1000余页的小说。外婆看见了,对外公说:“唉,你都已经一大把年纪了,还学着别人看什么小说呢!”是呀,外公都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了,还看什么小说呢!只见外公好像没听见我们讲话似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书中的每一个字,好像在书上也能寻找到什么宝藏似的。

我坐在旁边,紧紧地盯着外公的一举一动。他突然放下手中的小说,捧起那本《水浒传》,拿起一支钢笔,又继续踏上他那寻找宝藏的旅程了。只见他用手指头指着书上的文字,一边看一边想。突然,在前边的“路”上遇到了一只“老虎”,也就是一个难字。他沉默了片刻,用手抓了抓后脑勺,又用手托着下巴沉思了一会儿,我猜测,他大概想不出来吧!于是,他拿起字典。翻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外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对他说:“外公,您可真爱看书啊!我一直在旁边观察您的动静,可我看着、看着,也觉得自己在看书呢!”外公只是笑了一下。

“活到老,学到老。”用这句话来形容外公真是最恰当不过了。

篇3:学生为什么喜欢我的语文课

一.让学生觉得课堂有趣

我以学生为本, 上课不拘一格, 形式多样, 声情并茂, 抑扬顿挫, 板书求实效。长期的教学实践培养了我上课灵活自由的风格。

我指导学生养成动脑动手点评课文的习惯, 在这样的点评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黑板的中间是我们师生共同开发、摘取教学硕果的乐园。在教学《小石潭记》时, 我腹诽于当初教材的插图, 于是引导学生一起在黑板上勾勒出了一幅人物山水简笔画, 然后对照教材插画, 学生们惊讶得叫了起来, 都说比书上的画好呢。我鼓励学生创作出高质量的插画献给教材。学生热情高涨, 跃跃欲试。课后我收到了好几幅画得比较好的图, 贴在教室里供学生欣赏。2007年秋季, 我惊喜地发现教材上的那幅插图变了, 融进了我们简笔画的诸多元素, 我向学生报告了这个情况, 大家都认为当初在黑板上创作的那简笔画就是如今教材插画的雏形,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觉得我们当初只要再挺进一步, 就可大功告成。

教学中我常采用辩论赛、演讲会、课本剧的形式鼓励学生乐意表达。在教学《狼》专题时, 我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 布置了相关作业:1.各自查找佐证自己观点的资料;2.小组汇总、交流、整合信息;3.推荐出主要辩手, 准备辩论。学生兴趣盎然, 他们有的深入图书馆, 有的上网冲浪, 有的跑到新华书店寻找资料。辩论赛上依据自己占有的资料, 他们唇枪舌战, 精彩纷呈。有成语、故事、传说、图片等, 学生争先恐后, 时而慷慨激昂, 时而笑逐颜开, 人人参与, 各显神通, 课堂上不时传来惊叹声和热烈的掌声。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多种能力。

我还精心制作课件, 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的信息。在教《出师表》时, 我联系历史教材上《三国鼎立》, 从小说、影视《三国演义》中搜集了诸葛亮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挥泪斩马谡、七擒七纵等有关资料, 制作了flash动画《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学生在影视中领会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忠心事主的丰功伟绩, 加深了对《出师表》主旨的理解, 突破了教学难点。

我教学方法不单一, 不程式化, 带领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每堂课都吸引着学生, 他们在期待中度过的每一节语文课, 感觉是一件乐事, 是一种享受。学生感到趣味无穷, 学习热情与日俱增。

二.让学生悟到语文有用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觉到“语文有用”,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极大地被调动起来。进初中后的第一个教师节, 我指导学生给任课老师写贺卡, 指导格式后, 强调要写上自己的心里话, 并且布置学生也给父母亲制作生日贺卡。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件事很快就赢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当我们评选出最佳的几张贺卡在教室里展览时, 我从学生喜悦的表情上看到了他们对我活动的肯定。有个学生说:“我怀着一片深情给妈妈写了生日贺卡, 那天妈妈看了就说我懂事了, 长大了, 非常感动。这件事让我看到了语言表达在传递亲情中的作用。过去我不喜欢语文, 觉得背这背那没意思。现在觉得有用, 我一定要学好语文。”虽然这个学生的认识不太全面, 但他从亲身的经历中认识到语文的用处, 从而产生了学语文的兴趣。语文这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课, 本来就是人人需要的, 只要教师善于引导, 把语文教学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学以致用, 给学生创造“体验”的条件,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到语文有用, 就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教学《幽径悲剧》时, 我引导学生进入季老营造的古藤萝所处的极幽美的环境中, 让他们畅谈徜徉其中的“美”的感受。当学生接触到古藤萝被毁, 季老撕心裂肺的痛楚无法宣泄的文字时, 强烈的对比激起了学生与作者感情共鸣。进而我启发学生走进季老内心世界, 体会他对自然的深切关注, 对愚昧的愤懑和谴责。课文教完后我要求学生学点季老, 关注家乡, 写一篇《小河的诉说》, 请他们搜集几十年前小河水清幽幽的景象, 观察如今的变化, 突出“环保”这一主题。学生在作文中模仿季老的笔法, 细腻而又形象地展现了家乡小河几十年来的变化, 在汩汩滔滔的诉说中巧妙地突出了“关注环境, 保护家园”的主题, 有两篇作文还被《作文周刊》录用。我觉得引导学生学好课文, 使他们学有所得, 然后让他们学以致用, 这样可以培养和激发他们学语文的兴趣。

三.让学生认为自己真行

因材施教是一大教学原则。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绝不一刀切。这种做法体现在预期目标的制定、课堂问答的设计、作业布置、批阅、招谈、家访等方面。我注重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而教学成绩显著, 获得了大面积丰收。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 有时我在课前暗示课上再提问,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欢乐, 增强信心。小黄进初中时摸底考试语文只有16分, 和他谈话后我发现, 他沉默少语性格孤僻, 不愿与他人交往。我和他一起制定了学习目标。课上一些简单的问题我提问他, 让他建立信心。在后来的月考、期中考试中他均取得了翻番的成绩。我鼓励他尽管只30分间, 但已是很大的进步, 他笑了, 说还不够, 我要他再接再厉, 能“4”字当头。对这样的学生我很有耐性。他的成绩初一初二时都徘徊在30-40多分, 每次考后我都与他找出失分的原因, 指出以后努力方向。初三第一学期末他语文考了57分, 我非常高兴, 鼓励他争取及格。正是经常鼓劲、及时指点, 到模拟考试时他的语文考了87/130。他笑着说:“努力了三年, 语文终于及格了, 我还真行, 这全是老师精心教学的结果。”

对基础较好的学生, 我鼓励他们扎实进取, 力求螺旋式上升。燕华是位好同学, 成绩总分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 只是语文成绩老是徘徊在75分左右。我总结了她的学习状况, 希望她稳中有升, 哪怕每次只进1分, 这样到中考时就会有骄人的成绩。这样的鞭策鼓励, 鼓起了她求高分争上游的风帆, 她觉得不能安于现状, 必须改进学习方法, 要多问为什么。后来我发现她敢举手发言了, 我也常用思考性比较强的问题来提问他, 促使她积极思考, 果然成绩很快就上升到85分以上, 进入初三后保持在90分以上, 后来还考入了启东中学。

四.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

为了研究学生, 新学期我布置的第一篇随记是“和语文老师说说心里话”, 要求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哪怕是一句话。这样的调查摸底真奏效, 一下子我就能从几十个学生中找到了分头工作的对象和内容。

我对学生说, 我是语文老师, 也是你最忠实的朋友。我经常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我对学生严而有格, 动情晓理循循善诱, 从爱学生出发展开的所有教学活动, 能取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让学生爱上语文活动

初一时, 我组织学生开展“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的活动, 要求每人写成演讲稿。实践证明, 这一活动因人人都有露一手的机会, 深受学生欢迎。他们开阔了眼界, 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增长了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 在初二、初三时我们开展以“我喜爱的一句箴言”为题的演讲、语文智力竞赛、办手抄小报、故事会、答记者问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会游泳, 自己教育自己。每次活动, 都涌现出一批积极分子, 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 合作创新, 培养了兴趣, 提高了能力。

篇4:我的“科技”外公

我的外公是个典型的农民,他今年已经58岁了,且患有较严重的冠心病。可他人老心不老,不愿就这样呆在家里安度晚年,一心想探探“科技致富”这条门路的奥妙。

没想到,文化不高的外公头脑里“科技含量”还挺高呢!前几年,外公主要是种植香菇。不到三年,他的香菇种植规模就发展到一万多筒。由于外公平时苦学技术,科学管理,他培育出来的“香菇”质量上乘,比谁的价钱都好,远销港澳,所以每年挣个万儿八千是极平常的事儿。

外公尝到了科技的甜头后,越干越有劲。一方面他不忘国家,积极缴纳各种税费;一方面他不“私藏绝技”,一有空闲就到附近的村民家中“传经送宝”。在外公的帮扶下,不少农民伯伯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近年来,香菇行情不佳。外公又果断地改换了“试验项目”。今年4月,外公投资近万元,从远安县“森源”菌种公司购回大量的“蜜环菌”和天麻母种,在自家屋后的园地里进行天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引种试验,种植规模达500多平方米。目前,他引种的乌麻、红麻、白麻等品种的成活率已达90%以上。

今年暑假,我到外公家当上了“小童工”。我只能帮他干浇水一类的轻松活儿,可半天下来,我就累得精疲力竭了,可见种植天麻也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你看哪,我的外公整天忙忙碌碌,但他总是干得乐呵呵的,似乎全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我常想:这外公也挺怪的,干吗花这么多钱来试种天麻呢?倘若把这钱用来养老,享它几年清福,那多好啊!

为了解开这个“谜”,在一天晚上,我禁不住好奇地问他:“外公,您这么大年纪了,干吗冒着风险引种天麻呢?”外公面带微笑地抚摸着我的头,充满自信地说:“嗨!孩子,你不懂啊!我这般年纪了……所以才依靠‘科技致富’这根‘拐杖’来支撑啊!你看现在我们国家的政策多好啊,鼓励咱科技致富,支持我们调整产业结构;再说呢,我们山里有的是资源,何况我还有一位‘老师’做‘高参’,怕什么风险呢!”说着,外公掏出一本《天麻种植技术》,一字一句地指着给我看:“这天麻呀,可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呢!它的块茎可入药,专治头痛头晕等病症,药用价值可高呢!目前市场上,天麻鲜品每公斤可卖到五六十元,干品每公斤就可卖到上百元的好价钱呢!”说完,外公脸上漾满了笑意,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秋菊图”。我望着窗外那已经成活的几个天麻品种,异常兴奋。我相信:在外公慈母般地呵护下,明年这个时候,“天麻娃娃”定会一个比一个胖……

再见了,我的那些正在成长的“天麻娃娃”!再见了,我的“科技”外公!我要回学校去了!

不久,外公到我家来作客。我急切地问:“外公,那些‘天麻娃娃’可好?”一提到天麻,外公的双眼早已眯成了一条缝。他捋着胡须,意味深长地说:“党的政策好,科技致富妙啊!孩子,你说呢……”

篇5:我喜欢我的外公

1958年,一个男孩出生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毛屯村。他十岁时,父母双亡。我无法想象爷爷的童年生活:一个十岁的孩子,没有陪伴,没有爱,一个人生活是多么痛苦!但他还是忍了!

1978年10月下旬,天上下着大雪,我爷爷刚满20岁。他跟随大部队去远方修路。在部队生活很辛苦,但他笑着给我描述:我去很多地方修路,西藏,新疆,内蒙,他说话的时候眼睛都眯起来了,好像以前能看到很远的地方,有一次我生病了。但是生病了不能马上停止工作。大家都在工作!我只是忍着,一直在努力。后来队长找到我,带我回去休息,笑了。我看着爷爷兴奋的样子,就猜到他一定很享受过去的这些年。从他的表情中,我读出了乐观和坚强。

爷爷住在我叔叔家。他老了,但他一点也不闲着。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所有邻居都劝他老了不要忙。他总是笑着说:闲着也不好受!

篇6:描写外公的优秀:疼我的外公

星期五,外公来我家里吃晚饭,我出门迎接他,他一见到我就兴奋地说道:“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说着,把一篮装得满满的橘子从背后拿出来。

“耶,有橘子吃喽!”我欢呼道,又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火速剥了皮,掰开一瓣往嘴里送。我的味蕾一接触到橘子,便告诉我的大脑:“这橘子真甜!”那圆滚滚的橘子,像是一个小球;那甜味一直甜到了我的心里,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因为外公时不时地给我好吃的,我想着应该礼尚往来,这么甜的橘子我回赠几个给他吧!于是,我故意对外公说:“这橘子不是很甜,有点酸。”外公很怀疑我说的话,一把抢过一瓣,吃了起来:“怎么会不甜?”我哈哈大笑,从我得意的神情中外公明白了他上当了。但是外公一点不生气,笑道:“你个机灵鬼,原来是想让我吃橘子啊!”

因为外公的疼、外公的爱,家里顿时洋溢着一片欢声笑语,生活过得跟橘子一般甜蜜!

作者: 陈鸿儒

篇7:我喜欢我的外公

外公有着圆圆的脸,头发稀稀疏疏的,里面隐隐约约的露出几丝银发,皮肤有点黑,宽宽的额头上刻着一道道弯弯曲曲的皱纹,又黑又密的剑眉向下,显出一种很神奇的神情,外公的眼睛很小,但十分明亮。

我的外公是多才多艺的,他和蔼可亲,爱好广泛,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听妈妈说外公以前是校园里的代课老师,每天一来到学校,办公室里总会传出悠扬悦耳的二胡声,伴着同学们走进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他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自学了很多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并且包揽了整个学校的音乐课。

外公还会剪纸,你瞧!他剪出来的动物和植物都栩栩如生。你看,那亭亭玉立的喜鹊,好像正在梳理自己的羽毛,那展翅欲飞的蝴蝶,似乎正要飞向湛蓝的天空,那五颜六色的花朵,仿佛正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一张普通的纸和一把普通的剪刀,经过外公的妙手,就会变出各种各样的物体,而且每次都会给人惊喜,真令人佩服。

这就是我那多才多艺的外公,我很爱他!

篇8:如何让学生更喜欢我的政治课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呢?诚然,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习惯,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方式强加给学生, 就像一件衣服, 自己穿着合适好看, 但绝对不是适合所有人。因此, 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 我们主要起引领作用, 把衣服的料子选好了, 具体款式让学生自己决定。如果想使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 那么教师必须先从自身入手, 不断补充专业知识并融合其他老师的可取之处, 拥有严谨的、明确的思维体系, 这样在平时的授课中潜移默化, 自然能够给学生树立榜样, 教会他们可以利用哪些资料, 从哪些角度入手, 怎样独立地研究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其实, 很多学生最怕枯燥乏味的理论课, 对此理论课老师可以而且应该用生动的例子解释抽象的概念,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我在上《经济生活》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时, 就用“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解释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解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这样在具有吸引力的事例下给学生灌输辩证思维方法, 让学生形成全面看问题的习惯。在学生拥有正确思维方式的前提下, 我们至少能保证学生接下来兴趣发展中运用到的思维方式是专业纯熟的, 而不会对所学内容以偏概全、钻牛角尖。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问学生答这种普遍的教学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但谈及兴趣, 我们更想达到的不是学生被动思考, 而是主动思考。随着报刊、杂志、互联网各种渠道媒介的普及, 学生们非常关心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一些焦点、热点、看点问题, 我们不妨把这些问题引入课堂, 让学生讨论。结合食品安全问题讨论监督漏洞、法制建设等问题, 在NBA等各种热门运动期间, 让学生们深化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等;可以把为教学所用并且学生感兴趣的时政热点搬上课堂, 通过分组讨论、模拟法庭、正反方辩论等新颖的教学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 培养问与答的沟通交流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思维过程中完成课本知识的教学任务。这样一种主动思考方式的引入, 很好地做到了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所说的:“解放学生的头脑, 使他们思考;解放学生的双手, 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 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 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 获得丰富的学问。”另外, 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除了理解透彻教材书本的内容外, 还可以搜集相关的阅读材料、视频影音丰富教学, 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比如, 在上《心理健康》关于“自信”这个单元时, 学生在看完关于无臂青年刘伟生活经历的视频后, 获得了很大的启发。当命运无情地缚住了他的双臂, 当别人都叹息生命对他的残酷, 刘伟依然可以乐观自信地对待生活, 坚持为梦想插上翅膀, 带着隐形的翅膀冲出阴霾, 靠他一双完美的腿站立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的冠军台上, 站在金色维也纳音乐大厅中接受世界的掌声。他自信积极的生活态度, 他面对挫折的勇敢与坚强, 是那么的励志而令人震撼。又比如, 在“感恩”这个教学单元, 我们可以引用关于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孟佩杰的视频资源。这位背着妈妈上学的“90后”姑娘, 5岁被收养, 8岁养母瘫痪, 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在贫困中, 她任劳任怨, 乐观开朗;在艰难里, 她无怨无悔, 坚守清贫, 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她面对镜头只淡淡地笑着说:“我只不过是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这对年龄与之相仿的学生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孟佩杰的故事可以加深学生对孝心、爱心和耐心的认识,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知孝。像这种类似《感动中国》的视频资源, 直观的震撼冲击不仅可以使学生透彻地理解所学内容, 更能让他们在价值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人生产生启发性的思考, 树立成熟的生活态度, 这样一种来源于生活、运用于课堂再作用于生活的教学目标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访问和调查, 发现人性的弱点在于希望别人鼓励和赞扬自己, 而害怕批评、指责, 以及抵触别人对自己挑毛病、泼冷水, 非常关注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价值。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懂得欣赏学生的努力成果正是让学生兴趣持续下去的催化剂。在我们欣赏学生勤奋学习和拓展创新的时候, 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当下被肯定的满足感, 更是“我能做得更好”的心理暗示。因此, 在我们带有友善性建议的欣赏下, 学生不仅会觉得这个学科值得他继续努力, 知道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而且这种尊重学生的沟通方式也会让他们自爱自信, 拥有健康的心灵, 这正是教学追求。

篇9:我的“犟”外公

听外婆说,早年,我的老外公是当地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外公是他的徒弟。当年老外公招收徒弟,必过“三关”。一要过劳力关。每天必给师傅挑一缸水,每月必给师傅挑一次煤。外公当时才16岁,体形瘦,虽然咬牙坚持,但力不从心。二要过翻山关。要学徒,必吃苦,师傅给农村人看病,有时需翻山越岭,徒弟就得老老实实给师傅背药箱,一路去,一路回,简直累得够呛。前两关外公都表现得不好。三要过记忆关。学医首先就要背药书,这可丝毫难不倒他。外公头脑聪明,记忆力特好,老外公说的药方他都能对答如流,老外公看这份好上,答应暂时收他做徒弟,但老外公并不觉得外公能坚持下去。可我的外公就是不信邪,白天跟着师傅跑腿儿,晚上悄悄夜战,研究药书,记药方,骨子里天生一副“犟”脾气。外公说:“别人可以学会,我照样可以,甚至可以更好。”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外公成为了老外公最优秀的徒弟,而且老外公还把外婆许配给了外公。后来,我的外公医术越来越好,成为了当地最受欢迎的医生。

去年春节,我们全家去外公家过年,我悄悄地对外公说:“外公,你一年到头都忙忙碌碌,从不给自己放假,这两天就在家里好好休息吧!”外公笑嘻嘻地说:“乖外孙,我也想在家好好休息,陪陪你们,人们常说叫花子都有三十初一……”说着说着,外公的手机响了,又有病人催他去药房看病。外公默默无语,换上鞋子,披上外衣,匆忙上药房去了,晚上回来的时候,天都黑了。我的外婆埋怨外公:“回来这么晚,桌上的饭菜都凉了,全家人都等你吃团圆饭。”外公长嘘了一口气:“你们不懂,当了医生就是这样,那些得了急病的人多可怜啊,如果明天初一有人来找我看病,我仍然要去药房,这是我的本分。”

我的外公腰椎有病,动过两次大手术,出院时医生再三叮嘱要卧床休息两个月,以后要少弯腰,千万不要做重活。外公从重庆回到开县,妈妈苦口婆心劝外公,外公才勉强答应在我家休养几天。我有时悄悄推开外公的卧室门,偷看外公,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身体很虚弱,脸色很苍白,我好担心外公,真想让外公在我家多住几天,希望他早点好起来,可外公在我家还没有住到一周,就坚持要回老家,说城里空气不好,生活不习惯,第二天就犟着坐车回去了。后来听外婆说,外公躺在病床上还给病人开药方,休养不到一个月就坚持到药房给病人抓药,亲人们都劝说外公:“你这是何必呢?”外公只说了一句话:“乡亲们信任我,乡亲们需要我!”

这就是我的“犟”外公,执着、敬业的好外公!

【评点】

外公的“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执着”,二是“敬业”。因为“犟”,外公面对学医拜师的艰难不但不退缩,最终还迎娶了师傅的女儿,成为了名医。因为“犟”,即使过春节、生病时,他也心里装着病人,坚守医生的本分。文章选材精当。

文章个别地方显得啰唆、拖沓。比如,叙述外公拜师学艺时的内容可以再简练一些。 扈星月

篇10:我的外公小学

他长着一双大眼睛,眉毛就像用毛笔画出来似的,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哦,还有他那张既会吃又会说的大嘴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他那双手,什么吃的都会做,比如:手抓饼、小蛋糕、冰糖葫芦等等!

外公的穿着十分时尚,与众不同。一身西服,鞋子还是品牌的皮鞋,不用说,都很帅。每一次见到外公,都会闻到淡淡的香水味,啊,原来是外公喷香水了。

我的外公不仅与众不同,而且很讨人喜欢哟!我很喜欢外公,因为他时常出去给我买东西,而且都是我最喜欢的。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出去玩,我看到了十分漂亮的芭比娃娃,很喜欢。但是,妈妈厉声吼道:“家里的芭比娃娃比店里卖得都多,还买干吗?”当时,我气极了,扭头就跑出了店。又哭又闹坐在了大马路上,双手不停地甩来甩去,泪水马上都要成了一条大河了。

这时,外公站了出来,把我从地上扶起来,拍了拍我的衣服,摸着我的头说:“孙女,没事,咱不哭啊!外公有得是钱,走,我带你去买!”说完还狠狠地瞪了一眼妈妈,妈妈也只能生气得摇了摇头。瞬间,我由阴转晴,转身跑进那个店里,抱起那个芭比娃娃,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外公万岁!”

篇11:《我的外公》

回首我的童年,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在脑海闪过,而对我影响最深的便是我的外公。外公的鬓角已稍染白霜,眼睛炯炯有神,脸上总挂着慈祥的微笑。

他年轻时当过兵,因此做事一向以严谨著称,从不溺爱后辈。我从小体质就差,虽是男孩子,却如林黛玉般弱不禁风,实在是惭愧的很。也因此家里的人对我倍加呵护,唯独外公对我格外严格。外公为了让我增强体质,力排众议为我度身制定锻炼计划。锻炼之初,我总是哭着闹着逃避锻炼,可外公却板着脸说:“男子汉留血不流泪,要想成为男子汉,就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听着外公不容置疑的话语,我只好硬着头皮换好运动服,乖乖听话。自此,无论刮风下雨,外公一直陪着我、鼓励我、监督我。在外公的严格要求下,就这样过了几年,我的体质越来越好了,病恹恹的身体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强健的体魄!于我而言,外公是最大的功臣,他不仅是最棒的军人,也是最好的外公!

外公不仅做事严谨,还是个正直的人。有一回,我和外公游泳回来的路上,看见菜市场尽头有一处西瓜摊,心中想道:炎炎夏日痛快过瘾的吃几口西瓜定然让人心情舒畅!脚便不自觉地向西瓜摊走去!外公看我如此不经诱惑,微笑着的摇摇头,便跟上来了。走到跟前,只见一位阿姨急匆匆地拎着切好的西瓜飞奔而去,刚才掏出的钱包却孤零零的被遗忘在放瓜的架子上。“哎,钱包!”还未等我喊出声来,阿姨已消失在视线中,转身一瞧,卖瓜老板已手握钱包,眼眯成一条线,喜滋滋的嘀咕道:“今天哥可小赚了一笔!”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正不知如何是好。而外公却手疾眼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老板手中把钱包抢过来说:“小伙子,做人要实在,只有‘我为人人’,才会‘人人为我’,这可是我孙子刚从课本上学的道理,我们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啊!”听了外公的话,老板动作一顿,脸色变得严肃,低头看向半个大人的我,我急忙坚定地点点头。忽而他面露愧色,时间仿佛定格了,正在此时,一个急匆匆的身影映入眼帘……从菜市场回家的路上,我拎着新鲜的西瓜,看着伟岸的外公,笑得开心极了!

篇12:我的外公、外婆

1989年外公去世时79岁,至今,已经二十个年头;外婆是98发洪水那年走的,如果健在的话,差不多96岁了。65年我出生在岳阳楼楼底下,爸妈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我,只好在我八个月大的时候,把我送到乡下外公、外婆家。我妈是外公家唯一的女孩子,这样我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外公、外婆家的宝贝,四个舅妈还特意给我取了个乳名叫“岳嗯宝”。外公家在湖南新邵县,离凤凰古城不超过二百里地,那是一个风景算不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山上杉树、毛竹居多,田里长年生长的农作物不是水稻就是油菜。山弯里有一座桥,桥边有一个洞,洞里有铁路,至于铁路通向何方,不太晓得。大人们都喊那地方“峡山桥刘家”。在那,我一直住到八岁,到了上学的年纪。外公哥兄弟七个,除了一个姐姐、一个妹妹远嫁它乡外,一大帮兄弟姐妹都住在一个村,村子里人99.9%都姓刘。兄弟姊妹中,外公排老二,方圆十里的乡亲都亲切地喊他“二老倌哩”。“哩”的字音拖得老长,透着亲切。外公辈份高,人缘好,跟着他出门,从没空过手,才走几步道,就被乡里乡亲的让进了屋,又是装烟,又是坛坛罐罐里的点心,还要给我们冲上两杯甜酒,富贵人家还薄薄地切上一小碟子熟猪肝,炒一把南瓜籽,话把子不聊上半个小时,硬是不让起身,临出门前,婶娘还硬要往我口袋里塞进去许多落花生和糖块。瓜籽大多是南瓜籽、西瓜籽两种,很少看见葵花籽,可能是因为南方雨季多,不利于向日葵大面积生长。当然还有猫耳饼干之类的东西,外婆给我洗衣服时,总能从我口袋里倒出些饼干渣来,抖擞干净了,可以喂鸡。因为是城里来的稀客,平时吃饭,我大多吃派饭,谁家有了好吃的,总会在叫上外公的同时,把我也拐带上。这顿饭,一般都是在头天晚上,家里的男人打着手电,夹了旱烟杆过来,通知到我外婆,第二天开饭前的个把小时,打发自家的男孩子来,“公公”地招呼。外公的酒量在乡里是出了名的,据说他年轻时,白酒曾喝过三斤。那地方的白酒度数低,都是自家坑底的红薯或者是新打的稻子酿制,统称为“新邵大麯”。外公是在平江黄金矿退的休,每个月有三十多块的退休金,是那个村子里唯数不多,能有固定工资的工人老大哥,家里自然少不了荤食。平时的饭菜都是我外婆搞,但厨艺水平面实在是一般。蒸饭时,用一口黑漆漆的大铁锅,淘了米,吊在一固定的铁链子上煮,水开了后,把米汤直接濞到一只粗瓷碗里,搁勺子红糖,晾凉了让我喝。过年时,我外公亲自上灶,鸡、鸭、鱼、肉,样样做得有嗞有味,而且他做菜有条有理,旁人是插不上手的。年饭,腊月二十九的白天就已经开始,不光他一个人忙活,几个舅妈忙着摘菜、洗菜,外公的活一直要干到下半夜,外婆稀罕我,总要去锅里时不时地夹块肉团给我吃,其实她哪里知道,外公早就让我尝过鲜了,算上外婆夹的,应该是吃双份,嘿嘿。乡下吃年饭,时兴吃得越早越好,有的人家,三十号一大早,四点多钟就开始放鞭。外公家的年饭,基本上定在早晨六点,五点半,表兄弟们早已经把二十多米长的大挂鞭,在堂屋门口一字摊开,放炮的任务年年都交给三舅家的二小子,因为他从小就要生猛一些,胆识过人。盛饭时,饭是要盛得满满的那种,并要求上尖,大概得二十来碗,每碗饭上还要插上两双新筷子,四个舅妈把自家做的鱼呀、肉呀菜全端过来,整齐地摆放到堂屋。外婆开始点燃香火,默默叨叨地向祖宗牌位跪拜,与此同时鞭炮齐鸣,祷告完毕,加上外公事先准备的十八大海碗,一张桌子肯定摆不下,得摆两桌,大人一桌,小屁孩和四个舅妈一桌,我和我哥,经外公特批,被安插在他跟前,享受非凡的待遇。妈发压岁钱的环节,是每年吃年饭的重头戏。

二、三十人的屋子顿时安静,妈首先会把两张崭新的五元大票,恭恭敬敬地送到外公外婆面前,并祝老人家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然后再从包包里取来一沓子两元的新票,一一发给我在座的表兄弟、表姐妹们,读书好的自然要另外追加两块,当然口说无凭,以墙上的三好学生奖状为发放标准,孩子在接过票子的同时,四个舅舅、舅妈会身后附上几句“加油”鼓励的话,我和表哥因为平日里学习好,外公外婆的五元新票,在他们的口袋里捂不到大年初四,逢没人处,肯定会转移到我俩手里。过完年,小孩子最盼望的就是大舅、二舅领我们去拜年。拜年是有严格规定的,必须按长幼秩序,依次排队,不管刮风下雨,都要老老实实等在门外,行跪拜礼,那时候因为穿新衣服、新裤子,怕弄脏,有点舍不得,但一想到那满桌子尽是好吃的,实在是馋。衣服诚可贵食物价更高只要填饱肚前者皆可抛后来我回城上学,可一到过年,还是爱往外公外婆家跑,那时候坐火车得九个小时,到站时,总赶上晚上,大舅领着一大帮表兄弟来,抢着拿行李,我哥俩乐得连书包都不用背了。89年我外公外婆在岳阳,跟我们一起过的年。那年外公79岁,按南方“男进女满”的老规矩,外公应该算是八十大寿,精神头照样好得很,走道也神气,幽默当饭呷,可不知道怎么回事,身上痒痒,挠也不管用,后背溃烂流血,吃药也不见好,衬衣“揭”下来时,有斑斑血迹。大年初三的下午,外公吃了不少一种叫“雪枣”的糕点,清甜、酥脆、爽口,可能吃得太多了点,外公晚上坐在我身边烤火看牌时,突然晕倒,好在我手疾眼快将他扶住,才不至于摔倒,妈忙着掐人中,外公好不容易醒过来。醒过来后,他跟没事似地,说他只是打了个瞌睡,照样活泼,照样唱他那首“城里伢子莫笑我,脚上穿的是花布鞋”的湖南民歌。过完正月十五,我在家又陪外公外婆小住了几天,等我返回黑龙江上学的那天,外公精神状态十分地好,坚决要去火车站送我,因为天空下着小雨,我担心他感冒,硬是让他就此留步,没成想这是我们爷俩见的最后一面。外公是三月份回的新邵,可没有进屋,就在路上犯了病,几个舅舅从张家冲把他抬回来,人还没到峡山桥就永远闭上了眼。其实那时候我们俩刚刚离开还不到二十天,要是有先知先觉,我怎么不会陪他走过最后的日子呢?我又怎么不会送他回家?我由于要交毕业论文,不能回去参加他的葬礼,这应该是我一辈子中,感觉最最遗憾的事情。1998年春节过后不久,85岁的外婆,也走完了她人生最后的里程。因为家里孩子小,路途又远,我还是没能回去参加外婆的葬礼,只知道葬礼举行得非常隆重。外公死后埋在刘家祖坟,离峡山桥大约有十五里山路,不通汽车,只能走道去祭拜,二十年里我回去过四次,墓地风景很好,视线也开阔,前有鱼池,后有山,墓碑上还刻有我哥俩的名字。外婆98年去世后,埋在了后山,那地方我也去过三次吧,每次我都是严格遵照农村的习俗,带了腊鱼腊肉去,在坟头燃放了鞭炮。在外公的坟地,我为外公倒上了白酒,点上一支香烟放在外公的石碑旁边,眼巴巴看着外公把整根烟抽完。可除了这些,我还能为外公外婆做些什么呢?外公已去世二十年,外婆也走了十一个春秋,我上班二十年,自己的孩子也已经十六岁,我的心还是在“峡山桥刘家”,我无时不刻想念着他们。我写这篇文章是0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晚上的六点钟,本来是应该抓紧时间写完的,可自己眼泪不听话,所以耽搁了点时辰,写到了三十日的凌晨。还好元旦的钟声,明天的这个时候才能敲响。

篇13:外公

走进家门, 才知是外公过世了。看着外公那面带微笑的遗像, 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此时,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外公的模样, 瘦瘦矮矮的身体, 背已经很驼了, 皮肤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 手上的青筋似乎要裸露在皮肤的外面。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快发白的衬衫, 裤子上沾着似乎永远也洗不净的泥巴。

外公, 您还记得吗?那一次, 我们一起去种玉米, 你挖坑, 我丢种。有时, 我把种子丢在了坑外面, 您总是不厌其烦地把它们捡起来, 再丢进坑里。您告诉我:有播种才有收获, 生活犹如种地一样, 有了辛勤的劳作, 才会有幸福的结果。您的脸上, 永远荡漾着幸福的微笑, 那是对生活的希望啊!

外公, 您还记得吗?有次我的作业不会做, 就来问您, 您自己因为没有读过多少书, 于是马上放下手中的农活, 把邻居家的姐姐找来教我。我会做了, 您的脸上荡漾着快乐的微笑, 那是您对外孙女儿的期望啊!

外公, 您还记得吗?不久前, 我们一起制作金钱杆, 因为没有材料, 您就把自己心爱的黑竹钓竿取了出来。您锯呀, 削呀, 豆大的汗珠不断地从脸上滑落。天黑了, 我催促您别做了, 先吃饭, 您总是说:“马上就好!马上就好!”看着我跳着金钱舞, 您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又荡漾上了那满足的微笑!

……

这一幕幕, 是那样的清晰。可是, 在这丰收的季节里, 您却走了, 您带着那永远的微笑走完了人生的旅程, 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另一个世界里, 愿您的魂灵得到永安!

外公, 您这一生很爱花, 我在您的坟前撒下了花种, 来年春天, 您一定会闻到花香。丰收时节, 您种的稻子成熟了, 外公, 您闻到稻香了吗?香喷喷的白米饭, 您吃一碗吧……

秋风飒飒, 树叶飘零, 吹散了秋季原有的肃静。

篇14:我的外公夏丏尊

记不起是哪一年,我还小,一次在饭桌上吃饭,爷爷和爸爸照例喝着酒,不知怎么说起了外公,爷爷忽然泪流满面放声大哭,连声说:“好人好人。”爸爸的眼圈也红了,只是没有哭出声。我被这个场面吓坏了惊呆了,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我弄不明白是怎样的人和怎样的事会让爷爷爸爸这样的悲伤,但当时的情景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在我以后的记忆里,让爷爷这样大放悲声的,除了朱自清和周恩来,似乎别无他人。

我是从书里看到一个质朴、真诚、善良、刚强、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外公的。他在文化、教育、出版界辛勤工作的四十年,正是新中国诞生之前的最黑暗时期。他写作,他教书,他当编辑,他翻译外文图书,他终身都在为着心中那个美好,却又不知能否实现的理想世界而奋斗着,直到临死都没有放弃。也就是这样一位真诚执着的外公,凭着他的自学,凭着他对文学的热爱,凭着他要为人们和青年做点事的责任感做了许多许多事,使他在中国文坛有着独自的位置。他写的《钢铁假山》《白马湖的冬天》等散文,至今都会被选进中国现代散文精品集中。他和好友一起创办的,他着力最多,被他看作是亲生亲育亲手养大的《中学生》杂志,更是当时数十万饥渴彷徨的中学青年蔼然可亲的朋友。而他流着泪翻译的小说《爱的教育》,更使千千万万的读者也流下了热泪,这本当年就畅销的一版再版的书,至今仍有不少家出版社在出版,依然在感动着一代又一代有着孩子般纯洁善良的人们。

我还从别人嘴里听到过一些有关外公的故事,最为大家说起的,常常是那些在别人看来多少有些呆有些可笑而外公却执意要去做的事,比如,外公名铸,字勉旃,他为了避免当选他以为毫无意义的省议员,在选民册上把勉旃改为丏尊,好让写选票的人都把丏字写成丐字,变成废票;比如,他不顾一切地自荐去兼当那个吃力不讨好的、相当于如今的教务主任的舍监,一干就是七八年,只是为了抵抗当时轻视舍监的风气;又比如坐公共汽车,有的售票员收了钱不给票,在别人看来,只要让我下车,给不给票,钱进了谁的腰包,跟我有什么相关。这事要是让外公碰上就成了大事,他非得和售票员争得面红耳赤,要回他买的那张票不可。不是他不同情生活贫苦的售票员,只是觉得人不能这样做,钱不能这样挣。对于外公来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小时候初听时我不知道轻重,讲的人笑,我也笑,觉得这真是个倔犟憨直的老头儿。现在再回味,不知道为什么笑不出来了,有的只是肃然起敬,外公的可亲可爱正是在这些故事中了。

外公的天真有如赤子,外公的诚挚金石为开。他做人做文使他结交了许多和他志趣相投可以信赖的朋友,朱自清、马叙伦、丰子恺、鲁迅、王统照、茅盾、胡愈之……这些现在看来鼎鼎大名的人物,都是当时在文坛上与他一起向着黑暗势力冲杀的战友。在这些志士仁人中,外公的年纪长大家几岁。于是有的把他看作兄长,有的把他看作父亲,更有的称他为老师。无论外公在他们的心目中各有着怎样的位置,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对外公的热爱和尊重。在众多的朋友中,有三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多少有点与众不同。一位是在鲁迅著作中多次提到的国际友人内山完造先生,一位是如今被许多人看来颇带些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弘一法师,还有一位就是我的爷爷叶圣陶。

妈妈对我们说,外公最好的朋友就是弘一法师。我想妈妈的这个判断大概是不会错的。而这位在佛教界颇受人们尊敬的弘一法师把他和外公的友情看得有多重,这大概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他在向别人介绍外公的时候直言说:“我的出家大半由于这位夏居士的助缘。”外公听了这话愧疚得无地自容。因为他一直为此深深地自责,悔不该硬留去意已定的李叔同在杭州教书,悔不该介绍有关断食的文章给他读,悔不该对他说“这样做居士究竟不彻底,索性做了和尚算了”。我想,外公之所以这样谴责自己,是觉得佛门虽然神圣,但是毕竟清苦。让自己的好朋友去过那样的清苦的日子,他于心不忍。可是弘一法师却从来不觉得什么苦,以为自己寻寻觅觅一生,终于在好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归宿,对外公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弘一法师出家后和外公成了两个世界的人,但是他们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就是在弘一闭关拒绝会客终止通信期间,外公也能和他保持书信来往,知道他的消息。以至弘一法师在圆寂的前两天就写好了辞世书信,从福州寄给远在上海的外公与他诀别。而他们之间的君子之交和心灵之交有着怎样的渊源,是人们无论如何也无法了解与企及的。

外公和我的爷爷叶圣陶相识于立达学院,以后又一起在开明书店共事。一个有着浙江人的率真倔犟,一个有着江苏人的温润坚强;一个是唯心的,一个是唯物的;一个对未来充满惆怅,一个对未来充满信心,两个性格和信仰虽不同的人友谊却极好。我想这里面除了佛教里常提到的缘分外,还和他们彼此尊重,彼此欣赏,彼此信任,和他们都具有正义感和责任心分不开。在爸爸妈妈结婚的时候,外公曾经写过四首贺诗。诗的头一句写道:夏叶从来文字侣。这里的夏说的是外公自己,这里的叶说的是我的爷爷叶圣陶。外公的这句心里话说出了他和爷爷那种绝非一般的友情。外公的朋友虽然多,但是能称之为文字侣的恐怕只有爷爷。他们俩从《文心》开始,又合著了《文章讲话》和《阅读和写作》,合编了《开明国文讲义》《国文百八课》和《初中国文教本》,除此之外还一起编过杂志,写过许多文章,做过许多事情。其中《文心》要算是他们合作得最好的代表,且不说在这本书出版之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多大的反响,再版过多少回,至今依然吸引着众多读者,光说爷爷在50年后重读《文心》,竟分不清哪几节是外公写的,哪几节是自己写的这一点就会让你觉得,两位老人该有着怎样的相知和默契才会有如此的天衣无缝的合作。外公去世后,许多亲朋好友开会纪念他,在读到的那么多的悼文和纪念文章里,我觉得爷爷的那篇《答丏翁》写得最好。当时身在上海孤岛的外公,终于盼来了抗战的胜利,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让人民又一次陷入困苦之中,使他再次陷入了极度的悲哀和失望之中。爷爷在文章中说:“去看丏翁,临走的时候,他凄苦地朝我说了如下的话:‘胜利,到底啥人胜利——无从说起。’——听他这话的时候,我心里难过,没有回答他什么,现在,我想补赎我的过失,假定他死而有知,我朝他说几句话。我说:胜利,当然属于爱自由爱和平的人民。这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不是一句喊烂了的口号,是事势所必然。人民要生活。要生活,要好好地生活,要物质上精神上都够得上标准的生活,非胜利不可。胜利不到手,非争取不可。争取复争取,最后胜利属于人民。究竟是何年何月固然不能断言,可是,知道他们不是真正的胜利者也就够了,悲愤之情不妨稍稍减轻,着力之处应该特别加重。你去世了,当然不劳你着力,请你永远休息吧。着力,有我们没有死的在。”爷爷的文章满怀着悲愤和力量,让人看了热泪横流又热血沸腾,恨不能即刻奋起,为亡者去砸烂那个旧世界。

熟悉外公的人在写到外公的时候,都会提到他的叹息声,在那沉重的长长的发自心底。听了让人揪心的叹息声里,有着老人无尽的忧虑和哀愁。丰子恺先生在写到外公的时候说:“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朋友中有人生病了,夏先生就皱着眉头替他担忧,有人失业了,夏先生又皱着眉头替他着急;有人吵架了,有人吃醉了,甚至朋友的太太将要生产了,小孩子跌跤了……夏先生都要皱着眉头替他们忧愁。学校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别人当着例行的公事处理,夏先生却当作自家的问题,真心地担忧。国家的事,世界的事,别人当作历史小说看的,在夏先生都是切身问题,真心地忧愁,皱眉,叹气。”丰先生对外公的这段描写,我看过许多遍,这几乎成了我心目中的外公。外公的忧太多了,愁太多了,他带着太多的忧愁走了,这或许是让我爷爷在许多年之后想起他的这位老朋友的时候,仍禁不住大放悲声的原因之一吧。

爸爸是和我说起外公最多的人,也是我看到的写介绍和纪念外公文字最多的人。作为学生,似乎他无论如何也不能不把他认识的这位好老师介绍给大家,让大家知道他的作品和为人。作为女婿,他似乎有责任为我的妈妈写下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留下来让人们回忆。爸爸的述说绘声绘色,他的文字清楚直白充满感情,从他的述说和文字里,我能想象外公的音容笑貌与为人处世,我能知道外公在我爸爸心目中的位置,我也因此更加敬重和热爱这位我从没见过的老人。

记得小时候我做过一个梦,梦见一位老人抱着我站在荒野中,荒野上高高的茅草直伸向远方,天上灰色的云压得低低的,风吹起了我的短发,吹起了老人的长衫。老人抱着我,却不看着我,眼睛直望着天际。我偎依着老人,把头靠在他的肩上,也没看着他,眼睛也直望着天际。醒来时我知道,梦里的那位老人,就是我在照片上看到的那个戴着眼镜的外公。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外公的亲密接触,我甚至感觉到了他的身体在温暖着我,可那不是在现实中,是在梦里。而那个似乎只有在电影和油画中才能看到的画面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每次碰到“外公”这两个字的时候,眼前就会显现出那副灰色色调的画。只是我至今也不知道,外公为什么要把我带到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地方去,难道他真的是想要告诉我些什么吗?

上一篇:工作请示函下一篇:给实习教师的每周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