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学电脑 打开Rar文档的方法

2024-05-25

新手学电脑 打开Rar文档的方法(共3篇)

篇1:新手学电脑 打开Rar文档的方法

其实这个问题对大部分网友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但是对刚用电脑的初级用户来说就是个大问题,尤其是现在爸爸妈妈级的老一辈也开始学着用电脑了,他们还是需要很多帮助的,

RAR是一种专利文件格式,用于数据压缩与归档打包,与之类似的还有zip格式,可以用专属工具来打开,最常用的是WinRAR,但是这是一款收费软件,虽然免费也能用,但是会不断地弹出收费提醒来烦你。

WinRAR解压工具

当然还有一些免费的解压工具可供使用,比如7zip、快压、酷压等等,一般的解压工具都可以解压多种格式的压缩文件,比如常见的rar和zip。

安装好解压软件之后,只要右击rar文件,就能在右键菜单中看到几个与解压有关的选项,包括“解压文件”“解压到当前文件夹”和“解压到(文件名)”,最后一个会把打包的文件解压至以文件名命名的文件夹里,

利用解压工具解压rar文件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时从网上下下来的文件说是rar格式,但却无法使用,图标也是不可识别的文件类型。遇到这种情况,只需将文件重命名,在末尾加上后缀“.rar”就可以正常进行解压了。

修改后缀就可以用了

解压是现在电脑使用中经常需要用到的操作,因此在电脑里安装一款解压缩工具也是很必要的,有了它,任何压缩文件都不再是问题了。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篇2:新手学电脑 打开Rar文档的方法

这些默认打开方式一般都是在安装软件时默认关联上的,尤其是一些播放器既支持音频也支持视频,但是不少网友都希望为音频和视频文件分开选择最专业的播放器,这种默认关联就显得很讨厌了。

修改默认打开方式的方法有很多,一种就是在播放器软件里将默认关联全部勾掉,或者只保留那些希望关联的文件格式。一般这种操作都可以在软件的设置系统里进行。

在软件中设置关联

还有一种方式是使用安全管家之类的电脑助手来修改,一般的这类产品都有默认程序设置的功能,除了修改音频视频文件的打开方式,还能设置默认浏览器、下载工具等,

利用电脑助手工具修改默认程序

但是最简单的方式还是通过文件属性来修改,这种方法不需要借助任何辅助工具,只需右键文件,在属性中点击打开方式,然后选择希望关联的软件程序,确认保存就可以了。这个操作可以让所有同格式的文件都同时修改为你所选择的默认打开方式。

在文件属性中设置默认打开方式

今天介绍了几种关于打开文件的操作技巧,有些看起来很幼稚,但是这些的的确确是不少网友遇到过的问题,而且这个初学的过程会一直伴随电脑的发展。因此希望笔者今天列出的这几个小问题能够更多的帮到大家,今后还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操作小窍门。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篇3:新手学电脑 打开Rar文档的方法

随着电脑的大量普及应用,电脑相关肌肉骨骼疾病(Computer 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已经成为电脑使用健康问题中的焦点[1]。有研究证明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越多,强度越大,患电脑相关肌肉骨骼疾病和出现症状的风险越大[2]。键盘和鼠标是电脑操作者最主要的输入工具,高重复性的操作动作会增加患肌肉骨骼疾病(如腕管综合征)的风险[3]。

办公室工效学干预手段能够有效预防控制电脑相关肌肉骨骼疾病。目前,常见的办公室工效学评价方法有:人体测量调查法,劳动姿势负荷调查方法(动作捕捉,调查表等)、肌肉生理调查方法(表面肌电和负荷)和心理学方法评价等[4]。为了更进一步促进办公室工效学的研究,本文论述了一套键盘和鼠标使用的工效学评价方法的研发过程,并且使用该评价方法评价键盘和鼠标的使用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人体疲劳。

1 方法与对象

1.1 评价方法设计

首先,借助软件设计技术,研发一套“键盘鼠标使用统计软件”。该软件能记录键盘和鼠标的每一个动作,动作发生的时间以及其他相关工效学信息。该软件的特点是:不收集任何与研究无关的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软件运行过程中,不会影响电脑的正常使用。

其次,在上述软件中,嵌入了一套自动的“疲劳问卷系统软件”。问卷以BORG CR 10 scale为基础,设计了对左右手、左右手腕、左右肩膀和颈部的自述疲劳程度问题。对象通过在标尺线上标记数字,表达自己感觉到的疲劳程度。由“0”到“10”表示由“不疲劳”到“严重疲劳”。该问卷可以完全由研究人员根据研究需要和实际情况自定义。

最后,设计一套数据处理和评价结果可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关于键盘鼠标使用情况、电脑使用者疲劳程度、工作与休息特点等数据,进行工效学分析,并将结果可视化。

1.2 对象

为了验证本评价方法,选择文职工作人员作为评价对象。对象工作时间为8:30-12:00,13:30-17:00,中午午休。对象主要在办公室内从事电脑文字处理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如接听电话,复印,传真等)。

在了解该研究的目的、过程和作为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后,评价对象自愿参与研究。评价对象进一步回答关于电脑使用的问卷。问卷主要了解对象基本信息和电脑使用基本情况。对于完整回答了问卷的人员,为了排除混杂因素,进一步依照电脑使用熟练程度、使用强度和未患肌肉骨骼疾病标准筛选合适的对象。

1.3 实验步骤

主要使用纵向研究方法(Longitudinal Study):以每个对象为评价个体,进行参数的重复测量,以对象作为随机因素(Random effect)。获得对象允许后,在其使用电脑中安装“键盘鼠标使用统计软件”和“疲劳问卷系统软件”。对象正常使用电脑并且在工作日的上午开始(8:30-9:00)、结束(11:30-12:00)以及下午的开始(13:30-14:00)、结束(16:30-17:00)回答自述疲劳程度问卷。问卷以对话框形式供对象回答,如图1所示。对象在标尺线上标记数字,表达自己的疲劳程度。问卷在各时段分别持续半小时。对象可以选择方便的时候回答问题,不影响正常使用电脑。整个数据采集过程持续8周共计40个工作日。最后汇总数据,分析数据,得出键盘鼠标使用和使用过程中疲劳的结果,完整方法如图2所示。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最终选定评价对象25人。其中10名男性,15名女性。年龄范围26-54岁.平均年龄为42.2岁。使用电脑历史3-10年,平均使用电脑5.6年。一天使用电脑4-8小时,平均使用6.2小时。1人习惯手为左手,1人习惯手为双手,其余人习惯手为右手。在过去一年均没有受过上肢的肌肉骨骼损伤。没有对象中途退出,但是由于有些对象当日不使用电脑或者不能完成疲劳程度问卷,实际得到了每个对象最少31天,最多40天,平均每人37.6天的完整数据。 所有对象使用统一配发的电脑软件和硬件,并且有专人负责维护。办公环境有着足够的照明,适宜的温度、湿度。

2.2 “键盘鼠标使用统计软件”结果

由于使用纵向研究方法,键盘鼠标使用随电脑每日累积使用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并且通过软件进行可视化。主要基本数据见表1。

包括以上基本数据,还建立了一系列较为复杂的派生数据描述键盘鼠标使用情况,见表2。

注:以上数据均为单位时间内的动作次数。

注:打字速度为每小时按键数目,错误率为删除键和总按键数的比值,鼠标移动速度为每秒钟鼠标移动距离(假设屏幕对角线长为100)。

运用JMP 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ANOVA),对象为随机因素。结果发现:打字速度在10:00-11:00和14:00-17:00之间显著大于其他时刻打字速度(P<0.05);错误率在15:00-17:00达到最大;鼠标相对键盘使用时间比在中午12:00-14:00达到最大(P<0.05),鼠标移动速度没有显著差异。同样的,也研究了这些参数在不同年龄、性别中的分布,并未发现性别之间显著不同。但是35岁以下对象(共7人)打字速度、错误率显著大于其他年龄组,30-45年龄组居中。鼠标移动速度在年龄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此外,通过方差分析还验证了每一个对象的数据在不同工作日内的重复性。

2.3 “疲劳问卷系统软件”结果

疲劳问卷原始结果为每个对象根据自己疲劳感觉在0-10之间回答的数值,经过统计检验发现个体之间主观差异显著。在分析这类主观数据的时候,为了保持数据之间的相对关系和数据结构完整性,往往需要对数据进行正规化(normalization)[5]。这里采用min-max正规化方法,将实验数据的取值转换到[0,1]。0=最小疲劳程度,1=最大疲劳程度。

=-min()max()-min()

对疲劳程度标准化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其在各个时间点和不同身体部位之间的变化,其中评价对象作为随机因素。结果见图3。

由图3A、B所示,左右手、左右手腕上午结束时候疲劳程度比上班开始时显著上升,在下午开始时刻显著下降,下班时候显著上升。右手上午结束时疲劳程度显著大于左手;右手腕上午结束和下午开始疲劳程度显著大于左手腕。由图3C、D所示,肩膀和颈部均随着电脑使用时间的累计疲劳程度显著增加;但是在上午结束(11:30)问卷以后无显著变化;左右肩膀疲劳程度无异。此外,颈肩部疲劳程度标准化数据在年长年龄组(>45岁)中显著大于在年轻年龄组(<30岁),但是没有性别上的区别。

3 讨论

该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不同于实验室中的工效学评价方法,本方法可以精细、准确的捕

捉使用键盘鼠标的动作,发现电脑实际使用过程中疲劳的发生和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接近实际情况的结论。此外,整个评价过程都是非创伤性的,评价对象容易接受,并且不影响键盘鼠标的正常使用,减少了混杂因素,有助于达到研究目的。

其次,与目前其他的电脑使用工效学评价软件相比,本评价方法创新的嵌入了一套自动的“疲劳问卷系统软件”,集合了键盘鼠标使用的客观评价和使用者主观疲劳感受两种评价方法于一体。同时充分利用电脑软件技术,实现:大规模进行问卷调查,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问卷形式与内容的灵活应用,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和实际情况自定义问卷;由于不需要调查人员,避免了调查者问询时产生的信息偏倚。总之,该评价方法搭建了一个强大的办公室工效学研究平台。

最后,未经过正规化处理的原始疲劳程度数据取决于对象的主观感受,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其绝对数值研究价值不大,而作为使用电脑键盘和鼠标的暴露后的反应,疲劳程度在对象个体水平的变化和相互关系则有研究价值。在分析数据时候采取了表面肌肉电研究中常用的正规化方法。该方法的基础是承认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保持数据之间的相对关系和数据结构完整性,使得疲劳程度的研究成为可能。

通过对“键盘鼠标使用统计软件”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比较精确的反映对象一天工作中键盘鼠标使用的典型情况。此外,键盘鼠标结果在同一个对象不同工作日内具备很好的重复性。这证明了“键盘鼠标使用统计软件”评价键盘鼠标使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疲劳程度的分析,结果符合并且得到了实验室结论的支持。比如手和手腕比肩膀的疲劳程度更容易变化。这符合电脑相关肌肉骨骼疾病症状通常起于肢端位置如手腕、手指等,而且对这些器官的功能影响显著的结论[6]。颈肩部疲劳程度标准化数据在年长年龄组(>45岁)中显著大于在年轻年龄组(<30岁)也符合在使用电脑过程中,相对于键盘鼠标的使用,颈肩部的疲劳程度受年龄影响更大的结论[7]。

该评价方法还需要在混杂因素的控制上进一步的完善。这些可能的混杂因素包括:对键盘鼠标的熟练程度;对软件的熟练程度;个人使用键盘鼠标的姿势与位置;工作的内容;休息方式等。其中,工作内容既是重要的混杂因素,也是重要的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需要兼顾数据的正常采集和保护研究对象隐私两方面。随后的深入研究会着重完善评价方法,使之更科学,合理且能够被评价对象接受。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展该评价方法:比如在该平台上整合表面肌电,电子角度计从而更客观、准确的研究肌肉的生理学和动作姿势的变化。还可以研究职业紧张对疲劳程度的影响。

总之,本研究成功研发了一套创新、有效的电脑键盘和鼠标使用的工效学评价方法,并且利用了这套方法对25个对象键盘鼠标使用以及使用过程中疲劳程度进行了工效学评价。

感谢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Peter W Johnson的指导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Jens Wahlstrm.Ergonomics,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and computer work.Occupational Medicine 2005 55(3):168-176

[2]Tittiranonda P.Burastero S.Rempel D.Risk factors for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mong computer users.Occu-pational Medicine 1999;14:17-38.

[3]Mircea Fagarasanu Shrawan Kumar.Carpal tunnel syn-drome due to keyboarding and mouse tasks:a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Volume31,Issue ,2February 2003,Pages 119-136.

[4]彭开良,杨磊.物理因素危害与控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Codd,E.F.The Relational Model for Database Man-agement:Version 2.Addison-Wesley(1990),p.271.

[6]F.Pascarelli et al.Understanding Work-Related UpperExtremity Disorders:Clinical Findings in 485 ComputerUsers,Musicians,and Others.Journal of OccupationalRehabilitation Volume 11,Number 1 Mar 2001.

上一篇:rtk测量总结下一篇:最新辞职报告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