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刑事案件

2024-05-12

普通刑事案件(共6篇)

篇1:普通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一审规范量刑普通程序庭审提纲

(2010-12-05 22:39:24)刑事案件一审规范量刑普通程序庭审提纲

(根据2010年10月1日起试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两高三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修订)

目录

一、开庭前的准备

(一)公诉人、辩护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入庭

(二)宣布法庭纪律:

(三)审判人员入庭程序

二、法庭调查前的准备

(一)宣布开庭、核对被告人的人身份

(二)宣布案由案号

(三)宣布到庭人员的姓名及其身份

(四)告知被告人相关的诉讼权利

(五)征询回避

三、法庭调查

(一)宣读与陈述

(二)讯问和发问

(三)定罪事实的调查

(四)量刑事实的调查

(五)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

(六)宣布认证结论

(七)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进行法庭调查。

四、法庭辩论

(一)定罪辩论

(二)量刑辩论

(三)刑事部分法庭辩论小结

(四)附带民事部分的辩论

五、被告人最后陈述

六、休庭评议

(一)定期宣判的情形

(二)当庭宣判的情形

(三)退庭程序

七、宣判程序

(一)入庭程序

(二)继续开庭

(三)起立宣判

(四)退庭程序

八、送达

一、开庭前的准备

开庭前书记员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一)落实法庭并检查审判区和旁听区是否符合要求;

(二)检查音响、照明设备及视听资料播放设备是否完好;

(三)检查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及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标牌是否齐全、统一;

(四)检查法槌是否摆放合适;

(五)检查当事人、证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齐并收回传票,查验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律师执业证书或其它身份证件;

(六)通知法警于开庭前五分钟进入审判区值庭;

(七)安排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就坐;

(八)宣布法庭纪律。

(一)公诉人、辩护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入庭

1,书记员:请大家安静。(稍停顿后)请公诉人、辩护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入庭就坐。

(二)宣布法庭纪律: 2,书记员:下面宣布法庭纪律:

法庭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审判案件的场所。为了维护法庭秩序,保障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规定,现将法庭纪律宣布如下:

(1)、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维护法庭秩序,不准喧哗、吵闹,未经法庭许可,不得随意发言。在发言中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诽谤、威胁或者谩骂。

(2)、旁听人员,不准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不准发言、提问或与诉讼参与人谈话。不准鼓掌、喧哗、哄闹。旁听人员对法庭的审判活动如有意见,可以在休庭以后书面向人民法院提出。

(3)、所有人员,请关闭手机,(环视四周,稍停顿后)请大家检查确认关闭手机。(环视四周,稍停顿后)未经法庭许可不准录音、录像、摄影、记录和绘画。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以及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对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员,审判人员或者执勤法警将给予口头警告、训诫,不听劝告的,可以暂时扣留或没收手机、录音、录像等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依法予以罚款、拘留,直至追究刑事责任。法庭纪律宣布完毕。

(三)审判人员入庭程序

1,书记员:请全体起立。(稍停顿后)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

(审判员、代理审判员着法袍与人民陪审员纵队进入法庭)2,审判长:(审判长座下后)请坐下。3.书记员:(站立面向审判长)报告审判长,开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请审判长主持开庭。

二、法庭调查前的准备

(一)开庭、核对被告人的人身份

4,审判长:(敲击法槌一下后)++++省+++++++市+++++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现在开庭。

5,审判长:带被告人___________到庭。(法警押解被告人到庭,解除其戒具并实施看守)

6,审判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法庭现在对被告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核实。

7,审判长:被告人你的名字? 被告人:______

8,审判长:有其他名字吗? 被告人:______

9, 审判长:有没有绰号、外号或昵称?

10,审判长:

(1)、你的基本身份情况(姓名、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住址,或者单位名称、住所地、诉讼代表人的姓名)?

(2)、此前有没有受到过法律处分(及处分的种类和时间)?(3)、因为涉嫌本案,你在什么时间、被采取什么强制措施?

(4)、收到++++++++++++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副本的日期;有附带民事诉讼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收到民事起诉状的日期。

11,审判长:(如果被告人为未成年人)

核对被告人______的法定代理人的基本身份情况。12,审判长:(如果有附带民事诉讼案件)(1),核对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基本身份情况; 诉讼代理人的身份(律师为诉讼代理人的,不得在开庭中核对)及代理权限。

(2),核对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基本身份情况。

诉讼代理人的身份(律师为诉讼代理人的,不得在开庭中核对)及代理权限。

(二)宣布案由

13,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今天++++省++++++++++++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在这里,依法公开(不公开)开庭审理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指控被告人____________犯有_________罪一案。

14,审判长:(若有附带民事诉讼)

依法合并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________与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________,_____损害赔偿纠纷一案)。

15,审判长:(若不公开审理)

由于本案是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个人隐私的案件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本案不公开审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与审理该案无关的法院工作人员和被告人的近亲属都不得旁听。请无关人员退出法庭。

(三)宣布到庭人员的姓名及其身份

16,审判长:下面介绍到庭人员的姓名及其身份:

(1),本案由审判员(代理审判员)___________(就是我本人)担任审判长(并且主审此案)、与审判员(代理审判员、人民陪审员)_________(掌心向上伸出示意)、审判员(代理审判员、人民陪审员)_________(掌心向上伸出示意)共同组成合议庭,书记员______,___________(掌心向上伸出示意)担任今天的法庭记录;

(2),++++++++++++人民检察院指派(代)检察员_________、________(掌心向上伸出示意)出庭支持公诉;

(3),______________律师事务所律师_________(掌心向上伸出示意),接受被告人_________的亲属委托(接受本院指定),到庭为被告人辩护;

(4),_________学校的________担任被告人________的翻译人;

5(5),被告人________的法定代理人________到庭参加诉讼;

(6),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________及其诉讼代理人________、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________及其诉讼代理人________、均等到庭参加诉讼。

(四)告知被告人相关的诉讼权利

17,审判长:现在告知被告人相关的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诉讼》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一百五十四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第一百六十条的规定,在法庭审理的过程中,被告人享有下列诉讼权利:

(1)、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如果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刚才宣布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翻译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本案公正审理的,可以提出回避申请;

(2)、享有提供证据的权利。可以提出证据,向法庭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勘验或者检查。

(3)、享有辩护的权利。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也可以委托辩护人辩护;(4)、享有最后陈述的权利。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作最后的陈述; 18,审判长:(若有附带民事诉讼)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还享有的诉讼权利是:请求调解、申请强制执行,双方当事人就民事部分可以自行和解,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可以承认或者反驳对方的诉讼请求还有权提起反诉。

19,审判长:以上诉讼权利,是否听明白?

被告人:明白。

(五)征询回避

20,审判长: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你对审判人员及书记员、检察员、是否有意见?

被告人:__没意见_

三、法庭调查

23,审判长:法庭调查的准备工作结束,现在开始法庭调查。(法警值庭应当站立,在法庭调查开始后可以坐下)

法庭调查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

(一)宣读与陈述

(二)讯问和发问

(三)定罪事实的调查

(四)量刑事实的调查

(五)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

(六)宣布认证结论

(七)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进行法庭调查。

需要发言的,应当以举手方式提出,是否准许,由审判长决定。

(一)宣读与陈述

(1)、审判长:首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再由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宣读民事诉状。

(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为二起以上的,法庭调查时应逐起分别进行;对共同犯罪案件,可以采取被告人分别进行陈述、分别讯问、共同举证质证、分别辩论和最后陈述的方式)

(2)、被告人_____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陈述。(3)、被害人可以向法庭陈述被害经过。24,审判长:(如系共同犯罪案件中的被告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四条,对于共同犯罪案件中的被告人,应当分别进行讯问。留被告人_____在庭讯问,请法警将其余被告人_____、_____暂押候审室候审。

(二)讯问和发问

24,审判长:下面按照下列顺序依次讯问或者发问被告人:公诉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可以就附带民事部分向被告人发问;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审判人员。(1)公诉人有权讯问被告人。公诉人可以就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事实讯问被告人;

7(2)经审判长准许,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就公诉人讯问的情况进行补充性发问;

(3)经审判长准许,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可以就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事实向被告人发问;

(4)经审判长准许,被告人的辩护人及法定代理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控诉一方就某一具体问题讯问完毕后向被告人发问。

(5)经审判长准许,控辩双方可以向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发问。(6)审判人员可以讯问和发问。(问明,被告人是否自愿承认有罪?辩护人是做有罪还是无罪辩护?辩护人或是认为不构成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

(三)定罪事实的调查

25,审判长:(定罪事实调查举证顺序)鉴于被告人不认罪、辩护人做无罪辩护、辩护人认为不构成公诉人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法庭调查首先调查定罪事实(犯罪事实),然后调查量刑事实。现在针对本案的定罪事实,由控辩双方进行举证、质证。

(1)先由公诉人向法庭宣读、出示证据,并说明该证据所证明的问题,由被告人对上述证据发表质证意见;

(2)经审判长准许,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定罪事实和证据,由被告人和辩护人进行质证;

(3)由被告人、辩护人向法庭宣读、出示证据,并说明该证据所证明的问题,由公诉人对上述证据发表质证意见。

(各诉讼参与人逐一对公诉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出示证据发表质证意见,如有不同意见,由控辩双方进行质辩。)

(4)对附带民事诉讼,先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一方举证,再由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一方举证。

【举证过程中应注意】

(1)物证应当出示原物,并说明证据的来源、证明对象等。不能出示原物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出示相应的照片、复制品等证据材料。

(2)书证应当出示原件,并当庭宣读,说明证据的来源、证明对象等。不能出示原件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出示复印件、抄录件等证据材料。

(3)视听资料应当出示原始载体,并当庭播放,说明证据的来源、证明对象等。不能当庭播放和出示 原始载体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出示抄录件等证据材料。

(4)证人书面证言、被害人陈述的笔录应当出示原件,并当庭宣读,说明证据的来源、证明对象等。如果该证人、被害人提供过内容不同的证言、陈述的,法庭应当要求公诉人提交该证人、被害人的全部证言和陈述笔录一并审查或者传唤其出庭作证。

(5)被告人的供述应当出示原件,并当庭宣读,说明证据的来源、证明对象等。

(6)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录应当出示原件,并当庭宣读,说明证据的来源、证明对象等。同时应当说明鉴定人、勘验检查人员不能出庭作证的原因。如果鉴定人、勘验检查人员对同一事实有多份内容不同的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的,法庭应当要求公诉人提交全部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一并审查或者传唤其出庭作证。

26,审判长:传证人_______出庭作证。(证人到庭后)

现在核实证人身份。请证人讲清你的基本情况(出示证明其身份的证件)?证人与当事人以及本案的关系?

(1)现在告知证人:你应如实提供证言。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你听明白了吗?(2)请证人在《如实作证保证书》上签名,捺指印(完成后)。(3)根据法庭所提示的调查事项,由证人就其了解的情况作连贯性陈述;(4)向证人发问,顺序是

① 先由提请传唤的一方进行(法庭指示证人答问)② 另一方发问;(法庭指示证人答问)③ 由合议庭成员询问。④ 控辩双方质辩。

27,审判长:请证人阅读校对笔录,确认无误后签名或盖章。

(证人核对笔录后)

审判长:法律规定,证人不得旁听对本案的审理。请证人退出法庭。

(鉴定人、勘验检查人员、专家出庭作证的具体程序,参照证人出庭作证的程序举行。其中,鉴定人出庭作证时,应当确认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四)量刑事实的调查 28, 审判长:现在法庭调查量刑事实。以确定量刑幅度。简称量刑三二一调查:

量刑事实包括三个阶段的事实,两个方面的情节。即犯罪前、犯罪中、犯罪后三个阶段的事实;法定(从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和酌定量刑两个方面的情节。

现在由控辩双方提出事实和证据,并进行质证(参见上列25,)。

(五)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

29,审判长:公诉人、被告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

审判长:逐一进行询问

(如有申请,应提供证人姓名、证据存放的地点并说明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或重新鉴定勘验的理由,合议后认为可能影响事实认定的,应当同意,申请并宣布延期审理,不同意的应当庭驳回申请并继续开庭。)

(六)宣布认证结论

审判长:经合议庭评议,对当庭质证的证据作出的认证结论是_________。

(七)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进行法庭调查。30,审判长: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进行法庭调查。

(由双方当事人围绕法庭归纳的争议焦点及诉讼请求进行举证、质证,最后由法庭认证。)

四、法庭辩论

31, 审判长:合议庭认为,本案事实已经调查清楚。现在法庭调查结束,下面进行法庭辩论。在法庭辩论阶段,控辩双方先进行定罪辩论;在定罪辩论结束后,进行量刑辩论。

(一)定罪辩论

(被告人认罪,且辩护人做有罪辩护还同意指控罪名的,直接进行量刑辩论)

32,审判长:鉴于被告人不认罪(或辩护人做无罪辩护,不同意指控罪名的辩护),控辩双方及被害人应首先围绕本案犯罪事实与定性(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问题进行辩论。

(1)由公诉人就本案犯罪事实与罪名发表公诉意见。

(2)由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就本案定罪发表意见。(3)由被告人发表辩解意见。(4)由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

(如有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亦应发表辩论意见。)

(在辩论过程中发现有关案件事实需要进行调查,或者需要对有关证据进行审查的,应当宣布:中止法庭辩论,恢复法庭调查。)

(控辩双方意见悬殊较大的,可进行第二轮辩论,但不得重复上一轮意见。审判长可限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意见的时间)

(二)量刑辩论

(对被告人认罪的案件,可不再进行定罪辩论。)

33,审判长:现在由控辩双方围绕本案量刑进行辩论,发表量刑建议或意见,并说明理由和依据。

(1)由公诉人宣读量刑建议书或发表量刑建议。提出建议对被告人处以刑罚的种类、刑罚幅度、刑罚执行方式及其理由和依据。

(2)被告人和辩护人对公诉人的量刑意见有无答辩意见 被告人:

辩护人:

法定代理人:

(3)控辩双方再有无新的辩论观点?

(三)刑事部分法庭辩论小结

34,审判长:法庭已经充分听取了公诉人、被害人、被告人、辩护人等辩论各方的意见,并已记录在案。辩论各方如果还有意见,可以在休庭后用书面方式提供给法庭,如果打印,欢迎提供电子文档。现在法庭辩论结束。

(四)附带民事部分的辩论

34,审判长:现在进行附带民事诉讼的辩论。(1)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2)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五、被告人最后陈述

35,审判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第一百六十条规定“法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 “合议庭应当保证被告人充分行使最后陈述的权利。应当保证被告人充分行使最后陈述的权利。如果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多次重复自己的意见,审判长可以制止;如果陈述内容是蔑视法庭、公诉人,损害他人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与本案无关的,应当制止;在公开审理的案件中,被告人最后陈述的内容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也应当制止。”

被告人________,关于本案的定罪和量刑,你最后还有什么向法庭陈述的?

(合议庭成员应当全神贯注、耐心地听取被告人陈述,一般情况不宜打断其发言。如果其陈述过于臃长,法庭应当予以引导;陈述的内容简单重复多次的,或者陈述的内容与案件没有直接关联的,法庭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制止。)

36,审判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法庭辩论终结,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1)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最后意见;(2)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最后意见;

六、休庭评议

(一)定期宣判的情形

37,审判长:今天的法庭审理即将结束。待合议庭评议后将另行定期宣告判决。下面将休庭由合议庭依法进行评议,待合议庭评议后另行定期宣告判决。休庭后,诉讼参与人应当查阅庭审笔录,如果笔录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可以要求补充或者更正。确认无误后,应当在笔录上签名并且按捺指印。之后,将被告人继续羁押于看守所。

审判长:现在休庭(敲击法槌一下)。(下接39,)

(二)当庭宣判的情形 38,审判长:下面合议庭将休庭进行评议,评议大约需要_____分钟,在___时____分继续开庭。现在休庭(可以轻敲法槌一次)。

(下接39,)

(三)退庭程序

39,书记员:请全体起立!请审判人员退庭评议。(审判长率合议庭人员从法官通道纵队退出法庭)40,书记员:现在散庭。

七、宣判程序

(一)入庭程序

41,书记员:请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入庭,各就各位。

书记员:请全体起立。(稍停顿后)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审判长率合议庭人员从法官通道纵队步入审判台就坐)42,审判长:请坐下。

(二)继续开庭

43,审判长:(轻敲法槌一次后宣布)现在继续开庭。合议庭评议结论已经作出:

(1)认证结论(已宣布的认证结论除外);(2)裁判理由;

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的解释》第 条,„ ,„,之规定,判决如下。

(三)起立宣判 44,书记员:请全体起立。

(合议庭成员和书记员,以及公诉人、诉讼参加人、旁听人员均应起立)

45,审判长: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宣判完毕。请坐下。

以上是当庭口头宣告的判决,判决书将在五日内送达公诉机关及诉讼参与人。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_____份。

46,审判长:(依次询问公诉人和诉讼参与人)对本判决有何意见?。(将意见记录在案)

47,审判长:诉讼参与人,应当阅看核对庭审笔录。如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确认无误后,应在笔录上签名。

59,审判长:++++++++++++人民法院______________庭,今天对++++++++++++人民检察员提起公诉的被告人犯______________________罪一案,及附带民事诉讼_________纠纷一案的开庭审理到此结束,现在闭庭!(轻敲法槌一次)。

(四)退庭程序

48,书记员:请全体起立!请审判人员退庭评议。

(审判长率合议庭人员从法官通道纵队退出法庭)59,书记员:现在散庭。(公诉人、辩护人等退庭)

八、送达

篇2:普通刑事案件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规范法庭调查程序、提高庭审质量和效率,确保诉讼证据出示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在法庭。根据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际,制定本规程。一、一般规定

第一条法庭应当坚持证据裁判原则,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法庭调查应当以证据调查为中心,证据未经当庭出示、辩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二条法庭应当坚持居中裁判原则,不偏不倚地审判案件,保障控辩双方诉讼地位平等。

公诉案件中,人民检察院承担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人民检察院应当随案移送并当庭出示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罪轻或罪重的所有证据,以及证明取证合法性的证据材料,不得隐匿证据或者人为取舍证据。

第三条法庭应当坚持集中审理原则,规范庭审准备程序,避免庭审出现不必要的延迟和中断。

承办法官应当在开庭前阅卷,拟定法庭审理提纲,并向合议庭成员通报开庭准备情况。召开庭前会议的,可以依法处理可能导致庭审中断的程序性事项,组织控辩双方展示证据,归纳控辩双方争议焦点。

第四条法庭应当坚持诉权保障原则,依法解决控辩双方争议,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诉讼权利。为依法维护被告人质证权,准确查明案件事实,必要时应当通知证人、被害人、鉴定人、侦查人员或者有关人员出庭。

第五条法庭应当坚持程序公正原则,严格执行法定的审判程序,通过法庭审理的程序公正实现案件裁判的实体公正。

被告人不认罪的案件,对与定罪和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应当分别进行调查。被告人当庭认罪的案件,法庭调查可以主要围绕量刑和其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

二、开庭讯问、发问程序

第六条对于召开庭前会议的案件,在法庭调查开始前,法庭应当宣布庭前会议报告的主要内容。对于庭前会议中达成一致意见的事项,法庭向控辩双方核实后当庭予以确认;对于未达成一致意见的事项,法庭可以归纳争议焦点,听取控辩双方意见,并依法作出处理。

有多起犯罪事实的案件,可以在有关犯罪事实的法庭调查开始前,分别宣布庭前会议报告的相关内容。

第七条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审判长应当询问被告人对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是否有异议,并听取其供述和辩解。经审判长准许,公诉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讯问被告人,也可以先出示有关证据,再就有关犯罪事实讯问被告人。

经审判长准许,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就公诉人讯问的犯罪事实补充发问;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就附带民事部分的事实向被告人发问;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控诉一方就某一问题讯问完毕后向被告人发问,有多名被告人的案件,辩护人对被告人的发问,应当在审判长主持下,先由被告人本人的辩护人进行,再由其他被告人的辩护人进行。第八条有多名被告人的案件,讯问各名被告人应当分别进行。

同案被告人供述之间存在实质性差异的,法庭可以传唤有关被告人到庭对质。审判长可以分别讯问被告人,就供述的实质性差异进行调查核实。经审判长准许,控辩双方可以向被告人讯问、发问,审判长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准许被告人之间相互发问。

第九条申请参加庭审的被害人众多,且案件不属于附带民事诉讼范围的,被害人可以推选若干代表人参加庭审;推选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若干代表人。

对被告人发问完毕后,其他证据出示前,在审判长主持下,被害人可以就起诉收指控的犯罪事实作出陈述,经审判长准许,控辩双方可以在被害人陈述后向被害人发问。

第十条为核实被告人是否自愿认罪,解决案件事实证据存在的疑问,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也可以向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发问。

第十一条被告人庭前不认罪,当庭又认罪的,法庭核实被告人认罪的自愿性和真实性后,可以重点围绕量刑事实、证据进行调查。

被告人认罪后又当庭反悔的,法庭应当调查核实反悔的理由,并对与定罪和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进行全面调查。

三、出庭作证程序

第十二条控辩双方可以申请法庭通知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和有专门知识的人等出庭。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上述申请。第十三条控辩双方对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有异议,申请证人、被害人出庭,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通知证人、被害人出庭。

控辩双方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申请鉴定人或者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有必要的,应当通知鉴定人或者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

控辩双方对侦破经过、证据来源、证据真实性或者证据收集合法性等有异议,申请侦查人员或者有关人员出庭,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有必要的,应当通知侦查人员或者有关人员出庭。

人民法院通知证人、被害人、鉴定人、侦查人员、有专门知识的人等出庭后,控辩双方负责协助对本方诉讼主张有利的有关人员到庭。

第十四条对于应当出庭作证的证人,在庭审期间因身患严重疾病、行动极为不便或者身处国外短期无法回国等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出庭的,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远程作证。

前款规定适用于被害人、鉴定人、侦查人员。

第十五条人民法院通知出庭的证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经院长同意,可以强制其出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强制证人出庭的,应当由院长签发强制证人出庭令,并由法警执行,必要时,可以商请公安机关协助执行。

第十六条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出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应当采取不公开其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或者不暴露其外貌、真实声音等保护措施。决定对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被害人采取不公开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的,审判人员应当在开庭前核实其身份,对证人、鉴定人如实作证的保证书不得公开,在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中可以使用化名等代替其个人信息。

审判期间,证人、鉴定人、被害人提出保护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审查,确有必要的,当及时决定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必要时,可以商请公安机关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第十七条证人出庭作证所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合理费用,列入证人出庭作证补助专项经费,在出庭作证后由人民法院依照规定程序发放。

第十八条证人、鉴定人出庭,法庭应当当庭核实其身份,与当事人以及本案的关系,审查证人、鉴定人的作证能力、专业资质,并告知其有关作证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证人、鉴定人作证前,应当保证向法庭如实提供证言、说明鉴定意见,并在保证书上签名。

第十九条证人出庭后,先由对本诉讼主张有利的控辩一方发问;发问完毕后,经审判长准许,对方也可以发问。

控辩双方发问完毕后,可以归纳本方对证人证言的意见,控辩双方如有新的问题,经审判长准许,可以再行发问。

审判人员认为必要时,可以询问证人。经审判长准许,被告人可以向证人发问。

第二十条向证人发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发问内容应当与案件事实有关;

(二)不得采用诱导方式发问;

(三)不得威胁或者误导证人;

(四)不得损害证人人格尊严;

(五)不得泄露证人个人隐私。

第二十一条控辩一方发问方式不当或者内容与案件事实无关,违反有关发问规则的,对方可以提出异议。对方当庭提出异议的,发问方应当说明发问理由,审判长判明情况予以支持或者驳回;对方未当庭提出异议的,审判长也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制止。

第二十二条控辩双方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向证人询问与案件事实有关的问题,也可以让证人向法庭自由陈述其所亲自感知的案件事实。

审判长认为证人当庭陈述的内容与案件事实无关或者明显重复的,可以进行必要的提示。

第二十三条有多名证人的案件,向证人发问应当分别进行。

证人出庭作证前,应当在法庭指定的地点等候,不得谈论案情。证人出庭作证后,审判长应当通知法警引导其退庭。证人不得旁听对案件的审理。

被害人不参加法庭审理,仅出庭陈述案件事实的,参照适用前款规定。第二十四条证人证言之间存在实质性差异的,法庭可以传呼有关证人到庭对质。

审判长可以分别询问证人,就证言的实质性差异进行调查核实。经审判长准许,控辩双方可以向证人发问。审判长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准许证人之间相互发问。

第二十五条证人出庭作证的,其庭前证言一般不再出示、宣读,但以下情形除外:

(一)证人出庭作证时遗忘或者遗漏庭前证言的关键内容,需要向证人作出必要提示的;

(二)证人的当庭证言与庭前证言存在矛盾,需要证人作出合理解释的。为核实证据来源、证据真实性等问题,或者唤起证人记忆,经审判长准许,控辩双方可以在询问证人时向其出示物证、书证等证据。

第二十六条控辩双方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协助本方就鉴定意见进行质证。有专门知识的人可以向鉴定人发问,或者对案件中的专业性问题提出意见。

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应当提供人员名单,并不得超过二人。有多种类鉴定意见的,可以相应增加人数。

必要时,法庭可以依职权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

第二十七条对被告人、被害人、鉴定人、侦查人员、有专门知识的人的讯问、发问,参照适用证人的有关规定。

作出同一份鉴定意见的多名鉴定人或者多名有专门知识的人可以同时出庭,不受分别发问规则的限制。

四、物证、书证等证据的举证、质证程序

第二十八条审判长应当驾驭庭审过程,组织控辩双方举证、质证,全面调查核实案件中可以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证据问题,准确查明案件事实。

起诉书指控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为两起以上的,法庭调查一般应当分别进行。第二十九条开庭讯问、发问程序结束后,公诉人先行举证。公诉人举证完毕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举证,公诉人出示某一证据后,经审判长准许,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出示证据予以反驳。

控辩一方举证后,对方可以发表质证意见,必要时,控辩双方可以对争议的证据进行多次质证。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认为公诉人出示的有关证据对本方诉讼主张有利的,可以在发表质证意见时予以认可,或者在发表辩护意见时直接使用有关证据。

第三十条对于控辩双方随案移送或者庭前提交,但没有当庭出示的证据,审判长可以进行必要的提示;对于其中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关键证据,审判长应当要求控辩双方出示。

对于案件中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证据存在疑问,控辩双方没有提及的,审判长应当引导控辩双方发表质证意见,并依法调查核实。

第三十一条

法庭应当重视对证据收集合法性的审查,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有疑问的,应当调查核实证明取证合法性的证据材料。

对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依法提供有关线索或者材料。法庭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有疑问,决定进行调查的,应当先行当庭调查。

第三十二条对于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关键证据和控辩双方存在争议的证据,一般应当单独举证、质证。

对于控辩双方无异议的非关键性证据,可以仅就证据的名称及其证明的事项作出说明。第三十三条 对于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应当出示原物、原件。取得原物、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出示照片、录像、副本、复制件等足以反映原物、原件外形和特征以及真实内容的材料,并说明理由。

对于鉴定意见和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应当出示原件。第三十四条 控辩双方出示证据,应当重点围绕与案件事实相关内容或或者控辩双方存在争议的内容进行。

出示证据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等方式出示,播放或者演示证据内容。第三十五条 控辩双方对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鉴定意见无异议,上述人员不需要出庭的,以及上述人员因客观原因无法出庭且无法通过视频等方式作证的,可以出示,宣读庭前收集的书面证据材料或者庭前制定的作证过程录音录像。

被告人当庭供述与庭前供述的实质性内容一致的,可以不再出示庭前供述;当庭供述与庭前供述存在实质性差异的,可以出示、宣读庭前供述中存在实质性差异的内容。

第三十六条 采用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证据,应当当庭出示。当庭出示、辨认、质证可能危及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采取不暴露有关人员身份,不公开技术侦查措施和方法等保护措施。

法庭决定在庭外对技术侦查证据进行核实的,可以召集公诉人和辩护律师到场,在场人员应当在保密承诺书上签名,并履行保密义务。

第三十七条 法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告知控辩双方补充证据或者作出说明;必要时可以在其他证据调查完毕后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对于控辩双方补充和法庭庭外调查核实取得的证据,应当经过庭审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但是,对于不影响定罪量刑的非关键性证据和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证据,经庭外征求意见,控辩双方没有异议的除外。

根据案情审理需要,法庭可以组织控辩双方到现场核实情况,并将核实过程记录在案。

第三十八条 控辩一方申请出示庭前未移送或提交人民法院的证据,对方提出异议的,申请方应当说明理由,审判长经过审查认为理由成立并确有审查必要的,应当准许。

对方提出需要对新的证据作质证准备的,法庭应当宣布休庭,并确定准备的时间。

第三十九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控辩双方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应当提供证人的基本信息、证据的存放地点,说明拟证明的案件事实,要求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理由,法庭认为有必要的,应当同意,并宣布延期审理;不同意的,应当说明理由并继续审理。

第四十条公开审理案件时,控辩双方提出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的,法庭应当制止,有关证据确与本案有关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将案件转为不公开审理,或者对相关证据的法庭调查不公开进行。

第四十一条审判期间,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建议延期审理的,法庭应当同意,但建议延期审理不得超过两次。

人民检察院将补充收集的证据移送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查阅、摘抄、复制。辩护方提出需要对补充收集的证据作辩护准备的,法庭可以确定准备辩护的时间。补充侦查期限届满后,经人民法院通知,人民检察院未将案件移送人民法院,且未说明原因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按人民检察院撤诉处理。

第四十二条人民法院向人民检察院调取需要调查核实的证据材料,或者根据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申请,向人民检察院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收集的有关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在收到调取证据材料的决定书后三日内移交。

第四十三条法庭除应当审查被告人是否具有法定量刑情节外,还应当根据案件情况审查以下影响量刑的情节:

(一)案件起因;

(二)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是否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及责任大小;

(三)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

(四)被告人平时表现,有无悔罪态度;

(五)退赃、退赔及赔偿情况;

(六)被告人是否取得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谅解;

(七)影响量刑的其他情节。

第四十四条审判期间,被告人提出有自首、坦白、立功等法庭量刑情节,或者人民法院发现被告人可能有自首、坦白、立功等法定量刑情节,而人民检察院移送的案卷中没有相关证据材料的,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移送。

审判期间,被告人提出新的立功情节,并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

第四十五条被告人当庭不认罪或者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法庭对与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进行调查时,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当庭发表质证意见,出示证明被告人罪轻的证据。必要时,审判长可以告知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参加量刑事实、证据的调查并不影响无罪辩护。

五、认证规则

第四十六条对于控辩双方提出的事实证据争议,法庭应当当庭进行审查,经审查后当庭作出处理的,应当一并说明理由;需要庭后评议作出处理的,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

第四十七条法庭经审查认定的非法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出示、质证。

第四十八条对于经过控辩双方质证的证据,法庭应当结合控辩双方质证意见,从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程度、证据之间的印证关系、证据自身的真实性程度等方面,综合判断证据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

证据与待证事实不存在关联,或者证据自身存在无法解释的疑问,或者证据与待证事实以及其他证据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四十九条通过勘验、检查、搜查等方式搜集的物证、书证等证据,未通过辨认、鉴定等方式确定其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法庭对鉴定意见有疑问的,可以重新鉴定。

第五十条收集证据的程序、方式不符合法律规定,严重影响证据真实性的,人民法院应当建议人民检察院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有关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五十一条证人没有出庭作证,其庭前证言真实性无法确认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证人当庭作出的证言与其庭前证言矛盾,证人能够作出合理解释,并与相关证据印证的,应当采信其庭审证言;不能作出合理解释,而其庭前证言与相关证据印证的,可以采信其庭前证言。

第五十二条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有专门知识的人当庭对鉴定意见提出质疑,鉴定人能够作出合理解释,并与相关证据印证的,可以采信鉴定意见;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无法确认鉴定意见可靠性的,有关鉴定意见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五十三条被告人的当庭供述与庭前供述、自书材料存在矛盾,被告人能够作出合理解释,并与相关证据印证的,应当采信其当庭供述;不能作出合理解释,而其庭前供述、自书材料与相关证据印证的,可以采信其庭前供述、自书材料。

第五十四条法庭在庭审过程中审查认定或者排除的证据,应当当庭说明理由;庭后评议认定或者排除的证据,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

第五十五条法庭认定被告人有罪,必须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对于定罪事实应当综合全案证据排除合理怀疑,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定罪证据确实、充分,量刑证据存疑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认定。

篇3:普通刑事案件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对刑事案件的审理方式作出的修改, 二审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 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 (二) 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上诉案件、 (三) 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四) 应当开庭审理的其他案件。”本文所讨论的刑事普通上诉案件, 主要针对第一种情况, 即, 人民检察院未提出抗诉的非死刑上诉案件。此类案件开庭审理的前提必须是被告人、自诉人及法定代理人对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的异议足以达到影响案件定罪量刑的程度。

自新《刑事诉讼法》对于二审审理方式作出修改以来, 二审开庭审理的比例虽然有显著增加, 但总体仍然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因为新增的二审开庭案件中, 很大一部分是新刑诉法规定必须开庭审理的案件, 即死刑案件和抗诉案件, 普通上诉案件的开庭率依然偏低。一方面是由于实践中认定是否足以“影响定罪量刑”主体为人民法院, 导致很多案件虽然自诉人、被告人对证据和事实提出了异议, 但并不足以达到人民法院认为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程度。我们认为, 刑事案件的二审, 开庭应当是原则, 不开庭是例外, 而事实恰好却相反, 然而从长期的司法实践来看, 上诉案件不开庭审理是普遍现象, 除死刑二审案件外, 其余上诉案件开庭比例都很低, 基本上呈现以不开庭为原则、以开庭审理为例外的现象。 (1) 与开庭比例相当高的民事诉讼相比, 事关公民基本人身权利的刑事诉讼, 应当保持更高的开庭率。

二、完善二审审理方式的新思路

(一) 明确223条第一款规定的含义

关于新刑诉法的第223条, 与现行的《刑事诉讼法》相比, 第一稿多出“人民法院认为”这几个字, 将判断是否足以“影响定罪量刑”的主体限定为人民法院。后来一些学者提出异议, 认为这样的规定会导致人民法院在决定二审是否开庭方面主观性太强, 缺乏对当事人诉权的应有尊重, 之后的版本便据此作出相应调整。但修改后的223条在语言表述上显得更加客观, 意在将正式稿与初稿中所规定的二审开庭决定权主体区分开来, 但语言表达上模糊不清, 在法院是否具有二审开庭裁量权问题上既不肯定、又不否定, 导致各地做法不规范。虽然说决定二审是否开庭的主体———人民法院亦是二审判决作出的主体, 但笔者认为不开庭审理所作出的裁判与开庭作出的裁判意义是不同的, 因为与后者相比, 前者缺少了检察机关的监督、缺少了对案件证据的质证、缺少了控辩双方的辩论, 缺少了对案件争议焦点的重新思考。假如对于当事人在事实、证据上的异议, 二审法院动辄认为“不影响定罪量刑”, 当事人获得有效救济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 在审判方式的问题上, 二审法院的“裁判权”对于当事人的“诉权”缺乏应有尊重。 (2) 虽然说是否开庭并不当然影响实体正义, 但程序正义也是刑事诉讼追求的价值之一, 不能一味的追求诉讼效率而忽略程序正义。

如果将223条理解为被告人、自诉人提出的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 则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大量的上诉案件要开庭审理, 甚至一些被告人、自诉人会为了争取开庭的机会“滥用上诉权”, 提出缺乏依据的上诉理由。实际上二审刑案全部开庭既不现实也不必要, 对一些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 被告人提出的异议明显不能不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 以及进行形式审查就能决定发回重审的上诉案件, 不开庭审理不会影响二审程序功能的发挥。对此, 在立法和司法解释没有做出进一步规定的情况下, 法院内部可以制定一些具体地实施细则, 可以根据案件类型和特点, 也可以根据具体上诉的理由, 列举出应当开庭审理, 或可以不开庭审理的条件, 这样能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二审法院在案件是否开庭问题上的主观随意性。

(二) 明确“应当开庭审理的其他案件”

223条规定的三种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情形在所有刑事案件当中仍然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比例。实践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需要开庭审理的特殊情况, 如果不加以细化, 二审人民法院仍旧会规避开庭审理。二审不开庭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诉讼效率问题, 二审应当开庭审理的其他案件就应当是那些在追求诉讼效率的过程中, 司法公正可能会受到侵害或可能受到质疑的案件, 比如:

1.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案件。这样的案件二审之所以要开庭审理, 一是满足公众对案件庭审过程的好奇心, 消除法院不开庭可能会造成的社会影响, 树立司法的权威。二是将这样的案件开庭审理, 能够更好的发挥法律的教育作用和强制作用。 (3)

2.有较大影响的职务类犯罪。职务类犯罪的特殊之处在于被告人的身份, 因此这样的案件在审理中, 更应当注重程序公开, 从而维护司法的廉洁性。

3.一审裁判的明显不当、需要改判的案件。这是对犯罪嫌疑人基本诉讼权利的保护, 也秉承了刑事诉讼法惩罚犯罪的价值理念, 更是对我国刑事诉讼的直接言辞原则的体现。

(三) 讯问被告人的过程应当公开

在实践中的许多案件中, 公众无法知晓是否讯问被告人以及讯问的情况。本文认为, 对决定以不开庭方式审理的二审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的讯问, 应当公开讯问的时间、地点、出席人员以及讯问的结果, 并且被告人有权要求辩护律师共同参加讯问, 被告人要求辩护人参加讯问的, 人民法院应当同意。

注释

1常国锋.二审开庭审理范围需要准确适用[N].三版.检察日报, 2013-1-2.

2陈瑞华.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草案) >对审判程序的改革方案[J].法学, 2011 (11) .

篇4:普通刑事案件

关键词: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审前监督程序;被告人合法权利

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109-02

目前,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的实践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众多的,但就根本原因而言,是普通程序简化审过于“简单”——制度本身的内在缺陷和配套措施不健全,造成我国普通程序简化审实践中的局限性。由此可见,审前监督程序的建立和完善成为普通程序简化而公正审理的关键所在。因此,要使普通程序简化审顺利推进,实现改革的最佳效果,必须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互动机制,笔者认为至少需要采取以下几项配套的措施。

一、规范并细化简化审启动阶段的法律文书

从实践上看,目前启动“简化审”程序需要制作并下达《普通程序简化审建议书》、《通知书》、《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决定书》和《权利告知书》等法律文书。我们知道,法律文书是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犯罪的载体。但现行的法律文书都较为简便,缺少必要的信息,显然不能满足被告人对具体情况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效果是不理想的,一方面起不到教育作用,另一方面不能使被告人做出合理的决定。因此为了使被告人正确了解公诉机关对自己的指控是否符合本人所实施的行为,应从这几方面规范和细化法律文书:第一,细化起诉书。不能概括写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及使用的法律,而应详细写明所指证的犯罪时间、地点、人物、情节、手段、犯罪结果等基本要素和适用法律的有关条款。第二,在制作《普通程序简化审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时,首先,要做到《建议书》须写明被告人有自愿选择认罪的诉讼权利,法律不需要被告人做有罪答辩,他有权要求按普通程序审判案件。其次,《建议书》要明确写明被告人享有律师权。再次,《建议书》还应写明被告人在做有罪答辩时可能受到最高刑罚以及《意见》中规定选择简化审程序可酌情减轻从轻。最后,《建议书》应告知被告人在当庭宣布刑罚前可撤回有罪答辩的权利,但需要有可抗辩事由。第三,规范《权利告知书》。将被告人享有的申请回避权、鉴定人到庭做证权、申请重新鉴定及勘验权、辩护权和最后陈述权等权利详细写明,在送达起诉书副本时一并书面送达被告人,有被告人签字确认后在庭审前交由书记员,从而省略庭审告知诉讼权利的步骤。第四,当被告人自愿选择认罪后并经过被告人自愿认罪的审查确认程序(下将详述)后,法院方可送达《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决定书》并由被告人、辩护人签字。

二、规定当决定采用普通程序简化审时,控方得连同起诉书、案卷和证物一并移送法院

“被告人认罪案件”的简化审理程序不适用移送起诉书附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的起诉方式。在采取起诉状一本主义的日本,简易程序是起诉状一本主义的例外,检察官应移送全部案卷和证物[1]。我国“被告人认罪案件”的简化审理程序也应当如此。否则,《意见》第6条规定的“法院在开庭前可以阅卷”就无从实现。

三、增设被告人自愿认罪的审查确认程序

刑事诉讼法应规定严格的审查确认制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普通程序简化审改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另一方面也是基于被告人合法权利的保障上来考虑的。此种程序可类似于英美法系国家的起诉认否程序,始于提起公诉之后,终于开庭审判以前,采取独任制,实行书面审查为主,辅之以调查询问方法。在审查确认过程中,法官得亲自听取被告人的有罪陈述,并征询被告人是否同意适用简化审理程序的意见。

通过借鉴国外的起诉认否程序,再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笔者认为审查的内容有:(1)确定“被告人对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无异议”。这里的“基本犯罪事实”范围包括,首先所谓的“基本犯罪事实”,应是指被指控犯罪的案件行为事实。如有无实施指控的犯罪行为事实,司法机关能够根据这些事实做出构成犯罪或者不构成犯罪的实体评价。被告人能够承认被指控的犯罪事实。此外在被指控犯有数罪的情况下,如系犯有异种数罪的情况下,被告人对有的指控无异议,对有的指控有异议,则对无异议的指控,可以适用简化审。在犯有同种数罪的情况下,只要被告人对绝大部分指控没有异议的,就可以认定为对“基本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并可以就没有异议的部分适用简化审。(2)认定“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被告人是否自愿认罪,因此审查的重点有:首先自愿认罪是否为被告人真实、自愿的意志表示:一是审查是否在外因诱导下的违心认罪。二是审查是否存在对法律的误解而做的认罪。三是审查是否是被施以肉体或者精神折磨,在意志受压迫之下形成的认罪。四是审查庭前认罪供述是否稳定;其次,被告人是否建立在充分理解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认罪,应该是建立在能正确理解检察机关指控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后果后作出的;其三,被告人认罪应该是指被告人在对指控基本事实无异议的基础上,愿意接受裁判并愿意承担责任。认罪不是定罪,更不是自我定罪,被告人并没有自我定罪的权利和义务,自我定罪也不具有法律上的意义。因此,认罪可告知被告人是指行为人承认实施相关的行为。刑诉法同时还应规定,经此程序确认的“被告人认罪案件”可据此认定被告人有罪,在庭审中被告人或其辩护人若无相反事实或可据为抗辩的法律理由,不得随意撤销这种自愿认罪。

四、可设立在庭前逐步进行证据交换程序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辩护方自行收集调查证据的权利受到制度规定与自身条件的较大限制,在实践中,辩护人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查阅案卷的权利的实现均会遭遇一定阻碍。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出是否放弃经由普通程序审理的权利,自愿认罪并接受普通程序简化审,显然是有违司法公正的。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不了解控方掌握的证据的情况下,即使做出认罪决定,同意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也很容易出于侥幸心理在庭审时突然变卦,导致控方与审判机关措手不及。由此可见,设立该证据交换程序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该程序的建立对法官来说可以进一步发挥程序分流的作用,同时对于控辩双方的基本观点、证据的连贯及稳定程度、有无不适宜运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情况应进行全面了解;从被告方来讲,在了解控方掌握的证据之后,就有可能放弃一些侥幸心理,自觉认罪伏法;对控方来说,可以根据辩方的证据,改正某些不适当,甚至是错误的指控。换个视角看,在证据交换程序中,控辩双方的权利、义务应是对等的,故交换的程度也应相等,双方不能设下“埋伏”,以便在庭上搞“突然袭击”。当然从现实可行的立场出发,此项程序在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等法律文书后,对于被告人同意采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控辩一方或双方应于案件受理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举行庭前证据交换的请求或建议,人民法院应将证据交换时间定于庭审五日前,并应当告知公诉机关、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公诉机关和辩护律师接到通知后,应当做好参加证据交换准备。法官主持控辩双方将拟在法庭上出示的全部证据实行双向的证据交换。书记员将控辩双方提供的全部证据制作成“刑事证据庭前交换笔录”交给辩护人和公诉人;辩护人再将该“笔录”在会见时交给被告人,被告人和辩护人对该“笔录”应做出无异议和有异议的签字;最后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应将签署意见的“笔录”交回法院。庭前证据交换结束后,由书记员制作《证据交换报告单》,并交控辩双方核对。该报告单应当详细列明控辩双方存有争议的证据和双方无争议的证据清单。对于该“笔录”中控辩双方无异议的证据,庭审中将不再重新宣读或出示。这里应说明的一点是,庭前证据交换仅解决双方对对方知悉权即可,质证仍应放在庭审中进行。

由于《意见》没有详细列明简化的程度,这就需要法官结合具体案件具体情况来具体控制审理的时机和进度。目前各地在用普通程序简化审案件时做法不一,不易把握好去繁就简的“度”。因此笔者根据《意见》的规定,认为庭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简化:

第一,简化审理被告人基本情况。由于起诉书已对被告人的情况有详细说明,因此审判长在讯问被告人“何时收到本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被告人对起诉书所载明的本人的基本情况和所采取的强制措施是否属实?”,当被告人在回答属实后,就不用再详查被告人的基本情况。

第二,简化审理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由于庭审前送达的《权利告知书》已详细列出被告人所享有的权利,故在审判长讯问完被告人何时收到起诉书副本后,紧接着讯问被告人是否收到本院送达的《告知书》,对告知的刑事诉讼权利是否清楚,是否申请回避,是否委托辩护人等即可。

第三,简化审理法庭辩论。笔者认为,庭审中的法庭辩论阶段的简化审理应当重点把握:对于有争议的事实和证据上进行重点辩论。对已经确认无争议的事实,审判长应指示、引导控辩双方将辩论的焦点放在对被告人应认定的罪名,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情节上。控辩双方可不必对事实进行综述,也不必详细对犯罪构成和法律适用进行论证。

从现行的立法看,简化审理仍没有脱离普通程序的范畴。因此,笔者对“简化审”提出的构想是在不改变现有的诉讼法结构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但从普通程序简化审发展的角度看,在普通程序简化审的立法规定及相关配套措施完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后应在立法上取得突破,即把普通程序简化审从普通程序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立一种简易速决程序。

参考文献:

篇5: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思考探讨

一、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应如何简化庭审操作

实行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庭审操作中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

简化:

1、在宣布开庭以后,由书记员向审判长报告被告人身份、前科劣迹、强制措施日期等情况,此后审判长直接让被告人行使申请回避权。

2、法庭调查阶段,对被告人认罪的事实,可以不要求被告人对认罪的事实作陈述,公诉人也可以不发问,对被告人认罪的事实可以集中举证、质证、认证。

3、法庭辩论,公诉人可以直接提出对被告人应认定的罪名和量刑意见,对辩护人提出的不影响定罪量刑的意见,公诉人可以不作答复。

4、庭审小结,可以对没有异议的内容不再详细说明。

二、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是否属创制的新程序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二种,首先普通程序简化审不是简易程序,整个审理过程是由控、辩、审三方共同参与,是在普通程序的基础上追求简易程序的审判效率,仅是对原来普通程序的审理方式规定可以的部分进行简化,仍然属于普通程序,因而其依照《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具体程序不能任意省略,必须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规定的庭审程序进行审理,不能因简化审理而忽视了被告人的申请回避、获得辩护、辩解、陈述、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上诉等权利。所以普通程序简化审前提条件,即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被告人认罪或对指控的犯罪事实不持异议的刑事普通程序案件;以下情形不宜适用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

1、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盲、聋、哑人犯罪的案件和精神病人(含限制行为能力人)犯罪的案件;

2、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不宜适用的;

3、时翻时供且原因不清楚的。

三、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由谁提起

还需特别提出的是,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体会较深的是需要检察院实质意义上的配合,普通程序简化审理方式由谁提起,现在有二种观点,一种是由检察院提起,然后经被告人同意,最后由人民法院决定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理由是这样更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及无罪推定原则、疑罪从无原则。另一种是由人民法院的审理法官提起,理由是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只是普通程序的一种审理方式,仍然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审理,如有检察院提起,就会误认为是一种新的程序,这样于法无据。本人倾向第二种观点。这样可以由法官掌握主动权,触犯数罪的,可以就被告人认罪的罪名进行简化审理;多起犯罪的,可以就被告人认罪的部分进行简化审理,这样更利于提高审判效率。

四、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应如何确保案件质量

案件质量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线,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仍应追求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强化庭前准备。公诉机关应将影响定罪量刑的证据全部复印移送法院,起诉书应详尽叙述指控事实,如此可让法官审查是否符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等普通程序简化审的前提条件,还可以让被告人确切了解指控事实。送达起诉书时,送达人员交待被告人相关权利的同时,应一并告知本案采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意见,讯问被告人是否认罪,告知认定罪名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幅度,确保被告人知道如不对指控提出异议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最后讯问是否同意简化审,并制作笔录,只有被告人同意的才能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

2、庭审中发现有不适宜适用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的情形,如:被告人否定犯罪事实,不再认罪;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被告人当庭表示不同意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等情形,为了充分保障被告人的诉权,应当及时恢复适用的普通程序,由此保证案件的质量。

3、应设立庭前证据交换。因为现在的起诉书内容过于简单,大部分起诉书连证据目录都不具备,移送法院的复印件材料中证据目录不能列举主要证据的实质性内容,况且被告人也见不到起诉书所附的证据复印件。因此,在普通程序简化审中应实行证据交换,使辩方尽量掌握充分的证据,保障被告人作出理智的选择。因此检察院应客观、全面、公正地提供的证明被告人有罪、罪重、罪轻的证据,便于审理法官审查后决定是否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笔者为此建议检察院今后在起诉书上应列举主要证据目录,并用高度概括的方式表述主要证据所证明的实质性内容附在其后。

五、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不仅局限于开庭审理

篇6:普通刑事案件

颁布机构:最高人民法院 2009-10-12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一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刑事判决书样式和一审未成年人刑事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判决书样式 的通知

法办发〔2009〕25号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军事法院、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各海事法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法院:

根据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工作实际的需要,现将一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刑事判决书样式和一审未成年人刑事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判决书样式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2001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一审未成人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刑事判决书等4份补充样式的通知》(法办发〔2001〕1号)中的法院刑事诉讼文书补充样式2,即一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刑事判决书样式,不再执行。

×××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网址:http://-1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 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

被告人×××辩称„„(概述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供述、辩解、自行辩护的意见和有关证据)。法定代理人××ׄ„(概述对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犯罪的意见、提供的有关证据)。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是„„(概述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和有关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向法庭提交了被告人×××的情况调查报告。

经审理查明,„„(首先写明经庭审查明的事实;其次写明经举证、质证定案的证据及其来源;最后对控辩双方有异议的事实、证据进行分析、认证)。

在审理过程中,法庭了解到„„(概述被告人×××的情况调查报告中与其量刑密切相关的内容)。控辩双方对被告人×××的情况调查报告表述了以下意见:„„。(如果可能判处被告人非监禁刑罚的,概述所具备的监护、帮教条件等情况)。

本院认为,„„(根据查证属实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论证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是否成立,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的什么罪,应否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或者从重处罚。对于控、辩双方关于适用法律方面的意见,应当有分析地表示是否予以采纳,并阐明理由。对于认定未成年被告人构成犯罪的,应当结合查明的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长经历,剖析未成年被告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依照„„(写明判决的法律根据)的规定,判决如下:

网址:http://-3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 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份。

审判长×××

人民陪审员×××

人民陪审员×××

××××年××月××日

(院印)

本件与原件核对无异

书记员×××

样式的说明

一、本样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及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践的需要制定,供第一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使用。

网址:http://-5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 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

控的犯罪时不满十四周岁”、“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和“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同时用括号注明“推定”。

属于第二款规定的“相关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但是无法准确查明被告人具体出生日期”的,首部应当直接写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周岁”。

(3)文化程度。应当表述实际就学状况。如,可以表述为“小学二年级文化,辍学”或者“初中一年级学生”等。

(4)工作单位、学校、住址。应当写查明的工作单位、学校和住址。户籍所在地和住址一致的,可以不写住址。在户籍所在地以外地方犯罪的,应当写明其被采取强制措施前的住址或者经常居住地。

属于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情形的,可以不写。

(5)所受强制措施的情况。表述为“因涉嫌犯××罪于××××年××月××日被刑事拘留、逮捕(或者被采取其他强制措施)”。

(6)首部应当写明以前是否有因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情形。

2、法定代理人

网址:http://-7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 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

对于人民法院自行调查未成年被告人情况的,可直接在判决书“经审理查明”事实证据之后,表述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规定,本院经自行调查了解到„„”。

(2)事实部分要注意写明有关未成年被告人年龄证据情况;控辩双方对年龄及证据的意见;对控辩双方有异议的年龄、证据要进行分析、认证。

六、理由

注意写明有关认定或者推定未成年被告人实施犯罪时年龄的理由。

对于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对被告人的年龄适用推定的,在“本院认为”部分可以表述为:“鉴于通过法庭调查确实无法查明被告人的出生年、月、日,本院根据掌握的现有证据材料,依法推定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十四周岁(或者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或者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

七、对隐私案件的未成年被害人,为保护被害人的名誉,在裁判文书中应当只写姓、不写名,表述为“张某”、“王某某”。

隐私案件的未成年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则应当在首部“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部分表述其真实姓名。

对于未成年刑事案件的证人,应当写明其真实姓名。

网址:http://-9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 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

×××人民检察院以×××检×诉〔××××〕××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犯××罪,于××××年××月××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于××××年××月××日立案,并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实行独任审判。因本案被告人系未成年人(或者因本案涉及未成年被告人),依法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人民检察院检察员×××、)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或者指定辩护人×××)等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简要概括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内容)。

上述事实,被告人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并有物证××、书证××、证人×××的证言、被害人×××的陈述、××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的勘验、检查笔录和××鉴定结论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本院了解到„„(简要概述被告人×××的情况调查报告中与量刑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果可能判处被告人非监禁刑罚的,概述所具备的监护、帮教条件等情况)。

本院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具体)已构成××罪。(对控辩双方适用法律方面的争议采纳或者不予采纳的理由;依法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理由。)结合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长经历,剖析未成年被网址:http://-11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 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

况调查报告”内容及“剖析未成年被告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等部分内容。

二、括号“()”部分的内容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应写明的内容,没有相应事项的,不需要写明。

三、第一审未成年人刑事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判决书,可以参阅第一审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判决书样式及其说明制作。

上一篇:家长课堂:家庭性教育的4个窍门下一篇:公文格式及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