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作文

2024-04-13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作文(精选6篇)

篇1: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作文

文章标题: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经济

环境保护是我国重要的基本国策之一。由于我国环保工作起步较晚,宣传不到位,对环保认识有待提高。近年随着环境污染影响形势恶化,事故不断发生,引起全世界民众关注,环保意识在增强,环保措施在硬化,环保工作已从污染治理发展到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此从环保基本情况、基本

政策、生态经济等方面介绍些基本知识。

一、认清环境现状,增强保护意识

保护环境能在全世界形成共识,是因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确实存在严重的危机,危及到人类的生存繁衍的大问题。尤以震惊世界的8大污染公害事件,更能说明污染的危害性。当代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淡水资源匮乏,水体污染突出。全世界有62个国家将近22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3处于缺水状态。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000多吨,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贫富不均,华北、西北的一些地区缺水严重。同时,我国主要河流普遍污染,其中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并于97年汛期出现黄河断流,长达226天,720km。主要淡水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并具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我省淮北地区较为典型。可以形容为水多、水少、水脏,水不均。一条条大河视为地球的血管,河流的污染可以喻为地球得了“白血病”。

2、温室效应地球变暖。气候变暖的原因多数科学家认为是人为活动造成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加所至。气候变暖带来的后果是旱涝加剧,公害频发,物种减少,疾病增加,海平面上长。97年7月24日北京最高气温达42.2℃,创百年历史记录。地球变暖喻为“地球在发烧”。

3、酸雨现象。由于人类向空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使雨水变酸。当降水PH值低于5.6时称为酸雨。它可使土地、湖泊变酸,水生物减少甚至死亡,腐蚀金属和建材,危害作物和森林,损害人体健康。我国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全国每年造成经济损失1000多亿。酸雨现象可以说是“地球在流泪”。

4、森林湿地生态功能退化。森林称之为地球之肺,湿地称之为地球之肾。从世界看现有森林只有20世纪中叶的50,人均森林面积为工业革命开始的1/80。我国近期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但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仍呈下降趋势,人均蓄积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1/7,林种第一,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全世界湿地200万平方公里,中国约26万平方公里,总的趋势面积在缩小,功能在弱化。

5、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全世界约有9亿人生活在干旱地带,直接接受到沙漠化的威胁,每年有708万公倾耕地消失,600万公倾土地变成沙漠。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继续以每年264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6、土壤酸化盐渍化,面源污染严重。由于耕地过分开发,化肥、农药过多使用及各种废料到处抛弃,在对土地构成不可逆转的污染。面源污染尤以我国为重,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

7、生物种类减少。由于环境的恶化,世界上每天至少有100余种动植物从地球上消失,物种灭绝将使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食物链将严重受到损害,地球物种面临第六次大灭绝。

8、海洋过渡开发和污染。由于过渡捕捞,海洋的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速度减少,人类向海洋倾泻越来越多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其中的重金属、有机磷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又通过鱼类转移到人类身上,损害人类健康。1999年我国近海岸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已达46以上,其中污染最严重的东海海区,劣四类海水比例高达53。

9、资源浪费现象普遍。资源的价值在于他们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传统的经济快速增长依赖于资源的消耗,粗放经营和掠夺式开发都造成资源快速消耗,掠夺式开采和粗放经营称之为“端祖宗碗,吃子孙饭”。

10、臭氧层破坏。由于工业废气和氯氟烃的排放,严重破坏了大气臭氧层,形成了极地臭氧层空洞,称之为“肺穿孔”病。平流层中的臭氧已经损耗了将近1/10。臭氧每减少1,皮肤接受到的紫外线就增加2,皮肤癌的患病率就增加4。

环境问题举世关注,这是当代环境特点的决定的。一是从区域环境问题扩展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其影响危及全人类的安全,问题的形成与全人类的活动有关,问题的解决也是全球的。二是从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扩展到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现在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都市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水体污染、森林破坏、草场破坏、水土流失和占有耕地等现象,也是在发展中国家急

速发展。三是个别环境问题扩展到全面环境问题,全球气温变暖,打破了生态平衡;臭氧层破坏,引起全人类忧虑;酸雨问题越过国界,称为“空中死神”;危险废物在全球转移,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二、三十年艰苦奋斗,环保成效明显

二十世纪中叶不断发生的世界公害,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吁呼各国政府和人类共同努力,维护和改善环境,造福于人民。中国在周总理重视下派团出席会议,并于73年8月5日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第一次承认中国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拉开了中国环保事业的序幕,30年来我国环保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和举世瞩目的成绩。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健全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为环保工作专门出台法律八个,条例若干个。它们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在《土地法》、《矿产资源保护法》、《森林法》、《水法》等法律中都有资源保护的内容,在97年修改的新《刑法》中专门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二)与时俱进地确立了环保工作方针。

第一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确定“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于民”环保工作“三十二”字方针;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简称为三项建设“三同步”和“三统一”。这一方针从战略上为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环保发展道路,这一方针的核心是“协调发展”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完全一致。

(三)“三大政策”奠定了环保立法管理基本准则。

1、“预防为主”政策。这是吸收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制定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沉重,不但污染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治理费用更多,时间更长,因此是不可取的。后来将其完善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一正确环保理念。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这是借鉴70年代西方国家“污染者负担”做法提出来的,将这一政策精神拓展到自然环境和资源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总体意思要求“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强调必须发挥政府职能,对排污者加强管理,才能推动环境管理工作。由此实行了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

(四)八项制度建立了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八项制度在有关环保法律中确认,因此即是制度,也是法规,具有强制性。具体制度是:

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②“三同时”制度、③排污收费制度、④排污申报与许可证制度、⑤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⑥限期治理制度、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五)“九七”达标,彻底整治了企业污染严重现象。

199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控双达标”的目标要求,重点整治“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水污染和“两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大气污染,对15种浪费资源、污染严重小企业实行关停和取缔,97年12月31日,国家环保局对淮河流域1556家重点达标排放情况采取了名为“零点行动”的执法检查,取得了淮河污染治理的重大进展,当年底全国关停67000家“十五小”企业。

(六)探索科学发展观,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

1987年受38届联大委托,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带领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的成员,在全世界调研,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得到全世界认可,其含义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中国也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996年全国环保会议提出了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把生态建设纳入环保工作重中之重,安徽省随之提出建设生态省目标。出台了《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确定建设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

(七)国务院发部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主要精神和新的政策要求。

《决定》结合我国环境现状,明确了未来环境保护的目标。国家从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社会需求与经济承受能力相一致,坚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与改善环境质量的长期性相统一,提出了未来15年环境目标:到2010年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这是一个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水平相协调的目标,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目标,也是一个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决定》科学阐述了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这些关系反映在指导思想上,体现在基本原则中。指导思想中强调: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切实改善“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原则中要求:协调发展,互惠共赢,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决定》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单列一章,从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等3个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决定》将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将环境准入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方向,是保护科学发展的有力武器。

《决定》从下决心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出发,确定了七项重点任务: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这七项重点任务从整体上相互关联,必须全面推进;从阶段看必须重点突破,集中力量克难攻坚,尽快尽早解决环境问题。七项任务有五项是污染防治问题,因此也是重中之重,污染防治又把饮用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决定》重申了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重点查处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污、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违法开发造成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坚决纠正“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问题。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

《决定》从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入手,制定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一是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严格执行环境监管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管理体制;二是依靠科技进步,运用市场机制,完善环保投入机制;三是健全社会监督,加强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四是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五是落实政府保护环境领导责任制,完善科学评价发展的考核办法;六是加强宣传教育,健全协调机制,扩大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

《决定》是个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提出了新时期环境保护的新思路、新任务、新目标、内容丰富,特色明显,尤其是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

三、树立生态意识,发展循环经济

1、什么是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

生态经济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危机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经济。生态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既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平衡模式,而是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承受的基础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有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

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经济运行模式,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过程,从而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

2、什么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无公害食品是指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过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

绿色食品是农业部门推广的认证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添加剂等。

有机食品是指采用一种有机耕作和加工方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有机食品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原料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通过有机食品的认证机构认证,并使用有机食品标志。

3、生态省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

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经过全省人民近20年的努力,全省经济增长方式较变取得显著成效,资源合理利用率显著提高,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显著增强,基本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使我省成为人民生态富裕、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社会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省份。

生态省建设的基本步骤:

起步阶段(2003—2007年):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初步建立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生态经济的服务网络和科技支撑体系。形成若干优势明显的生态产业,推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产品。树立生态立省的理念,培育生态文化,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建立完善政策法规,形成生态省建设良性决策机制,为全面开展生态省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面建设阶段(2008年—2015年):生态省建设走健康轨道。树立以绿色资源,生态产业群、生态城镇群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安徽品牌。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环境进一步均衡发展,基本建成协调发展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的利用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舒适优美的城乡生态环境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保障有力的决策、管理、科技支撑五大生态建设体系框架。建成一批重大生态经济建设工程,并逐步产生较好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态质量明显提高,社会福利和公益设施基本完善。

提高完善阶段(2016—202年):生态省建设主要目标实现。全面形成以生态经济为标志、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生态强省形象,五大体系建设趋于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全国前列,全省生态文化氛围已经形成,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普遍较高,政府生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基本建立。全省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全面形成小康社会。

生态省建设规划为淮北与沿淮平原生态区、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皖西山地生态区、江淮平原生态区、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五大区域。主要任务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稳定可靠的保障支撑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五大体系,发展生态工业工程、生态农业工程、生态林业工程、生态旅游工程、生态水系工程、清洁能源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生态家园工程、生态文化工程、能力保障十大工程,实施八大措施。

4、生态示范村,生态示范户建设的内涵

生态示范村是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建立的村级范围内的复合生态系统。主要是以治理“脏、乱、差”,建设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农业模式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生态示范户是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庭院经济、就是推进农民增户经济,减少化肥、农药污染,提高农户经济效益。当前生态示范户建设内容是:“一池三改”,即以沼气池与改圈、改厕和改厨为一基本项目单元进行同步建设,有条件地方还可以引导农户与改水,发展太阳能结合起来。

5、生态经济的主要模式

农村生态经济是以不断提高太阳能转化为生态物的效率和氮资源转化为高蛋白的效率,加强能源和物流在生态系统中的再循环过程,从而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生和利用、环境和生态保护、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效果。总结各地发展生态经济的经验,发展生态经济主要有以下模式。

⑴生态规模化模式。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如粮食基地、油料基地,林果基地、蔬菜基地,畜禽水产品基地,规模经营,形成批量。

⑵生态整治模式。对低产田,低洼地丘岗地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形成路渠配套,灌溉方便,旱涝保收。

⑶生态改善模式。开展退耕还林,四旁植树,在田地、路边、渠堤、沟坡合理栽植树木,做到林水田结合,乔灌草结合,落叶与常青结合,用材林、经济林、薪碳林结合,建成农林成网化,沟渠林带化,道路林阴化,村庄园林化,多树种生态防护林体系,改善小气候,实现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⑷生态养殖模式。充分利用饲草、饲料资源,大力发展畜禽、水产养殖业。形成饲草、饲料喂家畜家禽,畜禽粪便制作沼气,沼液养鱼,沼渣还田的生态良性循环。

⑸生态种植模式。一是实行林、果、粮、药、菜的立体种植模式,在纵向空间阳光的最大程度利用,提高效益。二是实行套种复种,充分利用作物的季节性差异达到能源和土地使用最大化。

⑹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在农村规划建设上推广一庭两院生态结构住宅,前院饲养家禽、家禽,发展沼气,后院住宅种花种草,栽植果树,充分利用宅院的光、热、水、气、土地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不仅净化、美化、香化环境,而且增加经济收入。

⑺循环经济模式。目前在农村一家一户可以操作的循环经济模式“饲料(粮食)→畜禽→沼气池→鱼”和“饲料(粮食)→畜禽→沼气→果(粮食)”模式。

四、执行环保政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任何新上建设项目和规划,都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项目建设分级管理的规定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后方能建设。

2、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要求,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正式生产前必须经过验收合格方可生产。

3、按时缴纳排污费。排污费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强制排污单位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环境污染损失或危害承担的经济责任,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依法向排污单位强制收取的费用。排污费是按谁污染谁补偿的原则确定的,因此是补偿性收,排污者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赔偿污染损害的责任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4、严禁新上国家明令禁止的建设项目。国家明令禁止新上“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同时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落后生产工艺的项目不予审批。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经济》来源于,欢迎阅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经济。

篇2: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作文

201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各股、室、队: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 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规划和实施“六五”普法的起步年。Xx县环境保护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展这个主题和扎实开展“环保服务年”活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实施为着力点,按照“三个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切实做好“六五”环保普法起步工作,加大普法依法治理力度,为实现我县环保事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切实做好“六五”环境保护普法规划工作

(一)在对“五五”环保普法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十二五”期间我县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论证和编制“六五”普法规划,实施“六五”普法工作。

(二)做好 “六五”我县环保普法骨干培训和普法资料的收集工作,为搞好“六五”普法工作提供必须的人员支持和资料保证。

(三)认真执行xx规定、并健全和完善我局普法依法治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行政监督效能,保证行政追究制度落到实处,保障“六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

二、深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一)要在组织开展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工

作中,十分重视做好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工

作。

(二)要把组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与大

力推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

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主题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

对机关干部、职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对象的环保

法制宣传教育,并以此促进我县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为我县环保工

作有序推进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要围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三项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对社会和群

众普遍关注的环境保护热点难点问题和关系民生的突出

环境问题,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

法表达利益诉求、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四)要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作为我局职工学习培训的主要内容,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并付诸实施,努力提

高全局职工依法履职、依法行政能力。

三、加强环境执法,严格依法治理

(一)坚持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严格规范行

政处罚,认真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深入开

展依法治理,促进环境保护依法治理工作创新发展,进一

步提高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水平。

(二)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

管,特别要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重点减

排项目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及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

题,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三)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日常监管,尤其要加大煤

矿和煤化工企业违法排污的查处力度,加大对破坏生态环

境,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

例》和《建 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违反限

期治理制度、擅自停运或闲置污染治理设施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认真做好后督察工作,对挂牌督办的企业以及

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和严重违法企业进行后督查。

(五)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完善联合环境执法机制和

重点案件移送机制,形成各有关部门协调统一的环境执法

监管合力,增强环境执法监管力度。

(六)加强“12369”环保举报热线建设,加强对群众

关心的重点、热点环境问题和群众投诉环境纠纷“案件”的查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四、加强领导、推进环境行政执法监督

(一)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单位领导要率

先垂范,带头学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障依法履行职责,全面做好

干部职工普法工作。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入我局目

标考核内容,与其他业务工作一道进行安排、督促和考评。

(二)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健

全和完善行政执法监督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环保部门普

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认真履行我局对社会作出的公开承诺,搞好政

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定期向社会公布环

保部门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开展的情况,增强工作透明

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

(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环境监督执

法为主线,全面落实和完成普法依法治理各项目标任

务,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

二O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普法治理工作要点

二O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印发

共印12份

篇3:依法保护供电环境任重道远

事件发生后, 在当地产生恶劣影响。柯坦供电所负责人随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并及时向当地派出所报案。8月19日, 柯坦派出所对李某作出了行政治安拘留3日的处罚决定, 维护了电力职工的正当权益, 净化了当地的供电环境。

类似的事件在庐江县已不是第一次发生。就在前不久, 该县泥河镇供电所一员工在一用户长期拒交电费、白天联系家中无人的情况下, 不得不改变工作方法, 夜间上门宣传收费政策, 要求该用户正常交纳电费, 最后招致该用户家人的追打, 慌忙逃跑中将自己的摩托车丢下。第二天该用户告知电工摩托车不见了。目前此案正在审理之中。与庐江县仅隔40 km的肥西县青阳村在2007年年初还上演过一起村民集体围攻催费人员及干警的闹剧。

庐江县龙桥镇吕栈队村民集体拒交电费事件性质尤显恶劣。庐江供电公司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建设原缺口35 k V变电站时, 经政府同意划拨建设土地, 后因当时用地界限不明确, 造成吕栈队长期与实际用地的供电企业发生纠纷, 用电拒交电费。庐江供电公司多次对吕栈队村民做工作, 但该队以“缺口变电站占地补偿”为由, 拒不交纳电费, 聚众围堵进村管理的供电员工, 工作人员催收电费每每无功而返, 甚至被围攻殴打, 用电秩序一度十分混乱, 对全县正常的用电秩序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最后, 在庐江县委、县政府支持下, 从政府办、供电公司、国土局、司法局、教育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政府法制办、龙桥镇镇政府等有关部门抽调40多人组成工作班子, 分成宣传教育组、政策法规研究服务组、依法调查处理组和稳控组, 进驻该村时间达2个多月, 采取了舆论、行政、法律、教育等综合措施, 供电工作人员深入村民家中, 发宣传单、送通知书, 说道理、讲政策,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最终, 吕栈队104户村民于2007年11月28日将所欠电费集中上缴到龙桥供电所, 并逐一签订了《供用电合同》, 接受同网同价电价政策的管理。

不仅是电费问题, 电网建设也承受巨大的压力。电网建设受阻, 延误建设工期, 是供电企业最头痛、最常见的事。庐江县城北变电站建设之时, 当地一些人认为供电企业是“唐僧肉”, 少数群众不顾国家利益, 借征地之机发难, 在已批线路走廊下抢种蔬菜、树苗等以达到补赔的目的, 有的以工程项目污染环境、破坏风水、影响安全、出行不便等为由, 漫天要价, 无理取闹, 达不到目的就阻挠施工, 甚至出手打人, 直致该变电站在选址中不断改变线路, 致使供电企业难于承受。最终在政府介入的情况下, 不得不将变电站原初设计的城南地址移至城北区域, 电网规划重新修订调整, 建设工期一拖再拖。

近年来, 电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电力建设与运营的法制环境并不令人满意, 供电工作遭受暴力化侵害的事件增加, 致使农电管理、电网建设等陷入到服务容易工作难的境地, 动辄遭到村民的围攻, 工作人员甚至进不了村, 村民堵在供电公司的门口, 到机关静坐、破坏办公设施, 甚至殴打供电员工, 电力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国有资产流失越来越多。

自电力体制改革以后, 供电企业不再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而我国目前的电力法制建设还比较滞后, 特别是立法与电力事业快速发展的现状还不相适应, 法律法规中的某些条款与变化中的新情况不相符。供电企业只有依靠各级政府做工作, 努力化解矛盾;供电工作人员保持最大的克制和忍让态度, 有理有利有节来处理类似问题。政府的电力执法职能是由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承担, 由于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管理的行业较多, 加上人员紧张, 且电力执法点多、面广、分散, 靠几个人执法是鞭长莫及, 心有余而力不足, 致使执法难以到位, 从而造成了执法上的“真空”。

篇4:依法保护我国环境的几点探讨

环境污染,指的是人们向大自然排放的有害物质超过了它的自净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危害的行为和现象。环境的问题不是单一的问题,也不是单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的全球性的问题,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他们奉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结果被现实狠狠地扇了一巴掌,因此,我们在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候,应该把保护环境作为前提,千万不能先污染,再花费大量资金来进行治理。在治理环境的时候,首先应该先找出污染的根源,我国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粗放发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很多环境污染的根源是由于人们的目光短浅造成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有些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或者在某些地方生存的人口,远远超过了当地环境的承载量。环境长期处在超负荷运转之下,怎么能获得良性发展呢?更有甚者,为了建造厂房或者居民区,不惜砍伐森林,占用耕地,眼看着良田被泥沙所代替,砍伐树木后刮起了沙尘暴,从而不得不为自己的目光短浅付出自己应有的代价。

其次,法律意识淡薄,立法执法存在弊端。

很多人的法律意识不够,并没有意识到污染和破坏环境其实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另外,国家在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关于环境污染和治理的法律法规至今还不算特别健全,造成了执法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没有准确的法律依据和准绳,另外,很多执法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执法不严,没有做到有错必纠,执法部门的宽松和纵容加上惩罚力度不够的问题,也让污染环境的行为屡禁不止,有恃无恐。

第三,人们环保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人们致力于提高自己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并未重视到保护环境意义有多大,有些人一些不经意的行为,实际上就对脆弱的环境造成了危害,比如,随地乱扔垃圾,随手攀折小树等。尤其是在旅游的过程中,国人的丑态暴露无遗,动辄就把垃圾随地乱扔,并在文物古迹上乱写乱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和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但是也和国家和社会的宣传力度不够是分不开的,人们置身在一个危机四起的环境里,却意识不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是非常可怕的,也是造成环境日趋恶化的帮凶。

既然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原因有这么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治理好环境,争取让我们的环境不再进一步恶化呢?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结合,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共同作为,立争让环境得到改善和净化,对于政府而言,主要是增加立法、执法和监督的作用,并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让环境保护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项目。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首先,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让环境保护有法可依。

任何政府行为的实行都要有法可依,环境保护也不例外,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立法,一个是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否则,制定的法律法规就起不到应有的法律效果。其次,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立法应该从细从严,对不同的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有为其准备的法律准绳,让执法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法可依,给他们提供切实可依的法律依据,让执法部门能够不用盲目地执法,以免执法从宽或者从严的情况发生。

其次,依法办事,执法从严,对污染环境的行为绝不姑息。

有些企业和个人,正是因为抱着侥幸的心理,因为有某些执法部门的包庇和纵容才会有恃无恐,所以,执法的单位应该有法必依,绝不能私自对这些违法的企业放绿灯。要知道,立法是为执法服务的,有了法律法规做背后依据和支撑,执法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就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对于污染环境的行为绝不姑息和纵容,对一些违犯了环境的部门和企业,该取缔的取缔,该治理的治理,该罚款的罚款,绝不能姑息养奸,否则,就成了污染环境的帮凶。

第三、赏罚分明,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政府在环境污染的过程不但要起到防止污染的功能,更要起到对污染后的环境进行依法治理的功能,对已经污染的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在环境保护的工作中,纵然需要全民加入,但是一些严重的污染等仍然需要政府的公共投入才能起到效果。政府除了自身进行投入之外,还要鼓励企业把资金方向倾向于环境治理的工作中,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予以取缔或者定期停产的处罚措施,对于故意污染环境的企业,要处以相应的罚金来引起他们的警醒。而对于污染治理措施比较好的企业,政府则要给予相应的物质鼓励和精神嘉奖,赏罚分明,给全社会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第四、加大宣传,提高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柴静的雾霾调查,引起了人们对雾霾的重视和防治,对世人也是一个警醒。环境保护的危机迫在眉睫,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不能只做观望着,而不参与其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是,有些国人根本认识不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为是离自己很远的事情,也不是个人能够完成的事情,但是,如果人人这么想,今天你破坏一点,明天我污染一点,那么,就算政府投入再多的金钱和精力,都起不到根本的作用。人的行为是靠意识支配的,所以,政府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比如,在社区发放环境保护的小册子,在电视台播放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国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篇5: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作文

2006年以来,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局进一步加强了全市环境法制建设,依法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努力提高环境行政执法水平,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有力促进了我市环境质量的提高。我局依法治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及相关部门的具体部署和指导下,得到了落实和完善。现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把依法治理工作列入重要日程

为了促进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依法治市工作的工作要求,我局把强化环境保护行政法制化建设工作列入环保工作的重要日程,2006 年初结合《贵阳市2006年-2010年依法治市规划》,编制了《贵阳市环保局依法治理五年规划》,并将“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融入贵阳市环保局每年的工作计划,年终纳入局工作目标进行考核。

我局还将各区、市、县环保局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市环保系统行业管理,督促各区、市、县环保局成立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为确保我市依法治理工作在我市环保系统的顺利开展,我局及时根据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和具体要求,做好协调、监督、服务工作。

为保证依法治理日常工作的开展,我局设立了以局长为依法治理第一责任人,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有关处(室)、站(所)及支队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的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另在法规处设立了局依法治理工作办公室。2008年初我局进行了中层干部的轮岗工作,针对人员发生变动的情况,及时做好了交接工作,将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以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为深入推进环保法制建设,切实提高我局依法治理能力与水平,我局主要做好和完善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环境立法工作,提高环境立法质量。围绕全市环保中心工作,遵循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环境立法工作计划,逐步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为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在市人大、市法制办的指导帮助下,2007年针对目前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开展了《贵阳市扬尘污染管理办法》的立法工作。2008年初根据市委市政府治理“两湖一库”,确保饮用水安全的要求,参与制定了《阿哈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牵头开展了《贵阳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办法》的立法工作;结合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将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立法列入计划;根据2008年2月28日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已将《贵阳市水污染防治规定》列为今年需完成的立法任务。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完善行政处罚配套制度。先后制定了《贵阳市环保局行政执法责任制》、《贵阳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涵盖了“执法评议考核”、“执法监督”、“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等内容,使行政处罚程序规范,并易于操作、运行。有力保证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正确有效实施,规范环境保护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秩序,明确执法责任,提高执法水平。

3、根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精神,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我局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及的环境保护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保留14项(其中3项调整为环境管理手段),取消2项。另外,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我局还及时建立了《贵阳市环境保护局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4、按照市人民政府对我市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依据等事项的梳理工作提出的要求,我局及时与省环保局对接,对涉及的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依据进行了认真梳理。根据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我局行政执法种类计有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三大项34小项,执法依据涉及到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共22部,行政执法事项包括警告、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审批、排污许可证审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等行政许可;责令拆除、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决定限期治理等行政管理;排污费征收等行政征收。

5、在我局行政执法依据梳理的基础上,按照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关于报送行政执法职权分解工作情况的通知》提出的要求,我局共分解出有行政执法权的处、队四个,其中政策法规处负责行使行政处罚权71项,污染控制处负责行使行政许可权5项、行政确认权1项,开发建设环境管理处负责行使行政许可权2项、行政确认权1项,贵阳市环境监察支队负责行使行政处罚权1项,行政征收权1项。有行政执法权的管理岗位38个,所有上岗人员均进行过上岗培训,并按照国家规定办理了行政执法证件,所有执法人员均做到了持证上岗。

6、为进一步完善和搞好政务“五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时限公开、办事标准公开,办事结果公开、违示责任公开),我局相继制订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监督管理程序、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监督受理程序等多个配套制度,形成了贵阳市环保局效能建设体系。同时也明确了局各部门的执法内容、职责、范围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2007年根据市政府成立贵阳市政务中心的要求,我局将涉及行政许可的八项工作纳入政务大厅管理,专人负责,统一受理,做好窗口与后台工作的衔接,提高行政审批的时效性和公开性。

7、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规范委托执法。根据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和省环保局黔环发(1999)37号文《关于委托环境监理机构实施现场环境行政处罚决定通知》的规定,我局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委托市环境监察支队对检查排污申报等环境违法行为实施现场处罚。同时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规定,我市环境保护行政处罚中使用统一的常用法律文书12种。委托执法手续已上报市政府法制办备案。

8、根据《贵州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和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局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提高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质量,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我局制定了《贵阳市环保局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并严格按此将《排污许可证发放暂行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报送市政府备案。

9、我局继续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自2006年先后邀请了省、市法制办、省环保局法规处的专家、领导就《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若干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简介》的讲课,全局职工积极参加了培训。2006年底,我局还按照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的要求,组织市环保局系统150余名职工参加了2006年全市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另外,我局还组织购买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构法治政府》(全国普法办公室推荐读本)、《水污染防治法》等书,发给局各处室、支队各科室学习。要求以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契机,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切实加强环境保护行政监督管理,实现新世纪的环保目标。通过上述工作,全局职工切实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起到较好效果。

通过培训、考试合格,我局60余名执法人员均办理了《贵州省行政执法证》,在工作中做到了“持证上岗,文明执法、依法行政”,无不符合执法主体资格的人员参加执法工作。目前,我局正在联系法制办做好换证工作。

10、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每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我市均组织新闻发布会,就上一年的贵阳市环境质量进行公布,保证公民有知情权。我局还结合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在社区、学校中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并联合企业进行普法培训,增强企业、市民的环保法律意识,提高守法自觉性。

三、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

2006年来,我局继续坚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了法律法规赋予的各项法定职责。在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严格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和权责统一。

1、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特别是处于敏感地区污染源的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在做到一般污染源每季巡查一次,重点污染源每月巡查一次的基础上,采取日常巡

查和不定期突击检查相结合措施,增加巡查频次。加强对城市建筑施工,饮食娱乐业,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对达标单位因管理不善或污染防治设施擅自停运的行为,坚决依法从重处罚。结合日常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检查工作,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加大了环保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截至目前,我局共做出60起行政处罚,处罚总金额91.3万元。

2、由于我局严格依法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切实做到“亮证执法,文明执法,取证及时,辩法析理,以理服人”,加上所查获的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故被查处的单位或个人无一对我局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3、强化日常环境监督管理。坚持日常巡查工作。继续围绕我市“南明河三年变清”、清洁能源建设工程、环保专项行动、创建文明城市、为民办实事、整脏治乱等环保重点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日常巡查工作;严厉打击偷排、漏排等各种环保违法行为。尤其加强了在汛期、“两节”、“两会”、党代会期间对重点污染源单位的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确保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加强高等级公路沿线环境监察工作。确保沿线各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不出现冒黑烟现象;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拟定了11家省、市级挂牌督办单位。

4、加强排污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市管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检查各区、县(市)环保局排污许可证发放、年审及发证后监管情况。

5、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我局制定的《关于氰化物系列危险化学剧毒物品处置程序》要求,对我市氰化物系列危险化学剧毒物品的销毁实行严格审批,对危险化学剧毒物品的运送和销毁过程进行全程安全监控,严防危险化学剧毒物品的流失,同时健全规范监督销毁危险化学剧毒物品的档案管理制度。2006年,全市共计安全审批销毁氰化钾4.095公斤,氰化钠12.42公斤,铁氰化钾1公斤,铁氰化钠0.3公斤,亚铁氰化钠0.5公斤。2007年共计审批8家单位20余吨各类废弃危险化学品的转移处置。开展全市闲置和废放射源强制收贮工作,共计完成全市11家单位30枚闲置和废放射源的强制收贮。

6、继续加强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工作,做好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工作。强化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对不符合政策、规划的项目一律不审批其环评文件,对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项目不予审批。2006年我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各区、县(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从各单位汇报和检查资料情况看,各区、市、县环保局近年来加大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执行力度,原则上均能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基本做到依法审批。但也有个别各区、市、县存在违规越权审批的现象,且未完全尽到监管职责。提高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意识,强化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将是我局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7、自2006年至2008年5月共计征收排污费10612.07万元,其中环境监察支队直接征收市管企业排污费2126.9 万元。

8、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2006年至2008年5月共收到人民群众来信、市长专线电话、12369有效投诉电话2473件,各级环保监察部门及时对投诉问题进行现场调查处理,全市环保信访办理回复率为100%。共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68件,办理回复率100%,代表委员满意率100%。

今后,我局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依法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为实施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战略和改善我市环境质量而努力!

二〇〇

篇6: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作文

近几年来,人民法院受理和审判了不少涉及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其中以著作权纠纷案件居多,且审判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法律适用问题也较为突出。一些问题不但在学术界和司法界引发讨论,在社会生活中也常常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由于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立法较早,实难适应对近几年涉及飞速发展的网络业著作权保护的实际要求,一些网络传输权等重大法律问题缺乏规范与定位,而且也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法律规定。这种状况对人民法院依法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出于审判工作的需要,社会和界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愿望,积极呼吁最高人民法院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以弥补相关法律的不足,以应适用法律的急需,并为全国人大网络立法积累经验。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国际交流中,如何因应网络技术发展,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提供切实有力的司法保护,也成为重要的交流内容和共同的研究课题。

这些情况,引起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视。自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开始重点调查北京等地法院审判涉及网络的著作权纠纷案件的情况,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在总结地方人民法院审判经验,参考借鉴国外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实际作法,广泛听取知识产权界专家、学者、行政执法、立法机关以及地方法院法官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起草了审理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稿。后又经多次研究推敲,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11月讨论通过。

本司法解释以民法通则、著作权法以及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为依据,对涉及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审判中需要解决又有把握解决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以解决审判实践的急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司法解释的内容,涉及了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的管辖、作品数字化和网络传播后的著作权归属、侵权行为的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以及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等。现根据该司法解释的规定,就正确审理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谈几个问题,也算是对该司法解释的一些主要内容作一说明。

一、关于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的诉讼管辖问题

根据该司法解释第一条的规定,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仍然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2条、第29条的规定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实施网络侵权行为必须通过计算机设备的特点,司法解释规定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

侵权行为地的界定是确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管辖问题的难点,以往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涉及网络的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问题没有作出具体规定。网络服务与对网络的使用具有无国界性等特点,使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侵权行为地的界定非常复杂。不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中已经多次遇到了这一问题。例如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在审理瑞得(集团)公司诉宜宾市翠屏区东方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过程中,被告以北京市海淀区并非侵权行为地为由提出管辖权异议,一、二审法院以被告实施侵权行为必须接触原告所在地的服务器为由,认定北京市海淀区是侵权行为地,驳回了被告的管辖权异议。对此信息产业界和知识产权界意见纷纷。

本司法解释第一条结合网络的特点对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作出了规定。首先,此类案件的管辖,仍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2条、第29条关于地域管辖的规定,这是确定管辖的一般原则,任何类型的案件都不宜突破;其次,根据实施网络侵权行为必须依靠计算机硬件的特点,对侵权行为地作出规定,即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此外,鉴于网络本身的特点,在网络上经常会遇到难以找到侵权行为人,或行为人的住所地和侵权行为地均在国外等情况,如仅规定上述两点,对保护著作权不利,因此进一步规定: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

二、关于作品的数字化及著作权归属问题

传统作品被数字化,实际是将该作品以数字代码形式固定在磁盘或光盘等有形载体上,改变的只是作品的表现和固定形式,对作品的“独创性”和“可复制性”不产生任何影响。因此,作品的表现形式应当理解为包括数字代码形式。虽然现行法律并未把数字化作品排除在著作权客体之外,但由于数字化问题是网络应用给司法实践带来的重要问题之一,法律又未作出明文、具体的规定,可能会引起理解上的困难和不一致,因而本司法解释第二条对此予以明确。

此外,该条还对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问题作出解释。作品数字化的过程并不产生新作品,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仍归作品的作者享有;数字化作品与传统作品作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也并无区别,故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的著作权的各项权利内容,同样适用于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对网络传输行为的`定性问题。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作品被使用的方式主要体现为现行法律未明确规定的网络传播方式。为此,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增加了向公众传播权(RightofCommunicationtothePublic)的规定,即指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作者享有的以授权将其作品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传播,包括将其作品向公众提供,使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可获得这些作品的专有权利。这两个国际条约的规定,基本代表了国际上对解决该问题的主导意见和办法。国内各界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和争论,目前也已基本趋向于认同网络传播理解为作品的一种使用方式,著作权人享有以该种方式使用、许可他人使用,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王蒙等六作家状告世纪五联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中,就是适用上述条款认定被告构成侵犯六作家著作权的。本司法解释对这些司法实践予以了肯定。

三、关于网络环境下的、摘编问题

著作权法第32条第(2)款关于报刊转载的规定,能否扩大适用于网络环境下,是知识产权法学界曾讨论的热点之一。

一种观点认为,在法律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之前,将著作权法第32条的规定适用于网络环境下,不失为目前情况下一种可行的应急措施,但在适用时,应当明确两点:一是网络上允许转载、摘编作品的范围不得超过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的作品范围(录音、录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被排除在外);二是应当注明作品的出处。理由主要是:首先,目前报刊、网站上的作品被相互转载、摘编的情况普遍存在,著作权人的使用权和获酬权均无法实现,在此情况下应当分阶段地逐步规范网上使用作品的行为,如果简单地绝对禁止,不但社会各界、当事人一时不好适应,面对急剧增加的侵权案件数量,法院也难以承受,实际上并不能有效保障著作权人权利的行使。其次,网络的特点就在于广泛传播信息,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是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但在网络上转载、摘编他人作品前确实存在着难以找到著作权人以取得许可的现实情

况。第三,还应当考虑促进网络产业发展和平衡社会公众和著作权人利益等因素。司法实践部门的同志多数主张采纳此种意见。

另一种观点认为,著作权法第32条是针对报刊转载、摘编所作的规定,不宜将其简单地扩大于网络环境下。理由主要有四点:首先,上述条款关于报刊转载的规定本身就与伯尔尼公约、TRIPS等国际公约、条约相悖。其次,报刊与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媒体是有区别的。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第6条对发行权所作的新规定,发行必须具备作品原件或复制件所有权的转移这一要件,在网络上这一要件无法实现,故在发行问题上,报刊和网络是不同。再次,著作权法第32条在实践中的执行情况并不好,例如许多报社以报刊转载之名义分期刊登小说作品,扰乱了文学艺术作品的正常传播秩序,所以该条款几乎成为报社、杂志社等规避法律的武器。第四,不能因为著作权人取得授权存在困难而忽略对著作权人权利的保护,这种实际困难完全可以通过建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办法解决。版权行政部门的同志等持该种观点。

经过综合考虑目前在网络上使用作品的现状以及平衡社会公众利益等方面的因素,本司法解释采纳了上述第一种意见。该司法解释第3条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但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如对录音、录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进行转载,应当认定为侵权。这是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对目前在网络上使用作品现状和平衡涉及网络各方当事人权益以及社会公众利益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一种选择。将来著作权法如果对此有新的规定应当依照新的法律规定执行。应当指出,所谓已在报刊登载、网络上传播的作品,是指报刊、网络合法使用的作品,原来就是抄袭剽窃、违法使用的作品,当然不在被准许的转载、摘编作品的范围内。

四、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问题

该司法解释第4条至第8条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作出了规定。其主导思想是:尽量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对著作权侵权的过错责任,不使其轻易承担过重的责任,以保护和促进新兴的网络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其行为作出约束,明确其在何种情况下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以促使网络服务提供者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该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

第一,提供连线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因其对网络信息不具备编辑控制能力,对网络信息的合法性没有监控义务,因此对他人在网络上实施的侵权行为没有主观过错,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的规定,不必承担法律责任,侵权的法律责任应由行为人本人承担。由于上述观点在国内外均无争议,故在本司法解释中未再作规定。

第二,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通过网络参与实施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或通过网络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30条的规定,属于共同侵权,应当与直接实施侵权行为的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由于对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的编辑控制能力,因此在明知侵权发生或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后,负有采取移除侵权内容等措施停止侵权内容继续传播的义务。网络服务提供者违反上述义务的,主观上负有过错,客观上实施了不作为的侵权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30条的规定,与行为人构成共同侵权,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著作权人要求其提供侵权人网络注册资料的情况下,负有提供该注册资料的协助义务。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的,违反了上述义务,主观上负有过错,客观上实施了不作为的侵权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的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第五,著作权人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警告或索要注册资料请求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要件,必须提供三类资料:一是著作权人的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法人执照、营业执照等有效身份证件;二是著作权权属证明,包括有关著作权登记证书、创作手稿等;三是侵权情况证明,包括被控侵权信息的内容、所在位置等。只要符合上述形式要件,就应当视为著作权人已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或索要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反之,如果不符合上述形式要件,则视为未提出警告或索要请求。这样规定,一方面可以方便网络服务提供者做出判断,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网络服务提供者陷入过多的侵权诉讼中。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著作权人提出上述资料后仍不采取措施的,著作权人在提起诉讼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先行裁定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人民法院应当从切实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出发,对申请人的申请予以准许。

第六,网络服务提供者应著作权人的要求采取移除等措施制止侵权行为,是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合法行为,不应为此向被控侵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如果著作权人指控的侵权不成立,而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措施给被控侵权人造成损失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必为此承担赔偿责任,该责任应由提出不当警告的著作权人承担。

五、关于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邻接权的法律责任问题

对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仍然应当适用民法通则、著作权法等法律关于法律责任的有关规定。根据著作权法第45条、第46条的规定,结合网络上可能发生的侵权形态,该司法解释第九条明确规定侵犯网络传播权、网络著作邻接权以及对明知会导致侵权后果而故意去除或改变著作权管理信息等行为,都应依法承担民事法律责任。民事责任的形式,包括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停止侵权以及损害赔偿等。

对上述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所应当适用的法律条款,该司法解释也作出了规定:

首先,在审理涉及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须追究行为人侵权责任时,适用著作权法第45条第(1)至(6)项关于侵害人身权、财产权的有关规定,其中著作权法第45条第(5)项中的“等方式”,应当理解为涵盖了网络传播这种使用作品方式;

其次,在审理涉及网络著作邻接权侵权纠纷案件以及在认定明知会导致侵权后果而故意去除或改变著作权管理信息等其他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须追究行为人责任时,适用著作权法第45条第(8)项的规定;认定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的,适用著作权法第46条第(1)项的规定。

六、民事赔偿责任形式如何适用问题

使用网络作品所应当支付的报酬和侵权赔偿数额标准的确定,都需要法律的明确规定,但由于现行法律尚无明确的规定,为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和保证执法统一,防止滥用诉权的过高赔偿额,最高人民法院该司法解释第十条专门对此作出了规定。

同其它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一样,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赔偿数额的确定和计算方法,同样也应当允许权利人作出选择,一般权利人可以选择三种方式:一是权利人因侵权行为所受实际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预期应得利益的损失;二是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得利益;三是定额赔偿。在前两种情况下,权利人的举证责任有所不同。如果权利人选择了前者,则其必须举证证明其实际损失;如果选择了后者,由于权利人举证证明侵权人的实际侵权获利确实存在着困难,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责任转移

的有关规定,权利人在证明了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得收入即可,对证明侵权人的成本或必要费用的举证责任,应当转移给侵权人。因此本司法解释规定:如果侵权人不能证明其成本或必要费用的,其因侵权行为所得收入,即为所得利益。

对于定额赔偿的幅度,考虑到网络著作权侵权的实际情况,本司法解释对《全国部分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所写明的5000元至30万元的幅度作了适当调整。首先,鉴于许多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所涉作品篇幅较小,故将下限调整为500元;其次,一般情况下,上限仍控制在30万元,但对故意侵权且情节特别严重的,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会对权利人造成严重的侵权后果,故上限可达50万元。

总之,人民法院在确定侵权赔偿数额时,可以根据被侵权人的请求,按照其因侵权行为所受直接经济损失和所失逾期应得利益计算;也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得利益计算赔偿数额。侵权人不能证明其成本或者必要费用的,其因侵权行为所得收入,即为所得利益。

对于被侵权人损失额不能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适用定额赔偿方法。定额赔偿的幅度可以根据侵害情节在人民币5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对故意侵权且情节特别严重的,故可以超过30万元赔偿,但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上一篇:2024年校园广播站招聘启事2024-09-10下一篇:文秘专业求职信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