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课

2024-04-19

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课(通用14篇)

篇1: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课

防治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结核病。

2、肺结核病有那些症状。

3、如何防范结核病。

二、教育过程

(一)、什么是结核病,它有何危害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传染病。结核菌多侵犯肺组织,但也可以侵犯全身许多组织和器官,因而除引起常见的肺结核病外,还可引起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和皮肤结核病等,传染性强的主要是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若治疗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最终可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形成难治性肺结核,并成为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社会,甚至可能最终会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二)、肺结核病的传染与发病

痰内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肺结核病的传染主要是呼吸道传染,当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咳嗽、咳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带有结核菌的飞沫,被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病人一年中平均可传染10-15人。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仅有5-10%的人发病。幼儿、青春期、老年人和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免疫抑制性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发病率较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极易并发结核病。

(三)、肺结核病有那些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数度量不等的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伴有咯血等可疑症状者应及时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或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进行检查和诊断。

全身症状:疲乏、消瘦、食欲减退、低热、盗汗、妇女月经不调等,少数急性发展的结核病可出现高热等症状。

(四)、防范措施

为控制学校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行动起来,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1.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内一切场所均应采取湿性打扫,即扫地先洒水,避免尘土飞扬;对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机会;使用湿布擦家具,禁止随地吐痰,咳嗽时用手帕或擦巾纸掩住口鼻,防止排菌肺结核病人痰中的大量结核菌随尘土飞扬而造成传播。

2.开展体育锻炼,加强营养,注意劳逸结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发现有低热、盗汗、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或疾控中心检查。确诊结核病后,要及时治疗。

(五)、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们的日常行为做起,对结核病说“NO”。

篇2: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课

校医

当前结核病形势

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我国卫生部于1979年至2003年在全国先后开展了四次结核病调查,流行病调查结果分析:我国结核病疫情还相当严重,部分地区有蔓延趋势。表现为“五多一高”,即结核菌感染人数多、现患肺结核病人多、结核病死亡人数多、农村结核病人多和传染性肺结核病疫情居高不下。因此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说,结核病防治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部分肺结核病患者痰中带菌,能在空气中传播,如不采取措施会加剧蔓延趋势。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1882年科霍发现了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杆菌,但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仍然在全球广泛流行。自五十年代以来,不断发现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近年来,由于不少国家对结核病的忽视,减少了财政投入、再加上人口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传播。使结核病流行下降缓慢,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所回升。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确定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还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结核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控制工作任重道远。只要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实施现代、科学的控制策略、长期、不间断地与之斗争,结核病是可以治愈和控制的疾病。

结核病的传染性

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任何一个结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间的住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相对来看,肺结核病中的一些类型常常具有传染性,而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病、脑膜结核等)则不具有传染性。由于肺脏与外界相通,在肺结核病发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病变中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但当病人治愈了,就不再成为传染源。衡量和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对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阳性,则认为具有传染性,或称为“传染源”。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所以应当重视早期发现和正确、及时治疗传染源。

什么是原发性肺结核?

原发性肺结核又称儿童型肺结核,为结核菌初次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

它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核。多见于儿童或少年。原发综合征和支 气管淋巴结核,在临床上难于区分,只是在X线检查时有不同表现。结核菌在肺内引起炎症性病灶和干酪样坏死,并由淋巴管传播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肺内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合称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大多位于右肺中部。若肺内病变吸收而肺门淋巴结病变继续发展,则为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即肺门结核。

此型结核在临床表现可轻可重,轻者可无症状,偶可体检时,作胸透时才被发现;重者可有结核中毒症状,如长期低热,轻咳,食欲不振,消瘦等,多见年龄较大儿童;再有表现为急性发病,多见于婴幼儿,突然高热持续2~3周,尔后低热,但一般情况尚可,也可伴结核中毒症状。如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气管、支气管,可有阵发性咳嗽或哮喘性呼吸困难。体格检查肺部可无阳性体征,可仅有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或可增加,核左移。血沉增快。痰细菌培养有时阳性。结核菌素试验大都强阳性。X线检查:原发综合征可见双极哑铃状征象;支气管淋巴结核,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或伴肺门炎性浸润。

原发性肺结核病程一般呈良性,发病3~6个月后开始吸收或硬结,可在2年内吸收痊愈和钙化。通过纤维钙化而愈合,这是小儿结核的特征之一。何谓继发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又称成人型肺结核、多见于12岁以上年长儿或成人,为已感染过结核病儿童,在原发病变已静止或甚至痊愈一个时期后,又发生了活动性肺结核。它的发病有两种可能:一为陈旧的原发灶内结核杆菌重新活动,引起病灶复燃,称内源性复发;一为原发感染已愈合后,再次由外界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称外源性重染。临床分为3型:

(1)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病变通常位于锁骨下或肺尖,初以渗出性病变为主,中心部易干酪样坏死,液化后形成空洞,易产生支气管播散。早期可无症状,亦无体征。病变活动性较大时中毒症状明显;肺部组织破坏较大者,呼吸症状亦较显著,胸部可有浊音及罗音。病变活动期,血沉增快。痰结核菌可阳性。X线检查:肺尖或锁骨上下区有云絮状渗出性病变阴影,中央密度较高,边缘模糊;病情好转时表现阴影吸收、纤维化;病情进展,则病变扩大融合、空洞形成支气管扩散,肺中下部沿肺纹理可见小斑点状影;增殖性或硬结性病灶表现为致密点状阴影,边缘锐利,病变间杂有纤维索条状阴影,病变内可见钙化现象;如见有直径≥2cm圆形或卵圆形的干酪球,称为结核瘤或结核球。

(2)干酪性肺炎(结核性大叶性肺炎):多见于身体虚弱感染结核菌量大者,多由支气管淋巴结干酪坏死穿破支气管向肺叶播散所致,或由浸润性肺结核迅速恶化而来。右上叶较多,初为大片渗出性病变、迅速干酪坏死、溶解形成无壁空洞,病人中毒症状大都严重,迅速衰竭,右上叶可有实变体征。血象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常增多,血沉增快。起病2~3周后痰结核菌可阳性。X线胸片:可见右上叶浓厚密度不均匀的阴影,在十数日或数周内迅速溶解,形成蚕蚀空洞,可有支气管播散影。

(3)慢性空洞型肺结核:常由浸润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发展而来。常有数年或十数年的漫长病史,空洞长期存在,病情时好时犯,反复交替出现。好转时,除咳嗽、咯痰、咯血外,可无明显中毒症状;恶化时则可有低热、乏力、厌食、精神萎靡等中毒症状,咳嗽、咯痰、咯血症状可加重,痰结核菌阳性。X线检查:肺部多数有新老实质病变阴影及纤维条索状阴影,以及纤维厚壁空洞。肺门抬高,肺纹呈垂柳状,常有胸壁增厚和胸廓缩窄,同侧或对侧常有支气管播散病变,对侧肺部可有肺气肿表现。我国结核病疫情状况

结核病的传染性

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任何一个结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间的住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相对来看,肺结核病中的一些类型常常具有传染性,而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病、脑膜结核等)则不具有传染性。由于肺脏与外界相通,在肺结核病发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病变中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但当病人治愈了,就不再成为传染源。衡量和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对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阳性,则认为具有传染性,或称为'传染源'。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所以应当重视早期发现和正确、及时治疗传染源。

结核菌是如何传播的

只有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才是结核病的传染源。在肺结核病变中或空洞中,存在大量繁殖的结核菌。这些结核菌随着被破坏的肺组织和痰液,通过细支气管、支气管、大气管排出体外。含有大量结核菌的痰液,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由此看来,传染性的大小和传染源病人的病情严重性、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病人居住房子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及抵抗力有关。以上称为'咳嗽传染',是经科学试验证的,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也有可能通过随地吐痰形成的'尘埃传染',但这是次要的传播方式。

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

结核菌首次侵入人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在此繁殖,称为“原发感染”。原发感染处形成原发病灶,结核菌从原发病灶中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流中,叫做“血行播散”。结核菌通过血行播散进入各脏器中,有的立即发病,发生严重的粟粒型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有的结核菌潜伏在各种器官内,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称为“继发结核病”,也叫“内源性发病”。但是,近年来证实,如果多次、大量感染结核菌,也能形成“外源性发病”。所以,积极发现并治愈传染源,减少结核菌传播的机会;经常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健康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就可以减少感染和发病的机会。

如何预防肺结核

①生活有常,即生活方式合理化和规律化,慎起居,避风寒,劳逸适度。

②饮食有节,富营养,忌辛辣。

③经常呼吸新鲜空气。

④保持乐观情绪,因为不良的情绪可影响人体的抵抗力。

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篇3: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某校在校学生540名,其中男230名,女310名,年龄14~19岁,平均16.2±2.1岁;初中生250名,高中生290名。

1.2方法

①设计问卷调查:首先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表对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为中学生基本信息和结核病相关知识,需要在发放调查问卷前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所有被调查学生需要自主填写调查问卷。②加强卫生和教育部门的合作:教师对结核病认知不够及教育经费的投入是阻碍结核病健康教育进行的主要因素,解决上述问题主要在于卫生部、教育部之间的协调合作;卫生部要将学习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与当地结核病控制中心的健康教育工作结合,监督和指导学校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并提供知识培训和资料宣传帮助。③开发教学资源:学校要以结核病健康教育知识为重点,结合本地学校卫生防治传染工作的相关特点,卫生部和教育部门指定专人编制易理解、掌握的健康教育教学材料,从而加强学校结核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学校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授最适合学生接受的知识;学校还需开展结核病健康宣传活动,由老师开展健康咨询和指导。

1.3 评价指标

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核病知识和行为每题1分,各总计10分,答对一题为1分,答错为0分,总分为各题得分总和,总分≥6分为合格,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行为正确率)=结核病知识(行为)合格人数/总调查人数×100%[3]。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 X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干预后,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核病相关行为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干预前比较,①P<0.05

3 讨论

结核病目前仍是我国高发疾病之一,其可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对社会发展造成影响。在对结核病的防治过程中,需要加强疾病健康教育工作。学校的健康教育主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授相应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结核病相关知识[4]。对于小学生,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此期间儿童好奇心最强、求知欲望最高,因此对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最高,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小养成;对于中学生,大部分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因此需要重点进行青春期生长发育知识,讲解意外伤害的预防、急救和互救及预防结核病知识和技能;大学生则需要掌握人际关系处理、结核病知识和技能[5]。

近年来,卫生部加强了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合作,学校医院的医生和护理人员需要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对新入学的学生和在校教师进行定期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肺结核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减少疾病对患者的伤害。本研究中,对某校540名在校学生实施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后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6.85%,显著高于干预前的51.85%(P<0.05);结核病相关行为正确率达到91.67%,显著优于干预前的57.78%(P<0.05);与徐秀珍[6]的研究结果类似,提示实施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及预防疾病行为的正确率。

综上所述,在学校中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纠正结核病相关行为,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曹亮,胡海燕,刘雪峰,等.2278名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1):48-49.

[2]汪清雅,张舜,杜昌廷,等.重庆市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5,31(4):274-277.

[3]钟达,张国钦,张玉华,等.天津市藏族中学师生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6):1055-1057,1095.

[4]王婷,路希维,王雪阳,等.大连市某高校入学新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调查[J].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 5,4(1):28-31.

[5]张思潮,邱志红,董正全,等.学校健康教育对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与行为的短期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6):1060-1062.1065.

篇4: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课

【关键词】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063-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人类对于结核病是束手无策的,直到1944年以后,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相继发现,结核病的治疗才有了划时代变化,疗效明显提高。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已将结核病明确列入乙类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全球有1/3人口感染了结核菌,现有肺结核病人2000万,每年新感染结核病者达10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达300万,已创下了1850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所以防治结核病刻不容缓。

1健康教育方式

1.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对大众人群的健康教育方式,将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给大众人群,提高人民群众防治结核病的知识水平,其目的是控制结核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我们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结核病的认识和防治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2媒体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电台等媒体覆盖面广,收听收看率高,易普及的优点,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报道。我们认真组织专家撰写通俗易懂的科普资料,邀请专家给开展预防结核病的专题讲座等,使广大群众受到了良好的健康教育,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1.3街头宣传利用“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世界无烟日”、“高血压防治日”等宣传日,组织人员走上街头和农村集市,利用标语、条幅、传单、黑板报、小册子、宣传画等,向广大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病知识水平。

1.4公布咨询电话通过公布结核病咨询电话的形式,及时对群众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并免费向前来咨询的群众发放宣传材料,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1.5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课在校学生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针对学校工作的特点,我们与学校联合在学生中开展了健康教育课活动,向学生宣传结核病预防知识,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

1.6其他深入社区,组织义诊、疾病咨询、健康普查等活动,采取综合的形式,进行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

2对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教育

2.1指导病人规律用药,改善了医患关系,病人满意度提高,耐心的解释相关知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家属是实施全程督导管理中家庭督导的实施者。我们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对病人家属也进行督导培训。帮助家属认识到结核病的传染性和全程督导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好预防隔离工作以及病人治疗管理工作。另外,我们关心家属自身的健康,对与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属进行免费胸部透视检查,必要时采取预防性治疗,减少发病的可能。

2.2对病人进行饮食指导,增加营养,进食富含动物蛋白的鸡、鱼、瘦肉、蛋、奶、豆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优质的动物蛋白食品占进食蛋白量的50%。合理的饮食既能保证肺结核患者康复的需要,又可避免因营养物质的过量摄入,增加肝脏负担。对因抗结核药物副作用致药物性肝病患者,指导其应避免进食过高热量的食品,如煎、炸食物、巧克力等,以防肝脏脂肪变性,妨碍肝细胞的修复。进食量少的病人则给予静脉补充适量白蛋白、肝安、氨基酸、葡萄糖和维生素。

2.3要求要定期复查,尤其是痰结核菌检查,因为痰菌的多少、有无,直接关系到病情的转归,而其它检查能反映病人的身体状况,从而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改进治疗措施,有利于病人康复。

2.4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焦虑、忧郁、孤独的心理,进行必要的文娱和消遣活动来分散以疾病的注意力,以消除不良心理。

3健康教育效果

3.1提高了大众人群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度通过医务人员以及借助媒体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群众对结核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降低了患病率。

3.2促进医务人员知识水平的提高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还必须要掌握现代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并且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大众,普及有关结核病的防治知识,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医务人员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3.3病人和家属满意度提高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纽带,使病人和家属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只有良好的医患关系,才会给病人带来安全感和病愈的信心。

4讨论

健康教育在结核病治疗的作用是明显的、有效的、也是切实做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关键,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1]。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核心是积极教育不同的人群,增强个人防护意识,改变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提高现症病人的就诊率,以提高病人接受督导化疗管理,提高治愈率,减少传染和降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篇5:1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讲稿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被人类发现已有数千年,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其感染率、发病率、病死率在甲乙类传染病中仍很高。

一、症状:典型症状:咳嗽、咳痰≥2周,或者咯血(痰中带血丝);②其它常见症状:胸闷、胸痛、发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及女性月经不调等。

二、病因:机体感染结核杆菌、机体免疫力下降。

三、传播:通过呼吸道传播。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含结核杆菌的飞沫被排到空气中,他人吸入微粒核即可感染,所以当房间通风不良,或与患者长期密切接触,感染的结核杆菌越多,患病机率越大。

四、预防(四字句):注意饮食,保证营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校舍通风,阳光照射;学业紧张,尽量减压;避免熬夜,保证休息;不沾烟酒,克制嗜好;咳嗽喷嚏,捂嘴避人;不乱吐痰,讲究卫生;配合体检,尽早发现;出现症状,尽早就医;有病报告,早防早治;居家治病,不染他人;环境消毒,同学筛检。

五、扩展:

1、生活规律、合理膳食、保证营养,不沾烟酒、克制嗜好、心态平和,科学学习、充足睡眠、不打电游,注意保暖、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校舍(教室、宿舍、图书室、食堂等学生出入场所)要注意开窗换气,尽量做到阳光照射,避免宿舍阴暗潮湿。

3、注意卫生,咳嗽咳痰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尽量将痰液用纸裹住丢垃圾桶内;

4、学生有结核可疑症状应及时报告老师,及早到结核病专业机构就诊,不要隐瞒病情,带病学习;就诊时不得隐瞒学校和班级信息,从而给防控和管理工作带来难度。

5、确诊为肺结核的学生应配合卫计部门和学校的调查和管理,要主动将病情向学校反馈,以便于学校采取防控措施和同学们得到及早筛查。

6、患了肺结核病不要恐慌,绝大多数患者,只要坚持正规治疗,都是可以治好的。

7、目前国家为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了主要的检查和治疗药物。

周南靳江中学团总支

篇6: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总结评价

本次教育活动主要是讲解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村民们对于结核病往往还是称之为痨病,还指出著名的痨病患者—林黛玉,由此可见,村民们对于结核病还是有着基础的认识的。

在教育活动中,发现村民们很清楚地知道结核病是如何进行传播的,但是问题也是出在这里,他们对于结核病是很恐惧的,可以说是“谈虎色变”,村子里的谁谁谁是结核病患者一清二楚,视之为洪水猛兽,这就导致肺结核患者为了避免这种眼光往往说自己是其他的疾病,不积极进行治疗,乡村医生们上门进行服药的监督指导工作也是推三阻四,往往导致治疗不及时、服药不科学、药物反应多等问题。

王院长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来向大家讲解如何与结核病患者日常接触,村民们的反应是“反正不管怎么说,躲着就行”,实在是让人无奈。显然,现场并没有哪个村民们口中的“痨病鬼”在场,如果患者到场的话实在是很怀疑大家会一哄而散。

篇7: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课

3月25日上午,XX市疾病防控中心、XX县疾病防控中心及紫蓬镇卫生院一行6人,应紫蓬镇中心学校的邀请,来到该校五楼会议室,为师生举行了一次“结核病防控“知识讲座。XX市疾病防控中心的专家向广大师生详细讲解了结核病的病理原因,传播途径,生活中如何防范,染病后该怎么做等知识。师生们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了结核病预防的基本方法,提高了自我防护的意识。

自开学以来,该校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多次在领导层会议和教师会上作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相关工作的.布置。学校还通过电子显示屏、校讯通等平台向广大学生和学生家长宣传防控知识,并建立了严密的晨午检制度和学生缺勤追踪制度。到目前为止,学校未出现传染病病例。

篇8: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课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结核病防治示范区中的不同人群, 调查研究共调查问卷450份, 其中有效问卷430份, 有效率95.5%。在430份有效问卷中, 男279人 (64.9%) , 女151人 (35.1%) , 年龄 (35.46±13.01) 岁。其中医技人员150份、院内非医技人员100份、外聘公司人员50份、患者及家属130份。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结防科质控人员使用《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现场知晓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在医院内部活动现场随机抽取, 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填答。

1.2.2调查工具参照全国第五次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的条目:结核病防治知识5条核心信息[3]: (1)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2) 咳嗽、咯痰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肺结核。 (3) 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到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 (简称“结防机构”) 接受检查和治疗。 (4) 在县 (区) 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 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 (5) 只要坚持正规治疗, 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1.2.3指标定义[3]目前对知晓率的计算方法为, 知晓率=正确回答的条目总数/总共条目数×100%, 单一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调查是评价结核病健康教育效果中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内容。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数据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2.1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总知晓率调查对象对结核病防治5条信息的总知晓率, 全答对问题条目数2050条, 总条目为2150条, 总知晓率为95.34%。不同人群类别特征中, 医技人员组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总知晓率最高97.33%, 外聘公司人员组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总知晓率最低88.00%, 不同人群类别特征中总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8.74, P<0.05) , 见表1。

2.2调查对象对各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在5条核心信息中公众对肺结核是传染病和患病后就诊地点的知晓率最高, 分别为95.58%、94.41%。其次为治愈情况92.79%, 知晓率最低的为肺结核的症状和免费政策, 知晓率分别为87.67%、89.53%, 见表2。

3讨论

3.1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情况结核病知识的教育问题被纳入国家结核病控制的十年规划 (2001-2010年) , 结核病知识的知晓率是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重要工作指标之一[4], 本次调查人群中发现本地户籍人口总知晓率与流动人口的知晓率差异不大, 分别中Z=0.08, P>0.05, Z=0.18, P>0.05, 均无统计学意义, 与蒋莉[5]的研究结果不相同。本调查男性人群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为92.83%, 女性人群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为93.12%, Z=0.08, P>0.05, 性别比较无差异性。但在不同人群类别特征比较中, 总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8.74, P<0.05)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2011-2015年) 》中, 明确要求至2015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85%的目标[6]。本次调查研究结果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处于较高水平, 明显高于全国的防治规划要求, 同时高于全国57.0%平均水平[7], 结果可能与调查对象是结核专科医院相关, 同时也说明了佛山市结核病医院防治核心信息的普及较广。

3.2建立教育管理体系, 进一步提高公众结核病防治知晓率

3.2.1本调查虽然知晓率处于较高水平, 作为医院内的医技人员、非医技人员, 其结核病防治核心知晓率高达97.33%、90.00%, 其原因可能是, 我院参与了“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作为结核病专科医院的工作人员, 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应达到100%, 故离本院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 还须加强院内的宣传教育工作。另外, 外聘公司人员组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在分层人群中偏低, 考虑与其人员流动性大、接受教育少, 思想上不重视有关。患者及家属组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在90.00%, 说明患者及家属通过医务人员的宣传指导, 对公众结核病防治知晓率较高。

3.2.2对个别人群组公众结核病防治知晓率偏低、分析原因如下:

3.2.2.1由于结核病并不像艾滋、癌症这类疾病致命, 所以长期以来对肺结核病的宣传并不多, 导致民众对结核病的最新疫情缺乏了解。

3.2.2.2目前政府对结核病的重视虽然很高, 但相关部门对防治肺结核病的国家免费政策宣传力度仍不够, 导致部分人对免费政策的项目及范围知之甚少。

3.2.3针对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 普及结核病基本知识,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2) 宣传国家免费政策, 我国政府为结核病患者提供了一系列的免费诊治政策:对于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及疑似患者, 可免费拍胸片、查痰涂片;免费使用抗结核药物。 (3) 我院在研究“十二五”课题基础上, 在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免费政策和肺结核的症状等重点宣教内容知晓率相对偏低, 结核病密切接触者, 包括医技人员、院内非医技人员、后勤人员、外聘公司人员、患者及家属, 对上述高危人群, 更要熟知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更要明确宣传重点, 使结核病相关知识深入人心。

4小结

在公众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低, 以及缺少对防治结核病的正确态度和主动利用卫生服务的前提下, 在我国控制结核病的流行几乎是不可能的[8]。结核病防治已经纳入《佛山市结核病防治规划 (2011-2015年) 佛府办[2012]58号》, 获得政府政策支持, 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大规模传播, 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结核病患者, 对提高群众知晓率、减少和遏制结核病的传播, 减少新发患者, 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钟球, 尹建军, 钱明, 等.广东省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 2011, 33 (6) :317-322.

[2]王银发, 周成超.结合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现状[J].医学与哲学, 2008, 29 (10) :54-5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 (2008年版) [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9, 89.

[4]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R].北京: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2006, 11.

[5]蒋莉, 钟球, 李建伟, 等.广东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防痨杂志, 2012, 34 (12) :813-81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2011-2015) 年的通知[N].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1, 22.

[7]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 2012, 34 (8) :485-508.

篇9: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课

近年来,尽管人民人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条件亦不断改善,但全球防治结核病形势依然严峻,结核病依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即将到来之际,本刊特邀结核病专家分析结核病防治中的常见误区,希望能帮助大家了解结核病、战胜结核病。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关注结核防治的6大误区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主任医师唐神结

误区一:结核病现在已不多见了。

绝大多数民众甚至不少医务人员都认为,结核病早已不多见,即使患了结核病,也是“防有办法,治有措施”。实际上,我国目前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的结核病患者数位列世界第2位,我国还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27个耐多药或广泛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在我国,仍有不少结核病患者未被发现;在被发现的结核病患者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未进行治疗、延迟治疗或不规则治疗。可以说,我国结核病的疫情极为严重,我国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误区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就是结核病。

结核菌素试验(PPD皮试)主要用于结核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以及检测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等。许多人错误地认为,PPD皮试阳性就是患了结核病。实际上,下列4种情况均可出现PPD皮试阳性:①曾经感染过结核菌但未发病;②曾经患过结核病;③接种过卡介苗;④目前正在患结核病。具体是哪种情况,需由专业医生仔细辨别。一般地说,儿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提示患结核病的可能性大。

误区三:结核病是传染病,都有传染性,患者都必须住院隔离治疗。

人们普遍认为,结核病是传染病,都有传染性,患者必须住院隔离治疗。这种观点比较片面。结核病是由结核菌侵入人体所致,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如肺、骨、淋巴结、肾等。然而,由于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经空气传播,故只有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才具有传染性,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淋巴结核)患者并没有传染性。即使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2~4周后,痰内结核菌迅速减少,细菌的活力也会减弱,对周围人群也基本没有传染性。目前,大部分肺结核患者可以在家治疗,不必住院。

误区四:服药后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结核病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后,许多不适症状可在短期内消失。不过,结核菌是一种相当顽固的细菌,尽管在用药2个月左右,大部分敏感菌可被杀灭,但少量非敏感菌可能依然存活。因此,结核病患者应坚持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一般为6~9个月,以达到治愈和减少复发的目的。结核病专科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痰结核菌检查、放射学检查等结果决定是否停药。

误区五:患了结核病要“忌口”

很多人,甚至是一些医务人员都认为,结核病患者要“忌口”,不能吃海鲜、公鸡、鲤鱼等。其实,除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太辣、太咸的菜)以避免咳嗽加重外,结核病患者并不需要“忌口”。鸡、鸭、鱼、肉、蛋、海货、蔬菜、水果等均可食用。

误区六:结核病患者康复后,就不会再得结核病了。

不少人认为,结核病患者康复后,就有了终身免疫,从此不会再得结核病了。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结核病患者经正规治疗后病情稳定,可停药。不过,其体内的结核菌并没有被完全消灭,仍可能有极少量所谓的“休眠菌”或“持存菌”会“潜伏”下来。一旦机体免疫力明显或长期下降,这些细菌就会“复苏”,慢慢生长繁殖,当菌量增多到一定数量后,结核病就会复发。因此,结核病患者康复后,一旦发现自己有精力不足、易疲劳、消瘦、胃口不振、潮热、夜间出虚汗、咳嗽(连续咳嗽2周以上)、胸部不适或疼痛时,必须及早就诊。

专家简介

唐神结

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委员兼临床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肺科学会委员兼结核病学组组长,上海市防痨协会培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结核病的诊治,尤其对耐多药难治性肺结核、淋巴结核、结核性脑膜炎、骨关节结核、泌尿生殖系统结核、腹腔结核等诊治具有较深造诣。

篇10: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课

健康教育小结

2013年 3月24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遏制结核病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经请示医院领导,我医院定于3月24日下午3点,在医院会议室开展“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健康教育讲座。

欢迎广大居民前来听讲。

通过这次的宣传活动 ,增强了重点人群主动就诊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切实做到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对我地区结核病的发现和治疗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

篇11: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课

防治讲座

2011年8月,作为一名选派到村(社区)任职的大学生村官,我踏入**市**街道办事处这片土地,怀着激动与热情开始了我的“村官”工作之崖。

在不同的村(社区)遇到的工作和情况都不会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立足基层、服务百姓。能够在最基层的地方为群众开展服务让我觉得无比的自豪与光荣,因为我是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和力所能及帮助和服务百姓、用自己的所学服务群众。

我分配到**社区任大学生村官,在这期间,社区曾多次开展各类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各类公益活动,以及志愿者活动,多次入户关心和慰问帮助困难家庭困难老党员以及低保对象等。社区两委班子以及工作人员一行人多年的工作都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2012年3月30日,我组织社区居民群众开展健康教育、艾滋病、结核病防治讲座。在这之前,我把活动方案拿给**街道创卫办,之后得到了他们的同意。最后又与街道创卫办协调经费以及各项事宜,并有幸邀请到**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科丁继宏等2人,**市疾控中心严加林老师,一共3人到社区讲课,整场讲座下来,我也在现场进行了旁听和学习,发现居民热情高涨,也体现了他们对此类活动的接受和支持。

(图为丁继宏在为社区居民宣讲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

(图为耿医生为群众宣讲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图为严加林老师为社区居民宣讲艾滋病防治)

(图为**社区朱庆华书记在认真听讲座)

讲座结束以后,我随机的询问了其中的几位群众,他们都一致认为此类宣传讲座是非常有效而且必要的,它能够让普通群众了解一些生活中容易引发的常见疾病,通过各位老师一系列的讲座,能让群众在了解此类疾病的同时及时有效的预防一些常见传染病,还可以在群众中相互宣传。

讲座结束后,我整理了当天的笔记,写好简讯。总结今天的活动,虽然活动之前的组织、协调等一系列事项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最后还是成功的结束了。此次服务群众系列活动是我到社区以后组织的第一次活动,也得到了社区领导的一致肯定,这更加激励了我今后努力工作,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决心。这次宣传讲座也为我以后更好的组织各类活动打下基础,因为群众与领导的肯定和信任是我努力工作的最大决心。

**社区

篇12: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课

病防治知识水平

为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10月27日,在镜湖区教育局报告厅召开了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培训会。参加培训会议的有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卫生教师等40余人。市、区疾控中心分管领导、区教育局教育科詹科长参加了会议。

区教育局教育科詹科长强调了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要求各校园卫生教师要把学校健康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针对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开展好结核病防治知识普及工作,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学生健康教育课,普及师生结核病知识,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学校结核病情,有效防止结核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

芜湖市疾控中心彭伟医生介绍了全球和我国结核病流行现状,指出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人员密度大,相互接触较为密切,一旦发生结核病疫情,如处理不及时,易造成暴发流行,严重威胁师生身体健康。

篇13:浅谈健康教育与结核病防治

1 对公众进行健康宣传教育

在我国结核病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缓慢。离WHO制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要实现WHO的目标,只有让公众参与进来,共同努力,对他们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宣传教育。①范围。社会的所有公众个人,由于以前各结核病防治机构所做的健康宣传的面不够广,以至于有许多人对结核病还不了解,或者是一知半解,在比较闭塞的贫困地区甚至根本不了解,这就严重影响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必须改变以前只对前来就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式,而应该做更广泛的宣传,不仅对患者,也要注重对健康人群的宣传。②方式。由于社会公众涉及的面非常广泛,选择的方式也应该有覆盖面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网络、平面媒体(如报纸)等,这些都是比较直观并且容易被公众接受的媒介。另外,还可在学校开设传染病防治讲座,尤其在中小学校内要加强宣传,让学生们更全面更深入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使他们从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各个社区、单位也组织结核病相关知识的讲座,或派发一些图文并貌的小册子,以吸引公众阅读的兴趣。通过多方面、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公众关注和了解结核病知识。③内容。有关我国结核病的现状、防治机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方法、治疗手段、服药规律等等。

2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

2.1 心理教育

由于结核病具有传染性、病程长、服药多并且有一定的副作用,这难免使患者产生一些心理负担。有效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促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是很重要的。首先,让患者了解结核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只要患者合作,遵医嘱服药就一定能治愈,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对经济负担较重的患者,应告知他们在结核病的各级防治机构都有免费项目。在非免费项目上对这一部分患者做适当的减免,以减小他们因经济造成的困扰,避免产生消极情绪或放弃治疗的念头;再次,对年轻人或家庭的主要劳动者,这部分患者由于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得了传染病,而被人疏远、隔离或瞧不起,或害怕工作被丢,还担心自己的恋爱、婚姻受到影响,而不敢与人交往,产生自闭或孤立的心理,对他们应采取亲切和蔼的态度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讲解一些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及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使患者了解社会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调动自我调节能力,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健康心态,促进康复。老年患者认为自己老了,难以承受药物带来的一些副作用,对治疗普遍缺乏信心,轻视治疗,难以合作,导致治疗效果不满意,对这部分患者应采用亲切的态度、人性化的关怀向他们简单易懂地介绍一些有关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服药规律及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以消除他们的对抗情绪,还可以跟他们拉拉家常,取得他们的信任,以配合治疗。

2.2 对疾病知识的教育

患者来诊时,医生或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生活经历、文化程度、民族特点、接受能力和价值观念等差异,因人而异,进行全面系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在进行宣教时,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而用生动直观、简单易懂的语言,力求达到讲得清楚、听得明白的要求,让患者容易接受并产生兴趣。对首诊患者尤其是那些对结核病毫不了解或了解的比较少的患者,就要从结核病的原因、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治疗、用药规律,自己跟家人的健康防患,自己跟公众的健康防患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培养自己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防止将病菌传播给健康人群。对结核病了解不太深入的患者,则同样需要上述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结核病有比较深入了解而且日常有良好卫生习惯的患者,则可以略为简要的讲解,但一定要着重叮嘱这些人群的服药规律,避免无规律的用药,而造成耐药菌的产生。

2.3 日常行为的教育

向患者讲解饮食、休息、痰液的消毒、预防隔离知识,如何克服传染他人的不良行为,如随地吐痰、对着他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亲嘴、乱扔垃圾、到医院不戴口罩等,特别是未经治疗或治疗前一阶段,传染性较强,要注意隔离消毒。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居住环境要保持通风,餐具要煮沸消毒,单独使用,要常换洗衣服被褥,保持家居卫生。

2.4 服药规律的教育

现在结核病的防治医生都有一套比较完整有效的用药原则,必须叮嘱每一位患者遵医嘱有规律服药,要让他们知道不遵医嘱或不按规律服药的危害,如:病变反复发作、病程加长、产生耐药菌珠,使治愈变的更加困难,患者无论从精神到身体到金钱都将受到更大的损害。

3 有关传染病防治法规的教育

应向公众和患者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和“结核病归口管理办法”,使他们了解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新进展和国家的相关法规内容,了解“结核病归口管理办法”的内容,让公众了解各结核病防治机构都有政府资助的免费项目,一旦发现自己、家人、亲戚、朋友或同事出现可疑结核病症状,要尽快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菌的播散,同时避免因延误治疗而导致病人后来治疗的困难。

4 小结

篇14: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课

【关键词】:流动人口;结核病;调查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176-02

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1]。2012年西安市流动人口数量已达144万人,流动人口对当地社会经济较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同时,具有远离家乡、工作不稳定、生活条件及卫生状况较差等特点,在经济转型时期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可导致结核病疫情的进一步恶化[2-3]。现在结核病控制策略已在我国全面实施,控制目标是高宣传、高知晓、高效果、高发现、高治愈、低发病、低传播,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形式的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4],为此,我们对西安市建筑类、服务业以及工厂工人三大类行业中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为有重点、有计划、有目标的对流动人口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陕西省西安市流动人口。纳入标准:①调查对象须年满16周岁;②调查对象户籍须为外省或本省外市,即非本市户籍。排除标准:①排除在西安旅游、访友或探亲、从军等情形的外地人;②排除全日制初中、高中或中专、技校或大学等学校的外地学生。

1.2 抽样方法

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多集中在商业、服务业、产业工人等低层级职业类型[5]。将西安市流动人口按职业分为建筑类、服务业、工厂工人三大类,分别从每类人群中抽取400份样本,共抽取1222人作为调查对象。

1.3调查方法

采取调查员入户面对面访问方法进行问卷信息的收集。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

本信息、肺结核传播途径、肺结核治疗机构、坚持治疗大部分结核病可治愈、肺结核免费检查政策、肺结核免费治疗政策、咳嗽咳痰多久考虑肺结核等相关知识态度的认知。调查员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生和西安市健康教育所的工作人员组成,经过培训后进行调查。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数据分析使用SPSS13.0,不同特征人群间结核病知识的知晓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共计1222份,有效问卷为1213份,有效回收率为99.26%。调查对象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年龄构成上,以17~40岁的青壮年为主;文化程度偏低,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程度者最多;详见表1。

2.2 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6道知识条目中,肺结核的传播途径知晓率最高,为80.11%,咳嗽咳痰多久考虑肺结核的知晓率最低,为16.94%(详见表2)。

3 讨论

流动人口由于经济水平低、工作和生活条件差、健康意识不强等原因,肺结核患病率远远高于户籍人口,且延误就诊情况严重,规则治疗率低[6],调查结果显示,西安市流动人口肺结核防治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47.22%,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与干预工作有待进一步开发与提高。此外,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偏低,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程度者最多,占79.13%,而流动人口多为务工人员,劳动强度大,空闲时间少,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应选编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传播材料进行科普宣传。

6道知识条目中,肺结核的传播途径知晓率最高,为80.11%,咳嗽咳痰多久

考虑肺结核的知晓率最低,为16.94%,肺结核有免费检查和治疗政策次之,分别为31.51%和35.11%,说明流动人口对于结核病的常见症状不了解,并且即使患病也不知道国家有相应的免费检查和治疗政策,这将不利于结核病的早发现与早治疗,因此,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结核病核心知识普及的同时,应重点针对知晓率在较低水平知识条目的传播。

从总体来看,西安市流动人口对于结核病核心知识的知晓率偏低,因此,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并且积极探索有效且容易在流动人口中开展的健康教育方式,如开发媒体及网络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此外,有研究提示,公众一般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听别人说”,其次为电视和宣传栏[7],因此,可在流动人口中开展“同伴教育”,先科普一部分关键人群,再通过这些人群的同伴教育作用更广泛的传播。通过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积极引导流动人口采用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终达到降低结核病发病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波,迟京秀,江静等. 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48(35):192-193.

[2]宋明学,田本淳,窦相锋等. 全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8):583

-585.

[3]胡连鑫,陈燕燕. 我国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现状[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6-98.

[4]崔清法,王惠军,张白甫等. 城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J].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8):1029-1030.

[5]杜旻. 流动人口社会阶层结构及地区差异[J]. 西北人口,2013,34(3):15-19.

[6]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办公室.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一期)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实施方案,2版,北京: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办公室,2007.

[7]周利,周美兰,王长武等. 武汉市汉阳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4,31(1):43-45.

上一篇:预处罚通知书下一篇:支玉恒的个性化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