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第一课教案

2024-05-24

月光曲第一课教案(精选2篇)

篇1:月光曲第一课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主学习课文生字,理解“传说、谱写、幽静、纯熟”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体会贝多芬丰富的心理和情感变化。过程与方法:

1、抓住贝多芬言行举止及感情变化,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2、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围绕重点段落探究,交流解决重点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贝多芬丰富的心理和情感,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及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难点: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师:贝多芬简介视频、、《月光曲》的音乐、幻灯片。

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词串文,轻叩心扉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艺术家。(贝多芬简介视频)

贝多芬是一位非常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之一,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大家已 1

经预习了,我们先来听写一组词语,请大家准备好。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来写?

2、《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请写下——传说,这个传说啊,讲的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第二个词语——谱写。下面听写一组词语,注意先听后写。(一组词语:盲姑娘、激动、仿佛、安详、幽静)。

3、同学们,这个传说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呢?请你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来说一说(刚才所听写词语),请大家先自己准备一下。

4、我们再来一起回顾故事内容,有一天傍晚,贝多芬走进了莱茵河畔的一间茅屋,他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弹一曲,这后一曲就是著名的——

《月光曲》

二、一番“对话”聆听心声

1、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

2、同学们,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请你先读一读。

“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指导朗读

3、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面听出言外之意,他从这句话里听出了什么?(生交流,师相机引导)

4、贝多芬听出了这个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依然热爱着生活,虽然家境贫寒但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他的心被触动了,我们一起带着这份理解再读一读盲姑娘的这段话。

5、接着读: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我会弹好这首曲子的。”

听到这里,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生交流)

(师生合作读朗读,生生分角色读)

6、同学们,贝多芬就是从这段话里听出了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而且非常懂事,我相信他被感动了,所以他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

三、两番“对话”心灵互通

1、还有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的心呢?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为您弹一首吧?”

(贝多芬和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盲姑娘双目失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为什么他能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知音)(从哪些细节可以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呢?)

生:为什么还要再弹一曲呢?

生: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

2、所以说盲姑娘既热爱贝多芬的音乐也懂得贝多芬的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难怪盲姑娘会猜到是贝多芬为他弹奏的,也难怪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读出盲姑娘内心的那一份激动。放出声音读。

(指名学生感情读。)

为什么盲姑娘会这么激动呢?一个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她会怎么说这句话呢?第一个 您表示猜测所以可以读得稍微长一些,再读一读这句话。

3、同学们,知音难求啊,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面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我相信他和盲姑娘一样内心十分的激动。所以他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贝多芬再弹一曲为的也是知音啊。

4、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我相信各人有各人的理由,谁来谈谈你的看法。

(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有灵犀一点通音乐让盲姑娘与贝多芬的心灵相通)

四、释放心情,曲终意犹

1、贝多芬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一层银纱,显得格外的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身旁的兄妹俩,心中充满了温馨和祝福,他想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时候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请再次拿出作业纸,联系上文展开联想,把贝多芬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

3、是的,贝多芬立下誓言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为知音作曲,也曾说过:“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这时贝多芬的内心充满了温馨和祝福。最终他用《月光曲》,用音乐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同学们,听——

播放音乐,师配读:(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薄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月亮在乌云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4、同学们,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断,贝多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围绕这段话,再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

五、作业布置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月光曲

贝多芬触动打动激动

篇2:月光曲第一课教案

月光曲第二课教案

一、导入

师:关于描写月光的词语你知道几个?

生1:月光融融

生2:月光皎洁

生3:月光如水

生4:《静夜思》这首诗中也写到了月光,“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板书课题。

师:知道的真不少,今天咱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也和月光有关。请同学们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贝多芬曾经这样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他与一对穷兄妺之间的故事,描述了他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着重思考什么问题?

生1:文章写了他与穷兄妺俩的一件什么事?

生2:是什么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生3:贝多芬在这首曲子里要表达自己的什么感受?

生4:他的这种感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生5: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二、整体感知,畅谈所得

师: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看看自己能体会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生自由读。

师:读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

生1:女孩很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很崇拜他。

生2:盲女孩家很穷,她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生3:贝多芬是一位很善良的人,他对穷人有同情心。

生4:贝多芬演奏的曲子太好了,兄妺俩都陶醉了。

生5:我有个问题:“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女孩的话,而却要再为她弹一曲呀?

师:问得好,真会动脑筋!

生6:我也有个问题,贝多芬为什么连招呼也不打,就飞奔回客店连夜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生7:老师,我知道为什么?

师:请讲。

生7:这首曲子是他现想出来的,师:这叫即兴创作。

生7:对,他即兴创作,害怕忘了,所以才飞奔回客店连夜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生8:他为什么能够即兴创作?

师:也就是说是什么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呢?问得太好了,抓住了最关键的问题。现在咱们就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三、分节细读,探究贝多芬创作灵感的产生

师:请同学们先读一读文章的第二小节,仔细体会一下贝多芬的心情。

生读。

师:从“幽静”一词能想像到什么?

生:光线不明亮,只有淡淡的月光,周围很安静。

师:对,这样的环境就叫“幽静”。能体会到贝多芬的心情吗?

生1: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他肯定很愉快。

生2: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他肯定很惊讶,很好奇,这么一个小镇上有人在弹我的曲子,他是谁呀?

生3:弹得断断续续的,肯定不熟悉,有没有人教他?

师:体会得好,所以他就——

生:走近茅屋。

师:接下去读第三小节,继续体会他的感情。

生读。

师:从兄妺俩的对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1:女孩渴望能亲耳听一听贝多芬是怎么弹的。

生2:兄妺俩相互体贴。从哥哥的话中我体会到他很伤心,因为他不能满足妺妺的心愿。妺妺感觉到了,就连忙安慰他,说自己不过是随便说说罢罢了,实际上她非常渴望能听到贝多芬的演奏。

生3:盲女孩很善良。

师:假如你是贝多芬,听了他们的对话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为他们做些什么?

生:很激动,我会进去为他们弹奏一曲。

师:贝多芬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女孩善良的品质和她对音乐的热爱,让贝多芬为之激动,正你们所想,他推门进去要为这位盲女孩弹奏一曲,满足她的心愿。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五、六三个小节。

生读。

师:“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从盲女孩的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1:盲女孩觉得只有贝多芬才能弹得这么好。

生2:从两个叹号可以看出盲女孩听到贝多芬演奏的音乐太激动了。

师:理解得好!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演奏不只是凭技巧,而是凭感情。盲女孩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赋予乐曲的感情。在这么一个小镇上,在一所茅屋里,贝多芬遇到了一个能够凭借音乐与他进行感情交流的人,他此时的心情一定——

生:很激动师:此时对贝多芬来说,告诉对方自己是谁并不重要,他只想——

生:为女孩再弹奏一曲。

师:是的,他想为女孩再弹奏一曲,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就在他要再弹一曲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情况呢?请读课文第八小节。

生读。

四、体会月光曲的内容

师:借着这清幽的月光,心情激动的贝多芬开始即兴弹奏了,他的琴声带给这对穷兄妹什么感受呢?练习读课文的第九小节。

生读。

师:请同学们再重点练习读一读皮鞋匠所联想到的,体会怎样读才能读出景物的变化。

生练读,指名读,师范读,生再读。

师:同学们读这几句话,语气由轻而重,由缓而急,你能想像到乐曲的旋律吗?

生:乐曲的旋律也应当由轻而重,由缓而急。

师:能由乐曲的旋律想像到贝多芬弹奏时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吗?谁来表演表演。

生表演,开始动作优雅舒展,面带微笑,后来动作迅速而有力,整个身体都晃动起来。(众笑)

师:演得好。能由此领会到贝多芬赋予乐曲的情感吗?

生:老师,我明白了,贝多芬表达的正是自己见到盲女孩前后的感情。

师:真聪明!结合贝多芬见到盲女孩前后的情感变化再来读一读皮鞋匠所联想到的。

生再读。

五、巧设情境,说写训练

师:月光曲多美啊!请同学们读最后一小节。

(生读)

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陶醉”是什么意思。

生:从“苏醒”一词我觉得“陶醉”是说兄妹俩被月光曲迷住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贝多芬走都没有发觉。

师:真会动脑筋。等他们醒来之后,兄妹俩会交谈些什么?前后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一会儿给大家表演表演。

(生讨论)

表演过程略

六:作业:

1、搜集《月光曲》,认真地欣赏欣赏。

2、练习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3、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贝多芬传》

板书设计:

(好奇)

听到琴声————走近茅屋海上升明月——轻柔、舒展

(感动)

史妹对话————进屋演奏月下海啸图——急促、剧烈

(激动)

上一篇:必修2原电池教学设计下一篇:旅游路线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