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活动工作总结

2024-05-21

大学心理活动工作总结(共9篇)

篇1:大学心理活动工作总结

班级心理活动总结

春风和煦,柳絮飘扬,在全班同学的积极配合下,我班本学期第一个户外心理活动拉开帷幕,完美谢幕。

本次心理活动的最大初衷在于让同学们在大学班级里体验真正的快乐。按照预先的计划,全班同学被分成了三个小组。分组的过程是第一道要迈过的坎儿。我发现上了大学后,同学们明显比以前纠结多了,因为不知道到底和谁在一组比较好,所以我们果断决定以宿舍为基本单位,然后男女混搭。活动中的第二道坎是场地问题,原来计划的应该有足够空间的田径场塞满了人,我们临时决定让全班“迁徙”到附近的草地上,本以为可以顺利的开始游戏环节了,然而又被保安喝令离开草地,所以说虽然是班级的小活动,但还是得考虑到诸多因素。一系列坎显然挫伤了同学们的参与活动积极性,然而后续的活动很好的打破了这一僵局。

“班级同心结”游戏中全班同学互相拉着手,感受着彼此手心的温度,打乱顺序后将“结”顺利解开,让同性同学拉手或许是一件轻巧的事,但让异性同学拉手,有时并不能让同学们很快接受,然而从开始的羞怯到后来的淡定,同学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间接证明了游戏进行得很成功,与此同时,我们明白了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因为有很多时候,很多问题,不能只单单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去解决,合作才能共赢;“蒙眼知音人”游戏中,挑出平日里最不爱在班里冒泡的同学蒙着眼睛来猜说话同学的名字,被猜的同学各种刁难,家乡话,怪味普通话,对与错,引来笑声连连,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欢乐,还有同学之间的进一步了解,活跃了班级氛围,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吃货大比评”游戏中,同学们放下了平日拘谨的姿态,自抛或是互抛着小馒头,大显身手,虽称不上绝技,但各种吃相,确实笑翻全场,我们释放了学习上的压力,发现了同学们另类的一面,同时我们认识到,在大学里,要学会勇敢地表现自我......班级心理活动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有人说,一个人的快乐,再大,也是微小的;许多人的快乐,再小,也是巨大的;这次班级活动恰好完美验证了这句话。在忙忙碌碌的学习生活中,能稍微放下手上的事,将自己从个人的狭小世界里脱离出来,融入到集体的温暖怀抱里,感受集体的氛围,积极参与各种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是幸福的。大伙儿一起策划,一起组织,一起参与,痛并快乐着。之所以“痛”,是因为策划一次班级活动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要分配任务,要考虑到添加何种元素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要考虑到现实条件是否允许活动顺利进展,所以,痛是在所难免的。然而重点是我们收获了快乐,而且不只是快乐。一群人共同参与,充分享受着活动中的一分一秒,抓住过程中的每一个幸福点,让我们明白了,大学,不仅是一个宿舍的大学,其实可以很好的成为一个班的大学,或者是更多人的大学,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踏出狭小的交际圈,融入到集体的大流中去。

篇2:大学心理活动工作总结

一、班会主题:

“防微杜渐,维护心理健康。”

二、班会时间:

20xx年x月20号

三、参会人员:

1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班全体同学,辅导员。

四、班会内容:

1、辅导员首先介绍了当今社会的时代背景。当今社会迅速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较以往任何社会都要快。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为了生活,身体和心理面临很大的压力。大学生,特别是刚入校的大学生,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如果存在着心理方面的困惑,一定要找同学,老师沟通,寻求帮助。也可以找我院的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老师进行咨询。心理咨询的首要原则就是保密原则。所以可以放心咨询。

2、请国本1班的心理委员介绍我院的心理咨询制度和学生可以咨询的途径。

3、请国本2班的心理委员介绍我院的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包括心理委员的设置,职责,工作机制,接收培训等情况。

4、观看心理健康相关视频。

篇3:大学心理活动工作总结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生活, 能够向高职院校大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教会他们掌握心理调试的方法, 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 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培养健全的个性, 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和支撑, 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1 调查情况与结果分析

1.1 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取样样本为本系17个班的350名学生, 调查结果经过统计处理, 发放问卷调查350份, 收集有效问卷调查315份, 回收率为90%。

1.2 调查结果分析

在回答“希望的活动场地”这个问题时, 6.7%的大学生选择了室内, 30.8%的大学生选择了室外, 有62.5%的大学生选择了无所谓, 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大学生大多数对于活动场地室内室外没有特别的要求, 但两者相比更倾向于室外。在回答“希望活动开展的时间段”这个问题时, 5.7%的大学生选择了中午, 40.6%的大学生选择了下午, 53.7%的大学生选择了晚上,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不希望在中午开展活动, 把中午时间留给他们休息, 同时, 更多高职院校大学生希望在晚上开展活动。在回答“赞同游戏当中出现名次吗”这个问题时, 选择赞同的比例为12%, 选择不赞同的比例为47%, 选择无所谓的比例为41%,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游戏的动机功利性不太明显, 竞争的意识不突出。在回答“希望和外系共同开展活动吗”这个问题时, 69.2%的大学生选择了希望, 3.8%的大学生选择了不希望, 27%的大学生选择了无所谓, 从这个数据当中可以看出, 大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渴望在更大的范围内通过活动促进人际间的交流。在回答“参加活动的主要目的”这个问题时, 39.7%的大学生选择了认识和结交朋友, 61%的大学生选择了培养和锻炼沟通能力, 41.9%的大学生选择了学习有关技能和技巧增强就业实力, 41.9%的大学生选择了使自己活得快乐, 10.5%的大学生选择了打发课余时间, 2.9%的大学生选择了获得荣誉, 3.5%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原因,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比较端正。在回答“希望是个人还是团队参加活动和比赛时”, 5.7%的大学生选择了个人, 94.3%的大学生选择了以团队的方式参加比赛, 由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喜欢以团队的方式参加比赛和活动。

从数据汇总的情况来看, 0.6%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表示未参加过任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的参与率还是比较高的。同时, 对于如何更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深入大学生心中,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纷纷提出了宝贵而真挚的意见, 51.1%的大学生表示希望活动可以更丰富和有意义。可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何开展得更有针对性、时效性, 需要热心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共同探讨和思考。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普遍

在本次调查中, 结果显示, 仅有16.8%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表示很少会有心理困扰。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在情绪情感、学习、沟通、就业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他们心理健康知识比较匮乏, 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较渴求, 同时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 所以很大部分同学不仅希望在心理宣传单中能够增加各类测试, 以便能帮助了解自己, 还希望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能学会更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以便自己能够独立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2.2 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竞争的方式由“个人竞争”转向“集体竞争”, 心理承受能力呈现下降的趋势

以往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多数是学生个人来参加的。受如今更多强调团队协作的社会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团队合作的项目在逐渐增多。本次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希望以团体的方式进行活动和竞赛, 同时有很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不希望在活动中出现名次, 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大学生一方面团队意识比较强, 希望和更多的同学合作, 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 另一方面, 希望团体参加, 减少竞争和受关注的压力。但同时, 我们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呈下降趋势。人之所以要合作, 无非就是个体的力量过于弱小, 无法进行更强有力的竞争。所以在一个团队中, 如果团队获胜, 个体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如果团队失败, 团队成员将共同承担。总体来说, 在团队中个体可以减少竞争和失败压力。

2.3 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性还不够高

很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符合大学生兴趣和实际需求、被强制要求参加活动、缺乏一定针对性、层次性和专业性是导致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首先, 作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心理健康辅导员和心理社团, 由于缺少对大学生的深入了解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 往往有些活动很难深入, 浮于表面;其次, 高职院校每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5.25”和“12.5”, 每次主题活动各高职院校都有统一的部署和要求的活动, 同时, 为了促进系部心理辅导站之间的评比, 又要求系部有一定的特色活动, 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活动比较多, 再加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比比皆是, 大学生们很多情况下属于“被活动”, 活动也很难出精品;最后, 很多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都是针对一年级新生开展的, 因此, 高年级同学很少有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活动, 对于不同年级缺乏针对性、层次性也是导致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够积极的主要原因。

3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思考

3.1 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者的专业性, 发挥好指导的作用

心理社团的成员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同时又有强烈的助人愿望, 但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通过活动来解除同伴的困扰, 提高同伴的心理素质, 缺乏良好的沟通技术和助人技巧;辅导员作为心理社团的指导老师, 对活动的设计、开展和评价发挥着有效的监督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家长”, 在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 接受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咨询技能的指导非常亟需和有必要。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一定要有学习之心, 在理论和实践上提高自身水平, 不断探索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 高职院校还应建立相关的学习、培训和奖励机制, 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者进行有关培训, 在考国家心理咨询师方面要有一定的政策扶持, 调动他们学习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咨询技能的积极性。

3.2 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深入了解, 发挥好“三贴近”的作用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有重点。每一个年级都有独特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应针对各个年级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如:一年级新生主要入学适应问题, 兼有学习问题、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 二年级主要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问题, 三年级主要为就业问题, 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对于敏感问题采取不回避的态度, 如:恋爱、性教育等;还应加强生命教育、鼓励教育、挫折教育, 提高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要特别重视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 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疏导, 用爱来营造一个充满真情友爱、协作互助、祥和温馨的平安和谐校园。

3.3 加强高职院校心理社团的构建和管理, 发挥好先锋和影响的作用

高职院校心理社团的宗旨是“健康自己, 关爱他人”, 作为心理社团的大学生除了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外, 还应该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不断掌握心理调试的方法, 达到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 发挥好先锋的作用。同时, 还应积极工作, 开展形式多样, 效果显著、影响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用自己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突出的工作能力影响其他高职院校大学生, 让心理健康知识深入到每一位同学的理念中去。

3.4 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创新, 发挥好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发展飞快, 各高职院校目前已经积累了很多经典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推广和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也是各高职院校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结果。如何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继续发挥生机和活力, 需要我们不断学会创新, 拥有新思维、新举措、新载体、新形式、新内容。如:本院每年针对一年级新生实施“新生助跑六个一工程”———收到一张心理健康教育卡、聆听一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参加一次团体心理辅导、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普测、建立一份心理档案、观看一部心理健康教育影片, 全方位、立体化对新生进行教育, 为他们能够拥有一个成功的大学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同时, 还可以拓展心理社团活动形式, 心理社团的活动可以一方面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一方面与同辈辅导、志愿者活动相结合, 将心理社团的活动适当向理论深度延伸、向实践活动拓展, 体现心理教育的社会性和伦理性。

4 结束语

总之, 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培养高职院校合格人才上的作用。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根据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问卷调查结果, 本文展开了粗浅的思考, 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培养高职院校合格人才上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问卷调查,心理社团

参考文献

[1]程明莲, 徐学智.浅谈大学生心理社团的作用与构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聂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社团建设相结合的探索和实践[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6.

篇4:大学心理活动工作总结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设计策略

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合署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即要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要组织大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意见》的出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教学模式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内涵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概念

活动教学主要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根据活动教学的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可以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概念界定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心理健康知识为载体,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自我调适的策略,通过活动教学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评价、控制自我,积极调节个人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增强适应时代、社会发展和变化能力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我们要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开展课堂活动教学,需要准确把握课堂活动教学和课外活动之间的区别。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构组织指导,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比较以上两种概念,我们认为,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是课堂活动教学。课堂活动教学是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主性活动,发挥课堂教学最大教育功能的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意义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个课程从大学生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人格健全、压力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角度出发,遵循“预防为主、矫治为辅、发展第一”的基本原则,沿着“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问题调适——心理素质优化”的基本思路,力图实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发展三大功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模式将活动有效纳入教育教学视野,“以活动促发展”作为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展开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其秉承“教学即活动,活动即教学”的理念,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是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情景再现、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全面、多样的课堂活动模式,实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发展三大功能,促进他们的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依据

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指出:“高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正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教育学相关理论为依据实现的一种教育模式。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来说,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丰富的情感等都是影响活动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大学生处在社会化发展的末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且处于“转折”时期,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矛盾表现最突出的阶段。在“矛盾——统一——新矛盾——新统一”转化发展过程中,他们更多地要求通过更为主动的自我体验来进行自我意识转化。因此,课堂教学就需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提供自我体验的途径。另外,随着知识越来越丰富,大学生的抽象思维也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在课堂活动教学中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能够辩证地对待周围的一切,所获得的抽象概念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同时,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已经基本成熟,充满青春活力,其情感体验日益丰富,因此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课堂活动来增加情感体验。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遵照相应的教育理论,构建更具可操作性的课堂活动教学模式。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三个阶段

相对来说,活动教学更重视过程,而活动过程组织者是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实施阶段包括“创新教材使用,开展理论教学”“改善课堂活动,开展小组教学”“提高实践能力,开展实操教学”三个阶段。

(一)创新教材使用,开展理论教学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所有活动都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而心理健康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阶段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往往缺乏心理学理论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做到“活化教材”,将理论知识融入课堂活动,通过组织活动,引发学生参与到理论知识学习中。

(二)改善课堂活动,开展小组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公共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课堂大、人数多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教师面临着怎样将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改善课堂活动,开展小组讨论等小组教学活动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习中先进带动后进的效应,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教育漏洞。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大合唱”“小组唱”相互配合的活动方式,大力开展小组活动和配对活动,以提高个体参与率,不断改善课堂气氛,保证各种活动有效进行。

(三)提高实践能力,开展实操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为广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一门课程。教师除了要传递有关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知识,还要强调一种观念——一个人的成长和幸福取决于个人,也就是传达大学生自助的观念,即个人可以通过改变认识、体验情感、实践行动来实现自助。因此,在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操活动,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思索、感悟,使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改变自己,最终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

总之,活动教学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活动,有完整的教学过程。为了充分发挥活动教学的作用,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需要把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活动来促进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德立,梁宝勇.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J].心理科学,2006,(6).

[2]王运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篇5:大学心理健康月活动总结

一、统筹策划,精心研讨

为顺利开展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在学院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院心理协会多次开会研讨,制定出了详细可行的活动方案。

1.心理手抄报

活动时间:5月10日——5月17日

活动对象:大一全体

开展方式:协会组织作品收集,展览评选。

目的及意义:以“ 心理健康”为主题,以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为主题内容,通过紧密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引发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珍爱自我、提升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意识。此次活动旨在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

2.微视频大赛

活动时间:4月27日——5月5日

活动对象:大一大二全体

开展方式:通过秒拍APP,以我与我的舍友们、我的大学、我的交友方式等为主题。参赛者可以选择任意一个或多个主题进行创作,要求作品原创,严禁抄袭。参赛微视频作品要求积极向上、思想健康,以反映我校土木建筑学院文化娱乐为主,展现大学生活的风采。

目的及意义:促进我们协会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促进我们协会的更快发展,更促进我们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为各位同学的课外生活增添乐趣,增加各个班级的凝聚力,并让同学们进一步了了解微博、微信等工具,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

二、有序开展,收获颇丰

两项活动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各班心灵使者的辛勤付出与配合,更离不开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1.齐心协力,全民参与

微视频大赛、心理手抄报活动由心理协会统筹协调,大一各班班委负责,共同合作完成。班长、团支书负责下发通知,收集、整理视频学习委员、心灵使者负责策划、撰写总结等。各位班委商讨如何提高大家积极性以及做出更优秀的作品,积极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主动为班内其他成员排忧解难,互帮互助,使得此次主题月活动圆满落幕。当然,此次活动不仅仅属于班委几个人,更是全班同学共同的记忆。能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也是不容易,班委的用心良苦我们协会成员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班会的乐趣、集体的强大、团结的重要性,在无形中自然而然地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2.寓教于乐,好评如潮

通过此次活动,加强了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学会了正确调节自己的情绪,感知他人的情绪,与他人和谐愉快的相处;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班级的凝聚力加强。他们将不再闭塞,就像校歌中歌颂的那样,“放飞自己的理想,在济大起航”,就是这样我们相信他们一定会在大学的生活里留下灿烂的记忆,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度过难以磨灭的时光。此次心理主题月,各班都搞得气氛和谐,轻松愉快,让出席的心协负责人也频频笑场,各班都其乐融融。同学们不仅听到了许多心灵鸡汤、人生哲理,还从中学到了如何做人做事,懂得了感恩,明白了给予与奉献……每班报纸和视频上传都会给心协工作人员一定的震撼,孩子们用心良苦啊!

3.收集微笑,收获阳光

同学们通过参加此处活动,了解到要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用微笑驱逐内心的雾霾。

三、总结感悟,反思不足

时间上的不足以及准备方面的不充分,导致多个班级上传的视频作品质量参差不齐,还有个别作品相似度高。

各班心灵使者均有班长团支书担当,使得执行力以及活动效果不如前期预想。为了提高效率,下一届的心灵使者可以从班级中热爱做这方面事情的群众中选择,因材施教,培养出更具担当、责任心的使者。

没有热爱便没有激情,没有激情肯定缺乏创造力。活动形式年复一年,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大一新生的积极性,导致协会不受重视。在以后日子中,我们会以身作则,努力办好每一次活动,将经验毫无保留传授,希望协会越办越好。

篇6:大学心理健康的活动总结

5月是忙碌的一个月,也是收获的一个月。我们在“你幸福了吗”照片展和微故事大赛中收获了幸福;在“十佳百优”心理朋辈辅导员评选中收获了肯定;在趣味运动会中收获了友情热情和快乐。在这些活动中,最大的活动是在5月21日举行的“5.25心理健康文化节——畅想幸福,让幸福蔓延”活动。这个活动分为4个版块,分别是心理知识竞答、心理测量、心理辅导和心理游戏。

在心理知识竞答这一板块中,我们将事前准备好的90道题贴在墙上,然后发给同学们便利贴,让他们把自己要作答的题目的题号抄在便利贴上,然后在后面写上答案,最后到工作人员那里对答案领取奖品。由于我们准备的.题都很有趣味涉及的方面也很广而且也比较简单,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家都非常踊跃地参与进来,而且每个人都得到了奖品,有的同学甚至答对了70-80道题,将三种奖品都收入囊中。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大家的课外知识都非常的丰富。

第二个环节是心理测量。我们请了12位考取了心理咨询师的学长学姐来为同学们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解答。参加这个环节的同学也很多,通过压力测试、恋爱观测试、焦虑测试等6套测试题的测试,同学们都更加清楚了自己近期的心理状况,并从学长学姐那里得到了宝贵的意见。由于是同龄人,很多同学都敞开心扉,把自己心中的苦闷讲了出来,心情也得到了缓解。甚至在活动都已经结束了,还有人在进行测量,并和学长学姐留了联系方式。

第三个环节是心理咨询。我们请了4位心理专干老师为同学们做咨询。老师们通过同学们的描述,进行了准确专业的分析和解答。老师非常准确的分析出了咨询者的心理,并给了很多有效的建议。同学们再接受完咨询后,都觉得受益匪浅。

第四个环节是心理游戏。这个环节有我们和心理协会共同合作。本环节包括3个小游戏,分别是默契贴鼻子、旋风篮球和都拼西凑。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游戏中,同学们忘记了学习的压力生活的烦恼,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中。虽然我们的游戏很简单,但却让同学们感受了一次童年做游戏时的快乐。

就这样在忙碌与快乐中我们结束了“5.25心理健康文化节”的活动。在这个月里,有我们清晨在田径场上练习趣味运动会项目的身影;有我们在照片中幸福的笑脸;有我们布置场地时挥汗如雨的场景;有看到同学们的笑脸时的欣慰。这次活动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但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测试题没有打印够,心语心愿参加的人数不是很多等问题,我们也会总结教训吸取经验,在下次办得更好!

篇7: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总结

一、本次活动有强有力组织领导

为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确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根据《关于调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设领导组的通知》(长医党字[XXXX]8号)文件要求,成立20XX年“X·X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团队。

长治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心理测评人员和心理咨询人员,我们的咨询团队由12位硕士以上学历、具备多年临床经验、具有丰富个案积累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组成,助理咨询师团队由20多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组成,为您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心理服务。并且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测评软件、沙盘游戏等设备,为您提供悉心周到的心理帮助。

二、活动紧扣主题开展,教育宣传目的性突出

“X·X”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是我校的传统项目,旨在为同学们营造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环境。此次心理健康宣传月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中国梦·校园情·快乐心”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文化活动,帮助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养成关爱自我、关爱他人的个性品格和自信务实的人生观。

引导广大学生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体验自己存在的价值,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乐观自信,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营造更加健康向上、积极主动的和谐校园。

三、具体安排

1、活动由学生处牵头,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实施。

2、本次活动分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老师和院团委、学社联心灵驿站、交谊舞协会、社科部、人文艺术传媒学院密切配合。

四、活动对象

长治医学院全院学生

五、活动项目

1、心理漫画征集大赛

(1)内容:“漫画征集大赛优秀作品展,需要你宝贵的一票!”

(2)报名时间:X月X日至X月X日

(3)地点:北区鸽子岛

(4)人员分配:纪秋琼

(5)报名方式:

①现场报名:北区四号楼109室,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②电话报名:

③网络报名:

(6)活动要求:

①参与者可以个人或团体的方式报名,报名需提供姓名、班级、联系方式,团体报名需提供团体名称与代表信息;

②漫画主题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能够反映活动主题;

③选择健康的人物形象,原创或者现有漫画人物的二次创作;

④漫画篇幅三格至五格,内容完整,标明顺序;

⑤作品每格以A4纸尺寸为标准,可以打印或手绘,打印版要提交电子稿至邮箱:

⑥要求尊重知识产权,不能抄袭。

(7)交稿时间、地点:X月X日至X月X日,北区四号楼109室,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8)奖项设置:“最具人气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最佳原创奖”一名;“最佳内容奖”一名。

2、心情颜色

(1)内容:心情是可以用颜色表达的,你知道吗?

(2)时间:X月X日—X月X日

(3)地点:北区鸽子岛、出国留学网篮球场

(4)人员分配:

传单6人:大一咨询室部分成员

现场解答:浦雯君、李可君

篇8:大学心理活动工作总结

关键词:身体活动指数,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心境

1 前言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干扰了大学生们的正常生活及学习, 特别是久坐生活方式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1]。如何使他们避免、消除由久坐生活方式而造成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以积极的生活态度、正常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境状态去适应当前社会环境的发展成为高校心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2]。许多研究表明, 通过培养大学生良好体育生活方式, 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 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提高其应对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的能力, 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所以, 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活动情况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不仅可以揭示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对于如何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云南师范大学在校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400名 (男n=200女n=200) , 分别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等年级的学生。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向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中发放问卷400份, 男、女生各200人, 回收有效问卷360份, 有效问卷率为90%;同时根据研究需要, 采用spss17.0对所收集数据进行了t检验, 其中分别对数据的百分比、均数比较、标准差、显著性检验等进行处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活动方式情况

由表1得出, 从总体上看久坐生活方式的大学生有185人, 占总测试人数的51.5%, 经常进行身体锻炼的大学生有175人, 占总测试人数的49.5%;从性别角度看久坐生活方式男生87人, 占接受调查测试男生总人数的48.9%, 体育生活方式男生91人, 占接受调查测试男生总人数的51.1%, 这说明有将近一半的男生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有久坐行为, 是属于久坐生活方式的大学生。久坐生活方式女生98人, 占接受调查测试女生总人数的53.8%, 体育生活方式女生84人, 占接受调查测试女生总人数的46.2%, 这表明有一半多的女生有久坐行为, 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这部分女生也养成了久坐的生活方式。久坐生活方式女生占女生总人数的53.8%, 而久坐生活方式的男生占男生总人数的48.9%, 久坐女生比久坐男生多4.9%, 这表明女生比起男生更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3.2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性分析

注:A组为良好体育生活方式大学生, B组为久坐生活方式大学生, 心理因子F1 (躯体化) 、F2 (强迫) 、F3 (人际关系敏感) 、F4 (抑郁) 、F5 (焦虑) 、F6 (敌意) 、F7 (恐惧) 、F8 (妄想) 、F9 (精神病性) 、F10 (其他) *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因子项

由表2所示, 在体育生活方式大学生中除了敌对因子的数值比久坐生活方式大学生的要高, 其他的各因子的分值都相对比较要低, 虽然敌对因子两组相比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但是通过分数的比较, 我们可以得出体育生活方式的大学生的敌对因子要高得多。

在两组的对比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睡眠及饮食方面都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虽然其他几个因子分值上都有高低不一的变化, 但是他们的结果对比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另外, 焦虑, 强迫, 抑郁这三项在体育生活方式组和久坐生活方式组中的分数都相对其他项目较高的, 这可以反映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症状中, 比较普遍的是焦虑症状、强迫症状、抑郁症, 这就为我们的高校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们应该针对这些特点,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提供积极的帮助。

3.3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差异性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 在均数的比较上, 久坐生活方式大学生不仅在总体困扰程度均数上明显比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大学生要高, 而且每个维度的均数也高于良好体育生活方式大学生;在差异性分析中, 两者的人际关系困扰分数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 其中在人际关系的交流困扰和待人接物困扰的维度上, 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 但是总体困扰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注:A组为良好体育生活方式大学生, B组为久坐生活方式大学生;A表示人际关系困扰因子, A1为交流困扰程度;A2交际和交友困扰程度;A3待人接物困扰程度;A4与异性交往困扰程度*表示差异性显著

3.4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境状况差异性分析

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 久坐生活方式大学生在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等因子方面得分比体育生活方式组学生得分要高, 在精力、自尊等因子方面要低, 但不明显。久坐生活方式学生要比体育生活方式学生情绪纷乱 (TMD) 的总分高得多, 差异比较明显, 除此之外在愤怒和忧郁等情绪方面差异也比较明显, 其他方面的情绪因子紧张、疲劳、精力、自尊等差异也不明显。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从总体上看,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有将近一半以上的人存在久坐行为;从性别维度上来看, 女生存在久坐生活方式的人数比例要比男生高。

4.1.2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其中久坐生活方式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和比例都高于良好体育生活方式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状况方面, 久坐生活方式大学生比起良好体育生活方式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生人数和比例也要高;在心境状况方面, 久坐生活方式大学生比良好体育生活方式大学生情绪纷乱总分 (TMD) 高得多, 因此前者的心境状态情况比后者差。

4.2 建议

4.2.1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宣传, 组织各种体育健身活动, 鼓励学生加入各种体育及健身协会。

4.2.2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转变不良的久坐生活方式, 养成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

4.2.3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组织的作用,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 提高他们应对生活、学业、就业等压力的应激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根.中国健康城市建设报告[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9.

[2]林琴, 徐勇.大学生危险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J].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5, 25 (3) :432-436.

[3]翟蕾, 孙冰洁, 王晓智等.北京市1138名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 (3) :264-266.

[4]万力芳.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锻炼态度一行为九因素模型特征比较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论文, 2006.

[5]支愧云, 陈永进.危险行为概念的心理学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 2005, 27 (3) :84-87.

[6]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篇9:大学心理活动工作总结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问题;实施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大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且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有效方法。[1]很多高校每年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方面的研究很少,对于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和评估缺乏有效的指导标准。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有效实施途径进行探讨,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覆盖面窄、参与度小

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致力于使大多数的学生受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关注心理健康的队伍中来。但是,一些高校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因为宣传力度不够,或者活动设计的原因,只能在小范围的团体中开展,参与的学生很少,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心理健康宣传月期间开展的一些活动,几万人的学校可能只会有几百人受益,除了组织不力的原因,可能和实施的方式方法也有很大的关系,没有调动起全校的力量来开展活动,而只凭心理中心个别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二)缺乏活动评估体系、活动质量不高

一个“误入歧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仅不能给学生带去正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可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坏的影响,反而影响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所以,活动的有效性是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虽然都在轰轰烈烈的开展,但是活动是否有效果却没有评估的标准,有些活动甚至和心理健康并没有直接关系,纯粹的设计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枯燥,缺乏趣味性,不能深入学生内心,很难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能还会使学生对心理健康产生误解,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活动缺乏有效指导

高校中目前都面临着心理健康师资缺乏的问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高校应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但是很多高校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都配备不足,即使聘任一些兼职心理教师进行相关工作,但是兼职心理教师的职业素养也令人堪忧,很多老师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不能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致使有些活动开展的科学性不强,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效实施途径

(一)完善机制,加强活动奖励和经费支持

当前,许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没有营造出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所以,要想广泛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比较困难的。鉴于此种情况,要求学校领导要重视,要制定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制度,定时开展相关活动,并且学校还要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且要给在心理健康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提供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重点下移,依托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

很多高校都建立了三级、四级、或者五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学校层面、学院层面、以及班级、宿舍层面,这在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却没有很好的利用各个体系的资源。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重点下移,放在学院、班级 和宿舍,如:可以把活动任务下发给各个院系,给予各个院系一定的经费支持,让各个院系根据各自的特色设计并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班级都有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使活动受益到每一个学生。当然在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心理健康教育骨干的培训,如辅导员、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以保证活动设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三)建立有效的活动评估体系

要想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估,需要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估机制。首先,要对策划进行合理的评估,要确定活动是否可行,预期目标是否良好,是否具有创新价值等。其次,要对活动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利用心理测量量表,也可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测评表对活动的目的是否达到,活动的效果是否良好进行调查,评估活动的有效性。另外还需要评估整个活动的总结、反思及反馈,从活动的总结和反思中也能反映出整个活动的面貌,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参与活动的状况,以及活动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对以后活动的开展积累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的力量

学生心理社团是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既得到了生活锻炼,如学习人际沟通、 组织策划等,又能获得心理归属感和安全感,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的水平。[3]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社团的潜力,利用学生社团的力量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一些高校中,由于学生心理社团的管理权责不明,没有得到很好的指导,开展的活动专业性不强,质量较差,难以吸引大学生的兴趣。所以,要想利用社团力量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须要明确学生心理社团的管理权责,最好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直接管理和指导,对社团成员进行培养,定期培训。要加强社团的特色项目培育,打造社团特色活动,让社团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总而言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途径,提高活动的示范性和操作性,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力量,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伍宇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评估方式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7):45-46.

上一篇:打造农机优质服务品牌下一篇: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