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描写花的作文

2024-04-08

三年级下册描写花的作文(精选6篇)

篇1:三年级下册描写花的作文

六月初的昙花终于有了一个小花苞,六月底终于长成了花蕾,近看像个小苹果,远看像拇指姑娘,涨红着脸,有点怕羞。终于,在一个有月的夜晚,她完整地绽放了。

月光下,那紫色筒裙似的花托包裹着洁白的花朵和黄色的花蕊,黄白相映,美丽极了。微风拂过,花朵儿微微颤动着,缕缕清香迎面扑来。这美丽的昙花,一发不可收拾,以惊人的速度奇迹般地怒放了,一朵接着一朵,似乎要像这人间倾洒她所有的美与香。因为不久她的美将会被无情地收回。

昙花虽一现,但却足以令人为之倾心,生命虽短暂,却用力活出了最美的姿态。

足矣!

篇2:三年级下册描写花的作文

清晨,我和妈妈去杨府山公园散步,沿着小道我们来到了天鹅湖,湖旁那玉兰树直直地伸长着树干,看不到绿色的叶子,只有玉兰花优雅地绽放。

玉兰花的颜色很多,有紫的、白的、淡粉的。我最喜欢的是白玉兰,她们全身洁白,像一个个小夜灯挂在枝头。走进一看,雪白雪白的花瓣或紧或松挨在一起,像女孩子穿的蛋糕裙,随风摇摆。那盛开的花朵,露出了嫩黄色的牙齿,好像在对我们微笑。还有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真让人喜爱。

一阵春风吹来,玉兰花飘出淡淡清香,迎风摇曳,我也跟着翩翩起舞,真让人陶醉!

篇3:三年级下册描写花的作文

比较之一: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设计一】

1.学习课前导语后,边读课文边思考: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进行交流。

3.孩子们,听出来了吗,只要讲清楚作者几次看到花和看花后不同的心情,就能把这件事讲清楚,自己试着再讲一讲。

4.学生第二次交流,教师随机完成板书。

5.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特的变化呢?你能看着板书连起来说一说吗?用“因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说话。

教学效果反馈:学生第一次概括主要内容抓不住主线,泛泛而谈,有的接近简要复述;第二次概括提升并不明显。用“因_____而_____”说话,举手学生并不多,而且发言的质量也不高。

【教学设计二】

1.默读导语,寻找学习要求,整理后呈现:

(1)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他为什么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

(2)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锁定第一个学习要求。齐读四个词,这四个词都表示——(心情)。

3.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出表示心情的四个词,交流含词的语句。

4.联系这些句子,再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一连串的变化?并把思考的结果填写在作业纸上:(作业纸上独立完成,交流中屏幕呈现)

5.如果我们把这四句话串联起来就能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回答。

6.总结:顺着作者的情感变化,我们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楚了。以后大家碰到类似的课文,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来说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效果反馈: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动笔思考,参与交流,氛围活跃。大部分学生都能借助作业纸有条理地说清楚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反思】

1.文本教学价值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这个环节,两位教师都根据文章的导读选择了两个教学点:“理解作者情绪变化的原因”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不同的是课例一,教师把教学的归结点落在了“理解作者情绪变化原因”上,概括主要内容的目的是为引出后面的情绪变化;课例二,教师把教学的归结点落在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上,先借助作业纸理解情绪变化,再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前面的步骤是为后面的概括搭桥铺路。我们可以看到课例一只是停留在课文内容的理解层面上,课例二则重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两节课,教师对文本教学价值的认识不同,设计的落脚点就不同,学生在语文能力上的收获也是大相径庭的。当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在阅读中就能够和作品中的人物自由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对话,他们在表达时就能够正确地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久而久之语文素养就能逐渐提升。

2.文本教学价值的落实要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

课例一中,教师未经任何点拨指导,就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学生的回答出现了“罗列文章内容”“不分主次”等现象,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学生刚接触文本就如同迎了当头一棒,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学习兴趣减弱了,整节课的教学氛围处于低迷状态。课例二中,教师的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学情,由浅入深,梯度前进。找出词语,画出句子,完成作业纸练习,最后概括主要内容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的发言条理清楚,表述完整,教学目标的落实是高效的。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教学路径的生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做到循序渐进,始终把文本教学价值的坐标放在学生的世界里。

比较之二:品读咀嚼描写“藏花图”的语段

【教学设计一】

出示语段指名读,改动句子后自由读: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纯洁;紫的、娇小、这么多;鲜亮、这么密、这么辽阔!

师:你觉得改动后的句子好吗?

生:不好,原文的分类很清楚,而改动后分类混淆了。

师:哦,原来同一类的,表达形式相同的词语我们应该归为一类。‘分类齐读’

师: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花的?

生:颜色、样子、数量。

师:作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花的多,花的美,让我们也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教学效果反馈:学生读得通顺流畅,也关注到了句子中分号的停顿,但语气平平。

【教学设计二】

出示语段,自由读,指名读画线的句子。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师:你发现这几句话有什么特色?

生:作者从“颜色”“样子”“数量”分类来写。

教师引读。这些花从颜色上看——,从样子上看——,放眼望去——。

师:孩子们,你们还发现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教师范读提醒学生)

生:这些词,表达得非常简洁!

师:如果换一种方式表达,你们听听有什么不同。这些花有的是白颜色的,有的是黄颜色的,有的是紫颜色的……

生:这样表达与原文相比就没有惊喜感了。

师:是呀,在这段文字中,没有一个表达情感的词语,却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那份惊喜。文章就是通过一个个简短、跳跃的词语传递出作者看到花时眼前一亮的惊喜!(指名有感情朗读)

教学效果反馈:学生朗读特别出彩的是这句话“白的……这么辽阔!”读得轻快、跳跃,作者看到花时一刹那的惊喜溢于言表。

【教学反思】

文本的教学价值指向文本有特色的“秘妙”之处

这个环节,课例一、课例二都重点品读了“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课例一,关注到了“分类的表达形式”,通过句子比较,让学生明白:同一类的,表达形式相同的词语应该归成一组。课例二,既关注到了分类的表达形式,更关注到句子中一个个短语并排罗列的表现手法,流露出作者看到花时的那种激动与兴奋不已。这句话的教学价值到底体现在何处?乍一看,作者从三方面写花,分类清楚,这样的表达方式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从两节课的教学情况看,文本的这一特色,学生一读马上就发现了,说明在以前的学习中肯定接触过,不是这篇文章特有的,对学生而言也已经不存在“秘妙”中的“秘”了。所以此设计并没有体现出文本的有效教学价值。再来看课例二,教师通过进一步引导,朗读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把自己的心情融入一个个简短、跳跃的词语之中,这样的表达不愧出自大作家冯骥才的笔,那样的独具匠心,那样的真实自然。当学生读懂文本的这一层“秘妙”后,朗读这个句子就充满了生命力,在以后的写作中也会自然地仿而效之。文本独特的“秘妙”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魅力无穷。如果我们教师能借助一双慧眼挖掘出文本最有特色的“秘妙”,也就能使文本的教学价值趋向最优化。

篇4:三年级下册《太阳》教学设计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及课文的朗读水平。

2.了解太阳的特点,该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举例子、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其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板书)学生齐读2遍。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板书:科普说明文。

二、学生集体读课文,教师要求仔仔细细去读,读准生字词

1.学生读完,教师评价。

2.让学生标出自然段。

3.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凝(ning))

三、学习1—3自然段

1.请咱们班最勇敢的孩子给大家读第一段,看谁倾听的最专注

①指名读、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②这一段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是什么句?(反问句)谁能改成陈述句?(学生答)。

③“箭为什么射不到?”学生思考答。(太阳离我们太远了)。

④有多远?画出这句话。

⑤“1.5亿公里远”作者举了两个我们容易理解的例子,谁来谈一谈。(指名读)。

⑥讨论“谁能走3500年”,“飞机要飞二十几年”不可能的事说明了什么?教师引导“差不多”、“二十几”是不精确的推断。

⑦太阳的第一个特点是离我们很(远)(出示课件),那箭能射得到吗?(板书 太阳的特点 远)那开头射太阳的传说也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⑧太阳离我们那么远,我们看上去太阳有多大?(一个盘子那么大)其实,太阳有多大呢?请男生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男生读完,教师评价。

②画出说明“太阳的大”的一个句子,互相讨论“太阳到底有多大?”(地球承载着60亿人,200多个国家)。

③指名说出太阳有多大。出示课件“抵”可以换成什么词?(比)板书:大。

④一个太阳和多少个地球相比较(130个)师强调:这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30个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那么,下一段,课文还有告诉我们太阳的什么特点?

3.学习第3自然段

①请女生读,教师评价男生的倾听,请男生评价女生的读。

②师:太阳会发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光明)太阳会发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温暖)请学生回答: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 )送来的。

③第3段文中把地球比作了什么?(大火球)师:这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④出示课件。地球的表面温度是多少?举例子怎么说?(生答)

中心温度有多少?“估计”是什么意思?(不精确地推断)从这些词可体会说明文用词十分准确。⑤这一段用打比方、列数字的办法说明了太阳的第三个特点(热),板书:热

4.师小结。以上学习的3段形象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哪三个特点?(学生答)

太阳那么远,那么热,跟我们没有关系?(有关系),请谁来读读第四段第1句。

四、学习4—8段

1.指名读第4段第一句。

①第一句是什么句:起什么作用?板书:过渡句 承上启下。

②下文讲了什么?(指名答)课文最后一句说:“没有太阳,( )” 可见,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很密切哦!”板书: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

2.课文怎样介绍太阳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自由朗读4—7自然段,拿铅笔把最能概括每段内容的词句轻轻画下来,交流讨论。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①说说4—7自然段依次讲了什么?梳理思路动植物、人类生活、气象、防治疾病。

②出示课件,看图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提醒太阳与煤炭的关系,可阅读《学习法》“你知道吗?”你会获得更多的自然知识。

4.出示四幅图,引读第8段,勾画认为十分重要的句子。

师生从正反两面分读一、二两句,共同读“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5.集体感情朗读最后一段,提醒学生读出太阳的重要性。

五、“太陽来到我们班”出示课件

要求:学生试着将自己喜欢的部分,以太阳的口吻介绍。

六、布置作业

1.小练笔:太阳的自述。

2.阅读课文的资料袋和115页的《妙不可言的位置》,你一定会对太阳、地球、太阳系等自然科学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七、结尾语

篇5:【推荐】三年级下册描写花的作文

走近一看,树上的花全都开满了,枝头上的花一朵一朵的,挨挨挤挤地凑在一起。我摘下一朵仔细观察,花蕊是紫色的,一条一条的花丝像蝴蝶触须似的在微风中轻轻抖动。花瓣非常柔弱,一碰就掉了。

有很多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这些小蜜蜂可真勤劳。

突然,爸爸从我身边冒出来。他摇了一下树干,粉色的花瓣就从树上翩翩落下,就像飞舞的蝴蝶似的。

春天的榆叶梅多么美丽啊,真想它可以开得更久一点。

★ 描写花的三年级作文参考

★ 三年级作文描写花的300字

★ 三年级描写花的作文 花的“舞会”

★ 描写花的作文

★ 描写花比喻句

★ 描写花的范文

★ 花的作文300字三年级

★ 仙人球花的三年级作文

★ 描写花的作文300字

篇6:三年级下册描写花的作文

杜鹃花很漂亮,有粉红色的和白色的,我更喜欢白色的,因为粉色的花朵太浓烈了。白色的杜鹃花长着雪白雪白的花瓣,有五片,呈椭圆形,边缘有许多天然的豁口。花蕊又细又长,约有三厘米长。有的花蕊根部是淡绿色慢慢渐变成白色;有的一整根都是雪白的,与花瓣的颜色融为一体。花蕊最上面是浅黄色的,顶部有两个黑点。

樱花也不甘示弱。樱花的粉色不是那种浓烈鲜艳的深粉色,而是那种淡雅的浅粉色,就像仙女们用她们的化妆刷轻轻扫上那淡淡的粉色腮红,也像她们穿的轻盈飘逸的纱裙。樱花的花瓣层层叠叠的,这一层,那一片,害得它们被春风一吹,就像花雨一样飘落,但是这缤纷飘落的花瓣却别有一番风味。花瓣上有许多细小的纹路,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樱花一朵一朵地长在树上像一颗颗钻石在天空中闪烁。

上一篇:长治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年度述职报告下一篇:原因对策万能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