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的解释与造句

2024-05-03

口译的解释与造句(精选8篇)

篇1:口译的解释与造句

口译拼音

【注音】: kou yi

口译解释

【意思】:口头翻译(区别于‘笔译’)。

口译造句:

1、我最近有幸就双语教育,笔译和口译方面的有关问题对他进行了一次采访。

2、尽管政府和商业是笔译和口译服务的大客户,但个人有时候也可能需要它们。

3、在市场需求增长的同时,受聘笔译员和口译员的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

4、茜茜莉亚·阿比,堪萨斯大学医院口译和笔译部的部长,告诉我们就算是知道正确的单词也不意味着病人可以理解。

5、总而言之,在日常活动中,我们仍然更喜欢打手势或者使用一本好的短语手册,尤其是在口译服务的价码如此高昂的情况下。

6、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口译训练方法,也是很好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方法。

7、这对于口译来说,是非常有效的训练。这项工作也是我适应了在非常规的工作时间工作。

8、如今,英格兰东部欧盟议员罗伯特?斯德第(音译)邀请她前往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议会做口译员,实现了她的梦想。

9、不过口译公司正在盼望着你能使用另一个工具:你的手机。

10、陪我来的那人坐在桌子的另一边,以便在需要时扮演口译的角色;但我们没用到他。

11、医院不得不安排一名口译员帮助女孩与家人交流。

12、联合国招聘口译员会举行竞争激烈的考试,全面测试你的语言技能。

13、如果是公共服务的翻译工作,你还需要有公共服务口译文凭。

14、他们的个人口译服务易于注册和使用。

15、我的口译员,她是一个医生。她和我的任务就是拍摄妇女卫生和死亡问题,只能在沿着尘土飞扬的阿富汗道路上去发现等待我们的全部故事。

16、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且很容易坚持---口译汉英对照(或英汉对照)的小说或其它读物。

17、感谢武汉大学口译队提供志愿服务。

18、这个探险家雇用了这个法裔加拿大人夏博瑙作为他的口译员,而且还让他那怀孕的妻子一道随行。

19、两家医院都特地改装了有两个耳机的电话,一个给病人,一个给医疗员工,所以两个人可以同时和电话另一端的口译员进行沟通。

20、在医药口译中理解术语是至关重要的。

21、不过,我们的记者发现这家公司的口译水平还有所欠缺。

22、我们可以在听广播,看电视或开会时,把所到听内容口译为英文或是中文。

23、当你满足成为一名联合国口译员所需的所有标准之时,就可以联络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招聘处了,并询问申请的具体信息。

24、“一个口译员一次口译通常不会超过半个钟头的时间,”奥尔森说。

25、有语言天赋,想成为一名口译员。

26、成为一个专业的翻译和口译员往往比知道一门语言重要的多。

27、他们是在接受了180个小时以上的教室和临床训练才变成医疗口译员的。

篇2:口译的解释与造句

造句:

1、马戏团进城了,我们成了一队走错地方的江湖卖艺人。

2、通常在在巴基斯坦,跨性别者要么卖艺,要么卖身,要么沦为乞丐。

3、你从一个受人歧视的卖艺的孩子到现在的全球巨星,这得经历多少磨难啊?

4、我们只是街头卖艺的,我们正在排练。

5、卖艺者和动物群游行于街道中。

6、我以前常在街头卖艺,但警察总是命令我走开。

7、鸽子的说话,卖艺人不会唱歌。

8、在英国剑桥,一名游客正给一位在垃圾桶里演唱的街头卖艺者拍照留念。

9、谭盾成功了,但那个黑人小伙却仍在街头卖艺,你从中学到些什么?

10、本人认为,在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中,大致存在着三种主要方式,即自娱式、寄食制和卖艺制。

11、节庆假日,杂耍艺人便在街头卖艺。

12、一家英文报纸甚至蔑视地把他叫做意大利的“不玩猴子的卖艺人。”

13、一个卖艺人能在绳子上跳舞,荡大秋鞑、大斛斗等。

14、这可难不倒张飞,他决定到街头卖艺。

15、虽然我还没有成名立万,但也好歹是个卖艺人,弹了十几年琴,也在大学里兼过课,我真的觉得没有必要让琴行赚这笔钱。

16、1935年在街头卖艺时,她遇到第一位帮助她蜕变为传奇人物的“贵人”。

17、其实纽约的很多地铁站都有卖艺的人,但中央车站最多,个人感觉水平也最高。

18、令人愉快的都柏林图片。卖艺人表演行人在繁忙的格拉夫顿街,南边旁道充满有顶级零售店,包括旗舰布朗托马斯百货公司。

19、一魔术师在游轮上卖艺。

20、宋朝的苏黄米蔡四大家都不是靠卖艺吃饭的艺术家,而是朝廷官员,是当代最著名的学者,大文豪大才子。

21、纵容孩子乞讨和街头卖艺,父母将被取消监护权。

22、我在网上看到了你小时候在街头卖艺。

篇3:口译的解释与造句

关键词:交际翻译,语义翻译,陪同口译,会议口译,教学

1 引言

中国与世界交流日益频繁, 口译作为不同语言的人之间交流的桥梁, 在中国迅速成为热门职业。社会急需口译人才, 然而, 各高校口译教学刚刚起步。截至2009年底, 开设口译专业的院校仅有29所。而相比笔译研究, 口译及口译教学研究也仍然处于摸索阶段。2009年,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潘卫民、宋卫阳对外语类核心刊物上中国翻译文本内外研究进行了统计分析, 在统计的1714篇文本当中, 文学翻译研究299篇, 占9.67%;科技翻译436篇, 占14.1%;英汉对比172篇, 占5.56%;口译文本仅有78篇, 占2.52%。虽然口译界人士已经开始关注高校口译课程设置与优化学生口译能力之间的关系, 然而, 目前大部分的研究仍限于关注学生听力能力、口语能力、跨文化意识等口译“前提”因素对口译能力的影响, 或者提高口译能力的一些笼统的方法, 而很少有研究者关注不同的口译类别可能需要的不同的口译方法。

按照口译的不同场合, 口译可分为陪同口译与会议口译。在一般的口译教学中, 教师在同一阶段交叉或两个不同阶段训练学生这两种口译, 然而, 口译教师一般仅根据口译场合题材的不同为学生提供专题训练, 而很少注意到根据陪同口译与会议口译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方法可以应用到这两种口译的教学中。

2 理论框架

2.1 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理论认为, 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 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而交际翻译理论是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能达到准确的目的, 而交际翻译能达到简洁的目的。根据纽马克关于翻译方法的V型图, 语义性翻译更重原语, 采用的多为词对词或直译方法;而交际性翻译更重译语, 采用的多为归化或意译方法。

2.2 口译的特点及口译教学的要求

按照所要完成的任务, 口译可分为会议传译、陪同口译等;按照进行的形式, 口译可分为同声传译、连续传译等。会议传译可采取同声传译或连续传译的方式。陪同口译和电话口译则一般采取连续传译的方式。少数高校同时进行连续传译和同声传译的教学。大部分高校则由于设备和师资以及学生口译能力的限制仅开设连续传译的课程。然而, 对学生进行陪同口译和会议传译 (口译的两种主要形式) 的训练则是口译专业课程的最基本的要求。

2.3 陪同口译和会议口译的不同特点

陪同口译是指译者在接待、商务、旅游、参观、游览、购物等活动中提供口译服务。会议口译, 顾名思义, 是指译者在国际会议、记者招待会、商务会议、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中提供口译服务。陪同口译发生的过程一般是活动的, 较为非正式的, 译员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有效快速地向目标语接受方传递源语发出方的信息。译员所起的作用相当于交际翻译。会议口译一般发生在较为正式的场合, 译员的翻译较为书面。因此, 译员翻译的形式更靠近语义翻译的范畴。

2.4 交际翻译与意译的关系以及语义翻译与直译的关系

交际翻译集归化及意译的优势。意译是指译员抛开原文的束缚, 理解原文的意思后, 采用意译的方法, 以白话译出。意译与交际翻译的目的都在于使译文对目标语受众产生相同的效果。

语义翻译集逐字翻译和直译的优势。直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直译和语义翻译的相同点在于在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 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意思。

3 个案分析

针对陪同口译有效快速的特点, 根据交际翻译的原则, 陪同口译的训练和教学中可侧重意译的方法;针对会议口译内容较为正式的特点, 根据语义翻译的原则, 会议口译的训练和教学中可侧重直译法。语义翻译准确以及逐字翻译的特点, 适用于会议口译讲话者内容正式书面的特点;而交际翻译简洁及意译的特点, 适用于陪同口译高效的特点。

首先来看看交际翻译理论或者说意译的方法在陪同口译中的应用。例如, 在一次中方与外方的商务洽谈过程中, 陪同口译员可能面临一些即时性的、非正式场景的句子, 如“我们上车吧!”这个句子在英语中直译为“Let’s get on the minibus.”或“Let’s get in the car.”虽然这样的译法能够传达信息, 但在非正式场合, 这个句子听起来非常的不自然。其实在陪同口译中, 这个句子只需译为意译为“Let’s go.”, 在场的人看到停在前面的车, 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上车走吧”。再如, 在一次商务谈判中, 双方很难就交货日期达成一致, 客商问:“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这个句子如果直译, 在目标语中为“Are there any other solutions?”, 这个英语句子其实并没有表达出客商希望厂方想一些办法帮助他们解决交货日期的愿望。虽然意思传递清楚, 但并没有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以这个句子可以意译为“What else can you do to help us?”。

下面看看语义翻译理论或者说直译的方法在会议口译中的应用。会议口译的句子比较正式,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 使用直译的方法可以在目标语中较准确地传达原语的意思。

例如, 在一次教育主题的会议中, 讲话者说了以下一段话:“我们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 十分注意推动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注意用最新的知识成果、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学生。”这句话可以直译为:“We have always given priority to quality impro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pay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teachers’educational concept renewal,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overall quality and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with latest knowledge, educational means and methods.”

同一个句子, 在商务陪同和正式会议中的不同译法可以保证目标语的自然、地道。如“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 如果出现在会议中, 则可使用直译法译为“Development is the absolute principle.”。而如果这句话出现在商务陪同的场合中, 则应使用意译为“Development is the only way.”或“Development is of vital importance.”让这句话听起来更口语化, 也更自然。

4 结语

篇4:论口译过程中解释性翻译的重要性

关键字:口译技巧与操练 不可译性 解释性翻译 重要性

口译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借代等,一些文化现象例如俚语俗语等的翻译,这些因素制约着翻译活动,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它们完全进行完全对应的翻译。由于文化缺省的因故,常常会出现一种语言中的一个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相应对等的词去表达,只能用短语或句子来对其进行解释以便听众理解。这就造成了书中所提到的“不可译”性,是文化和语言内在的特点导致了这一现象,而非受限于译者的个人能力。

对于非可译性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如果这些因素是在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表达,例如法国的红酒世界闻名,有很多词汇是描绘红酒的,例如红酒的度数、红酒的口味、红酒的酿造方法、红酒礼仪等,这些都很有讲究。但是由于在中国红酒是最近几年才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文化,在汉语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分类,也没有那么多的詞汇去描述,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有必要对那些无法在汉语中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的词或短语进行解释性描述。另一方面,就是关于俚语、俗语、歇后语等的翻译,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对于这些话语的翻译译者都要启动自己的语言解释能力,对听众加以解释。例如: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译文可以处理为Three cobblers combined outweigh a mastermind.或者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译者就是很好的用英语将讲话者要表达的意思表现了出来,强调出多人的智慧强于一个人,否则如果译者直接按照汉语直译句子,还要向听众解释诸葛亮是中国历史有名的谋士,是智慧的化身。口译不同于笔译,口译是要在现场表达讲话者的意思,即时性很强,如果译员花费时间再去对其所涉及到的背景进行解释,会中断讲话人的讲话,影响现场的效果。英译中也一样,例如The heel of Achilles,译者可以直接将其译为全身唯一的弱点,如果直接说成是阿喀琉斯之踵,对希腊神话不熟悉的听众就会感到茫然,译者还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么说。不过这些都仅限于口译之中,如果是笔译的话,如果译者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解释,那么还是要在保留原文的风俗文化的同时加以解释。

另外,口译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译因素,它不局限于语言的层面上,而是指讲话者的语音语调。有的讲话者要传达的是他的情感,或气愤或伤感或同情,这时译者就要尽自己最大可能的去理解讲话者的心情,然后尽量以最相近的口吻去翻译。也有个别的是译者无法做到的,例如意大利歌剧,现在人们都是听意大利原版的歌剧而很少有人去进行翻译,因为这其中所书法的感情是译者很难达到的,所以为了保留原作的美,听众都用心去感受原作中的感情。

译员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等值的但却不一定是对应的,等值翻译虽然没有按照字面翻译,但却传达了与原文相同的意思。这类似于“得意忘言”,口译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现场性,译员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听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理解讲话者要传达的意思,然后组织目的语去表达。

译者如果要对那些不可译的因素进行解释性翻译,就需要分析上下语境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异。译者可以通过上下文和现场会议主题等的语境理解原文中某些独特的游离于字面意义之外的或那些内涵和外延都比较丰富的话语的确切意思。这些话语的意思往往不是字面所表达出来的静态的意义,而是要考虑到诸如时间、环境等等方面的语境因素。译者需要根据语境,用自己的语言对讲话者的意图加以解释性翻译,以达到忠实的标准。正向书中提到的“The word itself may seem untranslatable, but the idea is not.”译者要向听众传达的是讲话者的主要意思,不要犯了“not seeing the forest for the word”的错误,因为某个词汇成分而错失了整个意群的意思是翻译中的大忌,这样会导致更多的漏译和误译。可见,对于那些不可译的因素的翻译是对译者解释能力的一种考验。如果译者具备很强的解释能力,就可以在遇到类似的不可译的成分时进行解释性翻译,以保证翻译的顺利进行。培养这种解释能力,译员在平时训练中,就要特别注意抓关键词和关键意群。平时练习的时候,译者要听的是句子的结构以及关键词,而非具体的逐字的去听去理解,这样才能抓住句子的骨干和意思的精髓,然后不受原文的拘束用自己的目的语的语言重新表达,这样可以训练译者如何运用自己的语言去阐述自己对原文的理解。

具备解释翻译的能力,对源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现象以及源语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再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性的翻译是译者必备的能力。所以译者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应在这一方面多下功夫,提高自己翻译能力,积累翻译经验。

参考文献:

篇5:监守的解释与造句

【注音】: jian shou

监守解释

【意思】:看管。

监守造句

监守造句:

1、他监守了三天,但是没有效果。

2、他们监守自己的想法,在贸易市场开辟了一个很小的地盘。

3、主线程监守世界并报告入侵进度。

4、在这个小型简短的黑色幽默故事里,一个陕西法庭监守和一个水库管理员,在所有的错位里发生的柔软亲切的故事。

5、在荷兰,他们的无人监守式服刑使用率在增长,而监狱人口和犯罪率均在下降。

6、而民兵队伍则监守在公路,铁路线上,以阻止逃离。

7、清理石头工作由三个印度化学师监守。

8、在袭击中的故意纵火的吉普车司机目前正在医院中处于被监守的状态下。

9、李听到后大怒,监守们只好把他们拉开。

10、其次,他们应该监守岗位,提供优质服务,满足任何合理的需要,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

11、假如你在监守行为中或被起诉一项可起诉的罪行中及等待判决中,你一定要等到监守行为命令或判决已过去方可申请。

12、绝不撒谎。欺瞒或偷盗,监守公平交易。

篇6:目录的解释与造句

目录解释

【意思】:(1)按一定次序开列出来以供查考的事物名目:图书~|财产~。(2)书刊上列出的篇章名目(多放在正文前)。

目录造句:

1、她写信索取一些目录。

2、他将所收集的昆虫编成目录。

3、他把史密斯教授捐献的全部藏书编入目录中。

4、这张邮票的目录价格为2美元。

5、你们有商品目录吗?

6、可以将它想象为文件系统内的一个目录。

7、检查这个目录以调试相关的问题,或者查看激活的状态。

8、如果一台服务器故障转移到第二台服务器上,那么应用程序将不会由于目录名等不同而产生任何问题。

9、将数据复制到这个临时目录。

10、对你的虚拟目录进行此项操作。

11、接下来,将文件上传到目录。

12、每个实际上都是一个目录,表示系统中的一个进程。

13、这个目录包含基本对象。

14、今天早上我已经详细看过你给我的目录了。我想讨论有关你们计算机扬声器的价格。

15、您完全可以到达任何目录—如果有权限的话(您需要执行权限)—使用它的绝对路径名。

16、如果目标是一个现有目录,那么所有源将被复制到目标中。

17、在当前的讨论中,重点是在目录资产上,但是处理方法对于任何资产组都是适用的。

18、然而,任何目录都可以。

19、浏览以查找您的源目录,然后从列表中选择您的文件。

20、我们的批处理文件是用同样的信息类型转换一个目录中的所有主题,就是说在迁移之前我们必须把每种类型先分开。

21、每个字符串都是目录中的一个文件的名称。

22、此时,您应该已经拥有了一个新的文件系统,其中包含了要移动到这个新文件系统的文件系统或目录的副本。

23、如果路径名是一个目录,您可以继续展开该路径名的每个部分。

24、它会基于存储在目录和统计表中的统计数据而评估每一个可能的存取计划的执行开销,然后选择最低开销的存取计划。

25、如果在线社区上的每个人都提交指向一个FOAF文件的URL,那么您就可以将他们编织成一个合理的社区目录。

26、为了做到这一点,要使用路径名,有时就在当前目录。

27、这样可以确保将恢复的文件放到备用的目录,而不是运行中的某个位置。

28、我位于什么目录内?

29、我们为每一个目录使用工作名称,这样不会混乱。

篇7:预想的解释与造句

【注音】: yu xiang

【意思】:预料;事前推想。

造句:

1、您预想的变更类型是什么?

2、这次度假的花销超出了我的预想。

3、西湖的春景要比他所预想的更加美丽。

4、他说:“对于我和车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成绩,成绩比我们预想的要好,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赶上其它车手的速度。”

5、我们能把自己的假设放在一边并尝试问一些没有预想的解答的问题吗?

6、在过程的任意处,需求应该反映出有关预想产品的当前的认识。

7、您必须能够引导、记录和促进角色扮演研讨会,其中各种参与者可以扮演预想的应用程序中各种不同的角色。

8、有趣的是,她拒绝向观众们,揭开智慧而严肃的童贞教义,但是她预想了如果她揭开,那么童贞的教义将会变成哪样。

9、由于我预想到此商家会遗漏金额的小数点和方法,因此脚本在需要的时候插入了它们。

10、与此同时,消费者们发现,他们的财富并不像他们认为的那么多,可用来借款的抵押品也少了,而债权人向他们施加的压力也比预想的大。

11、此外,42%的领养儿童的父母表示,他们与领养子女的关系“比预期的更好”,只有15%的.人表示这种关系比预想的“难处”。

12、但是观察家已经预想到第六感未来的改良,未来可能会有令人吃惊的结果。

13、预想夏天最大的新闻之一: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在比赛的同时将如何呼吸,这可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

14、如我们以前所宣布的,我们在美国的麦当劳餐厅减少含反式脂肪所花的时间比预想的长,但我们一直在进行有关的检测,我们有决心为消费者解决好这个问题。

15、但是就热气球来说,有时候它下降时比预想要来的快。

16、“但是,至少有五位国会成员表示了关注,而且问了比我预想中更多的问题。”他说。

17、全球注册和准备中的CDM项目数量已经超过了4600个——这远远超过了各国在谈判、设计和启动该机制时预想的数量。

18、这比我们预想的情况要普遍的多而且问题也不仅仅是快餐。

19、如果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不要沉溺于自怜之中,而是靠自己去改变。果真能做到,就会发生你预想中的改变。

20、我的朋友在利物浦逗留的时间比他预想的长。

21、预想一个技术主宰的世界将产生一个大问题:这就是我们确实想要构建和居住的世界?

22、跟我们预想的不一样,但我们的研究结果确实表明可能有一些有趣的机理在起作用。

篇8:口译的解释与造句

关键词:英语口译,口译课堂,“课前口译展示”

一、英语口译课堂现状分析

在英语口译课的授课过程中, 很多方式还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教师在口译课堂上灌输大量知识, 使学生产生“被填鸭”式的听课感受。由于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不少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口译的兴趣, 影响了他们口译成绩的提高。具体来说, 英语口译课堂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少创新性

在传统的口译教学模式中, 教师往往仅限于角色扮演、情景对话以及专题演讲等形式, 教学的话题和主题也总是固定不变, 往往都是国际关系、经济外贸、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内容。这就使得口译课的教学模式过于程序化和机械化, 内容也难免显得枯燥乏味。

(二) 无互动性

在现有的口译教学中, 教师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与灌输, 很少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师并未通过科学而合理地设计口译课堂活动, 从而引导和组织学生从事口译实践。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口译课学习时的表现得不到正确、合理的评价, 甚至会出现误导。

(三) 缺少计划性

口译是一项集听、视、读、写、说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通常情况下, 口译能力的提高需要对听、视、读、写、说等各方面的技巧和能力、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知识有熟练地掌握, 因此, 教师需要认真设计教学方案, 由浅入深地展开口译教学内容。然而, 在多数教学中, 教师往往缺少前瞻性和计划性, 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研究的不够, 未能设计和安排更加丰富的教学活动。

(四) 缺乏实践性

在口译教学中, 教师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然而, 在实际的口译教学过程中, 即便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相应的主题, 但在有限的教室内, 情景也只能通过学生的想象构造出来, 无法在真正意义上置身其中。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 学生的思维宽度和反应速度无疑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基础无法获得有效的锻炼和发挥, 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的培养。

二、“课前口译展示”在英语口译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

根据口译课程及口译活动的特殊性, 即实际操作重于理论知识这个特点,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课前口译展示”这一教学活动, 通过这种口译练习活动, 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口译水平的提高不是依靠观看和欣赏别人的口译过程而实现的, 必须通过不断刻苦练习, 甚至是不断的失败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具体做法如下所述:

(一) 前期准备

教师为学生准备30个热点话题, 分别围绕社会生活与商务知识两个方面, 这些话题包括“剩女”、幸福、信仰、减肥、梦想、节约、腐败等大众话题, 还包括礼仪祝词、商务谈判、商务访谈、商务会议、品牌与营销、团队合作、新品推介、商务礼仪、新闻发布、现代物流、商务旅行、广告宣传、信息技术产业、商务策略、人力管理。每位学生任选一个主题, 经过构思与调研后, 自命题目, 准备800-1000字的英文文字材料, 要求主题明确, 结构清晰, 内容完整, 鼓励用亲身经历表达观点, 要确保行文无英文语法及表达错误。学生不仅要对自己所写文章有所掌握, 同时要对与该主题相关的内容有深入地了解, 以便能够用英文回答教师或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所有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主题文章的撰写, 将材料的电子版共享, 方便其他学生提前熟悉内容并准备在课上进行即席口译, 教师也会根据文章内容准备问题。

(二) 口译过程

课堂上由教师随机抽取1-2名学生进行1-2个话题的概要介绍, 并回答教师所提问题, 再随机抽取1-2名学生进行现场即席口译。要求“发言人”首先对自己的主题文章进行1分钟以内的概要介绍, 然后由教师进行与主题相关的提问2-3个, 学生回答问题时思路要清晰, 声音要洪亮, 表达内容要完整。“发言人”在讲话时切忌一句一停, 要把一个意思表达完整再停顿, 并示意“译员”进行口译;

“译员”在进行口译时要牢记传意不传字, 遇到困难切忌停顿, 要根据主题推测大意, 使得口译过程顺利完成。

(三) 口译评价

在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口译过程进行中, 要求作为现场“观众”的其他学生按照如下“口译评价表”进行点评。在整个口译过程进行完毕后, 首先请1-2名学生根据自己所填内容进行点评, 最后由教师进行相应补充, 完成“课前口译展示”的整个内容。

参考文献

上一篇:9人小品剧本搞笑创新下一篇:最关心我的人小学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