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团日活动的意义

2024-05-27

举办团日活动的意义(精选8篇)

篇1:举办团日活动的意义

举办“信仰的力量”主题团日活动竞赛的通知

各本科生班级团支部:

为贯彻落实“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工作方针,加强全校广大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强化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助推学风建设,校团委决定面向全校本科生班级团支部开展“信仰的力量”主题团日活动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主题

信仰的力量

二、参赛对象

全校本科生班级团支部

三、比赛时间

20xx年11月—12月

四、比赛内容

1.围绕活动主题和学习资料(见附件1),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可以研讨会、演讲、朗诵、征文、志愿服务、文艺晚会、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

2.在介绍本支部情况(如支部组织架构、成员信息、取得的`各类成绩等)的基础上,结合本支部特色亮点,用PPT等多媒体手段对主题团日活动进行总结陈述、展示;

3.以支部为单位进行风采展示,形式不限。

五、比赛要求

1.要求紧扣活动主题,每个学生班级团支部都积极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整合材料参与竞赛,亮出支部的特色和亮点;

2.要求参赛内容真实,不弄虚作假,有本支部的创新点;

3.展示成果既要展现支部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成绩,也要展现社会工作能力、综合素质,既要展现支部整体的学习风气,也要展现支部团员的寝室生活风气,还要亮出本支部的特色和亮点,展现形式可以活泼多样。

六、比赛流程

大赛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部分:

1.初赛(20xx年11月11日—20xx年11月30日):由各学院团委自行组织,推选1-2个优秀团支部参加学校决赛;

2.决赛(20xx年12月初):由团支部代表结合PPT等多媒体手段对主题团日活动成果和本支部具体情况、特色亮点进行陈述汇报,以团支部为单位进行集体风采展示,回答观众提问,每个参赛团支部各环节用时总计不超过10分钟,最终由评委评分高低决定名次。

七、奖项设置

竞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附件1:绍兴文理学院“信仰的力量”主题团日活动竞赛学习资料

附件2:绍兴文理学院“信仰的力量”主题团日活动竞赛报名表

附件3:绍兴文理学院“信仰的力量”主题团日活动竞赛评分标准

共青团绍兴文理学院委员会

20xx年11月11日

篇2:举办团日活动的意义

5月19日上午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2010级化工一班在泉城公园开展了以“党史我来讲”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以此来庆祝中国共产党陈立90周年。2010级化工一班全体同学积极参加了本次活动。

上午8点,全体同学在南苑餐厅前集合,以男女联谊宿舍为一组,迅速分成四组,每队选出两名队长,接着团支书向每队分发山师大化学院绶带,每队三条,并对活动内容及注意事项作了详细介绍。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向路人询问他们所知道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例如著名战役,伟大将领光辉事迹等,并做好记录和照片。之后列队出发,大约8点40到达泉城公园北门,按照原定计划各组分散活动,由各队队长组织大家商量本队具体活动方案。每个组都积极行动起来,有的组找到了一位81岁高龄的老太太,她是当年淮海战场上的医护人员,她给大家讲了当年淮海战役的情形,由于当时医疗设备太差,条件太艰苦,很多战士因为伤口感染死亡,眼睁睁地看着敬爱的战士们在自己的眼前死去,她却无能为力,说着说着老人不禁流下了眼泪,现场的同学也热泪盈眶。还有的组找的了一位86岁高龄的老革命战士,当年他跟着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尤其是渡过澜沧江时,当时因为没桥,必须横跨江水,不少战士就丧生在这湍急的江水之中,听到这大家的内心都有很大触动,也有一组访问了一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他给大家讲述了董存瑞和邱少云的故事。每个组都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大约10点半同学们在公园北门集合,各队长清点本队人数,最后大家留影为这次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篇3:举办团日活动的意义

众所周知, 相比前几年民生新闻的火爆, 这些年, 观众对一些民生新闻栏目已经产生审美疲惫, 有些民生栏目在追求高收视率的压力下, 节目内容不是醉酒、车祸;就是吵架、乱伦。栏目内容越来越低俗, 报道方式也是乏味单调。民生栏目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收视怪圈, 好像没有这些, 就不是民生栏目了。观众对民生新闻栏目越来越失望, 相比前几年的遍地开花, 民生新闻栏目正在呈萎缩态势。很多刚开始叫得很响的民生栏目在这几年中已慢慢销声匿迹。

电视媒体是个日新月异的行业, 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频道摆在观众面前, 竞争的白热化可想而知。民生新闻栏目要想保持住自己的刚性观众、高收视率和关注度, 就必须常看常新。所以经过几年的发展, 民生新闻栏目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而举办大型公益活动又确实是解决民生新闻栏目摆脱瓶颈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公益活动首先要体现出新闻媒体浓烈的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 并能充分发挥新闻栏目舆论引导能力。民生新闻栏目要想成功的举办好公益活动, 并与栏目相得益彰, 活动前期的准备功课要做充分。作为深受观众喜爱的河南南阳本土的民生新闻栏目《宛都播报》, 无论做什么活动, 前提都是与栏目的宗旨相匹配的。《宛都播报》秉承“传播爱心担当责任”的节目宗旨, 栏目所策划的公益活动一定要与这个宗旨相一致相吻合。栏目所要举办公益活动的基本宗旨定下来以后, 找准活动对象也很关键。社会百态, 世间万象, 以谁为主角以什么为噱头怎么搞好活动都是前期所要进行社会调查的重要部分。以相约九九———金婚大典公益活动为例。为什么要举办这样的活动?金婚, 不仅是夫妻和美、家庭和睦、代际和谐的具体体现, 更是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金婚老人们相亲相爱、相扶相守、相濡以沫的爱情, 展示了和谐盛世下的金色风采, 给年轻人以直观而深刻的启迪和教益。这样的策划, 这样的活动, 最终体现出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 是与《宛都播报》栏目理念相辅相成的。

主题确定以后, 具体的策划和实施方案就顺理成章的往下推进。九九重阳节金婚大典的活动,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前期金婚夫妇生活的电视展播和九九重阳节当天的婚礼现场直播。展播时间较长, 主要是为活动造势, 活动将爱情、亲情两大情感主题融和在一起。金婚夫妻相扶相携的历程, 就像一幅人生画卷, 平淡中透着真挚, 波折中上演着激昂。通过这样的宣传报道活动, 既对当代婚姻观产生新的梳理和教育, 又能引导年轻一代传承中华民族“孝敬父母、感恩反哺”的优良美德, 希望全社会能更加深刻地领悟人生中家庭、婚姻、亲情、友情、爱情的真谛与价值。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成功为重阳节金婚大典做好铺垫。

展播期间, 《宛都播报》专门开辟金婚生活专栏, 呼吁关注老年人的生活, 营造关爱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希望能通过好看又贴近的新闻报道, 把健康、有益的主题宣传、推广出去, 把尊老敬老这个活动快乐的传播开去。每期专栏除了对金婚夫妇、老年朋友的生活进行报道之外, 还增设与观众的互动环节, 设置一些可供观众思考讨论的互动话题, 比如你心目中最美满的婚姻状况是什么?夫妻和谐最重要的是靠什么?年轻人的婚姻最应该注意什么?等等话题。并适当设立奖励以鼓励观众的参与。活动就这样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的被炒热。气氛被烘托起来的同时, 栏目的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接下来就是现场直播的金婚大典了。众所周知, 地级电视台的经济条件是很有限的, 经费的捉襟见肘其实也是制约栏目举办大型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相约九九金婚大典的直播方案终于出炉。但直播费用从何而来?既然是公益活动, 而且在活动之初就向社会承诺不收取任何费用, 那如何将直播办得体面隆重?严把广告关。由于前期栏目宣传力度较大, 活动得到了很多广告商的青睐。但为了保证公益直播活动的庄重, 《宛都播报》在选择赞助商的时候, 只考虑了婚庆礼仪、婚纱摄影、蛋糕房等与活动相关的广告赞助商, 尽量做到不着痕迹的发布广告。并且尽可能的控制广告数量, 不让广告影响观众收看直播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把金婚大典办得生动盛大。毕竟举办公益活动取得社会效益才是民生新闻栏目的最终追求。

成功的公益活动为栏目提供了新闻看点, 提高了栏目的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反之, 公益活动背靠栏目这棵大树, 无论是宣传还是造势都可谓有阵地有内容。举办公益活动真正成为《宛都播报》这档老牌民生栏目摆脱瓶颈的助推器, 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篇4:举办团日活动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校园;“双选”会;意义

2009年11月20日教育部召开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在会上指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611万,比2008年增加了52万。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圆满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但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30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竣[1]。据中国人才流动中心大学生就业部处长孟向红介绍,截至2009年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74%,与2008年基本持平[2]。

面对如此严竣的就业形势,各高校作为毕业生学识培养的要地,对毕业生就业的推介工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校园“双选”会作为多年来高校向社会推介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和方式,在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近年来所举办的校园“双选”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双选”会上能够当场达成就业协议的比例有下降趋势,效果不甚理想。因此,部分高校对于是否仍要继续举办大型校园“双选”会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些高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领导对是否仍要继续举办校园大型“双选”会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大型“双选”会存在的意义已经越来越弱了,一方面企业招聘不到适合的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对企业了解不透彻,求职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笔者认为,部分高校对举办校园“双选”会提出质疑,主要是由于对举办“双选”会的深层意义没有理解到位,没有深刻领悟到举办大型校园“双选”会对于一个高校在学生就业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教学内容改革、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义所導致的。本文主要从六大方面对校园“双选”会的意义进行阐述,以期帮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双选”会,进而更好地指导“双选”会的宣传与举办工作。

一、当前大型校园“双选”会入校参会用人单位情况

从笔者所在学校及区内(广西)大部分兄弟院校的情况看,大型校园“双选”会的举办,入校参会的用人单位通常包括两大类:一是有本年度有招聘计划,通过各种途径知晓高校要举办校园“双选”会而主动到校参会的;二是学校知晓某个用人单位本年度有招聘计划,学院主动给用人单位去电去函邀请其入校参会的。在数量上,少则200多家,多则400至500家企业,提供的岗位将近七八千个。除了专业性较强的高等院校外,往往入校参会的用人单位所涉及的行业都比较广泛,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无不涉及,从专业范围上来看,涵盖了农、工、商、经、管、文等专业。

二、对当前高校内对举办“双选”会意义认识的现状

(一)专业教师对“双选”会的认识不到位

在部分高校中,占有较多比例的专业教师认为学校举办的“双选”会与自己无关,至于学校什么时候举办“双选”会,将有多少家用人单位入校进行招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学识能力方面都有哪些要求等问题,那是学院职业指导办公室、就业服务中心以及各二级学院领导应该关心的事情。作为专业教师,只要备好课,按时上下课,其他的一切事情均不关心。近年,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各高校都在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妙计使高招,要求学校全员参与到就业工作中,而在举办大型校园“双选”会前期,有的学校更是通过下发行政通知的方式要求专业教师参会。但由于对“双选”会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会始签到,会中无影,中餐领饭,会后无果。

(二)走马观花,是非毕业班同学对“双选”会的态度

往往,每次举办校园“双选”会,全场总是一片人头攒动,可谓是人的海洋,但细看下来,你会发现这人海中有近三分之一是非毕业生班的同学。但如果你事后问及观后有何收获,其答案不外乎是:人好多,好像来了不少用人单位。而当你问及来的这些单位都涉及哪些行业、专业,分别分布在哪些区域,对毕业生学识能力都有哪些要求时,他们大都是一脸的惊讶与茫然,甚至反问一句:老师,这些东西我们现在需要去了解吗?是不是有点为时尚早呀?由此可见,非毕业生班同学对“双选”会的认识仍停留在凑热闹、去逛逛,那都是毕业班同学的事,跟我没啥关系这样的一种思想状态。

(三)学校教务部门对“双选”会的认识仍停留于表面

高校教务部门是负责整个学校教学业务的综合职能部门,除负责协调日常教学安排外,还负责拟定全校专业建设规划、提出专业结构调整方案,具体组织实施专业申报、专业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大力提倡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的大环境下,学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都需要有社会市场需求的数据作为佐证,但部分高校的教务部门在思想上却认为校园“双选”会是学生就业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学院就业指导部门与二级院系的工作,对于校园“双选”会举办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远远不够。

三、校园大型“双选”会举办的意义

(一)对毕业生而言,“双选”会是落实人生第一个就业岗位的大好时机

校园大型“双选”会上,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数量较多,提供的就业岗位比较充足。同时,用人单位的性质类型多样,区域分布涉及区内外、省内外,用人单位辐射行业比较宽泛,因此,可供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岗位较为充足。再者,用人单位直接入校招聘,大大降低了毕业生的求职成本。校园大型“双选”会是毕业生实现人生首份工作的一个重要渠道,毕业生应抓住机遇,争取在“双选”会上落实就业岗位。

“双选”会上入校参会的用人单位,参会前都需提交相应的验证材料,如用人单位的介绍信、营业执照等,由学院就业主管部门进行资格审查,确认用人单位的合法性后才能入校进行招聘。这大大降低了毕业生在选择用人单位时误入“骗子公司”或没有合法经营权的“皮包公司”的机率,较好地保障了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二)对非毕业班同学而言,“双选”会是一堂形式生动的就业指导课

多家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用人单位,所提出的对毕业生在各方面能力素质的要求,是对学生直接的就业指导;企业现场的招聘面试,是一个真枪实弹的面试技巧实战现场。非毕业班同学可充分利用举办“双选”会的机会,了解用人单位在面试过程中的细节以及对拟聘用人员各方面能力素质的要求,并为此作出相应的准备工作。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而言,“双选”会是一套内容更新颖、数据更翔实的教材

“双选”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的要求,各专业就业市场需求情况,就业区域分布密度,用人单位类型、工作环境、区域间薪酬待遇等各方面的差异,无疑是每年开展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最好的真实、详尽的教学素材。

辅导员则可以利用“双选”会现场,开展一次以就业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利用“双选”会上的种种资源,以实例为证,更有说服力地开展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四)对教学内容改革而言,“双选”会提供了一个论证所教授的教学内容是否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衔接的平台

专业教师通过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专业知识水平、知识总体结构、职业素养以及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比照当前开设的课程所教授的内容,可发现课程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为今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培养出与社会适销对路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五)对课程改革而言,“双选”会是一场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论证课程设置合理性的研讨会

通过“双选”会上用人单位对各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就业区域分布以及行业发展前景,可以了解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在当前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的情况,可为学院今后专业设置、专业招生数额界定以及新增专业的申报提供市场依据。

在2009年11月20日教育部召开的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畢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仁贵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各类院校都要合理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调整。要大力开展就业实习实训,建立稳定的、能满足教学和就业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1]。由此可见,社会就业市场需求情况,是高校课程设置一项不可缺少的依据。

(六)对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而言,“双选”会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洽谈、合作机会

各高校提倡校企合作办学,探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达到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高校可抓住用人单位入校招聘的时机,与用人单位进行广泛沟通交流,挑选适合的用人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基地、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就业见习基地以及引企入校联办社团等。

结语:

校园大型“双选”会不仅是一个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搭建相互交流、相互了解进而实现双方达成就业意向的桥梁,更是一场为高校开展全面工作提供市场需求依据与数据的研讨会。只有全校师生从思想上提高对“双选”会意义的认识,“双选”会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才能更好地指导高校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学生管理以及教务教学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学校的工作效能。

参考文献: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松懈不动摇,全力以赴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9-11-23.

篇5:举办团日活动的意义

寒冷的风抵挡不住政管1105班同学们的热情。为了弘扬周恩来的精神,响应我校创建“周恩来班”的口号,同时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周总理崇高的奉献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生活态度。在2011年12月4日,政管1105班同学开启了一条通往周恩来纪念馆之路。

首先,同学们在周恩来纪念馆前的台阶上拍照留念。接着,是大家的自由活动时间。每个同学都怀着对周总理崇高的敬意,认真参观了周恩来总理及其夫人邓颖超同志的生平事迹陈列馆。从纪念馆到仿西花厅,看那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件件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一幅幅历史场景再现......让大家强烈地感受到了一代伟人的崇高风范,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周恩来精神,拉近同学之间的关系,而且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同时为了让同学们亲身体会恩来精神在广大群众间的影响力,班长分发便利贴,让同学们去向工作人员或游客征集以周恩来精神为主题的寄语或感想。

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与弘扬周恩来精神,也为我班今后创建周恩来班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本次政管1105班举办的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的团日活动圆满成功。

篇6:团日活动主题及意义

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

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五洲。

110年的风雨兼程,我校几经沧桑,奋发图强,赢得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我们相信,广泛的110年华诞将成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新起点。在此,我班向理工大致以最诚挚的祝福。举办题为“邮递送出祝福理工生日快乐”的团日活动,用110封信载着同学对理工的的祝福邮递到北区。衷心祝愿理工大永远年青,永远充满生机,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为了推进我校良学风、校风的建设,充分调动本班学生参与创优活动的积极性,营造“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班风,特开展班风设计活动。班风设计活动的目的是确定我班的格言、班规、班旗和班徽,展现我班的创新精神和风采特色,促进我班同学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强我班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打造成型11-3班的集体团队精神和升华对理工的感恩。

这次团日活动的意义:每一次活动前都必须明确活动目的,所要达到的效果;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的流程与内容,熟悉各个环节;必须全面考虑活动所可能发生的临时状况;团结就是力量,通力协作,能充分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篇7:关于举办亲子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亲子活动自然是爸爸妈妈与孩子的0距离沟通,古希腊某位哲人曾说过:感情是由交流堆积而成的,任何一种感情的升华都有赖于交流。在您常年奔波于职场的同时,是否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呢?亲子活动正是这样一个没有压力的平台,它有利于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宝宝地带常年举办的亲子阅读见面会,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寓教于乐,寓知识于游戏中,同时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反应力、创造力,使孩子能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组团的亲子活动更有利于孩子结交新朋友,家长何乐而不为呢?很多家长参与过我们的亲子活动后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表现的比平常更加出色了,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人物,相信看到孩子的进步是家长最值得欣慰的事情,亲子活动就是给孩子一个激发潜能的机会,让父母为孩子而骄傲一把。

亲子活动的意义还有许多,参与过亲子活动的家长一定很有感触,对于这种更加自然的教育启蒙方式,6岁以下的宝宝都不应该错过,丰富的亲子活动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夺目!

篇8:举办团日活动的意义

1 举行职业技能大赛的意义

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提高职业教育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改变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落后的现状, 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完善我国人才培养结构是举行职业技能大赛的主旨。

1.1 为职业教育搭建展示平台

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很低。举办技能大赛给职业学校提供一个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 也给参赛选手提供了一个自我实践能力展示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 职业学校能拓展视野, 及时了解本项目技术发展趋势, 促进教师实践技能提升, 加强与企业合作, 提高了学校知名度。通过这个平台, 学生开阔了眼界, 看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体现了自我价值。同时技能大赛让职业学校学生看到一种希望, 一种对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对成才的渴求。使之明白企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和标准。让其看出自己具备的实践能力和需求之间的差距, 在今后的学习中弥补不足, 努力提升实践能力, 最终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

1.2 引导职业学校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技能大赛比赛试题是以任务书的形式体现的, 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具体体现, 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会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相比, 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必须具备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融为一体的综合素质结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多元化, 社会对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减少, 而对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年年增加, 出现了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因此, 职业教育就要从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为依据, 为社会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调整和优化我国人才结构, 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在职业技能大赛中, 比赛项目的设置就是从实际生产需求出发, 考核学生的能力, 实现了职业教育教学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的对接。所以职业学校要以技能大赛对选手的要求为出发点转变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突出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1]。

1.3 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

职业技能大赛以项目为依托, 提出了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 体现了市场和企业对本专业学生要求。因此, 技能大赛是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风向标, 是进一步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不断完善“工学交替、校企融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动力。

2 举行职业大赛的目的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 在初期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培养出来的学生因为实践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出现了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的脱节。没有体现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制约了经济发展, 减低了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并且发展很不均衡, 东西部差距很大。为了推动经济发展, 促进职业教育均衡、良性发展, 完善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育人环境, 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改革教学内容, 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国家教育部联合多部位联合举办了职业技能大赛。

2.1 技能大赛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职业技能大赛每个项目命题组成员都是本行业知名专家, 在实践能力考核中融入了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 反映了行业和企业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最新要求, 也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将教学内容改革与职业技能大赛考核内容紧密结合, 通过吸取职业大赛考核内容和技能考核标准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改造, 提炼、转化为以大赛考核内容为基础的项目, 在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 强化实践能力教学。在没有举行职业技能大赛以前我校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老师在上面, 学生在下面听得单向灌输教学模式, 遵循教师为中心没有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没有办法保障。同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因此受到打击, 主体性更无法得到张扬和尊重。职业技能是以项目为依托对选手进行考核, 推崇以项目为依托的一体化教学, 在教学中理论知识实践现结合, 在做中学, 学中做, 先实践后理论, 再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这些变化将在很大的程度上推进教学方法改革[2]。

2.2 技能大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通过积极借鉴职业技能大赛的内容、考核方式和技能要求,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教师对学生评价机制, 加强对常规教学管理, 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机制。通过实施对实践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监控,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将行业标准融入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专业基本理论、实践操作以及职业素养,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3]。

2.3 技能大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职业技能大赛给教师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 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和指导各类技能大赛, 是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参加和指导技能比赛, 教师可以了解和学习本专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实践技能的考核点, 提升自己本专业实践水平。

2.4 技能大赛营造蕴含职业素养的校园文化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国家技能大赛、省技能大赛、市技能大赛和校级技能大赛构成的职业技能大赛系统, 使职业技能大赛的影响范围扩大, 提高了职业学校学生参与技能大赛的比率, 让每位教师、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技能大赛中, 在校园中营造“学知识、比技能、练本领、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实现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4]。

总之, 职业技能大赛转变了职业教育的理念, 引领职业学校进行大胆的改革, 是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改革, 推行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举措。

摘要: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一个学校办学实力核心衡量标准, 引领各个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新一轮的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学生实践水平, 适应市场需求的有力保障;是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 加快职业教育发张的又一重要举措。

关键词:意义,目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朱忠军.技能大赛促进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8 (10) :22-23.

[2]吕景泉.谈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业特色和价值内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9 (01) :9-11.

[3]韩明锋.浅谈中职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策略[J].成才之路, 2008 (32) :4-5.

上一篇:防洪工作总结下一篇:廉政风险防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