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乙肝疫苗接种方案

2024-04-28

医院乙肝疫苗接种方案(精选14篇)

篇1:医院乙肝疫苗接种方案

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提高我院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紧急使用异常反应疫情期间患者应急处置能力,提升职能部门间协调组织能力和临床科室间协同配合能力。

二、演练时间

2020年12月31日15:30-17:00。

三、演练地点:西街门诊

四、组织领导

(一)演练指挥部总指挥:曾国波

成 员:曾江龙 王政国胡奇志吴兴义 颜文洁 尹 利

陈 佳张勇周荣财徐芸 吴芬

现场指挥:曾国波

职 责:拟定演练方案、组织参演队伍、实施演练方案总结点评演练效果。

(二)医疗救治组

组长:胡奇志

职责:负责医疗救治,做好个人防护以及应急处置。

五、演练内容

本区两位新冠肺炎接种疫苗人员,到我院西街门诊接种,两位接种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一位接诊人员病情较轻在西街门诊,另外一位接种人员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转至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

六、演练前准备

(一)演练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专家组讨论熟悉演练流程,并明确职责和分工。

(二)医教科将演练方案通知相关科室和人员,各部门做好演练前准备。

(三)西街、急诊科、院前急救做好诊疗病人以及转运病人的准备。

七、演练过程:

(一)15:55演练现场指挥曾江龙科长就本次演练各部门任务等具体间题及注意事项并作强调与要求。

(二)16:00演练总指挥曾国波副院长宣布演习开始。各部门人员各就各位。

(三)16:01西街门诊接到本区两位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人员,到西街门诊预检分诊测体温、扫健康码,无异常情况后坐电梯到4楼。

(四)16:03两位接种人员进行登记接种、签字同意接种。

(五)16:05等候室等候接种,接种人员进行接种前准备(三查七对一验证),告知受种者详读接种告知书并签字。

(六)16:06接种完毕,两位接种人被告知到留观室留观30分钟才能离开,由一医两护负责巡视观察。

(七)16:32一位接种人员出现红肿、发热,且注射部位红肿、硬结直径<直径15~30mm(中度),应用干净毛巾热敷,经受种者同意后留观三十分钟后自行离开。

(八)16:34另外一位接种人员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立即AEFI处置室进行诊治,然后通知医教科,告知急诊科腾出床位,并告把患者基本情况、病情、病史、生命体征、危重情况等情况告知接诊可首诊医生。待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后,在可转运的情况下通知院前急救进行转运至急诊科。

(九)急诊科接诊病人后立即对病人进行救治,如病情严重转重症医学科治疗,如病情平稳转至内一科治疗。

八、科室准备:

1、抢救车抢救药品: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异丙嗪、去乙酰毛花苷、利多卡因、多巴胺、氨茶碱、阿托品、呋塞米、硝酸甘油、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5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等急救常用药品。

2、转运的设施设备:

1、急救车、担架。

2、心电图机、便携式呼吸机、除颤仪、吸痰器、氧气、简易呼吸器、血糖仪、血压计、心电监护仪、微量泵、输液泵等急救必需设备。

医 教科

2020年12月29日

篇2:医院乙肝疫苗接种方案

医院组织同学免费接种麻疹疫苗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麻疹疫苗免疫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在学生中的发生和流行,5月8日我院科教科组织开展2010级和2011级学生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在急诊科医生、ICU科护士、感染管理科、科教科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接种任务。

接种前我院感染管理科宋晓莉科长详细介绍接种麻疹疫苗的注意事项、接种禁忌症、防治麻疹的方法。宋科长说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传染性强,易爆发流行,但同学们保持室内卫生和通风,积极体育锻炼,若无禁忌接种麻疹疫苗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听了科长的讲解,同学们对麻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同学们的身体健康,本次接种工作,医院积极联系我市疾控中心,并得到了市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据悉本次疫苗接种采取自愿原则,我班共有25名学生接种疫苗,未发生类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篇3:医院乙肝疫苗接种方案

目前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 是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病死率几乎100%。人类通常被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或皮肤黏膜被直接或间接污染而发病。当犬咬伤人时, 牙齿上带的唾液中狂犬病毒侵入人体, 首先在局部伤中停留一段时间 (约72 h, 最长可达2周以上) , 而后经外周传入神经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大量繁殖, 使人体发病。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以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流涎和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为特征。近年来, 我国狂犬病病人呈上升趋势, 由于没有特效药物治疗, 导致狂犬病只能预防而不能治疗。因此, 犬咬伤后正确及时的处理伤口和进行免疫治疗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关键。预防狂犬病唯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狂犬疫苗。辽宁成大公司生产的人用狂犬疫苗 (Vero) 2010年12月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使用四针法, 四针法接种方案又称“211”方案, 病人只需就诊3次, 共接种4剂, 全程接种在21d内完成, 大大的减少病人就诊的次数, 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本文将1 280例动物咬伤暴露后的病人来我院进行全程接种辽宁成大公司生产的狂犬病疫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7月-2012年5月被狗、猫、鼠、兔等哺乳动物咬 (抓) , 来我院全程接种辽宁成大狂犬病疫苗的1 280例病人;其中男550例, 女730例;年龄14~60岁。

1.2 接种方法

一般咬伤者于当天 (第1天) 在左右上臂三角肌肌内各注射1剂 (共2剂) , 幼儿可在左右大腿前外侧区肌内各注射1剂 (共2剂) , 7d (第8天, 以下类推) 、21d各注射本疫苗1剂, 全程免疫共注射4剂, 儿童用量相同。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病人被动物咬 (抓) 伤后, 由于缺乏对狂犬病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易造成紧张的心理情绪, 因此向病人及患儿讲解传播途径, 让病人及患儿家属明白疫苗接种的目的和意义。向病人介绍狂犬病的预防知识, 鼓励和安慰病人, 解除其心理负担,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对年龄小的患儿要注意转移对注射针的恐惧感, 拉近和患儿的距离, 便于实施接种。

2.2 疫苗接种的护理

在暴露后立即接种, 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 是预防狂犬病的最重要措施和最有效的措施。注射狂犬疫苗前要仔细查对药品的批号和有效期, 检查药品的质量。为了调动机体左右两侧的淋巴系统, 达到充分的保护效果。第1次即当天, 2剂次疫苗不能吸入同一支注射器, 必须分注射器, 在常规消毒注射部位后分别接种在两侧上臂三角肌的肌肉, 禁止臀部注射。注射前询问病人有无饮酒史, 如有嘱其从饮酒结束时间至6~8h再开始注射。当某1剂次出现延迟1d或者数天接种时, 其后续剂次的接种时间应按原免疫程序的间隔时间相应顺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部分人在疫苗接种后会出现局部和全身的变态反应, 严重者甚至出现荨麻疹、神经性皮下水肿等严重副反应。在注射过程中要观察病人的反应, 并且在疫苗接种注射完毕后, 病人要静坐至少30min, 无不适反应后方可离去。

2.3 健康宣教

接种疫苗前, 告知病人及患儿家属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局部和全身反应, 如低热、瘙痒、硬结形成等。出现瘙痒时, 避免抓搔局部, 以免引起皮肤破损, 如出现发热, 不超过38.5℃嘱其多饮水, 症状加剧不能缓解时要及时就医。注射部位的皮肤注射后忌碰水4h, 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在整个疫苗接种程序中, 注意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 忌吃刺激性食物, 如辣椒、咖啡、酒、茶、可乐、巧克力等, 以免引起变态反应。按照接种的程序按时、足量、全程原则, 不可随意延迟接种日期。如果按“四针法”方案接种后发生严重变态反应, 则需要换用其他品牌的狂犬病疫苗, 重新开始一个新的、完整的四针接种程序。一般情况下, 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1年。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 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 不需要加大剂量;1年内进行过全程免疫, 被可疑疯动物咬伤者, 应于当天和第3天各注射1剂;1年前进行过全程免疫, 被可疑疯动物咬伤者, 则应全程接种疫苗;3年内进行过全程免疫, 并且进行过加强免疫, 被可疑疯动物咬伤者, 于当天和第3天各注射1剂疫苗;3年前进行过全程免疫, 并且进行过加强免疫, 被可疑疯动物咬伤者, 应全程接种疫苗。

3结果

本组1 280例犬伤接种者中, 全疗程完成1 256例, 完成接种率占98%, 自动带走24例, 占2%。对于自动带走疫苗者, 应签字并明确告知注意事项 (2~8℃冷藏, 禁止冷冻) 。1 280例犬伤预防接种过程中未发生狂犬病病例, 未发生医患纠纷, 其中出现副反应有18例, 14例较轻不需治疗, 4例较重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未发生过敏性休克以及过敏性肾炎病例。

4讨论

狂犬病遍布于全世界, 我国仍为发病较多的国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养犬家庭越来越多, 故要彻底消灭非常困难, 大力普及狂犬病预防知识, 使被咬伤者能在伤口暴露后及时接种狂犬疫苗。早期接受疫苗注射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 能有效降低发病率,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瑞清, 王玲.孙日侠, 等.赣榆县824例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J) .广西预防医学, 1999, 5 (1) :48-49.

[2]李华, 宋禹, 高云.狂犬疫苗免疫接种疗效观察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6) :85.

[3]冯发翠.犬咬伤儿童伤口处理及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护理体会 (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8) :1081-1082.

[4]王辉.狂犬病病人的预防护理 (J) .护理研究, 2007, 21 (增刊1) :88-89.

篇4:医院乙肝疫苗接种方案

我今年29岁,结婚已经两年了。在结婚后,为了生个健康的宝宝,我和爱人一起去医院检查了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显示,我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但不具有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医生建议我按照“0、1、6”的方案注射乙肝疫苗。没想到,我在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后不久便怀孕了。医生让我等到坐完月子以后再注射第三针乙肝疫苗。这样,我注射第二针与第三针乙肝疫苗的间隔时间是14个月。请问,像我这样接种乙肝疫苗能否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福建 林美橙 林美橙读者:

如果按照“0、1、6”的方案接种乙肝疫苗,接种者在注射了第一针乙肝疫苗后,应在1个月后注射第二针此疫苗,在6个月后注射第三针此疫苗,每次应注射10微克。此方案能使90%以上的接种者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在接种乙肝疫苗时,你因怀孕而采取了“0、1、14”的接种方案。此接种方案有可能达不到“0、1、6”接种方案的免疫效果。但你不必担心。你可以再检查1次乙肝两对半,以确认体内是否有了乙肝表面抗体。如果你体内没有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可注射1次乙肝疫苗加强针。如果你体内已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说明你已经获得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不需要注射此加强针。在2~3年后,你可以再检查一次乙肝两对半,如果你的乙肝表面抗体已消失则需注射1次乙肝疫苗加强针。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篇5:医院乙肝疫苗接种方案

工 作 方 案

为有效控制乙脑疫情,降低发病率,根据省疾控中心《关于切实做好流行性异性脑膜炎防控工作的通知》和《2012年免疫工作规划》等文件要求,决定在全乡开展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活动。为确保本次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提高目标人群乙脑疫苗接种覆盖率,以乡(镇)为单位接种率达到95%。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进一步降低发病率,有效控制乙脑疫情,防止暴发流行。

二、接种对象

无乙脑疫苗接种史的8月-15岁的儿童。

三、接种时间

2012年4月30日-4月15日。

四、技术措施

(一)疫苗种类

本次接种用精制乙脑疫苗市疾控中心提供的精制乙型脑炎疫苗。

(二)接种剂次

接种1剂次精制乙脑疫苗。

(三)接种器械及急救药品

1、接种器械:75%酒精、镊子、消毒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一次性注射器、血压计。

2、急救药品:1:1000肾上腺素针剂、抗过敏药物及其它常规急救药品。

(四)接种方法

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0.5ml已稀释的乙脑减毒活疫苗。

(五)接种禁忌症

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或心脏、肾脏及肝脏等疾病者。

2、体质衰弱、有过敏史及癫痫史者。

3、先天性免疫缺陷者,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妊娠期妇女。

5、庆大霉素过敏者。

(六)接种注意事项

1、近期己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的儿童暂缓接种,待与上次间隔28天后给予补种。

2、不能使用含碘消毒剂,接种后不要用酒精棉球按压或涂擦注射部位。

3、疫苗必须在冷藏条件下使用,保证接种过程中的疫苗质量。

4、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接种禁忌症,对可疑发热儿童要测量体温。

5、儿童接种后应在现场休息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开。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对于减少乙脑易感人群、提高接种率,从而达到控制乙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成立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争取当地政府及教育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目标人群按时接种。

(二)全面落实工作职责。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疫苗与注射器分发、现场监督、接种副反应的报告与处理、资料汇总上报工作。

各乡镇(中心)卫生院具体负责辖区内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宣传发动、适龄儿童摸底造册、组织实施接种及相关资料填报工作。

(三)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标语、通告、黑板报和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乙脑防控知识宣传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社会动员。要将“湖南省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告知书”发放到每一个适龄儿童家庭,保证每名适龄儿童家长都能及时收到接种告知书。积极协调当地托幼机构和学校,确保每名目标儿童家长都能知晓。让儿童家长充分了解接种的意义,准确掌握接种的时间、地点等,积极配合接种工作。对流动人口聚集地、新建小区、偏僻(远)地区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入户宣传,力争宣传工作不留漏洞和死角。

(四)大力开展人员培训。各接种单位要组织对开展群体性接种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准确掌握受种对象、接种禁忌症、接种部位及方法、异常反应的处理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填报等知识,确保工作质量。

(五)合理选择接种方式。各地要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所有接种对象逐一登记造册,采取定点、巡回、入户上门等接种方式,方便广大儿童接种。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条件具备的地点设立临时接种点,但必须确保疫苗冷藏及接种安全。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开展接种工作,必须进行定点接种,禁止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室开展群体接种。

(六)严格实施规范接种。接种人员必须具备预防接种资质并接受疫苗接种和安全注射培训。接种前要做好接种器材和接种室的消毒准备工作,严格掌握禁忌症,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本方案要求进行接种,并在接种证及接种卡上登记,严格一人一针一管,统一毁型、消毒、回收,专人对领发、使用和销毁进行认真记录。

(七)做好免疫接种反应的监测及处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理小组,负责对本次群体性预防接种出现的异常反应及时进行调查、诊断、处理、上报等工作。

篇6:医院乙肝疫苗接种方案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苗大规模接种工作,有效建立我镇群体免疫屏障,根据国卫明电【2021】111号文件《关于分阶段做好各类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通知》、新冠指发【2021】65号关于印发《县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接种工作安排

(一)第一阶段:3-6月份

接种对象主要为18岁以上、60岁以下(60岁以上如身体基础情况较好的,在知情同意前提下建议接种)的人群,优先接种服务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各类学校教职工等疾病传播风险较高人群,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外来流动人员(不限是否为街镇户籍),同时开展前期重点人群的补种,2021年6月底前完成接种。

(二)第二阶段:7-12月份

2021年7月起,继续做好前期未接种人群的补种工作,开展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种工作,根据临床试验安全性、有效性数据、经过专家评估,经过上级批准适时接种基础性疾病患者的高危人群,2021年12月底前完成接种。

二、接种单位设置

1.确定街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为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点,相关参加培训人员负责本辖区内人员接种。

2.接种单位应有以下功能区:候诊区、健康咨询区/登记区/知情告知区、接种区、留观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区、冷链区等。

3.接种单位按照候诊、健康咨询、登记、告知、接种、留观的先后顺序合理布局,人员入口、出口尽可能分开设置,受种者按引导标识,实现业务流程单向流动,避免交叉往返。

4.确定县妇保院为新冠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单位。

三、接种设备条件配备

(一)冷链扩容准备

街镇卫健办和镇卫生院应根据辖区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需求,提前做好疫苗数量测算、冷链储备和运输能力评估,做好各接种单位冷链扩容工作,并配备温度监测设备,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要求做好疫苗储存和运输温度监测及出入库信息记录。

(二)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信息化设备准备

做好系统运维保障,确保新冠病毒疫苗追溯信息和接种信息的每日采集和报告。接种单位应配置的信息化设备,包括电脑、打印机、扫码枪、手持式移动终端(PDA)、身份证读卡器、核签仪等,可实现扫码登记、扫码出入库、扫码接种、预防接种证信息打印等功能。

(三)接种单位冷链设备和急救药械配备

接种单位需要配备医用冰箱(储存疫苗使用)、冷藏箱、冰排和温度监测器材,有条件的接种单位在接种台可配备桌面小冰箱(接种存放疫苗使用),接种单位要配有急救药物和器械,加强保管,并做好定期检查核对。

(四)医疗救治保障

接种疫苗有不良反应的,应及时与县妇幼保健院联系,要求派出急诊急救人员,携带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为我单位提供医疗救治保障。

四、人员配备和培训

(一)人员配备

1.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医师或护士资格,并经过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2.镇卫生院确定每日接种人数为200人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应保证至少1名健康咨询、登记(含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登记和报告操作人员)和知情告知人员,每个接种台1名接种人员,至少1名留观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医师。

3.每个接种台及每名接种人员每小时接种服务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5人。

(二)人员培训

1.培训对象:包括接种活动组织人员、信息登记和报告人员、督导评估人员、接种单位实施人员,以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处置和鉴定专业人员。

2.培训内容:对负责接种活动组织、信息登记和报告、督导和评估人员,重点培训接种活动组织管理、接种单位和临时接种点规范设置、督导和评估有关要求等。对接种单位承担疫苗接种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培训疫苗接种免疫程序和操作实施等,接种人员应当能够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规定,熟练掌握疫苗接种年龄、间隔时间、接种途径、接种部位、接种剂量、适应症、禁忌症、一般反应的表现和处理方法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对负责疫苗管理的人员重点培训疫苗温度监测,疫苗出入库登记、疫苗定期检查及异常情况处置等相关技术要求。

五、接种实施准备

(一)接种健康状况询问与接种禁忌核查

各接种单位要安排1-2名医师负责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询问与接种禁忌核查,测量体温,并如实记录询问情况。

(二)接种前充分告知和知情同意

对符合条件的接种对象要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告知,确保受种者知情同意。

(三)接种后现场留观

接种对象完成接种后,应在接种现场留观区观察30分钟后方可离开,接种单位需要备有足够空间用于接种后现场留观。现场工作人员应告知受种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后续健康状况观察、处置建议以及联系方式等。

(四)疫苗接种凭证准备

接种单位完成接种后,应打印或填写预防接种凭证,交予受种者。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同志为组长,副镇长同志为副组长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及各村支部书记组成。负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日常工作。成立以卫生院副院长蔡蒙为组长的新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专家诊断小组和异常反应救治小组,负责新冠病毒疫苗的异常反应的诊断与鉴定、补偿处置、医疗救治等工作。

(二)制定接种方案

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制定好全面接种工作的实施方案,负责统筹协调全镇疫苗接种工作。按照每个行政村户籍人口的35%下达接种任务数(具体人数见附件1),条管单位干部职工100%接种。到时上面来了新冠肺炎疫苗再逐村逐时安排接种。

(三)维护接种秩序

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接种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预防新冠病毒传播的最有效途径,开展大规模疫苗接种,对疫情防控工作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各村、各单位按照“应接尽接、辖区全覆盖”的原则,根据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认真负责组织好本部门、本辖区有关人员接种工作,并安排镇派出所1人、镇疫苗接种领导小组1人、接种村委会2人维护疫苗接种秩序。

(四)签订责任状

篇7:XX镇疫苗接种冲刺清零工作方案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建立群体免疫屏障,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政治任务。为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协助镇政府找人,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冲刺清零工作,确保顺利完成省市县下达的接种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强化镇党委政府主体责任、镇直单位主管责任、镇纪检部门监督责任、镇卫生院指导责任。加大政府主动找人力度,发挥行业部门优势,为我镇找人提供支持,确保月底前应接尽接,完成省市县下达的目标任务:

1.完成18岁以上常住人口91.2%的疫苗接种任务;

2.辖区内户籍人口、非户籍人口除禁忌症外,18周岁以上人群应接尽接。

二、工作措施

(一)继续实行机关干部包村、村党员干部包户责任制。

摸清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底数,做到除禁忌症外应接尽接。

(二)实行镇直单位行业监管负责制。

派出所、监督管理所、卫生院、镇中心学校等镇直单位,负责本行业领域所有从业人员的应接尽接。

(三)实行镇纪委督查责任制。

镇纪委要深入各村、各企业、各单位,对疫苗接种工作进行督查。

(四)实行到期验收销号制。

各行政村、镇直及驻镇各单位完成任务后,提出验收销号申请,统一交至镇疫情防控办,随后由县防控办验收销号(禁忌症人员均需有相关证明资料)。

三、责任分工

(一)各行政村:25日完成全村户籍所在村民未接种人员的排查情况,对无禁忌症人员进行跟踪督促,确保月底清零。

同时将未接种人员名单交至镇疫情防控办,共同完成该人群的清零任务。

(二)各驻镇企业:25日完成企业从业人员未接种人员摸排情况,对无禁忌症人员进行跟踪督促,确保月底清零。

同时将名单交至镇疫情防控办,共同完成该人群应接尽接任务。

(三)镇中小学校:对全镇中小学生家庭进行摸排,除负责完成12-17周岁疫苗接种任务外,督促完成在校中小学生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应接尽接。

(四)镇监督管理所:25日完成所有注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未接种摸排情况,对无禁忌症人员进行跟踪督促,确保月底清零。

同时将未接种人员名单交至镇疫情防控办,共同完成全镇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应接尽接任务。

(五)镇畜牧站:25日完成所有养殖厂从业人员未接种摸排情况,对无禁忌症人员进行跟踪督促,确保月底清零。

同时将未接种人员名单交至镇疫情防控办,共同完成全镇养殖厂从业人员应接尽接任务。

(六)派出所:25日完成全镇旅馆和酒店从业人员以及县外暂住人口未接种人员摸排情况,对无禁忌症人员进行跟踪督促,确保月底清零。

并同时将名单交至镇疫情防控办,共同完成该人群应接尽接任务。

(七)镇退役军人服务站:25日完成全镇退役军人未接种人员摸排情况,对无禁忌症人员进行跟踪督促,确保月底清零。

同时将名单交至镇疫情防控办,共同完成该人群应接尽接任务。

(八)镇卫生院:发挥卫生院以及村医作用,对无明显禁忌症但对是否接种持疑虑态度的人进行专业知识宣传教育,发动尽快完成接种。

此外,机关及镇直单位要自行摸排本单位未接种人员,对无禁忌症人员进行跟踪督促,确保月底清零。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确保任务完成。

完成省市县下达的新冠疫苗接种指标是一项政治任务,是当前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各行政村、镇直及驻镇各单位要站在政治高度,扛起属地和行业责任,在月底前不折不扣完成全镇接种任务,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二)摸清底数,确保精准找人。

各行政村要按照县里推送的未接种人员名单再次逐村逐户逐人排查,镇直单位要逐单位逐人排查,分别将无禁忌症证明的人找出来建立台账;镇政府要对台账中未接种人员实行镇政府主要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和党员包人,逐人销账,逐日汇总,确保完成未接种人员月底前清零任务。

(三)通力合作,提高效率,确保清零效果。

各行政村、镇直及驻镇各单位要立即启动“找人”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挥基层站所力量,把未接种人员找出来,并落实责任人与镇防控办精准对接,共同完成本村本单位本行业月底清零任务。

篇8: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与效果观察

1 我国推广乙肝疫苗接种的必要性

1.1 乙肝病毒感染者众多, 治疗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 现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 300万人, 其中乙肝患者约2 000万例, 普通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 (HBs Ag) 阳性率为9.09%[1]。2005年,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对18个省583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 每人年平均治疗费用为12 310元。我国每年因乙肝治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 600亿元人民币[2]。

1.2 计划免疫接种, 保障儿童健康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 如果不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大约有60%以上可能在2年内感染乙肝病毒, 感染乙肝病毒的婴儿有90%以上会发展成慢性感染, 25%~40%的感染者因继发肝硬化和肝癌而死亡[3]。因此, 我国从1992年开始实施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2002年将乙肝疫苗接种正式纳入计划免疫, 对所有的新生儿在出生24 h内免费接种乙肝疫苗;2005年6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正式颁布, 该条例明确要求儿童入托、入学时, 幼托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 对于未种或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者, 及时补种。

1.3 成年人免疫接种, 刻不容缓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接触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毫无疑问, 成年人是主要的传播者, 而我国大多数成年人没有 (无意识或无条件) 接种过乙肝疫苗, 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成年人群的社会交往活动也不断增多, 加之一些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极易感染乙肝病毒, 造成我国成年人乙肝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 应该加强健康成年人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2 临床应用

2.1 接种对象

2.1.1 一般对象:所有的乙肝易感染者;重点对象:新生儿、15岁以下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幼托及餐饮业工作人员。高危人群:医务工作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家属, 频繁输血或血制品、血液透析、器官移植患者, 以及滥用静脉注射毒品、性乱者等人群。

2.1.2 禁忌证: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肝炎患者及过敏体质者或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

2.2 接种方法

2.2.1 接种途径:肌肉内注射。

2.2.2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大腿前外侧 (新生儿) 。

2.2.3 接种剂量和程序:按照国家规定免疫程序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一般接种3剂, 按0, 1, 6程序接种。“0, 1, 6”免疫程序即“0”为第1剂起始时间, “1”为第1剂注射后间隔1个月接种第2剂, “6”为第1剂注射后间隔6个月后接种第3剂。我国现阶段常用乙肝疫苗接种剂量及程序见表1。

由于乙肝疫苗厂家、剂量不同, 因此, 我们建议严格按国家药典、乙肝疫苗说明书规定进行预防接种。

2.3 接种后注意事项

2.3.1要求接种者在接种现场留观30 min方可离开;注意多喝水, 多休息, 不要剧烈的活动。接种后如果发热38.5℃、身体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2.3.2接种第1剂后, 告知接种者按疫苗接种通知单上排好的第2剂、第3剂的时间接种, 如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接种, 应尽快补种, 且第2剂和第3剂之间至少要间隔60 d[3]。

2.4 接种后抗体监测

2.4.1 时间

应在完成免疫程序后3个月左右检测抗体应答水平, 但人们往往在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后数年或健康体检时才检测抗体。

2.4.2 加强免疫

对完成免疫程序后无应答者, 建议接种60μg重组乙肝疫苗 (酵母) 或选另一生产厂家的乙肝疫苗按程序接种。应答后抗-HBs水平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低, 当抗-HBs水平<10 m IU/m L时, 建议加强接种1剂乙肝疫苗。

目前虽没有乙肝疫苗加强接种的建议, 但为了使接种人群保持较高的抗-HBs水平, 我们仍建议3年~5年时加强接种1剂乙肝疫苗。

3 乙肝疫苗接种存在的问题

3.1 接种后无应答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乙肝保护性抗体——抗-HBs≥10 m IU/m L为预防乙肝感染的最低水平。在按照0, 1, 6的免疫程序完成3剂疫苗的接种后, 健康人群中约有10%左右的成人和5%左右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4], 或应答后抗-HBs水平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低乃至消失, 这一人群仍是乙肝的易感人群。其一方面可能与接种乙肝疫苗的贮存温度、效价、剂量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有关, 如年轻者比年老者、非肥胖者比肥胖者、女性比男性更能够对乙肝疫苗产生良好应答。另外, 烟酒史、机体健康状态、免疫功能状况、遗传因素等也与无应答有关[5]。针对上述原因, 我们通过更换乙肝疫苗的种类、增加接种剂量或增加针次等方法, 激活人体的免疫细胞应答, 使无应答人群转变为应答良好的人群。

3.2 接种后不良反应

由于个体差异, 个别人接种后会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热痛、全身疲乏等症状, 无需处理, 24 h~48 h内可自行消退。罕见的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要及时抢救;过敏性皮疹, 要及时就医对症治疗。与成人相比, 儿童和婴幼儿中不良反应较少见。

4 效果观察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接种乙肝疫苗至今, 取得了明显效果, 乙肝发病率显著下降, 实践证明乙肝疫苗安全有效。我院2006年以来先后为3 000余名新生儿、2 500余名成人按“0, 1, 6”免疫程序接种了乙肝疫苗, 并对近200余名15岁以下的儿童进行了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 同时为200余名重点科室的医务人员接种了乙肝疫苗。在最后1剂疫苗注射后3个月左右检测抗体应答水平显示, 95%以上的接种者产生了保护性抗体;极少数人发生接种局部的硬结, 局部热敷后自行消失。但仍有2%~5%的健康者对疫苗应答不佳, 主要与接种乙肝疫苗后存在的无应答、不良反应问题和乙肝疫苗免疫程序长达半年, 有些接种者不能按程序完成全程免疫等有关。因此, 开发新型疫苗, 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增强各类人群对疫苗的应答水平, 减少接种针次、简化给药方式, 降低接种成本等, 均是有效抑制乙肝的方法和措施。

控制乙肝传播是一项非常严峻而艰巨的任务,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掌握乙肝疫苗的种类及临床应用,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提倡健康的生活和饮食方式, 加强乙肝易感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对控制乙肝的发生和流行,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传染病信息, 2005, 18 (增刊) :1-12.

[2]李河民, 梁争论.发挥肝炎疫苗的免疫作用, 控制肝炎的流行[J].高科技产业化, 2006, 11 (1) :80-81.

[3]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8.

[4]白菡, 赵桂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5, 32 (2) :99-101.

篇9:乙肝疫苗接种不能少

事实上,乙肝疫苗在我国预防乙肝方面厥功甚伟。1992年,原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并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我国约9200万人免受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携带者减少了约3000万例。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目前,我国育龄期妇女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约为6%。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主要是在分娩过程中,通过其血液、羊水和阴道分泌物等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其婴儿。为了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接种乙肝疫苗,且越早接种效果越好,最好在24小时内接种。

现在因为“疫苗事件”,一些人担心乙肝疫苗的安全问题。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首先,乙肝疫苗是最安全的疫苗之一。自1982年至2012年,全世界约1.8亿名新生儿和1.5亿名一般人群接种了乙肝疫苗,未发现因接种乙肝疫苗而出现新生儿和一般人群死亡率升高的现象。另据研究,乙肝疫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如注射部位短暂疼痛红肿、短暂发热不适、恶心呕吐等,远低于其他免疫规划疫苗。

关心疫苗安全问题者,应该知道“偶合反应”“偶合疾病”或“偶合死亡”的概念,即如果不接种疫苗,也会发生此种症状、疾病甚至死亡,而不是由接种疫苗引起,例如早产儿、低体重儿、难产儿,以及母亲是高危妊娠的新生儿,出现发热、不适、严重疾病甚至死亡并非罕见。无论接种乙肝疫苗与否,均不能避免这些情况发生。

当然,为了减少疫苗的偶合事件,应严格掌握乙肝疫苗的禁忌证。比如,对酵母或疫苗的其他成分有过敏史者,有中度或重度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格林一巴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有危急症状或有各种潜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以及母亲是高危妊娠的新生儿,建议暂时不要接种乙肝疫苗。需要说明的是,对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高危新生儿,应作个案处理,分析其利弊,在获得母亲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决定是否接种乙肝疫苗。

事实上,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世界上通行的做法。根据2013年的统计,世界卫生组织190多个国家中,有181个国家已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其中107个国家要求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不仅是我国的乙肝免疫策略,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免疫策略,家长万不能因为错误地担心其安全性而放弃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那样肯定得不偿失。

篇10:街道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新冠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要求,积极做好我街道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最大程度降低人群感染和发病风险,结合XX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尊重科学规律,区分轻重缓急,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分阶段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区分轻重缓急。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对不同岗位、年龄、人群等排出优先顺序,扎实稳妥推进。

2、坚持知情同意、全员免费接种。

3、落实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各村、各企事业单位周密组织实施,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协调。

二、接种对象安排

第一步,主要接种对象为感染和疾病传播风险高的重点人群。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物品从业人员、出国人员等感染高风险人群;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村级工作者;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等疾病传播风险较高人群。接种时间控制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根据宁国市新冠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统计测算,接种人数预计为XX人,达到常住人口XX%。

第二步,感染后导致重症风险高的高危人群。待新冠病毒疫苗Ⅲ期临床实验获得足够的老年人安全性、有效性数据后,通过专家评估,再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以及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接种工作,同时开展第一步重点人群的补种。接种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

第三步,建立免疫屏障需要接种的其他人群。根据上级要求,人群实际接种率达到XX%以上,才能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从2022年1月开始,按照我街道常住人口的XX%的标准,完成其余人员的接种。

在上述分步实施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在医疗服务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适时安排有接种意愿的一般人群进行接种,并根据上级要求,适时制定18岁以下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安排。

三、接种点安排

固定接种点设在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殊情况可根据需要设置临时接种点。

四、接种实施安排

(一)摸底登记,预约接种。

各村、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立即对本辖区、本单位需要接种和有接种意愿的人员进行摸排登记,并提前与接种点进行预约对接,根据接种点确定的接种时间,组织受种人员有序接种。

(二)接种前健康状况询问与接种禁忌核查

接种点要设置1—2名医生负责接种对象健康状况询问与接种禁忌核查,测量体温,如实记录查询情况。

(三)接种前充分告知和知情同意

对符合条件的接种对象要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告知,确保受种者知情同意,知情同意书见附件。

(四)实施接种

参与接种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接种,接种场所符合规范要求。

(五)接种后现场留观

接种对象完成接种后,应在接种现场留观区观察30分钟后方可离开,接种点需要备有足够空间用于留观

五、工作保障

(一)落实属地主体责任

成立XX街道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地疫苗储运、管理、接种、救治、应急处置、宣传教育、组织发动等工作,切实履行落实接种管理主体责任。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XX任办公室主任,XX任副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协调事宜。

(二)加强宣传引导

积极宣传疫苗维护群众健康的积极作用,引导辖区常住居民提高接种意愿;积极宣传接种禁忌等注意事项,引导群众理性看待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形成合理预期;继续提倡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落实个人防护责任;密切关注社会舆情,及时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

(三)积极做好协助配合。

篇11:医院乙肝疫苗接种方案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疫苗免疫接种方案

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主要发生于鸡、雉、孔雀和幼火鸡.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喘气和咳出带血的.分泌物.各种日龄的鸡都可感染,以4~10月龄的鸡最易感染,可引起感染鸡产蛋下降和死亡,自然感染潜伏期6~12d,在鸡群中传播缓慢,全群鸡受到感染大约需要1~2周的时间,在某些地区成地方性流行,发病率呵高达90%~100%,死亡率一般在50%~70%不等,平均在10%~20%.

作 者:尤永君 作者单位: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00刊 名:兽医导刊英文刊名:VETERINARY ORIENTATION年,卷(期):“”(2)分类号:S8关键词:

篇12: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制度

一、设施配备:产房(婴儿室)配备空调、乙肝疫苗专用小冰箱、紫外线消毒灯、温度计、安全盒和必要的抢救药品。

二、疫苗、冷链管理: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健全疫苗领发、保管制度,设立疫苗专用帐本,做到帐苗相符;乙肝疫苗保存在2-8℃的冰箱冷藏室中,每日上班之后、下班之前进行温度监测,并做好记录。

三、接种人员资格:接种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接种员应相对固定。

四、接种流程:新生儿出生后,由妇产科医生开医嘱,负责乙肝疫苗接种的护士执行医嘱,在24小时内为新生儿接种首针乙肝疫苗。

五、资料记录:①在临时医嘱单上记录执行的准确时间并签名;②填写新生儿免疫接种登记卡(三联单);③在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簿上做好登记。

六、接种注意事项:

1、接种禁忌症参阅疫苗使用说明书,除有接种禁忌症外,24小时及时接种率应达100%。

2、乙肝疫苗在使用前要充分摇匀,使疫苗液中的氢氧化铝胶体完全悬浮。

3、接种乙肝疫苗应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不得使用碘酒作皮肤消毒剂。

篇13:医院乙肝疫苗接种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660例成人, 其中男369例, 女291例;所有研究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HBs Ab)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 Ag)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HBc Ab) 、乙型肝炎e抗体 (HBe Ab) 、乙型肝炎e抗原 (HBe Ag) , 所有患者均无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使用禁忌证及乙肝疫苗接种史。将660例成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0例, 2组研究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方法患者均采用乙肝疫苗0, 1, 6三针免疫法, 注射部位取上臂三角肌肌肉。对照组:采用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生产批号为2000120304, 规格单位为5μg/m L;研究组为同一公司生产的生产批号为2001010302, 规格为10μg/m L的疫苗, 2组患者均采用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接种全程结束后对2组研究者接种后6个月及24个月时抽取其空腹静脉血3 m L, 将血清常规分离后,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方法对受检者的HBs Ab水平进行观察, 所有操作均根据操作说明书进行。乙肝感染率判定:anti-HBc、anti-HBs及HBs Ag中任意一项检测为阳性。采用改良Hollinger公式对抗体抗体平均滴数 (GMT) 进行计算, 抗体GMT阳性:抗体滴度>10 n IU/m L。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研究者免疫接种后未出现不良反应, 研究组研究者免疫接种后出现2例接种部位轻微红肿,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36, P>0.05) 。

2.2全程接种6个月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阳转率、GMT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接种24个月后2组研究者阳转率与接种6个月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2.3研究组患者接种6个月后、接种24个月GMT水平为 (29.05±3.21) m IU/m L、 (26.35±1.62) m IU/m L, 对照组庁接种6个月后、接种24个月GMT水平为 (60.63±4.32) m IU/m L, (58.71±2.01) m IU/m L,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63, P=0.031) 。

3讨论

通过乙型肝炎疫苗能够实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及流行, 在提高人民健康及提供安全保障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国内外临床学者已经研究证实在儿童保护及预防母婴传播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2]。近年来乙肝疫苗产量明显增加, 同时种类有所扩展, 这就为成人免疫接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成人接种疫苗剂量的研究中, 临床普遍认为10μg/m L的效果明显优于5μg/m L, 本文结果亦论证了此观点, 然而部分学者在研究中对接种剂量不同的患者进行研究时发现, 接种55个月后, 5μg、10μg及30μg的效果并无显著性差异, 小剂量已能够产生较强的保护作用。本文结果显示, 在接种免疫6个月及24个月后, 10μg患者的表面抗体阳转率及抗体平均滴度水平均明显高于5μg (P<0.05) , 这个可能与较大剂量的乙肝疫苗可对机体免疫应答等产生影响有关。2组患者接种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知, 10μg接种疫苗的有效性高于5μg, 同时具有同等的安全性, 然而由于本次研究随访时间较短, 因此对于其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成人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将近年来在我院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660例成人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不同剂量乙肝疫苗接种者接种后不同时间的HBs Ab转阳率、抗体平均滴度 (GMT) 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接种6个月后、24个月后5μg组患者HBs Ab转阳率、GMT均与10μg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 (P<0.05) 。结论重组乙肝疫苗在成人免疫中有着较高的安全性, 10μg剂量疫苗在成人接种中可产生较高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 免疫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乙肝疫苗,不同剂量,成人接种,免疫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潮双.王舜钦, 凌小强, 等.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无 (弱) 应答者不同剂量复种效果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9, 27 (2) :109-113.

篇14:预防肝癌,请接种乙肝疫苗

肝癌起病比较隐匿,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当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到中晚期,此时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治疗效果也不容乐观。因此,做好早期的预防措施很有必要。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预防肝癌的发生呢?

接种疫苗,远离肝炎

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对降低肝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肝癌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标志物高达90%以上;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者发生肝癌机会比阴性者高6倍以上。众多实验也说明,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关系密切,是肝癌發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接种肝炎疫苗是预防肝炎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方法。新生儿甫一降生,就应注射乙肝疫苗;成年人没有注射过、没得过肝炎的,也应注射乙肝疫苗。

除注射乙肝疫苗外,还需注意肝炎其他传播途径如手术输血、理发等。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避免乱吃药。有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肝脏损伤,如某些抗生素、止痛药、避孕药等。

关注高发因素

预防粮食霉变、改进饮用水水质亦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肝癌高发区的调查显示,肝癌的流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对粮食的污染有关。而江苏某地饮用沟塘水者肝癌发病率为60~101/10万,饮用井水者仅为0~19/10万。

此外,被疑及引起肝癌的因素还有亚硝胺、农药、性激素、放射性物质、寄生虫、酗酒、吸烟、遗传因素等。

肝癌的遗传因素是指在肝癌高发区有时出现家族聚集现象,尤以共同生活并有血缘关系者的肝癌罹患率高。这可能与肝炎病毒垂直传播有关。

调整情绪,睡眠充足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每天面对不良情绪,生活作息没有规律,熬夜加班也很常见。中医认为,不良情绪中的怒可伤肝。而每天晚上11时~凌晨3时是肝经运行的时间,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因此,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做好自我调节精神状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定时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

重视健康体检

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被称之为“二级预防”。

由于早期肝癌基本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患者自己很难察觉,因此一定要重视健康体检。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甲胎蛋白进行肝癌普查以来,早期肝癌比例不断增高,5年生存率亦明显提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高危人群普查的检出率是自然人群普查检出率的30多倍,其中1/3是早期肝癌。高敏感的甲胎蛋白检测方法辅以超声显像,是发现早期肝癌的基本方法。二者联合检出率可达97.9%,不仅可弥补甲胎蛋白阴性患者漏检的不足,对低浓度甲胎蛋白肝癌的及时确诊亦有重要价值。普查对于延长检出者的生存时间有重要价值。

上一篇:少玩手机倡议书常用下一篇:大学实践报告范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