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承诺的记叙文作文

2024-05-25

初一承诺的记叙文作文(通用14篇)

篇1:初一承诺的记叙文作文

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说:“我有一个饼,就一定会分你一半;我有一件衣服,会让你穿一半;我是你的另一半……”女孩儿露出甜蜜的微笑,决定和男孩儿在一起。那一年,他11岁,她10岁。

那年,男孩儿要去北方工作,而女孩儿去必须留在南方工作,双方父母因此反对他们在一起,于是他们私奔了,过属于自己的生活。那一年,他21岁,她20岁。

那年,闹灾荒,家里只剩一个馒头,谁都不愿吃,让给对方。直到最后一个馒头都发霉了,他们才对视着笑笑,很幸福,似乎忘却了饥饿。那一年,他31岁,她30岁。

那年,他被认为反动派,被人们批斗,人们奉劝她离开他,她说:“他是好人,就算他是反动派,我也要跟着他!”之后,他和她就一起游街,但他们不悲伤,反而很幸福。那一年,他41岁,她40岁。

那年,他们要去旅游,只买到一张票,他不愿去,她骂他傻。他傻傻的笑了:“我的人生要你陪,才安全,才放心。”她笑了。那一年,他51岁,她50岁。

那年,他生病了,她焦急万分,去医院的路上,她不停的询问他,他爽朗的笑了笑:“亲爱的,你真关心我啊!”那一句话,让她的脸红了。他们幸福的对视一笑。那一年,他61岁,她60岁。

那年,他们一起去县城。公交车上积满了人,有个青年看见他们相扶走来,便让掉座位。她不座,要让他坐;他也不坐。他说:“要么一起坐,要么我不坐!”全车的人都给他们让座。那一年,他71岁,她70岁。

那年,他问她为什么跟了他一辈子,她淡淡一笑:“因为你的承诺‘我有一个饼,就一定会分你一半;我有一件衣服,会让你穿一半;我是你的另一半……’”。那一年,他81岁,她80岁。

你们相信吗?一个承诺让2个正值花样年华的年轻人成为两个两鬓白发的老人?承诺是他们的开始,信任、关心……则是他们的结尾……

那一年,他91岁,她90岁。在他逝世的那瞬间,她露出小时候的微笑,静静的躺在他的怀里,随他走了。她说,下一辈子,让她来维护他……

篇2:初一承诺的记叙文作文

眼中荡漾着新的梦想

希望之光告诉我们

我承诺,我承诺,我承诺

把一年四季都变成春天

我承诺,我承诺,我承诺

一生的承诺,多么美好的誓言。

看了一生的承诺,让我对印度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产生无尽的遐想。

来自阿布城的三姐妹背井离乡,踏进了瓦利阿府。她们的到来令瓦利阿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个性迥异的姐妹又将有怎样奇妙而感人的遭遇?

芭丽姐姐,聪慧而美貌,善良而正直,勤勤恳恳地工作,一心想要用自己的肩膀支撑姐妹三人的家,教导妹妹们生活的含义。佩雅逃婚,她无可奈何嫁给瓦利阿先生。在姨妈面前,与瓦利阿假装恩爱。时常遭受瓦利阿的羞辱,责备与折磨。为了佩雅,她牺牲自己。尽管如此,她依旧坦然面对。她的温柔,善解人意,融化了瓦利阿心中仇恨的冰山。他们的爱情是在绝境中挣扎着生长的。当她知道,母亲的离世是瓦利阿造成。出人意料,她怀了瓦利阿的孩子。面对亲情与爱情,她陷入了两难的抉择。得知

有人觊觎丈夫的财产。纵然前路波折重重,她依旧无怨无悔地走下去。

孤独的瓦利阿先生遇到风情万种的佩雅,泥足深陷。佩雅却在他的生命里注入了毒药――背叛。他失去理智,仇恨蒙蔽了双眼,令他无法看到别人的优点。他在芭丽身上发泄仇恨。芭丽默默承受,坚强,勇敢的她改变了冷酷的瓦利阿。芭丽细心真诚地照顾,温暖他的心。也让他明白:如果有人能抚平你那颗破碎的心,那她就是你的真爱。芭丽想离婚,他满足她的要求。在宴会上,看到有人对芭丽动手动脚,他大打出手。试问声名显赫的富商为了妻子和人动手,难道不是为了爱?

当然,还有注重物质生活,自私的佩雅,可爱又固执的娜诺,尖酸刻薄的吉雅莎和幽默风趣的阿迪亚叔叔,他们会让你体会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人生。优美动人的音乐,色彩斑斓的印度纱丽,带你走进那个神话般的国度。

从芭丽姐姐身上,我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尽管出身贫寒,但只要微笑面对挫折和苦难,你就不会被打败。金钱和权势令人痴迷,渴望,但是,绝对不能失去本性。爱情是无怨无悔的付出,不是想方设法地占有。一番风雨过后,我希望芭丽姐姐和瓦利阿先生能尽释前嫌,相守一生。就像歌词中唱的那样:

微笑的生活产生爱的旋律

眼中荡漾着新的梦想

希望之光告诉我们

我承诺,我承诺,我承诺

把一年四季都当作春天

我承诺,我承诺,我承诺

篇3:初一承诺的记叙文作文

一、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把课堂教学当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使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的模式。此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课堂上,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引导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注重学生的交流合作,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探究,教师要从旁协助学生解决探究中遇到的问题。

二、生本教学模式在高中记叙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生本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记叙文作文教学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录、记、译、展。

1. 录

这一阶段主要是要学生进行积累反思,要学生对先前文章中的精炼语句和典型事例进行记录,这一阶段教学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素材的积累和对经典的提炼。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讨论、探究、写作中对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巩固,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共同对优秀作品中的精美词句进行赏析,并对此进行记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小组赏析,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组成员通过共同阅读,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将所有的精美语句都罗列出来,然后进行点评赏析,让学生指出它的精美之处,然后选择一些名言警句、精彩语段进行记录。当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也将其作为写作的素材来记录,以此方式来丰富学生写作记叙文的素材。

2. 记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体原生态写作训练,第二部分是提升性写作训练。在第一部分教学中,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依据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对一些事物的观察,以自己特有的观察视角,自行选择写作对象,将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人或事记录下来。提升性写作是指学生在第一部分写作的基础上,通过和老师、同学交流探讨,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写周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这一周对我促动最深的事”。因为,人毕竟是一种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一些事物或多或少地会引起自身情感的波动,如师生对话、集体活动、生日派对等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尽可能多的描写自己的情感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写作中没有过多的限制,没有固定的框架,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体会到写作的快乐。然后,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交流点评,让小组成员互相指出每篇文章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修改,修改之后,小组成员要针对此文章再次进行交流点评,然后学生根据相关建议反复地对文章进行修改,使文章质量进一步提高。

3. 译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主要以培养学生写作的结构意识和主题意识为目标,这一部分教学分划为五个环节:晒文、讲文、评文、选文、译文。在学生的自主交流探究中,学生通过对各自作品的展示、介绍、点评、选择、演绎等,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从而提升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第二次修改过的文章在小组中展示,让小组成员再次进行品读,在小组成员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本人可以向组员介绍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文章的结构特点。然后小组成员要对文章再次进行综合点评,进过几个轮回之后,通过小组成员投票选出几篇较优秀的作品,然后以这几篇优秀的作品为范本,让小组成员或取其主题,或照其结构进行再创作。然后小组成员再针对新创作的作品进行交流点评,指出其优劣之处,让学生进行反复的修改,使文章的质量不断提高。

4. 展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写作中的立意、选材、安排结构,然后进行写作。例如,在小组探究中,先选择一名同学对某一作文题进行解读,然后提出作文的写作方向,确定出题人的命题意图,选择相应的写作材料,然后小组其他成员对他的看法进行讨论,选取其中正确部分,对不恰当的地方进行修改补充,从而确立文章的主旨。教师可从旁指导,不断地将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然后小组各成员将自认为有价值的写作材料提出来,进过一番讨论、评比后,共同选出一些写作材料,然后进行写作。然后将完成的作品在小组中进行传阅,根据不同成员的观点建议进行多次修改,使文章质量不断提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写作命题作文的能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三、结语

篇4:高考材料作文的记叙文写作

既然要写一篇确定了“立意”的文章,人们很自然地认为议论文要好写,因为自己读出的“立意”,直接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可以了,然后展开论述,一篇文章自然就写成了。那么,材料作文难道就不能写记叙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南京师范大学的何永康教授今年特别强调:材料作文也可以写出出色的记叙文,不是像中学语文界所传的那样,写记叙文得不了高分,我们要鼓励学生写记叙文。议论文可以“批量生产”、“批量指导”,记叙文则篇篇是“个案”,必须过细地、个别地辅导和点拨,教记叙文更需要耐心和爱心。

那么,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出色的考场记叙文呢?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考作文可以写记叙文,写好自然可以得高分。

我们不能受别的不正确的思想的影响,认为阅卷老师只要看到记叙文,就不会给高分。

阅卷老师是公平公正的,只要是好文章,分数自然会提升。反过来说,如果写的是议论文,只是普通的三段论,只是论据的堆砌,分数肯定不会高。所以,老师给分的时候,看的不是文章的文体,而是文章的质量。

其次,根据材料作文题写出的记叙文要想出彩,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而神不散”中的神就是所给材料的“立意”,“形”就是学生们所用的材料,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相同的主题,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与所给的材料立意“神似”,而且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这样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了,文章中不一定要出现直接揭示主旨的句子,有时,在记叙文中突然出现这样的议论句会让人感到很突兀。

其实写好记叙文并不容易,要想“神似”,不能追求“形似”,要求我们学生在写作中有巧妙的构思,“构思”更是一件难事,因为很多学生只满足于将一件事叙述完,没有“设计”文章的意识。没有任何一个人生来就会构思,这主要来源于阅读积累,特别是精品散文和精品小说的阅读。我们从《项链》、《麦琪的礼物》、《药》等作品中品味到了构思的绝妙,所以多阅读,可以为写好神似的记叙文加分。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神似”不是简单地将材料中的故事换个汤水,如:今年江苏卷高考作文是“探险者进入山洞,点燃的蜡烛改变了洞中蝴蝶栖息”的故事,对于这则材料,其中一种立意就是“不要惊扰美”,于是就有孩子写出了类似《桃花源记》的文章,讲一个人进入美丽的“仙境”,影响了仙境中人们的生活,故事与材料如出一辙,纯粹是剥去材料的外衣,又给材料加了另一件衣裳,这不是“神似”,这是照搬照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骆冬青说:“扩写,改写材料是记叙文的灾难。”真正的“神似”是灵魂的碰撞。如:今年江苏高考范文《寻找适宜的环境》,讲述的是一个老箍桶匠排除外界干扰,追求本真的故事。恰好与材料中的蝴蝶退到山洞深处异曲同工,构思巧妙耐人寻味。特别是范文《小巷深深》,用抒情的笔调描写出小巷的变化,带走了童真,带走了宁静,带走了自己淳朴的感情,借此表达对小巷所代表的文化因遭遇现代文明冲击而消失的慨叹,不仅材料立意新颖,而且意味深远,读后留给别人深深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神似”。

所以说,精巧的构思要立足于生活,要求学生对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不能只是浮于表面,只满足于自己读过的“别人的故事”,要对生活有自己的思考才行。

记叙文精巧的“构思”还需要“语言”作为载体,语言要自然,追求特别,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属于自己的语言,属于自己的不等于现在网上流行的“网络用语”,作文写作是语文规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属于自己的语言应该是在符合规范的基础上,“自然生动”的语言。运用这种语言来表现让人眼前一亮的细节,让改卷的老师为之一振,这就是出彩的地方。一个“癞疮疤”的外貌可以让人记住一个阿Q经典的外形,一句“穿着长衫喝酒的唯一的人”让人们记住了可怜的孔乙己,一句“生存还是毁灭”的语言让人们记住了哈姆雷特。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那些作家们总是别出心裁地运用属于自己的语言为我们描写出经典的细节。作为中学生,可能没有那样的手笔,但是可以写得让老师有“亏他想得出来”的想法,这样亮点就出现了。自然就能为精巧的构思助一臂之力。

面对现在的高考,只有不断地积累,不断地用生活充实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生活,用生活的“灵魂”写出自己作文的“灵魂”,使之与作文题目所给的材料相吻合,追求“神似”,追求“神不散”,那么,我们的文章一定是出色的。

篇5:承诺的力量高中作文记叙文

早上,班长照例去领操,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以为,时机终于到了,我攥着汗津津的手,走到班长的座位前,试探的,拿走了桌上那本漂亮的字典,咚地扔在我的书包里,好像扔什么烫手的东西,我把手掐在耳垂,良久,我的手心还攥着一把冷汗——尽管古代读书人有言,窃书不算偷。可我依然咬紧了嘴唇。

窗外,一个黑色的身影一闪而过。

心跳,咚,咚,咚,猛回头看,金色的阳光刺得我眼前眩晕,再看,走廊已经空空荡荡了……

“如果你愿意把那本字典悄悄还回去,没有人会发现的。”放学后,杨老师把我拉到墙角,温厚的手伏在我的肩膀上,在我耳边,悄悄的,讲。我的胸口一起一伏,呼吸急促,心跳,在冷空气中开始无限放大,咚,咚,咚,顺着神经末梢,顺着肩膀,传到那双手里,良心烧灼的痛感,缓慢的被那双大手冷却。“回去吧,我相信你。”老师温柔的说。我突然眼眶一红,呜呜咽咽的说好,重重的点头。

那天下午的阳光刺眼,杨老师扶着我的肩膀,慢慢的带我穿过走廊,走廊空空荡荡,静的只剩吧嗒,吧嗒的脚步,那头,阳光白成一片光斑,让模模糊糊的视线里,看着走廊,觉得永无尽头。

翻遍了书包,我的表情凝固了,不见了,字典不见了。这就奇了怪了,苍天啊,大地啊,这不是在惩罚我吗?……我脑袋一嗡,仰靠在椅背上。日光灯低低的呜幽,闭上眼睛,答应了的事情,这可怎么办?本来我就错了,这不是让我错上加错吗?我犹如迷失了方向的羔羊,难过、自责、彷徨。少女啊,为什么做事那般轻率?少女啊,当断不断必有后患!少女啊,错一错二岂能错三?《左传》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痛定思痛,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我倒空了存钱罐,透支了几个月的零花钱,偷偷地跑去新华书店,费尽周折,才终于在书海中觅道一本“双胞胎”,我踮着脚尖这在柜台前面,倒出来的硬币在长长的柜台上滚了两圈,自然而然的仰倒在柜台上,如释重负的仰倒了。

这一年的冬天,太阳暖的出奇,阳光恨不得吃掉所有的昏暗的角落,在光明与阴影之间摇摇欲坠的人,被一把拉回光明的领地。

我永久的还上了我欠人生的这本字典。

篇6:樱花下的承诺初一作文

她那是还仅仅只有6岁,筱雅很可爱,水汪汪的眼睛,粉嫩嫩的小脸蛋,让人有一种想要冲上前亲一口的冲动,她是欧阳家的宝贝。而她,诗颜,比筱雅大1岁,勤劳又朴实,总是默默的爱她。

这天,天气特别的晴朗,放眼望去,天空像块棉花,筱雅和诗颜躺在绿绿的草地上。

筱雅像个小妹妹似的依偎在诗颜怀里,傻乎乎的说:“你看,云朵抱着天空,永远不松手,就像我一样,那你会松开你的手吗?”

诗颜摸摸筱雅的额头:“笨蛋,我当然不放手啊,你那么可爱,我会一直和你在一起的。”

筱雅听得特别舒服,小脸蛋泛着诱人的粉红,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可爱。她心里暖融融的,开心的”呵呵”直笑。然后抬起头,反复地问:“是真的吗,真的吗?”其实她心里早有答案,只是想多听诗颜回答几遍,好温暖她的心。

诗颜变得严肃了,她站起来,拉着筱雅的手,飞奔起来,穿过绿油油的草地,来到了一棵大樱树下。樱花正开的茂盛,粉的就像筱雅的`脸蛋。风轻轻一吹,花瓣与风缠绕着,连空气中也夹杂着清香。

“喜欢吗?”诗颜问。

“当然啦,好漂亮啊,又好香。我……我实在太喜欢拉!”筱雅高兴的又蹦又跳。

“那么我们就在这樱花下许下承诺吧!”

“承诺?”筱雅懵懂的说。

“我诗颜,在这樱花下许下承诺,我会一辈子陪伴筱雅,在她开心的时候一起笑,在她伤心的时候陪伴她,不离不弃,绝无半点假话。”诗颜转过头来,欣然一笑“看见了吗?你也要哦。”

此时的筱雅已经泪流满面,她不知道,原来诗颜是这么的爱她……她一把抱住了诗颜,紧紧地,不放开。诗颜拍拍筱雅的脑袋,用手帕轻轻抹去她的眼泪,“不要留下泪痕哦,不然小脸蛋就花猫了。”“恩恩……”筱雅眼角的泪珠,此时晶莹而透亮。

恢复心情后,筱雅走到樱树下

“敬爱的樱树爷爷,我在这儿许诺,我会和诗颜一辈子在一起的,我会比爱我自己更多的爱她,永远不分开。”

一旁的诗颜已经知道,这个孩子是真心真意的,自己一定要好好对她。

一年后,筱雅因为父母的关系,一家人即将要搬走了,诗颜知道后,拉着筱雅再次来到樱树下。

筱雅哭了。

诗颜也很难过,但她强颜着欢笑,因为她不想让筱雅舍不得,“不要哭了哦,虽然筱雅走了,但诗颜回永远在这里等你哦,你会回来的不是吗?”

“你会等我……”筱雅抽泣着。

“当然啦。你玩累了一定要回到诗颜身边啊”

筱雅擦擦眼泪,“恩恩,我不哭,我还会回来的,诗颜要等我呀。”

“一定会的,我们约定十年之后再在这樱树下相见。”

“好的,一言为定!”

不久,筱雅乘着汽车,和她的爸爸妈妈一起离开了这里。

转眼十年过去了,诗颜已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明亮的双眸,樱桃似的小嘴,白皙的皮肤,在学校不少男生追求她,可她丝毫没有在意,因为她想着她……

这年的樱花终于开了!

诗颜早早的来到当年的那棵樱树下,樱树已显得有些沧桑,可樱花仍然美丽,弥漫着芳香。她期盼着她的出现。可一直等到了晚上,都不见她来,诗颜躺在树旁睡着了。

“醒醒,醒醒……”诗颜睁开朦胧的睡眼,模模糊糊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孩儿,水汪汪的眼睛,粉嫩嫩的脸蛋,她眼前一亮,这不就是筱雅吗?“你,你回来了!”诗颜高兴的说不出话来。“恩恩,是我,诗颜,我回来了!”说着,她一把抱住了诗颜,紧紧地。她似乎还是像当初一样,傻乎乎的可爱。

诗颜笑了,摸着她的头,“回来了就好。”

篇7:承诺记叙文作文

当夜的静谧笼罩了大地,深蓝色渲染了天空,星星也渐渐浮现在眼界中。于是,又一个夜晚来临了,又一天就要过去了。顿时觉得,时间,过的好快,好快……

不知道要去做什么,只是不由自主地推开窗户,那一轮明月就在我的眼界之中了。我们承诺过,在这样的一个月夜,你会想我的。你在想我么?我承诺过,也做到了,我在月亮下想念着你……

你现在在哪里呢?在干什么呢?……我对你的想念太深、太深,对我们的怀念太多、太多。我怀念,我们在仅仅两天的旅游时,我们快乐的笑声总是回荡在山谷中,传得好远、好远;我怀念,在雨滴无情地滴在我的身上时,你递过一把雨伞,我们一起撑着,漫步在青石板上;我怀念,我们比赛着爬山,在呼哧呼哧地喘气时,还说说笑笑地给对方加油;我怀念,我们夜晚睡不着觉,互相串门时,望着窗外的明月,承诺,“我会想你的,会记得你的……”。

还记得我们的“谜”么,我伸出一根手指,问你:“这是什么?” “一根香肠!”然后我们就极有默契地从背包里取出一根香肠吃起来,边吃边猜着谜语,有好些次都差些噎住,然后咱俩相互一望,一起笑了起来……

我还记得你的幽默与可爱,就算是离别时也会笑呵呵的。你竭力让自己看起来高兴,就算是心里难过也不会表现出来。我们照了三张合影,最后的三张合影,留下美好的回忆。我多么想让快门按下的那一瞬间永远地停止,那样,我们就可以永远地快乐下去了,不是么?这是你曾经说过的呀,你还记得么?

我下车的刹那,脚步顿住了,又不禁回头去看看你,最后地看一下你的笑容。再见了!我会记得你的,我会想念你的……

承诺记叙文作文5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真的对不起,我连你的年龄也淡忘了。你不会怪我吧?但我还记得住你的笑容啊,还有你的谜语,你的开朗,你的任性……因为我也承诺过啊,我会记得你的。

我还记得我们的承诺,那么多的承诺,至于有多少多少我也记不清了。可是,你一定要遵守诺言哦,一定要记得你的承诺哦,你一定要记得我,要想我哦。

篇8:初一承诺的记叙文作文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小环节的具体、生动而又细腻的描述,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抓细节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尤其是记叙文,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细节去抒写真情。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判断细节描写是否成功,可以看它是否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效果,好的细节,可以使人物描写入木三分,写景色可以让人身临其境。记叙文的细节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节需真实反映生活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大海是由无数颗小水滴组成的, 但每颗小水滴都自成一个世界。生活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的文章势必要反映历史。文章是历史的一部分,但写文章不是记录历史。所以我要求学生,用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生活,折射时代。真实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而虚假的细节则会使读者大反其胃,甚至会闹大笑话。

记得初中语文老教材中有《斗牛图》一文,记叙了戴嵩画的《斗牛图》,图中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穷追不舍,低头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后腿。牛之野性和凶顽,尽显笔端。后来这画却被一牧童指出了错误,“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然而后人亲自去斗牛场观察过斗牛时的场景,发现斗牛时牛的尾巴大都不是夹在两股之间,而是垂在腿后,尾梢向上翘起,或是尾巴左右摆动,像扑打蚊子似的。也有熟悉牛性的人提出牛尾巴的状态和牛的情绪有关,牛情绪好的时候“翘”起,情绪不好时“夹”起。固然牧童的话也有失偏颇———以自己的偶然所见以偏概全,但他毕竟能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细节需凸现人物个性

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中,往往通过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 展示人物的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角落”,对“角落”适度放大,以期“出彩”,突出人物个性。

七年级下《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作者对人物进行了详细的肖像描写。他那“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衣饰,“拖在衣服后面的”“早已失效了”的助听器,“愁苦”的脸,蓬乱的头发,都在印证着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然而,他那“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的宽阔双肩,“有力的大手,”“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都无不显示出他与不幸遭遇的抗争意志。这些描写,显示出了作者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描写不仅做到了由远及近、从上至下的井然有序,而且做到了以形传神,充分表现出了贝多芬的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三、细节需触动读者心弦

所谓“细节”,就是要多加关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焦点、热点,或者贴近人类永恒的情感,才能与读者产生同感与共鸣;就像绘画中在简笔勾勒的基础上敷以浓墨重彩一样,使形象更加绚烂艳丽,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扣动读者的心弦。

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中,孔乙己被打断腿后最后一次去咸亨酒店喝酒遭到了掌柜的嘲讽。

“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孔乙己那企图为自己开脱,又想保住自己读书人的面子的尴尬和窘态,以及这时无言可辩和面临生活的末路重重击打在读者的内心,一个令人可恨又可悲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五味杂陈。

细节描写做得越成功,作文就越有魅力,越容易打动人。可如何写好细节呢?

方法一:动词传神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是朱自清先生《背影》里的一段动作描写。它能成为后人争相传诵的经典,在于作者在朴素和细腻的文字中,灌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父子之情。这种情感没有通过直接抒情,也不是通过真情告白,而是自然流淌在这一段的细节描写中。作者通过对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把家境窘迫生计维艰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蹒跚背影,深深地刻在读者的心中。

方法二:细致白描

白描是一种轮廓的勾勒,是创作朴素的、有力度的、层次感较强的、富于线条结构的人或景的最大众化的表现手法。尽管看起来只是寥寥数笔,但却包含着艺术的穿透力和建筑美。

时间既然是深冬,将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儿活气。———鲁迅《故乡》

隆冬天气,作品中的“我”回故乡满目疮痍,甚是凄凉。看似淡淡几笔,勾画出的是故乡的衰败。这样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正是由白描这一手法所蕴蓄着的。

方法三:巧用修辞

修辞手法,是记叙文写作中最基础、最主要的一种手法,在初中阶段,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对偶、夸张等。运用修辞手法,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

朱自清先生善于排比句的连用。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将三个比喻连用,用“刚落地的娃娃”比喻春天,突出春天的“新”;用“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比喻春天,突出了春天的“美”;用“健壮的青年”比喻春天,突出了春天的“壮”。作者连用三个比喻来赞美春天,层层相关,步步深入,比喻鲜明生动,既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又增加了文章的气势,使文章结尾有力、鲜明。

方法四:借用标点

鲁迅先生在《故乡》的人物对话中,别具匠心地运用了二十多个省略号。全文中关于闰土的语言描写有6个地方,闰土的这6段话语中,共有10个省略号,4个在话语中间,6个在语句末尾。第一个即初见面时的“老爷……!”这是刚见面时,闰土在经过非常矛盾、非常复杂的心理斗争后,终于态度恭敬地喊出的一句话。这省略号表明闰土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怎么说,他迟疑着,也在斗争着。第二个是介绍自己孩子水生时说的一句话,“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省略号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闰土还想补充一句话,却什么也没说出。第71段的4个省略号,则最能体现中年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 挑出去,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多年未见,“我”询问他的近况,闰土本有成千话语要说,但他只是悲苦地挤出几个断断续续的句子。中年闰土的麻木、迟钝,与少年时候的他那滔滔不绝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样是话语中的省略号,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描写中,用法却不相同,但它们对刻画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却立下了汗马功劳。

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描写刻苦学习的神态,众所不同,有人紧皱眉头冥想,有人咬住笔头沉思, 还有人双目凝视……因此,要想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具体生动的细节,就要细致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对于自己所要描写的对象更是如此。细节既然是“细”的,就要观察得细,细致入微地观察,才能写得细。比如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音容笑貌、神情姿态,观察人物生活的环境、社会的风俗人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篇9:作文基础等级之记叙文的结构

一、一线串珠式结构(顺叙)——突出事件本身符合自然发展顺序的结构

这种结构的记叙文,事件比较单一,即将一件事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写出来。其常见的布局方法是,将事件切分成三至四小节,把这些小节按事件的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组合起来。文章开头进行概括性的引导,结尾进行自然的生发,或议论或抒情,将事件中的人生感悟等写出来。

这种记叙文容易写,但考生要注意不可平铺直叙,写成流水账,要注意围绕事件中心进行描写或叙述,详略取舍要得当。此种结构适合写不复杂的事情,如表现亲情、友情、发现的喜悦等比较感性的事情。

二、并列式结构(平叙)——突出主题及作者主观情感的结构

这种结构的记叙文在叙述时不一定是随着事件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更多是主题先行,为了写作的目的而打破时空,为了表达主题或情感而将选择的材料进行组合。其常见的布局方式是:将不同角度的三四个事件作并列叙述,共同为主题的表达服务;或者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组合事件,形成遞进关系,进而揭示主题,其比较突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镜头组接式结构。

这种文章中,事件不只是一件事,而是由不同的几件事组成,考生在写作时要特别注意多事件间的逻辑联系,常用的方法是加过渡语。此外,还可以用线索把事件串起来。此种结构,适合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事理。

三、对照式结构(倒叙)——突出读者阅读感受的结构

这种结构的记叙文,为了强化阅读效果,常在开头设置悬念,或者采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吸引读者注意力,然后慢慢交代情节,为了突出读者阅读感受,写这种结构的文章要在情节上设置波折,充分用好开合、承转、伏笔照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手法,写出事件扣人心弦的曲折性,充分满足读者的探索心理。最后提炼升华,回扣照应。考生注意写这种文章要把重点放在线索的设置上,把事件细节用线索贯串起来,适当地用景色、人物揭示文章主旨,或通过抒情、议论,让读者跟着作者的思路边读边思。

篇10:初一承诺作文

以前总是傻傻的去相信别人的每一个承诺,从来没有想过,哪些承诺是可以实现的,哪些承诺是虚无飘渺的。以前总是傻傻的去承诺许多,从来没有想过,哪些承诺是有能力做到的,哪些是做不到的。

承诺了,遵守了,可你,却毫不犹豫地背弃了。心,死了。泪,干了。我想,这个承诺也该销毁了

没错,都是我的错。早知道我就不会与你有承诺,承诺我们一辈子要当好朋友。可是我并没有想到,你竟会变成这个样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变了,你在我的面前炫耀你和某些比较有人气的人玩得很好,其实探听起来,人家根本就不认识你。渐渐地,你开始对我疏远了,看着你离我越来越远,心渐渐出现了裂纹。可我不想就这么放弃,放弃我们的感情,我一直在等待,一直在期待,期待着你能够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为我修补那出现了裂痕的心,可你没有出现。

我害怕,我不想面对,一直在找借口逃避,直到,那天,你的欺骗。你可以讨厌我,你可以对我发脾气,但你为什么要这样欺骗我。于是,心本就没有愈合的伤口,没有裂开,不能再裂了,因为,心,已经碎了。既然如此,我彻底放弃了。你说我无情,不,不是,不是我无情,只是我不想在跳进你挖好的陷阱里了,对不起我知道你低不下你的头,低不下你那高贵的头,我想对你说,那就请你别低,我受不起。

所谓的承诺,是没有永恒的。那华丽的承诺,都是因为那时候还小。长大以后回头看看,就会觉得很可笑。我们,谁也没有遵守承诺。太美的承诺,往往很难遵守

篇11:初一承诺作文

大海还是那片大海,只是站在海边的祖孙俩,一个老了,一个长大了。外公给我讲贝壳项链的故事:仙女们为了实现自己对大海的承诺,化成了一串贝壳项链。多美的项链啊!我也想要一条,外公答应我,今后做一条给我。

贝壳的承诺刚许下不久,外公因工作远调去了,去了一个我叫不上名来的地方,很远很远。听说那里没有海,自然也没有贝壳。我也只好把贝壳承诺深深藏在心底。这也许是外公唯一无法实现的诺言了。

后来,我离开了大海去上学,而外公却因重病回到了大海,他真的不能实现许给小孙女的承诺了。算了,忘记吧,只要他可以好好活着。

一个紧急电话将我召回外公身边。当我冲进病房,他已无法说出完整的话,只是用颤抖地手将一个白色的小盒子递给我,还未来得及到我身边,便重重地垂了下去,盒子也滑落了,东西洒落一地,那是二十多个已凿好洞眼还未来得及串起来的贝壳。

篇12:承诺初中作文记叙文

那是一个下雨的晚上,已经到吃饭的时间了可爷爷还没有回家,爷爷虽然80多岁了但耳不聋眼不花神志清晰。爷爷出去玩一般都是在吃饭之前就准时回家了,全家人开始着急了,爸爸妈妈去邻居家找我和姐姐去小区周围找,都快八点了爷爷还没有回来,这时我们感觉大事不好,就在爸爸准备报警的时候我家的电话响了,原来是我们辖区派出所的电话,说爷爷在他们那里让我们家人赶快到派出所。

等我们一家人来到派出所的时候,我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平日里十分温和的爷爷正和一个学生家长模样的人在吵架,原因是爷爷在公交车上站累了想让身边的一个小朋友让个座,可是那个小朋友不仅不让座还骂爷爷是老不死的,没事不在家闲着出来瞎溜达啥。爷爷就生气了,等到下车的时候拉着那个小朋友不让走说要见见他的家长。

我当时非常惭愧无地自容,我平时不也是这样吗?幸好我没有碰到像爷爷这样较真的人不然我不也会被人家叫家长吗?于是那一刻我在心中暗下决心,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向孔融学习,养成一个谦让的好习惯。在公交车上不抢座位把座位让给像爷爷这样需要他的人。后来我发现很多人在我上车或下车的时候都对我笑,这时我才意识到之前没有人指责我,并不代表没有人在背后不评论我。如果所有的中学生都能有个这样的承诺,我想公交车文明就会开出鲜艳的花朵。

篇13:提高初一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策略

据我调研并结合学生几次的月考作文来看, 初一正是学生打好作文底子最关键的时期。一方面, 初一是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一个转折点, 这个时期的学生既保持着对生活的近原生态的感知, 思想的触角又急剧地向横纵两个方向伸展。另一方面, 初一的学习生活也进入了一个不同于小学的全新状态, 学生的知识视野逐渐变得开阔, 这样有利于感性认知基础上理性认知的发展, 无疑是写作水平发展的大好时机。综上, 我认为以下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初一学生的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一、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实现“以读促写”的目的。

对于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教学理念我早有所初涉, 并在日常的教学中一直身体力行。但关于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的成效在近期的学生考试作文中凸显出来, 并使我产生了强烈触动。例如近期的一次材料考试作文, 其以半命题的形式要求学生以“那一次, 我%%%%”为题, 写一篇记叙文, 并写出真实感受。这样一篇半开放式并易于拨动学生心弦、开启学生心扉的作文, 基本达到了作文的本真目的———“情动于衷而发于言”, 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味”的课堂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学生的情思,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的的重要作用。以下从两个方面对于这一点具体阐释。

(一) “语文味”课堂是学生作文情思的源头之一

当代中学生的生活范围相较以前的中学生是很狭窄的, 主要由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两部分组成, 这两部分便成了学生作文素材的主要来源。面对这种情况, 在学生作文水平的培养和提高方面, 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具体来说, 所有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方面要善于借鉴, 善于总结, 善于开拓。无疑, 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教学理念着实让语文教师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寻觅中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时, 这一教学理念起到了双重作用, 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功不可没。比如, 上文提到的半命题考试作文“那一次, 我%%%%”, 我们班一个学生的作文《那一次, 我哭了》, 让我看到了“语文味”课堂对于提高作文水平的显著成效, 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幸福”的体验与“欣慰”之感。《那一次, 我哭了》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是“我”听了老师在上《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所讲述的贝多芬的故事之后, “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并潸然泪下。而“我”所有的触动是来源于老师在讲贝多芬的自述“一个人到田野去, 有时我想, 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这一句话时, 感情饱满真挚, 入情入境, 并满脸凝重与悲戚。学生这样写道:“连大树也能听见大地的呼唤而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 语文老师讲到这里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其实, 自己当时并没有让滚热的泪珠夺眶而出, 只是确实眼睛已经湿润, 视线已经模糊。看到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感染之下, 能为课文中的人物动情, 能与课文的作者、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 我体验到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幸福。学生作文最后一段写道:“听了这个故事后, 我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贝多芬的故事这么感人。在家里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味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播放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我有了新的感触与理解。不甘于此, 我还在网上搜集了许多有关贝多芬的视频……”通过这个学生的作文, 我想“语文味”课堂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方面的科学性及实效性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

(二) “语文味”课堂是学生的语言宝库之一

“语文味”的教学理念与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注重语言的品味, 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因此在这一宗旨下, 学生能够切实仔细品味中国语言的魅力, 也有利于语言词汇的积累。比如在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一课时, 我对于刻画闻一多先生的求知若渴、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的几个成语“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做了详细的讲解与赏析。不仅讲解了“目不窥园”这一成语出自于典故“三年不窥园”, 还进行了拓展, 讲解了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这样, 学生对这个成语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而不是“蜻蜓点水式”的理解。由于这几个成语本身就有强烈的形象感, 借此, 就为学生描绘了一幅闻一多先生做学问时的潜心关注、心会神凝的场景, 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仿佛真的走进了闻一多先生的世界。而这一教学效果依旧在学生的作文中得到了体现。我班有一个学生在作文《那一次, 我真高兴》中这样写道:“在学习时, 我们要有‘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的精神, 因为我做到了, 我成功了, 我真高兴。”可见“语文味”的课堂的确能够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 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写作的基本方法不容忽视, “有话可说”是基点。

进入初中, 对于中学生来说, 作文的要求、水平与小学阶段截然不同, 不管是在思想的深度广度还是结构的布局方面都要向上跨一个新的台阶。于此, 语文教师不能急于求成, 更不能慌不择路, 我们应该遵循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 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首先, 一些基本的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 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确掌握。比如记叙文的六要素, 说明文的性质及说明方法, 议论文的三要素, 等等。其次, 在作文训练时, 我们应遵循“由浅入深”、“让学生有话可说”的教学原则, 具体来说即“以记叙文为基点, 以说明文为中点, 以议论文为终点”。记叙文是学生从入学起就在接触的文章体裁, 因此从记叙文入手易于学生接受而不至于望而却步, 并且记叙文有助于学生真实情感的抒发, 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训练, 可以说记叙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练兵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只有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 喜欢表达, 喜欢交流, 那么作文水平的提高才不会沦为“纸上谈兵”。

三、作文课不能敷衍了事, 讲评作文很关键。

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 每一单元后都设有“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这一版块, 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 部分老师对这部分内容敷衍了事, 要么就完全浪费这一教学资源, 对其视而不见。如果老师在这一部分的内容上不安排教学时间, 那么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如同空中楼阁, 给学生一种散乱、空虚缥缈之感。因此, 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并对其做详细周到的教学设计。

作文不仅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最大, 而且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但仅仅上好作文课是不够的, 我们还应重视对学生作文的讲评。中学生, 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很在乎别人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评价, 而且这一评价的确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讲评作文时, 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 明确讲评的目的, 同时注重开拓高效科学的“评价方式”。在此, 我与各位分享自己日常的作文讲评程序。首先认真总结分类学生的作文, 比如可以分为“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个人内心世界”等不同类型。然后对同一类作品进行比较, 再在不同类作品之间做比较, 这样可以为评价学生的作文打下角度客观全面、例证翔实充分的基础。其次讲评要客观公正同时兼顾大局, 一不能让作文优秀的学生滋生自满情绪, 二不能让作文差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最后一点,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作文课也应“学理味”与“语文味”并重。因此, 教师在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也应注重自我审美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感悟品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面对初中语文教学“三怕之一”的作文教学和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三怕之一”的写作文, 我坚信上述教学策略定会逐渐打消教师和学生头脑中对于作文的“套版”印象, 定会迎来初中作文的春天, 同时也将有利于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并在科学的实践中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要教出“语文味”[J].语文教学通讯, 2001, (17) :12-13.

[2]宋亚娟.初一年级作文教学及批改的探讨[J].学苑教育, 2010, (10) :39.

篇14:初一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一、没有解决好有“东西”可写的问题。众所周知,写作需要有“东西”,这“东西”需要从生活中积累和提炼。从当前来看,中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不是表达问题,而是对生活的观察问题。当然,在观察生活后,要对生活进行思考,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在初一年级,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生活,以后是很难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

二、封闭式的陈旧的作文指导,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一般来说,教师在让学生作文前,都会给学生一些启发和提示。殊不知,这种启发和提示,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利于学生个性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因而导致了中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现象的产生。

三、常规的作文批改方法,抑制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作文往往是老师自己批改,置学生于不顾。尽管批改时,教师精批详改,满篇红字,批改得焦头烂额、心力憔悴,可是作文本发下去了,学生只是看一下分数和评语,至于老师为什么给这个分数,为什么给这样的评语,他们根本不去考虑。这样的评改,收效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四、狭隘的课堂作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手脚。长期以来,两课时课堂作文加一课时讲评的作文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学生长期囿于课堂之中,走不出学校,接触不了社会,感觉不到社会的脉搏,他们的作文里怎么会有新鲜血液呢?

总之,上述诸因素严重地阻碍了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要使中学作文教学有较大的改观,就得从初一作文教学开始,大胆革除种种弊端,在短时间内突破束缚学生手脚的种种模式,以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那么,初一作文教学又该从什么角度突破呢?

首先,必须从雷同、陈旧的题材中突破出来。要解决学生无“东西”可写的问题,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有写作的材料储备和思想储备。而作为整个中学作文教学起始阶段的初一,尤其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一开始教师就要指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着手,留心观察周围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随时发现并紧紧捕捉生活中那些极有意义而又稍纵即逝的镜头,并用观察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作文。如《街头一瞥》的习作训练,就可以让学生利用休息日到街上去实地观察,然后分析思考集市见闻所说明的问题。总之,观察和认识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

其次,从封闭式的命题和指导中突破出来。学生写课本中的现成题目,或教师自己命题,都无可厚非。关键是看这些题目是否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并写出新意。所以教师要高度关注命题:1.题目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有话可写。2.题目要具体,要容易让学生写出深意。3.题目要有亲切感。板着脸孔的题目会使人望而生畏,老得发霉的题目又会使学生胃口不开。总之,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命题。譬如,初一新生入学后,笔者就出了《老师,我悄悄地告诉你》这样一个题目,结果发现有不少学生写出了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另外,在不违背训练要求的前提下,可允许学生自拟题目。至于作文指导,教师只宜在作文训练的要求上作些指导,不宜在写作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作过多过细的指导。教师应大胆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接受新事物,树立新观念。

再次,从传统的评改方法中突破出来。“学生作文教师改”这种千年一贯的评改方法,有着严重的片面性。在这种评改方法的影响下,学生只将作文当作一般作业来看待,很难高度重视作文。因此,教师要让学生重视作文,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就要改变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组织学生评改,具体的方法有很多,如集体评改,即同桌的学生或前后排学生相互评改。这样做由于学生有作文公诸于众、任人品评的心理准备,所以,他们在写作时更会“尽心尽力”。当然,作文批改最主要的还是自己批改,这样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凡此种种方法都可以极大地提高作文评改的效果。

最后,应该从单一的课堂作文教学模式中突破出来。两课时课堂作文是作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竞赛,如口头作文竞赛、即兴作文竞赛、情境作文竞赛,等等。笔者在课堂上批评了某个学生后,即布置他们写一篇《受到老师批评之后》的作文,要求学生写出受批评学生及其他学生的反应,着重抓住心理和神态来写,效果很好。

综上所述,初一作文教学只有在选材、命题、指导、评改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维能力,才能为整个中学作文教学获得大面积丰收迈出坚实的一步。

上一篇:惠东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下一篇:干部专业基本能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