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单位工作改进建议书

2024-04-19

实习单位工作改进建议书(精选8篇)

篇1:实习单位工作改进建议书

《实习单位工作改进建议书》

题目: 实习单位工作改进建议书

姓名: xxxxxxxxxxxx 班级: xxxxxxxxxxxxxx 学号: xxxxxxxxxxxxxx 实习地点 :佛山市顺德区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完成时间: xxxxxxxxxxxx

一、实习目的

对粮食储备产业基本了解,并从中学习企业的运作模式,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实习时间

2013年7月19日——2013年8月8日

三、实习单位

佛山市顺德区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四、企业简介

佛山市顺德区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前身顺德粮食局)成立于1996年,是顺德区内唯一的国有粮食企业,实行“政府职能、企业运作”的管理模式,主要职能是负责顺德区地方储备粮油的管理,同时也承担部分政府授权的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不参与非政策性经营活动。近年来,公司十分注重企业的软、硬件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致力提高保粮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仓储设施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企业品位,精心打造出一支政治稳定、技术过硬的储粮队伍。2005年在全国第一批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审核认定中,成为广东省唯一一家取得中储粮代储资格的国有粮食企业,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进集体,2010年先后被评为2009年广东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先进单位和2009广东省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优秀企业,2012年先后顺利通过顺德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和国家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

五、调研总结

(1)中心库氮气气调储粮工程展新篇

我国粮食仓储行业目前仍主要以化学药剂来防治储粮害虫,如磷化铝、敌敌畏、马拉硫磷等,虽然可以控制害虫的发展和危害,但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例如:残留物污染粮食,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对粮食产生一定的污染,对方保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开展绿色、环保、安全、有效的储粮害虫防治和粮食保管技术是粮食行业的迫切需要,符合广大消费者对绿色无公害食品追求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总公司审时度势,提出了大力发展氮气气调储粮的战略,中心库在氮气储粮工程建设与操作管理中,大胆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库的氮气储量的方法和经验。

(2)容奇库打破传统储粮瓶颈,新方法应用

容奇库在传统储粮方式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先后于2010年采用空调控温储存大米和仓顶喷淋储粮的新方法。使用空调控温储存大米技术时粮温在23℃左右,对于降低仓温和粮温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对粮食的保质保鲜非常有利。华南地区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储粮害虫和微生物迅速生长并大量繁殖,给粮食储藏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在既保证储粮安全又保证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仓顶喷淋隔热控温既降低仓顶温度,从而降低仓温,进而降低粮温。与空调测温控温技术保管大米相比较,仓顶喷淋控温技术成本更低,且不容易造成局部大米结露、霉变。(3)质检室建设步入现代化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在粮食质量方面也出现了

一些新问题。在原粮卫生方面,时有农药超标、重金属污染、霉变等问题出现;成品粮质量方面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小麦粉中增白剂的超标准使用、用陈化粮甚至霉变的稻谷加工大米、低价油脂混入高价油脂,甚至以矿物油等非食用油冒充食用油出售„„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给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

我单位质检室不仅具备基础的质检仪器,还最新引进了检测重金属仪器,保证了粮食的质量和安全。(4)落实安全工作,一刻不放松

通过与单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职工的交流,他们都骄傲的夸公司的安全工作扎实,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而企业的管理者围绕“安全生产”的主题应做的工作很多,既要抓主要矛盾,又不能留下丝毫安全隐患;这些工作如何进行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值得管理者们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总之,在落实粮库安全工作的过程中,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把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才能把各种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5)以人为本,强化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素质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是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而员工队伍建设的核心归根结蒂就是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六、实践总结及单位工作改进建议

通过在顺德区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为期21天的实习经历,我获益良多。首先是在这里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过程,自己亲身去体验如何做好一项工作,另外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在中心库看到氮气气调储量工程,我认识到企业要想生存,就要不断更新技术,不断创新。做粮仓密闭工作,老员工带着我们认认真真做密闭工作,我看到了他们身上那种对待事情的负责和细心,并亲身体会到一线员工的辛苦。“只要粮食保管好了,再苦再累也值了”,一位老员工自豪的说。更有青年员工说“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豪言。做工作尤其是做一线工作,如果没有热情和责任心,很难坚持下去。来到容奇粮库,何敏基师傅带我们参观粮库,这里的储粮方式和中心库不同,这里储存的有包装大米和袋装原粮,何师傅带我们先参观包装大米的粮仓,里面的大米保摆放的整整齐齐,高大约四米,但摆放按照立方体摆放,我心想这个工作可不好做啊,何师傅指着大米之间的麻袋片,说为了不让大米包脱落,隔几层就要放一个麻袋片,麻袋片隐藏的很深,如果不是何师傅指出来,我们很难发现。随后又带我们参观其他仓房,并一一介绍,何师傅的普通话讲的并不好,但他用他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和我们交流,我们更加敬重这位老师傅。

短短的实习虽然不能学到好多东西,但我学会了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这将使我受益终生。

单位工作改进建议:

一、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

实习中,与员工交谈以及一起工作,发现部分员工对工作态度不

认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去完成工作,并且时间观念也不强。比如上午八点上班,总会推迟到八点半或者九点,在工作时间也是尽可能少做事。这极大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导致进度缓慢,拖长工期。形成这样的原因有:有些员工是老职工,时间长了难免对待工作会懈怠,加之工作任务不是那么紧急,而形成慵懒的工作方式;新员工会认为自己大材小用,并且付出的和得到的并不是那么的成正比,长期以往对待工作自然比不上从前,丧失了斗志,磨平了理想和信念。希望公司能够切实考虑到员工的想法,采取措施:增长工资或者多和员工沟通交流,促进与支持员工对知识的学习,开展知识竞赛,体育及娱乐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丰富大家的生活。鼓励员工相互学习认真负责对待工作,相互竞争,保持较高的进取心以期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粮食输送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工作人员也未严格遵循规章制度。

我们所在的库区,粮食输送时可以见到接上电的电线直接浸泡在水洼里,工作中的输送机还会小幅度晃动,可想而知一旦电线包皮老化形成漏电,有可能导致人员触电伤亡。我认为对于粮堆旁边的水洼应及时清理,以免影响粮食的品质,输送机的电线包皮应及时检查是否老化,还有应将输送机底座固定之后方能启动,以免工作过程中输送机晃动或者歪倒造成人员伤亡。

篇2:实习单位工作改进建议书

今年的暑期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我所在的单位是XX营销推广中心,做的职务是网络编辑,在这里我经过了一个月的实习生活。作为一个还没有正式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我在这里确实收获了很多,经受了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得来的锻炼。但是,通过这一个月余的所见所闻,结合自己的所学,我对贵单位也有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该单位身为新闻单位,但创新和竞争意识不强。X自2007年创办以来一直把自己打造为一个传统的新闻类网站,而且网站版面设计条理不是很清,内容紧跟政府动态,缺乏娱乐性和互动性。至2009年改版以后,内容稍微丰富了一些,但是与国内一些知名网站还相差较远。再者,XX本身属XX宣传部领导,凭借政府的扶持而缺乏与其他媒体的相互竞争,这也是其止步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资讯版块陈旧,原创内容较少,浏览量很低。X虽然开设频道30多个,但是很少因时而变,一些板块日益变成僵尸板块,存在的意义也只是再撑版面而已,这样是对版面资源的一大浪费。另外,资讯版块里面极少有原创内容,所有资讯基本是从其他知名网站转载,这样就很难做出自己的特色,网民的浏览量肯定不会很高。原创的才是最吸引人的,这应该是大多数网民的期待。

第三:单位全职员工不足。有可能是考虑到经营成本问题,我所在部门的全职员工严重不足,而大多以实习生为主,因为实习生是不拿工资的,这也就间接地的暴露出了公司的效益不好。由于大多数实习生的工作时间较短而且业务不熟,这也就很容易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没来一批实习生单位就要抽出专人负责指导,这也就会占用本来不足的人力资源。一个单位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就不可能做出来优秀的业务。

第四:推广力度不够。作为新闻类网站,推广是自己的本职,在替他人做推广的同时,我们首先要把自己推广出去。而相比之下,X本身的传播力度就不是很大,除了新闻事件进行推广之外则很少借助其他商业活动进行推广,所以本身在网民中的知名度一直不是很高,我感觉只是一个新闻网站应该努力的。

篇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改进建议

(一) “财政补助收入”年终决算数的取数

在财政部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前, 财政经费根据预算全额拨付到预算单位, 财政经费收入决算数等于财政经费拨款数, 经费若有节余, 年终通过结余分配进入基金科目, 成为单位积累。财政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后, 财政经费当年没使用完的留存国库, 但一般情况下, 第二年经过财政相关部门审定后仍由预算单位继续使用。

(二) 基金提取的渠道

财政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 财政资金从预算单位的角度看应无节余, 因为财政补助收入等于相应的支出, 当年没使用完的资金留存国库。事业基金的来源渠道只有事业收入、其他收入和按规定留存单位的专项收入的节余。另外, 对于基金的提取比例, 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定, 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决定是否提取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以及提取的比例。这种做法既不规范, 又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积累和发展。

(三) 固定资产开支的渠道

如果单位基本建设投资额度不够, 但仍需按固定资产管理设备购置 (包括一般设备和车辆购置、专业设备购置、图书馆的图书购置等) , 可采取两个开支渠道:一是在当年的“事业支出———设备购置费”中列支;二是在“专用基金”中的“修购基金”中列支。单位可以人为地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开支渠道, 调节当年事业结余。

(四) 国家拨款项目会计科目的使用

在实行财政性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办法以前, 来自国家或省里的项目资金, 通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拨付至项目执行单位银行存款账户。单位收到项目资金时, 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拨入专款”;项目拨 (支) 出时, 借记“拨出专款”、“专款支出”, 贷记“银行存款”;项目完工时, 借记“拨入专款”, 贷记“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基金”等科目。在现行国库管理制度下, 所有财政性资金都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系统拨付, 项目经费指标在预算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网络上列示时, 单位不做会计处理。具体使用时, 借记“拨出专款”、“专项支出”, 贷记“财政补助收入”, 同时, 借记“事业支出”, 贷记“拨入专款”。之所以单位在实际操作中, 会出现重复记账现象, 其原因一是项目经费必须使用项目会计核算方式, 而“拨出专款”和“专款支出”科目只能对应“拨入专款”科目, 在项目完工时, 项目收入科目与支出科目对冲:借记“拨入专款”, 贷记“拨出专款”、“专款支出”, 会计处理与专项管理办法是一致的;二是只有这样进行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在年终对财政部门报决算报表时, “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决算数才能与国库财政拨款数相一致。但是, 在同一账套内重复记录收入与支出的会计处理方式是错误的。

(五)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会计科目

目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办法的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支付方式分为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方式, 事业单位根据年初预算在国库集中支付网上申报财政资金使用计划, 对于批复的资金计划, 若为直接支付, 财务不需要做任何会计处理;若为授权支付, 财务则需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记“财政补助收入”。从表面上看, 事业单位可以随时自行开具支付令使用本单位零余额账户中的用款额度实现支付,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成为单位的一项流动资产。但是, 无论财政授权支付还是财政直接支付的结余资金, 年终都必须转入“财政应返还额度”账户。对于财政部门而言, 事业单位使用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可以区分财政资金支付的账户是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还是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 而对于事业单位而言, 财政性资金的指标只能通过具体使用才能归属本单位, 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只是财政资金支付的形式不同, 而会计核算的本质并没有区别。

二、事业单位核算方法改进的建议

(一) “财政会计收入”采取适合的会计处理方式

目前, 对“财政补助收入”会计科目年终决算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权责发生制, 按预算指标金额确认财政补助收入决算数, 对当年预算与实际执行数的差额, 作增加资金类科目“财政应返还额度”会计处理。这种方式有利于记录和归集各个会计年度的财政经费数量。二是采用收付实现制, 按实际执行数确认财政补助收入。这种方式简单易行, 但不利于财政经费在各个会计年度的归集和同口经对比分析。后一种方式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较为普遍。笔者建议:对于“财政补助收入”年终决算规定统一采用权责发生制, 以利于财政经费在各个会计年度的归集和同口经对比分析。

(二) 专用基金提取的改进

专用基金的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从当年事业结余中分配转入;二是按人员经费基数的一定比例提取福利基金;按事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 在“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列支 (各列支50%)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各种基金的提取比例, 因而会计处理的随意性就时有发生。笔者建议:对于基金的提取本着有利于事业发展, 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办法的原则, 规定明确的来源渠道和计提比例, 杜绝人为调节基金大小的现象发生。对“修购基金”的提取应以固定资产总额为基数, 按统一口径分类提取。

(三) 固定资产开支渠道的改善

笔者建议:规定固定资产无论额度大小统一在“专用基金”的“修购基金”中列支, 避免人为调节当年事业结余现象的发生。

(四) 国家技术项目会计科目的完善

笔者建议:在“财政补助收入”一级科目下增设“专项拨款”二级科目核算财政性资金项目拨款, 该科目与“拨出专款”、“专项支出”科目相对应, 年终决算时, 直接将收支科目对冲, 若有结余, 根据规定将项目结余或上缴项目管理单位或转入本单位“事业基金”。

(五) 零余额账户额度会计科目的改变

因而,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对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并没有实际意义。笔者建议:财政授权支付会计核算流程与财政直接支付会计核算流程保持一致, 停止使用“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会计科目。

参考文献

篇4:实习单位工作改进建议书

一、近年来南宁市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的做法与成效

根据原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行办法》(桂政发〔2005〕45号)精神,为规范事业单位招聘工作,南宁市于2006年制定了《南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试行)(南府发〔2006〕52号),明确全市事业单位进人补员的基本方式,即通过统一时间、统一试卷、统一考试的方式对外公开招聘,为南宁市顺利开展公开考试招聘工作的组织实施提供重要的依据和保障。

(一)在组织管理中突出“严”,确保考试招聘严肃规范

南宁市全面实行公开考试招聘制度中,坚持以落实责任为着力点,突出抓好组织管理,加强统筹协调管理,认真抓好考务组织,把好招聘审核关口,将“严格严谨”贯穿考试始终,使考试充分体现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目前,公开招聘制度自建立实施至今已历时9年,成为南宁市事业单位进人补员的一项基本制度和进人主要渠道,得到了考生、社会和招聘单位的普遍认可。

(二)在考试形式中注重“活”,确保考试招聘科学公平

事业单位因其行业不同,服务对象不同,不同的岗位对能力素质的要求各式多样,专业千差万别。考试中我们结合岗位特点,采取了灵活的“统”与“分”结合的方式,“统”即是考试的笔试环节由全市统一时间集中组织,设置了《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个科目,主要考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职业道德和应知应会的知识,内容注重突出基础性、实用性、普及性;“分”是指面试、考核等工作由招聘主管部门根据行业的特点“自选动作”,充分尊重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使考生能在一个公正透明的平台上公平竞争的同时,也能让用人单位结合实际有自主“相马”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在公平性和科学性中寻找结合点。

(三)在招聘监督中强调“实”,确保考试招聘风清气正

公开考试招聘工作影响面广,备受考生、家长和全社会的关注,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人事考试。考试的组织中,我们对命题、笔试、阅卷、面试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监督,并不断完善制度、创新形式、拓宽渠道,确保考试招聘安全顺利落到实处。通过把监督贯穿考试招聘的始末,加强了对考试各环节的管理,维护了考试的公平公正,营造事业单位考试招聘风清气正选人环境,大大提高招聘工作的社会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

(四)在信息公开中力求“广”,确保考试招聘公开透明

公开招聘作为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新机制,核心是公开,亮点在于“透明”。南宁市在考试招聘中,始终坚持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一是招聘信息广泛发布,广泛宣传,二是考试各环节的结果及时公布,避免“暗箱操作”,三是通过政府市长热线、12333人社呼叫热线、政府网络互动平台等多种渠道,及时收集并回复社会公众及考生对招聘考试政策的相关疑问。通过广泛的信息公开,切实保障考生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使招聘考试成为了公开透明的竞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试方式多样化不够

在招聘考试的组织中,有时为了程序上的简明和方式上的统一,很容易出现考试内容过于单一、面试多样化不够等问题,尤其在面试中,目前除教育、卫生系统外,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在面试仍参照公务员考录中的结构化面试,这种面试方法过于单一,考察方式有欠于科学和全面,针对性不强。

(二)在统一规范中适当放权的灵活性不够

就用人单位而言,一方面怕麻烦,认为公开招聘程序复杂、环节过多,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存有顾虑,担心想用的人才选不进,不想用的人才推不掉;还有一些单位认为公开招聘就是被管得太严,削弱自己的权力,以致影响了考试招聘工作规范有序实施,对招聘行为的投诉时有发生。

(三)面试考官队伍参差不齐,主观性因素大

目前,事业单位考试面试考官大多由单位领导人员、人事干部和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组成。由于缺乏考官培训和具体的考官工作经验,评价质量难以保证,在实际操作中考官的主观性因素很容易影响到对考生的客观评价。

(四)考试信息安全防范压力加大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为窃取考生信息实施诈骗,采取各种方式对考试网站进行恶意攻击。同时,近年来网络中出现的一些“售真题”“卖答案”“改分数”的诈骗行为,加上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员盲目炒作,在社会上引发不少负面影响,应对网络舆情成为新的挑战。

三、几点对策建议

在对多年来考试组织的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形势,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以“人岗相宜”为标准,进一步探索考试招聘的科学性

一是提高考试命题的质量。不断充实、完善命题专家库,提升命题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同时改进命题的内容,突出实用性、普及性,体现考用充分结合,切实提升公共科目考试命题的质量。二是完善面试形式。针对不同类别、不同行业的岗位,结合事业单位的行业特点,探索不同岗位专业技能的考察方式。坚持“干什么,考什么”,“量体裁衣”设计面试内容,精心设计面试形式,引入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专业测评方式,避免 “千人一卷”“高分低能”现象。三是强化面试考官管理。突出面试考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大力推进不同行业面试考官队伍的建设。根据不同行业、系统的特点,精心遴选出一批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强化面试评委专业培训,切实提高面试考官的评判能力。

(二)以“放活方式”为突破,进一步增强考试招聘的灵活性

nlc202309021049

一是推进分类分行业、分级管理的灵活创新考试模式。逐步探索在开发区、教育、卫生等行业特色突出且规模较大的系统中,或在同类同行业(如农业口、经济口、建设口等)的单位中,探索分类分行业组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工作,探索体现不同行业专业技能水平情况的考试考察方式,进一步放活现有的统一试题、统一时间、统一组织的考试方式,行业主管部门可根据行业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自主确定时间和考试次数,自主命题,自行组织。二是在计分方式上,打破现有的笔面试累加的计分方式。即改变“总分=笔试200分+面试100分”的计分方式,提高面试的计分比例。根据不同行业单位的实际,可将笔试、面试的计分权重调整为5∶5或4∶6,部分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还可结合实际将笔试和面试作为完整独立的计分环节,即笔试成绩不计入面试,笔试只确定面试的入围人选,面试环节成绩单独计算并从高至低确定考核对象,使考评方式和结果更加趋于科学。

(三)以“提速增效”为核心,进一步增强考试招聘的实效性

一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事业单位人员招聘考试原有的“网上报名、网上资格审核、网上缴费、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网上查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网上备案、网上监督、网上审批”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人员招聘的工作效率,缩短考试招聘的工作周期。二是减少工作环节。在实施有效监督的前提下,逐步减少并取消事业单位考试中笔试、面试、考核、体检等环节的审核备案手续,使招聘各环节的工作衔接更为紧密有序。三是优化审批程序。依托下属人才服务机构,将考试招聘中人事档案审核、资格证书或材料的原件审核、人员调动办理等具体的经办业务移交至人才服务机构经办点前台审核,实行审核结果共享,进一步提高审批的效率。

(四)以“强化监督”为抓手,进一步提升考试招聘的公平性

一是突出把好招聘的岗位条件设置关。进一步规范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及其他资格条件设置的问题,取消户籍限制,坚决杜绝一切歧视性和与岗位没有关联的条件,从根本上减少“岗位条件过细”“人员针对性过强”的现象,使考试招聘从一开始就接受严格监督。二是推行集中公布公示制度。改变现有的单位自行公布、自主公示的做法,在考试招聘信息集中发布的主网站(人事考试网)中开辟事业单位考试招聘公示专栏,将事业单位考试的面试入围人选、面试成绩及拟聘结果集中公示,进一步理顺信息的审核与发布的流程,确保招聘结果第一时间公布并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引入社会监督员机制。通过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考试招聘社会监督员全程观摩监督整个考试流程,切实提高公开招聘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五)以“安全防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考试招聘的安全性

一是加大考试安全管理的投入。继续抓好考试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对网站的软硬件进行更新升级,在考试报名端口开放期间,抽调精干力量全天候值班巡防,切实提高网站安全等级。二是加强舆情监控。进一步密切与宣传、网监部门的联系,建立联动机制,严密关注和跟踪网络舆情,跟踪事态的发展,对不良舆情密切关注,快速反应,在宣传、网监部门的指导配合下,及时做好应对处理。

(作者单位: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篇5:实习单位工作改进建议书

教育实习是师范类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教育业务训练的重要环节, 也是对师范生三年系统学习的一个全面检验和考察。通过教育实习,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加深了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有利于引导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换。因此, 教育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质量 并进而影响到教育的质量。

由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内容丰富(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教育调查等), 工作牵涉面广(涉及两校———高师院校、实习学校;六方———高师院校领导、高校教师、实习生和实习学校领导、中学教师、中学生)。通过这次的实习, 我举得实习效果并不理想,和我想想中的有些差距。因此,剖析现阶段高师院校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革完善教育实习工作, 进一步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一、目前高师院校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组织“工作难”

这些年来我校教育实习采用“相对集中, 分散实习”的组织模式, 即学生通过分组集中到指定的几个学校, 以教师“带队”或“全委托”实习学校的形式进行实习。但是这种实习组织模式对于实习学校的选择具有盲目性。每逢实习, 高师院校教师总是四处奔波, 临时联系和安排实习点, 而且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实习点的“流动”,带来了实习组织“工作难”。

实习学校缺乏积极性。由于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管理关系, 通常实习生的安排是经高校和当地教委协调后, 由当地教委以行政命令的手段下达到各个实习学校。虽然有一定的实习经费, 但这微乎其微的经费与实习学校的实际付出实不相称, 加之高校与中学平时大多缺乏密切联系,“平时不走动, 用时找上门”,因此,使得实习学校对这种“实习安排”缺乏积极性。此外,一些中学迫于升学压力, 担心接受教育实习会影响教学质量, 对教育实习持排斥态度,实习生是没有机会可以站上讲台讲课的。(二)实习管理“不规范”

1.教师指导不到位。虽然实习计划中对指导教师有明确的职责要求, 如实习前组织学生试讲、评价, 实习中指导学生开展教学、班级工作等。但实际工作中指导教师大多只是集中在组织学生校内试讲, 往返实习学校接送学生等。学生到达实习学校后, 由于与指导教师在空间上相隔一方,不能进行及时的交流, 教师的指导工作很难切实开展, 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只能靠自己在实践中独立摸索。

2.成绩考核不科学。《教育实习纲要》规定, 实习成绩的评定是对实习生实习期间各个实习环节及实习态度的综合评定。虽然制有较为细致的成绩评定标准, 但由于实习过程中, 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的交流相对较少, 对实习生的实际表现了解不够, 评定成绩时很难真正按照标准执行, 除了参考实习学校给出的成绩外,只能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 成绩考核较为随意。

(三)实习过程“时间短”

原国家教委规定:“教育实习时间为六周, 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其中, 见习时间为一周, 实习成绩评定和实习总结的时间为一周, 而真正用于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时间仅有四周。在这短短的六周内, 必须完成了解情况、听课、试讲、协助班主任工作等实习任务,实习生往往刚进入角色, 实习就匆匆结束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根本就学不到真正的东西,也不会的到很好的锻炼。

此外, 一些重点中学迫于上级教委的行政压力勉强接受实习任务后, 因担心实习会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 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常常消极应付, 敷衍了事, 不仅课堂教学不肯放手, 甚至连班主任实习也不放心。结果, 不少实习生的教学实习只有一节课, 班主任实习也只有一周, 实习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四)实习技能“不过关”

1.师范基本功弱。普通话、粉笔字是与学生交流和给学生留下美好印象的第一媒介。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手端正得体的粉笔字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 也会大大增强教学效果。然而作为师范生必备技能的“三字一话” , 常常是部分实习生需要“恶补”的课程。

2.教学技能缺乏。由于实习生通常对中学课程的教学大纲缺乏深入的研究, 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 因此很难准确地把握教学方法和进度。授课过程中, 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脱节, 课堂秩序混乱, 面对突发事件不知所措的现象时有发生。

此外, 专业不同, 教学实习中基本教学技能的要求也会有所侧重。例如地理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地图, 能够熟练地绘制地理板图是地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然而, 由于平时缺乏训练, 很多实习生临场教学时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二、提高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质量的对策

(一)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中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主要场所, 是实习生的主要舞台。以中等学校为实习基地是师范教育重视高师院校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具体体现, 是培养高师生职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选好实习学校, 建立有一定数量、长期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 是解决实习场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实习基地选取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实习的实际质量和效果。所以, 应在就近、便利原则的基础上, 认真选择实习学校, 既要充分考虑实习学校的层次水平, 也要切实考虑实习的实际效果。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办学思想端正、有良好校风、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设备较完善、有一定班级规模、愿意承担教育实习任务的中学为基地, 真正使这些实习中学成为培养合格师范生的“第二学校”。

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上, 高师院校应积极加强与基地中学的交流沟通。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基地中学提供教育教学的资料、信息;主动邀请基地中学的领导、教师来高校举办讲座或参加研讨会、培训班;高考招生时, 给基地中学一定的保送名额;在毕业生分配上给基地中学提供优先选择的机会;等等。通过多种渠道与基地中学平等协作, 互惠互利。

(二)探索新型、多样的实习模式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师学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学生的实习安排完全依靠几个实习基地是无法解决的。随着就业形式的日益严峻, 以分组方式集中到几个指定学校实习的模式也越发显得呆板, 不利于今后学生的就业选择。

为了有效地缓解实习分配压力, 学校应积极探索新型、多样的实习模式。如适当允许一部分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 通过“回母校实习”、“回原籍实习”、“顶岗实习”等有效方式完成实习任务。多种实习模式并举, 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习人数多与实习基地紧缺的矛盾, 又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实习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将实习与就业挂钩, 提前走上应聘就业的道路, 为将来的真正就业打下基础。

(三)确定科学、合理的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短, 易造成教育实习走过场、流于形式,实习生很难得到真正的锻炼, 达不到应有的实习效果。而且在大四的后半学期进行实习,考研的学生要准备面试,工作的要准备找工作,在加上毕业生有很多事必须亲自到学校处理,这就更使本来就短暂的实习更短了。更甚者有的实习生在真个实习期间都不会在实习学校。

我国现行实习形式在实习时间的安排上采取“块状集中” , 硬性地延长这个“块状”时间段的方法, 但这种安排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地方。因此, 可以考虑采用“隐性延长”实习时间的方法, 在大学的一、二、三年级, 结合教学内容, 在校内举办“说课比赛”等活动, 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一定时间到中学去观摩教师讲课、参加活动等;到四年级再进行较长时间的全面集中实习。这样的调整, 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接触中学教学环境, 了解教学环节, 掌握教学规律, 及早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从而产生紧迫感, 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主动, 为最后的集中实习工作打下基础,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长期结合。

(四)开展规范、全程的实习管理

对实习生进行规范的管理, 要贯穿教育实习的全过程。高师院校在实习前应成立实习领导小组, 认真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实习指导教师, 召开实习动员大会, 让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任务、要求、考核方式和注意事项等。

为了更好地对实习生进行管理和指导, 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应尽可能地到实习学校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 听取实习学校的反馈意见。此外, 由于网络在支持人际通讯和提供资源共享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可以为实习生创造更好的实习环境。[ 7] 因此, 可积极利用网络支持教育实习的管理。通过网络平台, 教师可以经常与学生进行“面对面” 的实时交流, 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在实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实现“零距离”的管理。

由于指导教师与学生有了实质性的较长时间交流接触, 实习结束后, 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做出的实习评价也会更加客观、公正、全面。

(五)培养扎实、过硬的教学技能

良好的教育、教学技能是一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想使一位从未登过讲台的学生迅速变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必须加强教学技能的训练。

目前, “微格教学”是一种能在实习前迅速强化实习生课堂教学技能, 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它是现代化教学理论指导下, 利用视听技术进行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它能够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让学生通过摄录回放的信息进行自评和互评, 反复进行强化训练, 优化备课、试讲、评议过程, 迅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高师院校应积极引入先进的“微格教学” , 努力提学生的教学技能。

篇6:实习生对实习单位的建议

在XX区工业贸易和信息化局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已接近尾声,回忆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心里充满着感激和快乐!在这里,我不仅获得了学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获得了很多快乐!在工信局实习的两个月里,局领导和同事们教我学会了许多东西以及与人交往、沟通、处事的道理,同时也关心着我们实习生的生活,指导着我们实习生的工作!在工信局的每一处都给了我一种大家庭的温馨感觉!和谐的家园把每一个人都当作是其中的一份子。我不得不说:在这里实习,真好!

XX区工信局也和其他省、市、区直机关各个部门一样,每年都会接收来自不同高校的实习生。由于这些实习生对公务员工作职责不了解,业务不熟练,常常出现未佩带工作牌、上班时间从事与业务工作无关的事情、公文写作不规范等现象,致使群众对机关效能产生了一定的误解。鉴于此,我建议XX区工信局以及各机关单位加强对高校实习生的业务指导。如:

1、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是单位的一面镜子,单位人员遵纪守法,以身作职,以行动代替言教,用个人的工作魅力感染单位的同事和实习生,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氛围。

2、加强业务培训,在接收实习生时对其进行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培训,使其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认真严谨地对待工作,珍惜实习机会。

3、及时制作统一的实习生工作牌,给实习生布置工作任务,进行业务指导,实行实习工作负责制,杜绝由于实习生工作疏忽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4、对实习生工作采取正面、积极的追踪,以帮助实习生提升工作能力。

篇7:单位实习协议书

委托实习单位:,以下简称甲方;

接受实习单位:,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加强管理,提高实习质量,确保实习顺利完成,经甲、乙双方协商订立本协议。

第一条:甲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到乙方进行实习,实习期限自2013年月日至 2013 年月日。

第二条: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及其它问题,由甲方负责。乙方协助处理,所需费用及善后事宜由甲方承担。

第三条:甲方要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要选派专职实习指导教师带队,经常了解实习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品德状况。

第四条: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所需劳保用品和工具,应由甲方自备。自备有困难的,可与乙方租借,用后退还。

第五条:乙方负责在实习前按有关规定对实习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准进入生产现场进行实习。

第六条:乙方负责按照甲、乙双方共同拟订的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安排实习教学内容,不得降低对实习学生的要求。

第七条:乙方发现实习学生有违反有关规定及甲方实习指导教师共同研究处理办法,情节严重的,乙方有权停止其实习。

第八条:乙方负责协助甲方实习人员联系就医等事宜,所需费用由甲方自理。

第九条:双方另外约定的内容

第十条: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于甲方学生实习结束后自行失效。协议中如有未尽事宜,须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做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但不得与本协议内容相抵触。

第十一条: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一份。

实习院校(甲方):(公章)

代表人:(签字)

职务:电话:

乙方:(公章)

代表人:(签字)

职务:电话:

篇8:实习单位工作改进建议书

关键词: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编制,报告

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 也是编制下年度单位财务收支预算的基础。事业单位年度决算报表的编制具有强制性, 不以单位领导或会计人员的意志为转移, 必须按照有关要求和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按期编报。一年一度的年终财务决算期间是财会人员最为“头痛”的日子, 往往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 在编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了编报的效率和质量。

一、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重预算轻核算, 会计核算结果不能满足决算需要

部门决算主要反映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去向和具体用途, 财政资金下达预算单位后, 在支出使用方面是否合规合法, 是否符合计划预算规定的用途, 是否满足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 是可以通过决算得到检验和验证的。部门决算的依据是日常会计核算的数据, 在近年来“重预算轻核算”思想指导下, 尤其是干部轮岗使得一些非财经专业的人员“被迫”走上了单位总会计师或财务负责人岗位, 很难意识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 认为只要部门预算做好了, 到年底就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财务管理效果。其实不然, 凡是财务检查、审计、考评等工作, 有哪一项不是以会计凭证、财务账表等日常核算结果为依据的?年初编制的部门预算只是一个参考材料。因此, 在现实工作中, 某些事业单位不重视日常会计核算工作, 会计核算人员配备不足, 对会计工作应付了事, 日常记账比较随意, 年终决算时不知道从何下手。这种只顾“耕种”不管“收获”, 只爱“分钱 (预算) ”不顾“后果 (决算) ”的做法, 必然给年终决算带来难以弥补的缺失, 这种情况下编制的决算报表是很难通过审核和验收的。

(二) 部门决算报表的设计没有考虑事业单位的特殊性

部门决算报表包涵了列入财政预算管理范畴的政府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执行的会计制度包括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 而决算报表只有一个模式, 各种性质的单位都要在固定的财务报表中填报数据, 没有适当考虑事业单位的特殊业务如何填报的问题, 致使一些已经发生的收支业务难以填列到报表的相应之处。以高校为例, 根据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 可以设置“科研事业支出”科目, 对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方面的支出进行归集和核算, 但是部门决算报表中却没有相应的填报之处, 必须将其与“教育事业支出 (主营业务) ”的支出明细合并相加才能填报;高校的“本专科教学业务费”等专项支出具有较强的专业特殊性, 决算报表中也没有相应的栏目可以填报, 只得拆分重组后填入其他一些关联科目中, 这是与教育部五年一次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统计要求不相符合的。

(三) 预算与决算差异较大, 二者不相衔接

部门决算反映的是年度部门预算的执行结果, 即决算必须与预算对比进行, 在决算的文字说明部分需要逐一分析二者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首先, 部门决算报表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只要求作文字性分析说明, 缺少一张能够全面反映预算与决算对比分析的数据报表。其次, 预算与决算数据差异较大, 二者之间衔接性差。例如, 某单位年初财政部门下达的2012年度预算收支总额是1.45亿元, 年终决算收支数额是2.95亿元, 二者差额为1.5亿元, 差异率达103%, 这说明预算对于该单位全年财务收支的计划性和指导性是比较弱的。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部门预算编制不全面造成的, 省级财政部门下达的年初预算中不包含各种专项资金预算拨款。第三, 决算报表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事业单位预算与决算之间衔接性差, 逐渐形成了“各自为政”的现状, 预算决算“两张皮”, 很多时候互不干涉, 预算没有考虑决算的需要, 决算对预算没有约束性。

(四) 会计人员水平不能满足编制部门决算的要求

编制高质量的部门决算报表, 一方面有赖于科学化、精细化日常会计核算, 另一方面对编报人员素质的要求也很高。目前, 事业单位不缺乏普通会计人员, 而较高层的、能够独立承担部门决算工作的会计人才还比较稀缺。部门决算会计人员不但要有综合全面的会计核算基础理论, 还要有丰富的财会工作经验, 必须具备较强的写作水平和分析能力。总而言之, 编制人员的水平直接决定着部门决算报表编制的效率和质量。因为部门决算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规范性和操作性, 相关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快速, 没有相应的学习和培训是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的。一些会计人员多年没有机会外出学习培训, 有的一直就靠十多年前在事业单位学习的“老旧”知识处理业务, 难以达到不断更新的部门决算报表编制的要求。

(五) 决算基础工作没有及时跟进, 编报工作效率低下

在编制部门决算报表之前, 首先要求核对各项数据, 清理各项往来, 这些基础工作没有做好是难以编制决算报表的。例如, 决算前需要与财政部门核对公共预算内财政拨款、专项资金拨款、各项社保类拨款和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拨款等, 二者必须核对一致, 数据无任何差异方可填表。而实际上一些单位平时没有做好这项工作, 在具体编制过程中才发现往来账项不清, 问题很多, 需要返回去一一予以解决, 这就影响了编报工作的正常开展, 致使编报工作效率低下。

二、做好部门决算编制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一) 加强日常会计核算工作, 为部门决算做好充分准备

部门决算集中而清晰地反映了单位的年度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机构人员和事业发展的全貌及其发展趋势, 而决算的依据主要来源于真实准确的日常会计核算凭证和账薄等资料。因此, 加强日常会计核算工作, 提高对部门决算重要性的认识, 可以为部门决算做好充分准备, 能够快速高效、较高质量地编报部门决算报表。为此, 事业单位领导要支持财务会计管理工作, 配备强有力的、高素质会计核算人员, 在平时抓好会计基础工作, 科学合理地组织完成年度预算收支, 合规合法地开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认真严格地执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 从资金投入、资金使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方面为部门决算提供充分详实和完整可靠的数据材料。

(二) 增加事业单位特殊性报表项目, 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真实情况

针对目前部门决算报表缺少反映事业单位特殊性项目的问题, 建议在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决算明细表中增加“教学业务费”、“科学研究费”、“专项项目费”等反映事业单位特殊性的报表项目, 以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单位的真实情况, 解决编制人员面临的难以找到明细科目对应填报的棘手问题。结合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要求, 通过适当的人性化报表设计和改进, 可以方便事业单位编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反映自身的真实财务状况, 简化填报的复杂性, 以便事业单位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部门决算编制工作。

(三) 按“大收大支”原则编制预算, 统一预算和决算的口径

目前, 各单位“重预算、轻决算, 重分配、轻管理”的现象相对比较严重, 应当从财政部门这个源头抓起, 扼制这一势头的进一步发展, 真正实行“大收大支”的预算编制管理办法, 严格部门预算编制要求。首先, 应将各种专项资金、社保资金、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等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使部门预算数据与决算数据口径基本一致。这样, 在决算过程中才能相互对比分析, 获得有用的决策信息, 以便为加强监督检查和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增强决算数据的有用性, 便于指导和改进来年的预算编制。二是要完善部门决算报表体系, 增加一张预算和决算数据对比分析表, 全面反映事业单位预算决算之间的衔接关系。三是要充分利用决算数据以指导来年预算的编制, 建立部门预算与决算之间相互印证和相互促进的长效管理机制, 解决预算决算分家管理的“两张皮”现象。四是通过预算决算的对比分析, 找出二者存在差异原因, 并明确责任, 及时兑现奖罚, 提高决算数据的有用性。

(四) 加强学习培训, 提高编制人员水平和素质

决算人员需要不断学习, 加强个人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 做到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业单位经济业务面前保持良好的判断力和谨慎性, 从顾全大局和事业单位实际出发, 采用科学而明晰的处理方法, 解决好部门决算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为此, 一是要坚持将会计业务骨干充实到决算队伍中来的做法, 保证其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以提高决算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要在年末到来之前及早召开部门决算工作会议, 安排布置决算工作的有关要求, 向各基层单位说明本年决算需要报送哪些材料、软件怎样操作、哪些方面更新了、哪些方面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等。三是要在设备和待遇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配置完善的会计核算和决算编制软、硬件设备, 给予相应的加班加点补助, 充分理解编报人员的辛苦, 定期评选先进予以表彰等。这样, 事业单位在为部门决算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财、物保障的同时, 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安排财会人员外出进修培训, 开阔视野, 提高素质, 就一定能够为做好部门决算工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 做好结算前清理核查工作, 提高编制工作效率

一是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平时要做好各项收入台账登记, 按照“财政拨款、非税收入、地方拨款、其他收入”等项目分门别类地记录每一笔来款, 以便于年末对账;二是要及时清理各种往来款项, 对于债权要及时催收偿还, 对于债务应主动联系对方核对账务, 确保双方一致, 以避免呆坏账长期挂账。在这一基础上开展部门决算工作, 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报表效率和质量将大大提高。三是要注意归类搜集有关部门下达拨款的文件材料, 做到与收入记录台账一一对应。四是要在每年部门决算工作结束后, 对本次编报出错、修改较多的地方进行归纳总结, 为下年度决算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以便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三、总结

预算、核算和决算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 三者同等重要, 如果“厚此薄彼”, 就必然使管理工作出现偏差, 进而影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随着我国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部门决算工作也正在逐渐走向规范化, 决算报表编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效率、高质量地编报年度部门决算报表, 是新时期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邹平.部门决算不再沉默[J].新理财 (政府理财) , 2012 (3) .

[2]李晓晨.加强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衔接探析[N].江苏经济报, 2012.12.4.

上一篇:重逢作文500字_小学六年级作文下一篇:管理员辞职报告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