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

2024-04-13

稀缺(共8篇)

篇1:稀缺

稀缺心态,防不胜防

——读《稀缺》有感

原创: 善于思考的静气

一本书能改变一个人,以前我不大相信。但是《稀缺》它做到了,它打碎了我思维的藩篱,让我有了丝丝的洞见,能够看透隐藏在生活工作中的各种稀缺。

我们总是想要的更多,而实际拥有的却很少,稀缺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

正如书的副标题“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稀缺主要体现在时间和金钱上(当然,还有社交稀缺、安全稀缺、尊重稀缺等)。不管是哪种稀缺,不管是否识别出哪种稀缺,人们越在意的时候,往往就陷入了稀缺。

购物时,很多人不自觉地会凑单免运费或参加满减活动。周围很多月入好几万的高级白领一样不能幸免,如果只花费很少的精力和时间倒也算了,但大多数时间会花费人们巨大的注意力带宽(带宽就是心智容量,包括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性价比实在太低。

记得,有次单位给每个人500元的买书额度,买完后凭发票报销,算是一种福利。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很高兴,于是纷纷抽空就在网上选起了书。都想充分利用福利,又不想随随便便买点书敷衍自己,于是搜索各类图书排行榜,读介绍看评论,就是想寻找自己喜欢的书。好不容易选好书,发现有些书不参加网站活动,不能吃亏的心态又引导继续找书。终于把书找的差不多了,还要兼顾不能突破总金额的限制,于是在接近500元附近进行各种组合,只求福利最大化。终于下完单了,很多人不知不觉忙乎了好几天,长时间盯着屏幕,都出现了腰酸背痛,两眼酸疼,反而手上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拖延了。

如果没有金钱稀缺的影响,凑单免运费或参加满减活动就不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在乎是否有必要买。免运费或满减活动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因为产生了金钱稀缺,可以让人乐此不疲而不自知。

延伸出去看,很多人喜欢薅羊毛,什么打卡、什么签到等等。一般,羊毛的出现主要为了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和增强用户粘性,多半会设置累计多少多少天,奖励加倍什么的。受金钱稀缺的影响,一般喜欢薅羊毛的朋友多数薅不止一个羊毛,每天打开App或网站,即便是轻车熟路,一年下来累计的时间也是惊人的,即便一天不拉收益也就大几百元钱。其实,把这些时间用在提升自己等重要的事情上,相信长期收益是巨大的。

每天薅羊毛,势必会涉及注意力切换,有时一天要切换好几次。心理学实验已经证明,人们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切换成本。因为人们心智容量就这些,前面一件事的势必还是会在刚开始的时候影响下一件事的开展,想想“自己生气后没法立马开展工作”就明白了所谓切换成本。所以,算上这些成本,受金钱稀缺影响下的各种薅羊毛,包括股票的快进快出(做T),成本何其大!

再比如,持有的电影票(或购物卡)快到期了,这件事会锚住人们的注意力,人们总会想尽办法,克服各种困难,安排时间去消费掉。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在还没有消费前,电影票(或购物卡)这件事会时不时占用心智容量,我也会经常和老婆(她比较忙)商量哪天看电影(或购物),实在没法安排或没有喜欢看的电影,做好人也把票送出去。

如果没有时间稀缺的影响,电影票或购物卡就不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甚至有可能会被丢弃在一旁,被人渐渐遗忘。截止日期(deadline)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因为产生了时间稀缺,可以让人集中精力去做事。

截至日期在工作中被运用的很多。如果约定了什么时间要交活或完工,一般人们都会在最后时间完成,即便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工,多数情况下,进度也会比没有截至日期快。在设置截至日期的基础上,再辅助定期提醒,营造的稀缺效果往往更佳。比如,在截至日期之前,定期上报周报表月报表,或者在截至日期前,定期召开周会月会,回报工作进度。

只要金钱有限,只要时间有限,我们都会尽量将其利用得淋满尽致。对稀缺的感觉会萦绕在我们的大脑中挥之不去,从而影响我们所关注的事物(往往会缩小我们的视野),影响我们对选择的平衡,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并最终影响或扭曲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本书将稀缺界定为一个心理问题,而不是资源问题。

正如本书两位作者所说,稀缺会获取一个人的大脑,使他过于关注稀缺的对象,而失去正常的判断力,这恰恰会导致稀缺状态进一步恶化,而不是使它得到改善。

处于稀缺中的人们,其心智容量和认知能力会受到很大限制,从而导致了其习惯于应付匮乏的行为模式。

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并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由于“目标抑制”的作用,人们在专注于某项重要事物的同时,就不容易想到其他重要事物。因此,专注也会导致管窥(只能通过管子的孔洞看清少量物体,而无视管外的一切),让人们的视野变窄,从而付出沉重代价。

管窥心态让人们盯着眼下的燃眉之急,其他所有的重要目标都好像失去了意义一样。当下的做法所引发的问题,在当时看来并不重要,往往被人忽视,即便可能成本和后果都让我们难以接受。这并不是我们无视这些行为的成本,只不过是成本得不到我们的关注罢了。

这也就不难解释人们闯黄灯(而不顾撞人撞人的巨大风险),路怒症(而无暇顾及计由本能恐惧引发的愤怒情绪),亏损或刚解套就卖出(而忽视了可能的戴维诗双击)、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而轻易给她贴上负面标签)、只看到祖辈的笨拙和教育观念落后(而忽视他们平时的默默付出),只关注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而粗暴的忽略另一半更需要关心理解)等现象了。

把东西装进行李箱,是对资源管理问题的最好比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时间箱,要在里面装上工作、休闲和与家人共度的时光。我们也都有一个金钱箱,要在里面装上住房、服饰和其他所有支出。资源的稀缺和富足,会改变我们装箱的方式。如果没有余闲存在,我们在装箱时就不得不进行权衡。

可见,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原本30分钟就能赶到的地方,预留出40分钟;在每个月的家庭开支之外,留有余钱,以备不时之需。在股票投资中,余闲体现在仓位管理上就是留有现金,体现在估值上就是讲究安全边际。面对稀缺的威胁时,余闲是必需品,而我们却总是不能将其列入计划之内。

稀缺迫使我们产生了权衡式思维,所有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俘获了我们的大脑,成了我们时时刻刻念念不忘的事情。

试想,当你刚收拾好一只大行李箱,但又想往里面放件东西,此时你完全可以直接打开箱子扔进去,而不需要拿东西出来。你不需要对行李箱里的物件进行重新整理,因为行李箱本来就有多出来的空间——余闲。但如果是只小行李箱,没放几件就差不多满了,要想往里面放件东西要么需要拿东西出来,要么就需要用超级整理术重新整理(如果你会的话),花费的时间精力都是呈几何状递增。

我们所谓的余闲不是刻意预留的空间,而是因为装箱时空间充裕而产生的“副产品°。在我们工作顺利、收入稳定时,并不会仔细到1元钱都计较的份上;买房买车这种大事,只要支出后能剩下供我们支配的充足资金,就没问题:我们大概会了解自己能以什么样的频率光顾什么档次的餐厅,这样就能基本保证不超支;我们选择的度假产品的价格只要在心理价位左右就行,而不需要考虑银行账户里还有多少钱,然后再选择一款与预算分毫不差的产品。

这些心态就是充裕的一个特点,而余闲便是其结果。现实生活中,面对免费硬盘容量,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足够大的,甚至不设限的,因为这样会赋予人们余闲,而不需要考虑权衡,甚至腾挪存放的东西。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稀缺呢?

一是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子”视野。

二是要留有应对突发事件的余闲(当然,余闲也不能太多)。

三是将警醒型行为转变成一次性行动。

每个月支付账单时需要警醒意识,而设置自动还款只需一次;

坚持定投基金需要定时提醒,而设置每月自动扣缴只需一次;

开车上高速路时提前准备好零钱,需要警醒意识,而办理ETC速通卡仅需次;

坚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单纯凭借自身警醒意识效果一定不理想。但如果报名参加每周一次的活动,那么这种一次性行为就能确保父母每周至少能有一小段时间是全心全意陪伴孩子。

再说一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每次午饭后,我都想散散步。如果在单位吃午饭,想要做出“饭后散步”的决定需要消耗我的自控力,而且每次散步多少距离又不断地消耗我的带宽,而“到另一个更远的食堂吃饭”就是一次性决定,饭后散步和散步的距离在执行决定那一刻已经完成了。

篇2:稀缺

稀缺读后感1

首先,能读到这本书是一种滑稽的缘分。自告奋勇又自不量力。自告奋勇的是参加了农经1班的读书会,自不量力的是读不通《稀缺》的大部分内容。其实我以为还读《活着》诸如此类的书呢。所以当拿到老师拿来这本崭新的《稀缺》时,我真的吓了一跳。不是失望,是惊吓,我怕我读不好,对不起书。

没有个性鲜明的人物,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逼真的环境描写,我会沉醉吗?我会激动吗?读完《稀缺》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没有触人心动的文学描写,一本书它也是可以充满着人文情怀,它同样可以给你感动,给你热泪。

当我看见作者研究“稀缺”是想解决贫困问题时,当我跟着作者走进那些穷的人愚昧无地陷入稀缺心态死循环时,当我看见作者真诚地发出“改变心态,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时;我不在自卑于自己对“稀缺”的理解有多深,我不在纠结到底在读书会上会不会丢人,我更多的是沉醉在一种新的看事情的角度,沉思在为什么他们就这么无知。

结果,我开始彷徨,我也是一个无知的人,我也有着稀缺心态,我正在一步一步地落入稀缺陷阱,我即将变得贫穷,荒废我的人生。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我好像是这样啊!我好像总是觉得时间不够没有满足我自己想做去的事,我好像总在埋怨各种无聊的会议,各种繁杂的社团活动,然后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后知后知觉地明白,我有稀缺心态,稀缺俘获了我的注意力,在改变着我的思维方式,在改变我的决策和行为方式,在俘获我的大脑!我过于专注那一两场的会议,那一两个活动,我忘记了自己在宿舍无聊抠脚打游戏,然后当事情扎堆,我开始抱怨没有时间!正应了一个朋友说的那样,穷人活该受穷,我活该平庸。

长沙地下通道买袜子的穷人就和书里印度卖菜的穷人是一样的,他们总是专注于今天多买点就好了,却总是没有发现这样改变不了现状。就好像我总是在抱怨,却总不去改变一样。所以看见作者说:“穷人会一直贫穷下去,而孤独者也注定会继续形影单只;繁忙之人永远会日理万机,而节食者的计划也总是会以失败告终。稀缺造就了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会令稀缺长存。

如果这种说法让你觉得太过残酷,那么就来看看这个观点: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他们缺乏技能;孤独者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不受人欢迎;节食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缺乏意志力;繁忙之人之所以整天忙碌,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过上井井有条的生活。这种观点认为,稀缺是深层次个人问题引发的后果,很难改变。”我就在想我也就是这后一种观点的心态,然后前一种观点的结果,说白了就是在逃避,不敢面对。

想起了千年前孟子说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其实和作者指出的那样,稀缺并非个人特质,而自身创造的的环境条件所引发的结果,而这些条件是可以进行管理的。就看我们能不能动心忍性,改变心态,曾益其所不能,逃离稀缺陷阱。我在路上,你呢?

稀缺读后感2

第一次看到书名的时候,我就被这本书的小标题所吸引。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我们似乎每一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安排满满的行程计划,依然觉得时间不够用,我们开始学习各种理财知识,在生活中精打细算,依然觉得钱包不够鼓,因此时常会感到焦虑和不幸福,那造成贫穷和忙碌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我希望能够从这本书中寻找答案。

按以往我们对于稀缺的理解,大多倾向于经济学的观点,即资源方面的稀缺。而本书的作者从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视角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释,这里所指的稀缺,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由于时间、金钱等资源的稀缺而引起的心态问题。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即想要的太多,拥有的太少,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首先,稀缺会影响人们的思维和决策方式,它导致的结果就像是硬币的两面,有利有弊。比如,当时间稀缺时,有利的一面是人们可以获得短期的专注红利,在临近截止日期的一段时间内专注高效地完成任务。比如一场临近饭点的会议,论文送审前的挑灯夜战,都生动形象地诠释了deadline才是第一生产力;不利的一面是这种“专心致志”会令我们忽略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这种负面后果称为管窥负担。管窥心态会使视野变窄,使我们只关注那些紧迫的事情。比如消防员赶赴火灾现场时不系安全带,职员忙于工作耽误了身体锻炼。由于存在稀缺,人会有管窥心态。管窥心态会导致短视,导致忽视未来。

其次,稀缺会直接减少带宽。带宽在本书中指的是心智容量,它包括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就像人的精力一样,带宽也是有限的`。带宽支撑着我们的各种行为,不论是读书、学习新技能、控制情绪或是产生富有创意的想法。几乎人类所有高级活动都需要带宽。带宽减少,进而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的下降。在工作中,带宽不足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工作成效和工作质量的下降。稀缺会增加带宽负担,例如穷人的大部分带宽都用于打理生计,便无法像富人一样,有余力进行理财和投资,创造更多的收益。

当作者探索稀缺的根源时,他发现,稀缺的本质是没有余闲。具体表现可能是没有余闲的时间、金钱或者是心智资源。稀缺来自于资源相对宽裕阶段所犯下的错误,比如,拖延症就是典型的由于浪费时间而导致余闲不足的现象。余闲的不足,进而会产生借用行为。借用包括借用时间和借用金钱,这类行为实际上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依然会造成新的稀缺。当我们了解了稀缺的根源和稀缺心态的利弊,是否就有了应对之法?作者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列举了留有余闲、节省带宽、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子”中、保持警觉等方法帮助我们从稀缺走向富足。其中,留有余闲和节省带宽是有效摆脱稀缺陷阱最重要的方法。

这本书在我眼里,并不是一本方法论。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帮助我们看待生活中困扰着每个人的疑难杂症,由稀缺心态其实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我们正在关注和思考的话题,比如拖延症、自控力和冲动消费等等。看完这本书再回过头来观察我们自身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决策方式和行为,或许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稀缺读后感3

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定义了稀缺并描述了陷入贫穷和忙碌的原因,书的最后几章还给出我们解决的方法。穷人总是陷入贫穷,忙碌的人总是没有时间,都是因为金钱或者时间的稀缺,而稀缺会导致人们进入“管窥”心态,带宽占用增多,认知和执行能力下降,这样会使穷人越来越穷,忙碌的人越来越忙,形成恶性循环。

稀缺会带来带宽负担,而带宽负担会导致认知和执行能力下降。作者举了几个例子,其中有些例子我也有亲身体验。在我们做需要动脑子的工作时,需要带宽资源,当肚子饿了时也会占用部分带宽,有时候思考的时候正好肚子饿了,就很难进行专心的思考,即使硬着头皮思考,也会比不饿的时候持续的思考时间短。当我们缺钱或者缺时间的时候,会占用我们的带宽资源,总的带宽资源不变,因而可使用的带宽就会减少,进而影响我们的认知和执行能力。

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作者用一个医院住院病床举例的。一个床位紧张的医院,平时急诊数也很多,急诊总是占用计划中的床位,医院总是处于床位不够用的状态。而提出空出一个床位的方案后,留出余闲,可以专门应对急诊的情况,这样大大提高了医院的住院效率。

稀缺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后,要调整自己的行为,利用我们的理性思维去应对稀缺。作者提出的方案中有几个印象深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第一,留一些余闲。如果把时间排的太近,一个事情紧接着另一个事情,中间没有空余时间,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将会使整体的计划打乱。比如路上堵车,第一个会议不能按时参加,延长会议时间,而第一个和第二个会议中间又没有余闲时间,导致第二个会议也受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平时做计划或者工作的时候要留有一些空余时间,不需要把事情安排的太紧,人也需要放松下,有松有驰,任何事情都不要要求太“满”,这样才能有个好的状态。

第二,少占用带宽资源。平时会有体会,在心里有什么事情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做其他的事情会心不在焉,不能全力以赴,专心致志,这就是因为我们部分带宽资源被没有解决的事情占用了。如果事情可以解决,则要尽早的解决,不让它占用我们的带宽,如果事情不容易解决,暂且放下,以后有了条件再解决。还有一些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可以在一开始设置一个自动提醒之类的,如健身,有时候我们会忘记或者偷懒,如果设置提醒,会增大我们坚持健身的概率。同样的,信用卡还款可能会忘记,也设置提醒,这样就不用每到还款日自己主动去想这件事情,节省我们的带宽。

第三,化整为零。我们在接近截止日期的时候,效率会更高,而在有截止日期前的很长时间,会浪费时间,没有什么效率。如果我们将一个大的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一个截止日期,分阶段完成,这样会大大提高效率。

稀缺读后感4

为什么穷人会更穷、富人会更富,而拖延症患者永远没时间?针对这一现象,社会学家称之为马太效应,经济学家称之为稀缺现象,经济学家穆来纳森和心理学家沙菲尔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重新解读了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资源稀缺”,发现贫穷和忙碌并不是简单地因为缺少金钱和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也就是,不只是缺鱼,而是缺渔,而缺渔会导致更加缺鱼,如此循环恶化;稀缺这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稀缺心态、资源稀缺的利弊、专注红利与管窥之见、带宽负担的负面影响、权衡式思维、借用与短视、稀缺陷阱、余闲的重要性;稀缺心态:稀缺并不仅仅只是资源和欲望之间的鸿沟,也是一种心态。作者提出,资源的稀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稀缺的心态。稀缺俘获注意力,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所见和所见的速度,还会影响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无论它的存在是以毫秒计,还是以小时、天或星期计。对稀缺的感觉会萦绕在大脑中挥之不去,从而影响我们所关注的事物,影响对选择的权衡,影响思维方式,并最终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比如“专注红利”,更容易集中力量解决当前的难题。但由于“目标抑制”,会令我们忽略原本很重要的其他事物,只看眼前突出的矛盾,而不看广阔的全局;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损失更大,我们会忽视其它需要关注的事项,并且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不那么有成效。

落入稀缺的陷阱原因:稀缺陷阱并不限于实物资源的短缺。它的根源在于对资源的错误利用,从而出现了实际的短缺。稀缺陷阱就是一直在落后一步,一直在偿还上个月的支出。用这种方法管理和使用资源会让我们感觉所拥有的资源变得更少了。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规划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问题,而稀缺则令这一问题变得更为严峻。缺少正确的长远规划以及借用,导致稀缺进一步放大,就像复利一样,使最初的稀缺变本加厉;避免稀缺的陷阱: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同时调整心态,避免稀缺影响到自己的思维模式,这是逃离稀缺陷阱的希望。余闲可以应付突发事件,心理上可以较为放松,不会加重带宽负担,也不会导致管窥和短视。人们可以考虑长远,不用打补丁,有效的规划和利用资源,制造适量余闲。(计划不要太满);若有可能,应当先思考,首先寻找一次性解决的方案;集中注意时,不忘被忽略的;根据时间的宽紧,安排任务的顺序;将一次性截止日期改成阶段性截止时间。(把我们的任务分段)

篇3:稀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然而“后稀缺”现象却让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免费午餐”的存在。我们不禁要问:信息后稀缺的起因是什么, “免费”如何成为企业能盈利的营销手段, 信息后稀缺会带来什么新的问题……下文将从经济学、行为学等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人们认识网络经济以及更好地从事网络经济活动有所帮助。

一、信息后稀缺的成因

第一, 与传统信息产品不同, 数字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近乎为零 (即其复制代价低廉到可以忽略不计)

数字信息产品的可变成本仅仅是点击下载、复制粘贴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硬件磨损和电能消耗, 不需要包装, 也不需要纸张或光盘。折旧计算后, 我们就会发现, 其可变成本接近于零, 进而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零成本的生产使得数字信息产品的免费成为可能。再加上数字化信息复制的快捷可靠, 需求可以得到即时满足。自然就在数量层面上达到了“商品、服务、信息大量存在, 而人们可以无偿占有它们”的状态。

第二, 相对于传统信息产品而言, 数字信息产品仓储、陈列的边际成本极其低廉

在仓储方面我们可以看到:

(1) 数字信息产品本身不具备实物形态, 仓储不需要占用土地

(2) 数字信息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为零使得即时生产成为可能, 这样每一个产品都只需要存储一个副本, 从而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

(3) 大容量存储介质造价低廉

由此引发的低廉仓储成本使得网络有条件把所有存在的数字信息产品保存下来。而在销售终端, 数字信息产品的陈列也几乎没有成本的产生。

搜索引擎和网站链接允许无限种数字信息产品得以同时“陈列”, 增加一种产品的代价只是多一个链接, 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这就带给消费者以近乎无限的选择余地。而数字音响商店的营业面积、货架空间都是有限的, 要想增加商品的陈列数量, 就会引发固定资产的投入, 所以它能提供的商品选择就是有限的。

如此, 低廉的仓储、陈列成本使得网络有能力保存和提供品种丰裕的数字信息产品, 而在品种层面上促成了后稀缺现象。

第三, Web2.0下用户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积极参与资源共享, 产生大量信息资源

数码产品的普及使得用户易于以标准化的格式采集存储文本、音频、视频信息。在此基础上, 以博客 (BLOG) 、RSS、百科全书 (Wiki) 、网摘、社会网络 (SNS) 、P2P、即时信息 (IM) 等为代表的Web2.0技术不仅实现了用户之间、网站之间的交互, 而且使得用户可以参与网站内容的制造。这就大大丰富了数字信息产品的来源。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我们知道人有 (1) 生理上的需要、 (2) 安全上的需要、 (3) 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的需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 在满足低层次需要后, 用户越来越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将自己知道的信息、拥有的资源、创作的作品无偿上传到网络平台与其他用户分享。

从维基百科的1%法则中, 我们可以知道:投身到网站信息更新的用户只有1%, 其余99%的用户都在“搭便车”受益, 而恰恰是众多用户的关注, 给了这1%的用户以利他的动力。从人的社会性出发可以得知, 帮助他人可以得到精神的愉悦, 也利于自我价值的感知。

开源软件的例子也较好地说明了:自我实现的需要推动了数字信息产品的制造。当全世界的编程爱好者联合起来, 为兴趣而工作时, 开源时代到来了。从火狐浏览器到Linux操作系统, 开放源代码的免费软件成为了一种社会财富。虽然软件的开发不计报酬, 但是在软件发布时作者都会把自己的名字附上。挑战权威, 获得认可, 提高声誉, 服务大众, 这些都是自我实现需要的具体表现。

Web2.0宣告了全民参与时代的到来, 而在自我实现需要的推动下, 个性化、多元化的数字信息产品得以源源不断地供应。这也就导致了后稀缺现象的产生。

第四, 盗版提供了更多的资源

诚如微软官方网站所言“盗版不对, 正版不贵”。但是, 信息产品的数字化使得复制产品的品质几乎与正版无异。很少有人能拒绝它们的吸引力。

不管是因为网友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还是因为用户出于共享精神的上传;是作者期望借助盗版制品扩大影响而放任不管, 还是盗版制品铺天盖地, 无孔不入, 难以清理, 有一点是明确的:盗版提供了更多种类的资源, 推进了后稀缺现象。

第五, 免费推广的营销策略促进了数字信息产品的无偿获取

在网络经济时代, 共享程度越高的数字信息产品越有价值。这一点在软件产业表现得尤为明显。提供免费网络即时通讯服务的腾讯QQ, 在国内的共享程度很高, 截至2010年第二季度, 腾讯拥有即时通信注册帐户总数9.349亿, 即时通信活跃帐户数4.108亿。高共享度使得腾讯这两年成为了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

而要想使得产品的共享度最大化, 打折降价直至免费推广成为了一种不可战胜的策略。免费赠送产品后, 网络公司将通过用户的体验来创造需求, 良好的用户体验将会启动病毒营销。当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某种产品时, 它才会拥有用户群, 产生影响力, 进而成为行业的标准, 而与此同时, 消费者也才会对其产品产生黏性, 公司也才有条件利用巨大的用户基数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新的价值。

提出“快速轻巧, 永久免费”的360杀毒软件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360杀毒软件的免费承诺使得其用户数量节节攀升, 而巨大的用户基数为其营业收入提供了保障, 在高共享度下, 为广大用户免费杀毒的社会价值与令广告商趋之若鹜的商业价值同时得以实现。我们不难发现, 以免费形式抢占市场, 以期借助影响力创造价值使得后稀缺现象成为了一种必然。

第六, 三方市场的模式允许网站大量提供免费数字信息产品

三方市场的模式使得网络公司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 而通过广告获取利润。网络公司在推进信息后稀缺的进程中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网站为了吸引广告商以获得收入会极力提高自身的点击率和流量, 提供免费的信息资源供人们浏览、下载, 提供免费的信息搜索服务 (尽管有时候其搜索结果是竞价排名的) , 提供免费的电子邮件服务、网络硬盘服务, 而这些免费的资源与服务也正好把用户进行了有效的细分。

当人们搜索下载或接受网络信息服务的时候, 网站把人们所需要的信息以及需要该信息的人群最可能关注的广告一起送出。如此, 用户获得了资源和服务, 网站获得了以广告费用为主的收入, 而广告主也高效地实行了推广, 一举三得。正是这种营销手段、这种三方市场的盈利模式推动了信息后稀缺的进程。

第七, 消费者对数字信息产品的需求极易达到饱和, 凸显了生产的过剩

一方面, 数字信息产品在存储与使用的过程 (即消费过程) 中, 使用价值不会发生损耗 (不会被打乱物质排列、破坏自身效用) 。传统的信息产品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使用甚至仅仅是存放之后, 都会由于信息载体的老化或破损, 带来更新购买的麻烦。而数字信息产品以准确的数字形式存在于存储介质上, 不论使用者对它们播放、阅读或者运行多少次, 也不论它们的存放时间有多长, 其品质不会发生改变, 不需要更新购买, 即“一次获取, 终身受益”。这样的特性使需求很容易就能达到饱和, 自然也就加剧了后稀缺的程度。

另一方面, 在基数效用的前提下, 我们从边际效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思考, 可以得知:一个单位的数字信息产品即可使消费者达到其最高效用。增加同质产品的数量不能带来任何效用的增加。即从第二个单位的同质数字信息产品起, 其边际效用为零。如图1所示, 曲线A代表数字信息产品的总效用曲线, 曲线B为一般商品的总效用曲线, 随着消费同一商品数量的增加, 数字信息产品带来的总效用不会像一般商品那样渐渐增加, 而是保持不变。图2表示一般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递减, 而图3表示数字信息产品的边际效用从第2个单位的消费起就一直为零。

这也就导致了消费者只会对同质数字信息产品有一个单位需求的事实。从这个角度来说, 需求极易容易达到饱和, 而生产的过剩、后稀缺的现象也就因此凸显。

二、信息后稀缺之下的稀缺

我们知道, 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切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那一般的经济规律到网络经济中就不适用了呢?其实, 在信息后稀缺之下, 还是存在稀缺的影子。

资源的稀缺程度 (即相对数量) 与人的需求密切相关。当资源总量一定的时候, 人的需求越多, 资源就越显得稀缺。相对于人们消费尽可能多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资源总是稀缺的, 即人们的欲望产生的速度总是超过资源的供应速度。在信息世界里, 这一基本论断同样适用。一切都是相对的, 那么, 任何的丰裕都会带来相应的匮乏。

第一, 创造力的稀缺

对于隶属于知识产品的数字信息产品而言, 同一数字信息产品的数量的增加并不能带来用户效用的上升, 这就要求数字信息产品内容要多元化, 要求生产者不断创造。数字信息产品的创造 (生产) 过程并不涉及原材料、生产技术, 仅仅与作者的知识、经验、创意等因素有关。很多时候, 创造并不是想有就有的, 这是一个过程, 需要一段时间, 需要一定量的积累, 并不像复制粘贴那么简单。与此同时, 由于每个人都是独立而唯一的个体, 思考的方式, 个人的经历, 以及可以用于作品的素材都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创造力的稀缺。

第二, 个人可支配时间的稀缺

个人可支配时间的不足使得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消费, 这一稀缺性要求人们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

对每个人而言, 一天的时间只有24小时, 一生的时间也总有上限, 除去生理需要占去的时间、被各种各样的事务占用的时间, 个人的可支配时间捉襟见肘, 人们不可能拥有无限的时间来来享受和利用这些资源, 人们必须作出选择。在这里, 消费者剩余表现为花时间享用信息产品带来的高于时间成本的收益。这里的时间成本表现为机会成本。

第三, 注意力的稀缺

在当今信息过剩的社会, 人们的注意力往往会形成一种商业价值, 获得经济利益, 因此, 注意力往往又会成为一种经济资源。受到生理因素的限制,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从而一个人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 更何况面对着海量信息的网络用户, 其注意力又只会集中在他关心的若干领域。这样, 不论是从绝对还是相的对角度来阐述, 注意力都是稀缺的资源。

对网络公司而言, 如果面对大众市场, 他们可以尝试一方面在各大网站投放广告, 另一方面在现实社区中开展人及推广的策略;如果面对小众市场, 他们可以仔细分析这一消费群体的关注特征, 然后有针对性地在相关网站投放广告, 笔者认为这是吸引用户注意力的两个基本策略。

第四, 重要信息的稀缺

Web2.0还是没有消除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就导致一些重要的、有价值的、时效性的信息依旧被整理出售。这些为数不多的信息体现出来的稀缺性往往是短期的,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随着信息时效性的降低, 将不再具备稀缺性。

对这些信息的收费体现了服务质量与价格相对等的思想, 而在价格问题上出现了马太效应:容易得到的低价值信息保持免费, 而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却变得更加昂贵。

三、总结与展望

后稀缺现象其实存在于互联网已经很久了, 而以后也将一直存在。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后稀缺带来的开放与免费是未来网络的大势所趋。未来的网络将更为高效, 数字信息产品的内容也将更为繁多。我们相信现在存在的问题会很快得到有效的解决, 新的稀缺则会引发新的革命, 带来新的机遇。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将后稀缺的火焰延伸到其他领域, 到那时, 我们将有希望看到一个完整的后稀缺社会。

参考文献

[1]盛晓白“免费经济”的理论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6, (11) :67~69.

[2]黄亚钧.微观经济学 (第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86~90.

[3]张蕴萍.互联网免费资源存在的原因——基于产权经济学的视角[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8, (05) :73~75.

[4] (美) 安德森著, 蒋旭峰, 冯斌, 璩静译.免费:商业的未来[M].中信出版社, 2009, 9.

[5]李开复.与未来同行——李开复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10:124~142.

篇4:比稀缺血型更稀缺的道德品质

毛陈冰谱写在贵州崎岖山路上的传奇故事让人心潮激荡!究竟是什么稀缺品质缔造了这段传奇呢?

首先是急人所急的忘我精神。当毛陈冰获悉杨昌花病危的消息时,丝毫没犹豫,第一时间就作出了赶赴黎平献血的决定。当时她身上只剩几百元生活费,没有多余的钱买去贵州的飞机票。但时间耽误不起,毛陈冰向几个同学借了700多元,凑足了1500元的路费,赶到上海上了飞机(当天杭州已没有飞往贵州的航班),然后又坐了10個小时的汽车赶到黎平县医院,用最快的速度保住了杨昌花的生命。这种将陌生人的性命看得高于一切的精神,体现了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生命至上,生命无价,凡是生命都值得敬畏珍视,这是人道主义的核心价值,毛陈冰用她的义举再次阐释了这一点。

其次是不畏艰险的担当精神。毛陈冰自身体弱,体重只有44公斤,身高只有155厘米,但对于这些她没有在乎;路途艰险,乘汽车到上海再乘汽车到黎平,来回将近6000多公里,这些她也没有在乎;两次献血,两次晕倒,医生坚决不让她继续献,她却执意要献够400毫升……这样的古道热肠怎能不让入肃然起敬!

再次是不计功利的平常心。且看一个细节:当毛陈冰风尘仆仆感到医院准备献血时,杨昌花的爱人谢瑞勇竟问她献血要不要给钱,毛陈冰说:“救人要紧!献血不要钱。”事实是,献完血后,她即刻就离开了,连对方的谢意都来不及领。当面对四面八方的赞扬声时,她也只是说了句:“其实我没有做什么。”她很平常,同学说,她长相平常,成绩平常,走在大街上很快就会被人流淹没,但她又是不平常的,因为她一开始就没有赋予自己的行动任何道德上的含义,而是本着人之为人的良知和善心去做的,自然而然,不矫饰,不张扬,更不求回报,难怪侗族人民称赞她:“小毛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篇5:《稀缺》读后感

第一,整本书的逻辑基础,都建立在第一章的概念定义,为何稀缺,余闲,带宽等等新颖的概念,我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但是这真的很奇怪,如果读者对于他的所谓的基础界定和逻辑不认同,那么整本书都不认同,因为所有都是围绕一个点展开的

第二,为了验证所谓的理论的真实性,举了大量的例子(有很多,个人认为是编造的,而且无法说明问题),抛出了很多实验,但是看起来,不是那么可信,而且,整本书充斥太多的所谓的举例和实验了

第三,刨除掉他的理论框架,就填充的内容来了,很多人会非常有认同感,但是这个是有迷惑性的,这个可能和整本书的机理没有任何关系,你跳出来也发现确实是这样的,而且这些东西就和星座解析一样,你会发现,哇哦,这个就是说的我,非常贴切,其实是总结和统计了大多数的特征,少部分不一样的就被你自然的忽略了

第四,灌输了心理和行为知识,但是把经济,心理,行为经济学杂糅在一起,也没有阐释清晰,反而绕来绕去,误导性比较强

篇6:稀缺读书笔记

《稀缺》里那种每个人都缺乏的点(金钱or时间)应该属于“重要紧急”的事情,就像你缺时间想停下来歇一歇,越关注越没时间,各种大事小事推着你走,这是为啥呐?学过吸引力法则的同学们就会疑惑:不是越关注越吸引嘛。但是医学角度的“牙疼医牙,脚痛医脚”你们觉得对嘛,治标不治本对吧。这个问题也一样,当你缺乏某种东西的时候需要去深入的分析深层次的原因从原始病根出发去根治问题才能得到有效。“重要紧急”的事情大都是“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量变导致的,留出足够的空闲时间去处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就不会导致着着急忙慌的被各种事儿和人欠着鼻子走,这样“重要紧急”的事情发生概率就降下来了。这样“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应对,然后剩余的时间留一点儿去做“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作为消遣,是不是“忙”的这个病就治好了呢

总结一下:我现在理解的时间管理策略是什么:重要紧急的事情确实需要优先处理,紧接着不要停,留出大量的时间去梳理和处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时间盈余),接着是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最后呢闲来无事不要瞎琢磨,咱来做点儿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了呢

篇7:《稀缺》读书笔记

我们总是想要的更多,而实际拥有的却很少,稀缺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

正如书的副标题“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稀缺主要体现在时间和金钱上(当然,还有社交稀缺、安全稀缺、尊重稀缺等)。不管是哪种稀缺,不管是否识别出哪种稀缺,人们越在意的时候,往往就陷入了稀缺。

购物时,很多人不自觉地会凑单免运费或参加满减活动。周围很多月入好几万的高级白领一样不能幸免,如果只花费很少的精力和时间倒也算了,但大多数时间会花费人们巨大的注意力带宽(带宽就是心智容量,包括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性价比实在太低。

记得,有次单位给每个人500元的买书额度,买完后凭发票报销,算是一种福利。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很高兴,于是纷纷抽空就在网上选起了书。都想充分利用福利,又不想随随便便买点书敷衍自己,于是搜索各类图书排行榜,读介绍看评论,就是想寻找自己喜欢的书。好不容易选好书,发现有些书不参加网站活动,不能吃亏的心态又引导继续找书。终于把书找的差不多了,还要兼顾不能突破总金额的限制,于是在接近500元附近进行各种组合,只求福利最大化。终于下完单了,很多人不知不觉忙乎了好几天,长时间盯着屏幕,都出现了腰酸背痛,两眼酸疼,反而手上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拖延了。

如果没有金钱稀缺的影响,凑单免运费或参加满减活动就不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在乎是否有必要买。免运费或满减活动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因为产生了金钱稀缺,可以让人乐此不疲而不自知。

延伸出去看,很多人喜欢薅羊毛,什么打卡、什么签到等等。一般,羊毛的出现主要为了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和增强用户粘性,多半会设置累计多少多少天,奖励加倍什么的。受金钱稀缺的影响,一般喜欢薅羊毛的朋友多数薅不止一个羊毛,每天打开App或网站,即便是轻车熟路,一年下来累计的时间也是惊人的,即便一天不拉收益也就大几百元钱。其实,把这些时间用在提升自己等重要的事情上,相信长期收益是巨大的。

每天薅羊毛,势必会涉及注意力切换,有时一天要切换好几次。心理学实验已经证明,人们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切换成本。因为人们心智容量就这些,前面一件事的势必还是会在刚开始的时候影响下一件事的开展,想想“自己生气后没法立马开展工作”就明白了所谓切换成本。所以,算上这些成本,受金钱稀缺影响下的各种薅羊毛,包括股票的快进快出(做T),成本何其大!

再比如,持有的电影票(或购物卡)快到期了,这件事会锚住人们的注意力,人们总会想尽办法,克服各种困难,安排时间去消费掉。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在还没有消费前,电影票(或购物卡)这件事会时不时占用心智容量,我也会经常和老婆(她比较忙)商量哪天看电影(或购物),实在没法安排或没有喜欢看的电影,做好人也把票送出去。

如果没有时间稀缺的影响,电影票或购物卡就不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甚至有可能会被丢弃在一旁,被人渐渐遗忘。截止日期(deadline)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因为产生了时间稀缺,可以让人集中精力去做事。

截至日期在工作中被运用的很多。如果约定了什么时间要交活或完工,一般人们都会在最后时间完成,即便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工,多数情况下,进度也会比没有截至日期快。在设置截至日期的基础上,再辅助定期提醒,营造的稀缺效果往往更佳。比如,在截至日期之前,定期上报周报表月报表,或者在截至日期前,定期召开周会月会,回报工作进度。

只要金钱有限,只要时间有限,我们都会尽量将其利用得淋满尽致。对稀缺的感觉会萦绕在我们的大脑中挥之不去,从而影响我们所关注的事物(往往会缩小我们的视野),影响我们对选择的平衡,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并最终影响或扭曲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本书将稀缺界定为一个心理问题,而不是资源问题。

正如本书两位作者所说,稀缺会获取一个人的大脑,使他过于关注稀缺的对象,而失去正常的判断力,这恰恰会导致稀缺状态进一步恶化,而不是使它得到改善。

处于稀缺中的人们,其心智容量和认知能力会受到很大限制,从而导致了其习惯于应付匮乏的行为模式。

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并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由于“目标抑制”的作用,人们在专注于某项重要事物的同时,就不容易想到其他重要事物。因此,专注也会导致管窥(只能通过管子的孔洞看清少量物体,而无视管外的一切),让人们的视野变窄,从而付出沉重代价。

管窥心态让人们盯着眼下的燃眉之急,其他所有的重要目标都好像失去了意义一样。当下的做法所引发的问题,在当时看来并不重要,往往被人忽视,即便可能成本和后果都让我们难以接受。这并不是我们无视这些行为的成本,只不过是成本得不到我们的关注罢了。

这也就不难解释人们闯黄灯(而不顾撞人撞人的巨大风险),路怒症(而无暇顾及计由本能恐惧引发的愤怒情绪),亏损或刚解套就卖出(而忽视了可能的戴维诗双击)、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而轻易给她贴上负面标签)、只看到祖辈的笨拙和教育观念落后(而忽视他们平时的默默付出),只关注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而粗暴的忽略另一半更需要关心理解)等现象了。

把东西装进行李箱,是对资源管理问题的最好比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时间箱,要在里面装上工作、休闲和与家人共度的时光。我们也都有一个金钱箱,要在里面装上住房、服饰和其他所有支出。资源的稀缺和富足,会改变我们装箱的方式。如果没有余闲存在,我们在装箱时就不得不进行权衡。

可见,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原本30分钟就能赶到的`地方,预留出40分钟;在每个月的家庭开支之外,留有余钱,以备不时之需。在股票投资中,余闲体现在仓位管理上就是留有现金,体现在估值上就是讲究安全边际。面对稀缺的威胁时,余闲是必需品,而我们却总是不能将其列入计划之内。

稀缺迫使我们产生了权衡式思维,所有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俘获了我们的大脑,成了我们时时刻刻念念不忘的事情。

试想,当你刚收拾好一只大行李箱,但又想往里面放件东西,此时你完全可以直接打开箱子扔进去,而不需要拿东西出来。你不需要对行李箱里的物件进行重新整理,因为行李箱本来就有多出来的空间——余闲。但如果是只小行李箱,没放几件就差不多满了,要想往里面放件东西要么需要拿东西出来,要么就需要用超级整理术重新整理(如果你会的话),花费的时间精力都是呈几何状递增。

我们所谓的余闲不是刻意预留的空间,而是因为装箱时空间充裕而产生的“副产品°。在我们工作顺利、收入稳定时,并不会仔细到1元钱都计较的份上;买房买车这种大事,只要支出后能剩下供我们支配的充足资金,就没问题:我们大概会了解自己能以什么样的频率光顾什么档次的餐厅,这样就能基本保证不超支;我们选择的度假产品的价格只要在心理价位左右就行,而不需要考虑银行账户里还有多少钱,然后再选择一款与预算分毫不差的产品。

这些心态就是充裕的一个特点,而余闲便是其结果。现实生活中,面对免费硬盘容量,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足够大的,甚至不设限的,因为这样会赋予人们余闲,而不需要考虑权衡,甚至腾挪存放的东西。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稀缺呢?

一是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子”视野。

二是要留有应对突发事件的余闲(当然,余闲也不能太多)。

三是将警醒型行为转变成一次性行动。

每个月支付账单时需要警醒意识,而设置自动还款只需一次;

坚持定投基金需要定时提醒,而设置每月自动扣缴只需一次;

开车上高速路时提前准备好零钱,需要警醒意识,而办理ETC速通卡仅需次;

坚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单纯凭借自身警醒意识效果一定不理想。但如果报名参加每周一次的活动,那么这种一次性行为就能确保父母每周至少能有一小段时间是全心全意陪伴孩子。

篇8:万达体育:瞄准稀缺资源

万达从2015年初正式布局体育。1月我们以4500万欧元收购足球俱乐部马德里竞技队 (简称“马竞”) 20%股份;2月牵头并购全球著名体育媒体制作及转播公司盈方体育传媒集团100%的股权;紧随其后收购美国世界铁人公司 (WTC) ……年末全球总部的设立是万达体育过去一年内各种并购和布局的一个阶段性升级, 它不是终点, 相反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从万达涉足体育开始, 我在不少场合就被很多人问到万达作为一个商业地产公司为什么要做体育。尤其46号文出台后, 很多体育版权被拍出天价, 有人把万达也归入了这类土豪并购阵列。

万达并购体育产业绝不是心血来潮, 我们也不是别人口中的中国土豪, 什么都买。万达一贯并购都是只买自己业务、战略需要拓展领域的相关资产, 同理我们做体育产业并购也遵循这一基本逻辑, 我们并购的体育业务将很快在中国落地。

万达体育会在2017年基本成型。在未来几个月内, 我们很可能还会宣布一两笔重大的收购项目, 接下来我们还会着手举办一系列体育赛事, 这些在春节前后都会陆续公布出来。届时体育产业在万达整个业务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会逐渐显现出来, 外界也逐渐会看清楚我们收购这些公司的价值, 会看清楚万达要干什么。

体育是一个朝阳产业

先谈谈我理解的体育。什么是体育产业?靠社会投资、自己能养活自己, 甚至能赚钱的是体育产业。与此相应, 体育事业则是靠政府投钱才能活下去。在过去很多年, 体育在中国几乎没有产业, 只有事业。

万达进入体育领域后, 很多人建议我去搞足球俱乐部, 搞篮球俱乐部, 似乎只有搞个运动俱乐部才叫体育产业, 这是非常肤浅的认识。根据我这么久对于体育的研究和理解, 我倾向于把它划分成三个端:A端、B端和C端。

A端就是体育产业中的国际性组织, 既包括重大综合赛事的国际组织, 也包括单项赛事的国际组织。企业想拥有A端是非常困难的, 目前全球数百个体育组织中, 除了极少数是家族控制外, 基本都是非盈利组织, 如国际足联、国际奥委会。严格意义上讲, 这些组织也是公司, 他们卖转播权, 有收入, 账上存款数十亿美金甚至更高。

B端就是代理这些体育产业组织或品牌赛事转播权、营销权的公司。比如我们收购的盈方就是一个B端公司。冬奥会有七大单项冰雪赛事组织, 包括冰球、滑雪、滑冰等, 这些单项组织的版权和营销权全部由盈方独家代理, 但是它自己很少组织赛事运营。

C端是具体的单个体育比赛或者单个体育俱乐部。体育产业中B端和A端才是真正的高端。

接下来, 我们再看看目前中国体育的现状。中国体育产业可以说是一个婴儿, 还处在萌芽启蒙期。

按照政府部门公布的信息, 2014年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收入不到3000亿元人民币。请注意, “体育和相关产业”这个表述是指把运动服装、运动鞋都算作体育产业。但是按照国际惯例, 只有体育赛事、体育经纪、体育传媒这些内容才是真正的体育产业。所以如果按这个标准, 中国体育产业规模最多也就1500亿人民币。

美国体育产业在过去十年间在以数倍于GDP倍数的速度在扩张。2014年美国3亿人口, 体育产业收入达到5000亿美元, 相当于3万多亿人民币。道理很容易理解, 因为人类需求必然从生存性需求升级到享受性需求, 就是说有钱有闲了, 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来玩体育、玩文化。

中国体育产业目前虽然非常弱小, 但国家已经出台了宏伟的规划。根据2014年10月发布的46号文件 (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 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收入要达到5万亿元, 相当于8000亿美元, 就是说2025年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体育产业大国, 目前全国已有13个省区公布了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地方政策。

基于以上种种, 我相信中国体育产业接下来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电影行业已连续六年实现环比35%的增长, 创造了世界电影史的奇迹, 相比之下体育产业更有价值, 因为它不仅像文化产业一样提供精神层面的享受, 还提供身体健康, 把娱乐和健康结合在一起。

此外, 和科技、制造、电子商务等行业相比, 体育产业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就是赛事越老越值钱, 品牌越久越值钱。凡是在国际上非常知名的体育赛事, 无不是经营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而且不管科技如何发达, 都不会轻易消亡或变化。中国体育产业是有巨大发展空间的, 这会是一个前途非常看好的朝阳产业。

万达的并购逻辑

2015年初, 万达以4500万欧元收购马竞20%股份, 并获得俱乐部董事会席位。这是万达第一笔在体育领域的正式投资。

马竞理论上是属于我前面讲到的体育产业链的C端。投资马竞是一个偶然, 马竞的董事长和CEO是我的朋友, 他们说希望有一个来自中国的股东, 而且给万达的是友情价。马竞是世界前五的俱乐部, 4000万美元给了我20%股份, 估值才2亿美元。这个价格真的是太便宜了, 马竞真的要估值, 怎么都得5亿美元。

如果说投资马竞是友情帮忙, 那么之后我们拿下盈方就是有备而来。盈方是全球第二大体育市场营销公司, 也是全球最大的体育媒体制作及转播公司之一, 这家公司所拥有的版权涵盖25个体育项目, 在足球和冬季运动领域全球排名第一。最重要的是, 盈方不但代理冬奥会所有的七个体育大项, 还掌握了冬奥会转播权。

西方很多体育公司都是家族控制的, 盈方也是这样。当时情况是盈方创始人去世了, 这个公司股权有出售的可能, 辗转知道这个事情后我第一直觉就是这绝对是很好的一个机会。整个过程其实很不容易, 因为你得一个一个家族去谈判, 你需要让他知道卖给你的好处是什么, 需要告诉对方也可以共享最终增值的财富, 才能说服他们把这个项目同意卖给我们。

购买盈方过程中, 我自己也在不断地了解体育产业, 对于这一领域的认识和兴趣也在不断深入。正是因为买了盈方, 才撬动了万达对于体育领域的整个神经, 我们觉得自己有可能在体育产业有所作为。

再往下走我们又买了WTC。WTC是世界最大的铁人三项赛事运营者和最著名铁人三项赛事品牌拥有者, 占全球长距离铁人三项运动份额的91%。除了是赛事品牌拥有者, WTC还是赛事经营者, 在全球每年运营250多项赛事。

铁人的管理层本来是不想卖的, 本身它是一个有着三十六七年历史的老品牌, 现金流非常稳定, 它的业务模式是每年提前销售第二年的比赛项目, 也就是说在网上把钱全部交齐, 才能获得比赛资格。所以这个公司一直有净利润, 几乎没有任何负债因素和财务风险。

所幸的是我们之前买了盈方, 盈方的CEO和铁人CEO是哥们儿, 他就给铁人讲万达的好处, 最后比较幸运地促成了这笔交易。铁人买的也是恰如其时, 现在中国正在进入跑步社会, 每年全国有20多场跑步比赛。

铁人是我非常喜欢的那种体育公司, 它自己拥有赛事品牌同时又运营赛事, 这个好处可大了, 永远是你的, 它跑不了。从这一点讲它甚至比盈方还有优势, 盈方虽然也是B端, 代理七个冰雪联合会转播权, 这些东西确实也是不愁卖的, 但是这个B端有一个问题, 它不是赛事的终极拥有者, 每隔若干年还要再谈一次, 有可能到时候人家不给你。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 万达投资体育的逻辑是瞄准产业上游的稀缺资源, 买有知识产权的公司。这也是我们目前体育投资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除了盈方和铁人, 我未来的目标就是不断把世界上具有品牌影响力的赛事囊入万达名下, 而且这个赛事必须可以在中国复制, 明年万达至少还有两个大的并购。

一直以来, 全球体育产业上游这个蛋糕, 基本是被欧美公司瓜分的。中国体育产业非常弱小, 在国际体育产业中基本没有话语权。因为你是后来者、迟到者, 实际上是吃不到肉的, 只能喝点稀汤。

举个例子, 中国现在很多人打网球, 国内几大城市举办了大的国际网球赛事, 个别赛事给出的奖金比国际著名的五大网球公开赛还高, 但这些赛事经营得非常吃力, 每年邀请明星参赛非常困难, 很难挣钱, 什么原因?因为五大网球赛事形成了利益集团, 国际网联受他们影响, 不会再发展第六大赛事。

而万达正在做和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就是尽可能去收购国际体育产业的B端公司, 从而逐渐扩大中国在世界体育领域的话语权。

比如盈方代理了冬奥会七大单项组织的营销权和版权, 这对我们举办2022年冬奥会就有一定影响。再举一个直观的例子, 今年FIFA开年会, 我被安排坐在第一排最中间, 我身后第二排才是各大洲的足联主席, 因为盈方是FIFA的主要合作伙伴。如果不是买了盈方, 我们不可能在国际足联、国际奥委会开会, 然后还能获得对方的重视。

体育对于万达的价值

铁人现在的市盈率不高, 全球体育产业中目前海外体育公司一般50倍、60倍的市盈率是正常水平, 如果在中国我觉得这个市盈率起码是100倍以上, 因为体育是比娱乐还要更高PE的一个行业;我们并购的盈方当时每年也有超过10%的增长, 这在欧美成熟市场已经属于相当不易。

所以这些公司, 就算不在中国做赛事我们也是赚钱的。但是我觉得这些还不够, 我的一个明确要求就是, 并购的体育公司业务必须能在中国落地。我们希望通过并购为中国带来具有影响力的重大赛事, 这也是万达收购这些公司的目的。

过去几个月中, 全国有十几个城市主动找我们联系表示想一起搞铁人三项的相关赛事。因为还没正式签约, 我这方面还不能透露太多, 但可以讲的是, 2016年中国至少在三到四个城市, 会有规范的有影响力的铁人三项赛事推出。参赛者大都是外国优秀运动员, 世界排名前几的都会来。我们还会推出在中国, 甚至亚洲具有代表型的两到三项重大赛事。

我们2016年初步计划至少是推出三个城市, 稳步往前走。铁人三项在美国有200多场赛事, 澳大利亚是20多场, 在台湾每年都有10多场赛事, 那么这么大的中国市场发展10年, 我觉得每年做到100个赛事没有问题的。而前几年马拉松的狂热为我们奠定了基础, 我相信这个运动会很快推动起来。

再一个就是盈方。未来三个月之内我们会公布在中国2016年将举办两个重大赛事, 这个赛事是中国乃至亚洲都最大的。如果没有买盈方, 我们是不可能获得国际体育组织对于这个事情的批准的。这两个事情宣布以后, 大家就会看到我们当初买盈方的真正价值, 以及它未来在中国的增长空间有多大。

比如, 我们接下来就会在吉林长白山举办世界级的滑雪挑战赛, 这个事已经通过国际雪联的批准。这会是一个正式的全球性赛事, 从2017年起, 每年冬天一二月份举办。盈方本身也具备这个能力, 因为冬奥项目总共包括的七个大项都归属于国际冰球联合会、国际滑雪联合会等七个国际体育协会, 而盈方全部代理了这七个协会。

从建国以来到现在, 中国还没有举办过世界性的滑雪比赛, 我们将会是第一次。2022年冬奥会花落中国, 则将充当一个巨大的催化剂。

虽然目前还有一系列东西没有获得有关批准, 但2016年万达体育肯定会有几项至少在中国称得上唯一性的赛事, 这样我们的体育产业就丰满了, 并购的海外体育资产会继续运转。盈方体育代理七个全球冰雪项目联合会的业务, 以及代理国际足联亚太区转播权都会继续做, 与此同时在中国会新增很多业务。

万达体育对于万达集团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我可以这么解释:万达的企业棋盘是建立在当下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 无论体育、旅游娱乐、商场消费、还是金融, 这些都是最后万达控制人流的最有价值的手段, 万达的城市综合体每年所涵盖的消费者已经超过两个亿, 万达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把现有消费群的消费能力转化为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所以, 表面上看我是在买体育产业, 其实从深层次来看, 我们是想通过体育产业把旅游等相关产业做得更大。比如2016年我们会落地中国两个重大国际赛事, 那么这个赛事很有可能只有我们自己的旅游公司才有权利去运营, 我们的旅游网站才有权利去卖票。

拿前面谈到的滑雪赛事举例。运营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重大赛事, 我们就可以给自己的旅游公司设计一款产品。现在我们的长白山度假区项目就已经一票难求, 有人最近打电话给我, 让我帮忙订春节的五个房间, 我说这么早急什么, 没想到“十一”的时候, 春节前后两周长白山都已经订光了。也就是说本来这个地方就很火, 如果每年一二月份, 来一个世界级的比赛, 那肯定更火了。你要想去看比赛, OK, 那只能通过我们的旅行社。

再比如我们在中国举办一个世界级的足球赛, 请世界级的国家队来比赛, 这种比赛好处是拉的时间长, 五六个队伍, 人来了就要在这里呆一周, 这就是很好的旅游产品。如果未来把旅游和体育捆绑发展会很有前途。

其实很多东西发展到最后都是内在要把这个商业生态做得更大, 总而言之我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要让我们这个商业生态圈互相支撑的点越来越多。我们之所以投资体育, 就是因为它在我的生态系统里, 跟我们的业务有相关性。

上一篇:中考考纲沈阳下一篇:与员工一起打造企业文化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